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部分阅读
势,然后再后防布防,拖延住淮南军等待南营和西营的魏军前来支援。
第一线的都是魏军的精锐,以豫州军为主在王冲曾烈二将的指挥下成功的顶住了淮南军的攻势。淮南军大将杨虎被任命为此次突围的先锋,抡起大斧在魏军阵中横冲直撞甚是勇猛。见到杨虎凶猛,魏军阵中王贲,王敬两员小将并马杀来。两人都是王基的族人,前次与蒋班作战时被任命回援项城,因此错过了激战。眼下看到这淮南军将领勇武过人,像是个大将,于是兄弟二人决定先拿住此人立个头功。
“黄口小儿也来送死?魏军无人呼!”见二将杀来,杨虎喝道。
“看我兄弟二人取汝狗命!”两员小将叫骂间,两条长枪已是杀来。
蒋班兄弟阵亡之后,杨虎整日自责,深恨自己为何没有与二人共同赴难。因此在这次突围中主动请愿为先锋。见到这两个魏军小将嚣狂,杨虎冷哼一声神『色』不动的举斧迎上,心中却是下定决心要斩此二人立威。
双方交战之处在土山东侧,是一片开阔之地但也容不下十余万人的厮杀。实际上短兵相接的兵力大概在六七万左右。魏军投入的是精锐,为的是遏制对方的势头。淮南军投入的却是一般的士卒,为的是养精蓄锐。目的虽然不同,可这种规模的厮杀间精锐和普通士卒的差距并不明显。
几万人搅在一起,没有列阵活动的空间,只是不断的向前冲杀。精锐也好,普通的军卒也罢,大家一样是人,一样面临着几把刀枪同时杀来的情况,挨上一下这条『性』命基本就是交代了。受伤的军卒更是悲惨,本来可以躲开的躲不开只好断送了『性』命。
王基在阵后观察片刻沉『吟』道:“这是消耗战!竟被诸葛公休算了一计!”
身旁的陈骞道:“诸葛诞知我等必用精兵阻拦,不计死伤的打起消耗战。如此看来必有后着,不得不防啊。”
“话虽如此可两军胶着在一处,想换下精锐已经是晚了。”王基摇了摇头道。
“看来只有消耗军力拖延时间了,只要等到南营和西营的援军便可缓上一缓。”陈骞盯着战场道。
“传我命令,留老弱守营,余者皆出营作战!”王基回头传令道。
传令官得到王基的命令,跑向本方大营。大营中尚有五六千新兵,其中便有刚刚死里逃生的赵老三。
在淮南军的后方,是本次出击的总指挥焦彝。看着前方的战事皆如所料,焦彝松了口气,调动没有参战的数万人马进入战斗位置。这次突围行动可以说是计划周密。大家都意识到全军突围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大部分的将领和军卒都要长埋在这寿春城下。牺牲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没有人愿意做牺牲品。突围的战术安排只有少数核心将领才知道,大部分的将领和军卒根本不清楚上级真实的用意。在诸葛诞等人的蛊『惑』和激烈之下,都是斗志昂扬,以为可以凭借勇力杀回江东。这瞒不过所有人,但事情没有发生前,谁会因为一丝丝的猜测便违抗军令呢?军队之中服从上级是理所当然之事,完不成上级的托付就是罪过。
焦彝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是为了最终的突围,不得不这样做而已。
双方激战不休的军情很快送到了南营的徐州刺史胡奋,以及西营的大将军司马昭手中。听到消息双方都是没有立即出兵,而是冷静的思考淮南军的用意。用二十万人包围十余万其实是勉强的做法,兵力上淮南军虽然逊『色』可比起魏军也不过差个七八万人左右。寿春城中多得是青壮,发给刀枪编排成队就是战力。数量不是围困寿春的关键所在,围困寿春依靠的是人心。
诸葛诞强行征用了整个淮南地区的人马,人心本来便是不齐。又经历了两次战败的打击,更是军心涣散。这样的军队只能撑一时之勇,最大的缺陷便是难以持久。淮南军发动速攻,相信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既然如此便该火速支援东营的王基,不过诸葛诞的真的会选择东营突围么?
毕竟是刚刚交战,淮南军中只看见诸葛诞的旗号,还没见到诸葛诞本人。而且淮南军虽然是大举进攻,可城中至少还有五六万人马没有动静。
“会否是贼军的试探?”兖州刺史州泰举出了一种可能『性』。
“诸葛公休好不容易振奋的军心,多半不会用来试探。”钟会道。
“王豫州处恐怕难以久持,当速做打算!”裴秀道。
司马昭看了看地图道:“贼众如此,我等也不得不应战了。”
看出司马昭略有不情愿之态,钟会近身道:“贼军知我等不愿力搏,因此主力冲击不顾伤亡。若是不应,恐怕难以困住贼军;若是应战,我军伤亡必众,就算获胜恐怕也是元气大伤!”
“士季有何妙策?”司马昭问道。
“会有一计,可略减损伤。不过正面交战却是避无可避的结果。”钟会想了想道。
刘邵和范恩两人第二天便被刘禅委以重任,两人不是在朝中任职,而是在呼雷阙挂名。刘邵名门之后,才学和胆识都是不差;范恩武艺出众,心思缜密,二人在同龄人中都是难得的人才。不过缺点也是明显,便是容易冲动。这种『性』格在官场之上,尤其是蜀汉的官场之上是吃不开的。
当初的廖立,杨仪都是因为逞一时之快获罪,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更何况刘邵范恩两人没有根基,更没有做官的经验。尤其是二人对于贪官污吏与生俱来便是深痛恶觉的态度。使两人更难再官场之上与同僚上级相处。
因此刘禅选拔二人加入呼雷阙,负责在川中各地游『荡』暗中搜集情报。随之而下的便是严令各地不得私自加税的圣旨。国家正常的税收条目已经很多,各地在巧立名目的对百姓苛捐杂税百姓自然是苦不堪言。
文立等人忙于控制国内所有的产盐之地,建立新的体系用来管理盐的生产和运输贩卖,使除朝廷之外的家族势力『插』不进手。这是刘禅要抓到自己手中的一个大筹码,盐是百姓生活的命脉,不可以落在其他手中谋取暴利。
呼雷阙不断的补充新人,但能让刘禅放心委派事务的人并不多。由于经常是外出各地,面对地方势力的阻挠。因此呼雷阙的人都是以组为单位办事,首脑之处必定是一文一武,彼此有个照应。刘邵和范恩恰巧是一文一武,刘邵懂些武艺,范恩的心思也是够用。二人先搭档一段时间,经过岁月的洗礼和磨练之后,二人说不定有更高的发展。
寝宫之内刘禅正在探望张皇后,宫女见刘禅来了便要去叫醒张皇后。刘禅连忙摇手制止,自己坐在床边,看着睡梦中的张皇后。张皇后睡的香甜,嘴角挂笑。刘禅越看越是欢喜,虽然是本体刘禅的种,对于现在的刘禅来说和亲生的没什么两样。
不知何时刘禅离开了寝宫,外面守候多时的小太监跑了过来,看样子似乎是入宫不久的新人。刘禅对这小太监没什么印象,见状停下了脚步,等待小太监赶上。
第61章 民亦有责(1)
第61章 民亦有责(1)
追上刘禅的是专门侍候后宫高贵人的小太监,刘禅长住长乐宫后便和张皇后双宿双息。后宫妃嫔没有传召是不允许进入长乐宫的。小太监是来传话的,高贵人恳请陛下移驾到华阳宫休息。依照规矩应是高贵人亲自来拜见刘禅才是,碍于之前刘禅下过的圣旨只好由身边的小太监代劳。刘禅在长乐宫中待得时间不短,这小太监看样子也是等了许久。
张皇后有孕在身的消息不过是刚刚传出,这高贵人便抢先出招,看来这后宫之中恐怕并不简单。平时和张皇后两个人生活得惯了,张皇后又不是喜欢『乱』吹枕边风的女人,所以对于后宫的妃嫔们,刘禅几乎没有什么了解。
“朕今日尚有公务要处理,改日吧。”刘禅对高贵人等妃嫔的印象并不好,摆手拒绝了小太监,自顾走了。
陛下如此说小太监怎敢不听,等待刘禅离开,这小太监一溜烟的跑出了长乐宫回报自家主子。无论是刘禅还是小太监都没有注意到,在不远处的凉亭中,张皇后的近身老太监张淳静静的注视着一切。
一觉醒来只觉得饭香袭人,刘禅『揉』了『揉』眼睛便看见一桌精致的早餐。张皇后指挥者下人忙前忙后,见到刘禅醒来连忙招呼下人端来了洗漱用具。
“怎么醒得这样早?这些事让下人来做便可。”刘禅拉住张皇后坐在身边道。
“陛下,臣妾听下人说陛下昨夜曾来看望臣妾。怎么不在寝宫休息,反而睡在这里,身体要紧啊。”张皇后关心的道。
“朕唯恐惊动了皇后休息,影响了孩子……”刘禅说着说着,伸手请按在张皇后小腹上。
“陛下……”张皇后娇羞不已。
昨夜发生的一切张淳等人都一五一十的奏明了张皇后。张皇后并非是刘禅的原配,又一直没能给皇室增添血脉,所以并不是十分得宠。后宫的高贵人等妃嫔知道刘禅喜好玩了,经常是花样百出的勾引刘禅。这种情况已然数年有余,张皇后心知难以改变什么,早有些心灰意冷的意思。并非是自己不晓得争权夺势,不会取悦陛下。而是面临的对手实在是太多,各种伎俩层出不穷,实在是应接不暇。
没想到刘禅突然转了『性』子,整日与自己生活在一起。这让张皇后倍感欢欣,无论是宫内还是宫外,陛下要做的自己定然是鼎力支持。走过了最为困难的时期,又有了身孕,这陛下便不能总绑在自己身上了。对于昨夜刘禅的表现,张皇后除了感到幸福,还有一些感动。但就算自己把刘禅拴在身边,怀胎十月之久刘禅宠幸其他妃子不过是早晚的事儿。与其被动,不如主动,不过人选么就要好好考虑了。
“臣妾不能侍寝,陛下也要有休息的地方。时间久了,姐妹们多会以为是臣妾缠着陛下,使陛下不能宠幸其他姐妹。”张皇后低声道。
“皇后多虑了,皇后的为人朕还不知么?”刘禅不以为然道。
南营和西营的魏军略作商议后很快有了动作。南营方面由奋武将军石苞亲提四万人马赶赴东营支援王基。西营则由兖州刺史州泰带着四万人马『逼』近寿春城下。对于两路魏军的动向,城头之上的淮南军看的一清二楚,情报很快传到了东城下指挥大军的焦彝手中。
十万淮南军背倚寿春城作战,正面是王基的东营魏军,侧翼是石苞的南营魏军。两路魏军加起来也在十万左右。焦彝指挥大军分兵而战,死扛两路魏军,摆出一副消耗的样子,也不急着突围。王基,石苞等人心知淮南军在此拖战必有打算,无奈眼前淮南军势头正盛除了专心抵御别无他法。
杨虎在阵前与王贲,王敬两员魏将厮杀不休。杨虎正是壮年弓马娴熟,一杆大斧势可开山。王氏两员小将虽是骁勇,但经验和力量都难以和杨虎相提并论,双战杨虎仍是处于劣势。三匹马走马灯般的转圈厮杀,不觉已经深陷魏军阵中。
十几万人马越战越久,此进彼退,彼进此退往来不休。时间一久淮南军底气不足的问题逐渐开始显『露』出来。大家抱着突围的心思猛冲猛杀,只有初期夺取了魏军阵地。之后便是再无寸进,被魏军牢牢的按在当中,冲突不出。这时不少军卒将领都看出了原因所在,非是自己不卖命,而是上级并没有组织大家继续突击。
淮南军采取消耗对方军力不急死伤的作战方式,初期是很见成效。王基的豫州军团精锐正面阻截成功,可付出的却是成片成片倒下的精锐战士。淮南军也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少兵将缓过劲儿来不觉放慢了手脚。嘴上来不及说,心里都有了怯战的心思。
在阵后指挥的焦彝看出大军懈怠,暗道皆是无用之兵。于是目视施全,施全会意双手抱拳深施一礼,提着大刀翻身上马。喝道:“儿郎们,随老子杀出一条活路!”得到充分休息的近两万淮南精锐闻言都是振臂高呼,随着杨虎向魏阵杀去!
对面的王基也是看出了门道,淮南军阵型一有变动便示意陈骞带着骑兵出击。同时王基的中军只留下三千余人,余者也是尽数向前。
面对淮南精锐发起的冲锋,惨烈交战中的魏军难以抵挡,接连的败退。原本有了怯战心思的淮南兵将看到己方精锐如此威猛,又重新恢复了信心,也是跟着拼命前冲。心里都在想着能否借着精锐在前的机会逃出生天。
淮南军撞阵而入,与杨虎交战的王贲王敬都是吃了一惊,手上难免有些慢了。本来二人便是处于下风,杨虎又怎会给二人迟疑的机会?只闻一声暴喝,王敬被杨虎的大斧砍在肩膀之上,倒栽马下。见到同伴坠马,王贲更是慌张,虚晃一枪拍马便是要跑。没跑出多远只觉得身后风声响起,杨虎的大斧剁在自己后背上,喉咙一甜也是跌落马下。斩了二将杨虎斗志高昂,一骑当先杀入魏阵。
豫州大将王冲正指挥众军列阵抵御对方的猛攻,远远望见族中的两员小将落马,心急如焚。投军之前族中的兄弟把这两个孩子托付给自己照顾,如今竟是双双殒命沙场,回去要如何向族人交待?
陈骞的铁骑和魏军东营最后的人马也投入到战阵之中。淮南军以步卒居多,冲击了一阵便撞上了陈骞的骑兵。步骑异势之间,即便淮南军是精锐之师,仍难以抵抗魏骑。一时间攻势受阻,伤亡不断。战场极大但到处都是厮杀中的双方兵将。魏骑只能前冲无法横向支援,虽然与魏骑交锋的淮南军受到了压制,但其他区域上仍是魏军节节败退的迹象。
侧翼的石苞并没有投入主力作战,只是威胁淮南军的侧翼,减轻王基正面防守的压力。焦彝突然发力,命令精锐正面突击,整个战场的运动方向压向了正面的王基军。石苞叫了声不妙,一马当先,所带来的四万魏军全部投入了战斗。誓要拖住淮南军向前的步伐,同时针对焦彝所在的中军发起猛攻。
中军所立的大旗是诸葛诞的旗号,实际上指挥的却是焦彝。焦彝藏身在大军身后始终不『露』面,魏军也判断不出指挥人马到底是不是诸葛诞。石苞瞄着淮南中军阵地的方向进军,也有一探究竟的想法,不过主要目的还是夹击淮南军。
城头上的淮南军看到南侧的魏军冲向焦彝所在,于是令旗一变。只见城门再开,淮南大将李平带着五六万人突出城外迎向石苞的军队。见淮南军人数众多,石苞不禁冷汗之流。城中的淮南军一共也就是十五六万人,目前看来就算城中还有人马也是不多。于是急忙差遣传令官去城西求援。
城西的魏军在州泰的带领下缓缓的压向寿春城下。寿春城上守军都是严阵以待,看着魏军的动向。东方的战事激烈非常,喊杀之声不绝,州泰频频派出探马去往来通报战况。接到石苞的消息,州泰犹有不信的道:“诸葛公休竟是如此蛮干?”军情紧急也顾不得多想,州泰留下万余人马驻守在防御工事之上,自己带着数万人赶赴城东驰援石苞。
寿春城上令旗再变,焦彝轻轻叹道:“终于是来了。”于是使人去通传正在激战中的各军,不多时施全,李平二将带着百余亲信回转到了中军。
“诱敌之计已成,你们速速回城准备跟随主公突围!”焦彝语气冰冷,斩钉截铁的道。
“是!”二将抱拳便是带人回转城内。走出不远见焦彝却是没有离开的意思,二将又纵马到焦彝身侧道:“将军可随我等入城,突围之战尚需将军之力。”
“这十余万人泰半皆无斗心,眼下形势所迫各个争先,稍后便是土崩瓦解。”焦彝意味深长的道。
“我等也知时间有限,还请将军与我等速行。”二将道。
此时石苞也是发觉事有蹊跷。从寿春城中杀出的淮南军只有部分是常规军卒,大半却是不堪一击虚张声势的新兵。
“焦某在此尚可拖延些时间,否则大军一崩即溃难以支持到主公突围!你们速速入城保护主公,休要拖延时间!”焦彝提起大刀,伸手拂拭刀面道。
“如此将军岂非。”
“军法从事!”见两人尚待争辩,焦彝猛的喝道。
施全,李平见状无能为力,各自催马回城去了。没有两人的指挥,淮南军的军心渐渐慌『乱』,开始逐渐的退缩。尤其是李平带出的数万人马,不少新兵都是不断的逃跑。焦彝冷哼一声,传令各军听自己号令,又派出了亲兵往各处押阵斩杀逃兵。
第62章 民亦有责(2)
第62章 民亦有责(2)
经过张皇后的劝诫,刘禅也是明白终究要换其他妃嫔服侍自己。于是前往后宫去挑选,被冷落许久的后宫佳丽听闻都是浓妆艳抹,争先恐后的来到大殿之上。刘禅高坐殿上,看着数不过来的美女们大饱眼福。
宫中的妃嫔平日里便是明争暗斗,可刘禅对皇后张氏专情,这是谁也没有办法的事。甚至连长乐宫都不许妃嫔们私自进入。几个月来后宫平静了许多,皇上大家谁都抢不到,彼此间的争斗也是偃旗息鼓。后宫被刘禅“大清洗”之后,妃嫔们失去了心腹宫女和太监。没了这些耳目,连欺负人都不顺手,地位不高的妃嫔借此有不少都抬起了头。
被陈袛等人利用的高贵人等一批妃嫔明白自己能留在宫中已经是烧高香,但陛下宠幸的机会也恰是巩固和提升自身地位的绝佳时机。皇后怀孕在身,这个时候也无须担心皇后的『插』手和干扰。只是自己这一批人在陛下心目中的印象极差,估计多半不会得到陛下的恩宠。文武百官在朝中的站位是依据官职高低,地位显贵来排列。后宫也是相同,往常高贵人得到本体刘禅的喜爱,凌驾于众人之上。现今只能忍气吞声,排在她人之后。
若是几人之中挑选一人倒还容易,这几百名美女要挑出一个来就是折磨了。刘禅看来看去看花了眼,一时抉择不下。见刘禅犹豫不定的样子,底下的妃嫔们都是暗自着急,碍于礼数也只好默默的等待,不敢有什么多余的动作。
熬得久了,刘禅随意指了一名姿『色』上佳的妃嫔,便起身离开了后宫。被选中的妃嫔喜出望外,欢喜着回去收拾。余者都是一脸失望,难掩嫉妒之『色』。谁先得到陛下的宠幸,便有一步登天的机会。
回到书房,郤正和樊建早已恭候多时,与二人在一起的还有成都令吕辰。见到刘禅带着司马胜之来到,三人都是跪拜。郤正之前与杨戏一起负责处理两大家族的善后事宜。樊建因为尚书台本身公务繁多,人员亦少,因此主动请命寻人代替自己配合杨戏。
“启禀陛下,清尾之事已经结束,所得财产尽皆送于国库之内。”郤正先是回报工作进度,递上了奏折。
“南征之举国库消耗甚大,所抄掠之金银填补国库恰是时候。”刘禅接过奏折看了看笑道。
“诸葛思远传来消息,永昌的扩建已然开始进行。庲降都督霍弋深得南人之心,工程进度比预想的要顺利得多。”樊建也是递上了南中传来的书信。
“不知张翼的前锋和马承的商队进展如何?”刘禅边看边问道。
“在永昌休整之后,张伯恭的前锋军已然出发。霍弋遣杨稷,『毛』炅二将率领南中健卒相随。出征时日尚短,因此尚无消息传回。马承的商队留在永昌休息,等待前军打通道路再行出发。”樊建答道。
“如此甚好,由当地人相助应有事半功倍之效。”刘禅点头称善。
“据诸葛思远说尚挑选了一批身毒人相随作为向导,以备不时之需。”樊建接着答道。
“诸葛思远思虑周全小心谨慎,可免朕之忧了,哈哈哈哈。”对于诸葛瞻的安排,刘禅十分满意,不由得大笑。
后世对于诸葛瞻的评价并不是很高。穿越之后经过观察刘禅发现这诸葛瞻也并非是后世所传的那么差劲。除了为人有几分骄傲之外,做起事来在蜀汉朝堂还算是稳妥的。经过武阳平叛之后,也显得成熟了许多,因此把南征后勤的工作交给了诸葛瞻来办。
“这段时日诸公多有『操』劳,明日朝会皆有赏赐。”刘禅道。
“谢陛下!”三人闻言皆是跪拜谢恩。
再次起身后樊建脸有犹豫的问道:“近闻陛下整治各郡税赋之事,臣等略有愚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长元有何高见?快快说来。”见樊建的态度,刘禅也感到好奇。
“陛下连日所施之政皆是维护百姓,臣以为此举多有不妥。”樊建道。
“长元是指朕不应爱惜百姓么?”刘禅略微一愣。
“民乃国之根本,臣怎敢进言陛下自伤国体。”樊建和吕辰两人跪拜在地。
听出樊建话中有话,刘禅也知这樊建在朝中亦属能臣,非是无的放矢之辈。因此刘禅凝神细听,等待下文。
诉说之间樊建难免引用大量的古典,对此刘禅早已适应。百姓作为国家的根本是需要统治者维护的。但作为被压迫剥削的最底层,百姓也是需要管治的。造成国家衰败的原因有很多,并非是登记为良民缴纳赋税国家就一定会富裕。
刘禅之前的做法无疑是打压了士族,给百姓一个相对宽松的生存环境。但作为穿越者的刘禅对这个时代的百姓还没有深刻的认识。这个时代的百姓有一个共同『性』便是逃税。天下之大,何处皆可安家。无论是贫穷富有,都不喜欢自己的财产拿出去交给国家。
曹魏实行的是按照户头收税,既是每年每户人家都要缴纳一定数额的税金。这是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在放宽了田赋之后更显得尤为重要。百姓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多一分钱生活品质便会提升一分。当家中有人娶妻生子,打算另立门户生活的时候。形式上是独立生活,但并不登记入户,这导致了官方的户口上仍然是一户,只收得到一户的赋税。更多的人嫌这样做麻烦,独立生活之后索『性』根本不登记入册,这样国家一样没有收入。
蜀汉实行的是按照人头收税,有多少人收多少税。不想交纳人头税的百姓家里添丁加口,也不会告知官府。如此一来一户人家可能有七八口人,但交纳的只是三口人的赋税。这和曹魏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即是曹魏以户收税,所以户少人多;蜀汉以人收税,所以户多人少。
刘禅一味的维护百姓采取宽容的政策,时间久了难免让百姓生起了骄纵之心。樊建的出发点并非是维护士族,而是建议刘禅在士族和百姓间采取一种较为平衡的政策。
成都令吕辰也做了详细的补充。诸葛亮为政期间执法甚严,官僚百姓就算有投机之心但在当时严密的执法体系下却没有机会做投机之举。所以当时的蜀汉国力增增日上,就算是诸葛亮屡次兴兵北伐,国内也是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百姓的生活不因为长年的征战受到丝毫影响,这也是诸葛亮治国为人称道的地方。
但是当诸葛亮去世之后,继承者不能像诸葛亮般严格执法,面面俱到。没有了强势的维护和统治,国家体系开始迅速崩溃。大批的官僚和百姓看到了投机的美好前景,于是贪墨,逃税等开始泛滥。仅仅诸葛亮去世的那一年,只是蜀郡地区便少了一万多户百姓。这些百姓都逃出了蜀郡,跑到了别的地方做起了黑户。放眼到全国,会流失多少百姓?
后世经常把诸葛亮的事必躬亲作为诟病诸葛亮为人的特例。可谁又知道只能依靠人制的三国时代,诸葛亮只有事必躬亲才能保持国家体系的健康和完善。蜀汉的政治根基是无法和秦朝相提并论的,根本没有条件让统治者或是诸葛亮做如商鞅般的,根本『性』的体质改革。
听完樊建的陈述,刘禅深吸了口气,事必躬亲,是不得已而为之。国家的根本是百姓,但力量来自于世族。刘备入川到今不过几十年光景,这点时间并不够蜀汉扎根。所谓的改革首先触动的便是士族的利益,包括命令文立等人抓紧盐脉,打击贪墨等事在内皆是如此。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天高皇帝远,最近发生的事情已经多次证明了这个事实。没有忠心可靠不畏强权的臣子盯着,任何法令的执行程度都是大打折扣。换而言之,人是决定兴衰的关键。
想从根本上转变国家的体质是做不到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监察体系来辅助政令的顺利执行,达到最佳的执行效果。送走了众人后,刘禅坐在房中冥思苦想。
诸葛诞等人费尽心力成功的把魏军吸引在东门之外,带着亲军和文钦的东吴人马在城中整装待发。只等焦彝等人回来,便开始突围。李平和施全明白焦彝放弃逃生,留在阵中舍命拖延魏军的良苦用心,只好带着亲随入城和诸葛诞汇合。
到了城门处回首望去,只见诸葛诞的旗号在阵中飘扬,人群之中难以望见焦彝的身影。淮南军参差不齐,人心涣散久战必败。焦彝非是不想走,而是不能走。一旦东侧的大军迅速的崩溃,诸葛诞成功突围的几率便会大幅减少。这样一来,这十几万人的牺牲便没了意义。能指挥十万大军作战的,除了诸葛诞便是焦彝。或许文钦也能,但文钦是吴将怎么指挥得动淮南的军马。
李平长叹一声道:“走吧,主公等急了。”
施全目视远方没有动静,忽然调转马头奔向诸葛诞大旗方向。李平见状疾呼道:“你……”还没说完便听施全叫道:“焦将军身为大将尚且不顾生死,他日地下岂不孤单!替某转告主公,施全必定拖住魏人步伐,至死方休!”
“至死方休”四字传来之时,声音已然渐远。李平面『色』变幻,一咬牙飞驰入城。
第63章 脱笼之虎(1)
第63章 脱笼之虎(1)
寿春城外激战不休,魏军虽然发现了淮南军的意图,但和十几万淮南军胶着在一起难以脱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淮南军的士气转弱,但十多万的兵力仍是优势。魏军此时看起来稍占上风,仍是不敢掉以轻心,稍有疏忽便是一场大败。
就在大军酣战之刻,寿春城南门忽开,一支人马迅速杀出直冲向魏军南营。见到淮南军杀出,魏军都是严阵以待,准备给予对方痛击。徐州刺史胡奋留下数千人守营,亲自到防御工事处指挥。魏军的土山和沟堑大致的设置与东线相同,不同的是这条防线上足有三万多名魏军守护。更兼胡奋亲自指挥,层层布防井然有序。
淮南军照搬东门出击时的套路,盾牌军在前,工事兵和敢死队随后。这次出击的淮南军在三四万人之间,兵力上并没有优势。但依然是根据魏军工事的宽度投入了大量的兵力。
见到淮南军采取高损伤的作战方式,胡奋表情凝重。两军既然兵力大致相等,淮南军又是势在突围,应当集结精锐突击一处才是。现在这种大面积的攻势,毫无重点可言,兵力损失极大而且对于攻破防线是毫无帮助可言。看看淮南军『逼』近,胡奋传令各军开始攻击。
淮南的盾牌军抵挡箭矢奋力推进向前,希望如东侧战事般掩护工事兵和敢死队接近沟堑。但魏军的指挥是徐州刺史胡奋,并非如东线般只是一员偏将。待盾牌军离得近了,不少魏军站在沟堑旁,向对面的地上投掷木柴草料,其中还不乏硫磺等易燃之物。胡奋一声令下,无数火把丢在木柴草料之上。“蓬”的一声火焰升起丈高,熊熊烈火形成了一道“火墙”。把淮南的盾牌军隔绝在离沟堑十余步的地方动弹不得。
沟堑之前浓烟滚滚,这些日子太阳高照,天空无风,浓烟笔直的冲上青天。火势加上烟幕的隔绝,让淮南军对魏军的观察严重受阻。大军缩在盾牌军的身后,任凭魏军的箭雨穿过烟幕落下。
诸葛诞见状恨恨的道:“想不到魏人如此大胆,若是南风我等便可趁其便!”
文钦观察一番道:“时间无多,只有奋力一搏!之前我观西侧魏军略显薄弱,当从此破围!”
焦彝和施全二人未能跟随自己一同逃亡,诸葛诞心情极差。不过眼下形势危急,于是诸葛诞点头道:“有劳仲若。”
诸葛诞手下的将领只有焦彝尚是勇猛,堪与文钦比肩。焦彝不在,冲锋之任便是落在文钦肩头。顾不上私人恩怨,不能破围大家都是难逃一死。
“文钦若有不测,还烦公休照顾犬子!”言罢文钦铁枪一招,带着吴军冲上前去。文俶,文虎兄弟二人被文钦留在诸葛诞身边。
“仲若当世猛将,汝兄弟无须多心。随我跟上支援汝父!”诸葛诞看看文家兄弟道。
随着西线的州泰也领军加入战圈,焦彝的淮南军开始抵挡不住,逐渐收拢。寿春城中此时只有两三千老弱之军,由伤势没有痊愈的张朔统领。看到城下的大军不住后退,再看看诸葛诞还没有突破南线的防御工事,张朔心中倍感焦急。
淮南各部人马遭到魏军夹击,冲锋势头戛然而止,顿时人心惶惶。焦彝分配亲兵督战也只能是暂缓各部败退的时间。随着魏军给予的压力越来越大,竟有不少亲兵也开始动摇起来。
幸亏有施全带着一万多精锐人马往来支援,频频击退魏军,淮南军勉强保持住了阵型。但有数支淮南军冲的过于靠前,形势丕变之下来不及回转,被魏军硬生生的切断了和大军的联系围困起来。其中便有一支人马是杨虎的部队。
陷入魏军腹地之中杨虎毫不慌张,抱定心思只顾杀敌。身边的军卒越战越少,被魏军不断分割包围。豫州大将王冲见杨虎身处困境,想起族中的王贲,王敬死于杨虎之手,于是带着亲兵愤愤杀来。早无存活之意的杨虎见状,带着满身伤痕迎面来战。
杨虎疲惫之躯,王冲却是生龙活虎,两马相交几个回合杨虎已是落了下风。王冲带来的亲随大都是王氏族人,纵马驱散杨虎仅存的步卒,把杨虎团团围住。四面受敌之下,杨虎身上再添数道伤口已是筋疲力尽。王冲大喜叫道:“贼将纳命来!”手中长枪直撞杨虎胸膛。
眼看长枪刺来,可是周身乏力难以闪避,杨虎把心一横竟是用身体去迎这一刺。感受到长枪刺入敌人骨肉的快感,王冲恨意难消抽枪便要再刺。却见杨虎一手紧紧拽住『露』在体外的枪柄,另一只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抡斧砍来!王冲惶恐万分急忙侧身闪避,已经慢了几分。眼见大斧迎面即到,王冲双眼一闭,暗叫道:“我命休矣!”
但闻“嘡啷”声响,大斧坠地。王冲睁眼一看,几名王氏家将刀枪早已落在杨虎身上,没等砍到自己杨虎便已断气身亡。死里逃生让王冲恼羞成怒,拔出随身宝剑斩下杨虎人头挂在马前,带着家将杀向附近的淮南军。
兖州刺史州泰,奋武将军石苞在侧翼猛攻淮南军。这一边的淮南军没有精锐支援又是多有青壮新兵,兵力上更是不能与东南两路魏军相比,节节退缩已经有了溃败的趋势。
州泰,石苞二人见状更是身先士卒,催动全军猛攻不停。忽然间淮南军阵中飞出一箭正中石苞项颈,石苞一声不吭跌落地上。州泰大惊正要去救,对面又是一箭呼啸而来。仓惶之间州泰猛提缰绳,胯下战马前蹄扬起那箭正中马首,马匹哀鸣倒地。魏军顾不上冲锋,连忙抢救二人。淮南阵中杀出一将又黑又瘦,长弓挎在身侧,手中大刀闪闪发亮,正是焦彝。
擒贼先擒王盯准州泰石苞所在,焦彝奋勇杀来取二将『性』命。州,石二将为全军统帅,身边亲随骁将看到焦彝杀来都是拍马来战。焦彝大刀翻飞之间剁翻数人,只是对方的亲兵家将人数众多不断涌上,只好眼看着二将被魏军救回阵中。心知事不可为焦彝暗叫可惜,于是招呼自己的亲兵上前冲杀,一时间魏军主将不在被淮南军夺取了主动权。
东方鏖战不止,南侧的突围之战也进行到了关键时刻。诸葛诞一声令下,盾牌军冒着烟火箭矢向前推进,身后跟随者敢死队和工事兵用长木,沙包等物灭火,或是把火堆推入沟堑之中。只是看不清对面魏军的动作,一时间不少军卒被箭矢『射』中死伤惨重。
防线东侧的火堆首先被扑灭,淮南军发动了猛烈的冲锋,开始填沟架桥。胡奋见了急忙调集后备人马前往支援。不多时正面的火堆也被扑灭,一队队的淮南军显『露』在视野之前。
胡奋继续调集人马支援正面和东侧的防线。土山上下的魏军极多,弓箭兵的『射』击频率也是极快,淮南军(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第一线的都是魏军的精锐,以豫州军为主在王冲曾烈二将的指挥下成功的顶住了淮南军的攻势。淮南军大将杨虎被任命为此次突围的先锋,抡起大斧在魏军阵中横冲直撞甚是勇猛。见到杨虎凶猛,魏军阵中王贲,王敬两员小将并马杀来。两人都是王基的族人,前次与蒋班作战时被任命回援项城,因此错过了激战。眼下看到这淮南军将领勇武过人,像是个大将,于是兄弟二人决定先拿住此人立个头功。
“黄口小儿也来送死?魏军无人呼!”见二将杀来,杨虎喝道。
“看我兄弟二人取汝狗命!”两员小将叫骂间,两条长枪已是杀来。
蒋班兄弟阵亡之后,杨虎整日自责,深恨自己为何没有与二人共同赴难。因此在这次突围中主动请愿为先锋。见到这两个魏军小将嚣狂,杨虎冷哼一声神『色』不动的举斧迎上,心中却是下定决心要斩此二人立威。
双方交战之处在土山东侧,是一片开阔之地但也容不下十余万人的厮杀。实际上短兵相接的兵力大概在六七万左右。魏军投入的是精锐,为的是遏制对方的势头。淮南军投入的却是一般的士卒,为的是养精蓄锐。目的虽然不同,可这种规模的厮杀间精锐和普通士卒的差距并不明显。
几万人搅在一起,没有列阵活动的空间,只是不断的向前冲杀。精锐也好,普通的军卒也罢,大家一样是人,一样面临着几把刀枪同时杀来的情况,挨上一下这条『性』命基本就是交代了。受伤的军卒更是悲惨,本来可以躲开的躲不开只好断送了『性』命。
王基在阵后观察片刻沉『吟』道:“这是消耗战!竟被诸葛公休算了一计!”
身旁的陈骞道:“诸葛诞知我等必用精兵阻拦,不计死伤的打起消耗战。如此看来必有后着,不得不防啊。”
“话虽如此可两军胶着在一处,想换下精锐已经是晚了。”王基摇了摇头道。
“看来只有消耗军力拖延时间了,只要等到南营和西营的援军便可缓上一缓。”陈骞盯着战场道。
“传我命令,留老弱守营,余者皆出营作战!”王基回头传令道。
传令官得到王基的命令,跑向本方大营。大营中尚有五六千新兵,其中便有刚刚死里逃生的赵老三。
在淮南军的后方,是本次出击的总指挥焦彝。看着前方的战事皆如所料,焦彝松了口气,调动没有参战的数万人马进入战斗位置。这次突围行动可以说是计划周密。大家都意识到全军突围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大部分的将领和军卒都要长埋在这寿春城下。牺牲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没有人愿意做牺牲品。突围的战术安排只有少数核心将领才知道,大部分的将领和军卒根本不清楚上级真实的用意。在诸葛诞等人的蛊『惑』和激烈之下,都是斗志昂扬,以为可以凭借勇力杀回江东。这瞒不过所有人,但事情没有发生前,谁会因为一丝丝的猜测便违抗军令呢?军队之中服从上级是理所当然之事,完不成上级的托付就是罪过。
焦彝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是为了最终的突围,不得不这样做而已。
双方激战不休的军情很快送到了南营的徐州刺史胡奋,以及西营的大将军司马昭手中。听到消息双方都是没有立即出兵,而是冷静的思考淮南军的用意。用二十万人包围十余万其实是勉强的做法,兵力上淮南军虽然逊『色』可比起魏军也不过差个七八万人左右。寿春城中多得是青壮,发给刀枪编排成队就是战力。数量不是围困寿春的关键所在,围困寿春依靠的是人心。
诸葛诞强行征用了整个淮南地区的人马,人心本来便是不齐。又经历了两次战败的打击,更是军心涣散。这样的军队只能撑一时之勇,最大的缺陷便是难以持久。淮南军发动速攻,相信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既然如此便该火速支援东营的王基,不过诸葛诞的真的会选择东营突围么?
毕竟是刚刚交战,淮南军中只看见诸葛诞的旗号,还没见到诸葛诞本人。而且淮南军虽然是大举进攻,可城中至少还有五六万人马没有动静。
“会否是贼军的试探?”兖州刺史州泰举出了一种可能『性』。
“诸葛公休好不容易振奋的军心,多半不会用来试探。”钟会道。
“王豫州处恐怕难以久持,当速做打算!”裴秀道。
司马昭看了看地图道:“贼众如此,我等也不得不应战了。”
看出司马昭略有不情愿之态,钟会近身道:“贼军知我等不愿力搏,因此主力冲击不顾伤亡。若是不应,恐怕难以困住贼军;若是应战,我军伤亡必众,就算获胜恐怕也是元气大伤!”
“士季有何妙策?”司马昭问道。
“会有一计,可略减损伤。不过正面交战却是避无可避的结果。”钟会想了想道。
刘邵和范恩两人第二天便被刘禅委以重任,两人不是在朝中任职,而是在呼雷阙挂名。刘邵名门之后,才学和胆识都是不差;范恩武艺出众,心思缜密,二人在同龄人中都是难得的人才。不过缺点也是明显,便是容易冲动。这种『性』格在官场之上,尤其是蜀汉的官场之上是吃不开的。
当初的廖立,杨仪都是因为逞一时之快获罪,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更何况刘邵范恩两人没有根基,更没有做官的经验。尤其是二人对于贪官污吏与生俱来便是深痛恶觉的态度。使两人更难再官场之上与同僚上级相处。
因此刘禅选拔二人加入呼雷阙,负责在川中各地游『荡』暗中搜集情报。随之而下的便是严令各地不得私自加税的圣旨。国家正常的税收条目已经很多,各地在巧立名目的对百姓苛捐杂税百姓自然是苦不堪言。
文立等人忙于控制国内所有的产盐之地,建立新的体系用来管理盐的生产和运输贩卖,使除朝廷之外的家族势力『插』不进手。这是刘禅要抓到自己手中的一个大筹码,盐是百姓生活的命脉,不可以落在其他手中谋取暴利。
呼雷阙不断的补充新人,但能让刘禅放心委派事务的人并不多。由于经常是外出各地,面对地方势力的阻挠。因此呼雷阙的人都是以组为单位办事,首脑之处必定是一文一武,彼此有个照应。刘邵和范恩恰巧是一文一武,刘邵懂些武艺,范恩的心思也是够用。二人先搭档一段时间,经过岁月的洗礼和磨练之后,二人说不定有更高的发展。
寝宫之内刘禅正在探望张皇后,宫女见刘禅来了便要去叫醒张皇后。刘禅连忙摇手制止,自己坐在床边,看着睡梦中的张皇后。张皇后睡的香甜,嘴角挂笑。刘禅越看越是欢喜,虽然是本体刘禅的种,对于现在的刘禅来说和亲生的没什么两样。
不知何时刘禅离开了寝宫,外面守候多时的小太监跑了过来,看样子似乎是入宫不久的新人。刘禅对这小太监没什么印象,见状停下了脚步,等待小太监赶上。
第61章 民亦有责(1)
第61章 民亦有责(1)
追上刘禅的是专门侍候后宫高贵人的小太监,刘禅长住长乐宫后便和张皇后双宿双息。后宫妃嫔没有传召是不允许进入长乐宫的。小太监是来传话的,高贵人恳请陛下移驾到华阳宫休息。依照规矩应是高贵人亲自来拜见刘禅才是,碍于之前刘禅下过的圣旨只好由身边的小太监代劳。刘禅在长乐宫中待得时间不短,这小太监看样子也是等了许久。
张皇后有孕在身的消息不过是刚刚传出,这高贵人便抢先出招,看来这后宫之中恐怕并不简单。平时和张皇后两个人生活得惯了,张皇后又不是喜欢『乱』吹枕边风的女人,所以对于后宫的妃嫔们,刘禅几乎没有什么了解。
“朕今日尚有公务要处理,改日吧。”刘禅对高贵人等妃嫔的印象并不好,摆手拒绝了小太监,自顾走了。
陛下如此说小太监怎敢不听,等待刘禅离开,这小太监一溜烟的跑出了长乐宫回报自家主子。无论是刘禅还是小太监都没有注意到,在不远处的凉亭中,张皇后的近身老太监张淳静静的注视着一切。
一觉醒来只觉得饭香袭人,刘禅『揉』了『揉』眼睛便看见一桌精致的早餐。张皇后指挥者下人忙前忙后,见到刘禅醒来连忙招呼下人端来了洗漱用具。
“怎么醒得这样早?这些事让下人来做便可。”刘禅拉住张皇后坐在身边道。
“陛下,臣妾听下人说陛下昨夜曾来看望臣妾。怎么不在寝宫休息,反而睡在这里,身体要紧啊。”张皇后关心的道。
“朕唯恐惊动了皇后休息,影响了孩子……”刘禅说着说着,伸手请按在张皇后小腹上。
“陛下……”张皇后娇羞不已。
昨夜发生的一切张淳等人都一五一十的奏明了张皇后。张皇后并非是刘禅的原配,又一直没能给皇室增添血脉,所以并不是十分得宠。后宫的高贵人等妃嫔知道刘禅喜好玩了,经常是花样百出的勾引刘禅。这种情况已然数年有余,张皇后心知难以改变什么,早有些心灰意冷的意思。并非是自己不晓得争权夺势,不会取悦陛下。而是面临的对手实在是太多,各种伎俩层出不穷,实在是应接不暇。
没想到刘禅突然转了『性』子,整日与自己生活在一起。这让张皇后倍感欢欣,无论是宫内还是宫外,陛下要做的自己定然是鼎力支持。走过了最为困难的时期,又有了身孕,这陛下便不能总绑在自己身上了。对于昨夜刘禅的表现,张皇后除了感到幸福,还有一些感动。但就算自己把刘禅拴在身边,怀胎十月之久刘禅宠幸其他妃子不过是早晚的事儿。与其被动,不如主动,不过人选么就要好好考虑了。
“臣妾不能侍寝,陛下也要有休息的地方。时间久了,姐妹们多会以为是臣妾缠着陛下,使陛下不能宠幸其他姐妹。”张皇后低声道。
“皇后多虑了,皇后的为人朕还不知么?”刘禅不以为然道。
南营和西营的魏军略作商议后很快有了动作。南营方面由奋武将军石苞亲提四万人马赶赴东营支援王基。西营则由兖州刺史州泰带着四万人马『逼』近寿春城下。对于两路魏军的动向,城头之上的淮南军看的一清二楚,情报很快传到了东城下指挥大军的焦彝手中。
十万淮南军背倚寿春城作战,正面是王基的东营魏军,侧翼是石苞的南营魏军。两路魏军加起来也在十万左右。焦彝指挥大军分兵而战,死扛两路魏军,摆出一副消耗的样子,也不急着突围。王基,石苞等人心知淮南军在此拖战必有打算,无奈眼前淮南军势头正盛除了专心抵御别无他法。
杨虎在阵前与王贲,王敬两员魏将厮杀不休。杨虎正是壮年弓马娴熟,一杆大斧势可开山。王氏两员小将虽是骁勇,但经验和力量都难以和杨虎相提并论,双战杨虎仍是处于劣势。三匹马走马灯般的转圈厮杀,不觉已经深陷魏军阵中。
十几万人马越战越久,此进彼退,彼进此退往来不休。时间一久淮南军底气不足的问题逐渐开始显『露』出来。大家抱着突围的心思猛冲猛杀,只有初期夺取了魏军阵地。之后便是再无寸进,被魏军牢牢的按在当中,冲突不出。这时不少军卒将领都看出了原因所在,非是自己不卖命,而是上级并没有组织大家继续突击。
淮南军采取消耗对方军力不急死伤的作战方式,初期是很见成效。王基的豫州军团精锐正面阻截成功,可付出的却是成片成片倒下的精锐战士。淮南军也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少兵将缓过劲儿来不觉放慢了手脚。嘴上来不及说,心里都有了怯战的心思。
在阵后指挥的焦彝看出大军懈怠,暗道皆是无用之兵。于是目视施全,施全会意双手抱拳深施一礼,提着大刀翻身上马。喝道:“儿郎们,随老子杀出一条活路!”得到充分休息的近两万淮南精锐闻言都是振臂高呼,随着杨虎向魏阵杀去!
对面的王基也是看出了门道,淮南军阵型一有变动便示意陈骞带着骑兵出击。同时王基的中军只留下三千余人,余者也是尽数向前。
面对淮南精锐发起的冲锋,惨烈交战中的魏军难以抵挡,接连的败退。原本有了怯战心思的淮南兵将看到己方精锐如此威猛,又重新恢复了信心,也是跟着拼命前冲。心里都在想着能否借着精锐在前的机会逃出生天。
淮南军撞阵而入,与杨虎交战的王贲王敬都是吃了一惊,手上难免有些慢了。本来二人便是处于下风,杨虎又怎会给二人迟疑的机会?只闻一声暴喝,王敬被杨虎的大斧砍在肩膀之上,倒栽马下。见到同伴坠马,王贲更是慌张,虚晃一枪拍马便是要跑。没跑出多远只觉得身后风声响起,杨虎的大斧剁在自己后背上,喉咙一甜也是跌落马下。斩了二将杨虎斗志高昂,一骑当先杀入魏阵。
豫州大将王冲正指挥众军列阵抵御对方的猛攻,远远望见族中的两员小将落马,心急如焚。投军之前族中的兄弟把这两个孩子托付给自己照顾,如今竟是双双殒命沙场,回去要如何向族人交待?
陈骞的铁骑和魏军东营最后的人马也投入到战阵之中。淮南军以步卒居多,冲击了一阵便撞上了陈骞的骑兵。步骑异势之间,即便淮南军是精锐之师,仍难以抵抗魏骑。一时间攻势受阻,伤亡不断。战场极大但到处都是厮杀中的双方兵将。魏骑只能前冲无法横向支援,虽然与魏骑交锋的淮南军受到了压制,但其他区域上仍是魏军节节败退的迹象。
侧翼的石苞并没有投入主力作战,只是威胁淮南军的侧翼,减轻王基正面防守的压力。焦彝突然发力,命令精锐正面突击,整个战场的运动方向压向了正面的王基军。石苞叫了声不妙,一马当先,所带来的四万魏军全部投入了战斗。誓要拖住淮南军向前的步伐,同时针对焦彝所在的中军发起猛攻。
中军所立的大旗是诸葛诞的旗号,实际上指挥的却是焦彝。焦彝藏身在大军身后始终不『露』面,魏军也判断不出指挥人马到底是不是诸葛诞。石苞瞄着淮南中军阵地的方向进军,也有一探究竟的想法,不过主要目的还是夹击淮南军。
城头上的淮南军看到南侧的魏军冲向焦彝所在,于是令旗一变。只见城门再开,淮南大将李平带着五六万人突出城外迎向石苞的军队。见淮南军人数众多,石苞不禁冷汗之流。城中的淮南军一共也就是十五六万人,目前看来就算城中还有人马也是不多。于是急忙差遣传令官去城西求援。
城西的魏军在州泰的带领下缓缓的压向寿春城下。寿春城上守军都是严阵以待,看着魏军的动向。东方的战事激烈非常,喊杀之声不绝,州泰频频派出探马去往来通报战况。接到石苞的消息,州泰犹有不信的道:“诸葛公休竟是如此蛮干?”军情紧急也顾不得多想,州泰留下万余人马驻守在防御工事之上,自己带着数万人赶赴城东驰援石苞。
寿春城上令旗再变,焦彝轻轻叹道:“终于是来了。”于是使人去通传正在激战中的各军,不多时施全,李平二将带着百余亲信回转到了中军。
“诱敌之计已成,你们速速回城准备跟随主公突围!”焦彝语气冰冷,斩钉截铁的道。
“是!”二将抱拳便是带人回转城内。走出不远见焦彝却是没有离开的意思,二将又纵马到焦彝身侧道:“将军可随我等入城,突围之战尚需将军之力。”
“这十余万人泰半皆无斗心,眼下形势所迫各个争先,稍后便是土崩瓦解。”焦彝意味深长的道。
“我等也知时间有限,还请将军与我等速行。”二将道。
此时石苞也是发觉事有蹊跷。从寿春城中杀出的淮南军只有部分是常规军卒,大半却是不堪一击虚张声势的新兵。
“焦某在此尚可拖延些时间,否则大军一崩即溃难以支持到主公突围!你们速速入城保护主公,休要拖延时间!”焦彝提起大刀,伸手拂拭刀面道。
“如此将军岂非。”
“军法从事!”见两人尚待争辩,焦彝猛的喝道。
施全,李平见状无能为力,各自催马回城去了。没有两人的指挥,淮南军的军心渐渐慌『乱』,开始逐渐的退缩。尤其是李平带出的数万人马,不少新兵都是不断的逃跑。焦彝冷哼一声,传令各军听自己号令,又派出了亲兵往各处押阵斩杀逃兵。
第62章 民亦有责(2)
第62章 民亦有责(2)
经过张皇后的劝诫,刘禅也是明白终究要换其他妃嫔服侍自己。于是前往后宫去挑选,被冷落许久的后宫佳丽听闻都是浓妆艳抹,争先恐后的来到大殿之上。刘禅高坐殿上,看着数不过来的美女们大饱眼福。
宫中的妃嫔平日里便是明争暗斗,可刘禅对皇后张氏专情,这是谁也没有办法的事。甚至连长乐宫都不许妃嫔们私自进入。几个月来后宫平静了许多,皇上大家谁都抢不到,彼此间的争斗也是偃旗息鼓。后宫被刘禅“大清洗”之后,妃嫔们失去了心腹宫女和太监。没了这些耳目,连欺负人都不顺手,地位不高的妃嫔借此有不少都抬起了头。
被陈袛等人利用的高贵人等一批妃嫔明白自己能留在宫中已经是烧高香,但陛下宠幸的机会也恰是巩固和提升自身地位的绝佳时机。皇后怀孕在身,这个时候也无须担心皇后的『插』手和干扰。只是自己这一批人在陛下心目中的印象极差,估计多半不会得到陛下的恩宠。文武百官在朝中的站位是依据官职高低,地位显贵来排列。后宫也是相同,往常高贵人得到本体刘禅的喜爱,凌驾于众人之上。现今只能忍气吞声,排在她人之后。
若是几人之中挑选一人倒还容易,这几百名美女要挑出一个来就是折磨了。刘禅看来看去看花了眼,一时抉择不下。见刘禅犹豫不定的样子,底下的妃嫔们都是暗自着急,碍于礼数也只好默默的等待,不敢有什么多余的动作。
熬得久了,刘禅随意指了一名姿『色』上佳的妃嫔,便起身离开了后宫。被选中的妃嫔喜出望外,欢喜着回去收拾。余者都是一脸失望,难掩嫉妒之『色』。谁先得到陛下的宠幸,便有一步登天的机会。
回到书房,郤正和樊建早已恭候多时,与二人在一起的还有成都令吕辰。见到刘禅带着司马胜之来到,三人都是跪拜。郤正之前与杨戏一起负责处理两大家族的善后事宜。樊建因为尚书台本身公务繁多,人员亦少,因此主动请命寻人代替自己配合杨戏。
“启禀陛下,清尾之事已经结束,所得财产尽皆送于国库之内。”郤正先是回报工作进度,递上了奏折。
“南征之举国库消耗甚大,所抄掠之金银填补国库恰是时候。”刘禅接过奏折看了看笑道。
“诸葛思远传来消息,永昌的扩建已然开始进行。庲降都督霍弋深得南人之心,工程进度比预想的要顺利得多。”樊建也是递上了南中传来的书信。
“不知张翼的前锋和马承的商队进展如何?”刘禅边看边问道。
“在永昌休整之后,张伯恭的前锋军已然出发。霍弋遣杨稷,『毛』炅二将率领南中健卒相随。出征时日尚短,因此尚无消息传回。马承的商队留在永昌休息,等待前军打通道路再行出发。”樊建答道。
“如此甚好,由当地人相助应有事半功倍之效。”刘禅点头称善。
“据诸葛思远说尚挑选了一批身毒人相随作为向导,以备不时之需。”樊建接着答道。
“诸葛思远思虑周全小心谨慎,可免朕之忧了,哈哈哈哈。”对于诸葛瞻的安排,刘禅十分满意,不由得大笑。
后世对于诸葛瞻的评价并不是很高。穿越之后经过观察刘禅发现这诸葛瞻也并非是后世所传的那么差劲。除了为人有几分骄傲之外,做起事来在蜀汉朝堂还算是稳妥的。经过武阳平叛之后,也显得成熟了许多,因此把南征后勤的工作交给了诸葛瞻来办。
“这段时日诸公多有『操』劳,明日朝会皆有赏赐。”刘禅道。
“谢陛下!”三人闻言皆是跪拜谢恩。
再次起身后樊建脸有犹豫的问道:“近闻陛下整治各郡税赋之事,臣等略有愚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长元有何高见?快快说来。”见樊建的态度,刘禅也感到好奇。
“陛下连日所施之政皆是维护百姓,臣以为此举多有不妥。”樊建道。
“长元是指朕不应爱惜百姓么?”刘禅略微一愣。
“民乃国之根本,臣怎敢进言陛下自伤国体。”樊建和吕辰两人跪拜在地。
听出樊建话中有话,刘禅也知这樊建在朝中亦属能臣,非是无的放矢之辈。因此刘禅凝神细听,等待下文。
诉说之间樊建难免引用大量的古典,对此刘禅早已适应。百姓作为国家的根本是需要统治者维护的。但作为被压迫剥削的最底层,百姓也是需要管治的。造成国家衰败的原因有很多,并非是登记为良民缴纳赋税国家就一定会富裕。
刘禅之前的做法无疑是打压了士族,给百姓一个相对宽松的生存环境。但作为穿越者的刘禅对这个时代的百姓还没有深刻的认识。这个时代的百姓有一个共同『性』便是逃税。天下之大,何处皆可安家。无论是贫穷富有,都不喜欢自己的财产拿出去交给国家。
曹魏实行的是按照户头收税,既是每年每户人家都要缴纳一定数额的税金。这是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在放宽了田赋之后更显得尤为重要。百姓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多一分钱生活品质便会提升一分。当家中有人娶妻生子,打算另立门户生活的时候。形式上是独立生活,但并不登记入户,这导致了官方的户口上仍然是一户,只收得到一户的赋税。更多的人嫌这样做麻烦,独立生活之后索『性』根本不登记入册,这样国家一样没有收入。
蜀汉实行的是按照人头收税,有多少人收多少税。不想交纳人头税的百姓家里添丁加口,也不会告知官府。如此一来一户人家可能有七八口人,但交纳的只是三口人的赋税。这和曹魏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即是曹魏以户收税,所以户少人多;蜀汉以人收税,所以户多人少。
刘禅一味的维护百姓采取宽容的政策,时间久了难免让百姓生起了骄纵之心。樊建的出发点并非是维护士族,而是建议刘禅在士族和百姓间采取一种较为平衡的政策。
成都令吕辰也做了详细的补充。诸葛亮为政期间执法甚严,官僚百姓就算有投机之心但在当时严密的执法体系下却没有机会做投机之举。所以当时的蜀汉国力增增日上,就算是诸葛亮屡次兴兵北伐,国内也是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百姓的生活不因为长年的征战受到丝毫影响,这也是诸葛亮治国为人称道的地方。
但是当诸葛亮去世之后,继承者不能像诸葛亮般严格执法,面面俱到。没有了强势的维护和统治,国家体系开始迅速崩溃。大批的官僚和百姓看到了投机的美好前景,于是贪墨,逃税等开始泛滥。仅仅诸葛亮去世的那一年,只是蜀郡地区便少了一万多户百姓。这些百姓都逃出了蜀郡,跑到了别的地方做起了黑户。放眼到全国,会流失多少百姓?
后世经常把诸葛亮的事必躬亲作为诟病诸葛亮为人的特例。可谁又知道只能依靠人制的三国时代,诸葛亮只有事必躬亲才能保持国家体系的健康和完善。蜀汉的政治根基是无法和秦朝相提并论的,根本没有条件让统治者或是诸葛亮做如商鞅般的,根本『性』的体质改革。
听完樊建的陈述,刘禅深吸了口气,事必躬亲,是不得已而为之。国家的根本是百姓,但力量来自于世族。刘备入川到今不过几十年光景,这点时间并不够蜀汉扎根。所谓的改革首先触动的便是士族的利益,包括命令文立等人抓紧盐脉,打击贪墨等事在内皆是如此。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天高皇帝远,最近发生的事情已经多次证明了这个事实。没有忠心可靠不畏强权的臣子盯着,任何法令的执行程度都是大打折扣。换而言之,人是决定兴衰的关键。
想从根本上转变国家的体质是做不到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监察体系来辅助政令的顺利执行,达到最佳的执行效果。送走了众人后,刘禅坐在房中冥思苦想。
诸葛诞等人费尽心力成功的把魏军吸引在东门之外,带着亲军和文钦的东吴人马在城中整装待发。只等焦彝等人回来,便开始突围。李平和施全明白焦彝放弃逃生,留在阵中舍命拖延魏军的良苦用心,只好带着亲随入城和诸葛诞汇合。
到了城门处回首望去,只见诸葛诞的旗号在阵中飘扬,人群之中难以望见焦彝的身影。淮南军参差不齐,人心涣散久战必败。焦彝非是不想走,而是不能走。一旦东侧的大军迅速的崩溃,诸葛诞成功突围的几率便会大幅减少。这样一来,这十几万人的牺牲便没了意义。能指挥十万大军作战的,除了诸葛诞便是焦彝。或许文钦也能,但文钦是吴将怎么指挥得动淮南的军马。
李平长叹一声道:“走吧,主公等急了。”
施全目视远方没有动静,忽然调转马头奔向诸葛诞大旗方向。李平见状疾呼道:“你……”还没说完便听施全叫道:“焦将军身为大将尚且不顾生死,他日地下岂不孤单!替某转告主公,施全必定拖住魏人步伐,至死方休!”
“至死方休”四字传来之时,声音已然渐远。李平面『色』变幻,一咬牙飞驰入城。
第63章 脱笼之虎(1)
第63章 脱笼之虎(1)
寿春城外激战不休,魏军虽然发现了淮南军的意图,但和十几万淮南军胶着在一起难以脱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淮南军的士气转弱,但十多万的兵力仍是优势。魏军此时看起来稍占上风,仍是不敢掉以轻心,稍有疏忽便是一场大败。
就在大军酣战之刻,寿春城南门忽开,一支人马迅速杀出直冲向魏军南营。见到淮南军杀出,魏军都是严阵以待,准备给予对方痛击。徐州刺史胡奋留下数千人守营,亲自到防御工事处指挥。魏军的土山和沟堑大致的设置与东线相同,不同的是这条防线上足有三万多名魏军守护。更兼胡奋亲自指挥,层层布防井然有序。
淮南军照搬东门出击时的套路,盾牌军在前,工事兵和敢死队随后。这次出击的淮南军在三四万人之间,兵力上并没有优势。但依然是根据魏军工事的宽度投入了大量的兵力。
见到淮南军采取高损伤的作战方式,胡奋表情凝重。两军既然兵力大致相等,淮南军又是势在突围,应当集结精锐突击一处才是。现在这种大面积的攻势,毫无重点可言,兵力损失极大而且对于攻破防线是毫无帮助可言。看看淮南军『逼』近,胡奋传令各军开始攻击。
淮南的盾牌军抵挡箭矢奋力推进向前,希望如东侧战事般掩护工事兵和敢死队接近沟堑。但魏军的指挥是徐州刺史胡奋,并非如东线般只是一员偏将。待盾牌军离得近了,不少魏军站在沟堑旁,向对面的地上投掷木柴草料,其中还不乏硫磺等易燃之物。胡奋一声令下,无数火把丢在木柴草料之上。“蓬”的一声火焰升起丈高,熊熊烈火形成了一道“火墙”。把淮南的盾牌军隔绝在离沟堑十余步的地方动弹不得。
沟堑之前浓烟滚滚,这些日子太阳高照,天空无风,浓烟笔直的冲上青天。火势加上烟幕的隔绝,让淮南军对魏军的观察严重受阻。大军缩在盾牌军的身后,任凭魏军的箭雨穿过烟幕落下。
诸葛诞见状恨恨的道:“想不到魏人如此大胆,若是南风我等便可趁其便!”
文钦观察一番道:“时间无多,只有奋力一搏!之前我观西侧魏军略显薄弱,当从此破围!”
焦彝和施全二人未能跟随自己一同逃亡,诸葛诞心情极差。不过眼下形势危急,于是诸葛诞点头道:“有劳仲若。”
诸葛诞手下的将领只有焦彝尚是勇猛,堪与文钦比肩。焦彝不在,冲锋之任便是落在文钦肩头。顾不上私人恩怨,不能破围大家都是难逃一死。
“文钦若有不测,还烦公休照顾犬子!”言罢文钦铁枪一招,带着吴军冲上前去。文俶,文虎兄弟二人被文钦留在诸葛诞身边。
“仲若当世猛将,汝兄弟无须多心。随我跟上支援汝父!”诸葛诞看看文家兄弟道。
随着西线的州泰也领军加入战圈,焦彝的淮南军开始抵挡不住,逐渐收拢。寿春城中此时只有两三千老弱之军,由伤势没有痊愈的张朔统领。看到城下的大军不住后退,再看看诸葛诞还没有突破南线的防御工事,张朔心中倍感焦急。
淮南各部人马遭到魏军夹击,冲锋势头戛然而止,顿时人心惶惶。焦彝分配亲兵督战也只能是暂缓各部败退的时间。随着魏军给予的压力越来越大,竟有不少亲兵也开始动摇起来。
幸亏有施全带着一万多精锐人马往来支援,频频击退魏军,淮南军勉强保持住了阵型。但有数支淮南军冲的过于靠前,形势丕变之下来不及回转,被魏军硬生生的切断了和大军的联系围困起来。其中便有一支人马是杨虎的部队。
陷入魏军腹地之中杨虎毫不慌张,抱定心思只顾杀敌。身边的军卒越战越少,被魏军不断分割包围。豫州大将王冲见杨虎身处困境,想起族中的王贲,王敬死于杨虎之手,于是带着亲兵愤愤杀来。早无存活之意的杨虎见状,带着满身伤痕迎面来战。
杨虎疲惫之躯,王冲却是生龙活虎,两马相交几个回合杨虎已是落了下风。王冲带来的亲随大都是王氏族人,纵马驱散杨虎仅存的步卒,把杨虎团团围住。四面受敌之下,杨虎身上再添数道伤口已是筋疲力尽。王冲大喜叫道:“贼将纳命来!”手中长枪直撞杨虎胸膛。
眼看长枪刺来,可是周身乏力难以闪避,杨虎把心一横竟是用身体去迎这一刺。感受到长枪刺入敌人骨肉的快感,王冲恨意难消抽枪便要再刺。却见杨虎一手紧紧拽住『露』在体外的枪柄,另一只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抡斧砍来!王冲惶恐万分急忙侧身闪避,已经慢了几分。眼见大斧迎面即到,王冲双眼一闭,暗叫道:“我命休矣!”
但闻“嘡啷”声响,大斧坠地。王冲睁眼一看,几名王氏家将刀枪早已落在杨虎身上,没等砍到自己杨虎便已断气身亡。死里逃生让王冲恼羞成怒,拔出随身宝剑斩下杨虎人头挂在马前,带着家将杀向附近的淮南军。
兖州刺史州泰,奋武将军石苞在侧翼猛攻淮南军。这一边的淮南军没有精锐支援又是多有青壮新兵,兵力上更是不能与东南两路魏军相比,节节退缩已经有了溃败的趋势。
州泰,石苞二人见状更是身先士卒,催动全军猛攻不停。忽然间淮南军阵中飞出一箭正中石苞项颈,石苞一声不吭跌落地上。州泰大惊正要去救,对面又是一箭呼啸而来。仓惶之间州泰猛提缰绳,胯下战马前蹄扬起那箭正中马首,马匹哀鸣倒地。魏军顾不上冲锋,连忙抢救二人。淮南阵中杀出一将又黑又瘦,长弓挎在身侧,手中大刀闪闪发亮,正是焦彝。
擒贼先擒王盯准州泰石苞所在,焦彝奋勇杀来取二将『性』命。州,石二将为全军统帅,身边亲随骁将看到焦彝杀来都是拍马来战。焦彝大刀翻飞之间剁翻数人,只是对方的亲兵家将人数众多不断涌上,只好眼看着二将被魏军救回阵中。心知事不可为焦彝暗叫可惜,于是招呼自己的亲兵上前冲杀,一时间魏军主将不在被淮南军夺取了主动权。
东方鏖战不止,南侧的突围之战也进行到了关键时刻。诸葛诞一声令下,盾牌军冒着烟火箭矢向前推进,身后跟随者敢死队和工事兵用长木,沙包等物灭火,或是把火堆推入沟堑之中。只是看不清对面魏军的动作,一时间不少军卒被箭矢『射』中死伤惨重。
防线东侧的火堆首先被扑灭,淮南军发动了猛烈的冲锋,开始填沟架桥。胡奋见了急忙调集后备人马前往支援。不多时正面的火堆也被扑灭,一队队的淮南军显『露』在视野之前。
胡奋继续调集人马支援正面和东侧的防线。土山上下的魏军极多,弓箭兵的『射』击频率也是极快,淮南军(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