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全真门徒 > 全真门徒 第 11 部分阅读

第 11 部分阅读

    这时众多武林中人纷纷赶到,丘处机派了两个弟子扶起林志兴,孙不二也吩咐两个女弟子扶起小龙女,把他们送回府去,众人便大致分了几组,在城中追查金轮法王的下落。

    过一会城中几个副将也赶到了,接着军队纷纷出动,连正在训练的骑兵也回归了斥候本职,连夜出城去查找金轮法王。

    可金轮法王若是这么容易便被找到,那也太有负他绝顶高手的称号了。他这次并没怎么受伤,只是中了毒麻烦一点,不过金轮法王也是医道大家,给他点时间,化解玉蜂毒不在话下,只是他心中郁闷难平。

    原本金轮法王就自视甚高,自许天下第一,结果在大胜关吃了大亏。本来他也吸取了教训,不过这时候正好武功有所突破,立刻又变成以前那种目中无人的模样了,以为凭着十层的龙象般若功,天下大可去得,谁知襄阳城中又是被人灰溜溜得赶了回来,说是去找全真教报仇的,结果连全真道士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就落荒而逃了。好在吕文德已死,对忽必烈也可以交代了,这么一想,才心中好受,认准方向,便回忽必烈大营去了。

    这时襄阳城中已乱成一团,守将被刺那可是大事,虽说吕文德平时从不管事,可他毕竟是朝廷派在襄阳的最高长官,他这一死,不免人心惶惶。好在郭靖在城中颇有威望,几个副将又都是精明强干之人,百姓乱了一阵,便在军队的引导下纷纷回自己家中去了。

    众人找不到金轮法王,追了一阵都纷纷返回,几个副将商议了一会,觉得这事要赶紧上报朝廷,于是就联名写了封奏折,大意便是:蒙古人打仗打不过吕大人,便使出卑鄙手段暗杀了他。吕大人已经为国捐躯,蒙古大军马上就要到了,还请朝廷赶紧再派个人来主持抗蒙大业。然后便用八百里加急送往临安去了。

    这个消息传到临安,朝廷上下一片震惊。要知道吕文德的奏折刚到不久,连久已不理国事的皇帝陛下都被惊动了,专门开朝会称赞吕文德:有吕爱卿在,蒙古人二十年不得寸进,大宋江山固若金汤,吕爱卿不愧一代名将。又传下旨意要重赏吕文德,不要顾惜钱帛爵位。

    当时丞相史弥远独揽朝纲,因此百官便聚在史弥远府中学习陛下旨意,商议如何封赏吕文德,就在这时消息传到,皇帝口中的名将吕文德已死于刺客之手,蒙古大军不日便到。

    府中百官一齐噤声。临安城中的官员安逸惯了,大多都贪生怕死,蒙古人有多强悍,他们不知道,不过当年不可一世、打破开封掳走两个皇帝、打得大宋朝集体南逃的女真人,便是被这些蒙古人打得落花流水的。这时听说要派人去襄阳抗蒙,一个个都把头缩了起来,生怕自己被选中,特别是几个武官,更是恨不得把脑袋缩进脖子里去。

    那几个副将本意就是要吓退临安的官员,最好便是从自己几人中选一个出来当襄阳守将,因此在奏折中狠吹了一番蒙古兵,果然把一众官员都吓了回去。眼看着他们的计谋要得逞了,一个青年官员却主动站了出来,请缨道:“叔父,侄儿愿去襄阳抗击蒙古人,保我大宋江山。”

    原来那人是史弥远的一个远房侄子,叫做史良,是个不学无术之辈,不过甚是孝敬史弥远,哄得史弥远十分喜欢。史弥远见他读过几本兵书,便给他在兵部谋了个职位。兵部官员给史弥远面子,时时吹捧讨好史良,吹得史良自以为可比管乐,正想找个机会建功立业,这不,机会就来了。

    这时候史弥远见他出来说话,先是皱了下眉头,随即便释然:吕文德是什么样的人物,别人不知道,他作为当朝丞相百官之首,怎么可能不知道?还不是靠着手下帮衬和一个叫郭靖的义士相助才得了个名将的称号,我这个侄子虽然没有本事,最多也就是和吕文德半斤八两,吕文德能建功立业,我侄子自然也可以,也不枉他时时孝敬我这个叔父。

    众官见史良主动请缨,差事不会落到自己头上了,纷纷上前吹捧,吹得史良愈加地飘飘然起来,史弥远也十分高兴。

    于是史弥远便入宫禀报了皇帝,史弥远的决断,皇帝自然不会反对,当即立下圣旨,封了史良荆湖招讨使、知襄阳府的头衔,又谴五百禁军护送,便让他去襄阳赴任去了。

    第五十二章 这便是全真教么

    襄阳城中的将军们可不知道他们精心策划的诡计失败了,一个满脑子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襄阳新守将正带着皇帝的旨意慢悠悠地朝襄阳晃过来——的确是晃过来,因为他们是走水路的——将军们现在忙着呢,蒙古大军要来了。

    这些天陆续有北上骚扰蒙古大军的武林人士回到襄阳城中,他们不但前前后后杀了蒙古几千官兵,更是让蒙古人行军的速度变得和蜗牛一样。不过如今,蜗牛总算要爬到襄阳城下了。

    于是乎襄阳城中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与当时前锋到来时不可同日而语,毕竟几千前锋还可以等闲视之,十万大军就比较吓人了,几个副将亲自上阵,轮流上城墙巡逻,又派了许多武林人士扮成樵夫渔民去查探蒙古军的动向。

    在襄阳城上上下下掰着手指头计算中,忽必烈终于带着他的大军赶到了,在城西找了个地方立下了营寨,休整了一晚上。忽必烈知吕文德已死,以为城中群龙无首,正是说降的好机会,于是第二天便派出轻骑把带着招降信件的箭矢射进襄阳城内。城中军民与蒙古人仇深似海,哪里想过投降这种事?反倒把前来送信的轻骑射死不少,把忽必烈气得半死。

    边上有谋士劝道:“四大王,襄阳城中军民与我军苦战多年,不把他们逼到绝路上,不会那么容易便投降的。如今城中守将新亡,军队必定混乱不堪,此时攻城,必能一战而下。”忽必烈一琢磨,可不正是这么回事么?于是便收了心中妄想,整顿兵马准备攻城。

    俗话说“兵过一万密密麻麻,兵过十万无边无涯”,十万人排列整齐站在你面前是什么概念?更不要说其中还有几万匹马。反正林志兴是觉得原本高大巍峨的襄阳城墙,这时候看来还是单薄了一点。

    忽必烈一声令下,前面一个万人队就排众而出。攻城用不上骑兵,当先开道的是手持大盾的步兵,弓箭手紧随其后,接着是抬着云梯的步兵,快步朝襄阳城逼近。

    一时间城上城下弓箭对射,矢下如雨。大队的蒙古士兵在城下架起云梯便急急往上爬,城上守军早有准备,沸水擂木纷纷砸下,时时都有被砸到的蒙古士兵惨叫着掉下城去。更有守军数人合力,抬起一根巨木,将云梯推开城墙,顿时梯上蒙古兵如下饺子一般往下掉。

    襄阳城四周有护城河环绕,蒙古人只好在其中狭窄处搭起浮桥,才能把兵送到城墙下,因此蒙古虽然兵多,却展开不易,能直接攻城的也就那么几处,相反城上守军却可以集中防守,蒙古人攻的虽紧,威胁却始终不大。那带队的万夫长自然不能就这样下去,于是便想了个办法,集中了军中的勇士组成突击队,猛攻其中数处。

    那些勇士都是百战老兵,躲箭石、躲滚木,甚至爬墙还爬得特别快。这样一来,守军压力大增,有一处守军手脚慢了些,顿时被撕开了个口子,几个蒙古兵趁势爬上了墙头,站稳了脚跟。他们身后,源源不断的蒙古兵从这个缺口爬上城头,城下蒙古兵顿时士气大振,连远远在后面观战的忽必烈也不禁喊了一声“好样的”。

    这时只见城上守军纷纷退下,让出地方来,蒙古人正诧异间,城头转出一队道士来,直直地切进蒙古勇士堆里,长剑飞舞,如砍瓜切菜一般把这些所谓的军中勇士砍下城头,片刻工夫,城上百余蒙古勇士已被砍得干干净净。

    这一幕太过震撼人心,城上城下一时鸦雀无声,忽必烈艰难地咽了咽唾沫,扭过头去问金轮法王:“这些便是大败我军前锋的全真教吧?”

    金轮法王恨声道:“可不就是那些牛鼻子。王子你看,他们都是七人一组,组了一个什么阵势,甚是厉害。”

    忽必烈脸色泛青道:“听说全真教有好几千人,是不是真的?”

    金轮法王道:“可能全部弟子有那么多,像城上这般高手,决计不会有那么多的。”忽必烈闻得此言方才安心下来。

    却说城楼上郭靖赞道:“天罡北斗阵攻守兼备,果然不凡啊。”

    丘处机闻言拈须微笑不语,林志兴道:“这阵用在小规模的混战中最好,若是大军野战,可就派不上用场了,用来守城正是用对了地方。”

    丘处机趁势道:“我全真弟子就是要这样堂堂正正地杀敌,你可莫要学别人行那鸡鸣狗盗之事。”幸好这时一干武林人士都混在宋兵中杀敌,若是被他们听到这话,少不得要和丘处机理论一番。

    林志兴这些天被丘处机教育惯了,不明白丘处机为什么突然爆发出教育他的热情,当下诺诺应是,心中却不以为然。

    过了好一会,双方士兵才回过神来。那带队的万夫长急忙调集弓箭手集中攻击全真道士。那些全真道士见有弓箭飞来便随手拨开,若是箭太多就暂时躲到墙后,反正紧守着云梯不放,看到蒙古士兵冒头便一剑刺死,几次下来便没有蒙古士兵敢爬这几个云梯了。

    那些全真弟子见状,便退了下去,把这边的城防交还给宋兵,便朝另一边被蒙古勇士攻得甚紧的城墙杀去。这些全真弟子走到哪里,哪里便是阵阵腥风血雨,几次过后,蒙古士兵被杀怕了,士气顿时落到最低。那带队的万夫长无法,只好鸣金收兵,自去找忽必烈领罚。

    忽必烈却也知道不是他不用心,只是敌人太强悍,因此温言抚慰了几句,又见周围兵将眼中都有俱色,便知今日是没法攻城了,只得收拢大军,回营休整去了。

    第五十三章 杨过的蛤蟆枪

    自此一战,那些武林中人看待全真教的感觉大不相同。原本只是敬佩他们侠义为先,对正道那许多规矩还有些不屑,今日方知道这些道士杀起人来也是如此利索,却是让人又敬又怕。

    却说忽必烈引军回营,升帐议事,当先说道:“那些全真教的暴徒如此厉害,各位可有什么好办法?”说完却期盼地看着金轮法王,只盼着他说出“老衲这就进城去把他们屠个干净”这样的话来。

    金轮法王在襄阳城中吃了亏,如何还肯再去,只当看不见忽必烈的目光,合着双眼沉思不语。

    当即便有一个谋士出列道:“四大王,末将料那全真教众虽勇,人数必定不多。若是能填平护城河,我军三面攻城,全真教没有那么多人,顾此失彼,破城不在话下。”

    填平护城河?说得简单,只有五个字,可是要知道襄阳护城河平均宽达五十丈,最宽处有八十多丈,深不知几许,而且与汉水相连,哪里是这么容易被填平的?若是能填平这护城河,襄阳城已经不知道被打下多少回了。

    那谋士也意识到自己的主意有些不切实际,讪讪而退,众人一时无语。不过蒙古人虽然攻城技术不行,但他们有一个狠招,便是驱使敌国百姓先行,大军从后掩杀。若是敌人开门,大军便趁势攻入城内,若是不开门,则大肆屠杀百姓,令敌人心乱气衰。

    于是忽必烈传令下去,让蒙古骑兵明日一早便去攻击附近村镇,把其中百姓朝襄阳城驱赶。

    第二天众人便在城上看到无数难民拖家带口从西面朝襄阳城跑来,城门官连忙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只是难民进了还没有半数,后面尘土飞扬,大队蒙古骑兵跟着杀了上来。城门官见状就吩咐手下关闭城门,城外百姓顿时急了,大呼道:“不要关城门,我等都是大宋百姓,快放我们进城。”

    郭靖见城门混乱,急忙带人下去,阻止城门官关城门的举动,高声对周围百姓道:“各位父老乡亲,襄阳城是不会把大宋子民关在城外的,蒙古人就要来了,还请大家加快进城。”

    杨过原本跟着郭靖,这时却被林志兴一把拉住,问道:“你的骑兵练得怎么样了?能出战了吗?”

    杨过道:“他们本就是军中精锐,出战自然没问题,不过要练成真正的背嵬军,还差得远呢。”

    林志兴道:“能出战就好,你带兵从南门出去,狠狠地冲蒙古人一下,然后赶紧折回来,注意不要让蒙古人围了。”

    杨过闻言大喜过望,这些天他见人人出力就他无所事事,早就不耐烦了,这时能够出战,总算能圆了他的英雄梦,忙不迭得答应了下来。

    忽必烈在阵后见襄阳城门不关,笑道:“城中守将心慈手软,难成大事。等我铁骑进了城,倒要看看那些全真道士能不能抗住骑兵的冲击。”众将一齐出声赞扬忽必烈英明神武战无不胜。

    众人赞扬声中,见到城南也飞起一片尘土,千余骑兵杀出,衣甲兵刃,与蒙古铁骑大不相同。有眼尖的将领看出来了,不确定地道:“哪里来的骑兵?似乎不是我们的铁骑,莫不是南朝的骑兵?”

    他们站在城西没有看到,在襄阳城外游弋的几支蒙古千人队却看得真真切切:他们正是从襄阳城中出来的南朝骑兵。顿时毫不犹豫挥军冲了上去。

    原来蒙古人也想到了城中会出兵,因此派了几个千人队监视,出来的若是步兵,几支骑兵四面一围,便是瓮中捉鳖之势,谁知道出来的却是骑兵,哪里围得住,只能跟在后面吃灰。

    这时正驱赶难民的蒙古骑兵中分出一个千人队来,朝宋兵冲去,两支骑兵顿时狠狠地撞在一起。杨过领军冲在当先,杨家枪本就是马背上的枪法,这时使出来,比平日里又多了几分气势,但见一杆铁枪上下飞舞,周围蒙古士兵沾着便死磕着便亡,一马当先扎进蒙古人堆里。

    杨过正杀得兴奋间,只听“当”得一声,对面一个军官模样的人架住了他的铁枪,原来是这个千人队的千夫长肆杀手下军士,看得不忿,亲自上前来战他。

    杨过这一下被震得双手发麻,显然面前军官是个狠角色,不过他也是不服输的人,当即嘴里“咯咯”作响,身子一缩,便是一记千锤百炼的蛤蟆枪。

    那千夫长猝不及防,抵挡不及,被长枪从胸前扎入,背后穿出,口中“嗬嗬”两声,一头载倒在马下,顿时宋兵中爆发出一声喝彩。

    正所谓“将是兵的胆”,那些宋兵见他们的头领如此英勇,一个个都热血沸腾起来,“嗷嗷”乱叫着便朝蒙古人冲去。宋兵中能被选成骑兵的莫不是军中精锐,再加上大宋富甲天下,一干兵器甲胄都是精选,远胜蒙古,这时士气一振,顿时杀得蒙古人节节败退,转眼便杀到西门。

    西门蒙古骑兵中又分出三个千人队来,这次却由一个万夫长亲自带着。那万夫长也是一马当先,迎上杨过。这个万夫长身经百战,每战都身先士卒,这才做到如今的位置,马背上的功夫非同小可,哪里是初出茅庐的杨过能比的?几招一过,杨过便抵挡不住,只好故技重施使出了蛤蟆枪。

    那万夫长也是猝不及防,不过战场上的灵觉让他双手抬刀挡住了杨过这一枪。只听“咣”一声巨响,那万夫长连人带马退了两步,眼前金星直冒,双手鲜血淋漓,显然虎口已破。再看杨过,他毕竟年纪还小,力气还没长足,这时也不好受,虽然比那万夫长好很多,但也双臂无力,一时回不过气。

    两边士兵均大急,拍马朝这两人赶来,想把自家将军抢回去。终是蒙古万夫长先回过神来,多年出生入死的经历提醒他现在千万松懈不得,狠狠地咬了咬自己的舌头,提起最后一丝力气持刀朝杨过砍去。

    杨过手下骑兵更急,有离得远的甚至扔出了手中的长刀想要阻一阻那万夫长的举动。眼看着杨过就要命丧刀下,这时从难民中跃出一人,捡了三个石子就朝那万夫长打去。

    第五十四章 我回来了

    三枚石子呼啸而出,第一枚打到万夫长的刀上,那刀脱手飞出;第二枚打在马脖子上,马吃痛嘶叫一声人立而起;第三枚原是去向万夫长脑袋的,因为马突然立起,最后打在他的前胸,顿时把他打得吐血不止。

    那跃出的难民这时落到地上,随即脚尖一点复又腾身而起,这次却是朝杨过扑去。众人不知道他要做什么,正疑惑间,就见他身子一折跃上杨过战马,坐在他身后,出言道:“刺他。”声音清丽动听,却是一个女子。

    杨过原是绝望地看着蒙古万夫长一刀斩来,谁知危急关头突然冒出了一个救星,一时反应不过来,还在愣愣地出神,这时听到有人在他耳边道“刺他”,想也不想,抬枪就往前刺。蒙古万夫长刚才已经连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这时候避无可避,一枪正中咽喉,连遗言都没有,便一头载下马来。

    万夫长的死亡没有让蒙古人害怕,反而激起了蒙古人的凶性,周围骑兵神色狰狞、快马加鞭朝杨过涌过来。杨过这时还没回神,还在迷糊当中,那女子急了,又道:“快走。”

    杨过闻言,一夹马腹,那马便带着两人狂奔。经凉风一吹,杨过不但回过神来了,还回过气来了,见不断有蒙古人杀来,又施展开杨家枪一路冲杀,这时有个女子坐在身后,杨过枪法使得格外卖力,普通的蒙古骑兵无人可以挡他一招,若是遇上百夫长、千夫长之类的军官,先由身后女子赏他一石子打到吐血,然后便由杨过一枪刺死。两人配合默契,所向披靡,一路上总是当先把蒙古士兵打散,然后手下骑兵再上去一顿砍杀,直把蒙古人杀得哭爹喊娘,片刻工夫,追在难民身后的蒙古骑兵已经四散而逃了。

    杨过带着骑兵一直杀到汉水边上,无论面前挡着什么样的队伍都被他们撕得粉碎。这时战场上只有从他出城便开始跟着的那几个千人队还保持完整,于是杨过又率军杀了回去,故技重施抢先杀掉千夫长,轻易便击溃了那些蒙古人,一路奔回南门。城中宋兵连忙开了门迎他们进来,郭靖亲自在城门口等着杨过。

    原来这时西门百姓都已经进城,大队的骑兵去对付杨过了,只有少许骑兵想着冲进城里,被郭靖带着不少武林好手挡在门外。西门既安,郭靖见杨过带兵在外面冲杀,心里十分担心,这时见杨过要回城了,便到门口去迎接他,顺便感谢一下救他的那个难民,或者说扮成难民的那个高手。

    杨过进了城,见到郭靖正在等他,连忙翻身下马,恭恭敬敬地喊一声“郭伯伯”。郭靖一把拉住他道:“好小子,出息了。”这时杨过身后那女子也走了过来,郭靖正要开口道谢,却听那女子怯生生地喊了声:“父亲。”

    郭靖闻言一愣,仔细端详了她一番,这才认出眼前这个衣着破烂脸上涂灰的女子正是自己的女儿郭芙,又是生气又是高兴又是心痛,生气的是竟敢留书一封就离家出走,高兴的是总算毫发无伤地回来了,心痛的是看她如今这副模样想必在外面吃了很多苦。一时间郭靖有很多问题要问女儿,不过最后还是叹了一声:“快去见你母亲吧。”

    杨过也愣了一愣,在他心中,这个上天派来救他性命的女子必定是个美丽而温柔的神仙姐姐,谁知竟然是这个打小便欺负他,美丽是美丽但丝毫不见温柔的女子。想起桃花岛上她与武家兄弟和自己作对的事情,又想到刚才两人联手抗敌的事情,一时百感交集。

    郭芙见了父亲,原以为即便不会被吊起来打,一顿臭骂是少不得的,这时听郭靖没有罚她,顿时雀跃,急忙问清了郭府位置,急急忙忙回府去了。

    这时城外再无宋朝军民,城上守军便可以安心放箭,一时间许多走得慢的蒙古骑兵都被射成了刺猬。

    忽必烈见前方几路骑兵相继被击溃,大军士气大沮,便知道今日的攻城之计又失败了。他目光迷离看着襄阳城,嘴里喃喃道:“什么时候襄阳城里也有骑兵了?”

    金轮法王道:“看来又是吕文德安排的手段啊。先前在吕文德府上听他说要让我蒙古大军有来无回,老衲还以为是他在吹牛,如今看他预备的这些手段,是真的有信心击败我们啊。”

    忽必烈叹道:“两天工夫,两万兵马便没有了,连万夫长都死了一个,襄阳城却几乎毫发未损,吕文德好手段啊。”

    “幸亏他已经死了。”两人同时在心里道。却说金轮法王一番话又把吕文德神化了不少,后人传说他是继诸葛武侯之后能以死人之身大败敌军的第一人。

    叹过之后,忽必烈也只好又带着大军灰溜溜地回营去了。

    再说蒙古人一退,自有守军打扫战场,郭靖急着见女儿,赶紧回府去了。这时黄蓉已有八九个月的身孕,行动不便,整日里都不出府,只在府中出谋划策。今日听说女儿回来了,赶紧来到门口等她,及至见她一副落魄样,眼泪都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恨声道:“若是见了老顽童,看我怎么收拾他,竟让我女儿受这样的苦。”

    郭芙见黄蓉哭了,急忙上前安慰道:“母亲莫要担心,女儿是故意扮成这个样子的。”

    黄蓉抱着她哭了一回,急忙叫人带她下去沐浴更衣了,又吩咐管家出去买菜准备晚上亲自下厨。等郭靖回到府里的时候,郭芙已经梳洗好了,正打扮地漂漂亮亮的,与黄蓉在厅中说话。

    第五十五章 打弹子和逃命

    “……大伯带我走了好多地方……”郭芙正在给她母亲讲她出走的经历,这时却被黄蓉打断道:“什么大伯,叫老顽童就行了。”看来她心中满腹怨气。郭芙后来认清了老顽童的本性,也和他没大没小起来,这时候自然从善如流。

    “……后来我们找到了一户住在山谷里的人家,老顽童在那家库房里发现了一支四百年的灵芝,还有人参首乌之类的灵药,便把它们偷了出来,和我分着吃了……后来被那户人家发现了,派了许多人出来追着我们不放……后来遇到了一群难民,我们也扮成难民模样混在里面,那些人就找不到我们了……后来被蒙古人赶到襄阳来了……”

    黄蓉可不知道她女儿在襄阳城下立下大功,在她心里,只要女儿能平安回来就好,这时听了郭芙讲述她的经历,不由想起当年年轻时和郭靖携手闯荡江湖的故事来,对女儿的经历也有些羡慕,对老顽童的恶感倒也去了几分。

    这时郭靖回来了,便和她们娘俩凑到一处说话。郭靖可不会关心郭芙在外面的经历,知道女儿平安就可以了,他关心的是:“我看你在城下那几下,轻功暗器都使得不错,比你在家时强了不少。你出门在外,还能不忘用功,很好。”

    郭芙可不敢欺瞒郭靖,也不敢在郭靖面前没大没小,小声道:“大伯总是与我比斗打弹子,开始我打不远,后来吃了灵芝内力大增,就渐渐地打得远了,现在我能把弹子打进一百五十步以外的洞里。”说到最后,郭芙小脑袋扬起,隐隐有些自豪:老顽童只能打到一百四十步,这场比斗,最终是她赢了。不过郭芙随即想起郭靖最不喜她贪玩,连忙把脑袋缩了回去。

    郭靖却没有如她所预料的那般生气,他与黄蓉对眼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惊喜。把弹子打进一百五十步以外的洞里,对眼力、技巧、内力的要求已近乎变态,这一手弹指神通的本事,只怕连黄药师都要瞠乎其后吧?果然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动力。

    郭芙见郭靖没有训斥,便接着说:“当时有好多人来追我们,要把我们抓回去,开始大伯还能带着我跑,后来他们人多了起来,大伯也顾不过来了,我只好拼命地跑拼命地跑,开始还要大伯时不时拉我一把,后来那些人便追不上我们了……”

    郭靖听完,默然无语,心道:我是不是该把大小武扔进蒙古人堆里,也许那俩小子能把降龙十八掌练到大成?不过想想他们现在的武功,只怕扔进去就被分尸了,就摇了摇头把想法抛出脑海,又问道:“你大伯呢?”

    郭芙道:“在难民堆里呢,装难民装上瘾了。”郭靖点点头,就转身出去找周伯通去了,黄蓉见他要走,连忙嘱咐道:“今晚我下厨,晚上记得回来吃饭。”

    郭靖来到安置难民的地方,一眼就看到周伯通脸上涂着煤灰,正在和人抢分来的馒头,上窜下跳不亦乐乎,连忙上去一把拉住道:“大哥,别在这里瞎闹了,跟我回府去吧。”

    周伯通停下来,奇怪地道:“郭兄弟,你怎么认出我的?”

    郭靖一听就郁闷了:我是反应迟钝了一点,可也不是傻子,这般一把年纪还活蹦乱跳的难民,除了你还会有谁?

    这时街角转出几个道士,正是丘处机等人,他们得了消息,听说周伯通在此,赶紧前来拜见。不过周伯通却不愿意见他,拉着郭靖道:“郭兄弟,那些牛鼻子来了,我赶紧去躲一躲,回头再来找你。”说完一转身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等到天色全黑,蒙古大营中又是另一番景象,王子忽必烈正在大帐中招待客人,金轮法王等人陪坐在一旁。那客人四五十岁,面目英俊,只是容颜枯槁,不像有武功在身。他身后侍立着一个身材矮小的长须老者,却说是他徒弟。

    忽必烈当先敬酒道:“公孙谷主,前番多有冒犯,纯属误会,小王敬谷主一杯,就算是赔礼了。”

    原来这人便是绝情谷谷主公孙止。老顽童从他家偷了四百年的灵芝,还把他家丹房芝房都搬了个空,公孙止如何能善罢甘休,先是派了大弟子樊一翁带人追捕,久久没有回音,自己也坐不住了,亲自带人出谷,一路追到襄阳附近,和蒙古人大打了一场。

    忽必烈最重奇人异士,听说这件事之后,急忙派人去请了公孙止一行人,听说他们是在追捕入室小贼,当即拍板答应帮忙。公孙止等人隐居已久,在外面没有门路,想找个人殊不容易,能得到忽必烈的帮忙,自然求之不得,便应邀来到军中做客。忽必烈听说绝情谷数百年来戒食荤腥,因此特意做了一席素斋款待他们。

    公孙止见忽必烈敬酒,也端起一杯茶道:“王子哪里话,谷中弟子卤莽,伤了王子手下,王子不怪罪才好。鄙人家事能得王子相助,真是感激不尽。”

    众人客气一番,席间气氛正浓,就听外面示警之音频传,俄而又是惨叫声、激斗声,听得公孙止脸色数变,却见蒙古诸人若无其事,不由心中疑惑。

    忽必烈想必看出了公孙止的疑惑,笑道:“是南人又来捣乱。放心,我军早有应对,一会便将他们赶走。”

    原来金轮法王在襄阳城里闹了一下,连守将都被他杀了,城中武林中人都觉得失了面子,再加上羡慕全真教偷袭前锋的功绩,因此蒙古大军来到襄阳后,每晚都有武林中人或自发、或有组织地来蒙古军营杀杀人放放火,只是他们也都有自知之明,只在外围骚扰,从不深入军营腹地。而蒙古人被骚扰许久,早就有了一套应对方案,自有当值军士去应付,其余士兵习以为常,安睡如故。

    公孙止听了,也笑了一笑,这时金轮法王忽然眼神一凝,对着帐外喝道:“什么人?”随即把手中酒杯扔了出去。

    第五十六章 唯一不成功的打法

    刺杀历来是两国交锋的常用手段,当年专诸刺王僚荆柯刺秦王的故事还被载入史册流传千古,就说近代,也有北宋年间丐帮陈长老刺杀契丹国左路副元帅耶律不鲁之事,因此襄阳城中也一直在策划刺杀忽必烈的方案。

    不过这其中的难点就在金轮法王,用林志兴的话说,金轮法王吃了大力丸内力暴涨,襄阳城中除郭靖外无人能挡。可是郭靖身负守城重责,如今黄蓉在家养胎就靠他调配兵马,轻易出动不得,因此这个方案就一直搁浅在那里,直到周伯通出现。

    只要周伯通缠住了金轮法王,忽必烈身边能用的便只有三个半普通高手,这边全真四子、朱子柳点苍樵隐、林志兴小龙女,随便找四个都能缠住他们,剩下只要有一人出手,忽必烈就死定了。这个计划天衣无缝,“除非忽必烈人品爆发找到四五个一流高手保护他,要不他死定了,他有这人品吗?”林志兴对自己如是说:“改写历史的感觉真好。”

    要忽悠周伯通去战金轮法王其实很简单,只要说金轮法王有一套很有趣的功夫,能和周伯通打个尽兴,周伯通天色未黑就开始催促众人出发了。

    众人于是趁着武林中人和巡逻士兵造成的混乱潜入营内,杀光了王帐边上的卫兵,却被金轮法王喊破了行踪。众人毫不在意,周伯通当先掀帘入帐,接住飞来的酒杯,随手又扔了回去,笑道:“大和尚有点本事,来,来,正要找你打架呢。”说完便朝金轮法王攻去。丘处机等人随即鱼贯而入,虽然帐中多了两人却也不影响原定的计划,于是各自就近找了对手厮杀,最后进来的刘处玄和郝大通就持剑去杀忽必烈。

    帐中众人反应也不慢,纷纷离席而起拿出兵器接战,见对方人多不由都皱起眉头。这时只听樊一翁对周伯通大叫道:“好贼子,竟敢来此自投罗网。”也不理会面前的点苍樵隐就朝周伯通扑了过去。他对公孙家最为忠心,这时见到偷他家丹药的老贼自然恨之入骨,也不管自己是不是对手,打了再说。

    周伯通转头一看,惊喜一声道:“咦,小矮子你怎么也在这里?如今我可不怕你了,快借你的胡子给我耍耍。”说完舍了金轮法王不顾,转身去抓樊一翁的胡子。

    樊一翁听了又羞又怒,赶紧转身避了开去,同时拿手中铁杖去打周伯通。周伯通原本可以轻易胜他,可他就是挂念着别人的胡子,一门心思想抓他的胡子玩,这个难度就大了许多,怎么可能轻易做到?因此两人便缠斗在一起。

    周伯通这个乌龙一摆,林志兴等人脸色齐齐发黑,蒙古人那边就舒展开眉头了,金轮法王擎出铜铁二轮,击退刘处玄二人,便要趁势追击。林志兴连忙一拉小龙女,两人双剑合壁敌住金轮法王,刘处玄二人便迎上没了对手的尼摩星和潇湘子。刘处玄二人是全真七子里武功比较差的,一时竟被尼摩星和潇湘子压着打。所幸他们两人也是老江湖了,虽然落在下风,但也尽可以抵挡得住。

    却说金轮法王一见林志兴就眼红,见林志兴一招“浪迹天涯”使出,便想仗着内力深厚以力破巧,便拿铁轮去砸他的剑,谁知这时小龙女也递出一招补了林志兴招中破绽,若金轮法王执意去破林志兴招式,自己也必被小龙女所伤。金轮法王自不会拼个两败俱伤,只好转攻为守挡了一招。当即林志兴又出一招“松下对弈”,小龙女也跟着变招,两人配合默契,招式互补,却都是金轮法王见所未见的怪招,逼得金轮法王连连后退,不住招架,空有满身内力去无处可用。可惜双剑合壁处处留人一线生机,因此两人虽敌住金轮法王,可要想败他杀他,那就难得很了。

    这边朱子柳对战公孙止,朱子柳的判官笔擅长打|穴,可是打在公孙止身上一点反应都没有,吃惊之下被公孙止的反击打中,一时吃了大亏,点苍樵隐连忙上去帮忙。公孙止拿出阴阳双刃使出刀剑合击的功夫,两人重未见过这般怪异的打法,一时之间破解不得。

    丘处机对上了尹克西,尹克西一根长鞭上缀满了闪闪发光的宝石金银,恍得丘处机头晕眼花,看来两人要分出胜负,还需要不少时间。

    孙不二对上了武功最差的马光佐,本来以孙不二的武功,打赢他不费多少工夫,不过马光佐是个憨人,谁对他好他便对谁好,忽必烈给他吃饱穿好,他自然豁出性命也要保住忽必烈,因此仗着自己力大,使出了耍泼的手段,竟让孙不二一时抽身不得。

    忽必烈原本见刘处玄二人杀来的时候便躲到案下,这时候抬起头来见众人厮杀在一起无人理他,便偷偷爬到帐边拔出随身佩刀便去砍帐篷,试图砍出个口子跑到外面去,正好被眼尖的林志兴看到了,赶紧高声道:“忽必烈要跑,暗器招呼他。”

    这一分神便使错了招,金轮法王抓着机会反击了两招,吓得林志兴赶紧凝神对敌再不敢分心。其余众人都腾不出手来,只有孙不二从怀里摸出几个江南霹雳堂友情赞助的“雷火弹”,扬手都朝忽必烈扔了出去。

    马光佐见忽必烈危险,急忙起身想把那些“雷火弹”统统挡住。可惜他慢了一步,虽然挡住了大多数,还是有一颗“雷火弹”打在了忽必烈背上。这时候火药威力不大,用来发烟放火自然有效,用来炸人就差了点,再加上忽必烈随身穿着宝甲,这一下除了把他炸得灰头土脸外,倒没( 全真门徒 http://www.xlawen.org/kan/73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