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惊雷入汉 > 惊雷入汉 第 27 部分阅读

第 27 部分阅读

    领尽数相随直冲刘禅中军而来!

    蜀兵正在攻城,冷不防魏军出战,顿时被魏军连突破数到防线已是杀到了中军之前。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想起丧子之痛,折臂之恨,刘禅抽出双股剑喝道:“谁与朕斩邓艾狗头重重有赏!”

    没等刘禅说完,关彝早抄起大刀带着虎贲军上前与魏军战在一处!李球的羽林卫,文鸯的成都守军,阎豫的巴东蜀军皆是纵马上前截住魏军厮杀起来。蜀兵人多势众,但被邓艾打了个出其不意,军力一时收补回来,显『露』空虚之象。邓艾身旁骁将齐出缠住蜀中各将,让邓艾腾出空当带着精锐死士直冲刘禅!

    “刘禅小儿,还不下马受降!”邓艾跃马横刀杀入刘禅的卫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

    刘禅看得咬牙切齿,持双股剑拍马便要上前与之交战。身侧早冲出一将喝道:“贼将休伤吾父,偿我兄弟命来!”只见四皇子新平王刘瓒手持长枪,拦在刘禅身前与邓艾刀枪并举,杀得难解难分。

    刘瓒在一众宗室之中算是勇武,可和邓艾这种第一流的武将差距仍是不小。初时几招还显得颇具声势,三招一过便着了邓艾一刀。见刘瓒忍痛作战毫不退缩,刘禅只觉得热血沸腾高声叫道:“邓艾狗贼,吃朕一剑!”只看刘禅挥舞着双股剑加入战团与刘瓒并力拼战邓艾。

    “哈哈哈哈!刘禅昏君,今日便是汝之死期!”看到刘禅加入战团,邓艾放声狂笑。手中大刀猛的加快了速度砍得刘禅和刘攒勉力招架,狼狈不堪。

    刘禅的小儿子刘虔在阵中见父皇形势危急,拿着大刀也加入了战团。刘瓒和刘虔二人奋力护着刘禅,堪堪保住刘禅无恙。七八个回合后刘瓒被邓艾大刀一抹,落马身亡。

    被邓艾突入众军,关彝,文鸯等将都是心内焦急。关彝舍了魏将拍马转身拖刀往本阵而去,魏将田续带着几名将领紧追不舍。文鸯冲入魏军之中一阵冲杀,也调转马头回援中军。魏将师纂带着众军急急追赶,被阎宇,李球二将领兵截住。

    此时四周的蜀兵除了部分尚在攻城,大量的蜀兵连忙向中军聚集。魏军冲了一阵,把邓艾的敢死军送到刘禅本阵附近后便开始乏力。毕竟是连夜行军,未曾休息便展开了作战,魏国兵将开始显『露』疲惫之象。

    第92章 决战(下)

    第92章 决战(下)

    见儿子被邓艾斩于眼前刘禅怒气上涌,勇气倍增。手中双股剑硬挡邓艾大刀,一时竟接过了邓艾的大部分攻势。父皇如此,刘恂也是不甘于人后,一边配合刘禅合击邓艾,一边招呼四周的军卒上前相助。

    邓艾带来的敢死军不到千人,此时蜀兵纷纷回援已是把魏军切割的七零八落。邓艾一心要斩杀刘禅,事实上杀了刘禅才能终结这场众寡悬殊的战事,这也是邓艾保命的唯一途径。凑准空子,邓艾一刀斩断了刘禅的大旗,口中不停吼着“刘禅已死!”,跟随邓艾的敢死军听到也随之喊个不停。魏军兵将听到士气大振,蜀军见魏军如此叫喊,心中难免有所疑虑,逐渐慌『乱』起来。

    硬接邓艾数刀,刘禅只觉得双臂酸麻,难以回力。生死之间忌讳者便是胆怯,战到这个时候刘禅也豁出『性』命,抛开了生死,平素见与关彝等人学习的武艺开始逐渐的发挥出来。在邓艾面前虽是显得青涩,不知不觉又是多应付了几招。

    此时文鸯关彝等人已是到了本阵外围,被邓艾带着的死士拼命缠着不放。而阵中的刘禅虽是和刘恂以及一群蜀兵围战邓艾,可从形势上看则是刘禅被邓艾追的四处跑。抵挡不住邓艾的大刀,刘禅只得奋力逃命。邓艾在身后紧追不舍,若不是有刘恂以及其他蜀兵蜀将在奋力阻隔,恐怕刘禅已是殒命多时。

    军阵之中刘禅在前策马奔逃,邓艾随后拼命追赶。慌『乱』之间刘禅已然跑出了本阵,冲入『乱』军之中。邓艾手中大刀挥舞间连杀数人,蜀中猛将多被隔在后方鞭长莫及,只好看着邓艾追着刘禅跑出了视线。

    杀不尽的蜀兵蜀将让邓艾心头火起,看看追的真切抽出弓弩箭矢便是『射』向刘禅。前面的刘禅偷眼看到邓艾张弓搭箭,早已凝神戒备。感觉不妙之时身躯顺势滑向一侧,避开了这要命的箭矢!为了躲避此箭,刘禅用尽全身之力,待看到箭矢从身侧飞过方察觉自己用力过猛!一时手中拽不住缰绳,身躯重重的摔在地下!

    刘禅落马,邓艾心下狂喜,拍马舞刀上前便要斩杀刘禅。双股剑在手,刘禅坐在地上来不及起身,便奋力去挡邓艾的大刀。这一刀威若雷霆,快似闪电,刘禅双剑一架尚未挡到邓艾的大刀,已是觉得寒气『逼』人,杀意笼罩全身,似是难逃一死!

    电光火石之间,斜刺里一杆长枪刺出直取邓艾咽喉!邓艾的大刀虽可斩杀刘禅,但自己也难逃被来将刺杀的命运。无奈之下邓艾抽刀迎敌,与那看似病怏怏的蜀将战在一处。你来我往十余个回合,竟是不分高下!邓艾暗奇这蜀将武艺之高,手中不由得加紧了三分!

    大难不死的刘禅定睛一看,与邓艾交战的蜀将正是牙门将军刘林。因为刘封的关系,即便刘禅几次有意想重用刘林都是没有结果。如今想不到『乱』军之中,竟是刘林救了自己!

    附近的蜀兵跑了过来搀起刘禅,准备把刘禅扶离战场。刘禅晃了晃双臂,顺手牵过一名将领的马匹,腾身上马竟是再次奔邓艾杀去!不杀邓艾,誓不为人!刘禅意志坚定,双股剑配合刘林的长枪围攻邓艾。

    本以为没了击杀刘禅的机会,没想到这刘禅竟是不怕死的又冲了过来。邓艾心中暗喜,卯足了力气要把刘禅斩杀当场。刘林这边虽然不落下风,可要护着刘禅难免束缚了手脚,以二敌一反而逐渐落了下风。

    斩首行动本就是冒险而为,依照前几次蜀军落荒而逃的态势,魏军至少有七分把握可以击退蜀兵。蜀兵虽经数败,军力已然雄厚,各部将领经过几次洗礼也早已收起了轻敌之心,无不是全力作战。无形之间,绵竹关下的蜀兵和被邓艾数次击败的那支队伍已是大不相同。

    魏军连续作战,形势愈见恶劣,不由得士气开始衰竭。反而蜀兵多是阎宇的巴东守军,精悍之余更是身经百战。虽为邓艾奇袭『乱』了阵脚,依然能按部就班的收拢兵力围杀魏军。

    田续,师纂等人的希望尽托付在邓艾身上。大好局势之下,魏军其实已然是走投无路。这是一部险棋,也是险中求生,败中求胜的手段!成都高墙足使魏军裹足不前,身后江油已失补给将尽,进退无路实乃绝境。至此,邓艾的奇兵实际上已是失败!

    其实若是刘禅一开始就能洞穿其中关键所在,邓艾这一路人马难以造成蜀汉如此大的损失。无奈经验不足,又过于轻敌,纸上谈兵是易之又易,真到了战场之上只是厮杀的景象便足以使人不足所措了。

    魏将舍命死战,军卒更是做亡命之搏。蜀兵那边不知刘禅生死,不少将领和军卒『乱』了阵脚,不由得开始退缩。阎宇,李球等人见了急忙招呼各自人马,极力弹压魏人的谣言。纵是如此,才勉强和魏军战个平手,免去了溃败的危机。两国兵将各决死战,杀得难解难分,主将之处已是到了成败之时。

    久战无功,邓艾心情开始浮躁。此时关彝,文鸯二将由后方杀来,加入围攻邓艾的战团。这两员虎将的加入,彻底解放了刘禅。邓艾抖擞精神以一敌四,再难如之前般瞄着刘禅招呼。

    刘禅在生死线上走过一遭,挺过了邓艾的狂攻,也开始放手一搏。刘林不用护着刘禅,顿时轻松了许多和关彝文鸯两人联手封杀邓艾的攻势。只这三人便足以使邓艾应接不暇,刘禅再一旁攻守之间都有了足够的时间和余地,反而当做是磨练武技。

    又战了二十几个回合,邓艾暗道不妙便要夺路而逃。关彝等三将死死咬住邓艾不放,一时间邓艾也是难以脱身。刘禅在旁看出了门道,双剑猛刺邓艾侧身。邓艾大刀一横连消带打先是挡了文鸯势大力沉的一枪,又隔住了刘禅的双股剑。

    每当邓艾拼出空隙拨马要逃时,刘禅便奋不顾身的冲上前去阻拦。独战关彝,文鸯,刘林三人已使邓艾竭尽全力,对于刘禅也只能是有心无力的态度。心知不能再拖,邓艾侧身硬着了刘林一枪,手中大刀杀出一条血路往绵竹方向狂奔而去。

    不等刘禅言语,文鸯等三将纵马紧追不舍。刘禅也要拍马上前,却突然觉得双臂好似灌铅一般,使不出力气。方才的激战自己是超常发挥,全凭一口气支持着。如今见邓艾跑了,精神一松就再无力气了。

    压力骤增之下,许昌的司马昭决定撤回西线的人马,全力抵挡吴军的侵略。河北等地的魏军开始向中原各地支援。卫将军司马望率领司隶一万精兵,汇合青州徐州的四万人马赶赴寿春支援王基,保护两淮地区。尚书王经带着司隶一万人马,并同豫州,兖州的三万余人挺进宛城,防止襄阳的吴军继续北上。

    此时襄阳的施绩,陆抗带着吴军休整已毕,频频使人打探江北的消息。新野虽是弹丸之城,但地势险要,北连宛洛,南临长江,西接上庸,东通汝南可谓要冲之地。陈骞的大军屯于新野,沿江上设立无数烽火台,作为预警之用。

    长江之上陈骞自忖北方水军不是江东水军之敌,但也不可因此便废了江边的防守。借舟船之便吴人登陆地点难以测度,是以筑立烽火台示警。只须发现江东众军北上的迹象,陈骞便会带领大军前往拦截。届时东吴人马背江而战,难挡魏家铁骑之利,胜负可料!

    诸葛绪带着魏军亡命而逃,姜维带着蜀兵随后穷追不舍。沓中一战诸葛绪再遭败绩,万余魏兵折损一番只余五千多人。诸葛绪不走武街道由来路返回祁山,而是选择强水小路去沓中,用意便是想甩掉蜀军的追兵。

    从武街返回祁山路虽好走,蜀兵同样是追的舒坦。况且这一路没有什么险阻之地可以驻足抵御蜀兵,不利于稳定局面。撇了通往祁山之路,全军行强山奔沓中,恰好借助地利遏制蜀军的追击。

    祁山方向虚弱,蜀军大可以放弃追击自己,转而向祁山进军威胁钟会大军的后翼。钟会那边十几万人正愁没仗可打,虽是暴『露』了自家虚弱之处,毕竟钟会本军实力雄厚,最终仍是胜面较大。同时自己在沓中休整之后,也可以再赴阴平桥,攻同样虚弱的剑阁或是尾随出祁山的蜀兵,都是大功一件!

    诸葛绪心中仍是念念不忘的,还有邓艾的奇袭军。回去祁山,邓艾便算是彻底没了后援。屯驻沓中,邓艾回军之时,多少也有个接应。不想姜维带着川中大军紧追不舍,诸葛绪几次布阵阻敌都被姜维杀败。无奈之下只得放弃了沓中,向狄道撤退,命人飞传钟会通知其川中战况。

    阳平关上多了廖化的旗号,钟会带领众将关注良久,脸『色』阴晴不定的道:“速去查探诸葛雍州消息,谨防蜀军虚张声势之举!”

    第93章 前夕(上)

    第93章 前夕(上)

    绵竹关的斩首行动失败,一万魏军折损了足有四千余人。邓艾聚众将在关上商议对策,众将皆以邓艾马首是瞻。于是邓艾道:“蜀军势盛不可力敌,当趁此时机移师涪城,然后复夺江油方为上策。”

    田续皱眉道:“两地连续奔波军力已疲,不若休息一日再回涪城。”

    邓艾抬头看了看田续冷声道:“涪城虚兵以待,瞒不过蜀军多久。此时蜀军尚未醒悟,内外奇袭可获全胜!拖延时日,我等尽数葬身于此矣!”

    田续摇头道:“将军此言差矣,关上仅余六千余人,安能分兵再战?”

    “我自有计策,田护军勿在多言!”邓艾一手扶着身上的伤口,咬牙喝断了田续的言语。

    田续与邓艾颇有不和,闻言面目冰冷不满之『色』溢于言表。身侧的魏将师纂『性』情急躁,又是邓艾的死忠。见田续不满邓艾的安排,不由得火起,抡起拳头便要教训田续。幸好邓艾深知爱将的脾『性』,连忙喝止,方免去一场内讧。

    “吾计已定,唯少一将留守绵竹耳!”言罢,邓艾目视两侧的魏将。

    魏军将领都是连番的奔波厮杀,一身血污聚在一起颇有几分悲壮之感。闻邓艾之言堂下一员骁将出列道:“末将樊震,愿当此任!”

    绵竹的守御事关重大,是阻碍蜀军追击邓艾主力的重要据点。留守绵竹便是死守,非是勇者不可担此重任。樊震跟随邓艾多年,无论是东西两线均为邓艾帐下之将,因此邓艾对其多有了解。樊震请缨,邓艾微微点头,于是换樊震近前面授机宜,又传令众军休息两个时辰后准备出击。

    蜀军大营之中刘禅见到四子刘瓒的尸首放声痛哭,悲痛欲绝,群臣劝之良久乃歇。邓艾自偷入川中之始,姜维便与成都通了消息。刘禅带领众军前往迎击,本欲重创绝境中的魏军。不想魏军“自寻死路”前后不到六个时辰三次袭击刘禅人马,打的五万蜀军损兵折将,支离破碎。

    即便是预先知晓魏军的动向,实战之中仍是依靠将领的实力说话。况且历史在刘禅一系列内部革新之下,已然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纵是听说过邓艾灭蜀的故事,又怎会想得到早已改变的历史竟在此处与记忆中的历史不谋而合?

    痛定思痛刘禅命阎宇,李球二将负责夜间防务,谨防魏军夜袭。文鸯,关彝,刘林三将同驻中军,保卫自己的安全。

    果不其然,夜间魏军开关偷袭蜀军大营。李球和阎宇早有了防备,蜀军两路齐出拦住魏军开始厮杀。邓艾见蜀兵有了防备,不敢恋战带领众军急急撤回绵竹关内。李球阎宇带着蜀军紧追不舍。

    魏军队形转换之间难免拖沓时间,竟是被李球带着一彪人马咬住了后军。邓艾和师纂的前军进入城中,守城的魏兵见跟在后面的是自家人马,犹豫之间没有拉起吊桥。李球带着数百人马随着前面的魏兵直杀入绵竹城中。阎宇见了也是催促各路人马齐头并进,趁势夺取绵竹。

    李球一马当先冲入绵竹关内,五百名魏军弓弩手出现在眼前。霎时间弓弩齐发,『射』得蜀军止住了冲势。几乎同时城门处落下无数巨石,塞死了李球和数百蜀军的退路。几十名蜀兵躲避不及,被落下的石头压在石堆之中悲惨万分。

    一看魏兵早有准备,李球大呼中计!一面持枪抵挡魏军箭雨,一边策马盘旋寻找出路。城头山再现魏卒身影,只听得一声令下,竟是万弩齐发!李球和三百余名蜀兵无处可避,尽数被『射』死在城门之处。

    城头上的魏军歼灭了李球等人,返身对着城外正在攻城的蜀兵狂『射』。阎宇眼尖,见魏军所持的竟是改造后的诸葛连弩,急忙招呼众军撤退。无奈城门吊桥猛然拉起,又是数百蜀兵被护城河隔在城下。一通『乱』『射』之后,蜀军尸体堆积如山,无一生还!

    临行之前诱敌之策重挫蜀兵的锐气,邓艾带着五千魏兵马不停蹄的由另一侧城门飞驰而出,意欲偷袭涪城之外的蜀将庞宏,张微。魏军疲惫之态仍是一路急行,离开绵竹关不到二十里处,只闻得道路两旁鼓声震天,箭矢如雨般由两翼『射』来!

    邓艾大吃一惊道:“涪城危矣!”连忙指挥众军稳住阵脚抵御敌袭,另使人传令后军分为两路攻击埋伏在两侧的蜀兵。

    蜀将庞宏亲帅三千人马来截邓艾的后路,远远的探到绵竹关外大战。料想魏军必然要回援涪城,因此庞宏率领人马在此设伏,不想竟是意外伏击到了邓艾的主力军!

    魏军人多势众但早已疲惫不堪,纵是魏将百般指挥也是压制不住混『乱』。庞宏趁机挥军冲锋,杀得魏军大败而逃。邓艾有伤在身难以陷阵,只得命师纂,田续二将带精兵断后,先撤回绵竹再做商议。

    阳平关下,探子很快便是回报。诸葛绪的雍州军已被蜀将姜维杀败,退往沓中之后接连数战落败,如今已是撤往狄道。

    钟会闻言勃然大怒道:“专数万人马,尚抵不住剑阁残军,留之何用!”

    陈泰道:“狄道虽是有了防护,可陇西,祁山,南安等地如今皆是空虚。事到如今,当速潜精兵强将守护陇西等三处!”

    “剑阁蜀军不退反进,邓士载多半折翼川中,孤军冒进误国家大事,吾深以为恨!”钟会悠悠叹道,似是自言自语。

    陈泰心中暗笑钟会明知眼下只余撤军一途,却将失利的责任先按在邓艾的头上。十几万魏军撤离川中,邓艾就算在蜀中掀起滔天巨浪,终究是客死他乡的结局。死无对证之下,延误军机,擅自做主等罪责等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既如此,可先安排锐卒驰援陇西,然后大军按部就班缓缓退出川中!”陈泰略微点头道。

    绵竹城墙又高又厚,加以魏军手持诸葛连弩守御。蜀军一时不敢强攻,刘禅见又折了李球更是愤然。于是命军卒速从成都掉马钧所造的发石车前来,准备强攻绵竹关。

    吴军攻占襄阳的消息已然由荆州传入了川中,川中军民闻此消息皆是鼓舞振奋!两邦相交几十年,东方邻国从未如此给力过。有了东吴的协助,想必西路的魏军不就便会撤退。

    随着消息来得尚有吴国光禄大夫石伟,带来了吴主孙亮与刘禅的国书。刘禅在绵竹外军营大帐中招待石伟,问及吴军进展之时,石伟虽是滔滔不绝,然所言并无夸大之处。刘禅忍不住赞道:“朕亦闻得东方之事,与卿所言相同,吴主诚不欺我也!”

    石伟谢过刘禅赞誉,然后道:“江东已得襄阳,雄兵据于江畔,只等北方有所变动正可长驱直入;江淮之间尚有大将军丁奉陈兵十万围困寿春,以图青徐之地。现今钟会三十万人马被陛下牵制于川中,陛下若能趁机北上,吴蜀当有平分天下之势!”

    蜀汉群臣闻之,心中皆是嘀咕。虽说形势一片大好,可钟会大军在阳平关下未退,剑阁尚有邓艾的魏军固守。这个时候谈及北伐,等于是借蜀汉来牵制魏军,而江东则取渔翁之利。

    “东吴打的好主意,欺川中无人呼!”陪席的蜀汉监军张毣起身道。

    石伟闻言一愕,旋即笑道:“川中多豪杰,此言非虚也!钟会撤军已是在所难免,不过所辖士卒多半要调回东方应付战事。西线纵留重兵守御,安是蜀汉一国之敌?”

    张毣道:“魏人入侵,川中兵将多有损伤。魏军若退,正是恢复国力之时,妄动兵革牵扯国力兴衰岂是儿戏之谈?”

    “临行时我主曾言,蜀主胸怀大志能谋善断。魏国强行伐蜀必是自讨苦吃,江东勉力北伐,尚得襄阳之地。川中若是奋力反击,为何取不得陇西之土?”石伟神态自若道。

    刘禅开口道:“三分天下已久,得此良机确实不易。单凭一国之力,恐难撼动中原,若是两国并立讨之,方有转圜余地。”

    “陛下所言甚是,我主亦有此意!两国精诚合作,肝胆相照,便趁此天时瓜分中原!”石伟见刘禅有北伐的心意,忍不住狂喜道。

    刘禅心下不断的盘算道:“北伐之事非同小可,举兵事宜又当从速。朕不留卿,烦卿东归与吴主达成共识,方可成事!”

    石伟起身施礼道:“必不负陛下所托!两邦唇齿相依,攻守同盟,纵使难以一举而定天下,也必可扩展版图!”

    “哈哈哈哈哈,吴主有卿,何人可小觑江东?不知谁人替朕出使东吴,也使江东人物识得川中风采!”刘禅目光扫过在场的群臣。

    但见一人起身道:“臣不才愿为使者,必不堕川中士气,叫吴人不敢小觑西方!”

    众人举目视之,皆是投以赞同的神态。刘禅定睛一看,请命者乃是新晋调入尚书台的尚书郎之一,黄崇。黄崇乃是黄权之子,当年黄权深得先帝刘备的器重,其见重在川中人物中仅次于法正。后来黄权无奈之下投奔魏国,刘备知责不在黄权,于是厚待其家属。黄崇为人思虑精密,善于筹画,颇有乃父之风。

    于是刘禅便任命黄崇为使者,随石伟返回江东与吴主孙亮商议出军事宜。

    第94章 前夕(下)

    第94章 前夕(下)

    送走了吴国的使者,刘禅留下了群臣继续商讨北伐的事宜。所谓北伐,便是指在魏军撤退后,蜀国倾力反攻的军事行动。刘禅思考了很长时间,于是先讲出了自己的看法。

    魏国兴兵三十万进犯川中,大军在阳平关外顿足不前,偏师邓艾如今被困在绵竹关上。国内损耗极大,而且丢失了襄阳和樊城这两座重要的据点。南方的寿春又被东吴大军包围。国中除了要负担西线这三十万人的补给,还要抵御东吴的侵袭。如此负荷便是魏国时间久了也是吃不消的。

    因此魏国自然会采取专攻为守的政策,先打退东吴的人马再说。否则边防重地再有闪失,便会补之不及了。

    如同石伟所言,钟会撤军后再西线的一定会留下重兵防守。然而川中这一年来人口和军队都得到了很大的充实。大量的物资补给囤积在各个重要城镇,以国力来论完全可以支撑一次大规模的北伐行动。当前的时机和契机得之不易,若是不搏一搏恐怕以后不会有这等良机了。

    群臣听罢都是沉『吟』,不久便是纷纷表态。刘禅所言的是实情,大家都看在眼里。江东的诚意也是很足,毕竟最远的一支部队已经杀到了寿春。况且倾十几万人马北伐,不得些实惠也不可能轻易撤军。所以从时间上来说,川中的汉军有足够的时间安排攻势和后勤工作。不过朝中的樊建,杨戏,谯周等人都留在了成都处理政务,此事尚需咨询此三人方可定策。

    北伐之事大概敲定,攻下绵竹捉到邓艾便是北伐的开端。刘禅与邓艾有丧子之仇,于是传令三军得邓艾首级者赏千金,封万户侯!众军得了陛下的圣谕皆是士气大振,只等成都的发石车送到便开始强攻绵竹。

    绵竹关内的邓艾也在做着相同的事情,激励众军的士气。前有刘禅的三万蜀兵,后有蜀将庞宏截断的退路。绵竹俨然成了一座死城,固守不过是等死而已,想活只有杀出一条血路才行。

    清点城中的魏兵只有三千七百多人,好在蜀将庞宏的军队也不是很多。只是这三千七百名魏军不少是有伤在身,还有分出一部分留守绵竹阻挡蜀主刘禅大军的脚步,如此一来便显得捉襟见肘了。

    人有求生的意志,为了生存可以不避艰险,不惧万难。邓艾便是魏军眼下唯一的希望,逃出川中才有生机,坐以待毙是懦夫所为!邓艾不停的把拼死一战的观念灌输给众军,众军也是豁出了『性』命随着口号大声呐喊,颇有几分豪壮之态。

    于是邓艾召来了绵竹守将樊震,准备分拨一千人马留守绵竹抵抗刘禅。樊震闻言摆手道:“将军与贼野战,纵是一兵一卒都显珍贵无比。末将在此凭险而守,将军只须留下伤兵七百便可!”见樊震态度坚决,邓艾心中感激一时说不出话来。

    见刘禅的大军没有动静,邓艾率领三千死士告别了樊震等人,再次往涪城而去。樊震在绵竹关上安排守御工作,一心死守。

    既然庞宏出现在绵竹关背后,想来涪城已是被蜀军攻占。若是直奔江油,这一路上的补给就是个问题,从绵竹带出的补给是绝对支撑不到返回阴平桥的。因此邓艾必须夺取一座城池,做中途的补给工作才有希望逃回北方。

    出关不到二十余里,魏军斥候便回报邓艾。蜀将庞宏在侧路上屯下一营,让出了大道给魏军通过。师纂,田续等人听了不觉得欣喜,转念一想又猜不出这庞宏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好一个庞巨师,传令众军结阵缓行!”邓艾嘴上说的轻松,对于成功突围的希望不由得减了几分。

    庞宏清楚蜀兵人少,而魏军是搏命之师不可硬战。若是大路安营,堵住了魏军突围的道路,魏军必然人人拼命,本就不多的蜀兵难免损伤惨重。而在小路安营,魏军兵将都是归心似箭,便没有了死战之心,如此蜀军可追在后面厮杀,逐渐消灭魏军的有生力量。

    邓艾善于用兵神机妙算,就算知道魏军的目的也很难防范邓艾的计策。因此邓艾深入川中之后屡战屡胜,让数倍的蜀兵无法施展被其牵着鼻子走。不过孤军毕竟是孤军,无论如何善于作战,人数总是有限的,死一个便少一个。所以庞宏的目的不是击败邓艾,而是削减邓艾军队的人数和战力。

    没有兵员补充,没有粮草补给,魏军就算把这川中腹地闹个遍也是无济于事。持有数倍之兵,反而采取如此手段应付邓艾似乎有胜之不武的嫌疑。然而邓艾擅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刘禅的大军被隔在绵竹关另一侧,涪城江油等地的蜀军加起来也不过七八千人,如何与邓艾周旋?

    像邓艾这个级数的将领,用兵之道已是炉火纯青,并非是依靠人多势众就可以击败的人物。好似刘禅最初一般想堂堂正正的一战击败邓艾便是痴心妄想。利用可以利用的而一切因素,时刻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就算对方有十万大军可被自己牵着鼻子走,又会有什么威胁呢?恐怕这便是邓艾的可怕之处了。

    大营之中,望见邓艾指挥魏军排成战斗队列,缓缓的向北而行。庞宏忍不住暗赞邓艾用兵之神,自己追击于后的计策竟是全部落空。蜀军若是依照原计划跟在魏军身后,『骚』扰袭击后队的魏军,魏军必然是全军返身来战。这便等于蜀军舍弃了防御的地利,去和魏军拼野战,吃亏的一定是蜀兵。

    见魏军大队走远,庞宏便吩咐蜀兵拔营而起,远远的跟在魏军的身后。追击了不到十里路,前方斥候来报魏军脚程放慢。庞宏连忙命令大军停止前进,原地待命。骑在马上细细的思索一番,庞宏双目放光,命令全军原地戒备。

    邓艾留下了后军给庞宏追赶,自己带着两千人马埋伏在小路之中,只等蜀兵追上来厮杀时好伏击蜀军。不想等了半晌,后面的蜀兵反而没了动静,和已经放慢脚步的诱敌魏军越拉越远。等到邓艾收起伏兵,全军继续前进后,不多时又得到了斥候来报说后面庞宏的军队也追了上来。

    一路上邓艾屡次设计,欲歼灭庞宏的蜀军,怎奈庞宏数次看穿自己的手段。一计不成邓艾又施一计,依旧是用后军做为幌子,自己亲带五百死士从小路偷转回去,意欲偷袭庞宏的军队。不想庞宏早有防范,两千多蜀兵严阵以待,邓艾迫不得已只好放弃。

    庞宏的蜀兵就像一只尾巴,怎么甩也甩不掉。离涪城越来越近,邓艾心情愈加的沉重。甩不掉庞宏便无法全速行军,耽误了时间不说,一旦遇敌更加是致命的打击。想不到川中还有如此智谋之士,既让人拊掌称赞,又让人恨得牙痒痒。

    广汉太守张微顺利的攻破了涪城,安抚了城中的百姓后,又募集了两千多名青壮加入队伍。如此一来,涪城的守军足有五千人之众。外出野战不是魏军的对手,守住城池却是够的。

    邓艾大军来到了涪城之下,见涪城守卫森严,不敢过多停留只得长叹一声,带领众军转往江油而去。过了片刻,庞宏的蜀兵也来到了涪城之下,张微连忙带着人马出城接应。

    魏军的补给不多,江油城是董厥亲自镇守,应是万无一失。若是魏军遁入山中,不出数日便会尽数饿死。因此魏军必是伺机夺取涪城或是江油,于是张微提议自己带两千人马加入庞宏的队伍,一起继续追击邓艾找机会歼灭魏军。

    庞宏阻止道:“邓艾军少,纵有奇计,只要我谨慎以待足可应付。张广汉不如引两千人去夹击绵竹关,尽快迎陛下大军至此方有歼敌之势!”

    张微闻言大善,于是带领两千人马往绵竹而去。到了绵竹关下只听见另一边鼓声阵阵,厮杀之声不绝于耳。张微回首对众军道:“必是陛下大军攻关,我等速助陛下一臂之力!”于是指挥部卒攻取绵竹。

    关上只有七百伤兵,做做幌子尚可,守城作战便是困难了。樊震见蜀兵突然大举进攻,心中暗骂刘禅会挑时候。邓艾刚走没几个时辰,蜀军竟然开始了强攻,无奈之下樊震带着七百伤兵,依靠诸葛连弩之威勉强应付蜀兵的攻势。

    刘禅本意是等发石车送到再做攻城之举。恰好天师道首领范长生带着五千多人赶来助战,向刘禅进言道:“魏军据守绵竹难以寸进,若是留偏师守之,邓艾大军肆虐各郡恐为大患!不若每日点军攻城,使邓艾不敢离此方为上策!”

    范长生所言颇有道理,战略上也是合用。于是刘禅命令阎宇带着人马试探攻城,一番试探之下发现城上的魏军似乎兵力有限,阎宇连忙挥军猛攻。恰逢此时张微的人马也赶到关下,两面夹击之下绵竹关终被攻陷。

    城中的魏军老弱病残之流,攻城战中便死的七七八八。眼看大势已去,魏将樊震叹道:“请命守城而城不能守,我愧对将军!此等庸才留之何用?”于是樊震拔剑自刎而死。

    两下会师之后,张微将近况一一呈报刘禅。刘禅听后大喜,亲自带领一军驰援北上准备歼灭邓艾全军。

    第95章 定势(上)

    第95章 定势(上)

    江油城守将董厥老早就得到了前方的军情,组织军民固守城池不出。任由邓艾的魏军在城下连番辱骂,只作壁上观。

    邓艾一脸严峻望着远方,良久召师纂,田续二将上前面授机宜。于是魏军兵分三路返身杀奔蜀将庞宏所在。

    见魏军三路杀来,庞宏竟是不再退却,指挥众军结成圆阵抵御魏军。只见蜀军刀盾兵在外围,弓箭手护着庞宏居中,未等魏军杀到弩箭已是飞『射』而出。魏军分为三路夹击蜀军,同时也分散了蜀军的火力。不过三轮弓箭『射』罢,双方已是短兵相接,厮杀甚是惨烈!

    “此乃魏军搏命之举,速唤江油人马夹击!”庞宏喝令道。自有军卒在阵中点起烽火狼烟,传讯给江油城。

    董厥见状留下八百军卒守城,自带一千二百名士卒开了城门奋勇杀出!魏军丝毫不理会身后的蜀军只顾猛攻庞宏人马。邓艾和田续两支人马由正面冲击蜀阵,师纂率领千余魏军却是绕到了蜀军背后夹击。

    魏军人人拼命,勇不可挡;蜀兵斗志昂扬,誓死不退,两下交战正斗个旗鼓相当。等到董厥人马加入了战团,蜀魏两军七八千人缠在一起,不断的形成包围反包围,夹击反夹击的态势。

    如此作战消耗甚大,邓艾伤势未愈单手持剑冲锋在前,身旁军将见主将如此,更是舍命冲击蜀阵。魏将田续,师纂一刀一枪锐不可当,手下竟无三合之将。川中将领被二人所杀者甚多,庞宏指挥军力苦苦支撑前后两军,兵力渐渐不敷使用。

    董厥在魏军身后也是大呼鏖战,魏将瑷青带数百死士负责抵挡董厥的攻势。怎奈众寡悬殊,纵是拼尽全力也是节节败退之象。眼看便要退入邓艾本阵之中,瑷青目眦欲裂大呼一声,匹马单刀冲入董厥阵中!

    无数兵器利刃由四面八方砍来,瑷青披头散发只是向前厮杀,顿时被蜀军围在核心。见魏将疯若猛虎,董厥忙指挥众军『乱』箭『射』之,可怜瑷青身中数箭仍是挥刀狂呼不停。蜀军见了皆是不敢上前,片刻之后瑷青方气竭力尽,坠马而亡。

    便在此时魏军阵势突变,邓艾,田续两支人马返身杀奔董厥军。庞宏欲分兵追击邓艾等人,怎奈师纂带着魏军死命拖战,一时间蜀军连崩数阵,竟是分不出人手。如此可苦了董厥,两支魏军如狼似虎般杀来,田续跃马扬刀当先冲入蜀阵之中。

    董厥人马压力骤增,措手不及之下竟是被魏军冲散了阵型。在魏军的压迫之下,董厥指的带着人马切战切退,不多时已退到了江油城下。

    邓艾见计划达成心中大喜,催促众军继续猛攻蜀兵,只待蜀军撤入江油城时一鼓作气趁机夺城。

    城上的蜀兵见董厥抵挡不住魏军,便要开城放蜀军入城暂避。董厥不知邓艾之计,可见魏军咬的甚紧,心中犹豫不决。邓艾高举手中宝剑,厉声督促魏军冲锋,一时间董厥部下损失惨重,只余六七百人。战事惨烈看的董厥心焦胆热,心中一横董厥退到城门之下扬首呼喊城头的蜀兵。

    守城的蜀兵正要打开城门,见董厥竟是严令众军谨守城池不可开门,只好作罢。魏军攻势如『潮』,蜀军折损甚重,董厥呼喊数声便无暇继续,策马投入大战之(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