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部分阅读
不舍,可面对如此严密的防御工事,蜀军还真是无可奈何。
无懈可击的而并非是那沿岸的烽火台,还有正面的投石阵!
马隆是一个喜欢精打细算的将领,有三年的时间和大片的土地供着使用建筑,蜀汉的地图几乎都派不上用场。原因无他,湖阳的地貌几乎是全都改变,变得十分陌生。
若不是常年居住在此之人,恐怕早就分不出了东南西北。
数万蜀军从正面推进,登岸二十五里之后便是人工搭建的高地。那高地都是用土石堆积而成,是一个长约五里地的缓坡。五里的缓坡不算远,可若坡上有魏军伏击不断,这缓坡便无异于鬼门关了。
好在魏军投入的兵力也不是很多,蜀军仗着人多势众,一鼓作气的冲了上去!可也傻了眼……
缓坡之后又是缓坡,所不同的是方才是上坡,现在却要下坡。而放眼望去,一上一下的缓坡足足有三十余里之远!魏军分着伏击蜀军,蜀军每每前进都要付出无数牺牲方可。
这不过是开幕罢了,马隆准备的各种机关和军械在后方纷纷登场,阻击蜀军。那魏军狡猾无比,见蜀军贴了上来,便立即撤退!
蜀军想追是追不上的,因为前方又是有另一波魏军重复之前的故事。
等蜀军好不容易过了这么多的坡坡坎坎,迎接蜀军的就是魏国大将马隆设计的投石大阵了!
一进入战场,便是铺天盖地的石雨落下!蜀军根本来不及抽身,便纷纷死于石块之下,逃跑也是难以避开魏军的投石车。要知道魏军早已算计好了距离和攻击范围,并且做了无数次的试验,几乎是没有偏差的攻击,让蜀军损失惨重。
只有最后投入战场的蜀军来得及退了几步,脱离了投石车的攻击范围,才侥幸活命罢了。一片投掷过后,但见前方的广阔平原上,横七竖八躺满了蜀军的尸体。管你是骁勇善战的猛将,还是久经战阵的老兵,在密集的投石攻击下,只有死亡一条路罢了!
有的人被石块击中要害,死也就死了,至少是没有痛苦。可大多数的蜀兵蜀将被砸的缺胳膊断腿,或者是砸的身上无数窟窿,脑袋瘪了一半,偏偏是干呻吟不死的倒在血泊之中。
地上的鲜血越流越多,染红了大地,染红了每个人的眼睛。
跑在血里,看着脑浆血液,看着断臂残肢,感受痛苦和恐惧,然后呻吟着等死,这样的场景让当事人肝胆破裂,更是让蜀军士气锐减,几乎动摇!
如同当年蜀汉推出威力十足的投石车一样,如今感到不可置信和震惊的,变成了蜀军。
附近可没有道路可以绕,想进军湖阳只有这一条路。那马隆设计的十分细腻,除了硬攻之外,竟是没有其他途径可以取巧!
若是放到以往,知难而退乃是明智之举,可此番北伐,乃是蜀汉动用了全国的力量同时发动。各路人马看起来各自为战,实际上却是暗自呼应相关,若是一路退兵,对于整个战局都有致命的影响。
湖阳,作为长江北岸的重要阵地,是必须拿下的!
无数蜀军前仆后继的杀来,从来没有停歇过。那些从四处登陆的蜀军也是不肯放弃,频繁的试探魏军的防线是否会出现漏洞。在蜀军强力攻势下,羊祜不相信这马隆能够抵御得住。
但一连十余日的攻坚,魏军还真就是一点错误也没有犯!
蜀军强行的推进,利用人力消耗魏军的石弹储备,同时把自己的投石车也带到了战场上开始还击!魏国投石车的攻击范围不如蜀军,但胜在占据了高低,有遮掩和阻拦。
想砸到魏军投石车,首要的条件便是角度要高!否则砸在对方的防御工事上那便是于事无补。相反对方的投掷也没有停歇,那石块无间隔的落下,蜀军投石车不断的调整角度,又能躲开多少?
消耗的不仅仅是兵力,更是军械!
这些魏军有三年的准备,可蜀军在时间久了之后,人力还是顶得上,军械已经不敷使用了。
就在蜀军茫然之时,魏军在马隆的率领下竟然组织了几次反攻!蜀军在疲劳作战之下,疏于防备,倒是被魏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羊祜一直认为自己的对手乃是杜预,虽然知道马隆颇为难缠,可谁想得到马隆的守御能力简直还在杜预之上。就算是杜预亲自来了,恐怕也没有这样缜密的思路建设如此严密的防御措施。
单单是这条防线,就耗尽了湖阳魏军五分之四的兵力,更是让蜀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眼看兵力不断的消耗,强悍如羊祜一般,也只好喊停,暂时停止进攻。哪怕明知道如此一来将会是前功尽弃,可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这么继续下去,蜀军负担不起这样的伤亡啊……
蜀军暂时偃旗息鼓,马隆也是松了一口气。蜀军权限展开的攻势,让魏军也是损伤甚众,虽然比不上蜀军的消耗,可马隆手中的兵力本来就是不多,自然也是压力十分。
蜀军一撤,魏军立即填补各处防御措施,补充兵力和人力,抓紧一切时间修补工事,防备蜀军卷土重来。
马隆设计的战术是完全的守势,如今对方不再强攻,一时倒也不适应了状况。
守得无懈可击,但兵力都用来防守,可以用作攻击的只有马隆麾下的三千斗士而已。
这三千人乃是从数万人马中精选而出,各个以一敌十,体魄强健无比。马隆将与异族作战的战法引入军中,通过车仗作为抵御,伺机偷袭,让蜀军头疼无比!
羊祜坐镇前方,苦思冥想不得破敌之策,手中乃是东南战场的捷报频传,自己这里如何对陛下有所交待?
陛下没有留下姜维统领这一路蜀军,而是选择信任羊祜,这让羊祜不禁压力倍增,心火一起,竟是病倒了!
第二百零八章 马隆(下)
强势的湖阳战场使得新城,魏兴方向,以及武关的蜀军不敢轻举妄动。没有江南蜀军的支援和呼应,这两只偏师难以有所作为。南阳地区以宛城和新野为中心,加之义阳郡作为后盾,成为了许昌以南魏国最后的屏障。
这是魏国的命脉,无论从地理环境还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来讲,此处安排最强悍的杜预来镇守,不是没有道理的。
杜预在湖阳放心大胆的调用了马隆,更是一招妙手!
论野战攻防,马隆凭借弱势的兵力不是羊祜的对手,这是毫无争议的事情。可若是给马隆足够的时间和人力,羊祜便难以有所发挥了。因为马隆堵死了一切取巧的可能,也不给蜀军借用形势的机会,想进军湖阳只有硬碰硬的交手。
用人命堆出一条道路……
羊祜倒不是装病,到了今天,羊祜也是高龄老将了。其实羊祜的年龄本来就是不小,如今又急又病,身体倒是每况愈下。刘禅派来了无数御医也是难以有所好转,这次北伐行动,在不知不觉当中,又是笼罩了一片阴影!
不说除了羊祜之外,谁能和杜预一较高下,便是看马隆如此强悍,就知道杜预也绝对不好惹了。
有了马隆这般良将辅佐,杜预才算是如虎添翼啊!
百姓不分昼夜的在阵地上修补着,马隆这人看起来不过是痴于作战的家伙,实际上治理百姓也是很有一套的。这般硬气的获胜,除了当年杜预的功败垂成,在魏国实际上是很少有的。
马隆此举不亚于是给魏国上下打了一针兴奋剂,整个魏国从士大夫到百姓,对湖阳激战都是津津乐道,几乎成为了每日讨论最多的话题。
只守不攻并不是马隆的作风,可蜀军撤到了南岸,就不是魏军随意攻击到的了。在采取守势之时,魏军可以因为水军的差距而放弃水战,通过陆地的作战击溃蜀军。可反过来要攻击蜀军,这丑儿媳终须要见婆家的,蹩脚的水师是唯一他途径。但水师实在是太弱了,无法和蜀汉的水军抗衡,无奈之下,马隆只好放弃……
经过长期的对峙和拉锯,如今蜀汉与魏国在军械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蜀军诚然不断的创新,却是面临这个时代工艺和思想的瓶颈期。魏国在蜀汉的不断发展和胁迫之下,虽然少有新意,可一路追赶,如今面对几乎停滞不前的蜀汉,科技能力和军械的生产都有了十足的进步!
想锻造一把好刀,要求的不仅仅是铸刀师的手艺,更涉及了无数的工具。而无数的工具又牵扯到了方方面面,单单几个环节的提高可以让兵器的质量得到提升,可原料却是有限的。
这个时代可没有勘探技术和设备,只能依靠古老的方式确认山中有无矿藏。那找矿的人手中拿着罗盘,走到哪里见罗盘因为地磁影响而产生了剧烈的变化,便可确认出此地是否真正的有矿藏。
那些先进的刀枪棍棒,都是用新铁打制而成,可新铁的产量和稀少的矿产,更让人难以百尺竿头。
这片矿用完了也就用完了,何况那开采技术就是有线的,就算坐拥金山,云不出去也是白扯。偶尔有所发现,足以让人兴奋,那也只不过是偶尔罢了,难以支撑长远。
就算你是同样的矿产,纯度也是有着区分,而其中涉及的技术更是繁重无比!
比起蜀汉,地大物博的魏国变好了许多,至少矿产丰富,可以源源不绝的发明创造。这一点比起蜀汉可谓是十分优越了,蜀汉这边占领江南之后,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山越身上,暗中也是带有物资占领的盘算。
马隆精于此道,其麾下的军队拥有的军械和铠甲斗具皆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因此就算是和精锐的蜀军对阵,蜀军在军械和兵器上也占不到多少便宜。
三千斗士是马隆手下最为精锐的兵卒,用战车把自己围在当中,利用战车作为屏障和遮拦,不断的推进,这针对异族的战术被马隆运用的得心应手。就算对手是汉人,也是一般无二的使用者,效果非常显著!
这支军队推进起来速度极快,加上马隆有心挑选和训练的兵将们,体魄超过了正常人,射出的箭矢自然是更远,更准,杀伤力更大!
受到马隆感召而定居在湖阳城的百姓们很是高兴,战事就发生在离城不远之处,可每日的厮杀,蜀军却是不见踪影,到最后竟然是败退的样子,简直是出乎了意料。
有这样强悍的军队守卫国土家乡,谁还在意湖阳是否第一线?
更多的百姓争先恐后的进入湖阳定居,不仅仅繁华了这座小城,更是鼓舞了军队的士气,这种信任,远远强过任何的赏赐。这是百姓对于军队的认可,是弱小者对于保护着的信任!
军民彼此爱戴,形成了一片火热朝天的气氛。
消息传到了许昌,司马炎高兴的不得了。那魏帝曹奂早就妥协了可以让位给司马氏,但提出了必须击败蜀军的条件。想那魏帝曹奂徒有虚名,毫无权利,所依靠的乃是魏国不太可能及百蜀军。
提出这样的条件自然是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可解决蜀军,也是司马炎的燃眉之急。曹奂此举名不正言不顺,对于司马氏还是做出了一些承诺,让司马炎有事可以做。
实际上这也是无奈之举,每天遭到迫害的曹奂,不妥西只有死。但有了孙亮之死的教训,司马炎怎能让曹奂不清不白的寻死,破坏自己的好事儿?于是曹奂身旁,便多了一些太监宫女,乃至侍卫,专门防备曹奂用死来给自己难堪。
当年因为孙亮之死,让魏国丧失了收服江南人心的最佳时机,更是因此被蜀军打跑。而今司马炎可不想再上来一个曹家傀儡,然后自己许多年后成为皇帝,了却自己的心愿。
湖阳击退蜀军是一个好兆头,这说明了魏军的战斗力不是那么弱,蜀汉同样没有那么强大!魏国依然是强悍的,对于百姓和君臣来讲,这都是需要重新树立的信心。
有了信心才有底气,有了底气,做起事情来才有发展。
更重要的是,只有击退蜀军,司马炎才敢于发动篡位之举。否则外敌虎视眈眈,内部滋生霍乱,司马炎心情如何急迫,也不敢冒着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称帝,只好寄希望于击退蜀军,然后掌握国内一切权利,做皇帝!
从司马懿到司马师,再到司马昭,传到司马炎,这是司马氏若是再不出一个皇帝,恐怕天下间就要乱了。
司马炎做梦都想当皇帝,偏偏这事儿还是急不得的,于是只能向各地下旨,表扬马隆一番!封赏也是少不了的,同时更要号召各地的军民都有这样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私心是司马炎称帝的野望,如何实现呢?
这些百姓们都能传得沸沸扬扬,司马炎等的只是一个时机!
封赏传到了前线,马隆自然是跪拜领旨谢恩了。只是关于赏赐给自己的财物,马隆分文不收,眼下百姓的生活不会因为一场胜利就会好转。因此马隆把赏赐分散赏给兵将们,如此如何不受爱戴?
打仗靠的是兵将,生产依靠的是百姓。
大家觉得日子过得苦,但毕竟是魏国人,还不希望城外亡国奴,加入蜀汉,那是一条未知之路。
便在这个时候,刘禅开始了御驾亲征,要彻底的打破湖阳防线!
第二百零九章 诸葛尚(上)
湖阳附近的水域,聚集着无数蜀汉战船,停泊在江心不知在做些什么。魏军对于蜀汉水师的动作毫不关心,因为蜀军终究会登陆作战,而魏军铜墙铁壁一般的防守根本不惧怕蜀军的攻势。
连蜀汉名将羊祜,都吃了憋,以至于病重无法继续指挥作战,魏人现在是信心满满!
就算刘禅亲至又有什么办法?而且刘禅对于马隆或者是杜预来说,不过是手下败将而已啊……
看着最新的地理图,刘禅陷入沉思之中,何攀,文立两大近臣分立左右同样思考着应当如何进兵。沿岸的防守让两万余魏军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加上游军以及湖阳总部的魏军,蜀军在短时间内还没有完成登陆,就会陷入魏军的夹击之中。
从湖阳正面倒是可以轻而易举的集结重兵,可走下去乃是魏军铺好的道路,经过数里的坡路,迎面而来的便是投石之阵。蜀军在这个阵势中至少扔掉了近两万人,即便如此,对于魏军并没有造成任何大范围的杀伤。
羊祜因此急火攻心,刘禅非常理解,因为自己对于马隆排出的防御阵势同样是束手无策……
“陛下,湖阳魏军坚若磐石,不如从其他路线打开缺口!”大将文虎抱拳道。
想攻击南阳地区魏军的路线还有魏兴,武关两条路线,若是湖阳难以撼动,从其他路线主公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毕竟正面硬撼湖阳的死伤实在是太多了。魏军用不是很先进的投石车通过长期的操练和磨合,形成了投石车阵,覆盖的地域让蜀军寸步难进。
“阿虎所言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湖阳对于此次北伐的意义十分特别,朕还是希望能在这里打开一个口子!”三年时光,让刘禅又见衰老,精力依旧旺盛,可花白的发鬓述说着岁月的流逝,光阴的逝去,难免让人感慨不已。
刘禅用手指不断敲击着地图上的湖阳郡,一下一下,却始终没能停下。
何攀思虑完毕,稍微上前挪动半步轻声道:“投石车阵威力无穷,不比寻常弓箭打击,若是驱赶兵将前往冲杀,恐怕士卒惶恐,难以为继。若是以重兵猛攻沿岸烽火台以及山寨,或许可以打开一条道路。”
“马隆此人思虑缜密,不是简单对手,烽火台与山寨联系纵然再紧密也终须有法可破,只是对方是否还有暗招仍未可知,此举也是大大的冒险,非是万不得已,不可为之。”刘禅微微摇头,又是否定了何攀的提议。
那马隆能在正面布置投石阵这般阵势,所动用的人力和物力甚众。有这般心思思虑的家伙,自然也知晓烽火台与山寨互相结合的防御措施是难以当蜀汉大规模入侵的,怎会没有后手预备着?
蜀军在之前的作战中,前后损失了三万余兵力,除了两万死在投石阵的,余下的都是在沿岸登陆作战中丧命的。还没探出魏军的虚实,却是折损了不少兵力,这在以往与魏国的作战中,是不常见的。
本以为魏国名将凋零,这次北伐不说是一帆风顺,也不当受到太大的阻碍。不想淮南之处还算是顺利,可这南阳竟然是寸步难进!
襄阳之战中蜀军只是认识到杜预的厉害,对于马隆不过是一笔带过。如今和马隆正面对上,方是知道马隆的厉害。以羊祜的才能都是束手无策,刘禅君臣如今愁容满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朕原本的设想乃是夺取湖阳,新野,以此可以连接江夏和宛城战场,同时也有小路直接威胁许昌!此等战略要地若是不能夺取,相等的便等于失去了无数战机,战略上也是大大的削弱啊……”刘禅猛的一拍桌案,恨恨的说道。
自从来到了这个时代,任何困难自己都能解决,如今却是无法攻破小小的湖阳防线,让这一代枭雄如何不恼?
“司马炎已经封赏了马隆,并且增派了一万人马前往支援,若要攻击湖阳,恐怕……”文立的呼雷阙虽然被魏军采取激烈手段封杀,可依然可以得到消息,这种消息魏国没有保密的意思,其实通过普通渠道也是可以获得。
“哼,司马炎小儿架空魏帝,朕这次进兵倒是无意间延缓了魏国的灭亡,真是天意啊。”刘禅冷哼一声,自己在后世还不觉得如何,可一路从菜鸟皇帝到如今的老谋深算,对于三国的三个开国君主都是万分敬佩的。
自己一睁眼便是一国之君,可谓是条件便利。而曹操,刘备,孙权能够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所付出的岂非更是惊人?司马炎不过是黄口小儿,仰仗祖孙遗留的威势,窃取他人果实,这种人天下人为之齿寒,刘禅更是不屑!
“魏国内部对于此事也是各有态度,如今潘岳等人被削权,倒是郑袤郑林叙,王恺王君夫,何曾何颍考等人深受重用。”文立对于魏国内部形势变化了若指掌,此时不禁叹道。
何攀略有一丝顾虑道:“潘岳文采斐然,除此之外只剩貌美而已,此等跳梁小丑不足为惧。郑袤,王恺,何曾虽然谄媚,可对于治国施政均有独特见解,此等三人上位,恐怕魏国国力会有所恢复。”
这一点刘禅也是想到,那潘岳对于政务和治国不说一窍不通,也是相差无几。这样的人在司马炎身边搬弄是非,自然会让司马炎疏于国事,否则如何显示自己的能耐?
魏国国力衰退,与潘岳这等人掌权不无关系。
若是郑袤,王恺,何曾这三人上位,司马炎必定勤于治国,届时魏国恐怕不会如此衰败了。
诸葛尚在一旁经久未言,此时张口道:“郑袤勤而不智,王恺富而不仁,何曾贪而不直,此等三人掌权恐怕各争其利,对于国家未必有正面影响。”
作为诸葛武侯之孙,诸葛瞻之子,诸葛尚挺拔清秀,文武双全,可谓是名副其实。当年诸葛瞻浮于虚名,被人诟病,经过一路风雨如今成长为川中的代表人物。更因为其出身荆州,与江南又有渊源,因此深得川中,荆州,江南三方官吏的喜爱。
诸葛尚自然也有父亲的条件,此时说出自己的想法,倒是让众人耳目一新。
“哎,若朕可占据新野,便有足够的资本坐等魏国内部生乱,眼下也只能望而兴叹了……”刘禅对于诸葛尚的判断,也是有几分偏向,想起自己如果能在新野站稳脚跟,威胁三方魏军,那时坐观魏国内部争权夺利,该是如何的畅快?
诸葛尚笑道:“陛下无须如此挂怀,魏军虽然防御得当,可并非无懈可击。若要破湖阳魏军,还需要从他处着手。”
“哦?有何妙策,速速说来!”刘禅闻言一震,伸手便召唤诸葛尚上前。
诸葛尚几步走上前来,看了看地图,探手在地图上比划道:“湖阳,新野,宛城三处形成互补,湖阳固若金汤倒是无妨,我军大可以从宛城入手。”
见刘禅等人尚未明了,诸葛尚继续讲解道:“洛阳之城迟迟难立,不若使大将军重兵南下,陛下调集川中人马走魏兴,两路重兵猛击宛城!想来杜预非是大将军与陛下之对手,而其麾下也难有马隆这般人才。”
“湖阳不过是新野之前哨,宛城乃是南阳之中心,若是宛城危急,新野之军必然前往支援,湖阳魏军又如何没有动作?届时……”
第二百零九章 诸葛尚(下)
诸葛尚的提议被刘禅接受,并且委任诸葛尚全权负责魏兴一路人马。屯兵在魏兴的乃是蜀汉大将罗宪,关彝二人。以资历论二人皆是当今蜀汉第一流的武将,其中关彝从宫中禁军被刘禅提拔,罗宪身为阎宇,庞宏接班人被委以重用,二人都是知恩图报。
用诸葛尚这般少年作为主将,关彝与罗宪都没有任何异议。这是陛下的命令,二人无话可说,陛下识人用人甚至超过了先主。诸葛瞻的大胆启用更是让如今的蜀汉在淮南地区无敌!
虎父无犬子,传到了第三代诸葛尚这里,蜀汉文武也是佩服的。
率领五千精锐来到了魏兴,此地蜀军可以用来出战的兵力,便达到了五万五千人。当年阎宇也好,庞宏也好,最多也就是三四万的兵力而已。国力的发展和膨胀,让蜀汉有了相当深厚的底蕴。
“陛下命吾为主将,为的是破敌制胜。希望二位将军好生辅佐于我,切莫生间隙,误了国家大事!”甫一见面,诸葛尚便冷冷的说道。
罗宪脸色未变,心中带有几分不悦,少年得志,便是这般脸色,看来传闻诸葛尚德行如一,少年英雄,也不过是他人的流言蜚语罢了。
“罗宪遵从陛下之命!”双手抱拳,罗宪不冷不热的回答道。
与罗宪的想法差不多,关彝对于自己一脸碰上冷屁股也是倍感恼怒,不过这些都是写在脸上。想自己和陛下相识数十年,屡屡患难,经过无数大战,此时竟然被一个黄毛小子看轻,如何受得住?
“哼,魏军屯兵山下,如何破敌,便听将军指示!”关彝冷哼一声,不满之色溢于言表。
自己和罗宪本是想热情招待诸葛尚的,哪里知道等到的竟是这副嘴脸,失望之余,更是生气了闷气!
“不知这山下有多少魏军?”诸葛尚一屁股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对罗宪与关彝这两位老字号蜀将竟是没有半分尊敬的意思。
关彝一屁股坐下道:“魏将贾辅带领三万五千魏军,在山外二十里处搭建防御工事,已经驻守多时了。”
罗宪看了一眼关彝,见诸葛尚无意请自己入座,也是面色转冷,自顾自的坐了下来。
“哦?久闻二位将军驰骋疆场,乃是我大汉数得上的猛将,为何被小小的魏军阻拦在此,动弹不得?本将军既然受陛下重托,二位将军又为何不请自坐?莫不是藐视陛下不成!?”诸葛尚一边饮茶一边说着,那态度清闲的好似账房先生一般,轻描淡写的语气,不屑一顾的态度,让关彝和罗宪忍无可忍!
“我等将士在此与魏军对峙多时,并没有收到进兵之令,如何可轻易发兵?诸葛将军初到此地,不如搞清楚形势在指手划脚的好,不然到了阵前被人斩了,莫不要说本将军没有提醒你!”罗宪气量再好,也受不了被小辈如此的藐视,何况此乃自己的城池。
见罗宪终于发话,关彝倍感爽快,自己和罗宪一致,总算是没有了顾忌。不想那诸葛尚头也不抬的道:“听说那魏将贾辅当年是关彝将军的手下败将,也有人说关彝将军当年被此人杀得落荒而逃,今日一见,倒是让我迷糊了,不知哪个是真。”
“哼!贾辅武艺虽是不差,关某自信尚能斩之!”被诸葛尚奚落,关彝顿时恼怒。
罗宪嘿嘿一笑道:“魏军准备多时,绝非一时能破,关将军就算要出兵,也要有万全准备方可。此番北伐牵涉重大,决不可冒失行事。”
关彝看了罗宪一眼,心说这黄毛小子倒是没奚落你,换成你,恐怕就不是什么准备万全,不可冒失了吧。
刚想到这里,诸葛尚那不紧不慢的声音又是响起道:“唉,听闻范天师阵亡时罗将军便在场,看来罗将军一定是准备万全,才免去了杀身之祸啊,呵呵!”
此言一出罗宪脸色立变,猛的起身抽出随身宝剑,“哚”的一声砍入面前桌案之内,戟指诸葛尚喝道:“诸葛尚,我敬你是武侯之后,陛下钦命主将,汝怎敢因此羞辱我等!若是拿不出所言证据,就算到了陛下面前,罗宪也与你分个是非曲直!”
关彝在一旁也站起身来,但没说话,只有一股杀气笼罩大厅之中,大有一言不合便立即动手的架势!
已资历军功来论,二者皆是蜀汉排在前列的名将。被诸葛瞻连番指责和羞辱,均是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此时一言不合,以二人的秉性,与诸葛尚刀兵相见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从见面到眼下,诸葛尚一直是百般刁难,有意挑衅,换做任何人也是难以容忍。
在场气氛陷入紧张之中,厅内的护卫兵将感到剑拔弩张之气氛,均是紧张起来。诸葛尚放下茶碗,缓缓抬头看着罗宪,关彝二人一脸怒色,不禁笑道:“陛下将此处军务全权交给我来处理,即刻命你二人引兵三万五千攻打魏军,三日之内不胜,提头来见!”
“嗯?说的容易,借刀杀人,未免小觑我等了!”罗宪不怒反笑道。
诸葛尚嘿嘿笑道:“那贾辅不过是关彝将军手下败将,罗将军在十万魏军之中也是保得住性命,小小的贾辅和三万魏军又算什么?陛下将此间事务交托我全权处理,二位难道准备抗旨不成?”
“除非……除非二位将军承认我之言论属实,否则如何解释二位将军不敢领命出战!?”诸葛尚洒然一笑,看着罗宪和关彝,便不做声响。
二人就算暴怒之中,对于蜀汉之忠心不变,此时倒是陷入两难抉择之中了。
一面是羞辱,一面是命令,选择哪一方代表二人之动机。二人都是志虑忠纯之士,此时明知道诸葛尚有意寻二人的晦气,偏偏是落入圈套之中,无可奈何。思来想去,唯有出战一说!
“此战若是败了,我二人献上头颅,若是剩了,你又付出什么?”关彝心中愤愤,于是说道。
诸葛尚漫不经心的道:“你二人如果胜了,我就收回方才所说之言语,亲自给二位赔罪如何?”
“一言为定!”事情毫无回旋余地,罗宪,关彝明知此战关系重大,却毅然前往,让人钦佩不已。
见罗宪以及关彝出去点兵,诸葛瞻不禁微微点头,这般忠心之人,已经是难寻,想不到这魏兴之地,就有两名忠心之辈,可以作为陛下的臂助,起到一些作用了。
“张啸听令!”等罗宪,关彝离开之后,这大厅之中竟然聚集了一些早已等候多时的将领。
“末将在!”一名中年将领挺身而出,这新来的少年将军竟是认识我,此举阵势i意外和荣幸。
“拨汝千人,连夜乘船赶赴魏军营盘之后十里之外,避开对方探子,遥见我军攻城,便立即放火,焚烧树木草地,进退自己掌握,切勿落在魏军手中。
“末将尊命!”张啸抱拳离开。
“蒋清何在?”诸葛瞻对于此间将士甚是熟悉,心中更是早有预案。
“在!”蒋清同样是一名中年将领,此时抱拳出列道。
“我以激将之法使两位将军前往攻击魏军,汝引兵三千多带旗帜,为关彝,罗宪之后援。二人如果获胜,不需汝前往接应,若是战败,可为其断后,拖延时间!”诸葛瞻继续安排道。
连续调兵遣将之后,诸葛瞻总算松了一口气,想让关彝和罗宪发挥战斗力,除了激将法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第二百一十章 战贾辅(上)
罗宪,关彝怒气腾腾离开了魏兴,率领三万五千蜀军浩浩荡荡杀奔宛城境内,兵锋直指屯驻在咽喉之处的魏国大军。
“诸葛尚小子欺人太甚,陛下怎会派如此之辈前来统军!”关彝愤愤不平,一面催促军队前进,一面与罗宪道。
罗宪冷笑道:“湖阳一线难以寸进,听闻此子向陛下献策从此间打开缺口,若是如此,此战胜负便关系此子前程了。”
关彝看了看罗宪,想了半晌道:“此战虽然攸关诸葛尚小子前程,但你我不可以将士性命作为意气之争,否则关某可不答应!”
“哈哈,罗宪怎是因私非公之辈?国家大事,你我无须理会诸葛尚言语,只需赢下此阵,自当扬眉吐气!”罗宪所想与关彝相同,见状忍不住抚掌大笑。
关彝也是笑道:“贾辅此人深藏不露,当年襄阳之战,某欲以拖刀之计斩之未成,今番阵前,切不可与我争功。”
在三年前的襄阳之战中,关彝曾经想利用拖刀计对付贾辅,不想那贾辅悬崖勒马,竟是趁机退兵,让关彝好生苦恼。如今有机会交手,以关彝的性格,自然不肯放过贾辅,于是先和罗宪打好招呼。
罗宪也是个透彻之人,闻言心思电转道:“阵前刀枪无眼,若有机会,罗某自然不会抢攻,当年羊琇将军便是折损在此人刀下,难道此人真的如此厉害?”
关彝的话语是知会,也是提醒。关彝用拖刀技都没杀死,其能为自然不是普通的魏将。若因为其官职卑微而小瞧人,恐怕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是。当年的羊琇死到临头,方知贾辅深藏不露,以性命换来的情报,自然要珍惜,不要因此再白白牺牲才是。
点了点头,关彝颇有拿捏的道:“我料此子与我半斤八两,若是对阵,恐怕胜负难料,不过关某有自信斩杀此人!”
“既然关将军有此信心,那在下就不便插手了。”嘴上说着,罗宪心中提高了警觉,若是战场遇到此人,不择一切手段,务必先行击杀再说。眼下的蜀汉兵力强盛,可论及武勇,关彝仍是不可多得的猛将,如何与这魏将拼个生死?
这一路行军,只觉得甚是快速,各路兵将听闻主将受辱,皆是憋了一股劲儿,准备证明给人看,为自家主将争口气,长长颜面。魏军能够在湖阳布置投石之阵,在这宛城边境,又会有什么布置?
从之前呢的消息来看,魏军不过是修筑营盘,坚守侦查而已,并没有发现有何不同。越是如此,蜀军越是小心谨慎,此战的时间只有三天,只能胜,不能败!
各地战火不断,自己这防区却是没有丝毫的动静,贾辅为人放荡不羁,倒也乐得清闲。比起当年偷袭吴军身后,以及深入江陵设伏等任务,这次自己手握重兵,任务倒是简单了。
从魏兴,新城出发,想进入宛城境内,自己这屯营之地乃是必经之路。三万五千魏军准备就绪,每日站岗放哨,保持警惕,准备得可谓是万全。正面冲突,贾辅不觉得蜀军有多大的胜算。
那姜维在洛阳,诸葛瞻在东南,羊祜又是在湖阳,余下的蜀将还没有让自己放在眼中的人物,有什么可怕的?就算蜀汉皇帝刘禅亲自来了,也有杜预拦着,贾辅不说目空一切,然自视甚高,对于魏兴方面的罗宪,关彝没有任何的顾忌。
这一日便是让自己毫不在意的罗宪与关彝,引兵来犯,一路长驱直入来到了魏国营盘之外,高声叫骂!
“哦?有多少蜀军?”贾辅披头散发,手拿酒坛横坐大营之中,闻蜀军来犯,不禁问道。
“启禀将军,蜀军约有三四万人,领军的乃是罗宪,关彝二人!”负责通传的副将史迪道。
“这是湖阳方面打不开局面,转到这边了么?哈,不显些手段,倒是让蜀人认为贾辅好欺负了!”说到这里,贾辅随手把酒坛仍在地上,披挂上马,点兵出营一会蜀军。
蜀军远道而来,未曾歇息,甚至连营寨也是懒得下,一副强攻的态势。见魏军没有动作,便准备给类军械开始硬攻!便在此时,魏军营寨大门一开,数千魏骑当先冲出,一员大将披头散发,人在马上摇摇晃晃,肩扛大刀,正是贾辅!
看到贾辅吊儿郎当的样子,关彝一腔怒火便是在腹内升起,恨不得立即上前剁了这厮。
骑兵出尽之后,便是万余步兵打着各式旗帜鱼贯而出,在骑兵两翼摆开阵势,另有战鼓在战车之上,被几名壮士擂动得咚咚作响,魏军人人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一看便是养精蓄锐之众!
“我当时谁,原来手下败将,哈哈,此番前来可是送死?”见到对面一身青绿战袍的关彝,贾辅打了一个哈哈,不无轻蔑之意道。
关彝闻言更加火冒三丈,单手提刀,戟(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无懈可击的而并非是那沿岸的烽火台,还有正面的投石阵!
马隆是一个喜欢精打细算的将领,有三年的时间和大片的土地供着使用建筑,蜀汉的地图几乎都派不上用场。原因无他,湖阳的地貌几乎是全都改变,变得十分陌生。
若不是常年居住在此之人,恐怕早就分不出了东南西北。
数万蜀军从正面推进,登岸二十五里之后便是人工搭建的高地。那高地都是用土石堆积而成,是一个长约五里地的缓坡。五里的缓坡不算远,可若坡上有魏军伏击不断,这缓坡便无异于鬼门关了。
好在魏军投入的兵力也不是很多,蜀军仗着人多势众,一鼓作气的冲了上去!可也傻了眼……
缓坡之后又是缓坡,所不同的是方才是上坡,现在却要下坡。而放眼望去,一上一下的缓坡足足有三十余里之远!魏军分着伏击蜀军,蜀军每每前进都要付出无数牺牲方可。
这不过是开幕罢了,马隆准备的各种机关和军械在后方纷纷登场,阻击蜀军。那魏军狡猾无比,见蜀军贴了上来,便立即撤退!
蜀军想追是追不上的,因为前方又是有另一波魏军重复之前的故事。
等蜀军好不容易过了这么多的坡坡坎坎,迎接蜀军的就是魏国大将马隆设计的投石大阵了!
一进入战场,便是铺天盖地的石雨落下!蜀军根本来不及抽身,便纷纷死于石块之下,逃跑也是难以避开魏军的投石车。要知道魏军早已算计好了距离和攻击范围,并且做了无数次的试验,几乎是没有偏差的攻击,让蜀军损失惨重。
只有最后投入战场的蜀军来得及退了几步,脱离了投石车的攻击范围,才侥幸活命罢了。一片投掷过后,但见前方的广阔平原上,横七竖八躺满了蜀军的尸体。管你是骁勇善战的猛将,还是久经战阵的老兵,在密集的投石攻击下,只有死亡一条路罢了!
有的人被石块击中要害,死也就死了,至少是没有痛苦。可大多数的蜀兵蜀将被砸的缺胳膊断腿,或者是砸的身上无数窟窿,脑袋瘪了一半,偏偏是干呻吟不死的倒在血泊之中。
地上的鲜血越流越多,染红了大地,染红了每个人的眼睛。
跑在血里,看着脑浆血液,看着断臂残肢,感受痛苦和恐惧,然后呻吟着等死,这样的场景让当事人肝胆破裂,更是让蜀军士气锐减,几乎动摇!
如同当年蜀汉推出威力十足的投石车一样,如今感到不可置信和震惊的,变成了蜀军。
附近可没有道路可以绕,想进军湖阳只有这一条路。那马隆设计的十分细腻,除了硬攻之外,竟是没有其他途径可以取巧!
若是放到以往,知难而退乃是明智之举,可此番北伐,乃是蜀汉动用了全国的力量同时发动。各路人马看起来各自为战,实际上却是暗自呼应相关,若是一路退兵,对于整个战局都有致命的影响。
湖阳,作为长江北岸的重要阵地,是必须拿下的!
无数蜀军前仆后继的杀来,从来没有停歇过。那些从四处登陆的蜀军也是不肯放弃,频繁的试探魏军的防线是否会出现漏洞。在蜀军强力攻势下,羊祜不相信这马隆能够抵御得住。
但一连十余日的攻坚,魏军还真就是一点错误也没有犯!
蜀军强行的推进,利用人力消耗魏军的石弹储备,同时把自己的投石车也带到了战场上开始还击!魏国投石车的攻击范围不如蜀军,但胜在占据了高低,有遮掩和阻拦。
想砸到魏军投石车,首要的条件便是角度要高!否则砸在对方的防御工事上那便是于事无补。相反对方的投掷也没有停歇,那石块无间隔的落下,蜀军投石车不断的调整角度,又能躲开多少?
消耗的不仅仅是兵力,更是军械!
这些魏军有三年的准备,可蜀军在时间久了之后,人力还是顶得上,军械已经不敷使用了。
就在蜀军茫然之时,魏军在马隆的率领下竟然组织了几次反攻!蜀军在疲劳作战之下,疏于防备,倒是被魏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羊祜一直认为自己的对手乃是杜预,虽然知道马隆颇为难缠,可谁想得到马隆的守御能力简直还在杜预之上。就算是杜预亲自来了,恐怕也没有这样缜密的思路建设如此严密的防御措施。
单单是这条防线,就耗尽了湖阳魏军五分之四的兵力,更是让蜀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眼看兵力不断的消耗,强悍如羊祜一般,也只好喊停,暂时停止进攻。哪怕明知道如此一来将会是前功尽弃,可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这么继续下去,蜀军负担不起这样的伤亡啊……
蜀军暂时偃旗息鼓,马隆也是松了一口气。蜀军权限展开的攻势,让魏军也是损伤甚众,虽然比不上蜀军的消耗,可马隆手中的兵力本来就是不多,自然也是压力十分。
蜀军一撤,魏军立即填补各处防御措施,补充兵力和人力,抓紧一切时间修补工事,防备蜀军卷土重来。
马隆设计的战术是完全的守势,如今对方不再强攻,一时倒也不适应了状况。
守得无懈可击,但兵力都用来防守,可以用作攻击的只有马隆麾下的三千斗士而已。
这三千人乃是从数万人马中精选而出,各个以一敌十,体魄强健无比。马隆将与异族作战的战法引入军中,通过车仗作为抵御,伺机偷袭,让蜀军头疼无比!
羊祜坐镇前方,苦思冥想不得破敌之策,手中乃是东南战场的捷报频传,自己这里如何对陛下有所交待?
陛下没有留下姜维统领这一路蜀军,而是选择信任羊祜,这让羊祜不禁压力倍增,心火一起,竟是病倒了!
第二百零八章 马隆(下)
强势的湖阳战场使得新城,魏兴方向,以及武关的蜀军不敢轻举妄动。没有江南蜀军的支援和呼应,这两只偏师难以有所作为。南阳地区以宛城和新野为中心,加之义阳郡作为后盾,成为了许昌以南魏国最后的屏障。
这是魏国的命脉,无论从地理环境还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来讲,此处安排最强悍的杜预来镇守,不是没有道理的。
杜预在湖阳放心大胆的调用了马隆,更是一招妙手!
论野战攻防,马隆凭借弱势的兵力不是羊祜的对手,这是毫无争议的事情。可若是给马隆足够的时间和人力,羊祜便难以有所发挥了。因为马隆堵死了一切取巧的可能,也不给蜀军借用形势的机会,想进军湖阳只有硬碰硬的交手。
用人命堆出一条道路……
羊祜倒不是装病,到了今天,羊祜也是高龄老将了。其实羊祜的年龄本来就是不小,如今又急又病,身体倒是每况愈下。刘禅派来了无数御医也是难以有所好转,这次北伐行动,在不知不觉当中,又是笼罩了一片阴影!
不说除了羊祜之外,谁能和杜预一较高下,便是看马隆如此强悍,就知道杜预也绝对不好惹了。
有了马隆这般良将辅佐,杜预才算是如虎添翼啊!
百姓不分昼夜的在阵地上修补着,马隆这人看起来不过是痴于作战的家伙,实际上治理百姓也是很有一套的。这般硬气的获胜,除了当年杜预的功败垂成,在魏国实际上是很少有的。
马隆此举不亚于是给魏国上下打了一针兴奋剂,整个魏国从士大夫到百姓,对湖阳激战都是津津乐道,几乎成为了每日讨论最多的话题。
只守不攻并不是马隆的作风,可蜀军撤到了南岸,就不是魏军随意攻击到的了。在采取守势之时,魏军可以因为水军的差距而放弃水战,通过陆地的作战击溃蜀军。可反过来要攻击蜀军,这丑儿媳终须要见婆家的,蹩脚的水师是唯一他途径。但水师实在是太弱了,无法和蜀汉的水军抗衡,无奈之下,马隆只好放弃……
经过长期的对峙和拉锯,如今蜀汉与魏国在军械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蜀军诚然不断的创新,却是面临这个时代工艺和思想的瓶颈期。魏国在蜀汉的不断发展和胁迫之下,虽然少有新意,可一路追赶,如今面对几乎停滞不前的蜀汉,科技能力和军械的生产都有了十足的进步!
想锻造一把好刀,要求的不仅仅是铸刀师的手艺,更涉及了无数的工具。而无数的工具又牵扯到了方方面面,单单几个环节的提高可以让兵器的质量得到提升,可原料却是有限的。
这个时代可没有勘探技术和设备,只能依靠古老的方式确认山中有无矿藏。那找矿的人手中拿着罗盘,走到哪里见罗盘因为地磁影响而产生了剧烈的变化,便可确认出此地是否真正的有矿藏。
那些先进的刀枪棍棒,都是用新铁打制而成,可新铁的产量和稀少的矿产,更让人难以百尺竿头。
这片矿用完了也就用完了,何况那开采技术就是有线的,就算坐拥金山,云不出去也是白扯。偶尔有所发现,足以让人兴奋,那也只不过是偶尔罢了,难以支撑长远。
就算你是同样的矿产,纯度也是有着区分,而其中涉及的技术更是繁重无比!
比起蜀汉,地大物博的魏国变好了许多,至少矿产丰富,可以源源不绝的发明创造。这一点比起蜀汉可谓是十分优越了,蜀汉这边占领江南之后,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山越身上,暗中也是带有物资占领的盘算。
马隆精于此道,其麾下的军队拥有的军械和铠甲斗具皆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因此就算是和精锐的蜀军对阵,蜀军在军械和兵器上也占不到多少便宜。
三千斗士是马隆手下最为精锐的兵卒,用战车把自己围在当中,利用战车作为屏障和遮拦,不断的推进,这针对异族的战术被马隆运用的得心应手。就算对手是汉人,也是一般无二的使用者,效果非常显著!
这支军队推进起来速度极快,加上马隆有心挑选和训练的兵将们,体魄超过了正常人,射出的箭矢自然是更远,更准,杀伤力更大!
受到马隆感召而定居在湖阳城的百姓们很是高兴,战事就发生在离城不远之处,可每日的厮杀,蜀军却是不见踪影,到最后竟然是败退的样子,简直是出乎了意料。
有这样强悍的军队守卫国土家乡,谁还在意湖阳是否第一线?
更多的百姓争先恐后的进入湖阳定居,不仅仅繁华了这座小城,更是鼓舞了军队的士气,这种信任,远远强过任何的赏赐。这是百姓对于军队的认可,是弱小者对于保护着的信任!
军民彼此爱戴,形成了一片火热朝天的气氛。
消息传到了许昌,司马炎高兴的不得了。那魏帝曹奂早就妥协了可以让位给司马氏,但提出了必须击败蜀军的条件。想那魏帝曹奂徒有虚名,毫无权利,所依靠的乃是魏国不太可能及百蜀军。
提出这样的条件自然是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可解决蜀军,也是司马炎的燃眉之急。曹奂此举名不正言不顺,对于司马氏还是做出了一些承诺,让司马炎有事可以做。
实际上这也是无奈之举,每天遭到迫害的曹奂,不妥西只有死。但有了孙亮之死的教训,司马炎怎能让曹奂不清不白的寻死,破坏自己的好事儿?于是曹奂身旁,便多了一些太监宫女,乃至侍卫,专门防备曹奂用死来给自己难堪。
当年因为孙亮之死,让魏国丧失了收服江南人心的最佳时机,更是因此被蜀军打跑。而今司马炎可不想再上来一个曹家傀儡,然后自己许多年后成为皇帝,了却自己的心愿。
湖阳击退蜀军是一个好兆头,这说明了魏军的战斗力不是那么弱,蜀汉同样没有那么强大!魏国依然是强悍的,对于百姓和君臣来讲,这都是需要重新树立的信心。
有了信心才有底气,有了底气,做起事情来才有发展。
更重要的是,只有击退蜀军,司马炎才敢于发动篡位之举。否则外敌虎视眈眈,内部滋生霍乱,司马炎心情如何急迫,也不敢冒着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称帝,只好寄希望于击退蜀军,然后掌握国内一切权利,做皇帝!
从司马懿到司马师,再到司马昭,传到司马炎,这是司马氏若是再不出一个皇帝,恐怕天下间就要乱了。
司马炎做梦都想当皇帝,偏偏这事儿还是急不得的,于是只能向各地下旨,表扬马隆一番!封赏也是少不了的,同时更要号召各地的军民都有这样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私心是司马炎称帝的野望,如何实现呢?
这些百姓们都能传得沸沸扬扬,司马炎等的只是一个时机!
封赏传到了前线,马隆自然是跪拜领旨谢恩了。只是关于赏赐给自己的财物,马隆分文不收,眼下百姓的生活不会因为一场胜利就会好转。因此马隆把赏赐分散赏给兵将们,如此如何不受爱戴?
打仗靠的是兵将,生产依靠的是百姓。
大家觉得日子过得苦,但毕竟是魏国人,还不希望城外亡国奴,加入蜀汉,那是一条未知之路。
便在这个时候,刘禅开始了御驾亲征,要彻底的打破湖阳防线!
第二百零九章 诸葛尚(上)
湖阳附近的水域,聚集着无数蜀汉战船,停泊在江心不知在做些什么。魏军对于蜀汉水师的动作毫不关心,因为蜀军终究会登陆作战,而魏军铜墙铁壁一般的防守根本不惧怕蜀军的攻势。
连蜀汉名将羊祜,都吃了憋,以至于病重无法继续指挥作战,魏人现在是信心满满!
就算刘禅亲至又有什么办法?而且刘禅对于马隆或者是杜预来说,不过是手下败将而已啊……
看着最新的地理图,刘禅陷入沉思之中,何攀,文立两大近臣分立左右同样思考着应当如何进兵。沿岸的防守让两万余魏军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加上游军以及湖阳总部的魏军,蜀军在短时间内还没有完成登陆,就会陷入魏军的夹击之中。
从湖阳正面倒是可以轻而易举的集结重兵,可走下去乃是魏军铺好的道路,经过数里的坡路,迎面而来的便是投石之阵。蜀军在这个阵势中至少扔掉了近两万人,即便如此,对于魏军并没有造成任何大范围的杀伤。
羊祜因此急火攻心,刘禅非常理解,因为自己对于马隆排出的防御阵势同样是束手无策……
“陛下,湖阳魏军坚若磐石,不如从其他路线打开缺口!”大将文虎抱拳道。
想攻击南阳地区魏军的路线还有魏兴,武关两条路线,若是湖阳难以撼动,从其他路线主公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毕竟正面硬撼湖阳的死伤实在是太多了。魏军用不是很先进的投石车通过长期的操练和磨合,形成了投石车阵,覆盖的地域让蜀军寸步难进。
“阿虎所言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湖阳对于此次北伐的意义十分特别,朕还是希望能在这里打开一个口子!”三年时光,让刘禅又见衰老,精力依旧旺盛,可花白的发鬓述说着岁月的流逝,光阴的逝去,难免让人感慨不已。
刘禅用手指不断敲击着地图上的湖阳郡,一下一下,却始终没能停下。
何攀思虑完毕,稍微上前挪动半步轻声道:“投石车阵威力无穷,不比寻常弓箭打击,若是驱赶兵将前往冲杀,恐怕士卒惶恐,难以为继。若是以重兵猛攻沿岸烽火台以及山寨,或许可以打开一条道路。”
“马隆此人思虑缜密,不是简单对手,烽火台与山寨联系纵然再紧密也终须有法可破,只是对方是否还有暗招仍未可知,此举也是大大的冒险,非是万不得已,不可为之。”刘禅微微摇头,又是否定了何攀的提议。
那马隆能在正面布置投石阵这般阵势,所动用的人力和物力甚众。有这般心思思虑的家伙,自然也知晓烽火台与山寨互相结合的防御措施是难以当蜀汉大规模入侵的,怎会没有后手预备着?
蜀军在之前的作战中,前后损失了三万余兵力,除了两万死在投石阵的,余下的都是在沿岸登陆作战中丧命的。还没探出魏军的虚实,却是折损了不少兵力,这在以往与魏国的作战中,是不常见的。
本以为魏国名将凋零,这次北伐不说是一帆风顺,也不当受到太大的阻碍。不想淮南之处还算是顺利,可这南阳竟然是寸步难进!
襄阳之战中蜀军只是认识到杜预的厉害,对于马隆不过是一笔带过。如今和马隆正面对上,方是知道马隆的厉害。以羊祜的才能都是束手无策,刘禅君臣如今愁容满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朕原本的设想乃是夺取湖阳,新野,以此可以连接江夏和宛城战场,同时也有小路直接威胁许昌!此等战略要地若是不能夺取,相等的便等于失去了无数战机,战略上也是大大的削弱啊……”刘禅猛的一拍桌案,恨恨的说道。
自从来到了这个时代,任何困难自己都能解决,如今却是无法攻破小小的湖阳防线,让这一代枭雄如何不恼?
“司马炎已经封赏了马隆,并且增派了一万人马前往支援,若要攻击湖阳,恐怕……”文立的呼雷阙虽然被魏军采取激烈手段封杀,可依然可以得到消息,这种消息魏国没有保密的意思,其实通过普通渠道也是可以获得。
“哼,司马炎小儿架空魏帝,朕这次进兵倒是无意间延缓了魏国的灭亡,真是天意啊。”刘禅冷哼一声,自己在后世还不觉得如何,可一路从菜鸟皇帝到如今的老谋深算,对于三国的三个开国君主都是万分敬佩的。
自己一睁眼便是一国之君,可谓是条件便利。而曹操,刘备,孙权能够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所付出的岂非更是惊人?司马炎不过是黄口小儿,仰仗祖孙遗留的威势,窃取他人果实,这种人天下人为之齿寒,刘禅更是不屑!
“魏国内部对于此事也是各有态度,如今潘岳等人被削权,倒是郑袤郑林叙,王恺王君夫,何曾何颍考等人深受重用。”文立对于魏国内部形势变化了若指掌,此时不禁叹道。
何攀略有一丝顾虑道:“潘岳文采斐然,除此之外只剩貌美而已,此等跳梁小丑不足为惧。郑袤,王恺,何曾虽然谄媚,可对于治国施政均有独特见解,此等三人上位,恐怕魏国国力会有所恢复。”
这一点刘禅也是想到,那潘岳对于政务和治国不说一窍不通,也是相差无几。这样的人在司马炎身边搬弄是非,自然会让司马炎疏于国事,否则如何显示自己的能耐?
魏国国力衰退,与潘岳这等人掌权不无关系。
若是郑袤,王恺,何曾这三人上位,司马炎必定勤于治国,届时魏国恐怕不会如此衰败了。
诸葛尚在一旁经久未言,此时张口道:“郑袤勤而不智,王恺富而不仁,何曾贪而不直,此等三人掌权恐怕各争其利,对于国家未必有正面影响。”
作为诸葛武侯之孙,诸葛瞻之子,诸葛尚挺拔清秀,文武双全,可谓是名副其实。当年诸葛瞻浮于虚名,被人诟病,经过一路风雨如今成长为川中的代表人物。更因为其出身荆州,与江南又有渊源,因此深得川中,荆州,江南三方官吏的喜爱。
诸葛尚自然也有父亲的条件,此时说出自己的想法,倒是让众人耳目一新。
“哎,若朕可占据新野,便有足够的资本坐等魏国内部生乱,眼下也只能望而兴叹了……”刘禅对于诸葛尚的判断,也是有几分偏向,想起自己如果能在新野站稳脚跟,威胁三方魏军,那时坐观魏国内部争权夺利,该是如何的畅快?
诸葛尚笑道:“陛下无须如此挂怀,魏军虽然防御得当,可并非无懈可击。若要破湖阳魏军,还需要从他处着手。”
“哦?有何妙策,速速说来!”刘禅闻言一震,伸手便召唤诸葛尚上前。
诸葛尚几步走上前来,看了看地图,探手在地图上比划道:“湖阳,新野,宛城三处形成互补,湖阳固若金汤倒是无妨,我军大可以从宛城入手。”
见刘禅等人尚未明了,诸葛尚继续讲解道:“洛阳之城迟迟难立,不若使大将军重兵南下,陛下调集川中人马走魏兴,两路重兵猛击宛城!想来杜预非是大将军与陛下之对手,而其麾下也难有马隆这般人才。”
“湖阳不过是新野之前哨,宛城乃是南阳之中心,若是宛城危急,新野之军必然前往支援,湖阳魏军又如何没有动作?届时……”
第二百零九章 诸葛尚(下)
诸葛尚的提议被刘禅接受,并且委任诸葛尚全权负责魏兴一路人马。屯兵在魏兴的乃是蜀汉大将罗宪,关彝二人。以资历论二人皆是当今蜀汉第一流的武将,其中关彝从宫中禁军被刘禅提拔,罗宪身为阎宇,庞宏接班人被委以重用,二人都是知恩图报。
用诸葛尚这般少年作为主将,关彝与罗宪都没有任何异议。这是陛下的命令,二人无话可说,陛下识人用人甚至超过了先主。诸葛瞻的大胆启用更是让如今的蜀汉在淮南地区无敌!
虎父无犬子,传到了第三代诸葛尚这里,蜀汉文武也是佩服的。
率领五千精锐来到了魏兴,此地蜀军可以用来出战的兵力,便达到了五万五千人。当年阎宇也好,庞宏也好,最多也就是三四万的兵力而已。国力的发展和膨胀,让蜀汉有了相当深厚的底蕴。
“陛下命吾为主将,为的是破敌制胜。希望二位将军好生辅佐于我,切莫生间隙,误了国家大事!”甫一见面,诸葛尚便冷冷的说道。
罗宪脸色未变,心中带有几分不悦,少年得志,便是这般脸色,看来传闻诸葛尚德行如一,少年英雄,也不过是他人的流言蜚语罢了。
“罗宪遵从陛下之命!”双手抱拳,罗宪不冷不热的回答道。
与罗宪的想法差不多,关彝对于自己一脸碰上冷屁股也是倍感恼怒,不过这些都是写在脸上。想自己和陛下相识数十年,屡屡患难,经过无数大战,此时竟然被一个黄毛小子看轻,如何受得住?
“哼,魏军屯兵山下,如何破敌,便听将军指示!”关彝冷哼一声,不满之色溢于言表。
自己和罗宪本是想热情招待诸葛尚的,哪里知道等到的竟是这副嘴脸,失望之余,更是生气了闷气!
“不知这山下有多少魏军?”诸葛尚一屁股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对罗宪与关彝这两位老字号蜀将竟是没有半分尊敬的意思。
关彝一屁股坐下道:“魏将贾辅带领三万五千魏军,在山外二十里处搭建防御工事,已经驻守多时了。”
罗宪看了一眼关彝,见诸葛尚无意请自己入座,也是面色转冷,自顾自的坐了下来。
“哦?久闻二位将军驰骋疆场,乃是我大汉数得上的猛将,为何被小小的魏军阻拦在此,动弹不得?本将军既然受陛下重托,二位将军又为何不请自坐?莫不是藐视陛下不成!?”诸葛尚一边饮茶一边说着,那态度清闲的好似账房先生一般,轻描淡写的语气,不屑一顾的态度,让关彝和罗宪忍无可忍!
“我等将士在此与魏军对峙多时,并没有收到进兵之令,如何可轻易发兵?诸葛将军初到此地,不如搞清楚形势在指手划脚的好,不然到了阵前被人斩了,莫不要说本将军没有提醒你!”罗宪气量再好,也受不了被小辈如此的藐视,何况此乃自己的城池。
见罗宪终于发话,关彝倍感爽快,自己和罗宪一致,总算是没有了顾忌。不想那诸葛尚头也不抬的道:“听说那魏将贾辅当年是关彝将军的手下败将,也有人说关彝将军当年被此人杀得落荒而逃,今日一见,倒是让我迷糊了,不知哪个是真。”
“哼!贾辅武艺虽是不差,关某自信尚能斩之!”被诸葛尚奚落,关彝顿时恼怒。
罗宪嘿嘿一笑道:“魏军准备多时,绝非一时能破,关将军就算要出兵,也要有万全准备方可。此番北伐牵涉重大,决不可冒失行事。”
关彝看了罗宪一眼,心说这黄毛小子倒是没奚落你,换成你,恐怕就不是什么准备万全,不可冒失了吧。
刚想到这里,诸葛尚那不紧不慢的声音又是响起道:“唉,听闻范天师阵亡时罗将军便在场,看来罗将军一定是准备万全,才免去了杀身之祸啊,呵呵!”
此言一出罗宪脸色立变,猛的起身抽出随身宝剑,“哚”的一声砍入面前桌案之内,戟指诸葛尚喝道:“诸葛尚,我敬你是武侯之后,陛下钦命主将,汝怎敢因此羞辱我等!若是拿不出所言证据,就算到了陛下面前,罗宪也与你分个是非曲直!”
关彝在一旁也站起身来,但没说话,只有一股杀气笼罩大厅之中,大有一言不合便立即动手的架势!
已资历军功来论,二者皆是蜀汉排在前列的名将。被诸葛瞻连番指责和羞辱,均是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此时一言不合,以二人的秉性,与诸葛尚刀兵相见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从见面到眼下,诸葛尚一直是百般刁难,有意挑衅,换做任何人也是难以容忍。
在场气氛陷入紧张之中,厅内的护卫兵将感到剑拔弩张之气氛,均是紧张起来。诸葛尚放下茶碗,缓缓抬头看着罗宪,关彝二人一脸怒色,不禁笑道:“陛下将此处军务全权交给我来处理,即刻命你二人引兵三万五千攻打魏军,三日之内不胜,提头来见!”
“嗯?说的容易,借刀杀人,未免小觑我等了!”罗宪不怒反笑道。
诸葛尚嘿嘿笑道:“那贾辅不过是关彝将军手下败将,罗将军在十万魏军之中也是保得住性命,小小的贾辅和三万魏军又算什么?陛下将此间事务交托我全权处理,二位难道准备抗旨不成?”
“除非……除非二位将军承认我之言论属实,否则如何解释二位将军不敢领命出战!?”诸葛尚洒然一笑,看着罗宪和关彝,便不做声响。
二人就算暴怒之中,对于蜀汉之忠心不变,此时倒是陷入两难抉择之中了。
一面是羞辱,一面是命令,选择哪一方代表二人之动机。二人都是志虑忠纯之士,此时明知道诸葛尚有意寻二人的晦气,偏偏是落入圈套之中,无可奈何。思来想去,唯有出战一说!
“此战若是败了,我二人献上头颅,若是剩了,你又付出什么?”关彝心中愤愤,于是说道。
诸葛尚漫不经心的道:“你二人如果胜了,我就收回方才所说之言语,亲自给二位赔罪如何?”
“一言为定!”事情毫无回旋余地,罗宪,关彝明知此战关系重大,却毅然前往,让人钦佩不已。
见罗宪以及关彝出去点兵,诸葛瞻不禁微微点头,这般忠心之人,已经是难寻,想不到这魏兴之地,就有两名忠心之辈,可以作为陛下的臂助,起到一些作用了。
“张啸听令!”等罗宪,关彝离开之后,这大厅之中竟然聚集了一些早已等候多时的将领。
“末将在!”一名中年将领挺身而出,这新来的少年将军竟是认识我,此举阵势i意外和荣幸。
“拨汝千人,连夜乘船赶赴魏军营盘之后十里之外,避开对方探子,遥见我军攻城,便立即放火,焚烧树木草地,进退自己掌握,切勿落在魏军手中。
“末将尊命!”张啸抱拳离开。
“蒋清何在?”诸葛瞻对于此间将士甚是熟悉,心中更是早有预案。
“在!”蒋清同样是一名中年将领,此时抱拳出列道。
“我以激将之法使两位将军前往攻击魏军,汝引兵三千多带旗帜,为关彝,罗宪之后援。二人如果获胜,不需汝前往接应,若是战败,可为其断后,拖延时间!”诸葛瞻继续安排道。
连续调兵遣将之后,诸葛瞻总算松了一口气,想让关彝和罗宪发挥战斗力,除了激将法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第二百一十章 战贾辅(上)
罗宪,关彝怒气腾腾离开了魏兴,率领三万五千蜀军浩浩荡荡杀奔宛城境内,兵锋直指屯驻在咽喉之处的魏国大军。
“诸葛尚小子欺人太甚,陛下怎会派如此之辈前来统军!”关彝愤愤不平,一面催促军队前进,一面与罗宪道。
罗宪冷笑道:“湖阳一线难以寸进,听闻此子向陛下献策从此间打开缺口,若是如此,此战胜负便关系此子前程了。”
关彝看了看罗宪,想了半晌道:“此战虽然攸关诸葛尚小子前程,但你我不可以将士性命作为意气之争,否则关某可不答应!”
“哈哈,罗宪怎是因私非公之辈?国家大事,你我无须理会诸葛尚言语,只需赢下此阵,自当扬眉吐气!”罗宪所想与关彝相同,见状忍不住抚掌大笑。
关彝也是笑道:“贾辅此人深藏不露,当年襄阳之战,某欲以拖刀之计斩之未成,今番阵前,切不可与我争功。”
在三年前的襄阳之战中,关彝曾经想利用拖刀计对付贾辅,不想那贾辅悬崖勒马,竟是趁机退兵,让关彝好生苦恼。如今有机会交手,以关彝的性格,自然不肯放过贾辅,于是先和罗宪打好招呼。
罗宪也是个透彻之人,闻言心思电转道:“阵前刀枪无眼,若有机会,罗某自然不会抢攻,当年羊琇将军便是折损在此人刀下,难道此人真的如此厉害?”
关彝的话语是知会,也是提醒。关彝用拖刀技都没杀死,其能为自然不是普通的魏将。若因为其官职卑微而小瞧人,恐怕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是。当年的羊琇死到临头,方知贾辅深藏不露,以性命换来的情报,自然要珍惜,不要因此再白白牺牲才是。
点了点头,关彝颇有拿捏的道:“我料此子与我半斤八两,若是对阵,恐怕胜负难料,不过关某有自信斩杀此人!”
“既然关将军有此信心,那在下就不便插手了。”嘴上说着,罗宪心中提高了警觉,若是战场遇到此人,不择一切手段,务必先行击杀再说。眼下的蜀汉兵力强盛,可论及武勇,关彝仍是不可多得的猛将,如何与这魏将拼个生死?
这一路行军,只觉得甚是快速,各路兵将听闻主将受辱,皆是憋了一股劲儿,准备证明给人看,为自家主将争口气,长长颜面。魏军能够在湖阳布置投石之阵,在这宛城边境,又会有什么布置?
从之前呢的消息来看,魏军不过是修筑营盘,坚守侦查而已,并没有发现有何不同。越是如此,蜀军越是小心谨慎,此战的时间只有三天,只能胜,不能败!
各地战火不断,自己这防区却是没有丝毫的动静,贾辅为人放荡不羁,倒也乐得清闲。比起当年偷袭吴军身后,以及深入江陵设伏等任务,这次自己手握重兵,任务倒是简单了。
从魏兴,新城出发,想进入宛城境内,自己这屯营之地乃是必经之路。三万五千魏军准备就绪,每日站岗放哨,保持警惕,准备得可谓是万全。正面冲突,贾辅不觉得蜀军有多大的胜算。
那姜维在洛阳,诸葛瞻在东南,羊祜又是在湖阳,余下的蜀将还没有让自己放在眼中的人物,有什么可怕的?就算蜀汉皇帝刘禅亲自来了,也有杜预拦着,贾辅不说目空一切,然自视甚高,对于魏兴方面的罗宪,关彝没有任何的顾忌。
这一日便是让自己毫不在意的罗宪与关彝,引兵来犯,一路长驱直入来到了魏国营盘之外,高声叫骂!
“哦?有多少蜀军?”贾辅披头散发,手拿酒坛横坐大营之中,闻蜀军来犯,不禁问道。
“启禀将军,蜀军约有三四万人,领军的乃是罗宪,关彝二人!”负责通传的副将史迪道。
“这是湖阳方面打不开局面,转到这边了么?哈,不显些手段,倒是让蜀人认为贾辅好欺负了!”说到这里,贾辅随手把酒坛仍在地上,披挂上马,点兵出营一会蜀军。
蜀军远道而来,未曾歇息,甚至连营寨也是懒得下,一副强攻的态势。见魏军没有动作,便准备给类军械开始硬攻!便在此时,魏军营寨大门一开,数千魏骑当先冲出,一员大将披头散发,人在马上摇摇晃晃,肩扛大刀,正是贾辅!
看到贾辅吊儿郎当的样子,关彝一腔怒火便是在腹内升起,恨不得立即上前剁了这厮。
骑兵出尽之后,便是万余步兵打着各式旗帜鱼贯而出,在骑兵两翼摆开阵势,另有战鼓在战车之上,被几名壮士擂动得咚咚作响,魏军人人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一看便是养精蓄锐之众!
“我当时谁,原来手下败将,哈哈,此番前来可是送死?”见到对面一身青绿战袍的关彝,贾辅打了一个哈哈,不无轻蔑之意道。
关彝闻言更加火冒三丈,单手提刀,戟(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