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阅读
估计离疯也不远了,想想当皇帝是什么滋味,还真有点心痒。
这种事儿当然是回到寝宫和太子妃说,太子妃初时还叮嘱刘睿不可胡思『乱』想,可见过几次陛下,好似比刘睿说的还要严重,现在的陛下懂的还没有农民多。小两口晚上被窝里说悄悄话,说着说着,说成了真事儿,欲望一下子膨胀起来。可这些话没有和张郁,蒋显说,二人多年来与刘睿亦师亦友,事无大小,必然咨询二人。
可这也不代表关系有多亲近,刘睿对文才武略都没什么兴趣,行事举措要咨询二人,可心里头认为自己与这些文人根本不是一路人。找来的人是费承,太子妃费杨是费祎的长女,费承是费祎的儿子,这关系比张郁,蒋显可要亲近得多。都是自家人不说,费承在宫内供职多年,朝廷内外的门路都熟,三人见面一谈,意见是出奇的一致,陛下一天天不见好转,照此发展下去,刘睿上位是指日可待。可万一好了,按照陛下这体格,又不知道等到哪年才坐得上龙椅。
见刘睿有意,妹妹又是太子妃,费承开始活动心眼儿,陛下本来体格就好,没病没灾再活个十几年应该没差,最近又开始练武,气『色』一天好过一天,得想个办法。计议一番,只有一个方法可行,趁着陛下还没好转,煽动群臣来提出让位。往大了说,是为国家着想,江山社稷着想,百姓着想。
不曾想的是,穿越后不到二十天,刘禅大体上已经适应了这个时代的生活,可能看起来还是有点怪,也是无伤大雅。扮猪吃虎,刘睿在后世就很在行,来到蜀汉又是故技重施。毕竟做了半个月洋相百出的皇帝,索『性』继续扮下去,看看群臣的品『性』。没曾想,还真有意外收获。
张郁,蒋显跪在刘睿身后羞愤交加,太子中庶子只有六百石,可权责等同于皇帝身边的侍中,一旦太子登基,中庶子就是新朝的侍中,掌宫廷内外大权。太子仆届时也是九卿热门人选。二人自忖平时恪尽职守,对太子殿下淳淳教诲,不敢有丝毫懈怠。太子殿下也是事无大小,必然请教二人才放心行事。出了这等大事,二人身为太子重臣竟然丝毫不知,羞愤之余,心如刀绞。多少年心血付之东流不说,落下骂名是小,牵连家族才是天大的祸事。
二人尚自痛心疾首,刘禅也是思索,就算今天刘睿已经亲口承认谋逆之罪,仍是难以置信,刘睿并不是处心积虑,图谋不轨的人,更没有谋篡的能力。走到今天这步,只能用鬼『迷』心窍来解释。费承身为忠良之后,不过在宫中任职几年,就变得心术不正,可见这宫中旧人实是不能再用,否则难振朝纲。说起来,宫中这歪风邪气都是黄皓搅合起来的,但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奴才的讨好主子也得看主子好哪一口不是么,这种事,说不清道不明。
心情格外舒畅的董厥,前一天夜里多喝了几杯,沾床就睡,一觉醒来已是早上。夜里外面哭爹喊娘一点都没听到。用过早餐,听家里下人这么一说,顿感不妙。使人去找樊建,樊府说老爷半夜出去后就没回来。董厥一拍大腿,不好,出事儿了。
急急赶到宫中见到昨晚相约今日一同入宫劝驾的众人,都『摸』不清发生何事,看看人数也是不对,少了近一半的人。使人一打听,都被陈袛喊走了,陈袛早早来到尚书台,分派使命,安抚各个部门的官员,以及百姓。听说有不少官吏都被抓了,将信将疑之间,一干人来到了长乐宫。
长乐宫外,数百人五花大绑,跪在地上,宫中宿卫,虎贲卫军负责看守。再往里走,更是热闹,刘禅高座堂上没什么稀奇,跪在地上的才叫震撼。太子刘睿,费承,张郁,蒋显跪在一侧,另一侧是黄皓和长水校尉胡博。
“哦,你们来了。”刘禅见董厥一干人等入宫,似是早有预料的说了一句。
一干人等急忙跪下见圣,董厥偷眼去看樊建,樊建铁青着脸,微微示意董厥。
“长元有话何不讲出,莫不是朕听不得么?”二人小动作被刘禅看在眼里,刘禅没好气的说道。这一宿下来大事一件连着一件,素来镇定的樊建心中忐忑不定,想想和董厥的计划,费承又是在自家门口捉的,外面跪着好几百号人等着杀头。刘禅这话说得极重,素来镇定自若的樊建扑通跪倒在地,说不出话来。
“龚袭入宫,所谓何事?”不理樊建,刘禅转过头来先问董厥。
董厥见宫中竟是如此情形,一时也不明所以,但为官多年的经验尚在,心中盘恒该不该说,嘴里却支支吾吾的不知所措。
“听说龚袭纠集群臣,要入宫直谏是么?”刘禅见状冷笑,替董厥说了出来。
“这,这……”陛下已然知晓,看来不得不说,法不责众,说就说吧,可外面几百人都抓了,自己这十几个官员实在是算不上众,事到如今也没有其他办法。董厥一咬牙道:“启禀陛下,陛下举动失仪已有月余,宫中内侍上不能禁止陛下失态,下不能教导陛下合乎礼仪,臣与众位大人商议,应尽数更换宫中内侍,使才德兼备,正直敢言之人充之,匡扶陛下。”
“这宫内是该换人了,这皇位是不是也该换人了?”刘禅慢悠悠的说着。
董厥等人闻言大惊,磕头如捣蒜般连称不敢。聪明的已猜个七八分,前面跪着的太子刘睿,多半就是想换的那位了。
“黄皓,你说吧。说对了免你一死。”
“这皇宫,这江山社稷,都是陛下的,陛下愿意给老奴什么,老奴就有什么!”黄皓跪了半天,听陛下让自己说,一时还没想明白让自己说什么,听到说可免一死,顿时醒悟,尖着嗓子喊了起来。
“朝中宿老,当今太子,都不如这么一个宦官。”刘禅满意的点了点头,董厥樊建一干人脸上苍白。陛下借黄皓的嘴说的明白,这是朕的天下,轮不到你们做主,朕看得起你们,你们位高权重,为人敬仰,朕一翻脸,你们什么都不是。一切,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帝赐给你们的,你们不感恩戴德,还处心积虑的谋取权势,甚至想造反,连黄皓都不如。黄皓怎么折腾,却始终没忘本,迎奉主子,可不敢往主子头上骑。
“朕饶你不死,宫中之人,朕不会再用,一干人等贬为庶人徙往建宁,终身不得迁离。”
“谢陛下!”黄皓得免一死,重重磕了三个响头,由宿卫押解出宫。
“你们起来吧。”处置了黄皓,刘禅尚在思索如何处置刘睿,先让董厥,樊建,胡博一干人等起身。众人无暇顾及黄皓免死,无不担心自己的官运前程。
“陛下气质蜕变,一言一行无不透『露』帝王之风,有先帝风范,实乃大汉之幸,社稷之幸!”众人哪有几个见过先帝刘备,可这种事儿往先帝身上套总是没错的。
刘禅心里暗笑,这董厥樊建不愧是蜀汉朝中大佬,见风使舵的本领自然非比寻常,可连连打击之下还有如此应变之力,也是非常之人。
“长水校尉胡博,勾结黄皓,私以武卫入宫,然忠心朝廷,临阵劝降黄皓,亦是奇功,朕念你忠心,功过相抵,替朕掌管长水营,你可愿意?”
本以为不死也难免贬职流放,如今竟然是功过相抵,保住官位不说,仍让自己掌握军权。得刘禅如此信任,胡博激动非常,感恩流涕谢道:“臣胡博,至死效忠陛下,忠心无二!”
“加董厥辅汉将军,即日启程,驻守汉中;侍中樊建,加尚书仆『射』,余者不变,退下吧。”二人同是加封可一是武职,远离帝都归卫将军姜维节制,一是加尚书仆『射』晋身尚书台做陈袛副手,更加靠近权力中心,孰优孰劣一目了然。长叹一声,二人各自领旨谢恩。身后一干人等也跟随二人退下。
接下来就是如何处置太子刘睿了,刘禅合上双目,『揉』了『揉』太阳『||穴』。
远在北方的汉中,姜维每日『操』练军马,闷闷不乐。自离开成都后,陈袛果然如朝堂所言,不再支持姜维北伐,从后方运来的军械辎重,比以往少了大半,时间上也慢了许多。这天,有探子报,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挟淮南之地佣兵自保,联合东吴声势浩大,中原震动。姜维大喜,急使人召集众将商议。
与此同时,同样的消息经永安,亦传到了蜀汉都城,成都。
第9章 诸葛公(1)
第9章 诸葛公(1)(本章免费)
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人用此形容琅琊诸葛当世三杰。魏得其狗,指的便是诸葛诞,此狗并非贬义,而是言功狗。
昔年汉高祖刘邦大破项羽,尽掌天下,以萧何功最重,封为酂侯,食邑最多。众臣不满。刘邦问:“诸君知猎乎?”众人说:“知道”。”“知猎狗乎?众人说:“知道”刘邦说:“狩猎,追杀猎物的是猎狗,发现猎物指挥狩猎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获得功劳无数,就是功狗,而萧何才是指挥你们,运筹帷幄的功人啊,功狗怎么和功人比呢?”
诸葛诞就是魏国的功狗,历经官场起落,诸葛诞已然是魏国独镇一方的大员。淮南位于扬州,地处边陲,北接徐豫,南临长江,一水之隔,便是吴国,历来是重兵囤积之地。曹魏立国以来,淮南经历了两次大型叛『乱』,一次是王凌,一次是毋丘俭,文钦。诸葛诞参加了两次平『乱』后,魏国以诸葛诞久在淮南,封为高平侯,征东大将军,仪同三司,负责镇守淮南。
诸葛诞与夏侯玄,邓飏等亲如兄弟,二人去世已久。又看到了王凌,毋丘俭的下场,内心早有不安。魏国司空卢毓去世,于是朝廷征诸葛诞入朝为司空。司空虽是高职可手中并无实权,魏国大权如今都在司马昭手中。诸葛诞在外手握兵权尚可自安,入朝等于任人宰割无异于羔羊。况且挚友夏侯玄,邓飏等人都为司马氏所害,诸葛诞踌躇再三,决定拒绝入朝,割地自保。
这一日,扬州城外烟尘滚滚,东门守将发现后急忙使人通报刺史乐琳,一面传令众人戒备。不多时,一队骑兵进入视线范围,守将观察旗号,却是征东大将军诸葛诞的旗号。众人都是纳闷儿,诸葛诞一向是坐镇寿春,为何前来扬州?纳闷归纳闷,可不敢得罪诸葛诞,淮南地区谁不闻诸葛公的威名?还是等扬州刺史乐琳来了亲自问吧。
乐琳是名将乐进的独子。当年乐进与张辽,李典驻守合肥,大破东吴孙权十万大军,逍遥津一战险些就把孙权给宰了,至今仍然为人津津乐道。乐进死后,乐琳继承乐进的爵位,官场仕途一路高歌猛进,如今被司马氏安排与诸葛诞共掌扬州。
吴魏将扬州一分为二,魏国辖内的扬州治所为寿春,辖下淮南,庐江两郡。诸葛诞负责淮南,乐琳负责庐江。二人一个是征东将军,一个是扬州刺史;一个是中央派在地方驻守的部队,一个是扬州的地方军。二者互相牵制不说,甚至庐江的军力还在淮南之上。即使是淮南地区,诸葛诞能调动军队也是有限,只有当战时,朝廷授予虎符,才可以全权指挥该地区的所有兵力。
这并非是针对诸葛诞专设,而是历来已久的制度。当年王凌身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扬州军事,一人统御两地,威势之重远在今日诸葛诞之上。可就是因为没有虎符,不能调集众军,当司马懿大军前来征讨时,能指挥的只有本部数千人马,最终不战而降。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必须先握住两地军力才有资本举事。
扬州刺史乐琳此时也赶到城楼之上,见是诸葛诞,暗责守将小题大做,不过既是诸葛公休来访,自己出去迎接也是应该。想到此处,转身便要下楼迎接。忽的心头一动,转身再看,不禁心头狂跳,诸葛诞身后骑军竟有千余人之众,骑兵之后尚有步卒,一目望去约有二三千人。诸葛诞本部也不过六,七千人,城下步骑之众将近五千。乐琳一时不明所以,疑虑丛生。
“诸葛征东率众前来,可是有了敌情?”城门处一人昂然而立。
诸葛诞见乐琳在城楼上并无出城迎接的意思,心内暗自堤防,抬首道:“诞受命宣诏而来,乐扬州何以不见?”说话间,一行人已接近吊桥。
“既是宣召,何以众军随行?”喝问者见诸葛诞似答非答,左右骁骑簇拥,身后众军紧随,大步向前再次扬声喝阻:“朝廷使臣何在?”
诸葛诞一行人闻声,理都不理双腿轻夹马腹,加速冲过吊桥。喝问者在城门下,见诸葛诞等人骑马直冲过来,视自己如无物,连忙闪身躲避,骏马擦身而过,身后骁骑一拥而上,直入城门。
乐琳在城楼观之,顿感不妙。只见诸葛诞入城之后翻身下马,大步踏上城楼,直奔自己而来。所属步骑却是将城楼团团围住。乐琳心虚,见如此情形,哪还不知发生何事,转身就跑。诸葛诞也不着急,手按佩剑,缓步而追。扬州守军见主将往城楼上跑,诸葛诞在后面追,方才转醒过来,可惜为时已晚。诸葛诞手下大将张朔,施全各率士卒,将扬州守军一一缴械。
城门喝问者让过诸葛诞大军,见此情形,疾呼造反,被正在入城的诸葛诞部将李平背后一枪透胸而出,倒地身亡。
跑到城楼顶端,乐琳是避无可避,见城楼之下,一片片都是诸葛诞的淮南军,自己的扬州军已然被完全控制。远处数支淮南军,奔往各个方向,扬州算是完了。待转过神来,诸葛诞手持长剑登上顶楼,看着自己就像看一个死人。
“公休……公……休……”没等乐琳说出什么,诸葛诞手起剑落,乐琳顷刻毙命。
司马氏走狗,死有余辜,随手割了乐琳首级,命人传首四方。不多时,各部来报,扬州城内已然平定,守军尽降。
扬州既定,诸葛诞留部将李平镇守扬州城,负责收编扬州各郡各县士卒,自回寿春。诸葛诞威名盛重,士民无不敬畏,短短数日,已然收编两淮,扬州大部分军卒。不少诸葛诞旧部都来主动投靠。
除了守军之外,淮南淮北两地尚有屯田军也是诸葛诞要拉拢收编的对象。当年朝廷准备大肆屯田,邓艾经过考察后认为两淮之地“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于是着《济河论》深得司马懿赞同。从此以后,两淮之地大兴水利,广屯军田,一片繁荣景象。两淮军粮充足,又无水害,连年丰收,也正因如此,给了历任守将叛『乱』的资本。要粮有粮,要人有人,边陲重地,手握军权任谁都会有所遐想。
所谓屯田,是指每隔五里设置一营,名为军屯营,六十名军士为一营,一边屯田,一边负责守卫地方。比起普通的守军,屯田军还须负责耕种,又不能随意离开屯田,其辛苦可想而知。诸葛诞振臂一呼,屯田军自然愿意响应。
张朔带领二千步卒赶赴下蔡,收编下蔡守军。等到了下蔡已是傍晚,见城门紧闭,便使军卒叫门。军卒扯着嗓子叫了半天,城头上才有人现身。
“来者何人?”
“征东大将军帐下偏将军张朔,奉命进驻下蔡,快开城门!”
“不知将军可有文书?”
“诸葛公口谕,速速开门,让我等进去,胆敢违抗军令,休怪我家将军无情!”
“休要瞒我,张将军我自识之。”
张朔带军一路收编,未曾遇到如此情形,不禁大怒。老子跑了一整天,饭都没吃舒坦,连我都不认识,竟敢刁难老子,待老子进城打折你的狗腿。当下纵马来到城前,从部卒手中接过火把,照亮自己道:“叫下蔡令前来答话,吾乃张朔,汝可识之?”
城上人见张朔离得近了,又举着火把,看得真切,抬手扬弓就是一箭。张朔哪想到自家地盘上会有这种事儿,急忙避时已来不及,一箭正中肩膀,翻身落马。身后士卒见状急忙上前,七手八脚把张朔拖了回来。
本非战时,沿途收编郡县又都是令到即降。张朔一身便服,加上这箭势大力沉,伤得不轻。众军慌『乱』时,『射』箭之人早已下了城楼,翻身上马。城门一开,手持大砍刀,当先杀出,直撞张朔大旗而来。喝道:“大胆反贼,认得庞会么!”张朔听是庞会,暗叫不好,急使众军向前抵挡庞会,亲兵带着自己退入军阵之中。
这庞会乃是立义将军庞德的爱子,庞德忠勇宁死不降关羽,终为所杀。于禁反而临阵变节,苟全『性』命。曹『操』曾感叹“于禁跟从我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于是厚待庞会兄弟。等到曹丕登基,更是追谥庞德为壮侯,以彰其威。庞会长大后颇有乃父之风,勇猛刚烈,身先士卒,勇冠三军。数次征伐皆立大功,官拜平寇将军,临渭亭侯,本来驻守新城,不知为何竟在下蔡现身。
庞会一骑当先,大刀起处血肉翻飞,杀得众军心惊胆寒。身后不过三十余骑,在张朔军中轮番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张朔带伤不敢应战,只顾使亲信带自己后退。其余将官听是庞会,知其悍勇难当,唯恐走避不及,更是无心指挥。庞会见敌军散『乱』,长啸一声,翻身回转。身后的魏军见状不敢阻拦,庞会自带三十余骑毫不费力破围北去。
可怜张朔带领两千步卒没拦住庞会几十人,自己也身带重伤,传扬出去必为人所笑。张朔怒火中烧,不顾伤势,传令众军立即抢城。又使人飞报诸葛诞及沿途各个郡县,缉拿庞会。
第10章 诸葛公(2)
第10章 诸葛公(2)(本章免费)
待张朔进了下蔡城才知道,庞会闻刺史乐琳被斩,心知诸葛诞要反,带心腹亲兵数十人弃城北上。意图先将消息传到徐豫做好防备,再入朝禀告。一行人星夜急行,骗开下蔡城门,言语试探几句,见下蔡令是诸葛诞固吏,将其打入牢内。说将起来,也就是张朔大军赶到前一个时辰的事儿。张朔看看刚刚从牢里放出来的下蔡令,怒气交加,箭创崩裂,昏了过去。
两淮加上扬州之地,大部分郡县都已经改旗易帜,接受诸葛诞统治。一切都在计划之中,诸葛诞心思稍安。厅外步入一人,虎背熊腰一副武人身板,面白似玉却是一张文人脸孔,粗犷透着细腻,文弱中糅合威武,却是心腹爱将蒋班。
“子方辛苦了,坐下润润嗓子再说。”诸葛诞对蒋班甚是倚重,也知这段时日蒋班负责整合各地军卒钱粮,辛苦异常。
“将军,下蔡有消息传来,我已看过。”蒋班从怀中拿出一封信函交给诸葛诞,看诸葛诞脸『色』如常,转身入座。
“不过是庞会而已,此子有若其父,是我疏忽,不过这张朔……”后面的话并没有说,这张硕两千人拿不下不到四十人,自己还落个重伤,不免让人觉得好笑。
“庞会潜行北上,张朔未有防备,难免轻敌。张朔一伤众军必『乱』,况且庞会颇有勇武,众人皆有几分畏惧,跑得出去也是有情可原。”蒋班是诸葛诞座下首席智囊,战阵冲杀也是一把好手,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一翻分析几乎还原了的当时的战局。
“只是此番举事,以淮南之地与一国抗衡,已是力屈,国内不乏勇猛智谋之士,若众军皆是如此,恐有损士气。”
“子方所言极是,可令就近军马沿途围剿,取其首级振吾军心。”庞会数十骑,难掀波澜,乐琳被杀一事早晚也会传到各地,不过若是杀了庞会振奋士气也是美事,借此震慑其他别有用心之辈更是一举两得。
“各郡兵马已统计完毕,淮南军计有步骑三万七千五百人,淮北六千三百人,庐江四万二千人,各处军屯七万三千人,加上将军本部七千零五十人,共计十六万五千八百五十人。粮草辎重足支一年。”不等诸葛诞询问,蒋班先将手中工作做了汇报。
“好,等各军返回,便召集众将起事,一切事宜由你『操』办。”诸葛诞对于手下的精明能干习以为常。
不是什么人都会在逆境中奋起挣扎,尤其是『性』命攸关的环境中。比起忠诚和信念,更多的人更在乎的是生命和生存。整个淮南地区,都是老老实实的接受了现实,听从诸葛诞的号令,准备与魏国,与司马氏当面锣对面鼓的较量一番。其中固然有痛恨司马氏专权,对曹魏绝对忠心的,也有为了活着不得不随波逐流的,更有为了富贵权欲刻意趋炎附势的。
负责扫『荡』淮北的施全收到围剿庞会的消息非常高兴。诸葛诞麾下第一勇将当属蒋班,可蒋班为人智勇双全,从来都被诸葛诞做为智囊看待。蒋班之下便是自己和庞会,二人素来不睦。如今庞会叛了,这勇将的称号终是落在自己头上。根据斥候回报,庞会一骑人就在附近,能手刃庞会一解心头之恨,也是人生快事。想着想着不禁笑了起来。
身边的路蕃听完斥候报告,思考了一会道:“庞会骁勇善战,张朔已然吃亏,我等也不可小视。”
施全闻言,一脸不快:“你我这里三千军马还拿不下区区几十人么?”
路蕃毫不在意:“我非是此意,只是张朔以智显名,尚且重伤,你我二人多加小心为妙。”
施全略一思考路蕃说得也有道理,张朔平时总是以智计自夸,自己虽然看不起张朔,可张朔行军布阵那一手确实高过自己。
“如此,我等立即前往追赶,只需马军缠住,待我步兵一到,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此地三千人马,只有不到二百骑军,由骑督偏将军路蕃统帅,剩下的都是步兵。施全心想,让路蕃带着骑兵追上庞会,尽量缠住别让庞会跑掉,自己这几千人一到,庞会是必死无疑,大功一件。
路蕃见施全如此说,不禁哑然失笑,心道这个施全空有一身武力,自己带骑军赶上必然是围杀庞会以求头功,等你步卒到做什么。抢功未免说得也太直白了,看施全那理所应当的样子,又是一阵冷笑。
“庞会素有勇名,蕃自忖非其对手,若是纠缠不住,恐怕连累将军威名啊。”
施全一听,也是这么会事儿,庞会砍起人来,也只有自己架得住。若是自己还没赶到,这路蕃就被人砍了,功劳没有了不说,还得落个张朔一样的下场,成为他人言谈之余的笑料。
“依你之见,应该怎办?”施全没有办法,只好请教路蕃,先看看这小子怎么说。
路蕃暗笑,就等你问呢,正容答道:“依蕃之见,庞会欲北上,必经石峡,蕃带人抄近路先去石峡埋伏。待庞会深入其中,以石木塞其去路,将军带人堵住后路,如此庞会便『插』翅难飞。”
施全大喜:“便依将军。”
“蕃带人先行,将军可大张旗鼓,追赶庞会。”路蕃见状,拱手欲走。
“好,那就。若是庞会不走石峡,又当如何?”施全大喜之下,想到此问,暗暗得意,颇有几分成就感。
“庞会连日奔波,人马俱疲,见有追兵,唯有奋走捷径求生,焉有绕行之力?将军大可放心,若有偏差,蕃自担之。”
施全见路蕃话已说满,心中欢喜。当下二人分兵行事,各自引军去了。
施全带着步军,大张旗鼓,直扑庞会所在。庞会等人于林中休息,自有亲兵担当斥候警戒,远远望见,急忙禀报。众人大惊,行到此处仍有追兵。如今日夜奔波,人困马乏,该如何是好。
庞会提刀纵身上马道:“前方不远便是石峡,一路向北便可入徐,当速速行之。”
“我等踪迹已被发现,贼众当知我等欲取道石峡,不如改道而行,甩开追兵。”众人也跟着上马,有小校出言提醒。
庞会长叹道:“日夜奔波,人困马乏,当鼓起余力,一气冲过石峡,以求生还。若是绕路而行,人尚可战,马匹无力,早晚被贼众追上。何况既知我等踪迹,贼寇必然互通消息,几面围堵焉有生路。”
“我等愿随将军,唯从将军号令!”纵然心有疑虑,可跟随庞会已久的众人仍是信任庞会。
寿春是淮南治所,历朝历代都是军事重镇。如今汇集了两淮辅以扬州的各级官吏。诸葛诞在将军府内大宴群臣,群臣心知宴无好宴,又见不许携带武器入府,更知此行凶险,却不敢不来。酒过三巡,诸葛诞道:“司马氏专权,欺凌主上,诞不忍见之。今欲起淮南之军讨伐司马,以清『奸』佞,众位皆是魏臣,可愿助吾一臂之力?”
话音方落,众臣中一人拍案而起喝道:“诸葛匹夫,汝欲学王彦云,毋丘仲恭么?”众人闻言大惊失『色』,谁活得不耐烦了,敢如此说话?举目视之,却是部曲督秦絜。
只见秦絜踢翻食案,大步走到堂前,戟指诸葛诞骂道:“朝廷以边陲托汝,汝不感恩,反欲拥兵自重,兴兵作『乱』,滥杀无辜,倒行逆施,汝之言只瞒得三岁小儿,欲欺天下人乎?”秦絜慷慨激昂,一面痛骂,一面举步走向诸葛诞。“诸公皆朝廷重臣,国之栋梁,欲与这匹夫共寻死路耶?”
诸葛诞面沉似水,两旁护卫早出,『乱』枪将秦絜戳倒在地。秦絜不顾伤痛,仍是大骂不休:“大胆逆贼,无知鼠辈,背祖弃德,忘恩负义,吾恨不得食汝之肉!”众军士持枪『乱』搠,秦絜血流如注,尚自张口不绝。诸葛诞走上前来,一枪刺入秦絜口中,秦絜力竭气尽,倒地身亡。
“诸君欲死,以此为样。”诸葛诞冷哼一声,扫视众人。人群之中,主簿宣隆起身,行至秦絜尸前,抚尸痛哭。
诸葛诞恼怒问道:“汝欲死乎?”
宣隆抬眼道:“不欲。”
“汝欲活?”
“当然。”
“汝欲活为何痛哭?”
“畏死,不得不哭。”
“既畏死,速速退下,吾不杀汝。”
“吾乃大魏之臣,不从逆贼之言。”
“顺吾者生,逆吾者亡。生死汝自择之。”
“吾欲生,亦畏死。”
“既如此,何必这番纠缠。”
“吾虽欲生,然使吾以身事贼,犹不如死,吾哭者今日不得不死耳!可笑无脑之贼尚自喋喋不休,可速杀我!”
诸葛诞本欲借宣隆彰显气度,不想反被宣隆戏弄,勃然大怒,命武士将其拖出。宣隆面『色』不变,慨然赴死,众武士遂将宣隆『乱』刀剁为肉泥。群臣见状多有哭泣者,却无一人敢再言语。
庞会等人被施全一路追赶直入石峡。不及数里,但见前方一彪军拦住去路,众人无不失『色』。观其人数不下百余骑,观其旗号乃是骑督偏将军路蕃。众人周身疲惫,未尽米粒,庞会强提大刀回头对众人道:“某思虑不周害诸位于此,待某奋力一冲,杀开道路。”众人知庞会也是强弩之末,于是叫道“吾等愿随将军同死!”
施全带着大部队一路狂奔,本以为庞会马快,难以追上。不想庞会等人连日奔波,马匹力乏,自己带着步军也没被甩开多远。施全心中兴奋,急带众军冲入峡中,行不多远,见前方石木堆积成山,塞住道路。众军搜索一番,哪有庞会等人踪迹。施全寻思半天,方知中了路蕃之计。
第11章 一统朝政(1)
第11章 一统朝政(1)(本章免费)
张朔心情很不好,不只是心情,身体状况也差得很。肩头的箭伤几次复发,几乎要了自己的『性』命。好在多年征战,体格健壮,加上下蔡的大夫医术不错,勉强稳住了伤口。依照大夫的嘱咐,静养一段时间稳定伤势,然后回到寿春再请医术高明的大夫看看。毕竟这穷乡僻壤的小城搞不到好『药』。
可前日诸葛公的传令官来到,命张朔拔下蔡所有军马,青壮,辎重等尽数运往寿春。这是道催命符,现在的张朔不能骑马,不能颠簸,一旦伤口再次崩裂恐怕是神仙难救。
“有劳回禀主公,张朔遵令。”张朔咬牙答应,使人送走了传令官。
“将军,您这身体,还是和主公禀明情况多休养几日吧。”一旁的几名心腹看到张朔不顾自身安危,遵从军令,纷纷劝告。
张朔摇了摇头:“朝廷征集大军前来围剿,也不过是月余时间,主公这是要保存实力,坚野清壁,做长久打算。豫州,徐州两处军马都有可能随时过来,时间无多,必须速回寿春,早做准备。岂可因吾一人生死而废公事。”
心腹深知张朔脾『性』,知不可劝,于是从城内搜罗出大车一辆,给张朔乘坐。大夫也陪在车里,观察伤情。沿途所见百姓军卒或数百人,或数千人,男女老幼成群结队奔赴寿春。拖拉辎重的大车更是浩浩『荡』『荡』排起长龙。
诸葛诞听着施全叙述被路蕃坑骗的过程,不禁火起。路蕃也是帐下一员骁将,自己一向对其不薄,这次叛逃真是没来由。谁不知道淮南诸葛公治军严整,爱兵如子,所部军马无不效以死命。庞会非是诸葛诞本部将领,跑也就跑了,可路蕃这一跑,让诸葛诞着实不爽。
众人议论间,诸葛诞心腹爱将之一的焦彝步入厅内,向诸葛诞一施礼,转身坐在蒋班下首。焦彝身形瘦小,黝黑的皮肤在蒋班那书生白身边显得格外刺眼。
听众人议论路蕃,焦彝嘴角挂笑:“此事我已打探清楚,前次扬州城下被李平所杀者,是扬州主簿路登,乃路蕃之父。”
诸葛诞仔细回忆了下,想起那天扬州城下确实有一人对自己喝问,竟然是路蕃的亲爹老子。
这时蒋班从后厅拿出一张寿春地图:“此乃吾近日命人所绘,大家有何看法?”
众将视之,此图比旧的寿春地图,画的更为详尽,何处可屯兵,何处险要,何处存放辎重都一一注明。诸葛诞参与了淮南前两次的平『乱』之战,深知胜负所在。不只明白王凌,母丘俭败在何处,更清楚朝廷大军如何进攻淮南才最有效。
不多时,诸葛诞手下的另两名大将张显,李平也匆匆赶回。诸葛诞见二人风尘仆仆,想必是快马加鞭一路急行。除了张朔等少数几人,手下的主要将领基本到齐,诸葛诞放下茶杯,开始向众人做战时部署。
消息传到成都并没有引起多少议论,淮南数年间已然历经两叛,如今来个三叛也不稀奇。最近的新鲜儿事实在是太多了,黄皓被贬徙往建宁,同时随行的还有宫中的宦官,宫女等千余人。太子刘睿,太子妃费杨谋朝篡位,被赐死。黄门侍郎费承等一百多名各级官吏百姓夷灭九族,合计男女老幼二千余人被问斩。
蜀汉建国至今,未有过如此惨事。蜀汉皇帝刘禅,从贪图享乐不思国政的昏君一下转变为冷酷好杀的残暴之君。没几个人能接受这个转变,陈袛,樊建,杨戏,夏侯霸,张绍等蜀汉重臣连番求情,刘禅见都没见,只传出一句话,照章办事。
并非刘禅嗜杀,几日来只睡了不到五个时辰,不是不想睡,而是不敢睡,闭上双眼便是噩梦,几次惊醒后,再也不睡了。到了晚上,长乐宫依然灯火通明,仿佛这样才能减轻些恐惧和痛苦。毕竟刘禅从未决定过人的生死,没有杀过人,这些人虽然怀有贰心,密谋作『乱』,自作自受,但说到底决定他们生死的还是刘禅。
但是刘禅并不后悔,若不是命大,及早拜托了困境,今日死的恐怕就是自己了,这是其一。以此肃清『奸』佞,立威于天下是其二。唯有如此,才能重新树立蜀汉皇帝的威权,才能慑服人心。
幸好身边还有张皇后,张皇后小刘禅近二十岁,可如今更像是刘禅的保姆,每晚哄刘禅入睡。无论白日里的刘禅是怎样,夜里的刘禅总能展现温柔的一面。
又过了数日,刘禅精神状况稍好,使人诏群臣入宫议事。群臣对于数日前的惨剧仍多心有余悸,闻陛下召见,以往浮夸的作风早抛之脑后,唯恐去得晚触怒圣颜。不多时已经齐聚长乐宫内。
对于此次召见尚书令陈袛心中有数,早有准备,并不急着上奏,一副你们先说的样子。众人见刘禅容颜憔悴,可见也是饱受折磨。哪怕如此,陛下狠下心肠将谋逆众人尽数处死,可见陛下决心之大啊。心里想着,嘴上不敢怠慢,众臣连忙问安,请陛下保重龙体等等。
“『奸』佞皆以伏诛,有功者不可不赏,朕身体不适,却把这个耽误了,诸位爱卿可有怪朕?”一连几日心神恍惚,前番有功之人,并未有下旨做任何封赏。刘禅想起心中有愧,当先提出。
“臣等不敢。”
刘禅示意,身后宦官将早已拟好的圣旨展开,高声宣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此四句乃是后世汤显祖牡丹亭中(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这种事儿当然是回到寝宫和太子妃说,太子妃初时还叮嘱刘睿不可胡思『乱』想,可见过几次陛下,好似比刘睿说的还要严重,现在的陛下懂的还没有农民多。小两口晚上被窝里说悄悄话,说着说着,说成了真事儿,欲望一下子膨胀起来。可这些话没有和张郁,蒋显说,二人多年来与刘睿亦师亦友,事无大小,必然咨询二人。
可这也不代表关系有多亲近,刘睿对文才武略都没什么兴趣,行事举措要咨询二人,可心里头认为自己与这些文人根本不是一路人。找来的人是费承,太子妃费杨是费祎的长女,费承是费祎的儿子,这关系比张郁,蒋显可要亲近得多。都是自家人不说,费承在宫内供职多年,朝廷内外的门路都熟,三人见面一谈,意见是出奇的一致,陛下一天天不见好转,照此发展下去,刘睿上位是指日可待。可万一好了,按照陛下这体格,又不知道等到哪年才坐得上龙椅。
见刘睿有意,妹妹又是太子妃,费承开始活动心眼儿,陛下本来体格就好,没病没灾再活个十几年应该没差,最近又开始练武,气『色』一天好过一天,得想个办法。计议一番,只有一个方法可行,趁着陛下还没好转,煽动群臣来提出让位。往大了说,是为国家着想,江山社稷着想,百姓着想。
不曾想的是,穿越后不到二十天,刘禅大体上已经适应了这个时代的生活,可能看起来还是有点怪,也是无伤大雅。扮猪吃虎,刘睿在后世就很在行,来到蜀汉又是故技重施。毕竟做了半个月洋相百出的皇帝,索『性』继续扮下去,看看群臣的品『性』。没曾想,还真有意外收获。
张郁,蒋显跪在刘睿身后羞愤交加,太子中庶子只有六百石,可权责等同于皇帝身边的侍中,一旦太子登基,中庶子就是新朝的侍中,掌宫廷内外大权。太子仆届时也是九卿热门人选。二人自忖平时恪尽职守,对太子殿下淳淳教诲,不敢有丝毫懈怠。太子殿下也是事无大小,必然请教二人才放心行事。出了这等大事,二人身为太子重臣竟然丝毫不知,羞愤之余,心如刀绞。多少年心血付之东流不说,落下骂名是小,牵连家族才是天大的祸事。
二人尚自痛心疾首,刘禅也是思索,就算今天刘睿已经亲口承认谋逆之罪,仍是难以置信,刘睿并不是处心积虑,图谋不轨的人,更没有谋篡的能力。走到今天这步,只能用鬼『迷』心窍来解释。费承身为忠良之后,不过在宫中任职几年,就变得心术不正,可见这宫中旧人实是不能再用,否则难振朝纲。说起来,宫中这歪风邪气都是黄皓搅合起来的,但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奴才的讨好主子也得看主子好哪一口不是么,这种事,说不清道不明。
心情格外舒畅的董厥,前一天夜里多喝了几杯,沾床就睡,一觉醒来已是早上。夜里外面哭爹喊娘一点都没听到。用过早餐,听家里下人这么一说,顿感不妙。使人去找樊建,樊府说老爷半夜出去后就没回来。董厥一拍大腿,不好,出事儿了。
急急赶到宫中见到昨晚相约今日一同入宫劝驾的众人,都『摸』不清发生何事,看看人数也是不对,少了近一半的人。使人一打听,都被陈袛喊走了,陈袛早早来到尚书台,分派使命,安抚各个部门的官员,以及百姓。听说有不少官吏都被抓了,将信将疑之间,一干人来到了长乐宫。
长乐宫外,数百人五花大绑,跪在地上,宫中宿卫,虎贲卫军负责看守。再往里走,更是热闹,刘禅高座堂上没什么稀奇,跪在地上的才叫震撼。太子刘睿,费承,张郁,蒋显跪在一侧,另一侧是黄皓和长水校尉胡博。
“哦,你们来了。”刘禅见董厥一干人等入宫,似是早有预料的说了一句。
一干人等急忙跪下见圣,董厥偷眼去看樊建,樊建铁青着脸,微微示意董厥。
“长元有话何不讲出,莫不是朕听不得么?”二人小动作被刘禅看在眼里,刘禅没好气的说道。这一宿下来大事一件连着一件,素来镇定的樊建心中忐忑不定,想想和董厥的计划,费承又是在自家门口捉的,外面跪着好几百号人等着杀头。刘禅这话说得极重,素来镇定自若的樊建扑通跪倒在地,说不出话来。
“龚袭入宫,所谓何事?”不理樊建,刘禅转过头来先问董厥。
董厥见宫中竟是如此情形,一时也不明所以,但为官多年的经验尚在,心中盘恒该不该说,嘴里却支支吾吾的不知所措。
“听说龚袭纠集群臣,要入宫直谏是么?”刘禅见状冷笑,替董厥说了出来。
“这,这……”陛下已然知晓,看来不得不说,法不责众,说就说吧,可外面几百人都抓了,自己这十几个官员实在是算不上众,事到如今也没有其他办法。董厥一咬牙道:“启禀陛下,陛下举动失仪已有月余,宫中内侍上不能禁止陛下失态,下不能教导陛下合乎礼仪,臣与众位大人商议,应尽数更换宫中内侍,使才德兼备,正直敢言之人充之,匡扶陛下。”
“这宫内是该换人了,这皇位是不是也该换人了?”刘禅慢悠悠的说着。
董厥等人闻言大惊,磕头如捣蒜般连称不敢。聪明的已猜个七八分,前面跪着的太子刘睿,多半就是想换的那位了。
“黄皓,你说吧。说对了免你一死。”
“这皇宫,这江山社稷,都是陛下的,陛下愿意给老奴什么,老奴就有什么!”黄皓跪了半天,听陛下让自己说,一时还没想明白让自己说什么,听到说可免一死,顿时醒悟,尖着嗓子喊了起来。
“朝中宿老,当今太子,都不如这么一个宦官。”刘禅满意的点了点头,董厥樊建一干人脸上苍白。陛下借黄皓的嘴说的明白,这是朕的天下,轮不到你们做主,朕看得起你们,你们位高权重,为人敬仰,朕一翻脸,你们什么都不是。一切,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帝赐给你们的,你们不感恩戴德,还处心积虑的谋取权势,甚至想造反,连黄皓都不如。黄皓怎么折腾,却始终没忘本,迎奉主子,可不敢往主子头上骑。
“朕饶你不死,宫中之人,朕不会再用,一干人等贬为庶人徙往建宁,终身不得迁离。”
“谢陛下!”黄皓得免一死,重重磕了三个响头,由宿卫押解出宫。
“你们起来吧。”处置了黄皓,刘禅尚在思索如何处置刘睿,先让董厥,樊建,胡博一干人等起身。众人无暇顾及黄皓免死,无不担心自己的官运前程。
“陛下气质蜕变,一言一行无不透『露』帝王之风,有先帝风范,实乃大汉之幸,社稷之幸!”众人哪有几个见过先帝刘备,可这种事儿往先帝身上套总是没错的。
刘禅心里暗笑,这董厥樊建不愧是蜀汉朝中大佬,见风使舵的本领自然非比寻常,可连连打击之下还有如此应变之力,也是非常之人。
“长水校尉胡博,勾结黄皓,私以武卫入宫,然忠心朝廷,临阵劝降黄皓,亦是奇功,朕念你忠心,功过相抵,替朕掌管长水营,你可愿意?”
本以为不死也难免贬职流放,如今竟然是功过相抵,保住官位不说,仍让自己掌握军权。得刘禅如此信任,胡博激动非常,感恩流涕谢道:“臣胡博,至死效忠陛下,忠心无二!”
“加董厥辅汉将军,即日启程,驻守汉中;侍中樊建,加尚书仆『射』,余者不变,退下吧。”二人同是加封可一是武职,远离帝都归卫将军姜维节制,一是加尚书仆『射』晋身尚书台做陈袛副手,更加靠近权力中心,孰优孰劣一目了然。长叹一声,二人各自领旨谢恩。身后一干人等也跟随二人退下。
接下来就是如何处置太子刘睿了,刘禅合上双目,『揉』了『揉』太阳『||穴』。
远在北方的汉中,姜维每日『操』练军马,闷闷不乐。自离开成都后,陈袛果然如朝堂所言,不再支持姜维北伐,从后方运来的军械辎重,比以往少了大半,时间上也慢了许多。这天,有探子报,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挟淮南之地佣兵自保,联合东吴声势浩大,中原震动。姜维大喜,急使人召集众将商议。
与此同时,同样的消息经永安,亦传到了蜀汉都城,成都。
第9章 诸葛公(1)
第9章 诸葛公(1)(本章免费)
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人用此形容琅琊诸葛当世三杰。魏得其狗,指的便是诸葛诞,此狗并非贬义,而是言功狗。
昔年汉高祖刘邦大破项羽,尽掌天下,以萧何功最重,封为酂侯,食邑最多。众臣不满。刘邦问:“诸君知猎乎?”众人说:“知道”。”“知猎狗乎?众人说:“知道”刘邦说:“狩猎,追杀猎物的是猎狗,发现猎物指挥狩猎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获得功劳无数,就是功狗,而萧何才是指挥你们,运筹帷幄的功人啊,功狗怎么和功人比呢?”
诸葛诞就是魏国的功狗,历经官场起落,诸葛诞已然是魏国独镇一方的大员。淮南位于扬州,地处边陲,北接徐豫,南临长江,一水之隔,便是吴国,历来是重兵囤积之地。曹魏立国以来,淮南经历了两次大型叛『乱』,一次是王凌,一次是毋丘俭,文钦。诸葛诞参加了两次平『乱』后,魏国以诸葛诞久在淮南,封为高平侯,征东大将军,仪同三司,负责镇守淮南。
诸葛诞与夏侯玄,邓飏等亲如兄弟,二人去世已久。又看到了王凌,毋丘俭的下场,内心早有不安。魏国司空卢毓去世,于是朝廷征诸葛诞入朝为司空。司空虽是高职可手中并无实权,魏国大权如今都在司马昭手中。诸葛诞在外手握兵权尚可自安,入朝等于任人宰割无异于羔羊。况且挚友夏侯玄,邓飏等人都为司马氏所害,诸葛诞踌躇再三,决定拒绝入朝,割地自保。
这一日,扬州城外烟尘滚滚,东门守将发现后急忙使人通报刺史乐琳,一面传令众人戒备。不多时,一队骑兵进入视线范围,守将观察旗号,却是征东大将军诸葛诞的旗号。众人都是纳闷儿,诸葛诞一向是坐镇寿春,为何前来扬州?纳闷归纳闷,可不敢得罪诸葛诞,淮南地区谁不闻诸葛公的威名?还是等扬州刺史乐琳来了亲自问吧。
乐琳是名将乐进的独子。当年乐进与张辽,李典驻守合肥,大破东吴孙权十万大军,逍遥津一战险些就把孙权给宰了,至今仍然为人津津乐道。乐进死后,乐琳继承乐进的爵位,官场仕途一路高歌猛进,如今被司马氏安排与诸葛诞共掌扬州。
吴魏将扬州一分为二,魏国辖内的扬州治所为寿春,辖下淮南,庐江两郡。诸葛诞负责淮南,乐琳负责庐江。二人一个是征东将军,一个是扬州刺史;一个是中央派在地方驻守的部队,一个是扬州的地方军。二者互相牵制不说,甚至庐江的军力还在淮南之上。即使是淮南地区,诸葛诞能调动军队也是有限,只有当战时,朝廷授予虎符,才可以全权指挥该地区的所有兵力。
这并非是针对诸葛诞专设,而是历来已久的制度。当年王凌身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扬州军事,一人统御两地,威势之重远在今日诸葛诞之上。可就是因为没有虎符,不能调集众军,当司马懿大军前来征讨时,能指挥的只有本部数千人马,最终不战而降。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必须先握住两地军力才有资本举事。
扬州刺史乐琳此时也赶到城楼之上,见是诸葛诞,暗责守将小题大做,不过既是诸葛公休来访,自己出去迎接也是应该。想到此处,转身便要下楼迎接。忽的心头一动,转身再看,不禁心头狂跳,诸葛诞身后骑军竟有千余人之众,骑兵之后尚有步卒,一目望去约有二三千人。诸葛诞本部也不过六,七千人,城下步骑之众将近五千。乐琳一时不明所以,疑虑丛生。
“诸葛征东率众前来,可是有了敌情?”城门处一人昂然而立。
诸葛诞见乐琳在城楼上并无出城迎接的意思,心内暗自堤防,抬首道:“诞受命宣诏而来,乐扬州何以不见?”说话间,一行人已接近吊桥。
“既是宣召,何以众军随行?”喝问者见诸葛诞似答非答,左右骁骑簇拥,身后众军紧随,大步向前再次扬声喝阻:“朝廷使臣何在?”
诸葛诞一行人闻声,理都不理双腿轻夹马腹,加速冲过吊桥。喝问者在城门下,见诸葛诞等人骑马直冲过来,视自己如无物,连忙闪身躲避,骏马擦身而过,身后骁骑一拥而上,直入城门。
乐琳在城楼观之,顿感不妙。只见诸葛诞入城之后翻身下马,大步踏上城楼,直奔自己而来。所属步骑却是将城楼团团围住。乐琳心虚,见如此情形,哪还不知发生何事,转身就跑。诸葛诞也不着急,手按佩剑,缓步而追。扬州守军见主将往城楼上跑,诸葛诞在后面追,方才转醒过来,可惜为时已晚。诸葛诞手下大将张朔,施全各率士卒,将扬州守军一一缴械。
城门喝问者让过诸葛诞大军,见此情形,疾呼造反,被正在入城的诸葛诞部将李平背后一枪透胸而出,倒地身亡。
跑到城楼顶端,乐琳是避无可避,见城楼之下,一片片都是诸葛诞的淮南军,自己的扬州军已然被完全控制。远处数支淮南军,奔往各个方向,扬州算是完了。待转过神来,诸葛诞手持长剑登上顶楼,看着自己就像看一个死人。
“公休……公……休……”没等乐琳说出什么,诸葛诞手起剑落,乐琳顷刻毙命。
司马氏走狗,死有余辜,随手割了乐琳首级,命人传首四方。不多时,各部来报,扬州城内已然平定,守军尽降。
扬州既定,诸葛诞留部将李平镇守扬州城,负责收编扬州各郡各县士卒,自回寿春。诸葛诞威名盛重,士民无不敬畏,短短数日,已然收编两淮,扬州大部分军卒。不少诸葛诞旧部都来主动投靠。
除了守军之外,淮南淮北两地尚有屯田军也是诸葛诞要拉拢收编的对象。当年朝廷准备大肆屯田,邓艾经过考察后认为两淮之地“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于是着《济河论》深得司马懿赞同。从此以后,两淮之地大兴水利,广屯军田,一片繁荣景象。两淮军粮充足,又无水害,连年丰收,也正因如此,给了历任守将叛『乱』的资本。要粮有粮,要人有人,边陲重地,手握军权任谁都会有所遐想。
所谓屯田,是指每隔五里设置一营,名为军屯营,六十名军士为一营,一边屯田,一边负责守卫地方。比起普通的守军,屯田军还须负责耕种,又不能随意离开屯田,其辛苦可想而知。诸葛诞振臂一呼,屯田军自然愿意响应。
张朔带领二千步卒赶赴下蔡,收编下蔡守军。等到了下蔡已是傍晚,见城门紧闭,便使军卒叫门。军卒扯着嗓子叫了半天,城头上才有人现身。
“来者何人?”
“征东大将军帐下偏将军张朔,奉命进驻下蔡,快开城门!”
“不知将军可有文书?”
“诸葛公口谕,速速开门,让我等进去,胆敢违抗军令,休怪我家将军无情!”
“休要瞒我,张将军我自识之。”
张朔带军一路收编,未曾遇到如此情形,不禁大怒。老子跑了一整天,饭都没吃舒坦,连我都不认识,竟敢刁难老子,待老子进城打折你的狗腿。当下纵马来到城前,从部卒手中接过火把,照亮自己道:“叫下蔡令前来答话,吾乃张朔,汝可识之?”
城上人见张朔离得近了,又举着火把,看得真切,抬手扬弓就是一箭。张朔哪想到自家地盘上会有这种事儿,急忙避时已来不及,一箭正中肩膀,翻身落马。身后士卒见状急忙上前,七手八脚把张朔拖了回来。
本非战时,沿途收编郡县又都是令到即降。张朔一身便服,加上这箭势大力沉,伤得不轻。众军慌『乱』时,『射』箭之人早已下了城楼,翻身上马。城门一开,手持大砍刀,当先杀出,直撞张朔大旗而来。喝道:“大胆反贼,认得庞会么!”张朔听是庞会,暗叫不好,急使众军向前抵挡庞会,亲兵带着自己退入军阵之中。
这庞会乃是立义将军庞德的爱子,庞德忠勇宁死不降关羽,终为所杀。于禁反而临阵变节,苟全『性』命。曹『操』曾感叹“于禁跟从我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于是厚待庞会兄弟。等到曹丕登基,更是追谥庞德为壮侯,以彰其威。庞会长大后颇有乃父之风,勇猛刚烈,身先士卒,勇冠三军。数次征伐皆立大功,官拜平寇将军,临渭亭侯,本来驻守新城,不知为何竟在下蔡现身。
庞会一骑当先,大刀起处血肉翻飞,杀得众军心惊胆寒。身后不过三十余骑,在张朔军中轮番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张朔带伤不敢应战,只顾使亲信带自己后退。其余将官听是庞会,知其悍勇难当,唯恐走避不及,更是无心指挥。庞会见敌军散『乱』,长啸一声,翻身回转。身后的魏军见状不敢阻拦,庞会自带三十余骑毫不费力破围北去。
可怜张朔带领两千步卒没拦住庞会几十人,自己也身带重伤,传扬出去必为人所笑。张朔怒火中烧,不顾伤势,传令众军立即抢城。又使人飞报诸葛诞及沿途各个郡县,缉拿庞会。
第10章 诸葛公(2)
第10章 诸葛公(2)(本章免费)
待张朔进了下蔡城才知道,庞会闻刺史乐琳被斩,心知诸葛诞要反,带心腹亲兵数十人弃城北上。意图先将消息传到徐豫做好防备,再入朝禀告。一行人星夜急行,骗开下蔡城门,言语试探几句,见下蔡令是诸葛诞固吏,将其打入牢内。说将起来,也就是张朔大军赶到前一个时辰的事儿。张朔看看刚刚从牢里放出来的下蔡令,怒气交加,箭创崩裂,昏了过去。
两淮加上扬州之地,大部分郡县都已经改旗易帜,接受诸葛诞统治。一切都在计划之中,诸葛诞心思稍安。厅外步入一人,虎背熊腰一副武人身板,面白似玉却是一张文人脸孔,粗犷透着细腻,文弱中糅合威武,却是心腹爱将蒋班。
“子方辛苦了,坐下润润嗓子再说。”诸葛诞对蒋班甚是倚重,也知这段时日蒋班负责整合各地军卒钱粮,辛苦异常。
“将军,下蔡有消息传来,我已看过。”蒋班从怀中拿出一封信函交给诸葛诞,看诸葛诞脸『色』如常,转身入座。
“不过是庞会而已,此子有若其父,是我疏忽,不过这张朔……”后面的话并没有说,这张硕两千人拿不下不到四十人,自己还落个重伤,不免让人觉得好笑。
“庞会潜行北上,张朔未有防备,难免轻敌。张朔一伤众军必『乱』,况且庞会颇有勇武,众人皆有几分畏惧,跑得出去也是有情可原。”蒋班是诸葛诞座下首席智囊,战阵冲杀也是一把好手,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一翻分析几乎还原了的当时的战局。
“只是此番举事,以淮南之地与一国抗衡,已是力屈,国内不乏勇猛智谋之士,若众军皆是如此,恐有损士气。”
“子方所言极是,可令就近军马沿途围剿,取其首级振吾军心。”庞会数十骑,难掀波澜,乐琳被杀一事早晚也会传到各地,不过若是杀了庞会振奋士气也是美事,借此震慑其他别有用心之辈更是一举两得。
“各郡兵马已统计完毕,淮南军计有步骑三万七千五百人,淮北六千三百人,庐江四万二千人,各处军屯七万三千人,加上将军本部七千零五十人,共计十六万五千八百五十人。粮草辎重足支一年。”不等诸葛诞询问,蒋班先将手中工作做了汇报。
“好,等各军返回,便召集众将起事,一切事宜由你『操』办。”诸葛诞对于手下的精明能干习以为常。
不是什么人都会在逆境中奋起挣扎,尤其是『性』命攸关的环境中。比起忠诚和信念,更多的人更在乎的是生命和生存。整个淮南地区,都是老老实实的接受了现实,听从诸葛诞的号令,准备与魏国,与司马氏当面锣对面鼓的较量一番。其中固然有痛恨司马氏专权,对曹魏绝对忠心的,也有为了活着不得不随波逐流的,更有为了富贵权欲刻意趋炎附势的。
负责扫『荡』淮北的施全收到围剿庞会的消息非常高兴。诸葛诞麾下第一勇将当属蒋班,可蒋班为人智勇双全,从来都被诸葛诞做为智囊看待。蒋班之下便是自己和庞会,二人素来不睦。如今庞会叛了,这勇将的称号终是落在自己头上。根据斥候回报,庞会一骑人就在附近,能手刃庞会一解心头之恨,也是人生快事。想着想着不禁笑了起来。
身边的路蕃听完斥候报告,思考了一会道:“庞会骁勇善战,张朔已然吃亏,我等也不可小视。”
施全闻言,一脸不快:“你我这里三千军马还拿不下区区几十人么?”
路蕃毫不在意:“我非是此意,只是张朔以智显名,尚且重伤,你我二人多加小心为妙。”
施全略一思考路蕃说得也有道理,张朔平时总是以智计自夸,自己虽然看不起张朔,可张朔行军布阵那一手确实高过自己。
“如此,我等立即前往追赶,只需马军缠住,待我步兵一到,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此地三千人马,只有不到二百骑军,由骑督偏将军路蕃统帅,剩下的都是步兵。施全心想,让路蕃带着骑兵追上庞会,尽量缠住别让庞会跑掉,自己这几千人一到,庞会是必死无疑,大功一件。
路蕃见施全如此说,不禁哑然失笑,心道这个施全空有一身武力,自己带骑军赶上必然是围杀庞会以求头功,等你步卒到做什么。抢功未免说得也太直白了,看施全那理所应当的样子,又是一阵冷笑。
“庞会素有勇名,蕃自忖非其对手,若是纠缠不住,恐怕连累将军威名啊。”
施全一听,也是这么会事儿,庞会砍起人来,也只有自己架得住。若是自己还没赶到,这路蕃就被人砍了,功劳没有了不说,还得落个张朔一样的下场,成为他人言谈之余的笑料。
“依你之见,应该怎办?”施全没有办法,只好请教路蕃,先看看这小子怎么说。
路蕃暗笑,就等你问呢,正容答道:“依蕃之见,庞会欲北上,必经石峡,蕃带人抄近路先去石峡埋伏。待庞会深入其中,以石木塞其去路,将军带人堵住后路,如此庞会便『插』翅难飞。”
施全大喜:“便依将军。”
“蕃带人先行,将军可大张旗鼓,追赶庞会。”路蕃见状,拱手欲走。
“好,那就。若是庞会不走石峡,又当如何?”施全大喜之下,想到此问,暗暗得意,颇有几分成就感。
“庞会连日奔波,人马俱疲,见有追兵,唯有奋走捷径求生,焉有绕行之力?将军大可放心,若有偏差,蕃自担之。”
施全见路蕃话已说满,心中欢喜。当下二人分兵行事,各自引军去了。
施全带着步军,大张旗鼓,直扑庞会所在。庞会等人于林中休息,自有亲兵担当斥候警戒,远远望见,急忙禀报。众人大惊,行到此处仍有追兵。如今日夜奔波,人困马乏,该如何是好。
庞会提刀纵身上马道:“前方不远便是石峡,一路向北便可入徐,当速速行之。”
“我等踪迹已被发现,贼众当知我等欲取道石峡,不如改道而行,甩开追兵。”众人也跟着上马,有小校出言提醒。
庞会长叹道:“日夜奔波,人困马乏,当鼓起余力,一气冲过石峡,以求生还。若是绕路而行,人尚可战,马匹无力,早晚被贼众追上。何况既知我等踪迹,贼寇必然互通消息,几面围堵焉有生路。”
“我等愿随将军,唯从将军号令!”纵然心有疑虑,可跟随庞会已久的众人仍是信任庞会。
寿春是淮南治所,历朝历代都是军事重镇。如今汇集了两淮辅以扬州的各级官吏。诸葛诞在将军府内大宴群臣,群臣心知宴无好宴,又见不许携带武器入府,更知此行凶险,却不敢不来。酒过三巡,诸葛诞道:“司马氏专权,欺凌主上,诞不忍见之。今欲起淮南之军讨伐司马,以清『奸』佞,众位皆是魏臣,可愿助吾一臂之力?”
话音方落,众臣中一人拍案而起喝道:“诸葛匹夫,汝欲学王彦云,毋丘仲恭么?”众人闻言大惊失『色』,谁活得不耐烦了,敢如此说话?举目视之,却是部曲督秦絜。
只见秦絜踢翻食案,大步走到堂前,戟指诸葛诞骂道:“朝廷以边陲托汝,汝不感恩,反欲拥兵自重,兴兵作『乱』,滥杀无辜,倒行逆施,汝之言只瞒得三岁小儿,欲欺天下人乎?”秦絜慷慨激昂,一面痛骂,一面举步走向诸葛诞。“诸公皆朝廷重臣,国之栋梁,欲与这匹夫共寻死路耶?”
诸葛诞面沉似水,两旁护卫早出,『乱』枪将秦絜戳倒在地。秦絜不顾伤痛,仍是大骂不休:“大胆逆贼,无知鼠辈,背祖弃德,忘恩负义,吾恨不得食汝之肉!”众军士持枪『乱』搠,秦絜血流如注,尚自张口不绝。诸葛诞走上前来,一枪刺入秦絜口中,秦絜力竭气尽,倒地身亡。
“诸君欲死,以此为样。”诸葛诞冷哼一声,扫视众人。人群之中,主簿宣隆起身,行至秦絜尸前,抚尸痛哭。
诸葛诞恼怒问道:“汝欲死乎?”
宣隆抬眼道:“不欲。”
“汝欲活?”
“当然。”
“汝欲活为何痛哭?”
“畏死,不得不哭。”
“既畏死,速速退下,吾不杀汝。”
“吾乃大魏之臣,不从逆贼之言。”
“顺吾者生,逆吾者亡。生死汝自择之。”
“吾欲生,亦畏死。”
“既如此,何必这番纠缠。”
“吾虽欲生,然使吾以身事贼,犹不如死,吾哭者今日不得不死耳!可笑无脑之贼尚自喋喋不休,可速杀我!”
诸葛诞本欲借宣隆彰显气度,不想反被宣隆戏弄,勃然大怒,命武士将其拖出。宣隆面『色』不变,慨然赴死,众武士遂将宣隆『乱』刀剁为肉泥。群臣见状多有哭泣者,却无一人敢再言语。
庞会等人被施全一路追赶直入石峡。不及数里,但见前方一彪军拦住去路,众人无不失『色』。观其人数不下百余骑,观其旗号乃是骑督偏将军路蕃。众人周身疲惫,未尽米粒,庞会强提大刀回头对众人道:“某思虑不周害诸位于此,待某奋力一冲,杀开道路。”众人知庞会也是强弩之末,于是叫道“吾等愿随将军同死!”
施全带着大部队一路狂奔,本以为庞会马快,难以追上。不想庞会等人连日奔波,马匹力乏,自己带着步军也没被甩开多远。施全心中兴奋,急带众军冲入峡中,行不多远,见前方石木堆积成山,塞住道路。众军搜索一番,哪有庞会等人踪迹。施全寻思半天,方知中了路蕃之计。
第11章 一统朝政(1)
第11章 一统朝政(1)(本章免费)
张朔心情很不好,不只是心情,身体状况也差得很。肩头的箭伤几次复发,几乎要了自己的『性』命。好在多年征战,体格健壮,加上下蔡的大夫医术不错,勉强稳住了伤口。依照大夫的嘱咐,静养一段时间稳定伤势,然后回到寿春再请医术高明的大夫看看。毕竟这穷乡僻壤的小城搞不到好『药』。
可前日诸葛公的传令官来到,命张朔拔下蔡所有军马,青壮,辎重等尽数运往寿春。这是道催命符,现在的张朔不能骑马,不能颠簸,一旦伤口再次崩裂恐怕是神仙难救。
“有劳回禀主公,张朔遵令。”张朔咬牙答应,使人送走了传令官。
“将军,您这身体,还是和主公禀明情况多休养几日吧。”一旁的几名心腹看到张朔不顾自身安危,遵从军令,纷纷劝告。
张朔摇了摇头:“朝廷征集大军前来围剿,也不过是月余时间,主公这是要保存实力,坚野清壁,做长久打算。豫州,徐州两处军马都有可能随时过来,时间无多,必须速回寿春,早做准备。岂可因吾一人生死而废公事。”
心腹深知张朔脾『性』,知不可劝,于是从城内搜罗出大车一辆,给张朔乘坐。大夫也陪在车里,观察伤情。沿途所见百姓军卒或数百人,或数千人,男女老幼成群结队奔赴寿春。拖拉辎重的大车更是浩浩『荡』『荡』排起长龙。
诸葛诞听着施全叙述被路蕃坑骗的过程,不禁火起。路蕃也是帐下一员骁将,自己一向对其不薄,这次叛逃真是没来由。谁不知道淮南诸葛公治军严整,爱兵如子,所部军马无不效以死命。庞会非是诸葛诞本部将领,跑也就跑了,可路蕃这一跑,让诸葛诞着实不爽。
众人议论间,诸葛诞心腹爱将之一的焦彝步入厅内,向诸葛诞一施礼,转身坐在蒋班下首。焦彝身形瘦小,黝黑的皮肤在蒋班那书生白身边显得格外刺眼。
听众人议论路蕃,焦彝嘴角挂笑:“此事我已打探清楚,前次扬州城下被李平所杀者,是扬州主簿路登,乃路蕃之父。”
诸葛诞仔细回忆了下,想起那天扬州城下确实有一人对自己喝问,竟然是路蕃的亲爹老子。
这时蒋班从后厅拿出一张寿春地图:“此乃吾近日命人所绘,大家有何看法?”
众将视之,此图比旧的寿春地图,画的更为详尽,何处可屯兵,何处险要,何处存放辎重都一一注明。诸葛诞参与了淮南前两次的平『乱』之战,深知胜负所在。不只明白王凌,母丘俭败在何处,更清楚朝廷大军如何进攻淮南才最有效。
不多时,诸葛诞手下的另两名大将张显,李平也匆匆赶回。诸葛诞见二人风尘仆仆,想必是快马加鞭一路急行。除了张朔等少数几人,手下的主要将领基本到齐,诸葛诞放下茶杯,开始向众人做战时部署。
消息传到成都并没有引起多少议论,淮南数年间已然历经两叛,如今来个三叛也不稀奇。最近的新鲜儿事实在是太多了,黄皓被贬徙往建宁,同时随行的还有宫中的宦官,宫女等千余人。太子刘睿,太子妃费杨谋朝篡位,被赐死。黄门侍郎费承等一百多名各级官吏百姓夷灭九族,合计男女老幼二千余人被问斩。
蜀汉建国至今,未有过如此惨事。蜀汉皇帝刘禅,从贪图享乐不思国政的昏君一下转变为冷酷好杀的残暴之君。没几个人能接受这个转变,陈袛,樊建,杨戏,夏侯霸,张绍等蜀汉重臣连番求情,刘禅见都没见,只传出一句话,照章办事。
并非刘禅嗜杀,几日来只睡了不到五个时辰,不是不想睡,而是不敢睡,闭上双眼便是噩梦,几次惊醒后,再也不睡了。到了晚上,长乐宫依然灯火通明,仿佛这样才能减轻些恐惧和痛苦。毕竟刘禅从未决定过人的生死,没有杀过人,这些人虽然怀有贰心,密谋作『乱』,自作自受,但说到底决定他们生死的还是刘禅。
但是刘禅并不后悔,若不是命大,及早拜托了困境,今日死的恐怕就是自己了,这是其一。以此肃清『奸』佞,立威于天下是其二。唯有如此,才能重新树立蜀汉皇帝的威权,才能慑服人心。
幸好身边还有张皇后,张皇后小刘禅近二十岁,可如今更像是刘禅的保姆,每晚哄刘禅入睡。无论白日里的刘禅是怎样,夜里的刘禅总能展现温柔的一面。
又过了数日,刘禅精神状况稍好,使人诏群臣入宫议事。群臣对于数日前的惨剧仍多心有余悸,闻陛下召见,以往浮夸的作风早抛之脑后,唯恐去得晚触怒圣颜。不多时已经齐聚长乐宫内。
对于此次召见尚书令陈袛心中有数,早有准备,并不急着上奏,一副你们先说的样子。众人见刘禅容颜憔悴,可见也是饱受折磨。哪怕如此,陛下狠下心肠将谋逆众人尽数处死,可见陛下决心之大啊。心里想着,嘴上不敢怠慢,众臣连忙问安,请陛下保重龙体等等。
“『奸』佞皆以伏诛,有功者不可不赏,朕身体不适,却把这个耽误了,诸位爱卿可有怪朕?”一连几日心神恍惚,前番有功之人,并未有下旨做任何封赏。刘禅想起心中有愧,当先提出。
“臣等不敢。”
刘禅示意,身后宦官将早已拟好的圣旨展开,高声宣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此四句乃是后世汤显祖牡丹亭中(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