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部分阅读
也是极危险的。如果穆二哥真选不中你,你绝不能去当一名炮灰小兵。”
宁石头听不懂什么是炮灰,但他还是明白了桔子的意思。他犹豫了一下说:“好。我当兵是想挣前程的,可不是想送死的。我还要求桔子妹妹替我,在穆将军面前美言几句。”桔子收起了笑容,严肃地说:“我不会替你美言的。我只会把你的情况如实地告诉穆二哥。如果真有一天,你们上了战场,这就是性命交关的事情。我决不会夸大其辞的。”
桔子又转头对宁广应说:“舅舅,你看这样处理可好?”宁广应有些郁闷地说:“你们两个都商量完了。我同不同意有用吗?”桔子忙笑着说:“当然有用了。如果舅舅不同意,我绝不会跟穆二哥说的。”宁石头立刻热烈地看向宁广应说:“爹,你就答应了吧。我答应你,如果穆将军选不中我,我立刻回来种地,这辈子都不会再动当兵的念头。如果爹不答应,我,我就……”
他想说:“我就自己去县里报名。”但到最后,他还是没敢说出口。宁广应瞪着宁石头,怒道:“我什么?你还打算威胁我不成?”他看宁石头低下了头,才对桔子说:“桔子,你就跟穆将军说说吧。穆将军要是能看中他,是他的造化。要是看不中他,也让他死了这条心。”
宁广应就算是再没见识,也知道,做大将军的亲卫,地位远高于一个土里刨食的庄稼汉。他只是不太相信,凭桔子一句话,穆佑轩就能收了宁石头。桔子见宁广应以为,自己只是为了应付宁石头,让他去走了过场,忙说:“舅舅,最后穆二哥是要另成立一个亲卫队的,要招不少人。这种亲卫跟赵五哥,丁大哥那种不太一样。人家那是都有功劳的。大表哥真的有可能被选中,舅舅可要想好了。”
宁广应这才明白桔子的意思,他有些失望。但是他又想,这怎么也比宁石头自己去报名,当一个普通的小兵旨,就说:“我明白了。你去说吧。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主意,要是石头真的被选中了,也算是趁了他的心了。”桔子又对宁石头说:“舅母那里,也不能瞒着。舅母也同意后,我就去说。”就算是至亲,桔子也不想做了好事儿,再落埋怨。
宁石头有些犹豫地看向宁广应,宁广应看见宁石头的表情,就明白,他原来根本就没打算告诉吴氏这件事儿。如果不是桔子坚持,也许宁石头也不打算告诉自己。宁广应叹了口气说:“怪不得人都说,儿女都是债。算了,你娘那里我去说。”宁石头这才放下心了。他家里的事情一向是宁广应做主。
如果宁广应出面的话,吴氏再不满意也不会反对了。果然,当天晚上,桔子又被叫到了宁广应的家里,吴氏红着眼睛详细问了一问亲卫队的事情。其实,桔子也不知道详情,她只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儿而已。吴氏见问不出什么,心里很是担心,眼眶就又红了起来。
宁广应就在边上说:“孩子他娘,这军队上的事情,桔子能知道什么?她能知道有这么个消息,能带着石头去见穆将军,就已经尽力了。”吴氏只能点头不说话了。
二天后,趁着穆佑轩来见住在江家的云泽洋的时候,桔子带着宁石头来见他。穆佑轩稍微考校了一下宁石头,就给他写了一张纸条,让他拿着去县里报名。丁易在县里,负责这批亲卫队的选拔。穆佑轩对宁石头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宁石头还是需要走一个征兵的手续才好。(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四章 环首刀(上)
宁石头走了以后,宁广溪少了一个帮手,立刻紧张起来。桔子就把小东子从煤场调子回来,让他帮着宁广溪。小东子人虽然机灵,对挖煤探矿却没有什么天份。他挖煤虽然不偷懒,但怎么寻找矿脉却学得很慢,是五个学徒里学得最慢的。桔子也看中他人聪明,又重情义。把他调回来,一方面他可以一家团聚,另一方面也希望他,能成为宁广应的得力助手。
现在,桔子家在沿山村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宁广应处理的,包括养猪场、养鸡场、荷塘和新开的荒地。宁广应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江常安的珍味馆终于开了第一家分店,是开在平安县城里的。掌柜的是张志文介绍的。江常安让周大力带着两个徒弟去当了主厨,也算是对新掌柜有人制约。长宁镇的珍味馆留下的厨师,是灾民中的一个将近六十岁的孤老。
他原本就是一个厨艺很好的厨师,因为在老家时,无意中得罪了人,却被人诬陷,所做的菜吃死了人。后来,虽然罪名洗清了,却没人雇用他了。一场官司,把他全家都掏空了。他空有一身手艺,却养不活全家老小。又赶上了这样百年不遇的大灾,一路走来,儿子孙子没熬过去,一场大病,都死了。儿媳自买自身,得了身价,才葬了丈夫儿子。他却孤身一人来到了沿山村。
他虽然没有和桔子签身契,却和桔子签了二十年的用功契约和保密条款。桔子答应他,会给他养老送终,他就死心踏地的在珍味馆里干活了。他的手艺极好,又学了桔子那些特色菜,很快就能顶下周大力的活了。江常安这才有人手。在平安县开了第二家珍味馆。
桔子家的生意虽然扩张了,但都有了专人负责,桔子反而没有那么忙碌了。她对古代的军队训练有些好奇心。有时也会看穆佑轩训练他的亲卫队。穆佑轩的训练场就建在,离沿山村不远的山里。古代军营是忌悔女人出入的。穆佑轩虽然不太在意,这些规矩,却也不会去破坏它。
但是桔子也不一定要去训练场或者军营。她只是在去山上寻找,做花露水的花的品种的时候,远远地看一下,新兵的训练就满足了。这些被穆佑轩挑到沿山村军营的人,虽然人不多,只有百来个人。穆佑轩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每个人还都配了马匹。以后。如果遇到了战事,这些人就是最后他的保障了。
桔子隔三差五地到山上却看新兵训练。一开始,她还带着些现代人的傲气。她觉得这古代的练兵方法,说不定还赶不上她大学里的几天军训。但她很快就发现了自己实在是低估了古人。冷兵器时代的正规军队的训练,远比她想象的刻苦。
这是一个依靠武力和体力取胜的时代。虽然在以后的传说中,似乎一场战争的成败完全取决于主将的勇武。但是,事实上,一个训练有素的团队的力量,永远大于一个武艺高强的个人。所以,穆佑轩的训练对团队合作的要求是第一位的。对体力和武艺的技能训练也不放松。
桔子很惊讶地看到,一群农民,很快就被穆佑轩带成了。一个进退有素的军队。而且,这支军队又以令人惊奇的速度,都成了熟练的骑士,并且开始根据特长来分兵种。在三五个人的一个小团队,有远程的箭手,中程的长矛手,和近战的长刀手。
在桔子看到,每个士兵都佩一把长剑时,她才想起一件事。她几次路过穆府的练武场。在兵器架上没看到类似环首刀的兵器。桔子记得看过资料,环首刀似乎是汉代就出现了。桔子好奇之下。跟丁易打听了一下。似乎这个时空铁器打造的叠打技术已经出现,但对边疆对敌武器还是以剑为主。
桔子隐约记得资料上似乎说。环首刀的出现就是为了对付游牧部落的骑兵的。桔子有些犹豫,她该不该再开一次金手指。现在,云泽洋和穆佑轩对她来说,是类似亲人的一种存在。何况,这个亲卫队里还有宁石头。她只犹豫了一会儿,就去找云泽洋。她只是还没想好怎么说。
桔子在见到云泽洋的时候,她觉得老天似乎也赞成,她把环道刀带到这个世界。桔子回家时,云泽洋并没有在屋里,他在桔子家的后院练剑。桔子有些惊讶,云泽洋的剑术看起来还不错。至少,在她看来,云泽洋的剑法是舞得有几分行云流水的感觉。桔子等云泽洋停下来,就鼓掌夸奖说:“先生这剑舞得真好看。先生这算是文武双全了。”
云泽洋用手中的剑柄敲了一下桔子的头,说:“小丫头,你这是夸先生呢,还是骂先生呢?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和御都是要求,一个男子要有最基本的防身技能。先生耍几下剑法,你倒是当成剑舞了。先生的剑法,可不是用来好看的,是能杀人的。“
桔子囧了一下,才想起来,这不是儒家学说被严重阉割的明清时代,还是很重视武将武功的。文人也不以习武为齿的。桔子的脸皮也算是厚得。她连脸都没红,依旧笑嘻嘻地说:“先生的剑法是能杀人的剑法,也是好看的剑法。两全其美的剑法,更是好剑法了。”
云泽洋被桔子一连串的剑法,说得有些发晕。他不再理桔子,准备回屋。桔子忙跟在他后面,说:“先生,你这剑法虽然好,但是这剑却有缺点。”云泽洋一直走到屋里,坐下来,喝了一口茶,才问桔子:“你一个小丫头,还会懂剑?那么你就说说,这剑有什么缺点?”
桔子有几分装傻地说:“先生这把剑,这么细细长长的一根,还两边都开了刃。这一使劲不是很容易断?”云泽洋哈哈大笑地说:“看你平日里好象什么都知道的样子,这次总算是有一个不知道了吧。”他说着,用手扳住剑尖,把剑身扳出了一个近九十度的弧度。然后,他一放手,剑就又弹了回去。剑尖在颤抖中闪着寒光,似乎更加锐利了。
云泽洋又说:“看到了没有,这剑是有韧性的。一把好剑,要同时具有锐利和柔韧两种特性,怎么会轻易就能折断?”桔子看着云泽洋得意的样子,慢悠悠地说:“如果在马上冲刺,不知道先生这把好剑会不会断?”云泽洋的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其实,他的这把剑是万中挑一的好剑,是京城有名的铸剑大师打造的。就算是马上冲刺,也不容易会折断。
但是,这剑做为骑兵的随身兵器,不方便而又易折断,一直是困扰兵部的难题。兵部一直在想办法提醒剑的质量。但要想提高剑的质量,首先要提高炼铁的技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成效一直不大。能经得起马上冲刺的好剑非常难得,而且价格昂贵,根本无法普及应用。云泽洋沉下脸来,打量了桔子一会儿,才说:“你是不是又有什么主意了?”
桔子也不隐瞒,她很爽快地说:“我觉得做为马上作战的兵器,刀比剑更合适。”云泽洋有些口吃地说:“刀,就是蛮人用来割肉吃的小刀?”这个世界上还没有长刀,所以云泽洋只能想到那种一二寸长的小刀。桔子笑道:“当然要比那个大。我可以画个图给你,你让穆二哥找人打造。只是我有一个条件?”
云泽洋笑骂道:“你这个小财迷,你家两年多就有这么大一份产业,你还不知足。穆府什么时候亏待过你?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桔子摇头说:“不是钱的事儿。穆二哥这几年,帮我家的已经够多,我这个主意只当是报答他。只是如果这个刀真的做了出来,就跟马蹄铁一样,是穆二哥做出来的,跟江家没有关系。”
云泽洋见桔子先撇清关系,就笑着说:“算你机灵。这个功劳确实不是你们一家平民百姓,能领的。我会让二公子不要泄露出去的。现在你可以说了吧?”
桔子没有说话。她拿出纸笔画了一个环首刀的样子,才说:“我觉得这刀一般长三尺左右就可以了。一侧开锋利刃口,另一侧为厚重的刀背,刃面斜向下或向上打磨,刀身与刀柄无明显界限,柄端连铸一铁环。”桔子把图递给了云泽洋,站起来,做了一个劈砍的姿式,说:“先生,你看,这马冲向前面。借着马的冲力,这样劈砍下去,是不是比直刺更容易些。”
云泽洋惊讶地看着图画,说:“这刀看起来简陋了一些。”桔子说:“军队制式兵器,不需要多么精制,只需要实用。样子不复杂,更适用于大批量的制造。”桔子刚说完,就听见身后有人说:“这话有理。”桔子回头看见穆佑轩走了进来。(未完待续m.)(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五章 环首刀(下)
穆佑轩拿过图画,看了一会儿,才说:“好东西,我怎么没想到呢?这刀虽然那粗犷有余细致不足,但是厚实的刀背将轻易承受住猛烈挥砍的应力。没有明显的剑格,就更容易打造。只是这柄……”桔子忙说:“柄只要以木片夹束,再紧缚粗绳,就可以了。”穆佑轩大叫道:“不错。最妙的是这个铁环。它既可以起到平衡效果、又可连绳套挂在手上,以稳定握持。如果嫌刀简陋,还能坠挂饰物和刀穗。”
他一边说,一边看向桔子,桔子连连点头,只觉得穆佑轩太贴心了,说出了所有她没说出口的话。其实,就是她自己也只是按照度娘上,环首刀的样子画的图。她不通武艺,也不知道最后那个圆环有什么作用。没想到,穆佑轩只一眼,就明白了,那个圆环的作用,还真不愧是做大将军的。
穆佑轩既然这么推崇环首刀,自然就马上找人制造,并且也画了图纸送到京城。他相信,这会是他的又一个功劳。他现在对桔子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桔子带给他太多的惊喜,他没事儿的时候,总是在猜想,桔子又有什么新想法了。只要在沿山村,他就会不自觉地寻找桔子的身影。
他觉得自己有些魔障了。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居然占了他大半的思维。穆佑轩觉得自己可能是被闲置得太久了。于是他更加用心地投入到练兵当中。直到,有一天,他在梦里见到一个身材窈窕的女子,跟他缠绵了一宿。也一直都看不见她的脸,到一切结束的时候,那女子抬起头来。他发现。那人长了一张跟桔子一模一样的脸。他一下子吓醒了。
他后半夜没有睡觉,等缓过劲来,他突然觉得。如果桔子长大了,就应该是那个样子的。穆佑轩一直不喜欢。京城里那些造作的贵族女子。这个梦让他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他觉得如果一定要找个妻子,那么找个像桔子一样的女子也不错。就可惜,桔子的年龄小了一点,地位跟他家差的也有点远,恐怕过不了他父母那一关。
就算是如此,穆佑轩还是不知不觉地,多往桔子家跑了几趟。好在有环首刀的制作这件事情。才没让云泽洋感觉太惊奇。只是桔子并不是真正的小孩,穆佑轩对她态度的改变,她还是有些感觉的。但是,她也只是认为,穆佑轩对兵器军队的事情上心,对她多了几份感激之情罢了。她从来不认为,穆佑轩是将来自己归宿。
桔子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做为一个小农女,她不愁吃穿,父母兄长宠爱。她只要让家里再多挣一点钱,等江浩考一个功名来傍身。而自己找一个家境不太差。人口简单些的庄户人家,嫁人生子,悠闲地度过一生。这才是她理想的生活状态。高门大户的后宅。绝不是桔子的追求。
她不会让自己困在一个院子里,去和一群女人争夺一个男人的宠爱。所以无论穆佑轩借口环首刀的事情,多往江家跑了几次。还是环首刀制作成功以后,云泽洋又回穆府去了,穆佑轩出现的次数变少了。桔子都不是很在意。
环首刀在配发给穆佑轩的亲卫队之后,立刻就让这些新兵的战斗力高了不止一层。战马奔跑起来之后,那些简单的刀身中,蕴含了前所未见的凌厉杀气。穆佑轩只看见亲卫队训练一次,就立刻上表要求大批生产。
等到对穆佑轩的表彰。以及允许环首刀大批生产的圣旨,到达沿山村的时候。秋天也就到了。桔子家里今年依旧是大丰收。特别是那几百亩荒地,桔子家里开了水渠。那里不现缺水。桔子把二十亩土豆都种在了那里,周在田和宁广应对那里都看得紧。灾民们也很紧张这些荒地。他们生怕,这些荒地如果收成不好,他们无法成为桔子家的佃户。
他们都知道这一年里,自己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因为自己被当做桔子家的佃户给安置在沿山村的。所以荒地的种植,虽然是开荒之事的头一年,收成却是意外地好。有几亩地甚至比得上上等的熟地了。土豆收了十多万斤,再加上还有其它粮食。桔子家的小库房却是放不下了。
好在桔子在收土豆之前,就让江常安和江浩一起,找了长兴府的华知府,约定了土豆收上来以后,就由长兴府组织人手,收购一半土豆运到大楚朝其它地方,却做种。而另一半,由桔子家仍旧按照种粮的价格,就地发卖。桔子不希望,买土豆的人把自己家里弄得乱糟糟地。她就找到了李亦溪,拉着华知府的大旗做虎皮,在村里晒场上卖起了土豆。
虽然这些土豆是在桔子家就地发卖,华知府也不敢渠怠,他严令吴守信一定要保证,这次卖土豆的顺利进行。吴守信就派了江山,带着几个衙役来维护秩序。江山虽然对桔子家的收入十分眼热,但是晒谷场这里不仅仅有县衙的人,还有大兴府的司仓纪鹏。
纪鹏自从领命指导土豆种植,他就隔三差五地往沿山村跑。现在正是最后收获的时候,他自己不肯缺席,在卖土豆的几天里,他干脆住在沿山村,一步都不肯离开。江山用了大半年时间,才堪堪在县衙里占稳脚跟。他不敢在纪鹏和李亦溪面前,做什么小动作,倒是老老实实地,维护起晒场秩序了。
土豆的事情处理完了之后,荷塘里的莲藕也开始了真正的成熟期,产量是去年的两倍还多。桔子这的莲藕也借着李多银建立的煤饼销售渠道,卖遍了整个平安县。就是大兴府城里,都有人闻讯到桔子家里买莲藕。而且桔子还留了不少冬藕,她让负责莲藕销售的小东子,对每个买家要做告知冬藕这件事儿。桔子家产冬藕的事情,大部份买家都略有耳闻。但前两年,冬藕的产量太低,市面上少有销售,很多人并不相信。
这次听说,今年冬天桔子家供应冬藕,很多人就直接要付了定钱。桔子不知道冬藕在平安县乃至长兴府里,冬藕的市场有多大。她还是希望能尽量铺货。同时,她还要算计明年的藕塘种植面积。所以,她没有接受预计。她对这些人的说法是,由于无法预估冬藕的产量,只在冬藕开挖前半个月,才接受预定。这样,才有将她家产冬藕的消息传得更广,她才能拿到最大利益。
桔子的拖延很有效果。果然到了年前,不但预定量更多了,就是冬藕的价格,也被这些来抢冬藕的商人,抬高了两层。桔子决定利用冬闲的时候,再开挖五亩藕田,这是独门生意,到少还能独占两三年。她有些可惜自己家地位太低,就算是有穆府庇护,也不能太过吃独食。要是自己家里有人官高权重的话,凭这份独门手艺,独占冬藕生意十年应该还是可以的。
年底的时候,江常安被家里的收入晃花了眼睛,就连桔子用新型猪肉,给几个店里的员工和灾民佃户们发福利,他不记得反对了。其实,桔子家的养猪场也扩大了不少,已经能供应得上市场上的消耗了。新型猪肉的养法,桔子在夏天的时候就卖了出去。
桔子在家里的收入足够了以后,就想要推广新型猪肉的养殖办法。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办法很难藏得住。另一方面,桔子再也不想吃那些带着臊气的猪肉了。她还算计着,等家里的事情全都安定了,可以出去旅游,看一看这个陌生的大楚国。按照这个时代,技术的传播速度,最起码也要三五年,新型猪肉的养殖办法才能传到大兴府以外的地方。
桔子对新型猪肉的养殖办法,卖得并不贵,只是象性地收了一点钱。也没有规定不准转授手艺,但是人们对花钱买来的东西,总是特别珍惜,极少有人会无偿告诉别人。于是,那一段时间,来找桔子买办法的人极多,倒让桔子无意间又赚了一把。
就这样,过年的时候,长宁镇上已经不缺新型猪肉。只是这些肉还是卖得比普通猪肉贵些,甚至比羊肉还贵些。对于那些还欠着房钱,难得吃肉的灾民们。这些猪肉还是高档货。
桔子给穆佑轩的那一百人的亲卫队也送了一批猪肉。刚开始的时候,她还有些顾忌。她以前可是听说,在封建社会里,这犒赐军队可是帝王专有的权利。一个普通老百姓,无缘无故地,给军队送东西,可有收买军心,想要造反的嫌疑。她把自己的顾虑跟云泽洋说了之后,又被云泽洋嘲笑了一阵。
云泽洋发现这个小弟子,虽然聪明,又有许多出人意料的想法。但是对大楚朝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却不太知道。但是他也能理解桔子。毕竟桔子年龄小,又是乡村女孩,少些见识也是很正常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六章 适龄青年
云泽洋告诉桔子:如果有军队住在村里,村里的大户劳军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跟收买军心没关系。只不过是买这些兵痞们不要祸害村子罢了。特别是像桔子这样,把房子租给军队的。这劳军的东西委实送得晚了一点。
这还幸亏所有人都知道,穆佑轩经常往桔子家跑。而且,这次住的都是新兵,没有那些老兵油子。这才没出什么差子。桔子大雾。她还以为自己要成为拥军爱民的好村民了呢。哪知道不知不觉间,她成了吝啬而又仗势的小地主。桔子回家后,又把自己准备劳军的东西,翻了一倍,才觉得放心一点。
过年的时候,桔子听说,梅子怀孕了,又流产了。吴知县把一名叫钱花儿的小妾给赶了出来。桔子只觉得这个名字耳熟,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她在刚来这里,卖酸辣汤的时候,跟钱花儿的弟弟起过冲突。如今想起来,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桔子对吴府后宅的八卦也没多大兴趣。她只是在脑子里yy了,武女皇用自己女儿的小命,拉下了王皇后的故事。但是,想想梅子即没有这份心机手段,也没有武女皇的心狠手辣。后来,她才听说,梅子怀孕是被钱花儿故意泼在地上的油滑倒,才导致流产。这个案子却是江山暗中查出来的,梅子勉强算是坐享其成。当然,那个无辜的孩子不能算数。
江山这个年过得倒是志得意满。吴知县发现江山能力不错,又没多大靠山,只能依靠自己。他开始依重江山,对梅子也比以前好了一些。这也是江山能查到吴府后宅的事情的原因。有吴知县给江山撑腰,江山已经把主薄的权利都笼在手里。主薄的俸银虽然不多,可来钱的路子并不少。
只半年的时间。江德财家里不但不再窘迫,而且又置了五亩地。村里的人不再说江山卖妹求荣的闲话。他们都说,老江家的祖坟冒青烟了。江家俩兄弟都发达了起来。
这个年江德财听得最多的就是,打听江家晚辈婚事的话。在江家。江峰和江浩都到了可以说亲的年龄。原本村民们不大看得上江峰的,他在村民的眼里就是个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混子。可是,现在江山给江峰找了一个衙吏的差使,他也算是吃上官粮了。家里又眼看着就要起来。所以原来无人问津的江峰,现在也成了香悖悖。
江浩是更不必说了。也现在每天带着个书童,赶着小马车,到镇上去读书。虽然。他还没有考过童生试,但村民们都相信,他考上秀才是早晚的事儿。要不趁着现在把他定下来,等江浩真的考上秀才,就看不上村里的姑娘了。
江家女孩中的桔子,也已经十三岁了。村里的女孩嫁得早,要是家里条件差的,十三四岁就嫁人的也有。桔子的能干更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村民们还有几份嫌弃桔子的泼辣,但是庄户人家取一个泼辣的媳妇,能管住男人。撑起一个家,也是很受欢迎的。
在江常安家,村民们对江浩的婚事儿。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男孩子定亲晚点没有关系。如果江浩要考上秀才才定亲,也是可以理解的。对桔子的婚事儿,却有些志在必得了。络绎不绝的媒人亲朋中,有七八成是给桔子提亲的。
桔子这个年完全被这些媒婆给搅坏了心情。她沉着脸,再三提出,自己不想这么小就定亲。而且她也看不上,那些人提的人选。十三岁呀,小学还没毕业呢,自己那个烦人的亲戚还没来造访过。这些人就想把自己绑在某个男人。其实还算不上男人,只是个男孩身上。这是桔子绝不能忍受的。
江常安和宁氏见桔子反对的实在坚决。只好咬着牙拒绝那些上门的媒人。然后,在家里。关起门来,可惜地讨论着一个个看起来,很不错的好亲事。桔子看着江常安和宁氏满脸遗憾的样子,只好不时的强调一遍,自己的婚事要自己做主。江常安和宁氏又开始担心,自己的这个女儿这么不知道害羞,可不能让人知道。
年初二的时候,江德财给江常安带话,让他们回家,招待回门的姑娘。这个年初二,不仅是江春儿要回来,梅子也是出嫁后,第一次过年回家。宁广应自己就在沿山村,宁氏就用不着回娘家了。夫妻算计着,这一年过得顺顺当当的。大小张氏和江山都没找他们麻烦,恐怕江德财那一边也想缓和两家的关系。
江常安夫妻早早地回到了江德财家里,帮忙做接闺女的准备工作。其实,只要江常安夫妇去江德财家不受气,却帮忙干点活,桔子也不反对。现在,桔子家也算有些身份地位了,而且江常安夫妻也不是那么包子了。想来江德财一家人也不能太过份。桔子没想到的是,江德财一家人不再欺负江常安夫妻了。江春儿却动起了心思。
江春儿回来之后,跟江常安打了个招乎,就拉着张氏到边上说话去了。江常安并没有在意。张氏一向疼爱江春儿,母女俩个说说悄悄话,也是很正常的。没多久,张氏就对江常安说:“常安啊,娘找你有事儿。你让你媳妇也别干活了,到屋里来。娘有话说。”
江常安惊异地看了张氏一眼,她可是从来看不得宁氏闲着的。江常安特意自己走到厨房,把宁氏叫过来。张氏温和的态度,让他有几分害怕。夫妻俩回到堂屋的时候,江德财也被张氏叫了进来。张氏努力在脸上挤出笑容,对江常安说:“常安,桔子今年十三了吧,也是说亲的年龄了。你妹妹看中了桔子,想把他说给泰安。我看着不错,就这么定了吧。”
江常安大吃一惊,反射性地说:“这可不成。”宁氏也紧张地挺直了身体,愤怒地看着江春儿。江春儿回来的时候,自己和江常安都在。江春儿却不跟自己商量。她选择让张氏来说,这不是迫婚吗。
张氏立刻板下脸来,说:“有什么不成的。我知道,你们想给桔子找个好的。那么多说亲的人家都让你们给拒绝了,村里都有闲话了。就算是桔子能干,就凭她那泼辣的性子,也嫁不到好人家的。泰安是个读书人,虽然现在没考上秀才,但那是早晚的事儿。你妹妹家又是镇上的,桔子嫁过去都不用下地干活。桔子嫁到她亲姑姑家里,又是亲上加亲。这么好的事情,有什么不成的?”
江常安只是一个劲地摇头。他知道赵泰安根本就读不进书去,不太可能考上秀才。虽然他的条件不算差,可比起以前那些来提亲的人家,怎么也说不上好。重要的是,如果他不经桔子同意,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家里一定会闹翻天的。
江德财也是才知道江春儿的打算。他虽然对江春儿直接找张氏,来逼迫江常安有些别扭,但他还是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他对江常安说:“常安,桔子是个好孩子,但我们毕竟是庄户人家,你们也不能太挑了。泰安这孩子,人品脾气我们都熟悉,以后不会委屈了桔子。这是一门好亲事。”
赵泰安倒真不是个坏孩子。他在性格上随了他的父亲,随和温顺。他只是太过懒惰,不爱读书,也不喜欢家里的生意。在这个时代,十六岁的孩子,很多已经当一个大人用了。他家里父亲顶不了事儿,家里的生意收入都靠江春儿出头。要是换一个懂事儿一点的孩子,早就能成为江春儿的助手了。他却什么都不管,从来都不关心家里的生意好坏。
这才是江春儿非要娶桔子的原因。她知道家里的生意无法指望儿子,就想找一个能干的媳妇,替儿子撑起一个家。而且她家铺子里的生意越来越差。她知道,桔子家的生意,桔子出了大力气的。桔子又是个受宠的。将来的嫁妆一定不是小数目。这些嫁妆,她可以想办法拿来,整顿一下面铺,好让铺子维持下去。这个铺子现在是江春儿一家唯一的生活来源。
如果桔子是别人家的女儿,她早就备足厚礼,请媒人上门提亲了。所谓抬头嫁女,低头娶妇。为了娶媳妇,低一低头,并不算丢人。可是江春儿在江常安面前,却不肯服这个软。她这才算计着,借着张氏的身份辈分,来压制江常安。
宁氏对赵泰安并没有什么恶感,但是她实在厌恶了江春儿的行为。江春儿在求娶这种事情,都要压她这一头,她不相信江春儿,真的能对桔子好。何况在这个时代,如果婆婆要搓磨媳妇,做丈夫的也是帮不上忙的。她见江常安在江德财夫妻的联手劝说下,有些抵挡不住了。忙对江德财说:“爹,桔子还小。我们还想留她几年,不想那么给她定亲。”(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七章 婚事的选择
张氏听到宁氏也拒绝她,立刻叫道:“桔子年龄不算大,可人家泰安可不小了。泰安十六岁了,定了亲,准备一年,明年正好成亲。到明年桔子十四岁了,也可以嫁人了,可不能耽误了人家泰安。我还想早一点抱上重外孙子呢。”宁氏愣了一下,她有点无法理解,张氏的脑回路了。她这话明明是拒绝江春儿的,被张氏这么一说,倒好象是已经答应了。
江常安赶紧解释说:“娘,我们没有让泰安等桔子的意思。泰安确实不小了,他在镇上找一户人家,也许更好一些。”张氏转头看了一下江春儿,她其实并不赞成赵泰安娶桔子。她对这个孙女实在是又恨又怕。一点都不想见到她,出现在自己面前。但江春儿给她摆了一大堆理由,特别是桔子一定会,带着丰厚的嫁妆出嫁,这件事儿很得她的心意。
她这才同意为江春儿出头的。现在听到江常安的话,虽然被江常安拒绝,她有些不太舒服。可是赵泰安是她看中的外孙,他的终身大事儿比较重要。张氏有些犹豫,她也希望赵泰安能娶镇上的姑娘。
江春儿有些着急。赵泰安在镇上,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坏名声,但他的懒散和孩子气,相熟的人家都是知道的。何况,她现在家境一年不如一年了,她对赵泰安媳妇的要求又高。在镇上已经很难挑到合意的姑娘了。江春儿忙说:“二哥,我知道你舍不得桔子早嫁。我家泰安年纪也不大,等两年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先把亲事定下来,过二三年再成亲。”
江德财听了江春儿的话,欣慰地对江常安说:“常安,到底是你亲妹妹。能体谅你的心情。我看就这样吧。过了年初五,春儿就请媒婆上门提亲,你们先定亲。等桔子过了十五岁再成亲也是可以的。”宁氏真的急了。对江德财说:“爹,我们可是分家了。桔子的婚事。我们自己会安排,就不用爹娘费心了。”
江德财被宁氏噎得说不出话来。张氏又开始骂道:“常安,你媳妇是怎么跟你爹说话呢。你个白眼狼,就是个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怪不得这段时间,你只顾自己发财,一点都不想着孝敬爹娘。都是你家那个狐狸精挑说的。今天,你要不教训你媳妇,以后就别再叫我娘。”
江常安为难地说:“娘。孩子他娘说话的口气不好,我替她跟爹陪不是。但她说得话却是在理的。我家桔子攀不上泰安。她是一个乡下野孩子,也过不惯镇上的生活。我自己的亲身骨肉,我也舍不得委屈她。她的亲事还是等她大一点了再说吧。”
江常安又对江春儿说:“妹妹,你能喜欢桔子,我很高兴。只是这婚事儿,讲究的是两情相愿。桔子和泰安虽然是表兄妹,平日里也玩不到一起去。桔子性子被我们宠坏了,脾气强得很。两个人要是性情不投,硬绑在一起。过一辈子,两个孩子都不会快活的。”
江春儿被驳了面子,只觉得有一肚子的火气。但她还是硬压着说:“二哥,瞧你这话说的。咱们平民百姓,娶媳嫁女都是为了过日子,传宗接代,哪有那么多讲究。谁家定亲事儿,还要让两个人在一起看看性格投不投,那不是伤风败俗吗?还不都是老一辈凭着经验名声选的,也没见有几( 穿越之田园好女 http://www.xlawen.org/kan/5586/ )
宁石头听不懂什么是炮灰,但他还是明白了桔子的意思。他犹豫了一下说:“好。我当兵是想挣前程的,可不是想送死的。我还要求桔子妹妹替我,在穆将军面前美言几句。”桔子收起了笑容,严肃地说:“我不会替你美言的。我只会把你的情况如实地告诉穆二哥。如果真有一天,你们上了战场,这就是性命交关的事情。我决不会夸大其辞的。”
桔子又转头对宁广应说:“舅舅,你看这样处理可好?”宁广应有些郁闷地说:“你们两个都商量完了。我同不同意有用吗?”桔子忙笑着说:“当然有用了。如果舅舅不同意,我绝不会跟穆二哥说的。”宁石头立刻热烈地看向宁广应说:“爹,你就答应了吧。我答应你,如果穆将军选不中我,我立刻回来种地,这辈子都不会再动当兵的念头。如果爹不答应,我,我就……”
他想说:“我就自己去县里报名。”但到最后,他还是没敢说出口。宁广应瞪着宁石头,怒道:“我什么?你还打算威胁我不成?”他看宁石头低下了头,才对桔子说:“桔子,你就跟穆将军说说吧。穆将军要是能看中他,是他的造化。要是看不中他,也让他死了这条心。”
宁广应就算是再没见识,也知道,做大将军的亲卫,地位远高于一个土里刨食的庄稼汉。他只是不太相信,凭桔子一句话,穆佑轩就能收了宁石头。桔子见宁广应以为,自己只是为了应付宁石头,让他去走了过场,忙说:“舅舅,最后穆二哥是要另成立一个亲卫队的,要招不少人。这种亲卫跟赵五哥,丁大哥那种不太一样。人家那是都有功劳的。大表哥真的有可能被选中,舅舅可要想好了。”
宁广应这才明白桔子的意思,他有些失望。但是他又想,这怎么也比宁石头自己去报名,当一个普通的小兵旨,就说:“我明白了。你去说吧。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主意,要是石头真的被选中了,也算是趁了他的心了。”桔子又对宁石头说:“舅母那里,也不能瞒着。舅母也同意后,我就去说。”就算是至亲,桔子也不想做了好事儿,再落埋怨。
宁石头有些犹豫地看向宁广应,宁广应看见宁石头的表情,就明白,他原来根本就没打算告诉吴氏这件事儿。如果不是桔子坚持,也许宁石头也不打算告诉自己。宁广应叹了口气说:“怪不得人都说,儿女都是债。算了,你娘那里我去说。”宁石头这才放下心了。他家里的事情一向是宁广应做主。
如果宁广应出面的话,吴氏再不满意也不会反对了。果然,当天晚上,桔子又被叫到了宁广应的家里,吴氏红着眼睛详细问了一问亲卫队的事情。其实,桔子也不知道详情,她只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儿而已。吴氏见问不出什么,心里很是担心,眼眶就又红了起来。
宁广应就在边上说:“孩子他娘,这军队上的事情,桔子能知道什么?她能知道有这么个消息,能带着石头去见穆将军,就已经尽力了。”吴氏只能点头不说话了。
二天后,趁着穆佑轩来见住在江家的云泽洋的时候,桔子带着宁石头来见他。穆佑轩稍微考校了一下宁石头,就给他写了一张纸条,让他拿着去县里报名。丁易在县里,负责这批亲卫队的选拔。穆佑轩对宁石头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宁石头还是需要走一个征兵的手续才好。(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四章 环首刀(上)
宁石头走了以后,宁广溪少了一个帮手,立刻紧张起来。桔子就把小东子从煤场调子回来,让他帮着宁广溪。小东子人虽然机灵,对挖煤探矿却没有什么天份。他挖煤虽然不偷懒,但怎么寻找矿脉却学得很慢,是五个学徒里学得最慢的。桔子也看中他人聪明,又重情义。把他调回来,一方面他可以一家团聚,另一方面也希望他,能成为宁广应的得力助手。
现在,桔子家在沿山村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宁广应处理的,包括养猪场、养鸡场、荷塘和新开的荒地。宁广应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江常安的珍味馆终于开了第一家分店,是开在平安县城里的。掌柜的是张志文介绍的。江常安让周大力带着两个徒弟去当了主厨,也算是对新掌柜有人制约。长宁镇的珍味馆留下的厨师,是灾民中的一个将近六十岁的孤老。
他原本就是一个厨艺很好的厨师,因为在老家时,无意中得罪了人,却被人诬陷,所做的菜吃死了人。后来,虽然罪名洗清了,却没人雇用他了。一场官司,把他全家都掏空了。他空有一身手艺,却养不活全家老小。又赶上了这样百年不遇的大灾,一路走来,儿子孙子没熬过去,一场大病,都死了。儿媳自买自身,得了身价,才葬了丈夫儿子。他却孤身一人来到了沿山村。
他虽然没有和桔子签身契,却和桔子签了二十年的用功契约和保密条款。桔子答应他,会给他养老送终,他就死心踏地的在珍味馆里干活了。他的手艺极好,又学了桔子那些特色菜,很快就能顶下周大力的活了。江常安这才有人手。在平安县开了第二家珍味馆。
桔子家的生意虽然扩张了,但都有了专人负责,桔子反而没有那么忙碌了。她对古代的军队训练有些好奇心。有时也会看穆佑轩训练他的亲卫队。穆佑轩的训练场就建在,离沿山村不远的山里。古代军营是忌悔女人出入的。穆佑轩虽然不太在意,这些规矩,却也不会去破坏它。
但是桔子也不一定要去训练场或者军营。她只是在去山上寻找,做花露水的花的品种的时候,远远地看一下,新兵的训练就满足了。这些被穆佑轩挑到沿山村军营的人,虽然人不多,只有百来个人。穆佑轩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每个人还都配了马匹。以后。如果遇到了战事,这些人就是最后他的保障了。
桔子隔三差五地到山上却看新兵训练。一开始,她还带着些现代人的傲气。她觉得这古代的练兵方法,说不定还赶不上她大学里的几天军训。但她很快就发现了自己实在是低估了古人。冷兵器时代的正规军队的训练,远比她想象的刻苦。
这是一个依靠武力和体力取胜的时代。虽然在以后的传说中,似乎一场战争的成败完全取决于主将的勇武。但是,事实上,一个训练有素的团队的力量,永远大于一个武艺高强的个人。所以,穆佑轩的训练对团队合作的要求是第一位的。对体力和武艺的技能训练也不放松。
桔子很惊讶地看到,一群农民,很快就被穆佑轩带成了。一个进退有素的军队。而且,这支军队又以令人惊奇的速度,都成了熟练的骑士,并且开始根据特长来分兵种。在三五个人的一个小团队,有远程的箭手,中程的长矛手,和近战的长刀手。
在桔子看到,每个士兵都佩一把长剑时,她才想起一件事。她几次路过穆府的练武场。在兵器架上没看到类似环首刀的兵器。桔子记得看过资料,环首刀似乎是汉代就出现了。桔子好奇之下。跟丁易打听了一下。似乎这个时空铁器打造的叠打技术已经出现,但对边疆对敌武器还是以剑为主。
桔子隐约记得资料上似乎说。环首刀的出现就是为了对付游牧部落的骑兵的。桔子有些犹豫,她该不该再开一次金手指。现在,云泽洋和穆佑轩对她来说,是类似亲人的一种存在。何况,这个亲卫队里还有宁石头。她只犹豫了一会儿,就去找云泽洋。她只是还没想好怎么说。
桔子在见到云泽洋的时候,她觉得老天似乎也赞成,她把环道刀带到这个世界。桔子回家时,云泽洋并没有在屋里,他在桔子家的后院练剑。桔子有些惊讶,云泽洋的剑术看起来还不错。至少,在她看来,云泽洋的剑法是舞得有几分行云流水的感觉。桔子等云泽洋停下来,就鼓掌夸奖说:“先生这剑舞得真好看。先生这算是文武双全了。”
云泽洋用手中的剑柄敲了一下桔子的头,说:“小丫头,你这是夸先生呢,还是骂先生呢?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和御都是要求,一个男子要有最基本的防身技能。先生耍几下剑法,你倒是当成剑舞了。先生的剑法,可不是用来好看的,是能杀人的。“
桔子囧了一下,才想起来,这不是儒家学说被严重阉割的明清时代,还是很重视武将武功的。文人也不以习武为齿的。桔子的脸皮也算是厚得。她连脸都没红,依旧笑嘻嘻地说:“先生的剑法是能杀人的剑法,也是好看的剑法。两全其美的剑法,更是好剑法了。”
云泽洋被桔子一连串的剑法,说得有些发晕。他不再理桔子,准备回屋。桔子忙跟在他后面,说:“先生,你这剑法虽然好,但是这剑却有缺点。”云泽洋一直走到屋里,坐下来,喝了一口茶,才问桔子:“你一个小丫头,还会懂剑?那么你就说说,这剑有什么缺点?”
桔子有几分装傻地说:“先生这把剑,这么细细长长的一根,还两边都开了刃。这一使劲不是很容易断?”云泽洋哈哈大笑地说:“看你平日里好象什么都知道的样子,这次总算是有一个不知道了吧。”他说着,用手扳住剑尖,把剑身扳出了一个近九十度的弧度。然后,他一放手,剑就又弹了回去。剑尖在颤抖中闪着寒光,似乎更加锐利了。
云泽洋又说:“看到了没有,这剑是有韧性的。一把好剑,要同时具有锐利和柔韧两种特性,怎么会轻易就能折断?”桔子看着云泽洋得意的样子,慢悠悠地说:“如果在马上冲刺,不知道先生这把好剑会不会断?”云泽洋的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其实,他的这把剑是万中挑一的好剑,是京城有名的铸剑大师打造的。就算是马上冲刺,也不容易会折断。
但是,这剑做为骑兵的随身兵器,不方便而又易折断,一直是困扰兵部的难题。兵部一直在想办法提醒剑的质量。但要想提高剑的质量,首先要提高炼铁的技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成效一直不大。能经得起马上冲刺的好剑非常难得,而且价格昂贵,根本无法普及应用。云泽洋沉下脸来,打量了桔子一会儿,才说:“你是不是又有什么主意了?”
桔子也不隐瞒,她很爽快地说:“我觉得做为马上作战的兵器,刀比剑更合适。”云泽洋有些口吃地说:“刀,就是蛮人用来割肉吃的小刀?”这个世界上还没有长刀,所以云泽洋只能想到那种一二寸长的小刀。桔子笑道:“当然要比那个大。我可以画个图给你,你让穆二哥找人打造。只是我有一个条件?”
云泽洋笑骂道:“你这个小财迷,你家两年多就有这么大一份产业,你还不知足。穆府什么时候亏待过你?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桔子摇头说:“不是钱的事儿。穆二哥这几年,帮我家的已经够多,我这个主意只当是报答他。只是如果这个刀真的做了出来,就跟马蹄铁一样,是穆二哥做出来的,跟江家没有关系。”
云泽洋见桔子先撇清关系,就笑着说:“算你机灵。这个功劳确实不是你们一家平民百姓,能领的。我会让二公子不要泄露出去的。现在你可以说了吧?”
桔子没有说话。她拿出纸笔画了一个环首刀的样子,才说:“我觉得这刀一般长三尺左右就可以了。一侧开锋利刃口,另一侧为厚重的刀背,刃面斜向下或向上打磨,刀身与刀柄无明显界限,柄端连铸一铁环。”桔子把图递给了云泽洋,站起来,做了一个劈砍的姿式,说:“先生,你看,这马冲向前面。借着马的冲力,这样劈砍下去,是不是比直刺更容易些。”
云泽洋惊讶地看着图画,说:“这刀看起来简陋了一些。”桔子说:“军队制式兵器,不需要多么精制,只需要实用。样子不复杂,更适用于大批量的制造。”桔子刚说完,就听见身后有人说:“这话有理。”桔子回头看见穆佑轩走了进来。(未完待续m.)(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五章 环首刀(下)
穆佑轩拿过图画,看了一会儿,才说:“好东西,我怎么没想到呢?这刀虽然那粗犷有余细致不足,但是厚实的刀背将轻易承受住猛烈挥砍的应力。没有明显的剑格,就更容易打造。只是这柄……”桔子忙说:“柄只要以木片夹束,再紧缚粗绳,就可以了。”穆佑轩大叫道:“不错。最妙的是这个铁环。它既可以起到平衡效果、又可连绳套挂在手上,以稳定握持。如果嫌刀简陋,还能坠挂饰物和刀穗。”
他一边说,一边看向桔子,桔子连连点头,只觉得穆佑轩太贴心了,说出了所有她没说出口的话。其实,就是她自己也只是按照度娘上,环首刀的样子画的图。她不通武艺,也不知道最后那个圆环有什么作用。没想到,穆佑轩只一眼,就明白了,那个圆环的作用,还真不愧是做大将军的。
穆佑轩既然这么推崇环首刀,自然就马上找人制造,并且也画了图纸送到京城。他相信,这会是他的又一个功劳。他现在对桔子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桔子带给他太多的惊喜,他没事儿的时候,总是在猜想,桔子又有什么新想法了。只要在沿山村,他就会不自觉地寻找桔子的身影。
他觉得自己有些魔障了。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居然占了他大半的思维。穆佑轩觉得自己可能是被闲置得太久了。于是他更加用心地投入到练兵当中。直到,有一天,他在梦里见到一个身材窈窕的女子,跟他缠绵了一宿。也一直都看不见她的脸,到一切结束的时候,那女子抬起头来。他发现。那人长了一张跟桔子一模一样的脸。他一下子吓醒了。
他后半夜没有睡觉,等缓过劲来,他突然觉得。如果桔子长大了,就应该是那个样子的。穆佑轩一直不喜欢。京城里那些造作的贵族女子。这个梦让他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他觉得如果一定要找个妻子,那么找个像桔子一样的女子也不错。就可惜,桔子的年龄小了一点,地位跟他家差的也有点远,恐怕过不了他父母那一关。
就算是如此,穆佑轩还是不知不觉地,多往桔子家跑了几趟。好在有环首刀的制作这件事情。才没让云泽洋感觉太惊奇。只是桔子并不是真正的小孩,穆佑轩对她态度的改变,她还是有些感觉的。但是,她也只是认为,穆佑轩对兵器军队的事情上心,对她多了几份感激之情罢了。她从来不认为,穆佑轩是将来自己归宿。
桔子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做为一个小农女,她不愁吃穿,父母兄长宠爱。她只要让家里再多挣一点钱,等江浩考一个功名来傍身。而自己找一个家境不太差。人口简单些的庄户人家,嫁人生子,悠闲地度过一生。这才是她理想的生活状态。高门大户的后宅。绝不是桔子的追求。
她不会让自己困在一个院子里,去和一群女人争夺一个男人的宠爱。所以无论穆佑轩借口环首刀的事情,多往江家跑了几次。还是环首刀制作成功以后,云泽洋又回穆府去了,穆佑轩出现的次数变少了。桔子都不是很在意。
环首刀在配发给穆佑轩的亲卫队之后,立刻就让这些新兵的战斗力高了不止一层。战马奔跑起来之后,那些简单的刀身中,蕴含了前所未见的凌厉杀气。穆佑轩只看见亲卫队训练一次,就立刻上表要求大批生产。
等到对穆佑轩的表彰。以及允许环首刀大批生产的圣旨,到达沿山村的时候。秋天也就到了。桔子家里今年依旧是大丰收。特别是那几百亩荒地,桔子家里开了水渠。那里不现缺水。桔子把二十亩土豆都种在了那里,周在田和宁广应对那里都看得紧。灾民们也很紧张这些荒地。他们生怕,这些荒地如果收成不好,他们无法成为桔子家的佃户。
他们都知道这一年里,自己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因为自己被当做桔子家的佃户给安置在沿山村的。所以荒地的种植,虽然是开荒之事的头一年,收成却是意外地好。有几亩地甚至比得上上等的熟地了。土豆收了十多万斤,再加上还有其它粮食。桔子家的小库房却是放不下了。
好在桔子在收土豆之前,就让江常安和江浩一起,找了长兴府的华知府,约定了土豆收上来以后,就由长兴府组织人手,收购一半土豆运到大楚朝其它地方,却做种。而另一半,由桔子家仍旧按照种粮的价格,就地发卖。桔子不希望,买土豆的人把自己家里弄得乱糟糟地。她就找到了李亦溪,拉着华知府的大旗做虎皮,在村里晒场上卖起了土豆。
虽然这些土豆是在桔子家就地发卖,华知府也不敢渠怠,他严令吴守信一定要保证,这次卖土豆的顺利进行。吴守信就派了江山,带着几个衙役来维护秩序。江山虽然对桔子家的收入十分眼热,但是晒谷场这里不仅仅有县衙的人,还有大兴府的司仓纪鹏。
纪鹏自从领命指导土豆种植,他就隔三差五地往沿山村跑。现在正是最后收获的时候,他自己不肯缺席,在卖土豆的几天里,他干脆住在沿山村,一步都不肯离开。江山用了大半年时间,才堪堪在县衙里占稳脚跟。他不敢在纪鹏和李亦溪面前,做什么小动作,倒是老老实实地,维护起晒场秩序了。
土豆的事情处理完了之后,荷塘里的莲藕也开始了真正的成熟期,产量是去年的两倍还多。桔子这的莲藕也借着李多银建立的煤饼销售渠道,卖遍了整个平安县。就是大兴府城里,都有人闻讯到桔子家里买莲藕。而且桔子还留了不少冬藕,她让负责莲藕销售的小东子,对每个买家要做告知冬藕这件事儿。桔子家产冬藕的事情,大部份买家都略有耳闻。但前两年,冬藕的产量太低,市面上少有销售,很多人并不相信。
这次听说,今年冬天桔子家供应冬藕,很多人就直接要付了定钱。桔子不知道冬藕在平安县乃至长兴府里,冬藕的市场有多大。她还是希望能尽量铺货。同时,她还要算计明年的藕塘种植面积。所以,她没有接受预计。她对这些人的说法是,由于无法预估冬藕的产量,只在冬藕开挖前半个月,才接受预定。这样,才有将她家产冬藕的消息传得更广,她才能拿到最大利益。
桔子的拖延很有效果。果然到了年前,不但预定量更多了,就是冬藕的价格,也被这些来抢冬藕的商人,抬高了两层。桔子决定利用冬闲的时候,再开挖五亩藕田,这是独门生意,到少还能独占两三年。她有些可惜自己家地位太低,就算是有穆府庇护,也不能太过吃独食。要是自己家里有人官高权重的话,凭这份独门手艺,独占冬藕生意十年应该还是可以的。
年底的时候,江常安被家里的收入晃花了眼睛,就连桔子用新型猪肉,给几个店里的员工和灾民佃户们发福利,他不记得反对了。其实,桔子家的养猪场也扩大了不少,已经能供应得上市场上的消耗了。新型猪肉的养法,桔子在夏天的时候就卖了出去。
桔子在家里的收入足够了以后,就想要推广新型猪肉的养殖办法。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办法很难藏得住。另一方面,桔子再也不想吃那些带着臊气的猪肉了。她还算计着,等家里的事情全都安定了,可以出去旅游,看一看这个陌生的大楚国。按照这个时代,技术的传播速度,最起码也要三五年,新型猪肉的养殖办法才能传到大兴府以外的地方。
桔子对新型猪肉的养殖办法,卖得并不贵,只是象性地收了一点钱。也没有规定不准转授手艺,但是人们对花钱买来的东西,总是特别珍惜,极少有人会无偿告诉别人。于是,那一段时间,来找桔子买办法的人极多,倒让桔子无意间又赚了一把。
就这样,过年的时候,长宁镇上已经不缺新型猪肉。只是这些肉还是卖得比普通猪肉贵些,甚至比羊肉还贵些。对于那些还欠着房钱,难得吃肉的灾民们。这些猪肉还是高档货。
桔子给穆佑轩的那一百人的亲卫队也送了一批猪肉。刚开始的时候,她还有些顾忌。她以前可是听说,在封建社会里,这犒赐军队可是帝王专有的权利。一个普通老百姓,无缘无故地,给军队送东西,可有收买军心,想要造反的嫌疑。她把自己的顾虑跟云泽洋说了之后,又被云泽洋嘲笑了一阵。
云泽洋发现这个小弟子,虽然聪明,又有许多出人意料的想法。但是对大楚朝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却不太知道。但是他也能理解桔子。毕竟桔子年龄小,又是乡村女孩,少些见识也是很正常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六章 适龄青年
云泽洋告诉桔子:如果有军队住在村里,村里的大户劳军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跟收买军心没关系。只不过是买这些兵痞们不要祸害村子罢了。特别是像桔子这样,把房子租给军队的。这劳军的东西委实送得晚了一点。
这还幸亏所有人都知道,穆佑轩经常往桔子家跑。而且,这次住的都是新兵,没有那些老兵油子。这才没出什么差子。桔子大雾。她还以为自己要成为拥军爱民的好村民了呢。哪知道不知不觉间,她成了吝啬而又仗势的小地主。桔子回家后,又把自己准备劳军的东西,翻了一倍,才觉得放心一点。
过年的时候,桔子听说,梅子怀孕了,又流产了。吴知县把一名叫钱花儿的小妾给赶了出来。桔子只觉得这个名字耳熟,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她在刚来这里,卖酸辣汤的时候,跟钱花儿的弟弟起过冲突。如今想起来,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桔子对吴府后宅的八卦也没多大兴趣。她只是在脑子里yy了,武女皇用自己女儿的小命,拉下了王皇后的故事。但是,想想梅子即没有这份心机手段,也没有武女皇的心狠手辣。后来,她才听说,梅子怀孕是被钱花儿故意泼在地上的油滑倒,才导致流产。这个案子却是江山暗中查出来的,梅子勉强算是坐享其成。当然,那个无辜的孩子不能算数。
江山这个年过得倒是志得意满。吴知县发现江山能力不错,又没多大靠山,只能依靠自己。他开始依重江山,对梅子也比以前好了一些。这也是江山能查到吴府后宅的事情的原因。有吴知县给江山撑腰,江山已经把主薄的权利都笼在手里。主薄的俸银虽然不多,可来钱的路子并不少。
只半年的时间。江德财家里不但不再窘迫,而且又置了五亩地。村里的人不再说江山卖妹求荣的闲话。他们都说,老江家的祖坟冒青烟了。江家俩兄弟都发达了起来。
这个年江德财听得最多的就是,打听江家晚辈婚事的话。在江家。江峰和江浩都到了可以说亲的年龄。原本村民们不大看得上江峰的,他在村民的眼里就是个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混子。可是,现在江山给江峰找了一个衙吏的差使,他也算是吃上官粮了。家里又眼看着就要起来。所以原来无人问津的江峰,现在也成了香悖悖。
江浩是更不必说了。也现在每天带着个书童,赶着小马车,到镇上去读书。虽然。他还没有考过童生试,但村民们都相信,他考上秀才是早晚的事儿。要不趁着现在把他定下来,等江浩真的考上秀才,就看不上村里的姑娘了。
江家女孩中的桔子,也已经十三岁了。村里的女孩嫁得早,要是家里条件差的,十三四岁就嫁人的也有。桔子的能干更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村民们还有几份嫌弃桔子的泼辣,但是庄户人家取一个泼辣的媳妇,能管住男人。撑起一个家,也是很受欢迎的。
在江常安家,村民们对江浩的婚事儿。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男孩子定亲晚点没有关系。如果江浩要考上秀才才定亲,也是可以理解的。对桔子的婚事儿,却有些志在必得了。络绎不绝的媒人亲朋中,有七八成是给桔子提亲的。
桔子这个年完全被这些媒婆给搅坏了心情。她沉着脸,再三提出,自己不想这么小就定亲。而且她也看不上,那些人提的人选。十三岁呀,小学还没毕业呢,自己那个烦人的亲戚还没来造访过。这些人就想把自己绑在某个男人。其实还算不上男人,只是个男孩身上。这是桔子绝不能忍受的。
江常安和宁氏见桔子反对的实在坚决。只好咬着牙拒绝那些上门的媒人。然后,在家里。关起门来,可惜地讨论着一个个看起来,很不错的好亲事。桔子看着江常安和宁氏满脸遗憾的样子,只好不时的强调一遍,自己的婚事要自己做主。江常安和宁氏又开始担心,自己的这个女儿这么不知道害羞,可不能让人知道。
年初二的时候,江德财给江常安带话,让他们回家,招待回门的姑娘。这个年初二,不仅是江春儿要回来,梅子也是出嫁后,第一次过年回家。宁广应自己就在沿山村,宁氏就用不着回娘家了。夫妻算计着,这一年过得顺顺当当的。大小张氏和江山都没找他们麻烦,恐怕江德财那一边也想缓和两家的关系。
江常安夫妻早早地回到了江德财家里,帮忙做接闺女的准备工作。其实,只要江常安夫妇去江德财家不受气,却帮忙干点活,桔子也不反对。现在,桔子家也算有些身份地位了,而且江常安夫妻也不是那么包子了。想来江德财一家人也不能太过份。桔子没想到的是,江德财一家人不再欺负江常安夫妻了。江春儿却动起了心思。
江春儿回来之后,跟江常安打了个招乎,就拉着张氏到边上说话去了。江常安并没有在意。张氏一向疼爱江春儿,母女俩个说说悄悄话,也是很正常的。没多久,张氏就对江常安说:“常安啊,娘找你有事儿。你让你媳妇也别干活了,到屋里来。娘有话说。”
江常安惊异地看了张氏一眼,她可是从来看不得宁氏闲着的。江常安特意自己走到厨房,把宁氏叫过来。张氏温和的态度,让他有几分害怕。夫妻俩回到堂屋的时候,江德财也被张氏叫了进来。张氏努力在脸上挤出笑容,对江常安说:“常安,桔子今年十三了吧,也是说亲的年龄了。你妹妹看中了桔子,想把他说给泰安。我看着不错,就这么定了吧。”
江常安大吃一惊,反射性地说:“这可不成。”宁氏也紧张地挺直了身体,愤怒地看着江春儿。江春儿回来的时候,自己和江常安都在。江春儿却不跟自己商量。她选择让张氏来说,这不是迫婚吗。
张氏立刻板下脸来,说:“有什么不成的。我知道,你们想给桔子找个好的。那么多说亲的人家都让你们给拒绝了,村里都有闲话了。就算是桔子能干,就凭她那泼辣的性子,也嫁不到好人家的。泰安是个读书人,虽然现在没考上秀才,但那是早晚的事儿。你妹妹家又是镇上的,桔子嫁过去都不用下地干活。桔子嫁到她亲姑姑家里,又是亲上加亲。这么好的事情,有什么不成的?”
江常安只是一个劲地摇头。他知道赵泰安根本就读不进书去,不太可能考上秀才。虽然他的条件不算差,可比起以前那些来提亲的人家,怎么也说不上好。重要的是,如果他不经桔子同意,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家里一定会闹翻天的。
江德财也是才知道江春儿的打算。他虽然对江春儿直接找张氏,来逼迫江常安有些别扭,但他还是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他对江常安说:“常安,桔子是个好孩子,但我们毕竟是庄户人家,你们也不能太挑了。泰安这孩子,人品脾气我们都熟悉,以后不会委屈了桔子。这是一门好亲事。”
赵泰安倒真不是个坏孩子。他在性格上随了他的父亲,随和温顺。他只是太过懒惰,不爱读书,也不喜欢家里的生意。在这个时代,十六岁的孩子,很多已经当一个大人用了。他家里父亲顶不了事儿,家里的生意收入都靠江春儿出头。要是换一个懂事儿一点的孩子,早就能成为江春儿的助手了。他却什么都不管,从来都不关心家里的生意好坏。
这才是江春儿非要娶桔子的原因。她知道家里的生意无法指望儿子,就想找一个能干的媳妇,替儿子撑起一个家。而且她家铺子里的生意越来越差。她知道,桔子家的生意,桔子出了大力气的。桔子又是个受宠的。将来的嫁妆一定不是小数目。这些嫁妆,她可以想办法拿来,整顿一下面铺,好让铺子维持下去。这个铺子现在是江春儿一家唯一的生活来源。
如果桔子是别人家的女儿,她早就备足厚礼,请媒人上门提亲了。所谓抬头嫁女,低头娶妇。为了娶媳妇,低一低头,并不算丢人。可是江春儿在江常安面前,却不肯服这个软。她这才算计着,借着张氏的身份辈分,来压制江常安。
宁氏对赵泰安并没有什么恶感,但是她实在厌恶了江春儿的行为。江春儿在求娶这种事情,都要压她这一头,她不相信江春儿,真的能对桔子好。何况在这个时代,如果婆婆要搓磨媳妇,做丈夫的也是帮不上忙的。她见江常安在江德财夫妻的联手劝说下,有些抵挡不住了。忙对江德财说:“爹,桔子还小。我们还想留她几年,不想那么给她定亲。”(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七章 婚事的选择
张氏听到宁氏也拒绝她,立刻叫道:“桔子年龄不算大,可人家泰安可不小了。泰安十六岁了,定了亲,准备一年,明年正好成亲。到明年桔子十四岁了,也可以嫁人了,可不能耽误了人家泰安。我还想早一点抱上重外孙子呢。”宁氏愣了一下,她有点无法理解,张氏的脑回路了。她这话明明是拒绝江春儿的,被张氏这么一说,倒好象是已经答应了。
江常安赶紧解释说:“娘,我们没有让泰安等桔子的意思。泰安确实不小了,他在镇上找一户人家,也许更好一些。”张氏转头看了一下江春儿,她其实并不赞成赵泰安娶桔子。她对这个孙女实在是又恨又怕。一点都不想见到她,出现在自己面前。但江春儿给她摆了一大堆理由,特别是桔子一定会,带着丰厚的嫁妆出嫁,这件事儿很得她的心意。
她这才同意为江春儿出头的。现在听到江常安的话,虽然被江常安拒绝,她有些不太舒服。可是赵泰安是她看中的外孙,他的终身大事儿比较重要。张氏有些犹豫,她也希望赵泰安能娶镇上的姑娘。
江春儿有些着急。赵泰安在镇上,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坏名声,但他的懒散和孩子气,相熟的人家都是知道的。何况,她现在家境一年不如一年了,她对赵泰安媳妇的要求又高。在镇上已经很难挑到合意的姑娘了。江春儿忙说:“二哥,我知道你舍不得桔子早嫁。我家泰安年纪也不大,等两年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先把亲事定下来,过二三年再成亲。”
江德财听了江春儿的话,欣慰地对江常安说:“常安,到底是你亲妹妹。能体谅你的心情。我看就这样吧。过了年初五,春儿就请媒婆上门提亲,你们先定亲。等桔子过了十五岁再成亲也是可以的。”宁氏真的急了。对江德财说:“爹,我们可是分家了。桔子的婚事。我们自己会安排,就不用爹娘费心了。”
江德财被宁氏噎得说不出话来。张氏又开始骂道:“常安,你媳妇是怎么跟你爹说话呢。你个白眼狼,就是个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怪不得这段时间,你只顾自己发财,一点都不想着孝敬爹娘。都是你家那个狐狸精挑说的。今天,你要不教训你媳妇,以后就别再叫我娘。”
江常安为难地说:“娘。孩子他娘说话的口气不好,我替她跟爹陪不是。但她说得话却是在理的。我家桔子攀不上泰安。她是一个乡下野孩子,也过不惯镇上的生活。我自己的亲身骨肉,我也舍不得委屈她。她的亲事还是等她大一点了再说吧。”
江常安又对江春儿说:“妹妹,你能喜欢桔子,我很高兴。只是这婚事儿,讲究的是两情相愿。桔子和泰安虽然是表兄妹,平日里也玩不到一起去。桔子性子被我们宠坏了,脾气强得很。两个人要是性情不投,硬绑在一起。过一辈子,两个孩子都不会快活的。”
江春儿被驳了面子,只觉得有一肚子的火气。但她还是硬压着说:“二哥,瞧你这话说的。咱们平民百姓,娶媳嫁女都是为了过日子,传宗接代,哪有那么多讲究。谁家定亲事儿,还要让两个人在一起看看性格投不投,那不是伤风败俗吗?还不都是老一辈凭着经验名声选的,也没见有几( 穿越之田园好女 http://www.xlawen.org/kan/55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