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部分阅读
彝目眦欲裂,拍马抡刀杀散了魏卒便来取邓艾的『性』命。魏将见邓艾受伤连忙护着邓艾撤往绵竹关内。此时另一侧的蜀军已然开始攻关,邓艾顾不上关彝和李球等人,连忙指挥众军入关抵御蜀兵的攻击。绵竹关若是被蜀人掌握,邓艾便成真正的孤军,保证绵竹稳固才能补给军队继续进兵成都。
城外的蜀兵乃是广汉太守张微所领。战事一起,川中各郡皆是关注,等到邓艾奇袭川中时,各郡太守都是唯恐魏军趁机掠夺州郡,纷纷采取了防守的态势。只有张微认为邓艾智勇双全为北方名将,因此召集了郡兵千余人又征募了青壮入伍赶来相助。见到魏军主力回关防御,张微不敢恋战带着众军缓缓退去,直到三十里外安营屯驻。
邓艾立于城头上,见这支蜀兵进退有度,捂着耳朵对众将道:“蜀中尚有如此将才,不可小觑也!”
刘禅带着郤正等人回到了成都,才知道成都放经过一场大『乱』。等到了宫中一看,青烟袅袅,十余座宫殿被大火焚毁。负责留守的杨戏樊建等一干官员解释跪在地下请罪。先是打了败仗,又是遭遇内『乱』,这让刘禅的心绪十分没落。
事情起因便在高贵人这里,高贵人和其父梁城侯高汾内外勾结,暗中将人手逐步的调入宫中。这些日子宫内的守御空虚,高贵人又是被陛下宠爱有加的妃子,因此没人注意。若非大鸿胪张绍暗中在张皇后的寝宫布置了人手护卫,恐怕张皇后以及腹中的龙胎都会遭到不测。
作为情报机关的呼雷阙事先也没得到半点风声,这是失职。近年来呼雷阙的势力扩展到了全国,以及南方有贸易关系的各个国家。规模和人手都是每日剧增,虽然规章制度很是完备,但总要有合适的人选来执行。一下子要铺的面积过于庞大,难免有些周转不灵。最初的骨干成员都是派往各地作为主事,成都这里反而是新手较多。
宫中的尸体中有一老熟人,便是前侍中守尚书令,镇军将军陈袛的次子,陈裕。刘禅一念之仁,因陈裕在狱中疯掉,所以放其一条生路。不想陈裕竟是装疯,等到事情逐渐被人淡忘,便联络了族中残留在外的势力。看准了高贵人的没落又深知梁城侯唯利是图的『性』格,于是陈裕带着一干族人进行了渗透工作。
得到了陈裕的暗中帮助,高贵人在宫中成功的击败了其他妃嫔独占陛下的宠爱,梁城侯高汾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陈裕和其族人逐渐把高氏一家控制在了股掌之中,等到高氏父女醒悟之时已然没了回头路。
接着高贵人的名头暗中策划叛『乱』之事,天子脚下反而成了最安全的地方。无奈的是城中的军队都不受众人控制,幸好有当年陈袛的旧部为城门司马,还能控制得住一条逃生之路。
高汾,陈裕等人夺路而逃,可惜被一群百姓围了个水泄不通。为首的一名文士,慈眉善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额头高高鼓起好似有无穷的智慧。高汾和陈裕以为这不过是乌合之众,双方一交兵才知道百姓的厉害。那中年文士立身高出指挥着百姓作战,交战之时四面八方时有时无的出现套索绳网等物,甚至还有勾锁。这些家伙一上,被套住勾到的贼众除了翻身落马或是倒地翻滚外,别是束手就擒。
杀猪是高汾的本行,杀人高汾是外行,大刀舞的虎虎生风百姓多是不敢靠近。但舞动久了,难免感到吃力,先是马匹被刺倒接着人便被绑成了粽子。另一边的陈裕出手狠辣,就算是百姓杀起来也是丝毫不在乎,更何况这些人绝对不是普通的百姓。可毕竟陈裕是文班出身,遇到孔武有力的大汉没几个回合兵器就被砸飞,绝望中的陈裕在地上翻滚着,随手捡起把大刀横刀自刎而死。
宫内宫外都被蜀兵来了一次大清洗,对于参与事件的宗族世家开始了大肆捉拿。这是叛国,而且是在国中被人侵略之时的叛国。冠上一顶通敌卖国的帽子,这个家族从川中的历史中消失便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刘禅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身边便是『乱』臣贼子,又听闻安定王刘瑶的死讯更是五雷轰顶。不过十天的时间便死了三个儿子,这让人如何接受?
更不能接受的是张皇后早产了,刘禅入宫之时张皇后扔在分娩过程中。这又让刘禅心急如焚,死的虽是儿子但不是亲生的,如今这个才是自己的亲生子啊!这种想法或许让人有厚此失彼的感觉,可关系自家骨肉『性』命之时,亲疏有别也属人之常情。
城中宫中都是忙个不停,若非群臣齐心协力恐怕早就『乱』作一团。刘禅关心张皇后的安危又是帮不上忙,走来走去的手足无措。悔恨,懊恼,愤怒等各种情绪交织在脑海中,众臣见了都是不敢上前相劝。此时有人传报虎贲中郎将关彝,羽林中郎将李球回城,刘禅闻之一愣顿生不祥之感道:“绵竹危矣!”
关彝和李球两人衣甲破裂,浑身浴血来到刘禅面前哭拜到:“陛下,臣等无能绵竹失守,愿当军令!”
有了心理准备刘禅和一众大臣也是忍不住吃了一惊,绵竹兵力虽少可关隘坚固险峻,为何失守?
环顾四周没有张遵的人影,刘禅抖着身子问道:“张遵将军何在?”
“二弟为魏军所杀,以身殉国……”关彝放声痛哭道。
“什么!?”刘禅闻言倒退几步一个趔趄几乎摔在地上。
郤正与司马胜之两人连忙近前搀扶住刘禅,数重打击接二连三,让刘禅几乎背过气去。手指着北方,刘禅半晌未说出话来。
“陛下,巴东之军尚有数万,南中人马亦在途中,城中尚有精兵近万,粮草充足。还请陛下振作精神!”杨戏奏道。
“卫将军人马也尽屯剑阁,可使其回援夹击邓艾!”杨戏又补充道。
刘禅缓缓走到关彝和李球身前,颤颤巍巍的扶起二人道:“兵败将亡,乃朕之过。岂可降罪于兵将!”言罢想起张遵之死,与关彝抱头痛哭。张遵关彝都是刘禅一手发掘的将领,相交年余感情深厚,群臣见状也多有为之流涕者。
“杨公所言极是,传召军将在大殿聚集,朕誓与邓艾一绝死战!”刘禅恨声道。
“陛下,这里……”司马胜之以目示意刘禅。
刘禅看了看张皇后分娩的宫院,摇了摇头道:“国家之事,不能由我个人之事所误。你留在此,若是朕兵败身亡,此子便托付你了!”
田章带着本部三千人马向吴军的方向『摸』了过去,吴军的朱异似乎早有了准备。在一片开阔之处,朱异身后七八千吴军严阵以待。魏卒见吴军人数众多,不禁有所惊慌士气动摇。想起王基嘱咐的“不可怯战”,王章心中有数。当下跃马横枪出战挑战朱异。
不过三千魏军显然是先头部队,朱异定睛观瞧着心内思索魏人用意。王基绝非普通魏将,说起用兵之道在如今的魏廷绝对是前五之列。诸葛诞,文钦,蒋班之辈皆是败在王基手中。
吴军派出的斥候回报朱异,并没有发现其他敌军的踪迹。朱异点了点头,看看阵前耀武扬威的田章,回首对众军道:“此等偏将不足一战,给我擂鼓进军准备冲锋!”
第89章 静待(上)
第89章 静待(上)
大殿之上刘禅召集群臣众将便要与邓艾决战,群臣见刘禅失了冷静皆是出言苦谏。怎奈刘禅已被『逼』的疯狂,执意出兵和邓艾决死。杨戏,樊建,张绍等人苦谏无功,只差把当年刘备东征的故事拿来做比较了。
眼看蜀汉便要重蹈先帝刘备东征的覆辙,有宫人前来通报,捕获梁城侯高汾的百姓求见圣颜。刘禅按捺主激动的情绪,宣召百姓入宫。此番大『乱』多亏了百姓相助,才顺利的将城中叛贼一网打尽。攘外必先安内,无论如何见一见这群百姓还是有必要的,这也是天子应有的气度和胸怀。虽说来的不是时候,但给予一定的赏赐,好言安抚几句也不耗费多少时间。刘禅心里嘀咕着,倒是恢复了思考。
过了一会儿,大殿外随着宦官引路跟着走来两人。一个青年一个中年,两人样貌颇有几分相似。青年人群臣皆是认识,乃是呼雷阙得力干将范恩。到了宫中大殿之上,范恩和那中年人跪拜道:“臣范恩,草民范长生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刘禅见范恩同来心内暗奇,再看这中年文士衣冠朴素,面容俊朗,举止投足间丝毫不见拘束之感,显非凡人。
“城中遭『乱』幸有忠臣义士相助,朕甚感怀,亦想知其详细。”改变主意的刘禅说道。
“朝廷重视民生,多为民利,此乃万民之福。草民等无甚大才,唯有略献薄绵之力。”范长生跪在地上,此时竟是抬头观看刘禅。
这一极不符合礼数的举动让群臣一片哗然,不过区区草民竟然如此放肆。此乃冲撞圣驾的举动,只须陛下一句话便可杀头。陛下正在气头上,火气未消,群臣又暗自替这范长生捏了把汗。
见范长生一双锐目望着自己,似有深意。刘禅并未立即发作,反而思虑起这范长生惊驾的用意。
跪在一旁的范恩见状连忙道:“启禀陛下,臣兄久居青城山不谙礼数,还望陛下降罪!”
“青城山?”刘禅轻声呢喃道,好像抓到了什么线索。
“可是天师道首领范长生!?”杨戏在旁『插』言道。
“草民不敢,只是继承先师之位。”范长生淡淡道。
天师道即使当年的五斗米教,其立派祖师便是张道陵。张鲁投降之后,其中一分支便迁入了川中涪陵。公元二四八年也就是蜀汉延熙十一年,涪陵叛『乱』当时的车骑将军邓芝前往讨伐。之后便将涪陵的五千多户百姓强行迁到了成都,范长生便是其中之一。
群臣之中不少人对于范长生这个名字也有过耳闻,天师道不过是底层的小道,有多少信众和势力没人愿意关注。让范长生显名的是其一手好书法,时人称其“笔触豪放,饱满大方”。不少喜文弄墨的官吏都听说过范长生的大名。
刘禅猛的想起穿越之初的神奇梦境,再看看眼前这范长生饱含智慧的面容,不由得心花怒放!不过这属于个人的私密之事,刘禅不敢再大庭广众之下造次,于是一番安抚之后,宣范恩,范长生二人入内宫相谈。
绵竹关外张微带着蜀兵屡屡更换屯营的位置,魏军一出绵竹,蜀兵便立即弃营而走。魏军撤回关上,蜀兵便立地安营与绵竹遥遥相对。邓艾组织魏军突袭,但又怎比得上张微这地头蛇熟悉道路?几次尝试都被张微的斥候探得,只好无功而返。
蜀军旨在拖延,邓艾却是拖延不起。接连数战蜀人望风而逃,当趁此时一鼓作气拿下成都才是,把时间浪费在绵竹无疑是自寻死路。于是邓艾留下守军,自己带着一万三千名魏军向成都进发。沿途的村县闻得魏军来犯,早早迁移到山中躲避,一路上魏军畅通无阻,已是接近成都。
田章素以机巧著称,兵力处于劣势情形便与对方斗将。朱异是江东数得上的大将,田章的心思自然瞒不过自己。见对方想斗将,根本不与理会,直接招呼大军冲击。暗赞对方精明,田章带着魏军切战切退。看似简单,真做起来谈何容易?眼见再不跑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田章顾不上王基的指示带着魏军狂奔而去。
朱异冷笑一声道:“跑得了么!”扬鞭催动大军随后掩杀,魏军死伤惨重仅剩田章的带着千余人逃出重围。吴军仍是紧追不舍的样子,朱异身先士卒更加激励吴人士气。
魏国大将牵嘉带着一万魏兵,绕路往田章军侧翼行进。田章军少遭遇东吴大军就算力战也是败逃的下场,只等东吴人马追击中拉长队伍,自己和另一方的王冲便两路伏击将吴军拦腰截断。届时王基的大军再从中路进击,三路夹击之下吴人首尾不能相顾,必败无疑!
人马行进之间,看看已然接近目的地,只见四周杂草丛生地势坑洼很是险恶。牵嘉看看地势颇有不满,于是命人打探田章那边的动向,顺便侦查附近有无较为平坦的地势。斥候得到了吩咐还没等动作,四周忽然火光冲天,牵嘉大惊失『色』。
魏军突遭火攻各个张徨失措,此时呐喊声再起无数的东吴人马杀了出来。牵嘉大叫不妙,心知中了吴人的埋伏。连忙带领众军先撤出火海,再图与吴人厮杀。好不容等到魏军入瓮,吴人安能让其轻易离开?一时间弓弩齐发『射』得魏军抱头鼠餐,无处可避。
火势越来越大魏军混『乱』不堪,在火海之中好像没头苍蝇般的四下『乱』窜。期间中箭挨刀,互相碰撞践踏者无数。牵嘉带着众军好不容易逃出了火海,往往四周不过五六千人。鼓声响起,早已等候多时的吴军迎面杀来。牵嘉暗叹一声,只得带着人马和吴人厮杀在一处。
魏军逃命而出自是没什么队型可言,刚离虎口又遇狼群,饶是牵嘉死命奋战仍是无济于事。军心已『乱』,又是兵微将寡根本抵挡不住吴兵的围攻。兵荒马『乱』之中牵嘉夺路而逃,凭借自身武勇硬是杀出一条血路,向寿春方向败退。
另一侧的王冲与牵嘉遭遇相仿,在荒野之中遭遇了吴军统帅丁奉的伏击。十万吴军除去正面朱异的七八千人,余下的人马都用来伏击王冲,牵嘉这两万魏军。其战况可想而知,完全是一面倒的势头。魏军只恨少生了两条腿四散溃逃,但这荒野之上四面八方都是东吴军马,如何逃得出去?
王冲带着众军在吴阵之中反复冲突,吴军也不赶尽杀绝,有意留出北归的道路给魏军。明知吴人此举的用意,王冲也是无可奈何,只好带着众军奋力逃命杀出一条血路。吴军兵分数路不停的包围截断魏卒,一片片的吃下又是随后追杀不停。
王基带领大军在中路接应田章的部队,不久斥候便探得前方吴军正在追赶魏军大举杀来。王基抚须长笑,突然远方天空中映出一片火光,观其位置恰是牵嘉军马附近。
“这是何故?速速去探!”王基身边的副将见了急忙吩咐人手前去打探。
“吴人恐怕是早有准备,传令诸军缓缓退往寿春!”王基吩咐道。
涪陵驻军的统帅右将军阎宇接到刘禅在涪城和绵竹接连败仗的消息,连忙号令诸军往成都救援。涪陵太守庞宏也带着郡兵相随,合计两万七千余人水陆并进驰援成都。
行至半路庞宏出计道:“邓艾孤军深入锋芒难当,陛下若是坐保成都当无大碍,唯恐强行出战为贼所趁!”
阎宇点头称是道:“巨师所言正是我所担心之处,邓艾乃北方名将,即使孤军亦不可轻敌。”
“邓艾从江油到涪城,绵竹停歇未曾超过半日,是以连战连捷,此乃兵法所云兵贵神速之策!”庞宏接着道。
“巨师可有破敌之策?”阎宇心知庞宏乃智谋之士,于是发言询问。
“眼前所急非是邓艾军盛,而是要陛下冷静宽怀。成都无恙,计谋方可实施!此乃国之根本,不可不重!”庞宏道。
“我这便修书一封,使人急驰成都!”阎宇拿出船中的笔墨当面作书,使人送往成都。
“贼军身陷绝境屡战屡胜,所倚者斗志也!文平分我五千人马,我绕路去袭涪城,绵竹两地断其归路。贼军闻之军心必『乱』,如此方有机可趁!”庞宏献策道。
阎宇思虑一番道:“如此有劳巨师,国家存亡在此一举,往巨师慎之!”
庞宏见阎宇听从自己的计策,笑道:“文平到了成都只须稳住城防,贼军被断归路无从补给,不出十日不战自溃,此文平首功也!”
邓艾在绵竹大败蜀军的消息同时传到了剑阁处。剑阁中姜维召集廖化,董厥,胡济等人商议对策。董厥,胡济皆是要回军救援,姜维廖化却是认为无须如此。
“阎文平东路人马不出数日便可到成都,南方诸军不久亦到,邓艾连续进兵已是强弩之末,何必惊慌!”姜维缓缓说道。
“伯约此言差矣,陛下接连数败军心浮动,锐气尽挫。邓艾趁势而攻,川中人心惶惶,若无救兵必遭大『乱』啊!”董厥,胡济二人极力反对道。
(感谢各位大大长期以来的支持,在此不动向诸位拜年,祝大家新春愉快,合家欢乐,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ps:人物穿越是有各种优势的,但即便是预知未来也不代表可以扭转未来。知道一件事和是否有扭转的能力是并不相同,想到和做到本就是两回事儿。没有谁是超人,短短时间就可以把政治军事都玩得透彻明白。高祖经历数败方有天下,刘斗的失败失策同样是交学费,纸上谈兵和实际指挥差异是巨大的。不动觉得穿越文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无须依照猪脚光芒四『射』天下无敌的套路去写。一个国家朝代的兴盛在于君主,更在于追随君主的臣下和人民。力量来自于群众,只看上位者的能力和手腕罢了。
附上关于穿越小小的说明,只是不动的个人看法,请诸位一笑了之。
第90章 静待(下)
第90章 静待(下)
剑阁的军权由姜维掌控,纵是董厥胡济二人据理力争仍是无济于事。阴平桥另一端的诸葛绪仍旧是按兵不动,并不知晓邓艾在川中的情况。见剑阁的蜀军仍是没有动静,不由得担心起邓艾的安危。
阳平方面的钟会比诸葛绪还要焦急,邓艾入蜀后消息皆无。大军的粮草就快供应不上,再过十余日便要退兵了。若是邓艾在川中成功,自己这里反而退兵,不是笑掉蜀人的大牙?于是钟会连续数日派人去摧诸葛绪。
邓艾进军到成都城下,之间城上兵甲鲜明,守城军卒各个彪悍面容,一望便知是精兵。随军的粮草携带的不多,蜀军没有出兵的意向让邓艾和一众魏将倍感失望。三日的军粮消耗的很快,从绵竹运来的补给也撑不了多久。毕竟绵竹关外还有蜀将张微的军队虎视眈眈。
一封劝降信『射』到城头上,被守城的军卒捡到后送到了蜀国皇宫大殿之上。刘禅命司马胜之在殿上大声宣读,文武群臣皆听得频频皱眉。谯周心思跳动,想出列说些什么。偷眼看看刘禅的表情,再看看刚被刘禅封为侍中的范长生,谯周忍了忍没有动作。
范长生被刘禅请入书房后开门见山的表明了立场。天师道有感于刘禅近年为国为民之举,愿意协助刘禅保卫蜀国。刘禅闻之大喜,天师道在扎根川中的这些年吸收了不少百姓作为教众。有这么一股民间力量支持,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堂都会稳固得多。
天师道的教众之中三教九流之辈皆有,绝大多数是普通的穷苦百姓。这些人无孔不入,处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如果把这些人纳入呼雷阙,刘禅的情报网将会更加的细致。
范长生对此也是赞同,并且提出了更深一步的想法。当年的魏武帝曹『操』改变黄巾军的信仰,组成了对曹『操』本人绝对忠诚的青州兵。如今大可以效仿曹『操』,用天师道代替黄巾军组建一支忠于刘禅本人的军队。
当然这支军队的班底仍旧是蜀中的精锐人马,附以天师道的忠城教众,再加上范长生改变众人信仰的手段,如此组成的军队在忠心和战斗力上都会是让人放心的。毕竟刘禅不会一下子相信天师道和范长生,范长生也需要借助蜀汉朝廷的力量使天师道继续发扬光大。
双方一拍即合,呼雷阙的范恩乃是范长生的族弟。见陛下和兄长相谈甚欢,陛下甚至不再执意出兵,悬在心头的大石总算落下。出宫之后刘禅立即拜范长生为军师中郎将,侍中之职。
就在刘禅罢兵之后,好消息接二连三的传来。东线的阎宇派人将与庞宏的计策送给朝廷审议,同时再三请求刘禅不可出兵。南方的霍弋的异族精兵也加快了行程。最让刘禅开心的是张皇后平安产下了一对龙子,群臣贺喜不断皆言此乃吉兆!可刘禅只是欢喜张皇后母子平安。
邓艾的降书写的很有文采,说的也很实在。刘禅若是一名昏庸懦弱的君主恐怕真会考虑献城投降。但杀子之仇,断臂之恨并不是如此容易抹消的。安定王刘瑶等三子虽非亲生,然三子以父事刘禅,刘禅也以子待三子,如何不是父子?张遵是刘禅穿越后深为倚重的将领,患难之时便忠心相随,如今阵亡犹如折损一臂。宁死不降,这是刘禅的本心。
刘禅心中有数,群臣可是没有这种决心。五万大军转眼间烟消云散,成都的守军勉强凑够一万人。邓艾的人马也是不多,可挟威而来,让人忍不住心中惶恐不安。魏军兵临城下,城内却是开始了斩头。凡是参与动『乱』的官员家族无论牵扯到谁,都是满门抄斩!
非常时刻有非常手段,根本无须仔细的核对和审查。凡是捕获的,被人举报的都是立即送到菜市口斩首。此举让城中的百姓和世家豪族更为惧怕,若是谁口不择言牵连到自身那才是天大的祸事!
事件中唯一没有被处死的便是高贵人,高贵人竟也有了身孕。若是处死高贵人等若一尸两命,而且是陛下的龙种更加不可以草率的对待。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把高贵人打入冷宫,待其产子之后处斩。同是刘禅的孩子,可命运自此已是不同,即便出生也不会有什么前途。
比起成都的稳如泰山,寿春则是风雨飘摇。丁奉在野外分兵三路奇袭魏军,一战斩杀魏军一万余人。王基军少势颓不敢力战,只好收兵返回寿春固守。十万吴军陆续抵达城下,开始了围城之战!
吴军奋勇攻城,并且大肆散布襄阳方面的军情。这让仍不知情的王基等人大为震惊。王昶和王基是司马昭引为臂助的方面大员,无论是军事素养还是经验上在当今的魏廷都足以名列前茅。
襄阳若是真如吴人所言被破,豫州和兖州的人马必定是调往新野增援,防卫宛洛阳等地。寿春方面则只剩下青州以及徐州的援军了。
得了襄阳,吴人便有了北上的重要据点。进可攻退可守,辅以天下之最的江东水军,对曹魏的威胁隐然在蜀汉之上的态势。施绩和陆抗相会在襄阳城上,开怀大笑。
陆抗的军队看似从夏口往寿春支援,不过是个幌子而已。陆抗早带着一万两千名吴兵乘帆破浪赶赴襄阳支援。寿春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所有十万兵守尚嫌不足。北方各州支援极为便利,物资运输也是颇为畅通。江东夺取寿春要留兵留将,又要被往来便利的魏军频繁攻袭。
相比之下,攻取襄阳无论在战略上还是得到的实惠都远远高于寿春。吴人眼馋青徐之地,却也明白想得二州非是短时间可成的事情。襄阳的大军作为威胁,许昌的司马昭无论如何也不会倾尽全力去支援寿春。如此一来,寿春的丁奉是战是退,战略选择非常多也非常从容。
现在看的便是司马昭如何应对,如果魏国西线的军队仍是不撤,吴人大可以继续攻城掠地。假设司马昭决定撤回川中的钟会人马,吴军便要考虑据安排防御工事,应付魏军的反攻了。
军情紧急,做出决断不过三五日的功夫。只须等待三五人,这天下的大势便会明朗。如何走向皆在司马昭的决断之中,蜀国的命运,吴国的崛起便看司马氏的抉择为何!
这一时刻除了寿春仍是战事不休,其他各处几乎都是在等待一个信号。究竟是战,还是退,是推翻伐蜀的计划还是痛击吴国的入侵……
三五天的功夫谁都等得起,即便是粮草将尽的钟会也沉得住气。只有一人是不能等的,邓艾坐不住了。劝降书一入成都便似石沉大海,成都放佛一口古井般波澜不兴。邓艾在大营中望着成都城头,心急如焚的盘算着如何打破僵局,但面对如此巨城任谁也是无计可施。
绵竹与涪城和江油的联系并不畅通,得知邓艾大军深入成都之后,附近的蜀国郡县组织了不少游军往来截断魏军的补给线路。这些蜀军多的二三百人,少的只有几十人。往往是探得魏军的动向便在路上埋伏,形势有利就上前一番厮杀放火,处于下风便跑入山中。
魏军不熟地理,本身军力也是单薄,只能紧紧护着粮草辎重继续运送。一趟走下来多少都有些损伤,而且大大耽误了补给到达前线的时间。从江油到涪城的一路是这样,从涪城到绵竹便更加艰难了。
广汉太守张微虽然数次和魏军遭遇战,但手中仍然握有千余人的兵力。邓艾派遣大将师纂带着一千五百人出绵竹十五里处安营,与张微的蜀兵对峙。师纂难以抓到蜀军作战,张微也绕不过魏军偷袭绵竹。
魏军的运输队进入绵竹地区后,便在师纂大营之后经过。沿途跟下来的蜀兵也清楚师纂军马的处境,胆子大的仍是紧咬不放。师纂这边点兵出战,另一边的张微便来攻营。拉锯之间,魏军几乎是被折磨的筋疲力尽。赶来增援的各路蜀兵越来越多,师纂等留守的魏将心思底也跟着愈来愈沉重,照此发展下去,归路恐怕保不住了!
果不其然,江油很快便被蜀军复夺了。胡济和董厥两个老臣从剑阁带着姜维分给二人的五千人马,抄山路奇袭江油城。负责守御江油城的魏军将领率领魏军拼死抵抗,可城中的人马大都派出去保护运输队,寡不敌众之下被蜀兵尽数歼灭。之前投降魏军的江油太守马邈一家被尽数处死,以儆效尤!
江油失守等于断了魏军的归路,消息传到涪城魏军皆是哗然。董厥带着两千蜀军留守江油,堵塞附近的山路。胡济带着两千余人汇集了周围郡县的散兵游勇,一共三千人杀奔涪城。
几乎是胡济董厥二老发动的同时,剑阁的姜维也是全军尽出,夜袭诸葛绪的大营。静待半月未曾出击的蜀军好似猛虎下上,锐不可当。姜维带着蜀汉将领身先士卒,冲杀在第一线上。诸葛绪指挥魏军百般抵御,奋战一夜总算蜀兵的攻势渐缓。
第91章 决战(上)
第91章 决战(上)
雍州刺史诸葛绪在顶住蜀兵一夜的猛攻后倍感疲惫。剑阁的蜀军骤然出击,难道预示着邓艾在川中的作战已然失败?没有确实信息的情况下,身为一军之主的诸葛绪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可惜时不由人,很快蜀军便开始了下一轮的进攻。就在魏军和蜀兵正面交锋之际,蜀汉大将廖化的军队早绕行邓艾开凿的山路,穿『插』到了魏营后方。两下夹击终是攻破了魏营。身处劣势之中,但魏兵的军力仍然有数万之众。姜维纵是用兵如神,也别想轻易吃下这数万魏卒。
廖化的军队可以出现在魏营的后方,也可以截断强水的归路。依山傍水之地屯兵数千人,即便有几万人也休想短时间打开通路。地形限制之下,兵力的优势无从发挥。诸葛绪等魏将心中有所顾虑,皆是无心恋战带着魏军迅速后撤,抢占强水山路确保后顾无忧。
姜维在正面驱动大军掩杀,廖化在后方让开道路截杀魏军的后队。一场大战杀得魏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斩首数万,降兵无数。诸葛绪带着一万余人勉强渡过强水山路,由强川口撤往沓中。
阴平桥和剑阁已无魏军,姜维和廖化分兵两路。姜维自带主力军出强川口追击魏军,准备复夺沓中地。廖化则是带领偏师前往阳平关助守,抵御钟会的十几万魏军。
蜀汉骠骑将军胡济凑集了三千人马,攻打涪城。魏将师纂心知涪城物资储备充足,是魏军补给来源和存储之地。江油即失,涪城不可再失,于是师纂带着一千五百名魏卒汇合涪城的守军抵御胡济的蜀兵。
魏蜀两军兵力相当,师纂带着魏军出城与胡济展开激战。胡济年岁以高,手下副将接连被师纂斩杀两人,于是挥军和魏兵缠战。身陷绝境之中,魏军早已豁出生死,气势旺盛不说师纂更是勇猛难当。
遏制不住师纂的突击,胡济指挥众军奋力作战已是形势不妙。幸亏从剑阁带出的人马皆是沓中的精兵,意志和体力皆是蜀中各军之首。蜀军队列分明,一层层护着胡济,彼此支援尚可勉强顶得住师纂。
时间一久魏军优势愈加明显,胡济声音嘶哑顾不上年高体迈挥舞宝剑在阵中做殊死搏斗。师纂接连冲突六七次,终是打开了一个缺口,纵马持枪杀到胡济面前。胡济须发皆白老态龙钟,然而双目炯炯有神口中大声呼喝死战不退。四周亲兵见主将如此,俱是各个向前。
广汉太守张微见师纂撤往涪城,绵竹关又是坚守不出。唯恐胡济这边有了闪失,于是也提兵来救。虽是稍晚一步,却也来的正是时候。张微这千余蜀兵加入战阵,顿时稳住了蜀兵的态势。开始逐步向魏军施压,扭转颓势。
师纂与胡济大战二十余合,刺中胡济三四枪。这老将已是血如泉涌,偏偏不肯退让半步。师纂正待全力一枪取其『性』命,张微带着蜀兵恰好赶到。手中铁刀一扬便与师纂战到一处。
机灵的蜀兵见胡济难以支撑,连忙上前抱下胡济。着枪之处算不上要害,可交战之中伤口越扯越大,加上失血过多,胡济勉强保得住一口气。手脚难以动弹,胡济勉力挤出话语,传令各军当死战以保家卫国。
蓦然之间远方喊声震天,万余魏军从绵竹方向杀来,正是邓艾的魏军赶到。蜀主刘禅龟缩不出,邓艾心知苦等不是办法,又听说后方蜀军猖獗。于是留下田续带着两三千魏军打自己的旗号和成都对峙。自己带着近万人马回援涪城,同时也解决军粮不继的问题。
大批魏军加入战场,根本不给蜀军逃脱的机会。张微见状舍了师纂指挥众军缩在一起抵御魏军。来到胡济身前,胡济浑身浴血躺在地上,鲜血染红了银白『色』的胡须和发鬓。
伤患之处仍是不停的冒着血渍,身边的亲兵红着眼睛,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的老将军等待着死去。胡济此时已是昏『迷』状态,口中却兀自嘟囔个不停。张微翻身下马,抓住胡济颤抖不停的手腕,俯耳听其言语。当听到胡济含糊不清的反复嘟囔“杀贼”二字时,张微忍不住流下两行热泪。
邓艾指挥魏军把张微等人团团围住厮杀,阵中的蜀兵逐渐减少,败亡不过顷刻之间。东方鼓声响起,一支蜀兵出现在魏军的视野之中,观其旗号乃是蜀汉的巴东守军。
视其军容,这一队蜀兵不超过五千人。邓艾暗惊川中援军速度之快,自己带来这近万人马对上蜀兵仍处优势。不过自己这一路人马连续赶路,不曾停歇,米饭未进乃是空腹作战。对上两三千蜀兵尚无问题,与这支生力军作战便要困难些了。即是回援之军,必是巴东全军撤回,成都方面看来也要尽早安排。想到这里,邓艾冷哼一声,鸣金收兵撤入涪城。
得了庞宏的巴东人马接应,张微等人算是逃过一劫。老将胡济已是气绝身亡,张微等人忍住悲痛,收拾了遗体命人送往东广汉妥善处理。自知军力不如邓艾,庞宏带着众军远远安营下寨牵制涪城的魏军。
是夜,涪城城门打开一支魏军前来偷营。庞宏和张微准备完全,命令众军谨守营寨,免得夜间被邓艾算计。来袭的魏军见蜀兵有了准备,也不强攻,草草进攻一番便撤回城中。
庞宏,张微二人不卸衣甲,秉烛夜谈,猛然间庞宏大叫不好!张微急问道:“巨师何故如此!?”
“邓艾大军在此,成都外必是疑兵!阎文平行军速度与我相当,陛下若知邓艾不在,定然出军攻打绵竹!”庞宏起身看着营外道。
张微一时没有想清庞宏所言何意,于是继续问道:“陛下亲征,哪又如何?”
庞宏边吩咐人马出营打探,边解释道:“魏军无粮,其利在速。邓艾撤军回涪城,暗中亦有诱『惑』陛下出成都之意!以邓艾之谋夜间袭营怎会草草了事,必是借此幌子趁夜去绵竹迎击陛下大军!”
闻言张微也是一惊道:“陛下没有准备,岂非又中了邓艾『奸』计?!”
庞宏顿足道:“唯愿阎文平护得陛下周全。”
心中焦急刘禅的命运,庞宏和张微分兵两路。张微带着三千蜀兵围攻涪城,庞宏率领剩余人马往绵竹关去抄袭邓艾后方。
翌日清晨刘禅带着三万蜀兵猛攻绵竹关。绵竹关守将田续仍旧是躲在关内死守不出,刘禅扬鞭对身侧的阎宇道:“庞巨师在涪城牵制之策果是奏效,只须攻下这绵竹,朕当血前耻!”
话音未落,之见绵竹关吊桥一放,城门大开!一支魏军直杀出城,为首大将纵马横刀正是邓艾!身后一万魏军紧紧跟随,田续,师纂等将(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城外的蜀兵乃是广汉太守张微所领。战事一起,川中各郡皆是关注,等到邓艾奇袭川中时,各郡太守都是唯恐魏军趁机掠夺州郡,纷纷采取了防守的态势。只有张微认为邓艾智勇双全为北方名将,因此召集了郡兵千余人又征募了青壮入伍赶来相助。见到魏军主力回关防御,张微不敢恋战带着众军缓缓退去,直到三十里外安营屯驻。
邓艾立于城头上,见这支蜀兵进退有度,捂着耳朵对众将道:“蜀中尚有如此将才,不可小觑也!”
刘禅带着郤正等人回到了成都,才知道成都放经过一场大『乱』。等到了宫中一看,青烟袅袅,十余座宫殿被大火焚毁。负责留守的杨戏樊建等一干官员解释跪在地下请罪。先是打了败仗,又是遭遇内『乱』,这让刘禅的心绪十分没落。
事情起因便在高贵人这里,高贵人和其父梁城侯高汾内外勾结,暗中将人手逐步的调入宫中。这些日子宫内的守御空虚,高贵人又是被陛下宠爱有加的妃子,因此没人注意。若非大鸿胪张绍暗中在张皇后的寝宫布置了人手护卫,恐怕张皇后以及腹中的龙胎都会遭到不测。
作为情报机关的呼雷阙事先也没得到半点风声,这是失职。近年来呼雷阙的势力扩展到了全国,以及南方有贸易关系的各个国家。规模和人手都是每日剧增,虽然规章制度很是完备,但总要有合适的人选来执行。一下子要铺的面积过于庞大,难免有些周转不灵。最初的骨干成员都是派往各地作为主事,成都这里反而是新手较多。
宫中的尸体中有一老熟人,便是前侍中守尚书令,镇军将军陈袛的次子,陈裕。刘禅一念之仁,因陈裕在狱中疯掉,所以放其一条生路。不想陈裕竟是装疯,等到事情逐渐被人淡忘,便联络了族中残留在外的势力。看准了高贵人的没落又深知梁城侯唯利是图的『性』格,于是陈裕带着一干族人进行了渗透工作。
得到了陈裕的暗中帮助,高贵人在宫中成功的击败了其他妃嫔独占陛下的宠爱,梁城侯高汾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陈裕和其族人逐渐把高氏一家控制在了股掌之中,等到高氏父女醒悟之时已然没了回头路。
接着高贵人的名头暗中策划叛『乱』之事,天子脚下反而成了最安全的地方。无奈的是城中的军队都不受众人控制,幸好有当年陈袛的旧部为城门司马,还能控制得住一条逃生之路。
高汾,陈裕等人夺路而逃,可惜被一群百姓围了个水泄不通。为首的一名文士,慈眉善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额头高高鼓起好似有无穷的智慧。高汾和陈裕以为这不过是乌合之众,双方一交兵才知道百姓的厉害。那中年文士立身高出指挥着百姓作战,交战之时四面八方时有时无的出现套索绳网等物,甚至还有勾锁。这些家伙一上,被套住勾到的贼众除了翻身落马或是倒地翻滚外,别是束手就擒。
杀猪是高汾的本行,杀人高汾是外行,大刀舞的虎虎生风百姓多是不敢靠近。但舞动久了,难免感到吃力,先是马匹被刺倒接着人便被绑成了粽子。另一边的陈裕出手狠辣,就算是百姓杀起来也是丝毫不在乎,更何况这些人绝对不是普通的百姓。可毕竟陈裕是文班出身,遇到孔武有力的大汉没几个回合兵器就被砸飞,绝望中的陈裕在地上翻滚着,随手捡起把大刀横刀自刎而死。
宫内宫外都被蜀兵来了一次大清洗,对于参与事件的宗族世家开始了大肆捉拿。这是叛国,而且是在国中被人侵略之时的叛国。冠上一顶通敌卖国的帽子,这个家族从川中的历史中消失便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刘禅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身边便是『乱』臣贼子,又听闻安定王刘瑶的死讯更是五雷轰顶。不过十天的时间便死了三个儿子,这让人如何接受?
更不能接受的是张皇后早产了,刘禅入宫之时张皇后扔在分娩过程中。这又让刘禅心急如焚,死的虽是儿子但不是亲生的,如今这个才是自己的亲生子啊!这种想法或许让人有厚此失彼的感觉,可关系自家骨肉『性』命之时,亲疏有别也属人之常情。
城中宫中都是忙个不停,若非群臣齐心协力恐怕早就『乱』作一团。刘禅关心张皇后的安危又是帮不上忙,走来走去的手足无措。悔恨,懊恼,愤怒等各种情绪交织在脑海中,众臣见了都是不敢上前相劝。此时有人传报虎贲中郎将关彝,羽林中郎将李球回城,刘禅闻之一愣顿生不祥之感道:“绵竹危矣!”
关彝和李球两人衣甲破裂,浑身浴血来到刘禅面前哭拜到:“陛下,臣等无能绵竹失守,愿当军令!”
有了心理准备刘禅和一众大臣也是忍不住吃了一惊,绵竹兵力虽少可关隘坚固险峻,为何失守?
环顾四周没有张遵的人影,刘禅抖着身子问道:“张遵将军何在?”
“二弟为魏军所杀,以身殉国……”关彝放声痛哭道。
“什么!?”刘禅闻言倒退几步一个趔趄几乎摔在地上。
郤正与司马胜之两人连忙近前搀扶住刘禅,数重打击接二连三,让刘禅几乎背过气去。手指着北方,刘禅半晌未说出话来。
“陛下,巴东之军尚有数万,南中人马亦在途中,城中尚有精兵近万,粮草充足。还请陛下振作精神!”杨戏奏道。
“卫将军人马也尽屯剑阁,可使其回援夹击邓艾!”杨戏又补充道。
刘禅缓缓走到关彝和李球身前,颤颤巍巍的扶起二人道:“兵败将亡,乃朕之过。岂可降罪于兵将!”言罢想起张遵之死,与关彝抱头痛哭。张遵关彝都是刘禅一手发掘的将领,相交年余感情深厚,群臣见状也多有为之流涕者。
“杨公所言极是,传召军将在大殿聚集,朕誓与邓艾一绝死战!”刘禅恨声道。
“陛下,这里……”司马胜之以目示意刘禅。
刘禅看了看张皇后分娩的宫院,摇了摇头道:“国家之事,不能由我个人之事所误。你留在此,若是朕兵败身亡,此子便托付你了!”
田章带着本部三千人马向吴军的方向『摸』了过去,吴军的朱异似乎早有了准备。在一片开阔之处,朱异身后七八千吴军严阵以待。魏卒见吴军人数众多,不禁有所惊慌士气动摇。想起王基嘱咐的“不可怯战”,王章心中有数。当下跃马横枪出战挑战朱异。
不过三千魏军显然是先头部队,朱异定睛观瞧着心内思索魏人用意。王基绝非普通魏将,说起用兵之道在如今的魏廷绝对是前五之列。诸葛诞,文钦,蒋班之辈皆是败在王基手中。
吴军派出的斥候回报朱异,并没有发现其他敌军的踪迹。朱异点了点头,看看阵前耀武扬威的田章,回首对众军道:“此等偏将不足一战,给我擂鼓进军准备冲锋!”
第89章 静待(上)
第89章 静待(上)
大殿之上刘禅召集群臣众将便要与邓艾决战,群臣见刘禅失了冷静皆是出言苦谏。怎奈刘禅已被『逼』的疯狂,执意出兵和邓艾决死。杨戏,樊建,张绍等人苦谏无功,只差把当年刘备东征的故事拿来做比较了。
眼看蜀汉便要重蹈先帝刘备东征的覆辙,有宫人前来通报,捕获梁城侯高汾的百姓求见圣颜。刘禅按捺主激动的情绪,宣召百姓入宫。此番大『乱』多亏了百姓相助,才顺利的将城中叛贼一网打尽。攘外必先安内,无论如何见一见这群百姓还是有必要的,这也是天子应有的气度和胸怀。虽说来的不是时候,但给予一定的赏赐,好言安抚几句也不耗费多少时间。刘禅心里嘀咕着,倒是恢复了思考。
过了一会儿,大殿外随着宦官引路跟着走来两人。一个青年一个中年,两人样貌颇有几分相似。青年人群臣皆是认识,乃是呼雷阙得力干将范恩。到了宫中大殿之上,范恩和那中年人跪拜道:“臣范恩,草民范长生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刘禅见范恩同来心内暗奇,再看这中年文士衣冠朴素,面容俊朗,举止投足间丝毫不见拘束之感,显非凡人。
“城中遭『乱』幸有忠臣义士相助,朕甚感怀,亦想知其详细。”改变主意的刘禅说道。
“朝廷重视民生,多为民利,此乃万民之福。草民等无甚大才,唯有略献薄绵之力。”范长生跪在地上,此时竟是抬头观看刘禅。
这一极不符合礼数的举动让群臣一片哗然,不过区区草民竟然如此放肆。此乃冲撞圣驾的举动,只须陛下一句话便可杀头。陛下正在气头上,火气未消,群臣又暗自替这范长生捏了把汗。
见范长生一双锐目望着自己,似有深意。刘禅并未立即发作,反而思虑起这范长生惊驾的用意。
跪在一旁的范恩见状连忙道:“启禀陛下,臣兄久居青城山不谙礼数,还望陛下降罪!”
“青城山?”刘禅轻声呢喃道,好像抓到了什么线索。
“可是天师道首领范长生!?”杨戏在旁『插』言道。
“草民不敢,只是继承先师之位。”范长生淡淡道。
天师道即使当年的五斗米教,其立派祖师便是张道陵。张鲁投降之后,其中一分支便迁入了川中涪陵。公元二四八年也就是蜀汉延熙十一年,涪陵叛『乱』当时的车骑将军邓芝前往讨伐。之后便将涪陵的五千多户百姓强行迁到了成都,范长生便是其中之一。
群臣之中不少人对于范长生这个名字也有过耳闻,天师道不过是底层的小道,有多少信众和势力没人愿意关注。让范长生显名的是其一手好书法,时人称其“笔触豪放,饱满大方”。不少喜文弄墨的官吏都听说过范长生的大名。
刘禅猛的想起穿越之初的神奇梦境,再看看眼前这范长生饱含智慧的面容,不由得心花怒放!不过这属于个人的私密之事,刘禅不敢再大庭广众之下造次,于是一番安抚之后,宣范恩,范长生二人入内宫相谈。
绵竹关外张微带着蜀兵屡屡更换屯营的位置,魏军一出绵竹,蜀兵便立即弃营而走。魏军撤回关上,蜀兵便立地安营与绵竹遥遥相对。邓艾组织魏军突袭,但又怎比得上张微这地头蛇熟悉道路?几次尝试都被张微的斥候探得,只好无功而返。
蜀军旨在拖延,邓艾却是拖延不起。接连数战蜀人望风而逃,当趁此时一鼓作气拿下成都才是,把时间浪费在绵竹无疑是自寻死路。于是邓艾留下守军,自己带着一万三千名魏军向成都进发。沿途的村县闻得魏军来犯,早早迁移到山中躲避,一路上魏军畅通无阻,已是接近成都。
田章素以机巧著称,兵力处于劣势情形便与对方斗将。朱异是江东数得上的大将,田章的心思自然瞒不过自己。见对方想斗将,根本不与理会,直接招呼大军冲击。暗赞对方精明,田章带着魏军切战切退。看似简单,真做起来谈何容易?眼见再不跑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田章顾不上王基的指示带着魏军狂奔而去。
朱异冷笑一声道:“跑得了么!”扬鞭催动大军随后掩杀,魏军死伤惨重仅剩田章的带着千余人逃出重围。吴军仍是紧追不舍的样子,朱异身先士卒更加激励吴人士气。
魏国大将牵嘉带着一万魏兵,绕路往田章军侧翼行进。田章军少遭遇东吴大军就算力战也是败逃的下场,只等东吴人马追击中拉长队伍,自己和另一方的王冲便两路伏击将吴军拦腰截断。届时王基的大军再从中路进击,三路夹击之下吴人首尾不能相顾,必败无疑!
人马行进之间,看看已然接近目的地,只见四周杂草丛生地势坑洼很是险恶。牵嘉看看地势颇有不满,于是命人打探田章那边的动向,顺便侦查附近有无较为平坦的地势。斥候得到了吩咐还没等动作,四周忽然火光冲天,牵嘉大惊失『色』。
魏军突遭火攻各个张徨失措,此时呐喊声再起无数的东吴人马杀了出来。牵嘉大叫不妙,心知中了吴人的埋伏。连忙带领众军先撤出火海,再图与吴人厮杀。好不容等到魏军入瓮,吴人安能让其轻易离开?一时间弓弩齐发『射』得魏军抱头鼠餐,无处可避。
火势越来越大魏军混『乱』不堪,在火海之中好像没头苍蝇般的四下『乱』窜。期间中箭挨刀,互相碰撞践踏者无数。牵嘉带着众军好不容易逃出了火海,往往四周不过五六千人。鼓声响起,早已等候多时的吴军迎面杀来。牵嘉暗叹一声,只得带着人马和吴人厮杀在一处。
魏军逃命而出自是没什么队型可言,刚离虎口又遇狼群,饶是牵嘉死命奋战仍是无济于事。军心已『乱』,又是兵微将寡根本抵挡不住吴兵的围攻。兵荒马『乱』之中牵嘉夺路而逃,凭借自身武勇硬是杀出一条血路,向寿春方向败退。
另一侧的王冲与牵嘉遭遇相仿,在荒野之中遭遇了吴军统帅丁奉的伏击。十万吴军除去正面朱异的七八千人,余下的人马都用来伏击王冲,牵嘉这两万魏军。其战况可想而知,完全是一面倒的势头。魏军只恨少生了两条腿四散溃逃,但这荒野之上四面八方都是东吴军马,如何逃得出去?
王冲带着众军在吴阵之中反复冲突,吴军也不赶尽杀绝,有意留出北归的道路给魏军。明知吴人此举的用意,王冲也是无可奈何,只好带着众军奋力逃命杀出一条血路。吴军兵分数路不停的包围截断魏卒,一片片的吃下又是随后追杀不停。
王基带领大军在中路接应田章的部队,不久斥候便探得前方吴军正在追赶魏军大举杀来。王基抚须长笑,突然远方天空中映出一片火光,观其位置恰是牵嘉军马附近。
“这是何故?速速去探!”王基身边的副将见了急忙吩咐人手前去打探。
“吴人恐怕是早有准备,传令诸军缓缓退往寿春!”王基吩咐道。
涪陵驻军的统帅右将军阎宇接到刘禅在涪城和绵竹接连败仗的消息,连忙号令诸军往成都救援。涪陵太守庞宏也带着郡兵相随,合计两万七千余人水陆并进驰援成都。
行至半路庞宏出计道:“邓艾孤军深入锋芒难当,陛下若是坐保成都当无大碍,唯恐强行出战为贼所趁!”
阎宇点头称是道:“巨师所言正是我所担心之处,邓艾乃北方名将,即使孤军亦不可轻敌。”
“邓艾从江油到涪城,绵竹停歇未曾超过半日,是以连战连捷,此乃兵法所云兵贵神速之策!”庞宏接着道。
“巨师可有破敌之策?”阎宇心知庞宏乃智谋之士,于是发言询问。
“眼前所急非是邓艾军盛,而是要陛下冷静宽怀。成都无恙,计谋方可实施!此乃国之根本,不可不重!”庞宏道。
“我这便修书一封,使人急驰成都!”阎宇拿出船中的笔墨当面作书,使人送往成都。
“贼军身陷绝境屡战屡胜,所倚者斗志也!文平分我五千人马,我绕路去袭涪城,绵竹两地断其归路。贼军闻之军心必『乱』,如此方有机可趁!”庞宏献策道。
阎宇思虑一番道:“如此有劳巨师,国家存亡在此一举,往巨师慎之!”
庞宏见阎宇听从自己的计策,笑道:“文平到了成都只须稳住城防,贼军被断归路无从补给,不出十日不战自溃,此文平首功也!”
邓艾在绵竹大败蜀军的消息同时传到了剑阁处。剑阁中姜维召集廖化,董厥,胡济等人商议对策。董厥,胡济皆是要回军救援,姜维廖化却是认为无须如此。
“阎文平东路人马不出数日便可到成都,南方诸军不久亦到,邓艾连续进兵已是强弩之末,何必惊慌!”姜维缓缓说道。
“伯约此言差矣,陛下接连数败军心浮动,锐气尽挫。邓艾趁势而攻,川中人心惶惶,若无救兵必遭大『乱』啊!”董厥,胡济二人极力反对道。
(感谢各位大大长期以来的支持,在此不动向诸位拜年,祝大家新春愉快,合家欢乐,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ps:人物穿越是有各种优势的,但即便是预知未来也不代表可以扭转未来。知道一件事和是否有扭转的能力是并不相同,想到和做到本就是两回事儿。没有谁是超人,短短时间就可以把政治军事都玩得透彻明白。高祖经历数败方有天下,刘斗的失败失策同样是交学费,纸上谈兵和实际指挥差异是巨大的。不动觉得穿越文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无须依照猪脚光芒四『射』天下无敌的套路去写。一个国家朝代的兴盛在于君主,更在于追随君主的臣下和人民。力量来自于群众,只看上位者的能力和手腕罢了。
附上关于穿越小小的说明,只是不动的个人看法,请诸位一笑了之。
第90章 静待(下)
第90章 静待(下)
剑阁的军权由姜维掌控,纵是董厥胡济二人据理力争仍是无济于事。阴平桥另一端的诸葛绪仍旧是按兵不动,并不知晓邓艾在川中的情况。见剑阁的蜀军仍是没有动静,不由得担心起邓艾的安危。
阳平方面的钟会比诸葛绪还要焦急,邓艾入蜀后消息皆无。大军的粮草就快供应不上,再过十余日便要退兵了。若是邓艾在川中成功,自己这里反而退兵,不是笑掉蜀人的大牙?于是钟会连续数日派人去摧诸葛绪。
邓艾进军到成都城下,之间城上兵甲鲜明,守城军卒各个彪悍面容,一望便知是精兵。随军的粮草携带的不多,蜀军没有出兵的意向让邓艾和一众魏将倍感失望。三日的军粮消耗的很快,从绵竹运来的补给也撑不了多久。毕竟绵竹关外还有蜀将张微的军队虎视眈眈。
一封劝降信『射』到城头上,被守城的军卒捡到后送到了蜀国皇宫大殿之上。刘禅命司马胜之在殿上大声宣读,文武群臣皆听得频频皱眉。谯周心思跳动,想出列说些什么。偷眼看看刘禅的表情,再看看刚被刘禅封为侍中的范长生,谯周忍了忍没有动作。
范长生被刘禅请入书房后开门见山的表明了立场。天师道有感于刘禅近年为国为民之举,愿意协助刘禅保卫蜀国。刘禅闻之大喜,天师道在扎根川中的这些年吸收了不少百姓作为教众。有这么一股民间力量支持,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堂都会稳固得多。
天师道的教众之中三教九流之辈皆有,绝大多数是普通的穷苦百姓。这些人无孔不入,处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如果把这些人纳入呼雷阙,刘禅的情报网将会更加的细致。
范长生对此也是赞同,并且提出了更深一步的想法。当年的魏武帝曹『操』改变黄巾军的信仰,组成了对曹『操』本人绝对忠诚的青州兵。如今大可以效仿曹『操』,用天师道代替黄巾军组建一支忠于刘禅本人的军队。
当然这支军队的班底仍旧是蜀中的精锐人马,附以天师道的忠城教众,再加上范长生改变众人信仰的手段,如此组成的军队在忠心和战斗力上都会是让人放心的。毕竟刘禅不会一下子相信天师道和范长生,范长生也需要借助蜀汉朝廷的力量使天师道继续发扬光大。
双方一拍即合,呼雷阙的范恩乃是范长生的族弟。见陛下和兄长相谈甚欢,陛下甚至不再执意出兵,悬在心头的大石总算落下。出宫之后刘禅立即拜范长生为军师中郎将,侍中之职。
就在刘禅罢兵之后,好消息接二连三的传来。东线的阎宇派人将与庞宏的计策送给朝廷审议,同时再三请求刘禅不可出兵。南方的霍弋的异族精兵也加快了行程。最让刘禅开心的是张皇后平安产下了一对龙子,群臣贺喜不断皆言此乃吉兆!可刘禅只是欢喜张皇后母子平安。
邓艾的降书写的很有文采,说的也很实在。刘禅若是一名昏庸懦弱的君主恐怕真会考虑献城投降。但杀子之仇,断臂之恨并不是如此容易抹消的。安定王刘瑶等三子虽非亲生,然三子以父事刘禅,刘禅也以子待三子,如何不是父子?张遵是刘禅穿越后深为倚重的将领,患难之时便忠心相随,如今阵亡犹如折损一臂。宁死不降,这是刘禅的本心。
刘禅心中有数,群臣可是没有这种决心。五万大军转眼间烟消云散,成都的守军勉强凑够一万人。邓艾的人马也是不多,可挟威而来,让人忍不住心中惶恐不安。魏军兵临城下,城内却是开始了斩头。凡是参与动『乱』的官员家族无论牵扯到谁,都是满门抄斩!
非常时刻有非常手段,根本无须仔细的核对和审查。凡是捕获的,被人举报的都是立即送到菜市口斩首。此举让城中的百姓和世家豪族更为惧怕,若是谁口不择言牵连到自身那才是天大的祸事!
事件中唯一没有被处死的便是高贵人,高贵人竟也有了身孕。若是处死高贵人等若一尸两命,而且是陛下的龙种更加不可以草率的对待。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把高贵人打入冷宫,待其产子之后处斩。同是刘禅的孩子,可命运自此已是不同,即便出生也不会有什么前途。
比起成都的稳如泰山,寿春则是风雨飘摇。丁奉在野外分兵三路奇袭魏军,一战斩杀魏军一万余人。王基军少势颓不敢力战,只好收兵返回寿春固守。十万吴军陆续抵达城下,开始了围城之战!
吴军奋勇攻城,并且大肆散布襄阳方面的军情。这让仍不知情的王基等人大为震惊。王昶和王基是司马昭引为臂助的方面大员,无论是军事素养还是经验上在当今的魏廷都足以名列前茅。
襄阳若是真如吴人所言被破,豫州和兖州的人马必定是调往新野增援,防卫宛洛阳等地。寿春方面则只剩下青州以及徐州的援军了。
得了襄阳,吴人便有了北上的重要据点。进可攻退可守,辅以天下之最的江东水军,对曹魏的威胁隐然在蜀汉之上的态势。施绩和陆抗相会在襄阳城上,开怀大笑。
陆抗的军队看似从夏口往寿春支援,不过是个幌子而已。陆抗早带着一万两千名吴兵乘帆破浪赶赴襄阳支援。寿春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所有十万兵守尚嫌不足。北方各州支援极为便利,物资运输也是颇为畅通。江东夺取寿春要留兵留将,又要被往来便利的魏军频繁攻袭。
相比之下,攻取襄阳无论在战略上还是得到的实惠都远远高于寿春。吴人眼馋青徐之地,却也明白想得二州非是短时间可成的事情。襄阳的大军作为威胁,许昌的司马昭无论如何也不会倾尽全力去支援寿春。如此一来,寿春的丁奉是战是退,战略选择非常多也非常从容。
现在看的便是司马昭如何应对,如果魏国西线的军队仍是不撤,吴人大可以继续攻城掠地。假设司马昭决定撤回川中的钟会人马,吴军便要考虑据安排防御工事,应付魏军的反攻了。
军情紧急,做出决断不过三五日的功夫。只须等待三五人,这天下的大势便会明朗。如何走向皆在司马昭的决断之中,蜀国的命运,吴国的崛起便看司马氏的抉择为何!
这一时刻除了寿春仍是战事不休,其他各处几乎都是在等待一个信号。究竟是战,还是退,是推翻伐蜀的计划还是痛击吴国的入侵……
三五天的功夫谁都等得起,即便是粮草将尽的钟会也沉得住气。只有一人是不能等的,邓艾坐不住了。劝降书一入成都便似石沉大海,成都放佛一口古井般波澜不兴。邓艾在大营中望着成都城头,心急如焚的盘算着如何打破僵局,但面对如此巨城任谁也是无计可施。
绵竹与涪城和江油的联系并不畅通,得知邓艾大军深入成都之后,附近的蜀国郡县组织了不少游军往来截断魏军的补给线路。这些蜀军多的二三百人,少的只有几十人。往往是探得魏军的动向便在路上埋伏,形势有利就上前一番厮杀放火,处于下风便跑入山中。
魏军不熟地理,本身军力也是单薄,只能紧紧护着粮草辎重继续运送。一趟走下来多少都有些损伤,而且大大耽误了补给到达前线的时间。从江油到涪城的一路是这样,从涪城到绵竹便更加艰难了。
广汉太守张微虽然数次和魏军遭遇战,但手中仍然握有千余人的兵力。邓艾派遣大将师纂带着一千五百人出绵竹十五里处安营,与张微的蜀兵对峙。师纂难以抓到蜀军作战,张微也绕不过魏军偷袭绵竹。
魏军的运输队进入绵竹地区后,便在师纂大营之后经过。沿途跟下来的蜀兵也清楚师纂军马的处境,胆子大的仍是紧咬不放。师纂这边点兵出战,另一边的张微便来攻营。拉锯之间,魏军几乎是被折磨的筋疲力尽。赶来增援的各路蜀兵越来越多,师纂等留守的魏将心思底也跟着愈来愈沉重,照此发展下去,归路恐怕保不住了!
果不其然,江油很快便被蜀军复夺了。胡济和董厥两个老臣从剑阁带着姜维分给二人的五千人马,抄山路奇袭江油城。负责守御江油城的魏军将领率领魏军拼死抵抗,可城中的人马大都派出去保护运输队,寡不敌众之下被蜀兵尽数歼灭。之前投降魏军的江油太守马邈一家被尽数处死,以儆效尤!
江油失守等于断了魏军的归路,消息传到涪城魏军皆是哗然。董厥带着两千蜀军留守江油,堵塞附近的山路。胡济带着两千余人汇集了周围郡县的散兵游勇,一共三千人杀奔涪城。
几乎是胡济董厥二老发动的同时,剑阁的姜维也是全军尽出,夜袭诸葛绪的大营。静待半月未曾出击的蜀军好似猛虎下上,锐不可当。姜维带着蜀汉将领身先士卒,冲杀在第一线上。诸葛绪指挥魏军百般抵御,奋战一夜总算蜀兵的攻势渐缓。
第91章 决战(上)
第91章 决战(上)
雍州刺史诸葛绪在顶住蜀兵一夜的猛攻后倍感疲惫。剑阁的蜀军骤然出击,难道预示着邓艾在川中的作战已然失败?没有确实信息的情况下,身为一军之主的诸葛绪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可惜时不由人,很快蜀军便开始了下一轮的进攻。就在魏军和蜀兵正面交锋之际,蜀汉大将廖化的军队早绕行邓艾开凿的山路,穿『插』到了魏营后方。两下夹击终是攻破了魏营。身处劣势之中,但魏兵的军力仍然有数万之众。姜维纵是用兵如神,也别想轻易吃下这数万魏卒。
廖化的军队可以出现在魏营的后方,也可以截断强水的归路。依山傍水之地屯兵数千人,即便有几万人也休想短时间打开通路。地形限制之下,兵力的优势无从发挥。诸葛绪等魏将心中有所顾虑,皆是无心恋战带着魏军迅速后撤,抢占强水山路确保后顾无忧。
姜维在正面驱动大军掩杀,廖化在后方让开道路截杀魏军的后队。一场大战杀得魏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斩首数万,降兵无数。诸葛绪带着一万余人勉强渡过强水山路,由强川口撤往沓中。
阴平桥和剑阁已无魏军,姜维和廖化分兵两路。姜维自带主力军出强川口追击魏军,准备复夺沓中地。廖化则是带领偏师前往阳平关助守,抵御钟会的十几万魏军。
蜀汉骠骑将军胡济凑集了三千人马,攻打涪城。魏将师纂心知涪城物资储备充足,是魏军补给来源和存储之地。江油即失,涪城不可再失,于是师纂带着一千五百名魏卒汇合涪城的守军抵御胡济的蜀兵。
魏蜀两军兵力相当,师纂带着魏军出城与胡济展开激战。胡济年岁以高,手下副将接连被师纂斩杀两人,于是挥军和魏兵缠战。身陷绝境之中,魏军早已豁出生死,气势旺盛不说师纂更是勇猛难当。
遏制不住师纂的突击,胡济指挥众军奋力作战已是形势不妙。幸亏从剑阁带出的人马皆是沓中的精兵,意志和体力皆是蜀中各军之首。蜀军队列分明,一层层护着胡济,彼此支援尚可勉强顶得住师纂。
时间一久魏军优势愈加明显,胡济声音嘶哑顾不上年高体迈挥舞宝剑在阵中做殊死搏斗。师纂接连冲突六七次,终是打开了一个缺口,纵马持枪杀到胡济面前。胡济须发皆白老态龙钟,然而双目炯炯有神口中大声呼喝死战不退。四周亲兵见主将如此,俱是各个向前。
广汉太守张微见师纂撤往涪城,绵竹关又是坚守不出。唯恐胡济这边有了闪失,于是也提兵来救。虽是稍晚一步,却也来的正是时候。张微这千余蜀兵加入战阵,顿时稳住了蜀兵的态势。开始逐步向魏军施压,扭转颓势。
师纂与胡济大战二十余合,刺中胡济三四枪。这老将已是血如泉涌,偏偏不肯退让半步。师纂正待全力一枪取其『性』命,张微带着蜀兵恰好赶到。手中铁刀一扬便与师纂战到一处。
机灵的蜀兵见胡济难以支撑,连忙上前抱下胡济。着枪之处算不上要害,可交战之中伤口越扯越大,加上失血过多,胡济勉强保得住一口气。手脚难以动弹,胡济勉力挤出话语,传令各军当死战以保家卫国。
蓦然之间远方喊声震天,万余魏军从绵竹方向杀来,正是邓艾的魏军赶到。蜀主刘禅龟缩不出,邓艾心知苦等不是办法,又听说后方蜀军猖獗。于是留下田续带着两三千魏军打自己的旗号和成都对峙。自己带着近万人马回援涪城,同时也解决军粮不继的问题。
大批魏军加入战场,根本不给蜀军逃脱的机会。张微见状舍了师纂指挥众军缩在一起抵御魏军。来到胡济身前,胡济浑身浴血躺在地上,鲜血染红了银白『色』的胡须和发鬓。
伤患之处仍是不停的冒着血渍,身边的亲兵红着眼睛,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的老将军等待着死去。胡济此时已是昏『迷』状态,口中却兀自嘟囔个不停。张微翻身下马,抓住胡济颤抖不停的手腕,俯耳听其言语。当听到胡济含糊不清的反复嘟囔“杀贼”二字时,张微忍不住流下两行热泪。
邓艾指挥魏军把张微等人团团围住厮杀,阵中的蜀兵逐渐减少,败亡不过顷刻之间。东方鼓声响起,一支蜀兵出现在魏军的视野之中,观其旗号乃是蜀汉的巴东守军。
视其军容,这一队蜀兵不超过五千人。邓艾暗惊川中援军速度之快,自己带来这近万人马对上蜀兵仍处优势。不过自己这一路人马连续赶路,不曾停歇,米饭未进乃是空腹作战。对上两三千蜀兵尚无问题,与这支生力军作战便要困难些了。即是回援之军,必是巴东全军撤回,成都方面看来也要尽早安排。想到这里,邓艾冷哼一声,鸣金收兵撤入涪城。
得了庞宏的巴东人马接应,张微等人算是逃过一劫。老将胡济已是气绝身亡,张微等人忍住悲痛,收拾了遗体命人送往东广汉妥善处理。自知军力不如邓艾,庞宏带着众军远远安营下寨牵制涪城的魏军。
是夜,涪城城门打开一支魏军前来偷营。庞宏和张微准备完全,命令众军谨守营寨,免得夜间被邓艾算计。来袭的魏军见蜀兵有了准备,也不强攻,草草进攻一番便撤回城中。
庞宏,张微二人不卸衣甲,秉烛夜谈,猛然间庞宏大叫不好!张微急问道:“巨师何故如此!?”
“邓艾大军在此,成都外必是疑兵!阎文平行军速度与我相当,陛下若知邓艾不在,定然出军攻打绵竹!”庞宏起身看着营外道。
张微一时没有想清庞宏所言何意,于是继续问道:“陛下亲征,哪又如何?”
庞宏边吩咐人马出营打探,边解释道:“魏军无粮,其利在速。邓艾撤军回涪城,暗中亦有诱『惑』陛下出成都之意!以邓艾之谋夜间袭营怎会草草了事,必是借此幌子趁夜去绵竹迎击陛下大军!”
闻言张微也是一惊道:“陛下没有准备,岂非又中了邓艾『奸』计?!”
庞宏顿足道:“唯愿阎文平护得陛下周全。”
心中焦急刘禅的命运,庞宏和张微分兵两路。张微带着三千蜀兵围攻涪城,庞宏率领剩余人马往绵竹关去抄袭邓艾后方。
翌日清晨刘禅带着三万蜀兵猛攻绵竹关。绵竹关守将田续仍旧是躲在关内死守不出,刘禅扬鞭对身侧的阎宇道:“庞巨师在涪城牵制之策果是奏效,只须攻下这绵竹,朕当血前耻!”
话音未落,之见绵竹关吊桥一放,城门大开!一支魏军直杀出城,为首大将纵马横刀正是邓艾!身后一万魏军紧紧跟随,田续,师纂等将(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