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部分阅读
不降!”
魏家水军被吴国水军压制几十年,往日里都是战略撤退,甚至根本不出动水军作战。因此众人胸中抑郁许久,都憋足了力气,眼下有放手一搏的机会,人人珍惜,士气高涨!
江东水军来的也不过三千来人,本来是驻守石阳一带看顾自家船只,护送往来补给的队伍。听闻有魏军从水路杀奔石阳,经过请命之后,这一支江东水军便来应战。
“敌船靠近!”魏卒瞭望到江东水军直冲了过来,连忙报告状况。
要知道竟陵水军的船只和装备以及水战技巧都不如江东水军,可以仰仗的除了斗志和决心,便是顺流而下的优势。江东水军竟然无视这一点,逆流直冲过来,难道是仗着自己战船庞大?
竟陵水军老将『摸』了『摸』下巴,观察四周的水流地势,用手一指道:“交战地点大约便是这一带,尔等可看出眉目?”
“这一处水流湍急,河面狭窄,是个险恶去处。”有将领略有迟疑的分析着。
“江东水军闻名天下,绝不会犯这逆流冲战的错误,哼!”水军老将一句话便点透了吴人的把戏。
“放木排!”老将一声喝下,竟陵水军船队中放出了无数的木筏,木排等物。这些木排上绑着许多稻草人,木排前端都尖锐的铁锥。把稻草人点燃后,木排顺着水流直冲而下,撞到敌船使其难以摆脱,只有被烧船的命运。
“倒火油!”老将看准了时机,接着吩咐。竟陵水军斗志高昂,没人去想这一仗胜负如何,也没人惦记自己生死,全心投入到战斗中,按照命令做事。
“抛锚!”老将又是一声大喝!
噗通,噗通,噗通……
各个战船闻得军令,各自将船锚投入水中,战船顺流而下但却一直没有全速行驶。因此这一抛锚,战船的速度锐减。
“横舟,收帆,立盾!”老将等着双眼一连串命令发出。
“放!”船上的军士各尽其责,掌舵横舟,收起船帆,取出大盾护着战船都是一气呵成。
刚倒完火油的军卒,闻令便切断了与木排相连的绳索。那木排顺着急流猛的窜出,向着江东水军的船只而去!
江东水军这面早有安排,逆流而上是为了引诱魏军加速,如此可利用周遭的水文和地理环境给予魏军痛击。前方的江东战船看起来很是威风,实际上每船上只有少数的水军。
这是诱敌之船,船上尽是易燃之物,一旦吴军着了道进入这片狭窄的水域中,诱敌船只就会倒油放火,甚至自燃冲入魏家船队。另有江东的铁索船会在这一侧的水面上横船***水面。
魏国水军顺流而下陷入火海,四周水面狭窄无处闪躲,又难以掉头,再被封住去路,这还有个好?
这北方的水军常年不得施展,见到顺流的便宜必然是欢喜,这是吴人的推测和预料。谁知来的这位竟陵水军老将经验丰富,而且沉着冷静。怀揣着激动心情,肩负支援石阳的重任,仍能保持平常心态。
火油伴随着木排随波逐流和江东的诱敌船只撞在一处,随后便是漫天的火箭倾泻而下。狭窄的水面上顿时燃起熊熊大火,木排并连着江东的船只尽数烧着。
江东水军见状一愣,没想到对方不中计不说,还抢先一步燃起了大火。两岸埋伏许久的吴国陆军见到火气,各自『露』出头来,准备『乱』箭齐发,『射』魏船个千疮百孔……
不想竟陵水军的船只在抛锚,横船之后依然控制住了速度,成功的在这一片水域前停了下来。
“放箭!”两岸的吴将也不是普通将领,见到魏军有所准备,于是催动各军移动到离魏船较近的位置『射』箭。
这一带的水域便没有那般狭窄,好在魏军的船只横在江面上,几乎占满了水道。魏军早有所准备,大盾抵挡着吴军的火箭,却没人还击。
“将军,可要还『射』?”副将有些请战的意思。
水军老将冷静非常,看着前方的一片火海道:“叫众军咱先歇息,等火势一小,我们就冲过去!”
“将军?!”副将闻言有些不解。
“此地接近石阳,吴人从下游来不是石阳的吴军也是附近的船只。我军如此声势而来,陆抗必然会知晓,耽搁久了吴军越来越多,我等腹背受敌,哪有生还的道理?”老将一丝一丝的分析,让人不由得赞叹不已。
两岸的吴军弓弩手不疼不痒的给魏军施加压力,火海另一头的江东水军忍不住有些怒了。还没正式交锋,先让魏国水军摆了一道,对于横行长江的江东水军来说,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整个江面燃烧个不停,来不及逃生的吴军都葬身火海之中。有人跳下了江水,奈何这一处的水文险恶,水流又急,水『性』再好也是难以存活。
……
陈舆这一路的骑兵也是远远看得到浓烟冒个不停,心知必是竟陵水军与吴人交战。无奈身处陆上帮不上忙,只好铁着心肠加速往石阳而去。
石阳西方驻守的是从陆抗军中分出的四千吴兵,携带数辆投石车潜伏在山林中。因为石阳的魏军时不时的突出城来和吴军交手,这一路吴军见自己兵少,怕被毁了投石车,索『性』头也不『露』。
十几天的攻战,石阳的魏军渐渐支撑不住。吴军将领留略也是一等一的大将,见识了桓禺的战法后不断的调整部署。魏军先期数次冲突总是有所斩获,等到吴军的部署逐渐完善,即便杀出城来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相反留略更是数次布下天罗地网,想趁着桓禺出城时将其一网成擒。桓禺乃是仅此于文聘的将领,武勇智略胆气具备,每次出城并不过数千,却好似万人般勇猛。声东击西,指南打北,利用吴兵不敢松懈投石车所在的防御这一特点,每次都能全身而退。
魏军攻不下吴人,吴人也奈何不了魏军。形势本该保持对峙,无奈吴军拥有特制投石车……
石阳军民一心,前仆后继的修补城墙,伤亡无数。吴军数次冲锋不能得手,索『性』也不在挥军攻城,每日里只把投石车去砸。
屯驻在石阳后方的四千吴军见时机已到,欢天喜地的走出了山林,在城下摆开阵势。城上的魏军一直都不相信吴军只围三面,围城三面虽然也是一种战术。但兵力占据优势的吴军,有投石车这个大杀器在,实在是没有必要对魏人网开一面……
对于这一路吴兵的出现,魏人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好似早在意料之中一般。可当魏兵魏将们见到这一路吴兵也有投石车助战,情绪一下子便紧张起来。石阳的城墙已被砸出五六处豁口,其中一处城墙已然被砸的彻底塌掉。这该如何是好?
桓禺多番出城作战,又勤于指挥守城,身上伤势不见好转,精力也接近透支。听闻石阳被吴军彻底包围,而且城后的吴军也有投石车,桓禺急忙率众来看。四千吴军阵势列的严严实实,一层层的挡在石阳城与投石车之间。远处是数百吴人不断搬运石块,堆积在一旁。
“城中早已不堪负荷,去点八百勇士随我出城冲突一番。”桓禺一脸疲态的转身奔下城楼。
“将军数日未眠,这一仗让末将前往吧。”城中的偏将们都是请战。
“汝等须固防城中各处,不可轻易出战。”桓禺摆了摆手不愿多说。
“我等自知不及将军武勇,只是将军乃此城支柱,绝不可失!”一干偏将闻言都是跪在地上,恳切的接着道:“愿将军不弃,我等随将军一同出战!”
“你们……好吧!”桓禺只觉得周身乏力,自己出城恐怕难以冲动这支吴兵,若是集众人之力,还有一丝的希望。
石阳城眼看守不了多久,这支吴军若是投入攻城,不用说投石车的威力,单单是城中的人力就已经分配困难。连日鏖战城中的军民伤亡极大,为了修补城墙,百姓和军士们甚至只抹上一块砖石就死于吴军的投石和弓弩之下。
城门一开,千余魏军奋勇杀出,桓禺跃马扬刀冲突到吴阵之前,身后无数偏将校尉相随,都豁出了『性』命。
吴兵有所准备,弓弩齐发,另使人去通传其他各处的吴军前来支援。城外的吴兵有近两万人,都聚拢过来的话桓禺等人必是死无葬身之地!
速战速决!
桓禺匹马当先,身中数箭犹然状若猛虎,勇不可挡!吴兵一个抵挡不住被桓禺一马当先冲入阵中。领兵的吴将见形势不妙,挥舞大刀来战桓禺。桓禺的功夫本不是一流,又是一身伤困,一时半刻竟取吴将不下。千余魏军一时被吴兵团团围住,冲突不出。
远方的号角和战鼓声再次响起,石阳城上也是频频告急。吴将留略听说魏军出城,于是分出三千人马前来支援,另外催动大军奋力攻城!
魏人兵力有限,不趁此时,更待何时?
魏兵魏将各自舍命奋战,无奈不敌吴国生力之兵,一干偏将纷纷落马被杀。桓禺看的心焦胆热,喉咙一甜,一口鲜血呕出,气力更见衰退。吴人见了大喜,四面八方催动军马猛攻不止!
危机之时,吴军身后嘈杂一片,竟是杀出了数千魏骑!
当先一员小将抡刀连斩两名吴军校尉,身后骑兵一拥而上杀得吴军四散溃逃!就连准备好投掷的投石车也顾不上保护,被魏骑一把火都付之一炬……
“竟陵全师在此!吴狗休要猖獗!”陈舆和麾下的骑兵一路冲杀喊叫,吴兵听得是竟陵的魏军杀到,更是不敢抵挡,纷纷逃命。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第159章 吴魏激战(下)
第159章 吴魏激战(下)
魏骑高喊着“竟陵全师在此!”,吴兵分辨不出真伪,只顾着逃命。四千步卒如何是三千余魏骑的对手?正面相杀姑且难以抵挡,如今背后突袭而来更是要命。
从附近赶来增援的吴兵本是兴致冲冲,不想迎面而来的非是魏军,乃是自家的败师。阵脚被自家人冲『乱』,随之而来的是魏骑和石阳的桓禺,吴军难以抵挡,开始向留略的本阵撤退。
桓禺等人听闻是竟陵军来救,精神为之一振,与援军合力杀散了吴兵。两下打过照明桓禺却是愕然,这领兵的将领自己并不相识。再分辨旗号,恍然大悟,非是竟陵援军。
“多谢将军来援!”桓禺心中有所疑问,却不吐『露』。
“将军伤势不轻,可暂先入城。”陈舆见眼前这中年将领浑身血污,身上还『插』着几支箭矢,忍不住敬佩。
“吴人投石车威力难挡,将军可与我去冲击吴军大营,一解倾城之危?”桓禺凝神注视着陈舆道。
石阳的兵将人人带伤,而且一连疲态,却难掩兴奋的神『色』。这般军队仍要去和吴军主力交战,石阳城的状况甚至还不如竟陵。否则桓禺何必甘冒奇险去拼这一丝机会?想到这里陈舆不由得肃然起敬,为将者当如此方不愧为一方镇守!
“舆等万死不辞,愿与将军共进退!”陈舆抱拳应允。
桓禺见状大喜,于是和陈舆合兵一处杀奔石阳城北的吴营。陈舆的骑兵解了城西的围,另外三方仍是被吴军攻打。虽然听得西方有魏国援军出现,但吴人自恃兵力雄厚并没有收兵,只是分出数千人马列好阵势。石阳已是残破不堪,只须继续奋力攻打,魏国守军必然坚持不过今日!
不曾想魏军并不急于攻打城下的吴军,反而杀奔远方的吴营。吴军全力来攻,大营中能留多少守军?正在城北指挥攻城的吴将见状大惊失『色』,连忙调动兵力往回救援。
一个是仓惶中收兵回援,一个是全速袭营,两下的速度和反应都是天壤之别。吴军还没赶回营寨,吴营早被魏骑冲破,桓禺带人在吴营之中四处纵火,追杀吴军,这寨子眼看是保不住了。
吴军本队中,留略听得各处军情来报,勃然大怒道:“陆幼节如何放魏人过来!?”
水路的魏军已然派出江东水军前去迎击,陆上则是由陆抗引一万余人切断竟陵和石阳的联系,而今魏骑从陆上而来,这是为何?
来不及细想,留略急忙引众军前去救援北营,却是为时已晚。熊熊烈火把大营烧个干净,数千魏骑在吴兵阵中往来冲杀,把隶属北营的吴兵杀得七零八散。
留略冷哼一声:“不过三四千人,送死而已!”大手一挥,万余吴兵人人奋勇加入战团之中。
陈舆见来了吴人主力,跃马横刀叫道:“大丈夫不可一再受辱,报效国家便在此时,且随我来!”
魏骑闻言都知晓陈舆的意思,纷纷撇了对手汇成一队,陈舆一脸严肃在前,纵马冲入吴军主力之中。三千多魏骑在后紧紧跟随,都把马速提到最快,刀斧加身仍是不减其速!
这是新野一战中陈骞拿来搏命的战法,高速运动下的骑兵锐不可当,但也因速度太快,就算如何危险都能减慢速度。因为众骑紧紧相随,一人减慢速度必然阻碍身后的战友,高速之下无法闪避,必酿成惨剧。有其优势,必然也有其缺陷,一马当先的将领必是勇猛之辈,才会不惧生死,不被敌军阻挡。
陈骞惨死在新野之战,魏骑皆以此为辱,自己的『性』命是主将牺牲换来的,如今少将军一骑当先,众人如何不死战?
陈舆一身武艺不及父亲,不过这冲阵之中多是一招生死,并非二将较量武艺。迎面而来是无数的吴军,呐喊,叫骂之声不绝,陈舆把战马催至最快,手中大刀上下翻飞为众军开路。
拦路的吴兵吴将不断被陈舆的大刀劈飞,甚至有些军士被战马践踏得骨骼碎裂,倒在地上哀嚎不止。怎奈陈舆之后是三千多魏骑,哀嚎之声还没喊到痛处,人已经被后来的马匹踏为肉泥。
这等作战最耗体力,有了亲身体验陈舆才对父亲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深的感触。一想起亡父,胸中燃起满腔怒火,陈舆长啸一声双目赤红,马速竟是再次加快杀奔留略!
留略带着亲兵为各军压阵,魏骑虽然棘手,自己这万余兵力也非是虚设。不防魏人上来就是这等搏命的姿态,让人惊诧不已。
眼见魏骑锐不可当直冲过来,左右吴兵尽是脸带惧『色』,留略看了大怒道:“竖子欺人太甚!”言罢命令亲兵在身前护卫放箭,自己也取下弓箭瞄准了魏骑带头的年轻将领。
魏骑的锋锐尽在这小将身上,『射』死此人,魏骑不足为惧!
“嗖!”
留略的劲矢夹杂在『乱』箭之中『射』向陈舆,陈舆手中大刀奋力拨拦箭矢,却拦不住这要命的一箭!
生死之间陈舆奋力侧了侧身,只觉得肩膀一疼,手中大刀几乎拿不住,险些掉落地上。
战马速度极快,此时已然到了吴军近前,陈舆嘶声怒吼:“除死何惧?安损吾父威名!”双手忍痛握紧大刀高高举过头顶,不理四周吴兵只是向前奔驰。
前方密密麻麻的吴兵见状纷纷挺枪相刺,陈舆大刀倾泻而下,一片刀光挥洒,杀的吴人血肉横飞。留略见这年轻将领中箭心中一乐,旋即见其面若修罗般杀来,心中又是一紧!
时至此时,留略虽有撤退的想法,却没有转身而逃的勇气。十几年盛名怎可在此毁于一旦?
“小子找死!”留略避无可避,一脸狰狞咬牙切齿的挥刀相迎!
自己一身武艺,还打不过这受伤的黄『毛』孩子?
“噗!”
一颗人头腾空而起,没了脑袋的尸身一边喷溅鲜血,一边倒落马下。
吴军早已有了恐惧之心,主将一死,再没人愿意送死,万余人马顿时崩溃。
狭路相逢勇者胜,此地不是狭路,却比狭路更为险恶。生死之搏,胆怯者怎可幸存?
吴人溃散,魏骑速度不减,转而杀奔吴军主营。与此同时,石阳城门打开,从城门以及坍塌的城墙中涌出无数军民,手持兵刃追杀野外的吴军。这却是桓禺暗中使人入城,吩咐守城将领依计行事。
吴兵还没逃回大营,营后突然起火!魏国江夏太守桓禺在袭击北营之后,便留陈舆带着骑兵吸引吴军主力,自己从营后抄小路带着数百人偷袭吴军主营。营中的吴军大都出营作战,留守的吴人未曾防范到身后有敌来袭,一个没留神被桓禺攻入了大营!
至此吴军大败,桓禺,陈舆以不满五千魏兵击败近两万吴军,并且摧毁了吴人的投石车,更烧掉了吴军的粮饷。石阳城中一片欢喜,太守府邸内却是沉默无声。
……
江面的火势渐弱,江东水军和竟陵水军都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江东水军先失一招,仍是优势明显;竟陵水军势力虽弱,却占据顺流优势。
“扬帆!”竟陵水军老将突然喝道。
“起锚,调转船头!”老将连声下令。
这时的火势依然是不小,并不适合战船穿越,可竟陵水军都是信服老将,心中就算有不同的意见,也是一丝不苟的执行命令。
见到竟陵水军竟然准备冲入火海,两岸的吴将各叫不妙,连忙使众军把火箭尽力去『射』竟陵战船的船帆!又使人到另一边给自家的水军通传讯息。这时的火势任谁也不会选择穿越,但竟陵水军显然是想冒险打江东水军一个措手不及。
江东水军那一侧还没有作战的准备,仍是在观望火势之中。两岸的吴军知晓自家人的底细,前去告急已是来不及了……
起锚扬帆之后,竟陵水军的战船速度猛然加快,直冲入火海之内。战船两侧虽然涂抹了马粪等防火之物,能否禁得住这样大的火势仍是未知之数。竟陵老将在赌,赌可以穿过火海,赌江东水军毫无防备,赌上竟陵水军的『性』命!
吴人瞭望火势,期待着和魏船交手,就算逆流的劣势,仗着江东水军的巨大战船,仍然有很大的把握取胜。竟陵水军抢先一步放火,不过是拖延覆亡的时间罢了。负责瞭望的江东军士隐约见火势中有什么冲了出来,仔细一看急忙大喊:“有敌船!”
只见几十艘竟陵水军的战船从火海中跃然而出,随着水势来势甚急!江东水军毫无防备,仓促准备迎战,漫天的箭矢早已落下!竟陵水军中有的船只已然烧着,有的船只船帆都是烧没,然一个个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专心进攻,这等气势让吴人自觉的矮了半截……
说时迟那时快,竟陵水军已然冲入了江东水军的船队中,船舷相交早已准备好的魏兵人人奋勇跃上吴船砍杀!勇猛的都是一跃而上,差些的拿出钩锁将两船固定,然后放倒梯子喊杀着加入战团。
吴军两艘巨大的战舰比魏船要高出许多,竟陵老将指挥着魏船把吴船团团围住,竟陵水军举着盾牌不停的火箭招呼吴国巨舰,另有人把火油泼向吴船的船身。火油粘在船身上,被火箭引燃,这一等一的战舰便四处冒起了黑烟。
竟陵水军不断的泼油『射』箭,附近的水面都浮着火油,火势蔓延到水面上,把江东战舰和竟陵水军卷入了火海之中!
江东水军将领见状惊呼:“魏人要同归于尽,快撤!”
不用他说,吴军也是看的清楚明白。只是四周都是两国的战船,向突出火海谈何容易?
水面上厮杀之声不停,不时有人沾上了火星,有人坠入江水之中。两艘江东巨舰的动力和体积都占优势,开始逐渐的向战圈外移动。
竟陵水军老将目光如炬,喝道:“吴狗要跑,我等应当如何?”
众水军齐声叫道:“死战拼之!”
“哈哈,随我杀吴狗!”老将军放声大笑,指挥战船冲向江东巨舰,战船的前端赫然是五六支铁锥……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第160章 初战用奇(上)
第160章 初战用奇(上)
与竟陵水军交战的江东水师并非是精锐水军,但船只器械都是遥遥领先于魏船的
。竟陵水师三四艘战船先后撞在了江东巨舰身上,战船前段的铁锥***颇深,把战船和巨舰固定在一起。
巨舰如何马力十足,拖着三四艘魏船行驶也是难以提速。更何况水面上两国百十艘战船杀的火起,一时也是无路可逃。竟陵水军开始攀爬巨舰,要和吴人拼命,吴人只得应战。
双方杀得激烈时,留在魏船上的魏兵对巨舰的船身开始凿船,抹油,放火。一系列疯狂的举动告诉吴人,这群魏兵疯了!不考虑自己的生死,一心要留吴人陪葬!
海面的火势越来越大,处于边缘的吴船倒是退出了危险区域。绝大多数的吴船还是留在火海之中的。或者魏人砍杀,或者砍杀魏人,无论是那一种,最后的结局都是活生生的被烧死,淹死。
魏人的战船经过狭窄区域的火海,本就带着火势而来,忙于作战拼命,也无人理会船上的火势。于是先有十几艘竟陵水军的船只开始进水,沉没……好在竟陵水军早已弃船不顾,各自在吴人船上拼杀着。
更有甚者在吴船上四处点火,这般行径让吴军感到无比的惊恐,眼前的竟陵水军哪有半点作战的意思?分明是一群亡命之徒啊!
竟陵水军老将指挥着众军破坏吴人的巨舰,水面上熊熊的大火不断冒起黑烟,负责破坏作业的魏兵用衣襟捂着口鼻,仍是逃不过烟熏火燎的浸入。不断有魏兵被熏的『迷』『迷』糊糊,最终掉落水中。
水面上喊杀声惊天动地,两岸的吴军素手无策,一面焦急的观战,一面使人快马去石阳禀报,请求援军。
激战持续的时间越久,水面上的船只越少。两艘吴军的巨型战船先后被竟陵水军击沉,半截船身倾斜着『露』出水面,上面还燃烧着大火。
竟陵水军老将经验丰富,每当吴船要沉时,便使军士用巨木撑开吴船,然后寻找下一个攻击目标。只是火海上行船,魏船本身也是被烧得不轻……
水面的喊杀声逐渐稀少,只剩下大火伴随风势呼呼的响个不停。从竟陵方向出现一支水师,乃是吴将陆抗的船队。望着远方冲天大火,无奈的摇了摇头……
……
江夏的失利的消息还没传出,寿春方面的交锋方是正式开始。陆凯,丁奉,朱异分兵三路,共计十三万吴军杀奔寿春,沿途大张旗鼓,气势如虹!
据探子来报,寿春的魏军被司马望带走一部分,余下的魏兵数量在六万左右。寿春的城墙早已修复,而且城外尚修建了许多防御工事,挖出了些许沟堑作为屏障。
寻常状况下这对吴兵来说等若噩梦一般,本身攻坚能力便不突出,魏人又是大兴土木的建设防御工事,这足以和倍于魏人的吴军打一场消耗战了。如今吴人却是不怕,有了投石车这等宝贝,攻坚能力是一下子翻了几番,魏军依照老方法固守城池才是自寻死路!
要知道吴国同时发兵南阳,江夏,寿春三处,吴人拥有投石车的消息其他各处也是刚刚得知,寿春的魏军如何有所准备?
陆凯踌躇满志,心中不停盘算着魏军的应对之策。把魏人的行动『摸』透了,这盘棋就是走个程序而已。想起荀勖气急败坏的样子,陆凯心中暗自发笑,吴人只是借机索取日后和蜀人抗衡的筹码罢了。而魏人竟还打着联吴功蜀的算盘,真是可笑。
当年与魏国联手做掉了关羽,可等到陆逊在夷陵击败刘备之后,接踵而来的竟然是魏军的大举入侵!若说吴人有无端背弃盟约的先例,魏人又何尝是可靠的盟友?
以往是为了保持三分天下的平衡态势,因此吴国在魏蜀之间摇摆不定。而今蜀汉已然具备打破天下态势的能力,联蜀抗魏,或是联魏伐蜀对于吴国来说不过是选择站队。
站在蜀国一边,得到的是同样击败魏军的能力。站在魏国一方,吞蜀之后如何抗衡更加强大的魏国?
前者是平分中原后的势均力敌,后者得不到蜀国全境,对于江东没有任何的意义。
三路吴兵很快便在寿春城下汇聚,城中的魏军如同所料一般没有出城作战的打算。面对十几万吴军,魏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寿春魏军费尽力气建设的防御工事和沟堑,纷纷被吴军破坏和填平,一天的功夫吴军就推进到了寿春城下,把寿春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单单围困寿春是不够的,陆凯分出两支万余人的队伍分别在寿春北方和西方的交通要道屯驻。这两个方向分别是徐州和豫州的地界,以往作战时,豫州和徐州的魏国援军没少来帮忙。
投石车纷纷做好了准备,虽然天『色』已晚,但吴人十分乐意给魏军当头棒喝,让魏人体验下投石车的威力,和夜晚难以入眠的痛苦。
魏人在城头上看的清楚,指指点点的不知道吴人鼓弄的是什么玩意。守城的魏军也是不明白,吴人来势汹汹的不攻城,在做什么?
吴军忙碌之时,后方却是奔回了数百残兵败将!
陆凯闻言一惊,连忙命人传令丁奉,朱异等将速速赶来议事。逃回来的吴兵乃是派往附近侦查和屯驻的一支吴军,见到了陆凯七嘴八舌的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这支吴军屯驻地点乃是颍水,这是寿春附近最大的河水。不想还没到颍水,迎面而来的是万余魏军!领头的吴将力战而死,跟随的数千人也是伤亡惨重,只有这几百人知机,抢先一步跑回来报讯。
“不好!魏人莫非欲决水?”陆凯心中一震,却又有所不信。此番交战与前次没甚差别,十三万吴军比起十万吴军不过是多了三万余人。魏军纵然不敢出城交战,也不必用这等决死之计……
大水固然可以淹没吴军,寿春城届时也是难以保住。两败俱伤之计,有什么一定要采用的必要?
沉『吟』之时,丁奉,朱异等各路吴将都是赶到,闻得此等军情与陆凯的想法大同小异。魏军潜伏在颍水附近,其目的只能用欲决堤来解释,然而魏军并没有决堤的动机!
这等态势的反应和动作,说明了魏人对这一战根本没有获胜的信心,所以才有了极端的举动。
“承渊以为如何?”陆凯先征求丁奉这宿将的意见。
丁奉轻捋白髯道:“攻城之计当咱缓,防洪之事亦不可不备,速剿灭城外魏军为先。”
“季文怎看?”陆凯转而征询朱异的看法。
“承渊所言极是,另须防备城内魏军有所动作。”朱异略作补充道。
陆凯点了点头,于是传令大军准备迁营往高地,使丁奉引一军断后防备城中的魏军动作,朱异点兵三万人往颍水一探究竟。众将领命各自离去,陆凯心中难有决断,不禁叹道:“人言王伯舆深通韬略,想不到竟是如此棘手。”
朱异急匆匆带三万吴兵赶赴颍水,另外从大军中又分出了三万人兵分数路四处设伏。没有行出十里,只见前方铺天盖地的洪水卷来,势头甚猛!吴军措手不及,人人惶恐,四散奔逃。
朱异也是大惊,调转马头顾不上身后的军卒,快马加鞭跑向附近高地。然而人如何避得开水势?三万吴军转眼间便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
水势汹涌,让吴军将帅各感意外,本是井然有序的数万大军一时间混『乱』不堪。洪水无情,就算吴人善于水战也禁不起水淹,这个时候人人怀危,各自逃命而已。
就在一片混『乱』之时,本该在城头看热闹的魏军突然大开四门杀出,魏将人人奋勇争先,杀入吴军阵中。
丁奉竭力指挥众军抵御,可听到魏人决堤放水的消息,吴国兵将皆无战心。就算魏人不出城来吴兵都是各自奔逃,眼下更是不堪一击!
魏军好似虎入羊群,大肆屠杀吴兵,对于即将到来的洪水竟是毫不在意!陆凯的中军也是控制不住,见寿春城中的魏军杀出,陆凯猛然醒悟,大呼中计!
眼下虽是多雨水的季节,然而最近却无甚雨水,颍河固然水量颇大,然单凭此一处河水如何淹得了寿春城?更何况附近的河流都分派了吴军前去屯驻,方便控制水道,为何只有颍河一处的吴军遭到袭击?
一连串的问号在脑中闪过,陆凯悔恨交加,一时疏忽竟被魏人算计。回顾四野尽是吴军兵将,丢盔弃甲只为早些跑上附近的高地。反是魏军分工明确,队伍整齐的逐片逐片杀戮吴人。更有数路魏军直奔着自己杀来,无奈之下,陆凯只得带着亲兵家将先行逃命,逐步收拢败军再图计议。
这一战让魏军杀个痛快,吴人在寿春城四周伏尸数万,血流成河。那颍河的河水还没到寿春便已然退去,可怜吴人被唬得不轻自『乱』阵脚,让魏军有了可趁之机。
陆凯收拢数千吴兵想着远方退去,猛然道旁杀出一支魏军,观其数量足有万余!当先一员老将白须飘然,目透精光喝道:“陆家小子,认得王基否!”话音未落,万余魏军猛扑而上和吴兵战在一处。
这数千人多是四下收拢的吴兵,之前为了躲避洪水逃命,大部分人都把兵器扔掉,如今遇到了魏军,赤手空拳的如何应战?只有数百陆凯的本族部曲未曾受损,在万余魏军中护着陆凯倍感吃力。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第161章 初战用奇(下)
第161章 初战用奇(下)
寿春城外一场大战,吴军损失惨重,丁奉指挥各部人马纷纷退避到远处,重新列阵抵挡魏人的攻击,却是不见了主帅陆凯!魏军遍野杀来,吴军频频后退,丁奉想分出人马去搜寻陆凯的下落也是无力。
话说陆凯被魏将王基率众包围,麾下能战的吴军不多,大都是赤手空拳当做肉盾。亲兵部曲保护陆凯试图突围,又是谈何容易?王基这边的魏军装备齐全,斗志昂扬,不过片刻的功夫倒在地上的吴军已然有三四千人。
王基见吴军不堪一击,在阵中只有被自己宰割的份儿,不禁大喜!面对拥有投石车的吴军,又是十余万的兵力,这一战魏人已然胜得漂亮。若是将这吴军总指挥擒杀,相信吴人再也没有进犯两淮的心思了。
陆凯见是不可为,在阵中仰天长叹,想不到魏军如此狡猾,先是营造死命固守的态势『迷』『惑』吴军,然后佯装要决堤灌城来使吴军恐慌,接下来城中的魏军出击,王基这城外的游军负责埋伏。这等计划虽说是环环相扣,可若自己不为所『乱』,魏人的计策又如何会成功?懊悔已是不及,眼前的危局难以突破,说什么都是白搭。
正在魏人得意,吴人绝望之时,远处杀来万余吴军,为首一将战马奔驰老快,大刀盘旋间杀得魏军哭爹喊娘!身后的吴军一个个衣甲湿透,手中却紧紧握着兵器,见到了魏军好似深仇大恨一般,死命的砍杀!
“敬风休慌,朱异来也!”朱异抡刀杀入阵中,眼看要透围与陆凯汇合,却突然调转马头杀奔王基的中军所在。
原来朱异这三万余人被大水一冲都是自忖必死,谁知这河水来势汹汹却没有后劲儿。冲散了吴军的队伍后,继续向前不过数里就开始退却。朱异久经战阵,至此已然知晓魏军的打算。
可是众军被冲『乱』冲散,不少军卒混『乱』见倒在水中被呛死或者践踏而亡,一时整理队伍也是颇费功夫的。寿春城方向的喊杀声震天,那显然不是自家军队的声音,大军已『乱』,朱异收拢万余吴兵后便约束军士拾起兵器,队列整齐后便在寿春外围接应战败的人马。
远远望见这里万余魏军截住吴人厮杀,便赶来相救,待离得近了才知是陆凯陷入魏军的包围之中。杀入魏军阵中陡然发现魏将王基在不远处指挥魏军作战,朱异心头火起,愤然杀奔王基!吴国屡次在两淮损兵折将,皆因这王基,如今的计谋想必又是此人所设。
吴军自然跟随朱异的步伐,朱异改变方向,万余吴兵也随着改变了目标。王基见状心中暗叹吴人来的不是时候,晚来片刻,陆凯必死无疑。就在两处混战之时,寿春城方向升起数道烟柱。王基见了喜形于『色』,于是传令众军切战且退。
魏军要撤,吴人自然不放,可吴兵的战力已是虚弱,凭借一股用劲儿难以持久,终究是被魏军摆脱退去。
陆凯等人绝处逢生不禁狂喜,只是见到满地吴人的尸首又是愧疚自责。朱异上前道:“胜负乃兵家常事,大都督切勿泄气,重整旗鼓来日战过!”陆凯点了点头,便与朱异合兵一处寻找丁奉前去汇合。
魏兵退入城中,王经早已收兵在城门处等待王基归来。见主将归来,寿春城兵将百姓尽情欢呼雀跃,这等大胜皆是王基一人之功!
这一战魏军斩首四万多,自家的兵力只不(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魏家水军被吴国水军压制几十年,往日里都是战略撤退,甚至根本不出动水军作战。因此众人胸中抑郁许久,都憋足了力气,眼下有放手一搏的机会,人人珍惜,士气高涨!
江东水军来的也不过三千来人,本来是驻守石阳一带看顾自家船只,护送往来补给的队伍。听闻有魏军从水路杀奔石阳,经过请命之后,这一支江东水军便来应战。
“敌船靠近!”魏卒瞭望到江东水军直冲了过来,连忙报告状况。
要知道竟陵水军的船只和装备以及水战技巧都不如江东水军,可以仰仗的除了斗志和决心,便是顺流而下的优势。江东水军竟然无视这一点,逆流直冲过来,难道是仗着自己战船庞大?
竟陵水军老将『摸』了『摸』下巴,观察四周的水流地势,用手一指道:“交战地点大约便是这一带,尔等可看出眉目?”
“这一处水流湍急,河面狭窄,是个险恶去处。”有将领略有迟疑的分析着。
“江东水军闻名天下,绝不会犯这逆流冲战的错误,哼!”水军老将一句话便点透了吴人的把戏。
“放木排!”老将一声喝下,竟陵水军船队中放出了无数的木筏,木排等物。这些木排上绑着许多稻草人,木排前端都尖锐的铁锥。把稻草人点燃后,木排顺着水流直冲而下,撞到敌船使其难以摆脱,只有被烧船的命运。
“倒火油!”老将看准了时机,接着吩咐。竟陵水军斗志高昂,没人去想这一仗胜负如何,也没人惦记自己生死,全心投入到战斗中,按照命令做事。
“抛锚!”老将又是一声大喝!
噗通,噗通,噗通……
各个战船闻得军令,各自将船锚投入水中,战船顺流而下但却一直没有全速行驶。因此这一抛锚,战船的速度锐减。
“横舟,收帆,立盾!”老将等着双眼一连串命令发出。
“放!”船上的军士各尽其责,掌舵横舟,收起船帆,取出大盾护着战船都是一气呵成。
刚倒完火油的军卒,闻令便切断了与木排相连的绳索。那木排顺着急流猛的窜出,向着江东水军的船只而去!
江东水军这面早有安排,逆流而上是为了引诱魏军加速,如此可利用周遭的水文和地理环境给予魏军痛击。前方的江东战船看起来很是威风,实际上每船上只有少数的水军。
这是诱敌之船,船上尽是易燃之物,一旦吴军着了道进入这片狭窄的水域中,诱敌船只就会倒油放火,甚至自燃冲入魏家船队。另有江东的铁索船会在这一侧的水面上横船***水面。
魏国水军顺流而下陷入火海,四周水面狭窄无处闪躲,又难以掉头,再被封住去路,这还有个好?
这北方的水军常年不得施展,见到顺流的便宜必然是欢喜,这是吴人的推测和预料。谁知来的这位竟陵水军老将经验丰富,而且沉着冷静。怀揣着激动心情,肩负支援石阳的重任,仍能保持平常心态。
火油伴随着木排随波逐流和江东的诱敌船只撞在一处,随后便是漫天的火箭倾泻而下。狭窄的水面上顿时燃起熊熊大火,木排并连着江东的船只尽数烧着。
江东水军见状一愣,没想到对方不中计不说,还抢先一步燃起了大火。两岸埋伏许久的吴国陆军见到火气,各自『露』出头来,准备『乱』箭齐发,『射』魏船个千疮百孔……
不想竟陵水军的船只在抛锚,横船之后依然控制住了速度,成功的在这一片水域前停了下来。
“放箭!”两岸的吴将也不是普通将领,见到魏军有所准备,于是催动各军移动到离魏船较近的位置『射』箭。
这一带的水域便没有那般狭窄,好在魏军的船只横在江面上,几乎占满了水道。魏军早有所准备,大盾抵挡着吴军的火箭,却没人还击。
“将军,可要还『射』?”副将有些请战的意思。
水军老将冷静非常,看着前方的一片火海道:“叫众军咱先歇息,等火势一小,我们就冲过去!”
“将军?!”副将闻言有些不解。
“此地接近石阳,吴人从下游来不是石阳的吴军也是附近的船只。我军如此声势而来,陆抗必然会知晓,耽搁久了吴军越来越多,我等腹背受敌,哪有生还的道理?”老将一丝一丝的分析,让人不由得赞叹不已。
两岸的吴军弓弩手不疼不痒的给魏军施加压力,火海另一头的江东水军忍不住有些怒了。还没正式交锋,先让魏国水军摆了一道,对于横行长江的江东水军来说,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整个江面燃烧个不停,来不及逃生的吴军都葬身火海之中。有人跳下了江水,奈何这一处的水文险恶,水流又急,水『性』再好也是难以存活。
……
陈舆这一路的骑兵也是远远看得到浓烟冒个不停,心知必是竟陵水军与吴人交战。无奈身处陆上帮不上忙,只好铁着心肠加速往石阳而去。
石阳西方驻守的是从陆抗军中分出的四千吴兵,携带数辆投石车潜伏在山林中。因为石阳的魏军时不时的突出城来和吴军交手,这一路吴军见自己兵少,怕被毁了投石车,索『性』头也不『露』。
十几天的攻战,石阳的魏军渐渐支撑不住。吴军将领留略也是一等一的大将,见识了桓禺的战法后不断的调整部署。魏军先期数次冲突总是有所斩获,等到吴军的部署逐渐完善,即便杀出城来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相反留略更是数次布下天罗地网,想趁着桓禺出城时将其一网成擒。桓禺乃是仅此于文聘的将领,武勇智略胆气具备,每次出城并不过数千,却好似万人般勇猛。声东击西,指南打北,利用吴兵不敢松懈投石车所在的防御这一特点,每次都能全身而退。
魏军攻不下吴人,吴人也奈何不了魏军。形势本该保持对峙,无奈吴军拥有特制投石车……
石阳军民一心,前仆后继的修补城墙,伤亡无数。吴军数次冲锋不能得手,索『性』也不在挥军攻城,每日里只把投石车去砸。
屯驻在石阳后方的四千吴军见时机已到,欢天喜地的走出了山林,在城下摆开阵势。城上的魏军一直都不相信吴军只围三面,围城三面虽然也是一种战术。但兵力占据优势的吴军,有投石车这个大杀器在,实在是没有必要对魏人网开一面……
对于这一路吴兵的出现,魏人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好似早在意料之中一般。可当魏兵魏将们见到这一路吴兵也有投石车助战,情绪一下子便紧张起来。石阳的城墙已被砸出五六处豁口,其中一处城墙已然被砸的彻底塌掉。这该如何是好?
桓禺多番出城作战,又勤于指挥守城,身上伤势不见好转,精力也接近透支。听闻石阳被吴军彻底包围,而且城后的吴军也有投石车,桓禺急忙率众来看。四千吴军阵势列的严严实实,一层层的挡在石阳城与投石车之间。远处是数百吴人不断搬运石块,堆积在一旁。
“城中早已不堪负荷,去点八百勇士随我出城冲突一番。”桓禺一脸疲态的转身奔下城楼。
“将军数日未眠,这一仗让末将前往吧。”城中的偏将们都是请战。
“汝等须固防城中各处,不可轻易出战。”桓禺摆了摆手不愿多说。
“我等自知不及将军武勇,只是将军乃此城支柱,绝不可失!”一干偏将闻言都是跪在地上,恳切的接着道:“愿将军不弃,我等随将军一同出战!”
“你们……好吧!”桓禺只觉得周身乏力,自己出城恐怕难以冲动这支吴兵,若是集众人之力,还有一丝的希望。
石阳城眼看守不了多久,这支吴军若是投入攻城,不用说投石车的威力,单单是城中的人力就已经分配困难。连日鏖战城中的军民伤亡极大,为了修补城墙,百姓和军士们甚至只抹上一块砖石就死于吴军的投石和弓弩之下。
城门一开,千余魏军奋勇杀出,桓禺跃马扬刀冲突到吴阵之前,身后无数偏将校尉相随,都豁出了『性』命。
吴兵有所准备,弓弩齐发,另使人去通传其他各处的吴军前来支援。城外的吴兵有近两万人,都聚拢过来的话桓禺等人必是死无葬身之地!
速战速决!
桓禺匹马当先,身中数箭犹然状若猛虎,勇不可挡!吴兵一个抵挡不住被桓禺一马当先冲入阵中。领兵的吴将见形势不妙,挥舞大刀来战桓禺。桓禺的功夫本不是一流,又是一身伤困,一时半刻竟取吴将不下。千余魏军一时被吴兵团团围住,冲突不出。
远方的号角和战鼓声再次响起,石阳城上也是频频告急。吴将留略听说魏军出城,于是分出三千人马前来支援,另外催动大军奋力攻城!
魏人兵力有限,不趁此时,更待何时?
魏兵魏将各自舍命奋战,无奈不敌吴国生力之兵,一干偏将纷纷落马被杀。桓禺看的心焦胆热,喉咙一甜,一口鲜血呕出,气力更见衰退。吴人见了大喜,四面八方催动军马猛攻不止!
危机之时,吴军身后嘈杂一片,竟是杀出了数千魏骑!
当先一员小将抡刀连斩两名吴军校尉,身后骑兵一拥而上杀得吴军四散溃逃!就连准备好投掷的投石车也顾不上保护,被魏骑一把火都付之一炬……
“竟陵全师在此!吴狗休要猖獗!”陈舆和麾下的骑兵一路冲杀喊叫,吴兵听得是竟陵的魏军杀到,更是不敢抵挡,纷纷逃命。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第159章 吴魏激战(下)
第159章 吴魏激战(下)
魏骑高喊着“竟陵全师在此!”,吴兵分辨不出真伪,只顾着逃命。四千步卒如何是三千余魏骑的对手?正面相杀姑且难以抵挡,如今背后突袭而来更是要命。
从附近赶来增援的吴兵本是兴致冲冲,不想迎面而来的非是魏军,乃是自家的败师。阵脚被自家人冲『乱』,随之而来的是魏骑和石阳的桓禺,吴军难以抵挡,开始向留略的本阵撤退。
桓禺等人听闻是竟陵军来救,精神为之一振,与援军合力杀散了吴兵。两下打过照明桓禺却是愕然,这领兵的将领自己并不相识。再分辨旗号,恍然大悟,非是竟陵援军。
“多谢将军来援!”桓禺心中有所疑问,却不吐『露』。
“将军伤势不轻,可暂先入城。”陈舆见眼前这中年将领浑身血污,身上还『插』着几支箭矢,忍不住敬佩。
“吴人投石车威力难挡,将军可与我去冲击吴军大营,一解倾城之危?”桓禺凝神注视着陈舆道。
石阳的兵将人人带伤,而且一连疲态,却难掩兴奋的神『色』。这般军队仍要去和吴军主力交战,石阳城的状况甚至还不如竟陵。否则桓禺何必甘冒奇险去拼这一丝机会?想到这里陈舆不由得肃然起敬,为将者当如此方不愧为一方镇守!
“舆等万死不辞,愿与将军共进退!”陈舆抱拳应允。
桓禺见状大喜,于是和陈舆合兵一处杀奔石阳城北的吴营。陈舆的骑兵解了城西的围,另外三方仍是被吴军攻打。虽然听得西方有魏国援军出现,但吴人自恃兵力雄厚并没有收兵,只是分出数千人马列好阵势。石阳已是残破不堪,只须继续奋力攻打,魏国守军必然坚持不过今日!
不曾想魏军并不急于攻打城下的吴军,反而杀奔远方的吴营。吴军全力来攻,大营中能留多少守军?正在城北指挥攻城的吴将见状大惊失『色』,连忙调动兵力往回救援。
一个是仓惶中收兵回援,一个是全速袭营,两下的速度和反应都是天壤之别。吴军还没赶回营寨,吴营早被魏骑冲破,桓禺带人在吴营之中四处纵火,追杀吴军,这寨子眼看是保不住了。
吴军本队中,留略听得各处军情来报,勃然大怒道:“陆幼节如何放魏人过来!?”
水路的魏军已然派出江东水军前去迎击,陆上则是由陆抗引一万余人切断竟陵和石阳的联系,而今魏骑从陆上而来,这是为何?
来不及细想,留略急忙引众军前去救援北营,却是为时已晚。熊熊烈火把大营烧个干净,数千魏骑在吴兵阵中往来冲杀,把隶属北营的吴兵杀得七零八散。
留略冷哼一声:“不过三四千人,送死而已!”大手一挥,万余吴兵人人奋勇加入战团之中。
陈舆见来了吴人主力,跃马横刀叫道:“大丈夫不可一再受辱,报效国家便在此时,且随我来!”
魏骑闻言都知晓陈舆的意思,纷纷撇了对手汇成一队,陈舆一脸严肃在前,纵马冲入吴军主力之中。三千多魏骑在后紧紧跟随,都把马速提到最快,刀斧加身仍是不减其速!
这是新野一战中陈骞拿来搏命的战法,高速运动下的骑兵锐不可当,但也因速度太快,就算如何危险都能减慢速度。因为众骑紧紧相随,一人减慢速度必然阻碍身后的战友,高速之下无法闪避,必酿成惨剧。有其优势,必然也有其缺陷,一马当先的将领必是勇猛之辈,才会不惧生死,不被敌军阻挡。
陈骞惨死在新野之战,魏骑皆以此为辱,自己的『性』命是主将牺牲换来的,如今少将军一骑当先,众人如何不死战?
陈舆一身武艺不及父亲,不过这冲阵之中多是一招生死,并非二将较量武艺。迎面而来是无数的吴军,呐喊,叫骂之声不绝,陈舆把战马催至最快,手中大刀上下翻飞为众军开路。
拦路的吴兵吴将不断被陈舆的大刀劈飞,甚至有些军士被战马践踏得骨骼碎裂,倒在地上哀嚎不止。怎奈陈舆之后是三千多魏骑,哀嚎之声还没喊到痛处,人已经被后来的马匹踏为肉泥。
这等作战最耗体力,有了亲身体验陈舆才对父亲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深的感触。一想起亡父,胸中燃起满腔怒火,陈舆长啸一声双目赤红,马速竟是再次加快杀奔留略!
留略带着亲兵为各军压阵,魏骑虽然棘手,自己这万余兵力也非是虚设。不防魏人上来就是这等搏命的姿态,让人惊诧不已。
眼见魏骑锐不可当直冲过来,左右吴兵尽是脸带惧『色』,留略看了大怒道:“竖子欺人太甚!”言罢命令亲兵在身前护卫放箭,自己也取下弓箭瞄准了魏骑带头的年轻将领。
魏骑的锋锐尽在这小将身上,『射』死此人,魏骑不足为惧!
“嗖!”
留略的劲矢夹杂在『乱』箭之中『射』向陈舆,陈舆手中大刀奋力拨拦箭矢,却拦不住这要命的一箭!
生死之间陈舆奋力侧了侧身,只觉得肩膀一疼,手中大刀几乎拿不住,险些掉落地上。
战马速度极快,此时已然到了吴军近前,陈舆嘶声怒吼:“除死何惧?安损吾父威名!”双手忍痛握紧大刀高高举过头顶,不理四周吴兵只是向前奔驰。
前方密密麻麻的吴兵见状纷纷挺枪相刺,陈舆大刀倾泻而下,一片刀光挥洒,杀的吴人血肉横飞。留略见这年轻将领中箭心中一乐,旋即见其面若修罗般杀来,心中又是一紧!
时至此时,留略虽有撤退的想法,却没有转身而逃的勇气。十几年盛名怎可在此毁于一旦?
“小子找死!”留略避无可避,一脸狰狞咬牙切齿的挥刀相迎!
自己一身武艺,还打不过这受伤的黄『毛』孩子?
“噗!”
一颗人头腾空而起,没了脑袋的尸身一边喷溅鲜血,一边倒落马下。
吴军早已有了恐惧之心,主将一死,再没人愿意送死,万余人马顿时崩溃。
狭路相逢勇者胜,此地不是狭路,却比狭路更为险恶。生死之搏,胆怯者怎可幸存?
吴人溃散,魏骑速度不减,转而杀奔吴军主营。与此同时,石阳城门打开,从城门以及坍塌的城墙中涌出无数军民,手持兵刃追杀野外的吴军。这却是桓禺暗中使人入城,吩咐守城将领依计行事。
吴兵还没逃回大营,营后突然起火!魏国江夏太守桓禺在袭击北营之后,便留陈舆带着骑兵吸引吴军主力,自己从营后抄小路带着数百人偷袭吴军主营。营中的吴军大都出营作战,留守的吴人未曾防范到身后有敌来袭,一个没留神被桓禺攻入了大营!
至此吴军大败,桓禺,陈舆以不满五千魏兵击败近两万吴军,并且摧毁了吴人的投石车,更烧掉了吴军的粮饷。石阳城中一片欢喜,太守府邸内却是沉默无声。
……
江面的火势渐弱,江东水军和竟陵水军都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江东水军先失一招,仍是优势明显;竟陵水军势力虽弱,却占据顺流优势。
“扬帆!”竟陵水军老将突然喝道。
“起锚,调转船头!”老将连声下令。
这时的火势依然是不小,并不适合战船穿越,可竟陵水军都是信服老将,心中就算有不同的意见,也是一丝不苟的执行命令。
见到竟陵水军竟然准备冲入火海,两岸的吴将各叫不妙,连忙使众军把火箭尽力去『射』竟陵战船的船帆!又使人到另一边给自家的水军通传讯息。这时的火势任谁也不会选择穿越,但竟陵水军显然是想冒险打江东水军一个措手不及。
江东水军那一侧还没有作战的准备,仍是在观望火势之中。两岸的吴军知晓自家人的底细,前去告急已是来不及了……
起锚扬帆之后,竟陵水军的战船速度猛然加快,直冲入火海之内。战船两侧虽然涂抹了马粪等防火之物,能否禁得住这样大的火势仍是未知之数。竟陵老将在赌,赌可以穿过火海,赌江东水军毫无防备,赌上竟陵水军的『性』命!
吴人瞭望火势,期待着和魏船交手,就算逆流的劣势,仗着江东水军的巨大战船,仍然有很大的把握取胜。竟陵水军抢先一步放火,不过是拖延覆亡的时间罢了。负责瞭望的江东军士隐约见火势中有什么冲了出来,仔细一看急忙大喊:“有敌船!”
只见几十艘竟陵水军的战船从火海中跃然而出,随着水势来势甚急!江东水军毫无防备,仓促准备迎战,漫天的箭矢早已落下!竟陵水军中有的船只已然烧着,有的船只船帆都是烧没,然一个个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专心进攻,这等气势让吴人自觉的矮了半截……
说时迟那时快,竟陵水军已然冲入了江东水军的船队中,船舷相交早已准备好的魏兵人人奋勇跃上吴船砍杀!勇猛的都是一跃而上,差些的拿出钩锁将两船固定,然后放倒梯子喊杀着加入战团。
吴军两艘巨大的战舰比魏船要高出许多,竟陵老将指挥着魏船把吴船团团围住,竟陵水军举着盾牌不停的火箭招呼吴国巨舰,另有人把火油泼向吴船的船身。火油粘在船身上,被火箭引燃,这一等一的战舰便四处冒起了黑烟。
竟陵水军不断的泼油『射』箭,附近的水面都浮着火油,火势蔓延到水面上,把江东战舰和竟陵水军卷入了火海之中!
江东水军将领见状惊呼:“魏人要同归于尽,快撤!”
不用他说,吴军也是看的清楚明白。只是四周都是两国的战船,向突出火海谈何容易?
水面上厮杀之声不停,不时有人沾上了火星,有人坠入江水之中。两艘江东巨舰的动力和体积都占优势,开始逐渐的向战圈外移动。
竟陵水军老将目光如炬,喝道:“吴狗要跑,我等应当如何?”
众水军齐声叫道:“死战拼之!”
“哈哈,随我杀吴狗!”老将军放声大笑,指挥战船冲向江东巨舰,战船的前端赫然是五六支铁锥……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第160章 初战用奇(上)
第160章 初战用奇(上)
与竟陵水军交战的江东水师并非是精锐水军,但船只器械都是遥遥领先于魏船的
。竟陵水师三四艘战船先后撞在了江东巨舰身上,战船前段的铁锥***颇深,把战船和巨舰固定在一起。
巨舰如何马力十足,拖着三四艘魏船行驶也是难以提速。更何况水面上两国百十艘战船杀的火起,一时也是无路可逃。竟陵水军开始攀爬巨舰,要和吴人拼命,吴人只得应战。
双方杀得激烈时,留在魏船上的魏兵对巨舰的船身开始凿船,抹油,放火。一系列疯狂的举动告诉吴人,这群魏兵疯了!不考虑自己的生死,一心要留吴人陪葬!
海面的火势越来越大,处于边缘的吴船倒是退出了危险区域。绝大多数的吴船还是留在火海之中的。或者魏人砍杀,或者砍杀魏人,无论是那一种,最后的结局都是活生生的被烧死,淹死。
魏人的战船经过狭窄区域的火海,本就带着火势而来,忙于作战拼命,也无人理会船上的火势。于是先有十几艘竟陵水军的船只开始进水,沉没……好在竟陵水军早已弃船不顾,各自在吴人船上拼杀着。
更有甚者在吴船上四处点火,这般行径让吴军感到无比的惊恐,眼前的竟陵水军哪有半点作战的意思?分明是一群亡命之徒啊!
竟陵水军老将指挥着众军破坏吴人的巨舰,水面上熊熊的大火不断冒起黑烟,负责破坏作业的魏兵用衣襟捂着口鼻,仍是逃不过烟熏火燎的浸入。不断有魏兵被熏的『迷』『迷』糊糊,最终掉落水中。
水面上喊杀声惊天动地,两岸的吴军素手无策,一面焦急的观战,一面使人快马去石阳禀报,请求援军。
激战持续的时间越久,水面上的船只越少。两艘吴军的巨型战船先后被竟陵水军击沉,半截船身倾斜着『露』出水面,上面还燃烧着大火。
竟陵水军老将经验丰富,每当吴船要沉时,便使军士用巨木撑开吴船,然后寻找下一个攻击目标。只是火海上行船,魏船本身也是被烧得不轻……
水面的喊杀声逐渐稀少,只剩下大火伴随风势呼呼的响个不停。从竟陵方向出现一支水师,乃是吴将陆抗的船队。望着远方冲天大火,无奈的摇了摇头……
……
江夏的失利的消息还没传出,寿春方面的交锋方是正式开始。陆凯,丁奉,朱异分兵三路,共计十三万吴军杀奔寿春,沿途大张旗鼓,气势如虹!
据探子来报,寿春的魏军被司马望带走一部分,余下的魏兵数量在六万左右。寿春的城墙早已修复,而且城外尚修建了许多防御工事,挖出了些许沟堑作为屏障。
寻常状况下这对吴兵来说等若噩梦一般,本身攻坚能力便不突出,魏人又是大兴土木的建设防御工事,这足以和倍于魏人的吴军打一场消耗战了。如今吴人却是不怕,有了投石车这等宝贝,攻坚能力是一下子翻了几番,魏军依照老方法固守城池才是自寻死路!
要知道吴国同时发兵南阳,江夏,寿春三处,吴人拥有投石车的消息其他各处也是刚刚得知,寿春的魏军如何有所准备?
陆凯踌躇满志,心中不停盘算着魏军的应对之策。把魏人的行动『摸』透了,这盘棋就是走个程序而已。想起荀勖气急败坏的样子,陆凯心中暗自发笑,吴人只是借机索取日后和蜀人抗衡的筹码罢了。而魏人竟还打着联吴功蜀的算盘,真是可笑。
当年与魏国联手做掉了关羽,可等到陆逊在夷陵击败刘备之后,接踵而来的竟然是魏军的大举入侵!若说吴人有无端背弃盟约的先例,魏人又何尝是可靠的盟友?
以往是为了保持三分天下的平衡态势,因此吴国在魏蜀之间摇摆不定。而今蜀汉已然具备打破天下态势的能力,联蜀抗魏,或是联魏伐蜀对于吴国来说不过是选择站队。
站在蜀国一边,得到的是同样击败魏军的能力。站在魏国一方,吞蜀之后如何抗衡更加强大的魏国?
前者是平分中原后的势均力敌,后者得不到蜀国全境,对于江东没有任何的意义。
三路吴兵很快便在寿春城下汇聚,城中的魏军如同所料一般没有出城作战的打算。面对十几万吴军,魏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寿春魏军费尽力气建设的防御工事和沟堑,纷纷被吴军破坏和填平,一天的功夫吴军就推进到了寿春城下,把寿春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单单围困寿春是不够的,陆凯分出两支万余人的队伍分别在寿春北方和西方的交通要道屯驻。这两个方向分别是徐州和豫州的地界,以往作战时,豫州和徐州的魏国援军没少来帮忙。
投石车纷纷做好了准备,虽然天『色』已晚,但吴人十分乐意给魏军当头棒喝,让魏人体验下投石车的威力,和夜晚难以入眠的痛苦。
魏人在城头上看的清楚,指指点点的不知道吴人鼓弄的是什么玩意。守城的魏军也是不明白,吴人来势汹汹的不攻城,在做什么?
吴军忙碌之时,后方却是奔回了数百残兵败将!
陆凯闻言一惊,连忙命人传令丁奉,朱异等将速速赶来议事。逃回来的吴兵乃是派往附近侦查和屯驻的一支吴军,见到了陆凯七嘴八舌的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这支吴军屯驻地点乃是颍水,这是寿春附近最大的河水。不想还没到颍水,迎面而来的是万余魏军!领头的吴将力战而死,跟随的数千人也是伤亡惨重,只有这几百人知机,抢先一步跑回来报讯。
“不好!魏人莫非欲决水?”陆凯心中一震,却又有所不信。此番交战与前次没甚差别,十三万吴军比起十万吴军不过是多了三万余人。魏军纵然不敢出城交战,也不必用这等决死之计……
大水固然可以淹没吴军,寿春城届时也是难以保住。两败俱伤之计,有什么一定要采用的必要?
沉『吟』之时,丁奉,朱异等各路吴将都是赶到,闻得此等军情与陆凯的想法大同小异。魏军潜伏在颍水附近,其目的只能用欲决堤来解释,然而魏军并没有决堤的动机!
这等态势的反应和动作,说明了魏人对这一战根本没有获胜的信心,所以才有了极端的举动。
“承渊以为如何?”陆凯先征求丁奉这宿将的意见。
丁奉轻捋白髯道:“攻城之计当咱缓,防洪之事亦不可不备,速剿灭城外魏军为先。”
“季文怎看?”陆凯转而征询朱异的看法。
“承渊所言极是,另须防备城内魏军有所动作。”朱异略作补充道。
陆凯点了点头,于是传令大军准备迁营往高地,使丁奉引一军断后防备城中的魏军动作,朱异点兵三万人往颍水一探究竟。众将领命各自离去,陆凯心中难有决断,不禁叹道:“人言王伯舆深通韬略,想不到竟是如此棘手。”
朱异急匆匆带三万吴兵赶赴颍水,另外从大军中又分出了三万人兵分数路四处设伏。没有行出十里,只见前方铺天盖地的洪水卷来,势头甚猛!吴军措手不及,人人惶恐,四散奔逃。
朱异也是大惊,调转马头顾不上身后的军卒,快马加鞭跑向附近高地。然而人如何避得开水势?三万吴军转眼间便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
水势汹涌,让吴军将帅各感意外,本是井然有序的数万大军一时间混『乱』不堪。洪水无情,就算吴人善于水战也禁不起水淹,这个时候人人怀危,各自逃命而已。
就在一片混『乱』之时,本该在城头看热闹的魏军突然大开四门杀出,魏将人人奋勇争先,杀入吴军阵中。
丁奉竭力指挥众军抵御,可听到魏人决堤放水的消息,吴国兵将皆无战心。就算魏人不出城来吴兵都是各自奔逃,眼下更是不堪一击!
魏军好似虎入羊群,大肆屠杀吴兵,对于即将到来的洪水竟是毫不在意!陆凯的中军也是控制不住,见寿春城中的魏军杀出,陆凯猛然醒悟,大呼中计!
眼下虽是多雨水的季节,然而最近却无甚雨水,颍河固然水量颇大,然单凭此一处河水如何淹得了寿春城?更何况附近的河流都分派了吴军前去屯驻,方便控制水道,为何只有颍河一处的吴军遭到袭击?
一连串的问号在脑中闪过,陆凯悔恨交加,一时疏忽竟被魏人算计。回顾四野尽是吴军兵将,丢盔弃甲只为早些跑上附近的高地。反是魏军分工明确,队伍整齐的逐片逐片杀戮吴人。更有数路魏军直奔着自己杀来,无奈之下,陆凯只得带着亲兵家将先行逃命,逐步收拢败军再图计议。
这一战让魏军杀个痛快,吴人在寿春城四周伏尸数万,血流成河。那颍河的河水还没到寿春便已然退去,可怜吴人被唬得不轻自『乱』阵脚,让魏军有了可趁之机。
陆凯收拢数千吴兵想着远方退去,猛然道旁杀出一支魏军,观其数量足有万余!当先一员老将白须飘然,目透精光喝道:“陆家小子,认得王基否!”话音未落,万余魏军猛扑而上和吴兵战在一处。
这数千人多是四下收拢的吴兵,之前为了躲避洪水逃命,大部分人都把兵器扔掉,如今遇到了魏军,赤手空拳的如何应战?只有数百陆凯的本族部曲未曾受损,在万余魏军中护着陆凯倍感吃力。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第161章 初战用奇(下)
第161章 初战用奇(下)
寿春城外一场大战,吴军损失惨重,丁奉指挥各部人马纷纷退避到远处,重新列阵抵挡魏人的攻击,却是不见了主帅陆凯!魏军遍野杀来,吴军频频后退,丁奉想分出人马去搜寻陆凯的下落也是无力。
话说陆凯被魏将王基率众包围,麾下能战的吴军不多,大都是赤手空拳当做肉盾。亲兵部曲保护陆凯试图突围,又是谈何容易?王基这边的魏军装备齐全,斗志昂扬,不过片刻的功夫倒在地上的吴军已然有三四千人。
王基见吴军不堪一击,在阵中只有被自己宰割的份儿,不禁大喜!面对拥有投石车的吴军,又是十余万的兵力,这一战魏人已然胜得漂亮。若是将这吴军总指挥擒杀,相信吴人再也没有进犯两淮的心思了。
陆凯见是不可为,在阵中仰天长叹,想不到魏军如此狡猾,先是营造死命固守的态势『迷』『惑』吴军,然后佯装要决堤灌城来使吴军恐慌,接下来城中的魏军出击,王基这城外的游军负责埋伏。这等计划虽说是环环相扣,可若自己不为所『乱』,魏人的计策又如何会成功?懊悔已是不及,眼前的危局难以突破,说什么都是白搭。
正在魏人得意,吴人绝望之时,远处杀来万余吴军,为首一将战马奔驰老快,大刀盘旋间杀得魏军哭爹喊娘!身后的吴军一个个衣甲湿透,手中却紧紧握着兵器,见到了魏军好似深仇大恨一般,死命的砍杀!
“敬风休慌,朱异来也!”朱异抡刀杀入阵中,眼看要透围与陆凯汇合,却突然调转马头杀奔王基的中军所在。
原来朱异这三万余人被大水一冲都是自忖必死,谁知这河水来势汹汹却没有后劲儿。冲散了吴军的队伍后,继续向前不过数里就开始退却。朱异久经战阵,至此已然知晓魏军的打算。
可是众军被冲『乱』冲散,不少军卒混『乱』见倒在水中被呛死或者践踏而亡,一时整理队伍也是颇费功夫的。寿春城方向的喊杀声震天,那显然不是自家军队的声音,大军已『乱』,朱异收拢万余吴兵后便约束军士拾起兵器,队列整齐后便在寿春外围接应战败的人马。
远远望见这里万余魏军截住吴人厮杀,便赶来相救,待离得近了才知是陆凯陷入魏军的包围之中。杀入魏军阵中陡然发现魏将王基在不远处指挥魏军作战,朱异心头火起,愤然杀奔王基!吴国屡次在两淮损兵折将,皆因这王基,如今的计谋想必又是此人所设。
吴军自然跟随朱异的步伐,朱异改变方向,万余吴兵也随着改变了目标。王基见状心中暗叹吴人来的不是时候,晚来片刻,陆凯必死无疑。就在两处混战之时,寿春城方向升起数道烟柱。王基见了喜形于『色』,于是传令众军切战且退。
魏军要撤,吴人自然不放,可吴兵的战力已是虚弱,凭借一股用劲儿难以持久,终究是被魏军摆脱退去。
陆凯等人绝处逢生不禁狂喜,只是见到满地吴人的尸首又是愧疚自责。朱异上前道:“胜负乃兵家常事,大都督切勿泄气,重整旗鼓来日战过!”陆凯点了点头,便与朱异合兵一处寻找丁奉前去汇合。
魏兵退入城中,王经早已收兵在城门处等待王基归来。见主将归来,寿春城兵将百姓尽情欢呼雀跃,这等大胜皆是王基一人之功!
这一战魏军斩首四万多,自家的兵力只不(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