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阅读
点小钱。在他的脑子里,来钱的道还有千千万,他缺的只是启动资金,只要给他少少的一点钱,他就可以慢慢的把这点钱折腾成一笔惊人的财富。而给大伯找了这么一个生意,拿点儿少少的介绍费应该还不过份吧?他那时说出拿四成的红利也是为了自己拿这笔钱找一个名正言顺的名目罢了,有了原始资金,他大可以把那四成股份还给大伯。都是一家人,谁拿着不是拿着。
郝立国皱着眉想了一下,轻轻的点了点头:“也行吧,暂时先这样。你爸没说乡里要干啥活么?”
对郝立春,郝立国是绝对信任的。他既然让自己拉个建筑队起来,那么必定是会有什么活。可是据他的了解他还真想不出乡里会有什么活要干。乡里的小学刚刚搬了新校址,这是一个大活,是县里的建筑公司干的,两栋三层的小楼,漂亮得很。最近只听说乡里五金厂要重建,这也是一个大活,可是这样的大活能轮得到他们这还没有成立的草台班子干么?不过郝立春既然让自己找人了,看起来他应该对拿下这个活来还是有几分把握的。也是,自己的兄弟可是乡里主管工商业的副乡长,就算是这个新建的五金厂不能全拿下来,盖个宿舍,垒个厨房,修个围墙这样的活自己的兄弟要是张嘴要,一般人还是要给他这个面子的。
盖宿舍垒厨房修围墙虽然是点杂活,可是有活干总比没活干要强得多。
在郝家窝,别说郝家窝,就是整个大洼乡、整个浮东县,人均耕地面积也只有175亩,说句不好听的话,地里那点活憋着泡尿都干完了,要不然人们也不会整天闲得甩扑克扯蛋逼了。
听到郝立国的问询,郝建平想了想开口说道:“大伯,这个话哪说哪了,乡里今天开会正在研究这件事儿,还没有确定下来。不过薛富贵和我老爸对这件事儿都挺重视的,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这件事儿最近几天应该就能定下来了。”
郝建平说得慎重,郝立国也忽略了郝建平对乡党委书记不敬的直呼其名,他又瞪了一眼郝建军,意思是告诫他不要向外胡咧咧。
乡里还没定下来的事儿,现在就传到自己耳朵里来了,如果不是自己兄弟在乡里当副乡长,自己岂能有这个荣幸?
郝立国更坚定了郝建平是郝立春派过来传话的这个‘事实’了。
“乡里准备在乡中学附近集中建设一些商铺和工厂,大面上的事儿还需要乡里研究,不过中学建设十几件商铺的事儿基本上已经有了眉目,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这个星期应该就能定下来了,所以大伯你组建建筑队的事儿还需要抓紧一点,到时候我介绍中学的林校长给你认识,这件事儿他说了算,跟乡里没有啥关系。”
郝建平不敢贸贸然地说出薛富贵那个开发区的计划。一个乡也建设开发区,这也有点太雷人了。这个牌子该怎么挂?浮东县大洼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那下面村里是不是也可以依样画瓢,挂出一个某某村高新产业园区的牌子来?
郝立国听到乡里有这么大的动作,他慎重的点了点头:“回去跟你爸说,误不了事儿,一会儿吃完饭我就去张罗人手,三两天拉起二三十人来还没有多大的问题。”
郝建平笑了笑,他跟林莫言商量的乡中学商铺的规划就是一些普通的平房,建设这种民宅不需要建筑队具备什么资质,随便拉起一支队伍,有几个行家里手就可以支撑起来,也就是因为这样,郝建平才敢鼓捣大伯牵头搞这么一个建筑队。如果林莫言要是想把乡中学的那一溜围墙建成二层的商住楼,他倒还真不敢胡乱动这个脑筋。
后世听多了豆腐渣工程,他可不想自己重生回来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为自己的家乡建设了一拉溜的豆腐渣,这个骂名他可承担不起。
第九章小鬼当家(三)
两只带着一大块肘子的猪蹄炖得烂烂的,还没有端上桌,仅是那溢出的香味就已经把郝建平的馋虫都勾出来了。
奶奶咧着已经掉了两颗牙的嘴巴,乐呵呵的把一大块肥得流油的肘子放在了郝建平面前的碗里,她最爱看的就是自己这个宝贝孙子大口吃肉,看着孙子顺着嘴角往下流的油汁,那种感觉比把肉吃到自己嘴里还要舒畅。
啥叫幸福?日子过得富足了,儿孙们狼吞虎咽的吃着自己亲手做出来的饭菜,那还不是幸福么?
奶奶意识里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郝建平已经跟大伯说过了,关于建筑队的事儿暂时先不要跟爷爷说,等都有了眉目再说不迟。郝立国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八字还没有一撇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在老爷子面前提起的,再者说了,这件事儿也跟兄弟有着莫大的关联,如果出了什么差池,恐怕也会影响到兄弟的仕途,他早就已经在心里拿定了主意,无论谁来问,这个建筑队也是坚决跟自己的兄弟无关的。
相比起来,郝建军就没有那么沉得住气了,坐在那儿抓耳挠腮的,连吃猪蹄子的时候也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一般,三口两口就塞到了肚子里面。
看着郝建军,郝建平暗暗好笑,其实这件事儿就算是说出来,只要不跟老爸牵扯上什么干系,爷爷也是不会横加干涉的,当初大伯到县城去开饭店的时候,老爷子还赞助了他两千块钱呢。
老头原则性强,如果知道两个儿子串通好了‘以权谋私’,必定会大发雷霆,就算郝立春现在是副乡长之尊,也得乖乖的站在老爷子面前低头领骂。如果老爷子要是知道这一切都是郝建平假传圣旨,估计他可怜的小屁股就有变成八瓣的危险。
郝建平看着郝建军的样子,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儿,他急忙艰难的咽下了嘴里的一大块肥肉,伸手抹了抹嘴,冲着郝建军问道:“哥,现在你的那本集邮册还在不?”
郝建军上学的时候喜欢过一段时间的集邮,不过他没有啥常性,一本集邮册还没有集满就不集了。
在前世,集邮曾经是郝建军心中永远的痛。
那还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学生中曾经掀起过一段时间的集邮热,当时郝立国在县城开饭店,郝建军也跟着在县城的小学里上学,当然,那时候是没有借读费一说的,找找关系,请吃顿饭,办个转学手续就可以了。
一来二去,郝建军也迷上了集邮,同学们之间有重复的邮票就相互交换,也有的愿意花个三毛两毛的买别人的邮票,给饭票也行。
鬼使神差的,郝建军竟然用两块钱加一块钱饭票换了一套共三张大龙邮票,那时人们对集邮还是有些认识的,也有不少人知道大龙邮票肯定会很值钱,但是到底值多少钱谁也说不清楚。毕竟在八十年代信息的流通还不是那么顺畅,一般家庭还都是靠收音机做主要的信息来源,有电视机的人家少之又少,再者说,那时的电视上也很少演什么集邮知识之类的节目,就算是有也是一带而过,只有那些真正有兴趣的人才会留意到。
而那时郝建军在学校里可是小富翁,大伯在县城开饭店,他的口袋里一块两块的钞票也从来没断过,知道他喜欢集邮,有不少学生翻箱倒柜得把家里的邮票找出来卖给他,有好多根本就是没有用过的。
买下那套大龙邮票,郝建军很是珍惜了一段时间,还曾经拿给集邮册给郝建平显摆了一番。不过那时的郝建平也是一个嫩鸟,看着图案简单跟刻章一般的大龙邮票还不如那些花花绿绿的风景邮票好看,害得郝建军对牛弹琴了半天。
到后来,大伯的饭店关门了,一家人又回到了郝家窝,在农村摆弄那些邮票的人少之又少,没有人交流,郝建军的兴趣也就淡了。
最坑爹的是,郝建军竟然把那本集邮册跟一些破书烂本一起卖给了收破烂的,到了十几年后,郝建军每每想起这件事而来还要捶足顿胸好长时间。
钱呐,那可都是钱呐。
他那三张大龙邮票都是原胶无贴试版样票,品相也是上品,同样的邮票单张拍卖价曾经达到过十二万元,成套的更是一个天价,而郝建军竟然把那一套邮票当成废纸给卖掉了。
“可能还有吧,你问这干啥?你要是要你就拿走,没意思。”郝建军微微想了一下说道,他确实是想不起来那本集邮册还在不在了。
郝建平呵呵的笑了起来,我现在要是给你拿走了,十几年之后你还不得天天在我耳朵边上嗡嗡呀,我可受不了你。
赚钱的办法有的是,郝建平可不想巧取豪夺坑了郝建军这一套邮票,现在说出来,只是想要提醒一下郝建军,省得到以后他自己又喝着闷酒自己捶胸口。
“一会儿带我去找找,我还有些话跟你说。”郝建平小大人似地说道,那口气甚至有点居高临下。
郝建平可不敢当着爷爷的面说那套邮票以后会卖大价钱,老爷子可是最讨厌人张嘴闭嘴提钱的了,说那样的人没有大出息。
“哎”,郝建军应了一声,推开饭碗坐到了一旁,他的脑子里还都是跟着老爸即将成立的建筑队做小工的事情呢。
饭后,爷几个陪着爷爷奶奶说了一会儿闲话,郝建平叫着郝建军回到了后院大伯的家里。
郝建军自己住间房子,屋子里还不算乱,箱子柜子倒是摆了不少,都是大伯大婶陈年积攒下来舍不得扔的东西,墙角甚至还堆了一堆开饭店时添置的锅碗瓢盆,其实好些东西也许这一辈子也不会想起来用了,不过老辈人就是这么一个习惯,扔了就是败家,堆在墙角就是勤俭持家。
小哥俩翻箱倒柜的把屋子里搞成了垃圾堆,大伯出去找人说建筑队的事儿了,大婶没事儿干,凑到邻居家打一两毛的小麻将去了,家里,两个半大小子也就反了天,可着劲的折腾吧。
“哥,这些像章啥的别到处乱扔,你腾一个箱子出来,把这些东西都放到里面去。”
郝建平坐在炕上,正在用手中的一块破布擦拭被郝建军扔出来的几个主席像章,还有一个竟然是烧饼大白陶瓷的。
郝建平对古董并没有什么研究,前世今生都没有,不过超前十五年的阅历告诉他,这些东西到了若干年之后将会身价倍增,有一些稀有级别的甚至都可以卖到一个天价。
“要那破玩意干什么,谁家划拉划拉箱子底不能翻出一大堆来。”郝建军不屑的说道。
“如果要是倒退二十年,你刚才这一句话可就够上枪毙的罪了。”郝建平呵呵的笑道,把一个木箱子里的烂书本全都倒了出来,小心翼翼的把几枚主席像章和一个半身主席像放了进去。
“哥,你看着谁们家有一些比较稀罕的老玩意,你可以想办法把它们都收集过来,花点钱也无所谓,这些东西留着,将来都会成了宝,就连老辈用的火刀火镰煤油灯打火机,还有大钱袁大头啥的,这些东西到了一定的年头之后都有收藏价值。”
大钱是北方的俚语,是指那些过去用的铜钱,在农村,好多小姑娘用一些非常珍惜的铜钱绑成毽子,在脚上踢来踢去,实在是让人扼腕。
“拉倒吧,谁们家没有几件破烂,你还真以为那是古董呢,要等着那些破烂值了钱,估计得等到我孙子的孙子那一辈,我这一辈是没有指望看到了。”郝建军不屑的说道,现在的人已经有了收藏的意识,知道老玩意都值点钱,不过这些老玩意的价值在他们的心中已经被无限贬值了。
人们的传统收藏意识还是停留在金银珠宝玛瑙翡翠名人字画上,至于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很少有人关注的,直到几年之后,村里有一户人家把一张已经坐散了架的花梨木太师椅卖了一千多块钱,人们这才意识到,原来财富就隐藏在自己的身边,殊不知那个二道贩子一转手又把那张椅子卖出了数倍的价钱。
郝建平笑了笑,他知道自己想要说服郝建军有些难度,他笑着说道:“那你就算是帮我收集好了,如果用钱的话我想办法拿给你,不过咱可说好了,到时候你可不能后悔。”
郝建平不是要占大哥的小便宜,他只有这样说,大哥才有可能真的把这件事儿重视起来,等到了若干年之后,他才会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
哪儿是啥先见之明呀,根本就是亲身经历,现在郝建平只得这样先忽悠住大哥,省得若干年后大哥又痛心疾首的懊悔好多年。
郝建军呵呵的一笑,看着郝建平把那些‘破烂’郑重其事的放进那个木箱子。这些东西要是真值了钱,那还不得等到一百年以后呀?得了,就当是哄着弟弟玩吧。
“行啊,以后我再看到啥破烂都给你捡回来。呵呵,三奶奶家还有一只喂猫的铜碗,要不要哪天我给你要过来?”郝建军开起了玩笑,‘嘭’的一声把一个硕大的纸箱扔在了地上,扬起灰尘一片。
“成啊,有这样的东西你就都给我收着,等到将来你就知道价值了。”郝建平笑着应道。铜碗,不用看也知道是一件古董了,至于值不值钱,以郝建平的鉴赏水平,只能知道那个东西用来装猫食绝对是白瞎了。
“啥东西呀,这么重。”郝建平捂着鼻子躲避着扬起的灰尘。这是从二十一世纪带回来的习惯,真正1993年的郝建平可没这么娇气,那时跟大哥在一起,哪天不是搞得跟个土猴似的。
“谁知道啥玩意。”郝建军呼呼喘着大气跳下了炕:“那啥,找完这一箱再找不着咱就先别找了,到河里去钓鱼洗澡。”
像这样的纸箱,郝建军睡觉的炕角还堆着四五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些纸箱里放的都是些什么东西了。
郝建军今年也不过是才十七岁,玩心还是挺大的。今天弟弟回来了,他更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陪着弟弟一起钓鱼洗澡去了。
郝建平笑着点了点头,老家屋后的这条河承载了他太多的童年记忆,他也想要重新找回自己这些少年时的记忆碎片。
第十章小鬼当家(四)
“我靠,哥,你还存了这么多的宝贝呀。”看到郝建军打开那个布满了灰尘的纸箱,郝建平忍不住惊呼了起来。
满满一箱的小人书。
郝建平可是知道小人书在未来的升值空间有多大,在他的记忆中,一套品相完好的《金台传》竟然拍出了二十一万的天价,特别是那些画坛巨匠亲手绘制的作品,有一些已经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比如说像陆俨少、贺友直、程十发、刘旦宅、刘继卣、丰子恺、罗工柳、古元、叶浅予、朱新昌等等这些著名画家,当年都曾经参与过连环画的绘画制作,贺友直大师绘制的《山乡巨变》被称为中国连环画史上里程碑式的巅峰之作,其线装四本一套的《山乡巨变》也曾拍卖出了数万元的高价,而且像这些作品,随着年代的久远,其收藏价值只会越来越高。
“快点快点,拿上来给我看看。”郝建平兴奋的伸直了自己像模像样盘起来的腿,连连向地上的郝建军招手。
“这也成了宝贝啦?那行,你赶紧拿走吧,里面差不多都是你的,前院咱爷家还有这么两箱呢,过年的时候咱爷差点都给你卖了,咱奶拦着没让卖,说万一哪一天你要看呢,这才都给留下来的……”郝建军唠唠叨叨的说着,艰难的把那个大纸箱抱到了炕上。
原来如此,郝建平记得自己小时候有不少小人书来着,等到后来小人书收藏热兴起的时候,他这些小人书全都不见了踪影,原来终于还是都被爷爷给卖了。
奶,你可是在无意之中为咱家挽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郝建平嘿嘿的笑了起来,小心翼翼的抖落掉小人书上的灰尘。
“哈哈……《欢迎毛主席》、《鲁班的故事》、《李时珍传》、《白毛女》哈哈哈哈…发了发了,我还不知道我小的时候原来这么有品味,原来收藏了这么多的名家名作,我靠,整套的《山乡巨变》,还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哈哈…连《铁道游击队》都有,偶滴个神,全套的《西游记》,还有《三国演义》,哈哈……”
郝建军傻眼了,看着炕上手舞足蹈的郝建平不知所措。弟这是咋了?傻了?
状似疯狂的郝建平已经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幸福冲击得晕晕乎乎的了,昨天才刚刚重生回来,好多事情他还没有捋顺,可是今天就突然摆到了他面前一座金山。
郝建平从小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看书向来是十分珍惜,从不在书本上乱写乱画,他的书也没有一个折角,都是用树叶纸片之类的东西做书签的,他的书看完了,基本上还跟新书一样,品相那绝对是一流的。
“建平,你没事儿吧?”郝建军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了,手也伸向了郝建平的额头。
这个弟弟今天可是太奇怪了,翻箱倒柜找什么破邮票,现在又一个人对着一堆破小人哈傻笑,他该不是中了啥魔障了吧?
“去去去,你才有事儿呢。”郝建平打开了郝建军的手,使劲的压抑着自己狂跳的小心脏。
低调…一定要低调…我他妈的低调不起来呀,这一箱小人书如果留到十几年后,没法再少了也可以换几百万块钱,何至于我苦逼呵呵的打了十几年的工,为了一个小破主管的职位还起早贪黑的努力表现,坑爹呀,坑死爹啦。
“找到了,在这呢。”郝建军一眼瞥见小人书箱子里的一本集邮册,他兴奋的一伸手把那本集邮册抽了出来。
不为别的,就为了翻箱倒柜找了这么长时间,兴奋一下也是值得的。
郝建平嘿嘿一笑。你那三张大龙票可还不如我这一箱小人书值钱呢,不过收到篮里都是菜,等回头这三张大龙票也可以卖十几二十万呢。
郝建军坐在炕沿上低头翻看着集邮册,弟弟这么兴奋要找到这本集邮册,怎么现在反倒是根本不太关心的样子了?这倒让他有些郁闷。
“哥,你说咱爷那儿还有这么两箱小人书?”
“有啊?你自己都不记得了?全是你的,从小到大你有了零花钱就买小人书,咱爷还说你有出息呢,每回逢年过节过生日你爸我爸咱爷都会送给你小人书,真不知道这破玩意有什么好看的。”郝建军郁闷的说道,从小到大,因为不爱看书他可没少被大人数落,而对比对象就是这个比他小三岁的弟弟。
不过说句实话,自己这个弟弟除了爱看这些闲书,学习也是不咋滴,功课面前算是一个中游水平,可是讲起这些连环画上的故事来,那可就成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百事通了。
“成了成了,把这些东西都收拾好,咱们去洗澡钓鱼。”郝建平扫了一眼郝建军期期艾艾拿给他看的那本集邮册,三张大龙票还在,还有一张红彤彤的猴票,他就随便的把那本集邮册也放进了自己收拾出来的木箱子里。
才一张猴票,要是整版的才值钱呢,一张,最多也就是卖几千块钱。
仿佛现在郝建平就已经成了坐在金山上的大富翁一般,对后世价值几千元一张的猴票也看不上眼了。
郝建平郑重其事的把那些小人书和郝建军口中的那些‘破烂’收拾好:“哥,这些东西你一定要保管好,还有咱爷那儿的两箱小人书,等回头你都搬过来放到一起。我可告诉你,这些东西你要是给我弄坏了我可跟你急。”
“行啊行啦,赶紧收拾好去钓鱼。”郝建军已经忙着收拾戳在墙角的两根鱼竿了。在他眼中,郝建平今天也不过是心血来潮想起来折腾这些东西,等哪天劲儿过去了也就完了,游泳钓鱼才是第一重任,弟弟哪回回家不是缠着自己带他去钓鱼游泳呀。
看到郝建军满不在乎的样子,郝建平知道自己的话他没有听进去。
这事儿急不来,等回头自己多敲打他几次就行了,实在不行就把这些宝贝搬到乡里去自己亲自保管,他倒是迫切的想看到等到大哥知道这些‘破烂’无限升值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了。
郝建平嘿嘿一笑,也不管郝建军是否着急了,他慎重地把自己整理好的一箱宝贝放到了炕尾,还找了一张白纸写了一个封条捏了几粒米饭把箱子封了起来,封条上只写了霸气凛人的三个大字:不许动。
到后来,郝建军躺在炕上无聊的时候,又在郝建平这张封条的后面加上了几个字:举起手来。他还为自己的恶搞抱着肚子在炕上滚了好半天。
大夏季的,下午太阳毒辣辣的,实在不是一个钓鱼的好时机。
不过不能钓鱼,不代表着不能游泳,不能摸鱼。
大伯家后面不远处就是一条河,叫做大清沟,是贯穿浮东县的一条河,也是十里八乡灌溉用的一条主要河流,据说一头通着水库,一头通着一条通往大海的大河,不过这两头郝建平都没有去过,太远了。
这个年代大清沟的水还是很清的,基本上没有被污染,村里自来水停水的时候,村里的人都会到大清沟里来担水,回家沉一沉就可以直接烧饭了。
小哥俩在一棵大柳树下支好了鱼竿,郝建军迫不及待的拉着郝建平就向不远处一个水闸那儿跑去。
那里是孩子们的聚集地,是孩子们夏季的天堂,每天从早到晚,几乎全村的小孩子们都汇聚在这里,括号,男孩子,远远看过去,一大片白花花的小屁股蛋,那视觉效果绝对比到了县里的大澡堂子还要震撼。
“我靠,集体裸奔呐。”郝建平呵呵笑着骂了一声。
郝建军已经三把两把扒光了自己的衣服,扑通一声跃进了河里,一个猛子扎出了老远,露出头来冲着岸上的郝建平连连摆着手:“建平,下来呀,凉快着呢。”
郝建平为难的左右看着,河里二十来个半大小子正在可劲的扑腾着,年龄最大的也就是十八九岁,最小的不过是十一二岁。
露天裸泳?
现在郝建平的身体虽然还只有十四岁,可是他的心理年龄却已经有二十九岁了,让他一个二十九岁的男人光天化日之下跟着一群小屁孩光着屁股在大太阳底下裸泳,这也有点太那个啥了。
“看啥呢,下来呀。”一块烂泥呼啸着飞了过来,‘啪’的一声落在正回头四处张望的郝建平脑袋上。
丫的,还挺准。
河里的孩子们叽叽嘎嘎的哄笑了起来,又有几块乱七八糟的乱泥冲着郝建平飞了过来。
一狠心一咬牙,郝建平猛地扒下了自己的裤子,看到了自己可怜兮兮的小鸟,郝建平忍不住哈哈的笑了起来。
丫的,我可不就是小孩子咋滴。
‘啪’,又一块烂泥呼啸着命中郝建平的小鸟。
“小崽子们,我来啦。”郝建平气势汹汹的冲着清澈的河水奔去。
既来之则安之,咱好不容易又重回了童年一次,如果不好好的享受一下那不是自己在虐待自己么。
第十一章小鬼当家(五)
郝建平噗通一声跳进了水里,向着哄叫着四散奔逃的小孩子们追去。
打水仗,是郝建平小的时候最爱玩的游戏之一,现在好不容易又重新回到了童年,如果不好好的放纵一下自己那不是亏了么。
郝建平的水性可不含糊,以前到省城去打工的时候,他还曾经在一个游泳场里做过一段时间的救生员,现在重生回来了,水性可没有留在未来。
一个猛子郝建平就潜到了郝建军的脚下,自己这个大哥可是始作俑者,第一个向自己丢烂泥的人就是他,报复的第一个对象自然也就非他莫属了。
郝建军正踩着水四处张望着寻找郝建平的影子,从郝建平下水的地方到郝建军这里有十来米的距离,他可不相信郝建平能一个猛子扎到他跟前来。
“哎呀”,一声惊呼,郝建军只觉得脚上一紧,一股强大的拉力拽着他的脚使劲向河底拖去,郝建军只来得及惊呼一声,就咕噜咕噜冒着水泡沉了下去。
郝建平猴爬树一般爬着郝建军的身体露出了水面,仰着头哈哈的笑了起来。眼前这群河里的半大小子在他眼中都是小屁孩,跟我斗,你们还嫩了一点。
“小兔崽子们,都给我滚上来,快点,要开闸放水了。”水闸上一个中年男人扯着脖子吼了起来。
上头打电话过来,上游水库下午四点要开闸放水,郝家窝水闸的管理员偷懒,早早的就已经把水闸打开了,然后跑回家睡了一个午觉,一觉睡醒了这才赶了过来,不过时间上也来得及,现在才不过三点半而已,只要把河里的这帮小兔崽子们轰上来他的工作基本上就算完成了。
管你放水不放水的,河里的孩子们可不管你那一套,已经下来了,不玩痛快了怎么可能爬上来。
水闸管理员一看孩子们不理他这一套,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哈腰从地上捡起了几个土坷垃向河里扔去。
他对怎么治这帮秃小子们早就已经轻车熟路了,扔坷垃,抱衣服,百试百灵。
“二蛋,给我滚上来,不然一会儿我去告诉你爸爸,让他给你做一顿红烧肉吃。”
屁股被棍子打红了,自然就成了红烧肉了。
“还有那个谁,大林,滚上来,不然一会儿把你衣服抱走。”水闸管理员开始一个个的点名。
孩子们嘻嘻哈哈的和管理员斗着嘴,他们也知道最后落败的人肯定是自己,现在不过是拖延一下时间而已,能多在水里耍一会儿就多耍一会儿,其实这就是他们的要求。
“哥,上去吧,要放水了。”郝建平推了一把刚刚从水里冒上来正一个劲咳嗽的郝建军。
“上去?门都没有,你灌了我好几口呢。”郝建军眼睛通红,眼泪横流,他张牙舞爪的向郝建平扑了过来。
郝建平呵呵一笑,一个猛子潜到了水里,滑溜得如同一只泥鳅一般从郝建军的手指缝里挣了出来,向着岸边潜了过去。
“我草,这个小子啥时候水性这么好了。”郝建军望着从岸边钻出来的郝建平,郁闷的骂了一声。
原先一直可是自己欺负这小子的,没想到今天却被这个小子给欺负了。
郝建平抖落着身上淋漓而下的水珠,三把两把蹬上了裤子,那啥,小鸟再小也是小鸟不是么,咱可是二十九岁的大男人了。
水闸管理员定睛看了一眼郝建平,呵呵笑着冲着他点了点头,转脸又冲着河里的孩子们喊了起来:“小兔崽子们,你们看看,人家乡长家的娃就是比你们懂事儿,赶紧滴,全都给我滚上来。建军,你再不上来看你爷爷回头怎么收拾你。”
郝建平笑着摇了摇头,起身去收拾不远处大柳树下的鱼竿,对于水闸管理员这样着了痕迹的马屁他根本就不感冒。
水闸后面连着一道百米长的过水涵洞,涵洞的另一端是一个扬水站,功能就是调整河道两头水位的,是河道上关键的水利枢纽设施。
郝建平还没有走到放着鱼竿的大柳树下,突然从涵洞里传来一阵寒冬腊月北风呼啸般的呜咽之声。
“不好。”水闸管理员匆忙之间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手腕上的手表,15:45分,距离开闸放水的时间还有十五分钟,可是涵洞里传来的这个声音分明是放水的声音,而且以他的经验,他知道这次放水的水势还非常大。
不是说四点么?不是说只放一米水么?
不过水闸管理员现在根本就已经过没有时间考虑这些事情了,自己偷了个懒,提前把水闸都摇起来了,按照以往的惯例,哪一回儿都是平平安安的,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祸事就找到头上来了。
“快上来…快上来…放水啦…”水闸管理员脸色变了,声音也变了,他拔脚向着河里奔去,河里还有二十来个孩子呢。
水闸管理员的脸色变了,郝建平的脸色同样也变了。他顾不上再去收劳什子鱼竿,也拔脚向着自己刚才上岸的河边跑去:“哥,快上来,放水啦。”
孩子们游泳的地方就在涵洞的出口处,这里有构建的石头堤坝,是孩子们游泳的首选之地。
河里的孩子们已经吓傻了,从涵洞口,他们已经可以看到涵洞里滚滚而来的水浪。
水猛如虎,这是古人对大水形象的形容。
浊浪涌出了涵洞,扑面向那些孩子们压去。
“快跑呀。”不知道谁一声惊呼,水面上浮着的那些小脑袋如同受惊的鸭子一般扑棱着向岸边冲去。
近水楼台的水闸管理员已经先一步冲到了水里,他慌乱的伸出手向那些惊惶游过来的孩子们抓去,也不管抓住的是什么地方,揪起来就向身后的岸边扔去,嘴里发出的声音已经完全变了音:“快上去…快上去…往上面跑…”
二十几个孩子,在瞬间就已经被大水淹没了十几个,强劲的水浪推着那些浮浮沉沉的孩子们向下游滚去。
“哥,快点上来。”郝建平站在齐腰深的水里,一把揪住了郝建军的头发,使劲的向岸上拽着。
人在惊慌的时候体力流失得特别快,郝建军在这群孩子中年龄算是比较大的了,而且他自从学校出来之后也跟着郝立国干了一年的农活,身强体壮,可是在刚才那种情况之下也被水流冲出来十几米,勉强才扑腾到了岸边,可是却已经没有力气再爬上岸了。
借着郝建平的力量,郝建军终于爬上了岸,不管不顾的趴在河岸的泥地上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河边已经乱成了一团,侥幸爬上岸的七八个孩子拼命的拖着哭腔喊叫着自己的同伴,还有孩子大声的喊起了救命。
原先孩子们游泳的地方已经被涵洞口涌出来的激流所取代了,那些没有来得及上岸的孩子已经被水流冲出了老远,正在努力的拼搏着想要靠近河岸,一向温顺和煦的河水此时在他们的眼中已经变成了一只择人而食猛兽。
郝建军已经是郝建平拉上岸的第二个人了,此时他根本就顾不上看看自己的大哥怎么样了,他几步回到了岸上,拔脚向下游若隐若沉的那些还在激流中拼搏的孩子们追去。
涵洞口狭窄,水势汹涌,进入河道之后也逐渐的缓了下来,可是水流依旧还是不小,有一些孩子已经被冲到了百米开外。
奔行二三十米,郝建平已经盯住了一个正努力向岸边扑腾的孩子,一个猛子跳进了水里。
“建平…咳咳…别去…”
身后传来郝建军断断续续的喊声。
郝建平已经再次变成了一个光屁股小屁孩,在奔行的路上他就已经把身上的衣服甩了个干净。
郝建平拼力的向那个浮浮沉沉已经力竭的孩子游去,在那个孩子再次沉到水里去的瞬间努力向前一扑,伸手抓住了那个孩子的胳膊。
那个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的样子,此时意识已经模糊了。
溺水的人有一个共性,甭管抓住什么,肯定会死一般的缠上去,哪怕那个东西只是一根根本就承载不起他体重的小木棍。
郝建平前世做过救生员,虽然并没有亲手救过一两个人,可是他的救生知识却是丰富的,接受的那些培训也并没有遗留在前世。
郝建平抬起稍显稚嫩的小手,干净利落的一掌切在了那个孩子的大动脉上,那个孩子连嗯都没嗯一声就晕了过去,郝建平调转那个孩子的身体,用臂弯夹住那个孩子的脖子,顺着水流努力的向岸边划去。
此时岸边已经有了闻声赶来救助的大人,郝建平绝对专业的救人手段也落入了人们的眼中。
在岸边大人们七手八脚的帮助下,郝建平和那个孩子被拉上了岸,郝建平顾不上喘息两口,跟着岸上那些奔走的大人们向下游追去。
河里,最少还有七八名孩子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
第十二章小鬼当家(六)
郝家距离出事的大清沟只有数十米的距离,发生在大清沟水闸边的事故第一波惊动的就是大清沟岸边居住的村民,郝万山也是第一波闻讯赶过来的人之一。
“爷…爷…快点…建平…”衣服还没有穿利落的郝建军指着岸边顺流而下的人流,对着郝万山大声的喊了起来。
郝万山心中一惊,急忙迈开大步向下游追去。
郝建平每次回老家必定会和郝建军一起到河里摸鱼抓虾,这已经成了惯例,郝家的人根本就已经不会在意了。玩水是危险,可是毕竟郝建军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郝建平的年龄也不算太小,这两个人下河,家里人还是比较放心的,再说回来,大河就在家的后面,有点啥动静赶过去救援也来得及。可是现在郝建军好好的在岸上,郝建平却没了踪影,这怎么能让郝万山不着急?
跟着水流追上来的大人挺多,可是会水的却没有几个,有两个不会水的大人跳下水去救人,反而给真正救人的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郝建平已经记不清自己这是救上来第几个人了,四个还是五个?现在也没有时间去想这些,此时的他正对着一个孩子沉下去的位置奋力的游着。
时间,在此刻真的与生命画上了等号。
那个孩子已经沉下去了,耽搁一秒,也许就预示着一条生命的消亡。
郝建平深吸了一口气,猛地向水里潜了下去。
就是这里,刚才那个孩子就是在这里沉下去的。
此时,郝建平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了,现在的他完全是凭着心中的一股信念在支撑着身体的运动。坚持,再坚持一下,也许就能挽救一条生命。
水流依旧湍急,不过这里已经离开水闸涵洞口有一百多米的距离了,水势已经比涵洞口缓和了不少。
郝建平顺着水势摸着河底的烂泥向下游摸去。
一定是这个方向、一定是这个方向,那个孩子没有道理不顺着水势向下游飘。
水闸放水,造成河底沉积的泥沙翻了起来,原本清澈的河水也变得浑浊不堪,水底的能见度非常之底,昏暗之中根本连一两米的距离都看不出去。
憋着的一口气已经用尽,可是却还没有摸到那个孩子。
溺水者一般四至六分钟就会死亡,抢救溺水者绝对是争分夺秒,一秒钟,也许就是一条人命。
郝建平实在憋不住气了,他双腿一蹬河床的淤泥,猛地向水面上窜了上来,恍惚之间,他似乎看到前方两米左右的河床水草之中露出了一只赤足。
郝建平冒出水面的地方已经距离他潜下水的地方十几米远了,他的头刚一露出水面,急促的呼喊声马上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这里有一个…”
“是建平…”
“建平快上来…”
……
郝建平似乎听到了爷爷的呼喊声,不过他此时已经无瑕细辩了,他仰着头急促的在水面呼吸了两口空气,一个猛子又扎了下去。
“噗通”“噗通”,几个大人不约而同的跳了下来,刚才郝建平一直在救人他们是已经看到的了,可是他们现在宁愿相信郝建平是体力不支沉下去的,毕竟郝建平本身就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
多一个人,就多了一份保障。
郝建平瞪大了眼睛向刚才似乎看到的那只脚的方向游去。河水太浑浊了,潜得越深,能见度就越低,他根本就看不清水下到底有些什么东西,只能探着自己的手胡乱摸索着。
是的,是一只脚,自己没有看错。
郝建平在水草丛中摸到了一只冰凉的小脚,心中一阵欣喜,他毫不犹豫的抓牢了那只脚,双腿奋力的在河床上一蹬,借着反冲的惯性拖着那个孩子向河面上冲去。
“哗”,一声水响,终于露出了水面。
闭气的时间不长,郝建平根本就顾不及喘息,他手忙脚乱的踩着水顺着那只脚摸了过去,努力的把那个孩子的头托出了水面。
“在这里了,在这里了…”
岸上一阵鸡飞狗跳,大人们拿着长树枝竹竿铁锨向郝建平出现的方向追去,已经在河里的三个大人也奋力的游向了郝建平浮出的位置。
这里已经又偏离了他潜下去的位置六七米的距离。
一根长长的竹竿直接伸到了郝建平的身旁,郝建平毫不犹豫的一伸手抓住了竹竿,右手臂从那个孩子的腋下穿了过去,紧紧地环在他的胸前,努力的把他的头探出水面。
郝建平和那个孩子很快就被岸上的大人们齐心协力的拉上了岸,郝建平一上岸就四仰八叉的躺倒在了河岸的杂草上,现在,就算河里还有没有救上来的孩子,他也没有余力再一次跳进河里去了。
救人,也要量力而行,如果勉力为之,那不是救人,是自杀。
郝建平还在呼呼的喘着大气,自然是没有什么事情,可是被他拖上来的那个孩子情况就已经非常不妙了,脸色都已经变得青紫。
没有几个人有急救的常识,不多经过这么多年的普及教育,大多数人还是知道做人工呼吸可以救人一命的。
已经有人趴在那个孩子的身上口对口的做起了人工呼吸。
郝建平还没有喘匀气,他在人们的帮助下艰难的坐了起来,剧烈的咳嗽?( 重生之遍地黄金 http://www.xlawen.org/kan/716/ )
郝立国皱着眉想了一下,轻轻的点了点头:“也行吧,暂时先这样。你爸没说乡里要干啥活么?”
对郝立春,郝立国是绝对信任的。他既然让自己拉个建筑队起来,那么必定是会有什么活。可是据他的了解他还真想不出乡里会有什么活要干。乡里的小学刚刚搬了新校址,这是一个大活,是县里的建筑公司干的,两栋三层的小楼,漂亮得很。最近只听说乡里五金厂要重建,这也是一个大活,可是这样的大活能轮得到他们这还没有成立的草台班子干么?不过郝立春既然让自己找人了,看起来他应该对拿下这个活来还是有几分把握的。也是,自己的兄弟可是乡里主管工商业的副乡长,就算是这个新建的五金厂不能全拿下来,盖个宿舍,垒个厨房,修个围墙这样的活自己的兄弟要是张嘴要,一般人还是要给他这个面子的。
盖宿舍垒厨房修围墙虽然是点杂活,可是有活干总比没活干要强得多。
在郝家窝,别说郝家窝,就是整个大洼乡、整个浮东县,人均耕地面积也只有175亩,说句不好听的话,地里那点活憋着泡尿都干完了,要不然人们也不会整天闲得甩扑克扯蛋逼了。
听到郝立国的问询,郝建平想了想开口说道:“大伯,这个话哪说哪了,乡里今天开会正在研究这件事儿,还没有确定下来。不过薛富贵和我老爸对这件事儿都挺重视的,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这件事儿最近几天应该就能定下来了。”
郝建平说得慎重,郝立国也忽略了郝建平对乡党委书记不敬的直呼其名,他又瞪了一眼郝建军,意思是告诫他不要向外胡咧咧。
乡里还没定下来的事儿,现在就传到自己耳朵里来了,如果不是自己兄弟在乡里当副乡长,自己岂能有这个荣幸?
郝立国更坚定了郝建平是郝立春派过来传话的这个‘事实’了。
“乡里准备在乡中学附近集中建设一些商铺和工厂,大面上的事儿还需要乡里研究,不过中学建设十几件商铺的事儿基本上已经有了眉目,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这个星期应该就能定下来了,所以大伯你组建建筑队的事儿还需要抓紧一点,到时候我介绍中学的林校长给你认识,这件事儿他说了算,跟乡里没有啥关系。”
郝建平不敢贸贸然地说出薛富贵那个开发区的计划。一个乡也建设开发区,这也有点太雷人了。这个牌子该怎么挂?浮东县大洼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那下面村里是不是也可以依样画瓢,挂出一个某某村高新产业园区的牌子来?
郝立国听到乡里有这么大的动作,他慎重的点了点头:“回去跟你爸说,误不了事儿,一会儿吃完饭我就去张罗人手,三两天拉起二三十人来还没有多大的问题。”
郝建平笑了笑,他跟林莫言商量的乡中学商铺的规划就是一些普通的平房,建设这种民宅不需要建筑队具备什么资质,随便拉起一支队伍,有几个行家里手就可以支撑起来,也就是因为这样,郝建平才敢鼓捣大伯牵头搞这么一个建筑队。如果林莫言要是想把乡中学的那一溜围墙建成二层的商住楼,他倒还真不敢胡乱动这个脑筋。
后世听多了豆腐渣工程,他可不想自己重生回来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为自己的家乡建设了一拉溜的豆腐渣,这个骂名他可承担不起。
第九章小鬼当家(三)
两只带着一大块肘子的猪蹄炖得烂烂的,还没有端上桌,仅是那溢出的香味就已经把郝建平的馋虫都勾出来了。
奶奶咧着已经掉了两颗牙的嘴巴,乐呵呵的把一大块肥得流油的肘子放在了郝建平面前的碗里,她最爱看的就是自己这个宝贝孙子大口吃肉,看着孙子顺着嘴角往下流的油汁,那种感觉比把肉吃到自己嘴里还要舒畅。
啥叫幸福?日子过得富足了,儿孙们狼吞虎咽的吃着自己亲手做出来的饭菜,那还不是幸福么?
奶奶意识里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郝建平已经跟大伯说过了,关于建筑队的事儿暂时先不要跟爷爷说,等都有了眉目再说不迟。郝立国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八字还没有一撇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在老爷子面前提起的,再者说了,这件事儿也跟兄弟有着莫大的关联,如果出了什么差池,恐怕也会影响到兄弟的仕途,他早就已经在心里拿定了主意,无论谁来问,这个建筑队也是坚决跟自己的兄弟无关的。
相比起来,郝建军就没有那么沉得住气了,坐在那儿抓耳挠腮的,连吃猪蹄子的时候也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一般,三口两口就塞到了肚子里面。
看着郝建军,郝建平暗暗好笑,其实这件事儿就算是说出来,只要不跟老爸牵扯上什么干系,爷爷也是不会横加干涉的,当初大伯到县城去开饭店的时候,老爷子还赞助了他两千块钱呢。
老头原则性强,如果知道两个儿子串通好了‘以权谋私’,必定会大发雷霆,就算郝立春现在是副乡长之尊,也得乖乖的站在老爷子面前低头领骂。如果老爷子要是知道这一切都是郝建平假传圣旨,估计他可怜的小屁股就有变成八瓣的危险。
郝建平看着郝建军的样子,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儿,他急忙艰难的咽下了嘴里的一大块肥肉,伸手抹了抹嘴,冲着郝建军问道:“哥,现在你的那本集邮册还在不?”
郝建军上学的时候喜欢过一段时间的集邮,不过他没有啥常性,一本集邮册还没有集满就不集了。
在前世,集邮曾经是郝建军心中永远的痛。
那还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学生中曾经掀起过一段时间的集邮热,当时郝立国在县城开饭店,郝建军也跟着在县城的小学里上学,当然,那时候是没有借读费一说的,找找关系,请吃顿饭,办个转学手续就可以了。
一来二去,郝建军也迷上了集邮,同学们之间有重复的邮票就相互交换,也有的愿意花个三毛两毛的买别人的邮票,给饭票也行。
鬼使神差的,郝建军竟然用两块钱加一块钱饭票换了一套共三张大龙邮票,那时人们对集邮还是有些认识的,也有不少人知道大龙邮票肯定会很值钱,但是到底值多少钱谁也说不清楚。毕竟在八十年代信息的流通还不是那么顺畅,一般家庭还都是靠收音机做主要的信息来源,有电视机的人家少之又少,再者说,那时的电视上也很少演什么集邮知识之类的节目,就算是有也是一带而过,只有那些真正有兴趣的人才会留意到。
而那时郝建军在学校里可是小富翁,大伯在县城开饭店,他的口袋里一块两块的钞票也从来没断过,知道他喜欢集邮,有不少学生翻箱倒柜得把家里的邮票找出来卖给他,有好多根本就是没有用过的。
买下那套大龙邮票,郝建军很是珍惜了一段时间,还曾经拿给集邮册给郝建平显摆了一番。不过那时的郝建平也是一个嫩鸟,看着图案简单跟刻章一般的大龙邮票还不如那些花花绿绿的风景邮票好看,害得郝建军对牛弹琴了半天。
到后来,大伯的饭店关门了,一家人又回到了郝家窝,在农村摆弄那些邮票的人少之又少,没有人交流,郝建军的兴趣也就淡了。
最坑爹的是,郝建军竟然把那本集邮册跟一些破书烂本一起卖给了收破烂的,到了十几年后,郝建军每每想起这件事而来还要捶足顿胸好长时间。
钱呐,那可都是钱呐。
他那三张大龙邮票都是原胶无贴试版样票,品相也是上品,同样的邮票单张拍卖价曾经达到过十二万元,成套的更是一个天价,而郝建军竟然把那一套邮票当成废纸给卖掉了。
“可能还有吧,你问这干啥?你要是要你就拿走,没意思。”郝建军微微想了一下说道,他确实是想不起来那本集邮册还在不在了。
郝建平呵呵的笑了起来,我现在要是给你拿走了,十几年之后你还不得天天在我耳朵边上嗡嗡呀,我可受不了你。
赚钱的办法有的是,郝建平可不想巧取豪夺坑了郝建军这一套邮票,现在说出来,只是想要提醒一下郝建军,省得到以后他自己又喝着闷酒自己捶胸口。
“一会儿带我去找找,我还有些话跟你说。”郝建平小大人似地说道,那口气甚至有点居高临下。
郝建平可不敢当着爷爷的面说那套邮票以后会卖大价钱,老爷子可是最讨厌人张嘴闭嘴提钱的了,说那样的人没有大出息。
“哎”,郝建军应了一声,推开饭碗坐到了一旁,他的脑子里还都是跟着老爸即将成立的建筑队做小工的事情呢。
饭后,爷几个陪着爷爷奶奶说了一会儿闲话,郝建平叫着郝建军回到了后院大伯的家里。
郝建军自己住间房子,屋子里还不算乱,箱子柜子倒是摆了不少,都是大伯大婶陈年积攒下来舍不得扔的东西,墙角甚至还堆了一堆开饭店时添置的锅碗瓢盆,其实好些东西也许这一辈子也不会想起来用了,不过老辈人就是这么一个习惯,扔了就是败家,堆在墙角就是勤俭持家。
小哥俩翻箱倒柜的把屋子里搞成了垃圾堆,大伯出去找人说建筑队的事儿了,大婶没事儿干,凑到邻居家打一两毛的小麻将去了,家里,两个半大小子也就反了天,可着劲的折腾吧。
“哥,这些像章啥的别到处乱扔,你腾一个箱子出来,把这些东西都放到里面去。”
郝建平坐在炕上,正在用手中的一块破布擦拭被郝建军扔出来的几个主席像章,还有一个竟然是烧饼大白陶瓷的。
郝建平对古董并没有什么研究,前世今生都没有,不过超前十五年的阅历告诉他,这些东西到了若干年之后将会身价倍增,有一些稀有级别的甚至都可以卖到一个天价。
“要那破玩意干什么,谁家划拉划拉箱子底不能翻出一大堆来。”郝建军不屑的说道。
“如果要是倒退二十年,你刚才这一句话可就够上枪毙的罪了。”郝建平呵呵的笑道,把一个木箱子里的烂书本全都倒了出来,小心翼翼的把几枚主席像章和一个半身主席像放了进去。
“哥,你看着谁们家有一些比较稀罕的老玩意,你可以想办法把它们都收集过来,花点钱也无所谓,这些东西留着,将来都会成了宝,就连老辈用的火刀火镰煤油灯打火机,还有大钱袁大头啥的,这些东西到了一定的年头之后都有收藏价值。”
大钱是北方的俚语,是指那些过去用的铜钱,在农村,好多小姑娘用一些非常珍惜的铜钱绑成毽子,在脚上踢来踢去,实在是让人扼腕。
“拉倒吧,谁们家没有几件破烂,你还真以为那是古董呢,要等着那些破烂值了钱,估计得等到我孙子的孙子那一辈,我这一辈是没有指望看到了。”郝建军不屑的说道,现在的人已经有了收藏的意识,知道老玩意都值点钱,不过这些老玩意的价值在他们的心中已经被无限贬值了。
人们的传统收藏意识还是停留在金银珠宝玛瑙翡翠名人字画上,至于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很少有人关注的,直到几年之后,村里有一户人家把一张已经坐散了架的花梨木太师椅卖了一千多块钱,人们这才意识到,原来财富就隐藏在自己的身边,殊不知那个二道贩子一转手又把那张椅子卖出了数倍的价钱。
郝建平笑了笑,他知道自己想要说服郝建军有些难度,他笑着说道:“那你就算是帮我收集好了,如果用钱的话我想办法拿给你,不过咱可说好了,到时候你可不能后悔。”
郝建平不是要占大哥的小便宜,他只有这样说,大哥才有可能真的把这件事儿重视起来,等到了若干年之后,他才会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
哪儿是啥先见之明呀,根本就是亲身经历,现在郝建平只得这样先忽悠住大哥,省得若干年后大哥又痛心疾首的懊悔好多年。
郝建军呵呵的一笑,看着郝建平把那些‘破烂’郑重其事的放进那个木箱子。这些东西要是真值了钱,那还不得等到一百年以后呀?得了,就当是哄着弟弟玩吧。
“行啊,以后我再看到啥破烂都给你捡回来。呵呵,三奶奶家还有一只喂猫的铜碗,要不要哪天我给你要过来?”郝建军开起了玩笑,‘嘭’的一声把一个硕大的纸箱扔在了地上,扬起灰尘一片。
“成啊,有这样的东西你就都给我收着,等到将来你就知道价值了。”郝建平笑着应道。铜碗,不用看也知道是一件古董了,至于值不值钱,以郝建平的鉴赏水平,只能知道那个东西用来装猫食绝对是白瞎了。
“啥东西呀,这么重。”郝建平捂着鼻子躲避着扬起的灰尘。这是从二十一世纪带回来的习惯,真正1993年的郝建平可没这么娇气,那时跟大哥在一起,哪天不是搞得跟个土猴似的。
“谁知道啥玩意。”郝建军呼呼喘着大气跳下了炕:“那啥,找完这一箱再找不着咱就先别找了,到河里去钓鱼洗澡。”
像这样的纸箱,郝建军睡觉的炕角还堆着四五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些纸箱里放的都是些什么东西了。
郝建军今年也不过是才十七岁,玩心还是挺大的。今天弟弟回来了,他更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陪着弟弟一起钓鱼洗澡去了。
郝建平笑着点了点头,老家屋后的这条河承载了他太多的童年记忆,他也想要重新找回自己这些少年时的记忆碎片。
第十章小鬼当家(四)
“我靠,哥,你还存了这么多的宝贝呀。”看到郝建军打开那个布满了灰尘的纸箱,郝建平忍不住惊呼了起来。
满满一箱的小人书。
郝建平可是知道小人书在未来的升值空间有多大,在他的记忆中,一套品相完好的《金台传》竟然拍出了二十一万的天价,特别是那些画坛巨匠亲手绘制的作品,有一些已经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比如说像陆俨少、贺友直、程十发、刘旦宅、刘继卣、丰子恺、罗工柳、古元、叶浅予、朱新昌等等这些著名画家,当年都曾经参与过连环画的绘画制作,贺友直大师绘制的《山乡巨变》被称为中国连环画史上里程碑式的巅峰之作,其线装四本一套的《山乡巨变》也曾拍卖出了数万元的高价,而且像这些作品,随着年代的久远,其收藏价值只会越来越高。
“快点快点,拿上来给我看看。”郝建平兴奋的伸直了自己像模像样盘起来的腿,连连向地上的郝建军招手。
“这也成了宝贝啦?那行,你赶紧拿走吧,里面差不多都是你的,前院咱爷家还有这么两箱呢,过年的时候咱爷差点都给你卖了,咱奶拦着没让卖,说万一哪一天你要看呢,这才都给留下来的……”郝建军唠唠叨叨的说着,艰难的把那个大纸箱抱到了炕上。
原来如此,郝建平记得自己小时候有不少小人书来着,等到后来小人书收藏热兴起的时候,他这些小人书全都不见了踪影,原来终于还是都被爷爷给卖了。
奶,你可是在无意之中为咱家挽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郝建平嘿嘿的笑了起来,小心翼翼的抖落掉小人书上的灰尘。
“哈哈……《欢迎毛主席》、《鲁班的故事》、《李时珍传》、《白毛女》哈哈哈哈…发了发了,我还不知道我小的时候原来这么有品味,原来收藏了这么多的名家名作,我靠,整套的《山乡巨变》,还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哈哈…连《铁道游击队》都有,偶滴个神,全套的《西游记》,还有《三国演义》,哈哈……”
郝建军傻眼了,看着炕上手舞足蹈的郝建平不知所措。弟这是咋了?傻了?
状似疯狂的郝建平已经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幸福冲击得晕晕乎乎的了,昨天才刚刚重生回来,好多事情他还没有捋顺,可是今天就突然摆到了他面前一座金山。
郝建平从小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看书向来是十分珍惜,从不在书本上乱写乱画,他的书也没有一个折角,都是用树叶纸片之类的东西做书签的,他的书看完了,基本上还跟新书一样,品相那绝对是一流的。
“建平,你没事儿吧?”郝建军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了,手也伸向了郝建平的额头。
这个弟弟今天可是太奇怪了,翻箱倒柜找什么破邮票,现在又一个人对着一堆破小人哈傻笑,他该不是中了啥魔障了吧?
“去去去,你才有事儿呢。”郝建平打开了郝建军的手,使劲的压抑着自己狂跳的小心脏。
低调…一定要低调…我他妈的低调不起来呀,这一箱小人书如果留到十几年后,没法再少了也可以换几百万块钱,何至于我苦逼呵呵的打了十几年的工,为了一个小破主管的职位还起早贪黑的努力表现,坑爹呀,坑死爹啦。
“找到了,在这呢。”郝建军一眼瞥见小人书箱子里的一本集邮册,他兴奋的一伸手把那本集邮册抽了出来。
不为别的,就为了翻箱倒柜找了这么长时间,兴奋一下也是值得的。
郝建平嘿嘿一笑。你那三张大龙票可还不如我这一箱小人书值钱呢,不过收到篮里都是菜,等回头这三张大龙票也可以卖十几二十万呢。
郝建军坐在炕沿上低头翻看着集邮册,弟弟这么兴奋要找到这本集邮册,怎么现在反倒是根本不太关心的样子了?这倒让他有些郁闷。
“哥,你说咱爷那儿还有这么两箱小人书?”
“有啊?你自己都不记得了?全是你的,从小到大你有了零花钱就买小人书,咱爷还说你有出息呢,每回逢年过节过生日你爸我爸咱爷都会送给你小人书,真不知道这破玩意有什么好看的。”郝建军郁闷的说道,从小到大,因为不爱看书他可没少被大人数落,而对比对象就是这个比他小三岁的弟弟。
不过说句实话,自己这个弟弟除了爱看这些闲书,学习也是不咋滴,功课面前算是一个中游水平,可是讲起这些连环画上的故事来,那可就成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百事通了。
“成了成了,把这些东西都收拾好,咱们去洗澡钓鱼。”郝建平扫了一眼郝建军期期艾艾拿给他看的那本集邮册,三张大龙票还在,还有一张红彤彤的猴票,他就随便的把那本集邮册也放进了自己收拾出来的木箱子里。
才一张猴票,要是整版的才值钱呢,一张,最多也就是卖几千块钱。
仿佛现在郝建平就已经成了坐在金山上的大富翁一般,对后世价值几千元一张的猴票也看不上眼了。
郝建平郑重其事的把那些小人书和郝建军口中的那些‘破烂’收拾好:“哥,这些东西你一定要保管好,还有咱爷那儿的两箱小人书,等回头你都搬过来放到一起。我可告诉你,这些东西你要是给我弄坏了我可跟你急。”
“行啊行啦,赶紧收拾好去钓鱼。”郝建军已经忙着收拾戳在墙角的两根鱼竿了。在他眼中,郝建平今天也不过是心血来潮想起来折腾这些东西,等哪天劲儿过去了也就完了,游泳钓鱼才是第一重任,弟弟哪回回家不是缠着自己带他去钓鱼游泳呀。
看到郝建军满不在乎的样子,郝建平知道自己的话他没有听进去。
这事儿急不来,等回头自己多敲打他几次就行了,实在不行就把这些宝贝搬到乡里去自己亲自保管,他倒是迫切的想看到等到大哥知道这些‘破烂’无限升值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了。
郝建平嘿嘿一笑,也不管郝建军是否着急了,他慎重地把自己整理好的一箱宝贝放到了炕尾,还找了一张白纸写了一个封条捏了几粒米饭把箱子封了起来,封条上只写了霸气凛人的三个大字:不许动。
到后来,郝建军躺在炕上无聊的时候,又在郝建平这张封条的后面加上了几个字:举起手来。他还为自己的恶搞抱着肚子在炕上滚了好半天。
大夏季的,下午太阳毒辣辣的,实在不是一个钓鱼的好时机。
不过不能钓鱼,不代表着不能游泳,不能摸鱼。
大伯家后面不远处就是一条河,叫做大清沟,是贯穿浮东县的一条河,也是十里八乡灌溉用的一条主要河流,据说一头通着水库,一头通着一条通往大海的大河,不过这两头郝建平都没有去过,太远了。
这个年代大清沟的水还是很清的,基本上没有被污染,村里自来水停水的时候,村里的人都会到大清沟里来担水,回家沉一沉就可以直接烧饭了。
小哥俩在一棵大柳树下支好了鱼竿,郝建军迫不及待的拉着郝建平就向不远处一个水闸那儿跑去。
那里是孩子们的聚集地,是孩子们夏季的天堂,每天从早到晚,几乎全村的小孩子们都汇聚在这里,括号,男孩子,远远看过去,一大片白花花的小屁股蛋,那视觉效果绝对比到了县里的大澡堂子还要震撼。
“我靠,集体裸奔呐。”郝建平呵呵笑着骂了一声。
郝建军已经三把两把扒光了自己的衣服,扑通一声跃进了河里,一个猛子扎出了老远,露出头来冲着岸上的郝建平连连摆着手:“建平,下来呀,凉快着呢。”
郝建平为难的左右看着,河里二十来个半大小子正在可劲的扑腾着,年龄最大的也就是十八九岁,最小的不过是十一二岁。
露天裸泳?
现在郝建平的身体虽然还只有十四岁,可是他的心理年龄却已经有二十九岁了,让他一个二十九岁的男人光天化日之下跟着一群小屁孩光着屁股在大太阳底下裸泳,这也有点太那个啥了。
“看啥呢,下来呀。”一块烂泥呼啸着飞了过来,‘啪’的一声落在正回头四处张望的郝建平脑袋上。
丫的,还挺准。
河里的孩子们叽叽嘎嘎的哄笑了起来,又有几块乱七八糟的乱泥冲着郝建平飞了过来。
一狠心一咬牙,郝建平猛地扒下了自己的裤子,看到了自己可怜兮兮的小鸟,郝建平忍不住哈哈的笑了起来。
丫的,我可不就是小孩子咋滴。
‘啪’,又一块烂泥呼啸着命中郝建平的小鸟。
“小崽子们,我来啦。”郝建平气势汹汹的冲着清澈的河水奔去。
既来之则安之,咱好不容易又重回了童年一次,如果不好好的享受一下那不是自己在虐待自己么。
第十一章小鬼当家(五)
郝建平噗通一声跳进了水里,向着哄叫着四散奔逃的小孩子们追去。
打水仗,是郝建平小的时候最爱玩的游戏之一,现在好不容易又重新回到了童年,如果不好好的放纵一下自己那不是亏了么。
郝建平的水性可不含糊,以前到省城去打工的时候,他还曾经在一个游泳场里做过一段时间的救生员,现在重生回来了,水性可没有留在未来。
一个猛子郝建平就潜到了郝建军的脚下,自己这个大哥可是始作俑者,第一个向自己丢烂泥的人就是他,报复的第一个对象自然也就非他莫属了。
郝建军正踩着水四处张望着寻找郝建平的影子,从郝建平下水的地方到郝建军这里有十来米的距离,他可不相信郝建平能一个猛子扎到他跟前来。
“哎呀”,一声惊呼,郝建军只觉得脚上一紧,一股强大的拉力拽着他的脚使劲向河底拖去,郝建军只来得及惊呼一声,就咕噜咕噜冒着水泡沉了下去。
郝建平猴爬树一般爬着郝建军的身体露出了水面,仰着头哈哈的笑了起来。眼前这群河里的半大小子在他眼中都是小屁孩,跟我斗,你们还嫩了一点。
“小兔崽子们,都给我滚上来,快点,要开闸放水了。”水闸上一个中年男人扯着脖子吼了起来。
上头打电话过来,上游水库下午四点要开闸放水,郝家窝水闸的管理员偷懒,早早的就已经把水闸打开了,然后跑回家睡了一个午觉,一觉睡醒了这才赶了过来,不过时间上也来得及,现在才不过三点半而已,只要把河里的这帮小兔崽子们轰上来他的工作基本上就算完成了。
管你放水不放水的,河里的孩子们可不管你那一套,已经下来了,不玩痛快了怎么可能爬上来。
水闸管理员一看孩子们不理他这一套,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哈腰从地上捡起了几个土坷垃向河里扔去。
他对怎么治这帮秃小子们早就已经轻车熟路了,扔坷垃,抱衣服,百试百灵。
“二蛋,给我滚上来,不然一会儿我去告诉你爸爸,让他给你做一顿红烧肉吃。”
屁股被棍子打红了,自然就成了红烧肉了。
“还有那个谁,大林,滚上来,不然一会儿把你衣服抱走。”水闸管理员开始一个个的点名。
孩子们嘻嘻哈哈的和管理员斗着嘴,他们也知道最后落败的人肯定是自己,现在不过是拖延一下时间而已,能多在水里耍一会儿就多耍一会儿,其实这就是他们的要求。
“哥,上去吧,要放水了。”郝建平推了一把刚刚从水里冒上来正一个劲咳嗽的郝建军。
“上去?门都没有,你灌了我好几口呢。”郝建军眼睛通红,眼泪横流,他张牙舞爪的向郝建平扑了过来。
郝建平呵呵一笑,一个猛子潜到了水里,滑溜得如同一只泥鳅一般从郝建军的手指缝里挣了出来,向着岸边潜了过去。
“我草,这个小子啥时候水性这么好了。”郝建军望着从岸边钻出来的郝建平,郁闷的骂了一声。
原先一直可是自己欺负这小子的,没想到今天却被这个小子给欺负了。
郝建平抖落着身上淋漓而下的水珠,三把两把蹬上了裤子,那啥,小鸟再小也是小鸟不是么,咱可是二十九岁的大男人了。
水闸管理员定睛看了一眼郝建平,呵呵笑着冲着他点了点头,转脸又冲着河里的孩子们喊了起来:“小兔崽子们,你们看看,人家乡长家的娃就是比你们懂事儿,赶紧滴,全都给我滚上来。建军,你再不上来看你爷爷回头怎么收拾你。”
郝建平笑着摇了摇头,起身去收拾不远处大柳树下的鱼竿,对于水闸管理员这样着了痕迹的马屁他根本就不感冒。
水闸后面连着一道百米长的过水涵洞,涵洞的另一端是一个扬水站,功能就是调整河道两头水位的,是河道上关键的水利枢纽设施。
郝建平还没有走到放着鱼竿的大柳树下,突然从涵洞里传来一阵寒冬腊月北风呼啸般的呜咽之声。
“不好。”水闸管理员匆忙之间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手腕上的手表,15:45分,距离开闸放水的时间还有十五分钟,可是涵洞里传来的这个声音分明是放水的声音,而且以他的经验,他知道这次放水的水势还非常大。
不是说四点么?不是说只放一米水么?
不过水闸管理员现在根本就已经过没有时间考虑这些事情了,自己偷了个懒,提前把水闸都摇起来了,按照以往的惯例,哪一回儿都是平平安安的,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祸事就找到头上来了。
“快上来…快上来…放水啦…”水闸管理员脸色变了,声音也变了,他拔脚向着河里奔去,河里还有二十来个孩子呢。
水闸管理员的脸色变了,郝建平的脸色同样也变了。他顾不上再去收劳什子鱼竿,也拔脚向着自己刚才上岸的河边跑去:“哥,快上来,放水啦。”
孩子们游泳的地方就在涵洞的出口处,这里有构建的石头堤坝,是孩子们游泳的首选之地。
河里的孩子们已经吓傻了,从涵洞口,他们已经可以看到涵洞里滚滚而来的水浪。
水猛如虎,这是古人对大水形象的形容。
浊浪涌出了涵洞,扑面向那些孩子们压去。
“快跑呀。”不知道谁一声惊呼,水面上浮着的那些小脑袋如同受惊的鸭子一般扑棱着向岸边冲去。
近水楼台的水闸管理员已经先一步冲到了水里,他慌乱的伸出手向那些惊惶游过来的孩子们抓去,也不管抓住的是什么地方,揪起来就向身后的岸边扔去,嘴里发出的声音已经完全变了音:“快上去…快上去…往上面跑…”
二十几个孩子,在瞬间就已经被大水淹没了十几个,强劲的水浪推着那些浮浮沉沉的孩子们向下游滚去。
“哥,快点上来。”郝建平站在齐腰深的水里,一把揪住了郝建军的头发,使劲的向岸上拽着。
人在惊慌的时候体力流失得特别快,郝建军在这群孩子中年龄算是比较大的了,而且他自从学校出来之后也跟着郝立国干了一年的农活,身强体壮,可是在刚才那种情况之下也被水流冲出来十几米,勉强才扑腾到了岸边,可是却已经没有力气再爬上岸了。
借着郝建平的力量,郝建军终于爬上了岸,不管不顾的趴在河岸的泥地上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河边已经乱成了一团,侥幸爬上岸的七八个孩子拼命的拖着哭腔喊叫着自己的同伴,还有孩子大声的喊起了救命。
原先孩子们游泳的地方已经被涵洞口涌出来的激流所取代了,那些没有来得及上岸的孩子已经被水流冲出了老远,正在努力的拼搏着想要靠近河岸,一向温顺和煦的河水此时在他们的眼中已经变成了一只择人而食猛兽。
郝建军已经是郝建平拉上岸的第二个人了,此时他根本就顾不上看看自己的大哥怎么样了,他几步回到了岸上,拔脚向下游若隐若沉的那些还在激流中拼搏的孩子们追去。
涵洞口狭窄,水势汹涌,进入河道之后也逐渐的缓了下来,可是水流依旧还是不小,有一些孩子已经被冲到了百米开外。
奔行二三十米,郝建平已经盯住了一个正努力向岸边扑腾的孩子,一个猛子跳进了水里。
“建平…咳咳…别去…”
身后传来郝建军断断续续的喊声。
郝建平已经再次变成了一个光屁股小屁孩,在奔行的路上他就已经把身上的衣服甩了个干净。
郝建平拼力的向那个浮浮沉沉已经力竭的孩子游去,在那个孩子再次沉到水里去的瞬间努力向前一扑,伸手抓住了那个孩子的胳膊。
那个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的样子,此时意识已经模糊了。
溺水的人有一个共性,甭管抓住什么,肯定会死一般的缠上去,哪怕那个东西只是一根根本就承载不起他体重的小木棍。
郝建平前世做过救生员,虽然并没有亲手救过一两个人,可是他的救生知识却是丰富的,接受的那些培训也并没有遗留在前世。
郝建平抬起稍显稚嫩的小手,干净利落的一掌切在了那个孩子的大动脉上,那个孩子连嗯都没嗯一声就晕了过去,郝建平调转那个孩子的身体,用臂弯夹住那个孩子的脖子,顺着水流努力的向岸边划去。
此时岸边已经有了闻声赶来救助的大人,郝建平绝对专业的救人手段也落入了人们的眼中。
在岸边大人们七手八脚的帮助下,郝建平和那个孩子被拉上了岸,郝建平顾不上喘息两口,跟着岸上那些奔走的大人们向下游追去。
河里,最少还有七八名孩子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
第十二章小鬼当家(六)
郝家距离出事的大清沟只有数十米的距离,发生在大清沟水闸边的事故第一波惊动的就是大清沟岸边居住的村民,郝万山也是第一波闻讯赶过来的人之一。
“爷…爷…快点…建平…”衣服还没有穿利落的郝建军指着岸边顺流而下的人流,对着郝万山大声的喊了起来。
郝万山心中一惊,急忙迈开大步向下游追去。
郝建平每次回老家必定会和郝建军一起到河里摸鱼抓虾,这已经成了惯例,郝家的人根本就已经不会在意了。玩水是危险,可是毕竟郝建军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郝建平的年龄也不算太小,这两个人下河,家里人还是比较放心的,再说回来,大河就在家的后面,有点啥动静赶过去救援也来得及。可是现在郝建军好好的在岸上,郝建平却没了踪影,这怎么能让郝万山不着急?
跟着水流追上来的大人挺多,可是会水的却没有几个,有两个不会水的大人跳下水去救人,反而给真正救人的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郝建平已经记不清自己这是救上来第几个人了,四个还是五个?现在也没有时间去想这些,此时的他正对着一个孩子沉下去的位置奋力的游着。
时间,在此刻真的与生命画上了等号。
那个孩子已经沉下去了,耽搁一秒,也许就预示着一条生命的消亡。
郝建平深吸了一口气,猛地向水里潜了下去。
就是这里,刚才那个孩子就是在这里沉下去的。
此时,郝建平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了,现在的他完全是凭着心中的一股信念在支撑着身体的运动。坚持,再坚持一下,也许就能挽救一条生命。
水流依旧湍急,不过这里已经离开水闸涵洞口有一百多米的距离了,水势已经比涵洞口缓和了不少。
郝建平顺着水势摸着河底的烂泥向下游摸去。
一定是这个方向、一定是这个方向,那个孩子没有道理不顺着水势向下游飘。
水闸放水,造成河底沉积的泥沙翻了起来,原本清澈的河水也变得浑浊不堪,水底的能见度非常之底,昏暗之中根本连一两米的距离都看不出去。
憋着的一口气已经用尽,可是却还没有摸到那个孩子。
溺水者一般四至六分钟就会死亡,抢救溺水者绝对是争分夺秒,一秒钟,也许就是一条人命。
郝建平实在憋不住气了,他双腿一蹬河床的淤泥,猛地向水面上窜了上来,恍惚之间,他似乎看到前方两米左右的河床水草之中露出了一只赤足。
郝建平冒出水面的地方已经距离他潜下水的地方十几米远了,他的头刚一露出水面,急促的呼喊声马上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这里有一个…”
“是建平…”
“建平快上来…”
……
郝建平似乎听到了爷爷的呼喊声,不过他此时已经无瑕细辩了,他仰着头急促的在水面呼吸了两口空气,一个猛子又扎了下去。
“噗通”“噗通”,几个大人不约而同的跳了下来,刚才郝建平一直在救人他们是已经看到的了,可是他们现在宁愿相信郝建平是体力不支沉下去的,毕竟郝建平本身就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
多一个人,就多了一份保障。
郝建平瞪大了眼睛向刚才似乎看到的那只脚的方向游去。河水太浑浊了,潜得越深,能见度就越低,他根本就看不清水下到底有些什么东西,只能探着自己的手胡乱摸索着。
是的,是一只脚,自己没有看错。
郝建平在水草丛中摸到了一只冰凉的小脚,心中一阵欣喜,他毫不犹豫的抓牢了那只脚,双腿奋力的在河床上一蹬,借着反冲的惯性拖着那个孩子向河面上冲去。
“哗”,一声水响,终于露出了水面。
闭气的时间不长,郝建平根本就顾不及喘息,他手忙脚乱的踩着水顺着那只脚摸了过去,努力的把那个孩子的头托出了水面。
“在这里了,在这里了…”
岸上一阵鸡飞狗跳,大人们拿着长树枝竹竿铁锨向郝建平出现的方向追去,已经在河里的三个大人也奋力的游向了郝建平浮出的位置。
这里已经又偏离了他潜下去的位置六七米的距离。
一根长长的竹竿直接伸到了郝建平的身旁,郝建平毫不犹豫的一伸手抓住了竹竿,右手臂从那个孩子的腋下穿了过去,紧紧地环在他的胸前,努力的把他的头探出水面。
郝建平和那个孩子很快就被岸上的大人们齐心协力的拉上了岸,郝建平一上岸就四仰八叉的躺倒在了河岸的杂草上,现在,就算河里还有没有救上来的孩子,他也没有余力再一次跳进河里去了。
救人,也要量力而行,如果勉力为之,那不是救人,是自杀。
郝建平还在呼呼的喘着大气,自然是没有什么事情,可是被他拖上来的那个孩子情况就已经非常不妙了,脸色都已经变得青紫。
没有几个人有急救的常识,不多经过这么多年的普及教育,大多数人还是知道做人工呼吸可以救人一命的。
已经有人趴在那个孩子的身上口对口的做起了人工呼吸。
郝建平还没有喘匀气,他在人们的帮助下艰难的坐了起来,剧烈的咳嗽?( 重生之遍地黄金 http://www.xlawen.org/kan/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