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穿越之田园好女 > 穿越之田园好女 第 50 部分阅读

第 50 部分阅读

    头道:“不错。咱家在长宁镇上也开铺子,但是爹身上有钦赐的员外称号,就没人敢强迫咱家改藉商户。不然,就算是挣得钱再多,还是会影响到你的,甚至是你的子孙的前程。”

    大楚朝的商户虽然可以参加科考,但是还是有歧视政策的。朝庭规定,凡是商户三代以内的子孙参加科考都是要在考试卷上注明,以方便考官甄别。所以,除非是真的才华横溢,大楚朝的商户子弟极难过科举的这一关。

    江浩沉吟道:“让他们捐献军衣,就给他们改籍。这可不太容易。”桔子笑着说:“不必给他们改籍,而且如果改籍之后,不让他们经商,肯定也是不行的。但是可以给他们一个荣誉。就像爹那样的一个“员外”的称号。可以让他们的子孙和平民一样科考,选官,不必注明商户出身。那么区区几件棉衣算什么,恐怕倾家荡产都是有人肯的。”

    江浩想了一会儿,站起来说:“妹妹这个主意还真是异想天开,不过应该能解决我们目前的困境。只是此事肯定是要请旨的。我这就去找秦王。”桔子冲着江浩匆匆往外走的背影叫到:“哥,这个名誉称号给的人数不易太多,起个示范作用就行。那些拿不到称号的人也要给人一个交待……”

    江浩头也没回地答道:“知道了。”桔子又呆呆地想了一会儿,直到丁彩来叫她洗漱安歇,她才发现天色早就暗了下来。她知道江浩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了,就吩咐黄柱留心门户,自己无精打彩地睡下了。一夜下来,桔子一直在做梦,有时是她还在现代,大家为灾区踊跃募捐的场景;有时却是古战场上,穆佑轩身着单衣,全身浴血,在雪地里争战杀敌的情景。

    早上起来,桔子的精神很差,她还能感觉到,看到穆佑轩满身伤口时,那种痛彻心肺的感觉。那种心痛的感觉是她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就是当初她未婿夫劈腿被她知道,她也没觉得那么痛过。那时,她只是觉得恶心。她知道自己是真的陷下去了。桔子吃完早饭后,就恹恹地半靠在床上,怀里抱着丁彩精心给她做的抱枕。

    她的眼前总是闪现着梦里,穆佑轩一身单衣,浑身都是血,站在雪地里的情景。桔子觉得也许自己该想办法帮帮他。桔子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丁彩过来通报,说:“秦王来了,要见小姐。”

    桔子匆匆忙忙地到前厅来给秦王见礼。这还是桔子第一次见到秦王,他年约二十五、六岁,身材修长清瘦,穿着一袭淡蓝色锦袍,长长黑发以一根蓝色缎带束于脑后,容貌虽然不是特别出色,却有一双的深褐色眼瞳,闪着寒光,就那么随意的站着,却自带一种尊贵的神态。

    桔子也算是见过市面的,在秦王面前心里却仍然有几分忐忑不安。她小心地给秦王见过礼,就说:“不知秦王殿下要来,失礼这处,还望秦王见谅。”秦王知道桔子出身不高,见她见礼应对都很从容,就对江浩说:“江大人,你这个妹妹胆色不错。”然后,他又转过头对桔子说:“听说,给商人名号,让他们捐献的主意是你出的?”

    桔子有点想打江浩一顿,当着秦王的面却不敢,只是狠狠地瞪了江浩一眼。秦王正专注地看着桔子,见她瞪江浩,说:“江姑娘不要怪罪江大人。我们这些人商议了几天,都没有想出办法。江大人就回家几个时辰,就有了主意。虽然这个办法不太合常理,但出主意的人也是有大材的,孤自然要把他找出来。何况,江大人的这个办法还有不完善处,孤就硬逼着江大人把姑娘说出来了。江姑娘要怪就怪孤王吧。”

    “怪你。我不要命了。”桔子在心里吐槽完了,才对秦王说:“民女不敢怪罪殿下。只是女子不该干涉军务,民女不让哥哥说出主意是民女出的,是怕殿下怪罪哥哥。”秦王静静地看了桔子一会儿,才说:“你是有皇上封号的,在孤面前不必自称民女。你可以称臣女。你能想出办法解决冬衣问题,孤自然不会怪罪江大人泄露军机了。只是江姑娘的办法还不太完善。你说的封号给的人不能太多了。那些拿不到封号的捐献人怎么处理?孤虽然急着解决军费问题,可也不能做了二桃杀三士的行为。”

    秦王听到江浩的主意,就知道这个办法不仅能解决冬衣问题,其它的军需用品,也可以让商户们捐献一部分。为了一个“员外”的封号,为了儿孙的前程,这些商户绝不会吝啬钱财的。只是就靠有数的几个封号,能解决冬衣问题就不错了,封号名额用完了,那些商人肯定又变成了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了。

    刚一同秦王接触,桔子就知道自己不是个。秦王不仅立刻发现,桔子的主意解决的不仅仅是冬衣问题。他还敏感地点出,自己不愿意参与朝庭大事的心思。秦王并不是对桔子客气。他提出了桔子并不是普通的民女,她对朝庭也负有义务。后来更是点出江浩在家里对桔子说了,军前粮草军衣短缺,是犯了军法的。

    桔子满头黑线。她没想到一个堂堂王爷,还拿自己的哥哥来威胁自己。虽然秦王有可以中是说说而矣,但也未勉太不讲究了。但是桔子刚刚想着要帮穆佑轩,秦王就送上了门。桔子虽然对秦王算计自己不太高兴,但也不想再藏拙了。

    她对秦王说:“殿下,商人们被人看不起,地位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大家都认为,商人们唯利是图,都是些德行有亏的人。对商人们来说,子孙的前程固然重要,家中在家乡族中的声誉也是很重要的。”r1152

    第二百一十一章 捐献(下)

    秦王沉吟了一会儿,就说:“江姑娘是说给商人们一个忠义的名份。这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该怎么操作呢?”桔子刚刚也在心中盘算,她一边想,一边说:“可以立碑、赐扁、表彰。对,就这样,可以按捐献的数额,时间分成几等。分别是立碑表彰,赐忠义扁额等。”

    秦王听了桔子话,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叫到:“好主意。”他站了起来,走了几步,又有些为难地说:“立碑、赐扁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只是按捐献数额划分等级的话,会被人说成朝庭与商人做买卖。给商人赐封号本身就违背了祖宗成法,再加上与商人交易,与民夺利的话,父皇那里不会同意的。”

    桔子很是鄙视秦王这种,即想做婊m子又想立牌坊的想法。江浩见桔子不肯接话,他知道桔子原本就对社会上对商人的歧视很反感。他对桔子说:“妹妹,秦王也是为了朝庭的脸面。皇上如果同意与商人交易的话,御史的折子能堆成山。到最后,就连皇上可能都保不住秦王的。”

    桔子也知道,秦王的想法才是,附合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她想了一想,就说:“还是可以定一个等级。比如,捐献了五十万两银子和物品的人,就有赐封号的资格,二十万两银子以上,就有得到赐扁的资格等等……有了资格之后,能不能有封赐,还要看这个人平日里的德行,德行无亏者才能得到封赐。也免得有人拿着朝庭的封赐胡作非为。”

    秦王眼睛一亮,笑道:“江姑娘果然大才。要是捐献的事情能落实,不仅这次冬衣的事情能解决。军中医药缺少的问题,也能缓解。”桔子眼前又闪过穆佑轩全身是血的样子。忙问:“殿下,军中的医药也供不上吗?”秦王苦笑着说:“不是供不上,而且基本没有供应。现在只要一说军费,户部就叫穷。我这里只能维持军中基本的粮草供应,药品只有一些最常见便宜的送上去。将士受了伤只能苦埃,军中减员十分严重。要不是穆大将军身先士卒,军心早就散了。”

    桔子见秦王对她说得没有顾忌。就知道秦王希望她能再出出主意。桔子原本就想帮到穆佑轩。也不推辞,就说:“我听说,在军中受了伤。再上战场的老兵,是军中是宝贵的财富。让他们受到不必要的伤亡,实在是最大的浪费。我再想想办法。”秦王见桔子应下,也不再多说。匆匆地回去写折子。让商人捐献的事情是要马上办的。

    秦王的折子在朝庭引起极大的反响,支持的人和反对的人在朝会上整整吵了一天。反对者更是把祖宗规矩一条条地拎出来。向秦王发难,更是把一些商人的恶行拿出来做例子。支持的人则以商人弦高救国为例,说明商人并不是不可救药的坏人。同时,他们也强调大楚开国时。因连年战乱,土地荒芜,为了鼓励农耕。限制商业发展事在必行。现在大楚国家昌盛,土地兼并严重。特别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提高商人地位,给那些失地农民一条出路,也是事在必行的。

    两派人吵了一天,都没吵出结果。最后,皇上对反对的人说:“现在两边人都有道理。你们反对秦王的办法,那么你们就拿出解决军费的办法来。如果拿不出办法来,等前线军将因军需供应不上而溃败的话,那么所有反对的人,就都有通敌的嫌疑。你们就不要怪朕无情了,全都是满门抄斩的罪过。”

    两边的人都被皇上的狠辣和不讲理给惊住了,一时安静了下来。皇上迅速批准了穆佑轩的折子,立刻宣布退朝。秦王的折子在朝堂上引起的反映虽然大,但还是比不上在京城百姓中引起的哄动。秦王和幕僚们商量以后,提高了捐献等级的数量,只有捐献超过一百万两财物的商人,才有可能得到皇上赐封号的资格。有此封号,家族中的子孙可以同平民一样科号,不必要作商户说明。

    这个封号全国只有五个,在捐献超过一百万两的所有商人中选。就算的没有明确地说明,谁捐得多,封号就给谁。但是大家心知肚明,捐款数量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个考核指标。

    其他的依次向下,捐款八十万两以上的十人,会由皇上亲书忠义传家的扁额,赐给其家族。捐款五十万两以上的二十人,由翰林院书忠义两字扁额,可悬于其主要店铺之中。捐款二十万两以上,可由各地将其此次善行记入县志。另外,所有的捐款者,各地都要立碑为记,刻下他们的名字和捐款数额,立于各地县衙前。捐款十万两以上的,在京城也要立碑刻字,石碑立在户部门前,以表彰这些商人的善行。

    有奖励,自然也有处罚。这次捐献的物品,全都按照市价七折计算。如有以次充好的情况,全部按贻误军机处置。物品按市价七折,只比批发价略低。捐献的商人还是有些赢利的。这是鼓励商人们以捐物为主。当然所捐的物品必需是朝庭需要的。捐献之前的物品清单必须提供兵部筛选。为了鼓励冬衣捐献,这次从募捐布告发出五天内,所有的冬衣捐献,都按市场九折计算。

    这次的募捐告示不像是以前朝庭的告示,写的极详细,各项奖励惩罚措施也很完善,并且都在告示上详细列明。每个告示前都配有一个小书吏,小书吏手里有一本小册子。他负责详细解释告示的内容。小册子上还有兵部所需的物品清单,和各个物品的计价范围。

    为了让告示尽早贴出去,这几天兵部和户部所有的官吏,全体加班,就是晚上都不准回家,都是两天两夜没睡觉。这让那些平日悠闲惯了的官吏们,就象是脱了一层皮。好在,秦王答应他们,只要不犯大的错误,今年的考绩全部给他们算是优秀,才让这些官老爷们安下心来,辛苦了这几天。

    只是这些官吏们没想到,告示贴出去以后,他们更是没有休息的时候。告示贴出去还不到半天,第一批捐献的人已经来了。些人其实在皇上批了穆佑轩的折子后,就开始准备了,就等着兵部的告示出来,告示上可是说了。告示帖出后,来捐献的前三名,所捐财物按价值加一成计算。

    为了这即得名声,又得实惠的前三名,兵部门口差点没打起来。最后,还是秦王出来,承诺当时已经到兵部门口的人,无论捐献多少,京城勒石为记的时候,都会把他们记在前面,并且单独记录。商人们这次来捐献的人,都是更重视名声的,这才选出了三个捐献最多的,平息了这场风波。

    从此以后,兵部门前变成了京城最热闹的所在。为了不影响办公,秦王又把捐献地移到了兵部库房前。告示前的书吏也从一个人增加到了三个人。他们手中的小册子每天都更换,收到足够的物品的项目,就从小册子上拿掉,再加上新的物品。兵部人员不够,只能临时从各衙门抽调。好在,秦王只需要办事的小吏,又给了这些小吏足够的薪俸,才维持住了捐献的秩序。

    在告示贴出去的第三天,冬衣和第一批粮草就发了出去。这离皇上批准秦的折子,只有五天。因为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冬衣发出去之前,皇上特意微服到兵部亲自验看。结果这批冬衣的质量出乎意外地好,无论面料还是棉花份量,都远远超过兵部的要求。

    皇上放下心来之后,更是力挺秦王。他压下所有反对的折子,并对大臣们说:“我虽有诸位皇子,但论实心任事,不避毁誉,就非琳儿莫属了。”皇上盛赞秦王,鲁王和宁王又都落马。立秦王为储的呼声就高了起来。秦王做起事来就更得心应手。一个月不到,秦王就募捐到数百万的粮草钱财。

    粮草足够了,前线的局势又稳定下来。北方的气温已经极低。蛮族军队的出动也开始少了起来。看起来,蛮族打算利用冬天,稳定住兰沙口外的局势。这也正合穆佑轩的意,穆佑轩也打算利用冬天整合军队,为明年春天打出兰沙口做准备。现在兰沙口内的军队编制很乱。有些穆佑轩带去各地的护卫和现招的勇武之士。还有一些是各地的勤王军队。

    穆佑轩修整部队。由于兰沙口前一开始打得非常苦,各部队减员都很厉害。他把护卫队和现招的勇士,要各地勤王军队重新组建新军,以增加军队的战斗力。整编下来,他才发现军中的医疗是最差的。本身勤王军队赶得急,带的军医就少。穆佑轩带的护卫队根本就没有军医编制。现招的勇武士更是极少有人会医院。军中大多数是在当地征调一些郎中,药材差不多就是没有。(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二章 军中救护(上)

    穆佑轩虽然知道军中医生短缺,但这在大楚的军队里是常态。毕竟能当上郎中的人都是识几个字的,不到万不得已,没几个人愿意上前线。但不管怎么样,他在边军的几年里,军中受伤了士卒,还是有人给看伤包扎的。也能用到一些简单的伤药。

    可是这次,穆佑轩一到兰沙口,战事就很紧张。现在战事稍微有些松驰下来,他才发现,军中很多士卒受了伤都是自己找个布带一扎,要么接着上战场拼命,要么就躺在伤病营等死。有限的几个郎中,连军中有点职级的小官都看不完。穆佑轩在自责的同时,上了加急的折子,要求紧急抽调郎中和药材。

    穆佑轩的折子到了京城,秦王的募捐手册上立刻就增加了大量的药材。药材好解决,郎中一时却招募不到那么多。秦王想起桔子答应过,军中医药的事,她会想办法,就把忙得几天不着家的江浩打发了回来。江浩回到家里也顾不上休息,立刻找到桔子说:“妹妹,这次又要麻烦你帮忙了。”

    桔子看着一脸疲惫的江浩,不由得有些心疼。江浩还不满十七岁,桔子一边腹诽秦王压榨童工,一边拉着江浩说:“哥,你什么都别说了,先好好吃一顿,再睡一觉再说。”江浩着急地说:“哪有功夫睡觉。为了军中医药的事情,秦王急得嘴上都起泡了。妹妹,你不知道,穆大将军的折子里说得有多惨。现在军中稍微受了重一点的伤势,就跟死没什么区别了。可是好一点的郎中根本没人肯去前线,我们招人,只要有点医药知识的都要,可是人数还是凑不够。”

    桔子安慰江浩说:“哥,你别急,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你先吃饭休息,总有办法的。”她刚说完,饭菜就端了上来。这是桔子见江浩回来,立刻吩咐丁彩做的。现在家里人口不多,都是桔子和丁彩自己烧饭。江浩一回来就拉着桔子说话,桔子就吩咐丁彩做几个简单的菜上来。

    最近几天,江浩吃住都在兵部。秦王为了维持秩序,也怕泄露军机,吩咐所有的人都吃兵部统一准备的饭食,一律不准家里送饭。秦王在伙食上并不克扣大家。兵部为大家准备的饭菜荤素都有,并不算差,可是味道上就不敢恭维了。江浩味蕊被兵部的伙食荼毒了这么长时间,现在闻到家里饭菜的香气,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桔子看着江浩的馋样,又是好笑,又是心疼,忙拉着江浩吃饭。吃完了,她又推江浩去睡觉,江浩确实累了,吃饱饭之后,困劲也上来了。他硬撑着跟桔子说:“妹妹,这个军中郎中的事儿……”桔子拉下来脸对他说:“再着急的事儿,你也要容我功夫,快去睡觉,等你一觉醒来,我就想出办法来了。”江浩这才放下心来,头一沾枕头就呼呼大睡起来。

    桔子在上次秦王走了之后,就开始整理战场救护的材料。她并不懂医药,但是她记得,战场上的护理跟救治几乎是同样重要。她隐约记得南丁格尔的故事。

    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法国、土耳其和俄国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英国的战地战士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二。南丁格尔主动申请,自愿担任战地护士。她率领三十八名护士抵达前线,在战地医院服务。她竭尽全力排除各种困难,为伤员解决必须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对他们进行认真的护理。她改善医院后勤服务和环境卫生,建立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伤病员的死亡率就下降到百分之二。

    南丁格尔创造出了这一奇迹般的数字,并不是因为她有高超的医术。她所做的就是,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减轻病人的痛苦;清洗包扎伤口,护理伤员;替士兵写信,给以慰藉;掩埋不幸的死者,祭祀亡灵……。做这些事儿并不需要有多高技术的郎中,只需要细心就可以。

    桔子等江浩睡着之后,又把能记得的现代护理知识,又疏理了一遍。她开始考虑起,自己当一个古代南丁格尔的可能性。算来算去,这个可能性太小。她知道,就算是到十九世纪中叶,南丁格尔带着那群女护士一开始,都是被战地医院排除在外的。最后她无奈放弃了。只是她又在心里一万遍的咒骂,这个万恶的封建社会之。骂完之后,她又开始想算计,怎样才能把自己整理出来的护理制度严格的执行下去。

    这个世界是没有南丁格尔的,要让人相信仅仅是干净的卫生,温馨的护理,良好的伙食,就能大批量地减少伤员的死亡率,是十分困难的。桔子最后,还是只是想到江浩。她有些内疚,但是这个世界上能无条件相信她的人,只能是江浩了。也许,也许江浩到了前线,穆佑轩也会相信她的办法。

    只是光有护士还是不够的,郎中还是要的。在前线极度缺少郎中的情况下,江浩怎么也不能只带一群护士去前线吧。桔子又开始写另一份计划。好在这几年,在云泽洋的操练下,桔子的毛笔字总算拿得出手,写得也不算是太慢。等江浩长长的一觉睡醒过来,桔子的第二份计划书也完成了。

    桔子先把第二份计划给江浩看。江浩见桔子不说什么,只给了他一叠厚厚的纸。他疑惑地接过来,就看到第一页纸上写的是一个小故事。大致上是某国外族来袭,由于没有防备,被打到了京城角下。国内青年都应召抗敌,伤亡严重。一场大战之后,将军之子身负重伤。由于军中缺医少药,少将军为了让唯一的郎中留在伤病营,为大量受伤的将士医治,隐瞒伤情。

    那名郎中也是名门之子,自幼喜爱医术。他与少将军是同门师兄弟,原本也可以成为一名将军的,但军中没有招到郎中,他就毅然放弃军功,当了一名军医。当他发现少将军的伤势时,少将军由于延误治疗,已经很虚弱了。这时又遇敌袭,他就陪着少将军又上战场。

    同时,那些因为少将军的隐瞒得到医治的将士们,都大为感动。在知道军中人员不足时,也都不顾伤势未愈,也上了战场。少将军在郎中的帮助下,硬撑着打完了最后一仗,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郎中却为了保护少将军,牺牲在胜利前夕。

    少将军凯旋而归后,得皇上封爵。少将军却不肯接受。因为如果没有郎中的牺牲,就不会有后来的胜利。在少将军的请求下,皇上将爵位封给郎中未满一周岁的儿子。郎中也算完成了他初上战场封妻荫子的心愿。

    整部故事狗血满满,少将军和郎中都被写成了完美无缺的主角不说,就是那些受伤的将士甲、乙、丙、丁也都是心怀家国的热血青年,后来也都牺牲了。

    江浩一口气看完整个故事,才发现自己的眼睛有些发热。他平息了一下情绪,才对桔子说:“妹妹,这个故事很感人,是穆将军军中的故事吗?那个少将军和郎中是谁?”他有些疑惑,郎中因为地位低,他不知道还情有可原。但他现在在兵部,军中有这么一位文武双全,品格高尚的少将军,他怎么会不知道?

    桔子得意地对江浩说:“哥,我编的故事怎么样?一看就知道是我们大楚朝边军的事儿吧。”江浩愣了一下,说:“编的?”他哭笑不得地把手里的纸还给桔子说:“妹妹的文彩很好。可是为兄现在真没功夫看故事玩。”桔子没接手稿。她一脸认真地说:“哥,我不是写来玩的。”

    江浩看了看手中的纸,疑惑地看着桔子。这个时代没什么版权之类的,写作基本上是不赚钱的。只有少量的戏班或者书店,会向一些名气大的文人约稿,会付些润笔。其他时候,文人们写作大半是自娱娱人的。

    桔子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超前,她向江浩解释说:“哥,这个故事咱们可以请戏班排演出来,免费演给京城的百姓。军中的郎中,需要的量虽然大,但其实并不需要他们有太高明的医术。他们只要会一些基本的外伤的处理和用药就可以了。京城的好郎中不太多,但是那些出师时间不长,年纪又轻的郎中并不少。哥,你要是会些医术,又看了这出戏,会有什么想法?”

    江浩看着笑得有些奸诈的桔子,佩服地说:“妹妹,你可真有办法。我就算是不会医术,刚刚看这个故事时,都在想,如果我没有这个官职的话。我就去学医,到军中去建功立业,郎中不比将军差。”

    桔子微笑不语。她以前看美国大片《壮志凌云》时,曾经听说过这部电影就是美国空军的宣传片。电影放映当年,美国的青年纷纷报名空军,让一向招不到人的美军,招了个满员。她不知道,自己这样东施效颦能有多少效果。但是从来没有接受过软广告的大楚人,应该没有多少抵抗力吧。r1152

    第二百一十三章 军中救护(下)

    江浩又拿起那个故事。他这才留意到,故事下面是一份计划书。包括把这个故事拍成戏剧的演员选角要求,戏剧的前期宣传,演出场次,地点,以及后期紧接的招募工作的注意事项,都一一列明。桔子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没有做过这样的宣传。而这次的工作主角是兵部,她是无法像家里开铺子一样,事事参与的。她只能写得尽量详细一点。

    桔子见江浩看得仔细,就说:“这只是人大概的计划,具体的话,你还要拿到兵部讨论后,做个修改。这个时代的战争我不太懂,但听你说起来,前线的战事暂时是停了下来,郎中应该在下次战事前送过去就行。这中间有多少时间的缓冲,都要兵部里有经验人的估算。我只是建议你们,这个少将军和郎中的演员,你们最好选京城里人气最旺的小生。”

    江浩不太明白,就问:“妹妹,你这个时间也定得太详细了。我们不是越快越好吗?只要能把戏拍出来,就立刻上演,能多演几次最好了。”桔子解释到:“咱们这出戏是有目的,不是越早演出去越好,也不是演出场次越多越好。咱们把演出之前的前期工作做充分了,把京城人的胃口都调动起来。那么戏剧一开演,就会有很多人来看。演出的场次也要排好,即要在京城照成足够的影响,又要少花钱。”

    江浩点头表示明白。他又问:“妹妹,你来京城我也没见你看过戏。你认识京城最红的小生吗?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们演?京城里的人受看戏,人气最旺的小生,听说等着听他唱戏和预约,都到了几个月之后。他们不见得有时间拍我们这出戏呀。”桔子这笑了起来说:“我又不喜欢看戏。怎么知道哪个小生最红?我是为了这出戏的宣传效果。我可不是某人的脑残粉。”被好莱坞大片熏陶过的桔子,对古代慢节奏的戏曲可没什么兴趣。

    江浩不懂什么是脑残粉,便是他已经习惯了桔子有时会冒出些奇怪的话,并且习惯忽略这些话。他迟疑地答应道:“可是那些人名角都有自己的脾气,我们又要插队,还真是……”他见桔子不为所动,终于泄气地说:“好吧。我去想办法。”桔子望着江浩轻摇着头。说:“哥,别人请他们是难一些。可是你们是官府呀,你们的后面站着的是秦王。那此小生名气再大。也是社会底层的人物。他们不会拒绝你们的。”

    江浩小声说:“以势压人?”桔子点头说:“没错。就算是以势压人,也要让他们出演。”桔子可是知道,当初《壮志凌云》大获成功。年轻英俊的小汤哥居功至伟。她现在找不到小汤哥那样的动作名星,当红小生也算是对付了。她怎么都不可能再降低条件的。

    江浩见桔子态度坚决。虽然不知道原因,也决定听从。他拿定主意之后。就跟桔子说:“妹妹,谢谢你。我这就去跟秦王汇报。”桔子赶紧叫到:“哥,你先别急。这里还有一份材料,你也看一下。”江浩早就看到桔子手里的另一叠纸了。他忙说:“光想着妹妹编的的故事了。倒忘了看看妹妹还有什么好主意。”

    他伸手接过第二叠纸,又看了起来。这是一份建设战地医院的计划,包括护士的招选、培训和医院的卫生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桔子轻声说:“哥。这份计划我希望由你亲自执行。”江浩惊讶地看向桔子,把手里的第一份计划拿过来。问桔子:“那这个怎么办?”

    桔子声音更轻,说:“招郎中只是一时的事儿,你只要出了主意。事成后,自然有你一份功劳。可是军中的医疗,如果形成制度的话,那是可以流传后世的。”桔子拿过江浩手中的计划,指给他看,说:“而且我希望这些规定都形成制度,要不打折扣的执行。”桔子指的是医所的卫生方面的规定。

    江浩看着那些关于清洗消毒的严格规定,有些发呆。过了一会儿,才问:“妹妹,军中打仗哪有那么讲究的。你这要弄得比兵部衙门都干净,也太费事了。”桔子认真地说:“所以我才希望由哥亲自去办。哥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只是这些条例应该能大量减少伤兵的死亡数量,必须执行。哥要是觉得做不到,我自己去训练护士队伍。”

    江浩有些好笑看着桔子说:“你一个女孩子,带医疗队去前线?你别开玩笑了。”桔子正为这事儿,心里不舒服呢,一听就火了,说:“哥,你别看不起女子。再说,我可以穿男装……”说到这里,桔子突然停了下来。女扮男装,这是多少电视剧的梗。虽然说当初看的时候,天天吐槽里面的男主男配们,都是眼睛瞎的。看不穿女主种种漏洞百出的表演。但是自己又不是真的要瞒谁,只不过是穿上男装,遮遮外人的眼,应该还是可以的。

    桔子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她还是知道,自己有点想穆大将军了。如果自己真的能去前线,也算是一举两得了。江浩见桔子不说话了,眼睛却开始放光,心里知道,桔子真的动了女扮男装的心思。他心里发慌,立刻说:“不行。别说你是女孩儿,就是你这个年龄,也别想上前线。我答应你,军中医疗站的事儿,我亲自去做。而且我会按你的规定,搞得干干净净的。你就别打歪主意了。”

    桔子暗叹了一口气,知道自己想到,女扮男装的路子行不通。自己在军中引进护士的概念,又制定严格的医疗卫生制度。无论哪一项,都是一样革新,必定会遇到很大的阻力。自己女孩儿的身份,比起江浩这个二甲进士确实差得远了。桔子有些遗憾地对江浩说:“好吧。哥,你尽管放心去做。就算是有人说闲话,等到一二场大仗下来,伤病营中的死亡人数除降下来,就没人能说什么了。”江浩见桔子说得确切,也不再胡思乱想,干脆地答应了一声:“好。”

    江浩带着两份计划去见秦王了。秦王的动作很快,只用了三天,桔子写的故事就拍了出来。两位男主用得果然是京城里最多的小生。秦王直接用征兵的名义,征调了他们。现在两位皇子都还在关着,京城里的达官贵人也没人,愿意为这点小事出头。好在秦王不是个不讲理的,也给了两个戏班一点补偿,虽然比不上两个人出堂会多,也算是让戏班能勉强糊口。

    桔子被江浩拉去看了正式演出前的排演,两个小生虽然少了几分军人的血性,扮相确实是漂亮,演技也不错。好在桔子故事中的这两位,都算得上是学富五车的儒将,倒也用不着两位小生装粗鲁。桔子不懂排戏,但她也知道舞台剧和电视剧不太一样,不敢乱提意见。她只是根本自己多年看电视剧的经验,改了几句台词,使戏剧又增加了几分张力。

    第二天戏剧开始公演,由于秦王一决定接受桔子的意见,开始排练戏剧,兵部的人就开始了宣传。所以时间虽然不长,宣传的力度却不小。戏剧并不是在哪个茶馆上演,秦王特意在京城最热闹的地方圈了一个台子公演。这在京城可是个新鲜时,当天,公演的地方早早却挤满了人。

    为了维持秩序,京城衙门的衙役差不多全体出动,又规定前面几排的必须坐下,而后面多少人之后,就不准再有人停留。只是告诉他们,以后,这出戏还要演好几天。今天已经满员,明天请早,才勉强没发生乱子。戏台上的人从来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演出过,也有一些慌乱。好在,这出戏里,除了两位主演外,其他的人也是精挑细选的,都很快镇定下来。

    公演非常成功。这出戏以前线军人和郎中为题材。这是前所未有的。故事新,演员功底好,就算是排演时间紧,演员一开始由于紧张,出了点小差错。但还是深深打动了观众。郎中牺牲时,若大的广场一片寂静,只有轻微的抽泣声。

    戏演完了之后,有一个中年美大叔出来演讲。他是二十年前的探花郎,当年他因为是最年轻,最英俊的探花郎而名躁一时。这二十年来,官声和文名都极好。此时,他又正好在兵部任职。秦王就让他来做这个戏后的宣传。

    他先是高度赞扬了故事中少将军和郎中忠义双全、勇于牺牲的精神。他又提出了郎中虽然没有成为他一开始要当的将军,但是也完成了他通过军功,封妻荫子的梦想。然后,他又开始痛心地介绍起前线缺医少药的现状。最后,号召所有懂得医术的中青年们,勇跃报名去前线。

    他的演讲刚一结束,就已经有性急的人问,如果要去军中当郎中,到哪里去报名?(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上前线

    秦王接受桔子提的,以演戏来招收军中郎中的计划,也算是病急乱投医了。原本军中郎中大半是属于强征的,秦王正在给自己竖立一个忠义、勤奋、仁爱的贤王形象,实在不愿意动用强制手段,就半信半疑地让人排演了这出戏。他没想到戏演出去没几天,效果出乎意外地好。不仅有很多郎中来报名,表示愿意去军中,还有不少略通医药的青年,也愿意到军中帮忙。

    但这批郎中还有些顾虑,他们只想在这次战争中,为军中将士出一份力,却不想长期留在军中。在大楚朝,由于军中郎中一向短缺,很多人是被强征到军中的郎中。由于没人接替的人,他们只能一直呆在军中,直到老得干不动了,将校们还不一定肯放他们回家。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郎中越少,军中的郎中越无法离开。军中的郎中越是不能离开,郎中越难招收。

    秦王立刻表示,这批郎中都是忠义之人,特事特办。他们在军中呆到这次战争结束后,就可以离开,任何( 穿越之田园好女 http://www.xlawen.org/kan/558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