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部分阅读
待续)
ps:啊啊啊啊,今天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原来我也有了‘大神之光’呢,当然这大神之光并不是说子画成了大神啊,大神对子画来说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这个光是说子画通过辛勤的码字,已经了五百章vip章节啦,所以呢,在此就拜请订阅过子画三本书的亲们能领下这个‘苏子画之光’啦,让我也开心下。
如何领取呢,大家可以看书名‘富贵锦’后面是‘小说作者:苏子画’,然后旁边有个红底的金色五角星,点它就可以领取啦,谢谢啦!!
第105章 抉择
消息是穆文仁与穆文义二人带回来的。
边疆送来急件,一直对大周朝虎视眈眈的金真国忽然兴兵来犯。
正弘帝收到急件之后,立马召集文武大臣们开始商议对策。
金真国与大周比邻而居,疆域只有大周的十分之一大小,但民风强悍,人人骁勇善战,平日为民,一旦有战事起,所有人均放下锄头拿起刀枪,变身英勇无敌的战士。
金真国的国王野心勃勃,一直觊觎着地广物搏的大周朝,二十三年前举国来犯,宁氏祖父带着康定王及几位孙儿奋勇抵抗。
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终于不辱圣命,将金真国杀得片甲不留。
这一战令金真国元气大伤,无奈献上降表,岁岁进贡大周,并说永不来犯。
而这一战虽然保住了大周的江山,宁氏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年届七旬的宁氏祖父和宁氏两位兄长都永远的闭上了眼睛,为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两位兄长的年龄永远定格在了二十岁和十六岁。
令人没想到的是,国力一直还未恢复的金真国竟会再次来犯。
“这一战肯定是要打的,大周没道理由着一个小国来欺负,只是金真国还在休养生息,忽然兴兵来犯,定是背后有了支持。
二十多年前那战打了十分辛苦,足足用了两年时间才将金真国给完全击败,这一回金真国要是真的联合他国一起来犯,那这一仗会更加凶险无比,这可如何是好呢?”
得知这消息,宁氏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儿。急得在屋里不停走来走去。
她情不自禁想起了故去的祖父和二位兄长来,对父兄的安危更加担心。
父兄的职责虽然是守护边疆,可她希望永远无战事,没有战火就没有牺牲,她不要再失去亲人。
那种痛是撕心裂肺的。
她永远也不会忘记祖父和二位兄长血淋淋的身体僵硬冰凉,任她怎么哭喊,疼她的祖父和兄长都不再睁开眼睛看她一眼。也不会再对她笑……
尘封的记忆被打开。宁氏忍不住潸然泪下。
穆锦晨忙跑上前抱了她的腿,软声安慰道,“娘。您别担心,外祖父和几位舅舅那样厉害,他们一定会将敌人杀得落花流水滚回去的。”
穆文仁也搂了宁氏的肩安慰,“敏敏。圆圆说得对,父王和几位哥哥都不会有事的。”
宁氏却一个劲儿的摇头。
上了战场后刀剑无眼。谁也不敢绝对的保证自己能全身而退。
穆锦晨与穆文仁二人口中如此安慰着宁氏,心里也同样沉甸甸的。
他们同样希望不要有战事,希望上天能保佑康定王父子平平安安。
沉吟了一会儿,宁氏做了个决定。
她蹲下身子将穆锦晨抱起来。然后又拉了穆文仁,一家三口在长榻上坐下来。
见她忽然如此,穆锦晨父女二人的心不由‘咯噔’了一下。预感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果然,只见宁氏用歉意而内疚的眼神看着父女二人。哽咽着说道,“玉郎,圆圆,我对不起你们了,我不能再陪在你们身边,我要回到边疆去与父兄一起并肩杀敌,我放心不下他们,呜呜……”
一边是生她养她的父亲和视她为珍宝的兄长,另一边是夫妻情深的夫君和视若生命的女儿,全都是她最珍视最重要的人。
无论做何种选择,她都割舍不下另一方。
若回去边疆,少则一年半载,多则几年不能赔在丈夫和女儿身边,来尽为人Qi为人母的责任。且这一去能否平安的回来,还是未知数。
但是明知父兄在战场上拼命厮杀,吉凶难测,让她留在京都吃香喝辣享受着荣华富贵,她真的做不到。
父兄与丈夫女儿,她都想要,可惜自古忠孝两难全。
父兄上阵杀敌,多个帮手多份生存的希望而丈夫和女儿一时半会儿无她照顾,不会有生命之忧。
就算万一她真的有三长两短,相信夫君也会照顾好女儿,今生欠他们的只有来世再来偿还。
两相权衡之下,她选择回边疆与父兄一起并肩作战。
宁氏话一出口,穆锦晨一把紧紧搂了她的脖子,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娘,我不让您去,您走了我和爹爹怎么办?”
这是她的本能反应。
在边疆生活了五年,虽然一直无大的战事,但小的冲突还是有的。
有冲突就难免有伤亡。
有时那位士兵前天还笑着给她一个甜甜的野果,再见他时,已成了一具冷冷的尸体,除了感觉悲伤难过这外,还会感到生命的脆弱无助。
她不要母亲去那样危险的地方,她不能失去母亲。
穆文仁也搂紧了妻子,好担心她会突然消失,却没说话。
宁家对他恩重如山,他不能劝妻子置父兄的生死于不顾,但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妻子去危险之境。
穆锦晨的话让宁氏泪如雨下,泣声道,“圆圆,等娘将坏人赶走之后,就会回来与你和爹爹团聚,娘不在的时候,爹爹会照顾你的。”
穆文仁宽厚而又温暖的大手轻轻抚过妻子和女儿的面庞,温声道,“敏敏,你留下来照顾圆圆,我去边疆助岳父和几位哥哥一臂之力。
虽然我的身手不如你,但也读过几年兵书,说不定也能帮上一二。”
他的功夫是康定王亲自教的,闲暇之余他就用心研读宁家珍藏的兵法阵图。
当然,这两件事除了宁家人和妻女之外,其他人一概不知,包括定远侯。
他当初之所以不告诉定远侯,是担心父亲会说他不专心读书,故瞒了。
而回到定远侯府这样长的时间,遇上难事都是宁氏挡在前面解决,在别人眼中,他只是斯文儒雅的读书人。
“不行,玉郎你留下照顾圆圆,我比你更熟悉那儿。”宁氏坚持的摇头。
“你们两个都不许去,都不许去,要去我们三人一起去。”穆锦晨哭得更厉害了。
外祖一家对她的好,她没有忘,她也同样担心外祖父和几位舅舅,还有表哥们的安危。
但可她更担心父母亲的安危。
她承认自己有些自私。
“圆圆,你别闹。”穆文仁忙道。
穆锦晨从宁氏怀中抬起头,认真的道,“爹爹,我没有胡闹,如果你们真的决定去助外祖父,那我就一定要跟着去,我可以帮师父救治伤员,尽些绵薄之力。”
她也豁出去了,若父母亲铁了心要去边疆助战,她一定要和他们在一起,绝对不要一个人留在京城。
看女儿认真的表情,穆文仁与宁氏二人都沉默了。
他们认为这个话题不适合在女儿面前谈,得私底下去商量。
屋子里静了下来。
秋枫园第一次被阴霾所笼罩。
这消息对穆锦晨一家来说是噩耗,对汪氏等人来说却是喜讯。
为了不让心中的喜悦被人看出来,甘氏夫妇未去嘉和堂,只是躲在玉安园内偷着乐。
甘氏很坏心的希望这一仗能让宁家垮下来,这样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穆文义忍不住瞪着她骂,“你怎能这样蠢呢,若宁家战败,那金真国的铁骑就会践踏我们大周的江山,到时我们也会跟着遭殃,还要那些爵位做什么?
果真是头发长见识短的蠢女人,只看眼前,不想往后!”
甘氏笑容又僵了僵,“有话你好好说就是,骂我做什么?那你的意思,难道还希望宁家能打赢?宁家要是再打胜仗,咱们更没机会了。”
二人一争执,初闻消息的喜悦一下子消失殆尽。
穆文义道,“你难道就不会动脑子想别的嘛,宁家人要上战场打仗,宁氏还能坐得住吗?这时候,你就该前去煽风点火,劝她回到边疆去。
只要宁氏一走,老大可就是纸偶一只,搓圆捏扁还不由着我们来嘛。
而且宁氏这一去能不能回来都难说,就算她命大无事,可等她回来时,一切都成了定局,她又有什么办法。”
甘氏眸子转了转,面上笑容再次浮现,笑着道,“我明白了,成,明儿我就去秋枫园关心关心大嫂去。”
“先想好怎么说,别到时乱说瞎说。”穆文礼叮嘱。
甘氏应了是。
夫妇二人开始躺在那儿遐想若干年后的事儿。
穆文义夫妇打什么算盘,穆文仁和宁氏却没心情知道,夫妇二人争执了一夜,也没能定下谁去边疆,谁都不愿对方去冒险。
这一夜,夫妇二人都未睡踏实,第二日晨起时眼睛下都有了阴影。
穆文仁搂着宁氏的肩软声道,“敏敏,你暂时勿急,我今日去再仔细打听边疆那边的情况,我们再做决定,好不好?”
宁氏点头,她想进宫直接问皇上,但递贴子需要花功夫,不如让玉郎先去打听。
等穆文仁一走,她立马带着周嬷嬷、听风几个悄悄收拾起来。
她是想着如果不能说服穆文仁,那就瞒着他离开了,如果她能侥幸活下来,等战事结束后再回来任由他惩罚。
不管怎样,她都不能让他上阵去杀敌,论对敌的经验,她比他足。论肩上的责任,他比她重。
收拾了几件东西,听雨进来禀报,说甘氏和文氏在外面求见。(未完待续)
第106章 来信
“她们来做什么?”周嬷嬷皱眉。
对甘氏和文氏,她都没什么好印象。
宁氏猜她们应该是得知金真国这件事,特意来看她吧。
“让她们进来吧。”宁氏淡淡道。
然后让周嬷嬷和听风收拾,她出去见二人。
甘氏、文氏二人一进来,未说其他,就分别握了宁氏的手,二人同声道,“郡主,您没事儿吧?”
满面的关心之色,微微拧起了眉宇之间隐藏着担忧之色。
宁氏蹙眉反问,“我没事呀,二位弟妹何出此言?”
甘氏与文氏二人诧异的对视了一眼,都在想着宁氏是否还不知要打战一事。
当然,她不知道也没关系,她们会来告诉她的。
甘氏就道,“郡主,难道您还不知道吗?金真国又来侵犯我们大周,不日就要开战了。”
果然为了这事。
宁氏眸子微动,轻轻点头,“嗯,这事我已经知道了,二位弟妹前来就是为了这件事吗?”
“是啊,我们担心郡主您着急,就特意过来看看您,想陪您说说话解闷儿。”文氏柔声道。
“二位弟妹请坐吧。”宁氏让了座。
她很想听听甘氏和文氏想说什么。
甘氏和文氏二人谢了座,然后分别落座。
落座之后,文氏就道,“郡主,您也别太着急了,虽说金真国那些贼子个个骁勇善战,视死如归,但康定王爷与几位郡王都英勇无比,肯定会大败这些贼子,将他们重新赶回老家去。”
甘氏道。“三弟妹说得没错,金真国那些贼人不足有惧的,不过,万幸的是郡主您和大哥带着圆圆早早的回来了,否则就会遇上这场战事了。
唉,这场战也不知要打多久,也不知我们应天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听她唉声叹气。文氏就悄悄踢了她一脚。嗔,“二嫂,你说什么呢?是你让来安慰郡主的。可不是让你来添堵的。
我们应天离边疆千里之遥,哪儿会有事呢?只是边疆的百姓们,真的要受苦了。”
甘氏忙向宁氏道歉,“郡主对不住。我不是有心的,所有人都会没事的。”
宁氏嘴角微弯。摇头,“没事。”
甘氏和文氏二人说话,她越来越听不明白了,口中说着要来安慰她。可怎么听怎么也不像安慰,反而让她更加着急担心父兄。
“多谢郡主不计较。”甘氏忙道了谢,然后就好奇的问。“郡主,听说您曾上过战场杀敌。可是真有这回事呀?”
“嗯,有的。”宁氏点头。
甘氏与文氏就掩嘴,做出惊讶状,“郡主您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竟敢上阵去打仗,太了不起了,要是我们呀,可能还没见着敌人就吓得腿软了。这回郡主您不在边疆,否则又会上战场吧?”
“那肯定会去的,”宁氏再次点头,然后就叹了口气,“唉,昨夜我还和玉郎商量着想回边疆去,但玉郎不同意,说边疆那儿太危险了,可我真的很想回去帮父兄们一把呢。
二位弟妹,我要如何才能说服玉郎呢,二位弟妹可有什么好办法呀?”
听她真有这打算,甘氏眸子里顿时滑过喜色。
有这打算就好,我再来给你添把柴加些油,相信你很快就能想出说服老大的办法来。
“郡主,大哥说得对,您可千万不能回去吧。金真国虽然弱小,但上阵杀敌还是有危险的,您还是在京里安心的呆着吧,不用去过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等打完战之后,您再回去看望康定王爷他们吧。”甘氏忙摆着手劝。
文氏也劝,“郡主,二嫂说得有道理呢,您可不能光想着父兄不要大哥和圆圆呀,再说了上阵杀敌是男人们的事儿,郡主您可别回去,险着呢。
相信康定王爷也不想您回去冒险的,您还是待在府里吧,起码这儿没有战事,安全得很。”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表面是劝宁氏不要去边疆,实则是在提醒宁氏边疆有多么的危险,你的父兄们心疼你,不愿意让你回去送死,但你可不能这样自私的留在京城享福,你赶快去边疆啊,迟了可就来不及啦。
她们了解宁氏的性格,是绝不会弃亲人们的安危而不顾,自己一人独自享乐。相信等她们一离开秋枫园,宁氏就会收拾东西悄悄离京了。
宁氏看着二人满面虚伪的关心之色,感觉很无趣。
她温声道,“多谢二位弟妹相劝,仔细想想,你们说得极有道理,虽然我为人女为人妹,但如今我也为人Qi为人母,上阵杀敌本就是男人们的事。
再者,边疆路途遥远难行,而金真国太弱小根本不值得一提,我还是不瞎操这份心了,所以,我决定不回去了,真的要多谢二位弟妹呢,是你们说服了我,多谢!”
宁氏连声向甘氏和文氏二人真诚的道谢。
她们俩却差点吐出一口老血。
不对呀不对呀,我们是来劝你回去的,不是劝你留下的,你怎能这样自私呢,你怎能任由着父兄上阵杀敌,而你自己却在这儿享乐呢?
甘氏与文氏二人失望而又郁闷的表情落入宁氏眼中,她眸中寒光一凛。
因为她忽然想到一件事情来。
甘氏她们为何特意前来劝她离开京城?
她怀疑汪氏等人一直在瞅害穆文仁的机会,这次可是天赐良机呢,只要她一离开,就无人再保护他,到时搓圆捏扁还不由着他们。
好歹毒险恶的用心啊!
宁氏不由重新思考安排的问题了,决不能让汪氏等人得逞了。
甘氏与文氏不死心,还在苦苦冥思着如何让宁氏改变主意,圣旨忽然来了。
除了圣旨之外,还有一封信。
圣旨是传给宁氏的。内容让她欲哭无泪。
正弘帝禁止她回边疆!
不仅不能回边疆,在战事未结束之前,她的行走范围仅限应天府方圆百里的地方,否则就是抗旨。
抗旨的后果当然是杀头!
但砍的不是她宁氏项上脑袋,而是穆文仁与穆锦晨二人的!
太狠了!
看着圣旨,宁氏咬牙切齿,无力的坐在椅子上发呆。
圣旨若仅仅针对她一人。她会毫无压力的出京回边疆。要杀要剐随便。
可现在她的言行举止系着丈夫和女儿二人的性命,她哪敢草率行事去害他们。
甘氏与文氏二人则灰溜溜的走了。
要是没圣旨,她们还想再劝说劝说。现在看来,要想让宁氏离京,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穆锦晨得知圣旨的内容之后,不由感慨正弘帝太了解宁氏了。竟拿她和父亲的性命来威胁,母亲应该不敢再提回边疆一事了。
“娘。这是谁的信呢?”穆锦晨看到圣旨旁边那封未折封的信,就问还在发愣的宁氏。
宁氏眸子动了动,看向那封信。
只看了一眼,她立即飞快的将信拿起来。边拆边说,“是你外祖写来的。”
她迫不急待想要知道信中写了什么。
展开信纸,康定王苍劲有力的字显现在宁氏的眼前。她不由红了眼睛。
“敏敏吾儿,见信如见父面。金真小儿再次兴兵来犯,吾儿勿担心……那几只金真黄口小儿父亲根本未放眼中,正好拿他们来祭父亲的赤链锤。
吾儿勿要因此等小事而乱了分寸,不分轻重赴边疆……吾儿当照顾好大郎和圆圆,煮好美酒,等侯父亲的捷报传来……”
真是知女莫若父,康定王猜到宁氏得知此消息时会急着想回边疆,故随着急件一起附了这封信。
除了这封信之外,他还写了信给正弘帝,在信中他恳求正弘帝下一道圣旨禁止宁氏回去,让穆锦晨和穆文仁承担宁氏抗旨的后果,也是他的主意。
自家女儿的脾气他了解,着急起来可不管什么圣旨,但牵扯上丈夫和女儿之后,她就不敢再轻举妄动了,乖乖的待在京城了。
“父亲,哥哥……”看完这封信,宁氏已哭成了泪人儿。
她也瞬间明白正弘帝下圣旨的原因了,原来都是父亲安排的。
浓烈的父爱在字里行间萦绕着,在空气中弥漫着。
穆锦晨从宁氏手中拿中信,看了之后她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什么是爱?什么亲情?
这就是!
你为我着想,我为你着想,我怕你有生命之忧,我担心你会遇险!
总而言之,都希望对方平安!
穆文义和汪氏得知圣旨的内容之后,郁闷了很长时间,却也无奈,他们知道,要让宁氏拿穆锦晨父女的性命去抗旨,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后来穆文义经过多番打听,才得知正弘帝下旨的原因是因为康定王的私信。
“死老贼,你自个儿的项上人头都不保了,还管我们家的事儿,真是该死!”穆文义拍着桌子怒。
大好的计划就这样被远在千里之外的康定王给打破,他怎能不气不恼。
汪氏也十分失望,跟在后面骂了几句。
母子二人只好暂时将毒牙收起来,静侯其他的机会。
十日之后,正弘帝宣布对金真国开战。
而胡太师则主动请缨,说要去边疆给将士们鼓舞士气。
正弘帝很高兴的准了。
穆文仁这日比平时早了一个时辰回府。
一见他回来,宁氏就问战事的安排。
穆文仁说了胡太师要去边疆一事。
“他去做什么?”宁氏皱眉,她总觉着胡太师不像忠臣。
穆文仁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小心翼翼的看宁氏,道,“敏敏,有件事我想告诉你。”
“何事?”宁氏双眸一瞪。
“我……我后日随运送粮草的队伍一起出发去边疆,皇上已下旨准了。”穆文仁道。(未完待续)
ps:撒花感谢小居师妹纸的粉红票,么么哒,爱你哟!今日实在是太累了,第二更写不出了,明天三更,感谢大家的支持,爱你们!!
第107章 离别
“什么?不行,我现在就去求皇上收回圣命!”宁氏凤眸一凛,拍了桌子就要往外冲。
穆文仁忙拉了她,“敏敏,你别冲动,先听我说啊。”
宁氏怒,“玉郎,这样大的事儿,你为何就不能与我商量商量呢?早知这样,当初我就不该与你商量,直接带着听雨她们出城,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困在这儿。”
两行热泪沿着腮旁往下滑落。
她怎放心让他去啊,他怎么就这样傻呢,傻瓜笨蛋啊!
穆文仁将妻子搂进怀中,温柔的为她拭去面上的泪水,一字一句道,“敏敏,我是男人,是你的夫君,就该担起这份责任。”
宁氏伤心的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的流泪。
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面对一件事而束手无策。
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穆锦晨在得知父亲要随军去边疆时,差点儿被口中的肉丸子给噎了。
母亲好不容易被外祖父给震住了,父亲这是又闹哪样啊?
他先斩后奏,瞒着母亲定下去边疆,母亲肯定会让他搓衣板的。
唉!
虽然十分担心父亲的安全,但对他的做法,穆锦晨是赞赏的。
他知道妻子心里一直放不下宁家,而他又不放心让妻子去犯险,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他替妻子去尽孝。
这才是一个有担当的好男人。
很快穆文仁要去边疆一事传遍了一整个定远侯府。
汪氏和穆文义他们惊喜无比,此时去边疆和送死差不多啊,他们恨不得要举杯好好庆贺一番了。
文氏则叹了一口气,对穆文礼感慨,“大哥对郡主真的太好了。为了替郡主尽孝,竟能不顾自己的性命,为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郡主可真是好福气,此生能嫁得如此有情的好男人,这一辈子没白活。唉!”
她是真的羡慕宁氏。能让穆文仁这样的珍视。
穆文礼面有讪色,他讷讷道,“茵茵。大哥能做的,我也能做到。”
“你?”文氏抬眸看了他一眼,眸中满是鄙夷之色。
而后她笑着摇摇头。
穆文礼不刻意去宠着知琴,就已经是对她莫大的恩情了。哪儿还敢指望他为她犯险。
唇角的讥诮之色刺痛了穆文礼的眼和心,他咬了咬唇。道,“茵茵,我对你一直都是一心一意的,但你当初强行将你的想法加在我身上。让我感觉你并没有我想象中那样爱我,这让我很伤心。”
见他将责任又推到自己身上,文氏心中的火腾地一下就窜了起来。她冷笑着道,“穆三爷。你别得了便宜还要卖乖。
为你收通房那是无奈之举,你若是真君子,就该坐怀不乱,可事实呢?哼,有些话我不想再提了,提一次我就觉着被侮辱一次。
当然我也得好好感谢知琴,感谢她让我看清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让我恶心的真面目。”
一番嘲讽让穆文礼顿时脸色脖子粗,温和如玉的他拍着桌子怒,“文氏,你变了,变得越来刻薄了……”
他不善与人争执,这已经是他所能相到的最狠的话了。
说完之句话,他就霍然起身掀帘子往外冲。
出了屋子,发现穆琳在站在门口瞪着乌黑的眼睛看他,黑眸中过于明亮的光芒灼红了他的脸。
他有些结巴的问,“琳……琳儿……你怎么在这儿?”
“来我看母亲。”穆琳平静的应。
“那你进去吧,我还有事先走了。”穆文礼匆匆逃走。
他不确定女儿是否听见了文氏对他的嘲讽,他担心女儿会问一些令他难以回答的问题。
穆琳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眼神有些飘忽。
她掀了帘子进东次间,文氏正在默默抹泪。
唉,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穆琳在心中为母亲叹了口气,然后走近,将自己干净的帕子递过去,“母亲。”
“琳儿!”文氏见穆琳来了,赶紧胡乱的用帕子将面上的泪水拭去,并强撑出笑脸来,“琳儿,你不在屋里练琴,跑来这儿做什么呢?”
“练得累了,就来看看母亲。”穆琳软声道,略沉吟了下,她又道,“母亲,父亲好像生气了。”
“哼,生气就生气。”一提到穆文礼,文氏心中的火气瞬间又被点燃。
“母亲,父亲一直很疼您和琳儿,可最近您见父亲总是没好脸色,要是母亲您这样对琳儿,我一定会躲得远远的,再也不和您亲近了。
母亲,父亲也是需要哄的,除非您不想和父亲好啦。”穆琳靠在文氏的怀中,轻轻软软的劝着。
文氏身子一僵。
低头看着怀中的女儿,不由在心里苦笑,原来自己做得这样明显,连琳儿都看出来了。
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要让她装着什么都没发生,她真的做不到。
每次只要一见到穆文礼,就忍不住想起他所做的那些对不想自己的事儿,态度又哪儿能好得起来呢?
定远侯知道这件事后,愣在那儿半晌未回神。
过了好一会儿功夫,他唤决明进来,让决明去将穆文仁给喊来。
不过决明刚出书房的门,就见穆文仁快步而来。
“世子,您来得正好,侯爷正让小的去喊您呢。”决明忙上前行了礼,道。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穆文仁温声道。
决明点头,为他打开书房的门。
一进书房,穆文仁就撩了袍子对着定远侯跪了下去,“父亲,孩儿不孝,又要远行了。”
“大郎。快起来!”定远侯忙上前将儿子扶了起来,声音哽咽着。
穆文仁红着眼睛道,“父亲,孩儿没事先和您商量,就擅自做了这决定,对不起!”
“唉!”定远侯拍着穆文仁的肩膀轻叹一口气,道。“大郎。父亲明白你的想法,你是担心父亲会阻止。
说心里话,父亲是舍不得。但你做得对,宁家不仅对你恩比山重,且又是你的岳家,这时候你是不能袖手旁观躲在京中享福。若真这样。父亲反而瞧不起你。”
“嗯,多谢父亲成全!”穆文仁禁不住热泪盈眶。心中酸酸的。
定远侯的眼角也湿了,又道,“大郎,此去千里迢迢。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父亲还等着你回来尽孝,郡主和圆圆也等着你回来一家团聚。知道吗?”
“父亲!”穆文仁再次跪了下去,眼泪再也忍不住。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伤心处。
此时去边疆有多大的凶险,父子二人心中都十分明了,他们是否还有重逢之时,真的很难说。
定远侯也老泪纵横,揽着儿子,任由泪水流淌。
这一夜注定是无眠之夜,宁氏一宿未睡。
她真的不知该说什么,只是默默的垂泪,她想对穆文仁说对不起。
他如果没有娶了她,他就不用去犯险。
可又觉得他们是夫妻,夫妻之间不该说对不起。
穆文仁就搂着她柔声安慰,“傻丫头,你别这样啊,放心吧,有父亲和几位哥哥在,我一定会没事的,我一定会平安的回来见你和圆圆,我怎会舍得放下你们母女二人呢,我还要看着圆圆出嫁呢,我还抱外孙呢,嘿嘿!”
宁氏心中酸涩无比,什么话都说不出,只是紧紧的搂着他,好想就这样搂一辈子,怕一松手就再也没机会搂了!
秋枫园内气氛有些凝重,宁氏亲自带着周嬷嬷等人为穆文仁收拾行装。
收拾好之后,她连着检查了好几遍,生怕还有什么东西忘了带。
明日穆文仁就要远行了,定远侯让汪氏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为他饯行。
穆文义几人虽然心里高兴,但当着穆锦晨一家人的面却不敢表现出来,个个面带虚伪的哀色,个个看着饭菜不动筷子。
唯有穆文仁一会儿招呼大家吃菜,一会儿端着酒杯找人喝酒,面上笑容温润如玉。
定远侯端着酒杯,和他说了很多令人伤感的话语。
穆锦晨和宁氏听着就忍不住落泪。
汪氏几人也陪着拭眼角,并说了一些吉利的话语。
第二日,定远侯所有人一起送了穆文仁出城。
穆文仁抱着穆锦晨,在她面上亲了又亲,温声道,“圆圆,在家不仅要听娘的话,还要替爹照顾好娘,你想要的东西,爹爹都记下了,一定帮你带回来。
还有你让我转交给古伦表哥的东西,爹爹也会帮你带到,来,亲亲爹爹!”
这些话他不知已经说了多少遍,他只想和女儿多说些话。
“爹爹,您要保重身体,还要告诉外祖和几位舅舅,让他们也要保重身体,圆圆还想和几位舅舅玩骑大马呢。”穆锦晨用力的在父亲脸上亲了又亲,嘟着小嘴软软的叮嘱着。
然后她又附在父亲耳旁,低声道,“爹爹,您还要告诉他们,万一遇上特别厉害的敌人时,打不过就记得逃啊,爹爹您也是,逃了之后再想好办法对付他们。”
呃!
穆文仁眼角抽搐了一下。
这……好像不是什么好主意!
穆文仁又和宁氏依依不舍的话别。
时辰不早了,该出发了,这时胡太师笑眯眯的走了过来。
他看了一眼宁氏和穆锦晨,慈祥的道,“郡主和穆二小姐放心,老夫会帮你们照顾好世子爷。”
他也随着这批队伍一同前去。
“那就有劳太师了。”宁氏客气的给胡太师道歉。
“客气客气。”胡太师笑眯眯的拍了拍穆文仁的肩,“世子爷,时辰不早了,我们也该启程了。”
穆文仁不舍的松开妻女的手,又向定远侯磕了头拜别。
他一步三回头的随着队伍往前面行去。
看着渐行渐远的队伍,宁氏再次哭晕在周嬷嬷怀中。
穆锦晨趴在白蔹的肩上,泪眼模糊的看着父亲的背影变成一个小黑点,直至最后消失。
定远侯也背着众人悄悄抹泪。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穆锦晨与宁氏二人的心一直提在嗓子眼,从未落回原地。
幸好穆文仁不时有信传回来,告知他已到了哪儿,一切平安,穆锦晨母女的心这才稍安。
穆文仁到达边疆后的第三个月,有急件从边疆被火速送到了京中。(未完待续)
ps:真的对不住大家啦,昨天承诺的三更实现不了了,快过年了,家中的事情超乎了我的想像,太忙了,这个月不能保证每天两更了,但我尽力多更的,对不起对不起啦!!
第108章 叛国
确切的说,应该是有两封急件被一前一后送进皇城。
正弘帝看着面前案几上两封内容完全相反的急件,面沉如水。
浓密的眉毛紧紧拧起,周身散发着寒凉的气息。
殿外传来二更鼓的声音。
侍立在一旁的太监缩着脖子看自个儿的鞋尖。
皇上已经这样不声不响坐在那儿半个时辰了,这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呢。
他不想出声,担心撞上枪口,但职责所在,不得壮着胆子催,“皇上,时辰不早了,您该歇了!”
正弘帝眸子动了动,合上两封急件,对太监道,“摆驾凤合宫。”
皇后早已歇了,听说正弘帝来了,无比讶异。
原以为他早就去了其他嫔妃那。
宫女们忙伺候她穿衣。
刚穿上一件外衫,正弘帝高大魁梧的身影已出现在寝房内。
“你们先下去吧。”他对着宫女侍婢们挥挥手。
宫女们忙停下手中的事儿,鱼贯着出了内室。
皇后也顾不得形象了,披散着头发上前,看着正弘帝满面的倦色,忙问,“皇上,您这是怎么了?”
她知道他肯定是遇上了什么事儿,否则不会这样晚来凤合宫。
正弘帝轻叹一声,将一直拿在手中的两封急件递向她,“你看看这。”
“皇上,臣妾不敢干涉政事。”皇后正色说道,不敢接那信。
后宫不可干政,否则杀无郝,这是大周自开国就立下的规矩,她不敢违。
正弘帝摆摆手。“没事,朕只是让你看看,并未让你拿主意做决定。”
皇后轻轻点头,将两封急件拿过来,坐在灯下认真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她顿时明白正弘帝为何而烦。
这两封急件分别来自康定王与胡太师二人。
二人信中所说为同一件事,大周这次遇上了强敌。
金真国这次不仅联合了其他五国一起来攻打大周的边境。同时还忽然多了很多新型的火器。康定王他们均未见过,故大周的兵力此次损失惨重。
不过二人在急件中说辞却炯不相同。
康定王陈述了事实之后,就说打算。想挂出免战牌,一则是重整队伍,让伤员好好养伤,二则是想出最好的对策来。避免让队伍承受更大的损伤。
胡太师则在急件中说康定王贪生怕死,上阵还未杀敌两三个回合就往回逃。丢了大周的颜面,长了金真贼子的威风。
他还说金真国的火器并不足以为惧,只要康定王父子齐心协力,不怕死奋力去拼杀。能很快打败金真贼。
好他认为康定王有通敌叛国之嫌,此次金真国来犯,说不定就是与康定王里应( 富贵锦 http://www.xlawen.org/kan/5370/ )
ps:啊啊啊啊,今天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原来我也有了‘大神之光’呢,当然这大神之光并不是说子画成了大神啊,大神对子画来说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这个光是说子画通过辛勤的码字,已经了五百章vip章节啦,所以呢,在此就拜请订阅过子画三本书的亲们能领下这个‘苏子画之光’啦,让我也开心下。
如何领取呢,大家可以看书名‘富贵锦’后面是‘小说作者:苏子画’,然后旁边有个红底的金色五角星,点它就可以领取啦,谢谢啦!!
第105章 抉择
消息是穆文仁与穆文义二人带回来的。
边疆送来急件,一直对大周朝虎视眈眈的金真国忽然兴兵来犯。
正弘帝收到急件之后,立马召集文武大臣们开始商议对策。
金真国与大周比邻而居,疆域只有大周的十分之一大小,但民风强悍,人人骁勇善战,平日为民,一旦有战事起,所有人均放下锄头拿起刀枪,变身英勇无敌的战士。
金真国的国王野心勃勃,一直觊觎着地广物搏的大周朝,二十三年前举国来犯,宁氏祖父带着康定王及几位孙儿奋勇抵抗。
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终于不辱圣命,将金真国杀得片甲不留。
这一战令金真国元气大伤,无奈献上降表,岁岁进贡大周,并说永不来犯。
而这一战虽然保住了大周的江山,宁氏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年届七旬的宁氏祖父和宁氏两位兄长都永远的闭上了眼睛,为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两位兄长的年龄永远定格在了二十岁和十六岁。
令人没想到的是,国力一直还未恢复的金真国竟会再次来犯。
“这一战肯定是要打的,大周没道理由着一个小国来欺负,只是金真国还在休养生息,忽然兴兵来犯,定是背后有了支持。
二十多年前那战打了十分辛苦,足足用了两年时间才将金真国给完全击败,这一回金真国要是真的联合他国一起来犯,那这一仗会更加凶险无比,这可如何是好呢?”
得知这消息,宁氏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儿。急得在屋里不停走来走去。
她情不自禁想起了故去的祖父和二位兄长来,对父兄的安危更加担心。
父兄的职责虽然是守护边疆,可她希望永远无战事,没有战火就没有牺牲,她不要再失去亲人。
那种痛是撕心裂肺的。
她永远也不会忘记祖父和二位兄长血淋淋的身体僵硬冰凉,任她怎么哭喊,疼她的祖父和兄长都不再睁开眼睛看她一眼。也不会再对她笑……
尘封的记忆被打开。宁氏忍不住潸然泪下。
穆锦晨忙跑上前抱了她的腿,软声安慰道,“娘。您别担心,外祖父和几位舅舅那样厉害,他们一定会将敌人杀得落花流水滚回去的。”
穆文仁也搂了宁氏的肩安慰,“敏敏。圆圆说得对,父王和几位哥哥都不会有事的。”
宁氏却一个劲儿的摇头。
上了战场后刀剑无眼。谁也不敢绝对的保证自己能全身而退。
穆锦晨与穆文仁二人口中如此安慰着宁氏,心里也同样沉甸甸的。
他们同样希望不要有战事,希望上天能保佑康定王父子平平安安。
沉吟了一会儿,宁氏做了个决定。
她蹲下身子将穆锦晨抱起来。然后又拉了穆文仁,一家三口在长榻上坐下来。
见她忽然如此,穆锦晨父女二人的心不由‘咯噔’了一下。预感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果然,只见宁氏用歉意而内疚的眼神看着父女二人。哽咽着说道,“玉郎,圆圆,我对不起你们了,我不能再陪在你们身边,我要回到边疆去与父兄一起并肩杀敌,我放心不下他们,呜呜……”
一边是生她养她的父亲和视她为珍宝的兄长,另一边是夫妻情深的夫君和视若生命的女儿,全都是她最珍视最重要的人。
无论做何种选择,她都割舍不下另一方。
若回去边疆,少则一年半载,多则几年不能赔在丈夫和女儿身边,来尽为人Qi为人母的责任。且这一去能否平安的回来,还是未知数。
但是明知父兄在战场上拼命厮杀,吉凶难测,让她留在京都吃香喝辣享受着荣华富贵,她真的做不到。
父兄与丈夫女儿,她都想要,可惜自古忠孝两难全。
父兄上阵杀敌,多个帮手多份生存的希望而丈夫和女儿一时半会儿无她照顾,不会有生命之忧。
就算万一她真的有三长两短,相信夫君也会照顾好女儿,今生欠他们的只有来世再来偿还。
两相权衡之下,她选择回边疆与父兄一起并肩作战。
宁氏话一出口,穆锦晨一把紧紧搂了她的脖子,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娘,我不让您去,您走了我和爹爹怎么办?”
这是她的本能反应。
在边疆生活了五年,虽然一直无大的战事,但小的冲突还是有的。
有冲突就难免有伤亡。
有时那位士兵前天还笑着给她一个甜甜的野果,再见他时,已成了一具冷冷的尸体,除了感觉悲伤难过这外,还会感到生命的脆弱无助。
她不要母亲去那样危险的地方,她不能失去母亲。
穆文仁也搂紧了妻子,好担心她会突然消失,却没说话。
宁家对他恩重如山,他不能劝妻子置父兄的生死于不顾,但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妻子去危险之境。
穆锦晨的话让宁氏泪如雨下,泣声道,“圆圆,等娘将坏人赶走之后,就会回来与你和爹爹团聚,娘不在的时候,爹爹会照顾你的。”
穆文仁宽厚而又温暖的大手轻轻抚过妻子和女儿的面庞,温声道,“敏敏,你留下来照顾圆圆,我去边疆助岳父和几位哥哥一臂之力。
虽然我的身手不如你,但也读过几年兵书,说不定也能帮上一二。”
他的功夫是康定王亲自教的,闲暇之余他就用心研读宁家珍藏的兵法阵图。
当然,这两件事除了宁家人和妻女之外,其他人一概不知,包括定远侯。
他当初之所以不告诉定远侯,是担心父亲会说他不专心读书,故瞒了。
而回到定远侯府这样长的时间,遇上难事都是宁氏挡在前面解决,在别人眼中,他只是斯文儒雅的读书人。
“不行,玉郎你留下照顾圆圆,我比你更熟悉那儿。”宁氏坚持的摇头。
“你们两个都不许去,都不许去,要去我们三人一起去。”穆锦晨哭得更厉害了。
外祖一家对她的好,她没有忘,她也同样担心外祖父和几位舅舅,还有表哥们的安危。
但可她更担心父母亲的安危。
她承认自己有些自私。
“圆圆,你别闹。”穆文仁忙道。
穆锦晨从宁氏怀中抬起头,认真的道,“爹爹,我没有胡闹,如果你们真的决定去助外祖父,那我就一定要跟着去,我可以帮师父救治伤员,尽些绵薄之力。”
她也豁出去了,若父母亲铁了心要去边疆助战,她一定要和他们在一起,绝对不要一个人留在京城。
看女儿认真的表情,穆文仁与宁氏二人都沉默了。
他们认为这个话题不适合在女儿面前谈,得私底下去商量。
屋子里静了下来。
秋枫园第一次被阴霾所笼罩。
这消息对穆锦晨一家来说是噩耗,对汪氏等人来说却是喜讯。
为了不让心中的喜悦被人看出来,甘氏夫妇未去嘉和堂,只是躲在玉安园内偷着乐。
甘氏很坏心的希望这一仗能让宁家垮下来,这样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穆文义忍不住瞪着她骂,“你怎能这样蠢呢,若宁家战败,那金真国的铁骑就会践踏我们大周的江山,到时我们也会跟着遭殃,还要那些爵位做什么?
果真是头发长见识短的蠢女人,只看眼前,不想往后!”
甘氏笑容又僵了僵,“有话你好好说就是,骂我做什么?那你的意思,难道还希望宁家能打赢?宁家要是再打胜仗,咱们更没机会了。”
二人一争执,初闻消息的喜悦一下子消失殆尽。
穆文义道,“你难道就不会动脑子想别的嘛,宁家人要上战场打仗,宁氏还能坐得住吗?这时候,你就该前去煽风点火,劝她回到边疆去。
只要宁氏一走,老大可就是纸偶一只,搓圆捏扁还不由着我们来嘛。
而且宁氏这一去能不能回来都难说,就算她命大无事,可等她回来时,一切都成了定局,她又有什么办法。”
甘氏眸子转了转,面上笑容再次浮现,笑着道,“我明白了,成,明儿我就去秋枫园关心关心大嫂去。”
“先想好怎么说,别到时乱说瞎说。”穆文礼叮嘱。
甘氏应了是。
夫妇二人开始躺在那儿遐想若干年后的事儿。
穆文义夫妇打什么算盘,穆文仁和宁氏却没心情知道,夫妇二人争执了一夜,也没能定下谁去边疆,谁都不愿对方去冒险。
这一夜,夫妇二人都未睡踏实,第二日晨起时眼睛下都有了阴影。
穆文仁搂着宁氏的肩软声道,“敏敏,你暂时勿急,我今日去再仔细打听边疆那边的情况,我们再做决定,好不好?”
宁氏点头,她想进宫直接问皇上,但递贴子需要花功夫,不如让玉郎先去打听。
等穆文仁一走,她立马带着周嬷嬷、听风几个悄悄收拾起来。
她是想着如果不能说服穆文仁,那就瞒着他离开了,如果她能侥幸活下来,等战事结束后再回来任由他惩罚。
不管怎样,她都不能让他上阵去杀敌,论对敌的经验,她比他足。论肩上的责任,他比她重。
收拾了几件东西,听雨进来禀报,说甘氏和文氏在外面求见。(未完待续)
第106章 来信
“她们来做什么?”周嬷嬷皱眉。
对甘氏和文氏,她都没什么好印象。
宁氏猜她们应该是得知金真国这件事,特意来看她吧。
“让她们进来吧。”宁氏淡淡道。
然后让周嬷嬷和听风收拾,她出去见二人。
甘氏、文氏二人一进来,未说其他,就分别握了宁氏的手,二人同声道,“郡主,您没事儿吧?”
满面的关心之色,微微拧起了眉宇之间隐藏着担忧之色。
宁氏蹙眉反问,“我没事呀,二位弟妹何出此言?”
甘氏与文氏二人诧异的对视了一眼,都在想着宁氏是否还不知要打战一事。
当然,她不知道也没关系,她们会来告诉她的。
甘氏就道,“郡主,难道您还不知道吗?金真国又来侵犯我们大周,不日就要开战了。”
果然为了这事。
宁氏眸子微动,轻轻点头,“嗯,这事我已经知道了,二位弟妹前来就是为了这件事吗?”
“是啊,我们担心郡主您着急,就特意过来看看您,想陪您说说话解闷儿。”文氏柔声道。
“二位弟妹请坐吧。”宁氏让了座。
她很想听听甘氏和文氏想说什么。
甘氏和文氏二人谢了座,然后分别落座。
落座之后,文氏就道,“郡主,您也别太着急了,虽说金真国那些贼子个个骁勇善战,视死如归,但康定王爷与几位郡王都英勇无比,肯定会大败这些贼子,将他们重新赶回老家去。”
甘氏道。“三弟妹说得没错,金真国那些贼人不足有惧的,不过,万幸的是郡主您和大哥带着圆圆早早的回来了,否则就会遇上这场战事了。
唉,这场战也不知要打多久,也不知我们应天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听她唉声叹气。文氏就悄悄踢了她一脚。嗔,“二嫂,你说什么呢?是你让来安慰郡主的。可不是让你来添堵的。
我们应天离边疆千里之遥,哪儿会有事呢?只是边疆的百姓们,真的要受苦了。”
甘氏忙向宁氏道歉,“郡主对不住。我不是有心的,所有人都会没事的。”
宁氏嘴角微弯。摇头,“没事。”
甘氏和文氏二人说话,她越来越听不明白了,口中说着要来安慰她。可怎么听怎么也不像安慰,反而让她更加着急担心父兄。
“多谢郡主不计较。”甘氏忙道了谢,然后就好奇的问。“郡主,听说您曾上过战场杀敌。可是真有这回事呀?”
“嗯,有的。”宁氏点头。
甘氏与文氏就掩嘴,做出惊讶状,“郡主您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竟敢上阵去打仗,太了不起了,要是我们呀,可能还没见着敌人就吓得腿软了。这回郡主您不在边疆,否则又会上战场吧?”
“那肯定会去的,”宁氏再次点头,然后就叹了口气,“唉,昨夜我还和玉郎商量着想回边疆去,但玉郎不同意,说边疆那儿太危险了,可我真的很想回去帮父兄们一把呢。
二位弟妹,我要如何才能说服玉郎呢,二位弟妹可有什么好办法呀?”
听她真有这打算,甘氏眸子里顿时滑过喜色。
有这打算就好,我再来给你添把柴加些油,相信你很快就能想出说服老大的办法来。
“郡主,大哥说得对,您可千万不能回去吧。金真国虽然弱小,但上阵杀敌还是有危险的,您还是在京里安心的呆着吧,不用去过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等打完战之后,您再回去看望康定王爷他们吧。”甘氏忙摆着手劝。
文氏也劝,“郡主,二嫂说得有道理呢,您可不能光想着父兄不要大哥和圆圆呀,再说了上阵杀敌是男人们的事儿,郡主您可别回去,险着呢。
相信康定王爷也不想您回去冒险的,您还是待在府里吧,起码这儿没有战事,安全得很。”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表面是劝宁氏不要去边疆,实则是在提醒宁氏边疆有多么的危险,你的父兄们心疼你,不愿意让你回去送死,但你可不能这样自私的留在京城享福,你赶快去边疆啊,迟了可就来不及啦。
她们了解宁氏的性格,是绝不会弃亲人们的安危而不顾,自己一人独自享乐。相信等她们一离开秋枫园,宁氏就会收拾东西悄悄离京了。
宁氏看着二人满面虚伪的关心之色,感觉很无趣。
她温声道,“多谢二位弟妹相劝,仔细想想,你们说得极有道理,虽然我为人女为人妹,但如今我也为人Qi为人母,上阵杀敌本就是男人们的事。
再者,边疆路途遥远难行,而金真国太弱小根本不值得一提,我还是不瞎操这份心了,所以,我决定不回去了,真的要多谢二位弟妹呢,是你们说服了我,多谢!”
宁氏连声向甘氏和文氏二人真诚的道谢。
她们俩却差点吐出一口老血。
不对呀不对呀,我们是来劝你回去的,不是劝你留下的,你怎能这样自私呢,你怎能任由着父兄上阵杀敌,而你自己却在这儿享乐呢?
甘氏与文氏二人失望而又郁闷的表情落入宁氏眼中,她眸中寒光一凛。
因为她忽然想到一件事情来。
甘氏她们为何特意前来劝她离开京城?
她怀疑汪氏等人一直在瞅害穆文仁的机会,这次可是天赐良机呢,只要她一离开,就无人再保护他,到时搓圆捏扁还不由着他们。
好歹毒险恶的用心啊!
宁氏不由重新思考安排的问题了,决不能让汪氏等人得逞了。
甘氏与文氏不死心,还在苦苦冥思着如何让宁氏改变主意,圣旨忽然来了。
除了圣旨之外,还有一封信。
圣旨是传给宁氏的。内容让她欲哭无泪。
正弘帝禁止她回边疆!
不仅不能回边疆,在战事未结束之前,她的行走范围仅限应天府方圆百里的地方,否则就是抗旨。
抗旨的后果当然是杀头!
但砍的不是她宁氏项上脑袋,而是穆文仁与穆锦晨二人的!
太狠了!
看着圣旨,宁氏咬牙切齿,无力的坐在椅子上发呆。
圣旨若仅仅针对她一人。她会毫无压力的出京回边疆。要杀要剐随便。
可现在她的言行举止系着丈夫和女儿二人的性命,她哪敢草率行事去害他们。
甘氏与文氏二人则灰溜溜的走了。
要是没圣旨,她们还想再劝说劝说。现在看来,要想让宁氏离京,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穆锦晨得知圣旨的内容之后,不由感慨正弘帝太了解宁氏了。竟拿她和父亲的性命来威胁,母亲应该不敢再提回边疆一事了。
“娘。这是谁的信呢?”穆锦晨看到圣旨旁边那封未折封的信,就问还在发愣的宁氏。
宁氏眸子动了动,看向那封信。
只看了一眼,她立即飞快的将信拿起来。边拆边说,“是你外祖写来的。”
她迫不急待想要知道信中写了什么。
展开信纸,康定王苍劲有力的字显现在宁氏的眼前。她不由红了眼睛。
“敏敏吾儿,见信如见父面。金真小儿再次兴兵来犯,吾儿勿担心……那几只金真黄口小儿父亲根本未放眼中,正好拿他们来祭父亲的赤链锤。
吾儿勿要因此等小事而乱了分寸,不分轻重赴边疆……吾儿当照顾好大郎和圆圆,煮好美酒,等侯父亲的捷报传来……”
真是知女莫若父,康定王猜到宁氏得知此消息时会急着想回边疆,故随着急件一起附了这封信。
除了这封信之外,他还写了信给正弘帝,在信中他恳求正弘帝下一道圣旨禁止宁氏回去,让穆锦晨和穆文仁承担宁氏抗旨的后果,也是他的主意。
自家女儿的脾气他了解,着急起来可不管什么圣旨,但牵扯上丈夫和女儿之后,她就不敢再轻举妄动了,乖乖的待在京城了。
“父亲,哥哥……”看完这封信,宁氏已哭成了泪人儿。
她也瞬间明白正弘帝下圣旨的原因了,原来都是父亲安排的。
浓烈的父爱在字里行间萦绕着,在空气中弥漫着。
穆锦晨从宁氏手中拿中信,看了之后她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什么是爱?什么亲情?
这就是!
你为我着想,我为你着想,我怕你有生命之忧,我担心你会遇险!
总而言之,都希望对方平安!
穆文义和汪氏得知圣旨的内容之后,郁闷了很长时间,却也无奈,他们知道,要让宁氏拿穆锦晨父女的性命去抗旨,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后来穆文义经过多番打听,才得知正弘帝下旨的原因是因为康定王的私信。
“死老贼,你自个儿的项上人头都不保了,还管我们家的事儿,真是该死!”穆文义拍着桌子怒。
大好的计划就这样被远在千里之外的康定王给打破,他怎能不气不恼。
汪氏也十分失望,跟在后面骂了几句。
母子二人只好暂时将毒牙收起来,静侯其他的机会。
十日之后,正弘帝宣布对金真国开战。
而胡太师则主动请缨,说要去边疆给将士们鼓舞士气。
正弘帝很高兴的准了。
穆文仁这日比平时早了一个时辰回府。
一见他回来,宁氏就问战事的安排。
穆文仁说了胡太师要去边疆一事。
“他去做什么?”宁氏皱眉,她总觉着胡太师不像忠臣。
穆文仁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小心翼翼的看宁氏,道,“敏敏,有件事我想告诉你。”
“何事?”宁氏双眸一瞪。
“我……我后日随运送粮草的队伍一起出发去边疆,皇上已下旨准了。”穆文仁道。(未完待续)
ps:撒花感谢小居师妹纸的粉红票,么么哒,爱你哟!今日实在是太累了,第二更写不出了,明天三更,感谢大家的支持,爱你们!!
第107章 离别
“什么?不行,我现在就去求皇上收回圣命!”宁氏凤眸一凛,拍了桌子就要往外冲。
穆文仁忙拉了她,“敏敏,你别冲动,先听我说啊。”
宁氏怒,“玉郎,这样大的事儿,你为何就不能与我商量商量呢?早知这样,当初我就不该与你商量,直接带着听雨她们出城,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困在这儿。”
两行热泪沿着腮旁往下滑落。
她怎放心让他去啊,他怎么就这样傻呢,傻瓜笨蛋啊!
穆文仁将妻子搂进怀中,温柔的为她拭去面上的泪水,一字一句道,“敏敏,我是男人,是你的夫君,就该担起这份责任。”
宁氏伤心的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的流泪。
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面对一件事而束手无策。
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穆锦晨在得知父亲要随军去边疆时,差点儿被口中的肉丸子给噎了。
母亲好不容易被外祖父给震住了,父亲这是又闹哪样啊?
他先斩后奏,瞒着母亲定下去边疆,母亲肯定会让他搓衣板的。
唉!
虽然十分担心父亲的安全,但对他的做法,穆锦晨是赞赏的。
他知道妻子心里一直放不下宁家,而他又不放心让妻子去犯险,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他替妻子去尽孝。
这才是一个有担当的好男人。
很快穆文仁要去边疆一事传遍了一整个定远侯府。
汪氏和穆文义他们惊喜无比,此时去边疆和送死差不多啊,他们恨不得要举杯好好庆贺一番了。
文氏则叹了一口气,对穆文礼感慨,“大哥对郡主真的太好了。为了替郡主尽孝,竟能不顾自己的性命,为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郡主可真是好福气,此生能嫁得如此有情的好男人,这一辈子没白活。唉!”
她是真的羡慕宁氏。能让穆文仁这样的珍视。
穆文礼面有讪色,他讷讷道,“茵茵。大哥能做的,我也能做到。”
“你?”文氏抬眸看了他一眼,眸中满是鄙夷之色。
而后她笑着摇摇头。
穆文礼不刻意去宠着知琴,就已经是对她莫大的恩情了。哪儿还敢指望他为她犯险。
唇角的讥诮之色刺痛了穆文礼的眼和心,他咬了咬唇。道,“茵茵,我对你一直都是一心一意的,但你当初强行将你的想法加在我身上。让我感觉你并没有我想象中那样爱我,这让我很伤心。”
见他将责任又推到自己身上,文氏心中的火腾地一下就窜了起来。她冷笑着道,“穆三爷。你别得了便宜还要卖乖。
为你收通房那是无奈之举,你若是真君子,就该坐怀不乱,可事实呢?哼,有些话我不想再提了,提一次我就觉着被侮辱一次。
当然我也得好好感谢知琴,感谢她让我看清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让我恶心的真面目。”
一番嘲讽让穆文礼顿时脸色脖子粗,温和如玉的他拍着桌子怒,“文氏,你变了,变得越来刻薄了……”
他不善与人争执,这已经是他所能相到的最狠的话了。
说完之句话,他就霍然起身掀帘子往外冲。
出了屋子,发现穆琳在站在门口瞪着乌黑的眼睛看他,黑眸中过于明亮的光芒灼红了他的脸。
他有些结巴的问,“琳……琳儿……你怎么在这儿?”
“来我看母亲。”穆琳平静的应。
“那你进去吧,我还有事先走了。”穆文礼匆匆逃走。
他不确定女儿是否听见了文氏对他的嘲讽,他担心女儿会问一些令他难以回答的问题。
穆琳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眼神有些飘忽。
她掀了帘子进东次间,文氏正在默默抹泪。
唉,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穆琳在心中为母亲叹了口气,然后走近,将自己干净的帕子递过去,“母亲。”
“琳儿!”文氏见穆琳来了,赶紧胡乱的用帕子将面上的泪水拭去,并强撑出笑脸来,“琳儿,你不在屋里练琴,跑来这儿做什么呢?”
“练得累了,就来看看母亲。”穆琳软声道,略沉吟了下,她又道,“母亲,父亲好像生气了。”
“哼,生气就生气。”一提到穆文礼,文氏心中的火气瞬间又被点燃。
“母亲,父亲一直很疼您和琳儿,可最近您见父亲总是没好脸色,要是母亲您这样对琳儿,我一定会躲得远远的,再也不和您亲近了。
母亲,父亲也是需要哄的,除非您不想和父亲好啦。”穆琳靠在文氏的怀中,轻轻软软的劝着。
文氏身子一僵。
低头看着怀中的女儿,不由在心里苦笑,原来自己做得这样明显,连琳儿都看出来了。
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要让她装着什么都没发生,她真的做不到。
每次只要一见到穆文礼,就忍不住想起他所做的那些对不想自己的事儿,态度又哪儿能好得起来呢?
定远侯知道这件事后,愣在那儿半晌未回神。
过了好一会儿功夫,他唤决明进来,让决明去将穆文仁给喊来。
不过决明刚出书房的门,就见穆文仁快步而来。
“世子,您来得正好,侯爷正让小的去喊您呢。”决明忙上前行了礼,道。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穆文仁温声道。
决明点头,为他打开书房的门。
一进书房,穆文仁就撩了袍子对着定远侯跪了下去,“父亲,孩儿不孝,又要远行了。”
“大郎。快起来!”定远侯忙上前将儿子扶了起来,声音哽咽着。
穆文仁红着眼睛道,“父亲,孩儿没事先和您商量,就擅自做了这决定,对不起!”
“唉!”定远侯拍着穆文仁的肩膀轻叹一口气,道。“大郎。父亲明白你的想法,你是担心父亲会阻止。
说心里话,父亲是舍不得。但你做得对,宁家不仅对你恩比山重,且又是你的岳家,这时候你是不能袖手旁观躲在京中享福。若真这样。父亲反而瞧不起你。”
“嗯,多谢父亲成全!”穆文仁禁不住热泪盈眶。心中酸酸的。
定远侯的眼角也湿了,又道,“大郎,此去千里迢迢。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父亲还等着你回来尽孝,郡主和圆圆也等着你回来一家团聚。知道吗?”
“父亲!”穆文仁再次跪了下去,眼泪再也忍不住。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伤心处。
此时去边疆有多大的凶险,父子二人心中都十分明了,他们是否还有重逢之时,真的很难说。
定远侯也老泪纵横,揽着儿子,任由泪水流淌。
这一夜注定是无眠之夜,宁氏一宿未睡。
她真的不知该说什么,只是默默的垂泪,她想对穆文仁说对不起。
他如果没有娶了她,他就不用去犯险。
可又觉得他们是夫妻,夫妻之间不该说对不起。
穆文仁就搂着她柔声安慰,“傻丫头,你别这样啊,放心吧,有父亲和几位哥哥在,我一定会没事的,我一定会平安的回来见你和圆圆,我怎会舍得放下你们母女二人呢,我还要看着圆圆出嫁呢,我还抱外孙呢,嘿嘿!”
宁氏心中酸涩无比,什么话都说不出,只是紧紧的搂着他,好想就这样搂一辈子,怕一松手就再也没机会搂了!
秋枫园内气氛有些凝重,宁氏亲自带着周嬷嬷等人为穆文仁收拾行装。
收拾好之后,她连着检查了好几遍,生怕还有什么东西忘了带。
明日穆文仁就要远行了,定远侯让汪氏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为他饯行。
穆文义几人虽然心里高兴,但当着穆锦晨一家人的面却不敢表现出来,个个面带虚伪的哀色,个个看着饭菜不动筷子。
唯有穆文仁一会儿招呼大家吃菜,一会儿端着酒杯找人喝酒,面上笑容温润如玉。
定远侯端着酒杯,和他说了很多令人伤感的话语。
穆锦晨和宁氏听着就忍不住落泪。
汪氏几人也陪着拭眼角,并说了一些吉利的话语。
第二日,定远侯所有人一起送了穆文仁出城。
穆文仁抱着穆锦晨,在她面上亲了又亲,温声道,“圆圆,在家不仅要听娘的话,还要替爹照顾好娘,你想要的东西,爹爹都记下了,一定帮你带回来。
还有你让我转交给古伦表哥的东西,爹爹也会帮你带到,来,亲亲爹爹!”
这些话他不知已经说了多少遍,他只想和女儿多说些话。
“爹爹,您要保重身体,还要告诉外祖和几位舅舅,让他们也要保重身体,圆圆还想和几位舅舅玩骑大马呢。”穆锦晨用力的在父亲脸上亲了又亲,嘟着小嘴软软的叮嘱着。
然后她又附在父亲耳旁,低声道,“爹爹,您还要告诉他们,万一遇上特别厉害的敌人时,打不过就记得逃啊,爹爹您也是,逃了之后再想好办法对付他们。”
呃!
穆文仁眼角抽搐了一下。
这……好像不是什么好主意!
穆文仁又和宁氏依依不舍的话别。
时辰不早了,该出发了,这时胡太师笑眯眯的走了过来。
他看了一眼宁氏和穆锦晨,慈祥的道,“郡主和穆二小姐放心,老夫会帮你们照顾好世子爷。”
他也随着这批队伍一同前去。
“那就有劳太师了。”宁氏客气的给胡太师道歉。
“客气客气。”胡太师笑眯眯的拍了拍穆文仁的肩,“世子爷,时辰不早了,我们也该启程了。”
穆文仁不舍的松开妻女的手,又向定远侯磕了头拜别。
他一步三回头的随着队伍往前面行去。
看着渐行渐远的队伍,宁氏再次哭晕在周嬷嬷怀中。
穆锦晨趴在白蔹的肩上,泪眼模糊的看着父亲的背影变成一个小黑点,直至最后消失。
定远侯也背着众人悄悄抹泪。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穆锦晨与宁氏二人的心一直提在嗓子眼,从未落回原地。
幸好穆文仁不时有信传回来,告知他已到了哪儿,一切平安,穆锦晨母女的心这才稍安。
穆文仁到达边疆后的第三个月,有急件从边疆被火速送到了京中。(未完待续)
ps:真的对不住大家啦,昨天承诺的三更实现不了了,快过年了,家中的事情超乎了我的想像,太忙了,这个月不能保证每天两更了,但我尽力多更的,对不起对不起啦!!
第108章 叛国
确切的说,应该是有两封急件被一前一后送进皇城。
正弘帝看着面前案几上两封内容完全相反的急件,面沉如水。
浓密的眉毛紧紧拧起,周身散发着寒凉的气息。
殿外传来二更鼓的声音。
侍立在一旁的太监缩着脖子看自个儿的鞋尖。
皇上已经这样不声不响坐在那儿半个时辰了,这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呢。
他不想出声,担心撞上枪口,但职责所在,不得壮着胆子催,“皇上,时辰不早了,您该歇了!”
正弘帝眸子动了动,合上两封急件,对太监道,“摆驾凤合宫。”
皇后早已歇了,听说正弘帝来了,无比讶异。
原以为他早就去了其他嫔妃那。
宫女们忙伺候她穿衣。
刚穿上一件外衫,正弘帝高大魁梧的身影已出现在寝房内。
“你们先下去吧。”他对着宫女侍婢们挥挥手。
宫女们忙停下手中的事儿,鱼贯着出了内室。
皇后也顾不得形象了,披散着头发上前,看着正弘帝满面的倦色,忙问,“皇上,您这是怎么了?”
她知道他肯定是遇上了什么事儿,否则不会这样晚来凤合宫。
正弘帝轻叹一声,将一直拿在手中的两封急件递向她,“你看看这。”
“皇上,臣妾不敢干涉政事。”皇后正色说道,不敢接那信。
后宫不可干政,否则杀无郝,这是大周自开国就立下的规矩,她不敢违。
正弘帝摆摆手。“没事,朕只是让你看看,并未让你拿主意做决定。”
皇后轻轻点头,将两封急件拿过来,坐在灯下认真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她顿时明白正弘帝为何而烦。
这两封急件分别来自康定王与胡太师二人。
二人信中所说为同一件事,大周这次遇上了强敌。
金真国这次不仅联合了其他五国一起来攻打大周的边境。同时还忽然多了很多新型的火器。康定王他们均未见过,故大周的兵力此次损失惨重。
不过二人在急件中说辞却炯不相同。
康定王陈述了事实之后,就说打算。想挂出免战牌,一则是重整队伍,让伤员好好养伤,二则是想出最好的对策来。避免让队伍承受更大的损伤。
胡太师则在急件中说康定王贪生怕死,上阵还未杀敌两三个回合就往回逃。丢了大周的颜面,长了金真贼子的威风。
他还说金真国的火器并不足以为惧,只要康定王父子齐心协力,不怕死奋力去拼杀。能很快打败金真贼。
好他认为康定王有通敌叛国之嫌,此次金真国来犯,说不定就是与康定王里应( 富贵锦 http://www.xlawen.org/kan/5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