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重生之遍地黄金 > 重生之遍地黄金 第 7 部分阅读

第 7 部分阅读

    林莫言也冲着郝立春翻了个白眼。你看看,没问明白动手就打,错打了孩子不是?

    “去省团委开会,呵呵,出息了呀。”林莫言慈爱的揉着郝建平的脑袋。

    对于林莫言的爱抚郝建平倒是不抗拒的,长辈么,理应如此,就算自己今年还是二十九岁,老夫子要揉揉自己的脑袋自己也得乖乖的伸过去。

    想到揉脑袋,郝建平很自然的就想到了林雪燕,他仰着头看着林莫言问道:“师父,我要到省城去,你有啥要带给燕子的没有?”

    如果林莫言有东西要带给林雪燕,那自己就有了合理的理由去看她了。

    “呵呵,正好,这个丫头上次回来把学校图书馆的借阅证落在家里了,你正好给她带过去。”林莫言笑着说道,伸手在自己的口袋里摸了摸,从口袋里掏出林雪燕的借阅证,又掏出十块钱一起递给了郝建平。

    “一起拿着,到了省城看到有啥好吃的自己买点吃。”

    “师父,我不要,我有钱呢。”郝建平只去接那张借阅证。

    林莫言呵呵的笑了起来:“你有啥钱,三毛两毛的到了省城都不够坐公交车的,拿着吧。”

    郝建平犹豫了一下,伸手把钱和借阅证都接了过来,冲着林莫言鞠了一个躬:“谢谢师父。”

    林莫言笑着点了点头,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郝立春,转头又望向了站在一旁的郝立国:“郝经理,刚才建平说的见防护网的建议我觉得很有必要,你可以考虑一下。”

    “啊?”大伯第一次被人称呼为郝经理,他对这个称呼还不适应,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林校长说了建防护网那就建防护网,为了孩子的安全,投点资也是应该的。”郝立春在一旁接口说道,也毫不客气的把这份功劳由儿子的头上摘下来,送给了林莫言。

    这两天事儿忙,他还没顾上问大哥这个建筑队承包学校的工程是怎么回事儿,不过这件事儿自己一直也没有插手,别人说起来,自己倒也是问心无愧。

    学校建商铺,没有拿乡里一分钱,更何况学校只是属于乡里协调代管,主管权在县教育局,乡里也不会有人对自己的大哥承包学校的工程有什么非议的。

    听到自己的兄弟开口了,大伯连犹豫都没犹豫就点头应了下来:“成,等建军回来我就安排他出去买材料,最晚明天一早就把防护网立起来。”

    郝建平听到自己的主意得到了采纳,脸上露出了笑容,至于这个功劳落在谁的头上根本就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想法能够得到落实。

    “大伯我哥干啥去了?”郝建平留意到郝立国刚才说的话。

    大伯搓了搓手,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个懒孩子坐不住,我安派他买点杂七杂八,今天一早他到水泥厂去了,现在还没回来。”

    跑采买是个油水厚又轻松的活,安排自己的儿子做这个差事,大伯觉得自己似乎是在以权谋私,可是交到别人的手里他又不放心,只得这么安排了。

    郝建平笑了起来:“我哥倒是喜欢干这活呢。”

    这时,乡里陪同邓国光等人一起过来视察的乡干部们已经开始向回走了,这事儿闹的,好好的一出戏演砸了,等到薛富贵回来还不定怎么大发雷霆呢,还是找个茬子到下面村里去看看,躲得远远的。

    郝立春这时才想起关心郝建平来,他望着郝建平问道:“你到省城去开啥会?有人跟着没有?”

    “是全省本年度优秀共青团员表彰大会,学校、教育局都有人一起去,听说县里的常副县长也跟着一起去呢。”

    “呵呵,常钰分管县里的文教工作,,她跟着去倒也是份内的工作。”林莫言笑着说道,转回头来又打趣郝建平:“省团委的表彰大会,有没有我们小英雄的发言呀。”

    郝建平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通知说有我十分钟的演讲,一中的校长已经安排人去给我写演讲稿了,到时候我照着念就好了。”

    没想到真有郝建平的发言,林莫言稍稍愣了一下,可是在听完郝建平的话后脸又虎了下来:“又是这一套,花团锦簇的做一篇文章,估计还要请有关领导批阅,改来改去文章的内容跟事实已经天地之别,甭理他们,到时候你看那篇演讲稿能用则用,不能用就扔到一旁,该怎么讲就怎么讲,不要管他们那些鸡鸣狗盗的。”

    郝立春轻轻地咳嗽了两声,一篇演讲稿怎么又触了这个老夫子了,自古以来大小报告会不都是这么搞的么?

    林莫言却不管郝立春怎么想,他伸手一拉郝建平:“来,跟我到办公室来一下,招商的事跟原先预料的有些差距……”

    郝建平冲着老爸吐了吐舌头,在郝立春开口之前就急忙追着林莫言的屁股跑了。

    郝立春一阵郁闷,这小子到底是谁的儿子?

    郝立春摇了摇头,倒背着手跟在已经走远的乡干部身后向乡政府走去。

    小孩子的事儿回头再说,乡里这一摊子还乱着呢,等一会儿薛富贵从县里回来还不定怎么着呢。不过这样也好,自己本来就不赞成这个好高骛远的开发区计划,现在被儿子在县领导面前捅出来,也许也是一件好事儿。

    第二十五章少卖关子

    中午郝建平没有回家吃饭,他跟林莫言在办公室里嘀咕了一上午。

    像这种预交租金租用店铺的事儿在大洼乡还没有发生过,属于新鲜事物,更何况是一次性预交三年的租金,就算那些看上学校这些商铺的生意人也有不少的顾虑。

    三年,谁知道会有什么变化,万一交的租金打了水漂怎么办?

    过来看商铺的生意人不少,只不过人们还在观望,有两个性急的也只是露出了一次性茭一年租金的意愿,至于三年,还没有一个人表示认同。

    听林莫言念叨完,郝建平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师父,这些买卖人不是手里没有钱,他们是在等。他们也知道这些商铺一建起来,学校商圈就形成了,现在他们少的就是一个带动。这件事儿好办,交给我好了。”

    “交给你?你准备怎么办?”林莫言惊奇地问道。这小子大言不惭,一张嘴就是这件事儿好办,要知道这可是自己的第一次商业举措,虽然失败了也不会对他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毕竟不好看不是么,再说了,老夫子也是真心实意的想要把这件事红红火火的给立起来,学校创收了,教师们也多发点福利不是么?而且还有不少的教学设备需要更换。如果这么大一笔钱砸下去,没有看到成效,老夫子也会被人非议的。

    郝建平微微一笑:“师父,这件事儿您就甭管了,我保证不出三天,您这些商铺抢都抢不到。”

    “嘭”,郝建平脑袋上结结实实的挨了一个大爆栗。

    “臭小子,少跟我卖关子,说。”林莫言横眉立目。

    郝建平哎呦一声使劲的揉着自己的脑袋:“老爷子,我这不是西瓜。”

    这老头,下手还挺狠,快赶上自己老爸了。

    看着林莫言又曲起了手指,郝建平急忙举手投降:“老爷子,我招,我全招。”

    “老爷子,他们现在缺的就是一个带动,那我就安排人带动一下,弄不好还可以多赚上两个钱。”

    “你就知道赚钱,说说具体怎么操作?”林莫言瞪着眼睛说道,现在连他自己都承认,在商业运作上自己拍马都赶不上这个小子。

    “嘿嘿,我先安排人放出风去,说乡里准备把大集迁到这儿来,然后再找人把最好的商铺订下来,一年租金不才三千六百块钱么,三年也不过一万露头,这样吧,您给个优惠,一次性茭三年租金免去零头,收一万块钱的整数,这样定商铺的人又少交了八百块钱,这可是两个多月的租金呀,我不信他们还会不心动。”

    “你找人订铺面,说得简单,那可是一万块钱呀。”林莫言说道,言中已经应下了郝建平提出的免去零头的说法。

    郝建平微微一笑,一万块钱租一个升值空间巨大的商铺,而且还是三年,就算是自己租下又如何,如果不想经营的话再转手租出去,这肯定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包下这个工程,等到完工以后净利润有六万多块钱,就算是和大伯平分,也可以拿到三万块钱,而且大伯在操作这个工程的时候,完全采纳了自己的建议,主要的建材都是打着学校的名义先赊来的,到现在为止其他的材料钱不过只只出了不到一万块钱,自己提前预支一万块钱买个商铺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只不过这个出头的人又得落在郝建军的头上了。

    “师父,您放心吧,最晚明后天,必定会有人来找您定商铺。”

    见到郝建平说得笃定,林莫言微微皱了一下眉也就不再向下追问了。这个小鬼头到现在为止已经给了他太多的意外,那么再多一次又如何?

    这小子说得有道理,现在那些商户们就是缺少一个带动的,也许很多人都已经选好了自己中意的店铺,大家只是在绷着劲,等着学校做出让步,如果此时蹦出一个人来定下她们早就已经相中的店铺,他们必定会慌了手脚。

    林莫言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你说乡里会把集市迁到这里来,确有其事么?”

    把自己学校的商铺租出去虽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是恶意造谣可就不是林莫言所愿了。

    “师父放心,咱们的商铺一建成,过不了多久集市就会迁过来的。”郝建平说道。在前世集市就是迁到了学校附近,在今生也不应该会有多大的改变。

    在乡镇,每逢五天一个集市,有一些游商就是专门赶集卖货的。一个集市对于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活跃绝对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

    听到郝建平如此说,林莫言轻轻的点了点头。上次送郝建平回家,郝立春倒是也说过如果学校的商铺建起来了,把乡里的集市迁到这里来,林莫言到没有考虑到郝建平现在如此说完全是出于先知先觉,只以为是郝立春在家里露出过口风。

    林莫言放下了自己心中的事儿,关心起郝建平的学业来。

    对于学习郝建平可不敢托大,高中的课程是他前世今生都没有接触过的,现在在县一中上了几天课,脑子里也积攒了一些问题,趁此机会向老夫子提了出来,结果一问一答之间,爷俩这一上午就这样过去了。

    午饭爷俩在学校的食堂里将就了一顿,郝建平迫不及待的就钻进了大伯在工地上的小工棚。

    好多事儿还需要处理,他可耽搁不起时间。

    大伯和郝建军正趴在用木板钉起来的简单小桌子上吃饭,见到郝建平钻进来,郝建军起身招呼郝建平一起坐下吃。对这个兄弟,郝建军早就已经是心存感激了。在河水中救了他一命先不说,现在鼓捣出这么一个建筑队来,也使自己跳出了农门,现在每天跑跑颠颠的,手头也从来没有这么富裕过。

    最吃香的职业是什么?

    采购呀!到哪儿不是被人笑脸相迎,香烟茶水巴结着就端了上来,就算不想收回扣,也有人偷着往你的口袋里塞钱,还有比这个更爽的吗?

    “大伯,哥,你们快吃吧,我跟我师父在食堂里吃过了。”郝建平笑着招呼道,自己拉过一个电线轴放倒了坐了下来。

    郝建军三把两把把手里的馒头塞进了嘴里,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包哈德门,抽出一支来递向郝建平。

    郝建平艰难的咽了一口口水,嘿嘿笑着说道:“哥,你这是唆使小孩子不学好呀。”

    郝立国瞪了一眼郝建军,郝建军嘿嘿笑着说道:“习惯了习惯了。”

    说着话,郝建军把那根哈德门放到了郝立国面前,自己乖乖的从另一个口袋里摸出一包大前门抽出一支点上。

    “防护网的事儿我已经安排好了,下午你哥就到县上去买。”郝立国闷声说了一句,这个钱花得有点心疼。

    郝建平笑了笑不接这个茬,已经定下来的事儿了,再啰嗦没有意思。

    “大伯,您回头让我哥到学校把学校门口的那间商铺给租下来。”

    “租铺子?干啥?”郝立国一时没听明白。

    郝建平一笑:“帮我租,我太小了,去订铺子不合适。那啥,大伯,你要是什么的话也可以订一两间,等到回头这里的铺子都盖好之后,自己做生意也好,转租出去也好,应该可以赚点钱。”

    郝立国的眉头拧在了一起,回头再转租出去,那不成了包租婆了?

    “大伯,这也是为了拉动学校把商铺都租出去,不然等到工程完了,咱们的尾款也不好往回收。”郝建平晓之以利。

    郝立国想了一下,点了点头。

    这个道理他明白,只是租下一个商铺来赚得到赚不到钱他心里没谱。不过如果真的能把市场拉起来,让这些商铺都顺利的租出去,那么建筑队就可以顺利的收回尾款,到那时哪怕一分钱不赚再把这些铺子转租出去也划算呀。

    郝建平见大伯应了下来,他笑着站起身:“大伯,我要回家去了,哥,你跟我来一下,我跟你说两句话。”

    至于放风说乡里的集市要迁过来的事儿还是由郝建军去操作的好,乡里还没定下来的事儿,当着大伯的面说出来不太好。

    第二十六章锦衣不夜行

    一下午把郝建平忙了一个够呛,他在嘱托好郝建军做事儿之后,又跑回家里推上自行车回了一趟郝家窝,害得姚翠兰追在他屁股后面念叨了半天。

    因为听郝立春说儿子要到省城去开大会,这可是一件大事儿呀,连自己的老头子都没有荣幸到省城去开大会,姚翠兰特意请了一下午假,准备要好好为儿子收拾一番的,最少也要炒几个好菜慰劳一下孩子,没想到他一转眼又跑回老家去了。

    郝建平不得不回去一趟,现在口袋里空空的让他感到浑身的不自在,满打满算他全部家产只有二十几块钱,其中十块钱是上次大伯给的,还有十块钱是今天林莫言给的,二十来块钱对一个学生来说应该也不少了,可是对郝建平来说,口袋里没钱总觉得心里没底。

    不年不节不放假的又突然跑了回来,爷爷奶奶又揪住郝建平问了半天,好不容易摆脱出来,郝建平一头扎进了杂物间。

    翻箱倒柜,郝建平把自己的那两箱小人书找了出来,那次回来只是把大伯家那一箱书整理好了,这头放着的两箱一直还没有机会整理,这一次正好到省城去,他准备带上几套书到城隍庙古玩市场去看看,如果价钱合适就先出手两套。

    空守着一座金山,可是自己的手里却没有钱花,这可不是郝建平想要的生活。

    郝建平看书仔细,他保存下来的这些书品相都非常好,他挑拣出一套二十六本一套的《水浒传》小人书和几本单本的手绘小人书,歪头想了想,又拿出了两本有价值的老书,用报纸仔仔细细的裹好塞进了书包。现在小人书市场的行情还不知道如何,在十几年之后这套水浒传曾经拍出二十几万的高价,如果相差的不算太离谱,郝建平就准备把这套小人书先出手,那样一段时间之内自己就不用为了钱的事情考虑了,实在不行就先把几本单本和那两本老书卖出去,暂时搞点零花钱花花,也不至于让自己太拮据。

    郝建平把其余的小人书郑而重之的放在了一个闲置的大木箱里,又郑而重之的跟奶奶叮嘱了半天,可千万别把这些书当破烂给卖了呀,如果真的给卖了,估计郝建平得自己拿着腰带出去找歪脖树去。

    重生回来,已经有了先见之明了,如果还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郝建平无论如何也找不出理由来原谅自己。

    趁着天还没黑,郝建平又风风火火的跑回了乡里。

    如同过年一般,姚翠兰准备了一大桌子的饭菜,见到郝建平就把他打发出去请林莫言和大伯、郝建军一起过来吃饭了。

    儿子露脸,姚翠兰如果不大肆张扬一下,她会觉得委屈了孩子。

    林莫言是儿子的师父,当请。大伯和郝建军正好也在乡里,正好大家在一起热闹一下。

    大伯和郝建军正在工地上和工人们一起忙活着架设防护网,正好林莫言也在现场,郝建平把老妈的意思传达给三个人,林莫言已经呵呵笑着说了起来:“好,你妈就算不请我也打算今天晚上过去蹭饭吃呢,干脆别干了,咱们一起走吧。”

    林莫言今天心情非常之好,郝建平走了之后,郝建军就跑到学校行政处把商铺订了下来,而且一订就是两个,痛痛快快的把两万块钱给交了。这对学校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有人带动,不信那些观望的人还坐得住。

    郝立国也打算好了,这个工程做完之后,如果没有啥后续的工程,那么自己就重操旧业,再开一个小饭店,反正乡里就那么两家小饭店,口味都不咋地,郝立国相信凭着自己的手艺把这个小饭店撑下去还没有太大的问题,如果乡里的集市真的搬过来,那这个小饭店赚钱也是可以预料得到的事情。

    林莫言拎了两瓶酒,爷几个乐呵呵的相偕来到了乡政府宿舍郝立春的家里。

    郝立春已经回来了,薛富贵还没有从县里回来,结果如何还不知道,不过想想也知道,等到薛富贵回来之后脸色必定不会太好看,从而也使得郝立春脸色也不太好看。

    “呵呵,老郝,我又来蹭饭吃了,看你脸拉得那么长,不会是不欢迎吧?”林莫言笑呵呵的冲着郝立春说道。两个人的关系已经比较熟了,偶尔的也会开上两句玩笑。只不过这个玩笑还只能由林莫言来开,毕竟林莫言的年龄和职位都在那儿摆着呢,郝立春也不敢轻易僭越。

    郝立春笑着迎了上去:“哪能呢,林校长大驾光临,请都请不来呢。”

    郝建平笑着跑到厨房去帮忙了,在前世老爸和林校长可没有机会成为朋友,而现在他们的关系已经越来越熟络了,这件事儿怎么想怎么不会是一件坏事儿。在官场上,讲究的就是一个人脉,人头熟了,交结面广了,有什么事情也就好办了。

    姚翠兰准备了一下午,人到齐了,菜很快就上桌了。本来按照姚翠兰的意思,还要把乡里的几位领导都请来一起乐呵乐呵,儿子出息了,如果不张扬张扬,无亚于是锦衣夜行,总觉得少了点为什么。可是她这个提议被郝立春毫不迟疑的给否了,小孩子家家的,就是到省里去开个会,有啥好庆祝的?

    姚翠兰老大的不服,你倒不是小孩子家家的了,你啥时候有机会到省里去开个会?到县里去开会也只是一年几次,还是扎大堆那种,人家领导连你的脸都看不到。咱家儿子可是到省城去开会,而且还要上台去讲话,能比么?不过这句话姚翠兰没敢说出口,如果说出来郝立春还不马上就得蹦起来,估计连自己准备好的晚宴都免了。

    酒菜端上桌,一家人围坐了下来。

    郝建平拿起酒瓶依次给满酒,林莫言笑着把自己面前的酒杯放到了郝建平的面前:“小子,今天赏你一杯,下不为例呀。”

    郝立春虎着脸看都没看一眼,这就算是已经默许了。林莫言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郝建平嘿嘿一笑,急忙又给林莫言倒了一杯酒。

    重生回来,烟酒的例都是老夫子给开的,如果没有老夫子在,这烟酒距离自己恐怕还要有好几年的功夫。

    今天是喜事,一顿饭吃得乐乐呵呵,连姚翠兰也经不住劝喝了两杯,林莫言带来的两瓶酒很快就见底了,郝立春又吩咐郝建平跑到屋里拿来了一瓶平常舍不得喝的好酒,其实没有人比他自己更清楚,他更在意儿子的前途,如今儿子的所言所行已经让他感到了非常满意,不过这个好脸色还是不能轻易给他的。

    小孩子嘛,不能惯着,惯着就要出毛病。

    第二十七章物非人非

    提前一天来到了省城,主角只有郝建平一个人,而陪同他一同前来的官员就有十几位,主管教育的常副县长、县团委书记、县教育局的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县一中的校长、教导处主任,还有若干的陪同人员,一行人四台车,端地是好大的阵仗。

    物似人非,十几年的时光流转,眼前的省城在郝建平的眼中是熟悉而又陌生的。在前世,他在省城打了十几年工,算是亲眼看着省城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可是现在时光一下子倒退回了十几年,眼前的这些街道楼宇在郝建平的脑海中却是朦胧的。

    解放大道,省城最主要的一条街道,在后世这条街道是双向八车道,宽敞整洁,整条路上几乎没有一个红绿灯,基本上全是被立交桥、天桥、过街隧道取代的,街道两旁是参差交错的摩天大厦、写字楼、高档住宅小区、购物中心,一到晚间,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将整条街道装扮成了一个梦幻的世界。省城最高的解放大厦就坐落在大道中段的解放广场。在前世,郝建平曾经和超市的同事们一起从楼梯蹬过六十八层高,二百二十六米高的解放大厦,也曾经在大厦顶层的观光厅鸟瞰过脚下的省城,也曾意气风发的许下过自己的雄心壮志。

    可是现在,眼前的解放大道在郝建平的眼中是灰色的。一条普普通通的街道,它虽然依然是省城的主干道,可是现在却只有双向四车道,十几米宽的路面,密扎扎的挤满了各种型号的汽车,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和街道两旁商铺里播放的流行歌曲塞满了你的脑袋,街道两旁五六层高的灰色楼群成了这条大道上唯一的风景,郝建平记忆中的解放大厦更是无从说起,解放广场倒是依旧存在,只是此时的解放广场成了摊贩们的汇集点,摩肩接踵的人头熙来攘去,随处可闻讨价还价声和吵骂声。

    趴在车窗上正向外张望的郝建平忍不住呵呵的笑了起来,看来自己还是有漏招呀,早知道要到省城来,无论如何也要借一架照相机,哪怕是老古董120黑白照相机也好,把自己眼前的这一切都拍照下来,等到若干年之后,这些照片就算不能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也会为自己的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县一中校长陈韬回头看了一眼郝建平,轻轻的感慨道:“省城毕竟是省城呀,这种繁华程度不是咱们那个小县城可以比的。”

    “是呀是呀,如果能有机会到省城工作,哪怕我只是干一个小办事员我也愿意呀。”坐在一旁的一中教导处郭主任随声附和着,结果却换来了陈韬的一个白眼。难道你对你现在的工作不满意了?

    郝建平轻轻的摇了摇头,看来陈校长和郭主任都把自己当成了第一次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了。

    车到省教育厅下属的招待所,安顿好之后,大部分官员,很快就人间蒸发了。

    好不容易来次省城,有很多大庙大菩萨是要去拜一下的,这也是人之常情,连陈校长也跟在县教育局局长的屁股后面去教育厅拜山头了。

    人都走完了,郝建平也坐不住了,他跟一直陪着他的一位女老师张云说道:“张老师,我要去亲戚那儿去一趟,晚上吃完饭就回来。”

    张云年龄不大,只有二十岁,长得说不上好看也说不上难看,她刚从师范中专毕业出来,托关系才进到县一中,暂时只是在政教处打杂,还没有安排她授课。

    张云为难的皱起了眉头,陈校长交代给她的工作就是贴身陪伴郝建平,不能让郝建平发生一点意外。

    “你在省城还有亲戚呀?你亲戚在哪儿住?我跟你一起去吧。”张云踌躇着说道。

    “不用了张老师,省城我熟着呢。”郝建平笑着说道:“您不是要到解放广场买衣服么?从这门口坐二十四路三站地就到了,我去的地方远着呢。”

    我这亲戚可不能让你看到,现在是不是亲戚还不知道呢,如果是亲戚的话,那肯定就是最亲的亲戚。郝建平坏坏的想道,他要到中山大学去突然袭击林雪燕,当然,还要先去一趟城隍庙古玩街把书包里的几套小人书处理掉,不然囊中羞涩,一个大男人如果让林雪燕请他吃饭可就有点太那个啥了。

    听郝建平说得熟络,张云有点将信将疑,毕竟她也年少贪玩,心里已经活动开了。

    “你真认识路?”

    “真的。”郝建平小胸脯挺得倍儿高。

    “那你要到哪儿去呀?”张云已经开始妥协了,但是郝建平要去什么地方她是必须要知道的,不然别人问起来她不好说。

    看来不露出点真章是不行了,郝建平只得说出了中山大学。

    “呀,你亲戚是大学生呀?”张云八卦心起,九十年代初大学生还是非常吃香的,更何况是重点大学中山大学的大学生。

    “张老师,咱们回头再说行不行?一会儿她可就要放学了。”郝建平为难的苦起了脸。从浮东县到省城二百多公里,这时还没有开通高速公路,一路颠簸过来用了六个多小时,虽然他们是从清早就出发了,可是到了这里也已经是下午了。

    张云一直把郝建平送到了公交车站,直到看到郝建平娴熟的登上一辆公交车,这才迫不及待的赶二十四路到解放广场去了。

    省城,我又回来了。

    郝建平意气风发的站在城隍庙古玩街的街口,前世的记忆此刻清晰无比,而转眼间,自己竟然回到了十几年前这里,却已经是物非人非。

    城隍庙古玩街,白天是古玩玉器的世界,晚上这里却是美食的天地,通宵达旦,彻夜不眠。

    郝建平背着自己的书包,像一个逃学的学生一般,游游荡荡的挤进了汇流的人群。

    玉器店、石器店、字画店、金店、木器店、陶器店……一路行来让人眼花缭乱,这时节的古玩市场还没有那么混乱,造假的没有那么多,眼力好的还真可以淘到一些好东西。

    郝建平终于在一家旧书店里看到有卖小人书的了,他指着被密封袋裹得严严实实的一套《三国演义》冲着柜台后的老板问道:“老板,你这一套小人书怎么卖?”

    老板三十几岁,他把目光从手中捧着的一本《金瓶梅》上抬了起来,撩了一眼郝建平,低下头说道:“不卖,想看小人书到新华书店看去。”

    郝建平呵呵的笑了起来,他知道是自己的年龄蒙蔽了眼前老板的眼睛,以为自己是来蹭书看的了。

    “不卖你摆在这儿干嘛?”郝建平笑着在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

    如果不是郝建平操着一口纯正的省城口音,估计老板早就往外面轰人了。

    老板不耐烦的合上了手中的书:“小朋友,今天不用上课呀?就不怕你老爸回家打你屁股?看你的样子应该上初中了吧?不好好学习还看啥子小人书。快走吧快走吧,我这里不是新华书店,这里卖的书都是古董,很贵的。”

    “贵有多贵?”郝建平笑着问道,伸手还是指着那套三国演义。

    老板已经站起了身子,看架势是准备向外撵人了:“一千八,你买不起,快走吧。”

    郝建平呵呵的笑了起来:“1979年第三版的三国还不是全套的,你还敢要一千八?是够黑。”

    老板已经抬起来的手定在了半空,这个小娃娃只扫了一眼,就知道是1979年版本的了,行家呀。

    郝建平呵呵一笑,接着开口说道:“全套四十八本,你这套三国如果是全套的要这个价还差不多,不过你这套书品相不怎么样,能卖五百块钱就已经不错了,不是全套的又要缩水一大截,我看最多也就是卖二三百块钱。”

    老板彻底晕菜了,他绝对不敢相信这些行话是从一个孩子的嘴里说出来的。

    其实郝建平也是信口胡蒙,他哪儿知道现在小人书的行情呀,做生意就是这样,先把人唬住了,让人看不出你的深浅来再说。

    第二十八章莫欺少年穷

    旧书店老板愣了半天,终于艰难地从脸上挤出了一丝微笑。他搬了一把椅子坐到了郝建平的对面,笑呵呵的开口问道:“小朋友,你家里是不是也做这一行的?”

    到现在为止,这个老板还不愿相信郝建平就是自己说出来的这番话。

    郝建平微微一笑:“我家里是做什么的都无所谓,我今天来不是买书的。”

    旧书店老板露出了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他哈哈一笑:“我知道,你是来看行情的吧,是不是你家大人让你过来的。”

    郝建平笑了:“我家里人还看不上这个生意,不兜圈子,老板,我是来卖书的,你看看我这两本书你能给个什么价。”

    郝建平也没有时间跟老板云山雾罩的兜圈子,他还要赶着到中山大学去呢,不过他这一句话又让书店老板有了莫测高深的感觉,最少让他坚信了一点,面前这个小孩子有背景。

    郝建平从书包里掏出那几本单本的小人书放到了旧书店老板面前,伸手打开了包裹在外面的报纸。

    旧书店老板只是那眼睛扫了一眼小人书,又把目光投到了郝建平脸上:“你真的是来卖书的?”

    到现在,他依然不相信郝建平只是来卖书的。

    郝建平微微一笑,没有说话,也没有必要说话。

    旧书店老板狐疑的抓起了报纸包里的那几本小人书,草草看了一眼,伸手又扔回了报纸包里:“单本的,不值啥钱,一本十块钱。”

    郝建平呵呵一笑,眼睛都不看旧书店老板,俯身把那几本小人书又包裹好,抓起来向书包里塞去:“原来老板也是个喜欢开玩笑的人,那我就不多打扰了。”

    原本漫不经心的老板见到郝建平真的把那几本小人书又塞回了书包,他扑棱一下坐直了身体,哈哈笑着说道:“小兄弟,买卖不成仁义在,我看你这个小兄弟挺投缘,咱哥俩交个朋友怎么样?”

    郝建平哈哈笑着站起了身:“算了,你这个朋友我交不起,忒黑。”

    旧书店老板急忙跟着站了起来,伸手拦住了郝建平:“小兄弟,你这个话可就不实在了,我怎么黑了。你拿的这几本书标价才一毛多钱,我给你十块钱不少了。”

    旧书店老板现在心里还存着糊弄加试探的意思,他不相信面前这个小屁孩还真是个行家。

    郝建平翻了翻白眼呲道:“标价一毛多你给十块,那我还有本1951年出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标价五千五,你是不是应该给我五十五万?”

    “五一年版的《钢铁》?你有?你要是有的话我给你五百。”旧书店老板立起了眉毛,到现在他已经搞不明白面前这个小屁孩到底是干什么来的了。拿自己找乐?不像。

    五十年代流通的还是第一套人民币,一万元等于第二套人民币的一元钱。

    “五百?”郝建平呲笑一声,五一年版本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发行量非常之少,在后世这一本书被炒到了三万多,而且还是万金难寻。

    “如果你真有这本书,你开个价。”书店老板咬牙跺脚说道。

    大街上人来人往,郝建平倒不怕书店老板用强。他微微一笑又坐了下来,伸手从书包里掏出了另一个方方正正的报纸包。

    我靠,真有?书店老板吃了一惊,小心翼翼的伸手去接那个报纸包。

    郝建平一笑避开了老板的手:“老板,照规矩,宝不过手,我还是放到桌上你再拿吧。”

    书店老板一惊,脸色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古玩行里的规矩,是不能从对方的手里接宝贝的,其中一个说法是如果宝贝在双方接手的时候掉到地上造成了损坏,责任分不明白。古书也是同理,双方一接手,万一掉到地上摔掉了一页,这个损失算谁的?

    古玩店老板此时已经不敢再拿面前这个小孩子当孩子看了,他郑而重之的注视着郝建平的一举一动,看到郝建平把那个报纸包打开,他眼中精光一闪,那本方方正正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已经呈现在眼前。

    没错,是这本书,隔壁老段刚卖出去一本,卖了八千块钱,而这本书老段竟然是从废纸堆里扒出来的,赚了个盆满锅溢。

    古玩店老板小心翼翼的捧起了那本书,先翻过来看了看封底。中华书局、1951年第一版、印量五千册、售价五千五百元。

    古玩店老板的小心肝一阵乱颤,好像手里捧的已经不再是一本书,而是厚厚的一摞人民币。

    “小兄弟,你开个价。”古玩店老板眼睛没有离开书已经迫不及待的询问了起来,如果对面坐着的是一个成年人,他绝不会露出这么难看的吃相。

    “一万,不二价。”郝建平悠闲的说道。这本书的价值他心知肚明,只不过现在只是一九九三年,市场还没有炒作起来,他只得在心里为这本书打了个折扣。

    十几年后卖三万块钱,跟现在卖一万块钱绝对不是一个概念。

    现在在大洼乡,盖一栋像样的房子也不过是两万来块钱,十几年之后可能么?

    书店老板手一抖,差点把那本书给扔了。

    我靠,敢情你是在家里磨好了刀来的,见一个宰一个呀。

    书店老板如同被火烫了一般急忙把那本书放到了原处,嘴都快咧到腮帮子上去了:“小兄弟,慢走不送,我劝你这本书还是拿回家去好好放着吧,弄不好过几天生出一本小的来,那样就更值钱了。”

    郝建平看到老板的表情咧了咧嘴,知道自己要高了。他满不在乎的把书又裹了起来,这才是第一家,下面还有好几家呢,知道了行情就好谈了。

    看到郝建平又要把那本书放回书包里,书店老板咬了咬牙发狠的说道:“两千块钱,这是我能出的最高价了。”

    郝建平呵呵笑着站了起来,把报纸包塞进了书包:“老板,我们还是交个朋友好了,也许下一回我会光顾你,我看你隔壁还有一家店,我再转转吧。”

    “三千,不二价。”书店老板也跟着站起了身,身体很自然的拦在了郝建平的前面。

    郝建平笑了,这么迫切,有水份。

    “八千,没商量。”

    “我靠,隔壁老段前天那本才卖了八千……”书店老板一下子捂住了自己的嘴,懊恼得差点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娘希匹,怎么把实话都说出来了。

    郝建平哈哈的笑了起来,他伸手在书店老板的胳膊上拍了一下:“哥,你真可爱。”

    郝建平的心理年龄是二十九岁,跟三十出头的书店老板喊一声哥也是恰如其分。

    书店老板呸呸呸冲着地上吐了好几口口水,伸手死死的拉住了郝建平的胳膊:“兄弟,五千块钱,不能再加了,这本书我在手里还不知道要压多长时间呢。”

    “呵呵,就算你压上一年,一倒手就赚几千块大洋,这生意你还不划算?而且这个东西是不可再造的,越放越值钱,如果再过十几年,我保证你可以卖几万块钱。”郝建平笑着说道,其实书店老板给的这个价位他已经可以接受了,人穷志短呀,自己手头不是缺钱嘛,再说又提前了十几年,老板给出的这个价位已经相当不错了。

    “兄弟,我看出来了,你是个明白人,这样吧,我再给你加五百,照原价,五千五。”

    书的标价是第一套人民币五千五百元,用现在的人民币等价兑换,也不知道是谁吃亏谁占便宜。

    郝建平皱眉想了想,轻轻地摇了摇头。

    看到郝建平摇头,书店老板差点急了。

    郝建平一笑又坐了下来:“看出来了,老板是个实诚人,算了,交你这个朋友,卖给你了。”

    “好好好好”,一悲一喜,书店老板连着说出了几个好字,忙不迭的跟着坐了下来,这才想起来攀交情:“小兄弟,我姓钱,叫钱大成,你就跟我叫大成就行,小兄弟你怎么称呼,在哪个学校上学?你家里这样的书还有没有?”

    钱大成最关心的还是郝建平家里这样的存书还有没有。

    郝建平微微一笑:“大成,好名字。大器晚成,老板日后必定是个有大作为的人。我叫郝建平,随便你怎么称呼都行。”

    从郝建平言语之间,钱大成已经完全感觉不出坐在他对面的这个背着书包的小屁孩是个小孩子了,不过他现在的心思已经不再这些细节上,他关注的只是郝建平书包里的宝贝。

    郝建平又把那个报纸包从书包里掏了出来,放到两个人面前打开。

    书还是那本书,钱大成仔细的检查了一遍,咬着后槽牙跑到柜台里捧出了钱匣子,一张一张的点给了郝建平五千五百块钱。

    郝建平点了一遍,微微一笑把钱塞进了书包,看着钱大成肉疼的样子,郝建平微微一笑,顺手拿出了两本单本的小人书放到了钱大成的面前:“丰子恺和古元手绘的,市场价最少一百多块钱一本,送给你了。”

    钱大成嘿嘿一笑,这两本小人书可弥补不了他心灵上巨大的创伤,到现在他才深深地体会到了古人的那句话,千万莫欺少年穷呀。

    有了这五千多块钱,郝建平已经不打算再把那套《水浒传》卖出去了,行情不佳,小?( 重生之遍地黄金 http://www.xlawen.org/kan/71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