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他从末世来 > 他从末世来 第 229 部分阅读

第 229 部分阅读

    失望”两个字来表达安青桔和安初遇的感受。

    首先,不能说这里是一处特意“建立”起来的华国馆。当然你管它叫“库房”未免委屈了它,毕竟这里还算是经过了刻意规划,摆放错落有致。(未完待续)

    第八七四节 沉默如画

    但是叫“馆”就有点往脸上贴金的意思了,它不过位于枫丹白露宫里一处比较偏僻的拐角,是三四间连着的套间,光线也不是很好。

    第二,这里展示的东西在安青桔和安初遇看来真的算不上奇珍异宝。这也不是说法国人抢东西都不会抢,没抢到真宝贝;这些东西的确算得上是华国那个时代的顶级宝贝——强盗们还是识货的。

    但安初遇要说的是,这些宝贝和安初遇们看到的同时代的法国皇室的类似装饰品(雕塑、摆件、器皿等)相比,从创意能力、艺术表现力到工艺技术上来看,不但没有“高出一筹”,甚至说成“旗鼓相当”都有点勉强。

    这个时代的欧洲大陆和法国,早已进入飞速发展的工业化时代,人们的艺术表达水平和工艺技术能力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绘画、雕塑、各种装饰艺术都达到了一个顶峰。

    更重要的是,十八、十九世纪欧洲的发展不但体现在了艺术上,更体现在了科学、技术、文学、哲学、人文思想等多个方面。

    这些发展的成果反映到这些装饰艺术的制造上,就体现出高度的精密性、令人惊叹的设计呈现,还有集艺术和实用为一体的能力上。相比之下,这个时期的华国艺术品还是向安青桔和安初遇现在看到的那样,仿佛出土文物一般,散发着暮气沉沉的迂腐之气。

    怎么定义它们是“珍宝”?打个比方,安青桔和安初遇现在吃饭用的餐具都是工业制造的细瓷餐具了,天天用不觉得高级,不认为是宝贝。第一次去个亚非拉国家旅游。知道人家那里不发达,但是以前也是有自己的“文明”和“文化”的,但心里总是怀有成见。

    等真的到了那里,发现有钱人家吃饭用的餐具居然不是树叶树皮,而是木头、金属、甚至象牙精雕细刻的餐具。不禁啧啧称奇。带回家来向朋友介绍,自然称之为“珍宝”。但这“珍宝”真的体现了对方文明的进步吗?安初遇看未必。

    如今安青桔和安初遇仍然在孜孜不倦地鼓吹的这些所谓伟大的华国艺术瑰宝,缅怀一下过去也是好的,但不断求新才是正路。

    不是被抢光了才落后的,是落后了才有机会被人抢的。比较讨人厌的是大小教科书总是谆谆教导孩子们不要忘记被抢的历史,仿佛是要趴在耳根后面悄悄指点孩子长大了再抢回来一样。

    这都是安青桔的一面之辞啦。大家不要太当真。

    从有些昏暗的华国馆逛出来,再到枫丹白露宫外的花园里溜达溜达,的确让人心旷神怡。法式园林真不是吹的,多少棵树要修理成什么样子都是一个样子。

    是高大上还是小清新,是庄严宏伟还是浪漫妩媚。巧手的园丁都能给你奉上。而且就着pm2.5接近零的完美天气,游客那就是直接漫步在了恢宏的法国浪漫主义风景画作里了。

    逛了一圈已经过了中午,肚子又唱上空城计了。之前开车在枫丹白露满城乱转时经过了一家中餐馆,那时已经惦记上了,想着进入勃艮第之前赶紧补仓一下中餐。所以安青桔和安初遇出来以后,特意开车拐了过来。

    但一推门却吓了一跳,那叫一个人声鼎沸——原来是一个50多人的华国团在这里刚刚用完餐正排队上厕所呢。那个乱就甭提了。

    所有人都提着高八度的嗓门高声交流“买名表要把表盒和手表分开放逃过海关盘查”、“一万欧以下的手表就不要考虑了划不来”、“lv每护照限购一只有谁不买安初遇们错开用名额”之类的攻略。

    人群中最安静无声的就是老板娘了,直到这50多人排队上完厕所并告知老板“厕所堵了不是安初遇干的”之后才有时间来招呼安青桔和安初遇。7、8月是法国人的假期月。工人都放假了,为了招待这些游客老板娘让自己女儿也出来帮忙了。

    吃了什么不太记得了,不过是些简单的炒面之类。边吃边心说。无论如何不要跟团出来玩。跟团玩,能看见这样悠闲的风景吗?

    离开枫丹白露,安青桔和安初遇出发去特鲁瓦troyes。吸取教训了,这回走了一段不是高速的路,路况差多了,和前面高大上的高速公路感觉完全不同。最后拗不过gps。还是走回高速了。因为只绕了一段,这次收费没有那么吓人。不过4欧多一些。

    特鲁瓦对安青桔和安初遇而言就是一个歇脚的城市。从卢瓦尔河谷直接转战到勃艮第,中间还想看看其它地方(比如枫丹白露)的话。当天直接要到勃艮第地区就有点赶了。

    安青桔和安初遇就这样选了特鲁瓦这个小城来住宿,选择它的理由很简单。正好在经过的路上,安静舒适,住宿不贵。

    安青桔和安初遇在booking上订的房间就在特鲁瓦老城外300米的地方,也是民宿。

    安青桔和安初遇下午6点才到达这里,看看天色还多亮!入住的时候,这户人家接待安青桔和安初遇的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几乎一句英语不会。

    但是能蹦一两个英文词比如“brekfst”,“mp”,“key”,“wifi”,连蒙带猜互相比划好歹也算把所有事宜都弄明白了,比如约定几点吃早饭,从这里去特鲁瓦老城怎么走,wifi登录怎么办,在哪里免费停车,院门房门钥匙怎么用等等。

    安青桔和安初遇住的这个屋子小,卫生间什么的都在一块,不过房间倒是很舒适。就着下午的阳光,安青桔和安初遇居然还拿了个“傍晚觉”,醒过来时8点多,婆娑的阳光在纱窗上投射出斑驳的绿色植物的影子,真是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安青桔和安初遇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才见到这户人家真正招呼客人的女主人,她大概是这家唯一一个会讲英语的人,因为安青桔和安初遇问其他人任何事人家都只能笑着sysorry。不过他们家的装饰也是令人过目不忘,家具也是古董多。

    到处都装饰着老太太喜欢的各种猫饰物和摆件。早餐特别丰盛。其中有一样食物在法国别的地方都没有遇到,感觉格外美味,就多事问了问会讲英文的大姐。原来这居然是著名的枫树糖浆(mplesyrup),是加拿大的一种糖枫树的树汁熬出来的。

    大姐说她家老太太前年去加拿大魁北克(也是法语区)的亲戚家过七十岁生日时,就爱上了这个东东,于是叫商店每两个月往法国邮寄一箱来给客人分享。

    “想不到在法国尝到的却是加拿大特产吧?”会讲英文的大姐说得眉飞色舞。味道确实很不错,比蜂蜜还要香,就面包吃很棒!

    看那位会讲英文的大姐那么能说,安青桔和安初遇这一对“法国说话难”终于又找了个唠叨对象。安青桔和安初遇的下一站是勃艮第的博讷,安青桔和安初遇总也弄不清这个到底怎么发音,重音在哪里?

    有没有“呢”这个音?安青桔把地名写下来请教大姐。真怀疑这位大姐没准是一个老师出身,讲解特别清晰。“eu这三个字母发音是/u:/,比如bleu这个地名发音是/’bu:ne/。”(用中文描述就是“布呢”)。真是救了命,这不就能问路了嘛!

    安青桔和安初遇在第二天早上checkout后也简单逛了逛特鲁瓦老城。老城很小,但真的很好看,建筑有自己的特色。特鲁瓦位于香槟省的边缘,很多人是以这里为起点开始香槟之路的。

    早晨的特鲁瓦特别安静,步行街上只有工作人员在清理昨日露天酒吧的杂物。特别喜欢从后面偷拍路人的样子,喜欢这法国大姐早上买法棍用的大藤筐,在法国周末的集市上都能看到有卖。

    看起来八、九十岁的老太太也颤颤巍巍拉着和咱们逛早市的华国大妈一样的“拉杆购物车”去买东西。不过安青桔更喜欢这些欧洲大妈的生活方式,他们老了不是围着子女孙儿活同时内心期盼子女孙儿围着自己活;他们有自己的生活。这才叫生活。

    写游记的时候才发现,特鲁瓦是那个鳄鱼牌子的老家,就是郭德纲相声里“您这壁虎哪里买的”里那个鳄鱼名牌这个“鳄鱼”牌子的厂商拉卡斯特的总部就在特鲁瓦。

    很多去特鲁瓦旅游的人不是为观光,而是特意去购物的。特鲁瓦这一个小小城市居然有三个超级购物街,类似奥特莱斯那种,都是“工厂商店”,并取名为“名牌大街”。

    平日里东西比巴黎要便宜3成甚至更多,就连很多法国本地人也要特意到这里来血拼的。据说华国去法国旅游的购物团都要到这里来的,不过大家都以为是去奥特莱斯,其实就是特鲁瓦。

    一说勃艮第(burgundy),估计都知道。勃艮第啊,法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啊!去勃艮第就是去品酒啊!

    实话实说啊,安青桔和安初遇真没打算去品尝葡萄酒来着。去了勃艮第,那完全是一个意外。安青桔和安初遇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在《虎口脱险》中出现的地方。(未完待续)

    第八七五节 好想回到过去遇见她

    估计在华国没有看过《虎口脱险》的人大概都是90后和以后的人了。差不多在安青桔小的时候,电视里差不多过一段时间都要放一遍这部著名的法国电影;在娱乐文化特别贫瘠的那个时代,这绝对是令人过目不忘的经典。

    大家大概都能从头到尾记得里面的每一句台词,每一段包袱。

    后来安青桔和安初遇从互联网上知道了这部电影(法语名字是lgrndevdrouille)在法国也是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虽然是六、七十年代的,到今天仍然有很多法国人知道它。比如安青桔和安初遇到吉维尼的时候。

    一提到这部电影,就算安青桔和安初遇不知道它的法文名字,只要说说里面的内容,提到路易?德?费内斯,人家立刻就明白了。

    安青桔和安初遇原本计划就是要在法国向这部电影“致敬”一把的,就是重走虎口脱险之路!

    来法国之前,安青桔和安初遇把三个英国飞行员和两个法国人的脱险之路认真温习了一遍,这才发现安青桔和安初遇虽然对电影很熟悉,但是对这部电影中他们的逃亡之路其实并不了解。

    现在来温习一下。在电影中,飞行员、油漆匠、指挥家聚集到朱丽耶特(就是油漆匠喜欢的那个大眼妹)爷爷的香榭丽舍的木偶剧团里,一起商量了逃亡路线。

    这个逃亡路线在计划的时候是这样的。大家早上8:05从巴黎的里昂火车站(这个火车站现在还在呢)出发,乘坐去勃艮第尚沙隆(-sur-)的火车到莫索特(meursult),然后在莫索特去环球旅馆找抵抗组织。

    然后由抵抗组织送他们出德国占领区;再从那里回到英国。这一段安青桔和安初遇就有点晕了。看图中左边的图,这是按照逃亡计划画出的路线图。这张图明明是一路南下,是离英国越来越远;而且莫索特并没有出法国,怎么就出了德国占领区呢?

    再认真上网学一下就明白了,看右边这张图。二战时候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南下攻下大片法国领土;德国侵占巴黎后,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将政府迁至法国中部的维希(vichy),所以叫维希政府。

    维希政府退到了中部,北部含巴黎都算是德国占领区了,维希政府管理法国中部南部还算是自由区,就是算当时的法国官方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区域——至于维希法国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那些事咱们这里就不说了,感兴趣的自行脑补。

    总之安初遇是明白了。往南逃,进了图上勃艮第一带,就算出了德国占领区,就有办法了。前面说的是计划,实际上这部喜剧里他们是怎么走的呢?看这张图。

    大家兵分两路。马戏团的姑娘带着一飞行员在里昂车站等。但是油漆匠、指挥家和另外两个飞行员在歌剧院出了岔子第二天没能赶上去尚沙隆的火车,于是他们偷了一辆邮政车沿着乡村公路网莫索特赶。

    路上邮政车没有油了,两个英国飞行员步行看到嬷嬷们的运货车,偷车。在嬷嬷的帮助下他们甩掉了关卡的德国人藏进了修道院。两个英国人藏在修道院,指挥家和油漆匠骑自行车赶去莫索特的环球旅馆找到抵抗组织接头人。

    然后呢,在修道院的两个飞行员在嬷嬷帮助下躲在酒桶里去莫索特的德军指挥部换边防证,结果被对眼德国兵误当葡萄酒关进了酒窖。而指挥家和油漆匠从环球旅馆牵狗出发迷路也被巡逻兵送到了德军指挥部。

    之前和马戏团姑娘坐火车被抓的飞行员也被送到了莫索特的德军指挥部。于是大家上演一场帽子戏法,大闹指挥部。最后成功逃亡。都讲完了,现在说说安青桔和安初遇的致敬线路吧。

    安青桔和安初遇就想沿着这条乡村公路开到这家修道院,然后安青桔和安初遇(一个指挥家一个油漆匠)骑自行车从修道院出发去莫索特的德军司令部!

    这家修道院在哪里呢?就在博讷。原来。它就是博讷著名的主宫医院。如今,博讷是什么城市呢?原来,博讷是勃艮第地区的葡萄酒交易中心。莫索特(meursult)在哪里呢?原来,莫索特就在从博讷出发的叫做“葡萄酒之路”的骑行/徒步线路上!

    所以,安青桔和安初遇的致敬《虎口脱险》之路,实际上完全和勃艮第的葡萄酒之旅重合了!

    早上和特鲁瓦一家告别。并乱逛了逛特鲁瓦老城后,安青桔和安初遇就出发往第戎和。这段路程大约240公里。

    这次安初遇就靠那个s.fr网站重新选择自己的路线。绕开收费的高速公路。安青桔和安初遇选择一条风光秀丽、但是路况上佳的乡间道路一路驰骋。

    安青桔和安初遇没有选择进入第戎游览观光,而是在中午选择了一个坡地的休息站来了一个piic。实在是太爽了。

    下午3点到达博讷,不着急入住,两人先把这个小城研究了一番。一进入这个博讷老城,就能感受到“葡萄酒交易中心”的气息。

    小城很安逸很古老,但又随处可见时尚的小店。这种将古老和现代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感受在欧洲小城随处可见——要是华国多一些这样的城市就好了。老城里面也能停车,但是道路很窄,停车要收费。

    小城一出去的停车场就都是免费的;城很小,停外面一点不耽误。博讷城外东南角的停车场(应该是叫玛德莲广场)边上正好是一个叫做(赌场?)的大超市+加油站。停车、买东西、加油一站搞定。

    后来安青桔和安初遇发现博讷本地人吃饭的地方也都集中在这个停车场周边。安青桔和安初遇选择的住宿地在老城外,开车大约2、3公里的样子,正好从这个停车场继续往南走,一点也不绕路,对安青桔和安初遇而言实在是方便极了。

    勘查了城市布局,安青桔和安初遇停好车,就步行去主宫医院(hotel-dieue)。

    这是《虎口脱险》里的一个段子。指挥家和油漆匠离开修道院去环球旅馆,而两个飞行员则冒充病人躲在修道院。主治嬷嬷发现他们的英国人身份后不动声色地安排嬷嬷送他们出逃。

    当安青桔和安初遇来到博讷时,第一个要去拜访的地方就是这里。没想到,这里真的是一所医院!它的名字叫主宫医院(hotel-dieue)。

    参观主宫医院的门票是7欧/人,让人超级开心的是,这里居然提供中文语音导游服务,让安青桔和安初遇一下子对这里的来龙去脉有了完整的了解。

    主宫医院是勃第大公大法官尼古拉.罗兰和他的妻子于1443年修建的。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无数的老百姓因为战乱丧生,他们多数不是死于战场,而是死于伤病。

    勃艮第的这位大法官很有钱,也非常有信仰,他建立主宫医院的目的是为那些看不起病的穷人提供医疗服务。

    进到主建筑里,这里的陈设和《虎口脱险》电影里真是一模一样。事实上,这所主宫医院直到一九七几年仍然在使用。如今,这里已经是参观场所,但是主宫医院治病救人的宗旨仍然不变,在这个建筑的后面建设了现代化的医院和疗养院。

    让安青桔和安初遇超级钦佩这位勃艮第的大法官的是这三个方面。

    一是他的信仰。大法官显然是一位富人,但是为富不仁的人咱们常见。这位大法官却心怀天下,并想着利用自己的关系和能力说服勃艮第大公批准他建设这样一座主宫医院。想想看,这些钱可以用来做任何事,他却用这些钱做了这样伟大的事情!

    汗颜一下安青桔和安初遇这个文明古国,代表文明发展之一的现代医疗体系在华国能追溯到多久呢?不错安青桔和安初遇有著名老中医悬壶济世,但是谁能够创建数百年经营下来的医院呢?

    二是他的设计能力。理想不能落地,那是做梦。这位主教不光能忽悠来勃艮第大公的支持,还能亲手设计出具有现代医疗管理思想的医院。

    首先这个医院是非常漂亮,彩色的琉璃瓦屋顶让这个医院的风格特别鲜明。后来安青桔和安初遇知道了,彩色琉璃瓦屋顶大概是当地的一种地方特色,这种特色在主宫医院得到了鬼斧神工的发扬光大。

    更重要的是这个建筑的设计完全考虑到了医院的功能需求。它建在了河上,这让医院的洗漱保洁用水得到了保障;它有完整地修道院,让医院的工作人员——修女们有自己的宗教场所;它还有专门的药房、制药间、医生宿舍,甚至是种植草药的田地。

    三是他的管理能力。任何事业如不能长久经营,终究不能流芳百世。大法官建设的这家主宫医院不光要为穷人免费医疗,每天还向穷人施舍白面包(白面包在那时是高档货),总是自己掏腰包谁也坚持不下去。(未完待续)

    第八七六节 她的天赋就是吃不胖

    大法官不但悲天悯人,极具设计理念,还是个天生的管理专家。他设计了一套完善的资金来源管理体系和人员管理体系,让他的理想不断前行。

    除了大法官自掏腰包以及从勃艮第大公那里忽悠来的赞助,大法官在这所医院里还开设了高档疗养病房,向有钱人提供收费的医疗服务以补贴穷人的费用。

    光这些还不够,他不断收购或者忽悠有钱人捐赠不动产——就是葡萄园,在高峰期这个医院有捐赠的葡萄园1300公顷,通过出售高档葡萄酒也可以源源不断贴补医院的费用。实际上,博讷如今成了勃艮第的葡萄酒交易市场绝对和主宫医院的建立有关。

    如今,主宫医院拥有的葡萄园只剩下58公顷,但由于这里出产顶级葡萄酒,它的葡萄酒每年都通过一场著名的拍卖会出售。伴随这个拍卖会,整个勃艮第都会进入葡萄酒交易季节哦。这就是主宫医院的葡萄酒和它的葡萄田——安初遇们在第二天骑车游览时看到的。

    在主宫医院的参观绝对是令人愉快的,一边溜达一边听中文导游,真是好开心。除了看医院,几百年经营下来,自然是积累了很多艺术收藏品。

    重头收藏品是一套“最后的审判”装饰屏风,经典的佛兰德斯风格,蛋彩画,非常绚烂,是主宫医院的镇院之宝。

    据说以前每到重大节日都要拿出来晒一晒,让大家瞻仰。

    此外,里面也收藏了不少油画、装饰壁毯画。这些艺术品平时都是放在医院里的病患面前的——有的放在大病房,有的放在富人病房。它们的作用都是一个,就是缓解病人的痛苦,让他们在卧床的这段时间能够同时净化心灵,反思自身。

    安青桔和安初遇在博讷计划住三天。在booking上订的这个住处说是一个19世纪的城堡,显然比安青桔和安初遇上次住的城堡新多了。而且城堡主人早不知道在哪里了。如今这里已经成了正经的精品酒店样,有前台酒吧。不过也挺舒服,还能租自行车呢。

    这家住宿是安青桔和安初遇此行唯一一家没有预订早餐的地方(巴黎除外)。在外旅行,早餐很重要,吃饱了出门要方便的多。安青桔和安初遇订的住处大多含早饭,就算不含。安青桔和安初遇也会预订。

    法国单独预订早饭大约是8欧/人,价钱也还可以接受,毕竟早饭都是很丰盛的。但是这家酒店的早饭价格要16欧/人!算了,在房间里吃吧。幸而城边的大超市里应有尽有,早上想吃顿可口早饭完全没有问题。

    住宿安顿好。安青桔和安初遇又开车回到城里买了第二天的食物,并解决安青桔和安初遇的晚饭。在这里,安初遇终于吃上了想了两年的kebb——上一次是在德国吃到的。

    kebb馆子基本上都相当于咱们华国的肉夹馍店,一般都是外卖为主,也能堂食。和德国的体验不同,看起来法国的kebb喜欢卖套餐,就是kebb+薯条+苏打饮料,当然也可以单点。不过套餐很实惠。

    和德国一样的是馆子里的老板兼厨子都是穿白t恤的土耳其胖子,老板娘都挺泼辣。这家博讷店里的老板娘负责点菜,更加泼辣。英语自然是一句不懂,法语也很凑合,点菜的时候干脆拿个笤帚棍在柜台上方的灯箱上点来点去,“ce?oui?ok!”

    今天可是大日子,因为安青桔和安初遇要骑自行车逛勃艮第葡萄酒庄,并且去一趟朝思暮想的莫索特。

    入住酒店时。酒店赠送了安青桔和安初遇两张勃艮第一个著名的叫做pommrd的酒庄的品酒票,安青桔和安初遇要顺便去一趟。这些都在一条自行车“自驾”路上。

    从酒店就可以直接租借自行车。都是山地车,如果要头盔人家也免费提供(安青桔和安初遇没有要。不过最好要一个),自行车租借15欧/天/辆。

    勃艮第的自行车之路怎么找呢?很简单,一是去博讷的游客中心问,人家会给你详细的自行车线路图;二是在你住的酒店、民宿问,也能获得地图,也能下载电子地图甚至gps导航信息。

    看到了吗?网站左上角第二个图标,绿色的自行车标记,在路上沿着这个标记骑车就准没错了。

    自行车之路的起点在博讷的西边,安青桔和安初遇要先骑车穿过博讷。今天又是星期六,照例是赶集的日子,主宫医院广场上以及大马路上到处都是小摊,博讷2万居民好像都出来了,很挤。一路推车过去,倒是饱了眼福。

    一边推车一边看小摊,费了半天劲挤出人群;穿过了整个博讷老城,很轻松看到自行车路的小人标志了——这就找着路了。

    发达国家旅游就这点好,一切似乎都有很多人认真替你筹划过。这条葡萄酒之路的自行车之旅只要沿着路上的这个路牌走绝对没有问题,再加上你上游客中心就能拿到自行车旅行专用图,想迷路都难。

    一旦沿着葡萄酒之路开始骑车,你就会被勃艮第地区这个铺天盖地的葡萄田震住。估计法国人都不种粮食,土地上种的都是这些高价值作物。

    和安青桔和安初遇印象中的葡萄园不一样。葡萄那是直接可以吃的,这里的葡萄都是为了酿酒的,所有的葡萄植株都很矮,大约一米高的样子,一列一列贯穿每块田地。安青桔和安初遇看到的葡萄还是青色。

    并没有人在田地里辛苦作业,倒是偶尔能看到照片右上角那种专门修剪葡萄的拖拉机。这些拖拉机设计成左右轮子中间有一个高度一米的拱顶,正好方便拖拉机从一垄葡萄上开过去,修剪起来实在是方便啊。

    看来种植葡萄完全是机械化作业。发达。安青桔和安初遇路上还经过了有主宫医院标志的葡萄田,每个葡萄田是什么产区,一般都在路边用石头砌一个小门洞,上面刻着产区的徽标。

    沿着葡萄田的自行车路就是照片上这种小路。这条自行车路区别汽车道,如果开车则要从葡萄田下面直接贯穿而过。所以不用担心在这条路上骑车要避让汽车什么的,偶尔经过一辆车也是那种慢悠悠的葡萄拖拉机。

    从博讷往莫索特方向去基本都是上坡,如果不是变速的山地车估计就吃不消了。夏天勃艮第的天气就像照片上那样,晴,云朵高悬,没有云彩遮挡时非常晒。有雨的云彩那是一眼就能看出来。黑云朵朵,一直连到地面都是灰色,准是雨带。

    尽管是山地车,骑着还是累呀,路上偶尔碰到其他骑车的游客。大家都热情打招呼鼓励,不过安青桔和安初遇骑到pommrd已经12点半了,5公里的路愣是骑了1个多小时。出博纳以后葡萄酒之路的第一站就是pommrd,安青桔和安初遇品酒的那个地方。

    rd实际上是一个村庄名字,这里的酒就是pommrd酒了。写游记的时候顺便网上查了查,安初遇累个去,感情这个pommrd(中文翻译波玛)那还是相当的著名,估计懂红酒的人都会知道。

    酒店给安青桔和安初遇的就是两张进波玛城堡(rd)品酒的票。一进这个酒庄城堡就知道这里肯定很高档。院子里居然大咧咧放着达利的艺术雕塑。

    果然,工作人员看了安青桔和安初遇的品酒票后告诉安青桔和安初遇大约40分钟后会有一个英文讲解员为安青桔和安初遇讲解这里酒的知识,安青桔和安初遇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参观一下城堡里的艺术画廊和陈列品。

    这个艺术画廊感情是真的艺术画廊。都是酒庄的主人的收藏品。看得出来都是大手笔,就安青桔和安初遇认识的,居然就有达利和毕加索的不少真迹。

    陈列室里面放着酒庄最早的葡萄汁压榨机,以及早期手工制作葡萄酒的各种工具rd酒的所有酒瓶都是特殊烧制的,估计懂行的人从瓶子就能认出酒来。

    参观一圈正好40分钟,然后有位漂亮的法国小姑娘出来用英语给安青桔和安初遇进行讲解。尽管是英文讲解。这位小姐姐的法语口音也是比较重,听着费劲。

    一般是这样。安青桔和安初遇要立着耳朵听一段,然后安青桔再用英文简单总结一下问对方“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这样下来一路连蒙带猜也差不多弄懂了。法国有个牛x的品酒大师这样总结的。

    “波尔多酒的秘密在酒窖里,勃艮第酒的秘密在土地里。”这就是说,勃艮第的所有酒的特色取决于酿酒的葡萄的土壤。这个pommrd的葡萄田里有5种土,就出产5种口味的葡萄,当然他们还收购其他地方的葡萄,然后再用自己的保密方法酿造葡萄酒。

    勃艮第的葡萄酒一般不进行调配,都是用单一品种的葡萄做酒,这大概是一种独特风格rd不产能做白葡萄酒的葡萄,不过他们也酿造白葡萄酒,就是用自家技术加收购的葡萄。

    最后小姐姐带安青桔和安初遇品尝了4种葡萄酒,第一种是白葡萄酒,后三种是红葡萄酒。前三种那个难喝(安青桔和安初遇理解的难喝就是特别涩和干,当然听说勃艮第酒一般干的多)!

    而且还有一种鞋子或者木头渣味道。后来查了,人家说那是好酒的标志,是一种皮革的味道,安初遇去!最后一种是他们的招牌酒,就算不懂酒的安青桔和安初遇也觉得很好喝很润滑,一瓶要75欧。

    安初遇私下觉得也可能是前面三种难喝,然后一下子把最后这一种酒给烘托的比较好了。尽管酒庄的小菇凉建议安青桔和安初遇买一些酒,安青桔和安初遇还是婉拒了,75呢!不喝酒不抽烟省多少钱呀。

    讲到这里估计懂酒的人就替安青桔和安初遇可惜了。应该买呀!在勃艮第待上几天,像安青桔和安初遇这样完全是葡萄酒白痴的也渐渐知道点了。

    安青桔和安初遇知道了勃艮第地区的酒产量都特别低,也是,酒的特色和葡萄田挂了钩,葡萄田就那么大,产量能高嘛。勃艮第的酒品种特别多,有名的也特别多,可是酒的总产量占法国自己的葡萄酒产量还不到一成。

    所以勃艮第的酒出口很少,据说法国人很偏爱勃艮第酒,在国内自己就消费得差不多了。安青桔和安初遇没买酒,出来骑车就往莫索特去。

    3公里的路,又是大上坡,又骑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地方已经过了下午两点,讲究的法国饭馆都休息了,午饭泡汤。

    《虎口脱险》里面的德军司令部很好找,一眼就看到了,就是那栋带琉璃瓦的高楼建筑,这说明安青桔和安初遇没有来错地方。

    这个建筑就在莫索特的教堂对面。如今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但是建筑外面有一大片广场,也提供葡萄酒品酒服务,品的是莫索特村庄附近的产区酒。

    现在就来说说勃艮第的品酒方法吧。此方法适用于在博讷市内任何一个葡萄酒酒窖、葡萄酒交易市场的品酒服务。在勃艮第,不买酒,只想广泛地品酒,是完全可以的,你只需要单独支付一个品酒费就可以了。

    不同的葡萄酒酒窖、城堡的品酒费用是不一样的,大同小异,单位都是按位计算,一位品酒游客多少钱,可以品5-10种不同的葡萄酒。

    在大型的酒窖、酒市场,你付了费用后,人家会给你一个刻有自己酒庄标志的葡萄酒杯,用这个酒杯去品酒就可以,酒杯还可以留作纪念。

    对于比较大的酒窖,葡萄酒的品种是很多的,一般会让你在不同级别的葡萄酒中每种挑几样来品尝;人家也会推荐本酒窖最高档的酒来品尝——就是皮革口味哈哈。

    可是,你怎么知道在几十种甚至更多的葡萄酒口味中选择你想要的品尝呢?人家还有贴心服务,每个酒窖前都会提供下面照片这种装置。(未完待续)

    第八七七节 美丽少女

    这个装置是这样使用的。木桶上面一般对应四种葡萄酒口味,木桶表面上都有钢牌详细说明这种酒哪个产地、酒香风格,还有编号;怕你不认得法文,如果是桃子风味人家还会印个桃子图案在上面。

    看了说明后,你可以把木桶上对应的那个长烟囱顶端的软木塞打开,就能闻到这款葡萄酒的味道了。喜欢的话记下编号,再到里面去品尝。

    安青桔和安初遇在莫索特的“德军司令部”广场正好遇到村庄的品酒会,游客可以到游客中心买个酒杯,然后在这个装置上选择酒,一个酒杯可以品尝这些酒中5种。

    人家游客中心还特别贴心的在墙上贴了好多图片介绍本地酒的风格,还有葡萄酒加香料以后的各种说法。

    还有个正确的品尝葡萄酒的小贴士提醒下,怎么闻怎么喝酒不说了,关键是喝了以后怎么办。品酒时不要把它们咽下去,而是直接吐人家专门备的小桶里。

    当然,如果你喜欢它的口味,咽下去也没有人管;但是如果品尝很多种酒都咽下去的话,相信安初遇,接下来你只能去躺着了。

    在小广场逛了一圈,又把莫索特村子都转了转,就是没有找到电影里的环球旅馆。眼见一团挂着灰色雨带的乌云从博讷那边上来,知道这是要下雨了,两个人草草往肚子里垫了些点心,就躲到了莫索特教堂避雨。

    安初遇不死心啊,又跑到去问,一进就能看到里面有路易.德.费奈斯的书和照片,说明这个电影的确在这里取景过。再去细问的工作人员。人家一听安青桔和安初遇问电影里的旅馆就明白了(看来对这部电影很熟)。

    原来,电影中的德军司令部的确是这里取的外景,但是里面不是在这里拍的(难怪里面看起来和电影不一样)。环球旅馆实际上也不在meursult,而是在130公里外的noyers-sur-serein,而环球旅馆的内景却是在巴黎拍的。

    好了。也不操那个心了,专心避雨。刚开始教堂里还没有几个人,很快陆陆续续就坐了不少像安青桔和安初遇这样的游客;一场大雨把所有人都招进教堂里听圣歌了。村庄里的教堂真是方便,永远大门敞开,避灾或者祈祷都行。

    坐了半个多小时,雨停了。出门一看。自行车坐垫淋湿了,只好把外面的套垫取下来继续骑。

    没想到,骑了没多远到了volny村又一朵乌云爬上来,这回教堂门没开,也不知道从哪里能进去。安青桔和安初遇索性直接站在教堂外的大树下躲雨。回想起来。在树下躲雨大概只在电影里见过,城里人哪里会混到这种地步!

    法国乡村的大树,那是枝繁叶茂。外面的雨已经很大,但在茂密的大树下站着,居然滴雨不进。两个人悠悠然嗑了一包瓜子,直到雨停,继续赶路。

    来的路上都是上坡,回程( 他从末世来 http://www.xlawen.org/kan/545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