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惊雷入汉 > 惊雷入汉 第 75 部分阅读

第 75 部分阅读

    显出了明显的后劲儿不足。骑兵每次深入魏国内部的距离越来越短。

    蜀汉君臣一番商议之后决定首先出兵伐吴,尽取江南之地与曹魏形成南北对立。到时候可以从长安,荆州,江南三处发兵攻打曹魏展开决战。而对于钟会方面提出的粮饷援助,刘禅则给予了明确的拒绝。钟会愿意在蜀魏两国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作为蜀汉的先锋与曹魏持续作战,可刘禅并不愿意因为得到这股力量而让国内的臣民大失所望。异族对于汉民族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哪怕曹魏是敌国可援助异族去攻打曹魏也一样不被世人接受,尤其是儒家为主的官僚阶级和世家豪族们。

    当下姜维等人各自回到长安雍凉聚集兵力,观察形势时刻准备抢洛阳这至关重要的名都。同时范长生留守荆州,黄崇羊祜点荆州兵七万为先锋,诸葛瞻引四万蛮兵从交州出兵,刘禅率领川军八万作为后援,印州方面同样组织了三万的印州土人前来助战。前后合计二十二万大军,加上三万水军共计二十五万对外宣称五十万顺流而下直指江南之地!

    消息传到江南引起朝野震惊一片骚动,经历灭国之危,又和山越展开长期的征战,江南军民早已心力憔悴。吴主孙亮急忙点兵速往柴桑等地支援,可仍是放心不下,整日愁眉不展。连年征战让江东的军队大幅减员,生产建设需要人力,可征战守备也离不开人力。国土锐减不说,江流水道都成为了曹魏战船逞威的场所,一时间江东国库空虚不堪重负。

    柴桑守将吾彦得到警讯连忙找回了务农的两万多兵士,加上城中的六七千人准备固守柴桑。望着蜀汉的战船远远开赴而来,吾彦倒是希望曹魏的水师也能出现。若是柴桑被蜀汉夺得,曹魏在江南似乎想吃口大的便费事了。无奈的是曹魏的兵力都抽调回北方,留在南方的兵力并不足以和蜀军消耗,等了半天只看到蜀军登陆。

    蜀军先锋羊祜和黄崇行动迅速,登岸之后毫不犹豫的分拨军队围住柴桑,并且在四方险要之处安营,同时截断交通要路。望着忙碌的蜀军,吾彦只有摇头苦笑,没有水师协助这江南就是任人驰骋的地方。而柴桑的兵力和战力都难以应付如此强大的蜀军——要知道蜀汉先进的斗具早在一年半甚至两年前就闻名于世了,出城野战魏人还有机会,吴人是半分胜算都没的。

    当天夜晚双方相安无事,面对七万蜀军的包围,吴军只能坐守孤城待援,出城劫营之类的战法在羊祜和黄崇这等名将面前都显得小儿科了。

    第二天一早蜀军开始攻城,攻城之前劝降信先是射入了城中。蜀人开出的条件很是简单,开城投降一切好说,据守不出破城之后便是屠城!对于吴国百姓脆弱的心灵来讲,屠城这个事情过于敏感和严重了。连年的战争让家家户户都有亲人丧生,意志力屡屡遭到打击如何再禁得起失去亲人的悲痛呢?

    吾彦沉思良久,终是没有做出回应。打开城门倒是能保全这一城的百姓,可同时也使得国家门户洞开。

    城外的蜀军可不等人,战鼓如期擂起,气氛为之一紧。吴军在城头准备好了守城之物,准备抵御蜀军的攻城和投石车的打击。作为曾经拥有过投石车这一攻坚利器的国家,吴人深知其中的厉害。然而蜀军的表现却让吴人大失所望。

    数万蜀军进入吴军射程之后便不再前进,只是用****和吴军对射压制吴人的火力。而从蜀汉军阵之中推出了无数的弩车,这些弩车样式别致,比寻常的弩车足足大了数倍,要百余军卒推出。车上的弩矢非常之夸张,尤其是那箭矢不知是何种材料做成,只能看清箭尖在阳光下不断的反射光芒,杀气凛凛。

    看着那弩车越推越近,吾彦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急急命令众军瞄准蜀汉的弩车改射火箭!

    蜀汉既然仰仗这弩车攻城,防御做的自然是周到。而且这弩车上也早有放火的布置,同时蜀军的****手也疯狂的反击压制吴军的攻势。弩车终于停在了合理的距离之内,只看一名蜀汉校尉站在车上,身旁十余人持盾遮拦箭矢,那校尉猫着腰在弩车上的一处凸出的地方瞄着什么。手中不断的摆动,而底下的蜀军择根据其指挥不断改变弩车的方向。

    第一百二十一章 顺流而下(下)

    一声巨响响彻天地弩箭喷射而出,重重的撞在城门左右的城墙上,厚实的城墙被豁开了一处大口子,而蜀人正在拼命的用摇轮加上人工拖拽拽回射出的弩箭——那弩箭后面有长长的铁链甚是诡异。

    吾彦站在城楼上咽了口唾液心中暗自庆幸,幸好这弩箭没有射在城门上,否则如此强的冲击力足以击垮城门。然而不过心思一转,又是几声巨响,其他几处城门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蜀军瞄个正着那铁箭狠狠的撞在城门上,城门受损各异。

    有的城门完全凹陷下去摇摇欲坠,有的城门半扇活动已经是残破,更有一处城门被铁箭穿了个透,蜀人回拽铁箭而那铁箭的倒钩卡着城门,竟然有把城门拽倒的意思!

    “不好!速速堵死城门!”吾彦心中一沉再沉急忙吩咐守军落下石块堵死城门。

    四处城门尽毁,吴军心存死意堵死了城门。羊祜和黄崇见了忍不住微微感叹,这等忠心将领值得尊敬,可柴桑百姓的下场就……二人本就没打算强攻柴桑,因此便依照原计划留下由黄崇引三万蜀军在柴桑城外屯驻,而羊祜则是带着四万蜀军继续东进,其目的地乃是鄱阳郡!

    吴国的战力并不多,就算是援助柴桑的陆抗手中也只有四万多人。鄱阳作为柴桑的后援,驻军在万人左右。勉强凑齐了各项物资等着接济陆抗的大军到来,不想却是蜀军先到。蜀人来势汹汹速度极快,四野的百姓和军卒大半来不及奔回城中只得四处逃散。

    羊祜深知建业的援军必然也是日夜兼程,因此毫不犹豫的准备弩车攻城。鄱阳的吴将不过中下之才,见四处城门被破早已寒了胆,被蜀军攻入城中只好放弃抵抗投降羊祜。

    蜀军方自入城,远方一支吴军却是杀来!使人观瞧方知这支吴军不是陆抗的主力,而是吴国新都郡守宗室大将孙异!闻得蜀军入侵孙异便坐不住了,当年在施绩麾下与蜀军并肩作战的孙异可是深知蜀人的厉害,于是点起平定山越后选拔出的一万五千精兵前来鄱阳,意图和陆抗的大军汇合。

    到了鄱阳却遇到了被蜀军冲散的百姓和军卒才知蜀人行动之快,急急赶来终是慢了一步。蜀军并没有出城迎战,只是各处城门有数百人正在修补城门。孙异迟疑许久终是未敢造次,带着吴军远远的退开安营扎寨,等待陆抗的大军汇合。城中的蜀军有三四万人,自己这点兵力若是攻城那便是不自量力了。

    羊祜在城头张望良久,只见这支吴军各个身强体壮果然是精锐之师,当下略一思索,计上心来。当天夜里蜀军大张旗鼓的杀出城来,作势劫营。孙异纵然有所防备,可毕竟人家兵力远远多于自己,急忙分拨众军守卫营寨。谁知等了许久蜀军只是造势,却没有前来交战的意思,鼓噪一会儿之后便缓缓退入了城中。

    惊疑之间探马来报,蜀军在两军阵前耀武扬威之际,有一支蜀军悄悄的杀奔新都方向而去!

    “什么!?中计!”孙异闻言大吃一惊,新都的兵力尽数被自己带来,若是蜀军去夺新都多半不保!

    一万五千吴军夜里收拾行装便匆匆赶回新都,城中的羊祜见了微微一笑,留下万余蜀军守城,自己带着一万人马尾随吴军追杀!吴军归心似箭无心与蜀人纠缠,落在后面的兵马多被蜀人击杀。行至半途蜀军仍是死咬不放,孙异忍不住暴跳如雷吼道:“欺人太甚!随我转头一战!”

    吴军连夜奔逃狼狈不堪,闻言各自挥舞兵器转头来战羊祜。羊祜暗自摇头冷笑,引军与吴军战在一处。不够片刻功夫吴人身后,也就是新都的方向杀来一支蜀军足有万人,正是先前奔着新都而去的蜀军。吴人淬不及防蜀军竟然回转杀来,顿时陷入劣势被蜀军围杀不断。

    这两万蜀军之中足有三千名身着先进斗具的蜀军战士,在吴军阵中横行无忌,好似切瓜砍菜般的容易。一万五千吴军纵然精锐也是血肉之躯,刀斧铠甲都挡不住蜀人的神兵利刃,只能徒呼奈何!孙异持枪奋战却是难挽败局,见四周的吴军不是被杀就是求降,孙异嗔目死战怒喝连连!

    羊祜在阵外喝道:“天命在汉,将军当识天命而归!”

    孙异置若罔闻仍旧是死命砍杀,羊祜连喝三声孙异皆是毫无反应,一声叹息羊祜下达了击杀孙异的命令。就算你勇武过人,就算你风骨傲人,然而生死皆在他人掌握,除了敬佩唯有魂归九泉。

    大获全胜羊祜精神倍增,刘禅力排众议授予自己要职重任,而经过这数年的蜀臣生涯,羊祜越来越觉得天命确确实实的在蜀汉这一方。若真可平定天下,造一处太平盛世,就算背负叛将之名又有何妨呢?是非功过乃是后人评判之物,当世为人理当无愧于心,尽心竭力为国为民才是。

    投降的吴军足有六七千人,羊祜押着这些降兵回转鄱阳。至于空虚的新都羊祜并没有派出兵力去攻占。吴军若要守卫新都,必然要增兵,一旦增兵其各方的守御便会薄弱一分。这六七千降兵自然不会留在鄱阳,而是通过蜀汉的水军送往荆州处理。江东虽然不比以往,然而陆抗等人皆是不世名将,强如蜀汉也没有一口吞下东吴的把握与打算。不安定的因素和意外,越少越好,因此降兵都送往蜀汉的国境之内,便于安抚与监管。

    孙异的人头被送上了柴桑城,吾彦见了哎呀一声身形一晃几乎摔倒。孙异平定山越镇守新都,本来是朝中仰仗的大将,如今前后不过三五天的光景便被蜀军斩杀,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黄崇前后数次出使江东,对于吴人的底细甚是清楚,因此不断的写信与柴桑守将吾彦劝说其献城以保全百姓。蜀汉不是暴戾之军,然却急需一处城池做为例子警醒江东军民。若是投降,必然秋毫无犯;若是抵抗,必然血流成河。

    换到以往此举定然激起吴人的愤慨,使其同仇敌忾更加的团结。但战祸不断的如今,吴人的心灵和意志都已脆弱,对于战争二字实在是厌烦了。尤其是吴国破败之后,为了保证如此多的军力能够运作,百姓的赋税以及劳作都要比以往更加的严苛,生活也倍加的艰难。

    这可谓是亡国之象了,非是执政者不知体恤百姓,实在是形势所迫只得如此。

    柴桑的吴军没有动静,陆抗的四万吴军却是到了鄱阳境内。羊祜在占领鄱阳城后等若是得到了原本补给给陆抗的物资,加之蜀军水陆两路运输的物资可谓是补给充裕。因此羊祜也不出城迎战,只是在城中安抚百姓,甚至派出了部分的蜀军协助城中的吴军修筑房屋,接济贫困老弱。此等举动虽然有做作之嫌,然得到实惠的终究是百姓,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啊。

    柴桑被困,鄱阳已失,新都军力尽灭形同虚设,摆在陆抗面前的难题已然非常之多,但手中只有四万人马如何能完成御敌于外的重任?一路急行,本来应当是在鄱阳补给,现在鄱阳成了蜀人的囊中之物,反倒是陆抗这支吴军的补给无法持久,这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而就在此时,魏国南方总指挥王基果断的下达了命令。蜀军号称五十万其兵力绝不下于二十万,如此声势魏国难以与其争锋,所有魏军不遗余力的开始攻略建业乃至会稽,争取在蜀军突破吴国西线防御前夺取三吴之地,回头再抗衡蜀人!

    一时间蜀汉大军压境,魏人各路齐出,因异族动乱侥幸生存一年有余的东吴再次面临灭顶之危!

    第一百二十二章 蛮兵之决(上)

    诸葛瞻引蛮兵四万入侵海南郡,海南在交州之东北接庐陵,东通会稽,南临大海,乃是蜀汉与曹魏瓜分荆州的关键所在。若得南海郡,蜀军可绕过建业这一处重兵之地直取会稽郡参加到和魏人的争夺之中。

    海南本来属于交州地界,可在孙亮即位之后,蜀汉伐吴之前,将其从交州中划分而出,阴差阳错之下倒是让蜀汉占据了一个“不完全”的交州。〖.org〗

    海南守将乃是吴国大将吕兴,手下也有两三万兵力皆是讨平山越所组,战斗力精悍无比,又是刚刚成军自然是求战心切。诸葛氏之名闻名天下,诸葛瞻不愠不火的出师,吕兴却是不敢掉以轻心,双方在海南边界相遇,排开阵势就是一阵厮杀!

    双方皆是蛮兵,投入的兵力也恰好是两万可谓是旗鼓相当。蜀汉一方诸葛瞻精于治军,派出等量的军力也是带有一丝较量的意思。以多欺少不算英雄,可是舍弃优势也不见得是英雄,诸葛瞻如此做法倒是让吴将吕兴心中不断思索其用意,防备之意渐浓。

    双方激战到酣处,蜀军之中一面红色大旗扬起,阵势陡然而变!蜀汉的蛮兵见旗而动忽进忽退让人难以琢磨,待吴人看清变化时蜀军已然转为长蛇阵把吴军卷在其中。

    吕兴见了怒笑道:“诸葛孔明之后这般卖弄手段?且看我之阵法!”言罢吕兴军中传出战鼓隆隆响声,阵中各色旗帜按部就班的不断举起,在阵中原本混乱的吴军见状依照军令而行,渐有脱离蜀军包围的态势,更带着几分反噬之意。

    “咦?想不到这江东守将还精通阵法之道?”诸葛瞻见状微感诧异,旋即吩咐一声,蜀军阵势应旗再变!长蛇阵之蛇头蛇尾开始猛攻,而蛇身有意凹陷下去。

    吴军奋力向前正好抵住了蜀军的蛇头蛇尾,可中路的吴军却是陷入了蜀军的战术撤退的圈套之中。中路的吴军一下子面对前方和左右两侧的合计,顿时有了不支之象!

    “嗯……蛇化虎翼,不差!只是如此也未免小瞧于我了,哼!”吕兴见状吩咐手下改变阵势和战法。阵内的吴国军队正在苦战,收到命令后急忙依照吩咐去做。只见三千吴军手执长矛应声而出,阵势排的十分严密正面冲突蜀军中路!

    虽然蜀军在中路形成了一个口袋的形状夹击吴军,可是为了保持口袋的纵深,蛇头与蛇尾都是布置了较多的兵力。而口袋的袋底儿兵力相对要薄弱许多,吴将吕兴一眼便看出了诸葛瞻从长蛇化虎翼这一变阵过程中的生疏以及弱点,因此派出了最为耐战的长枪军冲击蜀军最为薄弱的环节!被击中了要害之处,负责袋底布防的蜀军一时无法击退吴国的长矛兵,又不敢做硬战消耗兵力,只得艰难的不断后退。受其影响两翼的蜀军为了避免阵势脱节也只能跟着逐步后移。于是整个战场便逐渐压向蜀阵一方,四万人的战团吴人占据了上风,即便蜀汉阵中还有两万人马而吴人这方只有一万人按兵不动,可前方是自家的两万败兵,就算蜀人的兵力占优也是难以挽回颓势。

    诸葛瞻在阵中看了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此等反应变阵也属不易,只是可惜终究是逊我一筹啊,传令众军等我命令。”

    蜀军按兵不动注视战场不断的靠近,另一方吕兴带着一万吴兵保持和自家前军的距离,以便在关键时刻可以立即投入战场击溃蜀军。双方的焦点都在这四万人的战团之上,吴人的阵势死死压制着蜀军。蜀军不想阵势被吴军打穿从而分崩离析,就只能不断的后退。原来的蛇头和蛇尾也就是虎翼阵的左右两翼被吴军死死的顶着,想去支援中路也是困难。

    眼看战团越来越近诸葛瞻脸上突现狡黠的一笑,接着蜀军猛然发生了变化!原本惧怕被吴军击穿的中路蜀军竟然自动散往两侧,吴军在蜀军的牵引之下不自觉的推进速度加快,将蜀军切割为左右两半!可这等推进却只限于中路的吴兵而已,两翼的吴军依旧是和蜀军纠缠厮杀不断!

    中路的吴军正面没有蜀军,左右两侧却都是蜀军,而正面也并非是没有蜀军——诸葛瞻的两万蛮兵几乎用最快的速度弥补了中路的空缺,前方的蜀军精锐挥舞刀盾长枪与吴军的长矛兵硬碰硬的厮杀。吴国长矛兵从投入战斗到眼下已然消耗了不少力气,而因为蜀军自动让开位置导致的推进速度提升更让中路吴军的阵势和前后连接不再那么严密。此时蜀汉两万中路从中路推进,绝不是吴军可以抵挡的,更何况在中路吴军两侧的蜀军得到了原本中路蜀军的加入兵力变得更加的雄厚,从而可以在正面抗敌之时,分出兵力骚扰中路吴军的两侧。

    中路的吴军被蜀军三方夹击再次陷入了之前蜀军刚刚由长蛇阵转为虎翼阵的劣势,而这一次由于中路吴军深入蜀阵便再没有了变阵的机会!

    “这……全军进攻!”吕兴见状心中一惊,一咬牙便带着一万吴军投入了战场之中,拉开了决战的序幕。诸葛瞻身为诸葛亮的后人阵法之道怎会不精?就算诸葛瞻之能远不能与其父相比,然而长蛇化虎翼这等不算高深的阵法也是绝无可能露出破绽的。唯一的可能便是诸葛瞻有意露出破绽引吴军拿出全力,而这一切的后招都在诸葛瞻的算计之中啊。

    吕兴心中不服气,却也明白这一战是自己输了,不仅是斗阵,更包括了这一战。之所以仍要投入全部兵力豁尽全力一战,为的乃是减小损失,也为了尽可能的杀伤蜀军!只要双方陷入了混战之中,哪怕是有部分吴军处于死地,吕兴也有把握带着吴军大队脱身,然后撤回番禹固守拒敌。

    战事愈趋激烈,蜀汉的先进斗具比起当年自然要多出许多,可要布置的军团也是增加了不少,而诸葛瞻这一路的蛮兵用的只是蜀汉普通的斗具,并没有分配到先进的武器。不是刘禅偏向,实在是那先进斗具的产量实在是不高。对于铁矿的要求本来就很高,而铁矿在这个时代也不是那么好发掘的,加上马钧疾病缠身无力南下,蜀汉先进斗具的生产不如预期也是情有可原了。

    蛮人作战都是嗜血好杀,就算身处劣势也是顽强。双方皆是蛮兵,也分出了高下,可在双方将领的催动之下仍旧是砍杀不断。虽说是混战可吴军之中的几支小队在吕兴的授意下有目的地的夹击蜀军,在小范围内制造了些许的混乱。蜀汉这边也是不肯罢休同样派出数支小队还以颜色。

    双方战鼓声不停,呐喊厮杀声在方圆数十里都是听得清楚,激战之处留下尸首无数,血流成河。诸葛瞻指挥蜀军奋力前进杀得吴军节节败退,吴军虽处劣势可仍然保持临危不乱竭力的抵御蜀军攻势。

    一退,一进,一进,一退,双方缠战半日都是杀出了真火,看到战场形势无法逆转,吕兴便暗中授意吴军准备撤退。双方贴身搏斗短兵相接,想退兵必然要被对方追杀,吴军在吕兴的统一指挥下鼓起余勇赫然发起了猛攻,与蜀军争锋相对!

    烈日炎炎诸葛瞻汗透重甲,见状笑道:“想走?晚了,变阵!”蜀军得令阵势再变,吴将吕兴见了大惊失色道:“什么!?”

    第一百二十二章 蛮兵之决(下)

    混战中的蜀军突然结成阵势两千余人一队的分别截断吴军各部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使得吴军无法凝聚在一起如愿逃跑。吴将吕兴汗如雨下对于此战再无信心,这些蜀兵看似毫无章法的来回穿插,实则彻底打乱了吴军的部署。

    若说之前的激战吴军尚可前后一心,眼下便只能各自为战了。中路军的劣势被扩大到了整个战场,而蜀汉的兵力又多余吴军,加上没有行之有效的阵势与蜀军抗衡,吴军已经到了任凭对方宰割的局面。看着无数无惧陷入蜀军的包围之中,吕兴心如刀绞,脸上显现决绝之色,大吼一声带着几名山越猛将荡开包围圈去营救被围困的吴兵吴将!〖.org〗

    吴国山越大将阿胡查手使铁矛,有万夫不当之勇,一马当先为众军开路,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赫然有万军辟易之态!

    另一名山越猛将治呼儿双臂抡开混铁鞭紧随其后,铁鞭到处唯有肉裂骨折,脑浆迸裂!

    吕兴一把大砍刀,左右两名吴国骁将相护带着四千余精兵跟随山越猛将入阵,击溃蜀军的包围和隔断不断汇聚。

    诸葛瞻见状怒道:“败局已定尚欲逞蛮勇耶!”

    当下蜀军方面也是虎将齐出,蛮族大将孟干手执双刀飞马在前直取山越大将阿胡查!人未至一股恶风扑面,双刀化作两条白光力斩而下!阿胡查见来了对手蓦然大叫一声,手中长矛势如猛蛇出洞闪电般直射双刀之间!

    “铛!”长矛点在双刀之上只觉得双刀蕴含的力量浑厚无匹,阿胡查所向无前的攻势至此停顿。而孟干也是觉得双臂发麻,收起狂傲之态,慎重以对!

    另一名山越猛将治呼儿也是遇到了对手,蜀汉蛮族勇将赤鹿大王铁锤舞动如风,力大势沉截住这山越治呼儿的双鞭厮杀。铁锤巨大无比,舞动起来带动的风势足以赫人心神;双鞭力道刚猛,只须沾到身体必是皮开肉绽!

    双方四员大将在阵中捉对厮杀,一时间酣战连连,斗得难分难解,四周的两国军卒想插手帮忙也是无能为力。这四人都是已力道见长,战圈之内尽是矛影刀风,稍靠近些也是觉得呼吸困难。吴将吕兴见汇聚了近万人后便不再深入,准备突围!此战已然是输了,若是能带出大半的兵力就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诸葛瞻观战许久一切尽收眼底,吕兴的心理变化皆在预料之中,早有两支蜀军在战场外围悄悄的移动到吴人的后路,吕兴纵然聚集万人协力,可想在四万蛮兵的包围下突围又是谈何容易?

    阿胡查与孟干斗了四五十个回合难分高下,只是见到自家兵将都是后撤,心中未免失衡。跟随自家兵将退下愧对自己勇者之名,若是留在此地硬撑就算战胜了眼前的孟干也是没命离开此地,左思右想阿胡查却是迁怒于吕兴,这汉将果真是狡诈,让自己突前他却得空跑掉!

    便在此时孟干哎呀一声,双刀之一竟然被阿胡查的长矛挑飞!阿胡查心有旁骛,未及细想见状大喜舞矛便是向前!冷不防这孟干使诈,丢了一只刀却从身后摸出一把飞刀来。阿胡查尚在兴奋之中,毫无防备的被孟干的飞刀射中肩膀,顿时负伤落马为蜀军所擒。

    另一侧的山越大将治呼儿见状焦急之态一览无遗,双鞭如雨点般落下猛攻赤鹿大王!赤鹿大王丝毫不以为意,任凭对手的双鞭节奏如何变幻,只是一门心思舞动自己的大锤。双鞭虽然力道威猛可毕竟是短兵器,而铁锤虽然笨拙却是长兵器。这打铁锤抡开之后力可开山裂石,治呼儿用双鞭去挡尚是勉强,可绝不敢自己也置身铁锤的攻击范围之内!要知道无论人还是战马被铁锤刮道绝不会毫发无伤,对于身处重围之内的治呼儿来说,人和战马都是伤不起的。

    以短破长不是依靠速度就是需要近身缩短距离,治呼儿累的额头汗滴不断也是破不了铁锤之威,终于是渐渐力疲。赤鹿大王稳坐马上看的非常清楚,确认这治呼儿力弱之后便展开了攻势!一成不变的大铁锤忽然有了招式,虽然招式缓慢可力道十足,治呼儿面色凝重的接了几锤之后只觉得全身骨架如同散了一般,气息和力道均是跟不上,竟是被铁锤砸在脑上,脑浆迸出老高,见者惊心!

    两名山越大将一死一被俘,吴国的蛮兵们再没有了指望,等不及和吕兴并力突围纷纷溃败投降。吕兴带着近万吴军奋力冲杀,没想到自己的队伍先是乱了起来,一阵冲杀后蜀军没有什么损伤反倒是自身的兵力一下子跑散了大半。

    屋漏偏逢连夜雨,军无战心之时蜀汉的两员虎将孟干和赤鹿大王一左一右双刀并铁锤杀入吴军阵中,吴军闻风丧胆二将所向披靡!吕兴看着四周茫茫的蜀军心中不是滋味,若给自己万余人马定是可以突围,可眼下军无斗志,该如何是好?

    此时孟干和赤鹿大王越逼越近,吴国骁将护着吕兴奋力向前突围!这两名蛮人声威赫赫让人不敢应战,只有向前看看能否在被蜀军追上之前杀开一条血路。若是孟干和赤鹿大王知道吴人宁可面对无数的蜀兵也不愿意与二人交手,想必是心花怒放的。

    诸葛瞻驱动三军不断的追杀和围堵,吕兴血染征袍身旁的骁将越来越少,也是冲不出包围。出征之前吕兴可没有想到只比自己多一万的蜀军能够在这首战之中就让自己全军覆没。想起吴主孙亮把南海郡托付给自己时的热切盼望,吕兴只觉得懊悔,觉得不甘。三万人马足以固守海南郡,而海南郡是护卫建业和会稽的大后方,此处一丢吴国顿时陷入三面受敌的境况。建业的吴军和魏军战况胶着,会稽的吴军也正在奋力抵御吴郡魏人的侵入,海南郡一失建业和会稽的空虚后方尽在蜀军火力之下,其后果自然不用多说了。

    想到这里吕兴勃然大怒,胸中怒火狂烧!此战就算失败也绝不可能全军覆没!这些残兵是海南郡支撑下去的希望,更是东吴不灭的希望!

    勒马,横刀,吕兴双目瞪得老大,怒喝不断冲向迎面而来的无数蜀军,只是在身后留下了众军勿管自己全力突围的命令!两千多精锐吴军跟随吕兴掉头死战,一下子接下了蜀军大半的攻势!而蜀军似乎也特别重视这股吴军精锐,纷纷汇聚过来围杀吕兴。

    全灭这三万吴军对于蜀军来讲也是十分劳累,有吕兴这两千多精锐断后,蜀军的包围阵势便因为这两千多精锐吴兵而拉长,余下的吴军本就是要逃命的见状知道失不再来,于是各自拼命突围而去。

    孟干双刀好似雷电穿梭,赤鹿大王铁锤有如暴风狂卷,然吕兴一杆大刀就像清澈溪水一般在风云雷电之中格外醒目,绵绵流淌,斩不断,切不断。忠君之心,为国之情,武人之勇,臣子之义皆在这溪水湍流之间,是最后的疯狂,是生命的终端,没有人在乎,有的只是豁尽全力,不负平生!

    两千多吴军拼死作战,蜀军纵然四面八方将其围住,一时也是损失甚多。见到吴军苦战,身旁将领便劝诸葛瞻可招降这些吴兵吴将,诸葛瞻思虑片刻摇头不语,眼中隐含尊敬之意。

    激战过后吕兴终是落马而亡,大刀掉落尘埃之中,死者双目紧闭,心中再无遗憾。诸葛瞻长叹一声,吩咐厚葬吕兴,蜀汉大军浩浩荡荡挺入海南。

    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东之虎(上)

    蜀军大摇大摆进驻海南郡,吴国守军见到自家主力全军覆没早就四散窜逃没了影子,只留下了一座座空城。诸葛瞻进城之后约束军卒,对百姓秋毫无犯,并且施惠于民。呼雷阙四大执事之一的高玩也指挥呼雷阙人员混入百姓之中,刺探消息以及引导言论。

    海南郡府邸之内诸葛瞻一番忙碌将军政要务处理完毕,靠椅背上闭目养神。没过多久高玩,邓良,孟干,赤鹿大王,阿胡查,孟通,李松,王素等一班文武纷纷前来报告。

    诸葛瞻听罢道:“传令三军暂歇五日,严密打探各方动向,没个时辰皆要回报。”

    高玩颔首道:“南海各县均在掌控之中,只是留守所需之兵力甚多,若以五日为限,恐怕军力不敷使用,将军还请三思。”

    孟干也道:“收降的兵力有六千余人,虽然编到各军之中,也需时间操练。

    诸葛瞻闻言摇头道:“二位所言,瞻亦知晓,此番大军东下陛下是势在必得。魏人动作迅速,又扎根江东,我等若不以速取胜,恐怕有负圣恩。”

    高玩思索道:“若是如此,届时能动用的兵力只在两万之众了。”

    诸葛瞻道:“兵贵在精不在多,庐陵郡与会稽郡当先取何处?”言罢却是用目光去看新投降的山越大将阿胡查。

    阿胡查虽然是山越之人可也是知机之辈,见状连忙道:“会稽吴将钟离牧和朱异与魏国吴郡太守唐彬大战不断,庐陵守军不满万人,守将乃是贺达据说用兵在吕兴之上。”对于江东的形势,阿胡查这山越人也是清楚的。尤其是吴将贺达,其祖上乃是名震山越的贺齐,甚是让山越人忌惮。

    “依你之见先去庐陵还是会稽?”诸葛瞻笑问道。

    “呃……”阿胡查挠了挠脑袋道:“末将愿为先锋,先取何处都行。”

    见这山越将领如此说,在场的文武都是会心一笑。诸葛瞻转头问邓良道:“陛下特命邓大人治理海南郡,我留李松,王素两位将军并一万五千人给大人使用,如何?”

    邓良在尚书台为副,此番派来做一个小小的郡守似乎是贬职。然刘禅的目光在于整个江东,委任邓良先为南海郡守只是磨练,日后平定了江东邓良必定是一方大员!

    邓良想了想道:“此间吴军皆散,留万人给我足矣,思远多些兵力也可早日与陛下会师。”

    诸葛瞻面带笑意点头道:“也好,会稽的吴人和魏军交战,就算分兵防备我等也是不敢出击,待我先取了庐陵郡后,想必魏人和吴军也分出了胜负,届时倒是可得渔翁之利。”

    五天之后,探明了庐陵吴军的动静,诸葛瞻用降将阿胡查为先锋,带着两万五千大军离开了南海进入庐陵境内。庐陵与长沙,豫章,鄱阳,会稽,南海五处接壤可谓是举足轻重之地。其中长沙,鄱阳,南海皆在蜀军的掌握之中。而会稽则是战事不断,唯有豫章郡的吴军可来支援,不过豫章同样夹在柴桑,鄱阳,长沙,会稽之间也是用兵之所,能否分出援兵还是未知之数。

    蜀军一路高歌猛进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吴将贺达早就知道海南吕兴全军覆没的消息,更知道自身的兵力不足以抵御蜀军,于是索性放弃了大部分城池,全军退守南昌。南昌在庐陵郡的北方,而海南郡在庐陵郡的南侧。蜀军进逼南昌城下,不知不觉已然深入庐陵地界。诸葛瞻为了防止吴人使诈,前后分出七千蜀军驻守沿途的城池保护粮道,一万八千蜀军在南昌城附近游弋,试探吴军的意图和动向。

    一万吴兵对一万八千蜀军,这样的兵力比对蜀军是绝对不会攻城的。但吴军是否出击就要看吴军有何等的考量了。

    一连数日吴军闭门不出,但每当到了夜晚却是派出斥候侦查蜀军的动静。诸葛瞻对此倒是不以为意,若是遮遮掩掩这吴人恐怕是不敢出城的,倒不如让吴人探个究竟才会引蛇出洞。在诸葛瞻的授意之下,蜀汉的兵力被吴军摸了个一清二楚。然而吴军仍旧是坚守不出,又是经过了几日的哨探,确认无误之后吴将贺达终是有了动作。

    一封战术送到了诸葛瞻的军营之中,其内容乃是吴将贺达向诸葛瞻挑战斗阵。诸葛瞻见罢一笑,慨然应允打发走了吴国使臣,却是转首去问高玩:“前次获胜全靠高大人提供消息,不知这贺达可有甚过人之处?”

    高玩略一思索道:“吕兴喜好阵法并非是什么隐秘,之所以能获胜还是依靠诸葛将军谋略深远,计划精妙,吸引了吴军死战才有机会将其一网打尽。至于这贺达么……倒是以机变著称,并未收到消息喜好斗阵。”

    “哦?传阿胡查进来。”诸葛瞻若有所思,使人把降将阿胡查请来又是询问了一番。

    是夜蜀军早早入睡,为第二天的斗阵做好充分的准备。然而就在三更时分,南昌城门悄悄打开,一支吴军小心谨慎的悄悄出城奔着蜀军的大营前来,正是吴国庐陵郡守贺达带着七千吴军劫营!

    白日里的战贴不过是给蜀人的迷魂汤,吴国所剩的土地已然不多,而蜀军的战力明显要强过吴军。就算是同等数量兵力的战斗力做比较,大部分的吴军都不如蜀军强悍。征战连年吴国军中的老兵和有经验的战士早已不多,过多的新兵显然影响了吴国军队的战斗力。如此情况下贺达有意邀诸葛瞻光明正大的斗阵,已诸葛瞻对兵力和阵法的自信必然会应允自己的约战。而这大战之前的夜晚,就是蜀军最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候。

    七千吴军悄然接近蜀营,蜀营的防卫也并不如何严密。贺达年近四旬,双目炯炯有神,看着蜀营中巡夜的军卒不过千余人心中暗喜,悄悄的传下命令全军准备突击!

    乌云掩月夜色宁谧,七千吴军猛然发动攻势!贺达引五千人马直冲蜀营,拨开鹿角拆掉营栏顿然杀入!两千****手在后火箭齐放,射入蜀营之内,不用瞄准没有秩序,有多大力气使出多大力气,能射出多远就拉多大的弓。反正都是落入蜀军营地,只要蜀营起火,这一仗便算底定。

    突如其来的攻势让巡夜的蜀军不知所措,夜空下无数火矢射入更使人惶恐不安。贺达一马当先(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