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阅读
愫在一旁打量着她,圆圆的脸,圆溜溜的眼睛,笑起来还有俩浅浅的酒窝,笑的时候除了有酒窝还会露出一对俏皮的虎牙。头上的一支蝴蝶步摇随着她的说笑也跟着一晃一晃,像是要振翅欲飞一般。
淑苓和那女子叙了几句旧,便笑着和淑荃、薛愫引荐:“这是临阳伯家的的小妹妹。上次去他们家她陪着我说了半天的话。”
女子笑脸盈盈的打量着淑荃和薛愫,脆生生的说道:“我姓周,||乳|名丽贤。”
薛愫和淑荃互报了姓名,到底是年轻女孩子,几下就熟识了。这里周丽贤的嫂子正在和端华郡主叙旧,倒没工夫顾上她的小姑子。
众人正说着话侯夫人从屏风后面转出来了,后面还跟着婉玉。
只见侯夫人身着宝蓝色滚金边的团花褙子,梳着蝶鬓髻,插着赤金点翠的大凤簪,凤嘴中衔出三串珊瑚珠。身后的婉玉则是一身桃红色的衫子,下着茜色湘裙。
侯夫人脸上堆着笑,却是一脸的歉意:“哎哟,我来晚了。怠慢了各位贵客。我们家老夫人才从宫中看望了贵妃回来,轿子都才停下不久。我们上宝华居去吧。”
众女眷跟随着侯夫人往宝华居而去。
婉玉应酬了一番年轻的小姐们,这里才拉了拉淑苓的衣裳,低声和她道:“大嫂,一会儿去我那里坐坐,我给你留了好东西。”
淑苓想找理由推辞,想了想方说:“等会再说吧。”显得有些不冷不热。
对于淑苓的态度婉玉心里有些不快,回头时却见薛愫正盯着她看,婉玉心里有些恼,便瞪了她两眼。薛愫顿时觉得无趣,只好又去找淑荃说话。
婉玉气得跺跺脚,只好去找端华郡主,那是她未来的姑姐。
宝华居正屋子是处两层的小楼房,配着左右罩楼,为太夫人起居之处。院中有一大缸,绪了大半缸的水,水面上飘着几片鲜嫩的荷叶,并三五朵或粉或白的荷花。几条锦鲤在荷叶下游来游去。廊下摆放着各式的盆景,开着各式的花朵。东南角栽种着一棵高大的紫薇树。如今正是花姿灼灼的时候。
众人来到正厅房。侯夫人招呼大家落座。薛愫站在薛太太身后。打量起这间屋子来。正北面的壁上挂着一幅大字,龙飞凤舞的写着一个“虎”,据说是太祖皇帝的御笔。当年沈家的曾祖父打死了一头大虫,救回了太祖一命。太祖皇帝感激之下就赐了这个字。虎皮做成了褥子轻易是不拿出来使用的。
当地陈放着一架紫檀木的罗汉床,上面铺着大红缎子团寿纹样的褥子,并五个同色的大迎枕。左右各一个青花瓷的花觚,插着时鲜的花草。
罗汉床前有一长几,上面摆着一副甜白釉的茶具,并一尊博山炉。正焚着香。薛愫鼻子灵敏,几乎能猜测出这里面所添加了哪些香料,心中暗自纳罕,到底是侯门之家。
东面墙上是一幅长卷的行书,至于内容薛愫无法细看。西面则是一架多宝格,格子里陈放着各式的玩器。
不多时,听见一阵衣裙窸窣之声。堂中所坐便知道是太夫人过来了,大家纷纷起身来。
果然,只见一位满头银丝的老太太扶着两个俏丽的丫鬟从多宝格后面转了出来。薛愫低眉垂首,恭敬的站在那里。待太夫人坐定,众人行了礼,拜过了寿。
成太夫人言语清朗道:“实在是怠慢各位了,和贵妃说了会儿话,哪知就晚了些。还请各位担待些。”
“老人家今天看着容光焕发,气色真好。”说话的是临阳伯的夫人万氏。
成太夫人笑道:“年纪不等人了,今天就整整七十了,以后还是得看你们这些年轻人。”
薛愫朝太夫人望去,只见她戴着金冠,身着真红色的大袖衫,仙鹤纹的霞帔。下露宝蓝色马面摇既埂9壑俗稀?br />
成太夫人看了看屋子里的人,却不见安国公家的老夫人问及,周丽贤她嫂子答道:“婆婆她近日身上不大好,所以没出门。要是利索的话肯定会来给老夫人贺寿的。”
成太夫人笑说:“是呢,她也是个极爱热闹的人。我还说请她看一天的好戏,特意请了同福班来。哪知她却来不了。”
众人又说了会儿话,侯夫人上前请示道:“太夫人,楼上已经预备好了。不如请了众亲好友们上楼看戏去。”
成太夫人笑道:“好,你先领了她们上去吧。我这一身累赘还得换身衣服再来。”
侯夫人领着众女眷们出了厅房,老夫人让丫鬟给秦老夫人捎了句话。秦老夫人会意,坐着并未动身。曾家的女眷们也都留在了厅房里。
成太夫人让秦老夫人靠榻坐着,挽了她的手说:“我知道你爱吃八宝桂花鸭子,今天特意吩咐人做了,等着你来呢。”
秦老夫人笑道:“老夫人难道忘了,我最近都吃素了么?”
成太夫人也跟着笑了:“我还没老糊涂,自然记得。我这八宝桂花鸭是素菜,是宫里一位御厨做的。当年这位御厨还侍奉过老太后,连老太后都赞不绝口。”
秦老夫人笑说:“那今天我是有口福了。”
第三十一章 相邀
成太夫人和秦老夫人是闺阁中的姐妹,当初在阁做姑娘时,两家是邻里,所以非常要好。后来一个成为了侯爵夫人,一个嫁入了一般的官宦人家。不过大儿子后来出息了,给她挣了一个一品的诰命夫人。
两老姐妹说着话,成太夫人的目光就落到了淑苓的身上,含笑道:“苓丫头倒又像是长高了些,像她父亲。”
目光经过淑苓时,这才发现了薛愫,曾家的小姐们她大都认得,只是跟前这个小姑娘倒面生,犹豫时,薛太太笑说:“愫儿快给太夫人行礼。”
薛愫忙上前了两步,恭恭敬敬的行了礼。
成太夫人笑着点头:“这小丫头长得真好看。”又问了年纪。薛愫皆有问有答,口齿清晰。太夫人见她并不怯弱,和一般不大见世面的小户人家的女儿大不一样,心里倒生出喜欢来。
薛太太在一旁说:“这是我小兄弟的女儿。”
“原来是薛家的闺女,是说面生。”成太夫人又看了看薛太太,再看看薛愫,笑容可掬道:“这么一看,你们姑侄俩倒有几分相似。”
秦老夫人在跟前说:“我送来的那架绣屏就是这个小姑娘绣的。”
成太夫人更是欢喜,面容更加慈爱起来,又去拉薛愫的手:“呀,真是个灵巧的姑娘。我见宫中那些用物也不见得有它精细。着实好看。”又吩咐身边的丫鬟,赏了薛愫一匹彩缎,一支赤金点翠的凤簪,一对白玉刻花的镯子。
薛愫忙谢了礼。
说了一会子话,成太夫人也有些乏了。秦老夫人会意,带着曾家的女眷们就退了出来。成太夫人吩咐着跟前的大丫鬟珊瑚引领她们上那边的楼去看戏。
薛愫跟在淑苓身后,踩着铺了红毯的楼梯,上了这边的飞楼。当下已经分好了席位。见她们来了,立马有丫鬟引领着他们到预备好的席位上落座。
薛愫坐在角落里,心思不在对面的戏文上。心想这样锦绣繁华的沈家,宫中又有贵妃眷顾,还有王爷恩宠,哪曾想所有的富贵终是一场云烟。
淑荃拉了拉薛愫的衣裳低声说:“你瞧,那个扮仙女的人身子真轻巧,和画中的仙子没两样。”
薛愫抬眼看去,果然如淑荃所说。
约莫过了半盏茶的功夫,成太夫人换了家常的衣裳过来了,坐了主位。却扭头和身边的临阳伯夫人絮叨了起来。
薛愫听见了一阵环佩叮当声,回头去见,只见婉玉出现在了他们的身后。婉玉拉了拉淑苓的衣裳,低声说道:“大嫂,你跟我来。”
淑苓有些不愿意过去,待要找理由推脱,哪知薛太太听见了她们的谈话,回头说:“苓丫头,你跟沈大小姐去吧。要是不好意思,让淑荃和愫儿陪你。”
淑荃原本一身的困意,听了这戏文才略有了些精神,再说此刻看住了有些挪不开身。淑苓无法,只好道:“那好吧。”她知道淑荃是被戏文迷住了,就只叫了薛愫跟随着她。
婉玉带着淑苓和薛愫下了楼,婉玉跑到那棵紫薇树下,轻轻的挠了挠树干,树枝便颤抖不住。婉玉哈哈大笑一回。
淑苓和薛愫跟在婉玉后面,那婉玉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回屋的路上没一处闲着,要么扔了小石块打鸟,要么与丫鬟婆子嬉笑玩闹一回。
好不容易到了她住的灵犀馆,小丫头见她回来了,笑嘻嘻的迎了上来。又瞅着淑苓和薛愫看,看了半晌认出了淑苓,笑吟吟的说到:“这个莫非是曾家的小姐?”
婉玉笑道:“你忘了么,她是我未来的大嫂。”至于薛愫自动就省略了。
小丫头又瞅着薛愫看,眼睛弯成了月牙,甜甜的说道:“你可真好看!”
薛愫却是一脸的淡然,并未有所动。
进得灵犀馆内,就被眼前的景象愣住了。不大像是侯门嫡女的屋子,没有那些花花草草。只檐下挂了各式的鸟笼,叽叽喳喳的很是喧闹。婉玉跑到一挂笼前去逗弄了一回鸟儿。薛愫认得笼里的那只是芙蓉鸟,不过和鸣表哥送她的那只不同,而是浑身泛着金色,红红的喙子。
薛愫跟在淑苓身后,来到了灵犀馆的堂屋,却赫然见那壁上挂着一张弓。旁边还竖了一把长剑。
薛愫想,这位侯府里的小姐真是个怪人,明明一个千金闺秀,不爱脂粉刺绣,偏喜欢这些弓呀剑的。不过她和英气勃勃的模样以及有些娇蛮的性子倒也适当。
婉玉请她们姐俩坐,房里的丫鬟便立马奉了茶来。
婉玉笑嘻嘻的看着淑苓点头说道:“我听人说你又病了,可真是娇弱。你这样病怏怏的样子以后嫁给我大哥的话,只怕我大哥那人不大会疼人。可没什么闲工夫来照顾你。”
淑苓微红了脸,低头不语。
薛愫想这位千金小姐还真是心理装不住话,什么都说。不过若真是沈家世子不满意的话,退掉这门亲事不是双方都好么。他一个侯门世子,只怕好些高门女子挤破门槛都想嫁进来,自然不缺曾淑苓这一个。
婉玉继续笑嘻嘻的说道:“不过大嫂别怕,你若肯跟着我好好的学学强身健体,保证你什么病都不会有,壮得如同牛一样。”
淑苓知道婉玉说的学是指什么,皱眉道:“多谢沈小姐的美意,我不敢受。”
婉玉见她娇娇弱弱的样子,便哈哈大笑。
淑苓不想在这里多呆,她和这位小姐没什么共同的语言,便沉静的说道:“沈小姐叫我过来到底是要给我看什么?”
婉玉起身来说道:“走,我带你瞧去。”
淑苓预感到不会是什么好东西。、
果然,婉玉带着她们姐妹俩转过了屏风,从后门出去。薛愫看见了一个朗阔的后院。这后院没有秋千架,有的是箭场,还有马厩。婉玉带着她们来到马厩旁,指着一匹高大雪白的骏马说:“这就是我新得的宝贝,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雪花。大嫂你说这名字如何,若不好的话,替我想个更贴切的。”
淑苓忙摇头说:“不,我觉得挺适合的。”
第三十二章 驯马
沈婉玉得意洋洋的和淑苓、薛愫说:“这马是西域进贡而来的,赵王好不容易得了这宝贝。到底是大哥疼我,知道我喜欢,硬要了过来。不过赵王也不是个小气的人,还十分爽快的答应了。”
婉玉说着,便解了栓在柱子上的缰绳,将马牵了出来。丫鬟们见了便知道婉玉是要骑,可这马才新到不久,世子还没将它驯服,是匹烈马,如何骑得,便上前抱住了婉玉请求道:“大小姐可骑不得!”
“怎么骑不得?马就是拿来骑的,瞧你们一个个那胆小如鼠的样子。滚开!”婉玉一脚踢开了身边碍事的丫鬟们。
淑苓和薛愫见状可不敢上前劝阻,知道这大小姐的脾气古怪得很,生怕惹恼了她。只敢退到了檐下观望。
薛愫到底头一回见到了如此有意思的人,这个婉玉虽然是侯府里的闺秀,当真和别家的名门淑媛一点也不像。
只见沈婉玉兴高采烈的骑上了她的雪花,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拿着鞭子,得意洋洋的朝淑苓她们这边喊:“你们看,我驯服它了。”说着又吆喝一声:“乖雪花,快走!”
哪知身下的马儿却纹丝未动,埋头想要寻地上的青草。偏偏平整的硬地哪里有什么青草。雪花似乎有些不高兴了。加上身上又挨了婉玉一鞭子,突然长长的嘶鸣了一声,躁动了起来。
丫鬟们见状不好,一个穿银红比甲的丫头立马跑了出去。剩下的想要去阻拦,可是几乎发疯的马如何拉得住,
婉玉见这马来了性子她也来了性子,很是高兴,又是拽缰绳,又是踢肚子,很想驯服它。哪知雪花根本不听婉玉的命令,尾巴用力的一甩,前腿离了地,很想将婉玉给摔下背去。
婉玉却猫着身子,紧紧的伏在背上,雪花竟也耐她不得。
婉玉更是喜欢,以为雪花就此驯服了,又加了一鞭子,催促着它快走。哪知雪花却突然发了疯一般四处乱窜,院子里的人吓得惊惶逃窜。
淑苓见状不妙,拉了薛愫的手准备伺机逃走,偏偏那马正堵在路口,过去不得。
“对了,可以从后门走。”淑苓拉着薛愫拔腿就走,生怕那马儿向他们冲来,冲撞了她倒不要紧。要是伤到了薛愫,她该如何向母亲交代。
薛愫被淑苓拽着,回头看了一眼,心想雪花的性子看来大小姐是驯不住的。
“呀,怎么是你!”
薛愫听见了淑苓的声音,忙回头来,只见跟前出现了一个如山一般的男人,足足高出她们一个头有余。薛愫本能的侧脸身子,躲避了目光。
心想这应该就是沈锐吧,永乡侯府里的世子,淑苓将来的夫婿。
沈锐斜睨了淑苓一眼,见她身边还有一位年轻姑娘,匆匆扫了一眼,倒未看个明白。他顾着婉玉,疾步而去,走了三五步,突然回头和淑苓说:“你略等等看,我有话要问你。”
淑苓心里直打鼓,她和这样的男人有什么话要说。本能的惧怕又厌憎。可事实又让她不得不面对这桩婚姻。
薛愫见沈锐走向了婉玉那里,直面而上,对婉玉大吼道:“谁让你骑它的?”
“马不骑拿来干嘛。”
“你听话,快下来!”
婉玉焦急道:“大哥!我下不来!”
“真是没用。”沈锐指挥着婉玉,让她照着他前面骑来,看来是想正面驯服雪花。
婉玉有些迟疑了,倘或弄伤了大哥什么地方,可不是闹着玩的。
雪花当真朝沈锐横冲直撞过去,看得淑苓和薛愫目瞪口呆,暗暗的替他捏一把汗。这样下去会不会闹出人命来。这两兄妹疯了不成?
沈锐却并不躲闪,一手抓住了一只前蹄,大喊:“妹子,你快跳下来!”
当时场景甚是吓人,眼见着那雪花就要照着沈锐身上踩去。沈锐迅速的睃了一眼,只见妹妹已经跳下了马。他略定了定心,还不及有片刻的疏忽,从地上猛的跃将起来,顺势抱住了雪花的头。
雪花狠命的想要挣扎,却挣不脱沈锐的蛮劲。好在几个赶来的仆人忙忙的将受惊的马止住了。当场之下吓出了一声冷汗!
“胡闹!你们这是要翻天了不成!”
众人望去,不知侯夫人几时过来了,后面跟了些丫鬟婆子,以及几个粗壮的仆人。
婉玉吓得有些腿脚发软,想要快步奔到母亲的怀里去,却挪不动步子。
沈锐走到母亲身边,倒是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让母亲受惊了,好在妹妹没什么事!”
“你们两个竟给我惹事,今天是老太太的大日子也不给我安生。让宾客们看笑话,让沈家的脸面往哪里搁。沈家的脸面或许不要紧,倘或有个三长两短的,你让我怎么活……”说着竟呜咽起来。
婉玉总算是到跟前了,拉着她母亲的手道:“娘,我再也不敢了。”
“我说过多少次,不许你偷偷骑马,你一点也不知悔改。锐哥儿就是罪魁祸首,竟然把马养到了灵犀馆来。来人,给我把那惹事的畜生给我拉下去!”
婉玉见状心想只好暂且如此,等有机会她再偷偷溜出去骑。
沈锐拍了拍婉玉的头,爱怜的说道:“傻丫头,你还不快给母亲认错!”
婉玉低头说:“我错了!”
侯夫人想再多责备几句,当她看见淑苓和薛愫在此,心想当着客人的面总得给自家儿女留几分面子,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只嘱咐了婉玉一句:“你也给我安分守己一些,别给我惹事。女孩子家家不如学学曾家的小姐娴静一点,要不你学学薛家小姐做点针线。我就少操点心。”
婉玉才不愿意学那些玩意,她又不是裁缝,针线学那么好干吗。反正她未来的婆婆也不会因为针线上的事嫌弃她。
侯夫人带着众人就又回去了。
淑苓和薛愫也准备离开。
婉玉却上来笑嘻嘻的说道:“我们别去玩去。”
淑苓暗暗叫苦,心想她不愿意再经历刚才那些惊心动魄了。
薛愫看出了淑苓的为难,便说道:“苓姐姐,我头有些晕。你先陪我到那边的楼上吧。”
淑苓顺势回答道:“好呀。”
第三十三章 赔礼
从沈家回来后,薛愫一直呆在敷春堂,很少出门。
那天回来的路上,淑荃和她说:“胡家那个女孩子是胡都指挥使的女儿,以前跟着她父亲在任上,不大回京来的。是我们大奶奶的表妹的小姑子。怪不得有几分面熟,却不知在哪里见过。听说胡家那个女孩自诩出去见过世面,很有些自持高傲的样子,一般人入不了她眼。偏偏又生了一张讨人厌的利嘴。以后倘或还有见面的机会,你别理她就是。”
淑苓在旁边听着不明所以,问及才知道薛愫受过此等侮辱,心里就有些不服气。
如今薛愫躺在敷春堂的床上,心想有什么不服气的,她不需要别人为她打抱不平,因为不值当。再说父亲的过早离世本就是她心中的痛处。不免想要是父亲还活得好好的,说不定她跟着恒儿也去任上了。只是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她辗转反侧,却也睡不着,随手拿了一本架上的书来翻,借此消磨光阴。晚霞从外面走了进来,递给了薛愫一张字条。
薛愫觉得奇怪,打开那字条一看,上面赫然写着“酉时三刻,望云亭。”
薛愫惊了一跳,那么晚谁约她去望云亭。便问晚霞:“这字条是谁给你的?”
晚霞以为薛愫明白,笑说:“是鸣二爷。”
薛愫定了定,将那字条揉了团,将它扔进了香炉里焚了。并没多说一个字。
晚霞看着有些奇怪忙问:“小姐,上面写的是什么?”
薛愫道;“这个不与你相干,你别多问。不过还得劳烦你跑一次腿,告诉你鸣二爷身边的人,让他多花点心思在功课上。”
“哦,好的。”晚霞有些迷糊。看样子是鸣少爷得罪了她家小姐?
至晚,薛愫去薛太太那边定省,陪着薛太太说了会儿话。
薛太太慈爱的问她:“晚饭吃的什么?”
薛愫笑答:“叶娘子做的面条好吃,吃了大半碗面。”
“倒也方便。只是也忒简单了些。你想吃什么,就和你大表嫂要去。”
“是。”薛愫想,她在吃的方面本就不是太讲究,随便填饱肚子就行。
薛太太笑问她:“绣那屏风你累了几个月。老夫人很喜欢你做的,问你要什么奖赏?”
薛愫含笑道:“我要什么奖赏,不过是帮了姑母一个忙而已。”
“哟,真会说话,帮我忙。是,帮了我一个大忙。那你说说要什么,我帮你办?”
薛愫笑道:“姑母肯收留我们姐弟就是莫大的恩惠了,哪里还要什么奖赏。也不敢要。”
“什么敢不敢的。老夫人有意要抬举你,你就该答应着。别不好意思。能入我们老夫人的眼也是不容易的事。你也别谦虚,大方一点就好。”
薛愫答应着,甜甜的说道:“我暂时还没想好,等想好了再告诉姑母。”
薛太太含笑着点头说:“这就对了。”
薛愫陪着说了会儿话就回敷春堂去了,望云亭那边的事压根没放在心上。
这里薛愫走后,薛太太心想,这次去沈家,遇着好些富贵人家的夫人太太们都在打听薛愫。容貌什么的都满意,可是当听说双亲俱已不在时,个个也都没有再继续问下去。像薛愫这样的孩子,以后要想嫁得好的话,肯来还得她煞费一番苦心。
回敷春堂以后,薛愫和往常一样,督导着薛恒做完了功课,这才梳洗睡下。脑袋挨着枕头时,她想,望云亭那个傻子没有等到她应该早回去了吧。她不知曾鸣是何居心,她只想清者自清,不让曾家上下落下什么微词。也不想和他绑在一起。安安静静的在这里住两年,帮曾家渡过劫难是最好不过。以后要是住不下去了,重新选个出路就成。
想到这一层,薛愫却来了精神,别的出路?她眼下到底还有什么路可走,伯娘范氏将江陵那边都撇得一干二净了,田地没一块,铺子没一间,仆人们也都走了。如今她手里有的是房里的这几个人,还有父母留给她的东西。
不行,她是得替自己和弟弟谋划一下将来,找个出路才行。不能一辈子都依靠曾家。再有伯娘对她手里的钱财始终虎视眈眈,不如想个十全的法子才行。
想了大半夜,等到第二天再次睁眼时,已经是日晒三竿了。薛愫激灵了一下,连忙爬起身来,叫来了闻莺:“你们怎么不叫醒我?”
闻莺笑道:“看小姐好睡也不敢吵着您。姑太太那边来遣人问过,还以为小姐是生病了。我回说小姐只是有些累,并无大碍。姑太太说让小姐好好的歇息,早上不用过去了。”
毕竟是在客中,这样到底有些不妥。吩咐丫鬟替自己梳好了头,换了衣衫。净了脸。
晚霞端了两个精致的小菜,一碗碧粳粥来。薛愫用过了,便扶了闻莺匆匆往明晖堂去。只见范氏和薛忆也在跟前。
薛太太见了她,温和的笑问着:“你怎么不多睡会儿?”
薛愫红着脸说:“已经起得够晚了,怕旁人笑话,不好再接着睡。”
“你这孩子!”薛太太又看了眼薛忆笑说道:“才我说让你姐姐跟着鹄儿媳妇学学。”
薛愫看了眼薛忆,知道姑母是想让她见识一下如何管家,今后嫁人的话也能主持中馈。这是件好事。却见薛忆别别扭扭的,也不知她在想什么。
范氏见薛太太要抬举她家忆儿,心里很是欢喜:“我们家丫头就是胆子有些小,性子太软和,跟着鹄大奶奶学学也好。说不定还能出落得更利落一些。”
薛太太微笑着点点头。
薛愫想,过了年,薛忆就十六了,正是说亲的时候。也不知这一世她还嫁不嫁于家。只希望这个姐姐能争气一点,不要被夫家的人给玩弄拿捏。
这里继续喝茶闲聊,范氏又问:“苓小姐和沈家的世子定了亲,什么时候才完婚呢?”
薛太太笑道:“去年才定下的。我们老夫人的意思说苓丫头身子病弱,等再调理一下,再大一些时候也成。侯夫人还问我话,说要不要将日子给定下来。我也给唬弄过去了,不妨,晚两年也使得。”
薛愫暗想,当真没有阻止的法子了么?
(求收藏!)
第三十五章 算账
就这样薛忆被派到鹄大奶奶身边,让她跟着学些管家的本事。同时也学一些如何待人接物。
范氏想讨好鹄大奶奶,寻思着是不是要送点东西过去拉拢一下。
只是她也没几个钱好拿出来打点,丈夫死得早,卖了田地所得的钱是预备被薛忆添做嫁妆的,轻易动不得。
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薛愫的身上。知道她母亲杜氏走后给薛愫留下了一笔不菲的财产,还收着好些好东西。不如去问问她。
范氏拿定了主意,便往南面的屋子而去。
彼时薛愫正和淑苓两个在窗下下棋,迎面见她来了。淑苓就下了炕,笑道:“舅妈好!”
“苓丫头也在呀。”
薛愫坐着未动,抬眼看了看范氏,放下了手中的棋子说:“伯娘过来了。”
“嗳!”青柳抬了一张椅子来请范氏坐。又给她倒了一碗茶来。
薛愫和淑苓道:“苓姐姐,我们继续下吧。”
淑苓有些犹豫,想着要走。
薛愫却拉着淑苓的手说:“你再多坐会儿吧。”
淑苓却笑说:“不用了。舅妈找你肯定是有事要说,我回抱月轩去,我们改天再来下。”
薛愫只好让她回去。这里坐正了身子,脸上含着笑:“伯娘,姐姐在家没?”
范氏道:“她一早到你大表哥那边去了。我一个在家觉得闷,所以出来走走。和你说会子话。”
薛愫心想,这个伯娘找她定有事,至于什么事她倒料着几分。若不是有事,也没几时见她这么和自己亲近过。少不得要应付一番,脸上依旧堆着笑容:“倒也是,姐姐跟在大表嫂那里跟着学点本事倒也好。说不定以后成了宗妇,就是个管家的能手。”
范氏听着这话受用:“是呢,她的性子是太绵软了些。以后嫁了人,只怕辖制不了下人。跟着学点人情世故也好。我就只她这么一个,自然是希望她能过得好好的。”
薛愫想,姐姐性子软弱,还不是这个娘给带坏的。前一世她跟在伯娘和姐姐后面也好不到哪里去。如今重新来过,势必要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自己才有所改观。只怕还似包子一样,任人揉搓。
范氏原本还想迂回一下,见正好说到薛忆的事来,就顺势往下说:“愫儿,你姐姐也不容易。也不知跟了过去会不会受什么委屈?”
薛愫有些纳闷:“她受什么委屈?伯娘这话没道理。曾家也是个诗书之族,不会那样对待亲戚的。再说姐姐虽然胆小一些,但也不会惹什么事端。”
范氏叹息道:“你大表嫂就不用说了,自然是好的。怕下面的人有什么微词。所以我在想,要不要让你姐姐好好的打点一下那边的人,她才不会受什么白眼?”
薛愫心想,她果然料得不错!不过依旧扬着笑容温和的说:“倒也行。”
范氏立马喜欢起来:“你也说行吧。我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么办了。打点好了,你姐姐也好过一点。只是……”范氏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立马又焦虑起来,声音也低了几分:“只是你也知道我那边的情况。还真一时凑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打点,所以……”
薛愫还没等范氏说完,便笑道:“伯娘,我知道了。这事也容易,不在乎轻重大小,不过就是份心意而已。再说呢,姐姐是主子,给下人们东西那是她抬举人家。不管给什么都会欢欢喜喜的接受。依我说,将伯娘和姐姐平时做的一些针线赏给她们也足够了。什么绢子呀、荷包呀、香囊呀。表嫂身边的大丫鬟们给个戒指就很大方了。”
范氏未曾料到薛愫会这样说,脸上有些不好看,喃喃道:“会不会太小家子气呢?”
“那依着伯娘该如何?”
范氏清了清嗓子道:“所以我找你是想借一笔银子,拿去周转一下。”
薛愫脸上的笑意渐渐冷却了,以前她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将父母留给的财产哄了去。她也知道借出去就没有要回来的一天。
薛愫清冷的问了句:“要多少?”
范氏便以为有戏,忙笑说:“先借我二十两吧!”
胃口还真是不小,薛愫也不恼,缓缓说道:“如今吃穿都是姑母的,每个月我也才二两银子。这二十两就得要积攒十个月。只怕我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范氏笑道:“愫儿也是个死心眼,我要你月钱做什么。你收着的那些东西,随便拿一件出来也不值这个钱。”
薛愫微怔了一下,才又道:“那是爹娘留给我和弟弟的东西,哪里有轻易拿出来使的道理。再说还有一笔是母亲的嫁妆,我断不敢动。”
“嫁妆,你也还小。你先借我使了,回头我再给你填补上。”
薛愫冷笑了两声,填补上,伯娘以前也说这样的话。到她嫁到古家去的时候,伯娘可曾填补过什么?她不是傻子!
“当初江陵五百一十七亩的地,十六间铺子。我们两家是对半分的。当初伯娘做主卖了,所得多少钱,我也一直没有细问过。想来是伯娘认为我小,不懂事,想先替我和弟弟管着一部分。以后等到合适的时机再给我们。这个我一直记着。要不选个恰当的时机,找了姑母过来,我们坐在一处好好的算算?”
范氏满脸通红,心想这丫头几时变得这样精了,将江陵的事都翻了出来。身子微颤着起来,厉声道:“你不愿意给就算了,何必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也搬出来说。”
“陈芝麻烂谷子?伯娘也不算太老,记性怎么也变得那么差。我们从江陵到京城不过半年的光景?莫非伯娘就不认呢?”
范氏脸上有些不好看,急忙分辨道:“谁说我不认了。都给你和恒儿留着呢。”
“是嘛?那就找个合适的时候算算账吧。我是我们这一房的长女,也有权利知道吧?”
“这是当然!”范氏只觉得薛愫可恶,虽然咬牙切齿的恨,但也不敢拿薛愫怎样,摇摇摆摆的就回去了。
ps:平安夜,祝大家快乐。别忘了支持郁桢哟。求收求点求推!
第三十六章 同席
曾鸣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着就要将苦恼诉之于薛愫。薛愫却急着要走,顿时曾鸣就蔫了一大半,果然她是嫌弃自己的。
薛愫才说要走,哪知突然钻出个人来,将两人吓了一跳。
薛愫定睛一瞧,原来是鹄大奶奶,心有余悸的问道:“大嫂子躲在那树后面做什么?”
鹄大奶奶笑说:“远远的见你们来了,原本是想躲起来吓唬吓唬你们。哪知道……”说着又去瞧曾鸣,便又继续往下说:“哪曾想你们在这里说悄悄话呢。”
薛愫登时羞得面红耳赤,好在天色渐晚,倒掩饰了她的窘态。她只想回敷春堂去,便和鹄大奶奶说:“大嫂,我先走了。你们慢慢聊。”
曾鸣还想叫住她说些什么,只是嫂子在跟前他有些开不了口。只好眼睁睁的看着薛愫远去。
鹄大奶奶见他两眼也看直了,敲了敲他的胳膊说:“还看呀,人家已经走远了。”
曾鸣有些结结巴巴的说道:“大嫂别笑话我。”
鹄大奶奶笑拉着他:“我笑话你做什么,我们到太太跟前说去。”
曾鸣忙说不敢。
鹄大奶奶被他这模样给逗乐了:“看你扭捏的样子,像个姑娘。倒一点也不爽快。刚才我在树后面听你说,都替你着急。你再这么扭捏,只怕你薛二妹妹都走远了。”
曾鸣红着脸说:“没有的事,大嫂别乱说。”说着扭头一趟就跑开了。
鹄大奶奶留在原地心想,这倒是不错的一对。她正欲去明晖堂看看,却见自己的陪房冯青家的走了来。
“奶奶原来在这里,叫我好找。”
鹄大奶奶忙问:“有什么事?”
冯青家的说:“玟哥儿病了,一直在大哭大闹的。”
鹄大奶奶听说儿子不好,顿时就乱了方寸忙问:“是不是受了凉,去请大夫没有?”
冯青家道:“已经差人去请王大夫了。”
鹄大奶奶便转身跟了冯青往自家院子而去。这边屋里已经慌乱了,奶妈抱着玟哥儿,可他依然哭喊不住。鹄大奶奶忙从她手上将孩子抱了过来,摸了摸他的额头,有些发烫。心急如焚,向奶妈啐道:“作死,连个孩子也看不好。我看你明天收拾东西趁早给我滚。再去请好的来。”
奶妈听说要赶她,心里发急,便跪下来请求:“奶奶,下午哥儿还玩得好好的,这里才用了饭就又吐了。不是我没看好他。”
“你看他会成这样?八成是给喂了什么不好的东西。别以为我不知道。要是闹出什么三长两短来,仔细你的皮!”训斥了一通便抱了他回自己的房里去。
这里奶妈还想再请求几句,跟前的丫鬟低声和她说:“奶奶正在气头上,你说什么也没用。有这个闲工夫还是去给小哥儿祈福吧。”
“我去,我去给菩萨磕头,一百个也愿意。”奶妈慌慌张张的就往外跑。哪知一头撞向了才回来的曾鹄。
曾鹄呵斥了一声:“冒冒失失的像什么样!”
曾鹄又听见孩子哭闹,甚是心烦,要去书房躲清静。哪知鹄大奶奶站在窗下骂他:“他病得这样厉害你也不进来瞧瞧,难道孩子( 闺绣 http://www.xlawen.org/kan/5591/ )
淑苓和那女子叙了几句旧,便笑着和淑荃、薛愫引荐:“这是临阳伯家的的小妹妹。上次去他们家她陪着我说了半天的话。”
女子笑脸盈盈的打量着淑荃和薛愫,脆生生的说道:“我姓周,||乳|名丽贤。”
薛愫和淑荃互报了姓名,到底是年轻女孩子,几下就熟识了。这里周丽贤的嫂子正在和端华郡主叙旧,倒没工夫顾上她的小姑子。
众人正说着话侯夫人从屏风后面转出来了,后面还跟着婉玉。
只见侯夫人身着宝蓝色滚金边的团花褙子,梳着蝶鬓髻,插着赤金点翠的大凤簪,凤嘴中衔出三串珊瑚珠。身后的婉玉则是一身桃红色的衫子,下着茜色湘裙。
侯夫人脸上堆着笑,却是一脸的歉意:“哎哟,我来晚了。怠慢了各位贵客。我们家老夫人才从宫中看望了贵妃回来,轿子都才停下不久。我们上宝华居去吧。”
众女眷跟随着侯夫人往宝华居而去。
婉玉应酬了一番年轻的小姐们,这里才拉了拉淑苓的衣裳,低声和她道:“大嫂,一会儿去我那里坐坐,我给你留了好东西。”
淑苓想找理由推辞,想了想方说:“等会再说吧。”显得有些不冷不热。
对于淑苓的态度婉玉心里有些不快,回头时却见薛愫正盯着她看,婉玉心里有些恼,便瞪了她两眼。薛愫顿时觉得无趣,只好又去找淑荃说话。
婉玉气得跺跺脚,只好去找端华郡主,那是她未来的姑姐。
宝华居正屋子是处两层的小楼房,配着左右罩楼,为太夫人起居之处。院中有一大缸,绪了大半缸的水,水面上飘着几片鲜嫩的荷叶,并三五朵或粉或白的荷花。几条锦鲤在荷叶下游来游去。廊下摆放着各式的盆景,开着各式的花朵。东南角栽种着一棵高大的紫薇树。如今正是花姿灼灼的时候。
众人来到正厅房。侯夫人招呼大家落座。薛愫站在薛太太身后。打量起这间屋子来。正北面的壁上挂着一幅大字,龙飞凤舞的写着一个“虎”,据说是太祖皇帝的御笔。当年沈家的曾祖父打死了一头大虫,救回了太祖一命。太祖皇帝感激之下就赐了这个字。虎皮做成了褥子轻易是不拿出来使用的。
当地陈放着一架紫檀木的罗汉床,上面铺着大红缎子团寿纹样的褥子,并五个同色的大迎枕。左右各一个青花瓷的花觚,插着时鲜的花草。
罗汉床前有一长几,上面摆着一副甜白釉的茶具,并一尊博山炉。正焚着香。薛愫鼻子灵敏,几乎能猜测出这里面所添加了哪些香料,心中暗自纳罕,到底是侯门之家。
东面墙上是一幅长卷的行书,至于内容薛愫无法细看。西面则是一架多宝格,格子里陈放着各式的玩器。
不多时,听见一阵衣裙窸窣之声。堂中所坐便知道是太夫人过来了,大家纷纷起身来。
果然,只见一位满头银丝的老太太扶着两个俏丽的丫鬟从多宝格后面转了出来。薛愫低眉垂首,恭敬的站在那里。待太夫人坐定,众人行了礼,拜过了寿。
成太夫人言语清朗道:“实在是怠慢各位了,和贵妃说了会儿话,哪知就晚了些。还请各位担待些。”
“老人家今天看着容光焕发,气色真好。”说话的是临阳伯的夫人万氏。
成太夫人笑道:“年纪不等人了,今天就整整七十了,以后还是得看你们这些年轻人。”
薛愫朝太夫人望去,只见她戴着金冠,身着真红色的大袖衫,仙鹤纹的霞帔。下露宝蓝色马面摇既埂9壑俗稀?br />
成太夫人看了看屋子里的人,却不见安国公家的老夫人问及,周丽贤她嫂子答道:“婆婆她近日身上不大好,所以没出门。要是利索的话肯定会来给老夫人贺寿的。”
成太夫人笑说:“是呢,她也是个极爱热闹的人。我还说请她看一天的好戏,特意请了同福班来。哪知她却来不了。”
众人又说了会儿话,侯夫人上前请示道:“太夫人,楼上已经预备好了。不如请了众亲好友们上楼看戏去。”
成太夫人笑道:“好,你先领了她们上去吧。我这一身累赘还得换身衣服再来。”
侯夫人领着众女眷们出了厅房,老夫人让丫鬟给秦老夫人捎了句话。秦老夫人会意,坐着并未动身。曾家的女眷们也都留在了厅房里。
成太夫人让秦老夫人靠榻坐着,挽了她的手说:“我知道你爱吃八宝桂花鸭子,今天特意吩咐人做了,等着你来呢。”
秦老夫人笑道:“老夫人难道忘了,我最近都吃素了么?”
成太夫人也跟着笑了:“我还没老糊涂,自然记得。我这八宝桂花鸭是素菜,是宫里一位御厨做的。当年这位御厨还侍奉过老太后,连老太后都赞不绝口。”
秦老夫人笑说:“那今天我是有口福了。”
第三十一章 相邀
成太夫人和秦老夫人是闺阁中的姐妹,当初在阁做姑娘时,两家是邻里,所以非常要好。后来一个成为了侯爵夫人,一个嫁入了一般的官宦人家。不过大儿子后来出息了,给她挣了一个一品的诰命夫人。
两老姐妹说着话,成太夫人的目光就落到了淑苓的身上,含笑道:“苓丫头倒又像是长高了些,像她父亲。”
目光经过淑苓时,这才发现了薛愫,曾家的小姐们她大都认得,只是跟前这个小姑娘倒面生,犹豫时,薛太太笑说:“愫儿快给太夫人行礼。”
薛愫忙上前了两步,恭恭敬敬的行了礼。
成太夫人笑着点头:“这小丫头长得真好看。”又问了年纪。薛愫皆有问有答,口齿清晰。太夫人见她并不怯弱,和一般不大见世面的小户人家的女儿大不一样,心里倒生出喜欢来。
薛太太在一旁说:“这是我小兄弟的女儿。”
“原来是薛家的闺女,是说面生。”成太夫人又看了看薛太太,再看看薛愫,笑容可掬道:“这么一看,你们姑侄俩倒有几分相似。”
秦老夫人在跟前说:“我送来的那架绣屏就是这个小姑娘绣的。”
成太夫人更是欢喜,面容更加慈爱起来,又去拉薛愫的手:“呀,真是个灵巧的姑娘。我见宫中那些用物也不见得有它精细。着实好看。”又吩咐身边的丫鬟,赏了薛愫一匹彩缎,一支赤金点翠的凤簪,一对白玉刻花的镯子。
薛愫忙谢了礼。
说了一会子话,成太夫人也有些乏了。秦老夫人会意,带着曾家的女眷们就退了出来。成太夫人吩咐着跟前的大丫鬟珊瑚引领她们上那边的楼去看戏。
薛愫跟在淑苓身后,踩着铺了红毯的楼梯,上了这边的飞楼。当下已经分好了席位。见她们来了,立马有丫鬟引领着他们到预备好的席位上落座。
薛愫坐在角落里,心思不在对面的戏文上。心想这样锦绣繁华的沈家,宫中又有贵妃眷顾,还有王爷恩宠,哪曾想所有的富贵终是一场云烟。
淑荃拉了拉薛愫的衣裳低声说:“你瞧,那个扮仙女的人身子真轻巧,和画中的仙子没两样。”
薛愫抬眼看去,果然如淑荃所说。
约莫过了半盏茶的功夫,成太夫人换了家常的衣裳过来了,坐了主位。却扭头和身边的临阳伯夫人絮叨了起来。
薛愫听见了一阵环佩叮当声,回头去见,只见婉玉出现在了他们的身后。婉玉拉了拉淑苓的衣裳,低声说道:“大嫂,你跟我来。”
淑苓有些不愿意过去,待要找理由推脱,哪知薛太太听见了她们的谈话,回头说:“苓丫头,你跟沈大小姐去吧。要是不好意思,让淑荃和愫儿陪你。”
淑荃原本一身的困意,听了这戏文才略有了些精神,再说此刻看住了有些挪不开身。淑苓无法,只好道:“那好吧。”她知道淑荃是被戏文迷住了,就只叫了薛愫跟随着她。
婉玉带着淑苓和薛愫下了楼,婉玉跑到那棵紫薇树下,轻轻的挠了挠树干,树枝便颤抖不住。婉玉哈哈大笑一回。
淑苓和薛愫跟在婉玉后面,那婉玉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回屋的路上没一处闲着,要么扔了小石块打鸟,要么与丫鬟婆子嬉笑玩闹一回。
好不容易到了她住的灵犀馆,小丫头见她回来了,笑嘻嘻的迎了上来。又瞅着淑苓和薛愫看,看了半晌认出了淑苓,笑吟吟的说到:“这个莫非是曾家的小姐?”
婉玉笑道:“你忘了么,她是我未来的大嫂。”至于薛愫自动就省略了。
小丫头又瞅着薛愫看,眼睛弯成了月牙,甜甜的说道:“你可真好看!”
薛愫却是一脸的淡然,并未有所动。
进得灵犀馆内,就被眼前的景象愣住了。不大像是侯门嫡女的屋子,没有那些花花草草。只檐下挂了各式的鸟笼,叽叽喳喳的很是喧闹。婉玉跑到一挂笼前去逗弄了一回鸟儿。薛愫认得笼里的那只是芙蓉鸟,不过和鸣表哥送她的那只不同,而是浑身泛着金色,红红的喙子。
薛愫跟在淑苓身后,来到了灵犀馆的堂屋,却赫然见那壁上挂着一张弓。旁边还竖了一把长剑。
薛愫想,这位侯府里的小姐真是个怪人,明明一个千金闺秀,不爱脂粉刺绣,偏喜欢这些弓呀剑的。不过她和英气勃勃的模样以及有些娇蛮的性子倒也适当。
婉玉请她们姐俩坐,房里的丫鬟便立马奉了茶来。
婉玉笑嘻嘻的看着淑苓点头说道:“我听人说你又病了,可真是娇弱。你这样病怏怏的样子以后嫁给我大哥的话,只怕我大哥那人不大会疼人。可没什么闲工夫来照顾你。”
淑苓微红了脸,低头不语。
薛愫想这位千金小姐还真是心理装不住话,什么都说。不过若真是沈家世子不满意的话,退掉这门亲事不是双方都好么。他一个侯门世子,只怕好些高门女子挤破门槛都想嫁进来,自然不缺曾淑苓这一个。
婉玉继续笑嘻嘻的说道:“不过大嫂别怕,你若肯跟着我好好的学学强身健体,保证你什么病都不会有,壮得如同牛一样。”
淑苓知道婉玉说的学是指什么,皱眉道:“多谢沈小姐的美意,我不敢受。”
婉玉见她娇娇弱弱的样子,便哈哈大笑。
淑苓不想在这里多呆,她和这位小姐没什么共同的语言,便沉静的说道:“沈小姐叫我过来到底是要给我看什么?”
婉玉起身来说道:“走,我带你瞧去。”
淑苓预感到不会是什么好东西。、
果然,婉玉带着她们姐妹俩转过了屏风,从后门出去。薛愫看见了一个朗阔的后院。这后院没有秋千架,有的是箭场,还有马厩。婉玉带着她们来到马厩旁,指着一匹高大雪白的骏马说:“这就是我新得的宝贝,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雪花。大嫂你说这名字如何,若不好的话,替我想个更贴切的。”
淑苓忙摇头说:“不,我觉得挺适合的。”
第三十二章 驯马
沈婉玉得意洋洋的和淑苓、薛愫说:“这马是西域进贡而来的,赵王好不容易得了这宝贝。到底是大哥疼我,知道我喜欢,硬要了过来。不过赵王也不是个小气的人,还十分爽快的答应了。”
婉玉说着,便解了栓在柱子上的缰绳,将马牵了出来。丫鬟们见了便知道婉玉是要骑,可这马才新到不久,世子还没将它驯服,是匹烈马,如何骑得,便上前抱住了婉玉请求道:“大小姐可骑不得!”
“怎么骑不得?马就是拿来骑的,瞧你们一个个那胆小如鼠的样子。滚开!”婉玉一脚踢开了身边碍事的丫鬟们。
淑苓和薛愫见状可不敢上前劝阻,知道这大小姐的脾气古怪得很,生怕惹恼了她。只敢退到了檐下观望。
薛愫到底头一回见到了如此有意思的人,这个婉玉虽然是侯府里的闺秀,当真和别家的名门淑媛一点也不像。
只见沈婉玉兴高采烈的骑上了她的雪花,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拿着鞭子,得意洋洋的朝淑苓她们这边喊:“你们看,我驯服它了。”说着又吆喝一声:“乖雪花,快走!”
哪知身下的马儿却纹丝未动,埋头想要寻地上的青草。偏偏平整的硬地哪里有什么青草。雪花似乎有些不高兴了。加上身上又挨了婉玉一鞭子,突然长长的嘶鸣了一声,躁动了起来。
丫鬟们见状不好,一个穿银红比甲的丫头立马跑了出去。剩下的想要去阻拦,可是几乎发疯的马如何拉得住,
婉玉见这马来了性子她也来了性子,很是高兴,又是拽缰绳,又是踢肚子,很想驯服它。哪知雪花根本不听婉玉的命令,尾巴用力的一甩,前腿离了地,很想将婉玉给摔下背去。
婉玉却猫着身子,紧紧的伏在背上,雪花竟也耐她不得。
婉玉更是喜欢,以为雪花就此驯服了,又加了一鞭子,催促着它快走。哪知雪花却突然发了疯一般四处乱窜,院子里的人吓得惊惶逃窜。
淑苓见状不妙,拉了薛愫的手准备伺机逃走,偏偏那马正堵在路口,过去不得。
“对了,可以从后门走。”淑苓拉着薛愫拔腿就走,生怕那马儿向他们冲来,冲撞了她倒不要紧。要是伤到了薛愫,她该如何向母亲交代。
薛愫被淑苓拽着,回头看了一眼,心想雪花的性子看来大小姐是驯不住的。
“呀,怎么是你!”
薛愫听见了淑苓的声音,忙回头来,只见跟前出现了一个如山一般的男人,足足高出她们一个头有余。薛愫本能的侧脸身子,躲避了目光。
心想这应该就是沈锐吧,永乡侯府里的世子,淑苓将来的夫婿。
沈锐斜睨了淑苓一眼,见她身边还有一位年轻姑娘,匆匆扫了一眼,倒未看个明白。他顾着婉玉,疾步而去,走了三五步,突然回头和淑苓说:“你略等等看,我有话要问你。”
淑苓心里直打鼓,她和这样的男人有什么话要说。本能的惧怕又厌憎。可事实又让她不得不面对这桩婚姻。
薛愫见沈锐走向了婉玉那里,直面而上,对婉玉大吼道:“谁让你骑它的?”
“马不骑拿来干嘛。”
“你听话,快下来!”
婉玉焦急道:“大哥!我下不来!”
“真是没用。”沈锐指挥着婉玉,让她照着他前面骑来,看来是想正面驯服雪花。
婉玉有些迟疑了,倘或弄伤了大哥什么地方,可不是闹着玩的。
雪花当真朝沈锐横冲直撞过去,看得淑苓和薛愫目瞪口呆,暗暗的替他捏一把汗。这样下去会不会闹出人命来。这两兄妹疯了不成?
沈锐却并不躲闪,一手抓住了一只前蹄,大喊:“妹子,你快跳下来!”
当时场景甚是吓人,眼见着那雪花就要照着沈锐身上踩去。沈锐迅速的睃了一眼,只见妹妹已经跳下了马。他略定了定心,还不及有片刻的疏忽,从地上猛的跃将起来,顺势抱住了雪花的头。
雪花狠命的想要挣扎,却挣不脱沈锐的蛮劲。好在几个赶来的仆人忙忙的将受惊的马止住了。当场之下吓出了一声冷汗!
“胡闹!你们这是要翻天了不成!”
众人望去,不知侯夫人几时过来了,后面跟了些丫鬟婆子,以及几个粗壮的仆人。
婉玉吓得有些腿脚发软,想要快步奔到母亲的怀里去,却挪不动步子。
沈锐走到母亲身边,倒是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让母亲受惊了,好在妹妹没什么事!”
“你们两个竟给我惹事,今天是老太太的大日子也不给我安生。让宾客们看笑话,让沈家的脸面往哪里搁。沈家的脸面或许不要紧,倘或有个三长两短的,你让我怎么活……”说着竟呜咽起来。
婉玉总算是到跟前了,拉着她母亲的手道:“娘,我再也不敢了。”
“我说过多少次,不许你偷偷骑马,你一点也不知悔改。锐哥儿就是罪魁祸首,竟然把马养到了灵犀馆来。来人,给我把那惹事的畜生给我拉下去!”
婉玉见状心想只好暂且如此,等有机会她再偷偷溜出去骑。
沈锐拍了拍婉玉的头,爱怜的说道:“傻丫头,你还不快给母亲认错!”
婉玉低头说:“我错了!”
侯夫人想再多责备几句,当她看见淑苓和薛愫在此,心想当着客人的面总得给自家儿女留几分面子,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只嘱咐了婉玉一句:“你也给我安分守己一些,别给我惹事。女孩子家家不如学学曾家的小姐娴静一点,要不你学学薛家小姐做点针线。我就少操点心。”
婉玉才不愿意学那些玩意,她又不是裁缝,针线学那么好干吗。反正她未来的婆婆也不会因为针线上的事嫌弃她。
侯夫人带着众人就又回去了。
淑苓和薛愫也准备离开。
婉玉却上来笑嘻嘻的说道:“我们别去玩去。”
淑苓暗暗叫苦,心想她不愿意再经历刚才那些惊心动魄了。
薛愫看出了淑苓的为难,便说道:“苓姐姐,我头有些晕。你先陪我到那边的楼上吧。”
淑苓顺势回答道:“好呀。”
第三十三章 赔礼
从沈家回来后,薛愫一直呆在敷春堂,很少出门。
那天回来的路上,淑荃和她说:“胡家那个女孩子是胡都指挥使的女儿,以前跟着她父亲在任上,不大回京来的。是我们大奶奶的表妹的小姑子。怪不得有几分面熟,却不知在哪里见过。听说胡家那个女孩自诩出去见过世面,很有些自持高傲的样子,一般人入不了她眼。偏偏又生了一张讨人厌的利嘴。以后倘或还有见面的机会,你别理她就是。”
淑苓在旁边听着不明所以,问及才知道薛愫受过此等侮辱,心里就有些不服气。
如今薛愫躺在敷春堂的床上,心想有什么不服气的,她不需要别人为她打抱不平,因为不值当。再说父亲的过早离世本就是她心中的痛处。不免想要是父亲还活得好好的,说不定她跟着恒儿也去任上了。只是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她辗转反侧,却也睡不着,随手拿了一本架上的书来翻,借此消磨光阴。晚霞从外面走了进来,递给了薛愫一张字条。
薛愫觉得奇怪,打开那字条一看,上面赫然写着“酉时三刻,望云亭。”
薛愫惊了一跳,那么晚谁约她去望云亭。便问晚霞:“这字条是谁给你的?”
晚霞以为薛愫明白,笑说:“是鸣二爷。”
薛愫定了定,将那字条揉了团,将它扔进了香炉里焚了。并没多说一个字。
晚霞看着有些奇怪忙问:“小姐,上面写的是什么?”
薛愫道;“这个不与你相干,你别多问。不过还得劳烦你跑一次腿,告诉你鸣二爷身边的人,让他多花点心思在功课上。”
“哦,好的。”晚霞有些迷糊。看样子是鸣少爷得罪了她家小姐?
至晚,薛愫去薛太太那边定省,陪着薛太太说了会儿话。
薛太太慈爱的问她:“晚饭吃的什么?”
薛愫笑答:“叶娘子做的面条好吃,吃了大半碗面。”
“倒也方便。只是也忒简单了些。你想吃什么,就和你大表嫂要去。”
“是。”薛愫想,她在吃的方面本就不是太讲究,随便填饱肚子就行。
薛太太笑问她:“绣那屏风你累了几个月。老夫人很喜欢你做的,问你要什么奖赏?”
薛愫含笑道:“我要什么奖赏,不过是帮了姑母一个忙而已。”
“哟,真会说话,帮我忙。是,帮了我一个大忙。那你说说要什么,我帮你办?”
薛愫笑道:“姑母肯收留我们姐弟就是莫大的恩惠了,哪里还要什么奖赏。也不敢要。”
“什么敢不敢的。老夫人有意要抬举你,你就该答应着。别不好意思。能入我们老夫人的眼也是不容易的事。你也别谦虚,大方一点就好。”
薛愫答应着,甜甜的说道:“我暂时还没想好,等想好了再告诉姑母。”
薛太太含笑着点头说:“这就对了。”
薛愫陪着说了会儿话就回敷春堂去了,望云亭那边的事压根没放在心上。
这里薛愫走后,薛太太心想,这次去沈家,遇着好些富贵人家的夫人太太们都在打听薛愫。容貌什么的都满意,可是当听说双亲俱已不在时,个个也都没有再继续问下去。像薛愫这样的孩子,以后要想嫁得好的话,肯来还得她煞费一番苦心。
回敷春堂以后,薛愫和往常一样,督导着薛恒做完了功课,这才梳洗睡下。脑袋挨着枕头时,她想,望云亭那个傻子没有等到她应该早回去了吧。她不知曾鸣是何居心,她只想清者自清,不让曾家上下落下什么微词。也不想和他绑在一起。安安静静的在这里住两年,帮曾家渡过劫难是最好不过。以后要是住不下去了,重新选个出路就成。
想到这一层,薛愫却来了精神,别的出路?她眼下到底还有什么路可走,伯娘范氏将江陵那边都撇得一干二净了,田地没一块,铺子没一间,仆人们也都走了。如今她手里有的是房里的这几个人,还有父母留给她的东西。
不行,她是得替自己和弟弟谋划一下将来,找个出路才行。不能一辈子都依靠曾家。再有伯娘对她手里的钱财始终虎视眈眈,不如想个十全的法子才行。
想了大半夜,等到第二天再次睁眼时,已经是日晒三竿了。薛愫激灵了一下,连忙爬起身来,叫来了闻莺:“你们怎么不叫醒我?”
闻莺笑道:“看小姐好睡也不敢吵着您。姑太太那边来遣人问过,还以为小姐是生病了。我回说小姐只是有些累,并无大碍。姑太太说让小姐好好的歇息,早上不用过去了。”
毕竟是在客中,这样到底有些不妥。吩咐丫鬟替自己梳好了头,换了衣衫。净了脸。
晚霞端了两个精致的小菜,一碗碧粳粥来。薛愫用过了,便扶了闻莺匆匆往明晖堂去。只见范氏和薛忆也在跟前。
薛太太见了她,温和的笑问着:“你怎么不多睡会儿?”
薛愫红着脸说:“已经起得够晚了,怕旁人笑话,不好再接着睡。”
“你这孩子!”薛太太又看了眼薛忆笑说道:“才我说让你姐姐跟着鹄儿媳妇学学。”
薛愫看了眼薛忆,知道姑母是想让她见识一下如何管家,今后嫁人的话也能主持中馈。这是件好事。却见薛忆别别扭扭的,也不知她在想什么。
范氏见薛太太要抬举她家忆儿,心里很是欢喜:“我们家丫头就是胆子有些小,性子太软和,跟着鹄大奶奶学学也好。说不定还能出落得更利落一些。”
薛太太微笑着点点头。
薛愫想,过了年,薛忆就十六了,正是说亲的时候。也不知这一世她还嫁不嫁于家。只希望这个姐姐能争气一点,不要被夫家的人给玩弄拿捏。
这里继续喝茶闲聊,范氏又问:“苓小姐和沈家的世子定了亲,什么时候才完婚呢?”
薛太太笑道:“去年才定下的。我们老夫人的意思说苓丫头身子病弱,等再调理一下,再大一些时候也成。侯夫人还问我话,说要不要将日子给定下来。我也给唬弄过去了,不妨,晚两年也使得。”
薛愫暗想,当真没有阻止的法子了么?
(求收藏!)
第三十五章 算账
就这样薛忆被派到鹄大奶奶身边,让她跟着学些管家的本事。同时也学一些如何待人接物。
范氏想讨好鹄大奶奶,寻思着是不是要送点东西过去拉拢一下。
只是她也没几个钱好拿出来打点,丈夫死得早,卖了田地所得的钱是预备被薛忆添做嫁妆的,轻易动不得。
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薛愫的身上。知道她母亲杜氏走后给薛愫留下了一笔不菲的财产,还收着好些好东西。不如去问问她。
范氏拿定了主意,便往南面的屋子而去。
彼时薛愫正和淑苓两个在窗下下棋,迎面见她来了。淑苓就下了炕,笑道:“舅妈好!”
“苓丫头也在呀。”
薛愫坐着未动,抬眼看了看范氏,放下了手中的棋子说:“伯娘过来了。”
“嗳!”青柳抬了一张椅子来请范氏坐。又给她倒了一碗茶来。
薛愫和淑苓道:“苓姐姐,我们继续下吧。”
淑苓有些犹豫,想着要走。
薛愫却拉着淑苓的手说:“你再多坐会儿吧。”
淑苓却笑说:“不用了。舅妈找你肯定是有事要说,我回抱月轩去,我们改天再来下。”
薛愫只好让她回去。这里坐正了身子,脸上含着笑:“伯娘,姐姐在家没?”
范氏道:“她一早到你大表哥那边去了。我一个在家觉得闷,所以出来走走。和你说会子话。”
薛愫心想,这个伯娘找她定有事,至于什么事她倒料着几分。若不是有事,也没几时见她这么和自己亲近过。少不得要应付一番,脸上依旧堆着笑容:“倒也是,姐姐跟在大表嫂那里跟着学点本事倒也好。说不定以后成了宗妇,就是个管家的能手。”
范氏听着这话受用:“是呢,她的性子是太绵软了些。以后嫁了人,只怕辖制不了下人。跟着学点人情世故也好。我就只她这么一个,自然是希望她能过得好好的。”
薛愫想,姐姐性子软弱,还不是这个娘给带坏的。前一世她跟在伯娘和姐姐后面也好不到哪里去。如今重新来过,势必要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自己才有所改观。只怕还似包子一样,任人揉搓。
范氏原本还想迂回一下,见正好说到薛忆的事来,就顺势往下说:“愫儿,你姐姐也不容易。也不知跟了过去会不会受什么委屈?”
薛愫有些纳闷:“她受什么委屈?伯娘这话没道理。曾家也是个诗书之族,不会那样对待亲戚的。再说姐姐虽然胆小一些,但也不会惹什么事端。”
范氏叹息道:“你大表嫂就不用说了,自然是好的。怕下面的人有什么微词。所以我在想,要不要让你姐姐好好的打点一下那边的人,她才不会受什么白眼?”
薛愫心想,她果然料得不错!不过依旧扬着笑容温和的说:“倒也行。”
范氏立马喜欢起来:“你也说行吧。我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么办了。打点好了,你姐姐也好过一点。只是……”范氏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立马又焦虑起来,声音也低了几分:“只是你也知道我那边的情况。还真一时凑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打点,所以……”
薛愫还没等范氏说完,便笑道:“伯娘,我知道了。这事也容易,不在乎轻重大小,不过就是份心意而已。再说呢,姐姐是主子,给下人们东西那是她抬举人家。不管给什么都会欢欢喜喜的接受。依我说,将伯娘和姐姐平时做的一些针线赏给她们也足够了。什么绢子呀、荷包呀、香囊呀。表嫂身边的大丫鬟们给个戒指就很大方了。”
范氏未曾料到薛愫会这样说,脸上有些不好看,喃喃道:“会不会太小家子气呢?”
“那依着伯娘该如何?”
范氏清了清嗓子道:“所以我找你是想借一笔银子,拿去周转一下。”
薛愫脸上的笑意渐渐冷却了,以前她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将父母留给的财产哄了去。她也知道借出去就没有要回来的一天。
薛愫清冷的问了句:“要多少?”
范氏便以为有戏,忙笑说:“先借我二十两吧!”
胃口还真是不小,薛愫也不恼,缓缓说道:“如今吃穿都是姑母的,每个月我也才二两银子。这二十两就得要积攒十个月。只怕我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范氏笑道:“愫儿也是个死心眼,我要你月钱做什么。你收着的那些东西,随便拿一件出来也不值这个钱。”
薛愫微怔了一下,才又道:“那是爹娘留给我和弟弟的东西,哪里有轻易拿出来使的道理。再说还有一笔是母亲的嫁妆,我断不敢动。”
“嫁妆,你也还小。你先借我使了,回头我再给你填补上。”
薛愫冷笑了两声,填补上,伯娘以前也说这样的话。到她嫁到古家去的时候,伯娘可曾填补过什么?她不是傻子!
“当初江陵五百一十七亩的地,十六间铺子。我们两家是对半分的。当初伯娘做主卖了,所得多少钱,我也一直没有细问过。想来是伯娘认为我小,不懂事,想先替我和弟弟管着一部分。以后等到合适的时机再给我们。这个我一直记着。要不选个恰当的时机,找了姑母过来,我们坐在一处好好的算算?”
范氏满脸通红,心想这丫头几时变得这样精了,将江陵的事都翻了出来。身子微颤着起来,厉声道:“你不愿意给就算了,何必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也搬出来说。”
“陈芝麻烂谷子?伯娘也不算太老,记性怎么也变得那么差。我们从江陵到京城不过半年的光景?莫非伯娘就不认呢?”
范氏脸上有些不好看,急忙分辨道:“谁说我不认了。都给你和恒儿留着呢。”
“是嘛?那就找个合适的时候算算账吧。我是我们这一房的长女,也有权利知道吧?”
“这是当然!”范氏只觉得薛愫可恶,虽然咬牙切齿的恨,但也不敢拿薛愫怎样,摇摇摆摆的就回去了。
ps:平安夜,祝大家快乐。别忘了支持郁桢哟。求收求点求推!
第三十六章 同席
曾鸣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着就要将苦恼诉之于薛愫。薛愫却急着要走,顿时曾鸣就蔫了一大半,果然她是嫌弃自己的。
薛愫才说要走,哪知突然钻出个人来,将两人吓了一跳。
薛愫定睛一瞧,原来是鹄大奶奶,心有余悸的问道:“大嫂子躲在那树后面做什么?”
鹄大奶奶笑说:“远远的见你们来了,原本是想躲起来吓唬吓唬你们。哪知道……”说着又去瞧曾鸣,便又继续往下说:“哪曾想你们在这里说悄悄话呢。”
薛愫登时羞得面红耳赤,好在天色渐晚,倒掩饰了她的窘态。她只想回敷春堂去,便和鹄大奶奶说:“大嫂,我先走了。你们慢慢聊。”
曾鸣还想叫住她说些什么,只是嫂子在跟前他有些开不了口。只好眼睁睁的看着薛愫远去。
鹄大奶奶见他两眼也看直了,敲了敲他的胳膊说:“还看呀,人家已经走远了。”
曾鸣有些结结巴巴的说道:“大嫂别笑话我。”
鹄大奶奶笑拉着他:“我笑话你做什么,我们到太太跟前说去。”
曾鸣忙说不敢。
鹄大奶奶被他这模样给逗乐了:“看你扭捏的样子,像个姑娘。倒一点也不爽快。刚才我在树后面听你说,都替你着急。你再这么扭捏,只怕你薛二妹妹都走远了。”
曾鸣红着脸说:“没有的事,大嫂别乱说。”说着扭头一趟就跑开了。
鹄大奶奶留在原地心想,这倒是不错的一对。她正欲去明晖堂看看,却见自己的陪房冯青家的走了来。
“奶奶原来在这里,叫我好找。”
鹄大奶奶忙问:“有什么事?”
冯青家的说:“玟哥儿病了,一直在大哭大闹的。”
鹄大奶奶听说儿子不好,顿时就乱了方寸忙问:“是不是受了凉,去请大夫没有?”
冯青家道:“已经差人去请王大夫了。”
鹄大奶奶便转身跟了冯青往自家院子而去。这边屋里已经慌乱了,奶妈抱着玟哥儿,可他依然哭喊不住。鹄大奶奶忙从她手上将孩子抱了过来,摸了摸他的额头,有些发烫。心急如焚,向奶妈啐道:“作死,连个孩子也看不好。我看你明天收拾东西趁早给我滚。再去请好的来。”
奶妈听说要赶她,心里发急,便跪下来请求:“奶奶,下午哥儿还玩得好好的,这里才用了饭就又吐了。不是我没看好他。”
“你看他会成这样?八成是给喂了什么不好的东西。别以为我不知道。要是闹出什么三长两短来,仔细你的皮!”训斥了一通便抱了他回自己的房里去。
这里奶妈还想再请求几句,跟前的丫鬟低声和她说:“奶奶正在气头上,你说什么也没用。有这个闲工夫还是去给小哥儿祈福吧。”
“我去,我去给菩萨磕头,一百个也愿意。”奶妈慌慌张张的就往外跑。哪知一头撞向了才回来的曾鹄。
曾鹄呵斥了一声:“冒冒失失的像什么样!”
曾鹄又听见孩子哭闹,甚是心烦,要去书房躲清静。哪知鹄大奶奶站在窗下骂他:“他病得这样厉害你也不进来瞧瞧,难道孩子( 闺绣 http://www.xlawen.org/kan/55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