第 9 部分阅读
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焦急。
李治更是不知所措,想去安慰一下吴诩,可又不知怎么开口,只好一步一回头地跟着他爹进大殿去了。
李世民一进大殿,就挥退了其他宫人,只留周尚仪和吴诩在跟前。
“公主究竟怎么了?”
李世民的问话声实在太过凌厉,吴诩被他吓得连头都不敢抬。
周尚仪见状,只得上前一步。
“回禀圣人,贵主儿她……”
不料,周尚仪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偏殿传来李明达的笑声。
“阿爹,您怎么来了?”小萝莉身上披着件大红斗篷,手里捧着个美人瓶,瓶里插着几枝红梅,十分好看。
“我听说小妹妹要过来,想着给她摘几枝花玩呢~~~”
李明达把花瓶递给身后的小宫人,然后由人脱了她的斗篷,蹦蹦跳跳跑到李世民身前,趴在他的膝盖上。
“阿爹看看这花,可好看?”说着又去摸衡山公主头上的花,道:“待会儿阿姐给你插上新鲜的梅花,好不好?”
李世民见了李明达,立刻转怒为喜,捏着她的小手,吹胡子瞪眼佯怒道:“这么冷的天,你不在殿中好好休息,还到处乱跑,看你这手冻的!”说着又骂周尚仪等人不尽心云云。
“阿爹~~~~”李明达握着李世民的手摇啊摇,嗔道:“儿在殿中待得都快闷死了!今天也就去园子里摘点花嘛,难道这也不许?”
“你……”李世民指着李明达,又好气又好笑,半晌才敛起笑容。
“太医说了,你要好好静养,可不许这样蹦蹦跳跳的……下次若是再不听话,朕就把她们送进掖庭去!”李世民指着吴诩和周尚义等人道。他现在说的掖庭,可不是吴诩当初住过的掖庭宫,而是专门奴役犯罪官员女眷的地方,进了那里的女子干的都是最下等的粗活,见的只是最下等的宫女内侍,可以说进了那里的人基本上没有出头之日了——当然,后来的上官婉儿完全是个特例。
吴诩早不是刚刚来这里的小白,听到李世民这么严厉的口气,当然不会认为他是要丢她回掖庭宫格子间老窝去啦……
连李明达都变了脸色,忙道:“阿爹,你可别送她们去掖庭啊!”
衡山公主年纪还小,完全不明白阿姐和阿爹在说什么,只能回头看她九哥哥,希望能得到答案。
李治此时也紧张得要命,生怕自家亲爹是说真的,要把吴诩送到掖庭去。他看看李世民,又看看吴诩,想开口又不敢,回头看到衡山公主疑惑的眼神,他急中生智,开口道:“小妹妹难得来万春殿玩,阿爹就别跟兕子置气了……”
“有小妹妹陪着兕子,兕子也就不会觉得闷了,你说是不是啊?”
李治说着拼命向李明达使眼色。
李明达忙道:“是啊是啊……阿爹不如让小妹妹也长住在我这里吧。以后去学堂也有个伴……侍读的话还是让阿武一起担着,好不好?”
小萝莉眼珠儿一转,就把她家小妹妹的日后都打算好了。
衡山公主闻言,心里是千肯万肯,把一双晶亮亮的眼儿直看着李世民,希望他能答应下来。
倒不是说她不喜欢郑妃,只是因为她是宫中年纪最小的公主,与她同龄的都是男孩子,基本上不怎么来往,而唯一还没出阁的亲姐姐却住在内朝范围的万春殿,她轻易不能踏足。她在宫中难免寂寞,如果能跟姐姐一起住,实在是求之不得啊!
李世民被几个儿女用闪亮亮的眼睛看着,那种满怀期待的模样,让他那颗子控的心瞬间圆满了。
“好好好……就依兕子所言吧……”
“谢谢阿爹~~~”李明达兴奋的欢呼一声,搂着衡山公主,笑道:“以后妹妹就由我照顾了~~~”
衡山公主小脸红扑扑的,满眼喜悦,小声道:“谢谢阿爹,谢谢阿姐……”
李世民看着两个女儿如含苞的花儿一般,心里不由一阵刺痛。
李明达面上活泼开朗,其实跟着她的人都知道,她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了,太医院那边早已为此焦头烂额,尽管已经被李世民威胁恐吓过多次,还是没有法子,只能让她静养,多挨几年算几年。
而衡山公主么……
这个小女儿更让李世民发愁了。
谁不想自己的女儿嫁得好些,可是眼下他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
45第五章 夺嫡 13
次日,李世民早早派了辇车来万春殿接衡山公主。
当李明达得知李世民是带她小妹妹出宫以后,不由把小嘴撅得老高。
“阿爹不疼兕子了!”
小萝莉刚说完这话,就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你这个样子,谁敢放你出去?!”吴诩手里托着药碗,跪坐在李明达身旁。
昨天小萝莉带着灵儿和另一个叫阿橘的宫人偷溜出万春殿,跑到了后宫——这就是为什么李治找不到三人的原因,少年根本找错方向了= =
李明达玩了小半天才回来,结果差点被抓包不说,还被冷风吹得感冒了。
灵儿和阿橘两人被周尚仪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今天的早饭也没给吃。
吴诩原本还有些可怜两个丫头的,但现在看到小萝莉红红的鼻子,泪汪汪的眼睛,仅存的一点同情心也烟消云散了!
昨天晚上听小萝莉一咳嗽,吴诩可担心死了。
有气疾的人本来就是肺经偏弱的,一旦感冒了很容易诱发并发症,吴诩真担心万一小感冒变成了肺炎肺结核什么的,可怎么办呐?
这年头的医疗水平还又不高,就是皇家公主得了肺结核,也只有等死的份!
我的小萝莉诶,你可长点心吧!
哥后半生还要靠你呢,你可千万别挂掉啊!
“阿武,这药苦死了~~~”李明达只闻见那药味,就把小脸皱成了苦瓜样。
“良药苦口利于病,贵主儿如果想早些下榻,就乖乖吧药喝了!”吴诩板着脸,假装看不见小萝莉眼中的哀求。
“贵主儿若是实在不愿喝,也不是不行……”吴诩又道。
“可以不喝吗?”李明达闻言立刻笑开了花,“阿武,我就知道你是最疼我的……”
谁知,吴诩接下来的一句话,就让小萝莉的笑容僵住了。
“圣人说了,如果不能好生侍候贵主儿,我们几个在万春殿也就没什么用处了,不如迁去掖庭算了……”吴诩故作哀怨地看了小萝莉一眼,继续道:“妾原本就是从掖庭宫出来的,回去也就回去了,只可怜周尚仪……都这么大年纪了,还伺候了贵主儿多年,实在是咳咳……”
李明达想起昨晚他家阿爹的冷酷模样,不由垮下了脸,怏怏道:“我知道错了,我会乖乖喝药,乖乖休息的……”
吴诩立刻喜笑颜开,把漆碗递给李明达,监督她一口气喝完。
周尚仪一直在旁没有作声,至此才十分赞许地看了吴诩一眼。
吴诩暗叫惭愧,她也知道自己素日里总是宠着小萝莉,纵着她的性子胡来,周尚仪早就颇有微词。
今日她的表现总算让这位阿姨有点改观了吧~~~
“灵儿……”吴诩向一旁伺候的灵儿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递上来一碟果脯。
李明达皱着脸把空碗递给阿橘,从吴诩手中接过一枚糖腌果子。
“阿武,这是你腌制的果子?”颜色看起来怪怪的,不像是御厨的作品。
吴诩笑眯眯道:“我看旧年殿里得的金柑很不少,味道也不错,就让她们腌了一小坛子,你尝尝……”
这金柑外观看起来跟现在的金桔差不多,每年南方省会都会进贡一些给皇帝陛下,万春殿这边也能分上两三箩。
吴诩特地去查过医书,知道这种果子有理气止咳的功效,便让灵儿她们帮忙,做成了蜜饯。
今天总算派上用场了~~
李明达吃了一枚,觉得味道十分之好,不由奇怪:“这东西看起来黑乎乎的,味道还不赖,不过你不说是金柑制的,我还真猜不出来,味道不怎么相像啊……”
吴诩笑道:“这里面放了好几味药呢~~~~”如今宫里的蜜饯不过是放点糖再放点盐腌制而已,哪有她做的这个精致,既可以当零食,又可以当良药。
“阿武,你真聪明~~~~”
万春殿里是和乐融融,魏征府上却是哀声阵阵。
李世民带着太子和衡山公主到郑国公府时,魏征已经昏迷不醒。
太医院的人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才把老魏同志扎醒。
结果魏老爷子一醒来就要求穿上正式朝服,打算继续他老人家的进谏工作。
李世民哪会不知,先下手为强,道:“朕知道你又要来劝谏朕不要花费这些钱财帮你盖房子,朕告诉你,这些东西都没有另外花钱,因为这些材料本来就是要替宫中添一座小殿用的,朕现在停止盖小殿,把这些材料送过来给你盖了正厅,并没有多耗一分国家的钱,所以你不用操心了。”
太子承乾也在一旁劝道:“国公乃是朝中栋梁,自卧病以来,父亲日夜不安,望国公善加保养,早日康复,再为父亲分忧……”
魏老爷子许久没见李世民和承乾父子两人这样和谐的场面了,立刻明白这两父子怕是已经和好如初了,不由放下心头大石,内牛满面。
“老臣的身子,老臣心里有数。只可叹老臣命运不济,不能再侍奉圣人了……”
说罢,魏征叩拜不起。
李世民也不由泪流满面,亲自上前扶起魏征,哽咽道:“卿不在朝中,朕又不小心做了许多错事,朕实在是离不开你啊……”
魏征闻言,嘴角一抽,刚刚酝酿好的悲凉气氛被搅得烟消云散,下意识谏道:“圣人当亲贤臣,远小人b1b1……”
魏老爷子一气就说了半盏茶时间,直说到筋疲力尽才罢休。
李二陛下讪讪地表示接受魏老爷子的进言,又道:“玄成啊,你只管安心静养,不但是朕,我儿承乾也还需你辅佐……”
魏征看了一眼侍立在一旁,神色哀戚的青年,费力道:“太子乃陛下爱子,老臣自当尽心辅佐,怎奈老臣命不久矣……老臣欲荐二人……此事老臣已拟好了则子,不日表章上奏……”
李世民忙安抚他道:“父母爱护子女之心,天下皆同,朕今日来,也是想问问你,还有什么放不下心的?”
魏征闻言,便知李世民是在暗示他给自家子弟求恩典。
魏老爷子今年六十四岁,膝下有四子三女,皆是夫人裴氏所出。
长子叔玉,是个温文有礼的青年,目前在弘文馆做事。
老二叔琬,在长安素有才名,写得一手好字,就是李世民也略有耳闻。
老三老四叔璘和叔瑜还在国子监念书,也都是小有名气的才子。
三个女儿早已经出阁,嫁的人家都不错,尤其是长女,嫁的还是宗室霍王李元轨。
几个子女中,魏老爷子最担心反而是素来稳重的长子魏叔玉,这个孩子也不知是不是命里带煞,几次议亲,女方都会出事,弄到现在长安城里提起魏家长公子就色变。因此,魏叔玉虽是长子,却至今没有娶亲。
“老臣膝下几个不肖子孙何德何能得圣人垂问!”魏老爷子叹了一口气,道:“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注1:)
李世民听到这话,再次痛哭流涕,扶着魏征的手臂,道:“你放心,朕不会让你的后人吃亏的……”
说着,他指着衡山公主,表示:“朕已拟诏,将爱女许配给你家叔玉。”
魏征闻言,越发忧心忡忡。
其实,魏家长公子的克妻之名早已朝野俱知,魏征虽然不信这种无稽之谈,但也担心儿子与哪家女子定下婚约后,那家女子会发生什么不测,所以一直让儿子打光棍,免得祸害他人。
谁知皇帝陛下竟毫不在意,还将嫡女下嫁,分明是有心庇护他家——老魏自归顺李二以来,明里暗里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何况他本身就是隐太子李建成的重要班底,而不是李世民的原班人马,他受到重用,不知有多少人不服呢。他活着的时候自然不怕,他若是死了,他家长子又是那种性子,若是再没个强势的妻族相助,怕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皇帝陛下既然肯拿他的嫡女联姻,绝对是铁了心要护他的子孙后代,魏老爷子哪有不感激的。
结果一激动,老爷子又厥过去了。
太医们又是一阵兵荒马乱地抢救。
老魏家本来就简陋,要不是李二陛下出资给他建了个正厅,这会儿这些人根本站不下。
李世民眼见众人将魏征围成一团,自己在场也是累赘,便交代太医正一定要将老魏救回来,又抚慰了魏征的老妻裴氏几句,这才起驾回宫了。
46第五章 夺嫡 14
回宫的路上,李世民特地让承乾与他同辇。
承乾上了辇车后,就主动向李世民俯首认错。
“阿爹,儿往日入了魔障,胡作妄为,有负圣心,实在是罪该万死!要不是太子妃细心劝解,儿哪里明白阿爹的苦心……”承乾说罢,竟嚎啕大哭起来。
“大郎,你能想通就好,阿爹总不会害你的……”李世民拉着承乾的手,语重心长道:“汉太子以四皓为助,当今朝中忠謇贵重之臣莫过于魏征,阿爹让他做你的太傅,就是保全你的意思……”
“是,都是儿无能不孝,竟要阿爹为儿如此费心!”承乾抹了一把脸,郑重道:“儿日后一定不会再辜负阿爹您的期望,做一个合格的太子。”
“好好好……”李世民拍着承乾的肩,老怀安慰。
“你那天的上疏,阿爹都看过了,阿爹本想多留你妹妹几年的,想不到玄成他……唉!”
说完儿子,李二陛下又想起他家小女儿今年才九岁,就这样许配给魏家大郎了,实在有些舍不得啊——这货对魏家大郎的‘克妻’传闻倒是真没啥想法,他老李家的女儿福气比天还大,怎么可能压不住一个小小的魏大郎呢=。=
再说,现在长安的世家勋贵中,像魏大郎这样家世清白,忠厚老实又未婚的青年又有几个,见着一个就该立刻抢来做女婿才对,下手晚了,可就没处寻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阿爹也是为了妹妹着想,那魏家大郎将来可承袭郑国公之爵位,他为人沉稳老实,不像那种纨绔子弟,与妹妹堪称良配。”承乾对这桩婚事倒是一万个赞成,想法也与他爹的差不多。
说实话,太子殿下如果不犯中二病,思路绝对跟李二陛下一模一样的!
李世民想了想他的好伙计魏征对妻子的敬爱,想来魏家大郎对他女儿也不会怠慢的,也放下心来。
承乾今天这一认错,倒是解开了他与李世民之间的心结,两父子谈起心来越发投契,等回到宫时,李二陛下又成了溺爱儿子的傻爸爸。
另一辆辇车里,小公主却在叹气。
本以为今天出来是跟着阿爹来玩的,谁知这一出来,就把她的婚事都给定了……
那个魏叔玉比她年长近二十岁呢,唉!
让人好生送衡山公主回到万春殿后,李世民就携着太子回两仪殿拟赐婚诏书去了,至于两人会不会在途中遇到魏王李泰,那就不得而知了。
李明达听说小妹妹被她家阿爹带出宫一趟就成了别人家的媳妇,不由大惊。
“阿武,还好我没有跟着阿爹去,不然……”说不定许给人家做媳妇的就成了她了!
看着小萝莉一副小心怕怕的样子,吴诩却笑不出来。
李明达的年纪比衡山公主还大呢,论理该比衡山公主先定亲的。
吴诩究其原因,无非是李明达的身体没有衡山公主健康,所以李世民在权衡之下,才会跳过李明达,选择衡山公主去联姻。
这个结果,也不知是好还是坏。
吴诩忧郁地盯着小萝莉,监督她把刚端来的汤药喝下去。
李明达被吴诩哀怨的目光看得浑身发毛,难得没有抗议汤药太苦什么的……
其实,吴诩要是知道今天太子在李二陛下面前的出色表现,她肯定会稍微开心点的。
太子终于被蝴蝶了,开始信任太子妃了,开始重视与他爹的君臣父子关系了,开始收敛脾性巩固储位了!
而且,今天首战大获全胜了。
以上,吴诩还完全不知道。
前些时日,吴诩还跟徐惠妹子提起过太子的问题——她们对太子的印象还停留在‘娈童事件’后承乾对李世民的种种抗拒。
后宫也是很忙的,哪有时间天天盯着东宫看,就是吴诩有心帮一把,但太子妃苏氏要是不进宫来,她也没办法。
而每年新春宫中总有各种封赏活动,大家都会很忙,信息滞后也情由可原。
说来今年又是一个集体升迁年。
吴诩沾了李明达的光,后宫的品级虽是没有变,却拿了四品尚宫女官的分例,在决定万春殿的大小事务上也有了发言权。
而徐惠则进阶充容,终于挤进九嫔之列了,诸人免不了庆贺一番。
前段时间,吴诩受徐惠妹子邀请,去了小徐妹子的新居彩丝院参观,然后留在小徐妹子的院子住了一夜。
两人叙了别情,却不知怎么的说到了皇帝陛下与太子的事——那时这俩父子还在闹别扭呢。
徐惠近年来颇得皇宠,她又素来聪敏,揣摩起皇帝陛下的心思可比吴诩这货高杆多了。
“太子乃是国之储君,易之则动摇根本,不可不慎……”徐惠表示,皇帝陛下确实比较宠爱魏王,但在储位设定上,还是偏向太子的。
“只是,太子如今不亲近君父,难免被小人所趁,昔日秦之扶苏、汉之刘据前鉴不远……”
小徐妹子一针见血指出承乾的弊端。
正所谓“只要锄头挥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倒”。
历史上不知多少太子是被他那些兄弟挖倒的!
承乾这个苦逼孩子打小就被他爹按照储君的标准培养起来的。不到十岁就离了父母,一个人孤零零待在东宫。这让他在与父母之间的亲子亲密度上,远远比不上一直养在父母身边的几个弟妹。
难得的是他有一对好父母。
亲妈长孙皇后最得他爹的喜爱,长孙皇后的存在,让承乾的地位无人能撼动。
只是可惜,长孙皇后早早死了,他在宫中就失了依靠。
还好他亲爹是个嫡子控,对他也算各种好!
但是,承乾并不是唯一的嫡子……
李泰也是嫡子,只比他小一岁而已。小胖子人长得不行,偏偏一肚子的心眼,不仅文采非凡,还能说会道,比承乾更讨他爹的喜欢。
吴诩是家中幼子,很难想象这种父爱母爱被兄弟各种争夺的感受。
可承乾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如果得不到父亲的重视就会失去储君之位,失去储君之位就意味着丢掉性命。
而他为了一个娈*童与君父长期避而不见,岂不是任人乘隙而入?
吴诩惭愧地发现,她一直以来只把李世民与李承乾之间的矛盾看做是父子之间闹别扭,却忘了他们两人还分别是这个帝国的掌权人和继承人。
“还是阿徐说得明白。”
作为父亲,李世民也许疼爱儿子,舍不得放弃他。
可作为帝王,李世民是不会姑息一个跟他不是一条心的储君的,所以李世民不断地把心腹重臣派到东宫去教导承乾,希望他能成为自己期待的皇太子。
承乾不但不领他爹的情,还主动与君父疏远,这简直就是在自寻死路!
他的兄弟当然是不会放过这个好不容易出现的父子君臣之间的裂痕……
君不见扶苏、刘据这些苦逼继承人是怎么被废的吗?
都是跟自家亲爹不亲近闹的啊!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不得不说李泰那小胖子的舆论攻击还是有点成效的——大唐帝国是不会接受一个名声越来越坏的储君的,除非承乾自己站起来扭转乾坤,否则他还是会走上被逼造反的道路!
比起虚伪的小胖子李泰,吴诩当然还是比较倾向于李承乾继续当太子——这可不是小吴同学对承乾哥哥有啥啥心思,她只是私心想蝴蝶一下李小九的历史。
按照正常历史进度,李小九既然已经娶小王姑娘做晋王妃了,那他离当太子也不远了。
如果承乾哥哥没有造反,那李小九就当不成太子了,是不是?
李小九当不成太子,那以后不就没她吴诩什么事了,对吧?
所以小吴同学坚定不移成了保太子党!
只可惜太子承乾听不到她的心声,她只能在太子妃苏氏进宫拜访晋阳公主的时候,若有若无地嘀咕上两句。
苏氏不愧是大家出身,真的是个很沉得住气的女子,先前因为一时糊涂与太子生生疏远了,后来经历太子两次病倒不起,饱尝世态炎凉,又得了吴诩的提点,她算是看明白了。
她以及她的家族已经与太子承乾牢牢地绑在了一起,休戚相关,生死与共。
不管她与丈夫再怎么相敬如冰,也不能让丈夫失去储位。
吴诩有一句话说得对,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她自己的儿子想想——自古登上储君之位而没有当成皇帝的人,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为女则弱,为母则强。
与其吃那些无所谓的闲醋,倒不如尽己所能修补丈夫与圣人之间的关系,保住了东宫,才有自己孩子的前途啊!
47第五章 夺嫡 15
尽管李二陛下对魏老爷子作出了重重特殊待遇,企图让他高兴之下,病情有所好转,但上天还是坚定不移地把老魏同志给召走了。
在李世民走访魏家的三天后,郑国公府传出魏征弥留的消息,李世民当时正在上朝,乍听消息立刻泪流满面,只道:“朕昨夜还梦见魏征生平,想不到现在就闻噩耗……”说罢就撇下众臣,带着太子往魏家赶去。
朝中大臣十之八*九被老魏同志喷过,但大多数人还是敬他耿直的,听到这个消息,也多是惋惜不已。
李世民奔到魏征府上,一直待到傍晚才回宫,看样子当时必然哭得十分凄惨,回到甘露殿时两眼肿得跟个核桃似的,把宫中伺候的人都吓了一大跳。
好容易伺候这位主子更衣洁面,左右宫人正想劝李世民去招个美人放松一下,就听李二陛下叹道:“玄成今舍我而去,吾朝故旧又少一人了……”说完又哭上了。
王内侍等人平日里最会揣摩李二陛下的心思了,此时也慌了神,忙派宫人兵分n路,找了太子、魏王、晋王、晋阳公主、衡山公主等人前来劝解。
不说兄弟姐妹几人各怀心思,各显神通,总算劝住了李世民。
却说魏征这一死,朝堂之上的格局立马一变。
魏征出身寒门,本是朝堂上寒门官僚阶层的中流砥柱,魏征这一去,寒门阶层的实力自然受到极大的损伤。而与之相对的关拢贵阀阶层却因为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晋升,在朝中的势力渐渐又开始占上风了。
李世民仍浸在魏征逝世的悲痛当中,竟毫无察觉,
魏征逝世次日,李世民下旨罢朝五日,追封魏征为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令其子魏叔玉袭郑国公爵位,加封九百户。
此外,李二陛下还亲自为魏老爷子撰写墓志铭,令人篆刻完毕立在魏征墓前,又赏赐羽葆、鼓吹、班剑四十人的大规模仪仗为魏征送葬。
结果,不等朝中诤臣出马进谏,魏征的夫人裴氏就上书推辞了这支超规格的仪仗,裴氏表示老魏生前勤俭节约,若是知道他死掉以后用这么奢侈的丧葬仪式,一定会不高兴的!
李世民只得作罢。
出殡那天,李世民身为帝王是不能为臣下送殡的,只得让晋王李治代为祭奠,他自己则在徐充容的陪伴下,登上太极宫西苑高楼,含泪目送魏征的丧葬队伍,一直到消失不见。
此外,太子承乾也在西华堂举哀,长安内外文武百官奉诏云集赴丧,场面宏大一时无二。
魏征下葬之后的数日里,李世民一直郁郁不乐,每每上朝,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某日,李世民上朝,听了一耳朵的阿谀奉承,又开始想念老魏同志了。
朝臣们看李二陛下一脸怨妇相,都不约而同打了个寒战,有事没事都少说话,一下朝就火速逃离现场,以免被圣人留下来缅怀老魏同志的生平轶事……
一次两次咱还能陪您掉个眼泪,叹个气什么的,可尼玛每次下朝都做这种事,谁受得了啊?!
他家大舅子长孙无忌终于看不下去了,私下进宫来劝解。
如果说李世民在后宫最爱的女人是长孙皇后,那么他在前朝最好的基友绝对是他家大舅子长孙无忌——这货就掉长孙家坑里了。
作为李二陛下最亲密的好基友好亲戚,长孙无忌是真关心李世民的身体。别看李二陛下一副身强力壮能夜御数女的样子,其实他的身体还是有不少旧患的,非常忌讳大怒大悲。
长孙无忌认为,他家妹夫为了一个已经挂掉的倔老头子,搞坏了自己的身体,还间接吓着了朝臣,实在不值得!
结果,李二陛下就对着他家大舅子发表了一番“以人为镜”的言论,然后上朝的时候也讲,下朝也讲,见大臣的时候讲,见亲戚的时候还讲,还威胁起居郎,必须把这些话记下来……
一时间,此言论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传遍了整个长安。
长孙国舅恨自己腿贱嘴贱,干嘛跑去安慰某人!
这下好了,他妹夫彻底抽了!
在没有老魏的日子里,大家只好硬着头皮看圣人抽风,谁敢阻拦,那就是找死!
这会儿,倒是真有不少人开始诚心诚意怀念起魏征那个倔老头了!
尼玛,快来个人吧,只要能引开圣人的注意力就行啊!!!
正当文武百官一个个被唐僧附体的皇帝陛下念得生不如死、不知所措的时候,李二陛下自己转移了注意力,又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装修凌烟阁。
这次装修房子的决定很难得没有遭到任何阻碍。
李世民诏令宫廷画师阎立本作画,绘出贞观二十四功臣真人等身像,悬挂于阁中,用以纪念贞观朝的功臣元勋。
这二十四人人分别是赵国公长孙无忌、河间郡王李孝恭(已死)、莱国公杜如晦(已死)、郑国公魏征(已死)、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 、鄂国公尉迟恭、卫国公李靖 、宋国公萧瑀、褒国公段志玄(已死)、夔国公刘弘基、蒋国公屈突通(已死)、勋国公殷开山(已死)、谯国公柴绍(已死)、邳国公长孙顺德(已死)、郧国公张亮 、陈国公侯君集、郯国公张公瑾 (已死)、卢国公程知节、永兴县子爵虞世南(已死)、邢国公刘政会(已死)、莒国公唐俭 、英国公李世勣、 秦琼(已死)。
不用说,李二陛下最心爱的大舅子长孙无忌当仁不让是名列第一。
可是,剩下的二十三个人要怎么排名呢?
宗室说,河间郡王李孝恭贵为李唐血脉,跟随先帝平定天下,战功赫赫,理应排第二……
秦王府旧系表示,杜相(杜如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圣人不可忘了他的情分……
世家派表示,宋国公萧瑀出身高贵……
寒门派表示,郑国公魏征刚正不阿……
然后,朝臣们又为了二十几个功臣的功绩大小和排名先后开始打嘴仗。
前朝吵得不可开交,每天往后宫跑的阎大画师也头痛不已。
本来嘛,做个宫廷画师就是个混吃混喝的好差事。
皇帝陛下哪天兴致来了,他就给画上一副出行图就算交差了。
其他时间阎大画师不仅可以研究自己喜欢的领域,还可以得到无限量供应的笔、墨、纸、砚、颜料、布帛甚至模特。
谁知皇帝陛下忽然派了这件大差事下来,干好了没有更多的工资拿不说,要是干得不好,说不定连饭碗都保不住了。
尼玛二十多张画像,还是真人等高的,光是画人就要花上小半年呢!
还要修饰、装裱、作传……
每一样都是大工程。
吴大画师画完长孙国舅和魏老爷子(这个是李二陛下要求)之后,就等着画下一个人了。
可坑爹的是,前朝吵得要死,到现在都还没定出功臣图的顺序来。
下一个画谁,还得等他们吵完再说。
这要画到猴年马月去啊?!
吴大画师掀桌!
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吴诩,一听说凌烟阁开张了,就央着小徐妹子带她去偷看了一回。
两人跑到阁里才发现,如今的凌烟阁还只是个施工现场,惟二画好的国舅大人和魏老爷子的画像完成是完成了,却不给闲杂人等看的——皇帝陛下都还没看过呢!
回彩丝院后,小徐妹子给吴诩科普了一下这二十四人的简历,以安慰失望而归的小白姐姐。
吴诩对这二十四功臣的事迹还真算是只有一知半解,不仅如此,她经过科普才发现某些被她脑补为英雄少年的猛将(如秦叔宝)其实早就挂掉了,活着的(如李靖)也都已经成了糟老头子。二十四个开国元勋至今还活着的已经不足一半了,而且这些人里8o%已经老迈不堪,顶多再活个三五七年的。还在壮年的那几个人里如侯君集什么的,按正常历史进程的话,离造反被杀也不远了……
呜呼,这尼玛哪是功臣图啊,简直是催命符!
吴诩不由得唏嘘不已。
李二陛下把二十四功臣排名次序问题丢给朝臣后,就甩手不管了。
折腾完朝臣,他老人家接下来就开始折腾自己的儿子了。
48第五章 夺嫡 16
李二陛下算是个高产的皇帝,十四个儿子中到贞观十七年还活着的就有十一个。
其中嫡长子李承乾8岁时就被封为皇太子,一直是他的心肝宝贝。
二儿子李宽是宫人所出,一出生就被他祖父李渊做主,过继给李二的庶弟李智云为嗣——这其中还涉及到一段狗血恩怨史,以后再表。
老三李恪是杨妃长子,与老大老二都是同年所生,老二出继早逝后,他就是庶子中年纪最大的。
与对嫡子毫无道理的宠溺相比,李世民对庶子一向十分冷酷严厉。
但李恪不愧是融合这隋唐两代皇室血统的皇子,打小就严格要求自己,让一向追求完美的李二陛下都挑不出错来,甚至数次对杨妃表示这个儿子很像自己。
尽管如此,李恪之官后,还是因为在封地狩猎过度,不小心踩坏庄稼等小事,被言官弹劾,结果他爹毫不留情地罢免了他世袭都督一职,外加削户3oo户(当时亲王实封只有8oo户而已)。
后来李恪又因为跟自己||乳|母的儿子赌博一事,被他爹一顿痛削,再次被罢职和削户,甚至还被他爹比作汉武帝之子燕王旦(注1)——这话说得相当诛心,吓得李恪战战兢兢神隐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至于李恪的亲弟弟六皇子李愔,被他爹削得更惨。
李愔这娃生来就被她老娘杨妃宠着,性子完全是个贵族纨绔子弟,之官后更成了脱缰的野马,整日游手好闲,打鸡骂狗,屡次被李世民责骂都不知悔改。后来还仗着皇子的身份揍了朝廷命官,气得李世民大骂其“禽兽不如”,削掉了他的一半的封邑,把他丢到虢州做刺史了。
而两人最小的弟弟十三皇子赵王李福就更悲催了,因为生在长孙皇后过世后的那一年,出生没多久被他爹过继给了死对头李建成为嗣,直接从皇子变成了皇侄儿。
这三人还有杨妃罩着呢,都混成了这样,其他的庶子处境可想而知。
除了早逝挂掉的,剩下的几个儿子中混得最惨的莫过于阴德妃的儿子齐王李佑——这货被他爹亲自抽打过= =
李佑是阴德妃唯一的儿子,所以也是被他娘金尊玉贵地养大的。这孩子也是十分喜欢游猎,之官后就在封地招募了一大批地痞流氓组成狩猎大队,天天飞鹰走马,肆无忌惮的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终于引起了民愤。
李世民听说后,大发雷霆,直接把他召其回京胖揍了一顿,对外声称留齐王在京城养病,实则是把李小五关紧闭了。
像一切认为自己孩子天真善良的亲爹一样,李二陛下揍完自家的娃后,就开始迁怒孩子的老师。齐王府长史薛大鼎被抹成了白板,李世民将原来吴王李恪的长史,以刚直著称的权万纪调去辅佐李佑。
李世民辛辛苦苦帮儿子铺好路,谁知李小五转头跟他舅舅阴弘智勾搭上了。
说起李家和阴家的关系也是一笔狗血糊涂帐。
阴弘智他爹阴世师当年是个隋朝旧臣,铁杆的反唐先锋,曾经带兵抄过李渊的老窝,不但挖了老李家的祖坟,推了老李家的家庙,还把李渊放在老家留守的小儿子李智(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
李治更是不知所措,想去安慰一下吴诩,可又不知怎么开口,只好一步一回头地跟着他爹进大殿去了。
李世民一进大殿,就挥退了其他宫人,只留周尚仪和吴诩在跟前。
“公主究竟怎么了?”
李世民的问话声实在太过凌厉,吴诩被他吓得连头都不敢抬。
周尚仪见状,只得上前一步。
“回禀圣人,贵主儿她……”
不料,周尚仪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偏殿传来李明达的笑声。
“阿爹,您怎么来了?”小萝莉身上披着件大红斗篷,手里捧着个美人瓶,瓶里插着几枝红梅,十分好看。
“我听说小妹妹要过来,想着给她摘几枝花玩呢~~~”
李明达把花瓶递给身后的小宫人,然后由人脱了她的斗篷,蹦蹦跳跳跑到李世民身前,趴在他的膝盖上。
“阿爹看看这花,可好看?”说着又去摸衡山公主头上的花,道:“待会儿阿姐给你插上新鲜的梅花,好不好?”
李世民见了李明达,立刻转怒为喜,捏着她的小手,吹胡子瞪眼佯怒道:“这么冷的天,你不在殿中好好休息,还到处乱跑,看你这手冻的!”说着又骂周尚仪等人不尽心云云。
“阿爹~~~~”李明达握着李世民的手摇啊摇,嗔道:“儿在殿中待得都快闷死了!今天也就去园子里摘点花嘛,难道这也不许?”
“你……”李世民指着李明达,又好气又好笑,半晌才敛起笑容。
“太医说了,你要好好静养,可不许这样蹦蹦跳跳的……下次若是再不听话,朕就把她们送进掖庭去!”李世民指着吴诩和周尚义等人道。他现在说的掖庭,可不是吴诩当初住过的掖庭宫,而是专门奴役犯罪官员女眷的地方,进了那里的女子干的都是最下等的粗活,见的只是最下等的宫女内侍,可以说进了那里的人基本上没有出头之日了——当然,后来的上官婉儿完全是个特例。
吴诩早不是刚刚来这里的小白,听到李世民这么严厉的口气,当然不会认为他是要丢她回掖庭宫格子间老窝去啦……
连李明达都变了脸色,忙道:“阿爹,你可别送她们去掖庭啊!”
衡山公主年纪还小,完全不明白阿姐和阿爹在说什么,只能回头看她九哥哥,希望能得到答案。
李治此时也紧张得要命,生怕自家亲爹是说真的,要把吴诩送到掖庭去。他看看李世民,又看看吴诩,想开口又不敢,回头看到衡山公主疑惑的眼神,他急中生智,开口道:“小妹妹难得来万春殿玩,阿爹就别跟兕子置气了……”
“有小妹妹陪着兕子,兕子也就不会觉得闷了,你说是不是啊?”
李治说着拼命向李明达使眼色。
李明达忙道:“是啊是啊……阿爹不如让小妹妹也长住在我这里吧。以后去学堂也有个伴……侍读的话还是让阿武一起担着,好不好?”
小萝莉眼珠儿一转,就把她家小妹妹的日后都打算好了。
衡山公主闻言,心里是千肯万肯,把一双晶亮亮的眼儿直看着李世民,希望他能答应下来。
倒不是说她不喜欢郑妃,只是因为她是宫中年纪最小的公主,与她同龄的都是男孩子,基本上不怎么来往,而唯一还没出阁的亲姐姐却住在内朝范围的万春殿,她轻易不能踏足。她在宫中难免寂寞,如果能跟姐姐一起住,实在是求之不得啊!
李世民被几个儿女用闪亮亮的眼睛看着,那种满怀期待的模样,让他那颗子控的心瞬间圆满了。
“好好好……就依兕子所言吧……”
“谢谢阿爹~~~”李明达兴奋的欢呼一声,搂着衡山公主,笑道:“以后妹妹就由我照顾了~~~”
衡山公主小脸红扑扑的,满眼喜悦,小声道:“谢谢阿爹,谢谢阿姐……”
李世民看着两个女儿如含苞的花儿一般,心里不由一阵刺痛。
李明达面上活泼开朗,其实跟着她的人都知道,她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了,太医院那边早已为此焦头烂额,尽管已经被李世民威胁恐吓过多次,还是没有法子,只能让她静养,多挨几年算几年。
而衡山公主么……
这个小女儿更让李世民发愁了。
谁不想自己的女儿嫁得好些,可是眼下他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
45第五章 夺嫡 13
次日,李世民早早派了辇车来万春殿接衡山公主。
当李明达得知李世民是带她小妹妹出宫以后,不由把小嘴撅得老高。
“阿爹不疼兕子了!”
小萝莉刚说完这话,就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你这个样子,谁敢放你出去?!”吴诩手里托着药碗,跪坐在李明达身旁。
昨天小萝莉带着灵儿和另一个叫阿橘的宫人偷溜出万春殿,跑到了后宫——这就是为什么李治找不到三人的原因,少年根本找错方向了= =
李明达玩了小半天才回来,结果差点被抓包不说,还被冷风吹得感冒了。
灵儿和阿橘两人被周尚仪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今天的早饭也没给吃。
吴诩原本还有些可怜两个丫头的,但现在看到小萝莉红红的鼻子,泪汪汪的眼睛,仅存的一点同情心也烟消云散了!
昨天晚上听小萝莉一咳嗽,吴诩可担心死了。
有气疾的人本来就是肺经偏弱的,一旦感冒了很容易诱发并发症,吴诩真担心万一小感冒变成了肺炎肺结核什么的,可怎么办呐?
这年头的医疗水平还又不高,就是皇家公主得了肺结核,也只有等死的份!
我的小萝莉诶,你可长点心吧!
哥后半生还要靠你呢,你可千万别挂掉啊!
“阿武,这药苦死了~~~”李明达只闻见那药味,就把小脸皱成了苦瓜样。
“良药苦口利于病,贵主儿如果想早些下榻,就乖乖吧药喝了!”吴诩板着脸,假装看不见小萝莉眼中的哀求。
“贵主儿若是实在不愿喝,也不是不行……”吴诩又道。
“可以不喝吗?”李明达闻言立刻笑开了花,“阿武,我就知道你是最疼我的……”
谁知,吴诩接下来的一句话,就让小萝莉的笑容僵住了。
“圣人说了,如果不能好生侍候贵主儿,我们几个在万春殿也就没什么用处了,不如迁去掖庭算了……”吴诩故作哀怨地看了小萝莉一眼,继续道:“妾原本就是从掖庭宫出来的,回去也就回去了,只可怜周尚仪……都这么大年纪了,还伺候了贵主儿多年,实在是咳咳……”
李明达想起昨晚他家阿爹的冷酷模样,不由垮下了脸,怏怏道:“我知道错了,我会乖乖喝药,乖乖休息的……”
吴诩立刻喜笑颜开,把漆碗递给李明达,监督她一口气喝完。
周尚仪一直在旁没有作声,至此才十分赞许地看了吴诩一眼。
吴诩暗叫惭愧,她也知道自己素日里总是宠着小萝莉,纵着她的性子胡来,周尚仪早就颇有微词。
今日她的表现总算让这位阿姨有点改观了吧~~~
“灵儿……”吴诩向一旁伺候的灵儿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递上来一碟果脯。
李明达皱着脸把空碗递给阿橘,从吴诩手中接过一枚糖腌果子。
“阿武,这是你腌制的果子?”颜色看起来怪怪的,不像是御厨的作品。
吴诩笑眯眯道:“我看旧年殿里得的金柑很不少,味道也不错,就让她们腌了一小坛子,你尝尝……”
这金柑外观看起来跟现在的金桔差不多,每年南方省会都会进贡一些给皇帝陛下,万春殿这边也能分上两三箩。
吴诩特地去查过医书,知道这种果子有理气止咳的功效,便让灵儿她们帮忙,做成了蜜饯。
今天总算派上用场了~~
李明达吃了一枚,觉得味道十分之好,不由奇怪:“这东西看起来黑乎乎的,味道还不赖,不过你不说是金柑制的,我还真猜不出来,味道不怎么相像啊……”
吴诩笑道:“这里面放了好几味药呢~~~~”如今宫里的蜜饯不过是放点糖再放点盐腌制而已,哪有她做的这个精致,既可以当零食,又可以当良药。
“阿武,你真聪明~~~~”
万春殿里是和乐融融,魏征府上却是哀声阵阵。
李世民带着太子和衡山公主到郑国公府时,魏征已经昏迷不醒。
太医院的人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才把老魏同志扎醒。
结果魏老爷子一醒来就要求穿上正式朝服,打算继续他老人家的进谏工作。
李世民哪会不知,先下手为强,道:“朕知道你又要来劝谏朕不要花费这些钱财帮你盖房子,朕告诉你,这些东西都没有另外花钱,因为这些材料本来就是要替宫中添一座小殿用的,朕现在停止盖小殿,把这些材料送过来给你盖了正厅,并没有多耗一分国家的钱,所以你不用操心了。”
太子承乾也在一旁劝道:“国公乃是朝中栋梁,自卧病以来,父亲日夜不安,望国公善加保养,早日康复,再为父亲分忧……”
魏老爷子许久没见李世民和承乾父子两人这样和谐的场面了,立刻明白这两父子怕是已经和好如初了,不由放下心头大石,内牛满面。
“老臣的身子,老臣心里有数。只可叹老臣命运不济,不能再侍奉圣人了……”
说罢,魏征叩拜不起。
李世民也不由泪流满面,亲自上前扶起魏征,哽咽道:“卿不在朝中,朕又不小心做了许多错事,朕实在是离不开你啊……”
魏征闻言,嘴角一抽,刚刚酝酿好的悲凉气氛被搅得烟消云散,下意识谏道:“圣人当亲贤臣,远小人b1b1……”
魏老爷子一气就说了半盏茶时间,直说到筋疲力尽才罢休。
李二陛下讪讪地表示接受魏老爷子的进言,又道:“玄成啊,你只管安心静养,不但是朕,我儿承乾也还需你辅佐……”
魏征看了一眼侍立在一旁,神色哀戚的青年,费力道:“太子乃陛下爱子,老臣自当尽心辅佐,怎奈老臣命不久矣……老臣欲荐二人……此事老臣已拟好了则子,不日表章上奏……”
李世民忙安抚他道:“父母爱护子女之心,天下皆同,朕今日来,也是想问问你,还有什么放不下心的?”
魏征闻言,便知李世民是在暗示他给自家子弟求恩典。
魏老爷子今年六十四岁,膝下有四子三女,皆是夫人裴氏所出。
长子叔玉,是个温文有礼的青年,目前在弘文馆做事。
老二叔琬,在长安素有才名,写得一手好字,就是李世民也略有耳闻。
老三老四叔璘和叔瑜还在国子监念书,也都是小有名气的才子。
三个女儿早已经出阁,嫁的人家都不错,尤其是长女,嫁的还是宗室霍王李元轨。
几个子女中,魏老爷子最担心反而是素来稳重的长子魏叔玉,这个孩子也不知是不是命里带煞,几次议亲,女方都会出事,弄到现在长安城里提起魏家长公子就色变。因此,魏叔玉虽是长子,却至今没有娶亲。
“老臣膝下几个不肖子孙何德何能得圣人垂问!”魏老爷子叹了一口气,道:“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注1:)
李世民听到这话,再次痛哭流涕,扶着魏征的手臂,道:“你放心,朕不会让你的后人吃亏的……”
说着,他指着衡山公主,表示:“朕已拟诏,将爱女许配给你家叔玉。”
魏征闻言,越发忧心忡忡。
其实,魏家长公子的克妻之名早已朝野俱知,魏征虽然不信这种无稽之谈,但也担心儿子与哪家女子定下婚约后,那家女子会发生什么不测,所以一直让儿子打光棍,免得祸害他人。
谁知皇帝陛下竟毫不在意,还将嫡女下嫁,分明是有心庇护他家——老魏自归顺李二以来,明里暗里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何况他本身就是隐太子李建成的重要班底,而不是李世民的原班人马,他受到重用,不知有多少人不服呢。他活着的时候自然不怕,他若是死了,他家长子又是那种性子,若是再没个强势的妻族相助,怕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皇帝陛下既然肯拿他的嫡女联姻,绝对是铁了心要护他的子孙后代,魏老爷子哪有不感激的。
结果一激动,老爷子又厥过去了。
太医们又是一阵兵荒马乱地抢救。
老魏家本来就简陋,要不是李二陛下出资给他建了个正厅,这会儿这些人根本站不下。
李世民眼见众人将魏征围成一团,自己在场也是累赘,便交代太医正一定要将老魏救回来,又抚慰了魏征的老妻裴氏几句,这才起驾回宫了。
46第五章 夺嫡 14
回宫的路上,李世民特地让承乾与他同辇。
承乾上了辇车后,就主动向李世民俯首认错。
“阿爹,儿往日入了魔障,胡作妄为,有负圣心,实在是罪该万死!要不是太子妃细心劝解,儿哪里明白阿爹的苦心……”承乾说罢,竟嚎啕大哭起来。
“大郎,你能想通就好,阿爹总不会害你的……”李世民拉着承乾的手,语重心长道:“汉太子以四皓为助,当今朝中忠謇贵重之臣莫过于魏征,阿爹让他做你的太傅,就是保全你的意思……”
“是,都是儿无能不孝,竟要阿爹为儿如此费心!”承乾抹了一把脸,郑重道:“儿日后一定不会再辜负阿爹您的期望,做一个合格的太子。”
“好好好……”李世民拍着承乾的肩,老怀安慰。
“你那天的上疏,阿爹都看过了,阿爹本想多留你妹妹几年的,想不到玄成他……唉!”
说完儿子,李二陛下又想起他家小女儿今年才九岁,就这样许配给魏家大郎了,实在有些舍不得啊——这货对魏家大郎的‘克妻’传闻倒是真没啥想法,他老李家的女儿福气比天还大,怎么可能压不住一个小小的魏大郎呢=。=
再说,现在长安的世家勋贵中,像魏大郎这样家世清白,忠厚老实又未婚的青年又有几个,见着一个就该立刻抢来做女婿才对,下手晚了,可就没处寻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阿爹也是为了妹妹着想,那魏家大郎将来可承袭郑国公之爵位,他为人沉稳老实,不像那种纨绔子弟,与妹妹堪称良配。”承乾对这桩婚事倒是一万个赞成,想法也与他爹的差不多。
说实话,太子殿下如果不犯中二病,思路绝对跟李二陛下一模一样的!
李世民想了想他的好伙计魏征对妻子的敬爱,想来魏家大郎对他女儿也不会怠慢的,也放下心来。
承乾今天这一认错,倒是解开了他与李世民之间的心结,两父子谈起心来越发投契,等回到宫时,李二陛下又成了溺爱儿子的傻爸爸。
另一辆辇车里,小公主却在叹气。
本以为今天出来是跟着阿爹来玩的,谁知这一出来,就把她的婚事都给定了……
那个魏叔玉比她年长近二十岁呢,唉!
让人好生送衡山公主回到万春殿后,李世民就携着太子回两仪殿拟赐婚诏书去了,至于两人会不会在途中遇到魏王李泰,那就不得而知了。
李明达听说小妹妹被她家阿爹带出宫一趟就成了别人家的媳妇,不由大惊。
“阿武,还好我没有跟着阿爹去,不然……”说不定许给人家做媳妇的就成了她了!
看着小萝莉一副小心怕怕的样子,吴诩却笑不出来。
李明达的年纪比衡山公主还大呢,论理该比衡山公主先定亲的。
吴诩究其原因,无非是李明达的身体没有衡山公主健康,所以李世民在权衡之下,才会跳过李明达,选择衡山公主去联姻。
这个结果,也不知是好还是坏。
吴诩忧郁地盯着小萝莉,监督她把刚端来的汤药喝下去。
李明达被吴诩哀怨的目光看得浑身发毛,难得没有抗议汤药太苦什么的……
其实,吴诩要是知道今天太子在李二陛下面前的出色表现,她肯定会稍微开心点的。
太子终于被蝴蝶了,开始信任太子妃了,开始重视与他爹的君臣父子关系了,开始收敛脾性巩固储位了!
而且,今天首战大获全胜了。
以上,吴诩还完全不知道。
前些时日,吴诩还跟徐惠妹子提起过太子的问题——她们对太子的印象还停留在‘娈童事件’后承乾对李世民的种种抗拒。
后宫也是很忙的,哪有时间天天盯着东宫看,就是吴诩有心帮一把,但太子妃苏氏要是不进宫来,她也没办法。
而每年新春宫中总有各种封赏活动,大家都会很忙,信息滞后也情由可原。
说来今年又是一个集体升迁年。
吴诩沾了李明达的光,后宫的品级虽是没有变,却拿了四品尚宫女官的分例,在决定万春殿的大小事务上也有了发言权。
而徐惠则进阶充容,终于挤进九嫔之列了,诸人免不了庆贺一番。
前段时间,吴诩受徐惠妹子邀请,去了小徐妹子的新居彩丝院参观,然后留在小徐妹子的院子住了一夜。
两人叙了别情,却不知怎么的说到了皇帝陛下与太子的事——那时这俩父子还在闹别扭呢。
徐惠近年来颇得皇宠,她又素来聪敏,揣摩起皇帝陛下的心思可比吴诩这货高杆多了。
“太子乃是国之储君,易之则动摇根本,不可不慎……”徐惠表示,皇帝陛下确实比较宠爱魏王,但在储位设定上,还是偏向太子的。
“只是,太子如今不亲近君父,难免被小人所趁,昔日秦之扶苏、汉之刘据前鉴不远……”
小徐妹子一针见血指出承乾的弊端。
正所谓“只要锄头挥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倒”。
历史上不知多少太子是被他那些兄弟挖倒的!
承乾这个苦逼孩子打小就被他爹按照储君的标准培养起来的。不到十岁就离了父母,一个人孤零零待在东宫。这让他在与父母之间的亲子亲密度上,远远比不上一直养在父母身边的几个弟妹。
难得的是他有一对好父母。
亲妈长孙皇后最得他爹的喜爱,长孙皇后的存在,让承乾的地位无人能撼动。
只是可惜,长孙皇后早早死了,他在宫中就失了依靠。
还好他亲爹是个嫡子控,对他也算各种好!
但是,承乾并不是唯一的嫡子……
李泰也是嫡子,只比他小一岁而已。小胖子人长得不行,偏偏一肚子的心眼,不仅文采非凡,还能说会道,比承乾更讨他爹的喜欢。
吴诩是家中幼子,很难想象这种父爱母爱被兄弟各种争夺的感受。
可承乾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如果得不到父亲的重视就会失去储君之位,失去储君之位就意味着丢掉性命。
而他为了一个娈*童与君父长期避而不见,岂不是任人乘隙而入?
吴诩惭愧地发现,她一直以来只把李世民与李承乾之间的矛盾看做是父子之间闹别扭,却忘了他们两人还分别是这个帝国的掌权人和继承人。
“还是阿徐说得明白。”
作为父亲,李世民也许疼爱儿子,舍不得放弃他。
可作为帝王,李世民是不会姑息一个跟他不是一条心的储君的,所以李世民不断地把心腹重臣派到东宫去教导承乾,希望他能成为自己期待的皇太子。
承乾不但不领他爹的情,还主动与君父疏远,这简直就是在自寻死路!
他的兄弟当然是不会放过这个好不容易出现的父子君臣之间的裂痕……
君不见扶苏、刘据这些苦逼继承人是怎么被废的吗?
都是跟自家亲爹不亲近闹的啊!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不得不说李泰那小胖子的舆论攻击还是有点成效的——大唐帝国是不会接受一个名声越来越坏的储君的,除非承乾自己站起来扭转乾坤,否则他还是会走上被逼造反的道路!
比起虚伪的小胖子李泰,吴诩当然还是比较倾向于李承乾继续当太子——这可不是小吴同学对承乾哥哥有啥啥心思,她只是私心想蝴蝶一下李小九的历史。
按照正常历史进度,李小九既然已经娶小王姑娘做晋王妃了,那他离当太子也不远了。
如果承乾哥哥没有造反,那李小九就当不成太子了,是不是?
李小九当不成太子,那以后不就没她吴诩什么事了,对吧?
所以小吴同学坚定不移成了保太子党!
只可惜太子承乾听不到她的心声,她只能在太子妃苏氏进宫拜访晋阳公主的时候,若有若无地嘀咕上两句。
苏氏不愧是大家出身,真的是个很沉得住气的女子,先前因为一时糊涂与太子生生疏远了,后来经历太子两次病倒不起,饱尝世态炎凉,又得了吴诩的提点,她算是看明白了。
她以及她的家族已经与太子承乾牢牢地绑在了一起,休戚相关,生死与共。
不管她与丈夫再怎么相敬如冰,也不能让丈夫失去储位。
吴诩有一句话说得对,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她自己的儿子想想——自古登上储君之位而没有当成皇帝的人,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为女则弱,为母则强。
与其吃那些无所谓的闲醋,倒不如尽己所能修补丈夫与圣人之间的关系,保住了东宫,才有自己孩子的前途啊!
47第五章 夺嫡 15
尽管李二陛下对魏老爷子作出了重重特殊待遇,企图让他高兴之下,病情有所好转,但上天还是坚定不移地把老魏同志给召走了。
在李世民走访魏家的三天后,郑国公府传出魏征弥留的消息,李世民当时正在上朝,乍听消息立刻泪流满面,只道:“朕昨夜还梦见魏征生平,想不到现在就闻噩耗……”说罢就撇下众臣,带着太子往魏家赶去。
朝中大臣十之八*九被老魏同志喷过,但大多数人还是敬他耿直的,听到这个消息,也多是惋惜不已。
李世民奔到魏征府上,一直待到傍晚才回宫,看样子当时必然哭得十分凄惨,回到甘露殿时两眼肿得跟个核桃似的,把宫中伺候的人都吓了一大跳。
好容易伺候这位主子更衣洁面,左右宫人正想劝李世民去招个美人放松一下,就听李二陛下叹道:“玄成今舍我而去,吾朝故旧又少一人了……”说完又哭上了。
王内侍等人平日里最会揣摩李二陛下的心思了,此时也慌了神,忙派宫人兵分n路,找了太子、魏王、晋王、晋阳公主、衡山公主等人前来劝解。
不说兄弟姐妹几人各怀心思,各显神通,总算劝住了李世民。
却说魏征这一死,朝堂之上的格局立马一变。
魏征出身寒门,本是朝堂上寒门官僚阶层的中流砥柱,魏征这一去,寒门阶层的实力自然受到极大的损伤。而与之相对的关拢贵阀阶层却因为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晋升,在朝中的势力渐渐又开始占上风了。
李世民仍浸在魏征逝世的悲痛当中,竟毫无察觉,
魏征逝世次日,李世民下旨罢朝五日,追封魏征为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令其子魏叔玉袭郑国公爵位,加封九百户。
此外,李二陛下还亲自为魏老爷子撰写墓志铭,令人篆刻完毕立在魏征墓前,又赏赐羽葆、鼓吹、班剑四十人的大规模仪仗为魏征送葬。
结果,不等朝中诤臣出马进谏,魏征的夫人裴氏就上书推辞了这支超规格的仪仗,裴氏表示老魏生前勤俭节约,若是知道他死掉以后用这么奢侈的丧葬仪式,一定会不高兴的!
李世民只得作罢。
出殡那天,李世民身为帝王是不能为臣下送殡的,只得让晋王李治代为祭奠,他自己则在徐充容的陪伴下,登上太极宫西苑高楼,含泪目送魏征的丧葬队伍,一直到消失不见。
此外,太子承乾也在西华堂举哀,长安内外文武百官奉诏云集赴丧,场面宏大一时无二。
魏征下葬之后的数日里,李世民一直郁郁不乐,每每上朝,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某日,李世民上朝,听了一耳朵的阿谀奉承,又开始想念老魏同志了。
朝臣们看李二陛下一脸怨妇相,都不约而同打了个寒战,有事没事都少说话,一下朝就火速逃离现场,以免被圣人留下来缅怀老魏同志的生平轶事……
一次两次咱还能陪您掉个眼泪,叹个气什么的,可尼玛每次下朝都做这种事,谁受得了啊?!
他家大舅子长孙无忌终于看不下去了,私下进宫来劝解。
如果说李世民在后宫最爱的女人是长孙皇后,那么他在前朝最好的基友绝对是他家大舅子长孙无忌——这货就掉长孙家坑里了。
作为李二陛下最亲密的好基友好亲戚,长孙无忌是真关心李世民的身体。别看李二陛下一副身强力壮能夜御数女的样子,其实他的身体还是有不少旧患的,非常忌讳大怒大悲。
长孙无忌认为,他家妹夫为了一个已经挂掉的倔老头子,搞坏了自己的身体,还间接吓着了朝臣,实在不值得!
结果,李二陛下就对着他家大舅子发表了一番“以人为镜”的言论,然后上朝的时候也讲,下朝也讲,见大臣的时候讲,见亲戚的时候还讲,还威胁起居郎,必须把这些话记下来……
一时间,此言论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传遍了整个长安。
长孙国舅恨自己腿贱嘴贱,干嘛跑去安慰某人!
这下好了,他妹夫彻底抽了!
在没有老魏的日子里,大家只好硬着头皮看圣人抽风,谁敢阻拦,那就是找死!
这会儿,倒是真有不少人开始诚心诚意怀念起魏征那个倔老头了!
尼玛,快来个人吧,只要能引开圣人的注意力就行啊!!!
正当文武百官一个个被唐僧附体的皇帝陛下念得生不如死、不知所措的时候,李二陛下自己转移了注意力,又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装修凌烟阁。
这次装修房子的决定很难得没有遭到任何阻碍。
李世民诏令宫廷画师阎立本作画,绘出贞观二十四功臣真人等身像,悬挂于阁中,用以纪念贞观朝的功臣元勋。
这二十四人人分别是赵国公长孙无忌、河间郡王李孝恭(已死)、莱国公杜如晦(已死)、郑国公魏征(已死)、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 、鄂国公尉迟恭、卫国公李靖 、宋国公萧瑀、褒国公段志玄(已死)、夔国公刘弘基、蒋国公屈突通(已死)、勋国公殷开山(已死)、谯国公柴绍(已死)、邳国公长孙顺德(已死)、郧国公张亮 、陈国公侯君集、郯国公张公瑾 (已死)、卢国公程知节、永兴县子爵虞世南(已死)、邢国公刘政会(已死)、莒国公唐俭 、英国公李世勣、 秦琼(已死)。
不用说,李二陛下最心爱的大舅子长孙无忌当仁不让是名列第一。
可是,剩下的二十三个人要怎么排名呢?
宗室说,河间郡王李孝恭贵为李唐血脉,跟随先帝平定天下,战功赫赫,理应排第二……
秦王府旧系表示,杜相(杜如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圣人不可忘了他的情分……
世家派表示,宋国公萧瑀出身高贵……
寒门派表示,郑国公魏征刚正不阿……
然后,朝臣们又为了二十几个功臣的功绩大小和排名先后开始打嘴仗。
前朝吵得不可开交,每天往后宫跑的阎大画师也头痛不已。
本来嘛,做个宫廷画师就是个混吃混喝的好差事。
皇帝陛下哪天兴致来了,他就给画上一副出行图就算交差了。
其他时间阎大画师不仅可以研究自己喜欢的领域,还可以得到无限量供应的笔、墨、纸、砚、颜料、布帛甚至模特。
谁知皇帝陛下忽然派了这件大差事下来,干好了没有更多的工资拿不说,要是干得不好,说不定连饭碗都保不住了。
尼玛二十多张画像,还是真人等高的,光是画人就要花上小半年呢!
还要修饰、装裱、作传……
每一样都是大工程。
吴大画师画完长孙国舅和魏老爷子(这个是李二陛下要求)之后,就等着画下一个人了。
可坑爹的是,前朝吵得要死,到现在都还没定出功臣图的顺序来。
下一个画谁,还得等他们吵完再说。
这要画到猴年马月去啊?!
吴大画师掀桌!
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吴诩,一听说凌烟阁开张了,就央着小徐妹子带她去偷看了一回。
两人跑到阁里才发现,如今的凌烟阁还只是个施工现场,惟二画好的国舅大人和魏老爷子的画像完成是完成了,却不给闲杂人等看的——皇帝陛下都还没看过呢!
回彩丝院后,小徐妹子给吴诩科普了一下这二十四人的简历,以安慰失望而归的小白姐姐。
吴诩对这二十四功臣的事迹还真算是只有一知半解,不仅如此,她经过科普才发现某些被她脑补为英雄少年的猛将(如秦叔宝)其实早就挂掉了,活着的(如李靖)也都已经成了糟老头子。二十四个开国元勋至今还活着的已经不足一半了,而且这些人里8o%已经老迈不堪,顶多再活个三五七年的。还在壮年的那几个人里如侯君集什么的,按正常历史进程的话,离造反被杀也不远了……
呜呼,这尼玛哪是功臣图啊,简直是催命符!
吴诩不由得唏嘘不已。
李二陛下把二十四功臣排名次序问题丢给朝臣后,就甩手不管了。
折腾完朝臣,他老人家接下来就开始折腾自己的儿子了。
48第五章 夺嫡 16
李二陛下算是个高产的皇帝,十四个儿子中到贞观十七年还活着的就有十一个。
其中嫡长子李承乾8岁时就被封为皇太子,一直是他的心肝宝贝。
二儿子李宽是宫人所出,一出生就被他祖父李渊做主,过继给李二的庶弟李智云为嗣——这其中还涉及到一段狗血恩怨史,以后再表。
老三李恪是杨妃长子,与老大老二都是同年所生,老二出继早逝后,他就是庶子中年纪最大的。
与对嫡子毫无道理的宠溺相比,李世民对庶子一向十分冷酷严厉。
但李恪不愧是融合这隋唐两代皇室血统的皇子,打小就严格要求自己,让一向追求完美的李二陛下都挑不出错来,甚至数次对杨妃表示这个儿子很像自己。
尽管如此,李恪之官后,还是因为在封地狩猎过度,不小心踩坏庄稼等小事,被言官弹劾,结果他爹毫不留情地罢免了他世袭都督一职,外加削户3oo户(当时亲王实封只有8oo户而已)。
后来李恪又因为跟自己||乳|母的儿子赌博一事,被他爹一顿痛削,再次被罢职和削户,甚至还被他爹比作汉武帝之子燕王旦(注1)——这话说得相当诛心,吓得李恪战战兢兢神隐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至于李恪的亲弟弟六皇子李愔,被他爹削得更惨。
李愔这娃生来就被她老娘杨妃宠着,性子完全是个贵族纨绔子弟,之官后更成了脱缰的野马,整日游手好闲,打鸡骂狗,屡次被李世民责骂都不知悔改。后来还仗着皇子的身份揍了朝廷命官,气得李世民大骂其“禽兽不如”,削掉了他的一半的封邑,把他丢到虢州做刺史了。
而两人最小的弟弟十三皇子赵王李福就更悲催了,因为生在长孙皇后过世后的那一年,出生没多久被他爹过继给了死对头李建成为嗣,直接从皇子变成了皇侄儿。
这三人还有杨妃罩着呢,都混成了这样,其他的庶子处境可想而知。
除了早逝挂掉的,剩下的几个儿子中混得最惨的莫过于阴德妃的儿子齐王李佑——这货被他爹亲自抽打过= =
李佑是阴德妃唯一的儿子,所以也是被他娘金尊玉贵地养大的。这孩子也是十分喜欢游猎,之官后就在封地招募了一大批地痞流氓组成狩猎大队,天天飞鹰走马,肆无忌惮的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终于引起了民愤。
李世民听说后,大发雷霆,直接把他召其回京胖揍了一顿,对外声称留齐王在京城养病,实则是把李小五关紧闭了。
像一切认为自己孩子天真善良的亲爹一样,李二陛下揍完自家的娃后,就开始迁怒孩子的老师。齐王府长史薛大鼎被抹成了白板,李世民将原来吴王李恪的长史,以刚直著称的权万纪调去辅佐李佑。
李世民辛辛苦苦帮儿子铺好路,谁知李小五转头跟他舅舅阴弘智勾搭上了。
说起李家和阴家的关系也是一笔狗血糊涂帐。
阴弘智他爹阴世师当年是个隋朝旧臣,铁杆的反唐先锋,曾经带兵抄过李渊的老窝,不但挖了老李家的祖坟,推了老李家的家庙,还把李渊放在老家留守的小儿子李智(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