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部分阅读
对于青城先生佩服的五体投地。青城先生匹马单刀引数百壮士开凿山路,沿途时不时袭击魏军小队夺取口粮,一路越过荆山到了景山境内,蜀军的随身携带的口粮消耗得也是不多。
青城先生在青城山隐居,可对于荆州山脉襄樊地势却是了如指掌,对于魏军屯驻,险要之处更是如数在胸。蜀军逢山开路遇水填桥,行动之迅速出乎众人意料,诸葛尚手拿地图冷眼旁观,心中疑问积累无数。
这地图之上许多线路都没有标明,可青城先生却是如此熟悉,好似自家庭院一般。观其言谈,看其用兵,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普通的隐居老者,反倒是那股桀骜狂然霸气,让人觉得是一名不可一世的大将军!
“为将者不知天时,不熟地理,是为平庸之才。天时运化了然于胸,明栈暗道熟记在心,方可出其不意掩其不备,利于不败之地,手握百胜之矛!动儿,你记住了么?”青城先生带领蜀军走得不是被遗弃的古道,就是一些有过开凿痕迹的暗道,此时对刘动谆谆教导,听得刘动小脑袋不断点头,对于青城先生已经是敬服之至!
“看你似有心事,但说无妨。”青城先生头也未回,便知刘动心中有所疑问。
“动儿不敢,只是思虑沿途所杀之魏人会暴露我等行踪,对于营救父皇徒增阻力,是以困惑。”刘动年方十岁,思虑已经超过成|人,众人闻言皆有同感。
“哈哈,动儿,你要知道此行目的为何。孤军深入乃是兵家大忌,多一份粮草便多坚持一天,多坚持一天,解围的希望才更大啊。至于魏军到不必忧虑,杜元凯兵力雄厚,可是遍及江陵襄樊,甚至要顾及宛城南阳,看似强大,又怎可能处处设防?”青城先生一边指挥众军开路,一边侃侃而谈。若非是其断臂,渺目,半张脸满是伤疤,此时倒也有几分潇洒,几分超尘脱俗。
“先生之意,动儿一时未能深解,请先生明言。”刘动听出青城先生弦外之音,不禁问道。
“南阳至襄樊,再到江陵复员辽阔,杜预兵多将广也难以处处安排人马,我料其必然虚实相济,方有今日声势。我军各路人马皆是在外围作战,魏军大半兵力必然也在外围,襄阳城下,外军身后,必然是大片的空隙。”青城先生看看方向后,继续说道:“那江陵魏军要拦住北上之路,还要切断入川之径,所安排兵力定然是环环相扣,彼此呼应方有强大声势,用来迷惑江陵守军。”
“江陵守军兵力薄弱,浅尝辄止,如何探得出魏人虚实?我等此行,魏军若有察觉,必然一路追寻,然老夫所走之路,魏军必然闻所未闻,寻觅不到滞留山中,江陵方面少了一路人马,早晚会露出破绽。”
青城先生一口气说了许多,刘动等人闻言方才醒悟,同时也暗自震惊。这青城先生对于局势之变化分析,看的透彻无比,此等韬略素养绝非等闲之辈!
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城之威(下)
更新时间:2012-09-03
襄阳攻坚之战日夜不停,魏军一方面陈兵四方阻碍蜀汉各路援军,一方面抓紧攻势消耗城中蜀汉兵力,企图尽早攻破坚城!魏军投石车日夜投掷,轰隆隆撞击之声震得襄阳城中难以安宁,刘禅所在之处虽然稳如泰山吗,可襄阳城墙再厚实,又怎么禁得住近月摧残呢?
襄阳城下堆积过万尸体,魏军依旧攻势如狂,没有丝毫退却之迹象。蜀汉皇帝刘禅时至此时也是束手无策,唯有催动人马死命抵挡,尽力拖延城破之时。负责攻城的魏国大将马隆手段丰富,其打造的冲车,投石,飞梯等器械甚是奇特,也更加的结实耐用。
与寻常的将领不同,这个马隆虽然疲于用兵,然对于兵将之保护甚是周到。攻坚战中魏军使用最多的器械便是挡箭车。若是一万兵力攻城,挡箭车足有千余,可以遮拦大半攻城的魏军。纵使城头的蜀军用火箭去射,用滚木雷石去砸,也要付出比以往更大的精力才行。
等蜀军耗尽了力气击破挡箭车们,魏军早已贴近城墙猛攻多时。更让刘禅无可奈何的是魏军号令严明,哪怕是在攻城之中,只要营内马隆一声令下,自有一批挡箭车加入战局,护送魏军开始缓缓撤退。此举不仅达到了减少兵力消耗之目的,更是成功的消耗蜀军大量的箭矢,和守城器械。
原本信心十足的刘禅此时也是少有话语,城中军民被魏军疯狂攻势下的有条不紊,折磨的没了脾气,反倒是人心浮躁,战斗力大打折扣。
襄阳库府之中倒也有不少器械,刘禅自然将其拿出来一一使用。包括蜀汉特制的投石车以及弩车等物,威力无穷可数量有限。魏军四面围攻,八方开战,投石车和弩车顾及的方向太少,襄阳仍然是风雨飘摇。
几番强攻之后,马隆更换了手段,在襄阳城外暗掘地道,准备派遣勇士偷入襄阳城中。刘禅在指挥守军奋勇顽抗之余,也是发现了魏军的意图,于是忙命城中军民围绕城墙内部挖掘深堑。对方地道想要入城,却是被沟堑拦住,从沟堑中探头出现的魏军直接被监视沟堑的蜀军刺杀!
仅仅是刺杀还是不够,用易燃之物对方在魏军挖出的地道之口,使用鼓风等物向地道内部灌松烟雾。地道内的魏军前不得进,只有后退,可人之速度如何比得上浓烟滚滚?可怜地道中的魏国勇士,不是被烤死,就是滚滚浓烟呛死。
马隆见此计不成又生一计,派遣精兵推进到襄阳城下之后,便开始挖掘襄阳城墙根部。那城墙建立在平地之上,必然有其根基。挖到一定程度便显露在外,顺其根基继续下挖便,贴着根基底部挖出一个大坑。在坑中支撑上木桩顶住襄阳城墙地基,然后继续在侧翼挖掘,如此再三。
待稍有规模便以引火之物铺垫好大坑,魏军退出之后一把火点燃,那火势在坑中燃烧不断。由于是在城墙根底,因此城上的蜀军除非是出城,否则难以灭火。火势一起,支撑城墙地基的木桩随之烧断,城墙顿时崩塌一角!
底下城墙不断崩塌,魏军投石又把城墙砸的千疮百孔,早有多处城墙塌落。上下不断猛击,襄阳城墙终于是支撑不住,坍塌了一大片!
没了城墙阻拦魏军,魏军便可长驱直入和蜀军肉搏,马隆欢喜之际又是为之气结!原来刘禅见魏军攻势犀利,早知城墙难以久持,动用城中百姓在城墙之后又是修筑了一道城墙。这道城墙虽然不能喝外围的襄阳城墙比较,可也是非常坚固,根据刘禅的设计理念,更是在城墙之间增加了圆形的堡垒。
旧墙露出坦途,却是新墙拦路,马隆如何不怒?蜀军平忒顽固,简直是让人恨之入骨。魏军倒也是不慌不忙,依旧按部就班的继续自己的攻势。蜀汉军民君臣在新墙与旧墙之上奋起阻击,血战连日。朝中文臣武将多有伤亡,就连文立也是手臂中箭,带伤指挥作战。
襄阳城北乃是水门,魏国战船不敢强攻,只是远程投石车抛射不停。马隆模仿蜀汉的弩车,早就打造了自家的弩车。这些弩车射出的铁锥可谓势大力沉,声势惊人,平射而出,重重撞击在水门之上。饶是襄阳/水门坚固无比,屡屡遭受重创也是在不久之后被射烂……
幸好刘禅对此也是早有准备,所谓柔能克刚,从城头之上坠下渔网。那鱼网乃是特意制作,结实非常,渔网之上绑有铁定竹尖等物。有水性好的水军潜入水门附近的水域,把垂落水中的渔网紧紧的绑在无数铁锥之上!
那渔网有余是特质而成,上面的空隙非常之大!说是渔网,不如说是模仿渔网形状而头打造的守城之网!魏国弩车的铁箭猛地射出,大半是从渔网的窟窿中飞出,对于渔网没有丝毫的杀伤。偶有撞击在渔网之上的铁箭,虽然可以撕开一片空隙,可要击破整片渔网却是要不断的大量射击才可。
魏军不是本土作战,这铁箭又不比石块随处可得,大量射击之后已然是存货不多。而蜀军做的不过是不断的更换渔网,破旧的向水中一扔,城头上新网撒下又是恢复如初!魏国水军见状索性驾船猛冲!左右你的城门也是不在了,小小的破网能拦住战船么?
战船近身便要冲击蜀汉水门,城头之上蜀军用竹竿接驳尽百尺,纷纷从城头插下!那竹竿插下的一端上乃是铁锥包裹着无数易燃之物。百尺竹竿居高临下很快便顶在了魏国战船之上,有的顶在魏国战船的前端,有的干脆就戳在了对方的桅杆之上。
魏国战船前进的势头受阻,此时落下漫天的火矢,是射击魏国战船,也是射向那百尺竹竿顶端。易燃物遇火即着,魏军战船被无数竹竿顶住,顿时燃气汹汹大火!船身起火,桅杆,风帆也是起火,这让人如何扑救?
魏军也是够狠,宁可起火也是不退!投石车不断投掷,更是派出了无数小船用利刃砍断竹竿,更是去斩破渔网!竹竿百尺,斩断一截,竹竿仍是顶住魏国战船,毫无影响。再三斩断也是无用,百尺竹竿要斩断多少才可以使之彻底没了用处?而城头负责射击的蜀汉弓弩手,又怎会让小船之上的魏军肆意斩断竹竿,破坏蜀军的守御?
弓箭射击不过是家常便饭,魏军小船之上自有盾牌手负责遮拦,虽然不能保全魏军,可以拖延些许时间。怎奈蜀军根本不给魏军时间,伴随弓箭落下的还有无数石块木块,这些物件砸在小船之上不是船毁人亡,也是头破血流。
驾驶小船突破层层阻碍的魏国水军到了替代水门的渔网面前,便要挥刀破网!可城中水道之中同样有蜀汉的战船恭候多时,正面迎上也不近身,只是万弩齐发,甚至把魏军射入城中范围的铁箭捞射出,让魏军吃尽了苦头。自保都是困难,如何破网?如何入城?
烈火焚烧,铁锥爆射,魏国大小战船十来九沉,连日激战虽然占据主动,可难以前进半步!
攻势将近一月,魏军前后损失兵力多达三万,这还是马隆体恤兵将有意珍惜兵力的结果。蜀军伤亡也是不少,可只要蜀汉御林军在,便可保持足够的威慑力。那些御林军奉刘禅为精神信仰,各个拼死作战,悍勇无比!
这一日看到城中箭矢稀疏,城头兵力已然少的可怜,马隆想了想决定再次发动总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姜伯约?(上)
更新时间:2012-09-04
烽烟起襄阳,战火摧八方!诸葛尚挺枪跃马一马当先,长枪点点洒洒,寒光遍及战马四周,挡者披靡,如入无人之境!四千蜀军跟随诸葛尚快速推进,中军之中殿前督张通手持长棍护持着小皇子刘动,尚书郎谯登,以及宫女李昭仪等人。蜀汉大将杨宗匹马单刀率领数百壮士殿后,大刀所到之处鲜血崩起老高!
魏军精力都集中在襄阳城上,不防身后出现了敌人。从景山山脚到襄阳城还有二十余里的距离,可其中十里都是无人设防的空地。蜀军迅速经过这片空地,才有魏军姗姗来迟的前来阻拦。
附近的魏军皆是留守之兵,这里千余,那里五百,这等兵力又是陆续来战,如何挡得住蜀军,拖得住脚步?诸葛尚大喝连连,少年郎初临战阵兴奋异常,端得是无比神勇!
前来阻拦的魏军兵力薄弱,被蜀军一冲即散,败军越来越多,反倒是壮大了蜀军的士气与声势。
马隆得到消息后诧异十分,江陵方面的魏军并没有相关的回报,蜀军从何而来?眼下正是攻破襄阳城的紧要关头,马隆眉头一皱,派遣左护军尚义前往迎战。尚义领命而去带着本部三千人马,沿途更是号召收集被杀散的魏军,便在襄阳西南十里之处截住了蜀军短兵相接!
“何方蜀将,敢来送死!”尚义抡刀大刀拍马截住诸葛尚便砍!
“岂不闻诸葛武侯之孙乎!诸葛尚是也!”诸葛尚十分聪明,当年诸葛亮威震中原,屡屡进兵北伐,害的曹魏难以安心。而无论调集多少兵力,也只是能守,却无法把粮草不足,孤军深入的蜀军截住甚至击败。诸葛武侯之名早已传遍天下,今夜蜀军好似神来之笔,天降神兵一般出现在襄阳城外,这本就让魏军感到震惊无比,再闻诸葛武侯后人的名号,顿时魏军开始混乱起来。
其实两军对敌,胜负欲除了军力还有军心。蜀军虽然少,但却出现在了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位置。哪怕是少少的兵力,也打破了魏军坚固的安全感。正常状况下两下相遇,魏军一定会认为蜀军兵少,没有什么可怕。可眼下凭空出现这么一支蜀军,大部分魏人想的却是外围出了问题,这是蜀军全部,还是蜀军先锋就没有人去探究了。
对战力的影响不是绝对,可人人心慌乃是事实。理不清头绪,又忙于作战,这种心境之下自然难以发挥全部的战斗力。
饶是如此蜀军也处于绝对的下风,正面的魏军暂时抵住蜀军,四面八方的魏国游兵都被这里的战事吸引而来!幸好诸葛尚也有自知之明,自己这点兵力又要保护小皇子刘动的安危,如何能和魏军缠战?
蜀军且战且走,游斗魏军,魏军来自四面八方,构成合击的形势,可是空隙依然。除了魏将尚义的主力魏军尚可咬住蜀军外,余下几百人一队的游军在诸葛尚的冲杀之下,根本难以阻碍蜀军,形成有效的拖延和包围。
襄阳城外乍现援军,城头上奋战的蜀军见了各自欢喜,士气大涨!刘禅闻之急忙来看,但见一支蜀军在魏军外围游斗不休,只是离着较远看不清旗号。
“此乃何人之军?缘何突然至此?”刘禅惊异万分,这只蜀军兵力不多,可移动迅速,想来必然有勇将冲锋,智者引路,方才可以借助空间距离让魏军难以缠住自己。
文立看了半晌道:“恭喜陛下,援军至此纵然一时难以靠近,可总是有了希望。”
刘禅点头道:“速速着人宣布援军将至,振奋军民士气,守好这襄阳城!”
文立心知刘禅不肯放过任何提高守城时间的机会,当下领命而去,只余下刘禅在城头唏嘘不已。
城下的魏军受到远方战事的影响,攻城之势缓和许多,马隆见了知道是军心受到影响,忍不住破口大骂!眼看襄阳城疲惫不堪,一鼓作气定然可以拿下!可偏偏这支蜀军出现,振奋了城中蜀人的士气,又打击了自家军队的信心,功败垂成,马隆如何不怒?
蜀军游战片刻,再三呼喊后便开始后撤。杨宗匹马单刀引兵冲杀在先,中军不变,诸葛尚亲自断后,趁着魏军大队还没有杀至迅速退往景山!尚义引魏兵紧追不舍,无奈诸葛尚枪法犀利,杀的魏军难以近身,尚义手中兵力虽然多,可跟上蜀军动作的却是少,缠战不上,只能看着蜀军越退越远……
此时已是深夜,蜀军退入山林之中,魏军追到山脚下却是不敢进入。蜀军来的突然,又不知底细,冒然闯入山林之中只有挨打的份儿。若是蜀军设有埋伏,夜深如此恐怕要折损不少兵将。眼下攻打襄阳,最为珍贵的便是兵力,尚义身为军中护军自然也是知晓兵力珍贵。
蜀军退入山中,整顿兵马据守险要之处,防备魏军夜袭,同时清点兵力。四千蜀军在襄阳城外不过冲杀了小半圈,便仅存一千五百余人,保证移动速度的代价便是大量的消耗兵力,这一点诸葛尚早有准备,可想起都是自己一手操练的兵马,还是禁不住落寞心疼。
马隆见蜀军也是不多,想来是哪一路蜀军奋力至此。于是便用尚义为主将,引兵六千据守景山之下,防备蜀军突击。而自己依旧是催动人马继续猛攻襄阳,哪怕是军心有所影响,哪怕是对方重聚意志,但马隆深谙用兵之道,只要自己连续进攻,让城中蜀军不得休息,这襄阳城慢则三日,快则明日午时,必然被自己攻破!
从曹魏讨伐蜀汉以来,有机会杀死刘禅的人不多。孤军深入全军覆没的邓艾是一个,身经百战骁勇无比的庞会是一个。除此之外,还没有人有此殊荣,摆在马隆眼前的是一个鲤鱼跃龙门的机会,只是想想就让人心驰神往了。
火势忽起,烈焰焚营!
突来的变故让魏军顿时停止了攻势,马隆张大嘴巴看着起火的营盘忍不住痛心疾首的呼喊道:“快去灭火!那是粮仓!”
不用马隆吩咐,魏军早已停下了攻势开始撤退,回援屯粮的大营。蜀军出现在景山方向,距离魏军屯粮之极远,而蜀军冲杀的方向又是襄阳,这完全麻痹了魏军上下。
魏将曹涉第一个赶到粮仓,只见千余蜀军正在纵火大烧特烧!曹涉勃然大怒,挥刀便要上前驱赶蜀军,救援军粮。不想侧翼营盘暗影之处,猛地冲出一支蜀军,约莫有三百来人,一名蜀将猛地杀出!
“哇!”惨叫一声,曹涉未及防备便被斜刺里杀出的蜀将一刀剁于马下!
那蜀将独臂渺目,半脸伤痕,披头散发迎风而立。背后是熊熊烈火,火光照耀跳动之下,那蜀将的影子映射在地上,好似嗜血狂魔般不断摆动,正是青城先生!
“蜀汉全师在此!我乃姜伯约是也!”青城先生纵马抡刀杀入魏军阵中,好似虎入羊群一般,杀的魏军抱头鼠窜!
魏国大将司马逢急急赶到,见火势之大根本无法控制,眼前蜀将刀嗜血,人疯狂,杀的魏军四散奔逃。司马逢看的心惊肉跳,勉强上前迎战,不想那独臂蜀将只顾眼前厮杀,好似没有看见自己从侧翼来到。
定了定心神,司马逢深呼吸几次,手中刀胯下马上前就是一刀!人方动作,马蹄未落,刀光已然闪过……司马逢至死也不相信对方速度如此之快,对方刀法如此犀利……对方面容……
第一百七十九章 姜伯约?(下)
更新时间:2012-09-05
襄阳城危在旦夕,小皇子刘动与青城先生,诸葛尚等人分兵两路夜袭魏军。小皇子与诸葛尚一路人马在明处骚扰魏军,游斗之后退入山中。青城先生引两千兵马伏在暗处,趁着魏军注意力皆是集中在诸葛尚等人身上时,延循山脉,借夜色遮掩偷偷从别路出了景山,转往他处潜伏。
蜀军乍现魏军必然处处戒备,处处防范,可这支蜀军损失大半惶惶退入山中,却是没有其他的蜀军支援或是趁机偷袭,魏军难免误以为蜀军不过如此。从蜀军未出现前的无后顾之忧,到蜀军出现时的慌乱惊恐,再到蜀军退却后的安心,心态接连转变之后,魏军反倒是松懈下来。
既然退入景山的蜀军无伤大雅,马隆便继续催动人马攻打襄阳。哪怕就是蜀汉全军至此,可只要攻破了襄阳,拿住蜀汉皇帝刘禅,又有何惧?
蜀汉全军还真的来了,青城先生纵马抡刀左右冲杀,两千蜀军齐声呐喊,声音传出远远。近处的魏军被杀的手忙脚乱,只知道眼前蜀军勇猛难缠,远端的魏军未及交手,心中刚刚踏实的一块地方,现在又成为了无底深渊!
蜀汉全军在此?!
斩数将,青城先生见魏军大队将至,一声令下带领蜀军夺路而走!纵是青城先生霸气十足,可也没托大到用两千人马,抗拒数万魏军的份儿上。军营中大火烧个不停,蜀军突然拔身而退,魏军也没有心思追击,各个是取水扛土忙于灭火。
被青城先生杀散的魏军更是心惊胆裂,只顾着自己避开逃命,谁在乎这蜀军究竟是不是姜维,是不是蜀汉全军呢?
魏军恢复攻势之后,又是因为后方遭到蜀军袭击而退。刘禅在城头上见了禁不住愕然道:“此计用的甚秒,这是何人引军?”
文立在一旁苦笑却是带有几分兴奋神情的道:“相隔甚远,无法知之。只是看那起火的方向,乃是魏人屯粮之所,如此大火甚是痛快,只带各路人皆至,魏军必然退去!”
刘禅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各方兵将虽是不弱,只是朕被困此地,犹如箭靶,那杜预更是谋略非常,到此恐怕是不易啊……”
文立很是了解刘禅的担忧,于是宽慰道:“此间已然有援军出现,相信不久之后形势必然有变,陛下暂且宽心,臣等以性命捍卫襄阳!”
刘禅伸手拍了拍文立道:“能坚持到今日,爱卿之功劳不小,朕必然不会亏待与你。”
刘禅的担心不无道理,襄阳是蜀军必救之地,而且是不得拖延之事!蜀军兵将纵然智勇双全,可是目标明确天下人皆知,魏人对于蜀军的动向几乎不需要任何预判,相反可以设伏设阻,以逸待劳等候蜀军来临。如此形势之下,还未交手蜀军已经失了天时,地利二项。若是算上双方的心态,蜀军也是难占人和。未曾交手,先机尽失,这样的仗绝对是苦战,甚至是败战!
这才是蜀军接连败绩受困的真正原因!
魏军知道你要来,何时来,从哪里来,要去何方,甚至连你的兵力多少都能算计出,这仗要怎么打?
襄阳东方,蜀汉大将王业,文鸯,文虎等三人被魏军铁骑冲杀的连连败退,付出了极大地代价才退回自家营寨之中,可所屯军粮却是被魏军连抢再烧,几乎损失了半数有余。
双方兵力相差无几,可蜀军舟船劳顿刚刚上岸不久,又是毫无准备的被魏军拦住厮杀,更可恶的是魏军铁骑尽在杜预军中——马隆攻打襄阳城,根本用不上骑兵,自然都由杜预带领了……
疲惫之躯,悍勇之敌,加上杜预分兵去偷袭蜀军后方,军心一乱,原本还能勉强支撑的阵势顿时崩溃!王业和文家兄弟奋力杀出一条血路,也只带出两万多蜀军,余下的蜀军被魏军铁骑隔断,反复冲杀,溃不成军,只好逃得逃,散得散。
蜀军忙于眼前的颓势,可杜预心中却是有如明镜,一边指挥魏骑冲杀,一边派遣步卒安营扎寨!襄阳南方通往江陵的道路以及江陵到川中的路线都已封锁,北方则是由魏国水军护卫,岸上也有魏军屯驻,难有闪失。而今杜预亲自屯兵在襄阳东方,又是堵死了蜀军进兵襄阳的路线,至此襄阳除了西侧难以通行的大山外,已然是被魏军围得水泄不通。
为了营救刘禅,蜀军是来拼命的,魏军却未必有义务和理由奉陪。只要四处稳稳的守住,那刘禅和襄阳不过是瓮中之鳖罢了。眼前这只仅存半数的蜀军也是不足为惧,想战魏军有铁骑近两万之众,蜀军不是对手;想撤,魏军铁骑之速完全可以在蜀军登船的时间内冲破蜀营,痛击蜀军。
蜀军进退不能只有守,可魏军眼下是忙于屯兵稳定防线,一旦各方处理妥当,用重兵攻击蜀军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杜预按部就班,依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进行,甚是稳重,更让蜀军无比的难受。
计划周详,思虑缜密,实施起来又是一丝不苟,杜预之雄才大略或许尚有欠缺,可想到之事都能近乎完美,突破一切阻力的做到,这一点时间又有几人做得到呢?
魏军反攻荆州之事,老早便是成型,蜀军忙于攻击新野之时,杜预的河北人马已经路过许昌开赴宛城。若非如此,以庞宏之能,明明击溃了宛城的魏军,马上得手宛城,却因河北魏军的突如其来导致丧命。
以当时的形势观之,天师道重兵屯在新野,魏军水师不占优势,荆州乃是万无一失之地。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万无一失之地,因为庞宏的丧命,导致了魏兴蜀军屡屡被魏军击败,只能向新野告急。
而后的形势,便是魏军河北全师,加上各方支援猛攻蜀军新野等地,蜀军兵力都去建业江南,荆州援军有限,如何挡得住魏军?要知道魏军甚至没有丝毫兵力前往东南地区增援,全身心的把所有战力都投入到了荆州战场。这可是兵力分为数支,分别支援各地的荆州军团可比?
也就是说,当蜀汉目光集中在东南战场之时,魏军理所当然的应该重兵防范东南。可是司马炎用了杜预的提议,被蜀军牵着鼻子走,倒不如舍弃东南,猛击荆州!
东南之地蜀军就算夺取,可汝南,江夏,豫州,徐州皆处于腹地,并且对于两淮之地虎视眈眈。蜀军占据两淮,留的兵力少,便不足以守,留的兵力多,便难有足够的兵力回援荆州。
两淮是一个绞肉机,荆州同样是四战之地。所不同的却是,魏国失去两淮,有足够的地理优势保持对淮上的威慑。蜀军失去荆州,整个蜀汉国土便被一分为二,无论是川中地区,或者是江南地区,都是蜀汉兵力薄弱之处。蜀汉要夺回荆州,首先却是保证两川和江南地区的防御,要保证这些地区的防御,淮上留下的蜀军兵力又是让人头疼。
因此,司马炎决定不增东南枝守,总攻荆州蜀军,在战略上实实在在的击中了蜀军的痛处,让两淮成为蜀军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从而达到缓解蜀军强势压境的声势,减少自身压力,把战火烧到蜀汉国土的目的。
而且,杜预献上此谋之时,建业还在魏国宿将王基的掌控之中,若不是出了那档子事,把两淮换做建业,刘禅在王基手下根本是难以全身而退,后方再遭杜预打击,蜀军大有被切割包围在江南地区的可能!
第一百八十章 亡汉 (上)
更新时间:2012-09-05
天子垂危,汉将舍命!天师道范长生,蜀汉大将罗宪好不容易合兵一处,却发现彼此皆是苦战,敌军无比强大。司马干,司马京,王濬三支魏军同样汇聚一起,兵力近乎十万之众,反观蜀军不过两万余人,面对五倍敌军,蜀军早无退路,生机亦绝,然范长生,罗宪二人毫无惧色,挥军死战,誓阻此间魏军南下襄樊!
范长生失声哑然,然军中歌声从未停歇,天师道勇士教众哪怕倒在血泊之中,奄奄一息,仍是哼唱不停,心中信念坚若磐石!罗宪纵马冲杀,手中长矛大刀折断无数,负伤更是无数,然血透重甲犹然生猛无比!
“负隅顽抗,真是恼人!”司马京观战许久,见蜀军已然被自家人马包围的严严实实,可始终是厮杀不停,十分顽强,心中顿时不悦。
司马干道:“此地蜀军拼命若此,想来杜元凯那方也不轻松,我等不能在此拖延。”
司马京点头道:“只要取得刘禅性命,这蜀汉便不足为惧,你我当分一人迅速前往襄樊。”
司马干略一思索道:“我引四万人马,先行赶赴襄樊,如何?”
司马京想了半晌道:“也好,国家至此方有转机,你我也不宜争功,此间交我便可。”
魏军开始调动,司马干抽调兵力四万余人继续赶路。蜀军虽然被魏军围困,可是厮杀之余仍能感到对方蠢蠢欲动,王振见了魏军不断调动,略一分神被一名魏将刺中大腿,忍痛呼道:“魏人分兵而行,我等如何?!”
范长生率领蜀军在另一侧作战,闻言甚是激动,可是喉咙已哑,嘴唇不断变化口型,哪有声音发出?只是从口中不断流出鲜血而已……
另一侧罗宪改提大刀抡刀死战,闻言叫道:“待某前去阻拦!”话虽如此,然罗宪早被魏将王濬带着一班将领围攻不断,自身难保,如何透得出重围去阻拦魏军分兵?
眼见魏军分兵之势已成,蜀军兵将心急如焚,却是无计可施,陷于苦战之中被魏军逐渐围杀,兵力更见稀少。
“天亡我大汉乎!?”蜀将王振在剧战之下,气竭力尽,仰首高叫,身中数枪,死于乱军之中。
王振落马,蜀军顿崩一角!范长生与罗宪更是压力倍增,岌岌可危……
危急之刻罗宪抖擞精神,大刀豁命死战,搏得一丝空间,转身退入阵中前往范长生之处!天师道人马本就不多,连番激战仅存数百,范长生须发皆张,口中血流不断,然双目怒瞪挥剑劈杀不休!只是四周魏军越来越多,范长生不是武将,又是耗尽精力,此时不过是油尽灯枯,回光返照罢了。
剑起,风云色变!剑落,大道辟天!一生修身养性,主张太平的范长生,此时如似血人一般。
罗宪拍马杀到,救下范长生,只见范长生双目瞪视,一脸激昂,人在马上却是没了呼吸,没了心跳……
三足鼎立焉有盛世?天下一统方是太平!数十年潜心修行,得悟天道,然时不待人,唯有入世!独善其身固然逍遥自在,为心中宏愿又何妨做浴血修罗?
太平大道不容玷污!道,仍存,人,已不在……
天降细雨,如泣如诉,悲天悯人之心扑不灭这乱世战火,物欲横流之世又怎存清静无为之境?
范长生死,天师道余众悲号震天!数百教众不从罗宪号令,死战不退,很快淹没在魏军的人海之中。罗宪手下骑兵早被魏骑缠战在别处,动弹不得,魏军八方围定,弓弩射杀之下纷纷落马……
蜀军锐减至六七千人,罗宪驮着范长生尸首率军收缩在一处高地之上,苦苦支撑,然魏军攻势猛烈,蜀军伤痕累累,全军覆没不过时间长短罢了。
莫名悲愤,无可名状,罗宪人困马乏,心中悲痛无比。战之此刻已尽人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难道真是很天亡大汉不成!?
“哈哈哈哈哈,此战之后,南阳一带再无蜀人了!”司马京见蜀军覆灭在望,不胜欢心,笑个不停。
正自得意间,忽然有军卒来报宛城方面似乎有所异动。司马京奇道:“不是让宛城守军紧闭四门么?莫不是贪功而出?”话音未落,惨呼声伴随电闪雷鸣而起!司马京吓得一个哆嗦,几乎从马上栽倒,回头望去,只见无数蜀军竟是掩杀到了自己身后!
后方魏军有四千余人,遭到蜀军偷袭甫一交战便是躺下两千来人,而蜀军四面八方的掩杀过来,又岂是这几千魏军拦得住的?
“哪里来的蜀军?!”司马京惊恐之下,急忙纵马逃窜,仍然不忘回顾左右询问。可左右同样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蜀军底细,况且蜀军这般声势,又无声无息的趁着雷雨夜杀来,大家向着逃命躲避,谁顾得上回答?
蜀军骤然杀至,身为统帅的司马京先是慌乱,前方厮杀中的魏军闻讯也是慌乱。但见无数蜀汉兵将各自奋勇杀入战团之内,虎入羊群,杀的魏军鬼哭狼嚎不明所以。
一道闪电划过天际,斜刺里一名老将虎背熊腰,白发银髯,坐下神骏嘶鸣,掌中铁枪争鸣!
“无知下将,认得姜伯约么!”那蜀汉老将纵马挺枪杀来,所过之处魏将无不落马,竟是难以阻其分毫!
听得来人是蜀汉大将姜维,司马京更是吓得魂不附体,急忙调转马头夺路而逃!然姜维何许人也?话音方落,人已至马前掌中铁枪寒芒一闪,挟带不世声威!
“啊……”惨呼一声,一声惨呼,司马京咽喉喷血,翻身落马而亡!
杀了司马京魏军群龙无首,在蜀军遍地追杀之下大败亏输,惶惶退散。绝处逢生,罗宪惊喜交加,待见到姜维引军出现在高地之下,顿时泪流满面。
“大将军何以至此?若非大将军来此,我等尽数为刀下鬼矣!”罗宪拜倒在地,悲痛无比。
姜维放眼一瞧,只见罗宪麾下的蜀军人人伤痕烈烈,衣甲不整,刀破斧缺,各个似血人一般,皆是经过一番苦战,心中不胜唏嘘,又是疑问连连。
“陛下致力江南,荆州空虚,我见魏国调河北人马南下,唯恐荆州有失,因此留柳文然已我旗号牵制魏军,我自引军前来拦截。不想武关甚是坚固,连月方克,见此地大战便来接应,罗将军又为何这般苦战,那……可是范先师?”姜维一番叙述,却是看见了一旁范长生的的尸首,更是愕然。
“杜预谋略瞒不过大将军,可却是瞒过了陛下……都是我等无能未曾看出魏人算计……如今……”罗宪听得姜维话语,心中更是懊悔不已。姜维远在洛阳,却是看出了杜预的图谋,可自己身在陛下左近,却是任由对方奸计得逞,两下相比不仅仅是相形见绌,更是痛恨自己无能,害的陛下被困!
见到罗宪这般,再看战事之惨烈,姜维心中一沉,急喝道:“陛下如何?速速道来!”
罗宪当下不敢隐瞒,把前后事情交代一番,听得姜维目瞪口呆!
“我与陛下兵分两路,托付汝等为陛下分忧解难。汝等……汝等竟然对于魏人动作视若无睹,若然陛下有失,汝等有何面目自称汉臣!!”姜维听得襄阳危机,几近晕厥,浑身颤抖不已,戟指罗宪等一干将领放声怒斥!
兴复汉室,一统中原,系于刘禅一身。姜维毕生矢志兴复汉室,更肩挑诸葛武侯遗志,如何肯忘?刘禅独揽大权,分兵而行,改革军制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少不了姜维的暗中协助。以姜维之才华,足以睥睨天下(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青城先生在青城山隐居,可对于荆州山脉襄樊地势却是了如指掌,对于魏军屯驻,险要之处更是如数在胸。蜀军逢山开路遇水填桥,行动之迅速出乎众人意料,诸葛尚手拿地图冷眼旁观,心中疑问积累无数。
这地图之上许多线路都没有标明,可青城先生却是如此熟悉,好似自家庭院一般。观其言谈,看其用兵,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普通的隐居老者,反倒是那股桀骜狂然霸气,让人觉得是一名不可一世的大将军!
“为将者不知天时,不熟地理,是为平庸之才。天时运化了然于胸,明栈暗道熟记在心,方可出其不意掩其不备,利于不败之地,手握百胜之矛!动儿,你记住了么?”青城先生带领蜀军走得不是被遗弃的古道,就是一些有过开凿痕迹的暗道,此时对刘动谆谆教导,听得刘动小脑袋不断点头,对于青城先生已经是敬服之至!
“看你似有心事,但说无妨。”青城先生头也未回,便知刘动心中有所疑问。
“动儿不敢,只是思虑沿途所杀之魏人会暴露我等行踪,对于营救父皇徒增阻力,是以困惑。”刘动年方十岁,思虑已经超过成|人,众人闻言皆有同感。
“哈哈,动儿,你要知道此行目的为何。孤军深入乃是兵家大忌,多一份粮草便多坚持一天,多坚持一天,解围的希望才更大啊。至于魏军到不必忧虑,杜元凯兵力雄厚,可是遍及江陵襄樊,甚至要顾及宛城南阳,看似强大,又怎可能处处设防?”青城先生一边指挥众军开路,一边侃侃而谈。若非是其断臂,渺目,半张脸满是伤疤,此时倒也有几分潇洒,几分超尘脱俗。
“先生之意,动儿一时未能深解,请先生明言。”刘动听出青城先生弦外之音,不禁问道。
“南阳至襄樊,再到江陵复员辽阔,杜预兵多将广也难以处处安排人马,我料其必然虚实相济,方有今日声势。我军各路人马皆是在外围作战,魏军大半兵力必然也在外围,襄阳城下,外军身后,必然是大片的空隙。”青城先生看看方向后,继续说道:“那江陵魏军要拦住北上之路,还要切断入川之径,所安排兵力定然是环环相扣,彼此呼应方有强大声势,用来迷惑江陵守军。”
“江陵守军兵力薄弱,浅尝辄止,如何探得出魏人虚实?我等此行,魏军若有察觉,必然一路追寻,然老夫所走之路,魏军必然闻所未闻,寻觅不到滞留山中,江陵方面少了一路人马,早晚会露出破绽。”
青城先生一口气说了许多,刘动等人闻言方才醒悟,同时也暗自震惊。这青城先生对于局势之变化分析,看的透彻无比,此等韬略素养绝非等闲之辈!
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城之威(下)
更新时间:2012-09-03
襄阳攻坚之战日夜不停,魏军一方面陈兵四方阻碍蜀汉各路援军,一方面抓紧攻势消耗城中蜀汉兵力,企图尽早攻破坚城!魏军投石车日夜投掷,轰隆隆撞击之声震得襄阳城中难以安宁,刘禅所在之处虽然稳如泰山吗,可襄阳城墙再厚实,又怎么禁得住近月摧残呢?
襄阳城下堆积过万尸体,魏军依旧攻势如狂,没有丝毫退却之迹象。蜀汉皇帝刘禅时至此时也是束手无策,唯有催动人马死命抵挡,尽力拖延城破之时。负责攻城的魏国大将马隆手段丰富,其打造的冲车,投石,飞梯等器械甚是奇特,也更加的结实耐用。
与寻常的将领不同,这个马隆虽然疲于用兵,然对于兵将之保护甚是周到。攻坚战中魏军使用最多的器械便是挡箭车。若是一万兵力攻城,挡箭车足有千余,可以遮拦大半攻城的魏军。纵使城头的蜀军用火箭去射,用滚木雷石去砸,也要付出比以往更大的精力才行。
等蜀军耗尽了力气击破挡箭车们,魏军早已贴近城墙猛攻多时。更让刘禅无可奈何的是魏军号令严明,哪怕是在攻城之中,只要营内马隆一声令下,自有一批挡箭车加入战局,护送魏军开始缓缓撤退。此举不仅达到了减少兵力消耗之目的,更是成功的消耗蜀军大量的箭矢,和守城器械。
原本信心十足的刘禅此时也是少有话语,城中军民被魏军疯狂攻势下的有条不紊,折磨的没了脾气,反倒是人心浮躁,战斗力大打折扣。
襄阳库府之中倒也有不少器械,刘禅自然将其拿出来一一使用。包括蜀汉特制的投石车以及弩车等物,威力无穷可数量有限。魏军四面围攻,八方开战,投石车和弩车顾及的方向太少,襄阳仍然是风雨飘摇。
几番强攻之后,马隆更换了手段,在襄阳城外暗掘地道,准备派遣勇士偷入襄阳城中。刘禅在指挥守军奋勇顽抗之余,也是发现了魏军的意图,于是忙命城中军民围绕城墙内部挖掘深堑。对方地道想要入城,却是被沟堑拦住,从沟堑中探头出现的魏军直接被监视沟堑的蜀军刺杀!
仅仅是刺杀还是不够,用易燃之物对方在魏军挖出的地道之口,使用鼓风等物向地道内部灌松烟雾。地道内的魏军前不得进,只有后退,可人之速度如何比得上浓烟滚滚?可怜地道中的魏国勇士,不是被烤死,就是滚滚浓烟呛死。
马隆见此计不成又生一计,派遣精兵推进到襄阳城下之后,便开始挖掘襄阳城墙根部。那城墙建立在平地之上,必然有其根基。挖到一定程度便显露在外,顺其根基继续下挖便,贴着根基底部挖出一个大坑。在坑中支撑上木桩顶住襄阳城墙地基,然后继续在侧翼挖掘,如此再三。
待稍有规模便以引火之物铺垫好大坑,魏军退出之后一把火点燃,那火势在坑中燃烧不断。由于是在城墙根底,因此城上的蜀军除非是出城,否则难以灭火。火势一起,支撑城墙地基的木桩随之烧断,城墙顿时崩塌一角!
底下城墙不断崩塌,魏军投石又把城墙砸的千疮百孔,早有多处城墙塌落。上下不断猛击,襄阳城墙终于是支撑不住,坍塌了一大片!
没了城墙阻拦魏军,魏军便可长驱直入和蜀军肉搏,马隆欢喜之际又是为之气结!原来刘禅见魏军攻势犀利,早知城墙难以久持,动用城中百姓在城墙之后又是修筑了一道城墙。这道城墙虽然不能喝外围的襄阳城墙比较,可也是非常坚固,根据刘禅的设计理念,更是在城墙之间增加了圆形的堡垒。
旧墙露出坦途,却是新墙拦路,马隆如何不怒?蜀军平忒顽固,简直是让人恨之入骨。魏军倒也是不慌不忙,依旧按部就班的继续自己的攻势。蜀汉军民君臣在新墙与旧墙之上奋起阻击,血战连日。朝中文臣武将多有伤亡,就连文立也是手臂中箭,带伤指挥作战。
襄阳城北乃是水门,魏国战船不敢强攻,只是远程投石车抛射不停。马隆模仿蜀汉的弩车,早就打造了自家的弩车。这些弩车射出的铁锥可谓势大力沉,声势惊人,平射而出,重重撞击在水门之上。饶是襄阳/水门坚固无比,屡屡遭受重创也是在不久之后被射烂……
幸好刘禅对此也是早有准备,所谓柔能克刚,从城头之上坠下渔网。那鱼网乃是特意制作,结实非常,渔网之上绑有铁定竹尖等物。有水性好的水军潜入水门附近的水域,把垂落水中的渔网紧紧的绑在无数铁锥之上!
那渔网有余是特质而成,上面的空隙非常之大!说是渔网,不如说是模仿渔网形状而头打造的守城之网!魏国弩车的铁箭猛地射出,大半是从渔网的窟窿中飞出,对于渔网没有丝毫的杀伤。偶有撞击在渔网之上的铁箭,虽然可以撕开一片空隙,可要击破整片渔网却是要不断的大量射击才可。
魏军不是本土作战,这铁箭又不比石块随处可得,大量射击之后已然是存货不多。而蜀军做的不过是不断的更换渔网,破旧的向水中一扔,城头上新网撒下又是恢复如初!魏国水军见状索性驾船猛冲!左右你的城门也是不在了,小小的破网能拦住战船么?
战船近身便要冲击蜀汉水门,城头之上蜀军用竹竿接驳尽百尺,纷纷从城头插下!那竹竿插下的一端上乃是铁锥包裹着无数易燃之物。百尺竹竿居高临下很快便顶在了魏国战船之上,有的顶在魏国战船的前端,有的干脆就戳在了对方的桅杆之上。
魏国战船前进的势头受阻,此时落下漫天的火矢,是射击魏国战船,也是射向那百尺竹竿顶端。易燃物遇火即着,魏军战船被无数竹竿顶住,顿时燃气汹汹大火!船身起火,桅杆,风帆也是起火,这让人如何扑救?
魏军也是够狠,宁可起火也是不退!投石车不断投掷,更是派出了无数小船用利刃砍断竹竿,更是去斩破渔网!竹竿百尺,斩断一截,竹竿仍是顶住魏国战船,毫无影响。再三斩断也是无用,百尺竹竿要斩断多少才可以使之彻底没了用处?而城头负责射击的蜀汉弓弩手,又怎会让小船之上的魏军肆意斩断竹竿,破坏蜀军的守御?
弓箭射击不过是家常便饭,魏军小船之上自有盾牌手负责遮拦,虽然不能保全魏军,可以拖延些许时间。怎奈蜀军根本不给魏军时间,伴随弓箭落下的还有无数石块木块,这些物件砸在小船之上不是船毁人亡,也是头破血流。
驾驶小船突破层层阻碍的魏国水军到了替代水门的渔网面前,便要挥刀破网!可城中水道之中同样有蜀汉的战船恭候多时,正面迎上也不近身,只是万弩齐发,甚至把魏军射入城中范围的铁箭捞射出,让魏军吃尽了苦头。自保都是困难,如何破网?如何入城?
烈火焚烧,铁锥爆射,魏国大小战船十来九沉,连日激战虽然占据主动,可难以前进半步!
攻势将近一月,魏军前后损失兵力多达三万,这还是马隆体恤兵将有意珍惜兵力的结果。蜀军伤亡也是不少,可只要蜀汉御林军在,便可保持足够的威慑力。那些御林军奉刘禅为精神信仰,各个拼死作战,悍勇无比!
这一日看到城中箭矢稀疏,城头兵力已然少的可怜,马隆想了想决定再次发动总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姜伯约?(上)
更新时间:2012-09-04
烽烟起襄阳,战火摧八方!诸葛尚挺枪跃马一马当先,长枪点点洒洒,寒光遍及战马四周,挡者披靡,如入无人之境!四千蜀军跟随诸葛尚快速推进,中军之中殿前督张通手持长棍护持着小皇子刘动,尚书郎谯登,以及宫女李昭仪等人。蜀汉大将杨宗匹马单刀率领数百壮士殿后,大刀所到之处鲜血崩起老高!
魏军精力都集中在襄阳城上,不防身后出现了敌人。从景山山脚到襄阳城还有二十余里的距离,可其中十里都是无人设防的空地。蜀军迅速经过这片空地,才有魏军姗姗来迟的前来阻拦。
附近的魏军皆是留守之兵,这里千余,那里五百,这等兵力又是陆续来战,如何挡得住蜀军,拖得住脚步?诸葛尚大喝连连,少年郎初临战阵兴奋异常,端得是无比神勇!
前来阻拦的魏军兵力薄弱,被蜀军一冲即散,败军越来越多,反倒是壮大了蜀军的士气与声势。
马隆得到消息后诧异十分,江陵方面的魏军并没有相关的回报,蜀军从何而来?眼下正是攻破襄阳城的紧要关头,马隆眉头一皱,派遣左护军尚义前往迎战。尚义领命而去带着本部三千人马,沿途更是号召收集被杀散的魏军,便在襄阳西南十里之处截住了蜀军短兵相接!
“何方蜀将,敢来送死!”尚义抡刀大刀拍马截住诸葛尚便砍!
“岂不闻诸葛武侯之孙乎!诸葛尚是也!”诸葛尚十分聪明,当年诸葛亮威震中原,屡屡进兵北伐,害的曹魏难以安心。而无论调集多少兵力,也只是能守,却无法把粮草不足,孤军深入的蜀军截住甚至击败。诸葛武侯之名早已传遍天下,今夜蜀军好似神来之笔,天降神兵一般出现在襄阳城外,这本就让魏军感到震惊无比,再闻诸葛武侯后人的名号,顿时魏军开始混乱起来。
其实两军对敌,胜负欲除了军力还有军心。蜀军虽然少,但却出现在了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位置。哪怕是少少的兵力,也打破了魏军坚固的安全感。正常状况下两下相遇,魏军一定会认为蜀军兵少,没有什么可怕。可眼下凭空出现这么一支蜀军,大部分魏人想的却是外围出了问题,这是蜀军全部,还是蜀军先锋就没有人去探究了。
对战力的影响不是绝对,可人人心慌乃是事实。理不清头绪,又忙于作战,这种心境之下自然难以发挥全部的战斗力。
饶是如此蜀军也处于绝对的下风,正面的魏军暂时抵住蜀军,四面八方的魏国游兵都被这里的战事吸引而来!幸好诸葛尚也有自知之明,自己这点兵力又要保护小皇子刘动的安危,如何能和魏军缠战?
蜀军且战且走,游斗魏军,魏军来自四面八方,构成合击的形势,可是空隙依然。除了魏将尚义的主力魏军尚可咬住蜀军外,余下几百人一队的游军在诸葛尚的冲杀之下,根本难以阻碍蜀军,形成有效的拖延和包围。
襄阳城外乍现援军,城头上奋战的蜀军见了各自欢喜,士气大涨!刘禅闻之急忙来看,但见一支蜀军在魏军外围游斗不休,只是离着较远看不清旗号。
“此乃何人之军?缘何突然至此?”刘禅惊异万分,这只蜀军兵力不多,可移动迅速,想来必然有勇将冲锋,智者引路,方才可以借助空间距离让魏军难以缠住自己。
文立看了半晌道:“恭喜陛下,援军至此纵然一时难以靠近,可总是有了希望。”
刘禅点头道:“速速着人宣布援军将至,振奋军民士气,守好这襄阳城!”
文立心知刘禅不肯放过任何提高守城时间的机会,当下领命而去,只余下刘禅在城头唏嘘不已。
城下的魏军受到远方战事的影响,攻城之势缓和许多,马隆见了知道是军心受到影响,忍不住破口大骂!眼看襄阳城疲惫不堪,一鼓作气定然可以拿下!可偏偏这支蜀军出现,振奋了城中蜀人的士气,又打击了自家军队的信心,功败垂成,马隆如何不怒?
蜀军游战片刻,再三呼喊后便开始后撤。杨宗匹马单刀引兵冲杀在先,中军不变,诸葛尚亲自断后,趁着魏军大队还没有杀至迅速退往景山!尚义引魏兵紧追不舍,无奈诸葛尚枪法犀利,杀的魏军难以近身,尚义手中兵力虽然多,可跟上蜀军动作的却是少,缠战不上,只能看着蜀军越退越远……
此时已是深夜,蜀军退入山林之中,魏军追到山脚下却是不敢进入。蜀军来的突然,又不知底细,冒然闯入山林之中只有挨打的份儿。若是蜀军设有埋伏,夜深如此恐怕要折损不少兵将。眼下攻打襄阳,最为珍贵的便是兵力,尚义身为军中护军自然也是知晓兵力珍贵。
蜀军退入山中,整顿兵马据守险要之处,防备魏军夜袭,同时清点兵力。四千蜀军在襄阳城外不过冲杀了小半圈,便仅存一千五百余人,保证移动速度的代价便是大量的消耗兵力,这一点诸葛尚早有准备,可想起都是自己一手操练的兵马,还是禁不住落寞心疼。
马隆见蜀军也是不多,想来是哪一路蜀军奋力至此。于是便用尚义为主将,引兵六千据守景山之下,防备蜀军突击。而自己依旧是催动人马继续猛攻襄阳,哪怕是军心有所影响,哪怕是对方重聚意志,但马隆深谙用兵之道,只要自己连续进攻,让城中蜀军不得休息,这襄阳城慢则三日,快则明日午时,必然被自己攻破!
从曹魏讨伐蜀汉以来,有机会杀死刘禅的人不多。孤军深入全军覆没的邓艾是一个,身经百战骁勇无比的庞会是一个。除此之外,还没有人有此殊荣,摆在马隆眼前的是一个鲤鱼跃龙门的机会,只是想想就让人心驰神往了。
火势忽起,烈焰焚营!
突来的变故让魏军顿时停止了攻势,马隆张大嘴巴看着起火的营盘忍不住痛心疾首的呼喊道:“快去灭火!那是粮仓!”
不用马隆吩咐,魏军早已停下了攻势开始撤退,回援屯粮的大营。蜀军出现在景山方向,距离魏军屯粮之极远,而蜀军冲杀的方向又是襄阳,这完全麻痹了魏军上下。
魏将曹涉第一个赶到粮仓,只见千余蜀军正在纵火大烧特烧!曹涉勃然大怒,挥刀便要上前驱赶蜀军,救援军粮。不想侧翼营盘暗影之处,猛地冲出一支蜀军,约莫有三百来人,一名蜀将猛地杀出!
“哇!”惨叫一声,曹涉未及防备便被斜刺里杀出的蜀将一刀剁于马下!
那蜀将独臂渺目,半脸伤痕,披头散发迎风而立。背后是熊熊烈火,火光照耀跳动之下,那蜀将的影子映射在地上,好似嗜血狂魔般不断摆动,正是青城先生!
“蜀汉全师在此!我乃姜伯约是也!”青城先生纵马抡刀杀入魏军阵中,好似虎入羊群一般,杀的魏军抱头鼠窜!
魏国大将司马逢急急赶到,见火势之大根本无法控制,眼前蜀将刀嗜血,人疯狂,杀的魏军四散奔逃。司马逢看的心惊肉跳,勉强上前迎战,不想那独臂蜀将只顾眼前厮杀,好似没有看见自己从侧翼来到。
定了定心神,司马逢深呼吸几次,手中刀胯下马上前就是一刀!人方动作,马蹄未落,刀光已然闪过……司马逢至死也不相信对方速度如此之快,对方刀法如此犀利……对方面容……
第一百七十九章 姜伯约?(下)
更新时间:2012-09-05
襄阳城危在旦夕,小皇子刘动与青城先生,诸葛尚等人分兵两路夜袭魏军。小皇子与诸葛尚一路人马在明处骚扰魏军,游斗之后退入山中。青城先生引两千兵马伏在暗处,趁着魏军注意力皆是集中在诸葛尚等人身上时,延循山脉,借夜色遮掩偷偷从别路出了景山,转往他处潜伏。
蜀军乍现魏军必然处处戒备,处处防范,可这支蜀军损失大半惶惶退入山中,却是没有其他的蜀军支援或是趁机偷袭,魏军难免误以为蜀军不过如此。从蜀军未出现前的无后顾之忧,到蜀军出现时的慌乱惊恐,再到蜀军退却后的安心,心态接连转变之后,魏军反倒是松懈下来。
既然退入景山的蜀军无伤大雅,马隆便继续催动人马攻打襄阳。哪怕就是蜀汉全军至此,可只要攻破了襄阳,拿住蜀汉皇帝刘禅,又有何惧?
蜀汉全军还真的来了,青城先生纵马抡刀左右冲杀,两千蜀军齐声呐喊,声音传出远远。近处的魏军被杀的手忙脚乱,只知道眼前蜀军勇猛难缠,远端的魏军未及交手,心中刚刚踏实的一块地方,现在又成为了无底深渊!
蜀汉全军在此?!
斩数将,青城先生见魏军大队将至,一声令下带领蜀军夺路而走!纵是青城先生霸气十足,可也没托大到用两千人马,抗拒数万魏军的份儿上。军营中大火烧个不停,蜀军突然拔身而退,魏军也没有心思追击,各个是取水扛土忙于灭火。
被青城先生杀散的魏军更是心惊胆裂,只顾着自己避开逃命,谁在乎这蜀军究竟是不是姜维,是不是蜀汉全军呢?
魏军恢复攻势之后,又是因为后方遭到蜀军袭击而退。刘禅在城头上见了禁不住愕然道:“此计用的甚秒,这是何人引军?”
文立在一旁苦笑却是带有几分兴奋神情的道:“相隔甚远,无法知之。只是看那起火的方向,乃是魏人屯粮之所,如此大火甚是痛快,只带各路人皆至,魏军必然退去!”
刘禅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各方兵将虽是不弱,只是朕被困此地,犹如箭靶,那杜预更是谋略非常,到此恐怕是不易啊……”
文立很是了解刘禅的担忧,于是宽慰道:“此间已然有援军出现,相信不久之后形势必然有变,陛下暂且宽心,臣等以性命捍卫襄阳!”
刘禅伸手拍了拍文立道:“能坚持到今日,爱卿之功劳不小,朕必然不会亏待与你。”
刘禅的担心不无道理,襄阳是蜀军必救之地,而且是不得拖延之事!蜀军兵将纵然智勇双全,可是目标明确天下人皆知,魏人对于蜀军的动向几乎不需要任何预判,相反可以设伏设阻,以逸待劳等候蜀军来临。如此形势之下,还未交手蜀军已经失了天时,地利二项。若是算上双方的心态,蜀军也是难占人和。未曾交手,先机尽失,这样的仗绝对是苦战,甚至是败战!
这才是蜀军接连败绩受困的真正原因!
魏军知道你要来,何时来,从哪里来,要去何方,甚至连你的兵力多少都能算计出,这仗要怎么打?
襄阳东方,蜀汉大将王业,文鸯,文虎等三人被魏军铁骑冲杀的连连败退,付出了极大地代价才退回自家营寨之中,可所屯军粮却是被魏军连抢再烧,几乎损失了半数有余。
双方兵力相差无几,可蜀军舟船劳顿刚刚上岸不久,又是毫无准备的被魏军拦住厮杀,更可恶的是魏军铁骑尽在杜预军中——马隆攻打襄阳城,根本用不上骑兵,自然都由杜预带领了……
疲惫之躯,悍勇之敌,加上杜预分兵去偷袭蜀军后方,军心一乱,原本还能勉强支撑的阵势顿时崩溃!王业和文家兄弟奋力杀出一条血路,也只带出两万多蜀军,余下的蜀军被魏军铁骑隔断,反复冲杀,溃不成军,只好逃得逃,散得散。
蜀军忙于眼前的颓势,可杜预心中却是有如明镜,一边指挥魏骑冲杀,一边派遣步卒安营扎寨!襄阳南方通往江陵的道路以及江陵到川中的路线都已封锁,北方则是由魏国水军护卫,岸上也有魏军屯驻,难有闪失。而今杜预亲自屯兵在襄阳东方,又是堵死了蜀军进兵襄阳的路线,至此襄阳除了西侧难以通行的大山外,已然是被魏军围得水泄不通。
为了营救刘禅,蜀军是来拼命的,魏军却未必有义务和理由奉陪。只要四处稳稳的守住,那刘禅和襄阳不过是瓮中之鳖罢了。眼前这只仅存半数的蜀军也是不足为惧,想战魏军有铁骑近两万之众,蜀军不是对手;想撤,魏军铁骑之速完全可以在蜀军登船的时间内冲破蜀营,痛击蜀军。
蜀军进退不能只有守,可魏军眼下是忙于屯兵稳定防线,一旦各方处理妥当,用重兵攻击蜀军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杜预按部就班,依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进行,甚是稳重,更让蜀军无比的难受。
计划周详,思虑缜密,实施起来又是一丝不苟,杜预之雄才大略或许尚有欠缺,可想到之事都能近乎完美,突破一切阻力的做到,这一点时间又有几人做得到呢?
魏军反攻荆州之事,老早便是成型,蜀军忙于攻击新野之时,杜预的河北人马已经路过许昌开赴宛城。若非如此,以庞宏之能,明明击溃了宛城的魏军,马上得手宛城,却因河北魏军的突如其来导致丧命。
以当时的形势观之,天师道重兵屯在新野,魏军水师不占优势,荆州乃是万无一失之地。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万无一失之地,因为庞宏的丧命,导致了魏兴蜀军屡屡被魏军击败,只能向新野告急。
而后的形势,便是魏军河北全师,加上各方支援猛攻蜀军新野等地,蜀军兵力都去建业江南,荆州援军有限,如何挡得住魏军?要知道魏军甚至没有丝毫兵力前往东南地区增援,全身心的把所有战力都投入到了荆州战场。这可是兵力分为数支,分别支援各地的荆州军团可比?
也就是说,当蜀汉目光集中在东南战场之时,魏军理所当然的应该重兵防范东南。可是司马炎用了杜预的提议,被蜀军牵着鼻子走,倒不如舍弃东南,猛击荆州!
东南之地蜀军就算夺取,可汝南,江夏,豫州,徐州皆处于腹地,并且对于两淮之地虎视眈眈。蜀军占据两淮,留的兵力少,便不足以守,留的兵力多,便难有足够的兵力回援荆州。
两淮是一个绞肉机,荆州同样是四战之地。所不同的却是,魏国失去两淮,有足够的地理优势保持对淮上的威慑。蜀军失去荆州,整个蜀汉国土便被一分为二,无论是川中地区,或者是江南地区,都是蜀汉兵力薄弱之处。蜀汉要夺回荆州,首先却是保证两川和江南地区的防御,要保证这些地区的防御,淮上留下的蜀军兵力又是让人头疼。
因此,司马炎决定不增东南枝守,总攻荆州蜀军,在战略上实实在在的击中了蜀军的痛处,让两淮成为蜀军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从而达到缓解蜀军强势压境的声势,减少自身压力,把战火烧到蜀汉国土的目的。
而且,杜预献上此谋之时,建业还在魏国宿将王基的掌控之中,若不是出了那档子事,把两淮换做建业,刘禅在王基手下根本是难以全身而退,后方再遭杜预打击,蜀军大有被切割包围在江南地区的可能!
第一百八十章 亡汉 (上)
更新时间:2012-09-05
天子垂危,汉将舍命!天师道范长生,蜀汉大将罗宪好不容易合兵一处,却发现彼此皆是苦战,敌军无比强大。司马干,司马京,王濬三支魏军同样汇聚一起,兵力近乎十万之众,反观蜀军不过两万余人,面对五倍敌军,蜀军早无退路,生机亦绝,然范长生,罗宪二人毫无惧色,挥军死战,誓阻此间魏军南下襄樊!
范长生失声哑然,然军中歌声从未停歇,天师道勇士教众哪怕倒在血泊之中,奄奄一息,仍是哼唱不停,心中信念坚若磐石!罗宪纵马冲杀,手中长矛大刀折断无数,负伤更是无数,然血透重甲犹然生猛无比!
“负隅顽抗,真是恼人!”司马京观战许久,见蜀军已然被自家人马包围的严严实实,可始终是厮杀不停,十分顽强,心中顿时不悦。
司马干道:“此地蜀军拼命若此,想来杜元凯那方也不轻松,我等不能在此拖延。”
司马京点头道:“只要取得刘禅性命,这蜀汉便不足为惧,你我当分一人迅速前往襄樊。”
司马干略一思索道:“我引四万人马,先行赶赴襄樊,如何?”
司马京想了半晌道:“也好,国家至此方有转机,你我也不宜争功,此间交我便可。”
魏军开始调动,司马干抽调兵力四万余人继续赶路。蜀军虽然被魏军围困,可是厮杀之余仍能感到对方蠢蠢欲动,王振见了魏军不断调动,略一分神被一名魏将刺中大腿,忍痛呼道:“魏人分兵而行,我等如何?!”
范长生率领蜀军在另一侧作战,闻言甚是激动,可是喉咙已哑,嘴唇不断变化口型,哪有声音发出?只是从口中不断流出鲜血而已……
另一侧罗宪改提大刀抡刀死战,闻言叫道:“待某前去阻拦!”话虽如此,然罗宪早被魏将王濬带着一班将领围攻不断,自身难保,如何透得出重围去阻拦魏军分兵?
眼见魏军分兵之势已成,蜀军兵将心急如焚,却是无计可施,陷于苦战之中被魏军逐渐围杀,兵力更见稀少。
“天亡我大汉乎!?”蜀将王振在剧战之下,气竭力尽,仰首高叫,身中数枪,死于乱军之中。
王振落马,蜀军顿崩一角!范长生与罗宪更是压力倍增,岌岌可危……
危急之刻罗宪抖擞精神,大刀豁命死战,搏得一丝空间,转身退入阵中前往范长生之处!天师道人马本就不多,连番激战仅存数百,范长生须发皆张,口中血流不断,然双目怒瞪挥剑劈杀不休!只是四周魏军越来越多,范长生不是武将,又是耗尽精力,此时不过是油尽灯枯,回光返照罢了。
剑起,风云色变!剑落,大道辟天!一生修身养性,主张太平的范长生,此时如似血人一般。
罗宪拍马杀到,救下范长生,只见范长生双目瞪视,一脸激昂,人在马上却是没了呼吸,没了心跳……
三足鼎立焉有盛世?天下一统方是太平!数十年潜心修行,得悟天道,然时不待人,唯有入世!独善其身固然逍遥自在,为心中宏愿又何妨做浴血修罗?
太平大道不容玷污!道,仍存,人,已不在……
天降细雨,如泣如诉,悲天悯人之心扑不灭这乱世战火,物欲横流之世又怎存清静无为之境?
范长生死,天师道余众悲号震天!数百教众不从罗宪号令,死战不退,很快淹没在魏军的人海之中。罗宪手下骑兵早被魏骑缠战在别处,动弹不得,魏军八方围定,弓弩射杀之下纷纷落马……
蜀军锐减至六七千人,罗宪驮着范长生尸首率军收缩在一处高地之上,苦苦支撑,然魏军攻势猛烈,蜀军伤痕累累,全军覆没不过时间长短罢了。
莫名悲愤,无可名状,罗宪人困马乏,心中悲痛无比。战之此刻已尽人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难道真是很天亡大汉不成!?
“哈哈哈哈哈,此战之后,南阳一带再无蜀人了!”司马京见蜀军覆灭在望,不胜欢心,笑个不停。
正自得意间,忽然有军卒来报宛城方面似乎有所异动。司马京奇道:“不是让宛城守军紧闭四门么?莫不是贪功而出?”话音未落,惨呼声伴随电闪雷鸣而起!司马京吓得一个哆嗦,几乎从马上栽倒,回头望去,只见无数蜀军竟是掩杀到了自己身后!
后方魏军有四千余人,遭到蜀军偷袭甫一交战便是躺下两千来人,而蜀军四面八方的掩杀过来,又岂是这几千魏军拦得住的?
“哪里来的蜀军?!”司马京惊恐之下,急忙纵马逃窜,仍然不忘回顾左右询问。可左右同样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蜀军底细,况且蜀军这般声势,又无声无息的趁着雷雨夜杀来,大家向着逃命躲避,谁顾得上回答?
蜀军骤然杀至,身为统帅的司马京先是慌乱,前方厮杀中的魏军闻讯也是慌乱。但见无数蜀汉兵将各自奋勇杀入战团之内,虎入羊群,杀的魏军鬼哭狼嚎不明所以。
一道闪电划过天际,斜刺里一名老将虎背熊腰,白发银髯,坐下神骏嘶鸣,掌中铁枪争鸣!
“无知下将,认得姜伯约么!”那蜀汉老将纵马挺枪杀来,所过之处魏将无不落马,竟是难以阻其分毫!
听得来人是蜀汉大将姜维,司马京更是吓得魂不附体,急忙调转马头夺路而逃!然姜维何许人也?话音方落,人已至马前掌中铁枪寒芒一闪,挟带不世声威!
“啊……”惨呼一声,一声惨呼,司马京咽喉喷血,翻身落马而亡!
杀了司马京魏军群龙无首,在蜀军遍地追杀之下大败亏输,惶惶退散。绝处逢生,罗宪惊喜交加,待见到姜维引军出现在高地之下,顿时泪流满面。
“大将军何以至此?若非大将军来此,我等尽数为刀下鬼矣!”罗宪拜倒在地,悲痛无比。
姜维放眼一瞧,只见罗宪麾下的蜀军人人伤痕烈烈,衣甲不整,刀破斧缺,各个似血人一般,皆是经过一番苦战,心中不胜唏嘘,又是疑问连连。
“陛下致力江南,荆州空虚,我见魏国调河北人马南下,唯恐荆州有失,因此留柳文然已我旗号牵制魏军,我自引军前来拦截。不想武关甚是坚固,连月方克,见此地大战便来接应,罗将军又为何这般苦战,那……可是范先师?”姜维一番叙述,却是看见了一旁范长生的的尸首,更是愕然。
“杜预谋略瞒不过大将军,可却是瞒过了陛下……都是我等无能未曾看出魏人算计……如今……”罗宪听得姜维话语,心中更是懊悔不已。姜维远在洛阳,却是看出了杜预的图谋,可自己身在陛下左近,却是任由对方奸计得逞,两下相比不仅仅是相形见绌,更是痛恨自己无能,害的陛下被困!
见到罗宪这般,再看战事之惨烈,姜维心中一沉,急喝道:“陛下如何?速速道来!”
罗宪当下不敢隐瞒,把前后事情交代一番,听得姜维目瞪口呆!
“我与陛下兵分两路,托付汝等为陛下分忧解难。汝等……汝等竟然对于魏人动作视若无睹,若然陛下有失,汝等有何面目自称汉臣!!”姜维听得襄阳危机,几近晕厥,浑身颤抖不已,戟指罗宪等一干将领放声怒斥!
兴复汉室,一统中原,系于刘禅一身。姜维毕生矢志兴复汉室,更肩挑诸葛武侯遗志,如何肯忘?刘禅独揽大权,分兵而行,改革军制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少不了姜维的暗中协助。以姜维之才华,足以睥睨天下(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