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闺绣 > 闺绣 第 9 部分阅读

第 9 部分阅读

    池粉、玉宇琼林之类。

    曾府花园最引以为傲的两种花,一种是芍药,一种就是菊花。每年到了这两种花期,都有相应的赏花盛宴。今年自然也不例外。曾家两房早就商量好了要宴请的客人,大房那边,其实是曾鸿夫妻俩主要负责接待男客,款待的地方设在碧水庄。二房这边负责接待女客,地点就设在挹芳轩。

    其实碧水庄那边的菊花没有挹芳轩多,还从挹芳轩这里搬了好些花盆过去凑数。之所以要设在那里也是曾鸿觉得的,院子宽敞,又有现成的戏台。屋子也是宽敞明亮,斗酒比剑都是好地方。

    “小姐,你看这花开得真好。”晚霞抱了一个花盆进来。

    薛愫回头一瞧,只见是一盆稀有的墨菊。花盘硕大,花径如掌,红中带紫,紫中带黑。凝重又不失活泼,华丽又不失妖魅。

    薛愫一看就喜欢上了让摆在窗下的条案上。

    这里闻莺取了衣裳来让薛愫换上:“小姐再不赶紧,只怕就去迟了。”

    薛愫却道:“去那么早干什么,这两天赏花赏得还不够多?再说也不用我去跟前应酬,不过是陪衬说说话而已。苓姐姐呢,也不知她去了没有?”

    晚霞笑道:“刚才在姑太太那边已经见到表小姐了,还问小姐您来着。”

    “那是得赶紧了。”

    闻莺替薛愫穿戴梳妆好,又替薛愫簪了一朵粉色的大爪菊。薛愫瞅着镜中的模样总觉得不够端庄,伸手将花拿下来。

    闻莺忙道:“这也是应景的,姑娘为何不簪?”

    薛愫道:“要应景,不是有一支菊花簪么,你将那个来簪上也比这大朵的菊花好。”

    闻莺依命找来簪子替薛愫插好,收拾齐整了,搀了薛愫往明晖堂而去。

    到了明晖堂,薛太太已经到贺大太太那边去了。只留下淑苓正和一个年轻女子说话。那女子瞅着面熟,只是叫不出来是谁。

    “薛二妹妹,这是临阳伯的小妹妹。在沈家的时候见过面的。”

    怪不得觉得面熟,薛愫忙行了见面礼。周丽贤也赶着回了礼。

    周丽贤温温柔柔的笑说:“好久不见薛小姐,可还康健?”

    “劳周小姐挂着。”

    周丽贤笑道:“其实这两天我们家的菊花也开得正好,我生性又疏懒,不喜欢出来走动。偏偏我嫂子说她最近事多脱不开身,又接了曾家的帖子,便让替她来。正好过来瞧瞧你们姐妹。”

    淑苓和周丽贤熟悉,两人在一旁说笑,问到薛愫时,薛愫说几句。后来一个年轻女子过来,虽然只见过那么一面,但薛愫对她有印象,就是在锦绣院遇见的那个大表嫂的亲戚。

    “你是来找大表嫂的?”薛愫主动上前和她搭讪。

    女子微红了脸,不见鹄大奶奶的身影,欠身道:“奶奶不在么?”

    “和姑母去大太太那边了。”

    女子又看了眼淑苓和周丽贤,没有和她俩做任何的招呼,便就转身而去。

    薛愫有些纳闷,还以为她要留下来一道等姑母他们回来。

    等到那女子出了明晖堂,薛愫才问淑苓:“刚才那个女人是大表嫂的什么亲戚呀?”

    淑苓道:“你还不知道么?她是锦绣院的人!”

    “锦绣院的?丫鬟?不像呀!”

    “据说是大嫂给大哥买来充当香云的人。只是还没有正式抬作姨娘而已,只是个通房丫鬟吧。”

    薛愫瞪大了眼,她以为是大表嫂的亲戚,没想到会是这样!也就是说这一场争斗里,大表嫂认输了么?为了笼络大表哥,不惜往他房里塞别的女人。她不明白大表嫂为何要这么做,难道就是为了证明自己贤惠?薛愫活了两世,此刻也不明白大表嫂心里究竟想的是什么。

    等了将近半个时辰也不见薛太太他们过来,淑苓起身道:“多半已经去挹芳轩了。我们这里就直接过去吧。”

    薛愫等便一道往挹芳轩而去。

    挹芳轩在院子的西北角,一处小小的敞轩。原是一溜泥鳅脊背的大瓦房,后来中间做了隔断,就成了三间屋子。不过都是极朗阔的。

    不过花团锦簇的倒也热闹非凡,因为是赏花宴,倒也没请多少的客人,东面屋里有三桌太太奶奶们在摸骨牌。西面的屋里则是几位年轻的小姐们凑在一处说笑,

    她们三人则去了西面屋里。薛愫还以为能见到沈家的那位婉玉,看了一圈,没想到竟然没有,心想好在她没来,不然又聒噪得紧。

    薛愫随意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吃了会儿瓜子,觉得无趣。以为会有多盛大的赏花,没想到凑在一处又成了打牌。小姐们又在一处议论那些无聊的八卦事。当时觉得有些无趣,想偷溜出去玩玩。

    瞅着也没人留意到她,薛愫带着闻莺便溜了出来。

    主仆俩倒是一路走,一路看。

    闻莺叽叽喳喳的说:“这些花实在不错,难得有这个闲心,打理得如此之好。”

    薛愫笑道:“是花家两口子会侍弄花草,所以你看这个园子一年四季都生机勃勃的。和南边都差不多。”

    “小姐,要不明年我们也来养些花草吧。”

    “养在什么地方。敷春堂种了好些西府海棠,等到明年花开,难道还让你看不够?”

    “可是只有西府海棠呀,开过之后就什么也没了。你看大半年里都只有光秃秃的树丫,也没什么好看的。”

    关于苑囿,薛愫虽然也有兴趣。当初在古家的时候,为了打发时间,她和闻莺两个在小院子里种满了好些花草,可是这些盛开的花也未能留住古宜的脚步。如今她的心也淡了,有那个热情还不如给薛恒多做些衣裳鞋袜。

    想起古家的事来,薛愫就没什么好情绪。

    两人走过了一座小石桥,转过了一棵大树,突然见范氏和华姨娘在那角落里正说什么话,再留意一看,卓氏也在。

    (求收藏!)

    第四十九章 狭路

    薛愫想,这个伯娘还真和华姨娘他们走得近,难怪上一世伯娘会将她推给古家。如今想来都头皮发麻。

    听得华姨娘和范氏道:“屋里太太奶奶们正打牌,舅太太怎么不去凑个数?”

    范氏双手一摊说:“我可没那个闲钱去凑热闹,虽然依靠在此吃得饱穿得暖,但总得给我闺女剩下些给她添做嫁妆。”

    卓氏听了,忙问范氏:“不知令千金多少岁呢?属什么的?”

    那范氏一愣,心想这卓氏要做什么,难道要替她女儿说媒不成?不过大姑姐已经承诺过要给忆儿许一门好亲事,她又哪里看得上卓氏给推荐的人,便敷衍道:“她还小呢,再说姑太太说过要亲自给谋一门好亲事。”

    卓氏听说觉得有些无趣,便闭口不提。

    华姨娘却知道卓氏打的什么主意,笑问着:“宜哥儿最近还好吗?又不来给我这个当姨妈的请安?”

    卓氏笑道:“宜哥儿也来了,此刻应该在碧水庄那边吧。回头就让他给姨妈磕头请安。”

    薛愫偷听了她们的谈话惊出一身冷汗,拉了闻莺就想快快的离开。这辈子她再也不要见到那个混账,死也不要和古家有什么牵扯。

    薛愫拉了闻莺匆匆离开,两人兜兜转转的,从角门里走了出来。

    “小姐!这是什么地方?”

    闻莺见眼前是一条长长的巷子,不过却听得见外面街市上的喧闹声,想来走出这条巷子就能到集市上了吧。

    “你没从这里走过?”薛愫倒反问起闻莺来。

    “没有,从未来过这个地方。”

    薛愫打量了一下,只见那高高的围墙外有梧桐树的枝桠伸了出来,房门紧闭。以前像是来过这里。好像是大房那边的什么人住的院子,只是想不起是谁了。

    “小姐,我们还是往回走吧,不然也没处去了。”

    “那好,你先帮我看看华姨娘她们还在不在那里聊天。”

    闻莺心想她家小姐干嘛要躲着华姨娘她们,便进门去瞧个究竟。薛愫则站在门口望着那围墙外的梧桐树发怔。

    等了一会子,还是不见闻莺过来,难道那仨娘们还没聊完,也不知到底有什么好聊的。薛愫等得有些不耐烦,正欲转身要走时,突然听见有人在背后问道:“请问这位姐姐,去福安堂怎么走?”

    薛愫听人有人唤她,忙回过头去看。只见台阶下站着一个少年,不过十六七岁的样子,见他戴着明褐色幞头,官绿色方胜图案的圆领焦布大衫,衫下露出一双玄色的福靴,白色的布袜。又见他身量高挑,容貌俊美。薛愫看傻了眼,此人就是古宜那冤家,他怎么会突然来这里。看来不该乱走的。

    匆匆的打量了古宜两眼,认出他来,惊慌失措的往门内奔去。

    古宜心想曾家的丫鬟也有如此冒失失礼的时候,眉头微拧,脸上有一丝的不悦。薛愫拔腿就跑,倒和闻莺撞了个满怀。

    “小姐,当心!”

    薛愫二话不说,拉了闻莺就匆匆跑开。

    薛愫毕竟是闺阁里的一介弱质,哪里有什么体力,跑不多远,就累得气喘吁吁。

    回头一介看不见古宜的身影了。薛愫才一手扶了墙,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心里一阵阵的觉得害怕,好不容易安定些。

    闻莺忙问:“好好的,小姐干嘛要跑?”

    薛愫颤巍巍的说:“你别多问。”古家的人不会再找了来,薛愫沿着碎石甬的小路慢慢的走着,心想看样子只有回挹芳轩那边,待在姑母跟前是最稳妥的。

    两人在园子里兜兜转转的走了一圈,终于又回到了挹芳轩。摸骨牌的已经撤了,院子里正在搭建戏台,看样子是要开戏了。

    淑苓见了薛愫忙问她:“薛妹妹往哪里去呢,我四处找你都找不着?”

    薛愫已经平静下来,淡淡笑道:“随便走了走。”

    淑苓和薛愫俩来到了东面的屋里,薛太太端坐在那里,陪在跟前的竟然是范氏。下面的两张椅子上坐着的竟然是卓氏和华姨娘。这是个什么情况?薛愫努力的回忆了一下上一世的情形,可因为年代久远,又因没发生什么特别重大的事,具体的情况她已经不大记得了,所以也不知道古家和曾家来往到底要干嘛。

    薛太太见了薛愫,不禁质问道:“愫儿上哪里去呢,回头怎么没见你,还以为你没过来?”

    薛愫道:“随便走了走。”

    薛太太也就没有再过问。

    薛愫挨着淑苓坐下,却音乐感觉有有一道目光向她扫来,薛愫抬头一看,却见卓氏正暗里地打量她。两人目光一触碰,薛愫微微一颤,忙避过了,装作不知道。

    卓氏没料到薛愫竟是这样的反应,也白讨了无趣。

    后来又听得华姨娘娓娓道来:“可怜我表姐夫去得早,如今只有一个宜哥儿跟着表姐。家里虽然还有些田产铺子,他娘俩的日子也勉强过得。可是宜哥儿不小了,也正四处拜馆。我想来想去,外面那些也不可靠,还不如让他到我们曾家的族学里来应个名吧。说来也算是亲戚,不知行不行?”

    薛太太听了半晌,只当是什么事,原来是这么不要紧的,她也没心情多管只说:“我知道了。”

    卓氏有些纳闷,不知薛太太到底肯不肯。

    薛愫听得心惊肉跳的,原来古宜是想进曾家的族学么?她暗忖着,要是姑母不答应就好了。和古家牵扯上定没什么好事。再说古宜那人品也着实不怎样,不过是虚有其表而已。

    卓氏讪讪的起身来,含笑道:“要不让我那宜哥儿来给太太磕个头吧。”

    薛太太不愿意管这档事,摆手道:“我看不用了。再说这里还有几位小姐,也不方便。”说着又去看华姨娘:“这是外面的事,你去找老爷说吧。他要是肯了,就让古家的人去念吧。”

    华姨娘依命。

    这里才说完,鹄大奶奶和钱氏进来了,两人笑说道:“那边都要开戏了。太太和舅太太还不去看戏么?妹妹们呢?”

    薛愫不想见古家的人,便推说道:“我头有些晕,还是回敷春堂去吧。”

    薛太太神色一凛,忙问薛愫:“要不要紧?”

    薛愫摇头说:“没什么大碍,不过是想图个清静。就不陪姑母和各位嫂嫂了。”

    薛太太点头道:“那你们姐妹俩就回去吧。也不用到跟前来凑趣。回头有好吃的我给你们留着。”

    ……求收!

    第五十章 躲闲

    淑苓身子本来就虚弱,还没完全痊愈。不用在跟前应酬,她自然是求之不得。这里和薛愫俩告了辞,双双离开了挹芳轩。

    好不容易出了园子,淑苓却不大愿意回抱月轩,看看薛愫笑问道:“薛二妹妹不要紧吧?”

    薛愫道:“没事的,我只是怕吵。”

    “这样啊,要不我上你那里坐坐。”

    薛愫笑道:“求之不得。”

    回敷春堂的路上,薛愫边走边想。刚才那番情形,华姨娘是极力让卓氏钻营到姑母跟前。看样子卓氏是想借着曾家的势力,为以后的古宜谋个好前程。只是古宜那个混账是扶不去的阿斗,又十分的自负,只怕再努力两辈子也成不了气候。

    姐妹俩回了敷春堂。淑苓一眼就看见了案上摆放着的那盆墨菊,笑嘻嘻和薛愫道:“愫妹妹的这一盆比我那盆开得还好看。”说着又逗弄了一回笼里的芙蓉鸟。

    薛愫笑问着淑苓:“没想到你和临阳伯家的那位小姐倒挺谈得来,只是你怎么不陪她呢?”

    淑苓道“她不用我陪。你不是见她和大嫂家的妹妹聊得很投机么。他们周家和田家也是相互有亲的,我不怎么出门倒是生疏了。”

    这里面的关系错综复杂,薛愫也没打算去弄明白,只是又问:“姑母怎么没请沈家的人?”

    淑苓听说沈家二字,脸上的笑意渐渐冷淡下来了,支吾道:“应该请了吧。不过听说他们沈家那边有事来不了。幸好婉玉妹子没过来,不然缠着我来不知道怎么办呢。也没办法躲你这里图清闲了。”

    薛愫知道淑苓不喜欢沈家,也不愿意嫁沈家的那位世子,她是坚定不移的站在淑苓这一边的。说不动姑母,要不就干点破坏两人婚姻的事,这个念头闪过时,薛愫激灵了一下,毁人姻缘,会不会招报应呢?

    两人随意聊些闲话,淑苓又说:“老夫人说了,二十二去白水庵。问我去不去。我想着这里好些了,去住两天也无妨。再说佛门清静也好将养。老夫人还让我问你来着,问你愿不愿意一道?”

    “我么,还是算了吧。”

    淑苓却不依:“妹妹为何不肯。你在家也没事,难得的机会出去走走也好。到时候我们俩住一间屋子,有说不完的话,难道不好么?要是你不想去,我也不大愿意动身。倒觉得孤零零的。”

    瞧着她这模样倒有几分可怜,薛愫想,是啊在家也是无聊。换处环境说不定还要快活些,便笑道:“你都这样说了,我能不去吗?再有老夫人开了口,说不去,不是让她老人家失望么。放心,我定答应你。”

    淑苓粲然一笑。

    “前儿我听说荃姐姐在说婆婆家,不知说的是哪一家?”

    淑苓看着自己一双白净纤细的纤纤十指说:“不大清楚,官媒倒是来过几次了。不过我听大嫂说,好像大太太不大满意那家人。只怕这门亲事是做不成。”

    薛愫依稀记得淑荃后来嫁了一户商贾,吃穿倒是不愁的。

    “姻缘二字难得,只怕还是在缘分上。缘分到了,怎么也谈得拢。”

    淑苓笑道:“可不是。不过荃妹妹倒也不算大。慢慢的等两年也是等得起。说起姻缘来,母亲说要给忆妹妹好好的谋一门,父亲也答应了,说帮忙留意下。将来还不知道要去哪一方。”

    上一世薛忆嫁了于家,这一世还要嫁于家么?薛愫有些期待,可是于家也不是东西,后来太欺负薛忆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些玩笑话,后来流苏找了来。

    淑苓抬眼道:“我这里和薛妹妹说话呢。你找我干嘛,是不是母亲那里有什么吩咐?”

    流苏看了看薛愫心想两位小姐本来就交好,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便说道:“才二爷身边的四喜跑来告诉我,说是世子爷在碧水庄那边滋事了。”

    淑苓却是一脸的云淡风轻,似乎根本与她没什么关系,不屑道:“他是京城里有名的纨绔,滋个事什么的太正常不过。有什么好稀奇的。你特意跑来就是和我说这个?”

    流苏道:“我只当小姐听了要多问几句的,没想到小姐竟不在意。”

    淑苓冷笑道:“我在不在意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他还会因为我在意有所收敛不成?说说看吧,这次又是谁惹他呢?”

    流苏道:“听四喜说,像是齐家的公子说了几句重话,不知怎么的就惹怒了这位世子爷。世子爷当场拔了剑。吓得鸿大爷和鹄大爷两个各抱一边,好说歹说了一大通才渐渐的止住。不然那架势,指不定闹出什么事来。”

    淑苓苦笑道:“他惹的事还少不成,还不够引人注意?早些年听说他与人意见不合就拔刀相向,还真的当场杀过人。仗着出身尊贵,是未来的侯爷。又有赵王庇护,什么事不敢做?他就是个纨绔加霸王。”淑苓原本是想讥讽来着,后面竟成了苦涩了。这样不堪的一个人,就是她将来的夫婿。

    要与这样的人渡过一生,又有什么幸福可言。可这是父母之命,她也违抗不得,为了曾家,她不得不嫁。

    薛愫察觉到淑苓的情绪变化,给了流苏一个眼色,示意她别再说了。

    “要不等找个机会去和姑母说说,退了这门亲事如何?”

    淑苓目光带着几分凌厉:“退婚?这不是笑话么,再说又有什么理由退婚呢?妹妹,你要知道这门亲事的主动权不在我们曾家。只有他们沈家嫌弃我们曾家的份,我们曾家哪里敢嫌弃永乡侯府。再说祖母和那边的太夫人的交情想来你也知道的。我也想开了,嫁谁不是嫁,以后到那边去了,我也管不了他,由着他去吧。待我好呢,就好好过,待我不好呢,我就只当没这个人。”

    “难道就真的没有法子了么?姑母那么疼你,难道忍心将你推到那样不堪的人面前?”

    淑苓摇摇头,却不开口。

    过了一会子,薛太太那边的一个丫鬟过来了。屋里人谁都没有再提关于沈家的半个字。

    第五十一章 差事

    薛太太遣了跟前的丫鬟璎珞过来,瞧着两位都好好的,便笑说:“端华郡主来了,太太请两位小姐过去呢。”

    郡主驾到,自然得去跟前凑个数。薛愫见淑苓脸上的脂粉都花了,忙命晚霞烧了热水来,流苏替淑苓重新净了脸。薛愫又拿出自己珍藏的一盒紫茉莉花制的胭脂请淑苓用。

    流苏替淑苓用粉棒挑起了些,点了水,立马就晕开,一点也不涩。颜色也十分的粉嫩柔和,和市面上卖的那些脂粉一点也不相同。

    “表小姐的脂粉真好用。”流苏忍不住赞道。

    薛愫道:“这些都是以前在家闲着没事做的,用了十几种花汁制的,别的不敢说,倒确实比买的干净。香气也没那么呛鼻。”

    流苏笑道:“等到明年花期的时候,不如表小姐也教教我们吧。自己做的好玩又实惠。”

    薛愫倒爽快的答应了。两人一言一语,淑苓却始终没有开过口,眉头微锁。薛愫替淑苓正了正她发中的一支小凤簪,端详了一会儿并无不妥之处,这才挽了淑苓的手往挹芳轩而去。

    这边正是热闹的时候,淑苓和薛愫赶着给端华郡主行了礼,端华郡主笑说:“我来做客,当主人的,怎么躲着不见。莫非是不希望我来?”

    淑苓连忙解释:“万万不敢。只是身上还不大好,怕吵所以就去躲清静了,再说也不知道郡主要来。要知道郡主也会出场的话,一定早早的就候着了。”

    淑苓陪着郡主说话,薛愫在跟前凑了会儿趣。薛忆过来拉了拉薛愫的衣裳,薛愫回头笑问:“姐姐,有什么事?”

    薛忆小声道:“母亲叫你过去。”

    薛愫想,伯娘不是和卓氏在一处么,她不想和古家的人有什么牵扯,心里有些不大乐意去,但毕竟是长辈使唤,不能不去。

    薛忆领着薛愫到了范氏那里,薛愫看了一眼,果然华姨娘和卓氏也在场。

    范氏看了眼薛愫说:“我们正说针线上的事,这些人中你是个出挑的。怪不得连老夫人都赞你。这里华姨娘的妹子想绣一幅六合同春。所以想找你画个花样。你看成不成?”

    薛愫本能的想要拒绝,但是碍于华姨娘的脸面,不好立马回绝,因此略一沉吟说:“其实这个花样也不难找。这两天身上不大好。只怕耽搁了古太太的正事。”

    卓氏笑道:“我不赶着用。小姐能替我画,我自然求之不得,只要能在这个月画好就行。”

    薛愫依旧觉得为难,看了眼薛忆立马又道:“姐姐也能画,要不就请姐姐代劳吧。”

    范氏却说:“你姐姐哪里有那个功夫,她每天要忙着去你们大嫂那里学管事。这点子事你就不要推脱了吧。”范氏又暗忖,这个丫头倒是个势力的人。要是曾家的人开口,她走就屁颠儿屁颠儿的答应了,她还是做伯娘的,难道就不能差遣一回。这样的不痛快,让她在华姨娘和卓氏面前很没有面子。

    看样子是推脱不了了,不过画一幅画的事,对于薛愫来说还花不了半天,便道:“那好吧,我抽空就给画。只是画好后要怎么给古太太?”

    卓氏笑说:“你交给我姐姐就行。”

    “哦。”薛愫略松了一口气,好在没有让她送到甜水巷那边。那里可是她的伤心之地,今生再也不要回到那个鬼地方。

    卓氏又赶着给薛愫道谢,又说等到来取画的时候还要再给薛愫道谢。

    薛愫却是一脸的木然,希望只此一次,她不想再和古家有什么关系了。见没别的事她就又去薛太太那边了。

    薛太太随口问了句薛愫:“华姨娘找你做什么?”

    薛愫照实说了。薛太太笑道:“也不是什么难事,你就帮着画吧。反正也没事。”

    薛愫道:“我已经答应下来了。”

    薛太太瞅着薛愫笑道:“我看你这神情似乎不大乐意,还以为你推辞了。”

    薛愫也想推辞,可是找不到什么合适的理由呀。

    后来竟然又传到了秦老夫人的耳朵里,秦老夫人叹道:“古家的这位太太倒着实可怜,年轻守寡,独自拉扯儿子。好不容易养大了,这里面吃了多少的苦,受了多少的罪,外人是想也想不到的。他们家的那个哥儿我见着了,倒是一表人才。不比我们曾家的爷们差什么。听说要进我们曾家的族学,倒是件好事。我回头让人给你们二老爷说,让二老爷别轻贱人家的孩子。”

    薛愫对古宜是又气又恨,那样的一个人哪里值得曾家的人去抬举。不过上一世古家还没钻营到曾家来,这一世到底有些不同,只是不知结局如何。反正她只是一个借居的亲戚而已,对于曾家的事也不好指手画脚。

    秦老夫人之所以推崇卓氏,大约两人的境遇有些相似。当年她也是年轻丧偶,要抚养四个孩子,虽然公婆也都健在,可她也吃了许多的亏,受过了好些苦。熬到现在的一品诰命也算是苦尽甘来了。看到与她同样遭遇的卓氏,自然是愿意出手相助。

    宴席散去,薛愫回到了敷春堂。身上懒懒的,歪在炕上就不愿意起身。

    海棠突然走了来告之:“小姐,华姨奶奶跟前的小环过来了。”

    薛愫心想她来做什么,转念又一想,必定是为画花样的事,觉得有些不耐烦,但还是骨碌的就爬了起来说道:“让她进来吧。”

    小环进来和薛愫行了礼,脆声说道:“我们奶奶让奴婢送这个来给薛二小姐。”说着拿出一卷生等的生宣,还有一匣好墨。

    薛愫皱了皱眉,推让道:“不过是画一幅样子,哪里用得了这么多的纸墨。就不劳姨娘破费了。”

    小环笑道:“我们奶奶说这是应该的。请薛二小姐别客气,尽管手下吧。说不定以后还有求薛二小姐的地方。”

    薛愫可不想再有下次了,只好硬着头皮收下了东西。

    这位华姨娘是当初秦老夫人身边服侍的丫鬟,后来送给了姑父,姑父收做了房里人,生了萱姐儿,抬了身份。可惜的是萱姐儿只活了两岁就夭亡了。华姨娘又不得姑父的宠爱,一直深居简出。大家想着她旧年里服侍过秦老夫人,所以对她都还算礼让。

    第五十二章 提醒

    薛太太早在之前就和薛愫说过,晚饭要在明晖堂吃。

    薛愫略歇了歇便往明晖堂而去。

    这边倒是坐了一屋子的人,曾鹄、曾鸣、曾鹏、淑苓、淑蓉俱在。范氏和薛忆也在。薛愫看来一回,就是不见薛恒,忙和跟前的闻莺道:“你去找找恒哥儿,问他怎么还不过来。”

    淑苓见了薛愫招手叫她,薛愫忙到了跟前,淑苓小声的和她道:“老夫人说,明儿用了早饭过去商议去白水庵的事。”

    “好,我记着了。”

    片不想这话正被曾鸣听见了,立马露出几分欣羡之色:“妹妹们真是有福气,还能出去小住。偏偏我只有天天往学堂里跑。”

    曾鹄忙道:“你不念书,跟着去尼姑庵做什么?”

    曾鸣笑说:“不做什么,倒是羡慕而已。”

    正说着,曾谱回来了。身上的官服也还未脱。屋里的人都起了身。曾鹄先迎了上去,躬身道:“老爷今天回来得倒早。”

    曾谱一脸的严肃。薛太太忙迎着他进内室宽衣。

    屋里顿时就安静下来,不似刚才那般热闹。

    薛太太替曾谱更衣,一面又将白天赏花的事告之了他。也没什么重大的事,曾谱只说了句知道了。他对来了哪些女眷不大在意。

    除了官帽,换了一身家常的铁灰色软绨的道袍。曾谱和薛太太又回到了厅房。

    丫鬟婆子们正在调停桌椅,准备开饭。曾鹄和曾鸣两个都惧怕父亲,刚开始还有说有笑,但这里曾谱一回来,就立马变了个人似的。

    曾谱问着曾鹄:“今天请了哪些家的男客?”

    曾鹄起身恭敬的回答道:“有田妹夫、沈世子、齐家的两个公子、胡家的三公子、章家的大老爷和二老爷,还有两位小公子。余者几位我也不大认得。勋贵之家就这些。”

    曾谱倒是一脸的沉静,慢慢的捻须,听罢,方点头说:“聚在一处做了些什么?”

    曾鹄道:“赏花看戏,午后还比试了箭术。”

    “箭术谁拔了头筹?”

    曾鹄道:“自然是沈世子。”

    曾谱微微颔首道:“是呢,你们这些人中没一个能比得过他。就没做过什么斯文的事情?”

    曾鹄知道父亲向来推崇作学问,可今天聚在一起既没联诗也没作对。不过是一群富家子弟一起吃吃喝喝玩闹而已。,因此只说没有。

    曾谱微皱了眉头:“倒不干正经事。这样,我给你们布置一道题。就以菊花为题,给我做一首七律。不限韵,随你们爱用哪些字。你们兄弟三个可记住呢?”说着又见薛恒也在,便说:“薛家小爷也参一个吧。明早上学前将稿子交到我书房来。我给你们评个优劣。第一的有奖,最末的却要受罚。”

    四人面面相觑,只得依,各自去想。

    曾谱又问:“席面上倒没出什么事吧?”

    曾鹄和曾鸣都摇头。

    薛愫想,看样子是将沈家世子闹出的乱子给掩盖过去。她又看了眼淑苓,却见淑苓垂着眼睑,一脸的平静,猜不出在想什么。

    当下已经摆饭了,各自归了座。因为曾谱在此,都有些约束,不敢随意开口。晚饭渐毕,秦老夫人那边遣了玻璃来传话。

    “老夫人说,古家的哥儿来要族学。得给二老爷说一声。老夫人已经允准了。”

    曾谱便道:“知道了。”又问秦老夫人用了什么饭。玻璃一一回答了才告辞。

    薛太太这里笑道:“可是事太多,要不老夫人说我倒给忘了。”

    曾谱忙问:“哪个古家?”

    薛太太笑道:“怎么你也糊涂起来,就是甜水巷的那户人。是我们华姨娘的两姨表妹嫁的那户人家不就姓古么。当初他们古老爷去世,你不是还帮衬过银子?怎么就给忘呢?”

    曾谱这才记起,又道:“我当是谁。不过记得他们家的哥儿好像和我们鸣哥儿差不多的年纪。”

    薛太太道:“可是呢。”

    曾谱又道:“既然老夫人都允准了,我哪里还有什么话。穷苦人家的孩子不容易读书上进是第一正经事。”说着又看了眼曾鹄和曾鸣:“你们俩能帮忙的地方就帮些吧。”

    当下没什么事,就各自散了。范氏带领着薛家姐妹并薛恒回了敷春堂。薛愫知道薛恒要忙着作诗,也不打扰他。

    这里梳洗完毕,换了寻常的半旧衣裳,正歪在炕上看书。薛恒就走了来,笑嘻嘻的和薛愫道:“姐姐,我已经做出来了,你帮我看看好不好?”

    薛愫对诗词方面没什么造诣,接过薛恒的诗篇看了几眼,又递给了他:“读着倒顺畅,不过我也评不出什么好坏来。”

    薛恒笑着将纸页收了起来,不过好像还不准备立马去睡觉,缠着薛愫说话:“姐姐,今天碧水庄那边倒挺热闹的.”

    “我听说过了,那位世子爷又惹事了吧?”

    薛恒道:“当时的场景可真吓坏了。还真以为沈世子要砍人。吓得两位大表哥忙抱了他的腰,相互赔礼道歉,好半天才平息下来。”

    薛愫虽然没在现场,不过倒也能想象,略沉吟一二,正色道:“恒儿,我要教给你一件事。以后可不许和古家的人来往过密。”

    薛恒一怔,不解其意忙问:“为何?”

    薛愫想,她总不能和薛恒说古宜的人品不好吧,毕竟在这一世她是还不认识古宜的,想了想方道:“我这是为你好。我希望你努力上进就行。别去跟那些说不清来历,摸不准人品的人鬼混,当心带坏了你。除了古家的人,还有一位就是沈家的世子,你也要远着,知道吗?”

    薛恒更是疑惑了:“我倒觉得沈世子是个不错的人。”

    薛愫忙问:“为什么这么说?”

    薛恒笑道:“他行事虽然有时候莽撞了些,但言谈间倒觉得他是一条真汉子,而且有胆识,有担当,射箭又好。倒觉得他没有传言的那么糟。”

    薛愫厉色道:“你又认得他多久,就替他说话了。不过我倒是知道他好些传闻。恒儿,这样的人不是我们能高攀的,你也最好断了这个心思。埋头用功吧,爹娘在天上看着我们呢。薛家还要靠你光耀门楣。”

    “姐姐不用说我也是知道的。其实关于沈世子有些什么传闻,我也不是很清楚,只听二表哥说过他曾经在乱军中射死了敌中的大将,将一位王爷救了出来。就这一件大事我就觉得真是了不起。”

    看着薛恒一脸敬佩,薛愫暗叫不好。看样子以后有必要对薛恒时时提醒,让他远着那些人才对。

    第五十三章 敬而远之

    既然答应了卓氏帮她描花样,薛愫一心想着早点完了这事,就不在与古家有任何的牵连了。

    华姨娘送来的纸墨她一点也没用,自己寻了张毛边纸,找了图册,慢慢的勾画起来。

    才画了五六笔,秦老夫人那边派了一个小丫头过来请薛愫:“老夫人说请薛二小姐过去商议事情。”

    薛愫这才记起昨晚淑苓说的事,心想怎么将这个给忘了。不免敲了敲额头,歉意道:“真抱歉,我给忘了。”便要跟那小丫头去沉心堂。

    这里闻莺忙替薛愫加了一件衣裳:“今天风大,可别冻着了。”

    薛愫答应着,又扭头和她道:“你就留在家吧。我去去就来。”

    薛愫跟着沉心堂的小丫鬟,一路往秦老夫人那边去。好不容易到了这边,秦老夫人一身佛青的交领团花长袍,脖子上挂着串檀香木的念珠。贺大太太坐在下首的雕漆靠背椅上。却并不见淑苓。

    秦老夫人点头含笑道:“你来了。”

    薛愫赶紧向两位长辈行了礼,又歉然道:“昨晚明明苓姐姐和我说过今一早要到这边来,不曾想给混忘了。还请老夫人多担待。”

    秦老夫人倒也不深究,薛愫又问:“苓姐姐呢?”

    秦老夫人笑道:“她正替我抄经文,预备二十二送到庙里去供菩萨的。只是我见她还没好痊,也不敢太劳动她。”

    薛愫眼中待笑:“那不如我也帮着抄些吧。反正在家也没事。”

    秦老夫人呵呵笑道:“那敢情好,你愿意帮这个忙自然是求之不得。不过也是件极好的事,算是给自己积福。”

    贺大太太见没自己什么事就准备告辞了,秦老夫人点头道:“如今你们大老爷不管( 闺绣 http://www.xlawen.org/kan/559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