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穿越之田园好女 > 穿越之田园好女 第 20 部分阅读

第 20 部分阅读

    是还要工匠自己研究一下,林木匠倒不一定能做得好。

    桔子想到这里,就对袁万富说:“袁东家,我可以给你画个图,有些零件我不是很清楚怎么做,需要你们自己多试几次。我想凭袁东家这里做犁辕的手艺,应该能做出来。我也不多要什么,等袁东家做出曲辕犁来,记得用心给我们一幅就行了。”

    桔子知道曲辕犁的出现,是农业生产的一大进步,但这东西只在创意,并不难做。在没有专利法的古代,这东西只要做出来,仿制品很快就会满大街都是了。桔子也没打算用它来谋利,自己家里能用上,就满足了。

    桔子很快地画出了,曲辕犁的整装图和结构图。她用的是现在制图的手法,虽然还不是三视图,但各位部位的结构尽寸,已经画得非常详细,有些不清楚的地方,也注明了。那青年看过图之后,已经知道这样的犁辕,肯定比原来的直辕犁更省牛力。他看向桔子的眼光里有了钦佩之色。

    桔子见那青年频频向她看来,目光从鄙视到敬佩,心情突然变得很好。她调侃地对那青年说:“怎么样?这犁比你家里的好吧。快些过来拜师傅。”那青年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自幼随父亲做家具,过年的时候,父亲刚说他的手艺已经出师,这还没几天呢,就又要拜一个,小了他好些的女孩子为师,他实在是不愿意,又拉不下脸来毁诺,只能红着脸,站在那里发呆。

    江常安轻声地责备桔子说:“你就是喜欢乱说话,怎么就改不了。袁家小哥是个老实人,可经不起你开玩笑。”他又对袁万富说:“桔子没有恶意,她只是跟你家公子开个玩笑,你别在意。”袁万富这才把注意力,从那些图纸上收回来。他来回地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和桔子,突然笑着说:“犬子自幼跟我学手艺,还算是聪明。他只是被我宠坏了,过于傲气。既然他说了要拜桔子姑娘为师,就不能不算数。我们的铺子虽然不大,但信守承诺还是能做到的。这也算是给他一个教训。”

    他又对桔子说:“姑娘,犬子叫袁传祖。以后,他就是你的徒弟了,你有什么事尽管差遣他去做。”桔子目瞪口呆地看着,袁万富压着袁传祖,给她磕头拜师。她觉得自己,似乎不是莫名其妙地,收了一个徒弟,而是突然变成了一本励志的教课书。

    袁万富又对江常安说:“这个曲辕犁的图画得虽然详细,但有些部件,我还得仔细算计一下。做了恐怕要两三天的功夫,等做得了,我让犬子给你们送过去。”江常安也知道,桔子虽然画得容易,但要真做出来,还需要袁万富,根据经验仔细逐磨。他对袁万富说:“这个不着急,只要不误了春耕就行。”袁万富说:“你放心,有这么详细的图纸。三天之内,我一定做出实物来。”

    江常安伸手在怀里取银子,说:“第一次做,袁东家花费的工夫和料一定不少,你看要付多少定金。”袁万富摇头说:“桔子姑娘肯给我们这个图纸,已经很好了。只要这个曲辕犁真的能省牛力,第一个犁自然是要送你们的。江二哥不必付定金。”江常安取出一百文钱,放在铺子里的柜台上,说:“这是个新样式,好不好用还不知道。袁东家肯花心力材料去做,我们已经是很感激了,怎么能不付钱?桔子一个小孩子说的话,你不必当真。”

    袁万富依旧摇头说:“江二哥,我们是手艺人。有新鲜的样式,就算是不给你们做,我们也是想要学会的。你们真的不必付钱,只希望如果这曲辕犁真的好用,桔子姑娘能把这个样式卖给我们。”桔子这会儿已经想明白了,自己家里人丁不盛,唯一的亲伯父,已经几乎反目成仇,收个徒弟也没有什么不好。虽然这个徒弟年纪大了一点。

    她对袁万富说:“袁东家,这曲辕犁只要你能做出来,这些图纸以后就是你的了。我只要一幅犁自己家用就行,就算是我送给徒弟的见面礼。”说完,她自己忍不住笑了起来。袁万富也笑着说:“姑娘太客气了,我肯定给姑娘家里做出最好的犁,这些钱还请姑娘收回去。”桔子接过那一百文钱,直接放到了自己的小荷包里,江常安无奈地拍了拍桔子的头,也不再说什么了。

    回到村里,把牛送到新房子的院子里,那里已经搭好了牛棚、羊圈。桔子本来想把羊牵回旧房子。旧房子的院子虽然小,但还有一个驴棚。因为现在驴基本上是李满屯家在用,所以驴也养在他家,驴棚倒是空了出来。可是桔子到了新房子,发现新房子里的家具,已经打好了好些。其中包括最基本的床和桌子,还有几条凳子。

    桔子看得眼热,就又和江常安商量,既然新房子里已经能够住进去了,干脆明天就把被褥搬过来,他们住新家。桔子早就住够了旧屋子,那里低矮脏乱不说。自己只能跟父母,兄弟挤在一间屋子里睡觉。这让她实在有些不自在,所以见新房子里有床了,恨不得立刻就搬过来。(未完待续)

    第九十五章 搬家

    江常安见桔子,这么希望住新家,就有些想答应她了。村里的人盖新房搬家,是要请客的。其实,一般别人家把房子的框架搭好,当天就请来帮忙的村民,一齐把东西搬进新房子,再一起吃一顿,就可以了。可是桔子这有些特殊,她家里本来就没有什么旧东西,新房子的窗户和厕所,又是后来才完工的,又要打新家具。这就没法在框架结束后,就请客搬家了。

    桔子对江常安说:“既然我们家已经和别人家不一样了,也就不用再讲究了。我们明天先搬进来,等猪舍和池塘两三天后,完工时再请大家来吃饭。也省得你放心不下牛棚里的牛。”因为牛刚到新的地方,这两天要照顾的精心一点,何况马上要春耕了,江常安准备晚上,再给牛加一顿夜宵,所以他打算先单独住,在牛棚边的小屋里。

    桔子却不愿意,放着高大敞亮的新房不住,还住低矮的危房。何况,现在天气还冷,江常安一个人过来的话,他一定不舍得生火点炉子。桔子可不希望,自己费尽心力,替他调养了一个冬天的身体,再冻出个好歹来。

    桔子把羊也放到,新房子的羊圈里,就去找宁氏商量搬家的事。宁氏也不乐意,江常安一个人,住牛棚旁的小屋。就定下来第二天,先搬过去住。家里的东西虽然不多,可也不是一家三口能拿得下的。既然搬家的当天不请客,自然也不好找村民来帮忙。江常安有些为难。

    这时,江浩、江泽已经放学回来,当时就表示,要请假帮忙搬家。桔子也不希望江浩和江泽,耽误了学业。他们才开始上课没几天,过两天春耕又要停课。桔子还是希望他们刚启蒙的时候,学习能有一个连惯性。

    不过。好在桔子家里还有驴车,因为不知道有没有空。江常安并没有把它计算进去。桔子看着天色刚擦黑,就拉着江常安,到李满屯家里去问了一下。果然李多金已经答应了别人,第二天给人家给四筐煤饼。好在没有说定时间,下午送也可以,桔子就定了上午搬家。就家里那点东西,有驴车,一车就可以都拉过去了。

    李满屯一家表示明天会来帮忙。桔子想了一想。对他们说:“满屯叔,明天我家里的人,还是没有时间,管猪舍和池塘的事情,这事还是要满屯叔盯着点。多银哥哥要去处理镇上铺子的事,也不好耽误。毕竟是要配合,穆府请来的人的工期的。多铜哥哥还是去学堂,这更不能耽误。就连我哥和小泽,我也没让他们请客。明天就请李婶过来,帮我娘收拾收拾。多金哥哥如果有空。也过来帮忙,只是不能耽误了煤饼生意。我们也不算是正式搬家,等猪舍和池塘建好了。我们会正式请一次客,到时再请满屯叔全家都过来。”

    李满屯见桔子为两家人,打算的十分周全,也很高兴地说:“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我去猪舍和池塘,离得也不远,有什么事,你们叫一声就行。”回到家里,就看到宁氏在收拾东西。这家里的东西实在是不多。当初从江德财家里出来的时候。宁氏就带了一个几乎空了的嫁妆箱子,还有两三样炊具。

    能收拾的也就是过年时。家里的人做的几件衣服。倒是厨房里,因为桔子一直在逐磨吃食卖。新添了不少厨具。桔子转了一圈看见没什么可帮忙的,却发现江浩拿着本书,目光却没在书上,一付闷闷不乐的样子,连江泽叫他都没有听见。桔子走过去,把书从江浩手里抽了出来,说:“哥,你在想什么?如果看不进去书,就先歇歇。你这样看书,还不如不看。”

    江浩沮丧地说:“我真是没有用。家里的事,一点都帮不上忙。我每天看到你和爹娘这么忙,我却只能上学堂读书,什么活也干不了,心里就难受。要不,我今年先不去读书了,在家里帮忙。等家里的事情都安顿下来,我再去读书。”

    桔子有些生气地说:“哥,你别胡思乱想了。你今年都十三岁了,读书已经是太晚了。怎么带能再耽误一年?何况云先生可不是轻易收弟子的。他收的弟子不读书,到时候,你和他都会成为,整个大楚的笑柄。江山对我们家做了那么多坏事,我们却拿他没办法。除了因为爹放不下亲情之外,还不是因为,他今年就可以去考秀才了。整个沿山村都盼着,村里出一个秀才呢。”

    江浩没什么信心地说:“江山已经读了十几年的书了,我才开始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赶上他呢?”桔子笑着说:“哥,你也别小看了自己。云先生既然肯收你,就说明你有你的长处。我们也不指望,你能考上进士做官,但只要你能过一个童生的考试,在村里,大家就不再指望江山一个人了。”

    桔子已经打听过了,大楚朝的科举,是和桔子历史上学得,不太一样。特别这个童生,不是考上后一辈子就不下来了。大楚每隔三年,春秋可以考两次秀才。考秀才的学子是要有童生资格的,这个童生是在每次考秀才那一年的春天考。考上后,可以参加春秋两季的秀才考试。但如果没有考中,三年后,就需要重新进行童生的考试。当然,如果考上秀才,就算是可以进行一步的考举人了,但就算是没考中,以后也是秀才,不必再重考了。

    江山就是三年前,就考中了童生。可惜的是,春秋两季的秀才考试,都没有通过。但在沿山村来说,能够通过一次童生考试的人,也是极难得的。今年又到了科考的年度,二月底的时候,就要在县里举行童生考试,如果能中。半个月后,直接参加秀才考试。沿山村今年能去考的,只有江山一个人。

    江泽在旁边听得似懂非懂地,插话说:“李佳骐已经读了三年书了,要是他也能考中童生。是不是江山哥,就不敢欺负我们了。”桔子敲了一下江泽的头说:“你倒是会偷懒。不过,你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要是李佳骐能考上童生的话,江山做事就不会,这么肆无忌惮了。但要想不受欺负,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江泽摸着自己被敲红了的额头说:“姐,人家也会认真读书的。我不是怕来不及吗。要是江山这次就考上秀才,怎么办?可惜先生说,李佳骐的功课不够,不能参加这次考试。”桔子也有几分担心,但就算是江山真的能考中秀才。凭着他们家的人脉,要想选一个小官可不容易,而一个穷酸秀才,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江浩也想明白了,对桔子说:“我明天去跟先生说,参加三年后的科考,请先生帮我定下学习计划。”桔子笑着说:“你也不必太着急。如果云先生同意,你三年后去考,你就按三年准备。如果三年后,考不了,还有六年后的科考。我们都还小,什么都来得及。”

    江浩点头答应了。他放下心里的负担,就对明天搬新家的事儿,有了兴致。兄妹三人围到宁氏身边,开始对新家的布置,提出种种要求。这时江常安走过来,对宁氏说:“孩子她娘,我们分了家,又起了新屋,应该通知一下孩子他舅舅家的。”

    宁氏停下了手里的活,对江常安说:“我有五六年没回去过了,也不知道大哥变成什么样了?现在这么忙,更是没时间回去,就托人带个话吧。也不知道大哥有没有时间过来?”说完,她又为难地说:“大哥要是过来,就得住二天,这床铺被褥都要准备……”

    桔子接口说:“我们搬新屋,肯定是要请舅舅来的。现在天气开始暖和起来,我们也要添两床薄些的被褥。明天跟林木匠说一声,客房里的床先打起来,等舅舅来的时候就可以住了。”她是半路接手的这具身体,对舅舅没有半点印象,所以就把自己还有个舅舅,这件事给忘光了。这会儿,听见江常安提起,赶紧过来弥补。

    宁氏也有些兴奋起来,对桔子说:“我上次带你去舅舅家里,你还只有五岁。不知道你还记得舅舅长什么样不?”桔子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江浩接口说:“桔子那里还小,肯定不记得了。我记得舅舅高高的,对我可好了,每天都带我和桔子出去玩。”江泽懵懂地问:“舅舅是什么人?是娘的亲戚吗?”

    宁氏笑着对江泽说:“舅舅是娘的哥哥,你小的时候他还抱过你。只是你那时太小了,就不记得了。”江泽又问:“那舅舅会对我们好吗?”宁氏说:“当然了。舅舅以前对娘可好了,当然也会喜欢你们几个。”江常安有些羞愧地对宁氏说:“都是我不好。让你这么多年没回过娘家,孩子们都不认识自己的亲娘舅了。这次一定要请孩子他舅都住几天。”桔子有了年幼无知的借口,放下心来,开始围着宁氏各种打听。(未完待续)

    第九十六章 舅舅

    宁氏见桔子好奇,也很愿意对她说,自己娘家的情况。终于,让她打听清楚,舅舅家的情况。宁氏的母亲,在她父亲过世后,第二年就也去世了,宁氏的娘家只剩下一个哥哥了。舅舅宁广应,比宁氏大五岁。兄妹两个感情一直很好。只是宁氏出嫁时,家里已经十分困难,舅舅几乎是倾其所有地,为宁氏准备了一份,看得过去的嫁妆。为了这事儿,让舅母对宁氏有了意见。

    再加上张氏百般的不愿意,宁氏回娘家。逐渐地宁氏,就越来越少回去了。最后一次回去,还是江泽刚出生不久,到现在已经六年了。桔子打听清楚之后,对这个舅舅很有好感。这几年,宁氏没回娘家,宁广应虽然也没有来看宁氏。但每年总是托人,给宁氏带几次野味。当然,这些东西,最后也没有落到宁氏嘴里。但张氏收到猎物那几天,对宁氏的态度总好一些。

    桔子听宁氏说起来,舅舅打猎还是有些本领的。但是因为外面一些山林,都是有主的,从那里打来的猎物,是要卖给山林的主家的。这样价格就上不去。而深山里实在是危险,舅舅只有一个人,不敢到那些地方打猎,所以家里的条件一直不是很好。

    桔子就开始盘算起来,她自己家里要开铺子,还要种地,就算是雇工,也要人来管理。从这次猪舍和池塘的建设上,就可以看出来,自己的摊子铺的太大。缺人手都缺得,自己快找不着北了。这打猎既然不赚钱,又危险。自己家里正缺人手,自己的亲娘舅,可不是天然的帮手吗。

    想到这里。桔子对宁氏说:“娘,舅舅打猎既然赚不到钱,为什么不种地。”宁氏有些好笑地对桔子说:“尽说些孩子话。你舅舅自幼。就跟着你姥爷打猎,又不会种田。更何况买田的钱从哪里来?”桔子笑得像个小狐狸。说:“种田有什么难的,只要肯下力气,总能学得会的。咱们家里不是有六十亩田,没有人手种吗?还怕没有田地?”

    宁氏若有所思地停下手里的活,说:“你是想让你舅舅,从山里搬出来?”桔子说:“山里有什么好的。打猎挣不到钱,交通还不方便。要不,你能这么多年。都看不到舅舅?”

    宁氏说:“可你舅舅从来没种过地。要是他种不好,怎么办?”桔子笑着说:“六十亩地呢,舅舅一个人怎么种得过来,当然要雇短工。爹的身体弱,最好不要下地。等铺子装修好了,就让爹跟我一齐去铺子。等春耕之后,有可能我们就住在铺子里。哥和小泽也不用,每日都回来了,家里的总要有个能作主的。总不能全都托给满屯叔,如果舅舅能帮我们。自然是最好的了。”

    江常安也说:“大哥在山里打猎,实在是又辛苦,又危险。如果能在沿山村落了户。咱们有了帮手,他也有固定的收入。如果喜欢打猎,农闲的时候,去找点野味,也算是补贴家用。”宁氏点头说:“这么说来,这次一定要请大哥来一趟了。那光请人带个口信可不够了。”

    桔子笑道:“这还不容易。如今,我们家也有读书人了。哥如今也识了不少字,写封信应该没有问题。”江浩的脸立即就红了,有些手足无措地说:“先生还没教我们做文章呢。”桔子跑过去。把笔墨拿出来,对江浩说:“又不是让你去科考。你写得文皱皱的。舅舅也看不明白。就按着大白话,娘怎么说。你就怎么写。只要娘说的字你会写就行。”

    宁氏笑道点头说:“桔子就是聪明,知道猎户村的情形。山里的猎户多不识字。只有村东头的王大伯在幼时,上过一年私塾。也没什么人,会给村里的人写信。就算有,也就是让人写几句话,还得求王大伯给读一读。太复杂的话,王大伯也看不懂的。”桔子只是想着,一封信而已,用白话文写就是了,自己家的亲戚,想来也不会挑剃。却没想到,往这猎户村写信,还真是得写大白话。宁氏的这份夸奖还真是有几分意外。

    宁氏只让江浩写,现在自己分家了,盖了新房,要请大哥来新房住住,另外还有事相商。桔子拉着宁氏撒娇地说:“娘,你这么说,万一舅舅要是没空,不来了,怎么办?”这信这么写不行。宁氏有些鄂然地问:“那你说该怎么写?”桔子说:“娘要是同意,我来帮娘写,肯定舅舅能来。”

    桔子心里还是有自己的小算盘,虽然家里的人,都说舅舅很好,但是她还是有些疑虑。这不好的亲戚,要是招惹上了,想摆脱可不太容易,所以她打算用这封信做考验。她对江浩说:“你在信里这么写,就说去年爹的身体不好,奶给我们分了家。现在家里盖了一间房子,请舅舅来吃烧锅饭。另外,家里还有些困难,想请舅舅帮忙,请舅舅务必要来相量。”

    宁氏有些疑虑地看着桔子,这些话虽然都是实话。可加在一起,好像就和他家的情况,又不太一样了。桔子笑着把信递给江常安,这才想起来,说:“咱们沿山村有人经常去山里吗?这信怎么送过去?”江常安说:“明天,县上有大集,我知道里长是一定会去的。猎户村一般会有人到集上卖猎物,我本来打算让里长带个口信,再让猎户村的人给带回去。现在有封信更好,直接让他们带回去就行了。”

    桔子听了,就让他连夜找李亦溪,给舅舅带信去。然后才对宁氏说:“娘,舅舅那么心疼你。我们家里有了难处,舅舅肯定着急,这样他就一定会来了。”宁氏点点头,说:“就你机灵,要是你舅舅来了,知道你骗他。他要打你,我可不帮你。”

    桔子摇着宁氏的手,说:“我哪有骗舅舅,我又没说假话。我还不是为了能早些见到舅舅。”宁氏瞪了桔子一眼,不再理她,只是不再能安心收拾东西,总是一眼一眼地看着门外,只是担心李亦溪会因为什么事,不去县里赶集了。”没过一会儿,江常安回来了,信顺利地送了出去,宁氏总算是放下心来。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桔子和宁氏就先到新家去打扫卫生。江常安和李多金一起,把收拾好的东西搬上驴车。桔子的闺房是自己设计的,自然是很满意。因为用作玻璃的琉璃片,还不能作到完全纯净无色,桔子特意选了淡蓝色的玻璃,作自己闺房的窗子。当天的天气很好,有些耀眼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也显出几分柔和的色彩。

    因为家具还没全打完,桔子屋里只有空荡荡的一张床,和一个箱子,但桔子还是很满足了。她终于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了。桔子在屋里转了一圈,觉得还少了点什么。就听见宁氏叫她:“桔子,这琉璃窗好是好,可就是太亮了。这屋里做什么事儿,外面都能看见。”

    桔子不由地低声笑了起来,自己还真是适应古代的生活,居然忘记准备窗帘了。原来的窗户都糊着厚厚的窗户纸,外面最多只能看见,屋里人的影子,自然就没有人家用窗帘了。桔子对宁氏说:“娘,这琉璃窗得用布做个窗帘。白天的时候,拉开窗帘。晚上睡觉的时候,拉上窗帘,就没人能看见里面了。看起来,我下午到镇上去一趟,买几块贮麻布,娘要先给我做一个窗帘。”

    宁氏叹息道:“难怪村里没人用琉璃做窗户,这贵不说,还要配块布。这有钱人家的生活,还真是浪费。”桔子无语地看着宁氏,心说:“现在,有钱人家也没有用琉璃,做窗户的好吧。直接证据,就是婉儿的窗户,也是用窗户纸的。顶多也就是纸更薄一些,更结实通透一些。”

    不一会儿,江常安和李多金赶着驴车,也过来了。路上遇到村民,看到他们在搬家,就过来询问。江常安只说:“这里的工程还没做完。五天后,等猪舍和池塘完工,就请大家吃迁居饭。”猪舍和池塘用不了那么多时间,只是要等桔子的舅舅家来人,二三天是不够的。所以昨天晚上,一家人定了五天后,请客。

    所谓破家值万贯,桔子家里的东西虽然不多,都收拾完也到下午了。桔子看了一下,没时间到镇上去买窗帘布了,就从穆府年前送的布中,找了两匹细麻的,让宁氏先给做两块窗帘,一块自己用,一块桔子用。至于江浩和江泽的房间,桔子表示,男孩子,不怕被人看见。有太阳照进来,早些起床,也有利于学习。

    因为,没有窗帘的导轨,就没有办法做拉的窗帘。好在窗子不大,也不高。桔子就让江常安在窗户两头,钉了两个木钩。又让宁氏在窗帘的两个角上,用布带做了一个圈,挂在木钩上。白天两个布带圈挂在一个木钩上,晚上窗帘拉开,布带圈挂在窗户两头。虽然不是特别方便,但也能用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七章 徒弟(上)

    桔子做完这些,看着时间还早。想了想猪舍和池塘开工两天了,自己家也没怎么管,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就用新家的厨房做了一锅汤水,又蒸了一些二和面馒头,让江常安送到猪舍和池塘那里。江常安把馒头分给那些工人,对他们说:“本来就算是不包饭,也应该送点汤水过来。可是,这两天家里实在是太忙,实在没时间过来。就一个人分两个馒头,以表歉意了。”

    来江常安做工的人,基本上都是沿山村的村民,怎么会不知道,江常安家里发生了什么事?虽然对江常安家里,这两天基本上没人,在工地上,露面也有些议论,但其实在心里并没有多大意见。这次又能白得两个馒头,就算有人心里有些疙瘩,也都散了。

    这时,有早上看到江常安搬家的人,就叫道:“东家,本来就说好不包饭的。没有汤水也没什么,只是这烧锅饭你可不能省呀。”江常安憨笑着说:“已经定下来,五天后都到我家吃饭,到时候我让桔子,给大伙烧红烧肉吃。”桔子虽然把猪肉的处理方法,教给了大家,可是这红烧肉的烧制方法,桔子可没有泄露出去。所以这红烧肉,还是只有桔子家里一份。

    第二天,桔子和宁氏还去了镇上。她们不仅要给桔子的舅舅一家,准备被选健=圩右患胰朔挚耍蛔右膊还弧4咏虏萍掖隼吹谋蛔樱直∮制疲从驳每斐商辶恕=圩硬鹣戳艘幌拢急付嫉钡姹挥谩K屠疃嘟鹚岛昧耍壤疃嘟鹚屯昝罕螅挛缋凑蛏辖铀恰=圩铀慵谱乓虻亩鞑换嵘佟?br />

    桔子先去农具铺子。看了一下曲辕犁的进展。袁万富的手艺果然很好,曲辕犁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模样。桔子和他讨论了一些细节后。请他五天后。到自己家去吃饭。又让袁传祖叫了几声师傅,才高高兴兴地去了码头铺子。宁氏这才知道。桔子收了一个,大她好几岁的徒弟。

    她对桔子说:“你收一个男人做徒弟,还大了你好几岁。以后,一个不小心,就会坏了你的名声。”桔子也很无辜,说:“当时,话赶话,就赶上了。我也没有办法。不过是收个徒弟罢了。哪有那么严重?娘也太小心了。”宁氏恨声道:“哪有那么轻巧。你一个小孩子不懂事,你爹也不懂事。看我回去找你爹算帐。”

    桔子在宁氏身后,捂嘴偷笑。她在心里yy道:“现在江常安和宁氏,有单独的卧室了。不知道晚上,宁氏是罚江常安,跪搓衣板,还是顶尿壶。不过,古代妇女也许没有那么彪悍。”桔子自己并没有把收徒的这件事,当做什么要紧的事儿。毕竟自己也不用,教他什么东西。也很少跟他接触。只是没想到宁氏这么反对。

    到了码头铺子,看看装修的进展很快。苏玉海很喜欢李多银的机灵懂事,想把李多银留在自己手下帮忙。桔子对李多银说:“多银哥哥。这铺子再怎么样,也要等春耕过后才能开张。你要是愿意的话,跟着苏管事,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李多银却不愿意,他说:“桔子妹妹,你的铺子肯定缺人。我要是跟了苏管事,等你铺子开张的时候,未必就能脱得开身。何况,我觉得如果能自己独挡一面。我会成长得更快的。”

    李多银这段时间跟着苏玉海,吃得不错。心情也好。看起来个子也长了不少。桔子看着这个十三岁的男孩子,似乎他一下子就长大了。桔子点头说:“铺子以后开张。还真少不了你帮忙。到时候,这做生意的事儿,还要你教教我爹。等明年冬天,估计煤饼生意做得大了,你也没时间来帮我了。”

    李多银认真地看着桔了说:“只要你需要,我肯定是要先帮你的。”桔子突然有些说不出话来,她自然是希望,李多银能做她的助手,这才同意李多银,不上学堂读书的要求。只是她没想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李多银已经把她的事,看得比自己家的生意还重要。这时,宁氏已经在铺子里,参观了一圈走了出来,打破了桔子和李多银之间,有些尴尬的气氛。

    她有些激动地对桔子说:“这间铺子好大,如果真的要开张的话。肯定得有人住在这里,还要招些伙计。我可不同意,你一个人住在这里,真得让你爹来陪你。后面还有房间,如果浩儿和小泽,来不及回去的话,也有地方住,用不着赶夜路。”桔子说:“娘,爹不能下地赶活,总要给他找个营生。这个铺子,以后肯定归爹管。我要陪娘住在村里。我还要管着村里的土豆呢。”

    宁氏感动地揽过桔子,说:“真是难为你了。只是要是你不管这铺子,菜怎么办?你爹可不会烧菜。”桔子说:“我想过了,我们要做的猪肉菜,并不难做,主要是处理猪肉,这个办法在村里我们就传出去了。不需要保密,我还真得收个徒弟,再教他一些小巧门,就没有问题了。至于像红烧肉等特色菜,主要是一些密制调料。我们可以先做好,让厨师做菜的时候,按顺序放就行。反正我们也不是,要做什么精致的菜。当然,刚开张的一个月里,这个厨师恐怕还得我自己做。”

    李多银听了桔子的话,说:“桔子妹妹,很多厨师都把处理食材的小巧门,当作独家密方的。你还这么小,要收徒弟也不容易。这些小巧门最好,也不要泄露出去。何况,我们铺子里主要是卖猪肉菜,厨师也不好找。不如你买个人,给你做徒弟,你教他什么东西也能放心。”

    桔子有些发愣地看着李多银,她虽然知道,这个时代是能够买卖人口的,但从来就没想到这事儿,会和自己扯上关系。李多银让,桔子看得有些脸红,说:“我这里有一个人。人很聪明,也还勤快,只是不知来历。如果不签卖身契的话,我也不敢让桔子妹妹用他。”

    说完,他对着铺子外面喊:“别躲了,进来吧。”一会儿,贴着门框蹭进来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子。在春寒料峭中,只穿了一件单衣。脚上的鞋子倒是一双棉鞋,却在前面开了口,露出没穿袜子的脚指头。桔子看到,他站在门口,瑟瑟发抖的样子,叹了口气。心里已经明白,这多半是北方过来的逃荒的人。

    桔子早就听说,这几年大楚天灾不断。特别是北方,不仅有旱涝灾害,天气还比以前更冷,庄稼种下去,收上来的来不够种子,所以很多人开始南迁,以谋生路。因为长宁镇比较偏僻,以前往这边走的人并不多。现在这里有了个码头,很快就会成为交通要道,这些难民,也开始往这边走了。

    桔子看了看周围,铺子没开张,里面什么都没有。好在还点着煤饼炉,上面炖着一锅酸辣汤。这是李多银来的时候,桔子特意给他调配了汤料,让他自己买了肉骨头炖的。桔子盛了一碗,递给那个男孩,对他说:“你先喝一碗,暖暖身子吧。”男孩感激地看了桔子一眼,两口就把汤喝了一半。然后,从怀里拿出一个破碗,要把剩下的汤倒进去。

    桔子看着那个脏得,都看不出本色的破碗,阻止他说:“这个碗太脏了,汤是给你喝的,你把它都喝了吧。”男孩可怜兮兮地看着桔子说:“小姐,我想给我爹留一点。”桔子被他的话噎住了,半晌才说:“你还是把它都喝了吧。等会儿,我给你再盛一碗。你也不用换碗了,就用这只碗端回去吧。”

    李多银跟桔子介绍着,说:“从我到这铺子里,这孩子就在码头上了。他和他爹就住在河边,穆家废弃的一个放工具的棚子里。这孩子跟其它那些讨饭的,不太一样,总是想办法,帮人干点活,再讨些吃的。我上次给了他两个馒头,以后他就经常到铺子里帮忙干活。吃饭的时候,给他点吃的,他还要分给他生病的老爹,是个好孩子。”

    桔子见李多银自己,还一脸孩子气,却对别人一口一个孩子地叫着,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她对李多银说:“这就是你给我介绍的厨师,也太小了点了。我也不能总用童工啊。”那男孩却也机灵,听到桔子话,立刻说:“我不小了,我都十六了。”桔子吃惊地打量着他。他的身量还不如李多银大,只是刚刚他说话的声音大了一点,倒听出了一些变声期的沙哑。

    桔子见他机灵,倒有了几分兴趣,开始盘问起男孩的身世。男孩叫周大力,果然是北方过来的难民,家乡连着两年大旱,颗粒无收,娘和妹妹都饿死了。只有他和爹爹一路讨饭到这里。原本是打算去京城那边,看看有没有活路,偏生走到这里爹就病倒了。他们也没钱请医生,就靠周大力每天弄点吃的。只盼着天气暖和后,他爹的病能好起来。(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 徒弟(下)

    桔子听周大力见事极快,说话条理也还算清楚,心说:“这个孩子倒也是个,做生意的好苗子。”她看了看李多银,对他点了点头,李多银对周大力说:“桔子姑娘打算开吃食铺子,缺厨子和小厮。只是你来历不明,没有担保,要想到我们铺子里做工,是要签卖身契的,你可愿意。”

    周大力看了桔子一眼,极快地说:“愿意,我愿意。小姐,只要我能拿到工钱,给我爹看病,我什么都愿意。”李多银笑道:“你是要卖身为奴的,还想要工钱。只有一笔卖身的钱,可以给你爹看病。”周大力还是没有犹豫地说:“我知道,我愿意的。”桔子见他答应的这么痛快,倒有些不安了。

    她对周大力说:“你要想清楚了,这卖身以后,你所有的东西,包括性命可都不是自己的了。不要太冲动了,要不,你还是回去跟你爹商量一下,要是真的决定了,到这里来找李多银。他会带你来见我的。”

    周大力对着桔子跪了下来,说:“我们从家乡出来。一路上,饿死的,病死的人不知有多少。我也曾经到人市上插草卖身过,可是正经的大户人家,买人也是讲究来历的。我这样的,没根没底的,人家根本不要。还有一些不明不白的人想要买我,可如果我跟他们走了,就不知道会去哪里了。我又舍不得我爹。”

    周大力低下头来,抽( 穿越之田园好女 http://www.xlawen.org/kan/558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