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部分阅读
军有方不可小觑!”
众将不少人在姜维手底下吃过亏,更兼蜀汉名将不过就是姜维而已,闻司马昭之言各自深以为然。
此时蜀阵中姜维也是纵马而出,见对面足有六万多魏军,心内暗笑,扬声道:“来者可是司马子上?”
战阵之前互相痛斥谩骂皆属正常,不过姜维,司马昭这种身份总要是客套几句才好。姜维直呼司马昭,语态中透『露』着说不出的轻视,让魏人非常不舒服。
司马昭不以为意道:“正是本公!尔等西蜀贼子,不守约战诺言,本公前来兴师问罪!”
姜维洒然一笑道:“双方约战,只限你我,我军攻打长安与约战何关?倒是晋公自毁约定,在天下人面前失了信义,恐怕难以服众!”
“无耻蜀贼,何以颠倒黑白耶!尔等攻打长安,已是背弃约定,夫复何言?可速战之!”司马昭高声断喝,似乎无意与姜维纠缠。
双方的约战,自然没有涉及长安部分,只是魏军几万人须是师出有名才可。寻常的部将军卒哪里知道约战的详细内容?自然是已自家主将的口实为主。
少数知情的魏将都是明白晋公用意,因此随声附和开始骂阵。司马昭心中暗叹,当初还担心蜀军背弃约定,如今自己倒真是需要一场胜利来粉饰这一页了。
魏军叫骂是叫骂,却是不敢先行出击。蜀军岳峙渊渟,有凛然不可侵犯之象,魏人搞不清楚蜀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是叫骂。
姜维回首望了望长安方向,脸带笑容道:“晋公既要求战,维以此阵相迎,不知晋公敢战否?”言罢,姜维侧耳倾听长安方向的动静,浑不在意的样子。
“嗯……这是!?”司马昭没有立即应答,仔细观察了蜀军的阵势,发现其中似有奥妙所在。
“诸葛八阵!”裴秀在一旁的战马上忍不住叹道。
“季彦识得此阵?”司马昭问道。
“秀年幼时闻诸葛武侯推演八阵,多方求索,略有研究。此阵乃是诸葛亮传授下来的八阵,主公不可轻敌!”裴秀甚是小心的说道。
“待我看看……”司马昭闻言再次仔细端详蜀军的阵势。其余的武将文臣听到裴秀所言,也是把眼去观望,看了半天倒是没发现有何特殊之处。
八阵即是后世所言的八卦阵,据说自古有之。诸葛亮得前人八阵,加以推演参详,悟出了其中的玄机,用于行伍之中。昔年五丈原蜀军退后,司马懿观蜀军遗营,也是衷心称赞诸葛亮天下奇才。
姜维在川中时便得诸葛亮传授此阵,挑选精兵三万人加以『操』练,日夜不辍。今日却正好拿来与司马昭的魏军决战。麾下四万蜀军,得练此阵者不过两万三千人,余者只好作壁上观。
“晋公若不敢战,自回便是,姜维绝不追击!”以退为进,姜维继续对司马昭施加压力。
六万魏军被两万蜀兵吓得不战自退,对于军队本身就是严重的打击。司马昭对众将道:“何人前去破阵?”
众将大都不识此阵,识得此阵的又看不出蜀军八阵有何奇特之处,一时倒是没人答应。
“晋公,蜀军仰仗此阵,我军利在人多,优势兵力分头击之,岂有不破之理?”司马亮提出了一条“暴力”破阵的方法。
见裴秀不作声,司马昭冷哼一声,对姜维喊道:“且看本公破你的八阵!”
“想不到晋公识得此阵,维拭目以待。”姜维见司马昭应允了,呵呵笑着回转阵中。
都乡侯刘凯上前谏道:“主公切莫中了蜀人的计策,蜀人应允约战,倚仗的必是此阵,不可小觑啊!”
“哼!”司马昭见刘凯一副吓破了胆的样子,心中不爽,于是吩咐众军开始逐步推进。
管你什么阵势,只要这六万魏军压上,你这阵势如何奥妙又有何用?两万人的阵势如何装得下六万敌军呢?
胡岐,张统,夏侯劭,司马亮,刘凯各统人马冲向蜀军。蜀军阵中令旗一边,无数旗帜陡然变『色』,两万三千名蜀军同时而动,阵势顿然运转开来。
胡岐身先士卒,拍马舞枪抢先带队杀入阵中。蜀军见了也不应战,只是后退,胡岐口中暴喝连连,扬鞭就追。只见侧翼百余蜀军冲杀而来,胡岐冷笑一声抡枪便战。
战不数合蜀军抽身而退,胡岐正要追赶又是一队蜀军杀来!胡岐恼怒,率军冲向蜀军,战无片刻蜀军再撤,不知何处又转出了几支蜀军前来厮杀。如此数番,胡岐暴跳如雷,人没杀到几个,自己却是冲杀的头昏脑胀分不清方向。
在阵中左右冲突,胡岐猛然发现跟随自己的数千步卒只剩下了二三百人,余者竟是不知所踪。胡岐询问跟随自己的军卒,军卒只顾着跟着主将,对身后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询问数人都是如此情景,胡岐这才收起了怒火,率军寻找出路。无奈四周的四军来回奔跑不停,五『色』旗帜衣甲不停变幻。有的只是围着魏军转圈,有的看起来像是路过此地的路人,看都不看魏军一眼。
每当胡岐要靠近这些蜀军时,从阵势中就会杀出数队蜀军,轮番的与自己厮杀。胡岐仗着手中长枪倒是没受伤害,跟随自己的军卒又是被蜀军杀了不少。惶恐之间,胡岐心底发『毛』,不知如何是好。
随着胡岐当先冲入蜀阵的魏兵魏将,遇到的情况与胡岐大同小异。随着胡岐第二批杀入的魏将乃是张统!
张统这一路人本是跟着胡岐的前军,进入蜀阵后却是被几员蜀将截住厮杀。张统奋力杀败几人后,发现自己带入阵中的军队竟是少了大半。惊疑之间,又有蜀军杀来,交战片刻便抽身而退。
如此数次让魏军疲惫不堪,蜀人轮番袭扰又不死战,张统抓不到人拼命,火冒三丈。见又是一队蜀军杀来,张统打定主意与其交战。战不数合,蜀将果然败走,张统奋力追赶紧咬不放。
那队蜀军穿梭于各『色』旗帜衣甲的阵列之中,张统不理列阵的蜀兵,只是追赶。列阵的蜀兵见状也不攻击,阵势一开一合之间,便放走了张统,却留下了百余魏卒。魏卒『摸』不着头脑,被蜀军四面八方的『骚』扰着,不知何时身后的同袍已是死于非命。
八阵内部的魏兵魏将『迷』失方向,『乱』作一团,被蜀军分批宰杀。外面观战的司马昭以及裴秀等人看得是心惊肉跳。自己尽三万的兵力投入阵中,蜀阵竟是波澜不起,从外观之没有丝毫的变化。
过了半晌蜀军依旧是不听的运动着阵势,入阵的魏军却无任何回应。司马昭看得『毛』骨悚然对裴秀道:“莫非三万人马尽数陷落不成?”
裴秀道:“诸葛八阵变幻无穷,内藏玄机无数,恐怕一时难以参透。可先遣人救出众将,再做打算。”
“何人愿去!?”司马昭高声喝道。
见了蜀阵如此神秘,魏将多有不敢,唯有大将乐肇,许仪挺身愿往。司马昭于是交予二人一万五千人马前去冲阵。
乐肇乃是故扬州刺史乐琳的儿子,乐琳在扬州被诸葛诞所害时,乐肇恰好在北方军中,因此幸免于难。
处于八阵中央的姜维,站在高台之上,望着阵内的动静,手中的令旗不断挥舞着。在身前的木台上,『插』着十余种旗帜,皆是指挥布阵所用。自有传令官和令旗官,跟随姜维的指挥将命令一级一级的传下去。
古人作战以旗语为主,八阵繁琐复杂,所用的旗帜自然也远超于寻常。而军卒的跑位作战,都是依靠旗语指挥,必须分毫不差才可。因此蜀军虽有四万之众,姜维却只带自己一手训练出的这两万三千人布阵。
“动则为奇,静则为阵。陈者数组,战则不尽。分苦均劳,佚轮辄定。有兵前守,后队勿进。”姜维背诵着诸葛武侯传颂的口诀,心怀激『荡』。
姜维想起那一年诸葛武侯初次北伐,北方没有防备人心震动。最后北伐虽然失败,但姜维以及天水的梁,上官等大姓都被迁徙到了川中。其中的姜维更是被诸葛亮称之为“凉州上士”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一州之力欲吞天下,这是何等的胸襟?
世人讥讽诸葛孔明屡次北伐无果,熟不知诸葛武侯在雍凉之地来去自如,粮尽便退,魏军根本没有借机还手的能力。王双,张颌之辈,强行追击,到头来一代名将陨落战场。
单看诸葛亮每次的行军路线,便知诸葛亮其实是胜了。魏军真的强悍无匹,缘何蜀军每一次都可长驱直入,直到粮草用尽平安而归?
丞相未竟之志,维以死守之,一口气在,定辅佐陛下兴复汉室,平定中原!想到这里姜维伸手拿起一支令旗,那令旗上绣有鬼面人身之物,做呼风吐雾之状。
风无正形,附之于天。变而为蛇,其意渐玄。风能鼓动,万物惊焉;蛇能围绕,三军惧焉。
阵中的蜀将傅佥见令旗一变,知是到了自己出场的时候,一催胯下战马便杀了出去。
(感谢诸位大大的支持,欢迎阅读收藏本文。)
第128章 武侯遗志(下)
第128章 武侯遗志(下)
魏将乐肇率军刚冲入蜀阵,只见蜀将傅佥扬刀纵马杀奔过来。乐肇大刀一举便与傅佥战在一处,战了二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二将走马相交之间,乐肇偷眼一往自家的军卒竟是『迷』失了方向,跟随着前来挑衅的蜀军四散追杀而出。
军中的部将待要喝止,又是数支蜀军杀来。每支蜀军不过百余人,多的也不超过三百人。如此军力前来挑衅,魏军焉有不追之理?统军的将校更是贪图立功,把所部将领的喝阻抛诸脑后,随着蜀军分批追入了大阵之中。
见目的已然大刀,傅佥收刀回马便退回了阵中。乐肇待要追赶,只见周围的蜀军挥舞银『色』大旗,往来奔跑,一遮一盖之下竟是不见了蜀将傅佥的踪迹!
随着乐肇杀入的魏军足有六七千人,紧随乐肇进阵的有两三千人。余下的抬腿迈步要跟随向前,忽然狂风大作,吹的人睁不开眼睛。众兵将早先已是看到进阵的三万多人没有音信,遭此大风狂扫,各个是无心恋战四散奔逃。
许仪见众军恐惧,扬刀怒吼道:“障眼妖术有何可惧?随我冲阵杀敌!”言罢大刀连挥,斩杀了几名逃跑的军卒。余下的兵将见了,心神稍定,聚集在许仪周围跟随者再次杀奔蜀阵。
“云附于地,则知无形。变为翔鸟,其状乃成。鸟能突击,云能晦冥。千变万化,金革之声。”
姜维一手持吞风吐雾的鬼面旗不动,另一只手又抽出了一面蓝『色』旗帜,上面绣着无数云团,两旗交并挥舞不停。
阵中的蜀将见了阵势再转,同时发动风,云二阵又将许仪这一路人裹进去一半有余。剩下的魏军不敢跟进,皆是跑回了自家阵中。司马昭被蜀军的八阵惊得呆住,也没理会跑回来的将校。
冲入阵中的魏将都处于苦战之中,非是兵力不及,而是被蜀军变幻莫测的阵势所『迷』『惑』。论兵力投入阵中的魏军足有四万人,而蜀军只有两万三千人,眼前的形势与根本不符合常理,实在是太玄妙了。
司马亮被蜀军困在阵中,无论向哪个方向冲杀都有无穷无尽的蜀兵。只是围困也不交战,或者说是不与魏军正面交战。战不能战,跑又跑不出去,司马亮身处阵中心情烦躁,胸口阵阵郁闷,一肚子怒火无处发泄。心知找不出这阵势的阵眼,司马亮努力辨别着方向,把心一横,向着来路杀了回去。
任你阵势如何奥妙,我一条路跑到黑,还怕不能脱身?
此时距离魏军入阵已有半个多时辰的时间,不少魏兵魏将都与司马亮心态相同,准备依靠蛮勇突围。
蜀军依旧是只顾运转大阵,没有丝毫阻挠的意思,最多也就是尾随其后杀伤魏军。司马亮一路冲杀,身边不过十余人相随,沿途随处可见自家兵将的尸体,却是很少见到蜀汉人马的尸体。
“此乃妖阵,且随我继续冲突,定可脱险!”司马亮与身边的十几个兵将说道,但更像是给自己打气。
“风为蛇蟠,蛇吞天真。势欲围绕,『性』能屈伸。四季之中,与虎为邻。后变常山,首尾相因。”
阵势运转近一个时辰,姜维见魏军开始了最后的挣扎,于是把手中的风,云二旗『插』回原位,反手抽出了一杆绣着青『色』巨蟒的大旗。
蜀军阵势陡变,随着姜维的指挥变为了蛇蟠阵。傅佥,文鸯等蜀将见状各自带领精锐出击,正式的对魏军发动总攻。
……
司马昭这一路人在蜀军大营前苦战,另一路魏军此时绕行远路已经抄袭到了蜀军大营之后。负责指挥这一路乃是司马氏重臣,司马望!
姜维与司马昭的大战进行的如火如荼,蜀营的防卫看起来倒是有些薄弱。前营喊杀声不绝于耳,似乎也吸引了营中蜀军的主意力。蜀军屯营的位置挑选的极好,东方的魏军要去长安,无论走大路小路,都要经过这里。可以说姜维把大军屯驻在此处,正是卡住了魏军的命门。
司马望率领三万魏军急行军绕路,到达蜀营已是稍有疲惫。司马望见蜀营就在不远处,继续向前显然会被蜀汉的伏路小卒发现。
“大家听好了,此战成败,长安的存亡都把握在我等手中!今夜,老夫舍掉『性』命与众位共进退!”身为一员老将,司马望激励士卒的手段非常有效。
朝廷顶级的大官都不惜命,军中谁的命比司马望还珍贵?
“点火!”军中各部将领吩咐兵士点起火把。
为了避免过早的暴『露』行踪,司马望这一路人马可是『摸』着黑赶过来的。如今进偷袭蜀营,火是必须备之物。
到了这个距离行踪是早晚要暴『露』的,火把除了照明,更是点燃火箭必不可缺的工具。司马望与司马昭早有约定,火攻蜀营造成蜀军的恐慌,正面的司马昭军见了也知计划成功,前后夹击重创蜀军!
三万火把突然亮起,照的一片天空发白。蜀营的岗哨和守军见了都是大吃一惊!看着无数的火把灯球便知后营的敌军兵力甚多,而且最关键的是魏人怎么出现在自己的后方?
“杀啊!冲啊!”三万魏兵齐声呼喊,士气如虹杀奔蜀营。大将司马望身先士卒冲在第一列。负责保护司马望的将领更是抢着跑在主将前面,保护司马望安全。
魏军跑到离蜀营七八十步远的时候,无数火箭腾空而起,连绵不断的『射』入了蜀营。营帐,器械等都是易燃之物,被大批的火箭『射』中,燃起了熊熊大火。蜀营中一片混『乱』,无数蜀兵来回奔跑着取水灭火。
七十步,六十步,五十步……
猛的一声炮响,蜀营中涌出了三四千弓弩手,其中混杂着诸葛连弩,无数箭矢弩矢『射』向奔跑中的魏军!
同样,魏人的箭矢也是不断的落入蜀军之中。但诸葛连弩五十支连『射』,其频率要比正常的弓箭快太多,所以魏军人数占优,可攻击输出却是和蜀人旗鼓相当。
很快魏军的箭矢便少了许多,不是因为军卒的死伤,而是因为蜀汉的伏兵。蜀将廖化,黄崇各引数千人马从道路两侧杀出,冲入了魏阵之中,杀了魏人一个措手不及。
注意力都放在了前方,两翼的防卫薄弱了许多,加上跑出这么远,阵势难免有所松懈。廖化手中三尖两刃刀在火光照耀下闪闪放光,好似嗜血的恶魔一般,兵挡杀兵,将挡斩将。
“魏贼中我家陛下之计矣,纳命来!”廖化胡子吹的老高,身上的伤势还没有痊愈,在战阵之中仍是生龙活虎,勇不可挡。
另一侧的黄崇正值壮年,比不上老将廖化那么勇猛,但胜在稳扎稳打。即便是伏击魏军,黄崇这数千人也没有猛打猛冲,而是审时度势的保持队形,不断调整攻击的方向。
两翼夹击之下,魏军的弓弩手无暇『射』箭,纷纷各自逃命。没了弓箭压制蜀军的攻击,冲在前面的司马望以及一众将领压力陡增。
“蜀贼伏兵营外,营中必定空虚,众儿郎虽老夫杀入蜀营!”夜间中伏,司马望依旧保持清醒的头脑。姜维在前营与司马昭的战况虽然不知怎样,可双方相持一个时辰,可见蜀军绝对不少。
姜维这一路人总计不过四万人,如今又在营外布置了伏兵,若是退军才是中了蜀人的『奸』计。只有奋勇向前,杀入蜀军大营之中才是唯一的生路!
主帅如此,众将自然相随,何况司马望言之有理,更没必要拿三万人的生死做赌注。要知道虽然中伏,可蜀军三路加在一起不过一万多人,魏军却是足有三万人之众,而且都是从许昌带来的精兵!
当下分出数名魏将,各自指挥军队返身去迎击廖化,黄崇两支蜀军。纵然目标是前方的蜀营,但因蜀军伏击而产生混『乱』的自家人马还是要人救援和指挥的。
固守营盘的蜀汉弓箭手以及连弩手,见魏军来势汹汹不计伤亡的迅速接近,于是『射』过几轮箭矢后便各自退入营中。双方的距离过于近,若是多『射』两轮,弓箭手便难以脱身了。
司马望一骑当先冲入蜀营之中,长驱直入带众军在营里四处放火。这营寨果然是没什么兵力驻守,见到魏军杀了进来,营中的蜀军都朝着前营退去。
火把拿在手里,一伸手的功夫便是一座营帐被点燃。魏军恣情在蜀营中肆虐,却是没有发现蜀军的计谋。司马望命人去打探前后两处的战报,刚派出军卒便发现营盘周围有少数蜀军鬼鬼祟祟不知在做什么。
“不好!快撤!”司马望脑中电光火石闪过了一个念头,不顾众军拍马便是往来路奔逃。
大部分魏国兵将还没意识到危险迫近,正惊愕间,蜀营四周燃起了熊熊大火。四面的营盘和栅栏被人几乎同一时间点燃,数千魏军被困于火海之中!
……
更远处的长安城蜀军持续攻城,郑恭的东侧城墙仅剩下四百多军卒,以及千余吓的不敢动弹的百姓。郑恭一条胳膊被蜀军的斧头斩到,已经是没了知觉,右手紧紧攥着一把大刀,豁尽全力不停的挥舞着。
攀登上城墙的蜀汉兵将已经有七八百人,围攻着零零散散的魏军。魏军大多是郑恭的亲兵,各个忠心勇猛。只是血肉之躯终究是气力有限,加上敌众我寡,魏军拖着伤躯做垂死的挣扎。
南北两侧的守军也试图过来援助,可蜀军在南北两侧同样发动了攻击。虽然兵力不多,但达到了牵制长安守军的目的。
西侧的战事更加的惨烈,蜀汉的攻城器械已经被魏军摧毁了十之七八,遍地的尸体和攻城器械残骸,有的火把掉落在尸体上,竟是点燃了死者的衣物,散发出刺鼻的焦味。
魏将李辅并非不知东城濒临失守,无奈自己这里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城下的蜀军仍是源源不绝的猛攻,城上的守军则是势单力孤,勉强能凑够一千人作战,余下的不是阵亡,便是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李辅杀红了眼,鲜血染红了须发衣甲,分不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嗓子早已喊的沙哑,可就是这沙哑的喊声激励着魏军奋力抵抗着。失去作战能力的军卒和排不上用场的百姓,都是见到了东方的火光,那是希望,晋公的大军正在与蜀军激战,坚持住啊……
苟延残喘的不只是魏军,更不只是李辅和郑恭,还有被姜维一招杀成重伤的司马骏。
十余日的将养司马骏的体力和精力都恢复了许多,只是伤口处仍是没有愈合,无法动作。在司马骏重伤的日子里,长安城的防务和政务都是郑恭与李辅做主。对于静养的司马骏来说,那些事情太『操』劳了。
城外的喊杀声惊天动地,便是处于自己的府邸之中,仍是听的真切。司马骏不断使家将往外打探战况,传回来的消息越来越是让人担心。直至方才,派出去五个人打探消息,只回来了两个,另外三人在城头上遭遇到蜀军的攻击,不幸丧命。
“误信人言,有此打败,司马骏你有何颜面去见父亲兄长?”司马骏拿着一面铜镜,自顾自的叹道。
“将军休要惊慌,我等前去守城,与蜀贼拼个生死!”府上的亲兵家将在一旁愤然道。
“取我衣甲来,咳咳……”司马骏奋力坐了起来,胸腹间一阵疼痛,忍不住咳个不停。
“将军不可啊……”众将仍是要劝,却被司马骏挥手阻止。
“咳咳……为将者当死于战场之上,岂可病卧榻上为人鱼肉?你们追随我多年,长安城是守不住了,无谓跟着我送死,各自散去吧。”咳起来更是震动胸腹,司马骏脑门上已是疼的『露』出了汗珠。
在场的都是久经沙场的将领,自然早看出了长安城陷落不过是迟早的事儿。见司马骏如此,心中皆是明白主公的用意。十余天前魏人是如何对待俘虏的蜀汉上党王刘虔?病困缠身的司马骏若是落入蜀人手中,其遭遇不想也是知道的,必然是十倍奉还啊。
第129章 大获全胜(上)
第129章 大获全胜(上)
八阵奥妙无穷,内中的魏卒均是不知阵外情形。司马亮纵马跑了许久,仍是在蜀人的包围之内,此时司马亮的身边早已没人跟随。
布阵的蜀军见司马亮只身一人,纷纷前来『骚』扰和攻击。司马亮虽是一员虎将,一连杀退了几批『骚』扰的蜀军后,渐感体力不支。人困马乏之时,侧翼的阵势再开,扛着旗帜的两队巡兵左右散开,司马亮长叹一声,知是蜀军再次出击。
握紧了兵器正待上前厮杀时,只见跑出来的竟是百余诸葛连弩手!可怜司马亮正要挥舞兵器遮拦,百余箭矢已是飞『射』而至。不过一轮发『射』,司马亮连人带马『插』满了箭支,砰然倒地而亡,扬起了一地尘埃飘飘『荡』『荡』……
魏将乐肇发现了八阵的奥妙所在,于是也不上前与蜀军厮杀,只是护着麾下的数百军卒在阵中游『荡』。有人组织约束,众军也知不可跟随蜀军入阵,一路上小心谨慎寻路而行。
沿途的蜀汉军卒也不理睬魏军,精力都是放在运转大阵上。乐肇观察了许久,猛然带领全军冲杀向布阵的蜀军!魏军刚动,附近便杀出了三四支蜀军前来拦截。乐肇奋勇应战,那蜀军等布阵的军卒走远,便各自退了下去。
回头再看,自己麾下的军卒不过这片刻的功夫又是少了百余人。面对如此阵势,乐肇着实是无能为力,只好放弃了继续试探的念头,一心护着众军。
一路上尽是魏家兵将的尸体,乐肇命令众军尽量拾捡地上的弓箭弩矢等物,难以上前与蜀军交战,离得远些『射』箭总是无碍吧?
只见魏兵把大刀长枪抗在肩上,一个个拿起弓箭『射』向蜀军。弓弩手作为单独的兵种存在,是要经过反复『操』练和长时间训练的。乐肇这三四百人中弓弩手只有五十几人,剩下的大半碰都没碰过弓箭。
『射』出三四百支箭,合格的也就三十几支,余下的不是『射』不远,就是斜着飞了出去反而把别人的箭矢碰掉……
游走不停的蜀军人人爽手持着大旗,面对魏人的『射』箭竟是毫无还手之力。四处潜伏的蜀军见状急忙冲出来救,却如何快的过箭矢?顿时不少蜀汉兵卒中箭身亡。
此招有效,魏军兵将总算是一吐胸中恶气。杀过来的蜀军见魏军浑然不动,稍作『骚』扰也就各自撤下了。乐肇于是命令众人加速行进,沿途不断的『射』杀蜀军布阵军卒。
不知何故,蜀汉人马明知乐肇此举威胁颇大,可却不来阻拦,每次都是几路人『骚』扰便回。
竟是如此!
乐肇脑中灵光一闪,隐隐的抓到了诸葛八阵的线索。八阵乃是根据伏羲八卦演化而来,其中的术数之妙,非是乐肇这等武人可以参悟的。但眼前的事实非常明显,两万三千蜀军凭借这个阵势,困住了近乎四万的魏兵!
除了阵法本身的玄机所在,恐怕还须要用人力来弥补才做得到。往来奔跑不停,五颜六『色』的蜀军兵将,自然是布阵所需,但也遮挡了魏军的视线。看似无穷尽的蜀军不断杀出,却偏偏不集中兵力来围剿自己这几百人,这又是为何?
有心无力矣!
想到这里,乐肇似乎找到了窍门,于是看准一个方向命令众军不断的『射』箭。三支蜀军再次杀出,乐肇纵马扬刀带着步卒护住弓箭手。蜀军交战片刻竟自退去,乐肇方向不变,率军不断的『射』击那一处蜀兵。
蜀兵坚持不住,各自散去,眼前豁然开朗。乐肇大喜带着众军冲向前方,走不多远又是撞上了许多蜀军在远处布阵。
乐肇嘿嘿一笑,吩咐好了众军便继续向前。魏军有恃无恐的正走着,在前面的军卒却是发现了地上的尸体,急忙报告给乐肇。乐肇闻言也是急匆匆的上前来看,只见地上一员魏将连人带马『插』满了箭支,甚是惨烈。
不是司马亮还有谁?『插』在司马亮身上的箭矢并不是常规的箭,看样子有点像是诸葛连弩。
“快撤!”乐肇匆忙上马便要撤走,却是晚了一步。四面八方涌上来的蜀军阵势一开,诸葛连弩如狂风骤雨『射』向魏军。魏人一路『射』击蜀兵甚是舒畅,如今被人还之余身,实是可悲可叹。
片刻之后,蜀军撤走,地上留下了数百魏国兵将的尸首。其中一员大将,身中数十箭,双目瞪视远方,似是心有不甘……
蜀汉军营的大火一起,魏军的眼睛便亮了起来,司马昭兴奋异常的道:“大兄得手,今番叫蜀贼死无葬身之地!”裴秀等人见了也是欢喜,司马望的偷袭得手,蜀军大营被焚,前后夹击之下,眼前的八阵甚至是不攻自破。
“全军冲锋!”司马昭拔剑在手,指挥众军向着蜀军杀了过去。
蜀军以少击败多,凭借八阵和魏军不断周旋。时间久了军卒多有损伤和劳累,八阵运转的效率渐不如前。
看到阵外的司马昭率领全军杀来,姜维心知到了胜负之时,于是连续抽出面前的多杆大旗发号施令。
“天陈十六,内方外圆。四面风冲,其形象天。为陈之主,为兵之先。潜用三军,其形不偏。”
天阵一出,阵中的魏军压力便小了许多,而蜀军则趁此时调整阵势,变幻虚实准备作战。阵外的魏军只是看着蜀阵不断变化,却是瞧不出为何而变。若是识得此阵者,这个时候自当看透蜀军已经有所准备。
“地陈十二,其形正方。云生四角,冲轴相当。其体莫测,动用无疆。独立不可,配之于阳。”
两军相交之时,蜀军阵势再变,由天阵转换为地阵,稳稳的站住了阵脚,硬接魏军的攻势。
天地之阵连续变换,原本被困在其中的魏军视线恢复,四周终于恢复了正常。只见魏兵或数十人,或百余人各自聚在一处,其实相距不远,但有蜀军在其中相隔时,根本不知附近就是自家人马。
“快撤!”许仪等魏将在阵中被困多时,根本无心继续作战。看到四周景物恢复,不敢多待,立即率领众军向回奔跑。
“天地前冲,变为虎翼。伏虎将搏,盛其威力。淮阴用之,变化无极,垓下之会,鲁公莫测。”
阵里阵外的魏军各有打算,姜维看得确实清楚透彻,外面的魏军向内冲,里面的魏军朝外跑,这仗还有得打?
天地之阵转而变为虎翼阵,将腹心地带尽数放空,左右两翼如虎生双翅般迅速前进将大部分魏军围在当中。
蜀汉的人马瞬间撤个安静,司马昭等魏将心下稍安,至少不用担心蜀军这八阵的威力了。然而蜀军纷纷撤走之后,迎面而来的竟是自家的魏军!两万多魏军由许仪,夏侯劭,张统等人率领,铺天盖地的迎面冲来。
“中计了!快快停步!”前一刻还在庆幸蜀军撤阵,这一刻司马昭却是明白这一切都是蜀军有意为之。
两只人马一个是舍命冲锋,一个是亡命而逃,许仪等人也是见到了晋公的大军,急忙号令三军停下脚步。
魏国兵将都在逃命之中,有几个还会听令行事的?跑在前面的见到了自家大部队,当然收得住脚步,跟在后面乃至更远的魏兵魏将则是一个劲儿的继续向前。双方都是约束人马,两军才没有撞在一处,军容队列却是『乱』成一片。
魏军兵将互相推搡碰撞之下,不少军卒跌倒摔伤,乃至被踩踏。除了前面的兵马还有战力,中军到后军则是『乱』成一团。
“鸷鸟击搏,必先翱翔。势凌霄汉,飞禽伏藏。审而下之,下必有伤。一夫突击,三军莫当。”
决战之时已到,姜维大旗挥舞之后,便走下将台,翻身上马率领蜀军杀了出去。魏军的阵列队形还没有梳理好,只见身后的蜀军追杀过来。蜀将傅佥一马当先杀入魏阵之中,身后万余蜀军相随,好似离弦之箭***了魏人要害!
“大兄的人马如何还不发动?”司马昭知道众军混『乱』难以应战,却是想不通司马望的一路人马点燃了蜀营为何还没动静。
能作战的都是两支魏军处于前列的人马,然而两军相对反被自家各自混『乱』的中军和后军裹在了当中,一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难以施展。
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魏军被杀的哭爹喊娘,四散溃逃。兵败如山倒,司马昭和许仪仅存的能战之兵,被自家溃逃的人流冲动,也是顿时崩溃。魏将保着司马昭夺路而逃,在前面开路的魏兵魏将甚至不得不高举刀斧砍杀拦路的魏兵,才能保住有一条道路给司马昭逃生。
两翼的蜀军只是紧紧守住位置,逃亡两侧的魏军冲不破蜀兵的阵势,只得退而选其次,放弃了从两侧逃生的想法,随着人流逃命。
蜀兵毫无顾忌只是一路向前,傅佥等蜀将纵马在前,可谓是所向披靡。许多魏兵魏将见了,不敢抵挡,只是向两侧闪避,让开一条道路给蜀军。此举保住了自家的『性』命,但却把方便给了蜀军,不少魏兵魏将见状也是跟着效仿起来,命只有一条啊。
……
司马望身上沾了几处火苗也是顾不上,急冲出了营外。只见魏军正与蜀军交战之中,而跟随自己进入蜀营的兵马,逃出来的不过几百人。
副将上前连忙拍灭了司马望身上的火苗,司马望目眦欲裂,心中是又疼又恨。与司马昭合并击贼的计划被大火隔绝,只有杀尽眼前的蜀军才能一解心头只恨了!
廖化与黄崇在魏阵之中合兵一处,趁着魏人被伏击后军势混『乱』奋力击之。见到大营起火,二将心知魏军中计,于是也不多做纠缠迅速的率军撤出战场。恰好此时司马望携恨而来,带着魏军紧咬不放,两军又是混战在一起。
魏军在蜀营中陷落数千人,但此刻的军力仍是两万之众。廖化和黄崇兵力不足万人,正面交战之下渐渐处于下风。
“快撤!”廖化反手一刀将一员魏将斩落,率军便撤。黄崇等蜀将见了不敢怠慢,也是转头就跑。
司马望见了冷笑数声,挥军追杀蜀军。落在后面走脱不得的足有千余蜀兵,尽数被魏军所杀。
追出十几里之遥,魏军又是咬住了千余蜀军,断后的廖化见状只得掉头死战。被困在其中的黄崇冷静的指挥众军,奋力抵御魏军。无奈司马望的魏军人多势众,片刻的功夫便将这五千余蜀兵团团围住。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第130章 大获全胜(下)
第130章 大获全胜(下)
长安城中阵阵的厮杀之声,除了郑恭带着百余人在城头被蜀军围困,其余的魏国兵将尽数放弃了城防,转而据守库府。
战斗到这个时候,魏军已然是输了,长安城也是破了,但魏军众志成城秉持信念的继续作战,为的便是那一片火光——多坚持一刻,或许晋公的大军就到了。
城外的蜀汉皇帝刘禅见蜀军基本占据了城门,城防,心中甚是欢喜,于是传令御林军准备进城。
范长生见状阻止道:“陛下万金之躯,切不可以身犯险,等长安城中平定再入城不迟。”
之前刘禅多次以身犯险,虽然保得安然无恙,但负责护卫刘禅的将领清一『色』的非死即伤。刘禅第一个反应便是转头看看另一边的文虎,文虎脸『色』平静颔首道:“臣请引一军入城为陛下捉拿司马骏!”
“哈哈哈哈,阿虎知朕心意,朕分你两千御林军,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说到最后一句时,刘禅眼中杀机毕『露』。
“末将领命!”文虎拜别(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众将不少人在姜维手底下吃过亏,更兼蜀汉名将不过就是姜维而已,闻司马昭之言各自深以为然。
此时蜀阵中姜维也是纵马而出,见对面足有六万多魏军,心内暗笑,扬声道:“来者可是司马子上?”
战阵之前互相痛斥谩骂皆属正常,不过姜维,司马昭这种身份总要是客套几句才好。姜维直呼司马昭,语态中透『露』着说不出的轻视,让魏人非常不舒服。
司马昭不以为意道:“正是本公!尔等西蜀贼子,不守约战诺言,本公前来兴师问罪!”
姜维洒然一笑道:“双方约战,只限你我,我军攻打长安与约战何关?倒是晋公自毁约定,在天下人面前失了信义,恐怕难以服众!”
“无耻蜀贼,何以颠倒黑白耶!尔等攻打长安,已是背弃约定,夫复何言?可速战之!”司马昭高声断喝,似乎无意与姜维纠缠。
双方的约战,自然没有涉及长安部分,只是魏军几万人须是师出有名才可。寻常的部将军卒哪里知道约战的详细内容?自然是已自家主将的口实为主。
少数知情的魏将都是明白晋公用意,因此随声附和开始骂阵。司马昭心中暗叹,当初还担心蜀军背弃约定,如今自己倒真是需要一场胜利来粉饰这一页了。
魏军叫骂是叫骂,却是不敢先行出击。蜀军岳峙渊渟,有凛然不可侵犯之象,魏人搞不清楚蜀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是叫骂。
姜维回首望了望长安方向,脸带笑容道:“晋公既要求战,维以此阵相迎,不知晋公敢战否?”言罢,姜维侧耳倾听长安方向的动静,浑不在意的样子。
“嗯……这是!?”司马昭没有立即应答,仔细观察了蜀军的阵势,发现其中似有奥妙所在。
“诸葛八阵!”裴秀在一旁的战马上忍不住叹道。
“季彦识得此阵?”司马昭问道。
“秀年幼时闻诸葛武侯推演八阵,多方求索,略有研究。此阵乃是诸葛亮传授下来的八阵,主公不可轻敌!”裴秀甚是小心的说道。
“待我看看……”司马昭闻言再次仔细端详蜀军的阵势。其余的武将文臣听到裴秀所言,也是把眼去观望,看了半天倒是没发现有何特殊之处。
八阵即是后世所言的八卦阵,据说自古有之。诸葛亮得前人八阵,加以推演参详,悟出了其中的玄机,用于行伍之中。昔年五丈原蜀军退后,司马懿观蜀军遗营,也是衷心称赞诸葛亮天下奇才。
姜维在川中时便得诸葛亮传授此阵,挑选精兵三万人加以『操』练,日夜不辍。今日却正好拿来与司马昭的魏军决战。麾下四万蜀军,得练此阵者不过两万三千人,余者只好作壁上观。
“晋公若不敢战,自回便是,姜维绝不追击!”以退为进,姜维继续对司马昭施加压力。
六万魏军被两万蜀兵吓得不战自退,对于军队本身就是严重的打击。司马昭对众将道:“何人前去破阵?”
众将大都不识此阵,识得此阵的又看不出蜀军八阵有何奇特之处,一时倒是没人答应。
“晋公,蜀军仰仗此阵,我军利在人多,优势兵力分头击之,岂有不破之理?”司马亮提出了一条“暴力”破阵的方法。
见裴秀不作声,司马昭冷哼一声,对姜维喊道:“且看本公破你的八阵!”
“想不到晋公识得此阵,维拭目以待。”姜维见司马昭应允了,呵呵笑着回转阵中。
都乡侯刘凯上前谏道:“主公切莫中了蜀人的计策,蜀人应允约战,倚仗的必是此阵,不可小觑啊!”
“哼!”司马昭见刘凯一副吓破了胆的样子,心中不爽,于是吩咐众军开始逐步推进。
管你什么阵势,只要这六万魏军压上,你这阵势如何奥妙又有何用?两万人的阵势如何装得下六万敌军呢?
胡岐,张统,夏侯劭,司马亮,刘凯各统人马冲向蜀军。蜀军阵中令旗一边,无数旗帜陡然变『色』,两万三千名蜀军同时而动,阵势顿然运转开来。
胡岐身先士卒,拍马舞枪抢先带队杀入阵中。蜀军见了也不应战,只是后退,胡岐口中暴喝连连,扬鞭就追。只见侧翼百余蜀军冲杀而来,胡岐冷笑一声抡枪便战。
战不数合蜀军抽身而退,胡岐正要追赶又是一队蜀军杀来!胡岐恼怒,率军冲向蜀军,战无片刻蜀军再撤,不知何处又转出了几支蜀军前来厮杀。如此数番,胡岐暴跳如雷,人没杀到几个,自己却是冲杀的头昏脑胀分不清方向。
在阵中左右冲突,胡岐猛然发现跟随自己的数千步卒只剩下了二三百人,余者竟是不知所踪。胡岐询问跟随自己的军卒,军卒只顾着跟着主将,对身后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询问数人都是如此情景,胡岐这才收起了怒火,率军寻找出路。无奈四周的四军来回奔跑不停,五『色』旗帜衣甲不停变幻。有的只是围着魏军转圈,有的看起来像是路过此地的路人,看都不看魏军一眼。
每当胡岐要靠近这些蜀军时,从阵势中就会杀出数队蜀军,轮番的与自己厮杀。胡岐仗着手中长枪倒是没受伤害,跟随自己的军卒又是被蜀军杀了不少。惶恐之间,胡岐心底发『毛』,不知如何是好。
随着胡岐当先冲入蜀阵的魏兵魏将,遇到的情况与胡岐大同小异。随着胡岐第二批杀入的魏将乃是张统!
张统这一路人本是跟着胡岐的前军,进入蜀阵后却是被几员蜀将截住厮杀。张统奋力杀败几人后,发现自己带入阵中的军队竟是少了大半。惊疑之间,又有蜀军杀来,交战片刻便抽身而退。
如此数次让魏军疲惫不堪,蜀人轮番袭扰又不死战,张统抓不到人拼命,火冒三丈。见又是一队蜀军杀来,张统打定主意与其交战。战不数合,蜀将果然败走,张统奋力追赶紧咬不放。
那队蜀军穿梭于各『色』旗帜衣甲的阵列之中,张统不理列阵的蜀兵,只是追赶。列阵的蜀兵见状也不攻击,阵势一开一合之间,便放走了张统,却留下了百余魏卒。魏卒『摸』不着头脑,被蜀军四面八方的『骚』扰着,不知何时身后的同袍已是死于非命。
八阵内部的魏兵魏将『迷』失方向,『乱』作一团,被蜀军分批宰杀。外面观战的司马昭以及裴秀等人看得是心惊肉跳。自己尽三万的兵力投入阵中,蜀阵竟是波澜不起,从外观之没有丝毫的变化。
过了半晌蜀军依旧是不听的运动着阵势,入阵的魏军却无任何回应。司马昭看得『毛』骨悚然对裴秀道:“莫非三万人马尽数陷落不成?”
裴秀道:“诸葛八阵变幻无穷,内藏玄机无数,恐怕一时难以参透。可先遣人救出众将,再做打算。”
“何人愿去!?”司马昭高声喝道。
见了蜀阵如此神秘,魏将多有不敢,唯有大将乐肇,许仪挺身愿往。司马昭于是交予二人一万五千人马前去冲阵。
乐肇乃是故扬州刺史乐琳的儿子,乐琳在扬州被诸葛诞所害时,乐肇恰好在北方军中,因此幸免于难。
处于八阵中央的姜维,站在高台之上,望着阵内的动静,手中的令旗不断挥舞着。在身前的木台上,『插』着十余种旗帜,皆是指挥布阵所用。自有传令官和令旗官,跟随姜维的指挥将命令一级一级的传下去。
古人作战以旗语为主,八阵繁琐复杂,所用的旗帜自然也远超于寻常。而军卒的跑位作战,都是依靠旗语指挥,必须分毫不差才可。因此蜀军虽有四万之众,姜维却只带自己一手训练出的这两万三千人布阵。
“动则为奇,静则为阵。陈者数组,战则不尽。分苦均劳,佚轮辄定。有兵前守,后队勿进。”姜维背诵着诸葛武侯传颂的口诀,心怀激『荡』。
姜维想起那一年诸葛武侯初次北伐,北方没有防备人心震动。最后北伐虽然失败,但姜维以及天水的梁,上官等大姓都被迁徙到了川中。其中的姜维更是被诸葛亮称之为“凉州上士”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一州之力欲吞天下,这是何等的胸襟?
世人讥讽诸葛孔明屡次北伐无果,熟不知诸葛武侯在雍凉之地来去自如,粮尽便退,魏军根本没有借机还手的能力。王双,张颌之辈,强行追击,到头来一代名将陨落战场。
单看诸葛亮每次的行军路线,便知诸葛亮其实是胜了。魏军真的强悍无匹,缘何蜀军每一次都可长驱直入,直到粮草用尽平安而归?
丞相未竟之志,维以死守之,一口气在,定辅佐陛下兴复汉室,平定中原!想到这里姜维伸手拿起一支令旗,那令旗上绣有鬼面人身之物,做呼风吐雾之状。
风无正形,附之于天。变而为蛇,其意渐玄。风能鼓动,万物惊焉;蛇能围绕,三军惧焉。
阵中的蜀将傅佥见令旗一变,知是到了自己出场的时候,一催胯下战马便杀了出去。
(感谢诸位大大的支持,欢迎阅读收藏本文。)
第128章 武侯遗志(下)
第128章 武侯遗志(下)
魏将乐肇率军刚冲入蜀阵,只见蜀将傅佥扬刀纵马杀奔过来。乐肇大刀一举便与傅佥战在一处,战了二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二将走马相交之间,乐肇偷眼一往自家的军卒竟是『迷』失了方向,跟随着前来挑衅的蜀军四散追杀而出。
军中的部将待要喝止,又是数支蜀军杀来。每支蜀军不过百余人,多的也不超过三百人。如此军力前来挑衅,魏军焉有不追之理?统军的将校更是贪图立功,把所部将领的喝阻抛诸脑后,随着蜀军分批追入了大阵之中。
见目的已然大刀,傅佥收刀回马便退回了阵中。乐肇待要追赶,只见周围的蜀军挥舞银『色』大旗,往来奔跑,一遮一盖之下竟是不见了蜀将傅佥的踪迹!
随着乐肇杀入的魏军足有六七千人,紧随乐肇进阵的有两三千人。余下的抬腿迈步要跟随向前,忽然狂风大作,吹的人睁不开眼睛。众兵将早先已是看到进阵的三万多人没有音信,遭此大风狂扫,各个是无心恋战四散奔逃。
许仪见众军恐惧,扬刀怒吼道:“障眼妖术有何可惧?随我冲阵杀敌!”言罢大刀连挥,斩杀了几名逃跑的军卒。余下的兵将见了,心神稍定,聚集在许仪周围跟随者再次杀奔蜀阵。
“云附于地,则知无形。变为翔鸟,其状乃成。鸟能突击,云能晦冥。千变万化,金革之声。”
姜维一手持吞风吐雾的鬼面旗不动,另一只手又抽出了一面蓝『色』旗帜,上面绣着无数云团,两旗交并挥舞不停。
阵中的蜀将见了阵势再转,同时发动风,云二阵又将许仪这一路人裹进去一半有余。剩下的魏军不敢跟进,皆是跑回了自家阵中。司马昭被蜀军的八阵惊得呆住,也没理会跑回来的将校。
冲入阵中的魏将都处于苦战之中,非是兵力不及,而是被蜀军变幻莫测的阵势所『迷』『惑』。论兵力投入阵中的魏军足有四万人,而蜀军只有两万三千人,眼前的形势与根本不符合常理,实在是太玄妙了。
司马亮被蜀军困在阵中,无论向哪个方向冲杀都有无穷无尽的蜀兵。只是围困也不交战,或者说是不与魏军正面交战。战不能战,跑又跑不出去,司马亮身处阵中心情烦躁,胸口阵阵郁闷,一肚子怒火无处发泄。心知找不出这阵势的阵眼,司马亮努力辨别着方向,把心一横,向着来路杀了回去。
任你阵势如何奥妙,我一条路跑到黑,还怕不能脱身?
此时距离魏军入阵已有半个多时辰的时间,不少魏兵魏将都与司马亮心态相同,准备依靠蛮勇突围。
蜀军依旧是只顾运转大阵,没有丝毫阻挠的意思,最多也就是尾随其后杀伤魏军。司马亮一路冲杀,身边不过十余人相随,沿途随处可见自家兵将的尸体,却是很少见到蜀汉人马的尸体。
“此乃妖阵,且随我继续冲突,定可脱险!”司马亮与身边的十几个兵将说道,但更像是给自己打气。
“风为蛇蟠,蛇吞天真。势欲围绕,『性』能屈伸。四季之中,与虎为邻。后变常山,首尾相因。”
阵势运转近一个时辰,姜维见魏军开始了最后的挣扎,于是把手中的风,云二旗『插』回原位,反手抽出了一杆绣着青『色』巨蟒的大旗。
蜀军阵势陡变,随着姜维的指挥变为了蛇蟠阵。傅佥,文鸯等蜀将见状各自带领精锐出击,正式的对魏军发动总攻。
……
司马昭这一路人在蜀军大营前苦战,另一路魏军此时绕行远路已经抄袭到了蜀军大营之后。负责指挥这一路乃是司马氏重臣,司马望!
姜维与司马昭的大战进行的如火如荼,蜀营的防卫看起来倒是有些薄弱。前营喊杀声不绝于耳,似乎也吸引了营中蜀军的主意力。蜀军屯营的位置挑选的极好,东方的魏军要去长安,无论走大路小路,都要经过这里。可以说姜维把大军屯驻在此处,正是卡住了魏军的命门。
司马望率领三万魏军急行军绕路,到达蜀营已是稍有疲惫。司马望见蜀营就在不远处,继续向前显然会被蜀汉的伏路小卒发现。
“大家听好了,此战成败,长安的存亡都把握在我等手中!今夜,老夫舍掉『性』命与众位共进退!”身为一员老将,司马望激励士卒的手段非常有效。
朝廷顶级的大官都不惜命,军中谁的命比司马望还珍贵?
“点火!”军中各部将领吩咐兵士点起火把。
为了避免过早的暴『露』行踪,司马望这一路人马可是『摸』着黑赶过来的。如今进偷袭蜀营,火是必须备之物。
到了这个距离行踪是早晚要暴『露』的,火把除了照明,更是点燃火箭必不可缺的工具。司马望与司马昭早有约定,火攻蜀营造成蜀军的恐慌,正面的司马昭军见了也知计划成功,前后夹击重创蜀军!
三万火把突然亮起,照的一片天空发白。蜀营的岗哨和守军见了都是大吃一惊!看着无数的火把灯球便知后营的敌军兵力甚多,而且最关键的是魏人怎么出现在自己的后方?
“杀啊!冲啊!”三万魏兵齐声呼喊,士气如虹杀奔蜀营。大将司马望身先士卒冲在第一列。负责保护司马望的将领更是抢着跑在主将前面,保护司马望安全。
魏军跑到离蜀营七八十步远的时候,无数火箭腾空而起,连绵不断的『射』入了蜀营。营帐,器械等都是易燃之物,被大批的火箭『射』中,燃起了熊熊大火。蜀营中一片混『乱』,无数蜀兵来回奔跑着取水灭火。
七十步,六十步,五十步……
猛的一声炮响,蜀营中涌出了三四千弓弩手,其中混杂着诸葛连弩,无数箭矢弩矢『射』向奔跑中的魏军!
同样,魏人的箭矢也是不断的落入蜀军之中。但诸葛连弩五十支连『射』,其频率要比正常的弓箭快太多,所以魏军人数占优,可攻击输出却是和蜀人旗鼓相当。
很快魏军的箭矢便少了许多,不是因为军卒的死伤,而是因为蜀汉的伏兵。蜀将廖化,黄崇各引数千人马从道路两侧杀出,冲入了魏阵之中,杀了魏人一个措手不及。
注意力都放在了前方,两翼的防卫薄弱了许多,加上跑出这么远,阵势难免有所松懈。廖化手中三尖两刃刀在火光照耀下闪闪放光,好似嗜血的恶魔一般,兵挡杀兵,将挡斩将。
“魏贼中我家陛下之计矣,纳命来!”廖化胡子吹的老高,身上的伤势还没有痊愈,在战阵之中仍是生龙活虎,勇不可挡。
另一侧的黄崇正值壮年,比不上老将廖化那么勇猛,但胜在稳扎稳打。即便是伏击魏军,黄崇这数千人也没有猛打猛冲,而是审时度势的保持队形,不断调整攻击的方向。
两翼夹击之下,魏军的弓弩手无暇『射』箭,纷纷各自逃命。没了弓箭压制蜀军的攻击,冲在前面的司马望以及一众将领压力陡增。
“蜀贼伏兵营外,营中必定空虚,众儿郎虽老夫杀入蜀营!”夜间中伏,司马望依旧保持清醒的头脑。姜维在前营与司马昭的战况虽然不知怎样,可双方相持一个时辰,可见蜀军绝对不少。
姜维这一路人总计不过四万人,如今又在营外布置了伏兵,若是退军才是中了蜀人的『奸』计。只有奋勇向前,杀入蜀军大营之中才是唯一的生路!
主帅如此,众将自然相随,何况司马望言之有理,更没必要拿三万人的生死做赌注。要知道虽然中伏,可蜀军三路加在一起不过一万多人,魏军却是足有三万人之众,而且都是从许昌带来的精兵!
当下分出数名魏将,各自指挥军队返身去迎击廖化,黄崇两支蜀军。纵然目标是前方的蜀营,但因蜀军伏击而产生混『乱』的自家人马还是要人救援和指挥的。
固守营盘的蜀汉弓箭手以及连弩手,见魏军来势汹汹不计伤亡的迅速接近,于是『射』过几轮箭矢后便各自退入营中。双方的距离过于近,若是多『射』两轮,弓箭手便难以脱身了。
司马望一骑当先冲入蜀营之中,长驱直入带众军在营里四处放火。这营寨果然是没什么兵力驻守,见到魏军杀了进来,营中的蜀军都朝着前营退去。
火把拿在手里,一伸手的功夫便是一座营帐被点燃。魏军恣情在蜀营中肆虐,却是没有发现蜀军的计谋。司马望命人去打探前后两处的战报,刚派出军卒便发现营盘周围有少数蜀军鬼鬼祟祟不知在做什么。
“不好!快撤!”司马望脑中电光火石闪过了一个念头,不顾众军拍马便是往来路奔逃。
大部分魏国兵将还没意识到危险迫近,正惊愕间,蜀营四周燃起了熊熊大火。四面的营盘和栅栏被人几乎同一时间点燃,数千魏军被困于火海之中!
……
更远处的长安城蜀军持续攻城,郑恭的东侧城墙仅剩下四百多军卒,以及千余吓的不敢动弹的百姓。郑恭一条胳膊被蜀军的斧头斩到,已经是没了知觉,右手紧紧攥着一把大刀,豁尽全力不停的挥舞着。
攀登上城墙的蜀汉兵将已经有七八百人,围攻着零零散散的魏军。魏军大多是郑恭的亲兵,各个忠心勇猛。只是血肉之躯终究是气力有限,加上敌众我寡,魏军拖着伤躯做垂死的挣扎。
南北两侧的守军也试图过来援助,可蜀军在南北两侧同样发动了攻击。虽然兵力不多,但达到了牵制长安守军的目的。
西侧的战事更加的惨烈,蜀汉的攻城器械已经被魏军摧毁了十之七八,遍地的尸体和攻城器械残骸,有的火把掉落在尸体上,竟是点燃了死者的衣物,散发出刺鼻的焦味。
魏将李辅并非不知东城濒临失守,无奈自己这里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城下的蜀军仍是源源不绝的猛攻,城上的守军则是势单力孤,勉强能凑够一千人作战,余下的不是阵亡,便是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李辅杀红了眼,鲜血染红了须发衣甲,分不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嗓子早已喊的沙哑,可就是这沙哑的喊声激励着魏军奋力抵抗着。失去作战能力的军卒和排不上用场的百姓,都是见到了东方的火光,那是希望,晋公的大军正在与蜀军激战,坚持住啊……
苟延残喘的不只是魏军,更不只是李辅和郑恭,还有被姜维一招杀成重伤的司马骏。
十余日的将养司马骏的体力和精力都恢复了许多,只是伤口处仍是没有愈合,无法动作。在司马骏重伤的日子里,长安城的防务和政务都是郑恭与李辅做主。对于静养的司马骏来说,那些事情太『操』劳了。
城外的喊杀声惊天动地,便是处于自己的府邸之中,仍是听的真切。司马骏不断使家将往外打探战况,传回来的消息越来越是让人担心。直至方才,派出去五个人打探消息,只回来了两个,另外三人在城头上遭遇到蜀军的攻击,不幸丧命。
“误信人言,有此打败,司马骏你有何颜面去见父亲兄长?”司马骏拿着一面铜镜,自顾自的叹道。
“将军休要惊慌,我等前去守城,与蜀贼拼个生死!”府上的亲兵家将在一旁愤然道。
“取我衣甲来,咳咳……”司马骏奋力坐了起来,胸腹间一阵疼痛,忍不住咳个不停。
“将军不可啊……”众将仍是要劝,却被司马骏挥手阻止。
“咳咳……为将者当死于战场之上,岂可病卧榻上为人鱼肉?你们追随我多年,长安城是守不住了,无谓跟着我送死,各自散去吧。”咳起来更是震动胸腹,司马骏脑门上已是疼的『露』出了汗珠。
在场的都是久经沙场的将领,自然早看出了长安城陷落不过是迟早的事儿。见司马骏如此,心中皆是明白主公的用意。十余天前魏人是如何对待俘虏的蜀汉上党王刘虔?病困缠身的司马骏若是落入蜀人手中,其遭遇不想也是知道的,必然是十倍奉还啊。
第129章 大获全胜(上)
第129章 大获全胜(上)
八阵奥妙无穷,内中的魏卒均是不知阵外情形。司马亮纵马跑了许久,仍是在蜀人的包围之内,此时司马亮的身边早已没人跟随。
布阵的蜀军见司马亮只身一人,纷纷前来『骚』扰和攻击。司马亮虽是一员虎将,一连杀退了几批『骚』扰的蜀军后,渐感体力不支。人困马乏之时,侧翼的阵势再开,扛着旗帜的两队巡兵左右散开,司马亮长叹一声,知是蜀军再次出击。
握紧了兵器正待上前厮杀时,只见跑出来的竟是百余诸葛连弩手!可怜司马亮正要挥舞兵器遮拦,百余箭矢已是飞『射』而至。不过一轮发『射』,司马亮连人带马『插』满了箭支,砰然倒地而亡,扬起了一地尘埃飘飘『荡』『荡』……
魏将乐肇发现了八阵的奥妙所在,于是也不上前与蜀军厮杀,只是护着麾下的数百军卒在阵中游『荡』。有人组织约束,众军也知不可跟随蜀军入阵,一路上小心谨慎寻路而行。
沿途的蜀汉军卒也不理睬魏军,精力都是放在运转大阵上。乐肇观察了许久,猛然带领全军冲杀向布阵的蜀军!魏军刚动,附近便杀出了三四支蜀军前来拦截。乐肇奋勇应战,那蜀军等布阵的军卒走远,便各自退了下去。
回头再看,自己麾下的军卒不过这片刻的功夫又是少了百余人。面对如此阵势,乐肇着实是无能为力,只好放弃了继续试探的念头,一心护着众军。
一路上尽是魏家兵将的尸体,乐肇命令众军尽量拾捡地上的弓箭弩矢等物,难以上前与蜀军交战,离得远些『射』箭总是无碍吧?
只见魏兵把大刀长枪抗在肩上,一个个拿起弓箭『射』向蜀军。弓弩手作为单独的兵种存在,是要经过反复『操』练和长时间训练的。乐肇这三四百人中弓弩手只有五十几人,剩下的大半碰都没碰过弓箭。
『射』出三四百支箭,合格的也就三十几支,余下的不是『射』不远,就是斜着飞了出去反而把别人的箭矢碰掉……
游走不停的蜀军人人爽手持着大旗,面对魏人的『射』箭竟是毫无还手之力。四处潜伏的蜀军见状急忙冲出来救,却如何快的过箭矢?顿时不少蜀汉兵卒中箭身亡。
此招有效,魏军兵将总算是一吐胸中恶气。杀过来的蜀军见魏军浑然不动,稍作『骚』扰也就各自撤下了。乐肇于是命令众人加速行进,沿途不断的『射』杀蜀军布阵军卒。
不知何故,蜀汉人马明知乐肇此举威胁颇大,可却不来阻拦,每次都是几路人『骚』扰便回。
竟是如此!
乐肇脑中灵光一闪,隐隐的抓到了诸葛八阵的线索。八阵乃是根据伏羲八卦演化而来,其中的术数之妙,非是乐肇这等武人可以参悟的。但眼前的事实非常明显,两万三千蜀军凭借这个阵势,困住了近乎四万的魏兵!
除了阵法本身的玄机所在,恐怕还须要用人力来弥补才做得到。往来奔跑不停,五颜六『色』的蜀军兵将,自然是布阵所需,但也遮挡了魏军的视线。看似无穷尽的蜀军不断杀出,却偏偏不集中兵力来围剿自己这几百人,这又是为何?
有心无力矣!
想到这里,乐肇似乎找到了窍门,于是看准一个方向命令众军不断的『射』箭。三支蜀军再次杀出,乐肇纵马扬刀带着步卒护住弓箭手。蜀军交战片刻竟自退去,乐肇方向不变,率军不断的『射』击那一处蜀兵。
蜀兵坚持不住,各自散去,眼前豁然开朗。乐肇大喜带着众军冲向前方,走不多远又是撞上了许多蜀军在远处布阵。
乐肇嘿嘿一笑,吩咐好了众军便继续向前。魏军有恃无恐的正走着,在前面的军卒却是发现了地上的尸体,急忙报告给乐肇。乐肇闻言也是急匆匆的上前来看,只见地上一员魏将连人带马『插』满了箭支,甚是惨烈。
不是司马亮还有谁?『插』在司马亮身上的箭矢并不是常规的箭,看样子有点像是诸葛连弩。
“快撤!”乐肇匆忙上马便要撤走,却是晚了一步。四面八方涌上来的蜀军阵势一开,诸葛连弩如狂风骤雨『射』向魏军。魏人一路『射』击蜀兵甚是舒畅,如今被人还之余身,实是可悲可叹。
片刻之后,蜀军撤走,地上留下了数百魏国兵将的尸首。其中一员大将,身中数十箭,双目瞪视远方,似是心有不甘……
蜀汉军营的大火一起,魏军的眼睛便亮了起来,司马昭兴奋异常的道:“大兄得手,今番叫蜀贼死无葬身之地!”裴秀等人见了也是欢喜,司马望的偷袭得手,蜀军大营被焚,前后夹击之下,眼前的八阵甚至是不攻自破。
“全军冲锋!”司马昭拔剑在手,指挥众军向着蜀军杀了过去。
蜀军以少击败多,凭借八阵和魏军不断周旋。时间久了军卒多有损伤和劳累,八阵运转的效率渐不如前。
看到阵外的司马昭率领全军杀来,姜维心知到了胜负之时,于是连续抽出面前的多杆大旗发号施令。
“天陈十六,内方外圆。四面风冲,其形象天。为陈之主,为兵之先。潜用三军,其形不偏。”
天阵一出,阵中的魏军压力便小了许多,而蜀军则趁此时调整阵势,变幻虚实准备作战。阵外的魏军只是看着蜀阵不断变化,却是瞧不出为何而变。若是识得此阵者,这个时候自当看透蜀军已经有所准备。
“地陈十二,其形正方。云生四角,冲轴相当。其体莫测,动用无疆。独立不可,配之于阳。”
两军相交之时,蜀军阵势再变,由天阵转换为地阵,稳稳的站住了阵脚,硬接魏军的攻势。
天地之阵连续变换,原本被困在其中的魏军视线恢复,四周终于恢复了正常。只见魏兵或数十人,或百余人各自聚在一处,其实相距不远,但有蜀军在其中相隔时,根本不知附近就是自家人马。
“快撤!”许仪等魏将在阵中被困多时,根本无心继续作战。看到四周景物恢复,不敢多待,立即率领众军向回奔跑。
“天地前冲,变为虎翼。伏虎将搏,盛其威力。淮阴用之,变化无极,垓下之会,鲁公莫测。”
阵里阵外的魏军各有打算,姜维看得确实清楚透彻,外面的魏军向内冲,里面的魏军朝外跑,这仗还有得打?
天地之阵转而变为虎翼阵,将腹心地带尽数放空,左右两翼如虎生双翅般迅速前进将大部分魏军围在当中。
蜀汉的人马瞬间撤个安静,司马昭等魏将心下稍安,至少不用担心蜀军这八阵的威力了。然而蜀军纷纷撤走之后,迎面而来的竟是自家的魏军!两万多魏军由许仪,夏侯劭,张统等人率领,铺天盖地的迎面冲来。
“中计了!快快停步!”前一刻还在庆幸蜀军撤阵,这一刻司马昭却是明白这一切都是蜀军有意为之。
两只人马一个是舍命冲锋,一个是亡命而逃,许仪等人也是见到了晋公的大军,急忙号令三军停下脚步。
魏国兵将都在逃命之中,有几个还会听令行事的?跑在前面的见到了自家大部队,当然收得住脚步,跟在后面乃至更远的魏兵魏将则是一个劲儿的继续向前。双方都是约束人马,两军才没有撞在一处,军容队列却是『乱』成一片。
魏军兵将互相推搡碰撞之下,不少军卒跌倒摔伤,乃至被踩踏。除了前面的兵马还有战力,中军到后军则是『乱』成一团。
“鸷鸟击搏,必先翱翔。势凌霄汉,飞禽伏藏。审而下之,下必有伤。一夫突击,三军莫当。”
决战之时已到,姜维大旗挥舞之后,便走下将台,翻身上马率领蜀军杀了出去。魏军的阵列队形还没有梳理好,只见身后的蜀军追杀过来。蜀将傅佥一马当先杀入魏阵之中,身后万余蜀军相随,好似离弦之箭***了魏人要害!
“大兄的人马如何还不发动?”司马昭知道众军混『乱』难以应战,却是想不通司马望的一路人马点燃了蜀营为何还没动静。
能作战的都是两支魏军处于前列的人马,然而两军相对反被自家各自混『乱』的中军和后军裹在了当中,一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难以施展。
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魏军被杀的哭爹喊娘,四散溃逃。兵败如山倒,司马昭和许仪仅存的能战之兵,被自家溃逃的人流冲动,也是顿时崩溃。魏将保着司马昭夺路而逃,在前面开路的魏兵魏将甚至不得不高举刀斧砍杀拦路的魏兵,才能保住有一条道路给司马昭逃生。
两翼的蜀军只是紧紧守住位置,逃亡两侧的魏军冲不破蜀兵的阵势,只得退而选其次,放弃了从两侧逃生的想法,随着人流逃命。
蜀兵毫无顾忌只是一路向前,傅佥等蜀将纵马在前,可谓是所向披靡。许多魏兵魏将见了,不敢抵挡,只是向两侧闪避,让开一条道路给蜀军。此举保住了自家的『性』命,但却把方便给了蜀军,不少魏兵魏将见状也是跟着效仿起来,命只有一条啊。
……
司马望身上沾了几处火苗也是顾不上,急冲出了营外。只见魏军正与蜀军交战之中,而跟随自己进入蜀营的兵马,逃出来的不过几百人。
副将上前连忙拍灭了司马望身上的火苗,司马望目眦欲裂,心中是又疼又恨。与司马昭合并击贼的计划被大火隔绝,只有杀尽眼前的蜀军才能一解心头只恨了!
廖化与黄崇在魏阵之中合兵一处,趁着魏人被伏击后军势混『乱』奋力击之。见到大营起火,二将心知魏军中计,于是也不多做纠缠迅速的率军撤出战场。恰好此时司马望携恨而来,带着魏军紧咬不放,两军又是混战在一起。
魏军在蜀营中陷落数千人,但此刻的军力仍是两万之众。廖化和黄崇兵力不足万人,正面交战之下渐渐处于下风。
“快撤!”廖化反手一刀将一员魏将斩落,率军便撤。黄崇等蜀将见了不敢怠慢,也是转头就跑。
司马望见了冷笑数声,挥军追杀蜀军。落在后面走脱不得的足有千余蜀兵,尽数被魏军所杀。
追出十几里之遥,魏军又是咬住了千余蜀军,断后的廖化见状只得掉头死战。被困在其中的黄崇冷静的指挥众军,奋力抵御魏军。无奈司马望的魏军人多势众,片刻的功夫便将这五千余蜀兵团团围住。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第130章 大获全胜(下)
第130章 大获全胜(下)
长安城中阵阵的厮杀之声,除了郑恭带着百余人在城头被蜀军围困,其余的魏国兵将尽数放弃了城防,转而据守库府。
战斗到这个时候,魏军已然是输了,长安城也是破了,但魏军众志成城秉持信念的继续作战,为的便是那一片火光——多坚持一刻,或许晋公的大军就到了。
城外的蜀汉皇帝刘禅见蜀军基本占据了城门,城防,心中甚是欢喜,于是传令御林军准备进城。
范长生见状阻止道:“陛下万金之躯,切不可以身犯险,等长安城中平定再入城不迟。”
之前刘禅多次以身犯险,虽然保得安然无恙,但负责护卫刘禅的将领清一『色』的非死即伤。刘禅第一个反应便是转头看看另一边的文虎,文虎脸『色』平静颔首道:“臣请引一军入城为陛下捉拿司马骏!”
“哈哈哈哈,阿虎知朕心意,朕分你两千御林军,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说到最后一句时,刘禅眼中杀机毕『露』。
“末将领命!”文虎拜别(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