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穿越之田园好女 > 穿越之田园好女 第 34 部分阅读

第 34 部分阅读

    上锦绣布庄的金老板做小。”

    江常顺有些烦燥地说:“那不一样。吴家那是他爹是个烂赌鬼,欠了一屁股赌寨。才把女儿给卖了的。咱家又不是过不下去了,梅子给人做小,我们做爹娘的会被人戳脊梁骨的。将来还会影响,给小峰和宝儿说媳妇。人家会怕。有一天,我们把人家的外孙女给卖了。”

    江山不以为然地说:“当初,梅子要跟着穆二公子。不也是做小。你也没反对,还帮着梅子退婚来着。”江常顺摇头说:“当初梅子要是跟了穆二公子也就算了。毕竟在定远侯府里,哪怕是做小妾,也比平民百姓的正妻强。而且她和穆二公子还算是年貌相当的。吴大人都已经四十多了,梅子嫁过去,我们不是要被人说是卖女求荣。”

    江山有点不耐烦了,他对江常顺说:“你还怕被别人说?梅子跟了穆家,我们也就是借个势而已。还真不见得比得上跟这位吴大人。马师爷已经说了,只要吴大人能看中梅子,他就能推荐我做县里的主薄。我就是官身了。你就是官老爷的爹了。这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

    江常顺大喜过望,忙问:“真的,秀才就能当主薄吗?”江山得意地笑了起来,说:“当然。这是马师爷亲口说的。这还要感谢我的好二叔。多亏他种了土豆出来,要不然,就算是吴大人肯推荐。吏部那边也不会同意,把一县主薄给我一个只考了秀才的人。”

    江常顺惊奇地说:“我们还真能沾到二弟的光呀?”江山在回来的路上已经想明白前因后果了。他冷笑着说:“土豆这种高产粮食,现在看起来,很得皇上的欢心。按着一般的道理,皇上是会封赏二叔家的。可惜,二叔家不争气,找不出一个有功名的。原本,我考上了秀才,这份封赏就该是我的了。”

    江常顺这才明白,说:“是啊。平民不能封官的。皇上的恩典二弟家受不起,是可以推恩给同族的。”江山又愤然地说:“正是如此。二叔看起来好说话,现在我才知道,他也是个狠心的人。也不知二叔家使了个什么手段,宁肯要一个位同七品的虚名,也不愿意咱们老江家出一个真正的官。还不是怕我沾了他家的光,抢了他家的风头。现在,只要吴大人纳了梅子。我照样能把他家的这份封赏抢过来。以后,等我二叔知道的时候,我看能气死他。”

    江常顺这会儿不再阻拦江山。他只是有些为难地说:“按你这么说,梅子嫁给吴大人。我们也不算吃亏。只是你爷是肯定不会同意的。”江山有些无语地看着江常顺。他要不是因为知道江德财不会同意,至于拉着江常顺在自己房间里,偷偷摸摸地说吗?

    他对江常顺说:“爷不同意,你偷偷地告诉娘。过两天,先让娘带她给吴大人相看。要是吴大人相中了。你再想办法,从奶那里,把写着梅子庚贴的纸要过来。我们拿去给吴大人合了八字,就算成了。”江常顺依旧不太放心地说:“山儿,你想得太简单了。下聘礼的时候,你爷不同意,怎么办?”

    江山看江常顺的眼光,像是在看一个傻子。他怜悯地说:“爹,梅子是去给人做小的。又不是正经嫁人,哪有什么聘礼。到时候,选了日子,一顶小轿子抬进去就是了。”江常顺有些结巴地说:“那,那,我如花似玉的女儿,就这么白给了人不成?”江山有些按捺不住地低声嚷着:“怎么会是白给?用你女儿,给你儿子换个官位,你舍不得吗?就梅子那名声,你还能指望她能嫁个多好的人家?”

    江常顺有些吃惊地,看着怒气冲冲地江山,却仍然坚持说:“就算,就算是纳妾,也没有一文不花的道理。”江山无力地说:“吴大人不会在意二三十两银子的,这钱我会跟马师爷说。娘那边你去说,先别告诉梅子,省得节外生枝。”江常顺这才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里,江山焦燥地等着马师爷的消息。马师爷却好像忘了梅子的事儿。江山虽然还是天天跑去见马师爷。马师爷却只是带着他,督办土豆装运和牌坊建筑。桔子家的牌坊建得很快,又过了五六天之后,牌坊大体轮廓就已经建好。还剩下些精细雕刻,交给李亦溪和桔子自己家督办就行。土豆也装运得差不多了。

    马师爷也该回去了。马师爷这才把江山叫过去,轻描淡写地吩咐他,三天以后,送桔子到县衙相看。江山着急地对马师爷说:“马师爷,我妹子可是清白的女儿家,实在不好自己上门,给人相看。还是请马师爷另选个地方。”马师爷似笑非笑地说:“江秀才,你既然是送妹子给吴大人做妾,就要明白自己的身份。吴大人日理万机,哪有时间到处去相看小妾。别人家的女儿,就算是比你家地位高些的,也是主动送到县衙的。没有道理,就你这特殊?”

    江山可不是那么好骗的,梅子要是就这么进了县衙。要是吴大人相中还好,要是吴大人没相中,也算是毁清白了。何况江山做主薄的事情,至今也只是马师爷在说。他还没得到吴大人亲口答应,他怎么肯就这么把梅子送过去?

    江山见马师爷不肯改地方,心里犯了嘀咕。他口气也强硬起来,说:“马师爷,我们是庄户人家,没有把女儿送到男方家里相看的道理。如果相看的地方不能改的话,那就算了。原本,我爹娘也不太同意,让梅子去给人做小的。”

    马师爷见江山说得认真,态度反而软了下来。他对江山说:“江秀才,瞧你那酸劲,好象我要把你妹子怎么着似的。我这不是怕惹了吴大人不高兴吗?算了,你都不怕你妹子给吴大人留一个娇狂的印象,我操什么心。那你三天后,就把你妹子带着县里的云来阁去吧。我会陪吴大人过去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八章 相亲(中)

    云来阁是县里的一个大酒楼,取客似云来之意。因为离县衙比较近,马师爷就指定了这个地方。对于父母兄长的打算,梅子丝毫不知。她被穆佑轩拒绝后,就知道自己恐怕很难嫁到好人家了,一直郁郁寡欢,家里的人也不太理会她。直到马师爷来吃过饭以后,她觉得有了几分希望。

    但是马师爷走了之后,就又没了消息。梅子等了几天,就放弃了。她心里跟自己说:“大哥也就是骗你当一天小丫环,你还当真了。”当然,这几天,她对江山也就没了好脸色。又过几天,小张氏对她说:“梅子,你大哥读书辛苦了这么多年,现在好不容易考中了,想去县里散散心。你想不想一起去玩一玩。”

    梅子虽然经常去镇上,县里还是很少去的。她听说能去县里玩,就顾不上她正在生江山的气了,立即就答应说:“好啊,好啊。我们都去吗?”小张氏有些爱怜地,扶了扶梅子的鬓角,说:“哪能都去呢?我知道你这段时间不开心。趁着你哥要去县里,让他带我们娘俩一起去。”梅子的眼睛有点红了。自从她被穆佑轩拒绝以后,她就不像以前那样受家里人宠爱了。小张氏已经很久没有对她这么温声说话了。

    等到了县里,小张氏就嚷嚷着肚子饿了,江山带着她们直接去了云来阁。梅子疑惑地看了看,天上明显还偏东的太阳,算算时间不到巳时呢。但既然连江山都不说什么,梅子也只好跟着他走。等到了云来阁,梅子就顾不上想,小张氏刚吃过早饭没多长时间。怎么会又饿了之类的问题了。

    她被云来阁的装饰给吸引了。云来阁在县里也属于大的酒楼了,梅子就算自幼在家里娇养着,也很少来这样的酒楼。梅子胆怯地扯了扯小张氏的衣襟,轻声问:“娘,我们到这里来干什么?”江山不等小张氏回答,笑着接口说:“吃饭呀。”梅子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不敢再问。

    因为时间还早。云来阁里的食客并不多。江山在大堂里。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店小二就殷勤地过来点菜。江山让店小二泡了茶水过来,又叫了几样点心。

    梅子肚子并不饿。但见点心实在精致,就想吃一块。她的手刚伸出去,就被小张氏给打了一下。梅子疑惑地看向小张氏,小张氏却并不解释。只轻声说:“梅子,天还早呢。等会儿再吃。”她似乎忘记了刚刚谁嚷肚子饿的。小张氏和江山都不再说话,梅子也只好闷着。

    又过了一会儿,梅子忍不住了。她们大老远的跑到县里来,难不成就为了。坐在豪华的酒楼里,看几块不让吃的点心不成。她对江山说:“大哥,我们等人吗?”江山笑着点头说:“是。约了一个朋友,他快到了。梅子。我们再等一会儿,就能吃了。”话刚说完,就见马师爷从楼上下来,笑着对江山点点头,从怀里拿出一个金簪,放在桌子上。

    梅子的脸腾地红了起来。她明白了,这是在相亲。她们这一带是有相亲的风俗的。有疼爱子女的长辈,在给晚辈说亲,也会男女双方见一面。就象是现在这样,选一个公共场所。男女双方隔得远远地看了一眼,男方要是看中了,就送女方一个簪子。女方如果也中意,就当着男方的面,把簪子插上。

    梅子有些幽怨地看着簪子。这次相亲在这么好的酒楼里,梅子能猜到男方的条件肯定不差。可是,没有人告诉过她,这次是来相亲的。她还没看过对方一眼,也不知道对方长的怎么样,是干什么的。可对方给的是金簪啊。这个簪子,她是插还是不插呀?小张氏却不管梅子的纠结。她见梅了盯着簪子发呆。就把簪子拿起来,给梅子端端正正地插好。

    马师爷见小张氏帮梅子插了簪,笑得更和煦了。他对江山抱了抱拳,说:“恭喜江秀才。”江山回礼道:“多谢马师爷费心。我想见一见吴大人,不知可否?”马师爷笑着说:“自然要为江秀才引见。”然后,他又叫来店小二,用下巴点了点梅子母女坐得桌子,说:“这桌今天的花费记在我的帐上。”

    江山也对小张氏说:“娘,我去办点事情。你和梅子要是饿了,就先点菜吃起来,不必等我。”说完,他就跟马师爷上了楼。梅子此时也知道,对方一定是在二楼包间里看她呢。她只觉得混身都不自在起来。梅子虽然对小张氏和江山就这么瞒着她,又把她定给了别人,十分不满。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她也不敢随便说话。

    她叫着小张氏说:“娘,我不要在这里了。我们走吧。”小张氏横了梅子一眼,说:“别胡闹。我这一辈子,还没有人请我,在这么好的酒楼里吃过饭呢。你看看有什么喜欢的菜,尽管叫。”小张氏又对候在一边店小二说:“你把你们店里的招牌菜一样给我们上一份,要最好的那种。”

    店小二看了看桌旁坐的二个女人,有些为难地说:“客官,我们云来阁平日里,卖得最好的菜有十几道。你们只有两个人,吃不完都浪费了,还是点一下吧。”小张氏嚣张地叫道:“让你上,你就上。你怕马师爷付不起帐吗?我们吃不吃得完关你屁事。”梅子难为情地看着,四周望过来的目光。她拉了拉小张氏的衣襟说:“娘,你别嚷了。别人都看着呢。”

    小张氏得意地说:“老娘现在也是有身份的人了,还怕别人看……”她突然想到,吴大人说不定还没走,声音突然低了下来,对店小二说,“算了。我不跟你计较了。你快点去上菜。”店小二暗地里撇了撇嘴,到底碍于这两个乡巴佬,是马师爷的客人,不敢顶嘴,忍着气下去点菜了。

    小张氏点菜的时候,江山给吴大人见过礼,刚坐下寒喧了没几句。吴大人听到小张氏尖锐的声音,皱了皱眉头。江山一边在心中暗骂,小张氏太过得意忘形,一边站起来给吴大人陪罪,说:“吴大人,家母是乡下女人。她知道,梅子能有机会侍候大人,实在太高兴了,举动了失了规范,还请大人见谅。”

    江山也是继承了江山的好容貌的。他现在是风华正茂的年纪,站在那里也有几分玉树临风的样子。吴大人见他不慌不忙地替小张氏陪着罪,话里话外地,还奉承着自己,心里对他倒多了几分满意。吴大人淡淡地说:“也罢。本官也不会跟一个没见识的村妇计较。你不必担心。”

    江山松了一口气,又说:“大人,你对我妹子可是满意?”吴大人看了他一眼,心说:“这不是废话吗?要是不满意,能送根金簪下去。江山见吴守信不答话,也不在意。他接着说:“吴大人,学生是才进学的秀才。不知道能否申请,长宁县的主薄的位置。”

    吴大人这才微笑着说:“江秀才年轻有为。如果要任主薄的话,功名低了一些,好在你既是江员外的侄子,本官就为你推荐一二,能不能成,就看你的命数了。”马师爷在旁帮腔说:“吏部侍郎王大人是我家大人的恩师,我家大人上去的荐折。吏部基本上没推翻过。这也是江秀才的造化。只是大人日理万要,内院的事情要早些办好才是。”

    江山心领神会地说:“当然,当然。回头我就把梅子的八字送过来。只是梅子毕竟是良家女……”马师爷马上接口说:“我家大人是想纳个良妾,将来有了小少爷,也不至于身份太低。如果八字合适,聘礼不会少了你们家的。”

    楼上江山跟吴大人打着机锋,讨价还价。楼下梅子沉着脸,看着小张氏狼吞虎咽地,吃着桌上的饭菜。小张氏一边自己吃着,还不忘记给梅子挟菜。一会儿工夫,梅子面前的菜已经堆满了。小张氏嘴巴稍微有空的时候,就不停地劝梅子:“梅子,这道八宝鸭很不错,你吃点,这道糯米鸡也好吃,这个鱼叫什么,我没记住,不过真好吃,你也吃点……”

    这桌子菜确实很香,可是梅子还是一点胃口都没有。她想着,她以后的夫君可能就在楼上看着,才勉强忍着,坐在那里装淑女。可是,梅子本来就不是个耐性好的人。现在小张氏吃相这么难看,她再也忍不住了。她从小张氏手里抢过筷子,扔到地上,低声吼着:“娘,你就知道吃。你心里还有女儿吗?”

    小张氏吃惊地看着梅子说:“我不是一直在给你夹菜吗?”梅子只觉得胸口都有些疼,半晌才说:“你就因为一桌子菜把女儿给卖了?”小张氏笑道:“怎么可能?这不是你夫家看重你,才请我们娘俩吃这么好的东西吗。”梅子见小张氏还没抓住重点,她却不敢像在家里一样撒泼,眼泪就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说:“娘,你就这么把我许了人家,连夫家是谁都不告诉我吗?”(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亲(下)

    小张氏见梅子哭了,才想起来,梅子还不知道这次相亲的事儿。她赶紧从怀里摸出一块脏兮兮的手绢,递给梅子,说:“乖女儿,你先别哭。是娘不好,忘记告诉你了。你被县令吴大人看中了。”梅子还来不及腹诽她娘,这么重要的事儿都能忘记。她就被“吴大人”三个字击晕了头。

    吴大人来沿山村的时候,梅子远远地看到过。吴大人相貌不算差,但却两眼混浊,头发花白,看起来至少有五十岁了。梅子说什么也没想到,小张氏会把她嫁给一个同她父亲差不多大的人。梅子摇了摇头,一脸希冀地对小张氏说:“娘,你没说清楚,是不是?吴大人是替他儿子来相亲的吧。”

    小张氏失声笑道:“梅子,你想什么呢?吴大人还没儿子呢。就指着你替他生个儿子呢。我可告诉你,成亲之后,你什么都别管,专心替吴大人生儿子。只要有了儿子,他家那个原配,也越不过你去。”梅子再也压不下自己的声音,尖叫起来:“什么?他家还有原配?”

    这时,江山刚同吴守信告辞,由马师爷送了出来。站在楼梯口,马师爷先看了一眼,杯盘儿郎藉的桌面,对看了看梅子愤怒地有些扭曲的小脸,冷冷地对江山说:“你没告诉她,她只是来说妾的吗?”江山觉得自己快被这母女俩给气昏了。他陪着笑,对马师爷说:“我父母那里都乐意的。小姑娘家,总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哪能由着她们?”

    马师爷点了点头,说:“你们心里有数就好。另外,平日,到云来阁来的人。不少都是有身份的人。你们教女儿的话,最好回家去教。你妹妹要是丢了吴大人的脸,你可别怪我不给你面子。”江山自知理亏,忙点头说:“是。我这就把她们带回去。”

    江山回到桌边的时候,看到小张氏,正拿手去捂梅子的嘴,警告她说:“你别嚷这么大声。吴大人没准还在楼上呢?”江山沉着脸。对小张氏说:“娘,你放开她。她要是再嚷嚷,惹得吴大人也退亲的话。我就卖了她。得了钱买个颜色好的姑娘。去给吴大人陪罪。”

    小张氏和梅子都被他,语气中的阴冷给吓着了。江山见两个人不闹腾了,说:“有事儿回家再说,跟我回家。”说完。当先走了出去。小张氏见他走到酒楼门口了,才拉着梅子匆匆忙忙跟了上去。县城里有赶脚的骡车。江山叫了一辆,带着小张氏和梅子直接回沿山村。

    一路上,几次梅子要提起话头,江山都冷冷地说:“回家再说。”到了家里。江山直接把梅子拉到自己房间里,对她说:“我给你在县里找了人家。男方是当官的,荣华富贵样样都有。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梅子鼓起勇气问:“娘说。你帮我定了吴县令,是不是真的?”

    江山点头说:“是真的。吴县令是一县父母。有什么不好吗?”梅子大叫道:“当然不好。他家里有老婆。”江山说:“有老婆怎么了?你只是个乡下丫头,要找有权有势的,嫁过去就享福,就不能样样都顾全了。你要是那么不愿意做妾,当初为什么还要缠着穆公子。既然你宁愿做小,也要找家世好的,我也依了你的心愿了。你还不愿意了。你要是不愿意,人家送金簪的时候,你就该拒绝。娘往你头上插的时候,你不是了没说不要吗?”

    梅子张口结舌地说:“那不是,那不是……”她想说,那是因为她被那个高大尚的酒楼,和金灿灿的簪子给迷昏了眼。可这句话,她又实在说不出口。她结巴了半天,才说:“他都那么大年纪了。”江山冷笑道:“他年纪是大了点。你也不小了。跟常家退亲后,咱家一个提前的都没有。翻过年,你就十八了,都是老姑娘了。你还敢嫌弃别人年纪大。”

    梅子被说得脸色发青,红着眼睛低下了头。她不甘心地说:“可吴大人看起来比爹还老。”江山深吸了一口气,柔声道:“吴大人才四十多,他就是看着年龄大了点。我知道你喜欢年轻,相貌好的。可是,相貌也不能当饭吃。咱家不过是普通农户,年轻相貌好的庄稼汉,你又不愿意。吴大人能看中你,你应该高兴才对。他是因为没有儿子才要纳妾的。你进了门,等生下儿子以后,吴大人的家产,就都是你和你儿子的。这是你的机会呀。”

    梅子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她的脑子里,一会儿是自己穿着绫罗绸缎,使奴唤婢地当了官太太;一会儿又是吴大人那张暗黄|色的老脸,凑到自己面前。她拿不定主意了。江山又淡淡地说:“你嫁过去之后,我就是平安县的主薄了。你就是又是官家妹妹,又是官家太太。沿山村的女孩们拍马也赶不上你。”

    江山见梅子不再说话了,嘴角却露出笑意,知道她是同意了。就说:“你好好想想吧。嫁给吴大人,你的好处多着呢。”江山留下梅子一个人发呆,转身出了门。他还要想办法,从张氏那里,把记录梅子的生辰的贴子拿过来。

    张氏那里倒是很顺利。江山只要提一下自己当主薄的事儿,张氏就千情万愿地拿出贴子来了。只是她现在有些怕江德财。江山对她说:“奶,这事儿关系到我当官的大事儿。我爹娘和梅子都愿意的。爷就算一开始别扭,总能想通的。我们先把婚给定下来。免得我爷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把事情给耽误了。”就这样,第二天,江山就把梅子的庚贴送到马师爷手里。

    江山忙着把梅子送给吴县令做小。桔子在牌坊建好后,却空了下来。她找了时间,来到了李多银的煤饼铺子。随着天气转冷,煤饼铺的生意越来越好。连李满屯收秋之后,都没有去找短工,而是在家里帮助李多金做煤饼。李多银在雇了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叫黄叶的,帮着守铺子,他就赶着驴车四处送货。

    桔子到的时候,黄叶正看着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把煤饼装到一个驴车里。桔子知道,李多银接受了她的建议,发展了加盟代理商。李多银的煤饼生意,已经卖进了大兴府,光靠李多银一个小驴车根本送不过来。桔子就请云泽洋讲了一下整个大兴府基本上的县镇布局。沿山村在大兴府的南部。

    桔子和李多银商量了一下,就圈了几个大兴府南部的几个县镇。李多银赶着小驴车,带上煤饼,跑了十多天,终于谈好了五个代理商。其实,这不能算是代理商,只是简单的批发商。这些人自己到李多银的店里,以批发价拿货。李多银不再单独往他们那边送煤饼。

    李多银虽然简单地给他们画定了代理地区,但是这个地区的分配,现在并没有多大意义。五家点之间的距离,是桔子和李多银仔细计算过的。按照他们现在的销量和运输水平,基本上不会产生交集。后来,又有听说这个消息的人上门,又谈了两家。现在李多银总共有七家代理商。

    刚才那个二十几岁的青年,就是其中一家。这让李多银的煤饼销售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煤饼销量激增,带来了一个大问题,就是供应量跟不上了。现在还不算是煤饼销售的旺季,李满屯家已经全家出动,作煤饼了。再过几天,就算是李婶也参加做煤饼的队伍,也肯定跟不上销售了。

    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人手不够,可以雇工。冬季农闲的时候,长短工都不难雇。李家的地方还算大,稍微修建一下,开个作坊都不成问题。铺子的后院也能容二三个人做煤饼。只是现在煤渣越来越难买了。长宁镇只有张华一个煤畈子,开始的时候,李多银是向他买煤渣的,后来就直接买煤了。

    用煤做煤饼,虽然不如用煤渣做方便好赚,但也是有利润的。再后来,李多银就直接跟煤场定煤了。两三天就用桔子家的牛车跑一趟,多拉一点。可是那个煤场也是十里八村,唯一的煤场,很多铁匠铺也要依靠那里出的煤呢。如果煤饼售销量再提高上去。李多银怕买不到足够的煤了。

    李多银跟桔子抱怨说:“桔子妹妹,那个煤场其实挺大的。只要多雇几个人工,再开个矿洞就行。可是那个秦东家说什么都不愿意。就是说,再开矿洞,如果找不到矿脉,他就赔了。煤场原来的矿洞都是他父亲留给他的,他就没开过新的矿洞。秦东家还说,如果这些矿洞采光了,他就把矿场封了,留待后人。你说,他这不是败家吗?”

    桔子这次来找李多银,就是想让他带自己,去见识见识,这位知道把地底资格留给子孙后代的秦矿主。顺便,桔子也想看看,能不能解决煤碳原料的问题。桔子到了没多久,李多银就回来了。桔子是事先跟他约好的。两个人也没有多说什么,就上了驴车,出发去煤场。(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章 买煤矿

    桔子是第一次来煤场。李多银先带着桔子在煤场转了一圈。煤场在一个山坡上。桔子一眼望过去,山坡上都是光秃秃的,除了几颗瘦弱的小树之外,就是长得东一块,西一块的杂草。这些杂草还连不成一片,倒更显出了山坡的荒凉。桔子虽然不懂煤矿,但也知道,如果地底有浅煤层的话。地表上的植物是不会长得好的。

    这么一大片秃山,说明这个煤场还真的不小。只是不知道有多少矿脉,是凭现在的技术能开采的。山坡上除了一个堆煤的大棚子,还有十几个窝棚,应该是住采煤工人的。远远望过去,似乎只有山坡上只开了两个矿洞在开采。两处矿井口都有人守着,不断地把煤筐从下面拉上来。

    桔子看了一会儿,就和李多银一起去找秦东家。秦东家住得离煤场并不远。李多银最近煤场来得次数多,秦家的佣人也都认识他了。李多银还不满十四岁,是来这里大批买煤的最小的客户。最近,他又缠着秦东家,要多开一个矿洞。秦家上下都对他印象很深。

    秦家的佣人见他又来了,还带了个比他更小女孩,就客气地请他到客厅等候。没多久,秦东家就进来了。他和李多银见了礼这后,就侥有兴致地打量起桔子来。李多银就向秦东家介绍说:“秦东家,这是江姑娘。江家和我家是世交。煤饼生意也是我们两家合伙的。所以这次她跟我过来看看,能不能请秦东家多开一个矿洞。”

    秦东家惊讶地说:“江姑娘比你还小吧,她家的生意她能做主吗?”桔子趁着秦东家和李多银说话时,也仔细地打量了秦东家一番。桔子听李多银介绍过,秦家是世代经商的。到了秦东家父亲一代。买下了这个煤场,又在附近买了不少地,却不太往外跑了。

    这个秦东家有二十八九岁的年龄,穿了一身绸缎长衫。现在已经入秋了,他手里却拿着一把折扇,摆出一付读书人的作派。大楚韩不禁商户考科举,桔子下意识地看了看秦东家头上。却没有代表功名的方巾。这时。她听到秦东家对李多银,质疑她的身份,接口说道:“秦东家。你做生意还挑客户年龄大小呀。”

    秦东家愣了一下,笑了起来,说:“答得妙。我的客户只要讲信义就好,确实不必介意年纪。不过。江小姑娘,你们想多开一个矿洞的要求。我真的不能答应。李家兄弟小小年纪就能独自创业,令秦某佩服。秦某很乐意你们来做客。只是多开矿洞这种事儿就不必多说了。”

    桔子见秦东家回绝的坚决,有些奇怪地问:“为什么呀?我们又不是不付钱,你多开些煤出来。不是多赚一些钱吗?”秦东家叹了口气,对桔子说:“小姑娘,钱够用就好。开矿洞不是好事儿。这钱赚不得。”桔子见秦东家一直把她当作小孩子。干脆依小买小了,她走到秦东家身边。仰着小脸问:“秦东家,我年纪小,很多事儿都不懂。能不能请秦东家解释的清楚一点。”

    秦东家避开了桔了的眼睛,沉默了半晌,才说:“也罢。本来,我是不愿意提起这一段伤心事儿的。现在还是告诉你吧,也省得你小小年纪,做错了事,以后后悔。”他顿了顿,又说:“这开采煤碳,是要在山上开洞,人进去采的。你知道吧。”桔子点头说:“我刚刚从煤场过来,看见了。”

    秦东家轻叹道:“这采煤的工人是很辛苦的。每天都要到那种暗无天日的地方去劳作。一个不小心,矿洞塌了,命都要送到里面。”桔子觉得自己好像有些明白,秦东家想说什么了。她小心奕奕地问:“你家的矿洞塌方过?”秦东家点头说:“是啊,大约五六年前,有一个矿洞塌了,里面的五个人都埋在里面,一个都没逃出来。”

    桔子见秦东家停下来,半天没说话,轻声问:“然后呢?”秦东家摇头说:“没有然后了。人都埋在里面,哪里还有活路。我怕再出事儿,就把矿洞封了,给了他们家人一笔钱,让他们给那五个人回去立衣冠冢。”桔子打了个冷战,勉强地说:“这里的矿难都不救吗?”

    秦东家看了桔子一眼说:“小姑娘读过书吧。矿难——这个词用得好啊。当时不是不救,可谁见过埋在地里的人能活?救不了啊。”桔子想说:“矿洞有支撑,里面说不定有没塌的空间。”她还想说:“里面的人说不定正等着救援。”但是她什么都说不出口。

    秦东家见桔子的脸色难看。亲自把桌上的茶水端起来,送到桔子手上,对她说:“小姑娘吓着了吧。喝口茶,定定心。我当时也吓得够呛。后来,我就想把所有的矿洞都关了。”桔子喝了口热茶,果然感觉好多了。她想想矿难都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再说什么都晚了,决定顺着秦东家的话,接着问:“那为什么没关呢?”

    秦东家又叹了口气说:“关不了呀。附近的几个煤畈,都到我家来求我。说,我如果关了矿洞,他们就要饿死了。就是煤矿的工人也不肯,其中还有那五个人的子侄呢。说是,他们家里全靠他们在煤矿的工钱过活,求我不要断了他们的活路。”

    说到这里,秦东家的语气里有了几份气愤,他接着说:“我也是读过圣贤书的。我不想为了些许黄白之物,枉顾他人的性命。怎么就成了断他们的活路?我现在只能让他们在原来的矿洞里干活,再不准他们开新矿洞。等矿洞里的煤层采完,他们也就死心了。”桔子有些明白秦东家的爹,为什么放弃行商,在老家置办土地矿产了。秦东家这么个不通人情、实务的软心肠,要是做行商,只怕被别人吃得连骨头都剩不下。

    桔子有点忍不住提点他说:“如果没有矿洞了,那些工人的生活怎么办?”秦东家不以为然地说:“他们可以到我地里种地,我优先把地佃给他们。我家里还有一些长短工的活,也可以让他们来做。他们还可以自己买地,或者到别人那里去做工。大楚朝太平天下,哪需要用命来换钱呀?”

    桔子忍不住在肚里腹诽道:“愿意冒险下矿洞的,有几个不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要是不用挖煤就能赚到足够的钱的话,人家也知道生命无价的。”她心里虽然知道秦东家的想法不切实际,却不想再跟秦东家讨论矿工这个话题了。

    她换了个角度,问秦东家:“秦东家,等你的矿洞都挖光了。那些煤畈子怎么办?还有平时用煤的铁匠铺子怎么办?”秦东家吱唔了一会儿,才说:“小姑娘倒是牙尖嘴利。我现在只是一介草民,管不了平安县其他人的生活。我只要我面前不再发生人间惨剧就好。”

    桔子笑着说:“秦东家这算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吗?”秦东家赞叹道:“不错,正是这个意思。江姑娘的书读得真好,我就说不出这样的话来。可惜,江姑娘是女孩子,要不然一定能科场高中的。”桔子见秦东家对自己提过两人次读书了话,再看一看他的作派,就故意地问:“秦东家有意科场入仕吗?”

    秦东家被桔子问到痒处,感叹地说:“入不入仕倒不打紧。我是很希望能在科场考一个功名出来,也不枉我十年寒窗。可惜我只考了一场,还落弟了。家父又去得太早,留下了不少家业需要打理。特别是这个煤场,打理起来颇费时间,我现在也没时间温书了,功名之望恐怕要留下终生之憾了。”

    桔子听了秦东家的话,心中一喜,说:“秦东家既然不喜欢这个煤场,为什么了不卖了它。”秦东家有些恼怒地说:“祖宗之产业,怎可买卖?我过几年关了它就是了。”

    桔子失笑地说:“秦东家此言差矣。祖宗产业如果不能买卖的话,这世上就不存在土地,房产买卖。秦东家卖煤场不是因为家业败落,而是为了留下时间再战科场。而且,如果煤场关了,会影响很多人的生计,是损阴德的。说不定会伤了秦家气运的。秦东家卖给别人经营,即不用担心再见到矿难惨剧,又能专心科举,何乐而不为?”

    秦东家有了几分心动,他站起来,在客房转了一圈,对桔子说:“煤场之事,非同小可。我得仔细思量。何况,这煤场就算是卖,我也要把它卖给良善之人。要不然,那些煤矿工人岂不更是可怜。如果是因为煤场新东家,盘剥太过又出人命,岂不还是我的罪过?”

    桔子此时对秦东家的优柔不仅不觉得厌烦,反而有几分感动。她对秦东家说:“不知道秦东家对把煤场卖给我,是否放心?”秦东家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桔子。桔子明白,那是表示,“我又不了解你。”的意思。(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一章 扩大经营(上)

    桔子笑了笑,站了起来,说:“我再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沿山村江家姑娘。说江家,你可能不太了解。我家前几天才被皇上赐了一个功德牌坊,是因为成功种植土豆。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秦东家愣了一下,突然激动地说:“你就是被皇上赐了封号的玲珑女?”桔子说:“这是皇上的恩典。我受之有愧。”秦东家立刻说:“皇上英明。姑娘心思灵巧,没有辱没这个玲珑女这个封号。我听说你家用自己的良田试种土豆,获得了惊人的高产,还把种土豆的( 穿越之田园好女 http://www.xlawen.org/kan/558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