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部分阅读
云给杀了。后来李渊攻下西京大兴城后,就把守将阴世师、阴骨仪兄弟连其三族诛杀殆尽,唯独放过阴世师幼子阴弘智与幼女阴氏二人。李渊称帝后,把阴氏赐给征战有功的次子秦王李世民,成为他的妾室。阴氏为人柔顺,颇得李世民的喜欢,进了秦王府后,隔年就生下了李祐,李世民称帝后,她论资历被册封为德妃。而阴弘智在玄武门之变前夕,因为揭发太子李建成昆明池之变阴谋有功,颇得李世民重用,贞观年间一度升迁至吏部侍郎、御史中丞等高官显职,几乎能与长孙无忌抗衡。
李佑之官后,阴弘智虽然兼任了齐王府长史,却仍留在长安上班,两舅甥根本见不了面。直到齐王府原长史薛大鼎因为无力劝导李佑被罢免,李佑被关在长安齐王府邸反省,阴弘智这才找到机会联络外甥。
阴弘智劝李佑多多招募打手当护卫,又推荐自己的大舅子燕弘信去辅助李祐,让其帮忙招募死士以备不时之需。
李佑虽然不明白他舅舅为什么要这么做,却也没有异议。
因为燕弘信帮他招徕的人都极善骑射,颇得李佑的欢心。
所以,李佑回封地后不仅不思悔改,还逾加宠幸昝君谟、梁猛彪这等幸进小人。
新任的齐王府权万纪当年把吴王李恪都骂得服服帖帖的,自然看不上昝君谟、梁猛彪这些只会骑马打猎的奸佞小人,多次对李佑犯颜劝谏。
李佑可不像他爹那样会装x,也不像李恪那样谨慎,被人在自己的地盘上骂了,当然很不爽了,直接就翻脸拂袖而去了!
此后,凡是权万纪说的他一概不听、不做,直接把老权打入冷宫,自己则继续打猎跑马,过着纨绔王爷的小日子。
权万纪也不是吃素的,见李佑不鸟他,就直接上书李世民,要借他亲爹的手来教训他。李佑人虽在齐地,长安却有他舅舅阴弘智坐镇呢,得到权万纪告他黑状的消息后,也写了则子跟他爹告状。
两人关系闹得十分僵,互相攻讦的则子都在李世民的案上堆成小山了。
李二陛下在对待庶子虽然严厉,也还没到帮理不帮亲的地步,就派了校尉韦文振为齐王府典军,又让刑部尚书刘德威前往齐州去处理两人的互相攻讦的问题。
魏征过世时,刘德威正好返京致祭,然后向李世民禀报了他在齐州的调查情况——刘德威跟老权还是有两分交情的,再说李小五确实是太纨绔了点,这报告也就没啥好话。
李二陛下因为死了魏征,心情正不爽呢,听到调查报告的结果后的脸色就可想而知。
李小五被他爹隔空痛骂了一顿,然后被要求立刻跟着权万纪回京说明问题。
这种处理本是李二陛下对待犯错庶子的一贯手法,谁知就是这一次召回,让李小五干了一件无法挽回的弥天大错事,其结果和接下来发生的连锁事件让李世民也始料未及……
===========倒霉孩子的分割线======
吴诩最近很忧愁。
因为李二陛下心情不爽的缘故,整个后宫都处于低气压中,吴诩连万春殿都不敢出,,只能整日与卧床休养的小萝莉大眼瞪小眼。
衡山公主因为已经许婚魏氏,又被送回郑妃宫中去了,看来是要像她的姐姐一样,开始学习新婚及婚后教程了。
吴诩到这会儿才明白,衡山公主要嫁的魏家大郎,不仅比衡山公主大了近二十岁,还是个背着“克妻”之名的老光棍!
吴诩为衡山公主撒了一把同情泪,心里越发忧愁。
她家小萝莉将来到底会嫁给什么样人家哟……
为此,吴诩十分虚心的向周尚仪请教了了一下朝中重臣家的情况,结果发现与小萝莉年龄相仿,家世又匹配的人家几乎所剩无几了……
时人又习惯早定婚约,但看李世民的意思,必定会多留李明达几年才嫁,到时候哪还有好人家给你选?
吴诩都快愁死了……
49第五章 夺嫡 17
不过很快,吴诩就没心思烦恼这些有的没的了。
因为小萝莉的胞兄小胖子李泰最近频频造访万春殿,小萝莉李明达因此感到十分苦恼。
小萝莉不高兴,吴诩自然就更不高兴了。
魏征的死简直就是一个信号,预示着夺嫡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
谁不知道皇帝陛下封魏征为太傅是为了增加太子的声望,用来消除群臣的疑惑。
但现在魏征死了,李世民却没有马上派一个德高望重的大臣为太傅,这意味着什么?
东宫在舆论上的势力本来就不如魏王一派,如今更是处于劣势。
即使承乾最近与李二陛下互动开始频繁起来,东宫党也一时半会儿无法与魏王党抗衡。
也许在世人眼里,魏王李泰如今的声势已经完全压过太子承乾,挤掉他大哥登上储君之位指日可待。
但要吴诩来说,这个李泰根本是个傻缺。手上没有半个兵马,企图只用舆论上位,那根本是做梦!
现在竟然还想来笼络小萝莉帮他,实在是可恶!
吴诩像防贼一样盯着眼前这个装模作样的小胖子。
真心说,小胖子体态是丰腴了点,相貌倒不算猥琐,说起话来也是文绉绉的,一副文艺青年的模样……
而且这货在人情世故上确实比太子承乾强多了,不像承乾那样倨傲。以他的身份,又这样礼贤下士,也难怪能吸引一大堆人帮他摇旗呐喊。
此外,李泰这小胖子在舞文弄墨上还算是有一套的,今天送给小萝莉的书画都是珍品,就连吴诩这个小白都看出来了……
但是,吴诩没有像以前那样眼冒绿光,迅速把书画换算成金银货币!
她只想立刻马上把眼前这个装x的死胖子扫地出门啊!
我勒个去!
这是你亲妹妹好不好,又不是你要招徕的人才,这种礼贤下士的气氛是肿么一回事?!
吴诩实在看不下去了,借换茶之际向小萝莉使了个眼色。
李明达会意,假装身体不适,开始赶人。
“既然妹妹乏了,四哥就不扰你了,改日再来看你……”李泰也不是没眼色的人,见状只好告辞了,脸上也没见半分不豫。
“真不明白,四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小萝莉非常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又开始断断续续咳嗽。
你那些哥哥变成这样,还不是被你亲爹逼的。
吴诩暗暗腹谤了两句,见小萝莉咳得辛苦,真是心疼死了,忙让人取枇杷露过来,心里把李泰那个死胖子骂得狗血喷头。
男子汉大丈夫,有本事就跟李承乾明刀明抢去朝上斗去,把你家妹子扯进来算什么本事?!
估计是那小胖子在朝上斗不过承乾,才想出这些贱招来的吧!
不是吴诩鄙视李泰,那个小胖子在朝政上绝对不是李承乾的对手!别说拿他跟李世民培养了近小二十年的太子承乾比,就是跟他那个倒霉叔叔李元吉比,人元吉也比他强上百倍!
至少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前还知道前通重臣后联后宫,来了招釜底抽薪调走李世民手下的猛将(差不缩成功了),逼得李世民不得不发动玄武门之变来翻盘。
若不是李世民Rp够好,不然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呢!
他爹当年是怎么上位的,这世上有几个人不知道?
李泰这个傻缺居然还想在他爹眼皮子底下依样画葫芦,学他爹搞开文学馆、招揽贤才收买人心那一套,也不想想他爹当年到底是靠什么起家的= =
人李二靠的是军功呀,亲!
开文学馆招揽文士什么的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枪杆子里出政权,懂不懂?
再说,李泰要是真能招来几个像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这样的人才也就罢了,偏小胖子这些年招来的尽是一些只会摇笔杆子的酸书生和只会夸夸其谈的二世主纨绔子弟,除了摇旗呐喊吼得凶,其他屁用没有。
还让诸如长孙无忌、李世绩之类的老狐狸对他退避三舍。
更让魏征、马周这些诤臣对他批判如云。
根本就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小胖子之所以能嚣张到现在,完全是仗着他爹的宠爱罢了。
要吴诩说啊,那小胖子与其费这么多气力去招徕名士(?),还不如培养几个不错的打手呢。
人家东宫以前天天搞暗杀的,有木有?
找几个打手可以自保不说,狗急跳墙时也可以杀兄杀父铁血一把,说不定还真能上位呢。
就算是吴诩这样的小白也知道,历史上的承乾造反时好歹还拉了个侯君集呢。
李泰他有个毛啊?
白瞎了一身的大将军头衔,结果就他喵的是个光杆司令!
简直就是秀才造反嘛!
所以,吴诩认为,要不是李二陛下和承乾同时抽风,相爱相杀两败俱伤,根本没这小胖子什么事。
现在承乾终于不抽了,改邪归正得不能再正了,只要没有邪教忽然出现把承乾给洗脑了,承乾是绝不会想起谋反这种事来的!
只要承乾不造反,他的太子之位就稳如泰山!
至于小胖子李泰,蹦跶得这么厉害,等李世民回过神来,绝对会把他先拍扁了再说——李世民再偏爱他,也越不过自己培养了小二十年的储君去,是不是?
想到这里,吴诩也算松了口气。
不过看到小萝莉烦恼的样子,她也不是不愁的。
李唐家的公主大多彪悍,带兵砍人的,养小白脸揍驸马的,谋逆造反什么的,没有她们干不出来的……
可长孙皇后这几个闺女都太温和了。
长乐公主嫁到舅舅长孙无忌家后,除了在贞观十三年回宫进了一次谏以外,就没有做过任何抛头露面的事。
城阳公主嫁的是杜如晦的儿子杜荷,成婚后也很是安分守己,反而是杜荷,那位算是铁杆东宫党,为东宫鞍前马后对抗魏王一派,颇得承乾的信任。虽然吴诩并不知道这位就是后来教唆承乾造反的主谋之一,她也觉得小萝莉的这个姐夫实在是太活跃了点,连她这个后宫女子也有所耳闻,这样很不好。
现在的东宫其实最需要的是低调做事,认真学习,认真上班,好好孝顺老爹。
这就够了。
跟魏王针锋相对,只会得不偿失。
如果太子乖乖地按兵不动,适当的时候向亲爹展示一下自己的委屈,李二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
从今年年初以来,太子的表现就可圈可点,政事上就不用说了,承乾一向做得很好——现在则是做得更细心了。下班后,承乾也不像以前那样乱搞了,除了与东宫的臣属联络感情外,就是和太子妃一起增产报国。而苏氏怀孕以后,承乾就经常往甘露殿跑,跟他爹腻歪去了,父子间的感情倒比往日还好了……
如今,李二陛下又将衡山公主许婚给魏叔玉,事实上也是在加重太子的分量。
魏叔玉是个老实人,依吴诩判断,他绝对会秉承父志,拥护正统的!
三个姐妹中有两个是明确支持东宫的,剩下一个长孙家又是死都不松口的,也难怪李泰要急了。
现在小胖子想走后宫路线拉拢李明达,吴诩又岂能让他得逞!
50第五章 夺嫡 18
吴诩正想着怎么忽悠小萝莉别上她家四胖的当,忽听外面传来灵儿的笑声,忙坐直了身子,喝问道:“什么事?”
灵儿的笑声一滞,隔着帏帐小声禀告道:“是太子妃打发阿肖过来问贵主儿好,还送几样果子来给贵主儿尝尝鲜呢……”
苏氏自怀孕以来,就不能常常进宫看望李明达联络感情,于是每隔个三五日就打发宫人过来,或送吃食,或送玩物,或送些手抄小本给李明达打发时间。
吴诩暗赞苏氏聪明,这样结好小萝莉不打眼不说,还让李二陛下对东宫有了一个爱护幼妹的印象。
李明达听说苏氏送东西来给她吃,果然十分高兴,忙让灵儿把阿肖引进来。
“婢子拜见贵主儿……”
阿肖是苏氏身边的贴身女官,容貌只能算是秀丽,性子却极稳重。苏氏派人来万春殿,十次里面倒有九次是派她来的。
“阿肖好几日不来了,不知阿嫂近日可好?”李明达因为还在养病,就歪在榻上没起来,懒洋洋的像只冬眠刚醒的小熊宝宝。
“多谢贵主儿记挂,娘子一切都好,再过几个月,贵主儿就又可以做姑姑了~~~~”阿肖抿唇一笑,倒有几分俏皮的样子。
吴诩则跪坐在李明达身侧,看阿肖笑得这样欢畅,也不觉被闪到了狗眼。
现在东宫内部果然和谐多了……
太子妃日子好过了,她身边的人自然也欢乐了!
太子妃威武!
李明达听说她又可以当姑姑了,也十分高兴,又想起他家九哥的长子/女也快出生了。
“也不知九哥的娃娃什么时候能出来……”算算日子,应该也就是在四五月左右了。
李明达有些跃跃欲试,她有不少侄儿侄女了,可真能让她就近观察赏玩的只怕只有他家九哥的娃了~~~~
众人默。
晋王去年新婚,新王妃至今还没有好消息呢…………
小萝莉说的娃娃可不就是千秋殿里那两个侍妾肚子里的…………
这个,大家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毕竟,让人家新娘子一进门就要当现成的后妈这种事,实在有些打脸啊╮(╯_╰)╭
如果是在普通世家里,男人要是在娶娘子之前就弄大了侍妾的肚子,岳家可不会让这个女婿好过的。轻则被大小舅子胖揍一顿,重者直接悔婚的也不是没有!
可是这种事要是发生在皇室,王氏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
太子妃苏氏当初不也吃过这种暗亏吗?
难得的是苏氏自己看透了时局,及时放下*身段,为东宫的利益忍辱负重四处奔走,如今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不仅拢住了丈夫,再次怀上了身孕,还让东宫度过了最危险的那段时间。
王氏可没历过苏氏那样艰难的境地,恐怕也没这么好相与——说实话,现在宫里宫外的人都盯着千秋殿呢——也不都是想看王氏的笑话什么的,就是要瞧瞧这位太原王氏出来的小娘子管理后院的手段如何……
世家出来的女子,对嫡庶之别看得尤其重,去母留子什么的,完全木有压力。
再说,晋王日后也不过一介藩王,倚重王家的日子还长呢,大概也不会为了几个侍婢得罪岳家……
无论宫里还是宫外,都并不看好晋王的这两个快要出生的庶子/女。
虽说吴诩知道王氏日后无子,不得不收养庶子来巩固正妻之位,但现在人家正年轻美貌,意气风发,新婚燕尔呢,能忍下庶出的孩子已经算大度了,至于那两个宫人,恐怕就没这么幸运了!
那两个宫人是皇帝陛下所赐,发卖是不可能的,但王氏作为主母,却有权处置她们的生死。借故弄死一两个婢女什么的,真不算什么大事,就是李治也无话可说,谁让他根本就没考虑过两人的名分问题呢。
本来,李世民就是因为儿子不懂人事,送这两个宫人过来当老师的,谁知两人这么幸运(或者说不幸)一次就中标了,李治自己都有点傻眼了,娶了媳妇儿之后,他就把两人直接甩给王氏,任她处置了……
而李世民虽然高兴爱子有后了,但他还是比较看重嫡子嫡孙的,只要王氏不做太打脸的事情出来,几个侍女什么的就随便儿媳妇去折腾吧╮(╯_╰)╭
就这样,大家都没把晋王家即将出生的孩子当回事,就是比较好奇,如果那两个宫人再十分幸运地生下庶长子来,王氏会怎么做?
大概多数人会赌王氏去母留子的吧?
吴诩虽然不怎么认为,但也为那两个不幸的‘老师’捏了一把汗。
不过,这种事最好还是不要在小萝莉面前谈论。
吴诩忙歪楼:“听说九郎的晋王府建得可漂亮了,大概明年就可以搬过去了呢~~~”
消息来源于掖庭小八卦台。
“是么?”小萝莉果然被这个话题吸引了注意力,兴致虽不高,到底是不再纠结千秋殿那两个孕妇的事了。
众人忙附和着,各自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阿肖笑道:“圣人赐了一坊之地与九郎,那府邸可大了……”
吴诩咋舌,这长安城寸土寸金的,就是四胖这么讨他爹喜欢,也只能在延康坊里面圈一大块地建王府,哪像李小九,一上来就占了一个坊!以后就算是宵禁了,也不怕被关在坊外了!整个坊都是他家的啦,开个坊门就是开自家大门一样,有木有!
某个在帝都连个厕所大小的地都买不起的苦逼宅男,对李小九的羡慕嫉妒恨又加深了一层!
投胎果然是个技术活啊,有个好爹可以少奋斗三十年啊,有木有!
“啊切————”被人腹谤不已的李治同学此刻正在两仪殿偏殿旁听实习呢,猛然打了一个喷嚏,把正在奏事的马周给吓了一跳。
李世民有些担心地看了小儿子一眼,然后抚慰马周:“卿继续奏来……”
马周缓了口气,将如今各州县百姓生活水平日渐降低,民怨四起的状况启奏了一遍,提醒皇帝陛下注意保持贞观初期的德政,要做到善始善终,不要临老抽风,晚节不保。
纵然是一向皮厚的李世民闻言也不免脸红,咳了两声,表示他会注意保持形象的。回头看到小儿子一脸囧囧,李二陛下越发尴尬了,指着马周对李治道:“宾王(马周字宾王)好学识,忠敏善谏,阿爹可是没有一天能离开他的,雉奴,你日后待宾王要如同对待师长一般才行……”
“谨遵命。”李治恭恭敬敬应下来,此后每见马周,都行之以师礼,这是后话。
========继续八卦的分割线===========
东宫对晋王这个温柔的小弟弟还是很友好的——跟魏王相比,其他任何一个皇子在东宫诸人眼里都是十分可爱的。
所以既然提到了晋王,阿肖也不免多说了两句。
“九郎的王府建在保宁坊,就挨着朱雀大街,出行倒是便宜。”阿肖又提供了一个准确信息。
东宫的侍女出入宫廷可比太极宫的自由多了,能打探到的八卦也比太极宫的迅速准确。
吴诩对长安的建筑分布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也不知那个保宁坊在哪个位置,但朱雀大街她好歹还是听说过的,那可是长安城的中轴主线,凡是挨着朱雀大街建的坊都是高级住宅区,交通最便利不过了。
其他人可不像吴诩那样是个地理小白,纷纷道:“圣人果然疼爱九郎,这样就算日后九郎出宫住了,来回也方便……”
就是李明达,也比吴诩更了解长安的地理。
“纵然如此,九哥也住得太远了!”小萝莉很不高兴,她本来就一点也不愿意李治搬到王府去住的。
如今听说晋王府建在了长安城南,那么偏远(?)的地区,李明达不由得又气又急。
李治元服以后,周尚仪就以晋王已经成|人为由,严格控制兄妹俩会面的次数,每次李治来万春殿还得打申请作登记,殿中宫眷(如吴诩)也尽量不让出现在他这个成年亲王面前……
李治来万春殿除了看望妹妹外,本来就还怀有小小私心的,忽然被周尚仪这么一约束,略感心虚。
于是,苦逼的单相思少年不敢频繁地往万春殿跑了。
李明达为此已经相当不高兴了,连吴诩都被饱受怒火袭击——因为小吴同学这个侍读女官还兼任嫔妃的义务(总觉得哪里不太对=。=),成年皇子是不好随便见后宫的,传出去被人弹劾了就不好了。再加上某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小吴同学也是竭力附和周尚仪的做法,这样以二对一,小萝莉完败。
而李小九成婚后,被他爹正式拎到朝堂做童工去了,每天忙得晕头转向,就更少出现在万春殿了。
李明达只道是小哥哥娶了新妇忘了妹妹,为此还迁怒上了新上任的晋王妃王氏……
“九哥又不是朝臣,孤要见他,就这么难吗……”小萝莉说着说着眼泪都掉下来了。
众人慌忙劝解起来。
“贵主儿若是想念九郎,也可去千秋殿看他……”话说小萝莉在李小九新婚那段时间挺喜欢往千秋殿跑的啊,怎么后来又不愿去了呢?
难道是跟王氏闹别扭了?
吴诩想了想,发现李明达卧病以来,千秋殿那边只送了一份中规中矩的慰问品和一封文绉绉的慰问信过来,王氏这个嫂子竟然还没亲自来看望过小姑子呢。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世家的规矩呢?
新妇不能看望病人什么的……
吴诩不太懂这些,也不好问,免得被人当土鳖,于是她又对李明达道:“您还在病中,倒是该好好休养,等痊愈了,去哪里不成?就算九郎日后出了宫,您也一样可以去找他……”
吴诩话音刚落,就听阿橘来报:晋王妃来看望公主了。
51第五章 夺嫡 19
晋王妃王氏的娘家太原王家,是这个时代著名的大门阀大世家,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祖上可追溯到东汉司徒王允。就是像太子妃苏氏这样两朝掌权的名门望族,在太原王氏面前也要逊色许多。
当年老李家为了抬高自家身份,硬是认了老子李耳为祖宗,归在了陇西李氏门下,纵然如此,李二陛下的这一支的名头还是没比暴发户好多少,五姓人家极少愿意拿本宗儿女与他家结亲的。
李二陛下一气之下,就让人重修《氏族志》,以权谋私把自己家放在了第一等,把外戚外放在第二等,把原本第一等的山东大世家降到了三等。
尽管如此,延续多年的正统门阀观念仍然未能被打破,无论是山东士族还是关拢门阀,都仍然坚持传统的家门风教,在婚姻上自矜高贵,轻易不肯与皇室联姻。
在这个‘宁娶世家女,不尚皇家主’的时代,李小九能够娶到王家的女儿,真算是走了大运。
但是,李明达却不怎么喜欢她这个明门世家出来的小阿嫂。
谁让她总是提到九哥出宫搬家什么的,哼!
李明达对于王氏的来访表示出了不以为然,而其他在场妹子的心思就有些复杂了。
这个时代的土著对世家都有着一种天然的敬畏和羡慕之情,像灵儿、阿橘这些年轻的小宫人就不说了,就是阿肖、周尚仪这样的人精,在听到晋王妃来访的时候,也都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子。
吴诩也挺了挺腰,伸长脖子往外看。
说实话,小吴同学到这里也有不少年头了,还真没围观过传说中五姓七族出来的妹子(老李家的除外)。
王氏她是见过的,一次在元宵灯会上,可惜人家蒙着脸,到底没看到五官。第二次就是晋王大婚的时候,那个时候王氏倒是露脸了,但跟蒙着脸也没差别——唐代新娘妆实在是有些坑爹。
大婚后,李治算是成|人了,千秋殿的门禁就更严了,小萝莉跑去看哥哥嫂子可以有,吴诩就不行了。所以每次李明达去千秋殿带的只能是周尚仪,吴诩只能咬着小手绢留在万春殿看家……
今天难得有机会见见王姑娘的庐山真面目,吴诩略兴奋——其坐立不安仿佛要见偶像的形态,自然是被周尚仪和小萝莉给瞪了。
吴诩心里还暗暗想着,王姑娘今天来探望小姑子,应该不会把小脸刷的太厚吧……
等王氏带着两个侍女进来时,吴诩差点忍不住吹起口哨来。
美人啊美人!
要说小吴同学在太极宫也待了这么多年了,见过的大大小小美女如过江之鲫一样,已经算是心若止水了。
但是,像王氏这种类型的妹子,她还是第一次见到。
王氏的五官分开看,称得上精致,组合在一起后,更有一种夺人心魄的美感……
尤其是小王姑娘抿着嘴不苟言笑的模样,简直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似的。
矮油~~~
实在是太美好了,害得她小心肝都噗噗乱跳了!
金大爷书中描述的神仙姐姐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李明达回头见吴诩两眼发直,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不由大怒,重重地哼了一声!
吴诩忙把飞出去的魂魄招回来,眼观鼻鼻观心,作正襟危坐状。
小萝莉又哼唧了一声,这才转回去向王氏打招呼。
阿肖等人早已向王氏行礼完毕,坐在一侧悄悄观察这个刚入门的晋王妃。
王氏面上一直是淡淡的,带着世家女子特有的端庄神色,虽说是礼仪周到进退有度,但给人的感觉总有一种高岭之花不可亵渎的冰凉感,即使是与李明达寒暄的时候,她的神色也没有多少回暖的迹象。
搞得在座的几个妹子都不敢高声说笑了,生怕在王氏面前显得粗俗。
吴诩有点郁闷,美人美是美,就是太冷了点。
妹子,现在不流行冰山美人了,有木有?!
对待小萝莉应该要温油亲切啊,有木有?!
“阿嫂尝尝孤这里的点心……”李明达指着小几之上的几碟点心道:“九哥每次来万春殿,最喜欢吃阿武做的这几样酥饼。”
王氏闻言微微皱眉,十分矜持地拈起一块奶油酥饼,咬了一小口,然后就搁下了。
“公主这里的点心味道确实特别……”话虽这么说,王氏却再没碰其他几样点心了。
吴诩根本没注意王氏的神色,她只听王氏的嗓音轻轻柔柔的悦耳无比,还夸了她做的点心,心尖顿时像是被羽毛拂过一样,痒得不行。
“九娘(李治排行第九,他老婆要跟他排)再尝尝这花茶~~~~”吴诩抢过灵儿的活儿,殷勤地为王氏斟了一盏金银花茶,双手奉上。
王氏看着吴诩,目光中带着审视,完全没有伸手去接茶盏的意思。
吴诩不由尴尬起来,手上端着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半晌,王氏才淡淡出声:“公主,这位小娘子是……”
李明达看吴诩对王氏这样殷勤,本就有些不悦,又见王氏竟然这样无视吴诩,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打狗还要看主人呢!
“这是孤的侍读女官武才人。”
王氏听到这话,眼中飞快闪过一丝讶然,仔细打量了吴诩一番,然后微微颔首道:“原来是武才人,妾失礼了……”说话间,王氏的贴身侍女已经在主子的示意下接过了吴诩奉上的茶,放在了一边。
吴诩愣了一下,再迟钝也觉察出王氏对自己的不喜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郎君(指李治)跟妾说起过武才人,今日一见果真是惊为天人。”王氏语气仍然是淡淡的,说完就向自己的侍女使了个眼色。
其中一个侍女手上多了一个小匣子。
“一点土仪,请才人笑纳。”跟王氏来的侍女也是个美人胚子,说话行事跟她家主子一样,无论行礼还是说话都很标准端庄,嗓音也是清冷清冷的。
吴诩傻乎乎地接过小匣子,呆呆地道了谢。
坐回原处才后知后觉发现,怎么王氏就只给了她一个人发见面礼呢?
吴诩小心翼翼瞥了周尚仪等人一眼,略心虚。
然后她再次后知后觉地想到,周尚仪跟着小萝莉去过千秋殿很多次了,见面礼什么的应该早拿过了,没道理再拿一次的……
只不过……
她还是觉得有些别扭……
指名道姓赏赐别人家的侍者什么的,实在太奇怪了!
阿肖等人虽然有些疑惑,但很快就神色如常,还代表苏氏向王氏问好……
至于周尚仪等老人,从头到尾没露出过半分诧异的神色。
“阿嫂待阿武倒是大方……”李明达磨磨牙,瞪了吴诩一眼,后者忙作俯首帖耳状。
王氏嘴角微微扬了一下,淡淡道:“圣人使才人于万春殿陪伴公主,自是看重才人的学识,我家郎君多承指教,也深受裨益,妾此来也要多谢才人呢……”
这话什么意思?
难道说王氏是替她家老公付学费来了?
吴诩险些一头栽倒在榻上。
话说她对李小九根本没有做任何逾规的举动好吧?
顶多就是指点了一下千秋殿的伙食而已啊!!
这里面不该有什么误会啊!
怎么她就成了指导人家学业的老师了呢?
尼玛这让弘文馆的老师傅们情何以堪啊?!
这个,她真不明白自己哪里得罪了王氏,要这样‘捧’她……
万一要是传到那些没事找事的御史耳朵里,她就等着滚回掖庭宫吧!
美人,你好毒啊T^T
这下吴诩也没心思欣赏美人了,她开始如坐针毡了,不仅以为王氏的话,更因为小萝莉的脸色。
实在是阴沉得可怕!
吴诩也猜不透,李明达到底是因为王氏故意‘抬举’她而生气呢,还是因为王氏对万春殿的态度……
世家子弟傲王侯,在这个时代是常态。
王氏的出身确实不错,对待皇室子弟有那么一点居高临下的自傲也是可以理解。
但是她这种疏离的态度不该针对万春殿的。
尤其是王氏还表达出了她极隐晦的,不希望晋王府日后跟公主们有太过亲密交往的愿望——老李家的公主有很大一部分确实让世家女敬而远之的。
若是别的公主也就罢了,偏偏是同李治一起长大的李明达!
李明达自懂事以来就把自己跟李治看做一体,即使知道哥哥总有一天会开府出宫,她也没想过亲兄妹两个还要泾渭分明离心离德的!
王氏在千秋殿端着架子也就算了,谁知到了她万春殿还这样,怎么叫李明达不恼怒!
王氏的行为显然已经触及了她的逆鳞!
一个想把哥哥完全抢走的女人,就是她的敌人!
阿肖是何等精明,见公主不悦,立马就找借口告辞了。
吴诩忙趁势起身,向李明达请示去送阿肖,得到了批准。
两人逃也似地到了大殿门口,阿肖的步子才略顿,看看前后宫人离她们俩的距离稍远,应该不能听到两人的对话,这才趁着换履的功夫,悄声对吴诩说了一句:“才人近日须谨慎些……”
吴诩不明所以,却还是颔首应下了。
回去时,吴诩正好遇到告辞离开的王氏一行。
周尚仪落后王氏半步跟在后面,显然是代表李明达送客。
吴诩忙侧身避到道旁,让她们先行。
谁知王氏将要走过吴诩时,忽然停了下来。
“这样的风姿才情,却埋没于斯,岂不可惜?”王氏并没有回头看吴诩,口中像是自言自语似的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又往外走了。
52第五章 夺嫡 20
到了三月中旬,李明达的病终于有了起色,又可以继续上学了。
吴诩和周尚仪两人却仍然不敢放松,每日里监督着小萝莉穿上厚厚的衣物,命人用暖轿抬着她上下学,不许吹一丝冷风。
吴诩差不多有两个月没出过万春殿了,好容易小萝莉可以出门,她也得空回后宫拜会一下燕妃、小徐妹子等人,顺便与宫中妹子们八卦一下,免得信息太滞后了。
谁知一出万春殿来,她就听到一个劲爆的八卦。
齐王李佑造反了!
这事还得从半个月前李二陛下急召齐王长史和李佑返京说起。
齐王长史权万纪是个刚正不阿的人,眼见齐王李佑不听劝谏,胡作妄为,就向李世民告状了。
李佑也不甘示弱,同样上书反告权万纪不尊重他。
两人各说各有理,李二陛下就派人去齐地调查,结果自然是李小五有错啦。
于是,李二陛下就把两人都召回来,要亲自处理。
李佑听说要他回京交待问题,就有点慌了,何况同行的还有权万纪那个死对头。
打包行李准备返京的时候,李小五越想越不对,就问他舅舅给他的心腹燕弘亮‘如之奈何’了。
燕弘亮是个心狠手辣的家伙,听说权万纪已经提前启程进京了,就对李佑说:“权万纪深恶大王,彼若先入长安,必于圣人面前诋毁大王,不若杀之!”
李小五又问:“计将安出?”
燕弘亮干脆一拍胸脯,表示只要给他几个马仔,他就去把老权河蟹了。
于是,李小五毫不犹豫地给了燕弘亮二十个骑手,让他去搞定权万纪。
然后,燕弘亮就带着二十骑浩浩荡荡去追权老爷子的破马车了。
结果可想而知。
燕弘亮追上了老权,不仅将其射杀致死,还残忍地将尸体斩首肢解,丢到茅厕里。
李小五见燕弘亮真把权万纪给咔嚓了,害怕事情泄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李世民派来的齐王府典军韦文振也河蟹了。
事已至此,李小五已经没有回头路(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
李佑之官后,阴弘智虽然兼任了齐王府长史,却仍留在长安上班,两舅甥根本见不了面。直到齐王府原长史薛大鼎因为无力劝导李佑被罢免,李佑被关在长安齐王府邸反省,阴弘智这才找到机会联络外甥。
阴弘智劝李佑多多招募打手当护卫,又推荐自己的大舅子燕弘信去辅助李祐,让其帮忙招募死士以备不时之需。
李佑虽然不明白他舅舅为什么要这么做,却也没有异议。
因为燕弘信帮他招徕的人都极善骑射,颇得李佑的欢心。
所以,李佑回封地后不仅不思悔改,还逾加宠幸昝君谟、梁猛彪这等幸进小人。
新任的齐王府权万纪当年把吴王李恪都骂得服服帖帖的,自然看不上昝君谟、梁猛彪这些只会骑马打猎的奸佞小人,多次对李佑犯颜劝谏。
李佑可不像他爹那样会装x,也不像李恪那样谨慎,被人在自己的地盘上骂了,当然很不爽了,直接就翻脸拂袖而去了!
此后,凡是权万纪说的他一概不听、不做,直接把老权打入冷宫,自己则继续打猎跑马,过着纨绔王爷的小日子。
权万纪也不是吃素的,见李佑不鸟他,就直接上书李世民,要借他亲爹的手来教训他。李佑人虽在齐地,长安却有他舅舅阴弘智坐镇呢,得到权万纪告他黑状的消息后,也写了则子跟他爹告状。
两人关系闹得十分僵,互相攻讦的则子都在李世民的案上堆成小山了。
李二陛下在对待庶子虽然严厉,也还没到帮理不帮亲的地步,就派了校尉韦文振为齐王府典军,又让刑部尚书刘德威前往齐州去处理两人的互相攻讦的问题。
魏征过世时,刘德威正好返京致祭,然后向李世民禀报了他在齐州的调查情况——刘德威跟老权还是有两分交情的,再说李小五确实是太纨绔了点,这报告也就没啥好话。
李二陛下因为死了魏征,心情正不爽呢,听到调查报告的结果后的脸色就可想而知。
李小五被他爹隔空痛骂了一顿,然后被要求立刻跟着权万纪回京说明问题。
这种处理本是李二陛下对待犯错庶子的一贯手法,谁知就是这一次召回,让李小五干了一件无法挽回的弥天大错事,其结果和接下来发生的连锁事件让李世民也始料未及……
===========倒霉孩子的分割线======
吴诩最近很忧愁。
因为李二陛下心情不爽的缘故,整个后宫都处于低气压中,吴诩连万春殿都不敢出,,只能整日与卧床休养的小萝莉大眼瞪小眼。
衡山公主因为已经许婚魏氏,又被送回郑妃宫中去了,看来是要像她的姐姐一样,开始学习新婚及婚后教程了。
吴诩到这会儿才明白,衡山公主要嫁的魏家大郎,不仅比衡山公主大了近二十岁,还是个背着“克妻”之名的老光棍!
吴诩为衡山公主撒了一把同情泪,心里越发忧愁。
她家小萝莉将来到底会嫁给什么样人家哟……
为此,吴诩十分虚心的向周尚仪请教了了一下朝中重臣家的情况,结果发现与小萝莉年龄相仿,家世又匹配的人家几乎所剩无几了……
时人又习惯早定婚约,但看李世民的意思,必定会多留李明达几年才嫁,到时候哪还有好人家给你选?
吴诩都快愁死了……
49第五章 夺嫡 17
不过很快,吴诩就没心思烦恼这些有的没的了。
因为小萝莉的胞兄小胖子李泰最近频频造访万春殿,小萝莉李明达因此感到十分苦恼。
小萝莉不高兴,吴诩自然就更不高兴了。
魏征的死简直就是一个信号,预示着夺嫡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
谁不知道皇帝陛下封魏征为太傅是为了增加太子的声望,用来消除群臣的疑惑。
但现在魏征死了,李世民却没有马上派一个德高望重的大臣为太傅,这意味着什么?
东宫在舆论上的势力本来就不如魏王一派,如今更是处于劣势。
即使承乾最近与李二陛下互动开始频繁起来,东宫党也一时半会儿无法与魏王党抗衡。
也许在世人眼里,魏王李泰如今的声势已经完全压过太子承乾,挤掉他大哥登上储君之位指日可待。
但要吴诩来说,这个李泰根本是个傻缺。手上没有半个兵马,企图只用舆论上位,那根本是做梦!
现在竟然还想来笼络小萝莉帮他,实在是可恶!
吴诩像防贼一样盯着眼前这个装模作样的小胖子。
真心说,小胖子体态是丰腴了点,相貌倒不算猥琐,说起话来也是文绉绉的,一副文艺青年的模样……
而且这货在人情世故上确实比太子承乾强多了,不像承乾那样倨傲。以他的身份,又这样礼贤下士,也难怪能吸引一大堆人帮他摇旗呐喊。
此外,李泰这小胖子在舞文弄墨上还算是有一套的,今天送给小萝莉的书画都是珍品,就连吴诩这个小白都看出来了……
但是,吴诩没有像以前那样眼冒绿光,迅速把书画换算成金银货币!
她只想立刻马上把眼前这个装x的死胖子扫地出门啊!
我勒个去!
这是你亲妹妹好不好,又不是你要招徕的人才,这种礼贤下士的气氛是肿么一回事?!
吴诩实在看不下去了,借换茶之际向小萝莉使了个眼色。
李明达会意,假装身体不适,开始赶人。
“既然妹妹乏了,四哥就不扰你了,改日再来看你……”李泰也不是没眼色的人,见状只好告辞了,脸上也没见半分不豫。
“真不明白,四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小萝莉非常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又开始断断续续咳嗽。
你那些哥哥变成这样,还不是被你亲爹逼的。
吴诩暗暗腹谤了两句,见小萝莉咳得辛苦,真是心疼死了,忙让人取枇杷露过来,心里把李泰那个死胖子骂得狗血喷头。
男子汉大丈夫,有本事就跟李承乾明刀明抢去朝上斗去,把你家妹子扯进来算什么本事?!
估计是那小胖子在朝上斗不过承乾,才想出这些贱招来的吧!
不是吴诩鄙视李泰,那个小胖子在朝政上绝对不是李承乾的对手!别说拿他跟李世民培养了近小二十年的太子承乾比,就是跟他那个倒霉叔叔李元吉比,人元吉也比他强上百倍!
至少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前还知道前通重臣后联后宫,来了招釜底抽薪调走李世民手下的猛将(差不缩成功了),逼得李世民不得不发动玄武门之变来翻盘。
若不是李世民Rp够好,不然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呢!
他爹当年是怎么上位的,这世上有几个人不知道?
李泰这个傻缺居然还想在他爹眼皮子底下依样画葫芦,学他爹搞开文学馆、招揽贤才收买人心那一套,也不想想他爹当年到底是靠什么起家的= =
人李二靠的是军功呀,亲!
开文学馆招揽文士什么的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枪杆子里出政权,懂不懂?
再说,李泰要是真能招来几个像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这样的人才也就罢了,偏小胖子这些年招来的尽是一些只会摇笔杆子的酸书生和只会夸夸其谈的二世主纨绔子弟,除了摇旗呐喊吼得凶,其他屁用没有。
还让诸如长孙无忌、李世绩之类的老狐狸对他退避三舍。
更让魏征、马周这些诤臣对他批判如云。
根本就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小胖子之所以能嚣张到现在,完全是仗着他爹的宠爱罢了。
要吴诩说啊,那小胖子与其费这么多气力去招徕名士(?),还不如培养几个不错的打手呢。
人家东宫以前天天搞暗杀的,有木有?
找几个打手可以自保不说,狗急跳墙时也可以杀兄杀父铁血一把,说不定还真能上位呢。
就算是吴诩这样的小白也知道,历史上的承乾造反时好歹还拉了个侯君集呢。
李泰他有个毛啊?
白瞎了一身的大将军头衔,结果就他喵的是个光杆司令!
简直就是秀才造反嘛!
所以,吴诩认为,要不是李二陛下和承乾同时抽风,相爱相杀两败俱伤,根本没这小胖子什么事。
现在承乾终于不抽了,改邪归正得不能再正了,只要没有邪教忽然出现把承乾给洗脑了,承乾是绝不会想起谋反这种事来的!
只要承乾不造反,他的太子之位就稳如泰山!
至于小胖子李泰,蹦跶得这么厉害,等李世民回过神来,绝对会把他先拍扁了再说——李世民再偏爱他,也越不过自己培养了小二十年的储君去,是不是?
想到这里,吴诩也算松了口气。
不过看到小萝莉烦恼的样子,她也不是不愁的。
李唐家的公主大多彪悍,带兵砍人的,养小白脸揍驸马的,谋逆造反什么的,没有她们干不出来的……
可长孙皇后这几个闺女都太温和了。
长乐公主嫁到舅舅长孙无忌家后,除了在贞观十三年回宫进了一次谏以外,就没有做过任何抛头露面的事。
城阳公主嫁的是杜如晦的儿子杜荷,成婚后也很是安分守己,反而是杜荷,那位算是铁杆东宫党,为东宫鞍前马后对抗魏王一派,颇得承乾的信任。虽然吴诩并不知道这位就是后来教唆承乾造反的主谋之一,她也觉得小萝莉的这个姐夫实在是太活跃了点,连她这个后宫女子也有所耳闻,这样很不好。
现在的东宫其实最需要的是低调做事,认真学习,认真上班,好好孝顺老爹。
这就够了。
跟魏王针锋相对,只会得不偿失。
如果太子乖乖地按兵不动,适当的时候向亲爹展示一下自己的委屈,李二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
从今年年初以来,太子的表现就可圈可点,政事上就不用说了,承乾一向做得很好——现在则是做得更细心了。下班后,承乾也不像以前那样乱搞了,除了与东宫的臣属联络感情外,就是和太子妃一起增产报国。而苏氏怀孕以后,承乾就经常往甘露殿跑,跟他爹腻歪去了,父子间的感情倒比往日还好了……
如今,李二陛下又将衡山公主许婚给魏叔玉,事实上也是在加重太子的分量。
魏叔玉是个老实人,依吴诩判断,他绝对会秉承父志,拥护正统的!
三个姐妹中有两个是明确支持东宫的,剩下一个长孙家又是死都不松口的,也难怪李泰要急了。
现在小胖子想走后宫路线拉拢李明达,吴诩又岂能让他得逞!
50第五章 夺嫡 18
吴诩正想着怎么忽悠小萝莉别上她家四胖的当,忽听外面传来灵儿的笑声,忙坐直了身子,喝问道:“什么事?”
灵儿的笑声一滞,隔着帏帐小声禀告道:“是太子妃打发阿肖过来问贵主儿好,还送几样果子来给贵主儿尝尝鲜呢……”
苏氏自怀孕以来,就不能常常进宫看望李明达联络感情,于是每隔个三五日就打发宫人过来,或送吃食,或送玩物,或送些手抄小本给李明达打发时间。
吴诩暗赞苏氏聪明,这样结好小萝莉不打眼不说,还让李二陛下对东宫有了一个爱护幼妹的印象。
李明达听说苏氏送东西来给她吃,果然十分高兴,忙让灵儿把阿肖引进来。
“婢子拜见贵主儿……”
阿肖是苏氏身边的贴身女官,容貌只能算是秀丽,性子却极稳重。苏氏派人来万春殿,十次里面倒有九次是派她来的。
“阿肖好几日不来了,不知阿嫂近日可好?”李明达因为还在养病,就歪在榻上没起来,懒洋洋的像只冬眠刚醒的小熊宝宝。
“多谢贵主儿记挂,娘子一切都好,再过几个月,贵主儿就又可以做姑姑了~~~~”阿肖抿唇一笑,倒有几分俏皮的样子。
吴诩则跪坐在李明达身侧,看阿肖笑得这样欢畅,也不觉被闪到了狗眼。
现在东宫内部果然和谐多了……
太子妃日子好过了,她身边的人自然也欢乐了!
太子妃威武!
李明达听说她又可以当姑姑了,也十分高兴,又想起他家九哥的长子/女也快出生了。
“也不知九哥的娃娃什么时候能出来……”算算日子,应该也就是在四五月左右了。
李明达有些跃跃欲试,她有不少侄儿侄女了,可真能让她就近观察赏玩的只怕只有他家九哥的娃了~~~~
众人默。
晋王去年新婚,新王妃至今还没有好消息呢…………
小萝莉说的娃娃可不就是千秋殿里那两个侍妾肚子里的…………
这个,大家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毕竟,让人家新娘子一进门就要当现成的后妈这种事,实在有些打脸啊╮(╯_╰)╭
如果是在普通世家里,男人要是在娶娘子之前就弄大了侍妾的肚子,岳家可不会让这个女婿好过的。轻则被大小舅子胖揍一顿,重者直接悔婚的也不是没有!
可是这种事要是发生在皇室,王氏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
太子妃苏氏当初不也吃过这种暗亏吗?
难得的是苏氏自己看透了时局,及时放下*身段,为东宫的利益忍辱负重四处奔走,如今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不仅拢住了丈夫,再次怀上了身孕,还让东宫度过了最危险的那段时间。
王氏可没历过苏氏那样艰难的境地,恐怕也没这么好相与——说实话,现在宫里宫外的人都盯着千秋殿呢——也不都是想看王氏的笑话什么的,就是要瞧瞧这位太原王氏出来的小娘子管理后院的手段如何……
世家出来的女子,对嫡庶之别看得尤其重,去母留子什么的,完全木有压力。
再说,晋王日后也不过一介藩王,倚重王家的日子还长呢,大概也不会为了几个侍婢得罪岳家……
无论宫里还是宫外,都并不看好晋王的这两个快要出生的庶子/女。
虽说吴诩知道王氏日后无子,不得不收养庶子来巩固正妻之位,但现在人家正年轻美貌,意气风发,新婚燕尔呢,能忍下庶出的孩子已经算大度了,至于那两个宫人,恐怕就没这么幸运了!
那两个宫人是皇帝陛下所赐,发卖是不可能的,但王氏作为主母,却有权处置她们的生死。借故弄死一两个婢女什么的,真不算什么大事,就是李治也无话可说,谁让他根本就没考虑过两人的名分问题呢。
本来,李世民就是因为儿子不懂人事,送这两个宫人过来当老师的,谁知两人这么幸运(或者说不幸)一次就中标了,李治自己都有点傻眼了,娶了媳妇儿之后,他就把两人直接甩给王氏,任她处置了……
而李世民虽然高兴爱子有后了,但他还是比较看重嫡子嫡孙的,只要王氏不做太打脸的事情出来,几个侍女什么的就随便儿媳妇去折腾吧╮(╯_╰)╭
就这样,大家都没把晋王家即将出生的孩子当回事,就是比较好奇,如果那两个宫人再十分幸运地生下庶长子来,王氏会怎么做?
大概多数人会赌王氏去母留子的吧?
吴诩虽然不怎么认为,但也为那两个不幸的‘老师’捏了一把汗。
不过,这种事最好还是不要在小萝莉面前谈论。
吴诩忙歪楼:“听说九郎的晋王府建得可漂亮了,大概明年就可以搬过去了呢~~~”
消息来源于掖庭小八卦台。
“是么?”小萝莉果然被这个话题吸引了注意力,兴致虽不高,到底是不再纠结千秋殿那两个孕妇的事了。
众人忙附和着,各自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阿肖笑道:“圣人赐了一坊之地与九郎,那府邸可大了……”
吴诩咋舌,这长安城寸土寸金的,就是四胖这么讨他爹喜欢,也只能在延康坊里面圈一大块地建王府,哪像李小九,一上来就占了一个坊!以后就算是宵禁了,也不怕被关在坊外了!整个坊都是他家的啦,开个坊门就是开自家大门一样,有木有!
某个在帝都连个厕所大小的地都买不起的苦逼宅男,对李小九的羡慕嫉妒恨又加深了一层!
投胎果然是个技术活啊,有个好爹可以少奋斗三十年啊,有木有!
“啊切————”被人腹谤不已的李治同学此刻正在两仪殿偏殿旁听实习呢,猛然打了一个喷嚏,把正在奏事的马周给吓了一跳。
李世民有些担心地看了小儿子一眼,然后抚慰马周:“卿继续奏来……”
马周缓了口气,将如今各州县百姓生活水平日渐降低,民怨四起的状况启奏了一遍,提醒皇帝陛下注意保持贞观初期的德政,要做到善始善终,不要临老抽风,晚节不保。
纵然是一向皮厚的李世民闻言也不免脸红,咳了两声,表示他会注意保持形象的。回头看到小儿子一脸囧囧,李二陛下越发尴尬了,指着马周对李治道:“宾王(马周字宾王)好学识,忠敏善谏,阿爹可是没有一天能离开他的,雉奴,你日后待宾王要如同对待师长一般才行……”
“谨遵命。”李治恭恭敬敬应下来,此后每见马周,都行之以师礼,这是后话。
========继续八卦的分割线===========
东宫对晋王这个温柔的小弟弟还是很友好的——跟魏王相比,其他任何一个皇子在东宫诸人眼里都是十分可爱的。
所以既然提到了晋王,阿肖也不免多说了两句。
“九郎的王府建在保宁坊,就挨着朱雀大街,出行倒是便宜。”阿肖又提供了一个准确信息。
东宫的侍女出入宫廷可比太极宫的自由多了,能打探到的八卦也比太极宫的迅速准确。
吴诩对长安的建筑分布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也不知那个保宁坊在哪个位置,但朱雀大街她好歹还是听说过的,那可是长安城的中轴主线,凡是挨着朱雀大街建的坊都是高级住宅区,交通最便利不过了。
其他人可不像吴诩那样是个地理小白,纷纷道:“圣人果然疼爱九郎,这样就算日后九郎出宫住了,来回也方便……”
就是李明达,也比吴诩更了解长安的地理。
“纵然如此,九哥也住得太远了!”小萝莉很不高兴,她本来就一点也不愿意李治搬到王府去住的。
如今听说晋王府建在了长安城南,那么偏远(?)的地区,李明达不由得又气又急。
李治元服以后,周尚仪就以晋王已经成|人为由,严格控制兄妹俩会面的次数,每次李治来万春殿还得打申请作登记,殿中宫眷(如吴诩)也尽量不让出现在他这个成年亲王面前……
李治来万春殿除了看望妹妹外,本来就还怀有小小私心的,忽然被周尚仪这么一约束,略感心虚。
于是,苦逼的单相思少年不敢频繁地往万春殿跑了。
李明达为此已经相当不高兴了,连吴诩都被饱受怒火袭击——因为小吴同学这个侍读女官还兼任嫔妃的义务(总觉得哪里不太对=。=),成年皇子是不好随便见后宫的,传出去被人弹劾了就不好了。再加上某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小吴同学也是竭力附和周尚仪的做法,这样以二对一,小萝莉完败。
而李小九成婚后,被他爹正式拎到朝堂做童工去了,每天忙得晕头转向,就更少出现在万春殿了。
李明达只道是小哥哥娶了新妇忘了妹妹,为此还迁怒上了新上任的晋王妃王氏……
“九哥又不是朝臣,孤要见他,就这么难吗……”小萝莉说着说着眼泪都掉下来了。
众人慌忙劝解起来。
“贵主儿若是想念九郎,也可去千秋殿看他……”话说小萝莉在李小九新婚那段时间挺喜欢往千秋殿跑的啊,怎么后来又不愿去了呢?
难道是跟王氏闹别扭了?
吴诩想了想,发现李明达卧病以来,千秋殿那边只送了一份中规中矩的慰问品和一封文绉绉的慰问信过来,王氏这个嫂子竟然还没亲自来看望过小姑子呢。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世家的规矩呢?
新妇不能看望病人什么的……
吴诩不太懂这些,也不好问,免得被人当土鳖,于是她又对李明达道:“您还在病中,倒是该好好休养,等痊愈了,去哪里不成?就算九郎日后出了宫,您也一样可以去找他……”
吴诩话音刚落,就听阿橘来报:晋王妃来看望公主了。
51第五章 夺嫡 19
晋王妃王氏的娘家太原王家,是这个时代著名的大门阀大世家,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祖上可追溯到东汉司徒王允。就是像太子妃苏氏这样两朝掌权的名门望族,在太原王氏面前也要逊色许多。
当年老李家为了抬高自家身份,硬是认了老子李耳为祖宗,归在了陇西李氏门下,纵然如此,李二陛下的这一支的名头还是没比暴发户好多少,五姓人家极少愿意拿本宗儿女与他家结亲的。
李二陛下一气之下,就让人重修《氏族志》,以权谋私把自己家放在了第一等,把外戚外放在第二等,把原本第一等的山东大世家降到了三等。
尽管如此,延续多年的正统门阀观念仍然未能被打破,无论是山东士族还是关拢门阀,都仍然坚持传统的家门风教,在婚姻上自矜高贵,轻易不肯与皇室联姻。
在这个‘宁娶世家女,不尚皇家主’的时代,李小九能够娶到王家的女儿,真算是走了大运。
但是,李明达却不怎么喜欢她这个明门世家出来的小阿嫂。
谁让她总是提到九哥出宫搬家什么的,哼!
李明达对于王氏的来访表示出了不以为然,而其他在场妹子的心思就有些复杂了。
这个时代的土著对世家都有着一种天然的敬畏和羡慕之情,像灵儿、阿橘这些年轻的小宫人就不说了,就是阿肖、周尚仪这样的人精,在听到晋王妃来访的时候,也都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子。
吴诩也挺了挺腰,伸长脖子往外看。
说实话,小吴同学到这里也有不少年头了,还真没围观过传说中五姓七族出来的妹子(老李家的除外)。
王氏她是见过的,一次在元宵灯会上,可惜人家蒙着脸,到底没看到五官。第二次就是晋王大婚的时候,那个时候王氏倒是露脸了,但跟蒙着脸也没差别——唐代新娘妆实在是有些坑爹。
大婚后,李治算是成|人了,千秋殿的门禁就更严了,小萝莉跑去看哥哥嫂子可以有,吴诩就不行了。所以每次李明达去千秋殿带的只能是周尚仪,吴诩只能咬着小手绢留在万春殿看家……
今天难得有机会见见王姑娘的庐山真面目,吴诩略兴奋——其坐立不安仿佛要见偶像的形态,自然是被周尚仪和小萝莉给瞪了。
吴诩心里还暗暗想着,王姑娘今天来探望小姑子,应该不会把小脸刷的太厚吧……
等王氏带着两个侍女进来时,吴诩差点忍不住吹起口哨来。
美人啊美人!
要说小吴同学在太极宫也待了这么多年了,见过的大大小小美女如过江之鲫一样,已经算是心若止水了。
但是,像王氏这种类型的妹子,她还是第一次见到。
王氏的五官分开看,称得上精致,组合在一起后,更有一种夺人心魄的美感……
尤其是小王姑娘抿着嘴不苟言笑的模样,简直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似的。
矮油~~~
实在是太美好了,害得她小心肝都噗噗乱跳了!
金大爷书中描述的神仙姐姐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李明达回头见吴诩两眼发直,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不由大怒,重重地哼了一声!
吴诩忙把飞出去的魂魄招回来,眼观鼻鼻观心,作正襟危坐状。
小萝莉又哼唧了一声,这才转回去向王氏打招呼。
阿肖等人早已向王氏行礼完毕,坐在一侧悄悄观察这个刚入门的晋王妃。
王氏面上一直是淡淡的,带着世家女子特有的端庄神色,虽说是礼仪周到进退有度,但给人的感觉总有一种高岭之花不可亵渎的冰凉感,即使是与李明达寒暄的时候,她的神色也没有多少回暖的迹象。
搞得在座的几个妹子都不敢高声说笑了,生怕在王氏面前显得粗俗。
吴诩有点郁闷,美人美是美,就是太冷了点。
妹子,现在不流行冰山美人了,有木有?!
对待小萝莉应该要温油亲切啊,有木有?!
“阿嫂尝尝孤这里的点心……”李明达指着小几之上的几碟点心道:“九哥每次来万春殿,最喜欢吃阿武做的这几样酥饼。”
王氏闻言微微皱眉,十分矜持地拈起一块奶油酥饼,咬了一小口,然后就搁下了。
“公主这里的点心味道确实特别……”话虽这么说,王氏却再没碰其他几样点心了。
吴诩根本没注意王氏的神色,她只听王氏的嗓音轻轻柔柔的悦耳无比,还夸了她做的点心,心尖顿时像是被羽毛拂过一样,痒得不行。
“九娘(李治排行第九,他老婆要跟他排)再尝尝这花茶~~~~”吴诩抢过灵儿的活儿,殷勤地为王氏斟了一盏金银花茶,双手奉上。
王氏看着吴诩,目光中带着审视,完全没有伸手去接茶盏的意思。
吴诩不由尴尬起来,手上端着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半晌,王氏才淡淡出声:“公主,这位小娘子是……”
李明达看吴诩对王氏这样殷勤,本就有些不悦,又见王氏竟然这样无视吴诩,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打狗还要看主人呢!
“这是孤的侍读女官武才人。”
王氏听到这话,眼中飞快闪过一丝讶然,仔细打量了吴诩一番,然后微微颔首道:“原来是武才人,妾失礼了……”说话间,王氏的贴身侍女已经在主子的示意下接过了吴诩奉上的茶,放在了一边。
吴诩愣了一下,再迟钝也觉察出王氏对自己的不喜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郎君(指李治)跟妾说起过武才人,今日一见果真是惊为天人。”王氏语气仍然是淡淡的,说完就向自己的侍女使了个眼色。
其中一个侍女手上多了一个小匣子。
“一点土仪,请才人笑纳。”跟王氏来的侍女也是个美人胚子,说话行事跟她家主子一样,无论行礼还是说话都很标准端庄,嗓音也是清冷清冷的。
吴诩傻乎乎地接过小匣子,呆呆地道了谢。
坐回原处才后知后觉发现,怎么王氏就只给了她一个人发见面礼呢?
吴诩小心翼翼瞥了周尚仪等人一眼,略心虚。
然后她再次后知后觉地想到,周尚仪跟着小萝莉去过千秋殿很多次了,见面礼什么的应该早拿过了,没道理再拿一次的……
只不过……
她还是觉得有些别扭……
指名道姓赏赐别人家的侍者什么的,实在太奇怪了!
阿肖等人虽然有些疑惑,但很快就神色如常,还代表苏氏向王氏问好……
至于周尚仪等老人,从头到尾没露出过半分诧异的神色。
“阿嫂待阿武倒是大方……”李明达磨磨牙,瞪了吴诩一眼,后者忙作俯首帖耳状。
王氏嘴角微微扬了一下,淡淡道:“圣人使才人于万春殿陪伴公主,自是看重才人的学识,我家郎君多承指教,也深受裨益,妾此来也要多谢才人呢……”
这话什么意思?
难道说王氏是替她家老公付学费来了?
吴诩险些一头栽倒在榻上。
话说她对李小九根本没有做任何逾规的举动好吧?
顶多就是指点了一下千秋殿的伙食而已啊!!
这里面不该有什么误会啊!
怎么她就成了指导人家学业的老师了呢?
尼玛这让弘文馆的老师傅们情何以堪啊?!
这个,她真不明白自己哪里得罪了王氏,要这样‘捧’她……
万一要是传到那些没事找事的御史耳朵里,她就等着滚回掖庭宫吧!
美人,你好毒啊T^T
这下吴诩也没心思欣赏美人了,她开始如坐针毡了,不仅以为王氏的话,更因为小萝莉的脸色。
实在是阴沉得可怕!
吴诩也猜不透,李明达到底是因为王氏故意‘抬举’她而生气呢,还是因为王氏对万春殿的态度……
世家子弟傲王侯,在这个时代是常态。
王氏的出身确实不错,对待皇室子弟有那么一点居高临下的自傲也是可以理解。
但是她这种疏离的态度不该针对万春殿的。
尤其是王氏还表达出了她极隐晦的,不希望晋王府日后跟公主们有太过亲密交往的愿望——老李家的公主有很大一部分确实让世家女敬而远之的。
若是别的公主也就罢了,偏偏是同李治一起长大的李明达!
李明达自懂事以来就把自己跟李治看做一体,即使知道哥哥总有一天会开府出宫,她也没想过亲兄妹两个还要泾渭分明离心离德的!
王氏在千秋殿端着架子也就算了,谁知到了她万春殿还这样,怎么叫李明达不恼怒!
王氏的行为显然已经触及了她的逆鳞!
一个想把哥哥完全抢走的女人,就是她的敌人!
阿肖是何等精明,见公主不悦,立马就找借口告辞了。
吴诩忙趁势起身,向李明达请示去送阿肖,得到了批准。
两人逃也似地到了大殿门口,阿肖的步子才略顿,看看前后宫人离她们俩的距离稍远,应该不能听到两人的对话,这才趁着换履的功夫,悄声对吴诩说了一句:“才人近日须谨慎些……”
吴诩不明所以,却还是颔首应下了。
回去时,吴诩正好遇到告辞离开的王氏一行。
周尚仪落后王氏半步跟在后面,显然是代表李明达送客。
吴诩忙侧身避到道旁,让她们先行。
谁知王氏将要走过吴诩时,忽然停了下来。
“这样的风姿才情,却埋没于斯,岂不可惜?”王氏并没有回头看吴诩,口中像是自言自语似的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又往外走了。
52第五章 夺嫡 20
到了三月中旬,李明达的病终于有了起色,又可以继续上学了。
吴诩和周尚仪两人却仍然不敢放松,每日里监督着小萝莉穿上厚厚的衣物,命人用暖轿抬着她上下学,不许吹一丝冷风。
吴诩差不多有两个月没出过万春殿了,好容易小萝莉可以出门,她也得空回后宫拜会一下燕妃、小徐妹子等人,顺便与宫中妹子们八卦一下,免得信息太滞后了。
谁知一出万春殿来,她就听到一个劲爆的八卦。
齐王李佑造反了!
这事还得从半个月前李二陛下急召齐王长史和李佑返京说起。
齐王长史权万纪是个刚正不阿的人,眼见齐王李佑不听劝谏,胡作妄为,就向李世民告状了。
李佑也不甘示弱,同样上书反告权万纪不尊重他。
两人各说各有理,李二陛下就派人去齐地调查,结果自然是李小五有错啦。
于是,李二陛下就把两人都召回来,要亲自处理。
李佑听说要他回京交待问题,就有点慌了,何况同行的还有权万纪那个死对头。
打包行李准备返京的时候,李小五越想越不对,就问他舅舅给他的心腹燕弘亮‘如之奈何’了。
燕弘亮是个心狠手辣的家伙,听说权万纪已经提前启程进京了,就对李佑说:“权万纪深恶大王,彼若先入长安,必于圣人面前诋毁大王,不若杀之!”
李小五又问:“计将安出?”
燕弘亮干脆一拍胸脯,表示只要给他几个马仔,他就去把老权河蟹了。
于是,李小五毫不犹豫地给了燕弘亮二十个骑手,让他去搞定权万纪。
然后,燕弘亮就带着二十骑浩浩荡荡去追权老爷子的破马车了。
结果可想而知。
燕弘亮追上了老权,不仅将其射杀致死,还残忍地将尸体斩首肢解,丢到茅厕里。
李小五见燕弘亮真把权万纪给咔嚓了,害怕事情泄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李世民派来的齐王府典军韦文振也河蟹了。
事已至此,李小五已经没有回头路(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