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穿越之田园好女 > 穿越之田园好女 第 40 部分阅读

第 40 部分阅读

    打算,其时,除了给矿工们加了一次工钱外,对矿工的处境并没有多大改善。丁千里这才想让儿女都跳出主家的控制。桔子接了煤场之后,不但对改井了矿井工艺,让矿工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都有了很大提高。桔子还大力改善了矿工的生活条件。

    现在矿工们住的工棚都重建了。现在的工棚虽然还是简陋,但已经不再是四处漏风。桔子更是给每个工棚配了取暖的煤饼炉。煤场有的是煤渣,李多银干脆在煤场边上又起了一个煤饼工坊,招了几个人做煤饼,供应附近的批发商。同时,每天也给每个工棚供应两个煤饼,足够他们烧一个晚上的了。

    伙食更是三天就有一次荤菜。丁千里看着脸色日益红润起来的儿子女儿,突然觉得,这奴藉一时去不掉关系也不大。要是自己回到秦东家那里,没了煤场,自己都未必能养活得了,去了奴藉的儿子女儿。

    等到这次年过后,听小东子说,桔子买了他妹妹做贴身丫环。桔子不仅给他妹妹治病,有时还会教他妹妹识字。丁千里真是悔之莫及。自己的女儿丁彩今年十二岁,做丫环可比小东子的妹妹合适。要是跟着桔子识了字,又学了规矩,将来嫁人,就不愁挑不到好人家了。

    但是,现在煤场是李满屯负责的。桔子基本上不会过来。丁千里开始算计着,让小东子给桔子传个话,就说自己愿意替江家干活,不想回秦东家那里了。也愿意把手艺全部,教给桔子送来的学徒。这样,也许等桔子再买丫环的时候,能想起自己的女儿,是不用花钱买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章 梅子出嫁

    桔子并不知道丁千里的算计。她刚办好了郑婶的户籍,就拉着江常安去买牛。今年春藉,一头牛可不够。桔子又买了两头牛,一头公的,一头母牛。家里的是一头小母牛。江常安说,一个牛棚时如果有两头公牛,肯定无法和平相处的。所以三头牛里,只能有一头公牛。

    家里的牲口棚里还养着五只羊,也是只有一只公羊。那是桔子养着喝羊奶的。桔子算计着牲口棚里,再放两头牛实在太挤了,就让灾民们,在他们的集体宿舍边上,又搭了个牛棚。这两头牛是用来开荒的,干脆就直接让灾民照顾。当然,在桔子把牛放在牛棚后,又征集了一个牛倌。

    牛倌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大爷,姓赵,大家都叫他赵大爷。他瘸了一条腿,本来就不方便种地,就接了牛倌这活。桔子给的工钱不高,但就算是以后,不再集体供饭了。这点钱,也够赵大爷吃饭了。

    牛牵到家里养了两天,就开始春天的第一次耕地。这些荒地去年都深翻了一遍,清楚了石头、树根等杂物。今年还得犁两趟,犁出垄沟来,好下种。赵大爷只需要早晚喂好牛。白天跟着牛到地边,看着牛,别无故伤着累着,就行了。拉牛扶犁却用不着他。

    桔子已经不怎么管种地的事情了,她现在最上心的事情,是找一找白玉兰什么时候能开花。张志文给花露水的定价,是一两银子一瓶,简直是暴利。要知道,桔子装花露水的琉璃瓶只有五十毫升的样子。而花露水的主要成本就是那些瓶子,和几坛子劣质酒。

    就算是张志文给花露水定了一个杀猪价,也挡不住女人对美丽的追求。六神花露水不愧是经典。就算是桔子已经山寨掉了好几样原料。花露水的香气照样清雅宜人,显得雅致而不失时尚。现在这个季节,还没有蚊虫肆捏。张志文按照桔子的说法。让购买者放少许花露水到浴桶里。

    使用的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花露水中。驱痱止痒、清凉舒爽、提神醒脑、驱除异味的功效。在滴了花露水的水的洗澡,可以在感受清香芬芳的同时,享受肌肤舒爽。花露水在卖出去第一瓶之后,就在花露水卖出第一瓶之后。很快就迎来了热销。幸亏花露水的定价高,桔子又规定了,一人一次只能买一瓶的限购政策,才让花露水勉强没有断货。

    现在桔子要找春天最适合,提炼香水的白玉兰。做些玉兰花香型的花露水。桔子现在很庆幸自己住在小山村,山上花的品种还真不少。桔子已经发现了大片含苞待放的玉兰花,最多三五天,就能采摘来做花露水了。桔子回到沿山村,再次通知那些小女孩,要收购玉兰花。

    桔子提出,只收购盛开的玉兰花。那些女孩子们一定会小心的采摘,并且会细心地保留没开的花苞。好在下次花开的时候,能再来采。桔子收购到玉兰花之后,开始放下心来。能做香油的花很多。玉兰过后,还有蔷薇、铃兰、丁香花、晚香玉、长寿花、康乃馨,还有茉莉花等等。除了这些花。还可以用柑橘、鲜橙等香气浓郁的水果。

    这些做花露水的原料,绝对供得上花露水的销售。毕竟花露水的定价,绝对称得上是奢侈品。而且盛夏,花的种类多了,还可以多做几种香型,储存起来。

    桔子只顾得忙着自己的活计。她并不没留意,在正月十八的时候,一顶小轿子把梅子给接走了。梅子并没有等到自幼就幻想的盛大婚礼。她穿着粉红的新娘服,由一顶小轿子。静悄悄地从侧门抬井了县衙后院。二月初的时候,江山县衙主薄的任命也下来了。他住在朝庭提供的官衙里。就在县衙右边。倒是和梅子做了邻居。

    梅子过了新婚之夜,才知道吴守信还有七房小妾。她排第八。好在那几房妻妾大多都不在长宁镇,长宁镇这里只有七姨太钱花儿。不管梅子怎样诅咒江山骗她,她到底不敢反抗已经成子她夫婿的吴守信。第二天,梅子醒来的时候,吴守信已经走了。婆婆和正房夫人都不在,梅子倒是不用给谁请安,立规矩。但梅子做为最小的一个,进了吴府之后,是要去拜见钱花儿的。

    钱花儿原本很受宠,现在也管着吴府后宅。可是这两年她并无所出,再加上她弟弟钱富得罪了穆府的人,让吴守信出了好大一个丑。吴守信就不太待见她了。现在府里又进了新人,钱花儿可以想象的到,以后自己的日子绝对不好过。她看着来请安的梅子。脸上堆着假笑说:“妹妹不必多礼。现在你可是大人的新宠,要是累着了大人可是怪罪我的。”

    钱花儿等梅子坐下后,又打量了梅子一翻,才说:“妹妹长得真俊。难怪大人喜欢你。只是咱们女子嫁了人,光长得漂亮可不成。按规矩,今天的饭菜就要麻烦妹妹了。”梅子有些吃惊地看着钱花儿。虽然本地有新妇,头三天要下厨做菜的规距。这是为了向婆家显示新妇的手艺。现在,梅子只是一个小妾,也并没有婆婆要挑剔新妇。梅子没想到还要让她下厨做菜。

    钱花儿看见梅子吃惊,就笑着说:“八妹虽然是来做姨娘的,但是服侍夫君也是本份。想来八妹在家的时候,也不会不烧饭的。”梅子不知道吴府的规距,怕闹笑话,不敢拒绝钱花儿。她使劲咽了咽口水,轻声问道:“不知道大人,中午回不回来吃饭?”

    钱花儿笑得更是和煦。她说:“瞧妹妹说的。妹妹昨天是和大人在一起的。大人回不回来吃午饭,妹妹倒来问我。再说,无论大人回不回来吃,妹妹也要吃饭的。”桔子不敢再说什么,默默地到厨房准备午饭。厨房里的厨娘,看到梅子过来,就所位置让给了梅子,自己走到门外去歇着了。

    梅子看着干干净净的厨房,和墙角堆着的菜,有种想哭的感觉。那些菜连洗都没洗过。梅子在自己家里也没烧过几顿饭。像现在这样,连生火带做饭就是自己一个人,更是头一次。她忍着眼泪,烧了四个菜。吃饭时候,钱花儿让丫环来说:“大人前头有事儿,不回来吃饭了。”

    吴守信既然不回来。钱花儿也不到饭厅吃饭,只是让丫环把饭菜端过去。那丫环看了看梅子烧的四个菜,嫌弃地说:“怎么只有这么一点。八姨娘,晚上大人回来,这么点菜可不够吃的。”说完,就端着两荤一素走了。梅子就着剩下的清炒罗卜吃了饭。她哭了一场,见没人进厨房,只好又准备起晚饭。

    晚上吴守信果然回来吃饭了。吴守信回来的时候,梅子还在做晚饭。梅子并不知道吴守信,已经回来了,直到分给她的小丫环,跑来叫她,说:“八姨娘,你怎么还在这里呢?大人正找你,快去见大人。”梅子也来不及回去换衣服,就被小丫环催着,来到堂屋。

    吴守信看着头上有些凌乱,手上还有油污的梅子,皱着眉头说:“你这样成何体统。你现在是本官的妾室,不是庄户人家的丫头了。就算是你不会打扮自己,也该把自己弄干净一些。”钱花儿这时,正站在吴守信身后,替他揉肩膀。她笑着对吴守信说:“大人,你可错怪八妹了。她一心想让大人尝尝她的手艺,正在厨房自己做菜呢。她可是连洗菜都没让别人插手,手艺必定是极好的。”

    梅子目瞪口呆地看着钱花儿颠倒黑白。吴守信却有些兴趣了,说:“我听说长宁镇的珍味馆,就是你二叔家开的。你的手艺想必不差,那就端上来开饭吧。”钱花儿中午是吃过梅子做的菜的。她笑咪咪地看着丫环端上,几盘子菜来。这些菜都是家常菜,样子绝对称不上精致。吴守信皱了皱眉头,想着梅子毕竟出身农家,也就说什么。

    可是梅子做的菜油少盐重不说,有几样菜都没洗干净。吴守信吃了几口,就吃不下去了。他放在筷子,对梅子说:“这些就是你的拿手菜?你不会做菜,就该有自知之明。不要糟蹋东西。以后你还是少进厨房的好。”钱花儿忙说:“大人没吃好吧?我不知道八妹的手艺怎么样,怕她做的饭菜不合大人的口味,特意准备了一些点心,这就给大人端过来。”吴守信站起来说:“不必了,就去你那里吃吧。”

    他又对梅子说:“你既然嫁了人,就多跟你姐姐学学怎么侍候相公。别像在娘家的时候那么懒惰。你二叔一家菜烧得那么好,你连一分的手艺都没学到。今天你就回去反醒一下。”说完,他就拥着钱花儿走了。梅子呆愣地站了半天,才被小丫环叫醒,食不知味地吃了晚餐。这一晚,吴守信自然就住在了钱花儿那里。(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一章 梅子回门

    吴守信连着在钱花儿那里住了三天,才在梅子的翘首盼望中,来看梅子。梅子虽然看着吴守信那张老脸,有些恶心。但还是打点精神来讨好他。她现在只希望能早些怀上个孩子,才能压上钱花儿一头。

    虽然只过门了一天多,梅子就发现,原来富贵人家的日子也不是好过的。三天回门的时候,梅子打发丫环到钱花儿这里来请吴守信。钱花儿只是笑着对吴守信说:“做人家小妾,只比奴婢高了一点。她都已经签了身契了,怎么还没认清自己的位置?”吴守信这会儿对梅子那顿晚饭的气,消得差不多了。

    他捏了捏钱花儿的脸,对她说:“小八还小呢。以后你多教教她。只是她哥哥对我还有些用处,你也别太过份了。”吴守信娶了那么多房妻妾,对后宅的争斗并不陌生的。但是,他很享受这些女人们为了她而勾心斗角,只要不影响他的前程名声,他就不管这些女人的争斗。

    他又对小丫环说:“你去帐房领二十两银子,准备一些礼物。再去备了马车。告诉八姨太,晚饭之前必须回来。”梅子是坐马车回家的。她身上的衣服是华贵的丝绸,身后跟着小丫环。小丫环的双手还提着礼物。对着大小张氏发光的眼睛。梅子说不出,她新婚之夜后,只见过吴守信一面。每天,只能在不大的院子里转悠,几乎都没人跟她说话,等等事情。就算是她说了,没准大小张氏,还会觉得她这种养猪般的生活,非常幸福呢。

    大小张氏也没有问。梅子过得好不好。在她们看来,吃得好,穿得好,又有小丫环侍候,是不可能过得不好的。她们只是一个劲主,让梅子照顾江山,多在吴守信面前给江山说好话。回门之前。梅子还以为。自己能抱着小张氏大哭一场。可是最后,她却含笑听着大小张氏的嘱咐,享受了村里邻居略带巴结的态度。

    梅子突然发现。只要她不说出吴府后院的种种难处,她就算是小妾,脸面上也不算是太难看。梅子在家里呆的时间并不长,只一个多时辰。吃顿饭就得回去了。梅子也不留恋娘家,她知道。要打败钱花儿,让自己在吴府的日子好过一点,江家是帮不上忙了。

    梅子在吴府的日子不好过。江山作为一个空降的主薄也好不到那里。县衙里官吏见他一个秀才,刚来就能当主薄。自然很不服气。好在,大多数人对江家发现新粮食的功劳还是认可的,年前江常安一家又安置了大部分灾民。让长宁县很是扬眉吐气了一把。大家一开始也没怎么为难他。

    他还算是能干。上任的时候,又想办法。从家里拿了二十两银子。这是从吴守信给的那五十两银子里出的。他给县衙里几个管事的吏员送了些礼,又拉着几个师爷、县尉等人吃了几顿饭,才算是站稳了脚跟。

    桔子对江德财家的变化,并没有太大的感觉。梅子出嫁时,由于没有什么仪式。江德财家也没有宣扬,只是小张氏到她家里跟了一趟。跟宁氏要梅子的添妆。宁氏按村里的惯例,准备了两块料子。话里话外地说,梅子是嫁给县太爷的,这点东西不够。最后,还是桔子说:“大伯母,梅子姐连婚礼都没有。我们给添妆也不能送嫁。要是我们给的多了,难道让我们自己抬着,在村里绕一圈。”这才把小张氏给挤兑走了的。

    原本添妆的风俗,是送女孩出嫁的前两天,娘家在院子里把夫家的聘礼,和娘家的嫁妆都摆出来。亲朋好友都过来道喜,送的东西,就添在嫁妆里。送嫁的那一天,这些东西都要抬着在村里绕一圈,才送到婆家去的。梅子没有举办正式婚礼,也就没有摆嫁妆的时间。小张氏实在是觉得亏得慌,才到桔子家里跑了这一趟。却被桔子用话,戳了她的心窝子。

    江山主薄任命下来的时候,倒是在家里摆了一桌。他请了村里几人有头有脸的人物,也请了江常安。江常安喝了酒回来,却不太高兴。村里的人大多数不知道,江山的主薄和江常安家的功劳有关,都只当是江山送了妹妹给县令做小,才得的。吃饭的时候,村里的人有的羡慕,有的妒忌。私底下的话,就有说得很难听的了。这令脸皮薄的江常安很难受。

    桔子也不管江常安。她这个爹,别处倒也还不笨,只是一遇到江家老宅那边的事情就犯糊涂。桔子觉得,他对那边的人失望成习惯之后,感情就会淡下来的。

    三月份送走婉儿的时候,桔子情不自禁地哭了一场。桔子原来不太理解,古人为什么对写送别的诗词那么感兴趣。在送婉儿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真的非常舍不得。在这个交通不便的古代,这一别,以后就未必能见得到了。就算是书信,一年也只能写几封。

    送走了婉儿,桔子只蔫了几天。花露水火爆的销售情况,又让桔子满血复活。桔子又精神抖擞地研究出,七八种香型的花露水。与花露水的热销同时,桔子的蒸馏酒,也出现在了珍味馆的饭桌上。蒸馏酒一开始,并不太受欢迎。蒸馏酒太烈,跟大楚朝酒文化,所要求的那种绵软、醇香的酒文化并不相符。它的价钱也太高,真正会喜欢烈酒的辣口的味道的人,大多数喝不起。

    桔子也没想过,能用蒸馏酒赚多少钱。这种酒太费粮食,在这个粮食产量不高的时代,也不可能普及蒸馏酒的。珍味馆里的蒸馏酒,严格来说,只是配制花露水淘汰下来的。桔子把它放到珍味馆,也只是替珍味馆增加点特色,打打名声罢了。

    让桔子没想到的是,经过一冬天的酝酿。马建基的建筑队真正发展了起来。桔子所发明的火炕,大受欢迎。她又给马建基讲了火墙、地龙的原理。马建基正好接了,一个县里大户人家的建房工程的时候。他就把火墙和地龙用了上去。火炕、火墙和地龙立刻风靡不上个平安县,连大兴府都有人,请马建基帮忙改造房子。

    马建基干脆让窑厂的杨东家,又开了一个窑洞,专门烧建火炕、火墙和地龙的的三砖头。建筑队和窑厂的规模都扩大了,桔子正好把灾民们多出来的劳力消化掉。

    等到荷花盛开的时候,云泽洋又住到了桔子家。这次却没有婉儿随行了。婉儿走了之后,桔子去穆府的次数就少了。她只是隐约听云泽洋说,穆佑轩正想办法请旨,要训练一只新军。这两年,由于天气一年比一年冷。北方边疆的局势也越来越不稳。而边军,在穆佑轩离开之后,就越发糜烂了。穆佑轩想训练一只少而精的机动部队,好能应对万一出现的状况。

    当然,在奏折上,穆佑轩只能称,长宁镇的码头日益繁荣。而不断涌来的灾民,使治安情况不容乐观,他要训练一只自卫队,来维持治安。大楚朝对兵权的管理是极严格的,就算是一只护卫,穆佑轩也不能自作主张的招收,必须要请圣旨的。好在现在秦王和定远侯的处境要好得多。要不然,穆佑轩就算是有心,也不敢做这种涉及兵权犯忌晦的事儿。

    荷塘里的荷花,因为是第二年种,开得更盛了。荷塘边又成了,学子们旅游聚会的地方。荷塘的名气越来越大,来的人也比去年多得多了。就算家里有了关嫂,家里的事情也比去年多了。宁氏想在从沿山村请两个小媳妇来帮忙。但是老周说,小东子跟他提过两次,丁千里想把女儿送过来,当丫环。

    宁氏觉得宋青的年龄实在有点小,帮不上桔子多少忙。丁彩如果能过来,现在能帮家里做事儿,以后跟着桔子,年龄也正好。桔子却觉得丁千里的心思有点太活了,但她对丁千里暂时不打离开的主意,也是喜闻乐见的。

    她特意跑了一趟煤场,找到丁千里,对他说:“我能理解你为儿女所做的一些小动作。现在你想把丁彩送到我这里当丫环,也是为了女儿好。但我却不能就这么收了丁彩。如果收一个总算计着,要赎身出去的丫环,我还不如花钱再买一个。所以,如果你真想让丁彩跟着我,那就让丁建也一起来把。等家里这阵子忙过了,就让他给我哥当书童。”

    给主家少爷当书童,对奴仆来说,也是极好的出路了。丁千里想要给儿子女儿赎身,也是不想他们长大了,也跟自己一样,替主人冒着风险挖煤窑。丁千里大喜之下,就要答应。桔子对拦住他的话,说:“你要想清楚了。如果不进我家主宅,等你教出了徒弟,我就会把你还会秦东家。到时候,我会给你一份足够赎身的工钱。但如果我收了你的儿子女儿,我们的约定就不算数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二章 宁石头的理想

    丁千里知道桔子的顾虑,他苦笑着说:“小姐说笑了。彩儿和建儿能跟着小姐,少爷,我们怎么还会想回老主人那里?原来,我想给他们两个赎身,是因为煤矿实在太苦了,还要冒送命的风险。其实,就算是他们除了奴籍。他们两手空空的,也活得艰难。他们能跟着少爷、小姐享福。我和建儿他娘只有感激的份,决不会再想离开了。”

    桔子见他说的真诚,就点了点头。回家的时候,家里就又多了两口人。桔子算计着,现在江浩有了书童,将来少不了要给江泽买。家里以后肯定还得添人,就让人又在前院盖了一排房子,作为仆佣的住房。好在桔子当初圈得院子大。院子里多一排房子,也不见拥挤。

    灾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做工的人都是能拿到现钱的。到了六七月份的时候,就有人向申请要建自己的房子了。桔子这段时间也挣了不少钱,她争求了几个想建房的灾民的意见后。干脆在山角下画了一大块地方,作为灾民的宅基地。自己画了统一的设计图,请马建基派了两个徒弟,当大师傅,让灾民们一起动手,建了二三十套房子,统一以成本价卖给灾民。

    如果有灾民不愿意住集体舍了,又暂时买不起。桔子也可以低价租给他们,等他们有条件了,同样可以用成本价来买。唯一的条件是,离开集体宿舍后,就不再享受统一供饭了。但秋收后,可以把饭钱折算给他们。

    房子建得漂亮,价钱又低。灾民中有家庭的人家,基本上都搬进了新房子。但是灾民们毕竟来得时间还短。大多数是付不起买房子的钱的。很多人都是租房子住,打算过二三年再把房子买下来。也有算得精明的,会私下里问一下宁广应,能不能借钱给他们。让他们先凑钱把房子先买下来,就可以不付租金了。

    宁广应不敢私下答应他们,就来找桔子。最后,桔子定下规矩。凡是自己能凑足一半房款的。就可以借钱。所借的钱可以两年不算利息。如果两年里还不上,就要付二分的年利。百分之二十的利息,虽然已经很高了。但比起这个时代的借贷来说,还是低的。这里一般的借贷都要收四成以上的利息,要是高利贷的话,一年翻几倍。都是很正常的。

    而且按照桔子的算法,这些灾民。在一年里就能攒出一半的房款。那么另一半的房款,两年里面凑出来,应该不难的。灾民们再一次感觉到,自己遇到了厚道的东家。但是古人不愿意欠债的思想不是占了上风。所以如果自己能付得起房钱的,哪怕是自己生活紧张一点,也没有人为了贪图两年的免息。而借款的。

    这样桔子很是感慨。这要是放在她来的那个年代,有不用花利息的钱。不用欠太大的人情,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拒绝的。很快,桔子盖的新房就住满了人。集体宿舍空出来之后,桔子就把羊毛的洗涤和鲜花的收购都搬到了这边。老宅子那边只作蒸馏作坊。

    就算是如此,集体宿舍还是空了一大半。桔子正在算计,用它们来派点什么用处的时候,穆佑轩来找桔子了。原来,他训练护卫队的计划,被朝庭批准。他看中了桔子家的集体宿舍,打算用它来做兵营了。当然,新兵营并不在这里,这里也不够住穆佑轩是要在这里训练自己的亲卫队。

    穆佑轩招新兵的时候,基本上是住在平安县的。但他同时会在招来的人中,作一个甄别挑选。他打算把选中的人,先送到桔子这边的集体宿舍,在这边训练。沿山村的地方有几份偏僻。正好,穆佑轩成立亲卫队的事情,也不打算大肆宣扬。虽然这事儿是朝庭圣旨同意的。但能不在别人面前晃悠,招惹忌恨,那是最好的了。

    穆佑轩也不多招,他只留下一百人,做为自己亲信机动部队,亲自训练。桔子家空下来的集体宿舍刚刚能住得下。正好,云泽洋这段时间,也住在沿山村,训练的事情他也能帮着看看。

    桔子还是很高兴穆佑轩能用上这些房子的,正好不浪费。而且穆佑轩在租金上也没亏待了她。让桔子觉得唯一不好的是,在这些亲卫队训练三天之后,宁石头来找到了桔子。

    在桔子的印象中,宁石头是个老实孩子。他每天任劳任怨地跟着宁广应忙活,从来也不抱怨什么。平时,家里有什么活,他自己就干了,话也不多。现在,他突然一个人来找桔子,让桔子有些意外。

    宁石头把桔子叫到一边,直截了当地对她说:“桔子妹妹,我想报名当兵。”桔子大吃一惊。这个时代虽然不歧视武将,但普通百姓愿意当兵的还是不多。所以一般来说,真正报名参军的,多半家里实在困难的人。所以如果真有战事,需要大量兵员的话,是需要从百姓中抽丁服兵役的。

    这次,穆佑轩招的人并不多。这段时间的灾民又多,他才打算用募兵的方式征集招人的。桔子定了定神,才问:“大表哥,你怎么会想起来要当兵?”宁石头低着头,小声说:“桔子妹妹,我从小跟着我爹上山打猎,实在做不来田里的活,也不喜欢种地。我又不会做别的,就想当兵试试。”

    桔子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他。这当兵也是能试的?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一场下来,绝对是伤敌一万,自损八千的,伤亡比例是非常高的。这也是招兵困难的原因,不是实在过不下去了,没有谁愿意提着脑袋过日子的。更关键的是,这个时代可没有服役期的说法,除非升到了一定官职,或者立了大功,自己申请,才能退役。可没有服役期这个说话的。

    从军队里回来的人,要么就是受伤残疾了,或者实在干不动了,才会被将官淘汰下来。所以边军中白发老卒实在是不秒。桔子摇了摇头,轻声对宁石头说:“表哥,你要是实在不愿意种地的话,我给你另外找活干,当兵可不是好玩的。”

    宁石头坚持说:“桔子妹妹,我并不是图好玩,我仔细想过了。当兵虽然危险,但几场仗打下来,我也能有些功劳,替家里挣几亩田产。如果我能立个功的话,说不定也能封个小爵位,我也算是不白活了。”

    桔子没想到宁石头老实巴交的,野心倒是不小。她半晌才说:“这个我可不能帮你拿主意,得跟舅舅商量。”宁石头盯着桔子说:“我爹听你的话。只要你愿意帮我说几句,我爹会同意的。”桔子有些头痛地说:“表哥,这可不是小事情。你这一去,没准多少年才能回来,而且……”

    桔子想说:“能不能回来还不一定。”但她最后,还是换了口气,说:“我不愿意你为了个渺茫的希望,冒那么大的险。但如果你真拿定主意的话,我也不拦着。你也别想我在舅舅面前替你说好话。”宁石头有些失望地看了桔子一眼。他知道,如果没有桔子帮着说话,宁广应那一关,他多半过不了的。

    桔子看着,在她面前倔强地抿着嘴地宁石头,有些无奈了。桔子知道,宁广应对两个儿子,平时都比较严厉。他虽然是送了宁小溪去读书,但他对长子同样抱有很大的希望的。宁石头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她见宁石头似乎是真的下定的决心。她真怕宁石头不敢向宁广应提当兵的事,反而自己跑过去报名。她叹了口气,说:“我陪你去跟舅舅说吧。”

    宁石头脸上露出了笑容,只要桔子跟他一起向宁广应提这件事儿就行。他真的跟桔子想的一样,不敢当面向宁广应说。他怕宁广应的大巴掌,更怕宁广应失望的眼神。

    桔子让青儿去把宁广应找来,等他坐下来,喝了一杯水,才对他说:“舅舅,大表哥有话对你说。”宁广应有些奇怪地看着宁石头。宁石头一向老实听话,他不知道有什么事儿,需要宁石头拿桔子来当挡箭牌。

    宁石头看了看桔子,鼓起勇气,对宁广应说:“爹,我要去当兵。”宁广应愣了一下,才明白宁石头的意思。他也看向桔子。桔子苦笑着说:“舅舅,今天是大表哥自己来找我说的,不是我的意思。”宁广应压了压火气,才一口回绝宁石头说:“不行。我不同意。”

    宁石头是真的下了决心,说:“爹,我一定要去当兵。我明天就去报名。”宁广应大怒说:“你没听见我说,我不同意了吗?你都快十七了,还这么不懂事。再提当兵的事儿,看我不打断你的腿。”宁石头不敢再说什么。他脸涨得通红,扭着头站着。桔子叹了口气,对宁广应说:“舅舅,你就让大表哥说说,他为什么想当兵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三章 宁石头当兵

    宁广应还是比较信服桔子的,他放低了声音,说:“你就说说吧。为什么非得要当兵?”宁石头当兵的念头,在心里已经翻了无数遍了。见宁广应问他,立刻说:“爹,我实在不喜欢种地。我从小跟着爹打猎,我喜欢打猎时紧张的感觉。我也喜欢,抓到猎物时,那种高兴的感觉。”

    宁广应想起,当初,那个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小身影。无论是潜伏,还是在山里住宿,都从不叫苦。他心软了一下,说:“石头,我知道,你学了这么多年打猎,现在让你重新学种田,委曲你了。但是,爹也没有办法。做猎户的收入实在是太低了。”

    宁石头忙说:“爹,我懂的。咱家自从搬到沿山村,日子好过多了。小溪还能读书。我以后也不会去做猎户,过那种没有保障的生活。我只是实在是不喜欢种地。我嘴又笨,心思也不灵活。所以我才想当兵。我想趁着自己年轻,闯一闯。也许,我能自己闯出一条路。”

    宁广应依旧不同意,他耐心地说:“石头,咱们只是一个小百姓。爹也不指望你有多大出息,能平平安安地就好。你娘已经在给你物色媳妇。爹明年再买几亩地,你明后年给爹生个孙子,爹就什么都不求了。你就别想那些不实际的东西了。”

    宁石头低着头,半晌才说:“爹,你别让我娘给我娶媳妇。我听赵五哥说,穆将军当初也是只当了一名小兵的,后来有了功劳。别人才知道他是定远侯公子的。我不想一辈子就这样种地,生孩子。我想学学穆将军。”

    宁广应这才想起,种土豆的时候,赵五郎没事儿的时候。就会跟宁石头吹嘘他的边军生活。宁广应那时,还以为宁石头是小孩子爱听故事。现在才发现,宁石头被那些故事带动了野心。

    桔子也才明白。宁石头为什么非要当兵了,也劝他说:“大表哥。穆二哥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如果当初他不是瞒着家里,进军营的那一天,他就该有官职了。更不要说,他从小就学兵法武艺了。这些都是别人比不了的。你就算是立了跟他一样大的功劳,也做不到他的位份的。”

    宁石头笑了,对桔子说:“我明白的。我也没想过要当大将军,能跟丁校尉一样,就能自己带兵了。还能有朝庭奖赏的田地。那时。我即给爹增了光,也能过上不愁吃穿的日子。到那时,就算是我退役回家,也能有些家产。我想要打猎的时候,也不必顾虑生计,还能让我的儿子从小就读上书了。”

    宁广应有些愧疚地说:“石头,爹不是不想让你读书。只是你的年龄大了……”宁石头忙说:“爹,我不是怪你。我也不是读书的材料。我只是不想一辈子就守着几亩地过日子。爹,你就答应我吧。我就去试两年,要是不行的话。我就想办法退役回来。”

    宁广应有些犹豫了,说:“你说的倒是容易,要是你真的后悔了。哪有那么容易回来的。除非你立了大功,或者……,才能回来。”宁石头知道,宁广应没说出口的话,应该是“残废”两个字。但是他心里也是有成算的,他说:“如果我真的想回来了,就请桔子妹妹求穆将军帮帮忙。我们不求别的,只求平平安安回来,想来穆将军也是肯答应的。”

    宁石头这句话说了出来。桔子才知道。她的这个表哥,看起来不声不响的。心里还是极有算计的。这连她跟穆府的关系都算计进去。怪不得,他想当兵会先跟自己说。但是。这样一来,桔子也有些放下心了。宁石头如果真的一个人在外面闯荡,没有几个心眼儿可不成。

    宁广应虽然舍不得儿子,但也知道宁石头的脾气倔。现在看起来,宁石头是把所有的事情都算计好了。要是真不答应他,他决不会罢休的。宁广应有些为难地看向桔子。桔子无奈地说:“前几天,我听说穆二哥准备招几名亲卫。如果舅舅愿意的话,我去跟穆二哥说说。让大表哥去见见他。如果穆二哥能看上他,大表哥做了穆二哥的亲卫,危险又小,立功的机会也会多。”

    宁石头眼睛发亮地问:“真的可以吗?那就请桔子妹妹快些跟穆将军说。”桔子看着宁石头一幅急不可待的样子,有些好笑地说:“如果要我去跟穆二哥,还要大表哥答应我一个条件。”宁石头急着说:“你快说,我什么条件都答应你。”

    桔子笑了笑,慢悠悠地说:“如果穆二哥看不上你,你就死了当兵这个心思。有我在,只要你肯干活,就不会让你受穷的。”宁石头兴奋地说:“好。我答应你……”说到一半,他有些狐疑地看着桔子。桔子看出了他的心思,笑着说:“你放心。我既然让你去见穆二哥,就不会私下里做什么。你能不能被穆二哥看上,就靠你自己的本事了。”

    宁石头有些信心不足了,他对桔子说:“我跟我爹学过一些拳脚功夫,也学过射箭。不过,用的是打小动物的软武断弓。不知道够不够穆将军的选人条件?”桔子说:“军队上的事情,我也不懂。但是我知道,普通的小兵的伤亡是极高的。就算是你有武功,一开始的时候,( 穿越之田园好女 http://www.xlawen.org/kan/558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