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部分阅读
脱了么!”齐万年得了空隙,目光锁定人群之中,很快便要破围而出的司马敦身上。
“哼,待来日本将军再会你一会!”司马敦伏在马上,透过刀光剑影望着齐万年,不禁暗自骂道。
甫一回头,顿觉疾风袭来,未等反应,但见司马敦惨呼一声,脖颈后方着了一箭,标出老高的血迹,跌落遍地尸身之中……
第二百三十九章 狼嚎(下)
更新时间:2012-12-05
日正当午,蝉鸣处处,草木飘香,飞鸟于枝头上唧唧咋咋并不安静,酷热的天气更是让人心浮气躁。大约六千名魏兵正在林子里歇息,林荫外则是百余名散兵游勇遍布四周,监视动静。
林中满是席地而坐的兵将,铠甲皆是穿在身上,阳光穿不透密实的林木,只是罩下些许树影在铠甲上随风晃动。刀枪剑戟都是搭放在一起,有的是几人合伙,有的干脆就靠在树上,不论何种的布置,只要一声令下,这些兵将都会以最快的速度抄起兵刃,进入状态。
看似随意,实则暗藏杀机!
“附近几路人马正自寻来,将军何以愁眉不展?”
林木边缘,两名矗立许久的魏将衣甲鲜明,一望便知是这支军队的主事人。其中一名中年将领体态健壮,声如洪钟,虽是压低了声音,可林中的兵将都是听得真切入耳。
这支魏军皆是虎牢关久驻之军,对于自家主将的特点也是熟悉,虽是听得清楚,却都是自顾歇息,未曾理会。
那说话之人乃是魏国振威中郎将严震,魏人粗勇好杀,又是粗中带细,算是西线魏军将领中的一把好手!
与其并肩而立者,不过二十余岁的年纪,额头上的皱纹却似四十几岁,让人望而生畏,正是虎牢关守将明威将军郝彦!
自从当年自告奋勇前往虎牢关抵御蜀汉大将姜维之后,因其守御得法,便被司马氏委以重任,指挥西线魏军。
要知道郝彦不过二十出头罢了,放到以往这般年纪就被委以重任,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儿。这可不是群雄并起,乱世之时,朝中论资排辈,军中骁勇善战之辈不计其数,偏偏以郝彦为西线总指挥,如何不让人讶异?
尤其大环境下司马氏很少信任外姓将领,军权也是少有外放,对于郝彦之破格提拔,便更显得难能可贵。
若无过人之能,如何担次重任?那姜维是蜀汉乃至天下第一人,用兵之法神乎其神,变幻莫测,当年的司马昭,邓艾,钟会等人谁不在其手下吃亏!?就算是杜预这后起之秀,在宛城也是一筹莫展,唯有忍气吞声的固守城池而已。
虎牢关虽是天险,却未必难得住蜀军,尤其一路北伐,蜀汉攻坚之能力已然锻炼得炉火纯青。郝彦没日没夜殚精竭虑的组织兵力,建筑工事,将虎牢关之防务与当地地理混为一体,终是让姜维没有得手,但魏军付出的损伤却是大量的。
看郝彦如今的额头,就知道抵御姜维,已然让着蓬勃的少年挖空了心思,耗尽了心力……
“司马敦将军的一万人马本是在我等之后,如今远远将我等甩在后方,我已派人多次劝阻,皆是无功而返,让人不能不忧啊……”
额头的皱纹又是挤在一处,对于司马敦这一路魏军的去向,郝彦很是担忧道。
“明威你又想多了,那司马敦本就是许昌来的援军,又不是你我可以左右得了,执意去送死,你又何必为其担心呢!”
振威中郎将严震眼中闪过不屑神色,略带几分不快的道,对于郝彦的多虑颇有几分埋怨之意。
“我亦知晓事实如此,非是人力所能左右。只是齐万年此人足智多谋,堪称我等大敌,若是不能将之除去,虎牢以西永无宁日!”
郝彦眼中仍旧是担忧之神情,身旁的严震见了心中一软,也是跟着叹起气来。这个少年手中兵力从来没有超过一万五千人,可硬生生的抵挡住了蜀军的数次猛攻。朝中说是重视,但派来的兵力都是另有将领,非是归为郝彦节制,作战起来不能互相配合,又难以统一策划,这才屡屡败给了齐万年。
“只好祈求上天,让司马敦这一路人马平安无事,我等聚集兵力之后,便可与河北大军汇合了。”对于远去的司马敦,严震也没什么办法。毕竟这边若是继续行军,不知道要面临多少障碍,而其他的魏军都在改道而来,自己也是没法动弹。
郝彦苦笑一声道:“蜀军西退,目的地必然是函谷关,到了那里蜀军便可以坐拥坚城以逸待劳。我等越是如此料想,那齐万年越不会如我等所愿。我聊司马敦一部定然遭受蜀军重创,可惜此番虎牢关发兵四万,先折万人,可恨啊!”
“各路人马兵力皆在我等之上,此番作战主角非是你我,有这时间不如好生休息调养,你之伤体尚未痊愈,不可思虑过度啊!”严震是个粗人,对于郝彦这小自己十几岁的将领却是十分的钦佩。因为郝彦那忧国忧民之心,在这个朝廷当中已是罕见了。
正要答话,却是看到远方几名探子正在奔回,再向远处望去,郝彦转身上马道:“友军已至,随我出迎!”六千魏军皆是能征惯战之辈,闻令哗啦啦起身,抄起兵器,迅速排好了队列,缓缓开出林荫。
“启禀将军,后将军司马植大人,安西将军司马虓大人所部人马已至!”几名探子急匆匆本来禀报之后,便迅速的再次返回自己的侦查范围去了。
听到探子的禀报,郝彦微微颔首,催马前去迎接,只是眉宇间并不见喜色,反是一股忧愁挂在眉心。
“司马植与司马虓皆是晋公族中的可造之材,加上不听劝阻的司马敦,哎……此番作战真是头疼啊……”
心中思索着,迎面司马兄弟的大军已经映入眼帘,但见两名骑士最先进入视线范围之内,这二人生的雄壮无比,一脸凶猛之气,胯下战马也是膘肥体壮,这身板和战马比起郝彦,严震二人还显得威风。若是能征惯战的猛将倒也无话可说,把眼一扫,不过是大军开路的两名旗手罢了。
“排场倒是不小!”指挥行军的严震此时也拍马赶了上来,目光却是落在两杆大旗之上。
大旗上自然写着“后将军司马植”,“安西将军司马虓”的名号,这并不足为奇,让人无奈的是这两杆大旗比起军中最大的旗帜还要大上许多,那作为旗杆的圆木更是粗壮。也就是这两名旗手生得雄壮,气力过人,换做旁人想做司马兄弟的旗手,根本是望尘莫及……
“不可多言,我观军容鼎盛,兵将神情饱满,倒是知兵之人。”郝彦示意严震不可埋怨,因为严震之嗓门,就算压低声音也是传出老远——或许说,严震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轻声说话……
“明威将军郝彦,振威中郎将严震,见过两位将军!”郝彦与严震虽然是虎牢关的镇守,可说起来二人一个是杂号将军,一个是中郎将,都是不及司马兄弟的官职。
司马植温文尔雅,让人看不出是一个能领兵上阵的将军,但两道剑眉隐隐带有煞气,让人难以小觑。见郝彦与严震依足了礼数,司马植温声抱拳道:“二位大人不必如此,此番与蜀贼作战,还要请二位大人多多出谋划策才是。”
“嗯?敦弟之军为何还没有到?”
这边三人见礼上马寒暄,司马虓神情冷漠的一扫在场之人后,不禁发出疑问。自己和司马植,司马敦各引一万人马从虎牢关出发,参与这一次的作战,如今众军汇合,却是没看见族弟司马敦,心中顿感不快。
“末将多次派人请司马敦将军前来汇合,怎奈司马敦将军不肯应允,竟自追下去了,如今尚无消息传回。”心知司马虓乃是司马炎这一代人中最为难缠之辈,郝彦微微抱拳如实叙述道。
司马虓面色一变,冷冷的看着郝彦,冰冷冷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道:”敦弟孤军深入,郝将军你不去支援,反在此间停留,有何居心!”
话语落,气氛顿时凝固,郝彦微微叹息便要解释,不想严震却是受不了对方这冷言冷语,顿时火冒三丈道:“司马敦使人传令我等不可相随,免得抢其功劳,我等不敢僭越,唯有听命行事!”
第二百四十章 旧案(上)
更新时间:2012-12-06
月色朦胧,夜光迷人,山间小路之上三条人影大步而行,并无欣赏这风月的心思,正是高玩等主仆三人。
一丝凉意吹过心头,高玩猛地抬头四下观瞧,梁发,高斗二人也是同样打量着附近山势路况。
“此路自古有之不足为奇,想不到看似平坦,却是如此曲折,倒是是何强人拦路抢/劫。”边走边看,高玩不住的点头道。
梁发跟在高玩身后吸了口气道:“想不到此地竟然隐藏这般的险境,若是强人出没,我等是战是逃,请主人交代。”
“你二人以为应当如何?”高玩不急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先是询问梁发,高斗的意见。
“此间贼众久久盘踞于此,各中必有强手,往来商队也非等闲,但多半陷落也可看出此行之凶险,依我只见,若遇强人还是以脱身为主。”梁发早有盘算,见高玩问起,脱口而出道。
一旁大脑袋晃悠不停的高斗此时也接着道:“大人侦查至此已是冒险,切不可身犯险境,一旦发现形势有变,我们弟兄定是全力保护大人脱身!”
夜黑风高,山风吹人,三人疾步而行,不时交流着什么。在一处山石之后,却是几十双眼睛紧紧盯着三人,仔细听去也是少有呼吸之声,显然这些人皆是凝神沉气,非是普通的强盗。
“顺爷,今晚不是有车队经过么,这三人是做什么的?”一把低沉的声音响起,许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一人身上。
这山石恰好挡住了大半的月光照射,背影之处黑漆漆,乌突突的也是看不清楚。藏身在这种地方,就算底下山路上的人如何观察,也是茫然。
黑影之中彪悍的身躯动了一动,闻言并没有言语,又是凝神观察了许久方说道:“车队刚刚出发,这三人倒不似探子,星夜急行,是有急事儿,还是……”
低沉的声音又道:“跛七传回的消息,车队与村民发生了冲突,底细大都摸清,只是内中有七八名硬点子没有动静,想来是扎手的家伙。这三人如此赶路,倒不如我令兄弟们下去劫了,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不可!老老实实守在这里便好,切不能打草惊蛇,若是引起商队警觉,这一趟便不好得手了。”被唤作顺爷的那彪悍的身躯斩钉截铁的道。
“这三人看起来无甚特殊之处,某带人去必然做的干净利落。”低沉的声音音调略高了一些,依旧坚持的道。
“我等好不容易才寻得此处安身立命,如今聚拢了这么多的兄弟,更是不能贸然行事。一旦折了生意,兄弟们拿什么吃饭!?”顺爷头也不回的急斥几句,现场顿时一片沉默。
望着三条人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褪出了视线之外,那低沉的声音带有几分倔强的道:“不是还有那位大人支持么,顺爷为何总是如此谨小慎微!”
“闭嘴!”一声断喝,声音远远传开,索性顺爷也是控制了音量,声音传播仅限于小片区域,那逝去的三条身影毫无所觉,一去不返。
人声响,马声嘶鸣,车轱辘在山路行进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十五辆大车盖得严严实实,捂得密不透风,车上不仅有草席油幔遮盖,还压着大大小小的石头,不知内中装载的到底是些什么。
赶车的赶车,探路的探路,余者不是跟随在车仗周围,便混杂在车队之中。看似杂乱无章的车队,实则是条理分明,暗藏杀机。算上赶车的一共六十人,对于这样规模的车队来讲是少了一些,不过若是调配得当,倒也无妨。
在村子外面歇息了许久,饱餐酒食为的便是夜里的赶路,若无特殊缘由,谁也不愿意风餐露宿,抱夜赶脚。可是此地素来不太平,在此之前,已然足有三个月未曾有任何商队就此通过。
以往大把的车队都是不幸被贼匪洗劫一空,而今区区六十人便想趁着夜色蒙混过关,可谓是胆大之极。
仔细想来,此举却也未必不合逻辑。
三个月没有肥羊,换做什么什么劫匪也是换地方了,谁会空守三月呢?而且又是夜间赶路,无形之中又是超乎了常人的预料。如此险恶的道路,偏偏要在夜间出发,任谁也是难以料中的。
算盘打得精,山路之上仍是提心吊胆,紧张万分。风在山中呼啸,泥土松软,碎石滚落都是让人受惊不小,几番考验搞得人更是紧张不堪,脆弱无比。
夜里动作图得是出其不意,若说能够掩人耳目,倒是胡诌了。装满货物的十五辆车仗,在这山石地上行进,发出的声音在白天都是传出老远,更别提夜间静谧,响声尤其突出。
“顺爷!来了!”一条黑影几步跑到顺爷身侧,兴奋的悄声道。
在场众人等待了许久,方才又是一番不愉快,闻言皆是精神一震,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等待指挥。
“准备木石,堵塞车队前后,以弓弩射住阵脚,不可让车队之人脱身!”顺爷回头开始布置如何行动,一张坚毅脸庞之上带有几分傲气,亦见几分沧桑。
“是!”
“据说对方有几名扎手的家伙,众人不可冒失,记得冲锋之前先以弓弩射之,随我一鼓作气砍杀进去!”说道这里,一股杀气油然而生,顺爷眼中寒芒四射,动人心魂,摄人胆魄。
车队越来越近,隐隐能听到了喧哗之声,看来车队之人对于前路暗藏的风险并不知情,一场血战一触即发!
平静的小村庄注定不再平静,盯着跛腿老卒一颠一跛的离开了村口,暗中跟随的何越不由得暗加小心。这跛腿老卒腿是真的不好用,可走起路来就算是成年人也是追之不及。
这般人物如何肯在馆驿屈就的做一个看荒人?愈加肯定自己的判断,深吸一口气,何越不紧不慢的跟随,看这跛腿老卒究竟有什么目的。
皓月当空,照在空旷的田地上植被泛着月光,显得十分明亮,空敞。一路上跛腿老卒皆是急行,并未察觉到身后有人跟踪。想来也是,自己在这村庄待了七八年,若是真有能够跟踪自己的家伙,早就发觉了,几年下来,戒备心已然少了许多。
“不辨方向,轻车熟路,必是惯犯!”
见跛腿老卒一路上未曾减慢身形,更是走得无比熟悉,何越心中又是下了一条结论,同时手心也捏了一把冷汗。
自己的身手诚然不弱,可对方也绝对不是普通的劫匪。自从陛下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以来,川中百姓生活富足安定,登载户籍之百姓越来越多,流民愈来越少。稳定的生存环境之下,只要想好好生活,只要肯付出辛苦,每个人都能吃上饭,过上稳定的日子,盗贼自然也少了许多。
尤其是呼雷阙成立之后,无孔不入的呼雷阙人员对于每一处郡县都是十分了解,对于打击盗贼更是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像本地商队所遭遇的事情,根本是超乎了常理,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根本无法存在眼下的西川。此间若真是有什么疑难杂症,朝中自然会调拨精锐前来围剿,可接连换了七人知县,仍是无法解决匪患,这其中又有什么原因呢?
想到这里,何越想不出个名堂,却知道如何找到答案,便在此时,忽然见前方的跛腿老卒停住了身形!
“恩?这是……”何越心头一震,猛地闪身一颗大树之后,偷偷的瞄着前方。
第二百四十章 旧案(下)
更新时间:2012-12-06
跛腿老卒的身形一顿,旋即又是前行,何越心头狐疑小心谨慎的跟上,停在方才跛腿老卒驻脚之处,但见地上深深的车辙翻起地上新土,不禁恍然大悟!
一前一后足足跟出了三十余里,那跛腿的老卒越行越快,就算在光线不济的密林之内也是速度不减。
“观其方向,却是向着小路山径而去,只是周遭地势越加险恶,一人尚可轻身而过,绝非车队与高大人所行之路。”
心中做出判断,何越更加不敢放松跟梢,好在对方虽然有身功夫,与自己比起来却是不如,加之风吹林木声响不断,除非何越自己有意泄露行踪,否则已跛腿老卒之能为,断断无法发现有人跟踪自己。
这是另辟行径,也是羊肠小径,跛腿老卒来到一处山石之下又是停下脚步四下张望着什么。
清脆的鸟鸣响起,接连数声,听得何越如坠迷雾之中,这般天色就算鸟儿也是少有鸣叫,这鸟鸣声音清脆自己在山中十数载竟是无法分辨是何种鸟兽。
“哼,原来如此。”
只见那山石之上两条人影若隐若现,其中一人笑道:“跛七,买卖尚未做,何以如此急切赶来,那不成怕我们顺爷不给你报酬么?”
“顺爷在何处?我有急事相告!”虽然看不到跛七的面孔,可是语态之间听得出是急切万分之状。
“哦?何事说给我们,我们兄弟自去通传便是,难道事情有变?!”那两人也是看得出跛七急切之表,于是忙道。
跛七身形向前数步,急声道:“车队提前出发,与之前我提供之情报不同,顺爷可是知晓?”
“哈,原来是这种事情,顺爷老早便带兄弟们前去埋伏了,你大可放心。”那两个人见状不禁松了口气,带有几分自得道。
“速速带我去见顺爷,驿馆之内有三人已经趁夜出发,多半是在车队之前!”跛七一手扶着石块探出一只手给那两个,虽然跛七身法不错,但毕竟一腿无力,如此高的山石,只能是让这两人拉扯一把了。
那两人见了,彼此对视一眼,不禁犹豫道:“那又如何,有什么可怕的……驿馆荒废许久,为何会有人居住!?不好!快!”
好在二人反应也是不慢,顿时想清楚了其中的关窍,埋伏车队主要在于埋伏,若是顺爷先抢了那三个人,打草惊蛇之下,那商队还不闻声而退?
商队可不是这个时代独有的产物,官方之中早就有了类似的队伍,民间的富豪地世家也是同样。不过到了这个时代,尤其是蜀汉国土之内,商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完善的体系。
作为动力之根本的牛马自然是要准备双份,进行更换的拉车,这样保持速度的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比起以往以为牲口不足,或是力疲而损失的时间与精力来讲,可谓是大大的提高运输效率。
要知道一个商队牲口要吃草料,人也要吃喝拉撒,每耽误一天,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更是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单单提高效率还是不够,一支商队到目的地的距离是不定的,必要的保障一定要有。譬如停留在村外的商队有十五车的货物,其中两车都是沿途所需的物资与军械,这样才能保证商队在任何状况之下,都能够自给自足,不会因为缺少物资而造成致命的影响。
当然每到一处,商队之人会在当地采购可以买到的物品,不断的补充,如此一趟下来,尤其是连续赶路之时,或是面临危险之刻,商队都有持续赶路的避开危险,逃离泥泞的能力。
物资保障只不过是一个方面,凡是退伍的老卒,皆可在商队之中扮演重要角色,充当护卫。这些老卒杀过人,见过血,大场面见得多了,护卫商队不过是小事情。商队有几个懂得行军的老卒指挥,便有了主心骨,车阵也好,人阵也罢,只要操练得法,遇到寻常的盗匪根本不足为惧。
双方交手,一方是阵势得当的商队,一方是胡乱砍杀的盗匪,就算商队之人数战力处于下风,只要相差的不是过于悬殊,总是可以化险为夷,击退对手。
渐而渐之,久而久之,商队的战法都形成了统一的规格,自然也有官方与民间的组织开始培训相关的人员。有的是退伍老兵,有的是以此谋生的少壮青年,只要不耽误国家的徭役赋税,不耽误国家的征募,倒是少有人借此找麻烦。
况且自从刘禅振奋之后,各大世家的奴仆佃户都是一削再减,如今这武装商队也只是自作自的,想形成自己的武装势力,倒是有相关官吏的严格监督。有了法令与官吏,依然无法杜绝钻空子者,但有呼雷阙在,出现几次鲜血淋漓的例子之后,大家便安静得多了。
做事也小心得多了。
商队的战斗力实际上并不弱,所以正面对决,除非是势力极大的匪徒,一般是难以得手。此间匪患猖獗,频繁的手,依靠的是便利的地理条件。一旦对方进入埋伏之中,一切都是施展不开,只能被动的挨打。
这两名盗匪脑筋一转,便想清楚了关键所在,若是打草惊蛇,动了那三人,后面的商队九成是劫不到的!
事态紧急,二人伸手拉跛七上了石块之上,转身便消失在何越的视线之中。
“嗯,跟随这三人,必然可以找到贼众藏匿之处。只是对方看起来准备充分,若真是动手,高兄三人必然危急啊……速追!”
心念电转,何越不敢耽搁,身形一纵飞上石块,隐约可见前方身影又是跟了上去。一方是急于通风报信,一方是担心好友安危,一前一后两拨人在山林中飞驰,片刻之后何越却是发现事情并非如自己想象一般。
那两名接应跛七的匪徒分为两路,一人迅速前去通风报信,一人脚程稍慢顾及跛七缓缓而行。
“哼!”
一声冷哼从后传来,跛七与那匪徒都是猛一个激灵,身形分往左右跳开,一脸惊恐的拧身观瞧。
但见月光之下,一黝黑的汉子一身农家装束冷峻的注视二人道:“老人家果然是匪徒之耳目,何某救人心切,得罪了!”
“你!你不是醉倒了!?”跛七惊讶万分,抬手抽出一支匕首向着何越扑去!
另一侧那盗匪也一声不吭的拔刀杀了上来!
“米粒之光也敢与日月争辉?”晒然一笑,何越身形晃动间那跛七不及反应,就被打晕,另一侧的盗匪更是连人带刀被何越一脚踢飞,倒在地上爬不起来……
“你是什么人!?”那盗匪手腕被何越一脚踢得生疼,此时负痛不得起身,吃力的问道。
大步踏前,何越冷冷的道:“带我去伏击车队之处!”
“哈哈,你说带就带……啊啊!呃啊!”那盗匪哈哈一笑,话未说完,何越一脚正是踏在子孙根处,稍一用力,那盗匪顿时疼的就地打滚,却又不敢牵动私/处,一时撕心裂肺的叫声隐隐传开,在夜空之下无比的凄惨。
声音顺着夜幕散开,尚在声音范围内的另一名盗匪听到了,不禁毛骨悚然,汗毛倒竖,回头望望,并无什么特别,咽了口唾液继续向前奔走。
耳边是呼呼的风声,脚下是软硬不一的草地,可心里突突跳个不停,方才发生了什么自己也是不清楚,但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哪种呼喊的声音,让听者疼到骨子里,想来是后方两人出了意外。
又跑出一段距离,忽觉肩膀一沉,一把声音冷冷的道:“兄弟受苦,头也不回,要去哪里,何不带我一程?”
第二百四十一章 匈奴遗凶(上)
更新时间:2012-12-07
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司马虓听闻族弟司马敦孤军深入,不禁怒上眉梢,颇有问罪于明威将军郝彦之意思。振威中郎将严震虽非郝彦之兄弟,却是自有几分爱戴之情,见司马虓盛气凌人不惯,不禁呛声!
司马虓之军卒自有主将高高在上的心态,见对方竟敢顶撞,皆是神情一震,一股杀气顿时弥漫全场。虎牢关六千人马同样是久经沙场,不用自家将领吩咐,也是挺直腰板,不肯示弱,双方剑拔弩张之势一触即发!
“敦弟独来独往惯了,若是执意进军,郝将军也是拦之不住。我等既然汇合,可前往接应,想来蜀军不会放过辛苦营造出之机会。”司马植对于眼前紧张的气氛,似乎毫无所觉,依旧温声道。
“哼!我自引军前往接应,汝等随后!”司马虓对于族兄司马植还是带着几分尊敬,撂下一句话,便率领万余魏军烟尘滚滚的离开了此地。
郝彦见状暗自松了口气,这领兵之人皆是晋公的族兄弟,地位本身就高,加之兵权在身,家族作为靠山,此等态度也算是见多不怪。想不到司马植倒是有几分涵养,颇有大将之风。
“多谢司马将军解围,下官汗颜。”
郝彦人在马上抱拳微微屈身,司马植却是笑道:“蜀军狡猾非常,听闻那齐万年也是勇猛异常,敦弟执意孤军前往,多半是要吃一个大亏。我等既然奉命前来攻打蜀军,切不可伤了和气,郝将军不必多礼,速速发兵吧。”
“且慢!”洪亮的声音响起,说话者却是振威中郎将严震!
“嗯?严大人有何话说?”司马植眉目一转,两道剑眉微微一动,自有一股寒人胆魄的煞气发出。
严震一脸严肃的道:“按照时间算计,已是不短,单纯前去支援恐怕并非上策。”
“严将军思虑细密,司马植佩服,那我引兵前去接应,其他的便有劳二位了。”司马植非是蠢人,听严震一句话,便知其意,当下不再犹豫,自引人马也是离开了。
“处变不惊,急而不乱,实乃大将之才也。”郝彦见司马植处世用兵都是不差,不由得赞叹几声,颇有几分欣赏之情。
严震见了一脸不屑道:“哼,不过是说了句好话,你又何必如此捧他。”
郝彦看着远方的军卒,不由得笑道:“只要是知兵之人,又能与我等竭力配合,此番抗击蜀军方有希望啊,至于个人荣辱便显得无关紧要了。倒是我等行军之地,严将军你可是已经想好了?”
“哈哈,你这心思全放在了蜀人心思,越是如此我严震越是佩服!我料此时双方正在激战之中,无论胜负,蜀军均需撤往函谷关。少年时我曾在洛阳任职,此间地理颇为清楚,我等寻路绕行蜀军之后,伺机发作!”严震的心思也是在如何击败蜀人这里,此时话锋一转,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依照前后的时间比较,这个时候的司马敦离着郝彦等人已经是有段距离,蜀军若是意在司马敦,此时必然是双方激战之中。蜀军兵力多寡不得而知,司马敦轻浮狂躁,手下兵将的战斗力却是不弱,哪怕居于劣势也能支撑一二。
蜀军胜利也是不敢追远,若是败了也必然返回函谷关,思来想去,蜀人的算计也不过如此。有司马虓,司马植两路人马接应司马敦所部,想来是没有大碍。虎牢关这六千魏军跟上去了也未必有所发挥,倒不如寻路绕行蜀军之后,反向包抄司马敦与蜀军大概交战的区域。
如果赶上蜀军撤退,正好是迎头伏击,假如蜀军仍然和司马兄弟交战,这从后方出现的魏军,便可要了蜀军的性命!
这般盘算看起来很是普通,只是实战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够认清自我,看清楚战场上瞬息万变的迷雾,从而选择正确的作战方式呢?
虎牢关出发的魏军便是司马敦,司马虓,司马植,郝彦这四路人马,而河北魏军的声势却是浩大了许多。
作为开路前锋的乃是孙烁与皇甫重这精锐铁骑,可速度最快的并非是这一路铁骑,而是从黄河逆流而上的河北水军!
蜀汉的水军一度取代了曾经所向披靡的江东水师,但以魏国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有了蜀汉作为参考,很快便提高了自家水军的战斗力。蜀汉在黄河上距离这虎牢关最近的一处港口也是在函谷关西方而已,如此远的距离让蜀汉黄河水师,对于洛阳旧址这一代的战事鞭长莫及。
齐万年与郝度元,张损等人在纵深百余里的战场上布下层层阻碍,却是没有能力在波涛壮阔的黄河上做什么手脚。河北魏军在地面的推进速度不尽如人意之时,逆流而上的魏国水师却是顺畅得很,竟是跑到了第一线!
函谷关,昔为洛阳八关之一,坐落洛阳西侧,同样是蜀军在西线的重要据点。依山傍水,易守难攻,天然形成的奇峰峻岭,加上人工构筑的高大关口,形成了一座几乎攻不破的要塞。
曹魏大举进犯的消息传到关口上时,魏军已然追击蜀军许久,关内蜀军兵力在万人上下,其中能战的精壮只有六千!
曾经何时蜀汉抽调国内兵力一空,大举东进,结果被异族害的几乎惨亏。而今齐万年在西线灵活作战,却是用不到多少大军,蜀汉兵力尽数集结在宛城,此间留下的守军并不多。
这也是齐万年急于返回函谷关坚守的原因之一,一旦在野外与魏军缠战,后方的函谷关只能固守,却是无法阻拦魏军在野战之中对自身形成的包围,更是应付不了魏军的偷袭。
不战而退,乃是胆怯的办法,却是最为稳妥的守则——更何况齐万年可不是真的不战而退,司马敦此时早已成了一缕孤魂……
“将军,魏国战船已经到了四十里外,可前方大军还没有回转,我等如何是好?”函谷关内留守的将领不断打探前方的战报军情,如今魏国水师迫近关口,那齐万年等人的大军还是没有消息,不由得让人捏了一把汗,有些心慌。
“是啊,派去联络大军的探子此时还是没有回转,我等应当坚守关隘,谨防魏人夺关才是!”
“我看如此可不足以守卫函谷关,那魏军大可以从黄河越过函谷关,直扑关后,两面夹击之下,我等危如鹅卵啊!”
七嘴八舌的议论不断,众人皆是没有了主意,魏军来势凶猛大家都是清楚,但如此迅疾则是众人始料不及的。
自家水军尚在调动之中,说白了现在距离得到魏军进犯的消息才过去了多久?
大厅之中文武二十余人焦头烂额,一番计较都是把眼去看厅堂上的一人。此人四十几岁的年纪,浓眉重目,脸色红润,一身文士服,手中青羽扇,飘飘然有几分神仙姿态,眉目流转间自有一股风采。
“有欧阳建在此,诸位无须惊慌。”此人正是留守函谷关,负责西线蜀军后勤的绥武将军欧阳建,也是刘禅布置在西线的一名重臣!
千盼万盼,众人等的便是欧阳建张口,顿时急忙请教破敌之策。欧阳建施施然起身舒展臂膀之后,方才缓缓道:“两国交战后勤为先,后方转运之钱粮暂且停止,关中老弱病残尽数送往后方。”
“吴将军留下听我调遣,余下之人各司其责,不须慌张。有乱我法度,惑乱人心,畏惧不前者,斩!”
第二百四十一章 匈奴遗凶(下)
更新时间:2012-12-07
河水滔滔,兵锋喧哗,函谷关外二十里处,蜀汉绥武将军欧阳建率领三千蜀军在黄河岸边耀武扬威,高声叫骂。
那黄河水面之上魏国大小战船无数,风大浪大响声作作,魏军没有登岸的意思,但见蜀军在岸边鼓噪炫耀,遂有魏军将领派遣小船离得近些听听蜀军叫些什么。
说来也是奇怪,双方互为仇敌,如今又是刀兵相向,魏军志在夺取函谷关,蜀军则是为了将魏军引到岸上来作战。立场,目的各不相同,如今蜀军几千人在岸边嘈杂,能说什么好话?
偏偏如此又是引起了魏将的好奇之心,明明知晓答案,却又是想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
十余艘小船飞快的奔着岸边而来,蜀军见了叫骂的更加起劲,而且并不开弓放箭射击魏船。
离得岸边有些距离,倒是能够听清蜀人在叫嚷什么。只是这个时候小船上的魏兵早就气得七窍生烟,想还嘴相骂,但自己这边不过数十人,人家两三千张嘴,就算张嘴声音也是传不过去的。
无奈之下,只能气急败坏的返回魏国水师船队之中报告。
岸上的蜀军叫骂连连,不禁有人悄声对欧阳建道:“将军此等方法,似乎有些简单,魏人行军自有目的,如何肯上岸来?”
“哈哈,越是简单的方法,越是容易得手,不要把对方想的那么复杂。”欧阳建哈哈一笑,对于自己的方法很是满意,又是抬手示意众军高声叫骂,不许停歇。
眼下魏军在水上,蜀汉水军却还没有做好战斗准备,想赶到函谷关也是需要一定时间。此时魏军的水师占据绝对的主动和优势,只要不踏上岸上,蜀军拿魏军就没有任何的办法。
然就算是魏军到了岸上,兵力也远远多于蜀军,蜀军一样是没有优势。
看着河面上的战船走得远了,蜀军的气焰不禁黯淡,声音也是降低不少。欧阳建不以为意道:“全军继续叫骂,不可懈怠,违令者,斩!”
欧阳建治军从严,法令严禁,一声令(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哼,待来日本将军再会你一会!”司马敦伏在马上,透过刀光剑影望着齐万年,不禁暗自骂道。
甫一回头,顿觉疾风袭来,未等反应,但见司马敦惨呼一声,脖颈后方着了一箭,标出老高的血迹,跌落遍地尸身之中……
第二百三十九章 狼嚎(下)
更新时间:2012-12-05
日正当午,蝉鸣处处,草木飘香,飞鸟于枝头上唧唧咋咋并不安静,酷热的天气更是让人心浮气躁。大约六千名魏兵正在林子里歇息,林荫外则是百余名散兵游勇遍布四周,监视动静。
林中满是席地而坐的兵将,铠甲皆是穿在身上,阳光穿不透密实的林木,只是罩下些许树影在铠甲上随风晃动。刀枪剑戟都是搭放在一起,有的是几人合伙,有的干脆就靠在树上,不论何种的布置,只要一声令下,这些兵将都会以最快的速度抄起兵刃,进入状态。
看似随意,实则暗藏杀机!
“附近几路人马正自寻来,将军何以愁眉不展?”
林木边缘,两名矗立许久的魏将衣甲鲜明,一望便知是这支军队的主事人。其中一名中年将领体态健壮,声如洪钟,虽是压低了声音,可林中的兵将都是听得真切入耳。
这支魏军皆是虎牢关久驻之军,对于自家主将的特点也是熟悉,虽是听得清楚,却都是自顾歇息,未曾理会。
那说话之人乃是魏国振威中郎将严震,魏人粗勇好杀,又是粗中带细,算是西线魏军将领中的一把好手!
与其并肩而立者,不过二十余岁的年纪,额头上的皱纹却似四十几岁,让人望而生畏,正是虎牢关守将明威将军郝彦!
自从当年自告奋勇前往虎牢关抵御蜀汉大将姜维之后,因其守御得法,便被司马氏委以重任,指挥西线魏军。
要知道郝彦不过二十出头罢了,放到以往这般年纪就被委以重任,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儿。这可不是群雄并起,乱世之时,朝中论资排辈,军中骁勇善战之辈不计其数,偏偏以郝彦为西线总指挥,如何不让人讶异?
尤其大环境下司马氏很少信任外姓将领,军权也是少有外放,对于郝彦之破格提拔,便更显得难能可贵。
若无过人之能,如何担次重任?那姜维是蜀汉乃至天下第一人,用兵之法神乎其神,变幻莫测,当年的司马昭,邓艾,钟会等人谁不在其手下吃亏!?就算是杜预这后起之秀,在宛城也是一筹莫展,唯有忍气吞声的固守城池而已。
虎牢关虽是天险,却未必难得住蜀军,尤其一路北伐,蜀汉攻坚之能力已然锻炼得炉火纯青。郝彦没日没夜殚精竭虑的组织兵力,建筑工事,将虎牢关之防务与当地地理混为一体,终是让姜维没有得手,但魏军付出的损伤却是大量的。
看郝彦如今的额头,就知道抵御姜维,已然让着蓬勃的少年挖空了心思,耗尽了心力……
“司马敦将军的一万人马本是在我等之后,如今远远将我等甩在后方,我已派人多次劝阻,皆是无功而返,让人不能不忧啊……”
额头的皱纹又是挤在一处,对于司马敦这一路魏军的去向,郝彦很是担忧道。
“明威你又想多了,那司马敦本就是许昌来的援军,又不是你我可以左右得了,执意去送死,你又何必为其担心呢!”
振威中郎将严震眼中闪过不屑神色,略带几分不快的道,对于郝彦的多虑颇有几分埋怨之意。
“我亦知晓事实如此,非是人力所能左右。只是齐万年此人足智多谋,堪称我等大敌,若是不能将之除去,虎牢以西永无宁日!”
郝彦眼中仍旧是担忧之神情,身旁的严震见了心中一软,也是跟着叹起气来。这个少年手中兵力从来没有超过一万五千人,可硬生生的抵挡住了蜀军的数次猛攻。朝中说是重视,但派来的兵力都是另有将领,非是归为郝彦节制,作战起来不能互相配合,又难以统一策划,这才屡屡败给了齐万年。
“只好祈求上天,让司马敦这一路人马平安无事,我等聚集兵力之后,便可与河北大军汇合了。”对于远去的司马敦,严震也没什么办法。毕竟这边若是继续行军,不知道要面临多少障碍,而其他的魏军都在改道而来,自己也是没法动弹。
郝彦苦笑一声道:“蜀军西退,目的地必然是函谷关,到了那里蜀军便可以坐拥坚城以逸待劳。我等越是如此料想,那齐万年越不会如我等所愿。我聊司马敦一部定然遭受蜀军重创,可惜此番虎牢关发兵四万,先折万人,可恨啊!”
“各路人马兵力皆在我等之上,此番作战主角非是你我,有这时间不如好生休息调养,你之伤体尚未痊愈,不可思虑过度啊!”严震是个粗人,对于郝彦这小自己十几岁的将领却是十分的钦佩。因为郝彦那忧国忧民之心,在这个朝廷当中已是罕见了。
正要答话,却是看到远方几名探子正在奔回,再向远处望去,郝彦转身上马道:“友军已至,随我出迎!”六千魏军皆是能征惯战之辈,闻令哗啦啦起身,抄起兵器,迅速排好了队列,缓缓开出林荫。
“启禀将军,后将军司马植大人,安西将军司马虓大人所部人马已至!”几名探子急匆匆本来禀报之后,便迅速的再次返回自己的侦查范围去了。
听到探子的禀报,郝彦微微颔首,催马前去迎接,只是眉宇间并不见喜色,反是一股忧愁挂在眉心。
“司马植与司马虓皆是晋公族中的可造之材,加上不听劝阻的司马敦,哎……此番作战真是头疼啊……”
心中思索着,迎面司马兄弟的大军已经映入眼帘,但见两名骑士最先进入视线范围之内,这二人生的雄壮无比,一脸凶猛之气,胯下战马也是膘肥体壮,这身板和战马比起郝彦,严震二人还显得威风。若是能征惯战的猛将倒也无话可说,把眼一扫,不过是大军开路的两名旗手罢了。
“排场倒是不小!”指挥行军的严震此时也拍马赶了上来,目光却是落在两杆大旗之上。
大旗上自然写着“后将军司马植”,“安西将军司马虓”的名号,这并不足为奇,让人无奈的是这两杆大旗比起军中最大的旗帜还要大上许多,那作为旗杆的圆木更是粗壮。也就是这两名旗手生得雄壮,气力过人,换做旁人想做司马兄弟的旗手,根本是望尘莫及……
“不可多言,我观军容鼎盛,兵将神情饱满,倒是知兵之人。”郝彦示意严震不可埋怨,因为严震之嗓门,就算压低声音也是传出老远——或许说,严震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轻声说话……
“明威将军郝彦,振威中郎将严震,见过两位将军!”郝彦与严震虽然是虎牢关的镇守,可说起来二人一个是杂号将军,一个是中郎将,都是不及司马兄弟的官职。
司马植温文尔雅,让人看不出是一个能领兵上阵的将军,但两道剑眉隐隐带有煞气,让人难以小觑。见郝彦与严震依足了礼数,司马植温声抱拳道:“二位大人不必如此,此番与蜀贼作战,还要请二位大人多多出谋划策才是。”
“嗯?敦弟之军为何还没有到?”
这边三人见礼上马寒暄,司马虓神情冷漠的一扫在场之人后,不禁发出疑问。自己和司马植,司马敦各引一万人马从虎牢关出发,参与这一次的作战,如今众军汇合,却是没看见族弟司马敦,心中顿感不快。
“末将多次派人请司马敦将军前来汇合,怎奈司马敦将军不肯应允,竟自追下去了,如今尚无消息传回。”心知司马虓乃是司马炎这一代人中最为难缠之辈,郝彦微微抱拳如实叙述道。
司马虓面色一变,冷冷的看着郝彦,冰冷冷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道:”敦弟孤军深入,郝将军你不去支援,反在此间停留,有何居心!”
话语落,气氛顿时凝固,郝彦微微叹息便要解释,不想严震却是受不了对方这冷言冷语,顿时火冒三丈道:“司马敦使人传令我等不可相随,免得抢其功劳,我等不敢僭越,唯有听命行事!”
第二百四十章 旧案(上)
更新时间:2012-12-06
月色朦胧,夜光迷人,山间小路之上三条人影大步而行,并无欣赏这风月的心思,正是高玩等主仆三人。
一丝凉意吹过心头,高玩猛地抬头四下观瞧,梁发,高斗二人也是同样打量着附近山势路况。
“此路自古有之不足为奇,想不到看似平坦,却是如此曲折,倒是是何强人拦路抢/劫。”边走边看,高玩不住的点头道。
梁发跟在高玩身后吸了口气道:“想不到此地竟然隐藏这般的险境,若是强人出没,我等是战是逃,请主人交代。”
“你二人以为应当如何?”高玩不急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先是询问梁发,高斗的意见。
“此间贼众久久盘踞于此,各中必有强手,往来商队也非等闲,但多半陷落也可看出此行之凶险,依我只见,若遇强人还是以脱身为主。”梁发早有盘算,见高玩问起,脱口而出道。
一旁大脑袋晃悠不停的高斗此时也接着道:“大人侦查至此已是冒险,切不可身犯险境,一旦发现形势有变,我们弟兄定是全力保护大人脱身!”
夜黑风高,山风吹人,三人疾步而行,不时交流着什么。在一处山石之后,却是几十双眼睛紧紧盯着三人,仔细听去也是少有呼吸之声,显然这些人皆是凝神沉气,非是普通的强盗。
“顺爷,今晚不是有车队经过么,这三人是做什么的?”一把低沉的声音响起,许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一人身上。
这山石恰好挡住了大半的月光照射,背影之处黑漆漆,乌突突的也是看不清楚。藏身在这种地方,就算底下山路上的人如何观察,也是茫然。
黑影之中彪悍的身躯动了一动,闻言并没有言语,又是凝神观察了许久方说道:“车队刚刚出发,这三人倒不似探子,星夜急行,是有急事儿,还是……”
低沉的声音又道:“跛七传回的消息,车队与村民发生了冲突,底细大都摸清,只是内中有七八名硬点子没有动静,想来是扎手的家伙。这三人如此赶路,倒不如我令兄弟们下去劫了,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不可!老老实实守在这里便好,切不能打草惊蛇,若是引起商队警觉,这一趟便不好得手了。”被唤作顺爷的那彪悍的身躯斩钉截铁的道。
“这三人看起来无甚特殊之处,某带人去必然做的干净利落。”低沉的声音音调略高了一些,依旧坚持的道。
“我等好不容易才寻得此处安身立命,如今聚拢了这么多的兄弟,更是不能贸然行事。一旦折了生意,兄弟们拿什么吃饭!?”顺爷头也不回的急斥几句,现场顿时一片沉默。
望着三条人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褪出了视线之外,那低沉的声音带有几分倔强的道:“不是还有那位大人支持么,顺爷为何总是如此谨小慎微!”
“闭嘴!”一声断喝,声音远远传开,索性顺爷也是控制了音量,声音传播仅限于小片区域,那逝去的三条身影毫无所觉,一去不返。
人声响,马声嘶鸣,车轱辘在山路行进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十五辆大车盖得严严实实,捂得密不透风,车上不仅有草席油幔遮盖,还压着大大小小的石头,不知内中装载的到底是些什么。
赶车的赶车,探路的探路,余者不是跟随在车仗周围,便混杂在车队之中。看似杂乱无章的车队,实则是条理分明,暗藏杀机。算上赶车的一共六十人,对于这样规模的车队来讲是少了一些,不过若是调配得当,倒也无妨。
在村子外面歇息了许久,饱餐酒食为的便是夜里的赶路,若无特殊缘由,谁也不愿意风餐露宿,抱夜赶脚。可是此地素来不太平,在此之前,已然足有三个月未曾有任何商队就此通过。
以往大把的车队都是不幸被贼匪洗劫一空,而今区区六十人便想趁着夜色蒙混过关,可谓是胆大之极。
仔细想来,此举却也未必不合逻辑。
三个月没有肥羊,换做什么什么劫匪也是换地方了,谁会空守三月呢?而且又是夜间赶路,无形之中又是超乎了常人的预料。如此险恶的道路,偏偏要在夜间出发,任谁也是难以料中的。
算盘打得精,山路之上仍是提心吊胆,紧张万分。风在山中呼啸,泥土松软,碎石滚落都是让人受惊不小,几番考验搞得人更是紧张不堪,脆弱无比。
夜里动作图得是出其不意,若说能够掩人耳目,倒是胡诌了。装满货物的十五辆车仗,在这山石地上行进,发出的声音在白天都是传出老远,更别提夜间静谧,响声尤其突出。
“顺爷!来了!”一条黑影几步跑到顺爷身侧,兴奋的悄声道。
在场众人等待了许久,方才又是一番不愉快,闻言皆是精神一震,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等待指挥。
“准备木石,堵塞车队前后,以弓弩射住阵脚,不可让车队之人脱身!”顺爷回头开始布置如何行动,一张坚毅脸庞之上带有几分傲气,亦见几分沧桑。
“是!”
“据说对方有几名扎手的家伙,众人不可冒失,记得冲锋之前先以弓弩射之,随我一鼓作气砍杀进去!”说道这里,一股杀气油然而生,顺爷眼中寒芒四射,动人心魂,摄人胆魄。
车队越来越近,隐隐能听到了喧哗之声,看来车队之人对于前路暗藏的风险并不知情,一场血战一触即发!
平静的小村庄注定不再平静,盯着跛腿老卒一颠一跛的离开了村口,暗中跟随的何越不由得暗加小心。这跛腿老卒腿是真的不好用,可走起路来就算是成年人也是追之不及。
这般人物如何肯在馆驿屈就的做一个看荒人?愈加肯定自己的判断,深吸一口气,何越不紧不慢的跟随,看这跛腿老卒究竟有什么目的。
皓月当空,照在空旷的田地上植被泛着月光,显得十分明亮,空敞。一路上跛腿老卒皆是急行,并未察觉到身后有人跟踪。想来也是,自己在这村庄待了七八年,若是真有能够跟踪自己的家伙,早就发觉了,几年下来,戒备心已然少了许多。
“不辨方向,轻车熟路,必是惯犯!”
见跛腿老卒一路上未曾减慢身形,更是走得无比熟悉,何越心中又是下了一条结论,同时手心也捏了一把冷汗。
自己的身手诚然不弱,可对方也绝对不是普通的劫匪。自从陛下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以来,川中百姓生活富足安定,登载户籍之百姓越来越多,流民愈来越少。稳定的生存环境之下,只要想好好生活,只要肯付出辛苦,每个人都能吃上饭,过上稳定的日子,盗贼自然也少了许多。
尤其是呼雷阙成立之后,无孔不入的呼雷阙人员对于每一处郡县都是十分了解,对于打击盗贼更是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像本地商队所遭遇的事情,根本是超乎了常理,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根本无法存在眼下的西川。此间若真是有什么疑难杂症,朝中自然会调拨精锐前来围剿,可接连换了七人知县,仍是无法解决匪患,这其中又有什么原因呢?
想到这里,何越想不出个名堂,却知道如何找到答案,便在此时,忽然见前方的跛腿老卒停住了身形!
“恩?这是……”何越心头一震,猛地闪身一颗大树之后,偷偷的瞄着前方。
第二百四十章 旧案(下)
更新时间:2012-12-06
跛腿老卒的身形一顿,旋即又是前行,何越心头狐疑小心谨慎的跟上,停在方才跛腿老卒驻脚之处,但见地上深深的车辙翻起地上新土,不禁恍然大悟!
一前一后足足跟出了三十余里,那跛腿的老卒越行越快,就算在光线不济的密林之内也是速度不减。
“观其方向,却是向着小路山径而去,只是周遭地势越加险恶,一人尚可轻身而过,绝非车队与高大人所行之路。”
心中做出判断,何越更加不敢放松跟梢,好在对方虽然有身功夫,与自己比起来却是不如,加之风吹林木声响不断,除非何越自己有意泄露行踪,否则已跛腿老卒之能为,断断无法发现有人跟踪自己。
这是另辟行径,也是羊肠小径,跛腿老卒来到一处山石之下又是停下脚步四下张望着什么。
清脆的鸟鸣响起,接连数声,听得何越如坠迷雾之中,这般天色就算鸟儿也是少有鸣叫,这鸟鸣声音清脆自己在山中十数载竟是无法分辨是何种鸟兽。
“哼,原来如此。”
只见那山石之上两条人影若隐若现,其中一人笑道:“跛七,买卖尚未做,何以如此急切赶来,那不成怕我们顺爷不给你报酬么?”
“顺爷在何处?我有急事相告!”虽然看不到跛七的面孔,可是语态之间听得出是急切万分之状。
“哦?何事说给我们,我们兄弟自去通传便是,难道事情有变?!”那两人也是看得出跛七急切之表,于是忙道。
跛七身形向前数步,急声道:“车队提前出发,与之前我提供之情报不同,顺爷可是知晓?”
“哈,原来是这种事情,顺爷老早便带兄弟们前去埋伏了,你大可放心。”那两个人见状不禁松了口气,带有几分自得道。
“速速带我去见顺爷,驿馆之内有三人已经趁夜出发,多半是在车队之前!”跛七一手扶着石块探出一只手给那两个,虽然跛七身法不错,但毕竟一腿无力,如此高的山石,只能是让这两人拉扯一把了。
那两人见了,彼此对视一眼,不禁犹豫道:“那又如何,有什么可怕的……驿馆荒废许久,为何会有人居住!?不好!快!”
好在二人反应也是不慢,顿时想清楚了其中的关窍,埋伏车队主要在于埋伏,若是顺爷先抢了那三个人,打草惊蛇之下,那商队还不闻声而退?
商队可不是这个时代独有的产物,官方之中早就有了类似的队伍,民间的富豪地世家也是同样。不过到了这个时代,尤其是蜀汉国土之内,商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完善的体系。
作为动力之根本的牛马自然是要准备双份,进行更换的拉车,这样保持速度的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比起以往以为牲口不足,或是力疲而损失的时间与精力来讲,可谓是大大的提高运输效率。
要知道一个商队牲口要吃草料,人也要吃喝拉撒,每耽误一天,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更是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单单提高效率还是不够,一支商队到目的地的距离是不定的,必要的保障一定要有。譬如停留在村外的商队有十五车的货物,其中两车都是沿途所需的物资与军械,这样才能保证商队在任何状况之下,都能够自给自足,不会因为缺少物资而造成致命的影响。
当然每到一处,商队之人会在当地采购可以买到的物品,不断的补充,如此一趟下来,尤其是连续赶路之时,或是面临危险之刻,商队都有持续赶路的避开危险,逃离泥泞的能力。
物资保障只不过是一个方面,凡是退伍的老卒,皆可在商队之中扮演重要角色,充当护卫。这些老卒杀过人,见过血,大场面见得多了,护卫商队不过是小事情。商队有几个懂得行军的老卒指挥,便有了主心骨,车阵也好,人阵也罢,只要操练得法,遇到寻常的盗匪根本不足为惧。
双方交手,一方是阵势得当的商队,一方是胡乱砍杀的盗匪,就算商队之人数战力处于下风,只要相差的不是过于悬殊,总是可以化险为夷,击退对手。
渐而渐之,久而久之,商队的战法都形成了统一的规格,自然也有官方与民间的组织开始培训相关的人员。有的是退伍老兵,有的是以此谋生的少壮青年,只要不耽误国家的徭役赋税,不耽误国家的征募,倒是少有人借此找麻烦。
况且自从刘禅振奋之后,各大世家的奴仆佃户都是一削再减,如今这武装商队也只是自作自的,想形成自己的武装势力,倒是有相关官吏的严格监督。有了法令与官吏,依然无法杜绝钻空子者,但有呼雷阙在,出现几次鲜血淋漓的例子之后,大家便安静得多了。
做事也小心得多了。
商队的战斗力实际上并不弱,所以正面对决,除非是势力极大的匪徒,一般是难以得手。此间匪患猖獗,频繁的手,依靠的是便利的地理条件。一旦对方进入埋伏之中,一切都是施展不开,只能被动的挨打。
这两名盗匪脑筋一转,便想清楚了关键所在,若是打草惊蛇,动了那三人,后面的商队九成是劫不到的!
事态紧急,二人伸手拉跛七上了石块之上,转身便消失在何越的视线之中。
“嗯,跟随这三人,必然可以找到贼众藏匿之处。只是对方看起来准备充分,若真是动手,高兄三人必然危急啊……速追!”
心念电转,何越不敢耽搁,身形一纵飞上石块,隐约可见前方身影又是跟了上去。一方是急于通风报信,一方是担心好友安危,一前一后两拨人在山林中飞驰,片刻之后何越却是发现事情并非如自己想象一般。
那两名接应跛七的匪徒分为两路,一人迅速前去通风报信,一人脚程稍慢顾及跛七缓缓而行。
“哼!”
一声冷哼从后传来,跛七与那匪徒都是猛一个激灵,身形分往左右跳开,一脸惊恐的拧身观瞧。
但见月光之下,一黝黑的汉子一身农家装束冷峻的注视二人道:“老人家果然是匪徒之耳目,何某救人心切,得罪了!”
“你!你不是醉倒了!?”跛七惊讶万分,抬手抽出一支匕首向着何越扑去!
另一侧那盗匪也一声不吭的拔刀杀了上来!
“米粒之光也敢与日月争辉?”晒然一笑,何越身形晃动间那跛七不及反应,就被打晕,另一侧的盗匪更是连人带刀被何越一脚踢飞,倒在地上爬不起来……
“你是什么人!?”那盗匪手腕被何越一脚踢得生疼,此时负痛不得起身,吃力的问道。
大步踏前,何越冷冷的道:“带我去伏击车队之处!”
“哈哈,你说带就带……啊啊!呃啊!”那盗匪哈哈一笑,话未说完,何越一脚正是踏在子孙根处,稍一用力,那盗匪顿时疼的就地打滚,却又不敢牵动私/处,一时撕心裂肺的叫声隐隐传开,在夜空之下无比的凄惨。
声音顺着夜幕散开,尚在声音范围内的另一名盗匪听到了,不禁毛骨悚然,汗毛倒竖,回头望望,并无什么特别,咽了口唾液继续向前奔走。
耳边是呼呼的风声,脚下是软硬不一的草地,可心里突突跳个不停,方才发生了什么自己也是不清楚,但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哪种呼喊的声音,让听者疼到骨子里,想来是后方两人出了意外。
又跑出一段距离,忽觉肩膀一沉,一把声音冷冷的道:“兄弟受苦,头也不回,要去哪里,何不带我一程?”
第二百四十一章 匈奴遗凶(上)
更新时间:2012-12-07
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司马虓听闻族弟司马敦孤军深入,不禁怒上眉梢,颇有问罪于明威将军郝彦之意思。振威中郎将严震虽非郝彦之兄弟,却是自有几分爱戴之情,见司马虓盛气凌人不惯,不禁呛声!
司马虓之军卒自有主将高高在上的心态,见对方竟敢顶撞,皆是神情一震,一股杀气顿时弥漫全场。虎牢关六千人马同样是久经沙场,不用自家将领吩咐,也是挺直腰板,不肯示弱,双方剑拔弩张之势一触即发!
“敦弟独来独往惯了,若是执意进军,郝将军也是拦之不住。我等既然汇合,可前往接应,想来蜀军不会放过辛苦营造出之机会。”司马植对于眼前紧张的气氛,似乎毫无所觉,依旧温声道。
“哼!我自引军前往接应,汝等随后!”司马虓对于族兄司马植还是带着几分尊敬,撂下一句话,便率领万余魏军烟尘滚滚的离开了此地。
郝彦见状暗自松了口气,这领兵之人皆是晋公的族兄弟,地位本身就高,加之兵权在身,家族作为靠山,此等态度也算是见多不怪。想不到司马植倒是有几分涵养,颇有大将之风。
“多谢司马将军解围,下官汗颜。”
郝彦人在马上抱拳微微屈身,司马植却是笑道:“蜀军狡猾非常,听闻那齐万年也是勇猛异常,敦弟执意孤军前往,多半是要吃一个大亏。我等既然奉命前来攻打蜀军,切不可伤了和气,郝将军不必多礼,速速发兵吧。”
“且慢!”洪亮的声音响起,说话者却是振威中郎将严震!
“嗯?严大人有何话说?”司马植眉目一转,两道剑眉微微一动,自有一股寒人胆魄的煞气发出。
严震一脸严肃的道:“按照时间算计,已是不短,单纯前去支援恐怕并非上策。”
“严将军思虑细密,司马植佩服,那我引兵前去接应,其他的便有劳二位了。”司马植非是蠢人,听严震一句话,便知其意,当下不再犹豫,自引人马也是离开了。
“处变不惊,急而不乱,实乃大将之才也。”郝彦见司马植处世用兵都是不差,不由得赞叹几声,颇有几分欣赏之情。
严震见了一脸不屑道:“哼,不过是说了句好话,你又何必如此捧他。”
郝彦看着远方的军卒,不由得笑道:“只要是知兵之人,又能与我等竭力配合,此番抗击蜀军方有希望啊,至于个人荣辱便显得无关紧要了。倒是我等行军之地,严将军你可是已经想好了?”
“哈哈,你这心思全放在了蜀人心思,越是如此我严震越是佩服!我料此时双方正在激战之中,无论胜负,蜀军均需撤往函谷关。少年时我曾在洛阳任职,此间地理颇为清楚,我等寻路绕行蜀军之后,伺机发作!”严震的心思也是在如何击败蜀人这里,此时话锋一转,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依照前后的时间比较,这个时候的司马敦离着郝彦等人已经是有段距离,蜀军若是意在司马敦,此时必然是双方激战之中。蜀军兵力多寡不得而知,司马敦轻浮狂躁,手下兵将的战斗力却是不弱,哪怕居于劣势也能支撑一二。
蜀军胜利也是不敢追远,若是败了也必然返回函谷关,思来想去,蜀人的算计也不过如此。有司马虓,司马植两路人马接应司马敦所部,想来是没有大碍。虎牢关这六千魏军跟上去了也未必有所发挥,倒不如寻路绕行蜀军之后,反向包抄司马敦与蜀军大概交战的区域。
如果赶上蜀军撤退,正好是迎头伏击,假如蜀军仍然和司马兄弟交战,这从后方出现的魏军,便可要了蜀军的性命!
这般盘算看起来很是普通,只是实战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够认清自我,看清楚战场上瞬息万变的迷雾,从而选择正确的作战方式呢?
虎牢关出发的魏军便是司马敦,司马虓,司马植,郝彦这四路人马,而河北魏军的声势却是浩大了许多。
作为开路前锋的乃是孙烁与皇甫重这精锐铁骑,可速度最快的并非是这一路铁骑,而是从黄河逆流而上的河北水军!
蜀汉的水军一度取代了曾经所向披靡的江东水师,但以魏国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有了蜀汉作为参考,很快便提高了自家水军的战斗力。蜀汉在黄河上距离这虎牢关最近的一处港口也是在函谷关西方而已,如此远的距离让蜀汉黄河水师,对于洛阳旧址这一代的战事鞭长莫及。
齐万年与郝度元,张损等人在纵深百余里的战场上布下层层阻碍,却是没有能力在波涛壮阔的黄河上做什么手脚。河北魏军在地面的推进速度不尽如人意之时,逆流而上的魏国水师却是顺畅得很,竟是跑到了第一线!
函谷关,昔为洛阳八关之一,坐落洛阳西侧,同样是蜀军在西线的重要据点。依山傍水,易守难攻,天然形成的奇峰峻岭,加上人工构筑的高大关口,形成了一座几乎攻不破的要塞。
曹魏大举进犯的消息传到关口上时,魏军已然追击蜀军许久,关内蜀军兵力在万人上下,其中能战的精壮只有六千!
曾经何时蜀汉抽调国内兵力一空,大举东进,结果被异族害的几乎惨亏。而今齐万年在西线灵活作战,却是用不到多少大军,蜀汉兵力尽数集结在宛城,此间留下的守军并不多。
这也是齐万年急于返回函谷关坚守的原因之一,一旦在野外与魏军缠战,后方的函谷关只能固守,却是无法阻拦魏军在野战之中对自身形成的包围,更是应付不了魏军的偷袭。
不战而退,乃是胆怯的办法,却是最为稳妥的守则——更何况齐万年可不是真的不战而退,司马敦此时早已成了一缕孤魂……
“将军,魏国战船已经到了四十里外,可前方大军还没有回转,我等如何是好?”函谷关内留守的将领不断打探前方的战报军情,如今魏国水师迫近关口,那齐万年等人的大军还是没有消息,不由得让人捏了一把汗,有些心慌。
“是啊,派去联络大军的探子此时还是没有回转,我等应当坚守关隘,谨防魏人夺关才是!”
“我看如此可不足以守卫函谷关,那魏军大可以从黄河越过函谷关,直扑关后,两面夹击之下,我等危如鹅卵啊!”
七嘴八舌的议论不断,众人皆是没有了主意,魏军来势凶猛大家都是清楚,但如此迅疾则是众人始料不及的。
自家水军尚在调动之中,说白了现在距离得到魏军进犯的消息才过去了多久?
大厅之中文武二十余人焦头烂额,一番计较都是把眼去看厅堂上的一人。此人四十几岁的年纪,浓眉重目,脸色红润,一身文士服,手中青羽扇,飘飘然有几分神仙姿态,眉目流转间自有一股风采。
“有欧阳建在此,诸位无须惊慌。”此人正是留守函谷关,负责西线蜀军后勤的绥武将军欧阳建,也是刘禅布置在西线的一名重臣!
千盼万盼,众人等的便是欧阳建张口,顿时急忙请教破敌之策。欧阳建施施然起身舒展臂膀之后,方才缓缓道:“两国交战后勤为先,后方转运之钱粮暂且停止,关中老弱病残尽数送往后方。”
“吴将军留下听我调遣,余下之人各司其责,不须慌张。有乱我法度,惑乱人心,畏惧不前者,斩!”
第二百四十一章 匈奴遗凶(下)
更新时间:2012-12-07
河水滔滔,兵锋喧哗,函谷关外二十里处,蜀汉绥武将军欧阳建率领三千蜀军在黄河岸边耀武扬威,高声叫骂。
那黄河水面之上魏国大小战船无数,风大浪大响声作作,魏军没有登岸的意思,但见蜀军在岸边鼓噪炫耀,遂有魏军将领派遣小船离得近些听听蜀军叫些什么。
说来也是奇怪,双方互为仇敌,如今又是刀兵相向,魏军志在夺取函谷关,蜀军则是为了将魏军引到岸上来作战。立场,目的各不相同,如今蜀军几千人在岸边嘈杂,能说什么好话?
偏偏如此又是引起了魏将的好奇之心,明明知晓答案,却又是想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
十余艘小船飞快的奔着岸边而来,蜀军见了叫骂的更加起劲,而且并不开弓放箭射击魏船。
离得岸边有些距离,倒是能够听清蜀人在叫嚷什么。只是这个时候小船上的魏兵早就气得七窍生烟,想还嘴相骂,但自己这边不过数十人,人家两三千张嘴,就算张嘴声音也是传不过去的。
无奈之下,只能气急败坏的返回魏国水师船队之中报告。
岸上的蜀军叫骂连连,不禁有人悄声对欧阳建道:“将军此等方法,似乎有些简单,魏人行军自有目的,如何肯上岸来?”
“哈哈,越是简单的方法,越是容易得手,不要把对方想的那么复杂。”欧阳建哈哈一笑,对于自己的方法很是满意,又是抬手示意众军高声叫骂,不许停歇。
眼下魏军在水上,蜀汉水军却还没有做好战斗准备,想赶到函谷关也是需要一定时间。此时魏军的水师占据绝对的主动和优势,只要不踏上岸上,蜀军拿魏军就没有任何的办法。
然就算是魏军到了岸上,兵力也远远多于蜀军,蜀军一样是没有优势。
看着河面上的战船走得远了,蜀军的气焰不禁黯淡,声音也是降低不少。欧阳建不以为意道:“全军继续叫骂,不可懈怠,违令者,斩!”
欧阳建治军从严,法令严禁,一声令(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