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 部分阅读
范长生摇头道:“此间只有你我兄弟二人,说话倒也无须顾虑。陛下老来发奋,有今日之成就实属不易。为兄既然出山为蜀汉效力,自当为这天下大统竭尽心力,功名利禄不过过眼浮云,只要天下苍生得以安宁,荣辱富贵与我何干?”
“兄长悲天悯人,心怀天下百姓,又不眷恋功名可谓大智大仁。我知兄长爱民胜过功名利禄,只是兄长身为天师道之主,即便不为自身考虑,也要替教众铺好道路才是。”范恩并不是范长生这样淡泊名利之人,闻言提醒兄长道。
“哈,这是自然,天师道教义在民,利于治国,大统之后陛下必然弘扬天师道之教义,以此教化万民,只是水满则溢,有今日之果已然是老天庇佑,切不可贪心啊。”范长生话中有话,似乎在提醒范恩什么。
范恩脸色数变,一声叹息道:“兄长你都知道了……”
范长生语重心长道:“天师道得以发展至今,信徒甚众,然国家当以稳定为本,膨胀过于迅速只会让陛下怀疑我等别有用心。你我志在那太平盛世,何必如此躁进图惹是非?”
范恩闻言半晌不语道:“兄长既知,想必陛下亦知……我……我……”
范长生伸手拿出一封信道:“这是陛下给你我之赏赐,你且过目。”
范恩闻言一脸疑虑,陛下若有赏赐何以不下圣旨,却用这书信形式?结果信件打开一看,范恩身躯剧震,泪流满面道:“范恩何德何能受此重恩,愧不敢当啊!”范长生接过信件举火焚之道:“陛下宽宏大量并不计较你暗中扩张势力之事,反将青城山以及几处名山皆赐给天师道作为兴建道观之用,此等用希望小弟你能明了,你我本事方外之人,需坚守初心方可功德无量。”
“兄长教训的是,范恩知错了,绝不再犯!”范恩信誓旦旦的答道,一脸诚恳之色。
正在此时,忽然门外有人通传,军中大将傅佥有紧急军情前来通传。范长生与范恩闻言均是一惊,四周魏军早已采取守势,被蜀军吓得破了胆不敢出击,如今是哪里来的紧急军情?难道是江南陛下那边情况有变不成?
“快请傅佥将军!”范恩一声令下,有人将傅佥请入。自从昔日骆谷之战后傅佥伤势沉重无比,时至近日方才痊愈,被范长生掉到荆州军中作为自己的副手。范长生也好范恩也好行军打仗都是半路出家,而傅佥乃是将门之后,更是姜维亲自调教之将领,当年在姜维麾下隐然有了独当一面的架势,范长生将其请入荆州军中,军中大小适宜实际上均是傅佥一手操办。
“傅将军快快请坐,有何军情如此急迫?”范长生对于傅佥之英勇也是十分之爱慕,十分客气的道。
傅佥坐下道:“魏兴传来军情,魏国宛城守将杜预发兵五万攻打魏兴郡,王振将军兵微将寡抵挡不住,因此使人水路前来告急请求我等发兵。”
“哦?宛城魏军不过六七万人,发兵五万去攻打魏兴,难道不怕我等乘虚去攻打宛城么?”范长生疑虑道。
范恩道:“自从庞宏大人战死之后,魏兴人马损失惨重,王振将军绝非杜预对手,想来是坚持不了多久。”
傅佥点头道:“魏兴地势险要,若是被魏军占领汉中以及三巴之地尽在魏人攻击范围之内,此时此刻无论是汉中还是巴中恐怕都没有什么兵力可以支援魏兴了。”
范长生道:“许昌以及江夏的魏军皆对我等虎视眈眈,然分兵去救魏兴也是刻不容缓,何人愿意留守此处?”
傅佥抱拳道:“范公可留两万人马与末将,末将保管让魏军不敢轻动。”
范长生点头道:“傅佥将军若是留守,我自然放心,然杜预乃魏国名将不可轻视,我欲分兵两路去救魏兴,汝等以为如何?”
范恩道:“我引一军奔袭宛城探魏军之虚实,兄长可引一军走水路直抵魏兴,如此魏兴之围可解,新野之守军亦不会减弱太多。”
傅佥略一思索道:“用兵之道贵在虚实,杜预用兵只能仅次于王基,此举恐怕别有居心我等不可不防。”
范长生点头道:“你我三人分兵行事,不可轻举妄动中了魏人的计策,只需要守好新野与魏兴便足以牵制魏军动作。”
“是!”范恩与傅佥抱拳答道。
旌旗摇动,鼓声震天,两万五千蜀军在范恩的率领之下浩浩荡荡开赴宛城,沿途广树旗帜谎称五万。一时宛城境内风声鹤唳,魏国军民闻讯皆是躲入城中不敢应战。另一方面长江之上战船密布范长生引兵三万人快船开路逆流而上前去援助魏兴郡。两路蜀军水陆并进声势浩大,皆是谎称五万之众,让人难以辨明真假,探明虚实。
在范长生与范恩大军离开后三日,新野方面警讯频传,魏国义阳太守段广引兵两万从北方杀来;许昌方面魏国征北将军武茂引兵两万抄小路日夜兼程竟是与义阳魏军几乎同时抵达,两路魏军合做一路,直扑新野!
军情报入新野城中傅佥冷哼一声道:“如此伎俩未免小瞧傅佥了,来人啊,点兵出城!”
留守副将马融闻言劝道:“魏人来势汹汹,不可小觑,此乃有备而来。新野兵力薄弱,将军若是冒失出城,恐怕为魏人算计。”
傅佥笑道:“魏人待我大军走后方敢来战,足见其心虚胆寒,此等鼠辈纵然十万又有何惧!?”
马融皱眉道:“此方安危尽在将军手中,将军若是有失,新野岂非危矣?”
傅佥提枪上马道:“魏人算盘打得清楚,我等若是被围,等若断了范公兄弟大军归路。此等形势下魏军必然不料我等出战,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乃必胜之兵,一日之内我必引军回之,将军驻守城池当留下退路与我。”
马融沉思片刻道:“我明白了,此地放心交给我把守,将军当不可负约。”
傅佥哈哈笑道:“你我此战,定让魏人铩羽而归!”言罢傅佥引领一万蜀军迅速的离开了新野城。
一万蜀军在傅佥的率领下绕行山路截击魏军。魏军对于新野地势也是十分熟悉,远远发现了蜀军行踪之后魏将段广武茂闻讯都是大笑,一万蜀军竟敢出城作战,就算是正面交手也是要抵挡四倍的魏军,这一战蜀军未免过于小瞧魏军了。要知道义阳和许昌的魏军经过年余操练之后已经属于精锐之师,配备的铠甲武器皆是第一流的,绝对可以蜀军的斗具一较高下。
当下魏军寻了处宽阔地带列好阵势等待蜀军,蜀军方面弄清魏军意图之后虽然行动迟缓,但仍旧是保持向着魏军的方向而来。
“蜀军竟然迎约而来,实在出乎我之意料。”段广横刀立马在中军闻得蜀军前来,心下忍不住赞叹蜀军之英勇。自己摆下这阵势便是挑战,若是蜀军来战双方便堂堂正正的交手,若是蜀军避而不战,魏军当毫不犹豫的猛扑新野,逼迫这万于游军和自己交战。蜀人不顾双方兵力悬殊,慨然而来,段广倒是忍不住唏嘘几句。
魏将武茂闻言也是赞道:“不知这是哪路蜀军,有此胆量实在值得赞赏,只是么……这头脑真是蠢的可以!”一万兵力和四万敌军正面交战,这种勇气让人赞赏,可这么做与以卵击石何异?此话一处,倒是让魏军众将哈哈大笑一番。
言语之间对面地平线上一面大旗渐渐升起,随之一万蜀军步伐森严虽是速度缓慢,却是无比凝重的阔步向魏军而来!段广手中大刀一举,魏军进入战备状态,嬉笑之人也是神情肃穆准备迎战!
暖阳当空,清风微送,战场之上只听得风吹旌旗之声,双方兵将皆是无言,亦无须多言。蜀军步伐渐渐加快,长枪大刀盾牌手弓弩手层次分明,仔细观看蜀军无论兵将皆是一脸平静,一派淡然。
这是赴死之师!段广,武茂皆是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一看到蜀军的精神状态就知道惹了多大的麻烦!这样的对手不怕正面作战,对付这样的对手力拼是最差的手段……
漫天箭雨,冲天杀气,震耳欲聋的喊杀声骤然而起,蜀军没有战术没有策略,唯有直冲!鲜血四溅,人头翻滚,叫喊声响彻天际,杀伐之意透彻人心!魏军阵势数变,盾牌长枪拦路,蜀军快步奔杀势不可挡,盾牌阵一处溃散处处溃散。
魏将武茂勃然大怒,亲引人马阻击蜀军,两翼三千铁骑加入战团将蜀军拦腰截断!蜀人不顾阵势,仍旧一往无前,傅佥挺枪跃马陷阵在前,左右八百长戟士奋勇相随,杀的魏军望风披靡,难撄其锋!武茂见状不敢亲自上前,指挥数百弓弩手乱箭去射。混战之中蜀军遭逢乱箭,损失惨重,傅佥大吼一声纵马冲入魏人弓弩手人群之中,手中长枪好似滚滚江水滔滔不绝,杀的魏军弓弩手不及闪避死伤遍地,哀嚎翻滚着不计其数。武茂正欲调兵遣将,只见傅佥已然锁定自己,一股沛然杀气豁然罩向自己,尚未交战已然遍体战栗,只觉得寒冷无比。待寒意稍退,傅佥早带着蜀军冲杀老远,四万魏军挡得住大半蜀军,却难以阻拦傅佥之勇!
段广处于中军之中,见一蜀将身背数箭,状若猛虎带着千余蜀军在魏军阵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魏军纷纷避让竟是不敢交战,各方将领不过片刻功夫已然被其刺杀十余人,忍不住大惊失色道:“此乃何人,怎会如此勇猛?”四周魏军只听得范氏兄弟名声,对于傅佥这刚刚抵达新野不久的蜀将毫无印象,见状皆是不知。
“将军切勿惊慌,带我引本部人马斩杀此人!”魏国大将高盛双拳一抱带着本部人马去战傅佥。段广见状心中稍安,这高盛乃是河北名将,在于异族的作战中十分勇猛,自己特意要到麾下就是用在此时!
但见高盛及其麾下的河北精兵入阵之后,蜀军顿时速度骤减,段广见状大喜道:“若除此将,蜀军不足为虑矣!”话音未落,身旁众将惊呼声迭起,只见高盛和那蜀将交手不过三个回合便被刺于马下,战死当场。其麾下河北精兵顿时群龙无首被蜀军趁势突杀,撞动了中军阵势,蜀军虽只千人却好似有排山倒海之力,向着中军处疾奔杀来!
“这该如何是好!”段广见了脸色大变道。
“我等前去迎战,将军稍安勿躁!”魏国大将孙果,杨实大吼一声,各持刀枪杀将出去!段广见了脸色稍有缓和,手指身旁数将道:“汝等速去助两位将军一臂之力!快去!”此时众将也是知道蜀人凶猛,当下各自引兵加入战场!
只见傅佥双臂一振仿似有用不完的气力,长枪横扫犹如盘蛇吐信,孙果惨呼一声已然坠马,杨实被枪尾扫下战马顿时被蜀汉长戟士乱戟戳杀!余下魏将还未赶到,就看到孙果杨实殒命,顿时心惊胆寒不敢应战纷纷调转马头各自避让,直看的段广破口大骂,恨不得立即将这些人军法处置!
然傅佥来势汹汹,带着数百蜀军已经冲入魏国中军阵势之中,段广急忙使亲兵分奋力抵御,并使人往调集四周魏军前来援助。四万魏军除了三千骑兵截下了数千蜀军之外,余下偌大的战场竟是任凭傅佥引兵往来驰骋,冲杀不停,眼下竟是有了崩溃之状。魏将武茂见状心下大惊,若是段广有什么散失中军一败,魏军必然溃散,于是急忙引兵前往救援。好在段广中军之中尚有精锐,凭借人海优势可保无忧。
傅佥带着长戟士数次冲杀皆是被段广亲兵阻拦,四周围魏军见状纷纷合围上来。但见傅佥走马摇枪猛然一跃,竟是连人带马跃入魏军阵中!四蹄尚未落地,傅佥弓如弯月,箭似流星,对面段广带着一脸不信额头中箭倒撞马下身亡!
前排魏军尚未见到主将中箭,纷纷挺起刀枪去杀傅佥,然傅佥长枪在手舞动如风,护得人马安全!被隔绝在后的长戟士看到主将神勇,士气大振奋勇冲杀!厮杀片刻段广死讯传开,魏军开始溃散,远端刚刚赶到的武茂见状更是大怒,拔刀杀了数十名跑散之魏军也是止不住败势,只好愤愤退走……
傅佥哈哈大笑,引兵随后追杀!这一仗从几近正午杀到傍晚,足足追出百余里蜀军方才折返。中途魏军几次纠结残部意图反攻都是被傅佥一马当先杀败,可怜四万魏军沿途撇下尸首无数,人人胆寒,傅佥之名一日间竟成了魏人噩梦!
新野方面亦是战鼓雷动,江夏魏军在大将卢损的率领下猛攻新野!意图切断新野与各方联系之路,蜀将马融引兵八千出城牢牢护住傅佥归路,死战不退!魏军源源不绝开赴新野战场,各种攻城器械亦是送往新野城下,城外激战,城头也是激战,马融引兵在外,城中蜀军坚守不出,一场鏖战几近傍晚,也几近尾声。八千蜀军浴血奋战,仅存三千余人,四面魏军围得好似铁桶一般忍不住让人绝望。
“将军可速速进城,我等舍命保护将军!”见到魏军越来越多,自家伤亡大半,有蜀将意图劝说马融入城坚守。
马融负伤多处,额头上赫然插着箭矢,鲜血留个不停,闻言怒道:“全军将士归路在此!吾誓保此路,焉有退避之理!”言罢不理那蜀将,依旧是挺枪奋战!四周蜀军受马融视死如归之意鼓舞,各自鼓起余力坚守不退。那蜀将也是急道:“傅佥将军远去未归,不知生死,将军若有意外,新野军民当如何自处?”
“国有郡守,城有守吏,马融一介武夫唯有阵前杀敌,绝不行苟且之事!”马融一枪刺杀一名武将,肩膀又是添了一道血痕,闻言愤愤答道。那蜀将闻言满脸通红道:“将军诚然英勇,然某岂是贪生怕死之徒!只望将军以大局为重!”言罢那蜀将拍马抡刀,竟是带着身旁二百余蜀军杀入魏军重重阵势之中,不过片刻功夫便淹没在人海之内!
马融见状知晓自己言语过重,那武将竟是不堪受辱陷阵赴死明志,当下马融落泪道:“吾一时失言,害得兄弟性命,事已至此别无所求,只求埋骨此处不负英灵!”言罢,马融丢掉头盔,催动人马向着魏军阵势猛攻,再无任何保留!
第一百五十一章 设谋(下)
三千蜀军绝地反扑,不求破围只求战死!马融额头箭矢血流不断仍自催马奋战,怎奈久战力疲早已人困马乏,蜀军略微冲动魏军阵脚后便无力再进又被魏军四方合击,眼看便要全军覆没!
便在此时魏军阵中一阵哗然,原本厚实的阵势竟是分为左右两侧,一支蜀军昂首齐声呐喊着加入战局!当先一将浑身浴血,状若天神,所到之处魏军纷纷落马,正是傅佥!傅佥身后跟随一将一脸愤然,大刀挥舞如风横扫千军万马,竟是那被魏军人海淹没的蜀将!
魏军不想来的不是自家人马,反倒是蜀军,措手不及间被傅佥荡开了阵势杀入阵中。以魏军的兵力大可以包围这些蜀军再行围杀,然傅佥好似下山猛虎一般左冲右突毫无章法可言,杀的魏军阵势周转不灵,渐渐不成阵势。马融见状大喜,带着残兵奋力冲击魏军与傅佥汇合,见到被自己言语所激赴死的蜀将被傅佥所救,马融更是心下安慰,当下三人合兵一处趁着魏军混乱之际破围而出退往新野。
新野城下魏兵正在攻城,自家数万人马围着蜀军有生力量乃是必胜之局,根本不曾防备蜀军竟然破围而出,而且兵力更胜从前。傅佥,马融引领蜀军绕城冲杀,正在攻城的魏军毫无防备,也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顿时被切瓜砍菜一般的死伤狼藉。城中蜀军见状也是士气大振,奋勇杀出,内外夹攻之下魏军大败。
马融伤势沉重,全凭一股精神支撑,如今入了城池,心气儿一松便晕了过去。傅佥急忙使人救治,自己则和那勇猛蜀将一同登上城楼。那勇猛蜀将姓邓名骘,乃是蜀汉名臣邓芝的族人,在乱军之中被傅佥所救,对于傅佥早已是心悦诚服。
城下的魏军虽然战败,可并没有退去,反倒是纠集残兵两万余人继续屯驻在新野城下。而原本被傅佥击退的武茂也整合了两万余人马缓缓而至,两下魏军合兵一处仍然有五万之众。城中蜀军连番激战损失也是不小,如今不过一万二三千的样子。
傅佥一脸严肃心下骇然,新野蜀军方有动作魏军便接踵而至,这般举动觉不寻常。若说魏军没有计划,任凭是谁也不会相信。魏将杜预谋略深远,精于算计,两个月的按兵不动麻痹了蜀军的思想,实际上却是在统一筹划各方力量准备反攻。这一招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玩的漂亮,范长生的水军想必此时已然抵达魏兴,可范恩奔袭宛城却是让人忧虑。尤其是新野的蜀军此时无力前去支援,更被魏人牢牢围在城中动弹不得。
“各县情况如何?”傅佥看遍了魏军的布阵,回头问道。
邓骘一跃成为傅佥的副手,激动非常,可其心机却是深沉,稳稳的答道:“魏人早分兵攻打各县,我方无力支援想必郡中各县情况也不乐观,尤其是渡口多半早被魏军攻占了。”
傅佥看着城下无数损毁的攻城器械,忍不住点头赞同,除了走水路之外,魏军有何方法在短短数日之内便调集如此多的攻城器械呢?水军主力跟随范长生出征,留下的水军多半不是魏军对手。这支魏军看旗号乃是从江夏而来,不去支援建业反倒来攻新野,这背后的目的并非是攻打新野这么单纯。
这确实让傅佥料对了,杜预的目标并非是新野,而是建业。从宛城到建业路途遥远,即便是水路也是困难重重。杜预自然不会引兵去建业,而是通过攻打蜀军的后方来牵制蜀汉大军在江南地区的作战。
先行发兵攻打魏兴不过是个幌子,蜀汉大将庞宏之死让魏兴的蜀军折损了七成之多,留守魏兴的蜀将王振不过是武艺韬略平平之辈,带着六七千蜀军如何挡得住杜预数万大军的猛攻?不过数日就使人前往各处告急。
魏兴关系着汉中以及三巴地区的稳定,只是汉中和三巴地区已经是蜀汉的大后方,屯驻的兵力十分有限,前后不过输送了三四千人而已。主要还是依靠新野范长生前来救援,毕竟新野的蜀军乃是统合三巴,荆州两地的绝大部分兵力。
瞅准了蜀军必救魏兴的趋势,在猛攻魏兴之后杜预便着手布置了。魏兴地势险恶,就算兵力不足坚守月余也是无碍。况且从魏兴前往汉中和三巴地区都是路途艰险,沿途不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因此魏兴只是用力吸引新野蜀军主力出城的一个诱饵,魏军所有的兵力都用来围杀新野蜀军!
许昌,义阳,乃至江夏的魏军负责攻打新野,断蜀军归路。许昌和义阳与新野离着很近,出兵那是分内之事。可江夏路途遥远,这番出兵乃是处于战略考量。江夏太守王濬对于建业的形势也很担忧。尤其是攻打江夏的蜀汉大将罗宪转往建业支援后,王濬也是数次想要发兵建业与蜀军决一死战!
然而建业蜀军声势浩大,柴桑等地更是守卫森严,王濬欲发兵一战,却是担忧兵力不足,反被蜀军所算计。思来想去,恰好杜预的消息送至,歼灭新野的蜀军,然后利用江夏的水军作为主力,南渡长江,攻打蜀人的后方基地荆州!因此,作为这一作战策略重要一环的江夏人马,便提前出发早早的进入了备战状态,等待时机出战。
范恩并不知晓新野在自己离开之后便陷入了苦战,因为自己早已陷入了苦战!刚刚抵达宛城境内,宛城的魏军便是坚守不出,四周更是坚壁清野一派死守的气象。范恩使人四处打探,得知魏军主力攻打魏兴还没有回转,于是便催动人马不理宛城直接杀奔魏兴!所谓兵贵神速,自己的脚程比起范长生的水军自然要慢上许多,若是范长生和魏兴的蜀军从正面攻击杜预,自己又率领这数万人马从后方杀到,杜预就算有通天的本领也是难道一败!
果不其然,魏军对于范恩的到来没有丝毫的防范,范恩催动人马从后方杀入魏军营中方自察觉中计!远方虽然是战鼓阵阵,喊声震天,可并非是蜀军与魏军交战。乃是两万魏军列好了阵势等待自己,故作鼓噪之态。对方并非毫无防备,而是早就做好了准备,一路的长驱直入不过是请君入瓮罢了!事到如今,悔不当初,范恩引军急退却是被魏军围了一个水泄不通。无奈之下范恩只好引军突围,然杜预部下重重阵势围困蜀军一番恶战!
困战之中范恩之盼兄长的援军快快抵达,然而战了半日的功夫魏兴方面仍然是毫无动静。原来范长生大军抵达魏兴之后,便使人打探范恩的消息,并且准备人马和杜预正面交手。魏兴郡大半处于山上,地势复杂。魏军反攻为守,留下了万余人马傍山设阻,死守不出。范长生催动蜀汉大军数次攻打,都是无功而返。见状如此,范长生也知道魏军早有准备,更是担心范恩安危。只是来的仓促,各种军械都扔在了新野城中,面对魏军凭险而守竟是无可奈何,难以逾越。
第一百五十二章 论策(上)
“陛下,臣奉命而回,此乃太子与陛下之书信。”文立风尘仆仆,一身便装甫入大营,便呈上了太子刘谌写给刘禅的书信。刘禅常年在外南征北讨,鲜回川中,太子刘谌坐镇川中数年深的人望,久之不见父皇也是十分想念。
刘禅接过书信示意文立在一旁歇息,急忙观看心中内容,看了一遍又是一遍,双目已经湿润,口中连吐几个“好”字。刘禅知晓这刘谌与自己没有半分关系,然刘谌始终把刘禅当做父亲爱戴。尤其是刘禅振奋国家,北伐中原后刘谌更是欢欣鼓舞。见到信中提及亡故之众皇子,刘禅脑海之中也是闪过无数画面,当初不是众人舍生忘死保护自己活下来,自己早已死在魏军的刀斧之下了。
“陛下,娘娘使微臣传口信与陛下,请陛下保重龙体,不可过于操劳。”文立适时的补充道。
“啊……皇后她也辛苦了,孩儿他?”刘禅心中迫切想了解到自己亲生儿子的情况,忍不住问道。
文立见状已然会意道:“小皇子身体健康,天资过人,提笔可书,劣马可驯,朝中大臣均是赞不绝口。”言罢,文立从包裹中拿出一幅幅画卷,展开给刘禅看道:“皇后娘娘知道陛下想念娘娘和小皇子,因此使人作画给陛下,以解思念之苦。”
只见画卷中的张皇后一派富态气象,拉着一个五六岁大的小童,珍爱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幅幅画卷画的皆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看的刘禅老泪,当众失态。没一幅画卷都是一个故事,每一幅画卷代表着一段日子,常言都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自己做了皇帝却要奔波劳碌打江山,冷落了自家的妻儿,尝尽这相思之苦。
“陛下……此乃小皇子所做之画。”文立展开最后一幅画时,画中一个孩童身披铠甲,手执利刃,一脸稚气的在马上指挥作战。线条虽然简单,笔墨尚显幼稚,可让人看后却忍不住的心疼。刘禅想起张皇后信中曾说过,当张皇后问起幼子为何要学习武艺骑马射箭时,幼子天真烂漫的答道:“学了这些,就可以每天见到父皇,不会做噩梦了。”
“好……好……大家过的好就好。啊……朕今日失态了。”刘禅哭过一阵,恢复了君临天下的神态道。
“陛下……”文立似乎要说些什么。
“爱卿不必再劝,天下大统势在必行,朕不能统一天下兴复汉室看绝不回转川中。”刘禅早知文立想说什么见状直接出言打断道。
文立闻言只好退到一旁,另一名大臣何攀道:“太子所言立学之事,不知陛下如何考量?”
刘禅点头道:“对于百姓流动甚大之州郡,此法可行。州郡乡村皆可用此方法,不过尚须考量人数,不可耽误生产种植。”
何攀略一思索道:“陛下所言甚是,由朝廷兴学免费授学于百姓,借此使百姓可以在环境恶劣的州郡扎根生活,此举甚秒。微臣觉得不仅是传授学问,其他方面也可有所调整,借此使得州郡人口充盈,减少流民。”
蜀汉在刘禅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不过流民逃避户籍一事仍有存在。不仅仅是因为生活好坏的问题,逃的了一人,家中就少缴纳一份赋税,少担负一份徭役。无论家中是否殷实,人之本性如此,能少则少,能免则免。对此状况刘禅曾经颁布不少的政令,太子刘谌更是在刘禅的启发之下,提出了用国家办学免费传授学业的方法,来吸引流民定居在一些人口稀少,或是环境恶劣的州郡乡县。这个时代并非是有钱就可以读书,蜀汉相较于魏国已经是一个商业极为发达的国家。而商业处处离不开学问,百姓富裕之后道德品质,行为规范都是需要仁义礼仪来作为约束。国家自然有法度,可人心中树立道德标杆才是解决问题,提高国民素质之重要一环。
鼓励百姓去做学问是好事情,可是不可做的过火。天下没有统一,蜀汉和曹魏的交战是长期的拉锯,若是举国从文,那么谁去打仗?鼓励大家从军也是好事,但也难以由国家牵头。人人都想从军博得一个功名富贵,然而大家都去打仗,谁来治理国家,谁来耕田种地?鼓励百姓务农是一件大好事,于国于民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然而蜀汉的商业越来越发达,凭借交易买卖就可以来个衣钵满满,比起务农,谁不想在这买卖之间获得利益呢?朝廷做的不是偏袒任何一方,更不是需要一个满是商人的国家。各项政策带来的副作用需要平衡,国家的发展与职能也需要仔细的规划。这一切远在建业的刘禅都是亲力亲为,因此军旅之中的刘禅操劳更甚宫中。
太子刘谌能走出这一步,提出让刘禅近乎满意的方案,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太子开了窍,刘禅的权力便可以放的更宽一些,减少肩头的重担,专心应付魏国,筹划统一中原的大业!
“吴郡魏军渡江北去,必然是李特,唐咨在谯郡起了作用,接下来陛下有何打算?”何攀也是刘禅近来十分倚重的大臣,见川中内部事宜暂且有了一个结论,于是把话题一抛谈起了眼前的战事。说是询问刘禅,不如说是问在场的蜀汉群臣。
刘禅果然道:“众位卿家以为接下来应该如何是好啊?”一个人的智力和精力终究有限,刘禅早已习惯了广开言路,广纳良言。
文立道:“魏军调集精锐回归中原,谯郡人马恐怕不是对手,若要下手,便在此时,迟了恐怕时机不再。”
文虎思忖一番道:“谯郡之事尚有缓和余地,眼下魏军坚守不出,我军若是继续围困建业,恐怕军力疲敝,此事往陛下重视。”相对于谯郡的事情,文虎更关心的是眼下的战事,谯郡就算失败,也只是损失一支偏师,而建业若是有什么差池,遭殃的可是蜀汉的皇帝。
孰轻孰重群臣皆是分的清楚,只是王基手中兵力充足,又不急于出城攻击蜀军,采取拖字诀到现在也是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蜀军的锐气早无,体力和精力也是一天天消耗着,而魏军方面守了三个月对方都没有攻城,这样的守城是在是无比的轻松。与其说是身处战争之中,倒不如说是接着战争养精蓄锐。时间拖得越久,对于魏军越是有利,时间拖得越长,双方士气和体力精神状况的差距便是越来越大。王基在等,等一个一战定胜负的时机;蜀军在等,可眼下却是没有什么资本继续围困了。无论是谁,都不敢用疲惫不堪的军士去和王基的虎狼之师硬碰硬!
因为从淮南之战起,王基的对手不是死就是败!
“宗老有何看法?”刘禅点了点头,自己也清楚这么对峙下去蜀军的优势早已荡然无存,继续延续之前的策略只会让大军崩盘。这个时候宗预的意见便显得十分重要,在场众人不乏智谋之士,可说起老谋胜算,唯有宗预!宗预身居三公之列,如今却是引兵在第一线,深受军中爱戴。就算是刘禅也是称之为“宗老”而不呼其名。
宗预闻言道:“陛下所设之局,至此已经完成大半,眼下棘手者乃是建业城中魏军主力分毫未伤,若是依照原计划行事,必然难以成算。只是此时退兵,恐怕也会落入王基算计之中啊。”
“宗老是说王基也在等待这一刻?”刘禅心中一动问道。
宗预点头道:“一月之前我军锐气已然无存,而城中魏人士气日渐嚣张跋扈,此乃王基有意骄纵之故,其目的不外乎一战分出胜负重创我军。陛下若是久在此地,王基必然择日来袭,陛下若是此时退兵,正是给了魏军出兵的大好时机。眼下交手,老臣自忖我军胜算不高。”
群臣听到这里皆是点头称赞,宗预不愧是先帝旧臣,思虑之深远人所未及。王基在城中自然看得到蜀军的状况,然而依旧能耐得住性子最大的可能就是等待蜀军自己退去。无论蜀军如何防范,魏军养精蓄锐这么久,出城一战必然是雷霆一击。一旦退兵号令发出,依照蜀军现在的气势,恐怕没有人会拼死作战,这正是王基的目的所在。
拖下去,早晚败于王基之手,抽身而退,又难以避开这要命的一击,这让人如何是好?
第一百五十二章 论策(下)
“报!吴郡有书信传来!”一名兵卒拿着一封书信递给了王基,态度甚是恭敬,王基在军中仿似一尊天神般。
“吴郡人马抽调近半,看来是无力过来帮助我等退敌了。”王基看罢书信悠悠的道。
“将军,儿郎们早已准备就绪,何须借助外力呢?”大将曾冲在一旁不解的道。
“蜀军看似一体,实则四分。蜀主刘禅是一军,诸葛瞻是一军,罗宪是一军,宗预是一军,这四路人马可不会奔往同一处。”王基似有所指的说道。
曾冲等魏将思索片刻道:“将军是说蜀军若是退去,必然是兵分四路而退?”
王基哈哈一笑道:“江南之地一番攻守,我军只占这建业和吴郡,其余州郡数月未有战事,如今想必都已安宁。蜀军就算不围建业,也需要分兵把守各地困住我等,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来加强控制江南之地。”
“哦?那我等岂非更该立即出战?不让蜀军遂愿!”曾冲闻言“霍”的一声,已然起身。
“哈哈哈哈!”王基见状忍不住发笑,心中却是万般的无奈,论起治军作战,曾冲等一干将领皆是一等好手,可提及兵法韬略,在场之人竟然无人可以达到唐彬的高度。想起唐彬,王基心中一阵失落,南征北战数十年,唐彬在固若金汤的建业城中被杀,直到现在也是自己不愿意相信的事情。
唐彬素来忠心,跑去吴国皇宫做什么呢?王基百思不得其解,口中犹自道:“蜀人着眼于江南部署,因此拼着大军力疲,也要围困建业。可老夫着眼却非这区区江南之地,你们可知为何?”言罢,王基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希望从中可以找到一二了解自己意图的将领。当几近失望之时,却见傅袛在一旁不以为意,仿似一切都是了然于胸的样子,王基忍不住心下暗奇。
“傅大人知兵么?”王基若无其事的问道。
傅袛这段日子在建业城中所见所闻,这王基虽然有功高震主之嫌,可若非王基得人心如此,又怎会使这两淮和江南之地固若金汤一般,成为曹魏不败之地!无论是城中百姓商贾还是江南门阀世家,对于王基的各项安排举措均是称赞有加。这老者虽然是武职,但也深谙为政之道,傅袛自忖就算是自己,也难以向王基做事这般滴水不漏。
每每想起违心上奏许昌之事,傅袛心中始终是不安,加上近日流言蜚语不断,傅袛更是辗侧难眠。见王基看着自己,傅袛心中一动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下并不知兵,只是晋公曾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王公高瞻远瞩非是下官可以胡乱揣测。”
傅袛一番话似是而非,魏将曾冲闻言一怔,旋即明白过来道:“王公之意是避重就轻,着眼大局,莫非晋公已然发动?!”
王基微微点头,心道这傅袛虽然是太子身旁煽风点火的红人,可对于战略考量却是别有一番见解。见曾冲开了窍,王基颇有几分欣慰道:“姜伯约蜀汉名将,纵是晋公恐怕也难以取胜,我曾上书请杜武库南下,唯有此人才可威胁到蜀军。”
“前些时日收到消息,杜元凯一到宛城便击杀了蜀中大将庞宏,一举震慑宛城后便按兵不动,此子真是如此可靠么?”傅袛这个时候倒是带有几分不信的道。
王基洒然笑道:“傅大人在朝中品人论事也是这般姿态么?”
“这……”傅袛闻言脸色一沉,却是有着几分尴尬。自己已经有意摆脱朝中那种论调,可在这里说(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兄长悲天悯人,心怀天下百姓,又不眷恋功名可谓大智大仁。我知兄长爱民胜过功名利禄,只是兄长身为天师道之主,即便不为自身考虑,也要替教众铺好道路才是。”范恩并不是范长生这样淡泊名利之人,闻言提醒兄长道。
“哈,这是自然,天师道教义在民,利于治国,大统之后陛下必然弘扬天师道之教义,以此教化万民,只是水满则溢,有今日之果已然是老天庇佑,切不可贪心啊。”范长生话中有话,似乎在提醒范恩什么。
范恩脸色数变,一声叹息道:“兄长你都知道了……”
范长生语重心长道:“天师道得以发展至今,信徒甚众,然国家当以稳定为本,膨胀过于迅速只会让陛下怀疑我等别有用心。你我志在那太平盛世,何必如此躁进图惹是非?”
范恩闻言半晌不语道:“兄长既知,想必陛下亦知……我……我……”
范长生伸手拿出一封信道:“这是陛下给你我之赏赐,你且过目。”
范恩闻言一脸疑虑,陛下若有赏赐何以不下圣旨,却用这书信形式?结果信件打开一看,范恩身躯剧震,泪流满面道:“范恩何德何能受此重恩,愧不敢当啊!”范长生接过信件举火焚之道:“陛下宽宏大量并不计较你暗中扩张势力之事,反将青城山以及几处名山皆赐给天师道作为兴建道观之用,此等用希望小弟你能明了,你我本事方外之人,需坚守初心方可功德无量。”
“兄长教训的是,范恩知错了,绝不再犯!”范恩信誓旦旦的答道,一脸诚恳之色。
正在此时,忽然门外有人通传,军中大将傅佥有紧急军情前来通传。范长生与范恩闻言均是一惊,四周魏军早已采取守势,被蜀军吓得破了胆不敢出击,如今是哪里来的紧急军情?难道是江南陛下那边情况有变不成?
“快请傅佥将军!”范恩一声令下,有人将傅佥请入。自从昔日骆谷之战后傅佥伤势沉重无比,时至近日方才痊愈,被范长生掉到荆州军中作为自己的副手。范长生也好范恩也好行军打仗都是半路出家,而傅佥乃是将门之后,更是姜维亲自调教之将领,当年在姜维麾下隐然有了独当一面的架势,范长生将其请入荆州军中,军中大小适宜实际上均是傅佥一手操办。
“傅将军快快请坐,有何军情如此急迫?”范长生对于傅佥之英勇也是十分之爱慕,十分客气的道。
傅佥坐下道:“魏兴传来军情,魏国宛城守将杜预发兵五万攻打魏兴郡,王振将军兵微将寡抵挡不住,因此使人水路前来告急请求我等发兵。”
“哦?宛城魏军不过六七万人,发兵五万去攻打魏兴,难道不怕我等乘虚去攻打宛城么?”范长生疑虑道。
范恩道:“自从庞宏大人战死之后,魏兴人马损失惨重,王振将军绝非杜预对手,想来是坚持不了多久。”
傅佥点头道:“魏兴地势险要,若是被魏军占领汉中以及三巴之地尽在魏人攻击范围之内,此时此刻无论是汉中还是巴中恐怕都没有什么兵力可以支援魏兴了。”
范长生道:“许昌以及江夏的魏军皆对我等虎视眈眈,然分兵去救魏兴也是刻不容缓,何人愿意留守此处?”
傅佥抱拳道:“范公可留两万人马与末将,末将保管让魏军不敢轻动。”
范长生点头道:“傅佥将军若是留守,我自然放心,然杜预乃魏国名将不可轻视,我欲分兵两路去救魏兴,汝等以为如何?”
范恩道:“我引一军奔袭宛城探魏军之虚实,兄长可引一军走水路直抵魏兴,如此魏兴之围可解,新野之守军亦不会减弱太多。”
傅佥略一思索道:“用兵之道贵在虚实,杜预用兵只能仅次于王基,此举恐怕别有居心我等不可不防。”
范长生点头道:“你我三人分兵行事,不可轻举妄动中了魏人的计策,只需要守好新野与魏兴便足以牵制魏军动作。”
“是!”范恩与傅佥抱拳答道。
旌旗摇动,鼓声震天,两万五千蜀军在范恩的率领之下浩浩荡荡开赴宛城,沿途广树旗帜谎称五万。一时宛城境内风声鹤唳,魏国军民闻讯皆是躲入城中不敢应战。另一方面长江之上战船密布范长生引兵三万人快船开路逆流而上前去援助魏兴郡。两路蜀军水陆并进声势浩大,皆是谎称五万之众,让人难以辨明真假,探明虚实。
在范长生与范恩大军离开后三日,新野方面警讯频传,魏国义阳太守段广引兵两万从北方杀来;许昌方面魏国征北将军武茂引兵两万抄小路日夜兼程竟是与义阳魏军几乎同时抵达,两路魏军合做一路,直扑新野!
军情报入新野城中傅佥冷哼一声道:“如此伎俩未免小瞧傅佥了,来人啊,点兵出城!”
留守副将马融闻言劝道:“魏人来势汹汹,不可小觑,此乃有备而来。新野兵力薄弱,将军若是冒失出城,恐怕为魏人算计。”
傅佥笑道:“魏人待我大军走后方敢来战,足见其心虚胆寒,此等鼠辈纵然十万又有何惧!?”
马融皱眉道:“此方安危尽在将军手中,将军若是有失,新野岂非危矣?”
傅佥提枪上马道:“魏人算盘打得清楚,我等若是被围,等若断了范公兄弟大军归路。此等形势下魏军必然不料我等出战,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乃必胜之兵,一日之内我必引军回之,将军驻守城池当留下退路与我。”
马融沉思片刻道:“我明白了,此地放心交给我把守,将军当不可负约。”
傅佥哈哈笑道:“你我此战,定让魏人铩羽而归!”言罢傅佥引领一万蜀军迅速的离开了新野城。
一万蜀军在傅佥的率领下绕行山路截击魏军。魏军对于新野地势也是十分熟悉,远远发现了蜀军行踪之后魏将段广武茂闻讯都是大笑,一万蜀军竟敢出城作战,就算是正面交手也是要抵挡四倍的魏军,这一战蜀军未免过于小瞧魏军了。要知道义阳和许昌的魏军经过年余操练之后已经属于精锐之师,配备的铠甲武器皆是第一流的,绝对可以蜀军的斗具一较高下。
当下魏军寻了处宽阔地带列好阵势等待蜀军,蜀军方面弄清魏军意图之后虽然行动迟缓,但仍旧是保持向着魏军的方向而来。
“蜀军竟然迎约而来,实在出乎我之意料。”段广横刀立马在中军闻得蜀军前来,心下忍不住赞叹蜀军之英勇。自己摆下这阵势便是挑战,若是蜀军来战双方便堂堂正正的交手,若是蜀军避而不战,魏军当毫不犹豫的猛扑新野,逼迫这万于游军和自己交战。蜀人不顾双方兵力悬殊,慨然而来,段广倒是忍不住唏嘘几句。
魏将武茂闻言也是赞道:“不知这是哪路蜀军,有此胆量实在值得赞赏,只是么……这头脑真是蠢的可以!”一万兵力和四万敌军正面交战,这种勇气让人赞赏,可这么做与以卵击石何异?此话一处,倒是让魏军众将哈哈大笑一番。
言语之间对面地平线上一面大旗渐渐升起,随之一万蜀军步伐森严虽是速度缓慢,却是无比凝重的阔步向魏军而来!段广手中大刀一举,魏军进入战备状态,嬉笑之人也是神情肃穆准备迎战!
暖阳当空,清风微送,战场之上只听得风吹旌旗之声,双方兵将皆是无言,亦无须多言。蜀军步伐渐渐加快,长枪大刀盾牌手弓弩手层次分明,仔细观看蜀军无论兵将皆是一脸平静,一派淡然。
这是赴死之师!段广,武茂皆是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一看到蜀军的精神状态就知道惹了多大的麻烦!这样的对手不怕正面作战,对付这样的对手力拼是最差的手段……
漫天箭雨,冲天杀气,震耳欲聋的喊杀声骤然而起,蜀军没有战术没有策略,唯有直冲!鲜血四溅,人头翻滚,叫喊声响彻天际,杀伐之意透彻人心!魏军阵势数变,盾牌长枪拦路,蜀军快步奔杀势不可挡,盾牌阵一处溃散处处溃散。
魏将武茂勃然大怒,亲引人马阻击蜀军,两翼三千铁骑加入战团将蜀军拦腰截断!蜀人不顾阵势,仍旧一往无前,傅佥挺枪跃马陷阵在前,左右八百长戟士奋勇相随,杀的魏军望风披靡,难撄其锋!武茂见状不敢亲自上前,指挥数百弓弩手乱箭去射。混战之中蜀军遭逢乱箭,损失惨重,傅佥大吼一声纵马冲入魏人弓弩手人群之中,手中长枪好似滚滚江水滔滔不绝,杀的魏军弓弩手不及闪避死伤遍地,哀嚎翻滚着不计其数。武茂正欲调兵遣将,只见傅佥已然锁定自己,一股沛然杀气豁然罩向自己,尚未交战已然遍体战栗,只觉得寒冷无比。待寒意稍退,傅佥早带着蜀军冲杀老远,四万魏军挡得住大半蜀军,却难以阻拦傅佥之勇!
段广处于中军之中,见一蜀将身背数箭,状若猛虎带着千余蜀军在魏军阵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魏军纷纷避让竟是不敢交战,各方将领不过片刻功夫已然被其刺杀十余人,忍不住大惊失色道:“此乃何人,怎会如此勇猛?”四周魏军只听得范氏兄弟名声,对于傅佥这刚刚抵达新野不久的蜀将毫无印象,见状皆是不知。
“将军切勿惊慌,带我引本部人马斩杀此人!”魏国大将高盛双拳一抱带着本部人马去战傅佥。段广见状心中稍安,这高盛乃是河北名将,在于异族的作战中十分勇猛,自己特意要到麾下就是用在此时!
但见高盛及其麾下的河北精兵入阵之后,蜀军顿时速度骤减,段广见状大喜道:“若除此将,蜀军不足为虑矣!”话音未落,身旁众将惊呼声迭起,只见高盛和那蜀将交手不过三个回合便被刺于马下,战死当场。其麾下河北精兵顿时群龙无首被蜀军趁势突杀,撞动了中军阵势,蜀军虽只千人却好似有排山倒海之力,向着中军处疾奔杀来!
“这该如何是好!”段广见了脸色大变道。
“我等前去迎战,将军稍安勿躁!”魏国大将孙果,杨实大吼一声,各持刀枪杀将出去!段广见了脸色稍有缓和,手指身旁数将道:“汝等速去助两位将军一臂之力!快去!”此时众将也是知道蜀人凶猛,当下各自引兵加入战场!
只见傅佥双臂一振仿似有用不完的气力,长枪横扫犹如盘蛇吐信,孙果惨呼一声已然坠马,杨实被枪尾扫下战马顿时被蜀汉长戟士乱戟戳杀!余下魏将还未赶到,就看到孙果杨实殒命,顿时心惊胆寒不敢应战纷纷调转马头各自避让,直看的段广破口大骂,恨不得立即将这些人军法处置!
然傅佥来势汹汹,带着数百蜀军已经冲入魏国中军阵势之中,段广急忙使亲兵分奋力抵御,并使人往调集四周魏军前来援助。四万魏军除了三千骑兵截下了数千蜀军之外,余下偌大的战场竟是任凭傅佥引兵往来驰骋,冲杀不停,眼下竟是有了崩溃之状。魏将武茂见状心下大惊,若是段广有什么散失中军一败,魏军必然溃散,于是急忙引兵前往救援。好在段广中军之中尚有精锐,凭借人海优势可保无忧。
傅佥带着长戟士数次冲杀皆是被段广亲兵阻拦,四周围魏军见状纷纷合围上来。但见傅佥走马摇枪猛然一跃,竟是连人带马跃入魏军阵中!四蹄尚未落地,傅佥弓如弯月,箭似流星,对面段广带着一脸不信额头中箭倒撞马下身亡!
前排魏军尚未见到主将中箭,纷纷挺起刀枪去杀傅佥,然傅佥长枪在手舞动如风,护得人马安全!被隔绝在后的长戟士看到主将神勇,士气大振奋勇冲杀!厮杀片刻段广死讯传开,魏军开始溃散,远端刚刚赶到的武茂见状更是大怒,拔刀杀了数十名跑散之魏军也是止不住败势,只好愤愤退走……
傅佥哈哈大笑,引兵随后追杀!这一仗从几近正午杀到傍晚,足足追出百余里蜀军方才折返。中途魏军几次纠结残部意图反攻都是被傅佥一马当先杀败,可怜四万魏军沿途撇下尸首无数,人人胆寒,傅佥之名一日间竟成了魏人噩梦!
新野方面亦是战鼓雷动,江夏魏军在大将卢损的率领下猛攻新野!意图切断新野与各方联系之路,蜀将马融引兵八千出城牢牢护住傅佥归路,死战不退!魏军源源不绝开赴新野战场,各种攻城器械亦是送往新野城下,城外激战,城头也是激战,马融引兵在外,城中蜀军坚守不出,一场鏖战几近傍晚,也几近尾声。八千蜀军浴血奋战,仅存三千余人,四面魏军围得好似铁桶一般忍不住让人绝望。
“将军可速速进城,我等舍命保护将军!”见到魏军越来越多,自家伤亡大半,有蜀将意图劝说马融入城坚守。
马融负伤多处,额头上赫然插着箭矢,鲜血留个不停,闻言怒道:“全军将士归路在此!吾誓保此路,焉有退避之理!”言罢不理那蜀将,依旧是挺枪奋战!四周蜀军受马融视死如归之意鼓舞,各自鼓起余力坚守不退。那蜀将也是急道:“傅佥将军远去未归,不知生死,将军若有意外,新野军民当如何自处?”
“国有郡守,城有守吏,马融一介武夫唯有阵前杀敌,绝不行苟且之事!”马融一枪刺杀一名武将,肩膀又是添了一道血痕,闻言愤愤答道。那蜀将闻言满脸通红道:“将军诚然英勇,然某岂是贪生怕死之徒!只望将军以大局为重!”言罢那蜀将拍马抡刀,竟是带着身旁二百余蜀军杀入魏军重重阵势之中,不过片刻功夫便淹没在人海之内!
马融见状知晓自己言语过重,那武将竟是不堪受辱陷阵赴死明志,当下马融落泪道:“吾一时失言,害得兄弟性命,事已至此别无所求,只求埋骨此处不负英灵!”言罢,马融丢掉头盔,催动人马向着魏军阵势猛攻,再无任何保留!
第一百五十一章 设谋(下)
三千蜀军绝地反扑,不求破围只求战死!马融额头箭矢血流不断仍自催马奋战,怎奈久战力疲早已人困马乏,蜀军略微冲动魏军阵脚后便无力再进又被魏军四方合击,眼看便要全军覆没!
便在此时魏军阵中一阵哗然,原本厚实的阵势竟是分为左右两侧,一支蜀军昂首齐声呐喊着加入战局!当先一将浑身浴血,状若天神,所到之处魏军纷纷落马,正是傅佥!傅佥身后跟随一将一脸愤然,大刀挥舞如风横扫千军万马,竟是那被魏军人海淹没的蜀将!
魏军不想来的不是自家人马,反倒是蜀军,措手不及间被傅佥荡开了阵势杀入阵中。以魏军的兵力大可以包围这些蜀军再行围杀,然傅佥好似下山猛虎一般左冲右突毫无章法可言,杀的魏军阵势周转不灵,渐渐不成阵势。马融见状大喜,带着残兵奋力冲击魏军与傅佥汇合,见到被自己言语所激赴死的蜀将被傅佥所救,马融更是心下安慰,当下三人合兵一处趁着魏军混乱之际破围而出退往新野。
新野城下魏兵正在攻城,自家数万人马围着蜀军有生力量乃是必胜之局,根本不曾防备蜀军竟然破围而出,而且兵力更胜从前。傅佥,马融引领蜀军绕城冲杀,正在攻城的魏军毫无防备,也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顿时被切瓜砍菜一般的死伤狼藉。城中蜀军见状也是士气大振,奋勇杀出,内外夹攻之下魏军大败。
马融伤势沉重,全凭一股精神支撑,如今入了城池,心气儿一松便晕了过去。傅佥急忙使人救治,自己则和那勇猛蜀将一同登上城楼。那勇猛蜀将姓邓名骘,乃是蜀汉名臣邓芝的族人,在乱军之中被傅佥所救,对于傅佥早已是心悦诚服。
城下的魏军虽然战败,可并没有退去,反倒是纠集残兵两万余人继续屯驻在新野城下。而原本被傅佥击退的武茂也整合了两万余人马缓缓而至,两下魏军合兵一处仍然有五万之众。城中蜀军连番激战损失也是不小,如今不过一万二三千的样子。
傅佥一脸严肃心下骇然,新野蜀军方有动作魏军便接踵而至,这般举动觉不寻常。若说魏军没有计划,任凭是谁也不会相信。魏将杜预谋略深远,精于算计,两个月的按兵不动麻痹了蜀军的思想,实际上却是在统一筹划各方力量准备反攻。这一招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玩的漂亮,范长生的水军想必此时已然抵达魏兴,可范恩奔袭宛城却是让人忧虑。尤其是新野的蜀军此时无力前去支援,更被魏人牢牢围在城中动弹不得。
“各县情况如何?”傅佥看遍了魏军的布阵,回头问道。
邓骘一跃成为傅佥的副手,激动非常,可其心机却是深沉,稳稳的答道:“魏人早分兵攻打各县,我方无力支援想必郡中各县情况也不乐观,尤其是渡口多半早被魏军攻占了。”
傅佥看着城下无数损毁的攻城器械,忍不住点头赞同,除了走水路之外,魏军有何方法在短短数日之内便调集如此多的攻城器械呢?水军主力跟随范长生出征,留下的水军多半不是魏军对手。这支魏军看旗号乃是从江夏而来,不去支援建业反倒来攻新野,这背后的目的并非是攻打新野这么单纯。
这确实让傅佥料对了,杜预的目标并非是新野,而是建业。从宛城到建业路途遥远,即便是水路也是困难重重。杜预自然不会引兵去建业,而是通过攻打蜀军的后方来牵制蜀汉大军在江南地区的作战。
先行发兵攻打魏兴不过是个幌子,蜀汉大将庞宏之死让魏兴的蜀军折损了七成之多,留守魏兴的蜀将王振不过是武艺韬略平平之辈,带着六七千蜀军如何挡得住杜预数万大军的猛攻?不过数日就使人前往各处告急。
魏兴关系着汉中以及三巴地区的稳定,只是汉中和三巴地区已经是蜀汉的大后方,屯驻的兵力十分有限,前后不过输送了三四千人而已。主要还是依靠新野范长生前来救援,毕竟新野的蜀军乃是统合三巴,荆州两地的绝大部分兵力。
瞅准了蜀军必救魏兴的趋势,在猛攻魏兴之后杜预便着手布置了。魏兴地势险恶,就算兵力不足坚守月余也是无碍。况且从魏兴前往汉中和三巴地区都是路途艰险,沿途不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因此魏兴只是用力吸引新野蜀军主力出城的一个诱饵,魏军所有的兵力都用来围杀新野蜀军!
许昌,义阳,乃至江夏的魏军负责攻打新野,断蜀军归路。许昌和义阳与新野离着很近,出兵那是分内之事。可江夏路途遥远,这番出兵乃是处于战略考量。江夏太守王濬对于建业的形势也很担忧。尤其是攻打江夏的蜀汉大将罗宪转往建业支援后,王濬也是数次想要发兵建业与蜀军决一死战!
然而建业蜀军声势浩大,柴桑等地更是守卫森严,王濬欲发兵一战,却是担忧兵力不足,反被蜀军所算计。思来想去,恰好杜预的消息送至,歼灭新野的蜀军,然后利用江夏的水军作为主力,南渡长江,攻打蜀人的后方基地荆州!因此,作为这一作战策略重要一环的江夏人马,便提前出发早早的进入了备战状态,等待时机出战。
范恩并不知晓新野在自己离开之后便陷入了苦战,因为自己早已陷入了苦战!刚刚抵达宛城境内,宛城的魏军便是坚守不出,四周更是坚壁清野一派死守的气象。范恩使人四处打探,得知魏军主力攻打魏兴还没有回转,于是便催动人马不理宛城直接杀奔魏兴!所谓兵贵神速,自己的脚程比起范长生的水军自然要慢上许多,若是范长生和魏兴的蜀军从正面攻击杜预,自己又率领这数万人马从后方杀到,杜预就算有通天的本领也是难道一败!
果不其然,魏军对于范恩的到来没有丝毫的防范,范恩催动人马从后方杀入魏军营中方自察觉中计!远方虽然是战鼓阵阵,喊声震天,可并非是蜀军与魏军交战。乃是两万魏军列好了阵势等待自己,故作鼓噪之态。对方并非毫无防备,而是早就做好了准备,一路的长驱直入不过是请君入瓮罢了!事到如今,悔不当初,范恩引军急退却是被魏军围了一个水泄不通。无奈之下范恩只好引军突围,然杜预部下重重阵势围困蜀军一番恶战!
困战之中范恩之盼兄长的援军快快抵达,然而战了半日的功夫魏兴方面仍然是毫无动静。原来范长生大军抵达魏兴之后,便使人打探范恩的消息,并且准备人马和杜预正面交手。魏兴郡大半处于山上,地势复杂。魏军反攻为守,留下了万余人马傍山设阻,死守不出。范长生催动蜀汉大军数次攻打,都是无功而返。见状如此,范长生也知道魏军早有准备,更是担心范恩安危。只是来的仓促,各种军械都扔在了新野城中,面对魏军凭险而守竟是无可奈何,难以逾越。
第一百五十二章 论策(上)
“陛下,臣奉命而回,此乃太子与陛下之书信。”文立风尘仆仆,一身便装甫入大营,便呈上了太子刘谌写给刘禅的书信。刘禅常年在外南征北讨,鲜回川中,太子刘谌坐镇川中数年深的人望,久之不见父皇也是十分想念。
刘禅接过书信示意文立在一旁歇息,急忙观看心中内容,看了一遍又是一遍,双目已经湿润,口中连吐几个“好”字。刘禅知晓这刘谌与自己没有半分关系,然刘谌始终把刘禅当做父亲爱戴。尤其是刘禅振奋国家,北伐中原后刘谌更是欢欣鼓舞。见到信中提及亡故之众皇子,刘禅脑海之中也是闪过无数画面,当初不是众人舍生忘死保护自己活下来,自己早已死在魏军的刀斧之下了。
“陛下,娘娘使微臣传口信与陛下,请陛下保重龙体,不可过于操劳。”文立适时的补充道。
“啊……皇后她也辛苦了,孩儿他?”刘禅心中迫切想了解到自己亲生儿子的情况,忍不住问道。
文立见状已然会意道:“小皇子身体健康,天资过人,提笔可书,劣马可驯,朝中大臣均是赞不绝口。”言罢,文立从包裹中拿出一幅幅画卷,展开给刘禅看道:“皇后娘娘知道陛下想念娘娘和小皇子,因此使人作画给陛下,以解思念之苦。”
只见画卷中的张皇后一派富态气象,拉着一个五六岁大的小童,珍爱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幅幅画卷画的皆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看的刘禅老泪,当众失态。没一幅画卷都是一个故事,每一幅画卷代表着一段日子,常言都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自己做了皇帝却要奔波劳碌打江山,冷落了自家的妻儿,尝尽这相思之苦。
“陛下……此乃小皇子所做之画。”文立展开最后一幅画时,画中一个孩童身披铠甲,手执利刃,一脸稚气的在马上指挥作战。线条虽然简单,笔墨尚显幼稚,可让人看后却忍不住的心疼。刘禅想起张皇后信中曾说过,当张皇后问起幼子为何要学习武艺骑马射箭时,幼子天真烂漫的答道:“学了这些,就可以每天见到父皇,不会做噩梦了。”
“好……好……大家过的好就好。啊……朕今日失态了。”刘禅哭过一阵,恢复了君临天下的神态道。
“陛下……”文立似乎要说些什么。
“爱卿不必再劝,天下大统势在必行,朕不能统一天下兴复汉室看绝不回转川中。”刘禅早知文立想说什么见状直接出言打断道。
文立闻言只好退到一旁,另一名大臣何攀道:“太子所言立学之事,不知陛下如何考量?”
刘禅点头道:“对于百姓流动甚大之州郡,此法可行。州郡乡村皆可用此方法,不过尚须考量人数,不可耽误生产种植。”
何攀略一思索道:“陛下所言甚是,由朝廷兴学免费授学于百姓,借此使百姓可以在环境恶劣的州郡扎根生活,此举甚秒。微臣觉得不仅是传授学问,其他方面也可有所调整,借此使得州郡人口充盈,减少流民。”
蜀汉在刘禅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不过流民逃避户籍一事仍有存在。不仅仅是因为生活好坏的问题,逃的了一人,家中就少缴纳一份赋税,少担负一份徭役。无论家中是否殷实,人之本性如此,能少则少,能免则免。对此状况刘禅曾经颁布不少的政令,太子刘谌更是在刘禅的启发之下,提出了用国家办学免费传授学业的方法,来吸引流民定居在一些人口稀少,或是环境恶劣的州郡乡县。这个时代并非是有钱就可以读书,蜀汉相较于魏国已经是一个商业极为发达的国家。而商业处处离不开学问,百姓富裕之后道德品质,行为规范都是需要仁义礼仪来作为约束。国家自然有法度,可人心中树立道德标杆才是解决问题,提高国民素质之重要一环。
鼓励百姓去做学问是好事情,可是不可做的过火。天下没有统一,蜀汉和曹魏的交战是长期的拉锯,若是举国从文,那么谁去打仗?鼓励大家从军也是好事,但也难以由国家牵头。人人都想从军博得一个功名富贵,然而大家都去打仗,谁来治理国家,谁来耕田种地?鼓励百姓务农是一件大好事,于国于民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然而蜀汉的商业越来越发达,凭借交易买卖就可以来个衣钵满满,比起务农,谁不想在这买卖之间获得利益呢?朝廷做的不是偏袒任何一方,更不是需要一个满是商人的国家。各项政策带来的副作用需要平衡,国家的发展与职能也需要仔细的规划。这一切远在建业的刘禅都是亲力亲为,因此军旅之中的刘禅操劳更甚宫中。
太子刘谌能走出这一步,提出让刘禅近乎满意的方案,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太子开了窍,刘禅的权力便可以放的更宽一些,减少肩头的重担,专心应付魏国,筹划统一中原的大业!
“吴郡魏军渡江北去,必然是李特,唐咨在谯郡起了作用,接下来陛下有何打算?”何攀也是刘禅近来十分倚重的大臣,见川中内部事宜暂且有了一个结论,于是把话题一抛谈起了眼前的战事。说是询问刘禅,不如说是问在场的蜀汉群臣。
刘禅果然道:“众位卿家以为接下来应该如何是好啊?”一个人的智力和精力终究有限,刘禅早已习惯了广开言路,广纳良言。
文立道:“魏军调集精锐回归中原,谯郡人马恐怕不是对手,若要下手,便在此时,迟了恐怕时机不再。”
文虎思忖一番道:“谯郡之事尚有缓和余地,眼下魏军坚守不出,我军若是继续围困建业,恐怕军力疲敝,此事往陛下重视。”相对于谯郡的事情,文虎更关心的是眼下的战事,谯郡就算失败,也只是损失一支偏师,而建业若是有什么差池,遭殃的可是蜀汉的皇帝。
孰轻孰重群臣皆是分的清楚,只是王基手中兵力充足,又不急于出城攻击蜀军,采取拖字诀到现在也是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蜀军的锐气早无,体力和精力也是一天天消耗着,而魏军方面守了三个月对方都没有攻城,这样的守城是在是无比的轻松。与其说是身处战争之中,倒不如说是接着战争养精蓄锐。时间拖得越久,对于魏军越是有利,时间拖得越长,双方士气和体力精神状况的差距便是越来越大。王基在等,等一个一战定胜负的时机;蜀军在等,可眼下却是没有什么资本继续围困了。无论是谁,都不敢用疲惫不堪的军士去和王基的虎狼之师硬碰硬!
因为从淮南之战起,王基的对手不是死就是败!
“宗老有何看法?”刘禅点了点头,自己也清楚这么对峙下去蜀军的优势早已荡然无存,继续延续之前的策略只会让大军崩盘。这个时候宗预的意见便显得十分重要,在场众人不乏智谋之士,可说起老谋胜算,唯有宗预!宗预身居三公之列,如今却是引兵在第一线,深受军中爱戴。就算是刘禅也是称之为“宗老”而不呼其名。
宗预闻言道:“陛下所设之局,至此已经完成大半,眼下棘手者乃是建业城中魏军主力分毫未伤,若是依照原计划行事,必然难以成算。只是此时退兵,恐怕也会落入王基算计之中啊。”
“宗老是说王基也在等待这一刻?”刘禅心中一动问道。
宗预点头道:“一月之前我军锐气已然无存,而城中魏人士气日渐嚣张跋扈,此乃王基有意骄纵之故,其目的不外乎一战分出胜负重创我军。陛下若是久在此地,王基必然择日来袭,陛下若是此时退兵,正是给了魏军出兵的大好时机。眼下交手,老臣自忖我军胜算不高。”
群臣听到这里皆是点头称赞,宗预不愧是先帝旧臣,思虑之深远人所未及。王基在城中自然看得到蜀军的状况,然而依旧能耐得住性子最大的可能就是等待蜀军自己退去。无论蜀军如何防范,魏军养精蓄锐这么久,出城一战必然是雷霆一击。一旦退兵号令发出,依照蜀军现在的气势,恐怕没有人会拼死作战,这正是王基的目的所在。
拖下去,早晚败于王基之手,抽身而退,又难以避开这要命的一击,这让人如何是好?
第一百五十二章 论策(下)
“报!吴郡有书信传来!”一名兵卒拿着一封书信递给了王基,态度甚是恭敬,王基在军中仿似一尊天神般。
“吴郡人马抽调近半,看来是无力过来帮助我等退敌了。”王基看罢书信悠悠的道。
“将军,儿郎们早已准备就绪,何须借助外力呢?”大将曾冲在一旁不解的道。
“蜀军看似一体,实则四分。蜀主刘禅是一军,诸葛瞻是一军,罗宪是一军,宗预是一军,这四路人马可不会奔往同一处。”王基似有所指的说道。
曾冲等魏将思索片刻道:“将军是说蜀军若是退去,必然是兵分四路而退?”
王基哈哈一笑道:“江南之地一番攻守,我军只占这建业和吴郡,其余州郡数月未有战事,如今想必都已安宁。蜀军就算不围建业,也需要分兵把守各地困住我等,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来加强控制江南之地。”
“哦?那我等岂非更该立即出战?不让蜀军遂愿!”曾冲闻言“霍”的一声,已然起身。
“哈哈哈哈!”王基见状忍不住发笑,心中却是万般的无奈,论起治军作战,曾冲等一干将领皆是一等好手,可提及兵法韬略,在场之人竟然无人可以达到唐彬的高度。想起唐彬,王基心中一阵失落,南征北战数十年,唐彬在固若金汤的建业城中被杀,直到现在也是自己不愿意相信的事情。
唐彬素来忠心,跑去吴国皇宫做什么呢?王基百思不得其解,口中犹自道:“蜀人着眼于江南部署,因此拼着大军力疲,也要围困建业。可老夫着眼却非这区区江南之地,你们可知为何?”言罢,王基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希望从中可以找到一二了解自己意图的将领。当几近失望之时,却见傅袛在一旁不以为意,仿似一切都是了然于胸的样子,王基忍不住心下暗奇。
“傅大人知兵么?”王基若无其事的问道。
傅袛这段日子在建业城中所见所闻,这王基虽然有功高震主之嫌,可若非王基得人心如此,又怎会使这两淮和江南之地固若金汤一般,成为曹魏不败之地!无论是城中百姓商贾还是江南门阀世家,对于王基的各项安排举措均是称赞有加。这老者虽然是武职,但也深谙为政之道,傅袛自忖就算是自己,也难以向王基做事这般滴水不漏。
每每想起违心上奏许昌之事,傅袛心中始终是不安,加上近日流言蜚语不断,傅袛更是辗侧难眠。见王基看着自己,傅袛心中一动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下并不知兵,只是晋公曾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王公高瞻远瞩非是下官可以胡乱揣测。”
傅袛一番话似是而非,魏将曾冲闻言一怔,旋即明白过来道:“王公之意是避重就轻,着眼大局,莫非晋公已然发动?!”
王基微微点头,心道这傅袛虽然是太子身旁煽风点火的红人,可对于战略考量却是别有一番见解。见曾冲开了窍,王基颇有几分欣慰道:“姜伯约蜀汉名将,纵是晋公恐怕也难以取胜,我曾上书请杜武库南下,唯有此人才可威胁到蜀军。”
“前些时日收到消息,杜元凯一到宛城便击杀了蜀中大将庞宏,一举震慑宛城后便按兵不动,此子真是如此可靠么?”傅袛这个时候倒是带有几分不信的道。
王基洒然笑道:“傅大人在朝中品人论事也是这般姿态么?”
“这……”傅袛闻言脸色一沉,却是有着几分尴尬。自己已经有意摆脱朝中那种论调,可在这里说(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