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惊雷入汉 > 惊雷入汉 第 102 部分阅读

第 102 部分阅读

    夹击而至!此乃生死之地,寸步不让!三支兵刃猛烈交击,李特施展浑身解数大刀好似风卷长龙拼着口吐鲜血也是缠住胡广与卢珽二人!

    脩则一声不吭纵马出现在卢珽身侧,手中大刀狂斩而下,势比滔天巨浪!脩允策马杀到胡广身前,铁枪疾刺而出,犹似灵蛇吐信!脩家兄弟借着李特舍身怒战之时,看准几乎纷纷出手,对方若是不回身应战,非死即伤;对方若回身抵挡二人攻势,李特便可以成功的将胡广和卢珽分开。

    “撤!”胡广口中狂吼一身,心知已然到了魏军极限,当下大刀一展刀气狂出,顿时气震八方!李特只觉得一股巨力袭,奋起抵挡却是如遭雷击般后退数步;脩允长枪被胡广一连三刀劈在枪杆之上顿时虎口/爆裂,长枪坠地,只得伏马而逃!

    胡广神力,无人可挡!

    但看胡广匹马单刀,纵横突杀,蜀军兵将纷纷退避,唯恐走避不及死于非命。一口气杀出老远,回顾左右却是不见了卢珽。胡广大惊失色,远远望去,只见卢珽被困蜀阵之中独臂挥剑,岌岌可危。

    “卢子笏休要慌张,胡广来也!”胡广回身纵马来救卢珽,万军之中如履平地,蜀军兵将不敢阻拦,竟然被其闯入阵中!

    卢珽心忖必死,长枪早已被打飞,唯有一口宝剑遮拦,此时浑身浴血几近亡命。偏偏脩则,脩允兄弟并不贪功,不理逃走的胡广,一心先斩杀卢珽。哪怕李特重伤退在一旁不得出手,可卢珽又怎是脩家兄弟的对手?

    “竖子让开!”危机之刻胡广犹似血人一般大刀加入战团,顿时把脩家兄弟的攻势全盘接过,反手刷刷刷一连数刀,力道竟是更胜从前!脩则面色严峻手中刀寒芒频闪,硬接胡广攻势,脩允暗自咬牙,带伤双手持矛猛戳向前!

    “快闪!”在一旁无力参战的李特看出门道,放声疾呼道!

    刀势丕变!胡广满面坚毅,刀气一涨再涨,杀了脩家兄弟一个措手不及……

    “呃……”脩则肩膀负伤,可退避之前也在胡广身上留下了一道血痕。

    “噗……”脩允长矛再次脱手,幸得李特出言呼喊,情急生智滚下战马竟然也是逃得一命。

    兄弟二人面面相觑,各自侥幸,这胡广之勇,勇冠三军,实在是难以匹敌……

    胡广保着卢珽带着魏军急急而退,脩则引兵放足狂追,魏军此次退兵必然卷土重来,今夜如果不能重创魏军,来日必然压力倍增。脩则深知此时歼敌之重要性,纵然带伤在身仍然紧追不舍。胡广虽然勇猛,可也到了油尽灯枯之时,脩则自忖此时的胡广绝无再次发威之力,更是放心追赶。

    蜀军以弱胜强,士气振奋,呐喊之声传出十余里,在夜空之中翻滚不休,好似催命之鬼般纠缠魏军不放。追出十余里渐渐被魏军甩开了距离,蜀军脚步放缓可呐喊之声却是越来越大,直至响彻九霄!

    大地哀鸣颤抖不停,黑夜之中蜀军乍然遇到魏军夜袭!脩则只觉得寒风迫人,情急之下挥刀去挡,只觉得手臂发麻,臂膀发酸。但闻来敌喝道:“胡烈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脩则闻言暗惊,不敢应战率领蜀军夺路而走!

    魏军铺天盖地在黑暗中掩至,脩则暗自叫苦。这胡烈乃是屯兵谯郡的魏将,如今在此,当时谯郡魏军尽数南下。对方有意借着夜色在远方鼓噪麻痹自己,却在暗中派遣一军轻身接近蜀军突然发动袭击,杀了蜀军一个措手不及!

    胡烈抡刀拍马冲入人群之中好似无人之境,蜀人毫无战心一触即溃,顿时转而被魏军追杀……战局瞬间逆转魏军疯狂追杀蜀军!

    兵败如山倒,饶是脩则用兵有方可也难以阻止如此溃败,逃至半途得李特和脩允率领残部略微阻击一下魏军,合兵一处继续逃命。胡烈骁勇,引兵狂追不舍,杀得蜀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待到东方鱼肚发白,脩则等人竟几近长江边岸,身后魏军犹然死追不放!

    胡烈率军从谯郡一路赶到寿春,得知胡广等魏将分兵各处与蜀军激战,当下胡烈使李俭引一军前往合肥,石崇引一军前往新城,自己则是前往庐江支援魏军。恰好遇到魏军兵败,这才巧施计谋赚了蜀军。

    此时此刻整个淮上的蜀军近乎皆在脩则麾下,想那合肥和新城等地形同虚设一般,魏军还不是手到擒来?见到魏国大军杀至,脩则等人也知道其他城池必然不保,所以挑选小路奔逃至此。怎奈胡烈本就是个骁勇猛进之辈,更兼看到自己的兄长胡广如丧家之犬被蜀军追杀,暗自发誓要扳回颜面,追到长江岸边犹然不肯放松……

    面前是茫茫长江,身后是浩荡魏军,脩则面容苦涩,心中不断叹息。若是留守庐江的李特肯稳守不出,这一战又何须打得如此被动,如此艰辛?长叹一声,脩则一言不发,横刀立马于众军之前,看着远方的魏军不断接近,准备背水一战!

    仅存五千多蜀军纵然神勇也是难以抵挡碗鱼丸诶军,况且都是久战力疲之士,这一战有死无生,有败无胜!

    便在此时,魏军赶至,而顺着江岸的东方望去,一支蜀军也远远的杀来!

    第一百七十六章 角逐(上)

    更新时间:2012-09-01

    湖阳县之战将近尾声,蜀汉水陆并济眼看击溃魏军,罗宪披坚执锐,身先士卒杀得魏军节节败退。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江夏魏军早已暗中跟在蜀军身后一路寻踪而至,蜀汉水军正在登陆之时遭到了魏国江夏水师的突袭,而陆地上的蜀军后方同样被江夏魏军偷袭!

    突遭袭击蜀军阵势一阵混乱,魏国湖阳县令刘智见状兴奋不已,奋力指挥魏军开始反攻!罗宪急于求成,身后蜀军猛打猛冲全无阵势,此时遭到魏军反击,一时难以形成有效的抵御,渐渐被困在其中。

    罗宪大刀猛劈狂扫杀开一条血路,抬头望时只见自家水军已有多艘战船起火。战船上的水军本是登陆道岸上协助自己作战,岸边战船不是人手不足就是几近空船。魏国江夏水军突然杀到,让蜀军措手不及,连回到战船之上都不可能,更何况在水上与魏军一较高下呢?

    眼看水军毫无抵抗之力,罗宪猛然下令道:“传令现存水军立刻退往上游,伺机骚扰魏军补给将领,岸上之军随我并力返身冲杀,先行击溃江夏魏军!”

    身旁副将闻言不解道:“逆流而退甚是吃力,何不顺流而下暂避魏军锋锐?”

    罗宪摇头道:“魏军伺机而动,下游怎会没有埋伏,速速传我军令,不可违背!”

    副将闻言五体投地道:“末将遵命!”

    军令传至,蜀汉水军不敢继续作战,迅速退往上游。罗宪不理水军结果如何,引兵返身冲杀江夏魏兵!大刀起落不断,鲜血溅红天空,罗宪勇猛无比,悍勇直冲,一头扎在魏军阵势之中杀得酣畅淋漓!蜀军对湖阳魏军占据绝对优势,一时被魏军冲乱,却是不散。如今由罗宪带头亲自反攻身后的魏军,倒是把江夏魏军反顶了回去!

    “罗宪匹夫,敢来战否!”江夏魏军兵力并非很多,一阵冲杀得了许多便宜,也不愿意和数万蜀军继续缠战,当下连连退避站稳阵脚,魏国大将王濬匹马单刀出阵冷喝!

    罗宪见来人是王濬,禁不住心中暗喜。这王濬乃是魏国在南方防线举足轻重的人物,虽然只是负责镇守江夏,实则是保持东西两端的联系和畅通。蜀军屡屡猛攻江夏不拔,就是因为这王濬精通军事,善于隐藏战力,使得蜀军处于无法大规模杀伤魏军,同时又不愿意付出大规模杀伤来强攻江夏的两难境地。

    王濬亲临此处,表示湖阳乃是魏军重点防御之地,同时也代表江夏必然空虚。想到这里罗宪傲然道:“如何不敢!”

    两匹马,两杆刀瞬间纠缠一处,砍杀不停。蜀军奋勇杀上,魏军也是护住,短暂停歇的战事再次开启!

    王濬见状叫骂道:“罗宪匹夫,单打独斗犹似耍滑!”

    罗宪哈哈笑道:“江夏空虚,不怕我留伏兵耶!?”

    罗宪刀法凶狠,狠中带稳,先求伤敌再求护己;王濬刀法刚猛,刚中带柔,或攻或守变化无常!以武艺论,罗宪逊色王濬一筹,以兵力论,王濬的江夏魏军难以和蜀军久战。二人纵马厮杀,此时张口叫骂,却是罗宪技高一筹。

    王濬闻言心中不信刘禅危机,罗宪敢在此情景之下留下伏兵准备偷袭江夏,可心思不知不觉已然被这一句话扰乱。心中一乱,刀法不存。刚者不强,柔者少变,顿时被罗宪处处压制,渐渐落于下风。

    湖阳魏军在魏将刘智的率领之下奋力反扑,可蜀军摆开阵势之后守得无懈可击,湖阳魏军并非精锐,兵力也是不多,一时难以有所进展,只得看着蜀军渐渐汇聚在一起,声势渐大!王濬心知自己人在湖阳,此时就算有蜀军前往江夏,自己着急也是没用。慢慢静下心来,刀法奥妙再出,开始扳回劣势。

    兵对兵,将对将,双方厮杀不断,死伤不断。罗宪和蜀军毕竟早就冲杀一番,体力消耗不少,久战之下纵然兵力占据优势,也是难以取得压倒性的优势。罗宪本人力战王濬同样开始感到吃力。

    “铛!”

    长刀交击之后再次分开,罗宪未曾回头竟然纵马直冲魏军阵势之中,拉开架势大刀左劈右砍杀的魏军七扭八歪毫无招架之力。

    “你!匹夫!”王濬见状勃然大怒!如此行径无异于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要知道王濬武艺高强,精通兵法韬略,可谓文武全才。可就是有一点被人诟病,那就是容不得他人轻辱!

    挥刀怒吼王濬火冒三丈转身要寻罗宪斗一个你死我活,不想四周早有六七名蜀汉偏将校尉挥动各式兵刃纷纷拍马杀来!这些人自知非是王濬对手,交战之时不过一两招便抽身而退,走马灯般缠战王濬。

    王濬大怒,怒火腾腾,刀如怒火疾斩而下!这些偏将校尉纵然小心谨慎,就算是一招便退,也似乎难抵怒刀!不过片刻,三五人翻身落马死于刀下,余者见状不好,拍马退入阵中不敢交手。

    怒而寻战,王濬须发倒竖,状若鬼神!

    避而远走,罗宪心中暗笑,引军疾退!

    蜀军一阵抢攻占据主动,此时抽身远走,让魏军没有防备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罗宪引精兵断后挥刀死战,杀得追军鸡飞狗跳纷纷驻足。待王濬引兵赶到蜀军早已走的老远,追之不及。

    眼看蜀军退走两路魏军汇合一处,魏将刘智心有余悸道:“蜀人水军退往上游,这一路人马却是奔着西方而去,这是何故?”

    王濬神色略有缓和,目光不断闪烁道:“蜀人水军仍有残存,必然骚扰我方补给路线,刘大人调配物资迅速恢复补给路线,杜元凯之处不得有失!”

    刘智点头道:“下官必定竭尽全力,请将军放心。”

    “哼,蜀人此去必然图谋宛城,我料蜀军看似一盘散沙各自行动,然彼此之间定然有通传讯息之法。宛城之处恐不轻松,汝善守此地,我引军前去追击。”王濬心知蜀汉各路将领都是知兵之辈,眼下刘禅身陷襄阳,各路蜀军必然拼命。这湖阳的补给功能已经被毁大半,余下的也要受到蜀汉水军的不断骚扰,罗宪手中仍然有两万多蜀军,若是加入宛城战场,依然是巨大的威胁!

    ……

    啸声止,歌声歇,天师道精锐士卒前进之势戛然而止!范长生嗔目,王振结舌,只因对方领兵之将竟然是蜀汉大将,天师道仅次于范长生的首领,更是范长生的弟弟范恩!!

    范长生气得颤抖不停,两条长眉纠结在眉心之处,说不出的苦楚,说不出的心痛!戟指对面的范恩骂道:“畜生!有脸来见吾乎!”

    自幼父母双亡,长兄为父,面对范长生的范恩默然不语。自从战败被俘,范恩也曾想过以身殉道,然活下去的欲望,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也会随之烟消云散。人说修道之人不染尘心,范恩却道不然,修道之人并非一尘不染,与世无争,乃是道不同,所争不同罢了。如范长生般为了太平盛世,为了季汉之兴,不也是入世染尘么?

    见范恩不语,范长生更见气愤,先前催动教众已经消耗了大量的精力,此时突遭打击,范长生声线嘶哑近乎破裂道:“畜生还不让开!”

    范恩垂头不语,心中挣扎,这是兄长胜似父母,这是教主更似恩师,此恩此情,此世难还。只是……

    “嗯……滚开!”忍无可忍范长生催马上前,手中剑高高举起,眼中泪滴落在心。

    第一百七十六章 角逐(下)

    更新时间:2012-09-02

    天道人伦二者存一,亲若慈父,恩若尊师,今日反目成仇!

    范长生披发持剑,怒喝范恩,范恩垂头默然,不做回答。天师道教义秘法范长生尽数精通,悉心传授给范恩,范恩在教众威望不作第二人想。若非范长生是天师道的精神领袖,遍观教中无人可与范恩匹敌。

    有范恩在此,天师道催动教众的秘法便无法施展,而碍于范恩之威望,蜀军作战必然有所影响。四周魏军环绕兵力雄厚,蜀军频死一击若是不能成功,便只有葬身此处!此处蜀军乃是魏兴,新城的所有兵马,若然被灭,等若在刘禅陷落襄阳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畜生!找死!”范长生怒不可遏,手中剑便要挥下,突然觉得眼前寒光一闪,心中顿时入坠冰窖之中,凉透了心……

    “小心!”一声断喝,蜀将王振在一旁奋力挥刀架住了这必杀的一刀,只见范恩面目狰狞,眼中透露无限杀意!

    “哼!”范恩突施暗袭没能得手,大刀翻转之间已经把王振罩在其中,杀意充斥左右,杀得王振手忙脚乱,难以抵挡。四周魏军此时蜂拥而上,蜀军之前的锐气尽失,此番再鼓士气,已远不如前。

    杀生震天,鲜血四溅,前一刻昂首阔步的壮士为之扼腕,慨然高歌的老者为之索然。数十年朝夕相处,抚育教导,茁壮成才,想过生离死别,想过为国捐躯,可范长生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悉心培养爱护的弟弟此时竟然成了一个贪生怕死,为求苟活连自己大哥都要痛下杀手的卑鄙小人……

    是本性如此,抑或是道心不坚,范长生不愿去想,唯有悲歌!

    悲声伴残阳,愁容寒秋霜,天师道教众闻声而悲,悲中更显雄壮!

    范长生披发持剑犹似问天,歌声再次转为呼啸之音,几近撕裂天空,席卷大地!

    有生必有死,谁人不悲?生死轮回无可避免,又有何悲?悲沧使人心寒,欢快却是让人豁然开朗,几个回转,几处蜿蜒,啸声转笑,战场形势发生逆转。危急之刻,范长生道心动摇,唯有悲愤,然一番发泄却得悟天道,道心自坚!无可名状,无可悲哀,无可欢喜,唯有太平大道一往无前,昂首不悔!

    歌声起,啸声高,天师道众军再次进入范长生的秘术催动之中,各自灵台一片澄明,是新的领悟,是坚定之心,是无穷斗志,是热血沸腾!战力暴涨,瞬间逼退魏军,魏军攻势一缓,天师道众军高歌猛进,手中刀斧雨点般劈落,脚下步伐未曾半步停歇。

    范恩与王振厮杀,闻得啸声脸色微变,啸声中蕴含深意自己竟然无从领悟,这是前所未有之事。时至此刻,脸皮早已撕破,为了生存,为了求活,为了人间繁华,范恩亦是引吭高歌,意图与范长生一较高下!

    范长生老迈,声嘶力竭,范恩正值壮年,声音洪亮。然两股声音在空中盘旋碰撞,却是老音居上,少声黯然。无论怎样,范恩之声都无法融入天师道教众情绪之内,无论如何,范长生的啸声始终遨游天际,高高在上。

    分心二用,王振奋力扳回劣势!自己虽然不是天师道的教众,可范长生啸声入耳,胸中却是燃起了一股力量,不是神明降临,不是邪门异术,而是燃起了胸中战火,点起了熊熊斗志!

    蜀军不退,向着宛城不断前进。魏军士气衰竭,麻木的遮拦抵御,毫无战心。人之意志,无边无际,人之斗志,逆转乾坤!

    范恩犹然不肯放弃,拼力挥刀厮杀,却发现眼前身影挥之不去。那是年轻道子埋首深山,那是少年英雄周游天下,出世入世所谓何事?无非道心使然,应天而行。

    “竖子,太平大道容不得汝来玷污!”天外之音隐隐传来,慈父恩师面容肃穆,披发浴血,犹似鬼神,手中剑如同闪电斩下!

    这一剑斩断恩情,这一剑砍断生死,道心崩然,冥冥中自有领悟,浮现一脸悔意,范恩坦然受死……

    长剑劈下,痛在己心,范长生含泪杀弟,老泪纵横。

    出世,入世与道者何干?心中大道不变,足下追逐永恒,范恩修道之人,贪慕生死,纵然一时误入歧途,然几十年修道终究是勘破迷障,坦然赴死,已全心中之道。

    范恩死,魏军败,天师道众军以寡击众,猛冲宛城!不能救援襄阳,也要把宛城搅一个天翻地覆!范长生深信各路蜀军皆是拼命而战,自己纵然难以亲赴前线,可眼的魏军绝对不能放过。若是放过,这些魏军会前往新野,经过湖阳,转而投入襄阳战场。

    范长生誓阻魏军,哪怕战至一兵一卒,蜀军四野奔杀,往来作战,杀得魏军溃败,杀得魏军退缩,杀得日落西山,杀得天色渐暗!

    喉咙喊哑,嘴角鲜血溢出,范长生不惧失声,手中剑胯下马亲自冲杀在前。王振和一众天师道教众奋力护卫,拼死冲杀。战至深夜,四野魏军不减反增,火把灯球亮如白昼,却是许昌方面的魏军赶到了战场。

    八方设伏,十方受阻,蜀军鏖战经日损失惨重。魏军见蜀人悍勇难敌纷纷采取守势,以优势兵力四下伏击,强弓硬弩远远射杀蜀军。活动空间越来越小,蜀军兵力更见单薄,魏军稳扎稳打,蜀人岌岌可危。

    “这支蜀军仍是不退,当真是舍命在此了!”司马京率领河北并许昌魏军四万余人赶到战场,把蜀军围定开始逐步击杀。可看到蜀军拼到了这般地步仍然没有退意,如此人马,纵是敌人也禁不住感慨。

    魏将刘毅道:“想不到蜀主麾下尚有如此忠心之兵将,哎……”

    “天师道在蜀中颇有名望,如此效忠刘禅倒不是什么意外。只不过……这小小的道教都有如此战力,看来我等要加强攻势,尽快赶赴襄阳才是!”司马京不无担忧的道。天师道并非是正规的兵马,而今竟然如此舍命,以此推之各方战场上魏军都是绝不轻松,司马京唯恐错失这战机,心思早飞到了襄阳城。

    自从王基发生意外,魏国在东南的兵力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淮上的魏军以寿春为中心,守军不过两万人,全靠谯郡围剿流民的数万魏军作为后援。可若非是蜀汉抽调重兵赶赴襄阳救急,仅凭这些魏军恐怕早丢了两淮甚至被蜀军打到豫州,徐州也是未定之事。

    话说回来,曹魏真的没有兵力支援东南了么?昏庸之主,无道之国穷兵黩武尚可筹集重兵,何况魏国并非昏庸,只是被连续战事压的喘不过气来。蜀汉处处攻,魏人处处守,攻者有轻重缓急,守者又怎会没有算计?

    王基死,建业失,东南倾危,增兵东南或可保持均势,却必然因此陷入对峙。刘禅主力军去取建业,姜维主力军被隔洛阳,荆州空虚。杜预有勇有谋,世间佳将,魏国全线尽守,唯此一攻!

    与其处处补守,不如重兵反攻!以无坚不摧之势,破轻兵少防之守!荆州兵马被罗宪带走一部,跟随天师道攻取新野一路,尚有一路被杨稷带领增援柴桑,为刘禅主力后备。如此分兵之下,荆州留守兵马又有多少?

    长江决战蜀汉水师兵力处于绝对下风,早已调走了长江上下游的大多数战船和水军,襄阳/水域的蜀汉水师也是有限。这荆州之地本来是寄望天师道人马占据新野这个桥头堡,牵制魏国重兵不得动弹。谁想庞宏阵亡,魏兴成为魏军的打击点,新野分兵去援反而落入了魏军的算计。

    导致范长生被隔在魏兴,新城一带;范恩全军覆没,不得已投降魏人;傅佥,马融死战新野不敌魏军退往襄阳。桥头堡不仅丢失,更是葬送了大半的兵力,杜预筹划许久,顺势猛攻,蜀军兵微将寡终究被魏军登陆襄樊。

    此乃杜预为司马炎所设之谋,亦是扳回劣势之策!攻其必救,断川中与江南之联系,使得川中时刻警惕荆州魏军威胁,江南难以全力北上伐魏!引战火于荆州,缓兵锋于东南,便是此战宗旨。

    刘禅被困襄阳……却是无意所为,使得魏军这一战略的效果大大提升,甚是欢欣……

    第一百七十七章 用兵之妙(上)

    更新时间:2012-09-02

    宛城血战蜀汉天师道一军犹似困兽,兀自挣扎,然并非孤军奋战——便在宛城东方三十余里外,蜀汉大将罗宪带着两万多蜀军猛的遭遇魏国大将司马干的魏军,两军仓促交战各逞手段,杀得激烈万分!

    魏国不增东南之守,尽集国内之军由许昌经宛城,奔赴新野湖阳转往襄阳,为的便是杜预没有后顾之忧,没有兵力薄弱之困。同样是战,荆州乃蜀人治下之地,东南却是自家地盘。战火烧在何处更佳,不言而喻……

    司马京引兵奔赴宛城大道,乃是正兵;司马干引魏军疾驰小路奔赴新野乃是奇兵!不想两路魏军竟然都是遭遇到了蜀军,顿时宛城附近杀声震天,血流成河!

    铁骑纵横冲突如风如电,魏家铁骑,蜀汉新骑两下交汇冲击,各展其能!蜀汉南方骑兵多在罗宪之手,能从湖阳激战中全身而退,便是倚仗骑兵开路。而今道逢魏骑,决战竟是不期而至,蜀人措手不及额,魏人同样没有准备。

    罗宪反应迅速,身先士卒率领蜀骑纵马冲杀!司马干反应也是不慢,失掉先机,却不失势,拼着更大的损伤,倚仗更多的魏骑,与蜀军打起了对攻,不肯退让!狭路相逢勇者胜,虽非狭路,更胜狭路,遭遇战中双方手中均是握有铁骑,任哪一方退却,后果皆是不堪设想!

    仓促中交战,蜀军不知道魏人有多少兵马,魏军同样不知蜀人有几分兵力,彼此完全是不顾一切的争抢主动,一时双方骑兵锐减,死伤甚重!激战片刻之后,宛城一方的战事也引起了罗宪和司马干的注意,此时魏国江夏太守王濬带着一支魏军也是追赶而至,投身战团之中。

    罗宪骁勇无比,手中长矛幻化如风,魏军兵将纷纷中矛落马。眼看魏军越来越多仍然没有休止,身后的魏军虽然兵力较少可又十分狡猾,罗宪心中一动喝道:“宛城战事必然是魏兴人马推进到此,我等在此苦战无益,且随我厮杀,与魏兴人马汇合!”

    蜀军先在湖阳大战,此时天色已黑,魏军又是无穷无尽,身后再出现江夏魏军,可谓是九死一生之地。罗宪心知行军至此,绝无退路,只有继续向宛城方向冲杀,管他形势如何,但求先和自家人马汇合一处再做打算,好过如此被魏军击破。

    此时蜀军气势犹存,斗志尚高,在罗宪的冲杀引路之下急急夺路而走。黑夜之中魏军疾驰没带火把,蜀军身在地方腹地也是不敢声张,黑漆漆的一阵混战魏军截杀了部分蜀军之后,却是被蜀汉大军脱身。司马干和王濬一碰面,才知蜀军虚实,远端战事也是高涨,二人不敢怠慢急忙率领魏军继续追击。

    ……

    襄阳东方七十里开外,蜀汉大将文鸯,文虎兄弟二人带着数十蜀兵回到了登岸之处。负责运输蜀汉兵力的船队在不久之后护送近五万后续蜀军抵达,方知襄阳大败之消息。刘禅为求兵贵神速,亲自引一军突前,本想和魏军纠缠等待后援,不想却是落入魏军算计之中。

    闻得陛下身陷襄阳蜀军大惊失色,蜀将王业急道:“襄江之水非是一夜可成,襄阳/水师怎会毫无发现?”

    文虎气急败坏的道:“魏军十分狡诈,襄樊之地秋日多雨,魏军早有准备,积少成多,我军毫无防备之下……竟……”

    文鸯也是跟着说道:“魏军早就选好地势,故作一番激战退去,我等不敢追击,等到大水袭来方醒悟魏军有意和我等激战,吸引我等固守河岸……”

    王业见状也知陛下亲自指挥也是兵败,魏军必然是精心布下了陷阱,此时再做计较也是无益,当下三人略一商议立即提兵扑向襄阳。蜀军前进没有五里,但见前方烟尘滚滚,竟是数万魏军步骑分明的分为三路杀来!

    蜀军骇然急忙列阵应战,魏军也是愕然。蜀主刘禅亲自来救襄阳,行动如此迅速辎重必然在后方。杜预心知襄阳一时难以攻破,蜀汉四方援军却是很快便到。单纯依靠湖阳/水路运送补给钱粮恐怕很是危险,倒不如趁着蜀军新败,趁机来夺刘禅这一路蜀军主力的辎重,充当自己的军资。

    谁曾想这才多会儿的功夫,竟然又冒出了数万蜀军,杜预真是又惊又喜!惊者,蜀军原来是前后两部,若是自己大意倒是麻烦了;喜者,蜀军若是知道刘禅新败必然焦急,击败这一路蜀军之后,所得之钱粮岂非更多?

    魏军利用水攻大败蜀军,士气正盛;蜀兵闻得刘禅危机,心内焦急,双方霎时短兵相接!文鸯,文虎,王业三人各逞勇武率军冲杀。文家兄弟刚自大水之中捡回性命,心有余悸,体力未曾恢复,混战之中只仅能自保,战力锐减。王业乃是川中大将,生力之军,纵马抡刀冲杀在前与魏军血/拼死战!

    魏军步兵中路正面应战,两侧铁骑避开蜀军锋锐却是绕至侧翼回旋冲击蜀军阵势。蜀军阵中也有骑兵,兵力却是不多,应付得了一侧,另一侧乃是鞭长莫及。王业顾不上两侧,心惟一念,大刀猛劈猛砍力冲魏军中路。

    魏国铁骑闻名天下,就算阵地攻坚也未必能守得住,互相对攻倒也有机会击破魏军中路,从而打开局面,抢占先机!

    杜预乃是魏国名将,思虑周详,谋略超群,略一交战已看清蜀军名门。暗中授意一番,但见夹击蜀军的魏国铁骑分出数千人马不理战场蜀军,竟自驰往蜀军后方,奔着蜀军屯粮之所而去!

    对于魏军来讲取得蜀军前后近十万人马的钱粮辎重,乃是长久立足荆襄的根本。眼前的蜀军纵然勇猛,可步骑异势之下差距实在是过大,战败不过早晚事,先行夺粮保障收益,同时更使蜀军分心。

    果不其然,魏军动向被蜀军得知之后,军中果然大乱。那屯粮之所固然是蜀汉命门,负责接应的战船更是蜀军的退路所在。没了粮草还有退路可走,没了退路和粮草,便是无路可投。王业闻讯大惊,顾不得厮杀拼命,急忙组织兵将分兵回援。可是魏军铁骑在两侧把蜀军夹的死死,又是分出游骑四方奔驰,授命回援的蜀军刚刚离开大队,就被骑兵几路截杀,不成队伍……

    ……

    襄阳南方,荆山东脚下,蜀汉大将羊琇与魏将贾辅连日交战,历经数日仍是不分胜负。魏军占据地势,易守难攻;蜀军志在进入襄阳范围鼓励守军,也是珍惜兵力。羊琇与贾辅激战连连,占不到丝毫便宜。

    昔日同朝为官,今日势如水火!羊琇深知贾辅武艺略在自己之上,但年在兖州共事之时,二人也曾较量过。只是斗兵难有胜算,自己武艺见涨,力拼贾辅倒也不是没有机会。贾辅方面始终苦口婆心,希望羊琇投奔魏国,也是不愿意过早的分出胜负。

    这一日又是双刀并举,激战不休。贾辅刀势如常,仍自劝说不停,羊琇精神抖擞,誓斩挚友于马下!

    “羊稚舒你切勿执迷不悟,今日是你最后的机会,难道贾辅斩不得你么!”连日苦劝无果,贾辅怒火中烧。

    第一百七十七章 用兵之妙(下)

    更新时间:2012-09-03

    羊琇力拼贾辅,但凭贾辅如何言语,也不回应,只是闷头砍杀!昔日同僚好意自己心领,然自己已经投身蜀汉,受人重用,重返魏国不过是对方一厢情愿罢了。

    贾辅连声喝问换不到应答,只感手中大刀吃紧,心中暗道:“这就是你的回应么?好友啊……”

    “我知你与羊祜都曾立下终身不与魏国交战之誓约,而今破誓而来,是否个中有所胁迫,若是说出,贾某自当为你解忧!”贾辅一忍再忍,终究是不忍放弃劝说羊琇的机会,有意压低声音道。

    羊琇摇头道:“我与羊祜皆是死心塌地效忠大汉,汝莫再劝,今日唯有生死相见!“

    贾辅眉头一皱,仍然不信道:“如今尚有回转之余地,蜀主困在襄阳,必死无疑,此时回头,还可将功赎罪啊!”

    “哈哈哈,当我羊琇何许人也!?欲借我之力破襄阳城诱杀陛下耶?”羊琇闻言猛然大笑,对方的算盘原来是让自己投身魏国,然后去诓骗襄阳城门,好一举夺下襄阳,击杀蜀汉皇帝刘禅!

    贾辅闻言面色一变道:“襄阳危在旦夕,不过数日汝便成为无君之臣,我好心苦劝乃是看在往日情谊!你要知道,我贾辅看上眼的人,可是不多啊!”

    “哼!我主英明,思虑宏远,非是汝等所知,待我斩汝首级自当营救陛下!”羊琇冷哼连连,手中刀猛然加力,势如狂风暴雨,砍向贾辅!

    贾辅怒极反笑道:“也好,让你见识贾辅手段!”

    势如狂风羊琇挥刀连连,稳如泰山贾辅冷眼以对,刀刀碰撞难分轩轾,羊琇深吸一口气,十二分力道抡刀猛斩,誓斩眼前障碍!突然听得一声轻叹,寒风袭来,羊琇大惊!只见贾辅之刀突然迅捷无比,以比先前快上数倍的速度,已经到了自己眼前!

    这贾辅藏拙之深,城府之深,竟然远在自己预料之外!

    来刀迅速无从躲避,若然招架也是难保重伤,羊琇心中一动,火光电石之间毅然加速手中大刀,决然一击!

    “你……!”贾辅见对方选择两败俱伤的打法,急呼一声,心中一痛,可手上不敢有丝毫的迟疑,力道再催!

    刀锋入骨,一声惨呼,羊琇人头飞起老高,手中大刀未及伤敌便已落地……贤臣则主,良禽择木,得遇明主,羊琇死而无憾!

    主将一死,蜀军群龙无首,魏军趁势冲杀大败蜀军。贾辅驻马未动,看着地上冰冷尸首,心中唏嘘不已。只要羊琇抽刀遮拦,自己也必然控制力道,这一刀不会杀死羊琇,只会重创其落马活捉。可羊琇也是不笨,生死之间明明看穿了自己的想法,偏偏宁愿死在刀下,也不愿意被俘求生。

    “哈……我贾辅看中的人,又怎会错呢……”喃喃自语,贾辅大刀肩上一扛,不理散乱发迹,收拢人马准备屯驻休息。便在此时却是副将来报,负责屯驻在荆山之内的几屯魏军半日有余没有信息传来,甚是反常。

    贾辅任凭身躯在马背上不断颠簸,扛刀沉思道:“伏路屯兵非是我等管辖,且不用理。嗯……不对!且随我来!”心念电转只是不安,贾辅敏锐捕捉道一丝不寻常的气氛,纵马狂奔直上荆山!

    荆山乃是江陵至襄阳途径的广袤山脉,连绵几十里甚是难行。由荆山向北而去,便是景山。魏军在荆山之上,安排了两千人马分别屯驻各处,负责守御山间小路,防备蜀人偷过山中,前往襄阳。每隔三个时辰,景山屯军便要和山下魏军互相联系,而今过了半日,山上兵卒都没有消息传回,确实反常。

    山路狂奔,来到魏营之外,贾辅心中一凉,暗道不妙。只见这军营之中横七竖八无数魏军尸体在地,竟是全军覆没之态!

    “恩……这伤口……追!”贾辅下马一连检查数具尸体的伤口,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些兵将发生意外至今,也不过是三个时辰左右。若是有蜀军由此而过,必然是精兵强将,否则数百魏兵全力戒备之下,为何连一点消息也传出就被全数歼灭?

    神色凝重贾辅引领魏军循迹而追,不出十里便是下一个军屯,入营一看与前一处一般无二,数百魏军死于军营内外,观其打斗痕迹,对方乃是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一处接一处,贾辅依旧扛刀追寻,只是觉得肩膀上的大刀愈加沉重。

    大刀不会凭空增加分量,沉重的乃是心情。

    这些蜀军究竟是什么来头?江陵前往川中的路线已然被魏军派遣勇士截断,设下重重埋伏。江陵的蜀军都在羊琇麾下,刚刚被自己击败,这个时候从荆山偷过的蜀军是从何而来呢?满腹疑惑,急急追寻,眼看出了荆山却是失去了蜀军的踪迹。

    贾辅为之愕然,蜀军的踪迹突然消失,这又是什么情况?难道蜀军会飞不成!?

    ……

    过了荆山,进入景山之中,诸葛尚与刘动等人(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