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惊雷入汉 > 惊雷入汉 第 10 部分阅读

第 10 部分阅读

    家前途,顺序在后的看过前者的比试,自然汲取了前者的经验从而使难度降低。单看跑道两侧也站着不少宿卫,就知道陛下对于此次比试的重视。大家马蹄都沾着石灰,踏出跑到之外不仅有印记,更有人记录。这可以说是非常苛刻了,纵然军队的选拔也没有如此严格。想到这里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是有些怨言。可聪明的并不这么想,比试的条件越是严格,选出的人员才越是优秀啊。

    对于众人心中的小九九,刘禅早已是了然于胸。做为这次比试的组织者,这不过是自己牛刀小试而已。

    “众卿无须担心,先由关彝将军演示一轮,再由众卿下场比试便可。”刘禅目视关彝道。

    关彝大步踏出跪地抱拳道:“臣领命!”宿卫连忙去牵关彝的坐骑。关彝站在起点处,目测赛道宽度及障碍的距离。自己也是首次接触此等比试,陛下也未曾先有过招呼,看来是陛下的即兴之举,自己可不能丢了陛下的脸面,失了关家的威望。

    兖州刺史州泰曾是荆州刺史裴潜的从事,因为公事多次与司马懿会面。等到司马懿大权在握,便提拔州泰加以重用。不幸的是州泰父母和祖父相继辞世,因此州泰要在家守丧九年。司马懿宁可使州泰的职位空缺九年,也不用其他人代替州泰,对州泰的信任与认可由此可见一斑。听说有吴军前来劫营,州泰顿觉兴奋,吴军远道而来竟然分兵劫营,未免过于贪心了。不过正因如此,自己也有了立功的机会。

    还没等全怿的吴军有所防备,州泰已经带着三万魏军迎面冲出了魏营。看到魏军来势汹汹,吴军不由得吃了一惊。“魏人竟有防备?”全怿惊魂未定道。两翼的全端以及东吴大将于诠见状,早挥军相迎与魏军战在一处。

    魏人来得生猛,吴军猝然受袭,队伍拉得又远,首尾不及救助。因此勉强抵挡片刻,便败下阵来。全怿虽是失策可终非庸才,见战势不利亲引全氏精锐抵挡魏军。东吴军制特殊,将领大都来自豪门大族,各有部曲也称作私兵。不仅如此,将领也有自己的食邑,用来养军。因此部曲各方面条件都要优于其他军卒,战力尤胜一筹。全怿所带的部曲多为全琮所留,都是沙场老兵更是强军。魏人不由得攻势渐缓,可中路被全怿顶住,两翼反成了魏军重点打击的对象。全端,于诠二人部曲也是不差,只是人数太少。毕竟全怿是全氏一族的首领,拥有部曲的数量和质量都不是二人可以比拟的。魏军着重攻击两翼,吴军抵挡不住被压的逐渐后退。唯有全怿的中军站得住阵脚,与魏人不分上下。

    寿春城墙之上朱成在东,南两侧往复徘徊关注着战局变化。见南营的焦彝把胡奋的魏军打得节节败退,可魏军韧『性』颇强,想击溃魏军非是一时半刻可以做到的。东营前诸葛诞的军队已经岌岌可危,却始终不给城中支援的命令。更可恶的是吴军,在南营后方被一队魏军阻截,无论如何也是难进寸不步。自己被任命为吴军的先锋向导,这次同来的吴军有三万多人。而眼下见到的还不满万人,余下的吴军怎么始终不见人影。

    再走到东城墙观战,远远的魏营之后似乎有人交战,离得太远看不清楚。便在此时身后一人疑道:“吴人怎会如此?”朱成转身视之,说话的却是张朔。张朔箭疮为愈,此番大战却是放不下心来。不顾身边亲信劝阻,执意要上城楼观战。

    “城中可是尚有精锐?”张朔身体虚弱,脸『色』也是难看的问道。

    “是啊,只等主公的号令。”朱成一脸焦急的道。

    “等不及了,再攻不破南营此战必败,吴军也难逃覆没……咳咳……当速速发兵支援焦将军。”张朔提议道。

    朱成见张朔提议,略感惊讶。这城中的精锐人马是诸葛诞特意留下准备给予魏军致命一击的,只等诸葛诞的号令行事。如今诸葛诞尚处于危势之中,张朔却是提议将精锐去支援焦彝攻打南营。南营虽然重要,可一旦如此诸葛诞的计划便被打『乱』。若是有个闪失,身为留守总指挥的自己不免要担起责任。

    看到朱成犹豫不决,张朔更是急道:“若是将军为难,可分我五千人马,我自去攻打南营!”

    见张朔不顾伤势也要出击,朱成心知情形必是危机。沉『吟』片刻道:“将军在此观战,我自去便是!”于是朱成命大将施全带八千步卒出南门增援焦彝,自己带着数万精锐在东门内随时待命。

    文钦吴军已『露』疲惫之象,不少伤兵仍是咬牙坚持,可毕竟时间太久伤势逐渐恶化,战力不由得削弱许多。眼前的魏军也好不到哪儿去,文氏父子三人和唐咨,王祚轮番冲阵勉强保持攻势不止。

    眼看身边军卒渐少,文钦心急如焚纵马疾呼:“阿鸯何在!阿鸯何在!”

    文俶见父亲呼自己小名,知其用意不顾一身伤势大吼道:“文俶在此!”言罢一骑当先,身后文虎带着百余骑相随,竟是有去无回之势!

    之间文俶长枪翻飞间杀入魏阵,魏卒难以抵挡。一骑人撞入魏阵深处,仍是豁命向前。魏将知其勇猛,不敢上前命军卒将一骑人重重围困。文俶精神抖擞,抱已死战之心一意向前,两侧文虎带着众骑相护一往无前。

    此时南营之中起了变化,得到施全生力军的支援,淮南军声威大震。魏军长期处于劣势,军力又少,终是被淮南军攻破几处透围而出。胡奋见状知大势已去,可也知此时若逃必是打败,唯有坚持待援方是上策。于是将周遭的魏军集结到中军所在再次列阵死守。

    焦彝见状心中赞赏,这胡奋临危不『乱』韬略非常,确是良将。于是一面将魏军围住,一面使众军去救吴军。营后的魏军正在竭力抵御吴人,不想身后万余淮南军杀来,两下夹击顿时崩溃。吴军见来了帮手,士气高涨,也不追赶魏军直杀入南营。

    城墙之上的张朔,见南面大局已定,赶到城东观战使人传讯给诸葛诞。城西的李平目视远方,一脸凝重暗道不妙。

    第33章 马革裹尸(1)

    第33章 马革裹尸(1)

    南营被破魏军仓惶而逃,可四周都是淮南军和吴军根本是无处可逃。腿脚快的早了一步跨出营寨,大部分魏军都与淮南军纠缠在一块难以脱困。散兵游勇在淮南军的战阵面前简直是送死一般,战场之上把后背卖给敌人,还指望活命么。谁都不想做垫背的,打仗的时候自己是第一线,逃跑时反而成了最后一个,与其逃跑还不如拼了。拼是拼了自己也死了,本来没这么窝囊,可你这么想别人却是惜命。身旁身后的同袍一撤,拼死的几位孤零零的等着挨宰,真是欲哭无泪。

    转身先跑也不见得好多少,身后冲过来的除了溃散的魏卒更有吴军。吴军眼看胜利在望,希望就在前方,顾不得多杀些魏军只是向前冲锋——只要冲过这南营便可生还。向侧翼跑的魏军还好些,扭头往后跑的魏军恰好和吴军撞在一处。吴军杀红了眼,魏军却是惊慌失措,可怜魏卒刚脱狼口,又入虎『||穴』,瞬间被淹没在吴军的『潮』涌之中。

    真正有经验的老兵明知九死一生,也拼了命般向胡奋的中军靠拢。个人在战场上的渺小的不值一提,唯有集体才是生存的唯一途径。胡奋并不带军突围,淮南军的兵力近乎魏军的两倍,自己能纠集的士卒也不过一万来人。势单力薄不说,还要面临吴军由后方的突击,这样的情况下想冲出包围,希望渺茫。

    于是胡奋指挥众军顶着淮南军的围攻缓缓向南营的角落移动。看似不起眼的动作,蕴含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智慧。移动的距离并不多,但却避开了吴人冲锋的路线。

    吴人并非不知晓胡奋避重就轻的用意,只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先与淮南军汇合。就在魏军南营崩盘的同一时刻,吴军后方出现了两支部队,正是陈骞与路蕃的魏骑。陈骞是绕路而至,路蕃则是杀散了拦路的淮南伏军赶来,两军同时抵达都晚了一步。陈骞见南营一片惨象,心头悲愤,两路骑兵合为一路冲杀吴军。

    身前是溃不成军的魏人,身后是要人命的杀星,吴军早已无心恋战一股劲儿的向前猛冲。魏骑紧随其后也跟着杀入阵中。淮南军,吴军,魏军几处搅合在一起又是一番混战。

    焦彝憋着一股劲儿想擒住胡奋为好友蒋班报仇。见吴人带着魏骑『乱』撞进来坏了大好形势,也是气急败坏。便在此时从后方赶来城中的传令官,焦彝闻讯长叹一声,只好约束众军抵挡魏人铁骑,护着吴军逐渐后退。

    变化来自东城外的激战,诸葛诞带出城外的淮南军其实有一半是刚征召不久的青壮。杀了乐琳之后,诸葛诞便下令将可以带到寿春的人口全部带到寿春城中。除了增强自身实力外,更重要的是削弱前来征讨的魏军。司马昭统领各州军马共计二十多万人,日耗钱粮无数,加以各种军需物资更是巨大的开销。这些都需要人力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前线,说是二十多万大军,可实际动用的军队民夫甚至超过了五十万之众。整个淮南施行坚壁清野战略,司马昭的军队在进入淮南地界后无论是物资还是人力都得不到任何补充。

    而在城内的诸葛诞有足够的人力充实军队,战斗力并不值得一提但可以用人数来弥补。吴军从南营攻入,焦彝带着城中的主力由正面攻击魏军南营。如此一来,南营禁受不住两面的夹击必然败退。诸葛诞虚张声势的阻拦王基的大军,只要拖延到吴军和焦彝的人马前来救援,便是成功。淮南城中尚有数万精锐,便待此时发动总攻。即使是司马昭的大军前来,也有一拼的能力——南营先败,魏军甚至兵力上还处于劣势。

    人算不如天算,吴军只有文钦这一万来人依照计划行事。磕磕绊绊总算攻破了南营,可浪费了大把的时间。诸葛诞施展浑身解数,淮南军甚至都退到了寿春城下也不见南城的援军。相反却等来了司马昭的大军。若不是朱成有所准备,精锐尽出缓住了魏军的攻势,淮南军至少要扔在城外两三万具尸体。东城的淮南军一撤,南城也接应到了淮南军自然不会多留。战场之上唯独剩下了全怿的吴军。

    宿卫牵来了关彝的坐骑,关彝的战马是一匹大宛良马,尤似其祖关公的赤兔马。众人见了各自称奇,刘禅跟随关彝习武有段日子自是见惯不怪。在众人注目之下关彝牵过战马,低头与爱马贴了贴脸,那马似通人『性』般对关彝表现的特别温顺。

    关彝翻身上马背负长弓,策马在石灰粉中行过停在了起跑线前。刘禅也是很想见识下这个年代武将的骑术与『射』术,往日训练一板一眼并无今日的挑战『性』。场内众人也都是翘首以待,尤其是参与比试的九名宗室,更期待从关彝这里得到些比试的经验。

    见到众人情绪高涨,兴致勃勃,刘禅满意的点了点头示意可以开始比试了。宿卫手臂一抡便闻鼓响,同时身侧的宦官点燃了一根长香用来计时。

    关彝闻得鼓响大喝一声,纵马疾奔,胯下战马四蹄飞驰速度极快。看看前方障碍将近,关彝猛斥一声,人马合一竟是凌空而起高高跃过。但见马蹄落地速度不减仍是向前,众人暗自叫好,不想刘禅一拍桌案高声先呼道:“好!”

    群臣见陛下开了头儿,也跟着随声附和,免得憋在心里难受。此时关彝已经驱马跃过数处障碍,跑了大半圈。场外的呼喊叫好之声络绎不绝,关彝却是充耳不闻。眼前便是最后一处障碍,关彝凝神屏息盯着箭靶,那箭靶在宿卫的拉扯之下左右横移频率颇快。胯下爱马照常跃起,跃至最高点时关彝双腿用力夹住战马伸手抽弓,取箭,张弓,搭箭一气呵成。战马前蹄刚刚触地,众人只闻弓弦一响,一箭正中箭靶红心之上!此时关彝也到了终点。

    刘禅等一众君臣看得目瞪口呆,不知谁先缓过神来叫了声好,众人才反应过来一起喝彩。关彝下马来到刘禅身前跪拜道:“末将幸不辱命!”

    看着关彝精彩绝伦的表现刘禅身躯微颤,起身扶起关彝道:“朕有此虎将何愁天下不定!”

    关彝的祖父关羽是名震华夏的虎将,当年天下人皆认为蜀中大将唯有关羽,关羽一亡蜀中无人可用,由此可见时人对于关羽的推崇。可惜关羽兵败身亡,关氏一族也元气大伤。到了关兴一代又是早早亡故,传到了关统竟也是如此。无奈之下传给了关彝,关彝是关兴的庶子,若非关统早亡,也轮不到关彝扛起这份家业。

    群臣只道是家族余荫庇护关彝做了虎贲中郎将这等高位,今日得见顿时有所改观。刘禅更是喜出望外,关家的后人尚且如此,蜀中其他名将的后人想必也是不差。等今天过后,定要尽数召来,一一见证才是。如此虎将正是目前蜀国所需,多多益善才是。刘禅心情大好,亲自斟酒一杯赐给关彝。便是开国元勋亦未曾有过如此荣耀,关彝激动万分谢恩之后一饮而尽。群臣此时皆是唏嘘,看来这关彝前途不可限量。

    哪知一人见刘禅亲自斟酒给关彝,心生不忿,嚷道:“跑圈『射』箭有何难处,陛下怎可厚此薄彼!”

    刘禅举目视之,说话者身高八尺,豹眼环髯,膀大腰圆正是上任不久的北军中侯张遵!“汝有何能?”刘禅见张遵扰了气氛,心中略有不快,可当初张绍便介绍过自己这个侄子有万夫不当之勇,倒不如让张遵也下场试试。因此又补了一句道:“可下场比试再说!”

    “谢陛下!”张遵转身下场准备,不理众人目光。关彝见张遵出言不逊不由恼怒,情绪激动之下一张红脸隐约透出了红光。

    片刻之后张遵牵来了坐骑翻身上马准备就绪。这个时代的坐骑大都不高,折算成后世的计量单位也就是一米多一些。张遵身形巨大骑在马上颇有些不协调。鼓声再起张遵纵马飞奔,速度之快竟不在关彝之下。转眼间也是将到终点,尚未到达最后一处障碍,张遵已然弯弓搭箭。众人见状无不惊讶,此时距箭靶有三十丈远,如此距离就要『射』箭么?只见张遵满弓而放,箭似流星赶月般飞出。这一箭力量极大,深入靶心后箭身尚自晃个不停。场下一片惊呼,都为张遵叫好。刘禅也是高兴,一日之间竟得了两员虎将。

    见到众人皆是叫好,张遵趾高气昂翻身下马便要去拜见陛下。关彝为人低调沉稳,今日得宠圣恩被这个黑大个削了眉角,关家颜面何存?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关彝长身拦住张遵道:“骑『射』也不过如此,敢与吾比试兵器么?”张遵天生神力嗜武如命,顺口答道:“有何不敢!”

    二人意气之争,也顾不上陛下众为大臣在场,各自取出兵器战在一处。刘禅见状就想阻止,可又想见见二人高下。后世电影电视中才有的镜头,今日可是实实在在的看到了。几个宗室各自盘算如何应付比试,二人争斗起来虽是耽搁了比试,众人也不在意。

    关彝,张遵的武艺都是家传,一刀一矛皆有奥妙之处,战了二十余个回合各自赞叹对手不凡。关彝深感张遵力大,心知若是硬拼未必胜过此人。想到此处关彝猛下决心,虚晃一刀竟是拖刀而走,张遵见状举矛便追。二人绕着场子追逐,看看将要追上张遵笑道:“往哪里走!”关彝呲之以鼻,拖在身后的大刀不知怎的竟是突然抡起砍向张遵。

    第34章 马革裹尸(2)

    第34章 马革裹尸(2)

    当关彝拖着大刀逃跑的时候,刘禅就联想到了拖刀计。后世演义评书中的关公常用这招,想不到竟是真的。张遵也听说过关家的拖刀斩法别具一格,看上去大大咧咧的追赶,实际心中早有了提防。拖刀计与回马枪差不多,都是伪装撤退猛然回击的路数。在这个时代,并不是某一人专有,可以说是大众招,至少会使这招的人不少。

    张遵一边追赶一边在心里演练了无数次如何防御这一斩,甚至连怎样反击都计划好了。可当关彝大刀飞斩而来的时候却发觉一切都有所不同。扭身跨步,臂膀挥舞的动作与预想中的相同,可在这些必须动作之前大刀已然砍了出来!关彝这一斩出手之前竟是没有丝毫征兆,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快!

    大刀已然当头砍到,张遵心中震惊手上却是不慢,双手举矛便是硬架。场外众人只听刺耳一声锐响,大刀重重砍再矛柄之上又急速弹起。只见关彝收刀连退数步,虎口满是鲜血。转目再看张遵,双臂举矛而立一脸沉重,脚下的砖石禁不住这一斩的力道竟然崩裂。

    掌声响起,刘禅一边鼓掌一边走到场中道:“两位爱卿皆朕之虎将,不可自相残杀,若有损伤岂不损朕臂膀。”早有宿卫跑到二人身边,接过二人武器。

    二将见陛下解围,彼此往日无冤近日无仇。连忙叩拜道:“臣等不敢!”

    刘禅呵呵一笑由身旁侍从手中接过酒壶,酒盏亲手斟满交给张遵道:“卿等祖辈情同手足,随先帝南征北战方有这一番基业。如今何不结为异『性』兄弟随朕建功立业?”

    关张二将功夫了得,家世渊源又忠心可靠,刘禅巴不得手中有这等猛将冲锋陷阵,因此出言拉拢。二人皆非笨人,如何不清楚陛下的心意?当下二人在刘禅及众臣面前结拜为异『性』兄弟,关彝大过张遵一岁为兄,张遵为弟。刘禅看着心里羡慕,若是自己这副躯体年轻个二三十岁,与二人结拜,便可重温桃园三结义的美事。发掘了两位猛将也是美事,更美的是这蜀汉朝堂之中还有无数功臣名将的后裔,暗藏着许多未知。若是十有一二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群臣此时都来庆贺,关彝张遵兄弟二人一时身价大涨,不少人已经私底下算计该把哪个女儿嫁给二人了。关彝身居虎贲中郎将,在宫内七卫之中刘禅特别重视虎贲卫。重视是好事,但也有不利的方面。重视虎贲卫的最重要原因便是关彝,关氏的身份让刘禅放心,这是绝对不可能背叛刘氏政权的家族力量。这样一来,关彝实际上此生的武运便是在深宫之中,担任这护卫首领不得离开。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是难以抵达的高度。可关彝身负如此武艺便显得屈才,沙场之上才是这等勇将建功立业的所在。如今得陛下的看重,外出领军只是时间问题。群臣几乎口径统一的判断,这关彝放到战场之上,所建立的功业会远超现在的成就。关彝如此张遵也是不差。于是群臣暗中盯住了两人,手快有手慢无啊!

    收拾好场地,接下来要进行的便是宗室的比试。对于宗室的水平,不少大臣都暗中向刘禅透了底,可刘禅还是抱有期待。

    参与比试的九名宗室见过关彝,张遵的两轮演示,反而没了压力,因此都是跃跃欲试。出场的顺序用抽签决定,九支长短不一的木条,依照抽到的长度决定次序。

    首先出场的是刘禅的小儿子刘虔。刘虔身材高大可一身肥肉,平白糟蹋了好身板。见是自己打头阵,呵呵一笑并不介意,大步走入场内。

    寿春城外战事已入尾声,淮南军接应到吴军后尽数撤回城内。城外的魏军把矛头对准了正与州泰交战的吴军。

    全怿自负将才,就是吴国之内也少有匹敌。如今自己带着家族精锐,怎会输给魏人?可事实便在眼前,自己所在的中军已然开始对魏军的反攻,两翼的吴军却是一个劲的败退。中路的魏人似乎没有料到眼前的吴军有如此战力,抵挡了片刻便止不住的向后。

    吴军整体处于劣势,自己的中军却是高歌猛进,既然如此倒不如用中军将魏军击溃,两翼的魏军自然也跟着败退了。做好了打算全怿不理会两翼的吴军,命令大军全力进攻,务求击溃魏阵。

    见到全怿的亲军也投入了一线战斗,州泰嘴角微翘似笑非笑般道:“人言东吴不善陆战,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当下传令众军缓缓败退,引吴军深入。

    见到魏军顶不住自己猛攻不住的后退,全怿感到血脉沸腾,兴奋不已。这一战若是获胜,回国之后必受众人推崇。届时便可以和孙綝一较高下,攀登权利的顶峰,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这是父亲全琮穷其一生,都未曾做到的事情。全氏一族也将由此一跃成为江东第一大族。想到这里顿时心情爽快,急命众军继续猛攻,不可给魏人喘息之机。

    此时吴军两翼的全端,于诠分别看出了端倪,均带士卒奋起反扑意图与全怿军会合。州泰与吴军初交锋时便设下了此计,自然不会让二将如此容易杀回,两翼的魏军人数逐渐增加。吴军战力人数都处于下风,纵然全端于诠二人舍生忘死拼命冲锋,也难以击退魏军。

    战了片刻远方的呐喊声渐弱,全怿心中一凛。举目望之,只见自己这七八千吴军周围都是魏军,完全陷入了魏军的包围之中。至此全怿才醒悟竟是中了魏人的『奸』计!可惜为时已晚,全端于诠一共才有一万多人马,也分别被魏人的左右翼围住。自己突围都是困难,想来救援全怿更是难上加难。见吴军开始慌张,州泰舒眉笑道:“大功便在今日!”言罢纵马舞刀杀入吴阵之中直取全怿。

    全怿毕竟是一族之长,名将之后。心知自己一时贪功冒进犯了兵家大忌,现今身陷绝境唯有奋力一拼搏取生机。魏军诱敌深入分兵包围,各个击破是好,可每一处的兵力也是相对薄弱。自己这七八千吴军接连猛攻魏人中路,魏将必然在中路多布士卒。全端,于诠两支人马被隔在后方,后侧魏军应该也有所准备。既然如此只有两侧魏军相对薄弱,全怿放眼望去心有定计。

    州泰信心满满杀向全怿,但见吴军令旗一展数员偏将齐出,刀枪并举带着千余人迎头截住去路。见吴人军少州泰冷笑一声挥军冲杀。趁此时机吴军主力向右侧魏阵猛冲,右侧魏阵领军者恰是由南营败退的徐州先锋官李广。李广好不容易逃到了东营,暗自庆幸自己命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先前被焦彝带着百余骑杀退自己数千人,阴差阳错没被追究还当上了正印先锋官。那焦彝不知何故,二次交战时双方还没列阵便带着淮南军撤退,一路丢下三处营盘。平白无故,自己又捡了件大功。

    正因如此自己又被王基看重,奉命镇守南营后身,做为抵抗吴人的第一道防线。天有不测风云,来的若是吴将自己倒是能战。偏偏是文钦,唐咨领着吴军杀来。那文,唐二人在魏国人称二寇,此寇非是一般的寇贼,而是巨寇的意思。

    自从文钦跑到吴国,有事没事儿就唆使吴人北伐。要知道扬州地域极大,魏人占淮南,庐江二郡。其中庐江治所为六安,这只是庐江郡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便在吴人的统治之下,吴人庐江郡的治所在皖县。魏吴各占扬州数郡,不约而同的在江淮地区坚壁清野,尽迁其民到国内生活。在两国边境交界之处方圆百余里形成了大片的无人区。

    文钦深通两淮地理,对于魏国的边防布置也是了若指掌,更兼勇猛好战深得吴人器重。文钦投奔东吴之后,魏国虽是改变了防御部署,可万变不离其宗。地形地貌不变,何处可屯兵,何处可屯粮都是难以变更的。因此文钦便成了魏国的心腹大患,吴人也确实依靠文钦在边境之地占了几次便宜。

    李广为人欺软怕硬,又是久闻文钦盛名,因此一时怯懦不战而逃。州泰想去支援南营,自然带上李广这南营大将一同前往。全怿在树林之中本就是和文钦计议好的,文钦开路,自己负责埋伏魏人抄袭之军。因此文钦怎样攻破魏营全怿看得是一清二楚。全怿一番观察之下,见侧翼是李广旗号,顿时大喜过望带兵直杀过来。

    见吴人来势凶猛,李广老『毛』病一犯又是心虚起来。众军环视之下,绝对不能脚底抹油,只好硬着头皮迎上吴军。全怿心知李广虚实,专盯李广所在猛攻。李广遮拦几个回合,抵挡不住只好让开了道路。全怿见果如自己所料,长啸一声带着吴军破围而出。身后州泰见了血气上涌,大骂李广没用,只得截下来不及脱困的数千吴军泄愤。

    吴军刚刚冲出重围,便要择路而逃,忽然前方一彪魏军杀来。全怿大惊失『色』,观来将旗号赫然是司马昭的西路魏军。司马昭分兵此处,显然寿春战事已休,难道是淮南军大败?全怿心中慌『乱』,自己一意孤行若是因此害了文钦失利,回去孙綝绝不会放过自己,更不会放过全氏一族。诸葛恪,滕胤等一干重臣都被灭族,此番失利岂不是害了自己。

    惊疑之间迎面魏将已然杀到,全怿缓过神来大喝一声,挺枪便刺。那魏将也不含糊,举刀一『荡』隔开这突如奇来的一枪,大刀翻转间杀得全怿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吴军见刚刚脱困又逢死路,心知难免一死各自奋战起来。

    突出重围的吴军不过数百人,大队都被魏军截在阵内走脱不出。来的魏军足有万人之多,顷刻之间这数百吴军尽灭,唯有全怿苦苦支撑。

    第35章 钟会(1)

    第35章 钟会(1)

    众人逃到城中,只见寿春城外十万魏军严阵以待,另有数路魏军向东营后方的战团杀去。诸葛诞一脸阴沉看着文钦,唐咨二人,虽没言语可那脸『色』再明白不过。吴军不是应该随着文钦等一同冲击南营么?为何跑到魏军东营去了,看形势似乎已经被魏军困住。

    文钦,唐咨二将也是恼怒,自己带的万余吴军到了城内只剩不到五千人,可谓损失惨重。若是全怿的吴军依照约定随后支援,不仅可以短时间击溃南营,更可以协助诸葛诞的魏军夹击王基的东营魏军。现在倒好,吴人本是以救兵的姿态前来助战,被全怿这么一搅合反而成了累赘被淮南军鄙夷。

    全怿也料想到了结果,见身边士卒消耗殆尽,不由得英雄气短。眼前这魏将力道刚猛,刀法纯熟,自己尽展浑身解数也只能勉强抵挡,被杀只是时间问题。此时魏阵之中一人喊道:“临渭亭侯手下留人,吾有话与全将军讲。”庞会闻声已知是谁,刀势一收不再攻击全怿。但见魏阵之中一人骑马而来,全怿口喘粗气,两臂酸疼,好一会儿功夫才定睛收神。

    来人驻马在庞会身旁,一拱手道:“在下钟会,在大将军帐下参赞军机,今日特为全氏生死存亡前来。”

    “全某愿闻其详!”久在江东可钟会的大名全怿还是知道的,自己孤身一人,生死在人掌握之中,倒不如听听钟会说些什么。

    钟会脸挂微笑,对于全怿配合的态度也不感到奇怪,接着道:“将军奉命营救诸葛诞遭此大败,会若放将军离去,将军更待如何?”

    全怿稍事休息,被庞会杀的狼狈之相已是不见,转而一股傲气跃然面上道:“必当提兵再战!”

    庞会见状脸上颇有不屑之『色』道:“手下败将,也敢言勇?”

    钟会止住庞会道:“全氏精锐尽数丧于此战,将军回去还有价值么?孙子通非是孙子远,将军须三思而行啊。”

    全怿闻钟会此言触动心中痛处,脸『色』数次变幻沉默不语。

    孙子通是东吴此时的实权掌控者孙綝,孙子远却是孙綝的兄长孙峻。吴主孙亮早年与孙峻暗中勾结,诛灭了托孤重臣诸葛恪后,孙峻便代替诸葛恪掌握了吴国的大权。皇后全氏之所以可以嫁给孙亮,都是由全公主孙鲁班一手安排。孙鲁班先嫁周循后嫁全琮,全琮死后便与这孙峻暗中来往,等到孙峻掌握大权二人更是明目张胆,无法无天。全氏一族被孙峻爱屋及乌,给予重用。可在内心深处,全氏族人对孙峻和孙鲁班都是深恶痛绝,苦于孙峻势大只好虚以为蛇。

    过了一段时间孙峻夜晚梦到诸葛恪在梦中猛击自己,醒来便患了急病一命呜呼,年仅三十八岁。孙綝顺理成章的结果了兄长手中的大权。可东吴世家豪族不忿孙峻已久,见孙峻毙命便趁此时机由北伐在外的骠骑将军吕据为首,联名上书推荐滕胤为丞相,想借此分化孙綝手中的权利。

    吕据是吕范的次子,擅于为将领兵,朝堂内外都认为他可以继承吕氏家业。滕胤是孙权遗命的辅政大臣之一,才能非凡。孙琳不与二人做正面冲突,暗中使吴主任命滕胤为大司马,接替去世不久的前大司马吕岱镇守武昌远离帝都。

    对此吕据和滕胤都是非常不满,于是兴兵讨伐孙綝。孙綝用吴主的名义号令各军对吕,滕二人进行讨伐,其中文钦,唐咨等均在孙綝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最后吕,滕二人兵败身死,夷灭三族。

    自此以后,全氏等江东大族逐渐被孙綝疏远,反而更为宠信文钦等魏国降将。全怿擅自违抗军令,贪功冒进导致大败。自己手中的力量也在这次交锋中损失了大半,回国不过是死路一条。孙綝巴不得借此打击削弱江东豪族的势力,根本不会放过自己,甚至牵连全氏族人也是理所应当。

    “哎……愿士季教我……”全怿思虑良久,就算自己战死此地,全氏也难逃灭族之祸,想保全宗族也只有投降一途了。

    两翼吴军尚在谋求突围,与魏军激战不休。全端一杆大刀所向披靡,若是庞会在此定可看出,这全端的武力绝对在其兄全怿之上。突然一骑冲入阵中,挺枪架住全端大刀,全端见来人竟是兄长,不禁一愣。

    “兄长你这是?”见其由魏军阵中而来,全端心中已然猜中几分。

    “莫怪愚兄,此战已败,若是回去你我纵然不免一死,宗内老幼也难有活命……”全怿脸有愧『色』,急忙解释。

    全端明白兄长说的也是实情,于是道:“即使如此,何以保全宗族?”

    “钟士季答应我封锁消息,暗中派人入吴营救族人……”全怿一向在这弟弟面前趾高气昂,不可一世,如今自己投降不说,又做了魏军的说客心中一阵酸楚。

    “也罢,端愿随兄长!”全端当机立断,喝止众军放下武器。想想又道:“于将军尚在阵中,你我可亲自去劝!”

    二人来到于诠这边时,只见于诠浑身浴血,带着千余吴军往复冲突,大刀翻飞之处魏将无不落马,骁勇非常。

    钟会,庞会等人也已赶到,见于诠勇武,心中喜爱。庞会提刀上前劝道:“将军何不早降!”于诠反手拔掉臂上箭矢,冷目视之。全怿,全端也纵马上前道:“我二人已经降魏,将军何不随我等一同,免伤士卒『性』命。”

    于诠见二人投降,勃然大怒道:“受命而出,为人救难,既不能救,又降他人,义所不为也!汝二人尚有脸来做说客乎!”全怿,全端被于诠一番怒斥羞愧万分,抬臂掩面而走。

    于诠不理二人,掷盔于地道:“大丈夫在世,得死于战场者,幸耳!”言罢挥刀直取庞会。庞会无奈挺刀相应,二将斗了二十余合,于诠人困马乏,刀法渐渐散『乱』。庞会惜其忠勇,不忍取其『性』命,迟迟不下杀手。

    于诠见状吼道:“贼子欲辱我耶!”奋力抡刀抢攻。庞会终是不忍,竟拨转马头弃战而逃。于诠见四周吴军皆是跪地而降,长叹一声纵马冲入魏阵,死于『乱』军之中。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于诠有焉。后人有诗赞曰“司马当年围寿春,降兵无数拜车尘。东吴虽有英雄士,谁及于诠肯杀身!”

    宗室比武只剩下三人,分别是刘禅的第五个儿子刘谌,甘陵王刘永的小儿子刘晨,以及刘封的儿子牙门将刘林。前面的六位,即使是武力不俗的刘瓒,刘恂二人也没有进行到最后的『射』箭环节。宗室虽然很小就接触马匹,可骑马无非是炫耀狩猎之类。对于寻常人来讲骑术可算是精湛,与战场上的骑士比便逊『色』许多了。

    众人都是跃过了两三处障碍,便无力继续向前,不是撞飞了障碍物就是绊倒。刘禅靠在椅背上,单手拄脸,心中有些后悔。这障碍赛在后世觉得过的容易,可上得了电视至少是洲际级的比赛。今日拿来考验众人,似乎有些过了,一连六人每一个能跑完半圈,糟糕透顶。回去之后还不被传为笑柄?

    武试与文试不同,文试之中的内容不可外泄,武试并没有这个顾忌。因此这殿前广场之上,已围了不少文臣武将,都想凑凑热闹,顺便看看陛下大力提拔的宗室能力如何。之前的北军中侯张遵就是闻讯赶来的。

    接下来上场的是刘晨,经郤正提醒,刘禅想起了不久前为甘陵王送信被黄皓挡在宫外的便是此子。刘晨看起来普普通通,与一般的王(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