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部分阅读
准备暗中出手,又或是来帮唐彬。
“这……”成宿暗道不好,暗骂魏将狡猾。
“纳命来!”便在成宿分神之际,唐彬若有所持的神态转而变回狰狞之情,纵马挥刀杀来,无论声势均胜过之前一斩!
成宿力道气势本来是催到了极致,因为唐彬稳如泰山的表现反而心中生疑,虽然尽快转过念头可这一击的力道和声威都已经再难达到顶峰。
反观唐彬使诈后,全力杀来,无论力道和精神都是巅峰的发挥,这一击的胜负便可想而知——更何况唐彬的武勇本就在成宿之上。
砰然一击,唐彬狂笑而退,纵马疾驰忽前忽后杀的吴军难撄其锋攻势一阻,魏军趁机退走。
成宿静座马上没有动静,长矛握在手中斜指大地。诸葛诞纵马上前要关心一番,却见成宿哇的一声口吐鲜血颓然坠马,胸前一道血淋淋的伤口触目惊心,深可见骨。
建业之战一胜一负,孙奉以寡击众逼退吴军,火攻烧死魏军四五千人,成功阻拦了魏将牵嘉的攻势和前进的脚步。张悌和诸葛靓以多击少,虽然也是战退了魏军可自家损失惨重,张悌重伤送入城中治疗,诸葛靓心腹大将成宿更是战死当场。
“牵嘉兵力虽多不足为惧,唐彬智勇双全乃是大敌,若除去此人等若断王基一条臂膀。”建业皇宫之中,虞汜侃侃而谈。
“巨先重伤,军卒也多有折损,诸葛靓愿领罪罚。”诸葛靓跪在地上坦然领罪,一脸悲伤之情。
“仲思为朕苦战,何言其罪?朕当追谥成宿等为国捐躯的将军们,以昭吴国勇士之魂!”吴主孙亮亲自扶起诸葛靓安慰道。
诸葛靓闻言忍不住泪流满面,身为质子渡江艰辛无比,成宿勇武过人曾为江东世族招揽,然对自己不离不弃悉心教导,这份关怀怎可忘却?
谢恩之后诸葛靓忍住悲伤退到一旁,张震出班道:“丹阳失守,芜湖失陷,魏军以二县作为根基,东梁山为屏障此乃建业大患,应早做筹划防患未然才是。”
虞汜点头道:“张将军与我不谋而合,魏人想在江南立脚仍需时日,趁其立足未稳当予以痛击才是。”
孙亮闻言略有担忧的道:“唐彬狡诈无比,此人守卫芜湖,丹阳,如何取之?”
虞汜沉吟片刻道:“建业城中人马尚有五万余人,可增兵一万给孙奉使其扼守要道,留兵二万守御城池,臣自引三万人协诸葛思远,潘文龙,楼承先前往芜湖一战唐彬。”
“魏人形势未明,世洪如此,甚有不妥。”薛珝反驳道。
“各处人马不日便至,虞世宏何不多等些时日,待兵力充足再有动作?”另一名大臣习温此时也不解的问道。
虞汜颇为肯定的道:“王基之意我料得几分,既不急攻建业,必然是去攻取其他城县埋足江南之地。我方兵少,魏人才料不到我等敢于出战。此乃大好战机不可放过,望陛下成全!”
孙亮见状沉思片刻,一手猛拍龙案道:“准!即日发兵!”
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将问世(上)
虞汜出兵的提议被吴主孙亮允许,于是使诸葛靓,潘翥,楼玄整顿军马准备出城,自己则是直奔建业城中的陆府之中。
陆氏满门忠烈陆凯已死,陆喜远去柴桑未回,府中一切事务都由陆胤打理。见到虞汜不请自来,陆胤也不觉得奇怪,只是使人引入书房谈话。
陆胤看着虞汜,虞汜瞅着陆胤二人谁也没有张嘴,沉默了许久虞汜道:“御史大人可知我之来意?”
陆胤笑道:“世洪此时仍然沉得住气,显然对出征之事胸有成竹,老夫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有何老夫能帮忙的,世洪尽说无妨。”
虞汜喜道:“御史大人言重了,魏将狡猾骁勇甚是棘手,军中诸将难有其敌手,闻陆府之中藏龙卧虎因此特来求援。”
陆胤哑然一笑道:“若轮藏龙卧虎,谁及得上虞家四少,世洪手中若无猛将,那老夫也只能送客了。”
虞汜见状苦笑道:“御史大人有所不知,武勇之人军中倒是不乏,只是无人抵得上魏将唐彬。诸葛仲思手下的成伯阳都不是这厮对手,小侄这里着实没有人选了。”
“哦?成伯阳可是那个号称诸葛诞府中第一高手的成宿?”陆胤闻言一愣。
“正是此人,若非如此,安敢打扰御史大人养病。”虞汜谦逊的道。
“不瞒贤侄,府中确有合适的人选,只是都随文仲赶赴柴桑,并不在府中,恐怕老夫爱莫能助了。”陆胤想了想道,一脸遗憾之色。陆氏府中倒是有两名知兵善战的将领,但都跟随陆喜前往支援柴桑,虞汜来的可谓不是时候。
“这……哎……出征在即,那小侄告退了。”虞汜一声叹息,无奈转身便离开了陆府。
若说陆府都没有适合的人选,那么此战的胜负就要打个折扣了。然形势所迫,要攻其不备只能趁此时机发兵才有效果。否则让魏人在丹阳和芜湖站稳脚跟,那么建业将永远处于魏人的威慑之下。
三万吴军整装已毕,虞汜和诸葛靓,潘翥,楼玄分领三军向着芜湖进发。被魏军攻占的丹阳和芜湖都是建业东方的军事要地,丹杨较近,芜湖则要远一些。
常理度之,魏军自然把兵力守卫在离建业城比较近的丹阳县,而不是芜湖县。因此虞汜全军出击直击较为虚弱的芜湖,芜湖除了兵力守卫比较薄弱,更是丹阳和魏军的唯一纽带。攻克此处等于切断了被魏军攻略的江南各县与江北的联系,这也是选择芜湖下手的重要因素。
诸葛靓刚刚战败但依然被虞汜信任,自引一万人马作为先锋。为了弥补诸葛靓手下将领不足的问题,虞汜特意调遣张氏三兄弟作为副将辅佐诸葛靓。
张氏三兄弟皆以勤勉为名,武勇虽然算不上第一等,可胜在人人悍勇。就算单打独斗不是唐彬的对手,兄弟三人一起上也足以击杀唐彬了!
三万吴军轻装奔袭依旧是动静颇大,吴人胜在深知地理,擅于利用坏境躲避和侦查。虽然行踪早晚会被魏军发现,然而只要魏军速度不及自己,这一战就有七分的胜算。
诸葛靓引前锋万人一路疾奔,赶到芜湖已经是夕阳西下。暮色笼罩芜湖县城,而城外的魏军见到了吴军都是大吃一惊,迅速撤往城中。诸葛靓冷笑一声,指挥吴军一拥而上开始抢城。
与此同时楼玄的一万吴军转往东梁山进驻,占据这个险要之处,同时可以作为奇兵埋伏。
而虞汜带领的一万吴军则是面对后方摆开阵势,准备迎击从丹阳回援的魏军——吴军路过丹阳地界时就被魏军发现了踪迹——魏人的侦查网远比虞汜预料的要大得多,而吴军的目标也着实是明显了些。
芜湖也好,丹阳也好这都是吴国长久统治下的城县。城池被控制可野外的百姓却是自由的,沿途吴军不断从百姓的口中汇聚魏军的情报,形势又是比吴军预料的要严峻。
魏国并没有把芜湖当做一个堡垒经营,反而是把芜湖作为一个兵力和物资的中转站。大量的兵力和资源经过芜湖想着东方而去,那是吴国的另一个大郡,吴郡。
吴郡的兵力也是不多,若是魏军倾力袭击,多半也是守不住的。而吴郡地处偏僻,可依然有水陆港口。一旦占领了吴郡,从徐州广陵泛舟而下便可抵达,这条路线比起走芜湖要牢靠得多。
若是魏军在吴郡不断的屯聚兵力,南可以攻略会稽等地,而向西则和建业的吴军分庭抗礼,等于把三吴之地硬生生的分裂掉。这样的策略比起当初吴军急于猛攻许昌的决策显然高明了十倍不止,让虞汜等人如何不急?
面对万余吴军的围攻,芜湖魏国守将带着三千魏军拼死相抗。然而战火却并非从芜湖开始,而是东梁山。
就在诸葛靓的吴军进逼芜湖城之时,东梁山方向杀出了一支魏军,卷起滚滚烟尘来援芜湖。楼玄一军的目的也是东梁山,恰好半途截住了这支魏军,两边也不答话抡刀便是相杀!
这支魏军兵力在六七千人上下,战斗力极其强悍,当先一员魏将大刀翻飞杀的吴军纷纷后退。楼玄在阵中望见脸色一变,急忙使人通传诸葛靓和虞汜两支人马前来助战,因为这支魏军赫然是让吴人望风丧胆的唐彬!
即便是作为枢纽,芜湖的重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唐彬的任务便是守卫芜湖,因此长期屯兵在东梁山之内。本来是打算黄雀在后,哪知道吴军兵分三路目的明确,魏军没到芜湖城下救援就和楼玄这一万吴军杀个不可开交。
楼玄乃是文官出身,武艺在文官之中是不凡,在武将之中就属平常了。唐彬的骁勇楼玄心中有数,只是指挥兵将上前阻挡。吴军越是如此,唐彬心中越是有数,东吴的名将不是战死就是被贬,能拿得出手的都要低上两个档次。眼前这只人马若是丁奉,朱异之辈领兵,自己绝对讨不到便宜。
魏军连番猛烈突击,楼玄的吴军阵势开始动摇,渐渐支撑不住。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不是狭路,可也是谁也不愿意退缩的正面冲击。魏军的兵将战力比起吴军要强上一个档次甚至更多,加上唐彬的指挥和身先士卒,绝对不是楼玄能够顶住的。
幸好此时离得较近的诸葛靓使张氏三兄弟引兵三千赶来助战。张布,张惇,张恂兄弟三人都是吴国官吏,三口大刀顿时加入战局,转眼间逆转了战场的局面。
一万三千吴军夹击七千魏军,近倍的兵力已然是苦战,张氏兄弟三人的勇猛更让魏军吃到了苦头。魏军的冲击力减弱,楼玄趁机指挥吴军开始反扑,只要魏军的锋锐磨平,用优势兵力作战的吴军依然有着六七分的胜算。
唐彬锐眼如鹰,冷哼一声,战局关键便在张氏兄弟三人身上,击败这三人,楼玄的吴军一样是不堪一击。想到这里,唐彬纵马扬刀却是直冲楼玄的中军,背后两千余魏军精锐相随,声威大震。
“挡我者死!”唐彬狂吼不止,引起正面吴军的骚乱。吴国兵将不断的被魏军击杀,原本厚实的阵势硬生生被唐彬冲杀得几近崩溃。
魏人悍勇,楼玄也是不怕死的,手中宝剑高举叫道:“我若战死,指挥权交由副官,副官战死依序传下。大吴江山社稷在此一战,殉国而死,为臣之幸也!”言罢楼玄亲冒箭矢,率军奋勇拼杀,完全豁了出去。
“大人小心!哇……”一名吴国将领见楼玄露出了破绽顿时挺身相护,被唐彬一刀劈于马下。
“汝之忠诚,唐彬记下,汝之首级,唐彬取了!”唐彬手中大刀疾斩,嘴里却是赞许有嘉。东吴同时被魏蜀两国入侵,大好河山已丢半壁,人心惶惶军无战心。此等时刻还有楼玄,张悌这种视死如归的将领,不得不让人赞叹。
面对强敌,楼玄毫无惧色,手中宝剑挥舞力战唐彬,咬牙切齿大声呼喝杀的如痴如狂,招招式式都是同归于尽的路数。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唐彬的武艺远在楼玄之上,手中的大刀已然占据优势;楼玄的手段远不是唐彬对手,武器长度也不及对方。
这样的战局结果早已注定,大刀毫不留情嵌入楼玄体内,楼玄一脸正气忍痛挥剑,却是被唐彬闪身躲过。
“哎……”
一声叹息大刀猛然抽出,楼玄心怀救国之志,腹有治国之策,却不幸殒身战场,只剩下一缕英魂长存于书帛之内,永世不灭。
“大人!贼子死来!”楼玄方自落马,斜刺里一名吴将杀出,愤怒之情溢于言表,手中大刀狂斩而下!正是吴国大将张布!
“当!”
“哈,差得远了。”只觉得对方力道十足,唐彬嘴里却是无比轻松的嘲笑道。
“吃我一刀!”唐彬正要反攻,身侧又是一名吴将轮刀杀来,正是张布之弟张惇!
“当!”
“嗯,只有这点能耐吗?”唐彬再架过一刀,手臂忍不住发麻,然而神态自若一副毫不费力的模样。
“我来!”暴喝声从身后响起,吴将张恂拍马赶到,手中大刀如两位兄长般的飞斩而下,直取唐彬后脑!
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将问世(下)
张家三兄弟力拼魏国大将唐彬,兄弟三人呼喝声此起彼伏,大刀轮流落下不给唐彬丝毫喘息之机。唐彬纵然武艺高于三人中的任何一人,可在无间断的猛砍之下一时也是只有招架之功,少有还手之力。
唐彬被缠得死死不得分身,七千多魏军在过万吴军的反攻之下渐渐呈现不支之象。这支魏军在东梁山本是作为伏兵,而数日前刚刚和诸葛靓,张悌的吴军激烈交战过,其中泰半魏军身上都是带伤作战,其战斗力自然要减弱几分。
唐彬见状急忙召唤众军撤退,同时奋力抡刀冲破张家三兄弟的包围网。张布,张惇,张恂兄弟三人一看唐彬要跑,顿时精神大振施展浑身解数硬拼唐彬。
三杆大刀好似风车一样轮番而至,三人虎口各自崩裂依旧是不惜体力的猛攻不止。唐彬也好不到哪儿去,杀了楼玄之后一口气儿还没匀呼过来,又遇到这么三个悍勇不怕死的,双手虎口也早崩出了血。
矮身躲过侧翼飞来的一刀,抬手架住硬头皮来的一刀,奋力抡刀和张恂互砍一刀后,唐彬急忙勒马突围。张布咆哮着抡刀再砍,唐彬无奈之下勉力一闪,只觉得后背生疼。张布的大刀在唐彬背上留了一刀血淋淋的口子,而唐彬也如愿以偿的脱离了三人的攻击范围。
有了唐彬的指挥和掌舵,魏军开始迅速的突围退往东梁山。芜湖那边战鼓声呐喊声也是不绝于耳,这个时候芜湖是指望不住的,只好逃亡东梁山。毕竟大批的魏军都去攻略吴郡,去东梁山也算有个就应和依靠。
吴军乘胜追击,然而毕竟主将阵亡,号令一时难以统一,无法形成有力的包围网。因此张氏三兄弟带着四五千吴兵追在前面,后面是两千多吴军慢了几步,而原地还有一两千吴兵给楼玄收尸。这样的队伍也只是借着胜利追打落水狗,若是遇到训练有素的敌军是必然要崩溃的。
魏军且战且退不多时就逃入了东梁山之中,东梁山是一座大山,其中算不上险峻然而水草却是丰盛。魏军在此盘桓半月早摸熟了地势,而吴军却不是特别熟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吴兵本土作战但军队来自四面八方,怎么会熟悉东梁山的地形呢?
魏军的跑的极快,吴军越是追赶越是追不上,张家三兄弟一心要杀唐彬渐渐的和大军脱离。
魏国兵力雄厚,然而分兵各处加上正面压制建业的魏军就有五万,因此唐彬手中也不过是万余人的配置。其中三千多人还在守卫芜湖城,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兵力在东梁山设伏,白白错失了这重创吴军的好机会。
穷追不舍之下,唐彬勃然大怒,带着三四千魏军调转马头舞刀来战吴军。张家三兄弟追赶得急,身后仅有一千余人,见唐彬迎面杀来兄弟三人凛然无惧,各自抡刀来战!
张布刀法奔放好似奔雷滚滚,大刀快若闪电杀的马前鲜血四溅;张惇刀势古朴如同山岳静峙,铁刀横劈竖斩有板有眼凡是近身的魏兵魏将无不惨呼胆寒;张淳刀招绵密宛若涓涓细流,舞动密不透风,魏军无论从哪个方向来攻,最终都是饮恨刀下。
有这三兄弟开路,千余吴军气势磅礴,奋力痛击魏军一心前冲,心无旁骛。
唐彬只觉得背后疼痛万分,眼中却是有了得意之色,当下吩咐魏军群起而攻之把兄弟三人冲散,而自己立马阵中养精蓄锐。魏军得到主将的指令纷纷纵马冲击,步卒也是上前拼命,渐渐的把吴军分割为数块。吴军明知魏军的意图,奈何兵力薄弱又没有什么阵势,等到发现事情不妙已然被魏军围的动弹不得。
“速速和左军汇合!”张布抡刀居中,招呼身旁二三百吴军向左翼靠拢。
“哪有这般容易?哈,放箭!”唐彬没有上前作战,却是组织了二百多名弓箭手找到一处地势较高的山坡乱箭射向吴军。
弓箭虽然不多,可居高临下也是极大的威胁。吴军举步维艰,而魏人的弓弩手可以瞄准了再射,如此的杀伤力和是吴军承受不起的。张布身旁吴军顿时中箭倒下的就有百余人,余下兵力更显单薄一时岌岌可危。
看到兄长危在旦夕离得近些的张恂急红了眼,杀红了刀,口中怒喝连连,纵马扬刀奋力向张布所在冲杀!另一端的张惇一声不吭,亲自冲锋在前一步一个脚印也向着张布的方向靠拢。凭借兵力张惇和张恂这两只吴军都是难以动弹,只能依靠二人的武勇开路。
兄弟三人勇猛无比,要说起冲击力却是非大哥张布莫属。无论是性格还是刀法的套路都是张布最适合也最擅长冲杀。魏将唐彬对于三人看得十分透彻,用弓箭手射杀最勇猛的张布遏制其行动,调动冲力较弱的张惇和张恂突围,无疑一招妙手。
这里交战喊杀声震彻山谷,本来落在后方的吴军纷纷闻声赶来助战。唐彬见时间紧迫,双眼锁定张布道:“就是你了!”言罢纵马带着亲兵二百余人猛然冲下山坡,直取张布!
张布身边仅剩十余人,猛将至此早已无力破围只能舞刀招架,遮拦箭矢勉力支撑而已。后方援军将至,张布竭尽全力支撑,只要撑过这一时便足够了。可战团中突然冲出百余人,魏将唐彬疾驰而至,大刀接着马速豁尽全力的一斩兜头砍下!
“大哥!”
“大哥!”
张惇和张恂兄弟二人早看到唐彬冲入战团,苦于被魏军隔得较远见状各自悲呼,手中大刀再不顾什么章法奋力剁向魏军,心中却是凉了半截——远水解不了近渴,鞭长莫及啊……
恶风笼罩张布周身,生死之时方显勇者本色,张布暴喝声迭起,大刀同样运足力道去劈杀唐彬!面对唐彬这势在必得的一刀张布不能去架,就算架得住一刀,绝对挡不住第二刀,哪怕抵得住第二刀也难以遮拦第三刀。采取防御手段就弱了气势,处于劣势弱了气势,武艺上再有一些差距,这是必死的境地。
“喝!”张布心中明镜般清楚即便是对攻也未必能够活命,仍旧毫不犹豫的抡刀砍杀!
这一刀,求的是一线生机!
这一刀,求的重创敌将!
这一刀不计生死只求伤敌,愿阵亡之后,兄弟手足可避免自己的命运……
唐彬冷笑一声,手中大刀速度陡增,依照自己的推算斩杀张布之时,对方的刀绝对砍不到自己身上的。
“嗖!”
“噗!”
“呃……”
“退兵!”
千钧一发之际远端冷箭突至面前,唐彬心有警示却已来不及躲避,那箭势头正猛狠狠射入唐彬肩窝之中!唐彬双臂正舞刀运力,被此箭重创顿时攻势萎靡。来不及斩杀张布,只好回刀遮拦张布拼死一击……
两杆大刀狠狠砸在一处,唐彬一手形同残废大刀应声而飞,张布大刀去势未止飞斩唐彬头颅。唐彬俯身躲避,头盔被张布一刀砍飞,随之些许毛发也是飞舞一片。
四千多魏军说撤便撤,保着唐彬片刻功夫就跑个无影无踪。第一线的吴军仅存不足二百人,根本无力追赶数量如此庞大的魏军,纷纷颓然倒地大口的喘息着。
反倒是侧翼衣着各异的百余骑兵飞驰急追,一名少年人物白马银甲,手中鬼头刀锋芒四射,不断砍杀落在后方的魏军。张布兄弟三人死里逃生,心中各有感激,聚在一起不胜唏嘘。
银甲少年带着一百多骑壮士纵横驰骋竟然是拦下了四五百魏军。只见银甲少年和百余骑士不断的盘旋削消,那四五百魏军赫然被围困当中,不过几个来回就七零八落死伤狼藉。
张布见状带着兄弟张恂,张惇和残兵二百余人也加入战团,同时后方吴国大军也堪堪赶到战场之中。数百魏军被屠戮殆尽,张布拍马上前抱拳道:“在下骑都尉张布,多谢小兄弟救命之恩,敢问小兄弟姓名,他日也好报答!”
“举手之劳将军何必言谢,贼将伤退力竭,可速速追杀!”银甲少年不以为意的一笑,旋即提议道。
张惇,张恂兄弟此时也上前抱拳道:“多谢恩人救了我家兄长,敢问恩人姓名。”
银甲少年道:“在下周处字子隐,吴郡人士。”周处自我介绍之后,双眼有所期待的看着张布。
张布见这少年一双虎目炯炯有神盯着自己,不知为何觉得热血沸腾,再一想唐彬负伤弃刀而逃,于是当机立断道:“也好,某兄弟三人跟随小兄弟一起追杀贼军!”
周处哈哈一笑道:“爽快!走!”一声令下百余骑士马鸣不断,发足狂奔而去。张布交代身后兵将一声,和张惇,张恂兄弟三人也跟随追了下去。
只看叫做周处的这个银甲少年带领骑兵截杀数倍于自己的敌军,便知道这趟追击一定会有所斩获。
第一百一十五章 蠢蠢欲动(上)
江东连番大战百姓苦不堪言,魏,蜀,吴三方势力犬牙交错,战局胶着不下,远远超乎了三方的预料。魏军在建业,芜湖,丹阳,吴郡,会稽,柴桑等地频频与吴国兵将交锋,互有胜负。蜀汉也在荆州,交州,柴桑与吴军先后对战,收获甚微。
老谋深算的司马昭不断增派兵力开赴战场,对于江东这片肥沃的土地势在必得!早有打算的刘禅也暗自调遣兵马频频深入吴境,试图在东吴的版图上挖出自己的战略要地。
吴主孙亮面对亡国之急,先后下诏重新启用了丁奉,朱异等一批之前被贬的老资格将领,同时大胆任用虞汜,周处,薛莹,诸葛靓,吾彦等年轻将领在各地与魏蜀大军抗衡。率领游军在外的陶睿和陆喜两支人马先后遭到魏国大将王基的重创,幸得陆抗带着残部及时赶到与二人汇合,三人汇聚了五六万残兵在建业外围与王基对峙。
朱异,丁奉,钟离牧,刘俊等一干吴国将领镇守各个州郡奋力支撑吴国的国运,明知建业处于魏军的战略包围之中也是无力相救。长江之上尽是魏国和蜀汉的战舰,江东水军大都督周炳,留守柴桑的副都督陆昌先后战死。除了内陆湖泊的少数水军之外,闻名遐迩的江东水师就此不复存在。
其中蜀汉的水军最为精良,战舰的大小与当代的楼船无异,可用轮叶的方式为主要动力,辅以常规的船桨等手段,无论是顺流还是逆流,均是动力十足。偌大个战船经过蜀汉的改造和设计后其灵巧程度不逊于普通的小船。在火力方面除了投石之外还配备了弩车等破坏力十足的机械武器,可谓当世之最!
魏国战船无数,其数量远远超过了蜀汉水师,虽然逆流作战可凭借数量的优势也让蜀汉水师颇有应接不暇的味道。随着不断的攻略吴国郡县,江东船厂之中大批库存船只都被源源不绝的魏兵缴获使用,从而更加壮大了魏国水军的力量。
一者凭质,一者凭量,江东水师的惨败可谓是必然结果了。
蜀汉大将黄崇,罗宪水陆并进围攻柴桑不下,刘禅亲督两万精兵在江陵压阵也是无用。蜀人要柴桑,魏人也看中了柴桑,东吴大将吾彦在水师全军覆没的情况下只是清野坚壁固守柴桑。谁能包围柴桑,谁就会最终占领柴桑。
只是蜀军和魏军分居柴桑东西两侧,都想利用对方消耗柴桑吴军的战力,又怕被对方抢占了先机,于是双方处处制肘,明争暗斗,互不相让。若是张开旗鼓大战一场,双方又怕江东得了渔翁之利,三方胶着不下,困局由此而生。
刘禅本欲引军东进,凭借精锐御林军一除魏军,可战场上却是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罗宪带着近千精锐御林军阵前与魏军交战所向披靡之刻,魏军也亮出了应对的手段。大批的魏军身着重甲,手持铁棍加入战局。
魏人的战甲和铁棍显然不是用寻常的金属打造,虽然不能和蜀汉的精锐斗具相提并论,但蜀军一刀砍下虽是砍得入,却是斩不断。相反魏军的铁棍可谓分量十足,不求破你护甲,只是抡到身上,便足以让蜀汉御林军骨折肉裂。混战一场所向无敌的御林军赫然折损了五百余人,蜀军大败而归。
另一方面,蜀汉治下的雍州和凉州包括三辅地带连续用兵不断,导致了内部各城县兵力不足。而蜀汉针对世家大族的严苛政策也因自身武力威慑的减弱而频频激化矛盾冲突。寻常的平头百姓本是受益者,然而被魏国统治了几十年,人心向汉的真就不多。加上大部分家庭都有亲人捐躯战场,即便得到了蜀汉政策上的利益,内心深处始终是缺乏忠诚度的。
廖化和霍峻的军队重点布防在雍凉边界,抵御异族的侵袭,姜维和柳隐的军队又要防备洛阳和并州的魏军。内部的空虚给了作乱分子可趁之机,在各地不断的有百姓或是贼兵揭竿而起,其规模不过百余人甚至数百人,可接连的爆发无疑让人感到担心。
洛阳的魏国大将钟会此时派遣得力干将分别逼近函谷关和河内城,牵扯姜维与柳隐不得抽兵。而姜维同样派遣部将协助各方守将抵御魏军,柳隐则是自引一军镇守河内。
江东之地成为了当下最大的绞肉机消耗魏国蜀汉吴国三方的国力,而魏国晋公司马昭亲自坐镇新野,对于荆州和新城,魏兴的蜀军虎视眈眈。蜀国方面庞宏引兵两万五千人固守边界,不断的构筑防御工事,而原本要东下支援黄崇的刘禅也只能在江陵按兵不动。
蜀将诸葛瞻引兵五万在揭阳岭等地先后与吴国交州人马大战数次,终于是攻克了交趾郡与蜀将羊祜胜利会师。然而交州之大并不次于蜀汉的南中地区,吴军处处阻击处处设伏,若非诸葛瞻手下的蛮兵惯了翻山越岭,早就被吴军击败了。
好在羊祜和诸葛瞻连番设计接连的分兵攻取交州郡县,杀伤吴军的有生力量,交州吴军终于不再出击,开始逐一的固守城池不出。蜀军趁机接连攻克城县,占领交州。当诸葛瞻和羊祜大军抵挡南海郡时情况发生了些许的变化,被贬居南海的吴国大将军丁奉受诏重新启用,组织了大量的人力和兵力挡住了蜀军前进的道路。
诸葛瞻和羊祜均是当代的俊彦,而丁奉则是孙氏的元老功勋。不仅仅是作战的经验上无可比拟,更重要的是丁奉振臂一呼原本慌乱无心恋战的吴国兵士突然之间都有了主心骨,全心全意的听从这老将的指挥回到战场之上。凝聚人心,振奋士气,到了这个时候远在建业的吴国皇帝孙亮或许才会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
丁奉在交州崛起,虽然不能击退蜀军,但也不放蜀军离开。蜀汉占领了交州大部分地界,都是新附未定,诸葛瞻和羊祜被丁奉拖住,时间一久便无法依照刘禅的设想加入吴国内陆的战场,而自己也有倒悬之危。
姜还是老的辣,同样是赫赫有名的大将,被迁徙到会稽的朱异也是重新披挂上阵。吴郡几乎沦陷,可会稽的吴军在朱异和钟离牧二名能将的率领下吹起了反攻的号角。魏军在吴郡的兵力已然有七万之众,可被朱异和钟离牧的四万余吴军反攻的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吴郡之地的百姓官吏多有协助吴军的动作,魏军一时如陷泥沼苦不堪言。
虞汜在复夺芜湖,丹阳二县后便回师建业,试图冲破魏军在建业四周布置的包围网。吴主孙亮查周处父亲周鲂之功,拔周处为定军将军,无难督,使其镇守芜湖抵御北方的魏军,同时抄袭吴郡魏军的侧翼。而诸葛靓引一部分人马驻守丹阳,和芜湖形成掎角之势协助周处。
无难,解烦是吴国皇室麾下最为精锐的两支队伍,其战斗力与曹魏的虎豹骑比不了,也不如昔年的陷阵营名声那么大,然而能进入这两营的兵士都堪称勇猛善战之辈。周处有了这支精兵在手,在和魏将唐彬的对阵中屡屡占得上风,狡猾的唐彬遇到了好猎手,终于是缩头不出。
魏军的急速扩张,蜀人的长驱直入都是速灭东吴的战略。然而江东之主非是昏庸无道,三吴之地亦有善战之将,虽失长江防线却力保数处大郡不失。速战速决没有成功,弊端便逐渐显露出来,江东各地的山越以及百姓自发组织战力袭扰吴蜀占据的城池,对二国的补给线骚扰不断。
山越曾经在蜀人的拉拢下作乱不断,但山越不也不是傻子。无论你是吴国还是蜀汉乃至曹魏,一律大小通吃。只要有好处就拿,有钱财就抢,遇到军队和百姓就杀!东吴的局势纷乱如此,朝廷早已无力镇压这些揭竿而起的势力,蜀军和魏军同样在局内,也无暇分身,整个江南大地战火绵延,乱成一片。
以蜀汉和曹魏的精良器械军备,击败江东不是难事儿。然而在强敌环视的基础上灭吴,便是难上加难。不能倾尽全力,时时有所顾虑,加上第三方不稳定的山贼山越乃至水贼丛生,局面已经不是三方任何一方可以搞得定了。
战况陷入胶着,形势复杂难测,就算是早有腹案的刘禅也因为魏国远远超乎意料的强势出击一时没了办法。川中的郤正,樊建,杨戏等大臣先后上书陈情,蜀汉连年征战国力虽可支撑,可雍凉三辅根基未稳,南方大陆新定,异族时常骚扰,此时军力疲惫实在不宜继续用兵。不若顾全大局,休战养兵,才是保境安民的好办法。
之前便是姜维屡屡北伐,蜀汉的国力其实是不堪重负的。到了刘禅统一国内各方的势力后,遭到了魏人的入侵然后奋起反击北伐却得硕大成果无疑振奋了官民士气。但连续的苦战,不知何时终止的战事,终于消磨掉了胜利的振奋和喜悦,百姓官民都是疲态尽露,国力虽可支撑,人心却已厌战。
第一百一十五章 蠢蠢欲动(下)
刘禅在江陵的行宫中苦笑摇头,这一战与江东势同水火,休战养兵对于巩固现今的蜀汉版图确实是正确的策略。可曹魏不会停手,吴人更不会罢休,这个疙瘩已然结死,无论是谁也解不开。想收手也要估算能否承担收手的后果,以自己的估量这是蜀汉难以负担的。
“陛下!陛下!大将军有消息了!”文立兴冲冲的快步走入书房,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刘禅对于宫殿之类的实在是没有什么要求,只是在江陵城中选择了一处较大的府邸暂作为自己的行宫而已。见文立终于带来了期盼已久的消息,刘禅也是大喜过望,打破僵局就看这封信的内容了。
论治国之策樊建,杨戏,郤正等人都是不错的咨询对象,到了战场之上还是要倚靠诸葛武侯的继承人姜维才是。早在伐吴之前,刘禅就不断的和姜维互通消息商讨战略,姜维已然有月余没有回信,如今突然来信必然是事情有了转机。
接过信件刘禅仔细观瞧,文立,文虎一文一武站在两侧眼中带有期盼的神色看着刘禅。
“嗯……这……你们看看吧。”刘禅看罢之后,脸色带有异样的把信件交给了文立和文虎观瞧。
文立和文虎接过信件一一看过也是一脸的凝重。刘禅沉默不语坐在堂中,思索着什么。期盼已久的消息却是这般摸样,其中牵涉之广远远超乎了自己的预想。
历史早已改变了运行的轨迹,却不断的在某一点上敲击着世人的心灵,好似从未改变过什么。
文立和文虎暗中交换眼色后,同时奏道:“陛下,事关重大应召集文武共同商议才是。”
刘禅点了点头,一摆手起身转入内宅。留下文立和文虎,满怀心事的去宣召。
十日之后可以集结的文武大臣纷纷从川中而至,包括郤正,谯周在内的朝中重臣也分出一部分代表应召前来。雍州凉州三辅南中南方大陆都是派遣官员带来各方重臣的看法和建议。蜀汉文武精英齐聚江陵城,共同商讨姜维信中的提案。
姜维在年少之时便时常设想用异族为援,来争夺雍凉之地。这是弱小的蜀汉蚕食曹魏的唯一途径和最佳外援。眼下魏蜀吴三国在江东较劲儿,吴国本土作战甚是顽固,蜀汉和曹魏增兵不绝,各自保证自己的利益。只是蜀汉的国力尚无法和曹魏比肩,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是曹魏占据了优势,这其中固然也有刘禅谋略失策被司马昭抢占先机的因素——可进入拉锯战后曹魏拼着内伤也不断增兵的策略着实让蜀汉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江南蜀汉想打开局面很是困难,水军被曹魏限制住,望风披靡的精锐斗具对方也有了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这个时代的能人志士们远比想象的要聪明,尤其当这些人看到了“利益”之后,倾尽全力去应对和改变的速度简直让人发指。
刘禅凭借超出当世的见识和思维占据上风,曹魏(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这……”成宿暗道不好,暗骂魏将狡猾。
“纳命来!”便在成宿分神之际,唐彬若有所持的神态转而变回狰狞之情,纵马挥刀杀来,无论声势均胜过之前一斩!
成宿力道气势本来是催到了极致,因为唐彬稳如泰山的表现反而心中生疑,虽然尽快转过念头可这一击的力道和声威都已经再难达到顶峰。
反观唐彬使诈后,全力杀来,无论力道和精神都是巅峰的发挥,这一击的胜负便可想而知——更何况唐彬的武勇本就在成宿之上。
砰然一击,唐彬狂笑而退,纵马疾驰忽前忽后杀的吴军难撄其锋攻势一阻,魏军趁机退走。
成宿静座马上没有动静,长矛握在手中斜指大地。诸葛诞纵马上前要关心一番,却见成宿哇的一声口吐鲜血颓然坠马,胸前一道血淋淋的伤口触目惊心,深可见骨。
建业之战一胜一负,孙奉以寡击众逼退吴军,火攻烧死魏军四五千人,成功阻拦了魏将牵嘉的攻势和前进的脚步。张悌和诸葛靓以多击少,虽然也是战退了魏军可自家损失惨重,张悌重伤送入城中治疗,诸葛靓心腹大将成宿更是战死当场。
“牵嘉兵力虽多不足为惧,唐彬智勇双全乃是大敌,若除去此人等若断王基一条臂膀。”建业皇宫之中,虞汜侃侃而谈。
“巨先重伤,军卒也多有折损,诸葛靓愿领罪罚。”诸葛靓跪在地上坦然领罪,一脸悲伤之情。
“仲思为朕苦战,何言其罪?朕当追谥成宿等为国捐躯的将军们,以昭吴国勇士之魂!”吴主孙亮亲自扶起诸葛靓安慰道。
诸葛靓闻言忍不住泪流满面,身为质子渡江艰辛无比,成宿勇武过人曾为江东世族招揽,然对自己不离不弃悉心教导,这份关怀怎可忘却?
谢恩之后诸葛靓忍住悲伤退到一旁,张震出班道:“丹阳失守,芜湖失陷,魏军以二县作为根基,东梁山为屏障此乃建业大患,应早做筹划防患未然才是。”
虞汜点头道:“张将军与我不谋而合,魏人想在江南立脚仍需时日,趁其立足未稳当予以痛击才是。”
孙亮闻言略有担忧的道:“唐彬狡诈无比,此人守卫芜湖,丹阳,如何取之?”
虞汜沉吟片刻道:“建业城中人马尚有五万余人,可增兵一万给孙奉使其扼守要道,留兵二万守御城池,臣自引三万人协诸葛思远,潘文龙,楼承先前往芜湖一战唐彬。”
“魏人形势未明,世洪如此,甚有不妥。”薛珝反驳道。
“各处人马不日便至,虞世宏何不多等些时日,待兵力充足再有动作?”另一名大臣习温此时也不解的问道。
虞汜颇为肯定的道:“王基之意我料得几分,既不急攻建业,必然是去攻取其他城县埋足江南之地。我方兵少,魏人才料不到我等敢于出战。此乃大好战机不可放过,望陛下成全!”
孙亮见状沉思片刻,一手猛拍龙案道:“准!即日发兵!”
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将问世(上)
虞汜出兵的提议被吴主孙亮允许,于是使诸葛靓,潘翥,楼玄整顿军马准备出城,自己则是直奔建业城中的陆府之中。
陆氏满门忠烈陆凯已死,陆喜远去柴桑未回,府中一切事务都由陆胤打理。见到虞汜不请自来,陆胤也不觉得奇怪,只是使人引入书房谈话。
陆胤看着虞汜,虞汜瞅着陆胤二人谁也没有张嘴,沉默了许久虞汜道:“御史大人可知我之来意?”
陆胤笑道:“世洪此时仍然沉得住气,显然对出征之事胸有成竹,老夫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有何老夫能帮忙的,世洪尽说无妨。”
虞汜喜道:“御史大人言重了,魏将狡猾骁勇甚是棘手,军中诸将难有其敌手,闻陆府之中藏龙卧虎因此特来求援。”
陆胤哑然一笑道:“若轮藏龙卧虎,谁及得上虞家四少,世洪手中若无猛将,那老夫也只能送客了。”
虞汜见状苦笑道:“御史大人有所不知,武勇之人军中倒是不乏,只是无人抵得上魏将唐彬。诸葛仲思手下的成伯阳都不是这厮对手,小侄这里着实没有人选了。”
“哦?成伯阳可是那个号称诸葛诞府中第一高手的成宿?”陆胤闻言一愣。
“正是此人,若非如此,安敢打扰御史大人养病。”虞汜谦逊的道。
“不瞒贤侄,府中确有合适的人选,只是都随文仲赶赴柴桑,并不在府中,恐怕老夫爱莫能助了。”陆胤想了想道,一脸遗憾之色。陆氏府中倒是有两名知兵善战的将领,但都跟随陆喜前往支援柴桑,虞汜来的可谓不是时候。
“这……哎……出征在即,那小侄告退了。”虞汜一声叹息,无奈转身便离开了陆府。
若说陆府都没有适合的人选,那么此战的胜负就要打个折扣了。然形势所迫,要攻其不备只能趁此时机发兵才有效果。否则让魏人在丹阳和芜湖站稳脚跟,那么建业将永远处于魏人的威慑之下。
三万吴军整装已毕,虞汜和诸葛靓,潘翥,楼玄分领三军向着芜湖进发。被魏军攻占的丹阳和芜湖都是建业东方的军事要地,丹杨较近,芜湖则要远一些。
常理度之,魏军自然把兵力守卫在离建业城比较近的丹阳县,而不是芜湖县。因此虞汜全军出击直击较为虚弱的芜湖,芜湖除了兵力守卫比较薄弱,更是丹阳和魏军的唯一纽带。攻克此处等于切断了被魏军攻略的江南各县与江北的联系,这也是选择芜湖下手的重要因素。
诸葛靓刚刚战败但依然被虞汜信任,自引一万人马作为先锋。为了弥补诸葛靓手下将领不足的问题,虞汜特意调遣张氏三兄弟作为副将辅佐诸葛靓。
张氏三兄弟皆以勤勉为名,武勇虽然算不上第一等,可胜在人人悍勇。就算单打独斗不是唐彬的对手,兄弟三人一起上也足以击杀唐彬了!
三万吴军轻装奔袭依旧是动静颇大,吴人胜在深知地理,擅于利用坏境躲避和侦查。虽然行踪早晚会被魏军发现,然而只要魏军速度不及自己,这一战就有七分的胜算。
诸葛靓引前锋万人一路疾奔,赶到芜湖已经是夕阳西下。暮色笼罩芜湖县城,而城外的魏军见到了吴军都是大吃一惊,迅速撤往城中。诸葛靓冷笑一声,指挥吴军一拥而上开始抢城。
与此同时楼玄的一万吴军转往东梁山进驻,占据这个险要之处,同时可以作为奇兵埋伏。
而虞汜带领的一万吴军则是面对后方摆开阵势,准备迎击从丹阳回援的魏军——吴军路过丹阳地界时就被魏军发现了踪迹——魏人的侦查网远比虞汜预料的要大得多,而吴军的目标也着实是明显了些。
芜湖也好,丹阳也好这都是吴国长久统治下的城县。城池被控制可野外的百姓却是自由的,沿途吴军不断从百姓的口中汇聚魏军的情报,形势又是比吴军预料的要严峻。
魏国并没有把芜湖当做一个堡垒经营,反而是把芜湖作为一个兵力和物资的中转站。大量的兵力和资源经过芜湖想着东方而去,那是吴国的另一个大郡,吴郡。
吴郡的兵力也是不多,若是魏军倾力袭击,多半也是守不住的。而吴郡地处偏僻,可依然有水陆港口。一旦占领了吴郡,从徐州广陵泛舟而下便可抵达,这条路线比起走芜湖要牢靠得多。
若是魏军在吴郡不断的屯聚兵力,南可以攻略会稽等地,而向西则和建业的吴军分庭抗礼,等于把三吴之地硬生生的分裂掉。这样的策略比起当初吴军急于猛攻许昌的决策显然高明了十倍不止,让虞汜等人如何不急?
面对万余吴军的围攻,芜湖魏国守将带着三千魏军拼死相抗。然而战火却并非从芜湖开始,而是东梁山。
就在诸葛靓的吴军进逼芜湖城之时,东梁山方向杀出了一支魏军,卷起滚滚烟尘来援芜湖。楼玄一军的目的也是东梁山,恰好半途截住了这支魏军,两边也不答话抡刀便是相杀!
这支魏军兵力在六七千人上下,战斗力极其强悍,当先一员魏将大刀翻飞杀的吴军纷纷后退。楼玄在阵中望见脸色一变,急忙使人通传诸葛靓和虞汜两支人马前来助战,因为这支魏军赫然是让吴人望风丧胆的唐彬!
即便是作为枢纽,芜湖的重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唐彬的任务便是守卫芜湖,因此长期屯兵在东梁山之内。本来是打算黄雀在后,哪知道吴军兵分三路目的明确,魏军没到芜湖城下救援就和楼玄这一万吴军杀个不可开交。
楼玄乃是文官出身,武艺在文官之中是不凡,在武将之中就属平常了。唐彬的骁勇楼玄心中有数,只是指挥兵将上前阻挡。吴军越是如此,唐彬心中越是有数,东吴的名将不是战死就是被贬,能拿得出手的都要低上两个档次。眼前这只人马若是丁奉,朱异之辈领兵,自己绝对讨不到便宜。
魏军连番猛烈突击,楼玄的吴军阵势开始动摇,渐渐支撑不住。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不是狭路,可也是谁也不愿意退缩的正面冲击。魏军的兵将战力比起吴军要强上一个档次甚至更多,加上唐彬的指挥和身先士卒,绝对不是楼玄能够顶住的。
幸好此时离得较近的诸葛靓使张氏三兄弟引兵三千赶来助战。张布,张惇,张恂兄弟三人都是吴国官吏,三口大刀顿时加入战局,转眼间逆转了战场的局面。
一万三千吴军夹击七千魏军,近倍的兵力已然是苦战,张氏兄弟三人的勇猛更让魏军吃到了苦头。魏军的冲击力减弱,楼玄趁机指挥吴军开始反扑,只要魏军的锋锐磨平,用优势兵力作战的吴军依然有着六七分的胜算。
唐彬锐眼如鹰,冷哼一声,战局关键便在张氏兄弟三人身上,击败这三人,楼玄的吴军一样是不堪一击。想到这里,唐彬纵马扬刀却是直冲楼玄的中军,背后两千余魏军精锐相随,声威大震。
“挡我者死!”唐彬狂吼不止,引起正面吴军的骚乱。吴国兵将不断的被魏军击杀,原本厚实的阵势硬生生被唐彬冲杀得几近崩溃。
魏人悍勇,楼玄也是不怕死的,手中宝剑高举叫道:“我若战死,指挥权交由副官,副官战死依序传下。大吴江山社稷在此一战,殉国而死,为臣之幸也!”言罢楼玄亲冒箭矢,率军奋勇拼杀,完全豁了出去。
“大人小心!哇……”一名吴国将领见楼玄露出了破绽顿时挺身相护,被唐彬一刀劈于马下。
“汝之忠诚,唐彬记下,汝之首级,唐彬取了!”唐彬手中大刀疾斩,嘴里却是赞许有嘉。东吴同时被魏蜀两国入侵,大好河山已丢半壁,人心惶惶军无战心。此等时刻还有楼玄,张悌这种视死如归的将领,不得不让人赞叹。
面对强敌,楼玄毫无惧色,手中宝剑挥舞力战唐彬,咬牙切齿大声呼喝杀的如痴如狂,招招式式都是同归于尽的路数。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唐彬的武艺远在楼玄之上,手中的大刀已然占据优势;楼玄的手段远不是唐彬对手,武器长度也不及对方。
这样的战局结果早已注定,大刀毫不留情嵌入楼玄体内,楼玄一脸正气忍痛挥剑,却是被唐彬闪身躲过。
“哎……”
一声叹息大刀猛然抽出,楼玄心怀救国之志,腹有治国之策,却不幸殒身战场,只剩下一缕英魂长存于书帛之内,永世不灭。
“大人!贼子死来!”楼玄方自落马,斜刺里一名吴将杀出,愤怒之情溢于言表,手中大刀狂斩而下!正是吴国大将张布!
“当!”
“哈,差得远了。”只觉得对方力道十足,唐彬嘴里却是无比轻松的嘲笑道。
“吃我一刀!”唐彬正要反攻,身侧又是一名吴将轮刀杀来,正是张布之弟张惇!
“当!”
“嗯,只有这点能耐吗?”唐彬再架过一刀,手臂忍不住发麻,然而神态自若一副毫不费力的模样。
“我来!”暴喝声从身后响起,吴将张恂拍马赶到,手中大刀如两位兄长般的飞斩而下,直取唐彬后脑!
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将问世(下)
张家三兄弟力拼魏国大将唐彬,兄弟三人呼喝声此起彼伏,大刀轮流落下不给唐彬丝毫喘息之机。唐彬纵然武艺高于三人中的任何一人,可在无间断的猛砍之下一时也是只有招架之功,少有还手之力。
唐彬被缠得死死不得分身,七千多魏军在过万吴军的反攻之下渐渐呈现不支之象。这支魏军在东梁山本是作为伏兵,而数日前刚刚和诸葛靓,张悌的吴军激烈交战过,其中泰半魏军身上都是带伤作战,其战斗力自然要减弱几分。
唐彬见状急忙召唤众军撤退,同时奋力抡刀冲破张家三兄弟的包围网。张布,张惇,张恂兄弟三人一看唐彬要跑,顿时精神大振施展浑身解数硬拼唐彬。
三杆大刀好似风车一样轮番而至,三人虎口各自崩裂依旧是不惜体力的猛攻不止。唐彬也好不到哪儿去,杀了楼玄之后一口气儿还没匀呼过来,又遇到这么三个悍勇不怕死的,双手虎口也早崩出了血。
矮身躲过侧翼飞来的一刀,抬手架住硬头皮来的一刀,奋力抡刀和张恂互砍一刀后,唐彬急忙勒马突围。张布咆哮着抡刀再砍,唐彬无奈之下勉力一闪,只觉得后背生疼。张布的大刀在唐彬背上留了一刀血淋淋的口子,而唐彬也如愿以偿的脱离了三人的攻击范围。
有了唐彬的指挥和掌舵,魏军开始迅速的突围退往东梁山。芜湖那边战鼓声呐喊声也是不绝于耳,这个时候芜湖是指望不住的,只好逃亡东梁山。毕竟大批的魏军都去攻略吴郡,去东梁山也算有个就应和依靠。
吴军乘胜追击,然而毕竟主将阵亡,号令一时难以统一,无法形成有力的包围网。因此张氏三兄弟带着四五千吴兵追在前面,后面是两千多吴军慢了几步,而原地还有一两千吴兵给楼玄收尸。这样的队伍也只是借着胜利追打落水狗,若是遇到训练有素的敌军是必然要崩溃的。
魏军且战且退不多时就逃入了东梁山之中,东梁山是一座大山,其中算不上险峻然而水草却是丰盛。魏军在此盘桓半月早摸熟了地势,而吴军却不是特别熟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吴兵本土作战但军队来自四面八方,怎么会熟悉东梁山的地形呢?
魏军的跑的极快,吴军越是追赶越是追不上,张家三兄弟一心要杀唐彬渐渐的和大军脱离。
魏国兵力雄厚,然而分兵各处加上正面压制建业的魏军就有五万,因此唐彬手中也不过是万余人的配置。其中三千多人还在守卫芜湖城,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兵力在东梁山设伏,白白错失了这重创吴军的好机会。
穷追不舍之下,唐彬勃然大怒,带着三四千魏军调转马头舞刀来战吴军。张家三兄弟追赶得急,身后仅有一千余人,见唐彬迎面杀来兄弟三人凛然无惧,各自抡刀来战!
张布刀法奔放好似奔雷滚滚,大刀快若闪电杀的马前鲜血四溅;张惇刀势古朴如同山岳静峙,铁刀横劈竖斩有板有眼凡是近身的魏兵魏将无不惨呼胆寒;张淳刀招绵密宛若涓涓细流,舞动密不透风,魏军无论从哪个方向来攻,最终都是饮恨刀下。
有这三兄弟开路,千余吴军气势磅礴,奋力痛击魏军一心前冲,心无旁骛。
唐彬只觉得背后疼痛万分,眼中却是有了得意之色,当下吩咐魏军群起而攻之把兄弟三人冲散,而自己立马阵中养精蓄锐。魏军得到主将的指令纷纷纵马冲击,步卒也是上前拼命,渐渐的把吴军分割为数块。吴军明知魏军的意图,奈何兵力薄弱又没有什么阵势,等到发现事情不妙已然被魏军围的动弹不得。
“速速和左军汇合!”张布抡刀居中,招呼身旁二三百吴军向左翼靠拢。
“哪有这般容易?哈,放箭!”唐彬没有上前作战,却是组织了二百多名弓箭手找到一处地势较高的山坡乱箭射向吴军。
弓箭虽然不多,可居高临下也是极大的威胁。吴军举步维艰,而魏人的弓弩手可以瞄准了再射,如此的杀伤力和是吴军承受不起的。张布身旁吴军顿时中箭倒下的就有百余人,余下兵力更显单薄一时岌岌可危。
看到兄长危在旦夕离得近些的张恂急红了眼,杀红了刀,口中怒喝连连,纵马扬刀奋力向张布所在冲杀!另一端的张惇一声不吭,亲自冲锋在前一步一个脚印也向着张布的方向靠拢。凭借兵力张惇和张恂这两只吴军都是难以动弹,只能依靠二人的武勇开路。
兄弟三人勇猛无比,要说起冲击力却是非大哥张布莫属。无论是性格还是刀法的套路都是张布最适合也最擅长冲杀。魏将唐彬对于三人看得十分透彻,用弓箭手射杀最勇猛的张布遏制其行动,调动冲力较弱的张惇和张恂突围,无疑一招妙手。
这里交战喊杀声震彻山谷,本来落在后方的吴军纷纷闻声赶来助战。唐彬见时间紧迫,双眼锁定张布道:“就是你了!”言罢纵马带着亲兵二百余人猛然冲下山坡,直取张布!
张布身边仅剩十余人,猛将至此早已无力破围只能舞刀招架,遮拦箭矢勉力支撑而已。后方援军将至,张布竭尽全力支撑,只要撑过这一时便足够了。可战团中突然冲出百余人,魏将唐彬疾驰而至,大刀接着马速豁尽全力的一斩兜头砍下!
“大哥!”
“大哥!”
张惇和张恂兄弟二人早看到唐彬冲入战团,苦于被魏军隔得较远见状各自悲呼,手中大刀再不顾什么章法奋力剁向魏军,心中却是凉了半截——远水解不了近渴,鞭长莫及啊……
恶风笼罩张布周身,生死之时方显勇者本色,张布暴喝声迭起,大刀同样运足力道去劈杀唐彬!面对唐彬这势在必得的一刀张布不能去架,就算架得住一刀,绝对挡不住第二刀,哪怕抵得住第二刀也难以遮拦第三刀。采取防御手段就弱了气势,处于劣势弱了气势,武艺上再有一些差距,这是必死的境地。
“喝!”张布心中明镜般清楚即便是对攻也未必能够活命,仍旧毫不犹豫的抡刀砍杀!
这一刀,求的是一线生机!
这一刀,求的重创敌将!
这一刀不计生死只求伤敌,愿阵亡之后,兄弟手足可避免自己的命运……
唐彬冷笑一声,手中大刀速度陡增,依照自己的推算斩杀张布之时,对方的刀绝对砍不到自己身上的。
“嗖!”
“噗!”
“呃……”
“退兵!”
千钧一发之际远端冷箭突至面前,唐彬心有警示却已来不及躲避,那箭势头正猛狠狠射入唐彬肩窝之中!唐彬双臂正舞刀运力,被此箭重创顿时攻势萎靡。来不及斩杀张布,只好回刀遮拦张布拼死一击……
两杆大刀狠狠砸在一处,唐彬一手形同残废大刀应声而飞,张布大刀去势未止飞斩唐彬头颅。唐彬俯身躲避,头盔被张布一刀砍飞,随之些许毛发也是飞舞一片。
四千多魏军说撤便撤,保着唐彬片刻功夫就跑个无影无踪。第一线的吴军仅存不足二百人,根本无力追赶数量如此庞大的魏军,纷纷颓然倒地大口的喘息着。
反倒是侧翼衣着各异的百余骑兵飞驰急追,一名少年人物白马银甲,手中鬼头刀锋芒四射,不断砍杀落在后方的魏军。张布兄弟三人死里逃生,心中各有感激,聚在一起不胜唏嘘。
银甲少年带着一百多骑壮士纵横驰骋竟然是拦下了四五百魏军。只见银甲少年和百余骑士不断的盘旋削消,那四五百魏军赫然被围困当中,不过几个来回就七零八落死伤狼藉。
张布见状带着兄弟张恂,张惇和残兵二百余人也加入战团,同时后方吴国大军也堪堪赶到战场之中。数百魏军被屠戮殆尽,张布拍马上前抱拳道:“在下骑都尉张布,多谢小兄弟救命之恩,敢问小兄弟姓名,他日也好报答!”
“举手之劳将军何必言谢,贼将伤退力竭,可速速追杀!”银甲少年不以为意的一笑,旋即提议道。
张惇,张恂兄弟此时也上前抱拳道:“多谢恩人救了我家兄长,敢问恩人姓名。”
银甲少年道:“在下周处字子隐,吴郡人士。”周处自我介绍之后,双眼有所期待的看着张布。
张布见这少年一双虎目炯炯有神盯着自己,不知为何觉得热血沸腾,再一想唐彬负伤弃刀而逃,于是当机立断道:“也好,某兄弟三人跟随小兄弟一起追杀贼军!”
周处哈哈一笑道:“爽快!走!”一声令下百余骑士马鸣不断,发足狂奔而去。张布交代身后兵将一声,和张惇,张恂兄弟三人也跟随追了下去。
只看叫做周处的这个银甲少年带领骑兵截杀数倍于自己的敌军,便知道这趟追击一定会有所斩获。
第一百一十五章 蠢蠢欲动(上)
江东连番大战百姓苦不堪言,魏,蜀,吴三方势力犬牙交错,战局胶着不下,远远超乎了三方的预料。魏军在建业,芜湖,丹阳,吴郡,会稽,柴桑等地频频与吴国兵将交锋,互有胜负。蜀汉也在荆州,交州,柴桑与吴军先后对战,收获甚微。
老谋深算的司马昭不断增派兵力开赴战场,对于江东这片肥沃的土地势在必得!早有打算的刘禅也暗自调遣兵马频频深入吴境,试图在东吴的版图上挖出自己的战略要地。
吴主孙亮面对亡国之急,先后下诏重新启用了丁奉,朱异等一批之前被贬的老资格将领,同时大胆任用虞汜,周处,薛莹,诸葛靓,吾彦等年轻将领在各地与魏蜀大军抗衡。率领游军在外的陶睿和陆喜两支人马先后遭到魏国大将王基的重创,幸得陆抗带着残部及时赶到与二人汇合,三人汇聚了五六万残兵在建业外围与王基对峙。
朱异,丁奉,钟离牧,刘俊等一干吴国将领镇守各个州郡奋力支撑吴国的国运,明知建业处于魏军的战略包围之中也是无力相救。长江之上尽是魏国和蜀汉的战舰,江东水军大都督周炳,留守柴桑的副都督陆昌先后战死。除了内陆湖泊的少数水军之外,闻名遐迩的江东水师就此不复存在。
其中蜀汉的水军最为精良,战舰的大小与当代的楼船无异,可用轮叶的方式为主要动力,辅以常规的船桨等手段,无论是顺流还是逆流,均是动力十足。偌大个战船经过蜀汉的改造和设计后其灵巧程度不逊于普通的小船。在火力方面除了投石之外还配备了弩车等破坏力十足的机械武器,可谓当世之最!
魏国战船无数,其数量远远超过了蜀汉水师,虽然逆流作战可凭借数量的优势也让蜀汉水师颇有应接不暇的味道。随着不断的攻略吴国郡县,江东船厂之中大批库存船只都被源源不绝的魏兵缴获使用,从而更加壮大了魏国水军的力量。
一者凭质,一者凭量,江东水师的惨败可谓是必然结果了。
蜀汉大将黄崇,罗宪水陆并进围攻柴桑不下,刘禅亲督两万精兵在江陵压阵也是无用。蜀人要柴桑,魏人也看中了柴桑,东吴大将吾彦在水师全军覆没的情况下只是清野坚壁固守柴桑。谁能包围柴桑,谁就会最终占领柴桑。
只是蜀军和魏军分居柴桑东西两侧,都想利用对方消耗柴桑吴军的战力,又怕被对方抢占了先机,于是双方处处制肘,明争暗斗,互不相让。若是张开旗鼓大战一场,双方又怕江东得了渔翁之利,三方胶着不下,困局由此而生。
刘禅本欲引军东进,凭借精锐御林军一除魏军,可战场上却是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罗宪带着近千精锐御林军阵前与魏军交战所向披靡之刻,魏军也亮出了应对的手段。大批的魏军身着重甲,手持铁棍加入战局。
魏人的战甲和铁棍显然不是用寻常的金属打造,虽然不能和蜀汉的精锐斗具相提并论,但蜀军一刀砍下虽是砍得入,却是斩不断。相反魏军的铁棍可谓分量十足,不求破你护甲,只是抡到身上,便足以让蜀汉御林军骨折肉裂。混战一场所向无敌的御林军赫然折损了五百余人,蜀军大败而归。
另一方面,蜀汉治下的雍州和凉州包括三辅地带连续用兵不断,导致了内部各城县兵力不足。而蜀汉针对世家大族的严苛政策也因自身武力威慑的减弱而频频激化矛盾冲突。寻常的平头百姓本是受益者,然而被魏国统治了几十年,人心向汉的真就不多。加上大部分家庭都有亲人捐躯战场,即便得到了蜀汉政策上的利益,内心深处始终是缺乏忠诚度的。
廖化和霍峻的军队重点布防在雍凉边界,抵御异族的侵袭,姜维和柳隐的军队又要防备洛阳和并州的魏军。内部的空虚给了作乱分子可趁之机,在各地不断的有百姓或是贼兵揭竿而起,其规模不过百余人甚至数百人,可接连的爆发无疑让人感到担心。
洛阳的魏国大将钟会此时派遣得力干将分别逼近函谷关和河内城,牵扯姜维与柳隐不得抽兵。而姜维同样派遣部将协助各方守将抵御魏军,柳隐则是自引一军镇守河内。
江东之地成为了当下最大的绞肉机消耗魏国蜀汉吴国三方的国力,而魏国晋公司马昭亲自坐镇新野,对于荆州和新城,魏兴的蜀军虎视眈眈。蜀国方面庞宏引兵两万五千人固守边界,不断的构筑防御工事,而原本要东下支援黄崇的刘禅也只能在江陵按兵不动。
蜀将诸葛瞻引兵五万在揭阳岭等地先后与吴国交州人马大战数次,终于是攻克了交趾郡与蜀将羊祜胜利会师。然而交州之大并不次于蜀汉的南中地区,吴军处处阻击处处设伏,若非诸葛瞻手下的蛮兵惯了翻山越岭,早就被吴军击败了。
好在羊祜和诸葛瞻连番设计接连的分兵攻取交州郡县,杀伤吴军的有生力量,交州吴军终于不再出击,开始逐一的固守城池不出。蜀军趁机接连攻克城县,占领交州。当诸葛瞻和羊祜大军抵挡南海郡时情况发生了些许的变化,被贬居南海的吴国大将军丁奉受诏重新启用,组织了大量的人力和兵力挡住了蜀军前进的道路。
诸葛瞻和羊祜均是当代的俊彦,而丁奉则是孙氏的元老功勋。不仅仅是作战的经验上无可比拟,更重要的是丁奉振臂一呼原本慌乱无心恋战的吴国兵士突然之间都有了主心骨,全心全意的听从这老将的指挥回到战场之上。凝聚人心,振奋士气,到了这个时候远在建业的吴国皇帝孙亮或许才会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
丁奉在交州崛起,虽然不能击退蜀军,但也不放蜀军离开。蜀汉占领了交州大部分地界,都是新附未定,诸葛瞻和羊祜被丁奉拖住,时间一久便无法依照刘禅的设想加入吴国内陆的战场,而自己也有倒悬之危。
姜还是老的辣,同样是赫赫有名的大将,被迁徙到会稽的朱异也是重新披挂上阵。吴郡几乎沦陷,可会稽的吴军在朱异和钟离牧二名能将的率领下吹起了反攻的号角。魏军在吴郡的兵力已然有七万之众,可被朱异和钟离牧的四万余吴军反攻的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吴郡之地的百姓官吏多有协助吴军的动作,魏军一时如陷泥沼苦不堪言。
虞汜在复夺芜湖,丹阳二县后便回师建业,试图冲破魏军在建业四周布置的包围网。吴主孙亮查周处父亲周鲂之功,拔周处为定军将军,无难督,使其镇守芜湖抵御北方的魏军,同时抄袭吴郡魏军的侧翼。而诸葛靓引一部分人马驻守丹阳,和芜湖形成掎角之势协助周处。
无难,解烦是吴国皇室麾下最为精锐的两支队伍,其战斗力与曹魏的虎豹骑比不了,也不如昔年的陷阵营名声那么大,然而能进入这两营的兵士都堪称勇猛善战之辈。周处有了这支精兵在手,在和魏将唐彬的对阵中屡屡占得上风,狡猾的唐彬遇到了好猎手,终于是缩头不出。
魏军的急速扩张,蜀人的长驱直入都是速灭东吴的战略。然而江东之主非是昏庸无道,三吴之地亦有善战之将,虽失长江防线却力保数处大郡不失。速战速决没有成功,弊端便逐渐显露出来,江东各地的山越以及百姓自发组织战力袭扰吴蜀占据的城池,对二国的补给线骚扰不断。
山越曾经在蜀人的拉拢下作乱不断,但山越不也不是傻子。无论你是吴国还是蜀汉乃至曹魏,一律大小通吃。只要有好处就拿,有钱财就抢,遇到军队和百姓就杀!东吴的局势纷乱如此,朝廷早已无力镇压这些揭竿而起的势力,蜀军和魏军同样在局内,也无暇分身,整个江南大地战火绵延,乱成一片。
以蜀汉和曹魏的精良器械军备,击败江东不是难事儿。然而在强敌环视的基础上灭吴,便是难上加难。不能倾尽全力,时时有所顾虑,加上第三方不稳定的山贼山越乃至水贼丛生,局面已经不是三方任何一方可以搞得定了。
战况陷入胶着,形势复杂难测,就算是早有腹案的刘禅也因为魏国远远超乎意料的强势出击一时没了办法。川中的郤正,樊建,杨戏等大臣先后上书陈情,蜀汉连年征战国力虽可支撑,可雍凉三辅根基未稳,南方大陆新定,异族时常骚扰,此时军力疲惫实在不宜继续用兵。不若顾全大局,休战养兵,才是保境安民的好办法。
之前便是姜维屡屡北伐,蜀汉的国力其实是不堪重负的。到了刘禅统一国内各方的势力后,遭到了魏人的入侵然后奋起反击北伐却得硕大成果无疑振奋了官民士气。但连续的苦战,不知何时终止的战事,终于消磨掉了胜利的振奋和喜悦,百姓官民都是疲态尽露,国力虽可支撑,人心却已厌战。
第一百一十五章 蠢蠢欲动(下)
刘禅在江陵的行宫中苦笑摇头,这一战与江东势同水火,休战养兵对于巩固现今的蜀汉版图确实是正确的策略。可曹魏不会停手,吴人更不会罢休,这个疙瘩已然结死,无论是谁也解不开。想收手也要估算能否承担收手的后果,以自己的估量这是蜀汉难以负担的。
“陛下!陛下!大将军有消息了!”文立兴冲冲的快步走入书房,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刘禅对于宫殿之类的实在是没有什么要求,只是在江陵城中选择了一处较大的府邸暂作为自己的行宫而已。见文立终于带来了期盼已久的消息,刘禅也是大喜过望,打破僵局就看这封信的内容了。
论治国之策樊建,杨戏,郤正等人都是不错的咨询对象,到了战场之上还是要倚靠诸葛武侯的继承人姜维才是。早在伐吴之前,刘禅就不断的和姜维互通消息商讨战略,姜维已然有月余没有回信,如今突然来信必然是事情有了转机。
接过信件刘禅仔细观瞧,文立,文虎一文一武站在两侧眼中带有期盼的神色看着刘禅。
“嗯……这……你们看看吧。”刘禅看罢之后,脸色带有异样的把信件交给了文立和文虎观瞧。
文立和文虎接过信件一一看过也是一脸的凝重。刘禅沉默不语坐在堂中,思索着什么。期盼已久的消息却是这般摸样,其中牵涉之广远远超乎了自己的预想。
历史早已改变了运行的轨迹,却不断的在某一点上敲击着世人的心灵,好似从未改变过什么。
文立和文虎暗中交换眼色后,同时奏道:“陛下,事关重大应召集文武共同商议才是。”
刘禅点了点头,一摆手起身转入内宅。留下文立和文虎,满怀心事的去宣召。
十日之后可以集结的文武大臣纷纷从川中而至,包括郤正,谯周在内的朝中重臣也分出一部分代表应召前来。雍州凉州三辅南中南方大陆都是派遣官员带来各方重臣的看法和建议。蜀汉文武精英齐聚江陵城,共同商讨姜维信中的提案。
姜维在年少之时便时常设想用异族为援,来争夺雍凉之地。这是弱小的蜀汉蚕食曹魏的唯一途径和最佳外援。眼下魏蜀吴三国在江东较劲儿,吴国本土作战甚是顽固,蜀汉和曹魏增兵不绝,各自保证自己的利益。只是蜀汉的国力尚无法和曹魏比肩,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是曹魏占据了优势,这其中固然也有刘禅谋略失策被司马昭抢占先机的因素——可进入拉锯战后曹魏拼着内伤也不断增兵的策略着实让蜀汉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江南蜀汉想打开局面很是困难,水军被曹魏限制住,望风披靡的精锐斗具对方也有了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这个时代的能人志士们远比想象的要聪明,尤其当这些人看到了“利益”之后,倾尽全力去应对和改变的速度简直让人发指。
刘禅凭借超出当世的见识和思维占据上风,曹魏(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