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阅读
郝建平笑着下地走了几步,为了能多赖几天,他还是装的有点瘸:“妈,您看着不是挺好的吗,休息几天就没事儿了。”
“挺好的不去上学,赶快躺下吧。”姚翠兰哪壶不开提哪壶。
郝建平咧了咧嘴,应了一声躺了下来。是要想个办法赶紧解决这个问题,装病只能一次两次,不可能长久为之。跟其他那些重生的人一样,整天不去上课,临到考试了牛皮哄哄的过去拿个第一,郝建平可没有这个本事。他只是对初中的课程兴趣缺缺,等回头上到高中以后还是要加把劲,林雪燕还在大学的校园里等着他呢,可不能让那个小丫头给看扁了。
就在这时,从院子里传来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二爷二奶在家不?”
称呼二爷二奶的,不用问也知道是郝家窝来人了。郝家窝的村民大多都姓郝,大家都是一个宗族,郝建平他们这一脉在村里的辈份奇高,郝万山走出去,满地乱跑的孩子们跟他称呼老祖的也大有人在。
姚翠兰急急忙忙拉了一张毛巾被给郝建平盖上,嘴里连声应着快步走了出去:“呦,是树忠呀,瑞萍也来了,今天怎么有时间到乡里来了,快进来坐。”
随着一阵应酬声,堂屋里响起了踢踢踏踏的脚步声。
躺在里屋床上的郝建平支棱起了耳朵,树字辈比他矮一辈,不过他对老妈口中的这个叫树忠的人却没有多大印象了。
稀里哗啦放东西的声音,还有老妈不迭声的谦逊:“树忠这是干嘛,不年不节的怎么还送起东西来了。”
“二奶,俺和瑞萍今天就是带着娃专程过来给您磕头的。”还是那个树忠的声音,还夹杂着一个中年妇女在一旁的帮腔:“是呀二奶,您就收下吧。”
听到那两个人对老妈的称呼,郝建平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又是一阵的暴汗。如果老妈要是知道若干年之后二奶是一句骂人的话,不知道老妈是否还能泰然处之。
“二奶,俺二爷不在呀。”
“他还在乡上没回来呢,你找他有事儿呀?那你要是着急就到乡上去找他……”
“不滴二奶,俺今天就是带着娃过来给叔磕个头的,俺叔他在家吧。”树忠急忙打断了姚翠兰的话,唯恐姚翠兰认为他们是来走郝立春的后门办事儿的。
叔?郝建平愣了好半天神才醒悟过来。树忠跟自己的老爸称呼二爷,那么他口中的这个叔肯定就是自己了。他们干嘛要向自己磕头呀?郝建平从床上坐了起来,准备到外屋去看看。
“在呢在呢,刚才腿疼,才从学校回来,在床上躺着呢。”姚翠兰连声应着,冲着里屋召唤了起来:“建平,快点出来。”
“唉”,郝建平应了一声,起身站了起来。
“不呢不呢,俺们去看叔。”随着说话声,房门推开,从门外走进来一家三口,领先的男女都有四十来岁的样子,跟老爸老妈年龄相当。郝建平的记忆中对他们已经没有啥印象了,可是那个被他们推到前面的孩子郝建平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终于也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
看到郝建平,挑头的那个中年汉子伸手按住了前面的孩子:“国良,赶紧给你十七爷磕头,要是没有你十七爷,你这条小命早就已经没了。”
随着说话,瑞萍的眼泪也哗哗的流了下来,她跟着郝国良一起跪了下来:“十七叔,谢谢你把这个孩子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郝建平在郝家窝同辈兄弟中的大排行是十七,回到老家,有跟他喊十七叔的,也有跟他喊十七的,喊十七哥的也有,不过跟他喊十七爷的却是不多。
不过此时这位十七爷却是慌了手脚,他长这么大,哪儿见过有人给他下跪的,他急忙一手拉住了郝国良,一手拉住了树忠的老婆瑞萍,差点就变得语无伦次了。
“快别这样…你们起来说话…妈…”
姚翠兰其实也有点傻眼,他们跟郝树忠一家来往并不多,没想到人家一见面竟然给儿子行起了这么大的礼。
在姚翠兰的帮助下,郝建平这才把瑞萍和郝国良从地上拉了起来,好一通忙乱。
姚翠兰知道儿子从河里救上来不少人,可是详细情形却不太清楚,家里人也没人跟他叙说郝建平当时救人的情形,直到这一刻,她才从郝树忠和瑞萍相互补充的叙述中知道,原来郝国良当时已经被人们判定了死亡,心跳、脉搏全都没了,连村里的医生郝立权都宣布郝国良没救了,可是郝国良却硬是被自己的儿子从阎王爷手里把他给抢了回来。
因为郝国良溺水的时间比较长,他留在医院多观察了几天,今天刚出院,在大洼乡一下车连家都没来得及回,就被郝树忠两口子带过来拜谢救命之恩了。
对于郝树忠两口子郝建平没有什么印象,在前世这两口子一辈子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脚步都很少走出郝家窝。至于郝国良么,郝建平更没有什么印象了,在前世,此时的郝国良已经变成一培黄土了。
喧闹了好长时间,郝树忠又按着郝国良给郝建平磕了三个头,这才谢绝了姚翠兰的留饭告辞离去。
姚翠兰的心情舒畅无比。
对一个妈妈来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自己的子女有出息,而如今儿子小小年龄就得到了这么多人的认可,这就是她最高兴的事情。
姚翠兰伸手拎起郝树忠割来的一整只猪后腿,颠颠的到厨房去给儿子做儿子最爱吃的红烧肉去了。
看着妈妈那喜笑颜开的样子,郝建平心中同样的也被幸福塞满了。
前生的郝建平可以说是胸无大志,如果说有,那就是盯了好几年的那个主管位置和公司里的那位小出纳了,而重生回来之后,郝建平细细的盘点了一下自己的所言所行,到现在他就已经觉得值了。最少,刚刚出门的那个郝国良就是因为自己的重生而活在这个世上的,仅此一条就已经够了。
第二十一章人小鬼大
溺水事件虽然闹得纷纷攘攘,可是也并没有阻碍原定工作的正常运行。
老夫子平时教书育人,表面上看起来谦恭礼让,可是他如果真的认准了一件事,做起事儿来也是雷厉风行。就跟他认可了郝建平所说的游说邓国光一般,郝建平前脚走,后脚他就赶到县里,直接就杀奔了邓国光的办公室,也不管邓国光是否还有其他的公务在身,突突突一阵机关枪扫射直接就把邓国光打闷了。所以学校办商铺的事情更是水到渠成,老夫子不仅顺利地得到了县教育局的支持,还从县教育局有限的经费里面抠出了一大块肉。
好家伙,这个老头可是轻易不开口的人,现在开了一次口,谁敢不给老头子面子?更何况老头子还是为公不为私,别人更没有理由惹得老头子发飙了。
手里有了钱,林莫言的底气也足了,大手一挥:拆,边拆边建边招商。
这一来倒把郝建平忙了个天翻地覆,他踩着自行车往返了郝家窝若干趟,快马加鞭的催促大伯把建筑队拉了起来。
没有一点意外,郝建平死磨硬泡把学校建商铺的工程揽到了大伯的名下。
普通的商铺,就算是一个草台班子也可以盖得起来,根本就无需担心质量的问题,不过这个承包形式让大伯感觉到有些忐忑。
整个工程一共是十八间商铺,郝建平是以大包的形式拿下来的。
小包只需出工,按照东家的意图把活干好了拿工钱就行了,说白了就是给东家打工,钱赚的少点,可是稳妥。而大包则需要包工包料,东家当了甩手掌柜的,活干完了,验收给钱就行了,钱赚得是多,可是风险也大,如果遇到一个不厚道的东家,可能一个工程做下来反而不如小包拿钱拿得多。
十八间商铺,郝立国核算的总造价应该在十二万元左右,商定的验收价倒是让人心动,十九万八,这个工程做下来只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能够顺利拿到钱的话,那可就有小八万块钱的收入。而小包建一间商铺按照行情可以赚到一千五的工钱,十八间也有两万多,这里面差了可就两倍有余。可是小包却没有太大的风险,除非是工程质量不过关,东家才会扣掉一些工钱。
郝立国对自己召集来的这些人手干活还是放心的,基本上都是老把式,自己再在旁边监督着,出不了啥问题。
一个多月,能拿到两万多块钱,给人们付完工钱之后还可以剩下一万多,不少了。
可是郝立国没想到郝建军给他带回了话,说拿下的是一个大包的活。
大包,包工包料,那可是要往里垫钱的呀,十二万块钱,到哪儿弄去?
郝立国上火了,队伍拉起来了,话说出去了,如果现在活接不下来了,让他这张老脸往哪儿撂?
他风风火火的推上自行车正准备到乡里去找郝立春,郝建平优哉游哉的背着书包从前院爷爷家绕了过来。
“大伯,您这是要到哪儿去呀?”
“建平,你来得正好,我正准备到乡里去找你爸。”郝立国哗啦一声把自行车立在了门洞里:“你快跟我说说,你爸怎么给揽了个大包的活,这可是十几万块钱呀,没有钱这活咋干?”
“呵呵,大伯,话是我让我哥给您带的,您去找我爸干啥呀?”郝建平呵呵的笑了起来。
郝建平一脚跨进了门洞,乐呵呵的望着郝立国说道:“大伯,有啥话咱到屋里去说吧。”
现在郝立国已经把郝建平当成了自己弟弟的代言人,在他眼中,这个小子是有点儿能耐的过份了,可是也绝对不会能耐到背着郝立春搞出这么大一件事儿来的地步。现在不年不节不休假的,这小子又突然回家来了,必定是郝立春又有话要带给自己。
爷俩返回了屋里,郝建军不在,大婶又被郝立国轰出了屋子。
郝建平乐呵呵的给郝立国倒了一杯水,也不客气的给自己倒了一杯,然后一屁股坐到了大炕上:“大伯,您准备到乡里找我爸干啥?”
“钱。”郝立国毫不客气的瞪着眼说道。这不是废话么,揽下这么大一个活来,没有钱怎么折腾?
郝建平笑了:“除了钱就没有别的了?”
废话,想要大包手底下就得有钱,不然的话干脆改成小包,一个多月下来,兄弟两个稳稳妥妥的一人分几千块钱,搞好了这一次就能把欠自己兄弟的钱给还上了。
看着郝立国翻白眼,郝建平笑了,他推开炕桌上的水杯花生瓜子,把自己的放了上去,一伸手从里面抓出了晃眼的一大捆百元人民币。
郝立国险些没有跳了起来,一沓、两沓、三沓……,整整十沓四个老人头,十万块钱呀,就这样被一个孩子随便背在书包里,满世界到处乱跑?
“这、这、这、、、这是从哪儿来的?”郝立国吃惊的指着那一大摞钱开口问道,他虽然在县里开过小饭店,可是也从来没有一次性见过这么多钱,更何况这么多钱都是从自己小侄子的书包里掏出来的。郝立春的家底他也是清楚的,郝立春是绝不可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来。
郝建平笑了笑,把钱推向郝立国:“大伯,这是学校支付的百分之五十工程预付款,等到建成封顶之后再支付百分之三十,留下的百分之二十是质押金,要在工程结束验收合格后才支付。”
是预付款,郝立国的心中一定,他今天想要去找郝立春也是存了这个心思。自己兄弟一定要把这个活大包的话,那么怎么也要让学校先支付一部分的预付款,有不够的数目想办法再凑凑,勉强也能应付过去。
郝立国伸手抚上那摞钱,忍不住呵呵的笑了起来,他从炕桌上的烟盒里抽出来一根烟点上,感慨的说道:“还是你爸爸心中有数,我这儿正着急呢,没想到他把事儿都已经办得妥帖了。”
郝建平一笑也不解释:“大伯,您给我打张收条吧,我打的收条还在林校长那儿押着呢,我要去换回来。”
“应当的,公事公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郝立国乐呵呵地说道,转身去翻纸笔,却忽略了郝建平刚才说的话,是他给林校长打的收条支出了这一笔巨款,如果郝立国要是注意到了的话,必定会心生疑惑。怎么你小子给林校长打张收条就可以支出这么大一笔巨款来?
郝建平在郝立国清点了桌上的那十万块钱现金之后,收好了收条,郝立国也郑重其事的把那些钱都收了起来。
一切妥帖之后,郝建平喝了一口水,想了想说道:“大伯,您这个建筑队最好能到县里去办个营业执照,把手续都完善了,省得以后麻烦。”
郝立国眉毛一挑:“是这么个礼,我从那天就想着这件事儿来,明天队伍开进学校,我安排好之后就去办。”
其实爷俩儿在这个问题上完全想拧了,郝建平的意思是这个建筑队以后还会长久的做下去,没有营业执照就是游兵散勇,干点活也得偷偷摸摸的,工商税务的找上门还得请客送礼,不如把手续都办全了,那样也名正言顺。可是郝立国想的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办手续就是权宜之计,自己的兄弟在乡上当乡长,他可不想因为这件事儿给自己的兄弟带来什么麻烦。
看到郝立国应了下来,郝建平笑了笑说道:“大伯,明天您带着我哥一起去吧,我看我哥挺机灵的,让他到县里的窑地(砖瓦厂的土称)和水泥厂去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建材的事儿谈下来,用大洼乡中学的名义,我想谈成了先货后款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等到工程结束之后再把建材款一次性的付给窑地和水泥厂,那么咱们现在手头的资金就绰绰有余了。”
“这也是你爸的主意?”郝立国瞪大了眼睛。用学校的名义到水泥厂和砖瓦厂赊建材倒是有很大的操作性,但是那也必须得人家学校点头才行。
郝建平想了想,以后自己要做的事儿还有很多,不能一直打着老爸的名义‘招摇撞骗’,有的时候自己也需要冒出来。
“大伯,这是我的主意。不过您放心,学校那头的事儿我去办,这些商铺就是学校建的,砖瓦水泥也是用在了学校,跑也跑不了,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郝立国凝眉考虑了半天,如果按照郝建平的思路,自己这个建筑队不成了玩空手道了么,工程预付款拿到了,而建材却是赊来的,根本就不需要动用一分钱,自己的建筑队只需要出工出力,那么风险就已经降到了最低点。按照传统观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才是正理,郝建平的这个提议也颠覆了郝立国的经商理念。郝立国考虑,到不是因为郝建平的这个建议不好,而主要是因为这个主意是郝建平出的,他一时还有点不能接受。
良久之后,郝立国才慎重的点了点头:“这件事儿我试试吧,建军还太小,恐怕办不成这件事儿,砖瓦厂我倒是有两个熟人,明天我办完手续之后亲自去跑一趟。”
郝建平一笑,大伯这是接受了自己的观念。在后世那些建筑公司有几个是自己掏钱买建材的?哪一个不是盖完了楼先向房地产公司结款,结回款来再支付工人工资、建材费等费用的。不花自己一分钱能做成大生意的才是好本事。
“大伯,你最好还是带着我哥一起跑跑,也让他见见世面。”郝建平笑着说道,他可不愿意看到郝建军成为一个整天跟泥巴转头打交道的小工。
郝立国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算是认可了郝建平的这个建议。
正事儿谈完了,郝建平一口喝干了杯子里的水,起身站了起来:“大伯,我要回去了,回去晚了我老爸又该冲着我瞪眼珠子了。”
郝建平是翘了一下午课赶过来的,来回三十来里路,他现在这幅小身板也够吃力的。
郝立国也跟着站了起来,此时自己这个侄子在他的眼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分量。他踌躇了一下,伸手在裤子口袋里摸索了半天,掏出来十块钱递向郝建平:“拿着,大伯给的,想吃啥自己买点啥。”
看着还一脸兴奋的郝立国,郝建平笑了笑伸手接过那十块钱:“谢谢大伯。”
十块钱是不多,可是从紧紧巴巴过日子的大伯口袋里掏出来实属不易,此时大伯正在兴头上,郝建平也不想因为十块钱扫了大伯的兴。
呵呵,如果大伯知道了跟他合作的人是自己这个小屁孩,他还会不会掏十块钱给自己买好吃的?
第二十二章上高中了
果然不出郝建平所料,民告官的事件很快就平息了。经过庭外调解,遇难者家属得到了合理的赔偿,县水利局方局长被开除公职,因玩忽职守罪被移送司法机关酌情处置,三两年的牢狱之灾是避免不了的了,同时被查办的还有县水利局的部分干部职工,包括郝家窝村的那位水闸管理员。
此事以一个圆满的结局划上了句号,可是因此事衍生出来的事情还没有完结。
郝建平因为舍己救人的英勇行为被县团委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报请省团委予以表彰,拟在全省范围内宣传郝建平舍己救人的事迹。
地县各级机关也给郝建平颁发了一系列的荣誉证书,各种表彰会、演讲会把郝建平忙了一个头昏脑胀,初三还没有毕业的郝建平就已经被免考保送县重点中学、县一中了。
这最后一项奖项是郝建平自己跟林莫言争取来的,他实在是已经无法忍受初中的学习生活了。在大洼中学,他已经成了一面中学生行为典范的镜子,连放个屁也得左顾右盼,唯恐辱没了优秀共青团员的形象。
在郝建平的极力争取下,林莫言稍有不满的测试了一下郝建平的初中文化水平,他也知道现在大洼乡中学的学习环境已经不适宜郝建平安心学习了,最后只得无奈的把郝建平放走了。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自己称心如意的弟子,可是形势所迫,却不得不把他给送出去,林莫言的心中没有一些抱怨那才是怪事。
终于上高中了,郝建平满心欣喜的随着郝馨踏进了县一中的校门,展现在他面前的将是一个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在前生,郝建平根本就无缘与高中,可是今生他却提前同班同学一届跨入了高中的校门,小蝴蝶的翅膀还在一个劲的忽闪着,前世和今生能有多大的改变谁也猜测不到。
现在还只是下半年上半学期刚刚开始没有多久,初三的实际授课内容已经不多了,跟高中的衔接并不是太大,更何况郝建平还有郝馨这个已经上高二的亲姐姐手把手的辅导,跟上功课的问题还是不大。
其实,能够提前一年进入高中学习才是郝建平最高兴的事情,这就意味着他还有机会能够跟林雪燕做一年的校友。
到县城了,在安顿好宿舍之后,郝建平迫不及待的跑到县邮政局给远在省城的林雪燕打了一个电话。
“燕子,我现在已经上高一了,你在省城等我呀,过不了多长时间我就去找你了。”
“你怎么突然上高中了,等等,你怎么还跟我叫燕子?”接到郝建平的电话,林雪燕竟然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不过她还是气哼哼的跟郝建平计较姐姐弟弟的问题,这可是原则问题。
郝建平嘻嘻的笑了起来,根本就不理会林雪燕的问责:“燕子,等我回头考上大学,我请你去城隍庙吃香辣串。”
“呀,你怎么知道我爱吃香辣串的?”
郝建平嘿嘿的笑了起来,没想到误打误撞也有蒙对的时候。前生他就喜欢到城隍庙吃香辣串,觉得那口味地道,没想到现在随口一说,竟然也引起了林雪燕的共鸣。
这算不算心有灵犀?郝建平坏坏的想到。
谁也没想到郝建平一句涉嫌讨好美女的话几天之后就变成了事实,郝建平在高一一班还没有学习三天,班主任就通知他校长召见,而校长则郑而重之的通知了他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星期一到省城去参加省团委组织的本年度优秀共青团员表彰大会,而且在这次大会上还有郝建平十分钟的演讲时间。
按照二子他爸爸的话说,今儿赶上这拨了。
省团委的年度优秀共青团员表彰大会早就已经定了下来,这一次表彰的是全省范围内的十名优秀共青团员,而郝建平的资料报上去的正是时候,省团委专程为了郝建平的事情召开了常委会,临时增补郝建平为本届的优秀共青团员之一,而且因为郝建平的突出表现,还特定了他作为三名优秀共青团员代表之一进行为时十分钟的演讲。
县一中的笔杆子们都被校长动员了起来,集体为郝建平创作这份演讲稿,而真正的当事人郝建平却显得有些无所事事了。
郝建平本想马上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林雪燕的。古人有云,娶了媳妇忘了娘,郝建平现在媳妇还没有追到手,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人就已经是林雪燕了。
不行,到时候给她一个惊喜,郝建平的脑子里已经在想象当林雪燕突然看到他时会是一副什么表情了。
到底是惊喜还是惊奇?郝建平现在也不敢揣测。这坑爹的年龄呀,如果自己再大上几岁,那么不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去追求她了么。
县一中给了郝建平一天的假,让他回家准备一下。毕竟从浮东县到省城有二百来公里的路,往返准备要三天的时间,郝建平也需要跟家里打个招呼,带上一些必须的日用品。
郝建平坐着客车回到了大洼乡,老爸老妈都在上班,家里没人。郝建平把自己带回来的东西往床上一扔,推起院子里的一辆自行车就赶到大洼中学去了。
大洼中学的商铺已经开始施工,这是自己重生回来后操作的第一件大事儿,可容不得有半点闪失。他虽然对大伯干活有信心,可是还是要亲眼去看上一眼心里比较踏实。
中学临街一面上百米围墙已经被拆除殆尽,整个工地乱哄哄的,拆下来的旧砖头和新拉来的砖瓦木料水泥堆杂在一起,大伯组织来的二十几个工人已经开始打地基,地基的轮廓都已经挖了出来,几伙儿工人正卖力的砸着木夯。
这种建筑班子一看就是草台班子,大型建筑机械根本就无从说起,挖地基用的是铁锨,夯地基用的就是那种木夯,两个人搭一伙,喊着号子高高的把木夯甩起来,‘嘭’的一声落在地基上,震得地面都为之一动,不过这种三合土的地基夯实了倒是也结实。
村里人干活实在,绝不会在这种事儿上偷工减料的。
此时正是学校下课的时间,校园里学生们嘻嘻哈哈的嬉闹着,也有一些跑到了工地上相互追逐打闹,郝立国这时正站在工地靠近校园一侧黑着脸呵斥着那些学生们。
“走走走,都到一边玩去,你,把那木料放下,那是打着玩的东西么,还有你们两个……”
郝建平微微的皱了皱眉,把自行车立在了一旁,走进了工地。
“唉,那个孩子你别…哦,是建平呀,找你大伯吧,他在那儿呢。”一个正低头干活的年轻人看到走进来的郝建平,刚吼了半句就把郝建平认了出来,乐呵呵的打起了招呼。
这个年轻人郝建平还有一些印象,只是拿不准该怎么跟他称呼了,于是只是笑着冲他点了点头,以一句‘忙着啦’一带而过。
“大伯,这样搞不行。”郝建平微微皱着眉头站到了正忙着赶孩子的大伯身后。
“嗯?哦,是建平来了,你不是到县里去上学了么。你说这样搞不行,是咋个不行?”郝立国这才看到已经走到身后的郝建平。
郝建平指着那些在工地上往来穿戏的孩子,轻轻地说道:“大伯,工地上存在着不少的危险因素,这些学生们这么跑来跑去的,万一发生什么意外就不好交代了。”
“是呀。”大伯感慨的应道:“盖这些商铺倒是给这帮孩子们提供便利了,围墙一推倒,这帮孩子们每天上学放学连学校门口都不用走了,全从这儿往家跑,四十五分钟一堂课,他们一下课我就开始忙,呵呵,不过过两天就好了,过两天地基盖起来,房子往起一垒就没事儿了。”
郝建平轻轻的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大伯,就是房子垒起来了,那些孩子们也会跑到房子下面玩,如果从上面掉下个砖头瓦块来一样还是危险。我觉得您应该建起一道临时围墙来,哪怕就是用防护网也好,把工地和学校隔出一个安全的距离来,这样不仅孩子们的安全有了保障,而且工地上的施工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干扰,您说是不是?”
郝立国微微的皱了皱眉,稍稍有些不爽,不过他也知道郝建平说得有道理。
试想,谁被自己的晚辈教训会爽?虽然郝建平话说得客气,可是话里教训的意味却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
郝立国踌躇了一下,微微皱着眉头说道:“其实也就是这么几天的事儿,房子盖得差不多了应该就好了,再说了,做这么一圈防护网恐怕要花两三千块钱。”
说着话,郝立国轻轻地摇了摇头,不是不能将就,这两三千块钱要是花了也就是打水漂了。
郝建平笑了笑:“大伯,还是隔离开吧,如果只是为了钱的事儿,那么这钱就从将来的分红中扣除出来好了,算我那一份的。”
“算你那一份的?”郝立国注意到了郝建平的用词。
郝建平一笑急忙扯开了话题:“大伯,其实这个防护网买了也不是一次性的东西,下一次有工程的时候还可以用,一切还是应该以安全为第一,至于多花一点钱,也不过就是咱们少赚一点钱的事儿,跟生命比起来,钱一文都不值。”
“说得好。”
郝立国还没有答话,从他们两个人的身后传来了一声喝彩之声。
第二十三章童言无忌
叔侄两个人一愣,急忙转过身来。
不知何时,身后的路上已经停了四五台乌黑锃亮的轿车,而正走向他们的赫然正是县委书记邓国光,他身旁陪伴着十来位官员,林莫言、薛富贵和郝建平的老爸郝立春赫然也在陪同的人员之中,跟邓国光比肩而行,位置只稍稍落后一点的是一位三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叫好声正是从他的口中发出来的。
看到郝建平和郝立国回头,叫好的那个年轻人稍稍愣了一下,刚才只是看的背影,他显然没有想到说出这一番话的竟然只是一个毛头孩子。
看到冷场,林莫言已经呵呵的笑着冲着郝建平摆了摆手:“小子过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郝建平急忙跳过挖开的地基蹦了过去,规规矩矩的冲着林莫言鞠了一个躬,喊了一声师父,又冲着邓国光喊了一声邓伯伯,把认识的两三个人挨个称呼了一遍,独独落下了薛富贵和自己的老爸。
“陈县长,这个小子就是在这次大水中救人的那个孩子,他就是咱们大洼乡郝副乡长家的儿子,现在已经是县一中的学生了。”林莫言笑着拉过郝建平向那个年轻人介绍道。
那个年轻人显然已经留意到郝建平和林莫言相互之间的称呼,他只是稍稍一愣,就笑着冲着郝建平伸出了手:“建平同学你好,呵呵,你现在可是一个大名人了,哪天有时间给我签个名好不好?”
人们哄笑了起来,连一向威严的邓国光也忍俊不禁。
郝建平微微一愣,原来面前这位年轻人就是本县的县太爷陈宽呀,他踌躇了一下,笑着把自己的小手塞到了陈宽的大手里面,两只手以一种平辈的姿态握在了一起。
“陈县长你好,我只是胡言乱语,到让您见笑了。”郝建平笑着说道,握着陈宽的手轻轻的摇了摇。
陈宽心中产生了一种错觉,如果不是面前这个孩子稚嫩的面孔,他一定会认为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人是一个同辈中人。
“好、、、好。”陈宽连着说了两个好字,接下来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毕竟面对他的是一个孩子。
这时站在一旁的邓国光呵呵的笑了起来,他转向郝立春笑着说道:“立春同志,真不知道你们家这个小鬼头是怎么调教出来的,真是让人羡慕呀。”
郝立春呵呵的陪着笑,用眼睛瞪了一眼郝建平,他也没想到郝建平会出现在这里,他这是用眼神在警告郝建平不要胡乱说话。
郝建平的脸成了苦瓜,九成九的是做作。
“邓伯伯,不带这么埋汰人的吧,我听了半天也没听出来您是在夸我还是在骂我。”
人们哈哈的哄笑了起来。
邓国光今天是拉着陈宽一起过来到大洼乡视察工作的,薛富贵报上去的那个开发区的计划引起了他的兴趣,可是经济建设不是邓国光当管的事情,所以他就把陈宽一起拉过来了。一个乡成立一个开发区,如果真的能运作起来,这可是一个大新闻,可以把溺水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冲淡一些。
郝建平打磕说了几句话,知道大领导们到这里来绝不是为了哄自己这个小孩子的,于是识趣的退到了一旁。
站在工地上,邓国光等人听了林莫言汇报了学校建商铺的构想,邓国光把目光投向了薛富贵。
建几个商铺,可跟你说的那个开发区的构想有天壤之别。
这个所谓的开发区跟学校没有一点关联,林莫言自然不会越俎代庖多说什么,他汇报的只是自己分内的工作。
薛富贵知道该自己说话了,他挺了挺胸,一张脸激动得微微有些泛红,他挺着胸把乡党委会上研究的结果又复述了一遍,伸手指点着学校周边的空地展开了自己的蓝图:“我们准备把这一片全都建成工业区,预计将会有二十几家企业,年利税将达到三百万元……”
郝建平注意到,邓国光脸上露出了微笑,还轻轻的点了点头,而陈宽却微微的皱了皱眉头,似乎在考虑什么,不过出于礼貌,并没有打断薛富贵的话。
终于,薛富贵亢长的汇报告一段落,邓国光轻轻的点了点头,望着陈宽问道:“陈县长,你对薛书记的这个构想怎么看?”
在这里,邓国光当然不会首先发表自己的意见,他如果说话了,其他人就不好发表意见了。当然,尊重跟自己搭班子的陈宽也是一个方面。
陈宽笑着冲着邓国光点了点头,眼睛望向了薛富贵开口说道:“首先,薛书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这个思路我是认同的,也大力支持。”
听到陈宽的开场白,人们的心沉了一下,连郝建平这个小屁孩都听出来陈宽只是认同薛富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事情,根本就不提那个所谓的开发区,那么后面的大力支持这几个字可就值得玩味了。发展乡镇企业我是支持的,至于成立开发区支持不支持可就不好说了。郝建平知道,陈县长的‘不过’、‘但是’马上就要出口了。
“不过,我想问一下薛书记,你打算成立这个开发区是基于什么考虑的?亮点是什么?主营产业又是什么?有什么特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如何?销售市场是面向全乡、全县、还是全地区、全省?这些东西我从你的立项报告里都没有看到,请你在这里为我们做一个补充。”陈宽眼神炯炯的盯着薛富贵问道。
郝建平注意到,陈宽的措辞很谨慎,一直是在用你而不是用你们或者是你们乡政府,那么陈宽现在锁定的人就是只有薛富贵一个人了。
玛德,薛富贵已经在心里暗暗的骂了起来。陈宽对自己如此咄咄逼人,无外乎这份报告自己是先呈给邓国光,在得到了邓国光的认可之后才报送的县政府,现在陈宽就已经就势在这个问题上发威了。
薛富贵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结巴了半天,一眼看到了郝立春,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开口说道:“乡里的工商业一直是郝副乡长主管的,而且当初的构思也是郝副乡长提出来的,这些细节上的问题还是让郝副乡长向您汇报吧。”
郝建平在心里狠狠的鄙视了薛富贵一把,有桃子你摘,有刺别人拔,当初提出来建这个开发区也是你的主意,现在面对陈县长的质询了,你反而躲到了后面,什么东西。
郝立春微微皱了皱眉,正要开口说话,一旁的郝建平轻轻地拉了拉他的手。郝立春虽是一个粗线条的人,但是也不是一个鲁莽的人,他知道薛富贵是邓国光线上的人,现在陈宽对着薛富贵开弓,自己没有必要去趟这趟浑水,他装作没有留意薛富贵的话,把头扭到一旁跟乡长小声地嘀咕起来。
郝建平的小动作瞒过了所有人,却没有瞒过一直笑呵呵的留意着他的林莫言,这个小动作又让林莫言吃了一惊。
老于官场的人有的时候也会在不经意间犯下失误,像刚才,郝立春无论怎么回答都会得罪一方,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装聋作哑。如果是郝立春自己看出来做出来的,林莫言倒不会感到意外,可是偏偏,却又是这个小子在关键时刻提醒的郝立春,这可就值得让人玩味了。
可是,却偏偏有人不识趣,薛富贵冲着郝立春的后脑勺喊道:“郝副乡长、郝副乡长,你向陈县长汇报一下咱们建这个开发区的构想。”
这一下,郝立春避无可避了。
什么狗屁构想,根本在乡党委会上就是你一个人说话,大家还没研究出一个大概来,你就迫不及待的跑到县里去邀功请赏了,现在让我汇报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到了郝立春的头上。
林莫言轻轻的咳嗽了一下,准备开口为郝立春开脱一下,毕竟郝立春是自己这个弟子的老爸,有些话由他开口说出来,就算是思虑不周全,也不会有人对他发难的:“事情是这样的,当初我们学校准备要增建这些商铺,我去找郝副乡长询问一下意见……”
这时,郝建平忽闪着大眼睛一脸天真的望着林莫言说道:“师父,我爸那天晚上不是说可以把乡里准备重建的五金厂也建到这一片来吗?后来是薛书记来了以后才说要建设开发区的,还说要把各村赚钱的厂子都搬到这儿来呢,这样咱们学校这里不就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吗?”
童言无忌,谁也不会怀疑一个孩子说的话。
郝建平简短的一句话就把事情的起因始末都说明白了,再傻的人也听出来这件事儿是薛富贵的首尾了,人家郝副乡长的初衷只是把准备重建的五金厂搬迁过来,这可跟建开发区是云泥之别。
“胡闹,这不是瞎折腾么?”邓国光勃然变色,凶巴巴的瞪了一眼薛富贵。
把赚钱的厂子都搬过来,劳民伤财,根本就对财政于事无补,只是花团锦簇的做了一篇大好文章。
陈宽微微一笑闭上了嘴巴,从看到那个立项报告起,他就知道这只是一个政绩工程。
郝建平说完了该说的,惶恐的瞪着一双大眼睛盯着正在发飙的邓国光,一脸的无辜。咳咳,当然是装的。
小手被林莫言抓到了手里,使劲的捏了一把。
小鬼头,你真的成了人精了。
第二十四章谁的儿子?
邓国光、陈宽没有做什么重要指示,只在工地上待了一会儿,随处看了看就相继蹬上车一溜风的走了,只是邓国光在上车的时候伸出手抚了抚郝建平的小脑袋,一脸慈祥的夸了他两句,还让他没事儿的时候到家里去玩。
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儿,试想全县有几个人能得到县委书记的邀请,没事儿的时候到家里‘玩’?
县里来的几台车不见了影子,薛富贵精心准备好的特色午宴自然也就流产了。他恶狠狠的瞪了一眼郝建平,真想窜上去抽这个小子一个大嘴巴,可是人家孩子说的句句属实,他就算想要发飙都找不到宣泄口,一个乡党委书记跟一个小孩子较真也失了身份。
薛富贵跺了一下脚,转身钻进自己的桑塔纳,远远跟着县里来的几台车疾驰而去,想来是追着邓国光的屁股去解释了,顺道再从邓国光那里领一顿板子。今天他如果不被邓国光痛痛快快的骂上一通,估计他会茶不思饭不想,晚上能不能睡着觉还是一个未知数。
郝建平正仰着脸等着老爸的夸奖,却不料老爸伸出手来狠狠在他脑袋上敲了一下,疼得郝建平呲牙咧嘴,情不自禁的捂住了脑袋,唯恐老爸再给他一下。
二十九岁的大男人,还被老爸敲头,够可悲的。
“你打他干什么?”林莫言冲着郝立春瞪着眼睛,一把把郝建平拉到了自己身后,像是保护小鸡的老母鸡,就差脖子上的鸡毛都立起来了。
“啊?”郝立春显然没有料到林莫言横空出世,他愣了一下开口说道:“这个臭小子不在县城好好上学,无缘无故跑回来做啥?肯定又是逃学。”
郝建平郁闷的翻起了白眼:“老爸,省团委要开会,学校给了我一天假让我回来收拾东西的,咋又成了我逃学了。”
林莫言也冲着郝立春翻了个白眼。你看看,没问明白动手就打( 重生之遍地黄金 http://www.xlawen.org/kan/716/ )
“挺好的不去上学,赶快躺下吧。”姚翠兰哪壶不开提哪壶。
郝建平咧了咧嘴,应了一声躺了下来。是要想个办法赶紧解决这个问题,装病只能一次两次,不可能长久为之。跟其他那些重生的人一样,整天不去上课,临到考试了牛皮哄哄的过去拿个第一,郝建平可没有这个本事。他只是对初中的课程兴趣缺缺,等回头上到高中以后还是要加把劲,林雪燕还在大学的校园里等着他呢,可不能让那个小丫头给看扁了。
就在这时,从院子里传来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二爷二奶在家不?”
称呼二爷二奶的,不用问也知道是郝家窝来人了。郝家窝的村民大多都姓郝,大家都是一个宗族,郝建平他们这一脉在村里的辈份奇高,郝万山走出去,满地乱跑的孩子们跟他称呼老祖的也大有人在。
姚翠兰急急忙忙拉了一张毛巾被给郝建平盖上,嘴里连声应着快步走了出去:“呦,是树忠呀,瑞萍也来了,今天怎么有时间到乡里来了,快进来坐。”
随着一阵应酬声,堂屋里响起了踢踢踏踏的脚步声。
躺在里屋床上的郝建平支棱起了耳朵,树字辈比他矮一辈,不过他对老妈口中的这个叫树忠的人却没有多大印象了。
稀里哗啦放东西的声音,还有老妈不迭声的谦逊:“树忠这是干嘛,不年不节的怎么还送起东西来了。”
“二奶,俺和瑞萍今天就是带着娃专程过来给您磕头的。”还是那个树忠的声音,还夹杂着一个中年妇女在一旁的帮腔:“是呀二奶,您就收下吧。”
听到那两个人对老妈的称呼,郝建平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又是一阵的暴汗。如果老妈要是知道若干年之后二奶是一句骂人的话,不知道老妈是否还能泰然处之。
“二奶,俺二爷不在呀。”
“他还在乡上没回来呢,你找他有事儿呀?那你要是着急就到乡上去找他……”
“不滴二奶,俺今天就是带着娃过来给叔磕个头的,俺叔他在家吧。”树忠急忙打断了姚翠兰的话,唯恐姚翠兰认为他们是来走郝立春的后门办事儿的。
叔?郝建平愣了好半天神才醒悟过来。树忠跟自己的老爸称呼二爷,那么他口中的这个叔肯定就是自己了。他们干嘛要向自己磕头呀?郝建平从床上坐了起来,准备到外屋去看看。
“在呢在呢,刚才腿疼,才从学校回来,在床上躺着呢。”姚翠兰连声应着,冲着里屋召唤了起来:“建平,快点出来。”
“唉”,郝建平应了一声,起身站了起来。
“不呢不呢,俺们去看叔。”随着说话声,房门推开,从门外走进来一家三口,领先的男女都有四十来岁的样子,跟老爸老妈年龄相当。郝建平的记忆中对他们已经没有啥印象了,可是那个被他们推到前面的孩子郝建平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终于也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
看到郝建平,挑头的那个中年汉子伸手按住了前面的孩子:“国良,赶紧给你十七爷磕头,要是没有你十七爷,你这条小命早就已经没了。”
随着说话,瑞萍的眼泪也哗哗的流了下来,她跟着郝国良一起跪了下来:“十七叔,谢谢你把这个孩子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郝建平在郝家窝同辈兄弟中的大排行是十七,回到老家,有跟他喊十七叔的,也有跟他喊十七的,喊十七哥的也有,不过跟他喊十七爷的却是不多。
不过此时这位十七爷却是慌了手脚,他长这么大,哪儿见过有人给他下跪的,他急忙一手拉住了郝国良,一手拉住了树忠的老婆瑞萍,差点就变得语无伦次了。
“快别这样…你们起来说话…妈…”
姚翠兰其实也有点傻眼,他们跟郝树忠一家来往并不多,没想到人家一见面竟然给儿子行起了这么大的礼。
在姚翠兰的帮助下,郝建平这才把瑞萍和郝国良从地上拉了起来,好一通忙乱。
姚翠兰知道儿子从河里救上来不少人,可是详细情形却不太清楚,家里人也没人跟他叙说郝建平当时救人的情形,直到这一刻,她才从郝树忠和瑞萍相互补充的叙述中知道,原来郝国良当时已经被人们判定了死亡,心跳、脉搏全都没了,连村里的医生郝立权都宣布郝国良没救了,可是郝国良却硬是被自己的儿子从阎王爷手里把他给抢了回来。
因为郝国良溺水的时间比较长,他留在医院多观察了几天,今天刚出院,在大洼乡一下车连家都没来得及回,就被郝树忠两口子带过来拜谢救命之恩了。
对于郝树忠两口子郝建平没有什么印象,在前世这两口子一辈子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脚步都很少走出郝家窝。至于郝国良么,郝建平更没有什么印象了,在前世,此时的郝国良已经变成一培黄土了。
喧闹了好长时间,郝树忠又按着郝国良给郝建平磕了三个头,这才谢绝了姚翠兰的留饭告辞离去。
姚翠兰的心情舒畅无比。
对一个妈妈来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自己的子女有出息,而如今儿子小小年龄就得到了这么多人的认可,这就是她最高兴的事情。
姚翠兰伸手拎起郝树忠割来的一整只猪后腿,颠颠的到厨房去给儿子做儿子最爱吃的红烧肉去了。
看着妈妈那喜笑颜开的样子,郝建平心中同样的也被幸福塞满了。
前生的郝建平可以说是胸无大志,如果说有,那就是盯了好几年的那个主管位置和公司里的那位小出纳了,而重生回来之后,郝建平细细的盘点了一下自己的所言所行,到现在他就已经觉得值了。最少,刚刚出门的那个郝国良就是因为自己的重生而活在这个世上的,仅此一条就已经够了。
第二十一章人小鬼大
溺水事件虽然闹得纷纷攘攘,可是也并没有阻碍原定工作的正常运行。
老夫子平时教书育人,表面上看起来谦恭礼让,可是他如果真的认准了一件事,做起事儿来也是雷厉风行。就跟他认可了郝建平所说的游说邓国光一般,郝建平前脚走,后脚他就赶到县里,直接就杀奔了邓国光的办公室,也不管邓国光是否还有其他的公务在身,突突突一阵机关枪扫射直接就把邓国光打闷了。所以学校办商铺的事情更是水到渠成,老夫子不仅顺利地得到了县教育局的支持,还从县教育局有限的经费里面抠出了一大块肉。
好家伙,这个老头可是轻易不开口的人,现在开了一次口,谁敢不给老头子面子?更何况老头子还是为公不为私,别人更没有理由惹得老头子发飙了。
手里有了钱,林莫言的底气也足了,大手一挥:拆,边拆边建边招商。
这一来倒把郝建平忙了个天翻地覆,他踩着自行车往返了郝家窝若干趟,快马加鞭的催促大伯把建筑队拉了起来。
没有一点意外,郝建平死磨硬泡把学校建商铺的工程揽到了大伯的名下。
普通的商铺,就算是一个草台班子也可以盖得起来,根本就无需担心质量的问题,不过这个承包形式让大伯感觉到有些忐忑。
整个工程一共是十八间商铺,郝建平是以大包的形式拿下来的。
小包只需出工,按照东家的意图把活干好了拿工钱就行了,说白了就是给东家打工,钱赚的少点,可是稳妥。而大包则需要包工包料,东家当了甩手掌柜的,活干完了,验收给钱就行了,钱赚得是多,可是风险也大,如果遇到一个不厚道的东家,可能一个工程做下来反而不如小包拿钱拿得多。
十八间商铺,郝立国核算的总造价应该在十二万元左右,商定的验收价倒是让人心动,十九万八,这个工程做下来只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能够顺利拿到钱的话,那可就有小八万块钱的收入。而小包建一间商铺按照行情可以赚到一千五的工钱,十八间也有两万多,这里面差了可就两倍有余。可是小包却没有太大的风险,除非是工程质量不过关,东家才会扣掉一些工钱。
郝立国对自己召集来的这些人手干活还是放心的,基本上都是老把式,自己再在旁边监督着,出不了啥问题。
一个多月,能拿到两万多块钱,给人们付完工钱之后还可以剩下一万多,不少了。
可是郝立国没想到郝建军给他带回了话,说拿下的是一个大包的活。
大包,包工包料,那可是要往里垫钱的呀,十二万块钱,到哪儿弄去?
郝立国上火了,队伍拉起来了,话说出去了,如果现在活接不下来了,让他这张老脸往哪儿撂?
他风风火火的推上自行车正准备到乡里去找郝立春,郝建平优哉游哉的背着书包从前院爷爷家绕了过来。
“大伯,您这是要到哪儿去呀?”
“建平,你来得正好,我正准备到乡里去找你爸。”郝立国哗啦一声把自行车立在了门洞里:“你快跟我说说,你爸怎么给揽了个大包的活,这可是十几万块钱呀,没有钱这活咋干?”
“呵呵,大伯,话是我让我哥给您带的,您去找我爸干啥呀?”郝建平呵呵的笑了起来。
郝建平一脚跨进了门洞,乐呵呵的望着郝立国说道:“大伯,有啥话咱到屋里去说吧。”
现在郝立国已经把郝建平当成了自己弟弟的代言人,在他眼中,这个小子是有点儿能耐的过份了,可是也绝对不会能耐到背着郝立春搞出这么大一件事儿来的地步。现在不年不节不休假的,这小子又突然回家来了,必定是郝立春又有话要带给自己。
爷俩返回了屋里,郝建军不在,大婶又被郝立国轰出了屋子。
郝建平乐呵呵的给郝立国倒了一杯水,也不客气的给自己倒了一杯,然后一屁股坐到了大炕上:“大伯,您准备到乡里找我爸干啥?”
“钱。”郝立国毫不客气的瞪着眼说道。这不是废话么,揽下这么大一个活来,没有钱怎么折腾?
郝建平笑了:“除了钱就没有别的了?”
废话,想要大包手底下就得有钱,不然的话干脆改成小包,一个多月下来,兄弟两个稳稳妥妥的一人分几千块钱,搞好了这一次就能把欠自己兄弟的钱给还上了。
看着郝立国翻白眼,郝建平笑了,他推开炕桌上的水杯花生瓜子,把自己的放了上去,一伸手从里面抓出了晃眼的一大捆百元人民币。
郝立国险些没有跳了起来,一沓、两沓、三沓……,整整十沓四个老人头,十万块钱呀,就这样被一个孩子随便背在书包里,满世界到处乱跑?
“这、这、这、、、这是从哪儿来的?”郝立国吃惊的指着那一大摞钱开口问道,他虽然在县里开过小饭店,可是也从来没有一次性见过这么多钱,更何况这么多钱都是从自己小侄子的书包里掏出来的。郝立春的家底他也是清楚的,郝立春是绝不可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来。
郝建平笑了笑,把钱推向郝立国:“大伯,这是学校支付的百分之五十工程预付款,等到建成封顶之后再支付百分之三十,留下的百分之二十是质押金,要在工程结束验收合格后才支付。”
是预付款,郝立国的心中一定,他今天想要去找郝立春也是存了这个心思。自己兄弟一定要把这个活大包的话,那么怎么也要让学校先支付一部分的预付款,有不够的数目想办法再凑凑,勉强也能应付过去。
郝立国伸手抚上那摞钱,忍不住呵呵的笑了起来,他从炕桌上的烟盒里抽出来一根烟点上,感慨的说道:“还是你爸爸心中有数,我这儿正着急呢,没想到他把事儿都已经办得妥帖了。”
郝建平一笑也不解释:“大伯,您给我打张收条吧,我打的收条还在林校长那儿押着呢,我要去换回来。”
“应当的,公事公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郝立国乐呵呵地说道,转身去翻纸笔,却忽略了郝建平刚才说的话,是他给林校长打的收条支出了这一笔巨款,如果郝立国要是注意到了的话,必定会心生疑惑。怎么你小子给林校长打张收条就可以支出这么大一笔巨款来?
郝建平在郝立国清点了桌上的那十万块钱现金之后,收好了收条,郝立国也郑重其事的把那些钱都收了起来。
一切妥帖之后,郝建平喝了一口水,想了想说道:“大伯,您这个建筑队最好能到县里去办个营业执照,把手续都完善了,省得以后麻烦。”
郝立国眉毛一挑:“是这么个礼,我从那天就想着这件事儿来,明天队伍开进学校,我安排好之后就去办。”
其实爷俩儿在这个问题上完全想拧了,郝建平的意思是这个建筑队以后还会长久的做下去,没有营业执照就是游兵散勇,干点活也得偷偷摸摸的,工商税务的找上门还得请客送礼,不如把手续都办全了,那样也名正言顺。可是郝立国想的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办手续就是权宜之计,自己的兄弟在乡上当乡长,他可不想因为这件事儿给自己的兄弟带来什么麻烦。
看到郝立国应了下来,郝建平笑了笑说道:“大伯,明天您带着我哥一起去吧,我看我哥挺机灵的,让他到县里的窑地(砖瓦厂的土称)和水泥厂去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建材的事儿谈下来,用大洼乡中学的名义,我想谈成了先货后款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等到工程结束之后再把建材款一次性的付给窑地和水泥厂,那么咱们现在手头的资金就绰绰有余了。”
“这也是你爸的主意?”郝立国瞪大了眼睛。用学校的名义到水泥厂和砖瓦厂赊建材倒是有很大的操作性,但是那也必须得人家学校点头才行。
郝建平想了想,以后自己要做的事儿还有很多,不能一直打着老爸的名义‘招摇撞骗’,有的时候自己也需要冒出来。
“大伯,这是我的主意。不过您放心,学校那头的事儿我去办,这些商铺就是学校建的,砖瓦水泥也是用在了学校,跑也跑不了,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郝立国凝眉考虑了半天,如果按照郝建平的思路,自己这个建筑队不成了玩空手道了么,工程预付款拿到了,而建材却是赊来的,根本就不需要动用一分钱,自己的建筑队只需要出工出力,那么风险就已经降到了最低点。按照传统观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才是正理,郝建平的这个提议也颠覆了郝立国的经商理念。郝立国考虑,到不是因为郝建平的这个建议不好,而主要是因为这个主意是郝建平出的,他一时还有点不能接受。
良久之后,郝立国才慎重的点了点头:“这件事儿我试试吧,建军还太小,恐怕办不成这件事儿,砖瓦厂我倒是有两个熟人,明天我办完手续之后亲自去跑一趟。”
郝建平一笑,大伯这是接受了自己的观念。在后世那些建筑公司有几个是自己掏钱买建材的?哪一个不是盖完了楼先向房地产公司结款,结回款来再支付工人工资、建材费等费用的。不花自己一分钱能做成大生意的才是好本事。
“大伯,你最好还是带着我哥一起跑跑,也让他见见世面。”郝建平笑着说道,他可不愿意看到郝建军成为一个整天跟泥巴转头打交道的小工。
郝立国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算是认可了郝建平的这个建议。
正事儿谈完了,郝建平一口喝干了杯子里的水,起身站了起来:“大伯,我要回去了,回去晚了我老爸又该冲着我瞪眼珠子了。”
郝建平是翘了一下午课赶过来的,来回三十来里路,他现在这幅小身板也够吃力的。
郝立国也跟着站了起来,此时自己这个侄子在他的眼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分量。他踌躇了一下,伸手在裤子口袋里摸索了半天,掏出来十块钱递向郝建平:“拿着,大伯给的,想吃啥自己买点啥。”
看着还一脸兴奋的郝立国,郝建平笑了笑伸手接过那十块钱:“谢谢大伯。”
十块钱是不多,可是从紧紧巴巴过日子的大伯口袋里掏出来实属不易,此时大伯正在兴头上,郝建平也不想因为十块钱扫了大伯的兴。
呵呵,如果大伯知道了跟他合作的人是自己这个小屁孩,他还会不会掏十块钱给自己买好吃的?
第二十二章上高中了
果然不出郝建平所料,民告官的事件很快就平息了。经过庭外调解,遇难者家属得到了合理的赔偿,县水利局方局长被开除公职,因玩忽职守罪被移送司法机关酌情处置,三两年的牢狱之灾是避免不了的了,同时被查办的还有县水利局的部分干部职工,包括郝家窝村的那位水闸管理员。
此事以一个圆满的结局划上了句号,可是因此事衍生出来的事情还没有完结。
郝建平因为舍己救人的英勇行为被县团委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报请省团委予以表彰,拟在全省范围内宣传郝建平舍己救人的事迹。
地县各级机关也给郝建平颁发了一系列的荣誉证书,各种表彰会、演讲会把郝建平忙了一个头昏脑胀,初三还没有毕业的郝建平就已经被免考保送县重点中学、县一中了。
这最后一项奖项是郝建平自己跟林莫言争取来的,他实在是已经无法忍受初中的学习生活了。在大洼中学,他已经成了一面中学生行为典范的镜子,连放个屁也得左顾右盼,唯恐辱没了优秀共青团员的形象。
在郝建平的极力争取下,林莫言稍有不满的测试了一下郝建平的初中文化水平,他也知道现在大洼乡中学的学习环境已经不适宜郝建平安心学习了,最后只得无奈的把郝建平放走了。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自己称心如意的弟子,可是形势所迫,却不得不把他给送出去,林莫言的心中没有一些抱怨那才是怪事。
终于上高中了,郝建平满心欣喜的随着郝馨踏进了县一中的校门,展现在他面前的将是一个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在前生,郝建平根本就无缘与高中,可是今生他却提前同班同学一届跨入了高中的校门,小蝴蝶的翅膀还在一个劲的忽闪着,前世和今生能有多大的改变谁也猜测不到。
现在还只是下半年上半学期刚刚开始没有多久,初三的实际授课内容已经不多了,跟高中的衔接并不是太大,更何况郝建平还有郝馨这个已经上高二的亲姐姐手把手的辅导,跟上功课的问题还是不大。
其实,能够提前一年进入高中学习才是郝建平最高兴的事情,这就意味着他还有机会能够跟林雪燕做一年的校友。
到县城了,在安顿好宿舍之后,郝建平迫不及待的跑到县邮政局给远在省城的林雪燕打了一个电话。
“燕子,我现在已经上高一了,你在省城等我呀,过不了多长时间我就去找你了。”
“你怎么突然上高中了,等等,你怎么还跟我叫燕子?”接到郝建平的电话,林雪燕竟然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不过她还是气哼哼的跟郝建平计较姐姐弟弟的问题,这可是原则问题。
郝建平嘻嘻的笑了起来,根本就不理会林雪燕的问责:“燕子,等我回头考上大学,我请你去城隍庙吃香辣串。”
“呀,你怎么知道我爱吃香辣串的?”
郝建平嘿嘿的笑了起来,没想到误打误撞也有蒙对的时候。前生他就喜欢到城隍庙吃香辣串,觉得那口味地道,没想到现在随口一说,竟然也引起了林雪燕的共鸣。
这算不算心有灵犀?郝建平坏坏的想到。
谁也没想到郝建平一句涉嫌讨好美女的话几天之后就变成了事实,郝建平在高一一班还没有学习三天,班主任就通知他校长召见,而校长则郑而重之的通知了他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星期一到省城去参加省团委组织的本年度优秀共青团员表彰大会,而且在这次大会上还有郝建平十分钟的演讲时间。
按照二子他爸爸的话说,今儿赶上这拨了。
省团委的年度优秀共青团员表彰大会早就已经定了下来,这一次表彰的是全省范围内的十名优秀共青团员,而郝建平的资料报上去的正是时候,省团委专程为了郝建平的事情召开了常委会,临时增补郝建平为本届的优秀共青团员之一,而且因为郝建平的突出表现,还特定了他作为三名优秀共青团员代表之一进行为时十分钟的演讲。
县一中的笔杆子们都被校长动员了起来,集体为郝建平创作这份演讲稿,而真正的当事人郝建平却显得有些无所事事了。
郝建平本想马上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林雪燕的。古人有云,娶了媳妇忘了娘,郝建平现在媳妇还没有追到手,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人就已经是林雪燕了。
不行,到时候给她一个惊喜,郝建平的脑子里已经在想象当林雪燕突然看到他时会是一副什么表情了。
到底是惊喜还是惊奇?郝建平现在也不敢揣测。这坑爹的年龄呀,如果自己再大上几岁,那么不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去追求她了么。
县一中给了郝建平一天的假,让他回家准备一下。毕竟从浮东县到省城有二百来公里的路,往返准备要三天的时间,郝建平也需要跟家里打个招呼,带上一些必须的日用品。
郝建平坐着客车回到了大洼乡,老爸老妈都在上班,家里没人。郝建平把自己带回来的东西往床上一扔,推起院子里的一辆自行车就赶到大洼中学去了。
大洼中学的商铺已经开始施工,这是自己重生回来后操作的第一件大事儿,可容不得有半点闪失。他虽然对大伯干活有信心,可是还是要亲眼去看上一眼心里比较踏实。
中学临街一面上百米围墙已经被拆除殆尽,整个工地乱哄哄的,拆下来的旧砖头和新拉来的砖瓦木料水泥堆杂在一起,大伯组织来的二十几个工人已经开始打地基,地基的轮廓都已经挖了出来,几伙儿工人正卖力的砸着木夯。
这种建筑班子一看就是草台班子,大型建筑机械根本就无从说起,挖地基用的是铁锨,夯地基用的就是那种木夯,两个人搭一伙,喊着号子高高的把木夯甩起来,‘嘭’的一声落在地基上,震得地面都为之一动,不过这种三合土的地基夯实了倒是也结实。
村里人干活实在,绝不会在这种事儿上偷工减料的。
此时正是学校下课的时间,校园里学生们嘻嘻哈哈的嬉闹着,也有一些跑到了工地上相互追逐打闹,郝立国这时正站在工地靠近校园一侧黑着脸呵斥着那些学生们。
“走走走,都到一边玩去,你,把那木料放下,那是打着玩的东西么,还有你们两个……”
郝建平微微的皱了皱眉,把自行车立在了一旁,走进了工地。
“唉,那个孩子你别…哦,是建平呀,找你大伯吧,他在那儿呢。”一个正低头干活的年轻人看到走进来的郝建平,刚吼了半句就把郝建平认了出来,乐呵呵的打起了招呼。
这个年轻人郝建平还有一些印象,只是拿不准该怎么跟他称呼了,于是只是笑着冲他点了点头,以一句‘忙着啦’一带而过。
“大伯,这样搞不行。”郝建平微微皱着眉头站到了正忙着赶孩子的大伯身后。
“嗯?哦,是建平来了,你不是到县里去上学了么。你说这样搞不行,是咋个不行?”郝立国这才看到已经走到身后的郝建平。
郝建平指着那些在工地上往来穿戏的孩子,轻轻地说道:“大伯,工地上存在着不少的危险因素,这些学生们这么跑来跑去的,万一发生什么意外就不好交代了。”
“是呀。”大伯感慨的应道:“盖这些商铺倒是给这帮孩子们提供便利了,围墙一推倒,这帮孩子们每天上学放学连学校门口都不用走了,全从这儿往家跑,四十五分钟一堂课,他们一下课我就开始忙,呵呵,不过过两天就好了,过两天地基盖起来,房子往起一垒就没事儿了。”
郝建平轻轻的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大伯,就是房子垒起来了,那些孩子们也会跑到房子下面玩,如果从上面掉下个砖头瓦块来一样还是危险。我觉得您应该建起一道临时围墙来,哪怕就是用防护网也好,把工地和学校隔出一个安全的距离来,这样不仅孩子们的安全有了保障,而且工地上的施工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干扰,您说是不是?”
郝立国微微的皱了皱眉,稍稍有些不爽,不过他也知道郝建平说得有道理。
试想,谁被自己的晚辈教训会爽?虽然郝建平话说得客气,可是话里教训的意味却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
郝立国踌躇了一下,微微皱着眉头说道:“其实也就是这么几天的事儿,房子盖得差不多了应该就好了,再说了,做这么一圈防护网恐怕要花两三千块钱。”
说着话,郝立国轻轻地摇了摇头,不是不能将就,这两三千块钱要是花了也就是打水漂了。
郝建平笑了笑:“大伯,还是隔离开吧,如果只是为了钱的事儿,那么这钱就从将来的分红中扣除出来好了,算我那一份的。”
“算你那一份的?”郝立国注意到了郝建平的用词。
郝建平一笑急忙扯开了话题:“大伯,其实这个防护网买了也不是一次性的东西,下一次有工程的时候还可以用,一切还是应该以安全为第一,至于多花一点钱,也不过就是咱们少赚一点钱的事儿,跟生命比起来,钱一文都不值。”
“说得好。”
郝立国还没有答话,从他们两个人的身后传来了一声喝彩之声。
第二十三章童言无忌
叔侄两个人一愣,急忙转过身来。
不知何时,身后的路上已经停了四五台乌黑锃亮的轿车,而正走向他们的赫然正是县委书记邓国光,他身旁陪伴着十来位官员,林莫言、薛富贵和郝建平的老爸郝立春赫然也在陪同的人员之中,跟邓国光比肩而行,位置只稍稍落后一点的是一位三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叫好声正是从他的口中发出来的。
看到郝建平和郝立国回头,叫好的那个年轻人稍稍愣了一下,刚才只是看的背影,他显然没有想到说出这一番话的竟然只是一个毛头孩子。
看到冷场,林莫言已经呵呵的笑着冲着郝建平摆了摆手:“小子过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郝建平急忙跳过挖开的地基蹦了过去,规规矩矩的冲着林莫言鞠了一个躬,喊了一声师父,又冲着邓国光喊了一声邓伯伯,把认识的两三个人挨个称呼了一遍,独独落下了薛富贵和自己的老爸。
“陈县长,这个小子就是在这次大水中救人的那个孩子,他就是咱们大洼乡郝副乡长家的儿子,现在已经是县一中的学生了。”林莫言笑着拉过郝建平向那个年轻人介绍道。
那个年轻人显然已经留意到郝建平和林莫言相互之间的称呼,他只是稍稍一愣,就笑着冲着郝建平伸出了手:“建平同学你好,呵呵,你现在可是一个大名人了,哪天有时间给我签个名好不好?”
人们哄笑了起来,连一向威严的邓国光也忍俊不禁。
郝建平微微一愣,原来面前这位年轻人就是本县的县太爷陈宽呀,他踌躇了一下,笑着把自己的小手塞到了陈宽的大手里面,两只手以一种平辈的姿态握在了一起。
“陈县长你好,我只是胡言乱语,到让您见笑了。”郝建平笑着说道,握着陈宽的手轻轻的摇了摇。
陈宽心中产生了一种错觉,如果不是面前这个孩子稚嫩的面孔,他一定会认为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人是一个同辈中人。
“好、、、好。”陈宽连着说了两个好字,接下来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毕竟面对他的是一个孩子。
这时站在一旁的邓国光呵呵的笑了起来,他转向郝立春笑着说道:“立春同志,真不知道你们家这个小鬼头是怎么调教出来的,真是让人羡慕呀。”
郝立春呵呵的陪着笑,用眼睛瞪了一眼郝建平,他也没想到郝建平会出现在这里,他这是用眼神在警告郝建平不要胡乱说话。
郝建平的脸成了苦瓜,九成九的是做作。
“邓伯伯,不带这么埋汰人的吧,我听了半天也没听出来您是在夸我还是在骂我。”
人们哈哈的哄笑了起来。
邓国光今天是拉着陈宽一起过来到大洼乡视察工作的,薛富贵报上去的那个开发区的计划引起了他的兴趣,可是经济建设不是邓国光当管的事情,所以他就把陈宽一起拉过来了。一个乡成立一个开发区,如果真的能运作起来,这可是一个大新闻,可以把溺水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冲淡一些。
郝建平打磕说了几句话,知道大领导们到这里来绝不是为了哄自己这个小孩子的,于是识趣的退到了一旁。
站在工地上,邓国光等人听了林莫言汇报了学校建商铺的构想,邓国光把目光投向了薛富贵。
建几个商铺,可跟你说的那个开发区的构想有天壤之别。
这个所谓的开发区跟学校没有一点关联,林莫言自然不会越俎代庖多说什么,他汇报的只是自己分内的工作。
薛富贵知道该自己说话了,他挺了挺胸,一张脸激动得微微有些泛红,他挺着胸把乡党委会上研究的结果又复述了一遍,伸手指点着学校周边的空地展开了自己的蓝图:“我们准备把这一片全都建成工业区,预计将会有二十几家企业,年利税将达到三百万元……”
郝建平注意到,邓国光脸上露出了微笑,还轻轻的点了点头,而陈宽却微微的皱了皱眉头,似乎在考虑什么,不过出于礼貌,并没有打断薛富贵的话。
终于,薛富贵亢长的汇报告一段落,邓国光轻轻的点了点头,望着陈宽问道:“陈县长,你对薛书记的这个构想怎么看?”
在这里,邓国光当然不会首先发表自己的意见,他如果说话了,其他人就不好发表意见了。当然,尊重跟自己搭班子的陈宽也是一个方面。
陈宽笑着冲着邓国光点了点头,眼睛望向了薛富贵开口说道:“首先,薛书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这个思路我是认同的,也大力支持。”
听到陈宽的开场白,人们的心沉了一下,连郝建平这个小屁孩都听出来陈宽只是认同薛富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事情,根本就不提那个所谓的开发区,那么后面的大力支持这几个字可就值得玩味了。发展乡镇企业我是支持的,至于成立开发区支持不支持可就不好说了。郝建平知道,陈县长的‘不过’、‘但是’马上就要出口了。
“不过,我想问一下薛书记,你打算成立这个开发区是基于什么考虑的?亮点是什么?主营产业又是什么?有什么特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如何?销售市场是面向全乡、全县、还是全地区、全省?这些东西我从你的立项报告里都没有看到,请你在这里为我们做一个补充。”陈宽眼神炯炯的盯着薛富贵问道。
郝建平注意到,陈宽的措辞很谨慎,一直是在用你而不是用你们或者是你们乡政府,那么陈宽现在锁定的人就是只有薛富贵一个人了。
玛德,薛富贵已经在心里暗暗的骂了起来。陈宽对自己如此咄咄逼人,无外乎这份报告自己是先呈给邓国光,在得到了邓国光的认可之后才报送的县政府,现在陈宽就已经就势在这个问题上发威了。
薛富贵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结巴了半天,一眼看到了郝立春,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开口说道:“乡里的工商业一直是郝副乡长主管的,而且当初的构思也是郝副乡长提出来的,这些细节上的问题还是让郝副乡长向您汇报吧。”
郝建平在心里狠狠的鄙视了薛富贵一把,有桃子你摘,有刺别人拔,当初提出来建这个开发区也是你的主意,现在面对陈县长的质询了,你反而躲到了后面,什么东西。
郝立春微微皱了皱眉,正要开口说话,一旁的郝建平轻轻地拉了拉他的手。郝立春虽是一个粗线条的人,但是也不是一个鲁莽的人,他知道薛富贵是邓国光线上的人,现在陈宽对着薛富贵开弓,自己没有必要去趟这趟浑水,他装作没有留意薛富贵的话,把头扭到一旁跟乡长小声地嘀咕起来。
郝建平的小动作瞒过了所有人,却没有瞒过一直笑呵呵的留意着他的林莫言,这个小动作又让林莫言吃了一惊。
老于官场的人有的时候也会在不经意间犯下失误,像刚才,郝立春无论怎么回答都会得罪一方,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装聋作哑。如果是郝立春自己看出来做出来的,林莫言倒不会感到意外,可是偏偏,却又是这个小子在关键时刻提醒的郝立春,这可就值得让人玩味了。
可是,却偏偏有人不识趣,薛富贵冲着郝立春的后脑勺喊道:“郝副乡长、郝副乡长,你向陈县长汇报一下咱们建这个开发区的构想。”
这一下,郝立春避无可避了。
什么狗屁构想,根本在乡党委会上就是你一个人说话,大家还没研究出一个大概来,你就迫不及待的跑到县里去邀功请赏了,现在让我汇报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到了郝立春的头上。
林莫言轻轻的咳嗽了一下,准备开口为郝立春开脱一下,毕竟郝立春是自己这个弟子的老爸,有些话由他开口说出来,就算是思虑不周全,也不会有人对他发难的:“事情是这样的,当初我们学校准备要增建这些商铺,我去找郝副乡长询问一下意见……”
这时,郝建平忽闪着大眼睛一脸天真的望着林莫言说道:“师父,我爸那天晚上不是说可以把乡里准备重建的五金厂也建到这一片来吗?后来是薛书记来了以后才说要建设开发区的,还说要把各村赚钱的厂子都搬到这儿来呢,这样咱们学校这里不就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吗?”
童言无忌,谁也不会怀疑一个孩子说的话。
郝建平简短的一句话就把事情的起因始末都说明白了,再傻的人也听出来这件事儿是薛富贵的首尾了,人家郝副乡长的初衷只是把准备重建的五金厂搬迁过来,这可跟建开发区是云泥之别。
“胡闹,这不是瞎折腾么?”邓国光勃然变色,凶巴巴的瞪了一眼薛富贵。
把赚钱的厂子都搬过来,劳民伤财,根本就对财政于事无补,只是花团锦簇的做了一篇大好文章。
陈宽微微一笑闭上了嘴巴,从看到那个立项报告起,他就知道这只是一个政绩工程。
郝建平说完了该说的,惶恐的瞪着一双大眼睛盯着正在发飙的邓国光,一脸的无辜。咳咳,当然是装的。
小手被林莫言抓到了手里,使劲的捏了一把。
小鬼头,你真的成了人精了。
第二十四章谁的儿子?
邓国光、陈宽没有做什么重要指示,只在工地上待了一会儿,随处看了看就相继蹬上车一溜风的走了,只是邓国光在上车的时候伸出手抚了抚郝建平的小脑袋,一脸慈祥的夸了他两句,还让他没事儿的时候到家里去玩。
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儿,试想全县有几个人能得到县委书记的邀请,没事儿的时候到家里‘玩’?
县里来的几台车不见了影子,薛富贵精心准备好的特色午宴自然也就流产了。他恶狠狠的瞪了一眼郝建平,真想窜上去抽这个小子一个大嘴巴,可是人家孩子说的句句属实,他就算想要发飙都找不到宣泄口,一个乡党委书记跟一个小孩子较真也失了身份。
薛富贵跺了一下脚,转身钻进自己的桑塔纳,远远跟着县里来的几台车疾驰而去,想来是追着邓国光的屁股去解释了,顺道再从邓国光那里领一顿板子。今天他如果不被邓国光痛痛快快的骂上一通,估计他会茶不思饭不想,晚上能不能睡着觉还是一个未知数。
郝建平正仰着脸等着老爸的夸奖,却不料老爸伸出手来狠狠在他脑袋上敲了一下,疼得郝建平呲牙咧嘴,情不自禁的捂住了脑袋,唯恐老爸再给他一下。
二十九岁的大男人,还被老爸敲头,够可悲的。
“你打他干什么?”林莫言冲着郝立春瞪着眼睛,一把把郝建平拉到了自己身后,像是保护小鸡的老母鸡,就差脖子上的鸡毛都立起来了。
“啊?”郝立春显然没有料到林莫言横空出世,他愣了一下开口说道:“这个臭小子不在县城好好上学,无缘无故跑回来做啥?肯定又是逃学。”
郝建平郁闷的翻起了白眼:“老爸,省团委要开会,学校给了我一天假让我回来收拾东西的,咋又成了我逃学了。”
林莫言也冲着郝立春翻了个白眼。你看看,没问明白动手就打( 重生之遍地黄金 http://www.xlawen.org/kan/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