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穿越之田园好女 > 穿越之田园好女 第 21 部分阅读

第 21 部分阅读

    了两声,接着说:“这位李少爷是个好人,肯让我在这儿挣口饭吃。小姐和他是朋友,也不会是坏人的。小姐买了我,只要别让我离我爹太远。我干什么都愿意。我会干很多事情的,你别看我长的小,我的力气很大的。所以我爹给我取名叫周大力。”

    桔子见他说得实在。想了一想,对宁氏说:“娘。这也快到中午了。我们就在铺子里吃了饭,再去买东西吧。”她又对李多银说:“多银哥哥,你和周大力一起去,把他爹接过来。让他们也到铺子里,吃口热乎饭,这周大力才十六岁,卖身契也要他爹签才行。”

    李多银答应着说:“好的。我先让苏管事,给铺子里送一份饭菜过来。然后。和周大力一起去找他爹。”没多久,李多银就带着,周大力和他爹一起回来了。他们回来时,正好,苏管事派人送的饭菜也到了。铺子里的桌椅,已经打制的差不多了,都在一边放着。周大力立刻帮忙摆桌子,拿凳子。安置妥当以后,就垂手在旁边站着。他已经把自己,摆在桔子家下人的位置上了。

    桔子见周大力的爹。只是有些虚弱,看不出有什么重病的样子,知道多半是饿出来的病。她就对他们父子说:“周大叔。今天既然到了我的铺子里,就是我请客了。你们不必客气,先坐下来吃饭。吃饱了,我们再谈其它的事情。”周大力父子推辞不过,两个人挤在桌子的一角,低着头吃饭。

    李多银见周家父子实在是拘谨,就开始问起他们老家的情况。桔子意外的发现,周父居然种过土豆。他是在前年秋天的时候,意外地发现。有老鼠在啃露在外面的土豆块茎。他也是饿坏了,就挖了不少回去吃。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只当是果子,全家人靠就啃生土豆。过了那个冬天。

    春天的时候,全家人省吃俭用,剩下的两个土豆发了芽。周父就把它们埋在院子里,指望着能种出来。谁知道,老天爷实在不给脸。从春天下种起,两个月没见一滴雨水。周父自然不敢把水浪费在,还不知道能不能种的土豆上。最后还是把干瘪了的土豆挖出来,全家分吃了。

    桔子听了有些心惊,发了芽的土豆是有毒素的,也不知道周家几口人,久饿了的虚弱身体,经不经得住。果然,听见周父接着说:“小妹吃了土豆不久之后,就开始肚子痛,拉了一天肚子就去了。没多久,我娘也饿死了。老家实在呆不下去了,就和村里的人一起出来找活路。大半年下来,一起出来的人,不是死了,就是走散了,就剩下我们父子俩个走到这里。”

    周父的话里有一种奇异的平静,似乎已经不再抱有希望,也就不再有情绪波动了。他对桔子说:“小姐,如果你愿意买下大力,也算是给他一条活路。我没有什么意见,需要签卖身契也没有问题,只是我找不到保人了。”桔子问周父:“周大叔,你把大力卖了话,你怎么办?”

    周父说:“我老了,只要大力有条活路。我就不怕了,不过是熬日子。这条命能熬到哪一天,就熬到哪一天。能安顿好大力,到了地下,我也能向大力他娘交待了。”周大力本来还在沉默地吃着饭,听见周父的话,放下饭碗对他说:“爹,小姐答应给我一份卖身钱的,你拿去治病。病治好了,总有办法活下去的。”

    桔子沉默了一会儿说:“周大叔,你要是不安顿好了。我就算是买下周大力,他的心也在你身上,没有办法让他全心为我家干活的呀。”周父有些吃惊地看着桔子,说:“小姐,你是要赶我离开长宁镇吗?”周大力也站了起来,说:“我不会跟我爹分开的。”桔子仍然笑着,对周大力说:“你先别激动,听我说完。”

    她又转过头对周父说:“周大叔,你还想不想种土豆?”周父有些迷茫地说:“土豆,这东西种出来能吃吗?”他全家靠着土豆过了冬天,但他的小女儿,也是死在土豆上了。他不知道自己,是该喜欢这个东西,还是该恨她。桔子说:“土豆芽是有一些毒素的,但你家小妹,主要还是应该死于饥饿和虚弱。如果你家里有,能够足够多的土豆,还能妥善保管,也许你们就不必出来逃难了。”

    周父想起,那年秋天,庄稼都几乎绝收了,自己却能挖出不少土豆。他那时也觉得,土豆应该是极容易种活的,才想种两颗试试看的。他对桔子说:“小姐家里会种土豆?”桔子见他心动了,说:“我家里今年试种。因为这东西没人种过,不好找人,大叔虽然没有种成功,但总不会反对种它。”

    周父依旧有太明白,问道:“小姐是想雇我种地?”李多银在旁笑道:“周大叔,你就算是最好的庄稼把式。可现在这个身体,不论是长工还是短工,你都做不来吧?”周父有些沮丧地说:“我这病不知还要多久才能好?恐怕帮不到小姐了。”

    桔子瞪了李多银一眼说:“周大叔,你这病也不见得有多严重。我可以请郎中给你看病,治好了病还希望请你帮我种土豆。只是这种土豆的事非同小可,大叔在此地也没有根底。只是雇佣,我是不敢请大叔的。”

    桔子从李多银跟她提起买人,就突然发现,这是解决家里缺人的一条路子。她家里弱的弱,小的小,请了工也不一定能压得住。这才让她对把舅舅请来的事,这么积极。可是如果能买几个仆佣,也能解她的燃眉之急。大不了以后,所有的事情走上正轨之后,再把卖身契还给他们就是了。

    周父也算是阅历丰富了,一下子就听懂了桔子的意思。他笑着说:“小姐不嫌弃我年老没用,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反正大力也是卖到你家了,小姐肯收留我,也是可怜我父子,不要骨肉分离。”桔子见周父话说得好听,心里那一点别扭也消失不见了。就请苏玉海过来做个见证,给周大力父子写了卖身契。桔子这才知道周父的名字叫周在田。

    桔子把周父留在铺子里,让李多银给他请郎中。却带着周大力去买东西,顺便带他回沿山村。铺子暂时还不开张,这周大力可不能,放在铺子里闲着,家里的活可是不少,桔子一向是喜欢物尽其用的。只是家里多了一个人,这衣服被褥又要多买一份。就算是宁氏不愿意刻薄周大力,心里也是疼了好一会儿。但是最后,她还是又多买了一床薄被,让周大力给他父亲送回去。

    因为在铺子里耽误的时间长了,等宁氏买完东西,李多金已经等了有一会儿。母女俩干脆又去学堂接了,江浩和江泽一起回家,当然也包括李佳骐和李多铜。好在这些人多数是孩子,宁氏和周大力也不重,要不小毛驴还真跑不动了。

    几个人见车上多了一个陌生人,都很奇怪。江泽更是一个劲地逗周大力说话。最后还是宁氏说:“你们别打听了,他叫周大力,是我们家买的。”江浩和江泽听说,周大力是桔子买的仆人,都很吃惊。江泽立刻神气活现地对周大力说:“那个谁谁,我是你的小少爷,以后你要听我的话哟。”周大力低眉顺眼地应了声:“是。”桔了回手在江泽头上敲了一下,说:“这是我给咱家铺子找的大厨,以后是我的徒弟,你不许欺负他。”(未完待续)

    第九十九章 舅舅上门

    周大力坐在车上,一直低着头,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听到了桔子的话,才吃惊地抬起头来看桔子。桔子也不理会周大力的疑惑,只是跟江泽说:“就算以后咱家有钱,能使奴唤婢了,你也不许欺负人。”江泽揉着头,委曲地说:“我才不会欺负人呢,我只是开个玩笑。”桔子瞪着他说:“你记住今天的话就好。”

    一行人回到家里,桔子第一件事,就是指使江浩,带着周大力去洗澡。江浩舍不得让周大力,用桔子的新浴桶,就烧了满满的一桶水,让周大力坐在浴室里,给他从头冲到脚。差不多用了半块胰子,才把周大力给洗刷干净了。江浩这才发现,桔子带回来的这个仆人,长得眉清目秀,还是很好看的。

    桔子不想让周大力觉得,自己家里的人都过于善良好欺。她也是听别人说过,“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桔子没让周大力住正屋的空房间里,而是让他住在牛棚边的小屋,让他负责照顾牛羊。那里有江常安从旧屋子里,搬来的一个小床。桔子家里没有能用的旧被褥。桔子自然也不会用,那些硬得象铁板的旧棉被刻薄他,就给他买了一床新棉被。

    周大力睡在暖和的被子里,伸手摸摸桔子给她买的半新的棉袄,只觉得自己不是买身为奴,而是到了天堂了。他想起桔子在驴车上说的,要收他为徒的话。心里告诉自己,不管桔子让他学什么,自己一定要认真学好。两天后,桔子家的猪舍和池塘都完工了。

    李裕因为答应了做桔子家的猪倌,就留在桔子家里,跟江常安商量什么时候去抓猪崽。江常安就和李裕说:“李裕兄弟。我也是第一次养猪。谁家的猪崽好也不太清楚。等过几天,我家请村里的人吃过烧锅饭之后,我们一起去找一下实朴大哥。让他给我们介绍一下猪崽的卖家。”

    李裕是个做事认真的。他对江常安说:“江二哥,猪舍既然盖好了。咱们要尽快选猪崽。要不然,好的猪崽就都给人挑走了。你现在这么忙,一时也顾不上猪的事儿。你要是信得过我,就都交给我好了。我明天就去找实朴哥,让他陪我去挑猪崽。保证挑来的猪崽,个个都健壮,好上膘。”

    江常安不禁想起,桔子说过的。请李裕来当猪倌,就等于请了,李实朴当顾问的话。不由地笑了起来,他对李裕说:“我们相处这么多年了,你别说相不相信你的话。你要是能帮我把猪崽买好,我可是感激不尽了。这段时间,我还真是忙得,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

    第二天,李裕独自一个人,带着江常安给他的钱。去选猪崽。江常安却在家里接待了,数年不见的大舅子。桔子的舅舅宁广应这些年来,心里对唯一的妹妹。一直都很记挂。可是妹妹的婆家管的严,也不欢迎他去,他为了妹妹过得好,也就都忍下了。现在,他见几年不见的妹妹,居然给他写了一封信,就已经感觉不好了。信里的内容实在让人纠心。妹夫病重,妹妹一家被分了出来,还得自己盖房子住。不识字的妹妹。托人写信向自己求援,这是不知道遇到多大的事儿了。

    从猎户村到沿山村。要走两天。他把家里所有的钱,都带在身上。也不带妻儿,自己一个人就急匆匆地上路了。他从天蒙蒙亮的时候出发,整整走了一天。他舍不得雇车,更舍不得住客栈,干脆连夜赶路。第二天早上,他就到了沿山村。他不知道,桔子家搬到什么地方去了,但是他认识江德财家。

    他大步走到江德财家门口。江德财家的大门并没有关,他在门口就看见,江德财正在院子里整理,春耕要用的农具。他直接走了进去,对江德财说:“亲家伯父,我来看我妹妹。”江德财吃惊地看着宁广应,半晌才说:“原来是亲家大哥,你是来吃常安家的烧锅宴的吧。他们已经不住在这里了。”

    宁广应立即就觉得怒火直往上冒,妹妹家的烧锅宴还没请呢,就说明妹妹的新房子还没住人。那她不住在这里,哪里还有地方给她住。宁广应大吼道:“你们把她赶到哪里去了?”张氏听到宁广应的声音,从屋里出来,开始大叫道:“江常安早就和我们分家了。你妹妹自己住了好房子,你倒是跑到这里来要人。你还讲不讲理?”

    张氏前几天本是装病,可是赵五郎一吓,可是真的病了。在家里躺了好几天,才觉得好了一点,就又被宁广应的大嗓门,给吓了一跳。这可让她给抓着理了。她不依不饶地撒起了泼,大哭道:“你妹妹拐着我儿子走了,他们又买田,又盖房的。却不理会我这个老太婆了。我老太婆病了,儿子也不理会。现在才好了点,你又来折腾我。这是嫌我老不死啊……”

    宁广应第一怕的,就是老太太撒泼。他毫无招架之力地,从院子里退了出去,却对张氏的话起了疑心。听张氏话里的意思,宁氏似乎过得并不差呀。他站在江德财家的院门口,不敢进去,又不甘心就这么走了,有些不知所措。突然他觉得身后,有人拉了拉他的衣襟,他回头一看,只见一个半大小子。见他看见自己,就迅速跑到院墙的拐角处,又向他招了招手。

    宁广应觉得这孩子,有些脸熟。他仔细想了一想,发现这孩子是和妹夫江常安,有几分相似,应该是江家的人。他走了过去,那人拉住他的衣襟,把他拉过转角处,才低声对他说:“我奶恨死桔子了,才不会告诉你二叔家的事儿呢。你从这边往前走,到那边山角下,就是二叔的新家了。二叔的新家又大又漂亮,你只要找最大的院子进去,准错不了。”

    原来这个孩子正是江峰,他儿时见过宁广应,这会儿还依稀认得。小孩子变化大,宁广应却认不得他了。他说完了,就快速地跑了开去,宁广应都来不有问他是谁。宁广应也不是很相信,妹妹家里能盖我好的房子,但既然江峰说了,那他去看看也没有什么。

    宁广应按照江峰的指点,一直走到山角下,果然看到一座大院子。他有些疑虑地停下脚步,有些犹豫是否要上门问一问。正进退两难之际,就看见宁氏从院子里出来,手里还牵着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宁广应猜到,那应该是他的外甥女桔子。母女俩个低声说笑着走了出来。

    宁氏这段时间吃得好,心情也轻松。所以脸上长了一些肉,脸色也好看了许多。宁广应觉得,她比五年前还年轻一些,他见宁氏母女,朝自己这边走过来,下意识地躲在树后掩起身体。等宁氏从身边走过,宁广应轻声地叫了一声:“妹妹。”宁氏停住了脚步,身体有些僵硬起来,半晌才转过身来,看着宁广应,叫道:“大哥。”眼睛却湿润了起来。

    桔子见两个人互相望着,谁都不说话,就拉了拉宁氏的手,说:“娘,这是舅舅么,怎么躲在树后面?”宁氏低头抹了一把眼泪,却没理会桔子的话,只是对宁广应说:“大哥,你终于来了。你多大的人了,还玩这种小孩子的游戏。”

    宁广应有些尴尬地笑了,这躲起来吓唬宁氏的游戏,是他们从小玩惯了的,每次都能把宁氏吓得大叫。刚刚宁广应只是看见,宁氏笑得温柔,下意识地想重温儿时的快乐。他笑了两声,就看着桔子,转移话题说:“这就是桔子吧,已经长这么大了。”宁氏说:“可不是,上次你见她的时候,她才五岁,有点事儿就吓得直哭。”

    她又笑着对桔子说:“桔子,这是舅舅,叫舅舅。”桔子走了过去,给宁广应行了礼,说:“舅舅,你这一路上也辛苦了,赶快进屋歇歇。”宁氏看着宁广应满身的尘土,对他说:“瞧我,看见哥把什么都忘了。哥一定没舍得坐车,赶紧进屋洗把脸,让桔子给你烧两样好菜,吃饱了好好睡一觉,有什么事,等明天吃过我家的搬家饭再说。”

    宁广应一边跟着宁氏,往院子里走,一边问宁氏:“桔子已经能烧菜了?”庄户人家,像桔子这么大的孩子都能做饭了。但是一般待客的饭菜,却是要家里的主妇烧的。要是让家里的孩子烧,就说明,这个孩子的菜烧得,比一般的主妇要好。要不然,就是看不起来访的客人。

    宁氏笑着对宁广应说:“桔子的菜烧得好,那是整个沿山村都知道的。等会儿,你尝尝她烧得红烧肉,那可是她的独家密方,在沿山村可是独一份的。”宁广应又问宁氏:“这就是你的新房子,你哪来的钱起这么大的房子?还有你怎么现在就住进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章 烧锅宴

    宁广应一肚子的疑问,问起来就跟炒豆似的,停不下来。宁氏犹豫了一下,想起和江常安的约定,决定不说桔子梦中遇仙的事。只从发现土豆一事说起。从分家到现在,只有几个月,但发生的事情还真不少。宁广应听了一半就吃中饭了。吃完了,宁氏接着说,等说到盖房子的时候,已经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

    这时,江浩和江泽都已经从学堂回来。宁广应已经知道,信是江浩写的了。他相信自己的妹妹不会骗他,也不会写这些莫凌两可的东西让他担心。这个黑锅就扣到江浩头上,江浩不想出卖桔子。最后只能承认自己学业不精,信里没有表述清楚意思,让舅舅着急。他答应给宁广应写字,读书给他听,还给带他去学堂参观……等无数丧权辱国的条件,才算是让宁广应放过他。

    第二天,一个大早,肉铺的老板就送肉过来了。这是上次宁氏在镇上定的。因为要的多,所以肉铺送货上门。自然还是猪肉多,羊肉少。周大力的力气果然很大,吃了几顿饱饭后,他的力气竟然比,正当壮年的李满屯还大。桔子扔了一大块猪肉给他,让他剁成肉馅,准备多炸些萝卜丝肉丸子。

    把萝卜丝抄水后,剁得极碎。再拌上肉馅面粉,调好味,在油里炸。只需要极少的肉有可以了,炸出来的丸子蓬松香嫩,却吃不出萝卜味。不知道的人,会以为是全肉丸子。桔子家依旧按规则摆的流水席,庄户人家不讲究,席面上只要有荤有素就行。桔子在每个桌上放四样荤菜,一碗羊肉汤,一碗红烧肉。一碗红烧鱼,再加一大碗萝卜丝丸子,就已经是极丰盛的了。

    宁广应作为宁氏的娘家人。自然是坐了首席,和李亦溪以及。村里的几位有威望的老人在一起。到了近中午的时候,赵五郎带着穆家兄妹的贺礼,也来祝贺桔子喜迁新居。他自然也是坐了首席。桔子见贺礼中有一些,穆府厨房自己做的,极精致的点心,也把它们放到首席上,招待客人。

    这些点心虽然精致漂亮,味道也极好。量却不多。桌上的客人,一人吃一块之后,就剩不下多少了。这些村老们吃完点心后,开始议论起江常安,和定远侯府的关系。因为赵五郎也在座,也没有人说什么不好听的。只说是定远侯穆府宽厚,江常安好福气,得了定远侯府的青眼,所以能如此快的发家等等……

    宁广应上了席面,才发现。江德财和江常顺一家,居然没有人来。这会儿,又听众人说起。江常安家是因为攀上定远侯府,才如此快的发家的,心里更是不安,就有些食不知味了。反而是赵五郎,听说他是桔子的舅舅,又是个猎户,热情地拉着他劝酒,介绍起桔子的拿手菜来了。

    没多久,袁万富和袁传祖也到了。他们不是空手来的。是带了新做好的曲辕犁做贺礼的。他们赶了一辆驴车,在院门口把曲辕犁卸下来。引来了许多人围观。就连赵五郎和宁广应,也放下筷子。到门口来看看,出了什么事?江常安赶紧从屋里迎了出来,袁万富笑着对他说:“江二哥,真是对不住,今天来迟了。因为犁辕上的犁秤,早上费了一番功夫,刚刚才做好。这一做好我们就过来了,还是迟了,你千万别怪罪我。”

    江常安摸着光滑的犁辕,说:“袁东家这手艺,没得说。只是赶得这么急,实在是辛苦袁东家了。我只有领情的份,哪能怪罪呢。还请袁东家入席,尝尝小女的手艺。”说完,他又叫周大力,让他把曲辕犁,放到放杂物的小屋去。周大力答应着出来,一把扛起犁辕就走。却被赵五郎拦住了。

    赵五郎对江常安说:“江二爷,这犁辕和我以前见得不太一样。”江常安有些不安地说:“赵大人,你太客气了,你称呼我江二郎就可以了。”赵五郎爽朗地笑道:“桔子姑娘和我家公子、小姐兄妹相称,你当然就是江二爷。江二爷不必不安,你还没告诉我,这犁辕是怎么回事呢?”

    江常安依旧有些不安地说:“这个小女瞎想出来的,我让袁东家做出来试试,还不知道好不好用呢?”赵五郎不再拦着周大力,看着他把犁辕扛走,若有所思地自语道:“桔子姑娘设计的,应该有些道理。”

    一场流水席直摆到了晚上,到江浩和江泽从学堂里回来,才结束。李亦溪吃完了,却没有走,找了几个家里地少的村民,帮江常安家里雇了短工。赵五郎吃完后,早早就走了。桔子让他给穆家兄妹,带了一大盒萝卜丝丸子。这些农家菜是他们兄妹平时不吃的,也让他们吃个新鲜。桔子想着,池塘挖好了。就想让赵五郎帮忙问问,上次托他们买完整的,能做种的莲子的事儿。有没有消息?

    赵五郎却说:“姑娘想问这些事儿,只管自己去找我家小姐。我却不能给姑娘带话。要不然,我家小姐要怪我,拦着姑娘去见她。”桔子无奈,只好算计着,过几天再去穆府。赵五郎又问桔子:“你们打算什么开始春耕?”桔子说:“看这天气,二三天里面应该可以耕地了,我看就三天以后吧。”

    赵五郎说:“好,就三天以后,到时我会来看看,你那个古怪的犁好不好用。”桔子看着赵五郎兴冲冲地骑马走了,觉得这个人如果不上战场,在家里种地的话,一定是数一数二的庄稼把式了。

    宁广应陪着江常安,送走最后一个人。他就想要跟宁氏谈谈,他家和江德财的关系。他还不知道,为什么两家的关系闹得这么僵?全村的人都到江常安家里来吃席。江德财这样,该坐主人席的人却没来。他走进厨房,意外地发现江峰坐在小凳子上,打着饱嗝,眼睛却舍不得离开,厨房里放着的一大盆丸子。

    宁氏温和地对他说:“你可不能再吃了,再吃就撑坏了。这些丸子明天也能吃。”江峰懒懒地说:“我今天还是好不容易,才溜过来的。最近,我娘看得我也太紧了。要不是下午有几个人,特意在我家门前说,桔子烧的红烧肉有多好吃,把我娘气得关上门不出来了。我还溜不出来。要是让我娘知道,我到这里来了,明天肯定把我关在家里。”

    宁氏说:“要不,我找张纸,给你包一包,你回去也可以吃。”桔子果然去找了张,包点心的油纸,给江峰装了一包丸子,对他说:“这是给你的,不许给你家里,那些混蛋吃。”江峰笑嘻嘻地说:“桔子妹妹,就是我也只敢偷着吃,哪敢给别人。”桔子冷笑着说:“我就不相信,你要拿出来,你娘和桃子会不吃。”

    江峰苦笑着说:“她们当然会吃,不过吃之前,我的屁股肯定会遭央的。她们可不会感谢,我给她们带好吃的。”桔子听了也忍不住笑了,说:“你果然了解她们。那你就藏起来慢慢吃吧。”江峰懒懒地站起来,要往外走,就看见,站在厨房门口的宁广应。他愣了一下,就满脸笑容地叫:“舅舅。”

    宁广应按照年龄猜测,说:“你应该是,江常顺家里的老三,叫江峰的吧。谢谢你昨天给我指路。怎么是一个人来的,没和你爹你爷,一齐过来。自己在厨房里吃啊。”江峰嘻笑着说:“这个,说起来可复杂了。我要赶回家去了。让桔子解释给你听吧。”说着,就一溜烟的跑了。

    宁氏昨天并没有跟宁广应说,江山对自己家所作的,种种不上台面的事情。一方面,还没时间说;另一方面,她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她知道自己哥哥的脾气不太好,没有把握,能不能控制住宁广应的反映。现在宁广应既然问起来,却不能再瞒了。她看了看厨房里,也没什么活了,就拉着宁广应回到堂屋。因为客人都已经走了,这里并没有人。

    宁氏详细地说了,江山怂恿江德财夫妻告江常安,和请假道士捉妖的事情的经过,只把宁广应气得,牙咬得咯吱吱地响。他对宁氏生气地说:“江山这个可恶,你们怎么还能放过他,当时就应该,把让穆府把他送进监牢。”宁氏安抚着说:“桔子说,当时并没有证据,只有那个假道士的一面之词。并不足以给江山定罪,何况无论是常安还是村里,都不希望我们做的太绝。所以只能放过他了。只是桔子提了不少条件,现在他们和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只要他们不来捣乱,我也就满足了。”

    宁广应半晌才说:“那也还罢了。只是你家本来就人口单薄。江常安两兄弟再闹翻了,你们家在村里,就没有什么帮衬的了。这刚起的一大片产业,你可怎么管得过来?”这时,桔子已经收拾好了厨房,坐在宁氏身边,听他们兄妹说话。见宁广应真心替他们担心,就笑着说:“要不,舅舅过来帮我们管着?”(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

    宁广应听了桔子的话,愣了一下,看向宁氏。宁氏说:“我跟孩子他爹商量了,他身体不好,以后主要住镇上。一方面,调养身体方便;另一方面,还可以管着我们镇上的铺子。这地里的事情,想请大哥来替我们管着。”宁广应惊异地问:“你们镇上还有铺子?”宁氏笑着说:“也是桔子弄来的,要不是实在缺人手,现在就开张营业了。现在关着门,一天不知道,要少赚多少呢?”

    宁广应张了张口,想说:“开店可不一定都赚钱,要是亏了怎么办?”抬眼就看见还空荡荡的大屋,又想起江常安家,新置下的六十亩田,他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改口说:“我不会种地的。”宁氏笑着说:“你不会没关系的。桔子前几天买了两个人,做父亲的是一个种地的好手,你只要看着他,带短工种地就行。家里这么多田,总不能都搁给外人。”

    宁广应又被,桔子买人的消息,给打击到了。他咽了咽口水,吃力地说:“你们还买奴仆了?”宁氏说:“是啊,我们也是没有办法了。家里人手实在不够。本来是打算请长工的,可是咱们这种没根没底的人家,请不到好的长工。桔子说,买来的人,生杀大权在自己手里,能够多信任一些。”

    宁氏拉起宁广应的手,认真地说:“哥,猎户的日子不好过。你别当猎户了,搬过来帮我吧。桔子说,你帮我们管理田地,田里的产出,给你一份分成。还有,我家的池塘要种藕。猪舍要养猪,这些都要你帮忙。所有的收益,我都给你算一份。等过两年。你攒钱也在沿山村买几亩地,以后你就不用每天冒风险进山了。这也算是给石头和小风置下产业了。”宁广应有些心烦意乱。不由叉开话题说:“你整天桔子说这,桔子说那。看起来,你还真听女儿的话。”

    宁氏叹息着说:“我家刚分家的时候,真是家里没有隔夜的粮。如今能翻身,还多亏了桔子。哥,你别看她小,办法可多着呢。别的不说,就我家那六十亩地。就是靠桔子卖土豆,卖吃食方子得的。穆家的公子和小姐,也是桔子先认识的。这样,浩儿和小泽才能,去穆家族学读书,才能拜到那么好的师傅。哥,要是你来沿山村的话,让小风也去读书吧,总好过做睁眼瞎。”

    宁氏的最后一句话,打动了宁广应。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宁石头,今年十五岁了,已经能跟着他上山打猎了。小儿子宁小风。才九岁,如果送去读书的话,也不算是太晚。他看着宁氏,犹豫地问道:“真以让小风去读书?”宁氏看向桔子,桔子立刻大包大揽地说:“我哥都把李佳骐和多铜哥,带进穆府族学,再加上一个小风弟弟,自然不成问题。舅舅,穆府族学是不要束脩的。如果你来帮我爹。小风弟弟的书本笔墨钱,我们出了。肯定让小风弟弟读上书。”

    宁广应下了决心说:“我明天就回去搬家。”突然他又犹豫了。说:“还有三天就春耕了。要不,我春耕之后再回去。”宁氏笑着说:“春耕的事不用你操心。我们已经雇好了工。我家的铺子还没开张,打算春耕以后再开张,到时候,学堂里也会放农时假的,人手还够。你还是赶快把我嫂子和侄儿都接来。”

    宁广应见桔子家春耕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也很高兴地说:“那我就明天回去。”桔子却说:“舅舅,你这么远的路赶来,还没歇歇。马上又要往回赶,不累吗?你搬过来是个长远的事儿,也不急于一时。明天,家里也没事儿,你在我家歇歇。我带你看看,我家的池塘和田地。安顿好住的地方,然后你再回去。”

    宁氏不高兴地说:“住的地方有什么好说的。我们家这么大的房子,就住我家,西厢的两间房子,就归你们住。”桔子不由笑着说:“当然是住咱家,可西厢的房子里,除了床,什么都没有,总要问问舅舅有什么需要的。”宁广应却另有算计,他说:“我不能住你家。这不是来做客,是长住的。你家婆婆已经在说,你有好房子,不给她住了。我住在你家他更有说嘴的了。我找个地方,先起一间茅草屋,不费什么事儿的。“

    桔子又对宁广应说:“舅舅,我们是至亲,你不必客气。你来也是帮我家忙的。你先在我家住下,缺什么只管说。以后等有了条件,你自然还是要盖自己的房子,搬出去住的。”宁广应想了一下,对宁氏说:“住在这里,是决不可以的。我不能一来就给你添闲话。要不,我先住你的老房子里,只当是我租你的。”

    宁氏不乐意地说:“那房子怎么能住人?”宁广应笑道:“你都能住,我有什么不能住的,你要是不答应,我就不过来了。我过来也是想能帮上你,可不是给你添堵的。”桔子妥协道:“舅舅的话也有道理。要不,等过了春耕,咱们把老房子翻修一下,让舅舅住在那里。只是那房子翻修前,舅舅还是先住西厢吧。”

    宁广应这才答应。第二天,桔子就带着宁广应,参观他们家的产业。桔子在这两天里,已经相信了宁广应的品行,决定让宁广应当,他老家的大总管。这次借参观的机会,一样一样地给宁广应仔细介绍。一天走下来,宁广应都有些麻木了。他虽然知道妹妹分家以来,赚了不少钱。却想不到,妹妹家里,已经置下了这么一大片产业。

    最后,桔子又指给他,画出试种土豆的六亩地。虽然这六亩地是,分在不同的田块里的,但都用一些小树枝,单独分了开来。桔子对宁广应说:“这事儿,不仅是穆府的重事的事,也是能造福大楚百姓的大事。我买了一个精通农事的家仆。到时候,他会专门管理土豆种植,也请舅舅多留意一些。”

    傍晚的时候,李裕定的小猪崽送到了。他是和李实朴一起,到各家卖猪崽的人家家里,精心挑选的。回来后,跟江常安要了驴车去拉了回来。二十头小猪崽先放在两个猪栏里,热热闹闹地挤在槽上吃东西。宁广应看见猪舍,也知道桔子家要养猪。他也吃了桔子的红烧肉,也不反对桔子家养猪。只是突然看到这么多小猪崽,还是有些吃惊。

    桔子笑着对他介绍说:“舅舅,这是李裕大叔,以后就帮我家养猪。这养猪的事儿,也要你帮忙看着点。”宁广应看着抢槽吃得欢的小猪,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是,被桔子给拐到坑里了。桔子给自己安排的活计,可一点都不比打猎轻松。等宁广应走的时候,手里又多了一个,宁氏硬塞给他的钱袋。要他到镇上,一定要雇辆车回去。回来是,带着家什和妻小,更是得雇车了。

    送走了宁广应,就要开始春耕了。所谓“一日春工十日粮,十日春工半年粮。”春耕的农时,是最耽误不得的。桔子打算,春耕的最后一天,再种土豆,也就没有通知,穆佑轩送土豆过来。但是,赵五郎回去后,就对穆佑轩报告了,桔子作的奇怪的犁。穆佑轩这段时间,该安排的事情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正好有空。

    先是听赵五郎说起,桔子家的玻璃窗,没有臭气的室内厕所。现在又有了,没见过的曲辕犁。他被赵五郎说得心痒。终于在春耕的第二天,亲自到了沿山村。

    几匹高头大马的到来,立刻在小山村传了开来。赵五郎带着穆佑轩,直奔桔子的家,桔子正在家里为地里的人,准备午饭。被直奔自家院子的,马蹄声给惊动了,出来一看,穆佑轩冷着脸,从马上下来。他把马缰扔给随从,也不说话,直接就进了桔子家的院子。

    昨天一天,曲辕犁耕了十亩田,几乎是直辕犁的一倍。桔子心里正高兴着呢,突然就看见了穆佑轩的冰块脸,不由得开始反省,自己是哪个地方又做错了。她忐忑不安地招乎着:“穆二哥,你怎么有时间,到我们小山村来了?这就进屋坐吧。”穆佑轩看着桔子有些惊慌的小脸,心情突然变得极好。他对桔子说:“没事儿,我就不能来逛逛,不欢迎我吗?”

    桔子忙说( 穿越之田园好女 http://www.xlawen.org/kan/558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