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永乐大帝 > 永乐大帝 第 30 部分阅读

第 30 部分阅读

    由吞声一笑。    当年皇上俘虏火耳灰者时,正是这个哈三帖木儿手持长矛冲过去营救。    虽然没能成功,但哈三帖木儿这种骁勇过人的表现连皇上也为之侧目。    这样一个勇士的脑袋,居然只值一贯钱……

    巴特尔和火耳灰者相视苦笑。

    巴特尔问道:“你剃不剃?”

    火耳灰者摇摇头。    “我是带刀宿卫,打完这一仗就回京城,没这个必要。    ”

    巴特尔闻言说道:“我现在也可以不剃,反正打完这一仗还会回京城就读蕃学。    可我毕竟是有邑贵族,将来迟早还要回到草原上生活,那时却多半还是要剃头的。    ”

    “草原上的生活异常艰苦,哪怕是王公贵族,也只是不过是帐篷大点,柴火充足点。    每次遇到狂风、雪灾,即便是王公贵族也不能保证毫无危险。    这里繁荣得简直象塞外江南,将来就蕃之后,恐怕大多数辽东的有邑贵族都会找理由隔三差五来此消遣。    我大约也不能例外。    ”

    巴特尔摸着自己的脑袋,喟然叹道:“若不剃头,这颗大好头颅也不知道会被谁得去——战死沙场倒也是我辈所向往的命运,但如果没死在沙场,反倒被哪个宵小割去换钱,而且只换区区十贯钱,岂不是死不瞑目?”

    见气氛有些尴尬,钱成连忙举起酒杯。

    “来,来,别光说话,喝酒!你们也别嫌少……我这颗大好头颅,白送给别人都还不要呢!”

    VIP章节目录 第三十三章 树立榜样

    第三十三章  树立榜样

    十天很快就过去了。

    在皇上的调派下,在远征军抵达之前广宁卫便已囤积了大量物资。    花了两天的时间,将相应的物资移装到车营所属的轻车上。    此外,一路行来很多轻车都有破损之处,因此这十天里也将那些破损的轻车进行了修理。

    收到征召令的有邑贵族们也全部抵达。

    当初接到征召令时,兀良哈郡王表示愿意提供五千骑兵,泰宁郡王和惠宁郡王均表示愿意提供四千骑兵,可皇上却只要求他们三家一共只提供三千骑兵。    世上很多事情都是拧着来的。    如果朱棣要求的数额超出了朵颜三卫所能承受的底线,那么他们多半会找出各种理由推脱——严重的时候,他们甚至会产生反叛的心思。    如今他们自愿提供一万多兵马,朱棣却反过来只要求他们提供三千骑兵,结果三位郡王便产生了这样的联想:是不是大明朝有必胜的把握,所以限制他们派出的兵马数量,免得分走太多的军功?

    有了这种想法后,朵颜三卫的三位郡王对于派兵一事更加热切了。    可朱棣咬定了只让他们派出三千骑兵,多一个也不要。    三位郡王沮丧之余,对这次战斗竟是莫名其妙地产生了必胜的信心,因此纷纷派遣自己的子侄率领精锐的部众出战。

    其实朱棣对于这次战斗倒不是说有什么必胜的信心——尽管他开了金手指让火枪达到了十八世纪的水准,又发明了手榴弹、迫击炮这样地大杀器。    而且还借用了戚继光的车营防守、骑兵追击的战斗理论,但这所有的一切毕竟没有经过事实的检验。

    所以说,朱棣确实有信心,但这个信心却并非百分之百。    之所以拒绝朵颜三卫派出更多的骑兵,是因为朱棣并没有在草原上与鞑靼人进行一场骑兵会战的打算,因此带更多地骑兵完全没必要。    深入漠北需要消耗的粮食可不是小数目,而骑兵消耗地粮食更是步兵的数倍。    带多了不必要的骑兵。    反而会使粮草的消耗超过预算。

    朱棣拒绝了朵颜三卫加派更多骑兵的好意,然而辽东汉籍有邑贵族们却被允许参加了这支队伍——表面上说是允许。    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命令,因为朱棣专门为此下了密旨。

    周武、赵武等有邑贵族也来到了广宁。    他们来此并不是因为接到了征召令,而是因为接到通知说,朝廷对他们上次战斗中的表现很满意,决定给他们授勋,所以周武等人便过来了。

    到了广宁之后,周武受到了神机营提督金铭地召见。

    周武进了大营后。    发现营帐里只有金铭一人,行过礼后正暗自奇怪,却见金铭肃然而起,南面而立。

    “有旨意,”金铭严肃地说:“周武跪听宣旨。    ”

    听了金铭这么一句,周武当时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一年前他只是一个大地主的庶子,连秀才都考不上,做梦都没有想过会有一天能够遇上这种场面。

    好半天之后。    周武才勉强回过神来,面朝金铭跪下。

    该怎么回话呢?

    下官……可我不是官啊?

    学生……但我没有功名啊?

    小人……有邑云骑尉怎么能自称小人?

    许久,周武才颤声答道:“辽东有邑云骑尉周武,恭聆圣谕!”

    听着听着,周武终于放下心来。    圣旨里的话都是肯定他在那次战斗中的表现,并且还将辽东地区皇帝直属的封臣交给周武代管。    这时周武一边听着圣旨。    一边回忆着从评书戏文里听过的关于接圣旨的内容。    当圣旨里褒扬奖励的话告了一个段落后,金铭顿了顿,然而周武却以为圣旨已经结束了。

    “万岁,万岁,万万岁!”周武自然不晓得圣旨地结尾应该是“钦此”两字,只是见金铭似乎说完了,便按着记忆里评书戏文所说的程序闹出了这么一出。    他得意洋洋地三跪九叩完毕正准备起身,金铭却急了,他之前也没干过传圣旨的活,没想到周武会闹出这么一出。    金铭赶紧道:“慢着。    皇上有话问你。    ”

    周武愣了愣。    心想怎么和戏文中说得不一样啊?

    “皇上问你,上次战斗时你受了重伤。    胆受伤否?”

    周武大声答道:“没有!上过战场杀过人后,我的胆子更大了!”

    金铭点点头,又道:“皇上告诉你,这次远征漠北,你可率众参加。    ”

    皇上这么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可以参加这次远征,其中到底有什么玄虚?

    见周武慢慢爬起来,向金铭打了一躬,然后兀自站着发怔,金铭暗叹道:此人有福!

    原来,朱棣组织这次北征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击败鞑靼人地主力军队,而是去草原扫荡一番。    既然是扫荡,那么烧杀自不用说,抢掠也不可避免。    然而鞑靼人除了牲畜外,根本没什么好抢掠的。    但是抢了越多的牲畜,则需要分派越多的人手管理牲畜——哪怕是使用俘虏管理牲畜,但俘虏也需要派人手监视不是?

    为了不拖慢大军的行进速度,除了留下少量牲畜食用外,恐怕大多数只能就地杀掉。    所以,朱棣便打算让一些非战斗人员跟随北征大军,军队一路抢,那些非战斗人员就一路将抢到的牲畜带回去。    为此,朱棣还特意将一万贯大明宝钞作为一年期无息贷款,让金铭转交给周武作为本钱——总不可能让军人拼死拼活地战斗,然后让周武他们免费获得战利品吧?

    这种事让普通的商人参与自然也是可以地。    反正在足够的利益诱惑下,商人的胆子未必比军人小。    但朱棣却决定将第一次扫荡地好处给周武。    这样做是为了树立一个榜样。    一个成功地榜样!

    朱棣深知,一种新事物想要获得广大百姓的热情支持,那便必须让第一个吃螃蟹地人赚个盆满钵溢。    这次移民辽东本来是好好地,可偏偏鞑靼入侵,结果导致辽东移民屯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所以,朱棣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只要让周武贩卖战利品地事情做成功了,待他带着大量的廉价的牲畜回去。    那自然可以发一大笔横财。    而且又因为随军行动的关系,周武还可以分得一些军功。    这样。    周武便能够更快地将自己的爵位提高,将领地发展壮大。    之后,周武便可以衣锦还乡。    万一周武本人对衣锦还乡不感兴趣,朱棣自然会再下一道密旨,命令他回到老家转一圈,让这种鼓舞人心的成功事迹被更多人知晓。

    金铭自然不知道朱棣的深意,但身为这次军事行动地主要负责人。    金铭却也可以大致估算出周武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所能得到的好处。    剿灭一个大型部落,所获牲畜就能够以万来计算。    即便只是剿灭一个中小型部落,所获牲畜也是数以千计。    这些牲畜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财富了,更何况周武还可以将之运到关内去。

    ……

    大军出发当天的誓师大会上,神机营提督金铭为一些辽东汉籍有邑贵族发放了勋章和奖励。

    不久前辽东汉籍有邑贵族曾经和鞑靼人发生过一次小规模战斗。    在这场小型战役中,辽东汉籍有邑贵族的部队损失率超过了三成,最终获得了惨胜。    因此,凡是在这场战役中没被人揭发贪生怕死或逃离战场。    均获得了铜质广宁战役勋章。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那支女直人雇佣军居然也人手获得了一枚铁质袍泽勋章。

    接下来便是杀敌勋章。    只有一个叫赵武的恩骑尉获得了铜质杀敌勋章外,其他人只获得了铁质杀敌勋章。

    最后所发的是一枚金质战功勋章,授予这枚金质战功勋章时,场下发出了嗡嗡地议论声。    战功勋章是大明帝国的最高级勋章,只授予出色完成使命的军人。    有邑贵族参加战斗可被视同于军人。    这一点倒没什么。    可获得金质战功勋章的获得者是一个叫做周武的有邑云骑尉,若是换成军中级别,顶多只算得一个中低级军官。    倒不是说金质战功勋章只能授给高级将领,但中低级军官或者普通士兵获得战功勋章有个前提条件,那便是必须有斩将夺旗或者在战斗中杀死大量敌人的个人英雄行为——难道说,台上那个貌不惊人地家伙竟然那么厉害?

    接下来,负责授予勋章的金铭讲述了周武的事迹,于是众人的疑惑渐消。    能够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这种表现也确实配得上一枚金质战功勋章。    见台下仍然有小声的议论,金铭对周武说道:“周武。    你把衣服脱了。    ”

    见周武神情扭捏。    金铭轻喝道:“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皇上说过,军人的伤痕就是最实在的勋章!”

    于是周武脱下衣服。    亮出了那满身的伤痕。

    那么多触目惊心的伤痕,其中至少有五道狰狞地伤痕可以算得上是致命伤。    见此情景,疑惑地也不再疑惑了,忌妒的也不再忌妒了,台下静得连根针落在地上也听得见。

    接下来,金铭又向周武发放了奖励:一柄寒光闪闪可以吹毛断发地宝剑;一匹神骏无比的御马。    在宝剑的剑身上,誊刻着“忠君卫国,忠心不贰”这八个字。    一开始朱棣曾经想过还加上“御赐”两字,但后来一想又觉得不妥:封建社会规矩太大,皇帝御赐的物品必须以黄绸包裹并保存好,那样就违背了将宝剑奖给受勋者的初衷。

    台下的士兵们望着那些挂着受勋者腰间的勋章,心中艳羡不已。

    获得铁质勋章者,其身份便等同于秀才。    也就是说,凡秀才所能享受的政治待遇,获得铁质勋章者均可享受。    而获得铜质勋章者身份等同于举人,可以与知县同席而坐。    获得金质勋章者更是不得了,能够见官不拜。    而且,凡是获得铜质勋章以上者,无论是否为官身,其父母妻子均可以获得不等的封号。

    誓师大会结束后大军出发,官兵们的士气被授勋仪式撩拨得极为高涨。

    金铭鞭子轻轻向后一扫,那马一纵便跃出去。    官兵们忙都紧随上来,整队人马像一团黑云,又像一股急速涌动的暗流,在昏溟苍茫的大草甸上绝尘而去。

    ……

    以人头换茶叶政策实施以来,兀良哈蒙古人固然对袭击鞑靼蒙古人充满了积极性,但鞑靼人也不是泥捏的。    被袭击过几次后,还没等鞑靼首领鬼力赤下达命令,各个隶属于鞑靼的游牧部落就已经自发地展开了血腥的报复。    你来我往,杀来杀去,结果兀良哈与鞑靼之间便形成了一条没有人烟的缓冲地带。

    过了缓冲地带后,神机营继续向西前进。

    对于中原的大军而言,主动进攻游牧民族最困难的地方便是在于如何找到敌人——若是被敌人主动攻击却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种事发生时总是敌强我弱。

    但是对于这次的扫荡部队来说,这却完全不是什么问题。    因为,同行的队伍中不仅有大量的兀良哈蒙古人,甚至还有投诚的鞑靼蒙古人。    那些鞑靼人对目标区域极为熟悉,作为向导那是再好不过了。

    游牧民族虽然居无定所,但也并非无迹可寻。    因为游牧民族放牧的地点附近必须有水源。    只要知道哪里有河流、湖泊,向着那些地方派出探子侦察也就够了。

    而且这支军队的探子也异常充足。    三千多蒙古骑兵,几乎每个人都能够胜任侦察工作。    因此,这支远征部队以车队为中心,方圆百里之内的风吹草动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只要探子回报某处发现部落,如果对方规模并不是很大,便可以派遣骑兵杀过去。

    步兵追不上游牧部落,但如果追杀者是由纯粹的骑兵组成,那么游牧部落的命运却注定会灭亡——若是抛弃牛羊等牲畜亡命逃跑,那么这个部落来年就会饿死;若是不抛弃牛羊等牲畜,却又如何能够摆脱骑兵的追杀?

    如果探子回报发现了规模极大的部落,甚至是发现了鞑靼人的王帐,如果人数不超过一万,那便整支部队缓缓压过去——步兵的行军速度固然比不上骑兵,但急行军时至少比迁移中的部落要快上一些,迟早能够追上对方。    而且,这支远征军也不必担心对方耍什么花招。    有着极为熟悉对方的兀良哈蒙古人以及投降的鞑子,对方即便是分兵逃跑也无法迷惑远征军。    因为蒙古人可以通过牲畜粪便判断出哪个方向才是大部队。

    如果目标人数超过一万,朱棣定出的指导方针是不去主动招惹。    毕竟这种车骑配合的战术攻击力并不是很强,主动攻击也没什么好处。    当然,朱棣也并不担心神机营会被鞑靼人轻松吃掉。    汉朝李陵能够以五千步兵抵挡十万匈奴人的进攻,那么以车阵作为屏障、以火枪和手榴弹作为攻击手段的神机营,怎么说也不应该比李陵表现得差吧?

    VIP章节目录 第三十四章 扫荡

    第三十四章  扫荡

    进入鞑靼人的控制区域后,第一天就逮住了一个小部落。

    这个小部落人数不多,男女老少加起来也不到三百人。    斥候发现目标后,立即回去报告。

    尽管这个小部落同时也发现了那名行迹可疑的斥候,可当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死神正在向他们打招呼。

    这个小部落并没有立即不顾一切地逃亡,而是一边派出骑兵追踪斥候的去向,一边召集正在四处放牧的部民汇合,整理行装准备迁移。    结果,半个时辰后,身中数箭的骑兵回到了部落。    这名奄奄一息的战士一进营地便从马上摔了下来,然后一边口里吐着血沫,一边以近乎呻吟的声音喊道:“快逃……快逃……”

    然而这个警告实在太迟了。    警告的话音刚落,便听东边地动山摇的喊杀声漫卷而来。    还没有弄清怎么回事,两千多兀良哈骑兵已潮水般涌了过来。

    整个部落立时乱成一团。    人们有的寻弓觅矢,有的抱头鼠窜,孩子哭,妇人嚎,虽然有几个眼疾手快的勇士骑上马悍不畏死地迎向大军冲过去,但这几个人却象是大海里小小的几朵浪花一样旋即被隐没在两千铁骑之中。

    火耳灰者手下的白发百户哈三帖木儿这些天来一直憋着一股无名之气——想着他的脑袋若是被猎头者割了却只能换一贯钱,这是他怎么也不能接受的。

    此刻,哈三帖木儿手持一根长矛一马当先直冲而入。    哈三帖木儿地部属们也是清一色的长矛,紧紧贴身簇拥围随,人人都像疯了似的,赤膊大叫着冲进去,哪里人多就赶上去劈刺剁砍杀得浑身是血。    这个部落提前查觉了不怀好意的窥探,但完全没想到会遇上这种大劫,其实和毫无防备也差不多。    被这一彪凶悍无比的铁骑杀进来。    一时连坐骑都被惊得四散逃开。    部落里正值壮年的男人本来就没几个,哪里经得住哈三帖木儿如此疯狂的砍杀?整个军营被兆惠肆意狂踏乱踹。    割麦子一般一倒就是一片。

    三千精锐骑兵在草原对上男女老少加起来也不到三百人地部落,结果显然只有一个:完胜!

    当大部队来到这个营地时,天色已近黄昏。    血红的太阳朝着地平线缓缓沉下去,整个大草原罩在一片金红地晚霞之中,象是是染了血色一般。    营地里一些仍然在焚烧的帐篷、大车等物正冒着烟,袅袅然融融然弥漫飘散在渐渐变暗的大草甸子上,看去有点神秘不可捉摸。    漫漫荡荡的烟雾中。    兀良哈士兵正在将尸体堆成堆垛成垛准备烧掉,附近的草地上己满是泛着红沫的血泊。

    钱成在武举会试中的策论中便有一条“屠杀立威”:对于那些胆敢骚扰中原地部落,攻破之后,凡是高于车轮的男性全部杀死,女性和小孩全部掠过战利品。    当他看到俘虏中还有一些青壮时,不由皱了皱眉,对主帅金铭悄声说道:“金大人,这些青壮怎么处理?”

    金铭睃了钱成一眼。    嫌他多事。

    和大多数人一样,金铭也以为钱成之所以能够成为是武状元是因为他在会试中的策论讨了皇帝的欢心,因此才能超过除笔试成绩外其他各项综合起来排名第一的盛世而一举夺得武状元。    前些时候金銮殿上发生的那场风波金铭自然也有所耳闻。    李贯最终落得个名裂身死的下场,显见皇上对于“以人头换茶叶”政策是极为坚持的。    但是对于“屠杀立威”嘛,皇上却根本提都没提。

    绝大多数臣子都习惯于揣摩上意。    金铭是藩邸旧人,以前曾数次随燕王出征与蒙古人作战。    那时燕王根本没有“屠杀立威”地习惯甚至是意图。    因此,金铭便认为皇上所看重的只是以“以人头换茶叶”,对于屠杀立威却不怎么感兴趣。    只不过钱成的策论里有这么一条,因此也不好对此大加批判。

    当然,金铭这么想也不是他的错。    历史上的永乐皇帝虽说五征漠北,但他确实对蒙古人非常宽厚。    哪怕金铭和诸葛亮一样多智近妖,也绝不可能猜出此朱棣已非彼朱棣了。

    不过,钱成此时正红得发紫,皇上让他成为武状元不说,旋即又提拔他当上了神机营的二把手。    因此金铭虽然满心腻味。    却也不愿意和钱成发生正面冲突。    正在这时。    却见不远处周武等人正在无聊地观看着战斗结束后地处理情况,金铭不由心中一动。    于是命亲兵将周武喊过来。

    “周武,你觉得将俘虏中的青壮杀掉好,还是将之作为奴隶好?”

    周武不由一愣,然后立即说道:“当然是让他们当奴隶好。    辽东的人力极为缺乏,让他们作为补充正好。    ”

    听周武说完,金铭大含深意望着钱成,暗想:现在你还能怎么样?坚持要杀掉青壮,不说兀良哈蒙古人会因此不悦,连周武等人也会反对。    你是皇上眼前的红人不错,可周武也是皇上准备力挺的有福之人。    你们两人若是产生争执,不管皇上最终会支持谁,反正我也只是看看热闹。

    钱成喜欢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而周武这个人虽说才当上有邑云骑尉不久,却颇有些天生的英雄气概,因此两人颇为投缘。    因为这个缘故,钱成不免有些犹豫起来。

    正在这时,一名双臂被绑的鞑靼人显然是个机灵的角色。    他冲到钱成面前连连磕头,用汉语哀嚎道:“大人饶命啊!上天有好生之德,我愿意作为奴隶……我不想死啊!我以蒙古人的荣誉发誓,一定服从强者地命令,绝不起反叛之心。    ”

    钱成虽说是第一次上战场。    但是看到那血淋淋地场面也没有什么不适。    只是君子不近疱厨,“屠杀立威”说起来只需要上下嘴唇一碰,然而此刻这名鞑靼人却就在脚下绝望地哀求。    偏偏这名鞑靼人还说得一口流利的官话,如果不看他地衣着外貌,任谁也不会当他当成鞑靼人。    因此,钱成却也硬不下心来。

    钱成忍不住叹了口气,最终没有继续坚持。

    这场战斗是由兀良哈人主导的。    为了激励兀良哈骑兵的士气,金铭下命战利品归他们自行商量分配。    成吉思汗时代。    蒙古人远征时也经常有商人尾随在大军之后,在战斗结束时收购战利品。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战利品的价格非常便宜。

    现在,兀良哈人可以将女人、不高于车轮的小孩和牲畜价格卖给周武等人,于是兀良哈人获得了容易携带地钱财,而周武等人则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了奴隶和大量牲畜,双方都觉得很合算。    因为带着俘虏和牲畜会跟上不大部队地缘故。    周武打算指派一些人明天就带着俘虏和牲畜回辽东。

    前期将战利品运回辽东相对安全,因为这时候鞑靼人还没有反应过来。    到了后期,当鞑靼人意识到有大军入侵时,说不定会就有战斗部队绕到神机营的后面去。    若是遇到了基本没有战斗力的“运输大队”,他们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    当然,这种情况下是越往后战俘和牲畜的价格就会越便宜——只要利润足够高,辽东的有邑贵族们还是乐意冒这种风险的。

    休息了一夜,第二天继续这样地扫荡。    有了第一天的开门红后。    远征大军的运气似乎不错。    连续几天都颇有斩获。

    抗战时期鬼子扫荡时,村民们可以往山里跑,往地洞里钻。    可是神机营在草原上肆虐的时候,牧民们却是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了。    现在正是草肥水多马壮的时候,骑兵一天能运动四百里。    如果鞑靼人的部落在半径五十里之内,那便派出轻骑袭击。    如果鞑靼人的部落离得较远,担心派出轻骑落入埋伏,那便整支远征军追过去。    虽说步兵一天顶多行军一百里,但这个速度已经足够了——如果带上牲畜迁移,牛羊移动的速度可比不上步行。

    第二天,剿灭了两个部落。

    第三天,在斥候地侦察半径边缘处发现一个部落的踪迹,于是追过去。

    第四天,晌午时分终于追上了目标。    歼灭之。

    第五天。    侦察半径内只有少量鞑靼人的游骑。    没有发现部落。

    第六天,还是没有遇上合适的目标。

    第七天。    再次在侦察半径范围内发现目标,追击。

    第八天,傍晚时离目标还有五十里,为安全起见,没有派出骑兵夜袭。

    第九天,中午时分终于追上了那个部落。    兀良哈骑兵出动,半个时辰后再传捷报。

    第十天,斥候纷纷报告说西面已被大股的游骑遮蔽。    以损失了数名斥候为代价,终于确认一股至少有五万骑兵的部队正从西面朝远征军袭来。    以轻骑进袭地速度计算,离远征军只有半天的路程。

    得到这个消息后,金铭立即命令安营扎寨。    敌人全是骑兵,逃跑是逃不掉的。    只能扎好营寨等待敌人来攻击。

    将近黄昏时,斥候来报:鞑靼人在五里之外立了营。    金铭点了点头。    鞑靼人奔袭而来,眼见没机会偷袭,自然也需要好好休息一晚才能发动攻击。

    知道鞑靼人的大军就在西面五里处时,神机营的战士以及一些兀良哈蒙古人自然免不了有些紧张。    这也是大战来临前的正常情绪——除非即将投入战斗的全都是那些死战余生的老兵。

    察觉出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金铭便携着几名亲兵开始巡营。    绕着营寨巡视时,金铭时而拍拍年轻士兵问问家常,有时碰到老部下便回忆一下以前在各次战役中的情景。    就这么转悠了一圈,营地里那种紧张地气氛便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所谓将是兵胆,只要当官地不怕死。    即便是身陷绝境时大头兵们也不会怕死——有当官地陪着,大头兵死了也会觉得值得。

    更何况,如今这种情况还远远称不上绝境。

    虽然在大草原遇上了比己方人数多出五倍地鞑靼骑兵,但神机营的官兵都是百里挑一精选出来的,人人都自视甚高,胆气甚壮。    再说,神机营所使用的武器也能给这些官兵们带来强烈的信心。

    若是用来肉搏。    火枪即便是上了刺刀也没有长枪好使,但整个营地都用轻车围成了一圈。    每两辆之间设拒马枪一架,填塞间隙,车架上下用棉絮布帐围之,并在车阵之前布置拒马、鹿角等物。    敌人的骑兵想要直接冲过来进行肉搏,那是想也不用想地——敌骑固然可以冲到营地前然后下马,步行搬开那些障碍,但神机营的士兵并不是死人。    手里地火枪也不是烧火棍!

    加入神机营后,官兵们进行了大量的训练。    火枪的射击速度固然远远不如弓箭,半个时辰里训练有素的士兵也只能射击四十次,但它的威力却绝非弓箭能够比的——两百步外的靶子,弹丸仍旧可以深深地嵌入木质靶子上。

    火枪射速慢地缺陷可以用其他远程攻击武器弥补。    神机营的士兵虽然全都使用火器,但附属于神机营的车营却有四千人,这四千人除了会驾驭马车,每个人都能够射得一手好箭——正因为这个缘故。    车营官兵的薪水也同样远远超过了大明的普通军户,只是略逊神机营官兵一筹而已。

    除弓箭外,神机营还拥有一次可发射32支、40支、100支火箭的“一窝峰”、  “群豹横奔箭”、“百虎齐奔箭”,以及可以连续两次齐射的“群鹰逐兔箭”。    这些火器发射后,那便是真正的箭如雨下。    正面冲过来地敌人,绝无可能躲过这种狂暴的打击。

    退一万步说。    如果敌人悍不畏死不顾牺牲地冲过来,那也不打紧。

    敌人即便不顾损失地冲过来,却仍然需要下马然后搬开障碍,这时便可以用另一种更为可怕的武器招呼他们。    这种武器叫做手榴弹,听起来没有震天雷那么威风,但它的威力却大得惊人。    只要打战前先套好陶制的弹套,点燃引线后将之往人群密集处扔出去,那时手榴弹会发出霹雳般的巨响,而陶制地弹套会变成一片片锋利的碎片四溅,能够把顶多只穿着皮甲的鞑靼人射成筛子。

    有了如此先进的火器。    神机营的官兵们自然底气十足。

    金铭、钱成等将领需要考虑的问题多些。    但他们对这次的战斗同样充满了信心。

    除了坚信敌人不可能攻破己方的营寨之外,以往最令人担心的粮食问题如今也根本不用操心。

    以往中原部队远征漠北时。    最大的难题便是粮食难以接济。    但这次远征部队却根本不用考虑粮道地问题——这次远征所需地粮食都随身带着呢!

    在不影响战斗力的前提下,步兵只能自行携带不超过十天地粮食。    也就是说,如果不配备辎重兵、民夫,那么步兵的战斗半径不能超过步行五天的距离。    骑兵虽然短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比步兵远,但由于骑兵所消耗的粮食是步兵的好几倍,因此在同样的前提下,骑兵的作战半径甚至还不如步兵。

    这支远征部队中骑兵步兵加起来才刚刚一万出头,车辆却配备两千。    以一辆轻车载重五百斤计算,其中两百斤装载火药、盐巴、调料等各种杂物以及少量的水,此外还可装载三百斤粮草。    出发之前,两千辆轻车共装载了六千石粮草,可以保证整支部队将近一个月的食用。    进入鞑靼控制区以来,又剿灭了大大小小的五个部落,缴获的食物也不少。    虽说大部分的牲畜都让辽东的汉籍有邑贵族们运了回去,但仍然留下了一些羊充作食物。    这些天来神机营一直在吃羊肉,吃得都有些吃腻了。    因此,轻车上所载的粮草竟然没有消耗多少。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是任何时候都正确的真理。

    鞑靼人反应也不慢,才几天功夫就发现了异常,然后迅速纠集了五万部队,并且在第十天就堵住了远征军的去路。    发现远征军需要花几天时间,将信息传到鞑靼人首领鬼力赤那儿又需要几天,然后调集部队堵过来又需要几天。    眼下神机营进入鞑靼人的控制区总共才十天时间,可见这次敌军必定是轻骑袭来——也就是说,鞑靼人绝不可能带足了粮草。

    这样正好,车骑联合作战欺负一下分散的部落还行,若是对上强大的敌军,那便会露出出守有余攻不足的弱点。    既然敌人急着结束战斗,那么金铭反倒不急了。

    在金铭想来,鬼力赤这次一举派出五万骑兵,肯定认为可以轻松消灭一支总人数只不过一万出头的军队。    也就是说,鬼力赤不会有长期相持的准备。    那样,只有敌人的五万骑兵不能在短期内攻破神机营的营寨,那便只能黯然退去。

    退一步说,哪怕鬼力赤是个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既聪明又一生谨慎的人物,在派遣五万骑兵的同时还派了人马运送粮草以供长期作战,那也没什么关系。

    普通的营寨不能移动,但车阵却可以移动。    若是出现了鞑靼人竟然准备长期相持的状况,那么车阵徐徐后退也就是了——只要鞑靼人啃不动车阵的乌龟壳,神机营就可以一直慢慢退回大明的控制区域内。

    想来想去,金铭怎么也想不出即将来临的战斗会有什么危险,于是安然入睡。

    VIP章节目录 第三十五章 初显火器威力

    第三十五章  初显火器威力

    安下心来的金铭一夜好睡,呼噜儿鼾声如雷,小半个营地都听得见。    士兵们不仅不觉得这鼾声吵,反而在听过这鼾声之后,睡得更加安心了。

    第二天一早,鞑靼人的大军便出现在大营西面。

    鞑靼人没有包围神机营,因为包围对于草原上的民族而言没什么必要。    鞑靼人若是无法攻破营寨,那么包围起来也没用。    若是能够攻破营寨,却根本不必担心远征军的两条腿能够跑得过四条腿。

    鞑靼人没有立即发动强攻,而是出来一群骑兵,那群骑兵后面拖着一些双手被系着的汉人人。

    金铭和钱成面面相觑。

    蒙古人确实有着驱赶异族平民消耗守军实力的战术,但这次又是怎么回事?难道鞑靼人想驱赶这区区十几名汉人冲锋?

    正在疑惑,却听见周武一声怒吼。

    “那是我的人!他们不是押送俘虏回辽东了吗?怎么被抓过来了?”

    正在这时,一名鞑靼人已经驱马向前,来到离营寨一箭之地的地方。

    他哈哈狂笑。    “诸位,还认得我虎保亦令真巴吗?”

    这个名字大家都不熟,但这个声音金铭、钱成等人却很熟悉:他就是那天趴在钱成脚下乞求活命的那个鞑靼人!

    虎保亦令真巴继续狂笑着说道:“没想我虎保亦令真巴还能够回来吧?如果将我留在大营里,我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可是你们竟然天真地派汉人押送我。    以为将我反绑起来,不发给兵器就没事了?”

    “哈哈!哪怕我双手被绑着,只用牙齿控制缰绳也跑得比你们这些南蛮子的骑术好!知道我是怎么做地吗?那天夜里我偷偷摸上一匹马,然后连夜赶到另一个部落。    一面派人向金帐报警,一面集合了这个部落的骑兵去追杀押送我的汉人。    解救了我的族人后,还能有时间赶上这次大战!”

    “你们这些南蛮子竟然来到草原上,这是自讨死路!”

    金铭尚未答话。    周武却已经吼了起来。

    “你这个言而无信的畜生!那天你不是以蒙古人的荣誉发誓,一定服从强者的命令。    绝不起反叛之心吗?”

    虎保亦令真巴得意洋洋地哈哈大笑。    “不错,我确实以蒙古人地荣誉发过誓。    我们( 永乐大帝 http://www.xlawen.org/kan/557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