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阅读
薛富贵看到了餐桌旁坐着的林莫言,微微的有些意外,不过他也只是稍稍一愣而已,马上就换上了一脸灿烂的笑容,快步走进屋,离着老远就向林莫言伸出了手:“原来林校长也在呀,呵呵,正好,朋友送了一瓶五粮液,咱们一起尝尝。”
此时林莫言才笑着站起身,矜持的和薛富贵握了握手。
郝立春急忙招呼着姚翠兰再去整两个菜,三个人重新坐了下来,直到这时,郝建平才放下筷子站起身,拿了一个小马扎坐到了后面,薛富贵找上门不一定会憋着什么好屎,他是一定会旁听的。
郝建平跟薛富贵连个称呼都没有,似乎有一些没有礼貌。不过在家里没有那么多的规矩,郝立春又是一个粗线条的人,不太在乎这些礼节,薛富贵自然也不会挑一个小屁孩的理,反倒是冲着郝建平笑了笑,似乎是说了一句长这么高了这一类的话,也没有人听到耳朵里去。
郝馨给薛富贵拿来了一副碗筷,伸手去扯坐在一旁的郝建平的胳膊。大人在一起喝酒说话,你一个小孩子在一旁听什么?
郝馨今年已经十六岁了,比郝建平大两岁,现在在县城里读高二,已经出落得娇艳欲滴。郝馨人长得漂亮,学习成绩也好,家里满墙挂的奖状基本上都是郝馨的,郝建平唯一的一张奖状也被挤到了角落里,是他上五年级的时候参加学校运动会得了一个八百米长跑冠军,至于像郝馨那样含金量最高的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这一类的奖状嘛,嘿嘿,郝建平做梦都没梦见过。
可惜在前世郝馨也没有考上大学,复读了一年只考了一个大专,多多少少也是受了郝立春被开除公职的影响。
郝馨虽然只比郝建平大两岁,可是她在郝建平面前大姐的派头一向是摆得十足,如今郝建平挣着自己的小胳膊想要违拗她的意思,郝馨漂亮的丹凤眼已经立了起来。
“姐,林校长还在这儿呢,我一会儿还和林校长有话说。”郝建平急忙嬉皮笑脸的拉出林莫言当挡箭牌。人家林校长今天可是冲了我才到咱家里来的,我现在离开有点不合适吧?
姐俩说话的声音很小,并没有传到已经相互让酒的三人耳朵里。
郝馨听到郝建平搬出了诺大的理由,哼了一声在他的胳膊上扭了一下:“那你就在这儿做作业。”
说着话,郝馨已经把郝建平的书包放到了郝建平面前。
从小到大,郝馨就是这样监督郝建平做作业的。
郝建平本来还在头疼今天老师留的作业该怎么办,让我一个二十九岁的大小伙子趴在小桌子上跟那些小屁孩一样做作业,这也有点太雷人了吧。我好不容易重生回来,难道要把我的时间都浪费在abcd、as+2b上去?可是现在郝馨的一扭却让郝建平的心里暖哄哄的,已经有太多年没有过这种温馨的感觉了。他痛痛快快的‘哎’了一声,伸手从书包里掏出了一堆的课本和作业本。
郝馨诧异的看了一眼郝建平,今天弟弟怎么这么乖?哪回逼着他做作业他不是找出n+1条理由拖延时间,怪了。
看到郝建平真的趴在小桌子上笔走龙蛇的做作业,郝馨嘴角绽开了笑容,倒来一杯开水放到了郝建平面前的小桌子上。
“谢谢姐。”郝建平习惯性的说道。
郝馨又被郝建平吓了一跳,自己给他倒了这么多年的水也没有听到他说过一声谢谢,今天这是怎么了?
郝建平先捡着好做的语文作业写,根本就没有注意到郝馨的表情,他的小耳朵正支棱着听着那边酒桌上的谈话呢。
郝馨半天没有看出郝建平有什么异状,只得摇了摇头返回屋里去了。
第五章乡开发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桌上的三个人已经有一些微醺。
闲话说罢,林莫言看了一眼正趴在小桌子上支棱着耳朵的郝建平,又把话扯回了原先的话题上来:“郝乡长,刚才你说有个想法,到底是什么想法?”
本来薛富贵来了,郝立春是不想继续刚才的话题的,毕竟他的那些想法是即兴而发,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更重要的是没有提前跟薛富贵通个气,现在贸然说出来就有些不合适了。可是林莫言这个老学究却不考虑这些官场上的弯弯绕,他关心的只是学校该如何发展起来。
郝立春轻轻的咳嗽了两声,正想着用什么话岔开话题,薛富贵却笑着放下了手中的筷子,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红塔山来,发给了林莫言和郝立春一人一支。
郝立春为人粗犷,虽然也知道为领导点烟是必要的礼节,可是他却一直不屑于为之,薛富贵也深知他的脾性,浑不在意,反倒是呵呵笑着摸出打火机给林莫言和郝立春两个人点上烟,这才笑着问道:“老郝,你是不是又有了什么新点子,说出来听听。”
郝立春咳嗽了两声:“呵呵,薛书记,这个想法我还没有考虑周全,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点子,等我考虑出一个大概来我再向您请示吧。”
“无妨无妨,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呢,现在又不是开办公会,说出来听听,咱们一起参谋参谋。”薛富贵哈哈的笑了起来。
“是呀郝乡长,再不说你可就有卖关子的嫌疑了。”林莫言呵呵笑着敲起了边鼓。
再不说可就真成了卖关子了,郝立春咧嘴一笑,抽了一口烟把香烟放到了烟灰缸里,这是他的习惯,说话的时手中如果有烟的时候总喜欢放到烟灰缸里,很多时候忘记了,一根好好的香烟就这么白白的烧掉了。
“薛书记,刚才林校长说了一个想法,他想要把学校的一部分围墙改造成商铺,如果这个项目真的实施的话,我们乡里倒是可以配合着学校的规划把集市迁移过去,还有乡里的五金厂不是也要重新建设么,咱们正好可以把新厂址也放到学校附近去,以后有什么项目咱们都集中在学校附近发展,这样的话咱们乡里就可以,以中学为中心建立起一片工商业区域来,如果形成了规模,那么对咱们乡的工商业发展都是有好处的。”郝立春还是把这个项目的首倡功劳送给了林莫言,而自己,不过是因势利导,顺着林莫言的思路展开而已,不过他也没有把学校建设商铺的具体操作办法说出来,那是学校的事情,他不能越俎代庖把林莫言的话都给抢了。
“好,好呀。”薛富贵使劲的一拍桌子,一脸的兴奋:“如此一来,咱们乡里也就有了咱们自己的开发区。不行不行,这样规模还是太小,咱们要把乡里的其他企业也都搬迁过去,看看各村的村办企业有什么发展势头好的,也把他们都搬过来,这样的话咱们这个开发区也就形成了规模,那么就可以向县里申请成立一个管委会,建立一套领导班子,那咱们乡的经济发展也赶上了时代的快车道。”
1993年正是全国开发区热潮正浓的时候,省地县各级政府纷纷成立开发区,有的县一下子就成立了两三个开发区,最低的级别也是副处级的。不过乡里办开发区的先例还没有过,这个开发区的行政级别算什么?薛富贵说了也不算,还得要请示县里。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开发区如果真的建立起来,这一个辉煌的政绩是抹不掉的,这个功劳自然要记在乡党委书记薛富贵的头上。
“啊?”听到薛富贵的话,郝立春吃惊的张大了嘴。那啥,俺只是想把集市迁过去,再把正准备选址重建的乡五金厂迁过去,让中学附近的经济相对繁荣一些,怎么这个话头到了薛书记的嘴里就成了成立一个开发区了,还要建立一套领导班子。还有,把乡里村里的企业都迁到你这个‘开发区’里,咱乡里的经济就可以赶上时代的快车道了?你这不是瞎折腾么?
看到郝立春吃惊的样子,薛富贵哈哈笑着拍了拍郝立春的肩膀:“老郝,你这个大局观还是不够啊,胆子小了一点。现在的形势是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开放,走出去引进来,把优势资源整合到一起集中发展,只要这样我们才可以快速的把经济发展起来。”
郝建平不屑地撇了撇嘴,薛富贵这是断章取义的解读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倒也为自己的好大喜功找到了理论依据。
此时自然没有人注意到郝建平这个小屁孩的表情,薛富贵已经沉浸在未来大洼乡一片经济繁荣的美好构想之中。
“老郝,我这手头正好还有一个项目,我正想过来跟你碰一下,如今乡里有了这个开发区的构想,正好这个项目可以成为咱们招商引资的第一个成果,开门红呀。”薛富贵满面红光的笑着说道,言语之间已经把这个构想说成了乡里的构想,这哥想法就已经不再是郝立春一个人的想法了。
林莫言苦笑着摇了摇头,还真行,本来就是建几个商铺的小事儿,现在整出一个开发区来了。
郝建平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停下了手中的笔,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前世薛富贵就是用这个项目把老爸害得丢官免职,今生薛富贵又把这个项目搬了出来,不过今生的情形已经完全不同了,最少,薛富贵在说出这个项目的时候,还有林莫言这么一个重量级的旁听者在场,假如事态还如前生一般的发展,林莫言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站出来说句话。更重要的是,现在屋子里还多了郝建平这个已经完全清楚事态发展的重生者,他怎么还会让这个悲剧发生在老爸的身上?
现在摆在郝建平面前的选择有很多。他既可以想方设法搅黄了薛富贵的这个项目,也可以让这个项目按照前世的轨道运行下去,不过事发之后首当其冲承担责任的人必定不会再是自己的老爸。
看得出来,薛富贵的出发点主要也是为了自己的政绩考虑的,引进一个项目,项目做好了,这个功劳自然会记在他这个乡党委书记的头上。
“哦?什么项目?”听到薛富贵说有项目,郝立春来了兴趣。他本是主管工商业的副乡长,引进项目正是他份内的工作。
郝建平的耳朵也立了起来,心存着一丝幻想。前世大洼乡这个开发区的构想是没有的,也许薛富贵也放弃了前生那个贻害一方的项目呢。
“呵呵,是一个农药厂的项目。投资方是坎城的一个大老板,这个项目他准备投资五十万呢。咱们乡是一个农业乡,如果引进这个项目,满足咱们自己的需要是绰绰有余的,根据那位老板说,如果运转走上正轨的话,他的这个农药厂每年就可以为咱们提供十来万的税收,这可是一个大项目呀。”薛富贵得意洋洋的说道。
五十万的投资,对于1993年的一个乡来说,确实是一个大项目。
郝建平露出了一丝讥笑,该来的还是来了。
五十万投资一个农药厂,规模如何可想而知了,那些环保设备根本就连想都不要想,这种规模的农药厂不出事故才是怪事儿呢。
在前世,这个农药厂就建立在大洼乡废弃的小学原址之内,那里是大洼乡唯一的人口密集区,长期的农药污染祸害了居住在小学附近的上百名村民,直到一名孕妇毒发身亡之后这件事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县里追查下来,郝立春首当其冲承担了主要责任,直接被开除了公职。
“农药厂?五十万?”郝立春心中一动,五十万的投资确实让人心动,可是农药厂这个名字也引发了他的警惕。
“呵呵,老郝,放心,这个厂的手续都是健全的,啥也不缺,缺的就是一个合适的办厂地点。”薛富贵哈哈笑道。
那时节的人们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手续健全,那就代表着是合法的。郝立春也不例外。
郝立春也笑了起来:“既然手续健全那就好办了,乡里的小学不是刚搬了新校址么,原先的学校也够宽敞,把农药厂放在那儿不就得了么。”
薛富贵哈哈的笑了起来,伸手拍了拍郝立春的大腿:“老郝,咱们两个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我也是这个意思,老学校闲着也是闲着,正好办这个厂。不过这一回咱们既然打算成立这个开发区,那么回头咱们跟那个大老板接触一下,把这个农药厂也建到咱们的开发区里去,呵呵…,大好事儿呀。”
郝建平的嘴巴张了几张,终于还是微微一笑闭上了嘴,大人谈事儿,哪儿轮得到他一个小屁孩插嘴?
事情运行的轨道既然已经改变了,那么就让它按照新的轨道向前走吧,也许一直走下去,也未必不能成为一件好事儿。
第六章母系社会
十四岁的小屁孩正处于萌动期,不是说那种青春上的萌动,按照郝建平的心理年龄来说,早就已经过了心理萌动的年龄。
十四岁,家里已经给了孩子一定的自由,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小圈子。当然,孩子之间的那种小圈子在大人的眼中也就是一些玩伴而已。在大人的眼中,十四岁的孩子正处于从孩子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行动上也相对是自由的。
郝建平的心里有自己的打算,一个点子拿出来,完全是为人民服务,他才不会做那种傻事儿。
“妈,我要去看看爷爷。”郝建平拿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郝建平的爷爷奶奶还健在,依旧生活在老家郝家窝村。郝立春兄弟两个,郝立春行小,上面还有一个大哥,在家里务农,郝建平的爷爷奶奶就是跟郝立春的大哥生活。
今天是星期六,一般情况下郝馨都会带着郝建平回老家去住一天的。
可是今天郝馨却露出了为难的表情,她犹豫了一下对着姚翠兰说道:“妈,今天小娟过生日,我说好了要过去她家玩的。”
说着话,郝馨转向了郝建平:“建平,要不下个礼拜再回爷爷那儿吧,下个礼拜,姐带你回去。”
姚翠兰还没有说话,郝建平已经大度的一挥手:“没事儿,姐你去忙好了,我自己回去就行,不就十几里路么。”
十几里路在郝建平的眼中还真不是什么多远的路程,却把姚翠兰和郝馨吓了一跳。
“啥?你自己回去?”
在她们的眼中,郝建平还只是一个孩子,回老家也只是为了和大伯家的哥哥到河里去摸鱼而已。
“我都十四岁了呀。”郝建平郁闷的说道,老妈和姐姐眼中那种吃惊的眼神他是看得出来的。
姚翠兰咯咯的笑了起来:“是呀,我们建平已经长大了呀,不过,这个礼拜还是不要回去了,妈给你做红烧肉吃,等到下个礼拜跟姐姐一起回去好不好?”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姚翠兰拿出了吃红烧肉的杀手锏。她知道自己的宝贝儿子可是一个肉食动物,听说有肉吃,就算外面天塌了他也不会挪动一步。
郝馨也咯咯的笑了起来,捉狭的冲着郝建平挤了挤眼。
怎么样?是在家吃肉还是回老家去摸鱼,你自己看着办吧。
油油腻腻的红烧肉对刚刚穿越回来的郝建平已经没有了吸引力,人回来了,他的味觉器官可是还停留在十五年后,那个年代吃肉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岂会为一顿肉折腰。不过,再过一段时间如何可就不知道了。
“你们自己吃吧,我回去了,有事儿。”郝建平小大人般的摆了摆手,转身向门外走去。
“啊?!”娘俩吃了一惊,红烧肉都吸引不住他了,还有事儿,小屁孩有啥事儿了?
“你等等,作业写完了没?”郝馨又拿出了另一根杀手锏。
“昨天晚上就全写完了。”郝建平郁闷的说道。
作业呀作业,坑爹的作业,昨天晚上我可是写到了十一点多。abcdefg、1234567,如果被人知道自己重生回来撅着屁股写作业,那些重生的人恐怕都会吐血而亡吧。
人家重生回来不是成为世界首富就是成为官场巨擘,就算是开基立业也不夸张,最次的也得是一代枭雄,笑傲江湖。醉卧万花丛,坐拥百万金。而自己,竟然撅着屁股趴在小桌子上写了大半夜的作业,流鼻血呀。
“检查。”郝馨叉着腰拦在了门前。
按照以往的惯例,她绝不会相信弟弟会在一夜之间把作业全都写完了。
郝建平郁闷得几乎要哭了,瞪着眼睛看着郝馨从他的书包里掏出作业本一字一行的检查他的作业,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成了吧,相信了吧?可不可以放我走了?”在郝馨翻完了最后一页,郝建平才可怜巴巴的开口问道。
一直生活在一个强权的母系社会之中,如果他今天不是真的有事儿,他还真想就这样留在家中重温这种久别的温馨,哪怕是被老姐拉去给小娟过生日他也愿意。
“真写完了?”姚翠兰望着郝馨问道。
郝馨无奈的点了点头,不可置信的看着郝建平。弟弟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乖了,作业不仅写完了,连她这个高材生都没有从他的作业中找出一点毛病来,一点错都没有,连字都写得工工整整,只是那笔走龙蛇的字迹让她怀疑这是不是弟弟亲笔写出来的。从那字迹中她看到了几分自信、几分张扬,如果不是她亲眼看着弟弟趴在小桌子上写的,她是绝对不会相信这份作业是弟弟写出来的。
姚翠兰笑了,儿子真长大了。
“回去吧,骑我的自行车,明天别太晚回来。”
十几里路,她倒是不担心儿子的安全,那时节,车祸还只是在电视新闻上看到,现实中遇到的少之又少。而且从大洼到郝家窝的那条路又比较偏僻,走一路也不一定会遇到一辆汽车,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哎”,郝建平欢天喜地的应了一声,从屋里蹦了出去。
郝馨从屋子里追了出来,偷偷的塞到他手里一块钱:“拿着,路上口渴了买根冰棍吃。”
钱是郝馨从自己的伙食费里省出来的,那时节,在学校食堂里吃一天也就是几毛钱的事儿,馒头一毛钱一个,打份素菜的一毛,肉菜才两毛钱,郝馨为了保持身材是很少吃肉菜的,所以也就有了一些闲钱,不过这些闲钱大多数也都塞到了郝建平的嘴里了。
那年代,冰棍才两毛钱一根,奶油的也不过是五毛钱而已,一块钱可以买上一大堆猪头肉吃个够了。
“谢谢姐。”郝建平毫不客气的把一块钱塞进了自己的裤兜,推上姚翠兰的二六型自行车走出了院子。
第二次从郝建平的嘴里听到了谢谢,郝馨感动得一塌糊涂。
郝建平迫不及待的要赶回郝家窝去,决不是去为了重温对老家的眷恋,更不是为了去和大伯家的哥哥到河里去摸鱼。
昨天老爸和薛富贵、林莫言三个人的一席夜话,已经让郝建平的头脑慢慢清晰了起来。
既然回到了这个年代,那么自己就得适应这个年代。适应这个年代,肯定不会是随遇而安,而是要抓住这个年代赋予自己的机遇。他脑子里的大事千千万,香港回归、加入世贸、九一一事件、伊拉克战争、北京奥运会?那离他的生活太远太远,他根本就够不着,也不想去够。他只知道他能摸得到的商机就已经足够他享用一生的了,比现代人多了未来十五年的阅历,他就是先知。
先知是什么?先知代表的就是无穷无尽的机遇,代表的就是自己已经坐拥了无尽的财富,如果他愿意的话,成为世界首富也不是不可能。
有钱才是硬道理,当一个人有钱到了一种地步,就算是米国总统见到你也会点头哈腰,远远的跟你摆手喊‘哈喽’。
郝建平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要走到财富的顶端,让绝大多数的人仰视自己,而这第一步,就是从今天开始。
十几里路,半个多小时也就到了。
郝家窝还是他记忆中的郝家窝,十几年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在郝建平的印象中,十几年后的郝家窝只是比现在多出了一些瓦房而已。
“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
“只生一个好,男女都是宝”
村口土墙上的计生宣传标语又把郝建平拉回了这个年代,村口的小卖店也时髦的放了一个大音箱在门口,音箱里正扯着脖子的吼“让我一次爱个够,给你我所有……”,小卖店的门口坐着几个年轻人正在可劲的甩着扑克,耳朵上夹满了香烟,嘴里也在跟着吼‘给你我所有’,另一旁的大树荫下聚着四五个老人,正在喷云吐雾的摆着龙门阵。
这就是我的家,我生活了十几年的老家。
“平娃子回来啦,你爸他还好吧?”蹲在村口抽旱烟的老人堆里有人在招呼骑车的郝建平。
郝建平的父亲郝立春在村里的威望还是非常高的,他也是郝家窝村里走出来的最大的一个大官,就算是郝立春被免职回到郝家窝之后,他在村里说话还是非常有分量的。村里有一些解决不了的事儿都会来找他,听一下他的意见。毕竟,他是做过副乡长的人,见过大世面。
郝建平急忙跳下车,十几年的时光荏苒,再加上他初中毕业之后就外出打工不经常回来,对这些老人他已经有很多叫不上称呼来了。
“七爷好,你老人家在这儿歇着呢。”郝建平鞠躬问好,跟他打招呼的这个老人他恰恰还有印象,是同族中辈份比较高的一位长者。
七爷呵呵的笑了起来:“平娃子也识得礼数了,不愧是乡长家的娃子,有教养,快回家吧,你爷爷刚从地里回去,在家呢。”
一众老人都善意的冲着郝建平笑了起来。
郝建平依次点头为礼,推着自行车走进了村子。
第七章小鬼当家(一)
十五年,如果是城市,早就已经变得似是而非了,可是对于郝家窝这个偏远的乡村来说,岁月只是掩着耳朵悄悄走过,除了沧桑之外啥都没有留下。
一个人这一生也许会忘记很多东西,可是他绝不会忘记回家的路。
前生,郝建平的老爸被免职之后,余生就是在郝家窝度过的,郝建平的童年也是在这里度过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已经清晰的印进了他的脑子里。
郝建平轻车熟路的来到爷爷家的院子前,人还没进院已经扯着脖子喊了起来:“爷、奶,我回来啦。”
前世爷爷奶奶已经相继过世了,而今天自己重生了回来,还可以见到早就已经天人相隔的爷爷奶奶,郝建平的心中有一些迫切。
算起来,爷爷郝万山的年龄还不算大,现在也就是六十五岁,身体还硬朗着呢,爷爷奶奶的离世也跟郝立春免职有着莫大的关系。郝立春是全家人的骄傲,老郝家几辈子都是农民,郝立春是第一个走出农门光宗耀祖的人,可是自从郝立春被就地免职之后,老郝家就被愁云惨雾所笼罩,就连逢年过节家里都听不到多少笑声,在这样的环境下,老人心情的压抑也是可想而知的。
爷爷可是正牌的老革命,解放前在平津战役时参加的革命,跟着四野一直打到了大西南,全国解放之后爷爷才复原回到了郝家窝,一直在村委会里担任一个不大不小的干部。
在村里,老郝家可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老子是村干部,儿子是乡干部,在村里人的眼中看来,这可都是大领导,村里人有个大事小情的也都喜欢到老郝家来讨个主意,人家一家有两个大干部不是么,见多识广,怎么也比咱这些土生土长的泥腿子拿出来的主意端正。
此时郝万山正蹲在院子里戴着老花镜摆弄两只猪蹄子,听到郝建平远远的叫声就已经呵呵的笑了起来。
“小兔崽子,你闻着猪蹄子的香味跑回来的吧?”郝万山呵呵笑着看着稀里哗啦推着自行车跑进院的郝建平,目光向郝建平的身后看去,微微的有些失望。
“建平回来啦,你爸你妈他们怎么没回来,小馨呢,小馨怎么也没回来?”奶奶在围裙上擦着手,乐呵呵的从堂屋里迎了出来。
老头子天不亮跑到集市上买回来两只猪蹄子,满指望着儿子媳妇一家都会回来,没想到就跑回来一个最小的。
郝建平嘿嘿笑着把自行车支在了墙根下,提起挂在车把上的篮子呲牙咧嘴的迎上了奶奶:“奶,乡里今天要开会研究大事儿,我爸回不来了。我妈要给我爸做饭,我姐有个同学过生日,今天就我自己一个人回来的。奶,这是我妈给你带的鸡,都杀好了,累死我啦。”
奶奶笑得额头上的抬头纹都展开了,她伸手接过篮子,抬起手来使劲揉了揉郝建平的脑袋:“娃都长大了,一个人都能回来看奶奶了。”
郝建平可是老太太的命根子,从小的时候就是跟着奶奶滚一个被窝长大的,至于儿子儿媳回来不回来她到是不太在意,只要郝建平回来她就已经够开心了。
“乡里开会是大事儿,不能耽搁了。小兔崽子,到后院叫你大伯一家中午过来吃饭。”郝万山从老花镜上沿撩起了眼皮笑呵呵地说道。村干部也是党员干部,组织原则性还是蛮强的。
“唉”,正扎在奶奶怀里腻歪的郝建平痛痛快快的应了一声,他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大伯商量事儿,他一个小屁孩,有很多事情出头不太方便。
爷爷家和大伯家住前后院,都是北方那种标准的红砖瓦房,三间正屋,中间一间堂屋,左右两间正房,富裕的人家还会在院子里加盖东西厢房,一家几口人住着还是蛮宽敞的,院子大的还可以在院子里种些瓜果蔬菜,就跟郝建平爷爷住的那个院子一般,种的那些辣椒黄瓜西红柿一个夏季都吃不完。
绕过院墙,郝建平拎着两条大前门进到了大伯的院子里。
“婶,大伯在家不?”
郝建平的大婶正在院子里摆弄老玉米,闻声抬起头来。
“建平回来啦,你爸你妈回来了没?”大婶热情地招呼着郝建平,郝建平虽然是小孩子,在家里可是得宠的很,谁要是敢给郝建平摆脸子,前院的老太太就敢跟你拉脸子。
“婶,他们没回来,就我一个人回来的。爷让你们中午别做饭了,过去吃。婶,我大伯呢?”
“在屋呢,你建军哥也在呢,快去吧。”大婶笑呵呵的让着郝建平进屋,眼角已经瞥见了郝建平手里拎着的两条大前门。
郝建平大伯平时抽旱烟,不是不喜欢抽烟卷,是舍不得抽。郝立春经常会给他捎两条大前门回来,几块钱一条那种。
屋子里,郝建平的堂哥郝建军正撅着屁股砰砰砰的拍桌子上的一台十二寸黑白电视机,这种电视机在八十年代末曾经横行一时,在现在的郝建平眼中看来就已经成了老古董了。
“呵呵,哥,还敲那个破东西呢,干脆换台新的得了,现在人家都已经看带色的了。”郝建平踏进门先笑了起来。
郝家家庭关系处的好,郝建平跟大伯家的郝建军都是直接称呼哥的。
“那成呀,等你们家换十八寸的了,把你们家那台十四寸的淘汰给我们家。”郝建军笑着说道,郝建平一进院在屋里就已经都听到了。
郝建军比郝建平年长三岁,小哥俩从小就已经闹惯了。
郝建平乐呵呵的把两条大前门放在了大伯面前的炕桌上,自己也不客气的一屁股坐到了炕上,伸手抢过大伯手中正抽得叭叭作响的旱烟袋,在炕沿上磕了两下熄灭了。
“大伯,别老抽这个了,嘴苦心辣不好抽,还是抽这个吧。”说着话,郝建平笑嘻嘻的撕开一条大前门,抽出一根来递给正瞪着他的大伯。
大伯叫郝立国,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也下海去扑腾了一气,凑了一些钱到县城里开了一家小饭店,不死不活的做了一年多也没挣着啥钱,到最后还是关门大吉,到现在当年开饭店跟郝立春借的钱还没有还上。
“告诉你爸,下回别给我带这个了,抽不惯。”郝立国惬意的抽了一口大前门,嘴里却说出了相反的话。
郝建平嘿嘿的笑了起来,又把烟甩给了郝建军一根,自己吞了一口口水,讪讪的把烟放到了桌子上。
坑爹的年龄呀,看来自己想要光明正大的抽烟还需要好几年的时光,像建军哥,才比自己大三岁,现在就已经敢当着老爷子的面喷云吐雾了。
“爸,你要是抽不惯,这一回二叔给的这两条烟就给我得了。”郝建军终于放弃了摆弄那台电视机,挤在郝建平身边坐了下来。
郝立国瞪了一眼儿子,望着郝建平问道:“你爸没回来?”
其实刚才郝建平在院里说的话郝立国已经听到了,不过礼节上当有此一问。
郝建平一笑:“大伯,乡里开会,我爸回不来。大伯,咱先不说这个了,您不是在县上开过饭店么,我记得您原先还跟着建筑队干过,您能不能拉起一个建筑队来,现在乡里有一些工程要搞,如果您能拉起个建筑队来,这些活倒是可以接下来一些,应该能赚不少钱。”
郝立国愣了一下,神情也变得严肃了起来:“是你爸让你跟我说的?”
郝建平一阵郁闷,这啥,年龄小了干啥也干不成,一说点啥正事儿别人总是往家里的大人头上牵。
不过现在如果顶着老爸的这个名头,有些事儿干起来倒也是简单了一些。
郝建平挠了挠头,一本正经的说道:“大伯,这件事儿到了啥时候也不能说是我爸说的,这是原则问题,容易出事儿的。他是副乡长,还管着这一块,盯着他的人多。您就是干起来了跟我爸也甭提这件事儿,他该关照您的地方自然会关照您,最重要的不是我老爸的关系,是您拉起来的这个队干的活要地道,那样别人说啥也不会牵扯到我爸头上。”
郝建平煞有介事的一番话把郝立国和郝建军都说愣了,郝立国诧异的望着郝建平,怎么原先一直没有看出来自己这个侄子说话还一套一套的呢?也是,这个孩子要是连传话都传不利索,自己的兄弟怎么可能把这么重要的事儿交给他办呢。
郝立国抽了一口烟,望着郝建平问道:“你爸还让你跟我说什么了?”
郝立国现在已经认定郝建平刚才说的这番话是郝立春嘱托他传过来的了。
上阵亲兄弟,打虎父子兵,有赚钱的事儿第一个要考虑的当然是自己的家里人。
郝建平嘿嘿一笑,伸手抓起桌上的几颗花生剥好扔进了嘴里,反正是已经误会了,将错就错,如果自己跟大伯说这个主意是自己想的,估计就算自己说得天花乱坠大伯也不会往耳朵里入一分的。
“那啥,大伯,你把队伍拉起来之后啥也别跟我爸说,就当我爸不知道这些事儿,有啥事儿你就找我就行,我会告诉你该怎么整的。”
看到郝立国又立起来的眼睛,郝建平急忙掩饰自己的口误:“不是不是,我会传达给我爸,我爸会告诉你该怎么整的。”
郝立国愣愣的望了郝建平半天,又低头抽起了闷烟。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儿。拉起一竿子人来做建筑活他倒是不怵头,现在谁都想整几个闲钱,杆子立起来人好找,可是这个杆子立起来,那就要给人家开工资,如果活跟不上,拉起来的这帮人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散了。不仅如此,这里还涉及到很多的事情,活有了,结款不及时怎么办?那就要掏自己的荷包先把材料钱、工钱给垫上,这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他到现在为止欠郝立春的五千块钱还没还上呢。
看着郝立国低头抽起了闷烟,郝建军可坐不住了:“爸,二叔这是给咱们指了一条财路呀,趁着二叔现在还在任上,我看这个事儿干得过。”
谁都知道朝里有人好做事儿,郝建军虽然今年只有十七岁,学习不咋滴,初中毕业就下来务农了,可是他的脑子并不笨,很多弯弯绕甚至比大人都拎得清。
第八章小鬼当家(二)
“你闭嘴,小孩子哄哄的懂什么。”郝立国瞪眼喝住了儿子。
自己的兄弟让自己拉起这么一个建筑队来,好事儿是好事儿,可是这钱怎么分?亲兄弟明算账,有些话还是要说在前头的好。
可是眼前坐着的是郝建平,郝立国还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张这个嘴。他可不相信眼前这个娃娃能够当得了自己兄弟的家。
看到郝立国的踌躇,郝建平又是一笑,往自己的嘴里扔了一粒花生米,嚼着说道:“大伯,拉起这个建筑队来花不了啥钱,就是置办一些平常用的东西,像小推车啥的家里有的东西都可以用上,暂时没有必要置办。至于工钱啥的你不用担心,干完一个活就可以拿到一份钱,差不了。”
拉起这个建筑队,赚得就是一个辛苦钱。至于拿下多少活郝建平多少还是有一些把握的,至少学校那一块他可以跟林莫言要一些过来,甚至是全部。老头要是敢不给他活,他就敢拿脑袋把老头顶一个四脚朝天。
老头,做事儿要仁义,给你出了这么一个好主意,实惠一点都不漏给我,还有没有天理了。
只要能按时结款这件事儿就好办了。
郝立国抬起了头,望着郝建平问道:“你爸还说啥了?”
郝建平看着大伯那期期艾艾的样子,小眼睛咕噜噜一转,已经想明白了问题的所在。
他可不是一个真正的十四岁的小屁孩,他的心里年龄已经有二十九岁了,而且还比现代人早知道了未来十五年社会发展的趋势,眼前的郝建军在他眼中反而成了一个小屁孩。
既然大伯已经认定自己是老爸派过来的了,那干脆就将错就错好了,到时候露陷了再想办法弥补好了,也没啥大不了的。
“那个…咳咳,我爸说了,大家都是亲兄弟,有啥帐还是摆在明面上的好。是这么一个意思,活以后您不用担心,保证接的上趟,关于分红么,您看这样好不好,刨去所有的费用,有红利了咱们四六分账。”
说这个话的时候郝建平微微的有些脸红,这个建筑队如果真的拉起来了,投资的是大伯,干活的是大伯,管理的也是大伯,而自己也就只是动动嘴揽点活,就这样从里面拿走百分之四十的红利是有些过份了。
郝立国舒出了一口大气,狠狠地抽了一口烟嘿嘿的笑了起来:“成,我看是行。队伍好拉,现在村里闲人有的是,就是干活的事儿,赚的就是一个工夫钱。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立春拿六成,我拿四成,明天我就去找人,啥时候活下来了让你老爸只应一声就行。”
“啊?”郝建平剧烈的咳嗽了起来。自己本来打算拿四成都还有点不好意思呢,大伯一张嘴反倒是自己拿六成了。
正端着一簸箕花生进来给郝建平吃的大婶看到郝建平憋得面红耳赤,她急忙把簸箕放到了炕桌上,使劲的拍打着郝建平的后背,连搓带揉:“建平这是咋滴啦,你喝口水。”
郝建平急忙把手中还没有剥完的花生放到了炕桌上,接过大婶递过来的水杯咕咚咕咚灌了一气儿,好容易才把喘息调匀了。
“那啥,大伯,你领会错了,我刚才那意思是你六我四,你怎么给倒过来了。”郝建平的眼泪都给呛出来了,他也不顾斯文,抬起袖子抹着自己的眼角。
“啥六呀四呀的。”大婶不解的接过郝建平手中的空水杯,放回到了郝立国面前。
“老娘们瞎跟着掺合什么,做饭去。”大伯的男权思想还是非常严重的。
大婶哼了一声:“做啥饭,他爷爷说了中午过去吃。”
说罢,身子一扭走回院子摆弄老玉米去了。
看到大婶出去,大伯一本正经的说道:“那不成,拉起一个建筑队来花不了几个钱,家伙都是现成的,大火凑凑就够了,主要就是能有稳定可靠的活儿。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六四分账,你爸拿六,我拿四,活有多少咱干多少,干完了大伙回家也不耽搁种地。”
“不行不行,六四分账绝对不行……”
“让你爸自己来跟我说。”郝立春又开始瞪眼耍大伯的威风。
往外面推钱还有强迫的?
郝建平一阵无语。
“大伯,我爸要是能自己跟你说还用得着我来么?这可是会犯错误的。”郝建平摆出了一张苦瓜脸。
郝立春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看了一眼郝建军,沉声说道:“这件事儿跟谁也不能说,会耽误你二叔的前程,如果要是让我在外面听到一点风言风语,小心我敲断了你的腿。”
“干我啥事儿。”郝建军小声地嘀咕了一句,却也是一脸的兴奋。年轻的大小伙子,谁想窝在家里种一辈子地呀,这时如果成了,自己也可以跟着建筑队上工拿工资,整天跑跑颠颠的,想起来就美。
“大伯,要不这样吧。亲兄弟,暂时就五五分账,等以后万一要是做大了,咱就到时候再说,您看成不成?”
郝建平退了一步,其实也是进了一步。原本这件事儿他并不打算拿多大股份的,只是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他想要给大伯找个来钱的道,自己也顺道拿点小钱。在他的脑子里,来钱的道还( 重生之遍地黄金 http://www.xlawen.org/kan/716/ )
此时林莫言才笑着站起身,矜持的和薛富贵握了握手。
郝立春急忙招呼着姚翠兰再去整两个菜,三个人重新坐了下来,直到这时,郝建平才放下筷子站起身,拿了一个小马扎坐到了后面,薛富贵找上门不一定会憋着什么好屎,他是一定会旁听的。
郝建平跟薛富贵连个称呼都没有,似乎有一些没有礼貌。不过在家里没有那么多的规矩,郝立春又是一个粗线条的人,不太在乎这些礼节,薛富贵自然也不会挑一个小屁孩的理,反倒是冲着郝建平笑了笑,似乎是说了一句长这么高了这一类的话,也没有人听到耳朵里去。
郝馨给薛富贵拿来了一副碗筷,伸手去扯坐在一旁的郝建平的胳膊。大人在一起喝酒说话,你一个小孩子在一旁听什么?
郝馨今年已经十六岁了,比郝建平大两岁,现在在县城里读高二,已经出落得娇艳欲滴。郝馨人长得漂亮,学习成绩也好,家里满墙挂的奖状基本上都是郝馨的,郝建平唯一的一张奖状也被挤到了角落里,是他上五年级的时候参加学校运动会得了一个八百米长跑冠军,至于像郝馨那样含金量最高的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这一类的奖状嘛,嘿嘿,郝建平做梦都没梦见过。
可惜在前世郝馨也没有考上大学,复读了一年只考了一个大专,多多少少也是受了郝立春被开除公职的影响。
郝馨虽然只比郝建平大两岁,可是她在郝建平面前大姐的派头一向是摆得十足,如今郝建平挣着自己的小胳膊想要违拗她的意思,郝馨漂亮的丹凤眼已经立了起来。
“姐,林校长还在这儿呢,我一会儿还和林校长有话说。”郝建平急忙嬉皮笑脸的拉出林莫言当挡箭牌。人家林校长今天可是冲了我才到咱家里来的,我现在离开有点不合适吧?
姐俩说话的声音很小,并没有传到已经相互让酒的三人耳朵里。
郝馨听到郝建平搬出了诺大的理由,哼了一声在他的胳膊上扭了一下:“那你就在这儿做作业。”
说着话,郝馨已经把郝建平的书包放到了郝建平面前。
从小到大,郝馨就是这样监督郝建平做作业的。
郝建平本来还在头疼今天老师留的作业该怎么办,让我一个二十九岁的大小伙子趴在小桌子上跟那些小屁孩一样做作业,这也有点太雷人了吧。我好不容易重生回来,难道要把我的时间都浪费在abcd、as+2b上去?可是现在郝馨的一扭却让郝建平的心里暖哄哄的,已经有太多年没有过这种温馨的感觉了。他痛痛快快的‘哎’了一声,伸手从书包里掏出了一堆的课本和作业本。
郝馨诧异的看了一眼郝建平,今天弟弟怎么这么乖?哪回逼着他做作业他不是找出n+1条理由拖延时间,怪了。
看到郝建平真的趴在小桌子上笔走龙蛇的做作业,郝馨嘴角绽开了笑容,倒来一杯开水放到了郝建平面前的小桌子上。
“谢谢姐。”郝建平习惯性的说道。
郝馨又被郝建平吓了一跳,自己给他倒了这么多年的水也没有听到他说过一声谢谢,今天这是怎么了?
郝建平先捡着好做的语文作业写,根本就没有注意到郝馨的表情,他的小耳朵正支棱着听着那边酒桌上的谈话呢。
郝馨半天没有看出郝建平有什么异状,只得摇了摇头返回屋里去了。
第五章乡开发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桌上的三个人已经有一些微醺。
闲话说罢,林莫言看了一眼正趴在小桌子上支棱着耳朵的郝建平,又把话扯回了原先的话题上来:“郝乡长,刚才你说有个想法,到底是什么想法?”
本来薛富贵来了,郝立春是不想继续刚才的话题的,毕竟他的那些想法是即兴而发,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更重要的是没有提前跟薛富贵通个气,现在贸然说出来就有些不合适了。可是林莫言这个老学究却不考虑这些官场上的弯弯绕,他关心的只是学校该如何发展起来。
郝立春轻轻的咳嗽了两声,正想着用什么话岔开话题,薛富贵却笑着放下了手中的筷子,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红塔山来,发给了林莫言和郝立春一人一支。
郝立春为人粗犷,虽然也知道为领导点烟是必要的礼节,可是他却一直不屑于为之,薛富贵也深知他的脾性,浑不在意,反倒是呵呵笑着摸出打火机给林莫言和郝立春两个人点上烟,这才笑着问道:“老郝,你是不是又有了什么新点子,说出来听听。”
郝立春咳嗽了两声:“呵呵,薛书记,这个想法我还没有考虑周全,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点子,等我考虑出一个大概来我再向您请示吧。”
“无妨无妨,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呢,现在又不是开办公会,说出来听听,咱们一起参谋参谋。”薛富贵哈哈的笑了起来。
“是呀郝乡长,再不说你可就有卖关子的嫌疑了。”林莫言呵呵笑着敲起了边鼓。
再不说可就真成了卖关子了,郝立春咧嘴一笑,抽了一口烟把香烟放到了烟灰缸里,这是他的习惯,说话的时手中如果有烟的时候总喜欢放到烟灰缸里,很多时候忘记了,一根好好的香烟就这么白白的烧掉了。
“薛书记,刚才林校长说了一个想法,他想要把学校的一部分围墙改造成商铺,如果这个项目真的实施的话,我们乡里倒是可以配合着学校的规划把集市迁移过去,还有乡里的五金厂不是也要重新建设么,咱们正好可以把新厂址也放到学校附近去,以后有什么项目咱们都集中在学校附近发展,这样的话咱们乡里就可以,以中学为中心建立起一片工商业区域来,如果形成了规模,那么对咱们乡的工商业发展都是有好处的。”郝立春还是把这个项目的首倡功劳送给了林莫言,而自己,不过是因势利导,顺着林莫言的思路展开而已,不过他也没有把学校建设商铺的具体操作办法说出来,那是学校的事情,他不能越俎代庖把林莫言的话都给抢了。
“好,好呀。”薛富贵使劲的一拍桌子,一脸的兴奋:“如此一来,咱们乡里也就有了咱们自己的开发区。不行不行,这样规模还是太小,咱们要把乡里的其他企业也都搬迁过去,看看各村的村办企业有什么发展势头好的,也把他们都搬过来,这样的话咱们这个开发区也就形成了规模,那么就可以向县里申请成立一个管委会,建立一套领导班子,那咱们乡的经济发展也赶上了时代的快车道。”
1993年正是全国开发区热潮正浓的时候,省地县各级政府纷纷成立开发区,有的县一下子就成立了两三个开发区,最低的级别也是副处级的。不过乡里办开发区的先例还没有过,这个开发区的行政级别算什么?薛富贵说了也不算,还得要请示县里。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开发区如果真的建立起来,这一个辉煌的政绩是抹不掉的,这个功劳自然要记在乡党委书记薛富贵的头上。
“啊?”听到薛富贵的话,郝立春吃惊的张大了嘴。那啥,俺只是想把集市迁过去,再把正准备选址重建的乡五金厂迁过去,让中学附近的经济相对繁荣一些,怎么这个话头到了薛书记的嘴里就成了成立一个开发区了,还要建立一套领导班子。还有,把乡里村里的企业都迁到你这个‘开发区’里,咱乡里的经济就可以赶上时代的快车道了?你这不是瞎折腾么?
看到郝立春吃惊的样子,薛富贵哈哈笑着拍了拍郝立春的肩膀:“老郝,你这个大局观还是不够啊,胆子小了一点。现在的形势是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开放,走出去引进来,把优势资源整合到一起集中发展,只要这样我们才可以快速的把经济发展起来。”
郝建平不屑地撇了撇嘴,薛富贵这是断章取义的解读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倒也为自己的好大喜功找到了理论依据。
此时自然没有人注意到郝建平这个小屁孩的表情,薛富贵已经沉浸在未来大洼乡一片经济繁荣的美好构想之中。
“老郝,我这手头正好还有一个项目,我正想过来跟你碰一下,如今乡里有了这个开发区的构想,正好这个项目可以成为咱们招商引资的第一个成果,开门红呀。”薛富贵满面红光的笑着说道,言语之间已经把这个构想说成了乡里的构想,这哥想法就已经不再是郝立春一个人的想法了。
林莫言苦笑着摇了摇头,还真行,本来就是建几个商铺的小事儿,现在整出一个开发区来了。
郝建平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停下了手中的笔,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前世薛富贵就是用这个项目把老爸害得丢官免职,今生薛富贵又把这个项目搬了出来,不过今生的情形已经完全不同了,最少,薛富贵在说出这个项目的时候,还有林莫言这么一个重量级的旁听者在场,假如事态还如前生一般的发展,林莫言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站出来说句话。更重要的是,现在屋子里还多了郝建平这个已经完全清楚事态发展的重生者,他怎么还会让这个悲剧发生在老爸的身上?
现在摆在郝建平面前的选择有很多。他既可以想方设法搅黄了薛富贵的这个项目,也可以让这个项目按照前世的轨道运行下去,不过事发之后首当其冲承担责任的人必定不会再是自己的老爸。
看得出来,薛富贵的出发点主要也是为了自己的政绩考虑的,引进一个项目,项目做好了,这个功劳自然会记在他这个乡党委书记的头上。
“哦?什么项目?”听到薛富贵说有项目,郝立春来了兴趣。他本是主管工商业的副乡长,引进项目正是他份内的工作。
郝建平的耳朵也立了起来,心存着一丝幻想。前世大洼乡这个开发区的构想是没有的,也许薛富贵也放弃了前生那个贻害一方的项目呢。
“呵呵,是一个农药厂的项目。投资方是坎城的一个大老板,这个项目他准备投资五十万呢。咱们乡是一个农业乡,如果引进这个项目,满足咱们自己的需要是绰绰有余的,根据那位老板说,如果运转走上正轨的话,他的这个农药厂每年就可以为咱们提供十来万的税收,这可是一个大项目呀。”薛富贵得意洋洋的说道。
五十万的投资,对于1993年的一个乡来说,确实是一个大项目。
郝建平露出了一丝讥笑,该来的还是来了。
五十万投资一个农药厂,规模如何可想而知了,那些环保设备根本就连想都不要想,这种规模的农药厂不出事故才是怪事儿呢。
在前世,这个农药厂就建立在大洼乡废弃的小学原址之内,那里是大洼乡唯一的人口密集区,长期的农药污染祸害了居住在小学附近的上百名村民,直到一名孕妇毒发身亡之后这件事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县里追查下来,郝立春首当其冲承担了主要责任,直接被开除了公职。
“农药厂?五十万?”郝立春心中一动,五十万的投资确实让人心动,可是农药厂这个名字也引发了他的警惕。
“呵呵,老郝,放心,这个厂的手续都是健全的,啥也不缺,缺的就是一个合适的办厂地点。”薛富贵哈哈笑道。
那时节的人们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手续健全,那就代表着是合法的。郝立春也不例外。
郝立春也笑了起来:“既然手续健全那就好办了,乡里的小学不是刚搬了新校址么,原先的学校也够宽敞,把农药厂放在那儿不就得了么。”
薛富贵哈哈的笑了起来,伸手拍了拍郝立春的大腿:“老郝,咱们两个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我也是这个意思,老学校闲着也是闲着,正好办这个厂。不过这一回咱们既然打算成立这个开发区,那么回头咱们跟那个大老板接触一下,把这个农药厂也建到咱们的开发区里去,呵呵…,大好事儿呀。”
郝建平的嘴巴张了几张,终于还是微微一笑闭上了嘴,大人谈事儿,哪儿轮得到他一个小屁孩插嘴?
事情运行的轨道既然已经改变了,那么就让它按照新的轨道向前走吧,也许一直走下去,也未必不能成为一件好事儿。
第六章母系社会
十四岁的小屁孩正处于萌动期,不是说那种青春上的萌动,按照郝建平的心理年龄来说,早就已经过了心理萌动的年龄。
十四岁,家里已经给了孩子一定的自由,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小圈子。当然,孩子之间的那种小圈子在大人的眼中也就是一些玩伴而已。在大人的眼中,十四岁的孩子正处于从孩子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行动上也相对是自由的。
郝建平的心里有自己的打算,一个点子拿出来,完全是为人民服务,他才不会做那种傻事儿。
“妈,我要去看看爷爷。”郝建平拿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郝建平的爷爷奶奶还健在,依旧生活在老家郝家窝村。郝立春兄弟两个,郝立春行小,上面还有一个大哥,在家里务农,郝建平的爷爷奶奶就是跟郝立春的大哥生活。
今天是星期六,一般情况下郝馨都会带着郝建平回老家去住一天的。
可是今天郝馨却露出了为难的表情,她犹豫了一下对着姚翠兰说道:“妈,今天小娟过生日,我说好了要过去她家玩的。”
说着话,郝馨转向了郝建平:“建平,要不下个礼拜再回爷爷那儿吧,下个礼拜,姐带你回去。”
姚翠兰还没有说话,郝建平已经大度的一挥手:“没事儿,姐你去忙好了,我自己回去就行,不就十几里路么。”
十几里路在郝建平的眼中还真不是什么多远的路程,却把姚翠兰和郝馨吓了一跳。
“啥?你自己回去?”
在她们的眼中,郝建平还只是一个孩子,回老家也只是为了和大伯家的哥哥到河里去摸鱼而已。
“我都十四岁了呀。”郝建平郁闷的说道,老妈和姐姐眼中那种吃惊的眼神他是看得出来的。
姚翠兰咯咯的笑了起来:“是呀,我们建平已经长大了呀,不过,这个礼拜还是不要回去了,妈给你做红烧肉吃,等到下个礼拜跟姐姐一起回去好不好?”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姚翠兰拿出了吃红烧肉的杀手锏。她知道自己的宝贝儿子可是一个肉食动物,听说有肉吃,就算外面天塌了他也不会挪动一步。
郝馨也咯咯的笑了起来,捉狭的冲着郝建平挤了挤眼。
怎么样?是在家吃肉还是回老家去摸鱼,你自己看着办吧。
油油腻腻的红烧肉对刚刚穿越回来的郝建平已经没有了吸引力,人回来了,他的味觉器官可是还停留在十五年后,那个年代吃肉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岂会为一顿肉折腰。不过,再过一段时间如何可就不知道了。
“你们自己吃吧,我回去了,有事儿。”郝建平小大人般的摆了摆手,转身向门外走去。
“啊?!”娘俩吃了一惊,红烧肉都吸引不住他了,还有事儿,小屁孩有啥事儿了?
“你等等,作业写完了没?”郝馨又拿出了另一根杀手锏。
“昨天晚上就全写完了。”郝建平郁闷的说道。
作业呀作业,坑爹的作业,昨天晚上我可是写到了十一点多。abcdefg、1234567,如果被人知道自己重生回来撅着屁股写作业,那些重生的人恐怕都会吐血而亡吧。
人家重生回来不是成为世界首富就是成为官场巨擘,就算是开基立业也不夸张,最次的也得是一代枭雄,笑傲江湖。醉卧万花丛,坐拥百万金。而自己,竟然撅着屁股趴在小桌子上写了大半夜的作业,流鼻血呀。
“检查。”郝馨叉着腰拦在了门前。
按照以往的惯例,她绝不会相信弟弟会在一夜之间把作业全都写完了。
郝建平郁闷得几乎要哭了,瞪着眼睛看着郝馨从他的书包里掏出作业本一字一行的检查他的作业,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成了吧,相信了吧?可不可以放我走了?”在郝馨翻完了最后一页,郝建平才可怜巴巴的开口问道。
一直生活在一个强权的母系社会之中,如果他今天不是真的有事儿,他还真想就这样留在家中重温这种久别的温馨,哪怕是被老姐拉去给小娟过生日他也愿意。
“真写完了?”姚翠兰望着郝馨问道。
郝馨无奈的点了点头,不可置信的看着郝建平。弟弟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乖了,作业不仅写完了,连她这个高材生都没有从他的作业中找出一点毛病来,一点错都没有,连字都写得工工整整,只是那笔走龙蛇的字迹让她怀疑这是不是弟弟亲笔写出来的。从那字迹中她看到了几分自信、几分张扬,如果不是她亲眼看着弟弟趴在小桌子上写的,她是绝对不会相信这份作业是弟弟写出来的。
姚翠兰笑了,儿子真长大了。
“回去吧,骑我的自行车,明天别太晚回来。”
十几里路,她倒是不担心儿子的安全,那时节,车祸还只是在电视新闻上看到,现实中遇到的少之又少。而且从大洼到郝家窝的那条路又比较偏僻,走一路也不一定会遇到一辆汽车,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哎”,郝建平欢天喜地的应了一声,从屋里蹦了出去。
郝馨从屋子里追了出来,偷偷的塞到他手里一块钱:“拿着,路上口渴了买根冰棍吃。”
钱是郝馨从自己的伙食费里省出来的,那时节,在学校食堂里吃一天也就是几毛钱的事儿,馒头一毛钱一个,打份素菜的一毛,肉菜才两毛钱,郝馨为了保持身材是很少吃肉菜的,所以也就有了一些闲钱,不过这些闲钱大多数也都塞到了郝建平的嘴里了。
那年代,冰棍才两毛钱一根,奶油的也不过是五毛钱而已,一块钱可以买上一大堆猪头肉吃个够了。
“谢谢姐。”郝建平毫不客气的把一块钱塞进了自己的裤兜,推上姚翠兰的二六型自行车走出了院子。
第二次从郝建平的嘴里听到了谢谢,郝馨感动得一塌糊涂。
郝建平迫不及待的要赶回郝家窝去,决不是去为了重温对老家的眷恋,更不是为了去和大伯家的哥哥到河里去摸鱼。
昨天老爸和薛富贵、林莫言三个人的一席夜话,已经让郝建平的头脑慢慢清晰了起来。
既然回到了这个年代,那么自己就得适应这个年代。适应这个年代,肯定不会是随遇而安,而是要抓住这个年代赋予自己的机遇。他脑子里的大事千千万,香港回归、加入世贸、九一一事件、伊拉克战争、北京奥运会?那离他的生活太远太远,他根本就够不着,也不想去够。他只知道他能摸得到的商机就已经足够他享用一生的了,比现代人多了未来十五年的阅历,他就是先知。
先知是什么?先知代表的就是无穷无尽的机遇,代表的就是自己已经坐拥了无尽的财富,如果他愿意的话,成为世界首富也不是不可能。
有钱才是硬道理,当一个人有钱到了一种地步,就算是米国总统见到你也会点头哈腰,远远的跟你摆手喊‘哈喽’。
郝建平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要走到财富的顶端,让绝大多数的人仰视自己,而这第一步,就是从今天开始。
十几里路,半个多小时也就到了。
郝家窝还是他记忆中的郝家窝,十几年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在郝建平的印象中,十几年后的郝家窝只是比现在多出了一些瓦房而已。
“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
“只生一个好,男女都是宝”
村口土墙上的计生宣传标语又把郝建平拉回了这个年代,村口的小卖店也时髦的放了一个大音箱在门口,音箱里正扯着脖子的吼“让我一次爱个够,给你我所有……”,小卖店的门口坐着几个年轻人正在可劲的甩着扑克,耳朵上夹满了香烟,嘴里也在跟着吼‘给你我所有’,另一旁的大树荫下聚着四五个老人,正在喷云吐雾的摆着龙门阵。
这就是我的家,我生活了十几年的老家。
“平娃子回来啦,你爸他还好吧?”蹲在村口抽旱烟的老人堆里有人在招呼骑车的郝建平。
郝建平的父亲郝立春在村里的威望还是非常高的,他也是郝家窝村里走出来的最大的一个大官,就算是郝立春被免职回到郝家窝之后,他在村里说话还是非常有分量的。村里有一些解决不了的事儿都会来找他,听一下他的意见。毕竟,他是做过副乡长的人,见过大世面。
郝建平急忙跳下车,十几年的时光荏苒,再加上他初中毕业之后就外出打工不经常回来,对这些老人他已经有很多叫不上称呼来了。
“七爷好,你老人家在这儿歇着呢。”郝建平鞠躬问好,跟他打招呼的这个老人他恰恰还有印象,是同族中辈份比较高的一位长者。
七爷呵呵的笑了起来:“平娃子也识得礼数了,不愧是乡长家的娃子,有教养,快回家吧,你爷爷刚从地里回去,在家呢。”
一众老人都善意的冲着郝建平笑了起来。
郝建平依次点头为礼,推着自行车走进了村子。
第七章小鬼当家(一)
十五年,如果是城市,早就已经变得似是而非了,可是对于郝家窝这个偏远的乡村来说,岁月只是掩着耳朵悄悄走过,除了沧桑之外啥都没有留下。
一个人这一生也许会忘记很多东西,可是他绝不会忘记回家的路。
前生,郝建平的老爸被免职之后,余生就是在郝家窝度过的,郝建平的童年也是在这里度过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已经清晰的印进了他的脑子里。
郝建平轻车熟路的来到爷爷家的院子前,人还没进院已经扯着脖子喊了起来:“爷、奶,我回来啦。”
前世爷爷奶奶已经相继过世了,而今天自己重生了回来,还可以见到早就已经天人相隔的爷爷奶奶,郝建平的心中有一些迫切。
算起来,爷爷郝万山的年龄还不算大,现在也就是六十五岁,身体还硬朗着呢,爷爷奶奶的离世也跟郝立春免职有着莫大的关系。郝立春是全家人的骄傲,老郝家几辈子都是农民,郝立春是第一个走出农门光宗耀祖的人,可是自从郝立春被就地免职之后,老郝家就被愁云惨雾所笼罩,就连逢年过节家里都听不到多少笑声,在这样的环境下,老人心情的压抑也是可想而知的。
爷爷可是正牌的老革命,解放前在平津战役时参加的革命,跟着四野一直打到了大西南,全国解放之后爷爷才复原回到了郝家窝,一直在村委会里担任一个不大不小的干部。
在村里,老郝家可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老子是村干部,儿子是乡干部,在村里人的眼中看来,这可都是大领导,村里人有个大事小情的也都喜欢到老郝家来讨个主意,人家一家有两个大干部不是么,见多识广,怎么也比咱这些土生土长的泥腿子拿出来的主意端正。
此时郝万山正蹲在院子里戴着老花镜摆弄两只猪蹄子,听到郝建平远远的叫声就已经呵呵的笑了起来。
“小兔崽子,你闻着猪蹄子的香味跑回来的吧?”郝万山呵呵笑着看着稀里哗啦推着自行车跑进院的郝建平,目光向郝建平的身后看去,微微的有些失望。
“建平回来啦,你爸你妈他们怎么没回来,小馨呢,小馨怎么也没回来?”奶奶在围裙上擦着手,乐呵呵的从堂屋里迎了出来。
老头子天不亮跑到集市上买回来两只猪蹄子,满指望着儿子媳妇一家都会回来,没想到就跑回来一个最小的。
郝建平嘿嘿笑着把自行车支在了墙根下,提起挂在车把上的篮子呲牙咧嘴的迎上了奶奶:“奶,乡里今天要开会研究大事儿,我爸回不来了。我妈要给我爸做饭,我姐有个同学过生日,今天就我自己一个人回来的。奶,这是我妈给你带的鸡,都杀好了,累死我啦。”
奶奶笑得额头上的抬头纹都展开了,她伸手接过篮子,抬起手来使劲揉了揉郝建平的脑袋:“娃都长大了,一个人都能回来看奶奶了。”
郝建平可是老太太的命根子,从小的时候就是跟着奶奶滚一个被窝长大的,至于儿子儿媳回来不回来她到是不太在意,只要郝建平回来她就已经够开心了。
“乡里开会是大事儿,不能耽搁了。小兔崽子,到后院叫你大伯一家中午过来吃饭。”郝万山从老花镜上沿撩起了眼皮笑呵呵地说道。村干部也是党员干部,组织原则性还是蛮强的。
“唉”,正扎在奶奶怀里腻歪的郝建平痛痛快快的应了一声,他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大伯商量事儿,他一个小屁孩,有很多事情出头不太方便。
爷爷家和大伯家住前后院,都是北方那种标准的红砖瓦房,三间正屋,中间一间堂屋,左右两间正房,富裕的人家还会在院子里加盖东西厢房,一家几口人住着还是蛮宽敞的,院子大的还可以在院子里种些瓜果蔬菜,就跟郝建平爷爷住的那个院子一般,种的那些辣椒黄瓜西红柿一个夏季都吃不完。
绕过院墙,郝建平拎着两条大前门进到了大伯的院子里。
“婶,大伯在家不?”
郝建平的大婶正在院子里摆弄老玉米,闻声抬起头来。
“建平回来啦,你爸你妈回来了没?”大婶热情地招呼着郝建平,郝建平虽然是小孩子,在家里可是得宠的很,谁要是敢给郝建平摆脸子,前院的老太太就敢跟你拉脸子。
“婶,他们没回来,就我一个人回来的。爷让你们中午别做饭了,过去吃。婶,我大伯呢?”
“在屋呢,你建军哥也在呢,快去吧。”大婶笑呵呵的让着郝建平进屋,眼角已经瞥见了郝建平手里拎着的两条大前门。
郝建平大伯平时抽旱烟,不是不喜欢抽烟卷,是舍不得抽。郝立春经常会给他捎两条大前门回来,几块钱一条那种。
屋子里,郝建平的堂哥郝建军正撅着屁股砰砰砰的拍桌子上的一台十二寸黑白电视机,这种电视机在八十年代末曾经横行一时,在现在的郝建平眼中看来就已经成了老古董了。
“呵呵,哥,还敲那个破东西呢,干脆换台新的得了,现在人家都已经看带色的了。”郝建平踏进门先笑了起来。
郝家家庭关系处的好,郝建平跟大伯家的郝建军都是直接称呼哥的。
“那成呀,等你们家换十八寸的了,把你们家那台十四寸的淘汰给我们家。”郝建军笑着说道,郝建平一进院在屋里就已经都听到了。
郝建军比郝建平年长三岁,小哥俩从小就已经闹惯了。
郝建平乐呵呵的把两条大前门放在了大伯面前的炕桌上,自己也不客气的一屁股坐到了炕上,伸手抢过大伯手中正抽得叭叭作响的旱烟袋,在炕沿上磕了两下熄灭了。
“大伯,别老抽这个了,嘴苦心辣不好抽,还是抽这个吧。”说着话,郝建平笑嘻嘻的撕开一条大前门,抽出一根来递给正瞪着他的大伯。
大伯叫郝立国,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也下海去扑腾了一气,凑了一些钱到县城里开了一家小饭店,不死不活的做了一年多也没挣着啥钱,到最后还是关门大吉,到现在当年开饭店跟郝立春借的钱还没有还上。
“告诉你爸,下回别给我带这个了,抽不惯。”郝立国惬意的抽了一口大前门,嘴里却说出了相反的话。
郝建平嘿嘿的笑了起来,又把烟甩给了郝建军一根,自己吞了一口口水,讪讪的把烟放到了桌子上。
坑爹的年龄呀,看来自己想要光明正大的抽烟还需要好几年的时光,像建军哥,才比自己大三岁,现在就已经敢当着老爷子的面喷云吐雾了。
“爸,你要是抽不惯,这一回二叔给的这两条烟就给我得了。”郝建军终于放弃了摆弄那台电视机,挤在郝建平身边坐了下来。
郝立国瞪了一眼儿子,望着郝建平问道:“你爸没回来?”
其实刚才郝建平在院里说的话郝立国已经听到了,不过礼节上当有此一问。
郝建平一笑:“大伯,乡里开会,我爸回不来。大伯,咱先不说这个了,您不是在县上开过饭店么,我记得您原先还跟着建筑队干过,您能不能拉起一个建筑队来,现在乡里有一些工程要搞,如果您能拉起个建筑队来,这些活倒是可以接下来一些,应该能赚不少钱。”
郝立国愣了一下,神情也变得严肃了起来:“是你爸让你跟我说的?”
郝建平一阵郁闷,这啥,年龄小了干啥也干不成,一说点啥正事儿别人总是往家里的大人头上牵。
不过现在如果顶着老爸的这个名头,有些事儿干起来倒也是简单了一些。
郝建平挠了挠头,一本正经的说道:“大伯,这件事儿到了啥时候也不能说是我爸说的,这是原则问题,容易出事儿的。他是副乡长,还管着这一块,盯着他的人多。您就是干起来了跟我爸也甭提这件事儿,他该关照您的地方自然会关照您,最重要的不是我老爸的关系,是您拉起来的这个队干的活要地道,那样别人说啥也不会牵扯到我爸头上。”
郝建平煞有介事的一番话把郝立国和郝建军都说愣了,郝立国诧异的望着郝建平,怎么原先一直没有看出来自己这个侄子说话还一套一套的呢?也是,这个孩子要是连传话都传不利索,自己的兄弟怎么可能把这么重要的事儿交给他办呢。
郝立国抽了一口烟,望着郝建平问道:“你爸还让你跟我说什么了?”
郝立国现在已经认定郝建平刚才说的这番话是郝立春嘱托他传过来的了。
上阵亲兄弟,打虎父子兵,有赚钱的事儿第一个要考虑的当然是自己的家里人。
郝建平嘿嘿一笑,伸手抓起桌上的几颗花生剥好扔进了嘴里,反正是已经误会了,将错就错,如果自己跟大伯说这个主意是自己想的,估计就算自己说得天花乱坠大伯也不会往耳朵里入一分的。
“那啥,大伯,你把队伍拉起来之后啥也别跟我爸说,就当我爸不知道这些事儿,有啥事儿你就找我就行,我会告诉你该怎么整的。”
看到郝立国又立起来的眼睛,郝建平急忙掩饰自己的口误:“不是不是,我会传达给我爸,我爸会告诉你该怎么整的。”
郝立国愣愣的望了郝建平半天,又低头抽起了闷烟。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儿。拉起一竿子人来做建筑活他倒是不怵头,现在谁都想整几个闲钱,杆子立起来人好找,可是这个杆子立起来,那就要给人家开工资,如果活跟不上,拉起来的这帮人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散了。不仅如此,这里还涉及到很多的事情,活有了,结款不及时怎么办?那就要掏自己的荷包先把材料钱、工钱给垫上,这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他到现在为止欠郝立春的五千块钱还没还上呢。
看着郝立国低头抽起了闷烟,郝建军可坐不住了:“爸,二叔这是给咱们指了一条财路呀,趁着二叔现在还在任上,我看这个事儿干得过。”
谁都知道朝里有人好做事儿,郝建军虽然今年只有十七岁,学习不咋滴,初中毕业就下来务农了,可是他的脑子并不笨,很多弯弯绕甚至比大人都拎得清。
第八章小鬼当家(二)
“你闭嘴,小孩子哄哄的懂什么。”郝立国瞪眼喝住了儿子。
自己的兄弟让自己拉起这么一个建筑队来,好事儿是好事儿,可是这钱怎么分?亲兄弟明算账,有些话还是要说在前头的好。
可是眼前坐着的是郝建平,郝立国还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张这个嘴。他可不相信眼前这个娃娃能够当得了自己兄弟的家。
看到郝立国的踌躇,郝建平又是一笑,往自己的嘴里扔了一粒花生米,嚼着说道:“大伯,拉起这个建筑队来花不了啥钱,就是置办一些平常用的东西,像小推车啥的家里有的东西都可以用上,暂时没有必要置办。至于工钱啥的你不用担心,干完一个活就可以拿到一份钱,差不了。”
拉起这个建筑队,赚得就是一个辛苦钱。至于拿下多少活郝建平多少还是有一些把握的,至少学校那一块他可以跟林莫言要一些过来,甚至是全部。老头要是敢不给他活,他就敢拿脑袋把老头顶一个四脚朝天。
老头,做事儿要仁义,给你出了这么一个好主意,实惠一点都不漏给我,还有没有天理了。
只要能按时结款这件事儿就好办了。
郝立国抬起了头,望着郝建平问道:“你爸还说啥了?”
郝建平看着大伯那期期艾艾的样子,小眼睛咕噜噜一转,已经想明白了问题的所在。
他可不是一个真正的十四岁的小屁孩,他的心里年龄已经有二十九岁了,而且还比现代人早知道了未来十五年社会发展的趋势,眼前的郝建军在他眼中反而成了一个小屁孩。
既然大伯已经认定自己是老爸派过来的了,那干脆就将错就错好了,到时候露陷了再想办法弥补好了,也没啥大不了的。
“那个…咳咳,我爸说了,大家都是亲兄弟,有啥帐还是摆在明面上的好。是这么一个意思,活以后您不用担心,保证接的上趟,关于分红么,您看这样好不好,刨去所有的费用,有红利了咱们四六分账。”
说这个话的时候郝建平微微的有些脸红,这个建筑队如果真的拉起来了,投资的是大伯,干活的是大伯,管理的也是大伯,而自己也就只是动动嘴揽点活,就这样从里面拿走百分之四十的红利是有些过份了。
郝立国舒出了一口大气,狠狠地抽了一口烟嘿嘿的笑了起来:“成,我看是行。队伍好拉,现在村里闲人有的是,就是干活的事儿,赚的就是一个工夫钱。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立春拿六成,我拿四成,明天我就去找人,啥时候活下来了让你老爸只应一声就行。”
“啊?”郝建平剧烈的咳嗽了起来。自己本来打算拿四成都还有点不好意思呢,大伯一张嘴反倒是自己拿六成了。
正端着一簸箕花生进来给郝建平吃的大婶看到郝建平憋得面红耳赤,她急忙把簸箕放到了炕桌上,使劲的拍打着郝建平的后背,连搓带揉:“建平这是咋滴啦,你喝口水。”
郝建平急忙把手中还没有剥完的花生放到了炕桌上,接过大婶递过来的水杯咕咚咕咚灌了一气儿,好容易才把喘息调匀了。
“那啥,大伯,你领会错了,我刚才那意思是你六我四,你怎么给倒过来了。”郝建平的眼泪都给呛出来了,他也不顾斯文,抬起袖子抹着自己的眼角。
“啥六呀四呀的。”大婶不解的接过郝建平手中的空水杯,放回到了郝立国面前。
“老娘们瞎跟着掺合什么,做饭去。”大伯的男权思想还是非常严重的。
大婶哼了一声:“做啥饭,他爷爷说了中午过去吃。”
说罢,身子一扭走回院子摆弄老玉米去了。
看到大婶出去,大伯一本正经的说道:“那不成,拉起一个建筑队来花不了几个钱,家伙都是现成的,大火凑凑就够了,主要就是能有稳定可靠的活儿。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六四分账,你爸拿六,我拿四,活有多少咱干多少,干完了大伙回家也不耽搁种地。”
“不行不行,六四分账绝对不行……”
“让你爸自己来跟我说。”郝立春又开始瞪眼耍大伯的威风。
往外面推钱还有强迫的?
郝建平一阵无语。
“大伯,我爸要是能自己跟你说还用得着我来么?这可是会犯错误的。”郝建平摆出了一张苦瓜脸。
郝立春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看了一眼郝建军,沉声说道:“这件事儿跟谁也不能说,会耽误你二叔的前程,如果要是让我在外面听到一点风言风语,小心我敲断了你的腿。”
“干我啥事儿。”郝建军小声地嘀咕了一句,却也是一脸的兴奋。年轻的大小伙子,谁想窝在家里种一辈子地呀,这时如果成了,自己也可以跟着建筑队上工拿工资,整天跑跑颠颠的,想起来就美。
“大伯,要不这样吧。亲兄弟,暂时就五五分账,等以后万一要是做大了,咱就到时候再说,您看成不成?”
郝建平退了一步,其实也是进了一步。原本这件事儿他并不打算拿多大股份的,只是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他想要给大伯找个来钱的道,自己也顺道拿点小钱。在他的脑子里,来钱的道还( 重生之遍地黄金 http://www.xlawen.org/kan/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