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惊雷入汉 > 惊雷入汉 第 221 部分阅读

第 221 部分阅读

    海外诸国气候各异,派出使者多有水土不服者。陛下龙体方有好转,此刻发兵怕是不妥。”姜维轻描淡写的说道。

    听出姜维话外之音,刘禅颔首表示赞同,不觉叹息道:“水土不服不容忽视,若是出兵必用大军,朕亦有此顾虑。但海外诸国虎视眈眈,以谦卑之态贪我大汉富庶,真乃后患无穷也!”

    见陛下如此言语,姜维心中也是思索不断。以夷制夷的办法已被海外诸国看穿,收买海外之人内乱各国的计划效果开始大幅度的减弱。这海外诸国到底是大国,不似当初的印州一般被汉人的驱虎吞狼之策搞得元气大伤。

    目前海外各国对于汉朝保持十分恭敬的态度,然面具下面的贪婪同样是清晰可见。汉朝有河北未曾收复,匈奴同样等待汉朝发生变化希望得到进军中原的机会。这也是为何太子刘动冒险试探刘渊的原因所在。

    与其等待真正的危机到来,不如示弱的引胡人来战。无论结果如何,以汉朝的强盛来对战准备并不充分的胡人,胜算怎么看都要比胡人休养多年之后再战要大些。海外势力以及河北的匈奴,必须要先行打击一方,才能有足够的空间针对另一方。

    所谓有盛必有衰,强如大汉也没有能力顺势将河北收复。若是百十年后汉朝逐渐下滑,而蓄势待发的匈奴与海外列强同时来犯,岂非是灭顶之灾?刘禅也好,姜维也罢,怕的都不是匈奴与海外列国,而是怕自己百年之后,国家会逐渐没落。

    这样的担心或许有杞人忧天的味道,但在汉帝刘禅与大将军姜维的角度上看,无疑是长远的考量。

    既是在二人尚未百年之前,要找到一个办法能够奠定汉朝强盛的格局,海外列强以及匈奴削弱的事实。如此一来只要历代的君主不是十分软弱,汉朝便有足够的本钱压制这两大强敌!

    姜维淡淡的说道:“海外之人有我大汉盟国亦有敌对,善加利用,因势利导,可使大汉立于不败之地也!”

    眼中一亮刘禅喜道:“伯约与朕所思相同,只恨时间尚短,国内之人甚少溶入海外各国。”

    二人正议论间,襄阳太守庞稷快步而来,施礼道:“襄阳太守庞稷拜见陛下,大将军,印州郤大人遣人送信,请陛下过目。”

    侍从接过信件呈给汉帝刘禅,刘禅瞳孔一张,只见那信件的火印便知乃是十万火急之事!

    “哼!来得倒是时候!”汉帝刘禅看罢信件随手交给了姜维,拍案怒道。

    姜维见刘禅模样心中料得几分,读罢信件不觉道:“想不到海外诸国竟有串联,此番动态乃是开战之意,这般时机真是恼人。”

    “动儿初掌兵权,统帅三军,朕一时放心不下,何人能解朕之忧?”汉帝刘禅毕竟身为人父,太子刘动第一次调动这般规模的军队,如此规模的阵仗身为父亲的刘禅自然是放心不下了。

    姜维闻言便要起身请命,刘禅摇头道:“朕一旦南下中原还须大将军坐镇,大将军乃是朝廷支柱不可轻动也。”

    “想不到北方刚刚布下天罗地网,南方竟也有了动静,如此巧合实乃天意也。”姜维闻言苦笑摇头道。

    汉军的主力尽数北上,就是为了痛击来犯的胡人,但是此刻海外有了消息,海外诸国大有攻击印州等地的趋势。此时此刻汉帝刘禅与大将军姜维难以抽身,选拔一人代替刘禅坐镇印州便成为了关键的事情。

    刘禅也是笑道:“当年朕得大将军之助,方有今ri,局势岂非比眼下困难十倍?”

    蜀汉从川中发展到了今天,打下的地盘足足抵得上**个益州,甚至更多。这其中的艰辛与磨难可谓是历历在目。比起这些困难,今ri汉朝要兵有兵,要将有将,库府充盈,朝野和谐,难道还会有所惧怕么?

    姜维沉吟道:“杜武库军略极佳,又明陛下心意,有其前往必可稳住局势。”

    杜预如今乃是荆州牧职位,无论是在魏国时期还是身在汉朝,军政方面的见识杜预堪称是第一流的人物。更难得的是杜预在数ri之前还与汉帝刘禅以及姜维畅谈数次,对于汉帝刘禅的心思十分清楚。

    有这样的人物前往印州暂时坐镇,其效果未必逊sè于汉帝刘禅亲往。

    刘禅闻言深以为然道:“庞太守可去传杜大人来见。”

    庞稷闻言转身火速前往,虽然未曾看过信件,可听陛下与大将军之言语,显然是南方有了乱子。这种事情耽误不得,庞稷连忙前去传召杜预。

    刘禅与姜维刚刚交流了没有几句,忽而见襄阳太守庞稷面sè沉重的走了回来,身后还跟着一名少年姿容甚美,只是一脸悲戚。

    “庞大人何以回转?”大将军姜维见庞稷面sè沉重,急忙问道。

    庞稷与那少年跪在地上道:“杜公他……”

    刘禅见那少年面熟乃是杜预之孙杜乂,其人有庞稷背后闪出跪拜,竟是一身孝服,不由得身形一晃,犹如晴天霹雳喃喃道:“元凯……元凯怎眼过了!!?”

    “祖父于昨晚二更时分驾鹤西去,杜乂连夜报丧而来……”那美少年杜乂双眼通红,眼泪不断坠下,控制不住情绪竟是大哭起来。

    听闻杜预去世,刘禅心中一痛坐在当场半晌没有动静……一旁的姜维见了连忙使侍从上前捶胸导气,呼喊御医前来……

    第三百五十九 对阵沙场(中)

    月沉星稀,怪石嶙峋,高句丽山脉居多平原甚少,本就是不利于大军进驻之地。汉军一路退守,终是背水一战大败撤退,让后汉将士尚未有更换驻地之机会,便屯驻在山岭之中休整。

    后汉振威将军刘盛面红耳赤垂头丧气的在营中被后汉太子大司马刘和训斥不断,一干随军的文武见状皆是于心不忍,有二三人方才出言相劝,便被太子大司马刘和下令拽出营帐……

    汉军虽是在岸边大败,但最大限度的争取了时间,使得大部分百姓能够有时间被汉军船舰运送离开这危险的地区。而后汉人马猛攻之后除了击杀了大半的汉军外,不过俘虏了七八千百姓,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妇孺老弱不说,更有半数之众当场便被杀红眼的后汉兵将砍杀……

    太子大司马刘和统领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确实是威风八面,军功累累。然占据了高句丽的地域,得到的只是土地而已,百姓到现在只有三千多名老弱妇孺,这的来的土地又有何用?要知道塞外部族几乎与耕种毫无瓜葛,无论是河北的土地,还是刚刚到手高句丽的土地,皆是需要汉人以及高句丽来进行耕种的。

    有了土地,没有种粮食的人,这有什么值得欢喜?

    “请太子息怒,末将愿再征新罗,定要得到大批的百姓……”论及地位刘盛也是匈奴族中的一员大将,如今在太子刘和面前却是战战栗栗谁见犹怜。要知道若是没有立国之前,彼此皆是匈奴同族之人,分属不同的族群,就算你刘和火冒三丈,也没有如此训斥我刘盛的本事啊……

    刘盛虽然表现出懦弱的一面,唯唯诺诺的被人训斥,可在明眼人心中这已然算是不错的将领了。要知道有多少的塞外之人因为不适应权力体系的重新划分与管制,导致以身犯禁不是被杀头示众,便是流徙边疆。

    其中不少都是可用之人,但为了朝廷的威严与权力的稳固,不得不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刘盛当然也不忿这刘和一点面子都不给自己留,可想想自己若是顶撞又或是抗命的下场,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进兵数百里,相信汉人早将其他地区的百姓撤个干净,你去又如何?平地里变出活人么!?”太子刘和本就有暴戾的一面,如今的权力分配对他人可能说是不舒服,可对于刘和这般身处权力巅峰的人物来说,无疑是要比以往舒服多了。

    实际上权力的改革与分配,牵扯的不过是身处顶峰之人罢了,余下各个阶级哪个不是仰人鼻息,吃人剩下的呢?

    “太子所言极是,末将可派人前往查探……”振威将军刘盛说到这里,简直是yu哭无泪。丫的老子带兵一路披荆斩棘,遇到汉军如此顽强你刘和身为三军统帅,不舍得派出自己麾下的jing兵,反而接二连三的下死命令催促自己与汉军分个胜负。

    这样不知兵的统帅,如今又来指指点点,大言不惭,让人怎样说才好?

    “啊……你且退下,后方补给尚未完全抵达,此时进兵也是不能。”太子刘和想起军营里的饭菜与宫中的美食佳肴相距甚远,不觉感慨。

    一番折磨总算到了尽头,刘盛千恩万谢的离开了大帐,营中的文武见状也是松了口气。却听得太子刘和道:“四弟安排的补给几时能到?为何还没有消息?”

    为了追击汉军而连续挺进,也是时候安顿下来好生恢复一番。便在后汉兵马心安理得的屯驻在高句丽地盘上时,一只汉军早已盯上了这支后汉大军的生命线——粮道!

    便在高句丽屯驻后方六十里外,从辽东而来的运输队伍正在努力赶路。大军行进管你是骑兵,还是步卒只要有路便可通过。可军中的物资粮饷都是大车运送,对于道路的状况有相当的要求。

    前方的后汉大军追击汉人走得尽是辛苦路,后方的运输队更加的头疼,即便是流血流汗一时也难以跟上前军的进度。每ri行进的速度有限,夜晚也唯有在山中篝火搭营,护着车仗歇息而已。

    细微的破空声再熟悉不过,又是一批胡人斥候在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纷纷毙命。约有数千汉军分作四面八方用最为快捷的速度,隐蔽身形靠近后汉运输队营地。

    短促的号角声在夜空中一闪即逝,随之而来的便是汉军的全力搏杀以及胡人的jing觉反抗。即便能够在外围击杀胡人斥候,但如此规模的部队终究是难以掩盖行踪的。一名汉军校尉shè杀了胡骑,可也被那骑士在死前吹起了示jing的号角。

    嘈杂的叫喊声,慌张的人群,以及迅速起身结成阵势守卫车仗辎重的后汉军兵,将这支运输队的人员构成显示的清清楚楚。

    随之而来的,便是汉军的总攻!

    破晓时分,胡骑急急忙忙的前来报信,后方的运输队不知遭到何人的攻击,竟然是全军覆没!!

    太子刘和正想着后方大量的辎重到了,自己可以改善一下伙食,不想方才起床便闻此噩耗,又惊又怒道:“还能是谁!?一定是汉军!?把刘盛给我叫来!”

    闻讯而来的文武刚刚到了营帐门外,便听得太子殿下的怒吼,面面相觑间都是替刘盛捏了一把汗。昨天刚刚被太子劈头盖脸的好一阵骂,如今又是找刘盛出气,这样下去怕是不妥啊……

    与那传令的侍卫插件而过,几名文武入账劝道:“请太子殿下息怒,此事与刘盛将军无关,可速使刘将军引兵一探究竟才是。”

    “是啊,想来是小股汉人未来得及撤离,偷袭我军粮饷,只需大军一到必然尽数弭平!”

    “一派胡言!”刘和本也是想着压制火气,可不想这几个文武一番言语倒是火上浇油,怒不可遏的骂道:“追击汉军数百里,未能发现汉军藏身于后,这难道不是先锋之过?!护卫粮饷兵将不算jing锐,也是训练有素,足有两千人连一个都逃不出来,这是小股敌军!?一群废物啊!”

    几名文武本想替刘盛求求情,不想自己成为了替罪羊,一时间缩回身去站在两侧不再言语,一个个脸sè都是难看之极。

    等到刘盛入内,自有文武暗中递眼sè给刘盛,示意其不可顶撞。刘盛微微皱眉,抱拳道:“听闻粮道被断,怕是汉军别有巢||穴,末将愿引军前往一探!”

    “哼!刘将军你身为本太子大军先锋,本太子与父皇皆是对你青睐有加!如今汉军竟然是藏身他处,在本太子身后yu使我大军进退无路,这皆因为你不察之责!还有何话说!?”太子刘和想到后路被断,军中粮食有限,不自觉的打了一个寒颤,心中不无恐惧的说道。

    刘盛不悦道:“汉人偷袭我方粮道,此刻尚未行远,请太子殿下下令,刘盛必将汉人尽数歼灭!”

    “哈!戴罪立功么?不必了!来人啊,把刘盛押下去!”太子刘和见刘盛这厮根本不理会自己的质疑,不觉心中生疑道。

    卫士上前便要按住刘盛,然刘盛跟随刘渊多年统兵作战无数,自有凛冽不可冒犯之气,挺胸怒道:“我所犯何罪,竟敢如此对我!?”

    “哼!还不拿下!”太子刘和见刘盛双眼凶光大盛不觉更是恼怒喝道。那卫士不敢怠慢,顿时将刘盛按在地上。

    在场文武见了吓得连忙上前为刘盛跪地求饶,毕竟刘盛并无什么过错,更是先锋大军,军中的主心骨,怎能轻易的军法了事

    第三百五十九章 对阵沙场(下)

    太子大司马刘和见状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自己不过是要惩戒这刘盛一下,如何这些人如此抗拒?

    “你胆敢辱骂本太子,可知此乃重罪!”刘盛心思刚有晃动,不想那刘盛自持在军中资历甚老,竟是指自己为竖子,不由得怒火炽盛,戟指在地上挣扎的刘盛喝道。

    “想我当年追随陛下南征北战,立下无数功勋。如今黄口小儿无理便要夺我军权,将我治罪,我要面见陛下说个清楚明白!”刘盛虽是奋力一搏却也知其中关窍。这刘和虽然身为太子,看样貌品相并无挑剔,然其凉薄寡恩,御下无方,加之脾气乖戾,自居高位可谓是相当难相处的。

    以往刘和不过是族群的继承人,对于刘盛这匈奴一族的名将哪儿敢有半分的不敬?而今角sè变换,虽是职位不同,但变脸如此可谓是让人心寒啊。自己若不反抗,一旦被其军法从事,又或是离开这军营,怕是永无翻身之ri了!

    “一派胡言,本太子乃是三军统帅,有父皇所赠的宝刀为凭,哪儿来的夺权直说!?还不拉出去!!”太子刘和一听刘盛扯着脖子喊夺权,不由得脸sè一凛,说话间目光扫过跪在地上求情的几名将领,皆是与刘盛关系非比寻常之辈。

    几名将领正在苦苦哀求,听闻刘盛喊道夺权同样是人人面sè一变再变!后汉国家刚刚建立没有多久,虽然各族皆是拆散,但无法避免在一支队伍当众大家还是习惯xing的抱团。刘盛乃是匈奴族内的名将,虽然引兵在外,但匈奴各族的军队都是长期与其并肩作战,甚至受其指挥。

    太子刘和乃是三军统帅,此事毋庸置疑,但寻小错找机会拔出刘盛这样的军中宿将,借此来控制军权并非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刘盛位高权重若是如此轻易被撂倒,ri后真要是轮到自己被人如此削权,又当如何?

    “且慢!”几名武将不约而同的喝主拖着刘盛向外走的卫士,转身再次跪在地上道:“殿下请息怒,后方出现之敌军来历不明,以此定罪言之尚早,末将等愿引军前往一探究竟。若真是先前我军先锋侦查不周,导致好人混入我军后方殿下再行定罪不迟啊。”

    “是啊,汉人尚未走远若是追击必有收获。振威将军战功彪炳,深得士族爱戴,如此轻率处置怕是军心有变!”

    几人七嘴八舌的各执己见,但停在刘和耳朵中不过是一句话,放过刘盛!

    “你们……好吧!”太子刘和的脾气可是不让人的,尤其自己尊贵的身份远胜于他人,如何肯退步?但想到后方粮道被截断,军中士气已然发生了动摇,此时此刻若是硬要处置刘盛,真要引起了哗变自己岂非是死无葬身之地?

    看着几名文武拉着刘盛千恩万谢,刘和心中暗自骂道:“待我回去禀明父皇,看看你们到底是忠于刘盛,还是忠于我大汉朝廷!”

    “刘重听令!”刘和一挥手示意众人起身喝道。

    一粗壮的汉子抱拳道:“刘重在此!”

    “本太子分你一万人马立刻去查明粮道被劫之事,务必保护粮道,催促后方钱粮督运!”太子刘和手中不过是三万来人,一张嘴便分出了三分之一的兵力。那刘重在军中不过是一个偏将而已,只是因为属于刘和的系统,因此被带来这里捞取功绩。不想太子如此重用自己,刘重一时兴奋无比。

    太子刘和见刘重处于亢奋状态不觉加重语气道:“此番护卫粮道必有一番苦战,各营将士要jing挑细选你可明白?”

    那刘重闻言连连点头,却见太子刘和锐利的眼光紧紧盯着自己,心中一震明白了太子暗中所指道:“末将清楚,请太子殿下放心!”

    “好!速去!”太子刘和见刘盛等人yu言又止的样子不愿多生事端急忙催促道。

    出了营帐刘盛怒容满面的道:“那刘重只不过谄媚之徒,一介莽夫,将大军托付此人,焉能不败?”

    “我等也知将军委屈,但太子殿下怎么说都是太子殿下,方才将军在营中那一番话若被陛下得知,对将军实属不利啊。”有将领在旁劝道,自己也是看不过刘和飞扬跋扈唯我独尊的样子,可人家的身份地位摆在那儿,自己就算是如何拼命也只是供人驱使罢了,心中有气,话却是不敢乱讲的。

    刘盛不满道:“既已分兵前往,便当大军随后而行,焉有粮道被断,反而在此地悠闲度ri的道理?这般无谋之辈拖累三军,对军中之事指手画脚,待返回邺都,我必与陛下如实禀报才是!”

    其他将领苦笑道:“将军所言我等皆是明白,可我等为将军求情,已被太子殿下视作将军之人,否则领兵出战何以用一个未经磨砺的粗人,而不用我等呢?”

    “说的便是,若是没有遇敌还算好的,否则……哎,可惜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

    正说话间忽而两名将领前往打探消息回来,脸sè沉重的道:“那刘重所点兵马皆是我等此行统御部署,看来太子对于我等戒备心甚重,此事若不解决怕是……”

    后汉一干将领无形之中与太子刘和分成了两派,而太子刘和的心腹将领刘重却是乐呵呵的带着一万人马赶赴战斗发生的地点。

    山石焦黑,草木尽焚,昨夜攻杀之地,如今不过是满目荒凉,尸首遍野罢了。后汉军士寻觅半晌也不见汉军踪迹,或者说汉军此刻早已远遁,后汉人马来得过于晚了。实际上太子刘和与刘盛一番折腾,便耽搁了不少时间。而刘重点兵又是浪费许多时间,汉人如何还留在此地等着攻杀?

    山风吹奏,杀机暗伏,山野间弥漫一股不知名的杀气,缓缓笼罩四周。刘重并无察觉,指挥兵将一番搜查之后,数百车仗竟然是焚烧一光,连点滴粮食都没有剩下。

    “汉人胆小如鼠,偷袭之后立即撤走,实在是可恶啊!来人啊,回报太子殿下!”刘重见继续搜索也是无助于是,于是下令道。

    后汉兵将纷纷下马搬运尸体就地掩埋,这道路乃是运送钱粮的毕竟之路,自然不能够让烧毁的车仗以及尸首阻塞。未曾遇敌让人气馁,后汉兵将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搬运同袍尸体,一时失去了戒备——事实上当找不到汉人行迹时,这刘重便没有再次派出斥候活动。

    却不知汉军留下的眼线在观察后汉人马行动之后,悄然发出了讯息,无数汉军正从远道而来。

    杀声骤起,无数汉军返身杀回,淬不及防的后汉人马在汉军的攻杀之下丢掉同伴的尸体,抽刀迎战,奈何阵列不整,军心混乱,一时死伤无数。

    刘重见状连忙呼喊兵将四面迎战,奈何形势紧迫兵将处于混乱之中有心迎战也是被自家的人马扰乱,一时难以整军迎敌!

    “此等庸才也能领大军,胡人开国称帝,不过笑谈耳!”远端高地之上数百骑簇拥着蜀汉大将姜胜观战。

    大将张桐在旁笑道:“将军改道而行,提前登岸绕击敌军之后,相信刘和此辈定是难以想象,但我军粮饷有限,此战之后怕是便要回转了。”

    原来姜胜在得到高句丽的传讯之后立即点兵登船出海北上,但并非是前往高句丽东方的港口救援,而是中途改道寻一偏僻出靠岸。姜胜率领汉军一路穿山越岭,其用意乃是袭击入侵高句丽后汉人马的后方。

    那高句丽虽然地处偏僻,可临海之地甚多,汉朝水师有诸多登岸之法,可以无需港口停靠,自然选择有利于施展战术的地点登岸了。胡人不懂水战,一心追杀高句丽境内的汉军,却不知分兵守卫沿岸小心行事,于是被姜胜钻了空子先是断了粮道,又设伏攻击刘重等人。

    姜胜目光如电审视战场道:“胡人乃是jing锐,不过指挥无方耳,我军人少不可久战,速随我攻之!”言罢数百汉骑冲下高地,杀奔战场而来!

    后汉统兵将领刘重未必是称职的主将,至少以其能力不足以指挥这万余士兵作战。但胡人此行的军马却都是jing锐,指挥系统混乱,突然遭遇袭击的状况下仍有不少将领能够聚集部分兵力聚拢一起厮杀,无形之中增加了汉军的战斗难度。

    “胡人统御无方,其将必弱,擒贼先擒王,随我来!”一声大吼,姜胜纵马舞枪冲入战阵之中,手中长枪犹如暴雨狂泻,红缨挥洒,所到之处胡人惨呼跌地,纵然jing锐十分也是不堪一击!

    张桐等诸将抡刀在左右护持,数百汉骑好似流星闪电插入战场之中所到之处望风披靡!那胡人兵马并非不知拦截这一支汉军,奈何各自为战彼此少有联系,难以形成有效的阻力。

    “哪里来的汉人,给我杀!”刘重粗人一个,见到中伏急火攻心正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指挥时,见数百汉骑奔着自己杀来,终于找到了宣泄口一般的吼叫着,挥舞大斧带着身旁千余人拥杀上去。

    “不知天高地厚,无脑之辈!”看到对方主将不退反进的奋勇杀来,姜胜冷笑一声心中甚是寂寥。这般形势还不退兵,也不突围,反而迎面杀来倒是替自己省了时间免去许多手脚,但如此蠢辈就算胜了却也显不出自己的手段啊。

    斧势如狂涛巨浪澎湃无比,迎面斩下威势十足!刘重张牙舞爪,狰狞狂喝的奋勇砍下,却见一道白练以难以言喻的速度穿过自己的斧势,恐惧还没填满心胸,但觉得胸前一痛,喉咙一甜鲜血狂喷飞到半空中坠地而亡……

    “杀!”姜胜挑杀了胡军统帅一声厉喝纵马杀入人群中,一时间血腥纷飞,如同虎入羊群一般势不可挡!

    主将落马余者无心恋战齐声发喊四散奔逃,胡人各部将领还在拼死迎战,听得主将死了就算有心迎战也是独木难支,难以力挽狂澜。

    数十里之外的后汉大营中,忽而传来前方人马遇袭的消息,太子大司马刘和不觉呆坐营中,不知所措。

    “这……有多少汉军?”好一会儿功夫刘和才勉强平静心绪问道。

    “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皆是汉军,请殿下速速增派援军啊!”跪在地上的斥候等了半晌也没得到增援的命令,不觉得急声道。

    异样的语气并没有引起刘和的注意,显然这后汉王朝的太子殿下心思并不在此,但闻其道:“附近可有路途绕行退兵?”

    “太子殿下,前方兵将正在死战,怎可绕路退兵!?”两旁的文武听了差点没被气晕当场,连忙上前谏言道。

    刘和闻言脸sè一沉,面露不悦道:“汉军势大,我军无粮,军心不安之际如何交战啊?”领兵打仗刘和并不是初哥,自忖自己说的在理,看待一众文武的眼sè都是有所不同了。

    刘盛强忍怒气鞠躬说道:“正因我军无粮,大军忍饥挨饿,绕路行军必然崩溃。汉军虽占优势,但我军有万人在彼奋战,想来足以拖住汉军。此刻只需鼓动大军前去交战,必可一鼓作气大破汉军,由此路撤走也可得后方运输队伍救济,请太子殿下明鉴啊!”

    太子刘和闻言沉吟不语,似乎有些踌躇之意。有文武官员见状互使眼sè纷纷上前道:“刘盛将军言之有理,恳请太子殿下宽宏大量使刘将军戴罪立功,为大军开路。”言罢众人也是把眼sè使给刘盛。

    要知道太子刘和差一点便把这军中宿将给玩死,此刻军中将领皆是站在刘盛一方,前去与汉军交战如何能够不用这些人?可双方已经有了仇结,一时之下太子大司马刘和自然心中盘算进退无措,不知该否派刘盛等人领兵作战了。

    见大家皆是给自己眼sè,刘盛何等人物?一声叹息上前再道:“汉军如此势大,定非高句丽守军所留,眼下军情危急,生死存亡皆在太子殿下掌握之中。刘盛脾xing刚烈,多有顶撞,还望太子殿下能够不计前嫌,准许末将领兵出战。我刘盛对天发誓,就算豁出xing命也将太子殿下安然无恙的送离险境!!”

    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刘和也是顺着台阶下,起身拉起刘盛双手道:“本太子一时误解将军,实乃不该也,望将军看在父皇与国家面上杀敌立功!”

    先前将帅失和导致了刘重被汉军伏击,如今即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冰释前嫌,可将帅和睦的假象总算让后汉人马有了主心骨。太子刘和有了足够的台阶,自然听从刘盛的建议大军拔营而起,前往救援刘重。

    “前军中伏苦战乃是期盼援军,援军不在于多而在于速,使骑兵在前疾驰援助可按众军之心也。余下人马分作三批行进,末将率领jing锐步卒飞奔前进,作为骑兵后援力求一战击溃汉军;太子殿下率领中军缓缓前行不可过于靠近战场,此保太子殿下安全;军中辎重所得百姓行动迟缓,留下数千人马看管缓缓殿后即可。”

    想起刘盛的安排,太子刘和在中军的簇拥下心中稍有安定,心中倒是有了一丝后悔。这刘盛虽然算不上是智将,但绝对是一名能征惯战的将领。自己一时冲动与其闹翻实在是失算,实际上若是能够拉拢刘盛,自己ri后征战建立功勋把握岂非更大?

    “我乃堂堂太子,如何能够与这刘盛低头呢……对了,待回朝之后寻父皇做和即可啊!哈,有刘盛随我征战,可高枕无忧矣!哼!也可以其牵制刘曜这个家伙!!”想到这里太子刘和面上几分得意神sè浮现而出,身旁的文武见了都是面面相觑,不知这个环境下还有什么值得得意的事情……可碍于身份地位,以及刘和的脾xing却是无人敢问。

    铁骑狂奔,迎面而来的却是残兵败将,只见万余胡军此刻突围的不过五千来人,各个衣甲不全披头散发,甚是狼狈。

    后方的刘盛闻讯急忙催促大军前去索敌,奈何汉军在得了便宜之后竟是搬运草木放火阻塞道路,跑的没了踪影。中军的太子大司马刘和见前方浓烟滚滚,吓得不轻连忙派人询问,等听闻自己的爱将刘重在战事一开始便被汉将所杀时,不觉惊愕当场……

    征讨高句丽甚是顺利,然全胜之后却被汉军突袭前后折损粮饷兵力,可谓是得不偿失。高句丽的土地是足够大,可三千多名老弱病残的百姓到了辽东,沿途死掉的竟然过半。说到底还是太子刘和戾火不消,以虐杀百姓为乐导致的。

    对此军中文武官吏皆是守口如瓶不敢透露,只是这不敢透露不过是针对当今的后汉皇帝刘渊罢了,出征的将士以及辽东幽州的官吏对此都有耳闻。一趟远征得到的不过是不能劳作白白消耗粮食的千余人,而且前后折损了近七千的jing锐,这算是胜利还是失败,也只有等待后汉皇帝刘渊来评判了。

    第三百六十章 易与之辈(上)

    黄河入海口处,无数汉朝水师战船扬帆破浪逆流而行源源不绝的驶回黄河。河北胡人果然利用汉朝水军守御能力锐减的这一时机,让汉朝水军又是兴奋又是敬佩。监国太子刘动可谓是料事如神,又或者说是赌对了胡人皇帝刘渊的心态。

    北上前往高句丽的战船其实不多,不过是每ri往返于附近的海域,引胡人注目罢了。留下做幌子的船队每ri与胡人缠战,即使胡人相信了汉军疯狂北上的现实,又可借此来消耗胡人派出来牺牲的水军——要知道胡人根本不会驾船,消耗掉的水军皆是河北汉人——而河北汉人又有所少能够掌握驾船技术的呢?

    又或者说,在如此疯狂的消耗之下,河北汉人还会为了粮食与官禄而选择加入胡人的水军么?

    高句丽已然被陆机决定放弃,兵力不足又有数万百姓在彼的状况下,既无坚固的城池,又没有足够的战力与胡人在地面上持久战并不明智。这一点陆机的想法与监国太子刘动不谋而合,待双方交换意见时,陆机的战略安排早已布置下去许久了。

    高句丽的军民全数退回倭岛,而北方悄然聚集的战船同样也是在倭岛屯驻,并且负责物资兵员的运输补给。高句丽,百济,新罗等地临海之处甚多,汉人不过是挑选了几处早有开发,或是地理位置极佳之地修建港口罢了,并不代表在其他的地点无法登岸。

    有足够的兵力与战船补给,便可以随时对留在高句丽的胡人兵马进行突袭。夺回高句丽,还是在高句丽的地盘上消耗胡人的兵力,无论是那样的战略目的均可以轻松达到。为此陆机亲自前往倭岛负责反攻的筹划,而青州的兵马也抽掉了半数之众。

    大量的汉朝水军亢奋无比,胡人名震天下,令人胆寒的铁骑在黄河水面上根本不足为虑,甚至是不堪一击。试想正在运输兵力补给的胡人战船,突然遭到大量汉朝水军的攻击,本就实力悬殊的双方,战事怕是绝对一边倒的景象。而停留在黄河南岸的胡人兵将在这一刻等于是没了后援,孤立于中原大地,等待他们的又将是何事?

    黄河流域的战事几乎是可以想象的,却也是超乎想象的……

    便在汉朝水军汹涌而过之后的夜里,在夜sè掩护之下大批后汉战船悄出发,在远离汉朝水军戒备的区域后竟是径直出海,一路南下!

    ……

    白马坡

    汉军准备就绪见胡人登岸稍作抵抗便缓缓撤退,留下空间给敌军使用,并且施放烽火狼烟向四方示jing。

    然胡人步卒登岸之后,竟也是不顾四面八方不断倒退的汉军,反而是在四周排下阵势保护战船登岸之地。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的胡骑纷纷登岸……

    牺牲了大量的战船来吸引汉军的火力,加上汉军有意留下的空隙,胡人的运输船才可以偷袭白马渡口得手。海上的颠簸与风浪,以及攻击渡口的一番激烈战斗,都让不通水xing的胡人头晕目眩呕吐不止。

    实际上若是汉军此刻前来攻杀,大多数的胡人都是毫无还手之力,只是依靠可以勉强站立的军卒在第一批撑门面而已。看看汉军严阵以待没有前来攻击的意思,胡人放心下来更是呕吐不断,待晕眩恢复了几分方才纷纷上马列阵。

    骑士们顾不上恶心迷糊,奋身上了战马便觉得踏实了一些,眩晕感减轻的骑兵纷纷向着既定的目标出发,摧毁汉军的船坞夺取港口乃是首要任务!

    汉军大将翊军将军杨遵一路上汇聚了六七千兵马急匆匆奔赴沿岸查探动静,沿途所搜集到的情报让自己冷汗直冒,酒意也渐渐化为虚无。

    “胡人果然入侵,如此规模怕是倾尽全国之力也!太子殿下料事如神,是我疏忽了……”想到这里颇为汗颜,实际上自己以及大量的文武官员都因为太子刘动初掌国事而有轻蔑之心。并非是小瞧这监国的太子,而是把太子看做是陛下的傀儡而已。

    谁会相信汉帝刘禅身在襄阳对于国家的军政大事没有分毫的干预,而全是任凭监国太子刘动处置呢?要知道陛下杀掉的太子已经有两个了,虽说虎毒不食子,可陛下的继承人连续发生这样的事情,外界对于陛下的评价显然不会太好看……

    因此杨遵等人对于太子刘动先前的大量决策都是抱有怀疑的态度,实际上汉帝刘禅一步步走来近乎于无敌的形象足以震慑众人。如今换了一个人统帅群臣,无论刘动如何优秀,但比起刘禅的形象仍是远远不如的。

    “来人啊,将沿途所得情报速速报给后方各军不得有误!”想起太子殿下分派给自己的任务杨遵连忙把军令传下,继续率领人马沿途侦查。

    大军行进三十余里,沿途观察了一处小渡口以及一处船坞皆是被胡人占据,部分建筑冒着黑烟还在焚烧。汉人兵将见了人人愤怒便要上前厮杀,可杨遵却是谨遵太子的军令约束三军继续侦查胡人的动向。

    “继续向前乃是我军立阵之处,这方圆五十里之范围乃是留给胡人之用。但沿途所观胡人仍是一路向前……对于这般范围仍是不满足,这般的胃口倒是出人意料了。”杨遵能够在朝堂上出言顶撞监国太子,自视甚高乃是固有,但真材实料也是不差的。

    心中存疑继续前行,忽闻前方杀声震天,杨(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