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部分阅读
地上,被后面的同伴踏成肉泥,或是被后方摔下来的同伴砸个半死,然后踏成肉泥……蜀军可没有时间布置绊马索,就算布置了鲜卑人也是看得到的,这是怎么了?!
定睛一看鲜卑骑兵暗道自己大意了,原来蜀军射出的箭矢之中有部分竟然是铁箭!铁箭的箭尾处拴着绊马索,那铁箭有的扎入战马身体里,有的扎在人身上,更有的直接射入了地下,于是在鲜卑骑兵之中便有了一道道没有规矩的“绊马索”。
骑兵冲刺的速度是极快的,就算看到了也来不及反应,更没空暇提醒别人,鲜卑骑兵眼看离着蜀军阵势不过二十步的距离,想退也是退不了,只能奋力向前,只是在骑兵队伍之中已然遍布蜀军精心设置的“绊马索”了。
“陛下,敌骑的阵势已乱,是否要全力出击?”文虎策马来到刘禅身侧问道。
刘禅冷哼一声道:“动手把,速战速决!”
文虎应允一声领命去了,随之出现的却是三千余名奇怪的蜀军。这些蜀军人人背负五六支甚至更多的长枪!这长枪的样式和大小长短与平时蜀汉的长枪完全不同。鲜卑骑兵虽然不清楚蜀人要做什么,不过却感到了危险,那绝对是要命的东西啊。
箭矢飞泻不停,而箭矢中夹杂的长枪更是威力惊人!那长枪被孔武有力的蜀军投掷而出,成百上千的落下,让鲜卑骑兵几乎吓破了胆!箭矢射在身上都是要命,这么大的长枪飞下来那更是必死无疑!
“不好!快快进兵支援!”后方的鲜卑叛将见了急忙催动步军冲锋,却是于事无补。
长枪固然不能像弓箭般射个不停,可五六轮甚至二三轮的投掷就足以震慑敌军。同样是远程攻击,冒着箭雨冲锋鲜卑骑兵习以为常,可冒着枪雨冲锋感觉是截然不同的。视觉的震撼和心灵的冲击,这就是蜀汉投掷战法的精华所在,而其起源却是平定南方大陆时学到的。
马氏一族不得人心,又无精锐的士卒使用,这等学习海外的战术可谓是四不像。然而被蜀汉引入军队中之后,经过几次试验和揣摩,刘禅便发现了这一战术的好处。用来对付异族或是对付曹魏的铁骑,这投掷长枪的战术无疑都是一大利器!
鲜卑族好杀斗狠,但不代表这些人不怕死。长枪好似雨落,任谁都是拼了命的掉转马匹躲避逃跑。可这个时候文鸯和关彝两名勇将已然带令兵马赶到战场,毫不犹豫的切入了鲜卑骑兵阵势之中。绊马索完全打乱了鲜卑骑兵的阵势和节奏,投掷战法更是让这些嗜血如狂的恶人们尝尽苦头,于是在关彝和文鸯两支人马的夹击之下,鲜卑两万骑兵顿时崩溃!
三面受敌,鲜卑骑兵只能向后方逃跑。可后方正是自家源源不断赶来的步兵,于是步骑异势互相碰撞,整个军队就这样土崩瓦解再也形不成有效的战力。
骑兵跑的倒是快,可怜鲜卑步兵被撞得七荤八素,遭到蜀军的三面围杀。城中的霍弋见蜀军如此轻易就获得了大胜不禁喜出望外,带着尚有体力的千余蜀军也开城夹击鲜卑残部。四方合击之下,鲜卑步卒损失惨重,仅有两千余人逃出重围,余者尽被杀戮!
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域之战 (下)
期盼已久的援军终于到来,冥安城内的军民都是喜出望外,纷纷出城迎接蜀汉皇帝刘禅的御驾亲征!发自内心的喜悦欢呼以及泪水在每一张脸上都见得到,就在早些时候还没有人相信自己会得救,有的不过是一个渺茫的希望罢了。
击败鲜卑大军之后,蜀汉后续的运输队也开始陆续抵达,带来的物资和军械都是为冥安的军民注入新的活力。刘禅看着霍弋和六七千伤兵,眼眶不禁湿润,与霍弋抱头痛哭。
一夜休整之后,刘禅分兵五千留给霍弋守城,率领蜀汉大军继续出发,寻求异族决战。西域异族之患不在于能否战胜异族,而在于难以一举将其歼灭。这异族联军说穿了就是无数部族聚集在一起,一帆风顺的时候抱成一团,可若是接连的受挫必然会各自退缩。到了那个时候光是消灭这些部族的时间和精力就足以让蜀汉被拖垮了,不仅要重创异族的有生力量,更要在其心里埋上恐惧的种子!
冥安城下的一战鲜卑族除了万余骑兵外,可谓是再也拿不出什么力量。为了迎击蜀主刘禅的大军,鲜卑族在原本围城的基础上又是召回了附近各处的族人来阻击刘禅,可结果却是让人大失所望。鲜卑族的战败若只是个意外,对于蜀汉来说还有寻求决战的机会,可若是再战胜几个部族,这些异族定然是采取避重就轻,一击不中远扬千里的作战方式。
因此刘禅把决战的时间提前,主动出击用自身来吸引异族的大批军队。鲜卑族的战败和蜀汉皇帝带着三万步兵“漫步”野外一比,简直是可以忽略不提。刘禅的吸引力无疑是最大的,无论是异族还是异族身后的钟会,就算明知蜀人的意图也会奋不顾身的前来一战!这一战若是成功,蜀汉将陷入极大的混乱,况且异族的优势也是过于绝对了,无论在兵力上还是在兵种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整个凉州的异族很快便接到了消息,开始向着冥安附近集结。刘禅的大军不急不缓的开始收复被异族攻占的一座座城池,同时击退了数波小规模的骚扰。蜀汉的军队似乎也得到了消息,姜维,柳隐等蜀汉大将纷纷引兵回援,可异族也并非是不懂形势,早已分出了部队在各个要路截击蜀汉的援军。
雍凉大地之内的异族和汉军不断交战,有上万人的大战也有千余人的小战,可无论大战还是小战,雍凉境内的异族军队绝大多数都想着西北的冥安聚集,留下来的异族军队不足以守御城池,又是不得人心,开始被蜀军逐一的攻破!
局外人看来如此,局内人却是只知疯了一般的去围杀刘禅。这是一场赌局,除了赌桌是刘禅设定以外,余下的都是异族说的算,而台面上的赌资异族更是在刘禅的数倍乃至十倍以上。无论是钟会还是西域各族的首领,在拥有如此大优势的情况下,无法拒绝来自蜀汉的挑战。就算你刘禅有什么奇招妙策,难道我还怕你不成?越是聪明绝顶的人物,越是自信或是自负,当然来自刘禅的挑战也过于托大了。
半月之后在冥安附近聚集的异族步骑足有十一二万人马,但却迟迟没有动作。任凭冥安城中的蜀军如何紧张,这些异族丝毫都没有攻城的意思,只是不断的哨探和等待,等待更多的军队前来汇合。异族的来势汹汹不代表没有头脑,刘禅的蜀军离这里不过百余里罢了,一举一动都在异族的眼皮底下,异族需要的是耐心等待战机的出现。
不知道为什么刘禅的心情特比的好,与敦煌的天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年身居宫中被陈袛黄皓牵着鼻子走时未曾有过这种感觉,初次用兵被邓艾几乎斩杀当场时也没有如今的体验,甚至攻克雍凉三辅乃至长安时也远不如眼下的喜悦。征伐天下的意义不在于黎明百姓,也与安居乐业无关,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
是的,在大众眼里这是无比自私,更是不可容忍乃至发指的。为一个人的私欲陷天下人于战火之中,导致生灵涂炭的场面,没有人不去谴责。可是刘禅想问,为什么人有了抱负之后不可以去为之奋斗呢?
当一个人的抱负是安居乐业,人们会鼓励其实现;当一个人的抱负是州郡和谐,人们会鼓励其去奋斗;当一个人的抱负是一统天下,一样会有人为之奋斗和追随。
这一战无论生死,此生无憾!行险一搏是刘禅自认为最好的选择,孤注一掷更是解决异族之乱的唯一途径,魏人的国力仍旧是强于蜀汉,吴人却开始休养生息,蜀汉若是被异族拖累,流血流汗的几年硕果便付之一炬。
与其等死不如搏命!
这颗毒瘤看起来可以忍耐,然与苟且偷生何异?天下大势瞬息万变,不能抢占先机也要有所准备,然异族不除便如芒在背,任凭天下大势如何发展,蜀汉也永远无力准备。
男子汉大丈夫就要放手一搏,刘禅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就算倒在路上也是无怨无悔。
蜀军摆出一副浑然不知异族在侧的模样依旧是每日攻城略地,大方的给异族时间汇聚战力。终于在五六日之后,异族的军队已经达到了十六七万之众!这个时候蜀军似乎也感到了大战将至,抢先有所动作了。
蜀军放弃了正在攻打的敦煌郡,而全军转往三危山而行。三危山在敦煌县东南七十里外,东西延绵十余里其中峰峦无数堪称险境。昔年三苗乱荆州江淮,是以有“窜三苗于三危”的历史记载。蜀军转往此处必然是预料到了危险,因此借用地势来阻击异族联军。
对于蜀军的动向异族采取了严密的监视,蜀军一动,异族十万骑兵,六万多步兵便全力奔驰前往三危山。这三危山虽然险峻易守难攻,可是攀登也是极为困难的。即便异族的十万骑兵不能拦得住蜀军,但蜀军也难以在异族大军抵挡前全师都登上三危山。
看着异族大军风卷残云般的消失在视线之中,冥安守将霍弋眼带忧虑,纷纷城中兵将做好出征的准备。即便是刘禅不许霍弋参战,可身为朝中大将,怎肯看着刘禅亲身冒险呢?
异族骑兵一路疾驰很快抵达了三危山,只见附近并没有蜀军的影子,而异族布置在附近的探马竟然折损了大半。等到近十万骑兵在山下盘桓一段时间后,才有被蜀军杀散的斥候回来禀报。原来蜀军在这三危山上早有安排,绳索木梯等一应之物俱全,三万蜀军几乎不费什么功夫便上了这三危山,临走之前更是对着异族的斥候展开了突袭,并且获得成功。
异族不过是蛮夷之辈,听了蜀军如此狡猾忍不住破口大骂。这近十万的人和马匹在山下人鸣马嘶,动静是极大的。山中的蜀军见藏不住也各自露出头来挑衅异族攻山。蜀军早有准备,辱骂挑衅的话语用的都是各族语言,加上刘禅命人制作的简易喇叭扩大音量,山谷之中再有回声,不仅仅是骂的过瘾,更是声威大振!蜀人的挑衅举动和不断的辱骂气的异族哇哇乱叫,只是骑兵难以攻山,而步兵还没有抵达,一时间虽是各自回嘴反击,可没有组织又不怎么会说汉语,对蜀军的打击近乎为零。
无奈之下异族骑兵只能把三危山围住三面,其中西侧乃是大泉河,异族只是陆上军队无法包围这水道。而大泉河的另一侧便是当地闻名的鸣沙山。鸣沙山亦称沙舟,为积沙所成之山,其峰峦危峭,超过了石山,四周都是沙垄,背入刀刃,人登即鸣。就算是大晴天下,这鸣沙山都是沙鸣不断,为人们所恐惧。
蜀军置身于三危山虽然暂避异族的锋锐,可也无疑把自己推向了一条死路。异族的步兵赶到之后,稍作休息便开始了攻山之战!虽然摸不清蜀人打得什么算盘,可是既然有所准备入山,相信其中必有关键。异族众首领想不出其中的奥妙,只是催促各军攻山!无论蜀军有什么妙策,可双方悬殊的兵力是无法变更的,只要舍得本钱消耗蜀军的战力,这一战的胜负便会不期而至。
果如众人所料,刘禅的蜀军事先早在山中藏有大量的器械,并且修筑了防御工事。异族连番攻打占不到一丝便宜,一连四五次都是损兵折将而回。蜀人利用山石作为主要攻击手段,辅以弓箭射杀异族步兵,异族大军纵然十余万但却难以推进半分。
强攻无效,异族只好把兵力撤回,苦思破敌之策。羌族首领姚古那在阵前观战良久,回应之后便献策道:“今日观之此地难攻,然其险要之处多为高峻,若以石填之,凭各族之力,岂非有如平地作战!?”
不愧是老狐狸,姚古那一语点醒梦中人。这山是高的,可入山之路的高度也只是有限罢了,蜀军从山上丢下那么多的石块,若是异族发动大量的人力开采山石,搬运土木来垫高道路,岂非很容易就攻破了蜀汉的防线?这是削减蜀汉地理优势的策略啊。
第二日异族不再攻山,而是在蜀汉的防线外建筑防御工事,同时发动大量的骑兵搬运木石来垫高山路。步兵都用来防御和作战,也是日后攻山所仰仗的重要力量,因此这等粗活便交给了闲来无事的骑兵。异族可不怕和蜀人消耗日子,依照异族的速度不过两三日就能破解蜀汉的防线,皆时将是一场众寡悬殊的屠杀!
山上的刘禅把一切尽收眼底,带有一丝笑意,仿似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第一百二十章 先机(上)
异族大军齐聚三危山围困蜀汉皇帝刘禅,蜀军兵少将寡只得依据山势为屏障固守山岭。而在其他地区形势则是完全的逆转,姜维,柳隐等蜀汉大将各自引兵抓紧收复失地。异族汇聚三危山的后果便是后方空虚,刘禅顶在最前面吸引火力,其余的蜀军则可展开反击。
对此等情形异族也不是没有预料,只是刘禅的吸引力和诱惑力过于的庞大,实在没有道理手握近二十万人却不敢应蜀汉皇帝的挑战。数以万计的异族骑兵下马开始搬运石块填埋道路。蜀军看出了异族的意图,奋力的阻拦却是收效甚微。在这等山上若是有投石车一类的大杀伤性武器那绝对是所向披靡,然而别说山上没有,就算整个雍凉也是没有的。
投石车都被布置在东西两线来应付东吴和曹魏,西域之地适合骑兵作战,投石车能发挥威力的空间十分有限。而且就算有投石车,也无法送上这连绵的峰峦。
一连七八日异族日夜不停的开山铺石效果显著,被逐渐铺高的地面已经可以达到一些蜀汉扼守的防御工事之处,蜀人不敢和异族硬拼只有放弃这些工事,转往更高之处守御。铺高也是有限度的,更是消耗了异族大量的体力,十万骑兵都是下马搬运开采,反倒是步兵乐得看热闹。
其实依照各族首领的意思,是要留出部分骑兵作为机动部队警戒的。可异族联军乃是数百个部落组成,我部落的骑兵都去做苦力,你的部族难道就能看热闹?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愿意吃亏,无奈之下只好大家一起苦力,把守御的任务交给了步兵。
就算是步兵其兵力也在蜀汉的三万人之上,况且在异族得到一些防御工事后,蜀军想下山也变得十分困难。道路本来就崎岖难行,又是很多道路因为异族的占领而无法通行,想下山突袭异族恐怕人还没到山下,就已经被异族截住了。
看着蜀人一天天的焦躁不安,异族首领们心情十分的舒畅。底下的儿郎们虽然是累了一些,可干掉了刘禅,这蜀汉大地也就任凭各族男儿驰骋了。被汉人歧视了这么久,现在有骑在汉人头上的机会,灭蜀之事指日可待如何让人不欢喜?
蜀将姜维,柳隐等人都在忙于收复失地,而通往冥安的道路上也有数万异族军队固守。就算强如姜维这般人物,也来不及支援刘禅了。打败异族留下的老弱残兵倒是不难,难就难在和时间赛跑啊。至于那些被蜀汉收复的城池更是不值一提,干掉刘禅之后那不过都是囊之物罢了。
在异族这边聚集的兵力前后超过了二十万,物资更是多不胜数。各部落为了保证补给,甚至把部落中的牛羊成群的赶了过来。当军需不足时就地的宰杀吃掉。无论如何三危山的蜀军绝对撑不过半个月,眼下的异族已然掌控数条上山的道路,而蜀军的阻力明显减弱了许多。兵力上的差距和地理优势被渐渐的削平,都让蜀军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偌大一个王国便引为皇上的轻率而导致灭亡,与汉人经常打交道的一些异族首领私下里都是无限的感慨,又是带有几分期盼。一个辉煌时代的,一个辽阔的国家,谁不渴望拥有!?
三危山下绵延十余里尽是异族的居住地,骑兵们速来是马上逞威风,如今被当做苦力开山凿石实在是心中有气。只是上命难违,而苦力的前景更是十分的可观,为了早日干掉汉人的国家,早日劫掠更多的财富,也只能豁出力气去做。三危山屹立大地不知多久,那山上的石壁经过风吹雨淋不知多久,狂风怒沙都抹不平的三危山可不是人工可以征服的。
要开山,那需要大把的力气,要凿石更是需要合用的工具,马背上的部族哪来那么多的工具?别说趁手,就是合用的也是少之又少。把各自的刀斧算上,也只是勉强使用罢了。倚仗人力可以在短时期内突击一定的成果,可这负担到了每个人的身上便是比寻常的苦力还要重上几倍。
人家工具一抡,三分力也就解决的事情,这边却是要付出十二分的力气,两相比较之下骑兵们一个个累的是疲惫不堪。夜晚倒在帐篷之中就是酣然大睡,呼噜生此起彼伏,却是谁也吵不醒谁。反倒是替全军守夜戒备的步卒们十分头疼,走到哪里都是呼噜声,好不厌烦。
人声嘈杂似乎也影响到了附近成群的牛羊骡马,骑兵整日操劳这战马也是需要圈养的。数万乃至十万的牛羊骡马在这地处沙漠边缘的三危山附近可没有足够的草料供给。异族只能是不断的杀,不断的吃,不断的扩大圈养的范围。这么多的牛羊骡马晚上一点都不老实,守夜的异族步兵也就习惯了。
蜀汉主力被堵三危山上下不来,援军也被异族的偏师完全阻截和隔断,这守夜说白了也就是个程序化的过场而已。十几万大军在此,还有不怕死的来劫营不成?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真就是有人来劫营了。不过来的并不是人,而是牛羊骡马。
先是火光冲天,然后是大地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数万牛羊骡马尾巴被人点着,疯狂的冲向异族的军营!军营方圆十余里就像个大锅,完全把这些牛羊骡马罩在其中。无论这些畜生选择哪一个方向,有的只是异族的军营和军士。
黑夜之中大片的火攻快速冲入异族军营之中,顿时引起了异族军营的大火。牛羊骡马虽然头上没有带刀,可红了眼来了性子,冲撞踩踏都是要人命的。而负责守卫和戒备的异族步兵对此是无能为力,甚至自身脱离危险都是未知之数,更不要提还在大梦中酣睡的那些骑兵了。
等到这些受惊的畜生们各自散去,异族军营早已是死伤狼藉,大量的士卒死在睡梦之中,甚至各族的族长也出现了严重的损伤。不仅如此,这缺水之地用水本来就是紧张,哪有多余的水来灭火?缺乏最直接有效的灭火手段,异族众军有的只是崩溃和逃散。
然而噩梦不过是刚刚开始,蜀汉皇帝刘禅的旗号随后便到。不是从三危山上冲下,而是从异族大军的后方趾高气昂的杀来!对于刚死里逃生手无寸铁甚至带伤在身的异族兵卒来说,这些身着精锐铠甲斗具,阵列严明的蜀军简直是阎王爷在世一般。没有言语,没有怜悯,有的只是砍杀,仇恨与哀嚎求饶。
十余里的火势照耀天际,异族军队的一举一动都在汉军的掌握之中。就算是异族的首领在这个时候也聚集不了多少战力冲出蜀军的包围。没有路,也没有人,只能跑向三危山。蜀军不在山上,神出鬼没的到了自家的后方,那么三危山定然是无人了……
看着异族残部退往三危山上,刘禅回头对身旁的文立道:“若非怕漏了这些蛮夷脱困,只须在山上留下一军便足以让此等叛贼死无葬身之地了。”
文立点头道:“陛下神机妙算,三万之军破蛮夷二十万,虽是孙吴复生亦不过如此了。”
刘禅闻言略微摇头道:“此等蛮勇若能因为臂助于国于民皆是利事,如今用此绝策实非朕所愿也。”
文立道:“陛下宅心仁厚,臣等钦佩。此战之后西域之蛮夷当不足为虑,只是雍凉之地业已残破,实在是……哎……”
蜀兵都在忙于追杀四处哀嚎无处躲避的异族,却是没人管逃入山中的异族,于是无路可逃的异族们纷纷想着三危山中逃窜,而蜀军也乐得驱赶异族入山。
等到战场收拾干净,已然是日上三竿,异族被烧死撞死杀死践踏而死的足有十二三万人,余者尽数逃入三危山。而在远方却是有一支羌族部队驻足观看这一场“屠杀”,其首领赫然是羌族老族长姚古那。
“蜀主果然信守承诺,无一人逃出,我等也当走了。”姚古那脸上莫名的悲哀浮现。
姚柯回道:“本以为要脱出许多人,蜀汉皇帝还真有本事,三万人就能把十多万人堵在山里。”
姚古那看看爱子道:“火攻之策已让联军受创巨大,若为父估计无错,六成以上的士兵都是死在那个时候,蜀人面对的不过是数万斗志崩溃的伤兵罢了。”
姚柯回闻言点了点头道:“父亲,若是我等不与蜀人合作能杀死蜀汉皇帝么?”
听到爱子这么一说,姚古那面色一变,旋即叹道:“杀死了蜀汉皇帝有什么用?你看这刘禅长期征战在外而国力日益强大,难道还不清楚么?”
姚柯回想了想又道:“就算那样,联军横扫雍凉再进逼川中,蜀人能守得住么?”
姚古那叹道:“汉人的狡诈是你我不能与之相比的,除了匈奴是真心拥护那个魏国叛将钟会,余下的哪家不是趁火打劫?攻下了雍凉联军也就到头了,剩下的只能是分赃不均内讧不断,想学汉人占据州郡立国,还早得很啊……”
见到姚柯回还是有些不服,姚古那继续给爱子讲解道:“那钟会不过是魏国的叛将,就算被匈奴人支持也只是互相利用,若是匈奴获利绝对容不下其他的族群,其他的族群也同样不愿臣服。若是钟会获利,其建立的国家是重用我等异族之辈,还是汉人呢?”
“从古至今异族不是没有力量,而是缺乏能够一统各族的人物,就算有这样的人物想夺取汉人的土地,击败汉人的政权也要有相应的时机。这些因素都是缺一不可的,而如今就算可以乱世,最终也必然落得凄惨的下场。”
话一说开,姚柯回如梦初醒,半晌道:“父亲深谋远虑,孩儿敬服!”
姚古那望着远方道:“各族元气大伤,独我羌族保存实力,日后定然是羌族横行西域,这汉人的土地有什么可留恋!?也该是时候与汉人皇帝告别了。”
第一百二十章 先机(下)
羌族人马不辞而别,刘禅这边也是收到了消息,正在打扫战场的蜀军还处于大胜之后的兴奋之中,人人面带喜色,神情鼓舞。对于羌族的离开刘禅并不以为意。从始至终姚古那都是布置在异族中的蜀人内线,等待的便是这倒戈一击的时机。
“陛下,山上的异族残部支持不了多少时日,羌族如此撤走是否有所不妥?”文立垂手而立道。
刘禅一摆手道:“姚古那是识天命之人,眼下西域无数的部族和草地等待羌人征服,这边应是暂无兴趣了。”
文立想了想道:“此次也是凶险十分,假姚古那心怀叵测,恐是事必不谐,陛下万金之躯关乎大汉国运社稷,切不可以身犯险啊。”
刘禅笑道:“爱卿数次劝谏,朕岂不知?只是此遭牵扯甚广,非朕亲至计不可成。姚古那是个聪明人,帮助异族攻打我等到最后什么也捞不到,反之则可成为西域霸主,孰轻孰重很好悬了。况且……哈,朕只要散布谣言便可使姚挂那成为千夫所指,权衡利害之下,应是无虞了。”
文立颔首道:“异族之祸虽平,然雍凉受损甚重,汉民对于异族颇仇恨与不满,此事陛下应早做处理。”
刘禅点头道:“此事就交给爱卿与呼雷阙去处理,不可急于一时,要缓缓图之。”
“是!”文立应诺之后,便退下了。
刘禅此时看着刘邵道:“三危山悬崖峭壁,三万人马如履平地,爱卿为首功矣!”
刘邵师从马钧,此次随同大军出征正是派上了用场。从入三危山到从三危山退入水路,从水路进入鸣沙山,再由鸣沙山抄袭到异族大军后方,其中有羌族的协助,但主要功劳却是刘邵制作的工具和开凿的山路,否则三万人马想如此快的转移谈何容易呢。
刘邵躬身一礼道:“陛下巧思妙想,为陛下分忧是臣之本分。臣有一不情之请,还请陛下应允。”
刘禅闻言道:“爱卿何事?”
“异族铁骑踏我河山,非是众军不用力,乃是这西域地势无险可守,唯有任凭蛮人纵横。臣欲请命留在此处,考察地理,由西至东建立城墙以拒外寇。”刘邵跪地道。
“嗯……”刘禅闻言心中也是一亮,不过又是思虑,马钧年老多病只能留在川中养病,若是在这西域建筑城墙,刘邵也是无力跟随自己了,心里总是舍不得。
“陛下!此举虽然迁延时日,耗费国力,然为千秋万代之业,雍凉百姓之屏障,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恳请陛下准许!”刘邵见刘禅迟疑不决,以头撞地甚是坚决。
刘禅见了连忙快步走到刘邵身前,将其扶起道:“爱卿修建城墙,不知需要多少时光?”
刘邵道:“选址三年,筹划三年,筑墙三年,有十年应可转会陛下身旁效力。”
十年的时光让刘禅心中感怀,十年之后是天下一统的太平盛世,还是自己已然看不到的未知世道?
“好,朕准爱卿之奏,待朕扫清异族余孽,便分拨官员军力供爱卿支配。”刘禅很清楚刘邵的提议对于蜀汉的边防有多么的重要,若是在这西域边境上有这么一道屏障,蜀汉只需要投入少数的兵力就可以抵御十几万的异族军队。
西域异族的有生力量在三危山被一扫而空,姚古那的羌族忙于征伐西域,十年之内蜀汉的西域边疆应是再无战祸,十年之后蜀汉的边疆便永无异族侵入之乱了。这也算作是蜀汉针对异族的一个先手,一处防备了。
三危山上的异族很快就被蜀汉扫清,而在外面游荡的异族也在姜维,柳隐,霍弋等将领的合击之下彻底的溃败。蜀汉众将齐聚三危山下觐见刘禅,对于这次军事行动无论君臣都有倾覆之危,刘禅和姜维两个半百老人均是唏嘘不已。
“此乱已平,皆是诸卿舍身奋战之功。此等大胜足以证明我大汉之军威,更为死难的亡灵哀悼,诸将听令!”刘禅在大营之中威风十足道。
声势浩大的异族之祸在刘禅的冒险计划下很快得到了平定,而曹魏一方还在和钟会缠战不休。这个时候的蜀汉是三国之中唯一保持安定的国家,就算是东吴此时也在和山越山贼们打个不停。
接下来的战略至关重要,是攻魏还是取吴?
两样都不是,刘禅要做的是休养生息,止战歇兵。就如同樊建,谯周,郤正等人的屡屡进言一样,蜀汉的国力倒是可以支撑继续作战,连年征战也确实是硕果累累。但国力需要发展,兵力也需要休息,百姓要安心,国家便不能有战事。经过与魏,吴,异族交战之后,这个时机正是蜀汉蓄力的大好机会。
因此刘禅留下霍弋统领凉州,柳隐镇守雍州,姜维守御长安三辅后,自己便率军回转川中。其中刘邵提出修建城墙阻挡异族铁骑一事成为首要之务,雍凉乃至川中的人力都凭刘邵调遣分配。跟随马钧一同学习的蜀汉工匠们也纷纷北上,协助刘邵完成这具有历史意义的工程。
在此次战乱中丧生的百姓家家户户受到朝廷的抚恤,之前异族大军遗下的数十万牛羊骡马都成为了蜀人的囊中之物,分到百姓家中耕田蓄养都是不错的选择。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也受到了朝廷的追谥与封赏,毕竟朝中的宿将先后折损,军中也需要激励和提拔。
在家养老的宗预被再次启用坐镇川中总领军务,这是和张翼,廖化同资格的老臣,更是蜀汉最后的耆老。就算和杨戏比较一二,宗预的资历也在杨戏之上。有这么一位耆老站出来安抚军心,蜀汉的朝堂和军中都是迅速的稳定。
刘禅休养生息的国策受到了朝堂上下一致的赞赏,此时的修养是为了等待天时的到来。曹魏和东吴的国力都在不断的损耗中,而蜀汉已然脱身战事开始了积蓄力量,只要看到机会便可以长驱直入灭掉吴国与魏国,当然这一切都要看事态的发展而定。毕竟魏国的实力也是强横无比,钟会带着异族绝对要比西域这些和钟会联系费事的异族人马难缠得多了。
此时南方大陆也正是被刘禅改名为印州,而从印州传来的消息让刘禅很是感兴趣。海外的一些国家通过海路对于出现在印州的大汉政权以及经济文化乃至军事装备非常有兴趣,希望可以觐见汉朝的皇帝,互通有无。
从马承那里得到的投掷战法让刘禅对于这些海外国家也深感趣味,而且这些海外国家纵横海上的大船更是让刘禅有种胸潮澎湃的感觉。中原大陆之外的世界有多宽广,刘禅自然是知晓的。通过之前的接触与了解,此时蜀汉普通的武器和装备都要远强于海外国家。
被海外国家称之为名剑的武器,与中国普通的刀剑一碰便被削为两段。而海外诸国更是收购了些许中国的兵器带回各自的国家奉为珍宝,此番前来这些海外诸国的目的绝不单纯,野心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非是某人独有啊。
蜀汉迅速平乱的消息传到了魏国,魏国皇帝曹奂和司马昭罕见的同时发怒!小小的蜀汉虽然今非昔比,可在平定异族这事儿上要比自己快了许多。魏国就算如何强大,底子怎样厚实,也禁不起长年的用兵和损失土地。尤其是河北这大粮库被异族侵袭,百姓的生产陷入停滞,土地和城池乃至粮库都被破坏劫掠,这等损失对于曹魏很是伤体。
第一百二十一章 顺流而下(上)
战祸遍布神州大地,司马昭与钟会逐鹿河北中原,东吴与山越较劲三吴大地,唯有蜀汉治下的益州,荆州,交州,雍州,凉州,三辅乃至印州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转眼已是第二年的初春时分,蜀汉境内百姓和睦,风调雨顺一派和谐气象。雍凉之地渐渐恢复元气,异族早已远离汉人地界纵横西域。而荆州,交州这般新取得的州郡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也是趋于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没有什么抵触的情绪。天下大势众人都看得清楚,蜀汉的安宁是其曹魏于东吴所不具备的,谁不向往?
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手工业和商业蓬勃发展,同时在各地的私塾与学校也是雨后春笋般的不断建立。呼雷阙虽然没有浮上台面,可隐然控制了蜀汉国内的舆论喉舌,暗中为蜀汉的各项国策制造声势。刘禅与樊建,谯周等人出台了行之有效的考核手段,对于各郡县的郡守县令进行考核废黜与提拔。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勤于理政的态度各地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各个阶级的矛盾仍然存在,不过在刘禅的雷霆手腕之下,却都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获得自身的利益而不敢擅越,这对蜀汉的稳定和发展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各州郡在发展内政与各行各业之时,也马不停蹄的招募和操练兵马。兵户的利益能够得到保证,喜欢从军的年轻人也逐渐增多。国家要面临的战事是注定的,经过呼雷阙的暗中宣传,百姓中潜移默化的都有了危机意识。从军,从文,从商,从百工,务农,都是为了国家,而无论你做哪一行都可养家糊口,甚至获得更高的报酬。百姓有了选择,爱一行干一行的人们也就多了,这样一来也间接的促进各行各业的进步与发展。
成都皇宫之内,刘禅过了年余的安稳日子无论是精力还是体力都有所恢复。这一日来自各州的州牧与朝中大臣齐聚朝堂之上,进行述职,同时也联名上书请求刘禅允许蜀汉出兵再次开启征伐之路。
无论是主战的姜维,柳隐还是主和的樊建,谯周都认为蜀汉兴复汉室的时机已然成熟。东吴在半年之前才平定了内部的山越,可悬在家门口的魏国大将王基仍是时不时的派出水军深入三吴之地进行破坏和骚扰。江南之地没有水军辅助,吴国的始终是难以恢复生产,国力日渐衰退。
而钟会带着异族守住并州洛阳与冀州,在河北之地与曹魏激战连连。人心虽然向着曹魏,可是异族的骑兵实在是太多,在钟会的统一调配之下神出鬼没让司马昭十分头疼。只是钟会长于军略,政务远不如军略来的扎实,而身边的异族对于政务也是只知皮毛,投降钟会的汉人文官更是没有多少可用之才。加之异族劫掠放任惯了,因此虽然辖有冀州和并州乃至最为繁华的洛阳,但只能坐吃山空,可谓毫无建树。双方仍然在对峙阶段,然而异族方面已经(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定睛一看鲜卑骑兵暗道自己大意了,原来蜀军射出的箭矢之中有部分竟然是铁箭!铁箭的箭尾处拴着绊马索,那铁箭有的扎入战马身体里,有的扎在人身上,更有的直接射入了地下,于是在鲜卑骑兵之中便有了一道道没有规矩的“绊马索”。
骑兵冲刺的速度是极快的,就算看到了也来不及反应,更没空暇提醒别人,鲜卑骑兵眼看离着蜀军阵势不过二十步的距离,想退也是退不了,只能奋力向前,只是在骑兵队伍之中已然遍布蜀军精心设置的“绊马索”了。
“陛下,敌骑的阵势已乱,是否要全力出击?”文虎策马来到刘禅身侧问道。
刘禅冷哼一声道:“动手把,速战速决!”
文虎应允一声领命去了,随之出现的却是三千余名奇怪的蜀军。这些蜀军人人背负五六支甚至更多的长枪!这长枪的样式和大小长短与平时蜀汉的长枪完全不同。鲜卑骑兵虽然不清楚蜀人要做什么,不过却感到了危险,那绝对是要命的东西啊。
箭矢飞泻不停,而箭矢中夹杂的长枪更是威力惊人!那长枪被孔武有力的蜀军投掷而出,成百上千的落下,让鲜卑骑兵几乎吓破了胆!箭矢射在身上都是要命,这么大的长枪飞下来那更是必死无疑!
“不好!快快进兵支援!”后方的鲜卑叛将见了急忙催动步军冲锋,却是于事无补。
长枪固然不能像弓箭般射个不停,可五六轮甚至二三轮的投掷就足以震慑敌军。同样是远程攻击,冒着箭雨冲锋鲜卑骑兵习以为常,可冒着枪雨冲锋感觉是截然不同的。视觉的震撼和心灵的冲击,这就是蜀汉投掷战法的精华所在,而其起源却是平定南方大陆时学到的。
马氏一族不得人心,又无精锐的士卒使用,这等学习海外的战术可谓是四不像。然而被蜀汉引入军队中之后,经过几次试验和揣摩,刘禅便发现了这一战术的好处。用来对付异族或是对付曹魏的铁骑,这投掷长枪的战术无疑都是一大利器!
鲜卑族好杀斗狠,但不代表这些人不怕死。长枪好似雨落,任谁都是拼了命的掉转马匹躲避逃跑。可这个时候文鸯和关彝两名勇将已然带令兵马赶到战场,毫不犹豫的切入了鲜卑骑兵阵势之中。绊马索完全打乱了鲜卑骑兵的阵势和节奏,投掷战法更是让这些嗜血如狂的恶人们尝尽苦头,于是在关彝和文鸯两支人马的夹击之下,鲜卑两万骑兵顿时崩溃!
三面受敌,鲜卑骑兵只能向后方逃跑。可后方正是自家源源不断赶来的步兵,于是步骑异势互相碰撞,整个军队就这样土崩瓦解再也形不成有效的战力。
骑兵跑的倒是快,可怜鲜卑步兵被撞得七荤八素,遭到蜀军的三面围杀。城中的霍弋见蜀军如此轻易就获得了大胜不禁喜出望外,带着尚有体力的千余蜀军也开城夹击鲜卑残部。四方合击之下,鲜卑步卒损失惨重,仅有两千余人逃出重围,余者尽被杀戮!
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域之战 (下)
期盼已久的援军终于到来,冥安城内的军民都是喜出望外,纷纷出城迎接蜀汉皇帝刘禅的御驾亲征!发自内心的喜悦欢呼以及泪水在每一张脸上都见得到,就在早些时候还没有人相信自己会得救,有的不过是一个渺茫的希望罢了。
击败鲜卑大军之后,蜀汉后续的运输队也开始陆续抵达,带来的物资和军械都是为冥安的军民注入新的活力。刘禅看着霍弋和六七千伤兵,眼眶不禁湿润,与霍弋抱头痛哭。
一夜休整之后,刘禅分兵五千留给霍弋守城,率领蜀汉大军继续出发,寻求异族决战。西域异族之患不在于能否战胜异族,而在于难以一举将其歼灭。这异族联军说穿了就是无数部族聚集在一起,一帆风顺的时候抱成一团,可若是接连的受挫必然会各自退缩。到了那个时候光是消灭这些部族的时间和精力就足以让蜀汉被拖垮了,不仅要重创异族的有生力量,更要在其心里埋上恐惧的种子!
冥安城下的一战鲜卑族除了万余骑兵外,可谓是再也拿不出什么力量。为了迎击蜀主刘禅的大军,鲜卑族在原本围城的基础上又是召回了附近各处的族人来阻击刘禅,可结果却是让人大失所望。鲜卑族的战败若只是个意外,对于蜀汉来说还有寻求决战的机会,可若是再战胜几个部族,这些异族定然是采取避重就轻,一击不中远扬千里的作战方式。
因此刘禅把决战的时间提前,主动出击用自身来吸引异族的大批军队。鲜卑族的战败和蜀汉皇帝带着三万步兵“漫步”野外一比,简直是可以忽略不提。刘禅的吸引力无疑是最大的,无论是异族还是异族身后的钟会,就算明知蜀人的意图也会奋不顾身的前来一战!这一战若是成功,蜀汉将陷入极大的混乱,况且异族的优势也是过于绝对了,无论在兵力上还是在兵种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整个凉州的异族很快便接到了消息,开始向着冥安附近集结。刘禅的大军不急不缓的开始收复被异族攻占的一座座城池,同时击退了数波小规模的骚扰。蜀汉的军队似乎也得到了消息,姜维,柳隐等蜀汉大将纷纷引兵回援,可异族也并非是不懂形势,早已分出了部队在各个要路截击蜀汉的援军。
雍凉大地之内的异族和汉军不断交战,有上万人的大战也有千余人的小战,可无论大战还是小战,雍凉境内的异族军队绝大多数都想着西北的冥安聚集,留下来的异族军队不足以守御城池,又是不得人心,开始被蜀军逐一的攻破!
局外人看来如此,局内人却是只知疯了一般的去围杀刘禅。这是一场赌局,除了赌桌是刘禅设定以外,余下的都是异族说的算,而台面上的赌资异族更是在刘禅的数倍乃至十倍以上。无论是钟会还是西域各族的首领,在拥有如此大优势的情况下,无法拒绝来自蜀汉的挑战。就算你刘禅有什么奇招妙策,难道我还怕你不成?越是聪明绝顶的人物,越是自信或是自负,当然来自刘禅的挑战也过于托大了。
半月之后在冥安附近聚集的异族步骑足有十一二万人马,但却迟迟没有动作。任凭冥安城中的蜀军如何紧张,这些异族丝毫都没有攻城的意思,只是不断的哨探和等待,等待更多的军队前来汇合。异族的来势汹汹不代表没有头脑,刘禅的蜀军离这里不过百余里罢了,一举一动都在异族的眼皮底下,异族需要的是耐心等待战机的出现。
不知道为什么刘禅的心情特比的好,与敦煌的天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年身居宫中被陈袛黄皓牵着鼻子走时未曾有过这种感觉,初次用兵被邓艾几乎斩杀当场时也没有如今的体验,甚至攻克雍凉三辅乃至长安时也远不如眼下的喜悦。征伐天下的意义不在于黎明百姓,也与安居乐业无关,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
是的,在大众眼里这是无比自私,更是不可容忍乃至发指的。为一个人的私欲陷天下人于战火之中,导致生灵涂炭的场面,没有人不去谴责。可是刘禅想问,为什么人有了抱负之后不可以去为之奋斗呢?
当一个人的抱负是安居乐业,人们会鼓励其实现;当一个人的抱负是州郡和谐,人们会鼓励其去奋斗;当一个人的抱负是一统天下,一样会有人为之奋斗和追随。
这一战无论生死,此生无憾!行险一搏是刘禅自认为最好的选择,孤注一掷更是解决异族之乱的唯一途径,魏人的国力仍旧是强于蜀汉,吴人却开始休养生息,蜀汉若是被异族拖累,流血流汗的几年硕果便付之一炬。
与其等死不如搏命!
这颗毒瘤看起来可以忍耐,然与苟且偷生何异?天下大势瞬息万变,不能抢占先机也要有所准备,然异族不除便如芒在背,任凭天下大势如何发展,蜀汉也永远无力准备。
男子汉大丈夫就要放手一搏,刘禅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就算倒在路上也是无怨无悔。
蜀军摆出一副浑然不知异族在侧的模样依旧是每日攻城略地,大方的给异族时间汇聚战力。终于在五六日之后,异族的军队已经达到了十六七万之众!这个时候蜀军似乎也感到了大战将至,抢先有所动作了。
蜀军放弃了正在攻打的敦煌郡,而全军转往三危山而行。三危山在敦煌县东南七十里外,东西延绵十余里其中峰峦无数堪称险境。昔年三苗乱荆州江淮,是以有“窜三苗于三危”的历史记载。蜀军转往此处必然是预料到了危险,因此借用地势来阻击异族联军。
对于蜀军的动向异族采取了严密的监视,蜀军一动,异族十万骑兵,六万多步兵便全力奔驰前往三危山。这三危山虽然险峻易守难攻,可是攀登也是极为困难的。即便异族的十万骑兵不能拦得住蜀军,但蜀军也难以在异族大军抵挡前全师都登上三危山。
看着异族大军风卷残云般的消失在视线之中,冥安守将霍弋眼带忧虑,纷纷城中兵将做好出征的准备。即便是刘禅不许霍弋参战,可身为朝中大将,怎肯看着刘禅亲身冒险呢?
异族骑兵一路疾驰很快抵达了三危山,只见附近并没有蜀军的影子,而异族布置在附近的探马竟然折损了大半。等到近十万骑兵在山下盘桓一段时间后,才有被蜀军杀散的斥候回来禀报。原来蜀军在这三危山上早有安排,绳索木梯等一应之物俱全,三万蜀军几乎不费什么功夫便上了这三危山,临走之前更是对着异族的斥候展开了突袭,并且获得成功。
异族不过是蛮夷之辈,听了蜀军如此狡猾忍不住破口大骂。这近十万的人和马匹在山下人鸣马嘶,动静是极大的。山中的蜀军见藏不住也各自露出头来挑衅异族攻山。蜀军早有准备,辱骂挑衅的话语用的都是各族语言,加上刘禅命人制作的简易喇叭扩大音量,山谷之中再有回声,不仅仅是骂的过瘾,更是声威大振!蜀人的挑衅举动和不断的辱骂气的异族哇哇乱叫,只是骑兵难以攻山,而步兵还没有抵达,一时间虽是各自回嘴反击,可没有组织又不怎么会说汉语,对蜀军的打击近乎为零。
无奈之下异族骑兵只能把三危山围住三面,其中西侧乃是大泉河,异族只是陆上军队无法包围这水道。而大泉河的另一侧便是当地闻名的鸣沙山。鸣沙山亦称沙舟,为积沙所成之山,其峰峦危峭,超过了石山,四周都是沙垄,背入刀刃,人登即鸣。就算是大晴天下,这鸣沙山都是沙鸣不断,为人们所恐惧。
蜀军置身于三危山虽然暂避异族的锋锐,可也无疑把自己推向了一条死路。异族的步兵赶到之后,稍作休息便开始了攻山之战!虽然摸不清蜀人打得什么算盘,可是既然有所准备入山,相信其中必有关键。异族众首领想不出其中的奥妙,只是催促各军攻山!无论蜀军有什么妙策,可双方悬殊的兵力是无法变更的,只要舍得本钱消耗蜀军的战力,这一战的胜负便会不期而至。
果如众人所料,刘禅的蜀军事先早在山中藏有大量的器械,并且修筑了防御工事。异族连番攻打占不到一丝便宜,一连四五次都是损兵折将而回。蜀人利用山石作为主要攻击手段,辅以弓箭射杀异族步兵,异族大军纵然十余万但却难以推进半分。
强攻无效,异族只好把兵力撤回,苦思破敌之策。羌族首领姚古那在阵前观战良久,回应之后便献策道:“今日观之此地难攻,然其险要之处多为高峻,若以石填之,凭各族之力,岂非有如平地作战!?”
不愧是老狐狸,姚古那一语点醒梦中人。这山是高的,可入山之路的高度也只是有限罢了,蜀军从山上丢下那么多的石块,若是异族发动大量的人力开采山石,搬运土木来垫高道路,岂非很容易就攻破了蜀汉的防线?这是削减蜀汉地理优势的策略啊。
第二日异族不再攻山,而是在蜀汉的防线外建筑防御工事,同时发动大量的骑兵搬运木石来垫高山路。步兵都用来防御和作战,也是日后攻山所仰仗的重要力量,因此这等粗活便交给了闲来无事的骑兵。异族可不怕和蜀人消耗日子,依照异族的速度不过两三日就能破解蜀汉的防线,皆时将是一场众寡悬殊的屠杀!
山上的刘禅把一切尽收眼底,带有一丝笑意,仿似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第一百二十章 先机(上)
异族大军齐聚三危山围困蜀汉皇帝刘禅,蜀军兵少将寡只得依据山势为屏障固守山岭。而在其他地区形势则是完全的逆转,姜维,柳隐等蜀汉大将各自引兵抓紧收复失地。异族汇聚三危山的后果便是后方空虚,刘禅顶在最前面吸引火力,其余的蜀军则可展开反击。
对此等情形异族也不是没有预料,只是刘禅的吸引力和诱惑力过于的庞大,实在没有道理手握近二十万人却不敢应蜀汉皇帝的挑战。数以万计的异族骑兵下马开始搬运石块填埋道路。蜀军看出了异族的意图,奋力的阻拦却是收效甚微。在这等山上若是有投石车一类的大杀伤性武器那绝对是所向披靡,然而别说山上没有,就算整个雍凉也是没有的。
投石车都被布置在东西两线来应付东吴和曹魏,西域之地适合骑兵作战,投石车能发挥威力的空间十分有限。而且就算有投石车,也无法送上这连绵的峰峦。
一连七八日异族日夜不停的开山铺石效果显著,被逐渐铺高的地面已经可以达到一些蜀汉扼守的防御工事之处,蜀人不敢和异族硬拼只有放弃这些工事,转往更高之处守御。铺高也是有限度的,更是消耗了异族大量的体力,十万骑兵都是下马搬运开采,反倒是步兵乐得看热闹。
其实依照各族首领的意思,是要留出部分骑兵作为机动部队警戒的。可异族联军乃是数百个部落组成,我部落的骑兵都去做苦力,你的部族难道就能看热闹?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愿意吃亏,无奈之下只好大家一起苦力,把守御的任务交给了步兵。
就算是步兵其兵力也在蜀汉的三万人之上,况且在异族得到一些防御工事后,蜀军想下山也变得十分困难。道路本来就崎岖难行,又是很多道路因为异族的占领而无法通行,想下山突袭异族恐怕人还没到山下,就已经被异族截住了。
看着蜀人一天天的焦躁不安,异族首领们心情十分的舒畅。底下的儿郎们虽然是累了一些,可干掉了刘禅,这蜀汉大地也就任凭各族男儿驰骋了。被汉人歧视了这么久,现在有骑在汉人头上的机会,灭蜀之事指日可待如何让人不欢喜?
蜀将姜维,柳隐等人都在忙于收复失地,而通往冥安的道路上也有数万异族军队固守。就算强如姜维这般人物,也来不及支援刘禅了。打败异族留下的老弱残兵倒是不难,难就难在和时间赛跑啊。至于那些被蜀汉收复的城池更是不值一提,干掉刘禅之后那不过都是囊之物罢了。
在异族这边聚集的兵力前后超过了二十万,物资更是多不胜数。各部落为了保证补给,甚至把部落中的牛羊成群的赶了过来。当军需不足时就地的宰杀吃掉。无论如何三危山的蜀军绝对撑不过半个月,眼下的异族已然掌控数条上山的道路,而蜀军的阻力明显减弱了许多。兵力上的差距和地理优势被渐渐的削平,都让蜀军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偌大一个王国便引为皇上的轻率而导致灭亡,与汉人经常打交道的一些异族首领私下里都是无限的感慨,又是带有几分期盼。一个辉煌时代的,一个辽阔的国家,谁不渴望拥有!?
三危山下绵延十余里尽是异族的居住地,骑兵们速来是马上逞威风,如今被当做苦力开山凿石实在是心中有气。只是上命难违,而苦力的前景更是十分的可观,为了早日干掉汉人的国家,早日劫掠更多的财富,也只能豁出力气去做。三危山屹立大地不知多久,那山上的石壁经过风吹雨淋不知多久,狂风怒沙都抹不平的三危山可不是人工可以征服的。
要开山,那需要大把的力气,要凿石更是需要合用的工具,马背上的部族哪来那么多的工具?别说趁手,就是合用的也是少之又少。把各自的刀斧算上,也只是勉强使用罢了。倚仗人力可以在短时期内突击一定的成果,可这负担到了每个人的身上便是比寻常的苦力还要重上几倍。
人家工具一抡,三分力也就解决的事情,这边却是要付出十二分的力气,两相比较之下骑兵们一个个累的是疲惫不堪。夜晚倒在帐篷之中就是酣然大睡,呼噜生此起彼伏,却是谁也吵不醒谁。反倒是替全军守夜戒备的步卒们十分头疼,走到哪里都是呼噜声,好不厌烦。
人声嘈杂似乎也影响到了附近成群的牛羊骡马,骑兵整日操劳这战马也是需要圈养的。数万乃至十万的牛羊骡马在这地处沙漠边缘的三危山附近可没有足够的草料供给。异族只能是不断的杀,不断的吃,不断的扩大圈养的范围。这么多的牛羊骡马晚上一点都不老实,守夜的异族步兵也就习惯了。
蜀汉主力被堵三危山上下不来,援军也被异族的偏师完全阻截和隔断,这守夜说白了也就是个程序化的过场而已。十几万大军在此,还有不怕死的来劫营不成?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真就是有人来劫营了。不过来的并不是人,而是牛羊骡马。
先是火光冲天,然后是大地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数万牛羊骡马尾巴被人点着,疯狂的冲向异族的军营!军营方圆十余里就像个大锅,完全把这些牛羊骡马罩在其中。无论这些畜生选择哪一个方向,有的只是异族的军营和军士。
黑夜之中大片的火攻快速冲入异族军营之中,顿时引起了异族军营的大火。牛羊骡马虽然头上没有带刀,可红了眼来了性子,冲撞踩踏都是要人命的。而负责守卫和戒备的异族步兵对此是无能为力,甚至自身脱离危险都是未知之数,更不要提还在大梦中酣睡的那些骑兵了。
等到这些受惊的畜生们各自散去,异族军营早已是死伤狼藉,大量的士卒死在睡梦之中,甚至各族的族长也出现了严重的损伤。不仅如此,这缺水之地用水本来就是紧张,哪有多余的水来灭火?缺乏最直接有效的灭火手段,异族众军有的只是崩溃和逃散。
然而噩梦不过是刚刚开始,蜀汉皇帝刘禅的旗号随后便到。不是从三危山上冲下,而是从异族大军的后方趾高气昂的杀来!对于刚死里逃生手无寸铁甚至带伤在身的异族兵卒来说,这些身着精锐铠甲斗具,阵列严明的蜀军简直是阎王爷在世一般。没有言语,没有怜悯,有的只是砍杀,仇恨与哀嚎求饶。
十余里的火势照耀天际,异族军队的一举一动都在汉军的掌握之中。就算是异族的首领在这个时候也聚集不了多少战力冲出蜀军的包围。没有路,也没有人,只能跑向三危山。蜀军不在山上,神出鬼没的到了自家的后方,那么三危山定然是无人了……
看着异族残部退往三危山上,刘禅回头对身旁的文立道:“若非怕漏了这些蛮夷脱困,只须在山上留下一军便足以让此等叛贼死无葬身之地了。”
文立点头道:“陛下神机妙算,三万之军破蛮夷二十万,虽是孙吴复生亦不过如此了。”
刘禅闻言略微摇头道:“此等蛮勇若能因为臂助于国于民皆是利事,如今用此绝策实非朕所愿也。”
文立道:“陛下宅心仁厚,臣等钦佩。此战之后西域之蛮夷当不足为虑,只是雍凉之地业已残破,实在是……哎……”
蜀兵都在忙于追杀四处哀嚎无处躲避的异族,却是没人管逃入山中的异族,于是无路可逃的异族们纷纷想着三危山中逃窜,而蜀军也乐得驱赶异族入山。
等到战场收拾干净,已然是日上三竿,异族被烧死撞死杀死践踏而死的足有十二三万人,余者尽数逃入三危山。而在远方却是有一支羌族部队驻足观看这一场“屠杀”,其首领赫然是羌族老族长姚古那。
“蜀主果然信守承诺,无一人逃出,我等也当走了。”姚古那脸上莫名的悲哀浮现。
姚柯回道:“本以为要脱出许多人,蜀汉皇帝还真有本事,三万人就能把十多万人堵在山里。”
姚古那看看爱子道:“火攻之策已让联军受创巨大,若为父估计无错,六成以上的士兵都是死在那个时候,蜀人面对的不过是数万斗志崩溃的伤兵罢了。”
姚柯回闻言点了点头道:“父亲,若是我等不与蜀人合作能杀死蜀汉皇帝么?”
听到爱子这么一说,姚古那面色一变,旋即叹道:“杀死了蜀汉皇帝有什么用?你看这刘禅长期征战在外而国力日益强大,难道还不清楚么?”
姚柯回想了想又道:“就算那样,联军横扫雍凉再进逼川中,蜀人能守得住么?”
姚古那叹道:“汉人的狡诈是你我不能与之相比的,除了匈奴是真心拥护那个魏国叛将钟会,余下的哪家不是趁火打劫?攻下了雍凉联军也就到头了,剩下的只能是分赃不均内讧不断,想学汉人占据州郡立国,还早得很啊……”
见到姚柯回还是有些不服,姚古那继续给爱子讲解道:“那钟会不过是魏国的叛将,就算被匈奴人支持也只是互相利用,若是匈奴获利绝对容不下其他的族群,其他的族群也同样不愿臣服。若是钟会获利,其建立的国家是重用我等异族之辈,还是汉人呢?”
“从古至今异族不是没有力量,而是缺乏能够一统各族的人物,就算有这样的人物想夺取汉人的土地,击败汉人的政权也要有相应的时机。这些因素都是缺一不可的,而如今就算可以乱世,最终也必然落得凄惨的下场。”
话一说开,姚柯回如梦初醒,半晌道:“父亲深谋远虑,孩儿敬服!”
姚古那望着远方道:“各族元气大伤,独我羌族保存实力,日后定然是羌族横行西域,这汉人的土地有什么可留恋!?也该是时候与汉人皇帝告别了。”
第一百二十章 先机(下)
羌族人马不辞而别,刘禅这边也是收到了消息,正在打扫战场的蜀军还处于大胜之后的兴奋之中,人人面带喜色,神情鼓舞。对于羌族的离开刘禅并不以为意。从始至终姚古那都是布置在异族中的蜀人内线,等待的便是这倒戈一击的时机。
“陛下,山上的异族残部支持不了多少时日,羌族如此撤走是否有所不妥?”文立垂手而立道。
刘禅一摆手道:“姚古那是识天命之人,眼下西域无数的部族和草地等待羌人征服,这边应是暂无兴趣了。”
文立想了想道:“此次也是凶险十分,假姚古那心怀叵测,恐是事必不谐,陛下万金之躯关乎大汉国运社稷,切不可以身犯险啊。”
刘禅笑道:“爱卿数次劝谏,朕岂不知?只是此遭牵扯甚广,非朕亲至计不可成。姚古那是个聪明人,帮助异族攻打我等到最后什么也捞不到,反之则可成为西域霸主,孰轻孰重很好悬了。况且……哈,朕只要散布谣言便可使姚挂那成为千夫所指,权衡利害之下,应是无虞了。”
文立颔首道:“异族之祸虽平,然雍凉受损甚重,汉民对于异族颇仇恨与不满,此事陛下应早做处理。”
刘禅点头道:“此事就交给爱卿与呼雷阙去处理,不可急于一时,要缓缓图之。”
“是!”文立应诺之后,便退下了。
刘禅此时看着刘邵道:“三危山悬崖峭壁,三万人马如履平地,爱卿为首功矣!”
刘邵师从马钧,此次随同大军出征正是派上了用场。从入三危山到从三危山退入水路,从水路进入鸣沙山,再由鸣沙山抄袭到异族大军后方,其中有羌族的协助,但主要功劳却是刘邵制作的工具和开凿的山路,否则三万人马想如此快的转移谈何容易呢。
刘邵躬身一礼道:“陛下巧思妙想,为陛下分忧是臣之本分。臣有一不情之请,还请陛下应允。”
刘禅闻言道:“爱卿何事?”
“异族铁骑踏我河山,非是众军不用力,乃是这西域地势无险可守,唯有任凭蛮人纵横。臣欲请命留在此处,考察地理,由西至东建立城墙以拒外寇。”刘邵跪地道。
“嗯……”刘禅闻言心中也是一亮,不过又是思虑,马钧年老多病只能留在川中养病,若是在这西域建筑城墙,刘邵也是无力跟随自己了,心里总是舍不得。
“陛下!此举虽然迁延时日,耗费国力,然为千秋万代之业,雍凉百姓之屏障,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恳请陛下准许!”刘邵见刘禅迟疑不决,以头撞地甚是坚决。
刘禅见了连忙快步走到刘邵身前,将其扶起道:“爱卿修建城墙,不知需要多少时光?”
刘邵道:“选址三年,筹划三年,筑墙三年,有十年应可转会陛下身旁效力。”
十年的时光让刘禅心中感怀,十年之后是天下一统的太平盛世,还是自己已然看不到的未知世道?
“好,朕准爱卿之奏,待朕扫清异族余孽,便分拨官员军力供爱卿支配。”刘禅很清楚刘邵的提议对于蜀汉的边防有多么的重要,若是在这西域边境上有这么一道屏障,蜀汉只需要投入少数的兵力就可以抵御十几万的异族军队。
西域异族的有生力量在三危山被一扫而空,姚古那的羌族忙于征伐西域,十年之内蜀汉的西域边疆应是再无战祸,十年之后蜀汉的边疆便永无异族侵入之乱了。这也算作是蜀汉针对异族的一个先手,一处防备了。
三危山上的异族很快就被蜀汉扫清,而在外面游荡的异族也在姜维,柳隐,霍弋等将领的合击之下彻底的溃败。蜀汉众将齐聚三危山下觐见刘禅,对于这次军事行动无论君臣都有倾覆之危,刘禅和姜维两个半百老人均是唏嘘不已。
“此乱已平,皆是诸卿舍身奋战之功。此等大胜足以证明我大汉之军威,更为死难的亡灵哀悼,诸将听令!”刘禅在大营之中威风十足道。
声势浩大的异族之祸在刘禅的冒险计划下很快得到了平定,而曹魏一方还在和钟会缠战不休。这个时候的蜀汉是三国之中唯一保持安定的国家,就算是东吴此时也在和山越山贼们打个不停。
接下来的战略至关重要,是攻魏还是取吴?
两样都不是,刘禅要做的是休养生息,止战歇兵。就如同樊建,谯周,郤正等人的屡屡进言一样,蜀汉的国力倒是可以支撑继续作战,连年征战也确实是硕果累累。但国力需要发展,兵力也需要休息,百姓要安心,国家便不能有战事。经过与魏,吴,异族交战之后,这个时机正是蜀汉蓄力的大好机会。
因此刘禅留下霍弋统领凉州,柳隐镇守雍州,姜维守御长安三辅后,自己便率军回转川中。其中刘邵提出修建城墙阻挡异族铁骑一事成为首要之务,雍凉乃至川中的人力都凭刘邵调遣分配。跟随马钧一同学习的蜀汉工匠们也纷纷北上,协助刘邵完成这具有历史意义的工程。
在此次战乱中丧生的百姓家家户户受到朝廷的抚恤,之前异族大军遗下的数十万牛羊骡马都成为了蜀人的囊中之物,分到百姓家中耕田蓄养都是不错的选择。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也受到了朝廷的追谥与封赏,毕竟朝中的宿将先后折损,军中也需要激励和提拔。
在家养老的宗预被再次启用坐镇川中总领军务,这是和张翼,廖化同资格的老臣,更是蜀汉最后的耆老。就算和杨戏比较一二,宗预的资历也在杨戏之上。有这么一位耆老站出来安抚军心,蜀汉的朝堂和军中都是迅速的稳定。
刘禅休养生息的国策受到了朝堂上下一致的赞赏,此时的修养是为了等待天时的到来。曹魏和东吴的国力都在不断的损耗中,而蜀汉已然脱身战事开始了积蓄力量,只要看到机会便可以长驱直入灭掉吴国与魏国,当然这一切都要看事态的发展而定。毕竟魏国的实力也是强横无比,钟会带着异族绝对要比西域这些和钟会联系费事的异族人马难缠得多了。
此时南方大陆也正是被刘禅改名为印州,而从印州传来的消息让刘禅很是感兴趣。海外的一些国家通过海路对于出现在印州的大汉政权以及经济文化乃至军事装备非常有兴趣,希望可以觐见汉朝的皇帝,互通有无。
从马承那里得到的投掷战法让刘禅对于这些海外国家也深感趣味,而且这些海外国家纵横海上的大船更是让刘禅有种胸潮澎湃的感觉。中原大陆之外的世界有多宽广,刘禅自然是知晓的。通过之前的接触与了解,此时蜀汉普通的武器和装备都要远强于海外国家。
被海外国家称之为名剑的武器,与中国普通的刀剑一碰便被削为两段。而海外诸国更是收购了些许中国的兵器带回各自的国家奉为珍宝,此番前来这些海外诸国的目的绝不单纯,野心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非是某人独有啊。
蜀汉迅速平乱的消息传到了魏国,魏国皇帝曹奂和司马昭罕见的同时发怒!小小的蜀汉虽然今非昔比,可在平定异族这事儿上要比自己快了许多。魏国就算如何强大,底子怎样厚实,也禁不起长年的用兵和损失土地。尤其是河北这大粮库被异族侵袭,百姓的生产陷入停滞,土地和城池乃至粮库都被破坏劫掠,这等损失对于曹魏很是伤体。
第一百二十一章 顺流而下(上)
战祸遍布神州大地,司马昭与钟会逐鹿河北中原,东吴与山越较劲三吴大地,唯有蜀汉治下的益州,荆州,交州,雍州,凉州,三辅乃至印州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转眼已是第二年的初春时分,蜀汉境内百姓和睦,风调雨顺一派和谐气象。雍凉之地渐渐恢复元气,异族早已远离汉人地界纵横西域。而荆州,交州这般新取得的州郡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也是趋于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没有什么抵触的情绪。天下大势众人都看得清楚,蜀汉的安宁是其曹魏于东吴所不具备的,谁不向往?
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手工业和商业蓬勃发展,同时在各地的私塾与学校也是雨后春笋般的不断建立。呼雷阙虽然没有浮上台面,可隐然控制了蜀汉国内的舆论喉舌,暗中为蜀汉的各项国策制造声势。刘禅与樊建,谯周等人出台了行之有效的考核手段,对于各郡县的郡守县令进行考核废黜与提拔。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勤于理政的态度各地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各个阶级的矛盾仍然存在,不过在刘禅的雷霆手腕之下,却都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获得自身的利益而不敢擅越,这对蜀汉的稳定和发展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各州郡在发展内政与各行各业之时,也马不停蹄的招募和操练兵马。兵户的利益能够得到保证,喜欢从军的年轻人也逐渐增多。国家要面临的战事是注定的,经过呼雷阙的暗中宣传,百姓中潜移默化的都有了危机意识。从军,从文,从商,从百工,务农,都是为了国家,而无论你做哪一行都可养家糊口,甚至获得更高的报酬。百姓有了选择,爱一行干一行的人们也就多了,这样一来也间接的促进各行各业的进步与发展。
成都皇宫之内,刘禅过了年余的安稳日子无论是精力还是体力都有所恢复。这一日来自各州的州牧与朝中大臣齐聚朝堂之上,进行述职,同时也联名上书请求刘禅允许蜀汉出兵再次开启征伐之路。
无论是主战的姜维,柳隐还是主和的樊建,谯周都认为蜀汉兴复汉室的时机已然成熟。东吴在半年之前才平定了内部的山越,可悬在家门口的魏国大将王基仍是时不时的派出水军深入三吴之地进行破坏和骚扰。江南之地没有水军辅助,吴国的始终是难以恢复生产,国力日渐衰退。
而钟会带着异族守住并州洛阳与冀州,在河北之地与曹魏激战连连。人心虽然向着曹魏,可是异族的骑兵实在是太多,在钟会的统一调配之下神出鬼没让司马昭十分头疼。只是钟会长于军略,政务远不如军略来的扎实,而身边的异族对于政务也是只知皮毛,投降钟会的汉人文官更是没有多少可用之才。加之异族劫掠放任惯了,因此虽然辖有冀州和并州乃至最为繁华的洛阳,但只能坐吃山空,可谓毫无建树。双方仍然在对峙阶段,然而异族方面已经(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