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惊雷入汉 > 惊雷入汉 第 153 部分阅读

第 153 部分阅读

    的力量?这就是帝王的魅力,哪怕是一个废物帝王,在普通人心中都有着一股神奇的力量,可以激发大众无比的潜力。

    否则司马炎何必觊觎帝位?其中妙处不能尽言矣。

    “臣杜预参见陛下!”杜预带着一众将领把魏帝曹奂迎上高台,便要跪拜。

    “众位将军肯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是我大魏的大好男儿,朕只能在此呐喊助威已是汗颜,众位将军不用跪拜!”几日疲倦,同样格外的新鲜兴奋,曹奂打起精神尽可能的随和对待众人。

    杜预等人明知陛下言中有拉拢之意,心中仍是忍不住一热。自己效忠的是谁,卖命的是谁?大兵压境奋起抵抗的是谁,留在身边的又是谁?

    “谢陛下……”

    “这便是今夜出战的勇士们么?”曹奂手扶栏杆,遥望灯火通明的皇宫广场,心中泛起阵阵感慨。

    杜预来到身边微微躬身道:“正是……”

    “咳咳……”曹奂咳了咳嗓子,勉励振作精神高声叫道:“朕乃天子!手无缚鸡之力,胸无退敌之策,实乃无颜面对诸位勇士!然保家卫国,非是为朕,乃是为了大魏社稷,为了黎民百姓!”

    “咳咳……”

    “朕……朕在此恳请诸君,奋勇杀敌,勿念他事!许昌城在朕在,城亡朕亡,朕誓与社稷诸君同死!咳咳咳……”

    “奋勇杀敌!”

    “奋勇杀敌!”

    五千将士被曹奂一番真情表露,说的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高举手臂齐声呼喊,声势大作!

    卢钦微微皱眉凑上前道:“陛下龙体不适,不可在此久住,还请回转宫中。”

    一阵嘶声呼喊,曹奂顿觉胸中憋闷一扫而空,只是喉中生疼,声音更加沙哑。闻言摆手道:“这不算什么,咳咳……那位将军领兵出战?”

    “折冲将军王阐领命出战!”负责今晚夜袭的主将乃是魏国大将王阐,闻言闪身出列跪地道。

    曹奂在宛城之战时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再不理什么身边细作探子,想什么便是说什么。如今司马氏跑去陈留,自己却是留在了第一线,虽然什么都不能做,但感到此时竟是无比的痛快,找到了一国之君的位置。

    ……

    三更。

    杜预在城头上迎风而立,任凭夜风吹拂脸颊,心中一再思索今晚之事。这陛下在晋公面前畏畏缩缩,一无是处。可在自己这些武将身前却并非如此容易掌控,甚至一度还大有反客为主的意味。

    用兵韬略,施政惠民自己不逊色于任何之人,但论及权谋角逐却是自己不如晋公的所在。

    或者说,自己并没有反主的命格。

    “今夜之后,让陛下暂歇数日再议,无我命令不可出宫。”一挥手,杜预大步流星走下城楼。

    卢钦在一旁脸色严峻无比,心中暗叹道:“陛下倒是痛快了,只是可怜大将军一番用心啊……此事不可报知晋公,但……这城中晋公的耳目又何止我一人?”

    “多想无用,大将军自有度量。”王阐走过来看着杜预远去的背影,拍了拍卢钦的肩膀,仿似清楚卢钦所想。

    卢钦转过身来道:“今夜之战凶险异常,你要多加小心,切勿冲动。”

    王阐被曹奂一番激励之后,气势饱满非常,双目更是炯炯放光,闻言笑道:“我辈自有我辈当为之事,国家大事非是我辈所能左右。我若战死,家小便拜托你了。”

    ……

    时过三更,沟堑上往来巡视的蜀军小队也更换了几次。每队蜀军不过五人而已,手拿火把,肩扛刀枪,精神状态还是不错的。白天的辛苦活儿都由后方征集的劳役来做,有这些人忙碌工作,蜀军自然便相对轻松许多了。

    七八个队伍,也不过是四十个人罢了,这点力量不能算是防卫,充其量只能起到一个示警作用罢了。

    看似简单的四十个人,其实并不简单。在黑暗之处自有蜀军的探子观察着一切,那四十个人,四十支火把一旦有什么异动,便是遇袭的警示了。

    沟堑浅浅的样子,不用迈步就可以走过。从沟堑向外去大约十五里地才是蜀军的营地。蜀军兵马虽然多,可分为四处屯扎,兵力自然单薄了许多。那沟堑还没能形成防护作用,其他的防御工事也只是草草的确定位置,这个时候的蜀军还是远离许昌屯驻的。

    许昌城门缓缓的打开,杜预指挥五万魏军毫不遮掩的杀将出来,兵锋直指姜维的大营所在!

    四十名蜀军听见城门打开的声音,便屏住了呼吸静观其变。待看到魏军不断的出城而来,便知情况不妙,四十名蜀军开始疯子似的向自家大营奔跑,手中的火把都是扔在地上。

    带着火把逃跑是无处可逃的,没了火把的光亮,借助夜色才能侥幸活命。一个方向四十名蜀军,四个方向就是二百人。二百人的动作可谓是如出一辙,显然这也是蜀军早有安排的。

    城中魏军折损了几万人,但大都是新兵而已,并不影响城中魏军的主要战力。蜀军拟定好了作战计划,也不会在魏军主要战力毫发无伤的状况下采取行动。

    魏军一动,远在十五里外的四支蜀军都是借到了消息。对于魏军如此早的发动攻势,蜀军倒是有些意外。好在军中素来是轮换的,至少有一半的兵力可以迅速投入战斗之中。

    东门姜维点兵三万出营迎战,魏军动向未明,守着营盘不出并不是上乘的应对之法。与此同时南门的蜀将文虎,西门的蜀将上官凖,北门的蜀将罗宪各自点兵出营,同时做好外围魏军夹击的准备。

    战场距离许昌城有八九里的样子,可不妨碍看到许昌城头上点燃了烽火狼烟。

    ……

    “报!许昌求援!”一名探子接到前方传回的消息,迅速进入大帐禀报。

    守夜的乃是魏国大将乐广,正在大帐之中夜读兵书,闻言一愣,旋即起身道:“我引本部人马先行哨探,速速禀报司马将军与苟将军随后增援!”

    “是!”

    三千魏军跟随乐广迅速离开了魏军大营,不用火把照路,凭借军中的向导带路奔着许昌方向一路哨探过来。

    汇聚了外围各路人马在一起,兵力陆陆续续也有五万多人。晋公司马炎在陈留全力招募兵丁,这几天来便送了七八千的兵力,听闻后续还有,看样子晋公是豁出了老本儿。

    夜路行了二十余里,将近蜀军外围防线之外,远远可见蜀军大营之内灯火通明。营中军卒不少,显是蜀军并未全力出击,而是留有后手。

    这一处地势颇高,正是适合瞭望,乐广留下两千余人在山坡下歇息,自带百余人上山坡观望。

    但闻杀声震震,鼓声擂动,远端一大团光亮照耀半边天际,显然是双方主力人马正在激烈作战。

    “嗯……此处蜀军显然早有准备,若是硬突恐怕多有不便……需寻找合适之处方可!”

    调转马头,乐广心中自有定断,率军沿着蜀军外围仔细观察蜀军的布防。黑夜里除了那光明所在,其他地方还都是黑乎乎的。借着月光看脚下路还行,看得远了便是漆黑一片的。

    许昌本身就是一座巨城,延伸二十里的蜀军外围绕起来那是何等的路途?乐广一路观察地势,分析蜀军的营盘位置,心中默默计算合理的进兵地点。自己抢时间前来,便是要搞清楚蜀人的布防,如此大军到来之后才能立即投入战斗。

    “传我号令,由此向内突击!”

    乐广眼中一亮,选中一处地势,纵马舞枪飞奔而去,三千魏军一声不吭紧紧跟随其后毫无怨言。魏军默默突击,保持高度戒备,夜里行军对方难以察觉,可自己也是不好察觉蜀军的埋伏。

    前行不到三里地,弓弦声响起,乐广紧紧勒马舞枪!枪如车轮旋转不停,箭矢被枪杆遮拦掉落一地。魏兵各自舞动刀枪盾撸,却是不如乐广反应迅速,登时倒下一大片。

    “想不到此处也有蜀军埋伏,哼!”一声冷哼,乐广麾下将领早就指挥兵卒掩杀而上。

    弓弩手藏身道路两侧,不过借着夜色遮掩偷袭罢了。魏军掩杀而来,弓弩手不敢停留,一轮箭矢之后便迅速撤去。

    弓弩手撤后,旋即一彪蜀军点燃火把灯球横在路中!但见一名少年将领身披连环铠,头裹紫方巾,胯下青骢马,生的棱角分明,一副坚毅神情。少年将领一振手中长枪扬声道:“飞蛾扑火,枉费时间,此时退去,吾饶尔等不死!”

    乐广头戴草帽,铁枪横在马背上,闻言不由笑道:“||乳|臭未干的娃儿也敢猖狂,识得乐广之名乎!”

    那少年将军闻言喜道:“闻名久矣,只怕名不其实也!”言罢催马挺枪直冲冲杀来!

    乐广也不搭话,手中铁枪一振纵马应上便是一番恶战。乐广之枪与苟晞之刀并称魏国军中,堪称少壮派武力最高的二人,更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本以为面前这少年蜀将不过寻常,片刻即可解决。

    哪知这少年将军枪法精妙,枪势更是绝伦,枪似龙蛇游走上下翻飞,竟是龙精虎猛杀得乐广胆颤心寒!

    “嗯……小子枪法不差,一时轻敌险些失手,切看我手段!”

    面色一寒乐广手上加劲儿,铁枪走势一变顿时扳回些许局势!

    “魏国名将也不过如此,看枪!”那少年将军突然一声大喝,手中枪疾刺而出,直奔乐广面门而来!

    这一枪正是瞅准了乐广的空隙,乐广心中一沉,却是觉得此枪似曾相识,颇有几分面熟,不由得脱口喝道:“你与姜伯约是何关系!?”^-^138看书網(www.13800100.com)無彈窗閱讀^-^

    第三百零七章 内外交困(上)

    更新时间:2013-01-23

    魏国大臣刘汴从河北返回陈留,一路上闷闷不乐,甫登南岸,只见濮阳太守江统早已带着随从等候多时。

    江统乃是朝堂上为数不多的栋梁之材,更是朝中默认的脊梁之臣。不过如今司马炎大小事情皆是请教张华,而朝中精英也开始逐渐北移,江统等一干大臣也是各得其任,治理一方土地。

    “刘大人别来无恙,江某恭候多时了。”江统见到刘汴的脸色,便知此行并不顺利。时至今日,许多当年的名臣执意深山,无心庙堂,早成为了魏国文人的一个风气,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究其源头,便是司马昭生前的一番调动与不信任之事种下的祸根。任用亲信这谁都可以理解,但把王基等一干人置之于死地,而其罪名到最后都不清不楚,这实在是难以交代。

    真相大白于天下之后,世人对于司马氏之评价,便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任用亲信这还可以理解,但这些亲信之能力与思想根本不足以在高位握权,由能力不足而屡屡导致的事件才是让人寒心。朝廷始终信任司马氏的党羽,司马氏的核心人物,余者自然没了兴趣,大家得过且过而已。

    “有劳江大人在此等候,在下受宠若惊啊。”刘汴虽然是朝中的尚书,可江统却是带着侍中的职位守濮阳太守一职。濮阳太守当然另有其人,但如今濮阳乃是黄河南北贯通的重要城池,自然要放置一名能干之人统筹大局。

    物资,钱粮,兵员等等都需要南北相通,司马炎重视江统之才华,因此特意把江统安排在此。

    比起资历,能力,官职与晋公的亲近程度,江统仅次于张华而已。刘汴不过是张华重点提携的旧友,对于江统甚是敬重。

    由渡口返回濮阳,这一路不怎么远,江统与刘汴一路交谈对于河北之行的结果很是关注。如今的朝廷不是一人一智可救,国家更是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这个时候还不能万众一心的团结一切,魏国的前途便是堪忧了。

    “想不到裴秀如此决绝,看来当年之事影响甚大啊……”江统脸色也凝重无比,对于裴秀如此时刻仍是坚持隐居生活感到十分的无奈。

    司马昭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期内,并没有选择信任裴秀,这其中是年老多疑发作,也是钟会之事带来的刺激。邓艾,钟会,裴秀,三人可谓司马昭颇为看重的人才,可邓艾殒身川中,钟会竟然勾结外族入侵中原。

    裴秀中规中矩,但有了钟会的影响,司马昭对于裴秀以及当时的张华也开始越发的不信任起来。试想往日里无话不说的三人,突然有了隔膜,无论当事人心中做下何种的猜想,可坊间的流言蜚语定然是一下子爆发。

    而司马昭本就因为王基一事耿耿于怀,加上钟会的事情更是多疑,听到了无中生有的是非之言,不知不觉中更是疏远裴秀等人。平心而论人不可能一辈子都精明无错,司马昭也是人,更是魏国全力的巅峰所在。

    为了司马氏的权势,为了后人的地位,心中一旦产生怀疑,便难以轻易化解。

    有人说才华横溢之人都是倨傲之辈,其实不然。才华横溢之人在庸人眼中自然是倨傲无比,可在司马昭这等人物眼中却是良师益友。裴秀足以称得上才华横溢,在司马昭面前也没有丝毫倨傲的心态。

    谁敢对司马昭无礼?自讨死路罢了。

    问题在于这样才华的人被冷落了之后,对于看不上眼的司马炎又如何肯去尽心辅佐?况且司马炎的器量也不足以驾奴裴秀啊……

    见自己的苦瓜脸此时挂在了江统脸上,刘汴顿时感到几分亲切,同时更清楚江统话中的含义。裴秀与张华可谓比肩,既然前者对于司马氏一路看低,那么张华此时想力挽狂澜,恐怕难过登天……

    入了府邸自有人接风款待,沐浴更衣,一番酒宴之后,大厅中众人散去,只剩下江统与刘汴两人在座。

    “我观刘大人强颜欢笑,忧心忡忡,此时仅剩你我,或可一言?”江统带有几分醉意,坐在主人位置上自斟自饮,眼角瞥着刘汴问道。

    刘汴同样是酒后之态,闻言也是举杯一饮而尽道:“大好江山从此易主,身为朝中大臣,不知此时江大人作何感想?”

    “听刘大人此言似乎大局已定,此等心态若被晋公知晓,恐怕从此投闲置散矣。”江统放下酒杯,看着刘汴的醉态心中不断衡量说话的尺度。

    “投闲置散?哈哈哈哈,刘某斗胆一问,若是全据河北,凭黄河以守,伺机争夺天下,胜算几何?”刘汴嘴角一提,对于江统的担心不屑一顾道。

    “哦?这个问题从何而来?”江统闻言脸色一凝,心中更是沉得迅速。

    “哈哈,江大人直说无妨,出你之口入我之耳,无第三人也!”刘汴侧着身子坐着,醉态更是明显道。

    晋公司马炎的算盘虽然只有张华知晓,可明眼人一路看下来早已是心中有数。以曹魏之实力,如果决然留守许昌一战,未必不能杀退蜀军。司马炎不敢留在许昌,偏偏一路北行暂避陈留,说得好听是战略需要,实际上变化最大的就是朝廷的北迁。

    政治上的意义远远大于战略意义,在临战关头,这般的决策谁不清楚明白?

    在此之前司马氏的中心早就转到了河北,能够在河北任职的都是忠于司马氏的臣属,而大量的资源都是用于河北的恢复重建。种种迹象表明了司马氏对于河北的重视,如今刘汴如此询问,已属直接。

    如果晋公退到河北放弃中原,那么河北能否力抗天下,与蜀军一较长短?

    “天下三分,蜀占其二,我大魏若能保存中原,休养生息当不惧蜀人矣。单凭河北一地,如何能与天下抗衡!?”

    江统朗声说道,面容也逐渐严肃起来。自己知道刘汴前往河北乃是取延请一些能人出仕,不过此行的目的看起来并不是如此单纯。

    “此等道理三岁小童也是知晓,从江大人口中说出,却是如此舒畅。”刘汴靠在一旁,探手挽着衣袖道:“下官此行河北,途中种种与大人所说甚多,那河北之地饱经战火,而今仍是贫瘠。此番回转陈留,面对晋公,下官应当如何述说?还望大人教我。”

    江统闻言眉头一挑,一时无语回答。那河北之地也算经营许久,虽然锻炼出了一支精锐人马,可依照刘汴的说法,整个河北拿得出手的也只有这支精锐部队而已。一支精锐部队,需要的物资补给远远大于普通的守军。以河北如今的生产能力,恐怕大半的钱粮都消耗在了这支精锐身上。

    战时诚然应当如此,没有军队便没有国家。但若想用河北作为大本营,作为重回中原的根本,河北如此单薄的力量是绝对不够的。

    刘汴此行必有考察河北环境的任务,否则对于河北的风土人情,民间疾苦不会了解的如此深刻。前方大战未分胜负,刘汴此等举动无疑说明了司马氏在预备后路,对于杜预等人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与必胜的信心。

    比起谋略上的缺失,缺乏进取心与胜者的信心更加的致命!

    晋公司马炎身前如果人人都把河北说的如此真实,恐怕眼下刘汴就不用烦恼了。而今刘汴如此苦恼除了为国担忧,更是为自己的身家性命担忧。未能完成使命招揽贤才,这不奇怪。

    到了这个时候,曹魏犹如一个大火坑,没人愿意投身其中。无奈避而远之的逍遥自在,身在其中的却是备受煎熬。回到陈留之后,晋公问其河北的实际情况,刘汴还真的是不好回答。

    一切依照事实说话,晋公恼怒之下恐怕人头不保。若是折中说法不清不楚的更是让晋公愤怒。与那些谄媚之徒一样的说些虚无缥缈之话,大加赞赏之言,诚然能够混过一时。

    可是当晋公踏足河北之后,便是身首异处之时……

    “刘大人足智多谋,有张大人在晋公身侧,此事应当不必多虑才是。”江统并非没有好的办法来解决刘汴之困扰,只是晋公司马炎捕风作影久矣,而今黄河两岸更是流言不断。

    自己倒是帮助了刘汴,可若是有朝一日泄露出去,难保就不是杀身之祸了!大家同朝为官,此时心软等于给他日买下祸端。况且那张华乃是刘汴之好友,更是晋公身旁的重臣,如何应对还是张华来指点比较方便。

    ……

    许昌城下战火四起!

    杜预挥军杀出乃为诱蜀军发兵,蜀军二十万人马分为四路对于魏军来说压力减轻了不少。以往蜀军二十万大军自成一体,魏军只有这么一个攻击目标,可谓以卵击石。

    而如今蜀人自动的一分为四,魏军虽然总体兵力不如对手,可若调动得当,各个击破并非不可能之事。

    杜预率军扑杀姜维这一营蜀军,那城外的沟堑还没有防御作用,就被几万双大脚踏平。蜀军不可能全营迎战,就算全营迎战杜预也是毫不畏惧,自己手中的兵力足以正面欺负蜀人!

    大将卢钦挺枪跃马冲杀在前,蜀军方面尹业尹令奇挥军迎头接上便是一番厮杀!魏军志在击破一路蜀军,行动起来动作迅速,目标明确。蜀军虽是有所准备甫一交战也是禁不住冲击,唯有不断倒退!

    姜维大军屯驻许昌之东,距离许昌近二十里地。另外三路蜀军也是同样,赶奔许昌要二十里路,抵达战场便是更远了。况且蜀人各路人马畏惧那许昌城头的投石车,不敢过于靠近行军,更是不敢轻易攻城,如此又是给了魏军可乘之机。

    那许昌城中一队队的甲士缓缓开出,在许昌四周形成一道道的人墙。盾橹护卫外围,长枪大戟在内一侧随时待命,中间尽是弓弩手时刻准备。一旦蜀军接近,便是一阵乱射。

    这防御的阵型在四野排开,哪怕是蜀军全军杀来,也是要许多时间才能解决掉魏军的布防。

    说起来就不容易,操作起来也因为有许昌城头防御的支援,以及随时杀出的魏军作为变数更加的困难。

    做下再多的部署,杜预相信凭借姜维的能力击退蜀军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自己出战也并非是获胜,而是引诱蜀军作战,使许昌的奇兵与外围的魏军有机会偷袭蜀人!

    一排排的长枪互相戳杀,武技在这个场面上并没有什么用处。出手不过是挺枪一刺,看得就是谁速度快,谁反应快!速度快的先刺倒了对手,对手的长枪大戟便无法沾身。反应快的看着对方的长枪大戟刺杀过来,身体还能根据形势作出应对,不至于一下子丢了性命。

    就算如此,战场也是残酷的。死亡如家常便饭,刺杀了一个敌人,还有下一个敌人,赢了这一把比拼,下一把却丢了性命。魏军越是前进,杀性越起,蜀军越是后退,越是激起魏军的斗志!

    惨呼声此起彼伏,没有人理会那是谁的声音,每个人都在与死神搏斗,无暇顾及其他。

    卢钦指挥魏军步步冲杀,一队队的魏军在巨大的阵势中依照旗语指示各自移动,填补即将空虚的缺口,保持军队始终有一条长长的截面充分与蜀军短兵相接。这拼的是人力,更是指挥者的智力,以及军队平时的操练。

    兵力不够充足,将力不足以调配军队,军队疏于操练行动有所滞碍,都是败绩的因素之一。

    你出现了缺口没来得及堵上,敌人的军队便如同尖刀般直刺进来!那锋利的程度让人难以抵御,更让阵势变得逐渐千疮百孔。没了阵势,便是散兵游勇,在强大的集体面前根本成不了气候。

    试想当一个人面对十个敌人联手时,那种气氛或是内心的感受,除非是极其逆天的兵卒之外,绝大多数的人都会瞬间被十名敌人联手的气势压迫,从而引颈受戮,无法造成有效的抵抗。

    两军相争,拼的是气势!

    那些万军从中斩上将头颅如探囊取物的将军们并非是天下无敌。只因其具备常人难以企及的气魄与勇武,因此常常能够以少数力量击败数倍的敌人。这是心理因素,只不过在这个时代并没有如此明确的概念。

    看着勇猛无比的敌将,寻常人心生恐慌为气势所震慑,抵抗的念头恐怕都没有,更别说刺杀了。

    两军搏杀,比得就是这个!

    谁的气势能够压倒对方,另一边就会迅速的溃败!

    一个千人的队伍,折损了两成仍能保持作战便是可用之兵。如果战死了四成仍是不退,便可称之为精兵了!

    强大的精神与坚定的意志,造就军中的精锐,战场的王者!

    主战场上双方鏖战,火把灯球自是不能少,离主战场远些便是蜀军的大营,同样是灯火通明。但蜀军大营后方再次亮起灯火时,那就是外围的魏军杀到了!

    交手十几个回合乐广不及应对,头上草帽被那年轻蜀将一枪刺掉。连同发髻也是被枪刃挑乱,断发飘落,乱发飘摆让乐广看起来显得无比狼狈。

    “我乃平襄侯之孙姜聪是也!”那年轻蜀将乃是姜维的孙子姜聪,乃是随同川中援军一起抵达战场,正是鲜衣怒马,意气风发之时。

    “退兵!”乐广一张脸庞被散发遮挡,看不清楚脸色,看到对方枪法精妙,自己的本部人马又占不到便宜,乐广决定暂时退兵。

    姜聪见乐广也不过如此,不由得挥枪上前笑道:“此时想走,走得了么!”

    乐广要退,偏偏姜聪指挥蜀军一拥而上死咬不放。两军本就是交战片刻,蜀军摆出这副架势魏军想要完全退走必然付出不小的损失,蜀军的损伤同样会因魏军拼命而增加。

    “黄毛小子侥幸一阵,小觑我耶!”乐广轻敌方才输了一阵,见姜聪如此态度顿时火冒三丈!

    铁枪一振如同雷霆瞬击,披头散发更添三分凶厉!

    乐广大怒出手再不容情,二次交手更是激烈!乐广铁枪声威赫赫气势十足,有贯石穿云之势,流云裂石之响;姜聪长枪变幻莫测半隐半现,如飞龙在天之威,更见龙吟虎啸之态!

    主将杀得舍生忘死,麾下兵将各自奋勇拼杀,蜀军意图吃掉魏军,魏军好似一块石头般死死卡住蜀军喉咙,硬生生的没有半分退却。

    远方苟晞与司马植统领大军随后杀到,见乐广这边战得激烈顿时兵分两路杀来!苟晞跃马扬刀,一马当先,行至路半两支蜀军迎面杀来!这两支蜀军兵力不多,显示附近埋伏之部,闻声赶来助战的。

    被两万魏军一阵冲杀便各自不敌败去,苟晞杀退蜀军正要挥军突击,猛然想起道:“四方蜀军正各自赶来,此时不去冲击蜀军大营,更待何时!?”

    当下苟晞改变目标,派人通知司马植接应乐广,吸引蜀军会战。自己则再次分兵两路,看看三四里外灯火通明的蜀军大营,不做声响的杀了过去!

    ……

    前方大战将至,司马虓带着三千余人屯驻在后方营寨中负责看护粮草辎重,心中很是不爽。

    自己不过是心情郁结而已,正是需要大杀四方发泄怒气。可兄长偏偏以此为借口让自己留守大营,赌气之下索性应允。虽然也是还了兄长一击,可结果却是自己留在这里无所事事,心中闹腾起来着实难受。

    独自在帐中饮酒,脑海中不由得浮现那蜀将上官凖单枪匹马杀败自家军队的景象,心中恨意丛生,牙关紧咬。

    便在此时营外有副将通传,虎牢关派人前来通传书信。司马虓扬声请入,心中又是想起那可恶的郝彦与严震,一脸凶象的望着虎牢关来使,把那使者吓得一个激灵,几乎跌倒在地……^-^138看书網(www.13800100.com)無彈窗閱讀^-^

    第三百零七章 内外交困(下)

    更新时间:2013-01-24

    初生牛犊不怕虎,初生的老虎又有何惧?

    姜聪力战乐广,二十回合一过便占据上风,长枪好似流光银龙穿梭在乐广左右,那披头散发的乐广一副气急败坏的架势,当真是有些遮拦不住了。

    谁能想到不过是姜维的孙子辈,竟然有如此犀利的枪法?所谓虎父无犬子,将门之后便是如此。

    这一处激战,把四周的蜀汉伏兵皆是吸引过来,一股股的蜀军投身战斗之中,那乐广麾下不过三千来人,杀了一阵赫然发现折损过半。副将有心请乐广下退兵的命令,无奈被蜀将截住厮杀自身难保。

    便在此时魏国大将司马植纵马抡刀率领万余魏军杀入阵中,把一侧的蜀军冲散。

    “乐彦辅休慌,司马植来也!”

    声到,马到,刀到!

    刀风起,夹带盘旋呼啸之声迎头截住姜聪,大刀狠狠的一劈而下,气势十足。乐广在旁见了也是暗自叫好,总以为司马虓的武技在司马氏这一代中乃是首位,如今看来,这司马植的刀法不在司马虓之下,气势与临阵经验更是稳在司马虓之上!

    “吃我一枪!”心中盘算对于手中铁枪毫无影响,铁枪得到喘息之机,毫不犹豫的陡然疾刺,配合司马植刀枪合战姜聪!战场之上没有什么公平与否,有的只是成王败寇,生死论英雄罢了。

    “哈!乐彦辅徒有虚名,不过如此罢了!”姜聪同样暗惊司马植之武勇,同时也不忘出言嘲讽乐广。明明是自己的手下败将,此时此刻竟然与他人联手来战,就算名声在外,却不是正大光明之辈。

    长枪与大刀和铁枪先后交击,势头微微一滞后就没了踪影。姜聪打马退入阵中,扬声道:“这番算是尔等命大,有命留的下次再战!”

    阵势一开一合,蜀军与魏军短兵相接杀得激烈。那万余魏军的冲击力非同小可,蜀军的包围圈顿时被撕破数处,没了包围的阵势。而那些被冲散的蜀军不是被魏军小范围的围杀,便是退到远处再行返回正面蜀军的阵势中投入战斗。

    毕竟蜀军乃是十几支部队组成的联军,并没有统一指挥的将领。围住乐广还算简单,一旦遭遇过大的压力便难以思想统一,行动划一了。

    “为何没见苟道将?”杀退姜聪,蜀军也跟着退了下去,乐广环顾四周不由问道。

    司马植提刀指道:“蜀人退而不乱,走而不远,必是纠集兵力,我等奋力冲杀,如此苟道将方有可乘之机!”

    “原来如此……倒不失为是一招妙手……儿郎们!跟我杀啊!”乐广横枪马上,微微点头说道。对于苟晞的做法自己也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想要苟晞那一路轻松些,自己这一路便要辛苦些。

    撕下旌旗束住散发,乐广哈哈一笑不理司马植在,带领近千部署冲在前方,放马杀入蜀军阵中!

    “乐彦辅颇有名望,今晚受辱如此……知耻而后勇!哈哈哈哈,杀啊!”司马植微感担心,旋即又是放声大笑,战场之上谁人不死?想得多不如做得多啊……

    铁枪横扫又是蜀将翻身落马,乐广面容肃穆铁枪一刺一挑颇有节奏,说是冲杀却是冲得坚实,说是奋战不如说是杀戮!寒夜寒风,寒枪热血,一股股的热血喷洒脸颊,乐广无动于衷,双目视蜀军兵将如无物,眼中唯有一人——姜聪!

    蜀军各有所部,如今融合一处做战一时未能贯通,乐广杀来的正是时候,切中了蜀军各部人马统一指挥前的要害之处,顿时让蜀军只能各自为战,在整体战略上无法形成一致的走向。

    姜聪指挥属于自己的兵马不断列阵作战,同时也注意到不远之处的乐广。短短时间内两次交手乐广皆是败绩,此时气氛迥然不同,萧杀之气预示着第三次的交手绝不简单!

    “屡败屡战,也是少见之辈,乐彦辅名不虚传也!不过战局稳定之前,不宜与其纠缠。嗯……”

    虽说是初次上战场,姜聪仍是冷静非常,看出眼下局势在于蜀军要顶住这一路的魏军,否则被其杀到营寨后方,便有了与杜预人马汇合的希望。有希望的人,与绝望的人简直是云泥之别,怎可让魏军博取一线生机?

    有乐广舍命开路,魏军一路冲杀甚是顺利,司马植指挥魏军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不忘顾及后路,并且派出由了斥候侦查战场四周,以防蜀人援军杀来。此处靠近许昌,但外围都是蜀军,何时加入都不稀奇。

    蜀汉并非没有援军,只是援军行动之前就发现了事有蹊跷。乐广与司马植的大杀特杀诚然吸引人投入战场,可有一支魏军竟是利用这个时候全速冲向许昌战场,沿途两三股蜀军一触即溃,竟是拦之不下!

    魏国大将成梁以双刀开路,麾下五千魏军初时不见声响,连续击败两三股蜀军后暴露了行踪,便是鼓噪前进!鼓声伴随高昂的口号声响彻夜空,高涨的气势让每一名魏人心潮澎湃,血脉沸腾,进入了最佳的作战状态。

    “放火!”

    成梁马速不减,双刀一挥,背后早已准备多时的弓箭手一个个的射出火箭,把附近的草丛树林都是点燃。火势或许不大,零零星星的被点燃的也不算多,但因此照亮了四周的环境,看清了蜀人埋伏不成仓惶的退去。

    “盾牌手!”

    勒主战马,成梁大喝一声弯弓搭箭!一只箭矢迎着数百箭矢逆射其中,对面领兵的蜀将不妨如此,登时中箭落马而亡!

    操持橹盾的魏兵适时的来到成梁与众军身前,以一人多高的橹牌挡住了劈头盖脸的箭矢,当当的响声不断,以肩膀抵住的橹牌不为所动,屹立在魏军身前好似一道难以跨越的屏障。

    “放箭!”

    “冲!”

    连续两道命令简洁有力,成梁双刀左右分开一指,身后无数箭矢腾空而起!带着火苗划过夜空之中,月光之下带有几分凄美感,随后便落入蜀军阵中。同时一队精锐步兵与一队刀斧手兵分左右,以近乎自杀似的战法杀向蜀军!

    “乱了,随我来!”

    成梁肩膀上插着半截箭矢,可一副神情专注于面前的战局,若无其事的指挥着,冲杀着。蜀军被魏军的战法一阵折腾,已然乱成一团,魏军主力趁机投入战斗,几乎是片刻之间,蜀军便败下阵去。

    一阵接着一阵,越来越多的蜀军意识到这一路魏军的重要性,开始聚集在附近前来围杀。成梁麾下的魏军在屡屡交战中不断折损,更是大量的杀伤对方,势头凶猛无比。

    但也随着战场的不断加深开始缓慢下来,趋于停步混战。

    聚焦于战场的两处,守卫的力量也分散于两处。正当双方杀得忘我之时,一直潜伏未动,绕道他处的苟晞一双眸子发亮,看着远端的火光,人影,呆呆得怔住了……

    ……

    “哼!一个虎牢关还不够你家将军操心么?竟然想动我的主意!”司马虓拍案震怒,一身杀气迅速扩散,整个营帐之中一时如同冰窖!

    那虎牢关的使者乃是奉命而来,对于司马虓与郝彦等人的过节如何得知?见状不由得腿打哆嗦,怯声道:“我……我家将军如此交代,小的……小的不敢啊(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