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部分阅读
不畏生死的要和陈骞同归于尽,实际上不过是做个样子罢了。倘若施绩真的和陈骞同归于尽,此处的十余万吴军多半是群龙无首各自奔逃,就算留平等人收拾败军再战,因为失去主将而造成的各方损伤也足以让吴军战力锐减。
施绩的目的乃是挫败魏国铁骑的锐气,彼消此长之下,吴军便可转败为胜,转危为安了。陈骞一时没有想到这一点,缩手一挡,便使此前的努力付之东流,不得不说可惜……
陈骞心中暗恨,却又无可奈何,这施绩不仅是狡猾这么简单,一旦气势占据了上风便好似换个人一般。只见施绩身形挺的笔直,双臂好似有用不完的力气,把长矛舞得虎虎生风。杀到忘我之处,更是呼喊不停,双眼瞪得好似铜铃一般,使人自惭形见。
……
吴国在新野和魏军激战,刘禅这边有了新的进展。羊祜大军百般设计拖延,可自家兵力却是越打越少。左等右等也是等不到援军,羊祜心中渐渐的没了底气。
按理来说新野和宛城的援军早该到了,为何迟迟没有消息?
魏军又是一次撤退,可部队还没撤出多远沿途竟然杀出了无数的蜀军,为首大将乃是庞宏!
“庞宏在此恭候多时了!”庞宏神态自若,手中宝剑一挥无数蜀兵蜀将便杀奔魏军而去。
羊祜大叫不好,定然是自己屡次撤退被蜀人看穿,分兵绕路前来伏击自己。并非是自己没有想过这一点,只是难以和蜀军正面交锋,自然无法试探蜀军的虚实。不能掌握蜀军的虚实,如何知晓正面的蜀军兵力的变化呢?拖延的策略没有任何问题,但计策用老乃是兵家大忌。
想到此处羊祜率领魏军寻路而逃,蜀军以逸待劳又有诸葛连弩这等利器守御,魏军几番冲突之下损失惨重。唯有羊祜带着两千余人舍命撞开一条血路而逃,余下的魏军经过月余的不断撤退,兵无斗志,不少人都是弃械投降。
魏兵逃不出数里,听得身后并没有蜀兵追赶才渐渐心安。羊祜忍不住仰天长叹道:“羊某人自忖熟读兵书,不想有今日之困。”
话音未落,周围的林中一声锣响涌出无数蜀兵。当先一人金盔金甲,双股剑挂于战马两侧,笑道:“羊叔子熟读兵书,奈何不识天命也!”
“刘禅!?”羊祜见了大惊失『色』,蜀汉皇帝刘禅竟然带着人马在此亲自伏击自己。观蜀军的人数有五千余人,见其旗号应是蜀汉势力的精锐之军——御林军!
“吴国已然发动攻势,相信得到了我大汉投石车的帮助,很快便能攻陷寿春,新野。援军既绝,羊叔子何不早降?”刘禅稳坐马上,扬鞭淡淡的说道。
羊祜冷哼一声道:“上国之将,安有以身事贼之理?胜负仍未见分晓!”
刘禅哑然失笑道:“执『迷』不悟,当使汝等一见天威。”
身旁的文虎知陛下用意,手中大刀一招,两千五百名御林军出列,阵势齐整的缓缓向魏军压迫而来。
这等场面下只要全军一冲,魏军多半是难以抵抗,然而蜀人放弃兵力优势,只用两千五百人来战,而且是缓步而来,是何用意?
“我大魏健儿岂输尔等!?”羊祜觉得受辱,扬刀在手号令仅存的两千余魏军列阵和蜀兵斗上一斗。
看到蜀人托大,魏兵魏将都有被人轻视的感觉,怒火中烧之下勇气倍增,列好阵势向着蜀军杀去。
这些兵卒都是跟随羊祜已久,由羊祜亲自『操』练的精兵亲兵,论战力在魏军中也属上等。双方人数大致相同,羊祜相信自己的士兵绝对不输给蜀人。就算不敌,也可趁机突围,总比被蜀军一拥而上围杀来得好些。
蜀兵一脸平静,平静的神『色』下似乎隐藏着激动。激动的表情在双方兵刃相交的一刻彻底绽放,转而是亢奋,无比的亢奋。魏兵的长枪大刀噼里啪啦的掉落一地,无一例外都是被蜀兵的武器削断。
偶有侥幸的先砍,刺到蜀兵,却发现自己的武器只让对方的行动受阻,却无法穿透蜀兵的铠甲……
羊祜的大刀也被文虎砍断,目瞪口呆的看着蜀兵,身后身侧尽是相同表情的魏兵。地上躺下了百余尸首,都是魏人,战斗也只有短暂的瞬间,魏人的斗志彻底崩溃了。
绝望,深深的绝望。
这不是藤甲兵,蜀人用的刀枪铠甲制式与一般的兵器铠甲没什么两样。但兵器锋利异常,铠甲坚固无比,这等装备又是从何而来?
看着自家神兵利器的首演,刘禅会心一笑,等待着羊祜的决定。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第152章 长驱直入(上)
第152章 长驱直入(上)
十三万吴军围攻六万多魏军,新野方圆十余里皆成了战场。成功遏制住陈骞的魏家劲骑势头之后,吴军转守为攻逐步夺回了主动权。
吴国大将留平见施绩成功围住了魏骑缠战,自己不甘于人后,频繁传出军令指挥各军发动总攻。魏兵人少仗着一股锐气杀得吴人人仰马翻,时间久了前方的骑兵打不开局面,散开的吴军重组队列后又杀了回来,让魏兵渐渐处于劣势。
新野城中只剩下两三千老弱残兵,看到自家人马被吴人围的好似铁桶一般冲突不出,也是无可奈何。
然而吴军并不满足于吃掉野外的魏军,在留平的授意下,竟然有一万余吴军分为两队,在战场外侧移动前来夺取新野城!
守城魏将见了心中顿感恐慌,可四周都是吴军就算想弃城而逃也是逃不出去,只能硬着头皮守御城池。
投石车不能用来攻城,吴人依旧是强攻。要知道魏国自从把新野作为屯兵据点之后,除了改建扩建新野城,城中的钱粮,军械等各种物资都是数不胜数。夺下新野,吴军不仅可以获得充足的补给,同时也让魏人体验大出血的感觉。
与施绩交锋三十几个回合,陈骞心中不断的盘算退路。这个时候再谈击溃吴军已然是天方夜谭,退回新野更是痴人说梦。十几万吴军围着你,还会给你逃入新野的机会么?
新野作为江北的军事重镇,通往宛城,许昌,洛阳,江夏等地。无论是从南至北,还是由北向南,这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昔年刘表联合张绣与曹『操』争夺南阳郡,最终张绣降曹,南阳郡硬生生被曹『操』从荆州的版图中挖了出去。转而便用客居荆州的刘备守御新野,作为北方的屏障。
眼下的新野眼看是保不住,唯有退往南阳或是宛城组建第二道防线才可。可无论是南阳,还是宛城都在新野西北方向,魏军向从这个方向突围相当困难。原因无他,吴人早有算计,既然要吃掉你,怎会不以重兵断你的后路呢?
陈骞抡刀架住施绩的长矛,调转马头大呼一声“撤!”
魏骑与吴国骑兵激战片刻,便遭到了吴国步兵的围杀。骑兵一旦不能运动作战,战力便会大打折扣。好在陈骞反应也算是快,看到形势不妙便当机立断,招呼众军突围。
魏骑想抽身而退又是谈何容易?施绩勇猛无匹一马当先冲入魏骑之中,手中长矛上下翻飞,挑杀数十魏骑。见到主将如此英勇,东吴兵将皆是不甘落后,冲入魏国骑兵队伍中大肆杀戮!
陈骞带着魏骑一心逃跑,唯恐被吴军缠住拖不得身,顾不上已经与吴军缠斗的骑兵,看准了方向奋力杀开一条血路。
可吴兵又岂是施绩那一路人马?各部吴将都不肯放过这以多欺少,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见到魏骑无心恋战纷纷前来截击和包围。陈骞奋起神勇一连斩了三员吴将,虎口崩裂渗出了鲜血。
“魏将休走,孙异在此!”
“无知魏将,还不速速受死!”
便在陈骞英雄气短之时,又是两名江东虎将杀了过来。一人名唤孙异,乃是江东孙氏一族的猛将,祖父乃是孙河,父亲孙韶皆为英烈之辈,如今官拜偏将军。另一人是丁奉的堂弟丁封,武勇虽然不及乃兄,可颇有智略,是个难缠的角『色』。
二将拍马舞刀联袂来战陈骞,陈骞胸中怒火难消吼道:“诸葛公休之辈亦不敢如此放肆,江东鼠辈欺之太甚!”言罢,不顾双手的伤势抡刀与二将斗在一处。
奋战十几个回合,三人身上都添新伤,陈骞气力渐少落在下风。早有魏国骁将十几人舍命冲来,接下孙异,丁封的攻势。吴国一边也是各部将领齐出,截住了魏将厮杀。便在混『乱』之间,亲信将领保着陈骞脱离战圈,带着数千骑兵继续突围。
然而吴军兵力雄厚,冲出没有多远再次被吴军围住。吴将盛曼,刘俊各引本部人马缠住了陈骞等人好一阵厮杀。陈骞撕下衣衬将双手绑在刀柄之上,不顾疼痛奋勇挥刀方杀开了一条血路。
骑兵寻路突围,魏国步卒的压力顿时加大。见到自家取胜无望,求生无门,魏军的斗志开始崩溃。被分割在各处的魏军开始有人向着吴人投降,也有人宁死不降,奋战到生命的尽头。
战场的重心完全落在了陈骞这魏国铁骑的身上,无数吴军开始移动阵列,增加新野西北方向的防御厚度。就算魏国骑兵可以连续突破数道防线,可吴军不断的增强兵力,魏骑终有力竭的时候。
见吴军调动频繁,陈骞勒住战马,鲜血和汗水早已浸透了衣甲。铁盔铁甲上尽是鲜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妖异的光芒。看着跟随自己的两千多骑兵,人人带伤一脸坚韧。
陈骞扬声喝道:“吴人调动阵势,此乃我等唯一求生之机,生死在此一举,我与诸君共勉!”两千多魏骑举起兵器大声应允,顿显悲壮之气。
“杀!”陈骞再次调转马头,向着相反的方向一马当先冲杀出去。身后两千余骑好似离弦之箭般跟随陈骞***了吴军的阵势之中。
继续向西北突围无疑自寻死路,掉头杀往东南方向虽然是走来时路,但只要能冲过追杀上来的重重吴军,远方的防卫却要比西北方薄弱许多。
并不是陈骞想置之死地而后生,而是观察形势,挑选一个相对较为容易突围的办法罢了。即便是这最“容易”突围的方案,也是九死一生的选择……
冷不防魏人杀了个回马枪,吴军也来不及做什么调整和应对,或者说在魏骑全力冲刺之下,吴人根本没有调整和应对的时间。两军硬生生的这么撞在了一起,魏骑仗着骑兵之利,冲开了一条豁口,勇往直前!
魏兵心知生死在此一举,各个豁出『性』命全力奔驰,手中的长枪长矛不停刺向两侧呼啸而过的吴军。挡在身前的吴军实在是太多,长矛方刺倒一人,胯下的战马已经冲倒了好几名吴兵。
就算身前是铜墙铁壁,魏骑的速度也没有丝毫的减慢。就算是死,也要保持速度,这是突围的唯一希望。无数魏骑在奔出数十步远甚至百步远的时候,尸体才从马上跌落。
不管身前有多少吴军,不管有多少兵刃朝着自己的身躯落下,没有畏惧,只有向前。无私的勇士,万众一心的行动,使得魏骑纵然兵力单薄,但气势如虹,好似一把利刃***十几万吴军心中。
丁封,孙异,刘俊,盛曼等吴将各挥兵器前来拦截,可陈骞大刀轮舞不停,胯下的战马更是不停。盛曼手臂先被陈骞的大刀砍伤,刘俊一枪刺入陈骞的胸前,可没等拔出长枪,陈骞的战马已然狠狠的撞在了自己战马身上。
四周的吴军只见到那魏家主将连人带马和自家将军撞在一起,自家将军被撞飞几丈远,战马更是倒地翻滚了几圈,刮碰撞翻了数十军士躺在地上没有了声息。那魏家主将更是惨烈,胯下的战马撞碎了头骨倒地而死,自己胸前原本刺入不深的长枪被撞的透体而出……
后面紧紧跟随的千余魏骑没有人停下战马,更没有人去救陈骞,将士们人人眼中饱含热泪,都知道主将大人舍命开路,早存了必死之心。只有杀出重围才能让主将大人死的瞑目,才有机会为主将大人报仇雪恨!绝不可辜负主将大人!
“杀!”
“杀!”
“杀!”
魏骑狂奔,狂吼,狂啸,悲壮的喊杀声惊心动魄。被围困分割在各处的魏兵听到同袍的声音,心中为之一振,原来自己并未被主力军抛弃!沿途不断的有魏国残兵加入突围的行列,虽然自己难以逃生,但总可阻挡吴军。就算没有阻挡吴军的意思,只是一心突围逃命,但被骑兵落在身后,也只能起到阻敌的作用……
类似陈骞这种至死撞入吴阵的魏骑还有很多,在某种程度上也打『乱』了吴军的部署,冲『乱』了吴兵的阵势。想着西北调动的吴军接到魏军反而杀奔东南方的消息时,已然是慢了一步。
这么大的战场想调兵遣将只能慢慢的运动,反而不如魏骑来去如风那么直接便捷。
被陈骞撞飞的吴将刘俊躺在人群之中,头部重重的磕在地上,头盔的后脑部分凹进去一大块。由头盔内部不断渗出血水,越流越多,浸透了脖颈,眼看是活不成了……
四周的吴国兵将震撼许久,终于缓过神来,数十人向着陈骞的尸体围拢过去。有眼尖的看到陈骞的手指动了一动,忍不住叫道:“还没死!”
吴兵吴将们提高警惕,握紧手中的兵刃,只见倒在地上的陈骞一身是血,贯穿胸口的长枪在和地面撞击时折成数截,只余下一段枪柄『插』在伤口处『插』着。摇摇晃晃,却是陈骞站了起来。吴人一脸畏惧的神『色』,不自觉的放慢脚步。
那陈骞根本站不稳,脚步虚虚浮浮的在原地打晃,煞有其事的用空空的两手做着劈杀砍刺的动作,好似自己仍然身处拼杀之中。吴兵却清楚的看见,陈骞的两只手不知道为什么血淋淋的『露』出了白骨——只有陈骞自己知道这是因为绑在手中的大刀脱落造成的……
可眼下的陈骞恐怕自己都不晓得……
胆子大的吴将靠近了陈骞,小心谨慎的打量着这魏将,围着陈骞转了几圈,才发现陈骞对自己的存在根本没有反应,只是一味的重复砍杀的动作,嘴中偶尔嘟囔着什么。偶有几下声音大的,也听不出说的是什么,像是在咆哮,像是在呐喊。
放下心来,吴将挺枪便刺,长枪迅猛有力的戳进陈骞的小腹之中!陈骞顿时停止了动作,五官拧在了一起,似乎这一刻才感觉到疼痛。
“啊~~~~~!”陈骞猛的嘶吼一声,一手握住了长枪,另一只手竟然拔出了胸前那半截枪杆!
不顾体内鲜血直喷,不管腹中疼痛难忍,陈骞手臂一挥枪杆如同铁鞭一样扫在了目瞪口呆的吴将脖子上。这一挥力量极大,似在宣泄自己的痛苦,又似发泄满腔恨火。吴将惨哼一声脖颈断裂,侧身飞出几步倒地身亡。
四下里的吴兵见状吓得连退数步,有的腿软甚至坐在了地上。陈骞站直了身子,努力把身体转向新野城的方向。身侧突然掠过一匹战马,一杆大刀砍飞了陈骞的脑袋,不知什么原因并没有鲜血喷出,或许是体内的血『液』早已流干了吧。
与此同时新野方向传出一片欢呼声,吴军终于攻克了这北伐路上的重要据点。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第153章 长驱直入(下)
第153章 长驱直入(下)
在吴蜀两国的盟约书内详细记载了如何平分魏国的土地,这也是吴蜀两国进军中原的路线图。
雍州,凉州,并州,冀州,兖州归蜀汉所有;荆州,扬州,豫州,徐州,青州,幽州属于吴国。魏家司州的土地,以函谷关为界,西归蜀汉,东属东吴。其中的荆州和扬州都只是二州的一部分,因此都属吴也没什么可争议的。
夺取新野算是打开了北上的道路,司州洛阳以及在豫州境内的许昌都是吴国的目标,不过却又不能直接去攻打。函谷关是东去洛阳,西接长安的咽喉之地,吴国若是奔着函谷关去,等于断了蜀人进兵中原的道路。
因此两国没有名言,却十分默契,蜀汉需要函谷关,洛阳这条道路进军并州,冀州,兖州三处,吴国可先去攻取其余州郡。灭魏之后两家依据盟约交换便是了,这点变通还是有的。
荆州的情形与扬州十分相似,因为其地界跨过了长江,因此荆州也是由吴魏两家分别占据着。吴人称自己占据的地盘是荆州,魏国也是同样。魏国占据的襄阳郡半年前被吴国攻取,剩余的只有南阳郡以及江夏郡。而江夏郡也只是石阳以北的江夏郡土地罢了。
因此吴人接下来的目标便是收复完整的荆州,然后再图谋其他的州郡。毕竟吴国渡江而来,物资和兵员都需要从南岸运送而来。若不把四周的州郡扫平,而贪图速度先去攻取许昌,后方便难以保证了。
新野一破,附近县城的魏兵也都不战而逃。十几万吴军可不是自己这千八百人挡得住的,继续守城那就是等死又或是投降。相反弃城而走的都跑去了南阳郡的治所宛城,名为不战而逃,实则聚集兵力。
守卫长江北岸的魏军原本有十几万人,只是在司马昭攻取西城时分出了数万,又被钟会带去长安数万。留下的兵力在新野一战也死的七七八八,逃出去的大都往江夏方向,估计也不会有多少人。
宛城的守军不过一万余人,收拢了各县的兵力后又在城中征募青壮,好不容易才凑出了两万五千人马。
这等兵力如何放在吴人的眼中?
不过十余日魏国的南阳郡二十几处县城,以及从南阳郡分出的义阳郡尽数被吴人攻破,只剩下南阳治所宛城还在负隅顽抗。
这并非宛城坚固,乃是吴人有意为之。
所图的是两个方面,宛城一破吴军便可兵锋直指许昌,而且可以由新野和宛两处出发夹击魏国的都城。另一方面宛城离洛阳八关之一的武关非常之近,同时和许昌,洛阳两大重镇接壤,让吴人有些首尾难以兼顾的顾虑。
拖延攻取宛城的时间,既可以吸引许昌和洛阳两方的魏军来救,又可以给蜀人些时间。
此时的蜀人尚在长安和司马昭钟会交锋,一时半刻是到不了洛阳的。吴军十几万兵力要留守,要照顾粮道,再分兵去攻许昌,便显得有些不够用了。没有蜀军的支持,独自面对中原乃至河北的魏兵主力,施绩等人自问还没有这个实力。
由于这等考虑,从南阳郡分出的南乡郡作为兵临豫州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没有受到吴军的进攻。一旦南乡郡再丢,豫州的治所许昌便完全暴『露』在吴人的火力之下。时间未到,吴人也不愿意轻易戳破这层薄纸。
……
战败的魏兵前后步骑三千余人,沿着长江北岸往江夏方向奔逃。沿途的烽火台早被吴人占领,甚至在长江上还有吴军的战船穿梭而过。见吴人不来拦截,魏兵也不敢攻打烽火台,一路相安无事终于到达了江夏境内。
江夏太守桓禺是继文聘之后少有的能将,清廉俭朴不说,为人有威严又多施恩惠。江夏的军民都称赞其能,说桓禺仅此于文聘。
就在施绩,留平等人进兵新野时,吴国大将陆抗的水军也杀入了江夏,在陆路配合陆抗行动的乃是东吴大将留略。留略是东吴名将留赞的儿子,荆州军副帅留平的大哥,是江南驰名的武人。
两支人马冲入江夏郡后,留略的两万步兵屯驻在石阳城外,牵制桓禺的魏军。陆抗利用舟船登陆地点灵活的优势,先后攻取了平春,南新,云杜三县。一举切断了江夏郡的两座重镇,竟陵和石阳的联系。
石阳和竟陵各有万余魏军,江夏这里因为离中原极其遥远,又挨着长江,因此每每遭遇敌袭都是采取守势,这一次也不例外。直到平春等三县陷落的消息传来,桓禺方觉得这次的吴兵恐怕没有往日那么简单。
果不其然,陆抗的吴军在攻取三县之后,把兵力分为五部。三部分屯三县,一部往石阳断魏军归路,一部由陆抗亲自率领游击在三县之间,防范竟陵的魏军来救。
围的安稳了,吴军便推出了投石车准备轰城。桓禺不知道这投石车的威力如何,只是从表面上来看这和常用的投石车完全是两个模样。留略的吴军正在调整角度,魏军已然开门杀了出来!
桓禺亲帅三千死士冲入魏阵之中,搅杀的天翻地覆。一阵冲杀之后看到吴军阵势浑厚,而且指挥没有丝毫的混『乱』,桓禺只得趁着吴兵没有合围之前杀回城中。
这番冲杀虽然没有阻挡吴军接下来的投石,却使得石阳城后方,陆抗分出的这支兵马不敢轻举妄动。
正面的留略那是有兵力优势,因此摆出阵势不怕你出城袭扰。陆抗分出的这支人马不过三四千人,带着三架投石车打算和留略齐心合力砸烂石阳城。魏将既有出城的勇气,这一路吴军反而畏手畏脚不敢有所动作了。
远在竟陵的魏军看出些门道,吴军一反常态的采取这种割据战术,必然是有十足的把握攻陷石阳。拔不掉石阳和竟陵这两座大城,就算江夏郡其他的县城都吃到嘴里,最后仍然是不得不吐出来的结果。
石阳和竟陵天然的地理位置决定着吴军要夺江夏,唯有攻克这二座坚城!
文聘守江夏时,孙权带着十万人来攻也是无功而返。到了桓禺守江夏,诸葛恪派人来打也是如此。竟陵的魏军不急于发兵石阳一探究竟,反是安心稳坐城中,观察态势。
过了些时日从南阳郡方向跑来了三千多残兵,一个个满身血污,风尘仆仆,狼狈不堪。竟陵守将见了大惊,急忙将其迎入城中一问究竟。当听到新野大败,陈骞战死的消息时,竟陵的兵将都是吃了一惊!以新野的形势来推算石阳的状态,恐怕石阳危在旦夕了。
救援石阳便要跨过陆抗这只拦路虎,竟陵的兵力与吴军相仿,硬碰硬多半占不到什么便宜。毕竟吴人有三处县城可以收缩退守,魏军要去石阳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后路被断。
陆路不行,水路呢?
……
荀勖好不容易回到魏国领地内,这个时候也顾不上那么多了,翻身上马向着寿春疾驰。一个文官平日里大都是坐着马车,而且是软车,几时这么颠簸过?眼下事态紧急,吴人又不讲究,扣下了先行通讯的使者,沿途还有意的延缓速度,这让涵养极深的荀勖不只一次的发火。
人在屋檐下,如何不低头?
贵为颍川荀氏的后人也是如此,世家把你当做宝贝吹捧着,到国家的层面不过就是一使者罢了。
东吴和西蜀再次联手的消息被吴人截断,江北的魏军完全蒙在鼓里。荀勖这通传讯息的枢纽竟是反被吴人利用。一路由江东而来,沿途看不到兵员调动的风吹草动,可从吴人有意绕路态度来看,除了拖延时间,恐怕也有不想让荀勖见到兵力调动的意思。
到了寿春城,没等士卒传令,荀勖一手扶着小腹,拼了命的跑入府中,哪还有名士的影子?
留守寿春的是魏国大将王基以及前来支援后未曾离开的王经二人。看到荀勖风风火火,满头是汗的跑入二王皆是吃了一惊!
王基一手推开棋盘,挺身而起道:“公曾怎会如此?可是吴人来袭!?”
一路颠簸加上心急如焚,荀勖早跑岔气儿,这功夫瘫倒在地上一个劲儿的点头。一手捂着小腹,一手指着江东的方向,那表情说是气急败坏也不为过。
王经一言不发走出大厅命人召众将以及医官来此,然后转身回到大厅之内看着荀勖。
荀勖一口气儿顺不下来,满脸痛苦的哼哼唧唧。跟随荀勖的侍从此时被带入府中,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的经过讲给众人。
应召而来的魏将越来越多,都是听得真切。荀勖在医官的协助下也捋顺了气息,破口大骂东吴君臣!
王经沉声道:“公曾暂息怒火,可知吴人安排?”
荀勖没好气的答道:“并未亲眼所见,只是那蜀使和陆凯同一时间消失在城中,必是吴蜀有所图谋。”
“吴军手段我等也是见识过的,卷土重来也不过重蹈覆辙,为何仍旧与蜀人联手?”王经像是在自言自语,又似在询问众人,一句话引起了在场魏家文武的深思。
良久,王基极不情愿的缓缓说道:“吴人非是蠢辈,陆凯更是劲敌,不是图蜀定然另有所图……”
荀勖等人一时未曾想到什么,王经思绪倒是能跟得上王基,这样点拨之下,猛吸了口冷气道:“莫不是!?”
看到王经不愿意相信的眼神,王基点了点头:“若老夫所料无差,长安祸事很快便轮到我等头上。”
荀勖才智敏捷,只是身在局中一时未觉,如今也是想起了什么,一拍大腿道:“必是如此!哪晚蜀臣在馆驿门口拦我车驾,欲图谋不轨,后被陆胤接走,一定是那时定下了计策!”
王基叹道:“公曾佯醉诚然是大智大慧,蜀使有意引吴人『插』手也是不遑多让。吴人本无心伐蜀,公曾却是吃了这个亏。”
“吴人多半已经发动攻势,我等不以拖延,应早做对策才是。”王经浓眉紧锁,想不出破敌的法子。
“哈哈哈哈哈哈,老夫从戎三十余年,未曾遇过陆敬风这等对手。众将可听老夫吩咐,可叫吴人有来无回!”王基目透寒芒,信心十足的笑着。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第154章 异族之动(上)
第154章 异族之动(上)
借助羌,氐等久居西凉的少数民族力量,姜维终于是一举扭转了颓势。这一战击杀魏军近两万余人,蜀军也折损了两万余人。可以说没有异族发兵助战,蜀军早就被钟会杀光了。
得胜之后姜维没有趁胜追击的意思,而是命令蜀军原地休整。蜀汉和少数民族是合作的关系,但不代表这些少数民族就是靠得住的伙伴。曾经的马超带着十几万少数民族杀到了长安,最后还不是因为异族军队的人心惶惶而战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异族军队绝非表面如此简单,否则早被曹魏拿去做战力了。
姜维本部的两万余人只有四五千人还能喘气儿,赵统带来的一万来人同样剩下不到六千人。一万出头的蜀兵和近四万的异族军队联合行动,让人不得不小心谨慎些。
对于汉军停滞不前,异族没什么意见,到了汉人的地盘还是听从汉人的指挥。金银财宝,物资粮草都不少拿,管他什么时候出征呢!
两边分别屯下了营寨,汉军伤兵满营,营寨依然保持着严谨的阵势;少数民族虎狼之师,寨子却是屯的杂『乱』无章。
每日里运送到汉营的物资都有数百车,来来往往的形成一片景象。异族闲着无聊就三五成群的聚在附近的高地上盯着车辆,不是各族族长明令禁止,这些物资早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姜维在营中也是有苦自知,不找这些异族帮忙,钟会这关便过不去。找了异族帮吗,现在不仅仅是尾大不掉,更重要的是自身势力薄弱,虽是都有被异族吞食的可能。
汉家的兵力不足以震慑异族,便只能继续留在此处,不能入城,也不能靠近城池。异族军队并非善类,残忍好杀并且贪图钱财,到了城中或是靠近乡里,难免有无辜百姓受害,到时候凭这一万伤兵难以起到作用。
时间久了,异族的军士们逐渐扩大了活动范围,周遭的几处郡县或多或少的受到干扰。运往汉军营中的补给车队显得也不那么安全,有不受约束的异族兵将开始试探汉军的深浅。
姜维数次与异族的将领们商谈,也只能勉强维持眼下的局面。没有实力,异族的回答不疼不痒,根本不把汉家放在眼里。异族的总大将更是睁只眼闭只眼,这联军中的部族足有数百,实在是懒得管,何况也可看看汉军的虚实。
要知道当初可是听说这汉家军横扫南方诸国的厉害,若是名不副实就任凭底下人逐渐蚕食也好。汉军营中那堆积如山的粮草辎重对于这些游牧民族来讲是赤『裸』『裸』的吸引啊……
没想到的是汉家的主将也不是善类,在会后的第二天便派人送来了三颗热乎乎的人头。各族的首领闻讯而来,自然有人认得是自家部族的勇士。为什么被杀,族长们自己最清楚,汉使交代的也是清楚。这三名异族勇士在附近的县城杀害了十几名百姓,恰好被当地的守军所见,于是将其当场格杀。
“汉人算什么东西,竟然杀害我们的勇士!大伙儿跟他们拼了!”牵涉其中的几名族中便在人群中大肆喧嚷,鼓动各族族长。
有的族长是血气方刚的,有的族长是不更世事,更有人是居心叵测,一时之间人声鼎沸,无不响应号召,那架势足可掀翻大帐。等到嘈杂之声渐渐退去,异族总大将伸手示意众人安静。
“嚓呼耳,你去和汉人说说。”异族总大将语调平淡的嘱咐一句。
被换做嚓呼耳的人也是异族联军中的一名族长,见状躬身领令便要去找汉人交涉。方掀开门帘,正合一人撞了个满怀,那人怀抱的匣子被撞翻在地,几颗血淋淋的人头摔出做了滚地葫芦。
“啊!这是……”
“咦?!”
在场都是各族的族长,虽然杀人如麻,可莫名其妙的人头骨碌到脚下,倒是让人忍不住惊呼起来。
嚓呼耳起身便要大骂,却被对面那人抢了先:“我乃大汉使臣,汝安敢冲撞与我!不知王法么!”
“是汉人!”
“汉人又杀了我们几个兄弟……”
“宰了他!”
看到来人竟然是汉家使者,各族族长找到了宣泄的目标,各自拔出刀刃杀向汉使!在大帐最里侧的异族总大将此时要制止众人也是有心无力,群情激奋啊……
面对扑上来的一众异族族长们,那汉使浑然不惧,挺身向前一连分出几脚,踹倒了三四人。接着抽身向后一跃,手中寒芒一闪,一颗人头飞起丈高,鲜血四下飞溅,门帘被染成了血『色』。
“秃发寿阗!还不下令住手!”汉使抽身跃出帐外,一声暴喝好似打雷一般。
秃发乃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寿阗乃是这部落首领的名字,外人叫起来便称之为秃发寿阗。作为异族联军总大将的秃发寿阗听汉使呼喊,脑中顿时清醒。这个时候杀了汉使,就算和汉军决裂,日后便没有办法仰仗汉军开辟西方的土地了……
“还不给我住手!快停手!”秃发寿阗年纪虽大,但身强体壮,一声大吼不如汉使声音响亮,却十分有效。
异族众人带着惊讶的目光把汉使团团围住,手中刀剑不停的比划,好似随时随地都可以将汉使置之死地的样子。随着汉使来的五六名汉兵同样被异族兵将围了起来,只需要一声令下便当场格杀!
“寿阗!汉人敢在这里杀我同族,为什么喊停?”一名狮子般的老者与寿阗年纪相仿,态度倨傲的喝道。
“古那,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位置!”寿阗冷哼一声,大步分开人群。
受到寿阗的呵斥,被称为古那的老者一脸激愤之『色』退入了人群之中,围观的异族们聚汉使和寿阗,没人注意到古那退到外围之后,竟是一脸平静夹杂些许得意的神『色』……
“你是什么人?敢在这里放肆!”寿阗来到圈内,冷声喝问。
那汉使身形魁梧面容清俊,一脸坚韧的神『色』,同样用冷冰冰的声音答道:“汉朝龙骧将军文鸯奉命成送来首级。”听说这使者是汉朝赫赫有名的大将文鸯,人群中嘈杂声起,众人议论纷纷。
“为何杀人?”寿阗气势不减反增,笔直的身形又是挺拔几分。
“我家大将军与阁下早已商定,例行公事罢了,还请阁下约束好下属。”文鸯目光扫过在场众人,不冷不热的答道。
姜维与秃发寿阗前几日决定的军规早已发布下去,汉家用这个法令来处置违犯军规的异族兵士也是经过异族首领们点头的。当时没人认为汉军有这个胆子依照法令做事,各族族长不过是敷衍点头罢了。现在被文鸯拿出来说事儿,众人在道理上实在是无话可讲。
但异族本就不是讲道理的族群……
“杀他偿命!”从外围又是传来一声喊叫,有人带头,众人也都跟着附和。
“杀了他!杀了他!……”
寿阗没有理会杀气渐盛的众人,抬眼望着圈外某个方向,一丝杀机爆『射』而出。虽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寿阗已是分辨出带头起哄的正是被自己呵斥的古那。
古那是名,带上姓叫做姚古那,乃是西凉羌族的首领。姚氏作为羌族的大姓之一,历来(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施绩的目的乃是挫败魏国铁骑的锐气,彼消此长之下,吴军便可转败为胜,转危为安了。陈骞一时没有想到这一点,缩手一挡,便使此前的努力付之东流,不得不说可惜……
陈骞心中暗恨,却又无可奈何,这施绩不仅是狡猾这么简单,一旦气势占据了上风便好似换个人一般。只见施绩身形挺的笔直,双臂好似有用不完的力气,把长矛舞得虎虎生风。杀到忘我之处,更是呼喊不停,双眼瞪得好似铜铃一般,使人自惭形见。
……
吴国在新野和魏军激战,刘禅这边有了新的进展。羊祜大军百般设计拖延,可自家兵力却是越打越少。左等右等也是等不到援军,羊祜心中渐渐的没了底气。
按理来说新野和宛城的援军早该到了,为何迟迟没有消息?
魏军又是一次撤退,可部队还没撤出多远沿途竟然杀出了无数的蜀军,为首大将乃是庞宏!
“庞宏在此恭候多时了!”庞宏神态自若,手中宝剑一挥无数蜀兵蜀将便杀奔魏军而去。
羊祜大叫不好,定然是自己屡次撤退被蜀人看穿,分兵绕路前来伏击自己。并非是自己没有想过这一点,只是难以和蜀军正面交锋,自然无法试探蜀军的虚实。不能掌握蜀军的虚实,如何知晓正面的蜀军兵力的变化呢?拖延的策略没有任何问题,但计策用老乃是兵家大忌。
想到此处羊祜率领魏军寻路而逃,蜀军以逸待劳又有诸葛连弩这等利器守御,魏军几番冲突之下损失惨重。唯有羊祜带着两千余人舍命撞开一条血路而逃,余下的魏军经过月余的不断撤退,兵无斗志,不少人都是弃械投降。
魏兵逃不出数里,听得身后并没有蜀兵追赶才渐渐心安。羊祜忍不住仰天长叹道:“羊某人自忖熟读兵书,不想有今日之困。”
话音未落,周围的林中一声锣响涌出无数蜀兵。当先一人金盔金甲,双股剑挂于战马两侧,笑道:“羊叔子熟读兵书,奈何不识天命也!”
“刘禅!?”羊祜见了大惊失『色』,蜀汉皇帝刘禅竟然带着人马在此亲自伏击自己。观蜀军的人数有五千余人,见其旗号应是蜀汉势力的精锐之军——御林军!
“吴国已然发动攻势,相信得到了我大汉投石车的帮助,很快便能攻陷寿春,新野。援军既绝,羊叔子何不早降?”刘禅稳坐马上,扬鞭淡淡的说道。
羊祜冷哼一声道:“上国之将,安有以身事贼之理?胜负仍未见分晓!”
刘禅哑然失笑道:“执『迷』不悟,当使汝等一见天威。”
身旁的文虎知陛下用意,手中大刀一招,两千五百名御林军出列,阵势齐整的缓缓向魏军压迫而来。
这等场面下只要全军一冲,魏军多半是难以抵抗,然而蜀人放弃兵力优势,只用两千五百人来战,而且是缓步而来,是何用意?
“我大魏健儿岂输尔等!?”羊祜觉得受辱,扬刀在手号令仅存的两千余魏军列阵和蜀兵斗上一斗。
看到蜀人托大,魏兵魏将都有被人轻视的感觉,怒火中烧之下勇气倍增,列好阵势向着蜀军杀去。
这些兵卒都是跟随羊祜已久,由羊祜亲自『操』练的精兵亲兵,论战力在魏军中也属上等。双方人数大致相同,羊祜相信自己的士兵绝对不输给蜀人。就算不敌,也可趁机突围,总比被蜀军一拥而上围杀来得好些。
蜀兵一脸平静,平静的神『色』下似乎隐藏着激动。激动的表情在双方兵刃相交的一刻彻底绽放,转而是亢奋,无比的亢奋。魏兵的长枪大刀噼里啪啦的掉落一地,无一例外都是被蜀兵的武器削断。
偶有侥幸的先砍,刺到蜀兵,却发现自己的武器只让对方的行动受阻,却无法穿透蜀兵的铠甲……
羊祜的大刀也被文虎砍断,目瞪口呆的看着蜀兵,身后身侧尽是相同表情的魏兵。地上躺下了百余尸首,都是魏人,战斗也只有短暂的瞬间,魏人的斗志彻底崩溃了。
绝望,深深的绝望。
这不是藤甲兵,蜀人用的刀枪铠甲制式与一般的兵器铠甲没什么两样。但兵器锋利异常,铠甲坚固无比,这等装备又是从何而来?
看着自家神兵利器的首演,刘禅会心一笑,等待着羊祜的决定。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第152章 长驱直入(上)
第152章 长驱直入(上)
十三万吴军围攻六万多魏军,新野方圆十余里皆成了战场。成功遏制住陈骞的魏家劲骑势头之后,吴军转守为攻逐步夺回了主动权。
吴国大将留平见施绩成功围住了魏骑缠战,自己不甘于人后,频繁传出军令指挥各军发动总攻。魏兵人少仗着一股锐气杀得吴人人仰马翻,时间久了前方的骑兵打不开局面,散开的吴军重组队列后又杀了回来,让魏兵渐渐处于劣势。
新野城中只剩下两三千老弱残兵,看到自家人马被吴人围的好似铁桶一般冲突不出,也是无可奈何。
然而吴军并不满足于吃掉野外的魏军,在留平的授意下,竟然有一万余吴军分为两队,在战场外侧移动前来夺取新野城!
守城魏将见了心中顿感恐慌,可四周都是吴军就算想弃城而逃也是逃不出去,只能硬着头皮守御城池。
投石车不能用来攻城,吴人依旧是强攻。要知道魏国自从把新野作为屯兵据点之后,除了改建扩建新野城,城中的钱粮,军械等各种物资都是数不胜数。夺下新野,吴军不仅可以获得充足的补给,同时也让魏人体验大出血的感觉。
与施绩交锋三十几个回合,陈骞心中不断的盘算退路。这个时候再谈击溃吴军已然是天方夜谭,退回新野更是痴人说梦。十几万吴军围着你,还会给你逃入新野的机会么?
新野作为江北的军事重镇,通往宛城,许昌,洛阳,江夏等地。无论是从南至北,还是由北向南,这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昔年刘表联合张绣与曹『操』争夺南阳郡,最终张绣降曹,南阳郡硬生生被曹『操』从荆州的版图中挖了出去。转而便用客居荆州的刘备守御新野,作为北方的屏障。
眼下的新野眼看是保不住,唯有退往南阳或是宛城组建第二道防线才可。可无论是南阳,还是宛城都在新野西北方向,魏军向从这个方向突围相当困难。原因无他,吴人早有算计,既然要吃掉你,怎会不以重兵断你的后路呢?
陈骞抡刀架住施绩的长矛,调转马头大呼一声“撤!”
魏骑与吴国骑兵激战片刻,便遭到了吴国步兵的围杀。骑兵一旦不能运动作战,战力便会大打折扣。好在陈骞反应也算是快,看到形势不妙便当机立断,招呼众军突围。
魏骑想抽身而退又是谈何容易?施绩勇猛无匹一马当先冲入魏骑之中,手中长矛上下翻飞,挑杀数十魏骑。见到主将如此英勇,东吴兵将皆是不甘落后,冲入魏国骑兵队伍中大肆杀戮!
陈骞带着魏骑一心逃跑,唯恐被吴军缠住拖不得身,顾不上已经与吴军缠斗的骑兵,看准了方向奋力杀开一条血路。
可吴兵又岂是施绩那一路人马?各部吴将都不肯放过这以多欺少,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见到魏骑无心恋战纷纷前来截击和包围。陈骞奋起神勇一连斩了三员吴将,虎口崩裂渗出了鲜血。
“魏将休走,孙异在此!”
“无知魏将,还不速速受死!”
便在陈骞英雄气短之时,又是两名江东虎将杀了过来。一人名唤孙异,乃是江东孙氏一族的猛将,祖父乃是孙河,父亲孙韶皆为英烈之辈,如今官拜偏将军。另一人是丁奉的堂弟丁封,武勇虽然不及乃兄,可颇有智略,是个难缠的角『色』。
二将拍马舞刀联袂来战陈骞,陈骞胸中怒火难消吼道:“诸葛公休之辈亦不敢如此放肆,江东鼠辈欺之太甚!”言罢,不顾双手的伤势抡刀与二将斗在一处。
奋战十几个回合,三人身上都添新伤,陈骞气力渐少落在下风。早有魏国骁将十几人舍命冲来,接下孙异,丁封的攻势。吴国一边也是各部将领齐出,截住了魏将厮杀。便在混『乱』之间,亲信将领保着陈骞脱离战圈,带着数千骑兵继续突围。
然而吴军兵力雄厚,冲出没有多远再次被吴军围住。吴将盛曼,刘俊各引本部人马缠住了陈骞等人好一阵厮杀。陈骞撕下衣衬将双手绑在刀柄之上,不顾疼痛奋勇挥刀方杀开了一条血路。
骑兵寻路突围,魏国步卒的压力顿时加大。见到自家取胜无望,求生无门,魏军的斗志开始崩溃。被分割在各处的魏军开始有人向着吴人投降,也有人宁死不降,奋战到生命的尽头。
战场的重心完全落在了陈骞这魏国铁骑的身上,无数吴军开始移动阵列,增加新野西北方向的防御厚度。就算魏国骑兵可以连续突破数道防线,可吴军不断的增强兵力,魏骑终有力竭的时候。
见吴军调动频繁,陈骞勒住战马,鲜血和汗水早已浸透了衣甲。铁盔铁甲上尽是鲜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妖异的光芒。看着跟随自己的两千多骑兵,人人带伤一脸坚韧。
陈骞扬声喝道:“吴人调动阵势,此乃我等唯一求生之机,生死在此一举,我与诸君共勉!”两千多魏骑举起兵器大声应允,顿显悲壮之气。
“杀!”陈骞再次调转马头,向着相反的方向一马当先冲杀出去。身后两千余骑好似离弦之箭般跟随陈骞***了吴军的阵势之中。
继续向西北突围无疑自寻死路,掉头杀往东南方向虽然是走来时路,但只要能冲过追杀上来的重重吴军,远方的防卫却要比西北方薄弱许多。
并不是陈骞想置之死地而后生,而是观察形势,挑选一个相对较为容易突围的办法罢了。即便是这最“容易”突围的方案,也是九死一生的选择……
冷不防魏人杀了个回马枪,吴军也来不及做什么调整和应对,或者说在魏骑全力冲刺之下,吴人根本没有调整和应对的时间。两军硬生生的这么撞在了一起,魏骑仗着骑兵之利,冲开了一条豁口,勇往直前!
魏兵心知生死在此一举,各个豁出『性』命全力奔驰,手中的长枪长矛不停刺向两侧呼啸而过的吴军。挡在身前的吴军实在是太多,长矛方刺倒一人,胯下的战马已经冲倒了好几名吴兵。
就算身前是铜墙铁壁,魏骑的速度也没有丝毫的减慢。就算是死,也要保持速度,这是突围的唯一希望。无数魏骑在奔出数十步远甚至百步远的时候,尸体才从马上跌落。
不管身前有多少吴军,不管有多少兵刃朝着自己的身躯落下,没有畏惧,只有向前。无私的勇士,万众一心的行动,使得魏骑纵然兵力单薄,但气势如虹,好似一把利刃***十几万吴军心中。
丁封,孙异,刘俊,盛曼等吴将各挥兵器前来拦截,可陈骞大刀轮舞不停,胯下的战马更是不停。盛曼手臂先被陈骞的大刀砍伤,刘俊一枪刺入陈骞的胸前,可没等拔出长枪,陈骞的战马已然狠狠的撞在了自己战马身上。
四周的吴军只见到那魏家主将连人带马和自家将军撞在一起,自家将军被撞飞几丈远,战马更是倒地翻滚了几圈,刮碰撞翻了数十军士躺在地上没有了声息。那魏家主将更是惨烈,胯下的战马撞碎了头骨倒地而死,自己胸前原本刺入不深的长枪被撞的透体而出……
后面紧紧跟随的千余魏骑没有人停下战马,更没有人去救陈骞,将士们人人眼中饱含热泪,都知道主将大人舍命开路,早存了必死之心。只有杀出重围才能让主将大人死的瞑目,才有机会为主将大人报仇雪恨!绝不可辜负主将大人!
“杀!”
“杀!”
“杀!”
魏骑狂奔,狂吼,狂啸,悲壮的喊杀声惊心动魄。被围困分割在各处的魏兵听到同袍的声音,心中为之一振,原来自己并未被主力军抛弃!沿途不断的有魏国残兵加入突围的行列,虽然自己难以逃生,但总可阻挡吴军。就算没有阻挡吴军的意思,只是一心突围逃命,但被骑兵落在身后,也只能起到阻敌的作用……
类似陈骞这种至死撞入吴阵的魏骑还有很多,在某种程度上也打『乱』了吴军的部署,冲『乱』了吴兵的阵势。想着西北调动的吴军接到魏军反而杀奔东南方的消息时,已然是慢了一步。
这么大的战场想调兵遣将只能慢慢的运动,反而不如魏骑来去如风那么直接便捷。
被陈骞撞飞的吴将刘俊躺在人群之中,头部重重的磕在地上,头盔的后脑部分凹进去一大块。由头盔内部不断渗出血水,越流越多,浸透了脖颈,眼看是活不成了……
四周的吴国兵将震撼许久,终于缓过神来,数十人向着陈骞的尸体围拢过去。有眼尖的看到陈骞的手指动了一动,忍不住叫道:“还没死!”
吴兵吴将们提高警惕,握紧手中的兵刃,只见倒在地上的陈骞一身是血,贯穿胸口的长枪在和地面撞击时折成数截,只余下一段枪柄『插』在伤口处『插』着。摇摇晃晃,却是陈骞站了起来。吴人一脸畏惧的神『色』,不自觉的放慢脚步。
那陈骞根本站不稳,脚步虚虚浮浮的在原地打晃,煞有其事的用空空的两手做着劈杀砍刺的动作,好似自己仍然身处拼杀之中。吴兵却清楚的看见,陈骞的两只手不知道为什么血淋淋的『露』出了白骨——只有陈骞自己知道这是因为绑在手中的大刀脱落造成的……
可眼下的陈骞恐怕自己都不晓得……
胆子大的吴将靠近了陈骞,小心谨慎的打量着这魏将,围着陈骞转了几圈,才发现陈骞对自己的存在根本没有反应,只是一味的重复砍杀的动作,嘴中偶尔嘟囔着什么。偶有几下声音大的,也听不出说的是什么,像是在咆哮,像是在呐喊。
放下心来,吴将挺枪便刺,长枪迅猛有力的戳进陈骞的小腹之中!陈骞顿时停止了动作,五官拧在了一起,似乎这一刻才感觉到疼痛。
“啊~~~~~!”陈骞猛的嘶吼一声,一手握住了长枪,另一只手竟然拔出了胸前那半截枪杆!
不顾体内鲜血直喷,不管腹中疼痛难忍,陈骞手臂一挥枪杆如同铁鞭一样扫在了目瞪口呆的吴将脖子上。这一挥力量极大,似在宣泄自己的痛苦,又似发泄满腔恨火。吴将惨哼一声脖颈断裂,侧身飞出几步倒地身亡。
四下里的吴兵见状吓得连退数步,有的腿软甚至坐在了地上。陈骞站直了身子,努力把身体转向新野城的方向。身侧突然掠过一匹战马,一杆大刀砍飞了陈骞的脑袋,不知什么原因并没有鲜血喷出,或许是体内的血『液』早已流干了吧。
与此同时新野方向传出一片欢呼声,吴军终于攻克了这北伐路上的重要据点。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第153章 长驱直入(下)
第153章 长驱直入(下)
在吴蜀两国的盟约书内详细记载了如何平分魏国的土地,这也是吴蜀两国进军中原的路线图。
雍州,凉州,并州,冀州,兖州归蜀汉所有;荆州,扬州,豫州,徐州,青州,幽州属于吴国。魏家司州的土地,以函谷关为界,西归蜀汉,东属东吴。其中的荆州和扬州都只是二州的一部分,因此都属吴也没什么可争议的。
夺取新野算是打开了北上的道路,司州洛阳以及在豫州境内的许昌都是吴国的目标,不过却又不能直接去攻打。函谷关是东去洛阳,西接长安的咽喉之地,吴国若是奔着函谷关去,等于断了蜀人进兵中原的道路。
因此两国没有名言,却十分默契,蜀汉需要函谷关,洛阳这条道路进军并州,冀州,兖州三处,吴国可先去攻取其余州郡。灭魏之后两家依据盟约交换便是了,这点变通还是有的。
荆州的情形与扬州十分相似,因为其地界跨过了长江,因此荆州也是由吴魏两家分别占据着。吴人称自己占据的地盘是荆州,魏国也是同样。魏国占据的襄阳郡半年前被吴国攻取,剩余的只有南阳郡以及江夏郡。而江夏郡也只是石阳以北的江夏郡土地罢了。
因此吴人接下来的目标便是收复完整的荆州,然后再图谋其他的州郡。毕竟吴国渡江而来,物资和兵员都需要从南岸运送而来。若不把四周的州郡扫平,而贪图速度先去攻取许昌,后方便难以保证了。
新野一破,附近县城的魏兵也都不战而逃。十几万吴军可不是自己这千八百人挡得住的,继续守城那就是等死又或是投降。相反弃城而走的都跑去了南阳郡的治所宛城,名为不战而逃,实则聚集兵力。
守卫长江北岸的魏军原本有十几万人,只是在司马昭攻取西城时分出了数万,又被钟会带去长安数万。留下的兵力在新野一战也死的七七八八,逃出去的大都往江夏方向,估计也不会有多少人。
宛城的守军不过一万余人,收拢了各县的兵力后又在城中征募青壮,好不容易才凑出了两万五千人马。
这等兵力如何放在吴人的眼中?
不过十余日魏国的南阳郡二十几处县城,以及从南阳郡分出的义阳郡尽数被吴人攻破,只剩下南阳治所宛城还在负隅顽抗。
这并非宛城坚固,乃是吴人有意为之。
所图的是两个方面,宛城一破吴军便可兵锋直指许昌,而且可以由新野和宛两处出发夹击魏国的都城。另一方面宛城离洛阳八关之一的武关非常之近,同时和许昌,洛阳两大重镇接壤,让吴人有些首尾难以兼顾的顾虑。
拖延攻取宛城的时间,既可以吸引许昌和洛阳两方的魏军来救,又可以给蜀人些时间。
此时的蜀人尚在长安和司马昭钟会交锋,一时半刻是到不了洛阳的。吴军十几万兵力要留守,要照顾粮道,再分兵去攻许昌,便显得有些不够用了。没有蜀军的支持,独自面对中原乃至河北的魏兵主力,施绩等人自问还没有这个实力。
由于这等考虑,从南阳郡分出的南乡郡作为兵临豫州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没有受到吴军的进攻。一旦南乡郡再丢,豫州的治所许昌便完全暴『露』在吴人的火力之下。时间未到,吴人也不愿意轻易戳破这层薄纸。
……
战败的魏兵前后步骑三千余人,沿着长江北岸往江夏方向奔逃。沿途的烽火台早被吴人占领,甚至在长江上还有吴军的战船穿梭而过。见吴人不来拦截,魏兵也不敢攻打烽火台,一路相安无事终于到达了江夏境内。
江夏太守桓禺是继文聘之后少有的能将,清廉俭朴不说,为人有威严又多施恩惠。江夏的军民都称赞其能,说桓禺仅此于文聘。
就在施绩,留平等人进兵新野时,吴国大将陆抗的水军也杀入了江夏,在陆路配合陆抗行动的乃是东吴大将留略。留略是东吴名将留赞的儿子,荆州军副帅留平的大哥,是江南驰名的武人。
两支人马冲入江夏郡后,留略的两万步兵屯驻在石阳城外,牵制桓禺的魏军。陆抗利用舟船登陆地点灵活的优势,先后攻取了平春,南新,云杜三县。一举切断了江夏郡的两座重镇,竟陵和石阳的联系。
石阳和竟陵各有万余魏军,江夏这里因为离中原极其遥远,又挨着长江,因此每每遭遇敌袭都是采取守势,这一次也不例外。直到平春等三县陷落的消息传来,桓禺方觉得这次的吴兵恐怕没有往日那么简单。
果不其然,陆抗的吴军在攻取三县之后,把兵力分为五部。三部分屯三县,一部往石阳断魏军归路,一部由陆抗亲自率领游击在三县之间,防范竟陵的魏军来救。
围的安稳了,吴军便推出了投石车准备轰城。桓禺不知道这投石车的威力如何,只是从表面上来看这和常用的投石车完全是两个模样。留略的吴军正在调整角度,魏军已然开门杀了出来!
桓禺亲帅三千死士冲入魏阵之中,搅杀的天翻地覆。一阵冲杀之后看到吴军阵势浑厚,而且指挥没有丝毫的混『乱』,桓禺只得趁着吴兵没有合围之前杀回城中。
这番冲杀虽然没有阻挡吴军接下来的投石,却使得石阳城后方,陆抗分出的这支兵马不敢轻举妄动。
正面的留略那是有兵力优势,因此摆出阵势不怕你出城袭扰。陆抗分出的这支人马不过三四千人,带着三架投石车打算和留略齐心合力砸烂石阳城。魏将既有出城的勇气,这一路吴军反而畏手畏脚不敢有所动作了。
远在竟陵的魏军看出些门道,吴军一反常态的采取这种割据战术,必然是有十足的把握攻陷石阳。拔不掉石阳和竟陵这两座大城,就算江夏郡其他的县城都吃到嘴里,最后仍然是不得不吐出来的结果。
石阳和竟陵天然的地理位置决定着吴军要夺江夏,唯有攻克这二座坚城!
文聘守江夏时,孙权带着十万人来攻也是无功而返。到了桓禺守江夏,诸葛恪派人来打也是如此。竟陵的魏军不急于发兵石阳一探究竟,反是安心稳坐城中,观察态势。
过了些时日从南阳郡方向跑来了三千多残兵,一个个满身血污,风尘仆仆,狼狈不堪。竟陵守将见了大惊,急忙将其迎入城中一问究竟。当听到新野大败,陈骞战死的消息时,竟陵的兵将都是吃了一惊!以新野的形势来推算石阳的状态,恐怕石阳危在旦夕了。
救援石阳便要跨过陆抗这只拦路虎,竟陵的兵力与吴军相仿,硬碰硬多半占不到什么便宜。毕竟吴人有三处县城可以收缩退守,魏军要去石阳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后路被断。
陆路不行,水路呢?
……
荀勖好不容易回到魏国领地内,这个时候也顾不上那么多了,翻身上马向着寿春疾驰。一个文官平日里大都是坐着马车,而且是软车,几时这么颠簸过?眼下事态紧急,吴人又不讲究,扣下了先行通讯的使者,沿途还有意的延缓速度,这让涵养极深的荀勖不只一次的发火。
人在屋檐下,如何不低头?
贵为颍川荀氏的后人也是如此,世家把你当做宝贝吹捧着,到国家的层面不过就是一使者罢了。
东吴和西蜀再次联手的消息被吴人截断,江北的魏军完全蒙在鼓里。荀勖这通传讯息的枢纽竟是反被吴人利用。一路由江东而来,沿途看不到兵员调动的风吹草动,可从吴人有意绕路态度来看,除了拖延时间,恐怕也有不想让荀勖见到兵力调动的意思。
到了寿春城,没等士卒传令,荀勖一手扶着小腹,拼了命的跑入府中,哪还有名士的影子?
留守寿春的是魏国大将王基以及前来支援后未曾离开的王经二人。看到荀勖风风火火,满头是汗的跑入二王皆是吃了一惊!
王基一手推开棋盘,挺身而起道:“公曾怎会如此?可是吴人来袭!?”
一路颠簸加上心急如焚,荀勖早跑岔气儿,这功夫瘫倒在地上一个劲儿的点头。一手捂着小腹,一手指着江东的方向,那表情说是气急败坏也不为过。
王经一言不发走出大厅命人召众将以及医官来此,然后转身回到大厅之内看着荀勖。
荀勖一口气儿顺不下来,满脸痛苦的哼哼唧唧。跟随荀勖的侍从此时被带入府中,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的经过讲给众人。
应召而来的魏将越来越多,都是听得真切。荀勖在医官的协助下也捋顺了气息,破口大骂东吴君臣!
王经沉声道:“公曾暂息怒火,可知吴人安排?”
荀勖没好气的答道:“并未亲眼所见,只是那蜀使和陆凯同一时间消失在城中,必是吴蜀有所图谋。”
“吴军手段我等也是见识过的,卷土重来也不过重蹈覆辙,为何仍旧与蜀人联手?”王经像是在自言自语,又似在询问众人,一句话引起了在场魏家文武的深思。
良久,王基极不情愿的缓缓说道:“吴人非是蠢辈,陆凯更是劲敌,不是图蜀定然另有所图……”
荀勖等人一时未曾想到什么,王经思绪倒是能跟得上王基,这样点拨之下,猛吸了口冷气道:“莫不是!?”
看到王经不愿意相信的眼神,王基点了点头:“若老夫所料无差,长安祸事很快便轮到我等头上。”
荀勖才智敏捷,只是身在局中一时未觉,如今也是想起了什么,一拍大腿道:“必是如此!哪晚蜀臣在馆驿门口拦我车驾,欲图谋不轨,后被陆胤接走,一定是那时定下了计策!”
王基叹道:“公曾佯醉诚然是大智大慧,蜀使有意引吴人『插』手也是不遑多让。吴人本无心伐蜀,公曾却是吃了这个亏。”
“吴人多半已经发动攻势,我等不以拖延,应早做对策才是。”王经浓眉紧锁,想不出破敌的法子。
“哈哈哈哈哈哈,老夫从戎三十余年,未曾遇过陆敬风这等对手。众将可听老夫吩咐,可叫吴人有来无回!”王基目透寒芒,信心十足的笑着。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第154章 异族之动(上)
第154章 异族之动(上)
借助羌,氐等久居西凉的少数民族力量,姜维终于是一举扭转了颓势。这一战击杀魏军近两万余人,蜀军也折损了两万余人。可以说没有异族发兵助战,蜀军早就被钟会杀光了。
得胜之后姜维没有趁胜追击的意思,而是命令蜀军原地休整。蜀汉和少数民族是合作的关系,但不代表这些少数民族就是靠得住的伙伴。曾经的马超带着十几万少数民族杀到了长安,最后还不是因为异族军队的人心惶惶而战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异族军队绝非表面如此简单,否则早被曹魏拿去做战力了。
姜维本部的两万余人只有四五千人还能喘气儿,赵统带来的一万来人同样剩下不到六千人。一万出头的蜀兵和近四万的异族军队联合行动,让人不得不小心谨慎些。
对于汉军停滞不前,异族没什么意见,到了汉人的地盘还是听从汉人的指挥。金银财宝,物资粮草都不少拿,管他什么时候出征呢!
两边分别屯下了营寨,汉军伤兵满营,营寨依然保持着严谨的阵势;少数民族虎狼之师,寨子却是屯的杂『乱』无章。
每日里运送到汉营的物资都有数百车,来来往往的形成一片景象。异族闲着无聊就三五成群的聚在附近的高地上盯着车辆,不是各族族长明令禁止,这些物资早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姜维在营中也是有苦自知,不找这些异族帮忙,钟会这关便过不去。找了异族帮吗,现在不仅仅是尾大不掉,更重要的是自身势力薄弱,虽是都有被异族吞食的可能。
汉家的兵力不足以震慑异族,便只能继续留在此处,不能入城,也不能靠近城池。异族军队并非善类,残忍好杀并且贪图钱财,到了城中或是靠近乡里,难免有无辜百姓受害,到时候凭这一万伤兵难以起到作用。
时间久了,异族的军士们逐渐扩大了活动范围,周遭的几处郡县或多或少的受到干扰。运往汉军营中的补给车队显得也不那么安全,有不受约束的异族兵将开始试探汉军的深浅。
姜维数次与异族的将领们商谈,也只能勉强维持眼下的局面。没有实力,异族的回答不疼不痒,根本不把汉家放在眼里。异族的总大将更是睁只眼闭只眼,这联军中的部族足有数百,实在是懒得管,何况也可看看汉军的虚实。
要知道当初可是听说这汉家军横扫南方诸国的厉害,若是名不副实就任凭底下人逐渐蚕食也好。汉军营中那堆积如山的粮草辎重对于这些游牧民族来讲是赤『裸』『裸』的吸引啊……
没想到的是汉家的主将也不是善类,在会后的第二天便派人送来了三颗热乎乎的人头。各族的首领闻讯而来,自然有人认得是自家部族的勇士。为什么被杀,族长们自己最清楚,汉使交代的也是清楚。这三名异族勇士在附近的县城杀害了十几名百姓,恰好被当地的守军所见,于是将其当场格杀。
“汉人算什么东西,竟然杀害我们的勇士!大伙儿跟他们拼了!”牵涉其中的几名族中便在人群中大肆喧嚷,鼓动各族族长。
有的族长是血气方刚的,有的族长是不更世事,更有人是居心叵测,一时之间人声鼎沸,无不响应号召,那架势足可掀翻大帐。等到嘈杂之声渐渐退去,异族总大将伸手示意众人安静。
“嚓呼耳,你去和汉人说说。”异族总大将语调平淡的嘱咐一句。
被换做嚓呼耳的人也是异族联军中的一名族长,见状躬身领令便要去找汉人交涉。方掀开门帘,正合一人撞了个满怀,那人怀抱的匣子被撞翻在地,几颗血淋淋的人头摔出做了滚地葫芦。
“啊!这是……”
“咦?!”
在场都是各族的族长,虽然杀人如麻,可莫名其妙的人头骨碌到脚下,倒是让人忍不住惊呼起来。
嚓呼耳起身便要大骂,却被对面那人抢了先:“我乃大汉使臣,汝安敢冲撞与我!不知王法么!”
“是汉人!”
“汉人又杀了我们几个兄弟……”
“宰了他!”
看到来人竟然是汉家使者,各族族长找到了宣泄的目标,各自拔出刀刃杀向汉使!在大帐最里侧的异族总大将此时要制止众人也是有心无力,群情激奋啊……
面对扑上来的一众异族族长们,那汉使浑然不惧,挺身向前一连分出几脚,踹倒了三四人。接着抽身向后一跃,手中寒芒一闪,一颗人头飞起丈高,鲜血四下飞溅,门帘被染成了血『色』。
“秃发寿阗!还不下令住手!”汉使抽身跃出帐外,一声暴喝好似打雷一般。
秃发乃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寿阗乃是这部落首领的名字,外人叫起来便称之为秃发寿阗。作为异族联军总大将的秃发寿阗听汉使呼喊,脑中顿时清醒。这个时候杀了汉使,就算和汉军决裂,日后便没有办法仰仗汉军开辟西方的土地了……
“还不给我住手!快停手!”秃发寿阗年纪虽大,但身强体壮,一声大吼不如汉使声音响亮,却十分有效。
异族众人带着惊讶的目光把汉使团团围住,手中刀剑不停的比划,好似随时随地都可以将汉使置之死地的样子。随着汉使来的五六名汉兵同样被异族兵将围了起来,只需要一声令下便当场格杀!
“寿阗!汉人敢在这里杀我同族,为什么喊停?”一名狮子般的老者与寿阗年纪相仿,态度倨傲的喝道。
“古那,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位置!”寿阗冷哼一声,大步分开人群。
受到寿阗的呵斥,被称为古那的老者一脸激愤之『色』退入了人群之中,围观的异族们聚汉使和寿阗,没人注意到古那退到外围之后,竟是一脸平静夹杂些许得意的神『色』……
“你是什么人?敢在这里放肆!”寿阗来到圈内,冷声喝问。
那汉使身形魁梧面容清俊,一脸坚韧的神『色』,同样用冷冰冰的声音答道:“汉朝龙骧将军文鸯奉命成送来首级。”听说这使者是汉朝赫赫有名的大将文鸯,人群中嘈杂声起,众人议论纷纷。
“为何杀人?”寿阗气势不减反增,笔直的身形又是挺拔几分。
“我家大将军与阁下早已商定,例行公事罢了,还请阁下约束好下属。”文鸯目光扫过在场众人,不冷不热的答道。
姜维与秃发寿阗前几日决定的军规早已发布下去,汉家用这个法令来处置违犯军规的异族兵士也是经过异族首领们点头的。当时没人认为汉军有这个胆子依照法令做事,各族族长不过是敷衍点头罢了。现在被文鸯拿出来说事儿,众人在道理上实在是无话可讲。
但异族本就不是讲道理的族群……
“杀他偿命!”从外围又是传来一声喊叫,有人带头,众人也都跟着附和。
“杀了他!杀了他!……”
寿阗没有理会杀气渐盛的众人,抬眼望着圈外某个方向,一丝杀机爆『射』而出。虽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寿阗已是分辨出带头起哄的正是被自己呵斥的古那。
古那是名,带上姓叫做姚古那,乃是西凉羌族的首领。姚氏作为羌族的大姓之一,历来(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