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阅读
恐怖的怪物冲进了营中,见人便砍。赵元济听得喧闹,料到是宋兵夜袭,慌忙起身,只见有人已经冲进营帐,来人身着黑甲,头戴怪兽面具,赵元济心里一凛,举刀来砍,斗了五六十回合,那黑衣人突然一挥手,一把铁蒺藜迎面撒来,赵元济暗叫不好,却见旁边窜出一个蓝袍人,手拿一把折扇,将那扇面一挡,那蒺藜便纷纷落下,黑衣人一怔,扫了那人一眼,便窜出营外。
到了天明,赵元济点了军马,西夏军中又折了六千多人。西夏兵士人人自危,个个惊骇。赵元济暗道:“我五万军马,现在只剩三万人,这个高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第二十四章 擦肩而过
自从军营遭到偷袭之后,西夏兵士人人自危,遂纷纷起了收兵的心。这天,赵元济手下的几个军将一齐来到主帅营中,上前道:“将军,我们还是先退兵吧。现在天气又冷,士兵们久了怕挨不住。不如等到来年春暖,我们再来攻城。”
“你们说什么?他们城中现在弹尽粮绝,我们三万军马,他们才一万多而已。你怕个鸟?像你们这样胆小,何日才能建功立业?”赵元济大怒。
“可是,将军……”
“都给我出去。”众将士无奈,只好退了出来。赵元济身后闪出一个蓝袍人来,只见他年纪尚轻,二十来岁,修眉朗目,面如温玉,相貌斯文,身着蓝色缎面锦袍,头戴金冠,腰缠玉带,手执一把精钢铁扇,正是昨日挡住铁蒺藜的那个男子。
“看来军心开始动摇了。”蓝袍人微微皱眉。
“世子殿下,现下军情紧急,世子不如先回宫去如何?”赵元济恭敬的说。
原来此人正是西夏西平王的世子李匡,而李浩然正是他的伯父,此次他随军前来并未露出真实身份,哪想到经此一战,伯父居然被刺身亡。赵元济生怕世子在军中出了什么差错,急急劝他离开。
“不到最后关头,我决不离开。”李匡眉毛一挑,倔强地说。
甘州城内,众人聚集一堂。杨刺史愁眉不展,虽然偷袭成功,可是毕竟城中已经没有什么粮草,而西夏兵力又是自己一倍,如此下去,不出三日,就是西夏兵不打过来,自己也会饿死。
杨刺史看看怜棠,她斜靠在椅子上,也微皱蛾眉。
“我们再去偷袭如何?再杀他个上万兵马,不怕他不退兵。”仲轩道。
“不行,”怜棠摆摆手,“偷袭可一不可再,西夏兵营现在必定戒备森严,再用此计定会失败。”
“那你说怎么办?”仲轩急道。怜棠沉默不语。
“唉,不知霖儿生死如何?”杨刺史叹道。
话音未落,一个士兵匆匆跑了进来,“报告大人,有飞鸽传书到。”刺史展开来信,大喜道:“是霖儿,是霖儿啊,今日刘兄就会领三万人马来支援我们。
“真的?”堂上所有将士都高兴的跳了起来,“有救了。”
怜棠心里一跳,太好了,杨大哥可以安全的回来了。想到这里,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只见远远尘土飞扬,大军过出,一幅幅绣着“刘”字的大旗高高飘扬,果然是幽州招讨使刘毅的大军,甘州城内人心振奋,个个要和西夏军一决生死。
这时,西夏帐内却一片默然,只见一个将士说:“将军,退兵吧,将士们早已失了斗志,如果硬拼,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赵元济沉默了半天才缓缓道:“下令收兵回朝,明年春季再来攻讨。”
西夏大军全部退去,对于甘州城内所有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甘州城门大开,迎接刘毅的大军进城。
杨刺史满面笑容迎了上来:“刘兄,别来无恙?”刘毅四十多岁,方面阔口,身着重甲,威风凛凛。他忙上前,也笑道:“杨兄,好久不见啊。”杨刺史接他入了府中:“一别经年,刘兄风采不改当年哪。”
“哪里哪里,哪及得杨兄养得好儿子,英俊勇猛,忠肝义胆。兄弟羡慕的很呢。”刘毅答道。
“霖儿呢?怎么没看到他的人?”杨刺史问。
“他没有回来?”刘毅异常惊讶,“他那日到了我军营之中,就立刻快马赶回甘州了,我劝他同我一起率大兵到甘州,他却等不及,我见他能够出入西夏边境,想回去应该也无碍,便放他回甘州了。说起来,至少两日之前他就应该到了。如何现在还不见人影?”
“什么?两日前……”杨刺史颤声道,他颓然的坐在椅子上,“霖儿,你在哪里?……”
怜棠得知杨霖失踪,惊得晕了过去。正在这时,赵瑞又接到京城快报,皇上催促九王爷尽快回宫。王爷无奈只好带上尚未复原的怜棠一同向京城进发,伍仲轩也陪同怜棠一起离开甘州。
临走之前,怜棠跪倒在杨刺史跟前,眼中蓄满了泪水:“杨伯伯,怜棠在此叩拜伯伯的知遇之恩,此去不知命运如何,但是伯伯的恩情怜棠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杨刺史忙扶她起来:“怜棠,你本非池中物,若不是因你足智多谋,我今日岂能保得住甘州城池。快别这样说,去吧,一切小心,特别是皇上面前,说话要有分寸。”“怜棠知道。”说罢二人洒泪而别,怜棠又回头道:“要是有杨大哥的消息,务必要告知我啊。”刺史含泪点点头。
话说爱棠快马行了几日,转眼便到了甘州。找到了刺史府时,怜棠一行人早已走了两日了。爱棠站在刺史府的大门,心想终于到了,可以见到姐姐和师兄了,这么久不见真的很想他们。
“爱棠,怎么是你?这么久你怎么音讯全无呢?”杨刺史看到她,非常惊异。
“杨伯伯,好久不见了。说来话长,反正我很好。师兄和姐姐呢?”爱棠笑道。
“怜棠刚走两日呢。”杨刺史答道,“她同九王爷一同去的京城,皇上要召见她。所以提早便离开了甘州。”顺便将之前怜棠在甘州所立的战功向爱棠说了一番。
爱棠心里又是开心又是失望,开心的是姐姐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失望的是自己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却连一面都见不上。
“你师兄……”只见刺史眉宇之间露出悲戚的神色。
爱棠心里怦怦跳了起来,难道那银铃上的血色是真的?昨日她还看了,血色越来越深,一点都没有退去。爱棠心里出现一种不祥的预感。
“老爷,咳……咳……”一位妇人从堂内走了出来,只见她面色发黄,似有病在身,“有霖儿的消息了吗?”
原来是师兄的母亲,爱棠心道。
杨刺史摇摇头,面色凝重。他转头对爱棠说:“自那日去幽州求援,在回来的路上霖儿便失踪了,我已经派了人到处打探,至今没有任何消息。唉,霖儿哪……”
爱棠心里一抽搐,仿佛心里空了一大块出来,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她垂下眼帘,思量了一番,抬头对杨刺史说:“伯父,我想去打听师兄的下落,一定把他找回来,否则我不回来见你们。”
“爱棠?你真的要去,这路上凶险的很哪。”杨刺史又喜又忧,喜的是,他知道爱棠武功甚好,忧的是,这一去前路异常凶险。
爱棠拿出怀里的银铃说道:“不瞒伯父说,我手中的银铃是师傅当初让我和师兄相认的信物,有个名字叫做‘印心铃’,这铃铛颇有灵性,如果说有谁可以找到师兄,那一定是我。”
“真的吗?爱棠,要是你能够找到霖儿,活着带他回来,你要什么伯母都会答应你。”杨夫人急忙道。
“伯母,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这就去了。”爱棠道。
杨夫人含泪道:“谢谢你,爱棠。”杨刺史感激的点点头,爱棠便转身离开了刺史府,马不停蹄的出了甘州城去。
第二十五章 小镇惊魂
好一派荒凉的景象,远处的雪山上覆盖着终年的白雪,现在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银色光芒。雪后初晴,空气清冷,大漠上白茫茫一片,是白沙还白雪已经分不清了,有诗云: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只可惜现在不是秋天,而是可恶的冬天。大漠之上,一个身着白色裘皮大衣的“少年”独自骑着马,“他”东张西望似在寻找着什么。
“少年”呼了一口气,眼前便出现一阵白雾,“他”搓了搓手,虽然戴着手套,手还是快冻僵了,现在最想的就是可以找到一间客栈,好好的喝口热茶。爱棠摸摸包袱,银子倒是有,可是这客栈怎么这么难找呢?边关连年征战,本该繁华的边境居然这么凄凉。
“咦?”爱棠定睛看去,心里一喜,终于有人烟了,那不是一个镇子吗?她一拍马,飞驰过去。
这镇子叫做清溪镇,正好位于西夏国和大宋的边境上,在镇子上往来的,不光有宋人,还有西夏人、金人,甚至是蒙古人,来往的人络绎不绝,衣服华丽的、褴褛的、奇装异服的、各色皮肤的,什么样的都有。
爱棠牵着马踏进一个叫做“承德客栈”的。门面宽敞,装潢也有些气派,应该不是黑店吧,爱棠心里想。她将马给小二拿去马厩寄喂,放下包袱,坐了下来,喝了一口热茶。
“走开,走开——”只见街上的行人纷纷向两边闪开,爱棠抬头看去,几个金兵正挥着军棒赶开人群,一行人马整有四五十人向这边过来,为首的几个军官模样的人骑着高头大马,跟着是几乘轿子,其中一乘极其富丽堂皇,轿帘上绣着金花。那队人马经过这间客栈时,为首的军官朝里面看了一眼,眉宇间似是不太满意,便一挥手带着人马继续沿街向前缓缓走去。
爱棠皱皱眉头,心道这些金人果然骄横的很,却不理他,继续想着自己的心事。这两日来自己一直沿路打听,居然没有一点杨霖的消息。师兄是在幽州回来的路上失踪,有千万种可能,没有一点头绪,如何查起?“叮铃铃——”腰间挂着的铃铛又一次响起,爱棠取下银铃,上面的血迹似乎淡了些,爱棠自言自语道:“铃儿啊铃儿,你要是真的有灵性,就开口告诉我师兄到底在哪里好不好?”
“听说那是金国公主呢。”耳边传来低低的声音,爱棠禁不住朝隔壁桌望去,只见两个商贩模样的人,戴着皮帽,身穿暖袄,话音出自一个长着两撇胡子的黑脸瘦子嘴里,他继续道:“据说是送到西夏和亲的。”
“哟,他们两个国家不是在打仗吗?怎么又和起来了呢?”旁边一个膀大腰圆,模样憨厚的人用东北腔问。
“现在说要联合对宋,你还不知道呢。”瘦子道。
“什么?刚刚平息,照你说又要打起来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你那消息哪里来的,到底准不准呢?”
“开玩笑,我常年往来这几国,和边防的官爷关系都好的很,千真万确呢。”瘦子道。
“那你说那金国公主漂亮么?”东北人说完嘿嘿的笑着。
“你个傻子,不漂亮能送去和亲吗?”瘦子拍了一下东北人的脑袋,“送你个丑妮,你能要哇?”
“嘿嘿。”东北人挠挠脑袋笑了起来,“要能看上眼就好了。”
“你有几个脑袋敢惹他们?”瘦子又说。
两个人在那里叽里咕噜的低声聊了一阵,都被爱棠听在耳里。“什么金国公主,反正不干我的事。”想罢爱棠起身拿起一张杨霖的画像,将小二招过来,问道:“兄弟,你见过这个人没有?”小二瞧了一眼,道:“这来来往往的人太多了,哪里记得住呢。您可以去这周围问问。”
爱棠正待收回画像,那瘦子却在旁边斜斜瞟了一眼,道:“这个人……我好似在哪里见过呢。”
“真的。在哪里?”爱棠心里一喜,连忙问道。
瘦子看到她急切的样子,眼睛咕噜转了一圈,道:“咱们是做买卖的,你看这……”说着伸出手来,爱棠随手摸出一锭银子,忙道:“快说。”
瘦子笑嘻嘻的捏着银子,不紧不慢的说:“前两日,我去西夏的路上,看到有人被西夏兵给逮着了,好像就是这个人呢。”
“真的?那他们带他去了哪里?”爱棠忙问。
“这个我就不知道咯,但是那路却是通向西夏都城兴庆府的。”瘦子缓缓道,眼神却有些闪烁。
“还有呢?就知道这么多吗?”
瘦子抹了抹小胡子,掂掂手上的银子,笑道:“银子就这么多,我就说这么多咯。”
“你?”爱棠有些恼火,怎么这人如此市侩。她无奈,又掏出一锭银子丢给他。
“兄弟真大方。嘿嘿。”瘦子笑道。
“那逮人的兵马我却认得,看样子应该是西夏王爷家的。”说罢拉拉那东北人的手说:“好啦,我知道的都讲完了,先走一步。”一揖手便同东北人出了客栈。
刚出店门,东北人说:“大哥,我记得你前两日没去西夏国,跟我在一块呢。”瘦子一把捂住他的嘴将他拉了出来,到了街角小声道:“别让那傻瓜听到了,我看他穿那么贵的裘皮衣,肯定是有钱人,年纪又轻,骗他的银子还不是手到擒来,嘿嘿。”话音未落,瘦子整个便从街角飞了出去,只见他脸上一道脚印,口里流血,嘴里含糊地叫着:“我……我的门牙……”
“我叫你骗人。”爱棠插着腰凶狠狠的说,“早就看你眼神不对了,把我当三岁小孩耍啊,把我的银子还回来。”
那瘦子战战兢兢的把银子递给他,东北人连忙扶起瘦子:“兄弟,以后还是别骗人的好,挣那钱也不踏实啊。”又对着爱棠说:“兄弟你高抬贵手,饶了他一回吧,我们在这边境上做点小买卖,日子也不好过,这年头银子难挣。我们下次不敢了。”瘦子面有愧色的低下头。爱棠本待再教训他一顿,看他这副样子,却也不好出手,将一锭银子还丢还给他,说:“我出手重了点,这个就当你医药费吧。”说罢转身便走。
“兄弟留步——”,那瘦子叫道,爱棠转过身来,瘦子诚恳的说;“我看兄弟也是个重义气的人,虽然刚才我说的话有几分掺假,不过我前些时候确实听到个消息,说不定对你有用,前些时日,有人看到西夏人逮着个宋人,军官模样的,说不准就是你要找的人呢。”
“多谢了。”爱棠感激的作了个揖。围观的人还以为有好戏看,哪知道才踢一脚就没戏了。“切——”围观的人纷纷走开,一个白色的身影从爱棠身边晃过,爱棠心里一惊,这个身影好熟,不会是他吧?不可能,他应该在京城才对,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一定是太累了,精神恍惚的,爱棠揉揉眼睛,回了客栈。
入夜,爱棠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心想着西夏这么大,要怎么去找呢?突然房顶上一声异响,她竖起耳朵,好像屋顶上有动静,难道有贼?她带了兵器,出了门去,轻轻一纵,上了屋顶,她弯身伏下,眼睛骨碌碌的到处转。天上有一轮圆月,房顶上还有一些残雪,视野倒也清晰。
人影果然出现了,爱棠轻轻的跃起,跟了过去。只见那黑影在一个屋顶上停了下来,他趴在屋顶之上,轻轻揭开几片瓦,拿出一个吹筒来,吹出一阵白烟。
“不知道他在打什么坏主意?”爱棠心想,她手里紧紧握着一枚金钱镖,随时准备发出去。那人揭开几片瓦,俨然一个洞口,他轻轻纵了下去。
“他要干嘛?”爱棠正准备上前,还未抬步,那黑衣人已经又从那个洞口上来,只是身后还背着一个人,好像是个女子。
“咦?莫非是采花贼?”爱棠心里大惊。“喂,站住。”她喝了一声。那人回头看了她一眼,只见他面上蒙着黑巾,身材魁梧。黑衣人转身一跃,打算逃跑。“你等等……”爱棠跟了上去,此人的轻功真的不错,身上负了一个人,居然还可以那样轻灵。黑衣人动作很快,转眼间就下了房檐,到了后面的一个树林子,这林子很幽深,黑影憧憧,一阵风刮过来,发出阵阵怪声。
“你到底是什么人?”爱棠大叫一声。
黑衣人放下背上的人,转过身来道:“你不要多管闲事。”声音低沉,有点嘶哑。
“放了那个女子,我就放你走。”爱棠道。
“哦,你有这个本事吗?”说着黑衣人手中飞出一把刀来,刀来的好快,只见银光一闪,爱棠腾空跃起,将手里的金钱镖“哗哗哗”撒了出去。那人将手一伸,左右手各接住一枚。爱棠大惊,这人接暗器的功夫真的很不错。
黑衣人又拔出腰刀,飞速闪身到爱棠的面前,“铿”“锵”……他的刀好快,爱棠连忙用剑来隔。突然黑衣人将面上黑巾一揭,爱棠惊道:“是你?”话音未落,那黑衣人迅速从怀里掏出一只短筒对着她一吹,一阵白烟扑面而来,爱棠突然觉得天昏地暗,眼前一阵发黑,软软的向后倒去。
第二十六章 一见如故
“好冷……”,爱棠打了个寒战,睁开了眼睛,脸上冰凉凉的,爱棠一摸,全都是冷水,眼前站了一个负手而立的白衣人。脸上的水一定是他泼的。
“喂,你干嘛泼我?”爱棠气愤的叫道,“寒冬腊月的,你这不是等于谋杀吗?”
那白衣人转过身来,微微冷笑,“你中了迷香,你想一直睡在这里吗?”
“竹若凡?”爱棠张大了嘴巴,“你真的在这里?你……你不是来抓我的吧?”原来下午在街边看到的白衣背影真的是他。
竹若凡嘴角微微翘起:“如果我想抓你,你还会在这里吗?我一路跟踪你到这里来,却看到你被人放倒了。”
爱棠一惊,对了,那个黑衣人?她往身边一瞧,正躺着一个人,睁着恐惧的双眼仰面躺着,颈上一道血痕,显然丧命于一把锋利的宝剑,而且是一招致命。怎么会是他?白天的那个东北人,看起来样子那么憨厚老实。
“江湖上人称‘九尾貂’,赫赫有名的采花大盗,善于伪装,实际无恶不作,居然躲到边境上来了。哼。”朱若凡一脸不屑的样子,“杀这种人我都嫌脏了我的剑。”
“嗬,你什么时候开始有正义感起来?”爱棠道,“你今天放过我,难道你就不怕张太尉知道?”
竹若凡沉默了,半晌道:“你姐姐好吗?”
“嗯?”爱棠一愣,接着说:“她去京城了,皇上召见她。”
竹若凡微微皱了皱眉头,冷冷道:“那个女子你自己带回去。”
“喂,你不要走啊,我一个人怎么搬哪?”爱棠叫道,她都忘了还有一个活人躺在自己旁边。
朱若凡不理她,正准备离开,又顿了顿,回过头道:“那个人在西夏西平王府。不过……以你的素质,能不能活着回来是个问题,我看你还是别去送死了。”说完,飞身一纵,便不见了踪影。
“那个人?说的是师兄吗?他怎么知道的?西平王府?和那个瘦子说的倒是对的上呢。这个家伙,敢小瞧我,什么送死?我偏要去一趟。”爱棠一边想一边扶起那个女子,只见她十六七岁,身披一件貂皮长袄,头上许多发辫,发辫上缠着金丝,眉目非常的艳丽秀美,仍旧昏迷着。
“不像宋人呢,到像金人的打扮。喂,醒醒,你住哪里?我送你回去。”爱棠拍着她的脸,拍了好一会,这女子苏醒过来,睁开了双眼,那是一双漂亮的眼睛,如同湖水一般清澈。那女子吓了一跳,一把推开她,叫道:“你是什么人?你带我来这里做什么?”说罢紧紧捂住自己的衣服。
“你不要误会,我没有做什么。你刚才被一个采花贼抓到这里来,我来救你的。”爱棠慌忙解释道。
“你……,你不要过来,不然我要大叫了。”女子一脸的慌乱。
“唉”,爱棠叹了一口气,“你怎么就不相信我呢?实话告诉你,我也是女子。”
“什么?你不要胡说?”女子一脸诧异,显出不相信的样子。爱棠没奈何,将她的手抓住伸到自己胸前,那女子触电似的缩回了手,问道:“你真的是女子?”
“你终于肯相信我了。我送你回去吧?你住哪间客栈?”爱棠问道。
那女子低下头,沉默不语。
“你住哪里?我送你回去呀。”爱棠又问。
那女子才抬起头,对她说:“你是宋人,但是我知道你是好人。即使是我们金人,也有很多不好的人。”
爱棠坐到她的身边,问道:“你不想回去吗?”
那女子点点头,她抬头望着天边的月亮,轻轻说:“我的生活,就像这天上的月亮,很多人羡慕,觉得遥不可及,可是月亮孤单单的在空中,有多寂寞,又有几个人知道?每个人都羡慕王侯之家,又有几个人知道我们这些出生在王侯之家的人有怎样的命运呢?”
“莫非你就是那个金国公主?”爱棠突然想起白天听到的传言。
“什么金国公主?”女子冷笑,“只是金国八王爷的侧妃生下的女儿,我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在家里没有地位,没有宠爱。皇上舍不得送她的宝贝女儿到西夏和亲,便将我册封为‘金璧公主’,只不过是个工具。有时候我会恨,如果我家里很穷,爹就不会娶那么多妻子,我就不用过得那么委屈,不用代替公主嫁去敌国了。如果可以,我宁愿不出生在王侯之家。”说着说着,泪珠不住的从她眼中流出来,梨花带雨的样子依旧楚楚动人。
“那你有地方可以去吗?”爱棠同情的看着她。
女子摇摇头,她对爱棠说:“你将我从采花贼手里救出来,你一定是传说中行走江湖的侠女吧?我可以跟着你吗?”
“啊?”爱棠大吃一惊,“不行不行。你贵为公主,从小娇生惯养,怎么可能行走江湖?江湖上多么凶险,你哪里知道?”
女子眼神一黯,心知自己的想法有些不切实际,道:“我曾经梦想自由,但是我知道,那个梦想真的好遥远。”爱棠望着她,虽然她珠翠满头衣食无忧,但如同笼中鸟一样没有自由,即使贵为金国公主,也还是很可怜。
“唉。”爱棠叹了口气,“我也很想帮你,可是……”
女子望着爱棠,眼里散发出兴奋的光芒:“你真的想帮我?那我们做姐妹吧?虽然我没办法闯荡江湖,但是如果我有一个这样的姐妹,我的心意也满足了,我叫完颜璧,玉璧的璧,十六岁,腊月十五生的。”
“咦?我们真的很有缘呢,我也是十六岁,腊月十五出生。我叫葛爱棠。”爱棠笑道。
“难怪我觉得和你一见如故呢。我是子时。”完颜璧道。
“我是卯时。我还要叫你一声姐姐呢。”爱棠笑道。
“呵呵……,是啊。”完颜璧笑得很开心,脸上如同绽放的春花一般。
“爱棠妹妹,你打算去哪边呢?”完颜璧问道。
“我要去西夏找我师兄。听说他被西平王府的人抓了,我要去救他。不过西夏我还不知道怎么进去呢。”爱棠道。
“真的?你也要去西夏?那我们岂不是可以同行了。我有一个主意,保证可以让你进入西夏。”说罢,完颜璧在爱棠耳边唧唧咕咕的说起来。
天大亮了,也该启程去西夏国了,作为这一次和亲的送亲大将军,完颜彦博责任重大,公主能否安全到达关系到两国之间的战与和,不能出一点点差错。完颜彦博梳洗完毕,站在公主门前,正准备敲门,“咯吱”一声门开了,探出一个脑袋,是一张清秀的脸,浓眉秀目,满头的辫子,穿着一件浅粉色锦袍,可是这个丫头怎么这么眼生?完颜彦博一把拉住她:“你是什么人?在公主房间里做什么?”
“喂?你放开我。”爱棠挣扎着。
“不得无礼。”完颜璧大声叫道,“她是我的丫头。”
“可是,公主,这个人来历不明。”完颜彦博一头雾水,怎么就一晚上,平白无故的多出了一个人来?
完颜彦博斜着眼打量着这个丫头,看起来不大,一双眼睛骨碌碌乱转,很不老实的样子。
爱棠也打量着这个牢牢抓住自己手臂的人,他身材高大匀称,一看便知道是练武之人,二十五六岁,古铜肤色,国字方脸,眉目俊朗,眼神中透出刚毅精明之色,应该是个将军吧,爱棠心道,要不是装丫环,我早就打得你满地找牙了。
“喂?你放开我。”爱棠被他捏得龇牙咧嘴。
完颜璧又道:“我昨日在客栈里看到她可怜就收她做了丫环,她也是我们金国人,叫做完颜爱棠。快点放开她,我的话你也不听吗?”
完颜彦博无可奈何的放开爱棠,道:“公主,千万要小心一些宵小之辈。”说完斜眼看了看她。
“什么?宵小之辈?你当我是贼啊?”爱棠心里骂道,“臭小子,你给我等着。”
“公主,我们该启程了。”
“好吧,爱棠,我们走吧。”说罢拉着爱棠的手走了出去,爱棠心里得意的笑着,回过头来对着完颜彦博做了一个鬼脸,只见他的脸是铁青色的。
太开心了,爱棠心里乐歪了,嘿嘿,气死你。
第二十七章 来者不善
怜棠心里隐隐有些不安,自她来到京中,皇上一直龙体不适,也无暇召见她。九王爷一番诚意将她留在王爷的府邸中,她盛情难却,只好住了下来。仲轩到京之后,似收到什么消息,急急回了杭州,要一个月之后才回来。
“怜棠,你还习惯吗?”赵瑞见她站在院中。怜棠微微一笑:“怎么会不习惯,王爷府中富丽堂皇,雕梁画栋,怜棠长这么大也没有住过这么舒适的地方。”
“为何我看你眉目之间有些不乐?”赵瑞看着她。
“哦,刚刚离开甘州,有些挂念而已。再说皇上一直龙体不适,我怎么开心的起来呢?”怜棠道。
“说起来,过两天倒是有件喜庆的事情呢。张太尉六十大寿,大发请帖,这不,请帖都发到我这里来了。”赵瑞手持一个红帖,怜棠看时,果然就是张太尉的描金寿帖。
怜棠心中一动,沉吟了一下,抬眼看着赵瑞道:“王爷,我可以去吗?”
赵瑞面露喜色:“怜棠,你是说你要和我一起去吗?好,当然可以。”
转眼之间,张太尉的寿辰便到了。王爷府中,怜棠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镜子,细细的描着眉毛,王爷已经替她准备了好几套贺寿的衣服,她站起身来,挑了一件最艳丽的换上,在镜子前面转了一圈,满意的点点头。
“怜棠,要走了。”门外,九王爷亲自来叫她。怜棠开门时,只见赵瑞身着一件鹅黄描金锦袍,腰缠玉带,头戴碧玉金冠,气宇轩昂,越发显得高贵俊雅。
怜棠出了门,赵瑞愣了一下,不同于平日的素装淡扫,今日怜棠特地打扮了一番,果然是娇艳如同盛开的牡丹一般,穿着一袭粉红绣金长裙,披着薄纱披肩,走起路来摇曳生姿,真是绝色倾城。
怜棠抿嘴一笑:“好了,走吧。”
轿子来到太尉府外,门外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怜棠坐在轿中,心里有一些紧张,她绞着丝帕,咬了咬牙,走下轿来。赵瑞已经站在轿外,体贴的将她扶下轿来。
“九王爷到——”只听见里面有人大声传道。人群慌忙闪开一条道,赵瑞扶着怜棠从那人群中过去。
“哦——”人群中有人低声惊叹,“好美啊——”
赵瑞得意的翘着嘴角,怜棠却一脸庄重,目不斜视。
未走几步,张太尉便亲自迎出府来,他穿着深紫色官袍,满脸堆笑的说:“不敢劳驾王爷,王爷驾到真是蓬荜生辉呀。这位是?”张太尉捋捋胡须,狐疑的望着怜棠。虽则张太尉派人四处抓爱棠,却的确没有见过怜棠。他得到消息只知道甘州来的那女子会随九王爷一起进京,倒不曾预料会来给他拜寿。
赵瑞道:“这是在府上小住的朋友,怜棠姑娘。知道您今日大寿,特地来祝贺。”
怜棠弯身作了个揖,祝道:“祝太尉大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张太尉看时,真个眉目如画,顾盼生姿。
“起来起来,您是王爷的朋友,我如何担待的起?”张太尉慌忙说道,“王爷、怜棠姑娘里面请。”
张太尉将王爷和怜棠让上上坐,怜棠刚坐定,抬起头来,便对上了一双炯炯的黑眸,怜棠微微一愣,早已料到会遇到他。竹若凡伺立在张太尉身边,他刚刚去过西夏,完成太尉的使命归来,听爱棠说她已经来到京城,没想到这么快就见面了。怜棠别开脸,那黑眸依然冷冽,却闪过一丝讶异,一丝疑惑,还有一丝忧愁,他会为我忧愁吗?
怜棠的眼神扫到太尉的另一边,有一个人正坐在那里,张大嘴巴干瞪着她。张仲兴,正是他。怜棠心跳陡然加速起来,我找的就是你。她的手紧握着丝帕,手心微微冒出汗来。
不一会,堂上已经坐满了高官贵胄,大家纷纷上前向张太尉贺寿。堂中摆了几十张酒席。张太尉朗声道:“今天小老儿的生辰,真是劳烦各位了。今天真是贵客盈门,小老儿以此薄酒敬各位一杯。”说罢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又道:“小老儿略备了些酒菜,请各位自便,不要客气。”
怜棠走上前去,道:“难得大家今日如此高兴,怜棠愿意弹奏曲一首,为大人祝兴。”
“哦?”张太尉露出一丝惊喜,“好好好,难得怜棠姑娘有心。来人,拿琴过来。”
“不必,我自带有琴。”说罢叫身边的丫环去轿中取了琴来。赵瑞面露疑色,为何怜棠对张太尉的事情如此热忱,本以为她只是来凑凑热闹罢了,哪晓得她竟有备而来。
怜棠坐在堂中,轻抚琴弦,悠扬的琴声便如同流水叮咚一般倾泻而出,时而清脆悦耳,时而荡气回肠。一曲终了,众人纷纷鼓掌,赞不绝口。
张太尉道:“没想到怜棠姑娘琴技不同凡响,还请赐教曲名。”
怜棠微笑着缓缓道:“此曲名叫《风入松》,因出自楚地,世人也称为‘南音’。说起来,这琴也是呢,此琴用楚地之丝、楚地之材、楚地之弦所制。怜棠乃是楚人,所以常持此琴,以表对故地、先人的怀念。我们楚地的诗人屈原在他的诗词《九章》里曾写到:‘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怜棠弹此曲也正是此意。”
张太尉听得此言,脸色微变,碍于王爷的面子却不好发作。旁边的张仲兴早已脸上青一块,白一块,他料到怜棠今日来是故意报复,只是碍于王爷不好说什么,现在居然看到她在爹的寿筵上居然大谈“死”啊“丘”的,再也按奈不住,叫道:“你好大的胆子,你以为这是什么地方,容你在这里胡说八道?”
怜棠忙道:“恐怕公子误会了。古语有言:百行孝为先。本朝历来提倡孝道,怜棠只是睹物思人,看到这古琴,缅怀一下故乡和先人,难道这也有错吗?”
张仲兴正待要说些什么,张太尉按住他的肩膀,笑着对怜棠说:“姑娘请坐,难得姑娘奏曲为老夫贺寿,曲音高妙,难得一闻,还请上坐。”怜棠轻轻一笑,作了一揖,回到座位上。
张太尉心道:她所说的话似乎别有用意,这女子柔中带刚,言中带刺,恐怕是个对头。如何跟王爷这么熟?难道?是甘州的那个女子?想到这里,他心头一动,又仔细打量了怜棠一番,只见她正轻言巧笑同九王爷在那里谈天,言辞举动都随意的很。王爷向来骄傲的很,这个女子若不是有些手段,如何这样讨得王爷的欢心,来者不善,倒是要小心了。
寿宴之中,张仲兴在张太尉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两人来到后堂,张仲兴坐在轮椅上道:“爹,仇家找上门来了。”张太尉一惊:“你说的是谁?”“就是那个葛怜棠,她仗着有王爷撑腰,想趁爹的寿辰给您来一个下马威。爹,您知道吗?让我这腿残的,就是她妹妹,她们都是一伙的。”张太尉面色一变,怒道:“你是咎由自取,我早就找如雪问过了,当初要不是你去招惹她们,怎么会导致今天的局面?现在整个皇室之内,九王爷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今皇上病重在床,又无皇子,如果有什么事情,你知不知道,九王爷就可能是将来的皇帝。要是万一,那个葛姑娘成了嫔妃甚至皇后,这里岂有我们的活路?”
“爹,祸都已经闯了,何况你还害了她们的舅舅呢。我的仇你就不帮我报了吗?九王爷再厉害,能斗得过您吗?”张仲兴道。
“这件事情要从长计议,有九王爷在中间,我们就要小心行事了,狗急跳墙,先不要轻举妄动,我们静观其变。”张太尉将手放在儿子肩上,语重心长的道:“我就你这么个儿子,谁害了你,谁就要付出代价。”
出了太尉府,赵瑞骑在马上,心里纳闷:怜棠一向说话很知道分寸的,今日说话怎就不怕得罪张太尉?又好似( 棠花劫 http://www.xlawen.org/kan/818/ )
到了天明,赵元济点了军马,西夏军中又折了六千多人。西夏兵士人人自危,个个惊骇。赵元济暗道:“我五万军马,现在只剩三万人,这个高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第二十四章 擦肩而过
自从军营遭到偷袭之后,西夏兵士人人自危,遂纷纷起了收兵的心。这天,赵元济手下的几个军将一齐来到主帅营中,上前道:“将军,我们还是先退兵吧。现在天气又冷,士兵们久了怕挨不住。不如等到来年春暖,我们再来攻城。”
“你们说什么?他们城中现在弹尽粮绝,我们三万军马,他们才一万多而已。你怕个鸟?像你们这样胆小,何日才能建功立业?”赵元济大怒。
“可是,将军……”
“都给我出去。”众将士无奈,只好退了出来。赵元济身后闪出一个蓝袍人来,只见他年纪尚轻,二十来岁,修眉朗目,面如温玉,相貌斯文,身着蓝色缎面锦袍,头戴金冠,腰缠玉带,手执一把精钢铁扇,正是昨日挡住铁蒺藜的那个男子。
“看来军心开始动摇了。”蓝袍人微微皱眉。
“世子殿下,现下军情紧急,世子不如先回宫去如何?”赵元济恭敬的说。
原来此人正是西夏西平王的世子李匡,而李浩然正是他的伯父,此次他随军前来并未露出真实身份,哪想到经此一战,伯父居然被刺身亡。赵元济生怕世子在军中出了什么差错,急急劝他离开。
“不到最后关头,我决不离开。”李匡眉毛一挑,倔强地说。
甘州城内,众人聚集一堂。杨刺史愁眉不展,虽然偷袭成功,可是毕竟城中已经没有什么粮草,而西夏兵力又是自己一倍,如此下去,不出三日,就是西夏兵不打过来,自己也会饿死。
杨刺史看看怜棠,她斜靠在椅子上,也微皱蛾眉。
“我们再去偷袭如何?再杀他个上万兵马,不怕他不退兵。”仲轩道。
“不行,”怜棠摆摆手,“偷袭可一不可再,西夏兵营现在必定戒备森严,再用此计定会失败。”
“那你说怎么办?”仲轩急道。怜棠沉默不语。
“唉,不知霖儿生死如何?”杨刺史叹道。
话音未落,一个士兵匆匆跑了进来,“报告大人,有飞鸽传书到。”刺史展开来信,大喜道:“是霖儿,是霖儿啊,今日刘兄就会领三万人马来支援我们。
“真的?”堂上所有将士都高兴的跳了起来,“有救了。”
怜棠心里一跳,太好了,杨大哥可以安全的回来了。想到这里,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只见远远尘土飞扬,大军过出,一幅幅绣着“刘”字的大旗高高飘扬,果然是幽州招讨使刘毅的大军,甘州城内人心振奋,个个要和西夏军一决生死。
这时,西夏帐内却一片默然,只见一个将士说:“将军,退兵吧,将士们早已失了斗志,如果硬拼,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赵元济沉默了半天才缓缓道:“下令收兵回朝,明年春季再来攻讨。”
西夏大军全部退去,对于甘州城内所有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甘州城门大开,迎接刘毅的大军进城。
杨刺史满面笑容迎了上来:“刘兄,别来无恙?”刘毅四十多岁,方面阔口,身着重甲,威风凛凛。他忙上前,也笑道:“杨兄,好久不见啊。”杨刺史接他入了府中:“一别经年,刘兄风采不改当年哪。”
“哪里哪里,哪及得杨兄养得好儿子,英俊勇猛,忠肝义胆。兄弟羡慕的很呢。”刘毅答道。
“霖儿呢?怎么没看到他的人?”杨刺史问。
“他没有回来?”刘毅异常惊讶,“他那日到了我军营之中,就立刻快马赶回甘州了,我劝他同我一起率大兵到甘州,他却等不及,我见他能够出入西夏边境,想回去应该也无碍,便放他回甘州了。说起来,至少两日之前他就应该到了。如何现在还不见人影?”
“什么?两日前……”杨刺史颤声道,他颓然的坐在椅子上,“霖儿,你在哪里?……”
怜棠得知杨霖失踪,惊得晕了过去。正在这时,赵瑞又接到京城快报,皇上催促九王爷尽快回宫。王爷无奈只好带上尚未复原的怜棠一同向京城进发,伍仲轩也陪同怜棠一起离开甘州。
临走之前,怜棠跪倒在杨刺史跟前,眼中蓄满了泪水:“杨伯伯,怜棠在此叩拜伯伯的知遇之恩,此去不知命运如何,但是伯伯的恩情怜棠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杨刺史忙扶她起来:“怜棠,你本非池中物,若不是因你足智多谋,我今日岂能保得住甘州城池。快别这样说,去吧,一切小心,特别是皇上面前,说话要有分寸。”“怜棠知道。”说罢二人洒泪而别,怜棠又回头道:“要是有杨大哥的消息,务必要告知我啊。”刺史含泪点点头。
话说爱棠快马行了几日,转眼便到了甘州。找到了刺史府时,怜棠一行人早已走了两日了。爱棠站在刺史府的大门,心想终于到了,可以见到姐姐和师兄了,这么久不见真的很想他们。
“爱棠,怎么是你?这么久你怎么音讯全无呢?”杨刺史看到她,非常惊异。
“杨伯伯,好久不见了。说来话长,反正我很好。师兄和姐姐呢?”爱棠笑道。
“怜棠刚走两日呢。”杨刺史答道,“她同九王爷一同去的京城,皇上要召见她。所以提早便离开了甘州。”顺便将之前怜棠在甘州所立的战功向爱棠说了一番。
爱棠心里又是开心又是失望,开心的是姐姐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失望的是自己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却连一面都见不上。
“你师兄……”只见刺史眉宇之间露出悲戚的神色。
爱棠心里怦怦跳了起来,难道那银铃上的血色是真的?昨日她还看了,血色越来越深,一点都没有退去。爱棠心里出现一种不祥的预感。
“老爷,咳……咳……”一位妇人从堂内走了出来,只见她面色发黄,似有病在身,“有霖儿的消息了吗?”
原来是师兄的母亲,爱棠心道。
杨刺史摇摇头,面色凝重。他转头对爱棠说:“自那日去幽州求援,在回来的路上霖儿便失踪了,我已经派了人到处打探,至今没有任何消息。唉,霖儿哪……”
爱棠心里一抽搐,仿佛心里空了一大块出来,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她垂下眼帘,思量了一番,抬头对杨刺史说:“伯父,我想去打听师兄的下落,一定把他找回来,否则我不回来见你们。”
“爱棠?你真的要去,这路上凶险的很哪。”杨刺史又喜又忧,喜的是,他知道爱棠武功甚好,忧的是,这一去前路异常凶险。
爱棠拿出怀里的银铃说道:“不瞒伯父说,我手中的银铃是师傅当初让我和师兄相认的信物,有个名字叫做‘印心铃’,这铃铛颇有灵性,如果说有谁可以找到师兄,那一定是我。”
“真的吗?爱棠,要是你能够找到霖儿,活着带他回来,你要什么伯母都会答应你。”杨夫人急忙道。
“伯母,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这就去了。”爱棠道。
杨夫人含泪道:“谢谢你,爱棠。”杨刺史感激的点点头,爱棠便转身离开了刺史府,马不停蹄的出了甘州城去。
第二十五章 小镇惊魂
好一派荒凉的景象,远处的雪山上覆盖着终年的白雪,现在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银色光芒。雪后初晴,空气清冷,大漠上白茫茫一片,是白沙还白雪已经分不清了,有诗云: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只可惜现在不是秋天,而是可恶的冬天。大漠之上,一个身着白色裘皮大衣的“少年”独自骑着马,“他”东张西望似在寻找着什么。
“少年”呼了一口气,眼前便出现一阵白雾,“他”搓了搓手,虽然戴着手套,手还是快冻僵了,现在最想的就是可以找到一间客栈,好好的喝口热茶。爱棠摸摸包袱,银子倒是有,可是这客栈怎么这么难找呢?边关连年征战,本该繁华的边境居然这么凄凉。
“咦?”爱棠定睛看去,心里一喜,终于有人烟了,那不是一个镇子吗?她一拍马,飞驰过去。
这镇子叫做清溪镇,正好位于西夏国和大宋的边境上,在镇子上往来的,不光有宋人,还有西夏人、金人,甚至是蒙古人,来往的人络绎不绝,衣服华丽的、褴褛的、奇装异服的、各色皮肤的,什么样的都有。
爱棠牵着马踏进一个叫做“承德客栈”的。门面宽敞,装潢也有些气派,应该不是黑店吧,爱棠心里想。她将马给小二拿去马厩寄喂,放下包袱,坐了下来,喝了一口热茶。
“走开,走开——”只见街上的行人纷纷向两边闪开,爱棠抬头看去,几个金兵正挥着军棒赶开人群,一行人马整有四五十人向这边过来,为首的几个军官模样的人骑着高头大马,跟着是几乘轿子,其中一乘极其富丽堂皇,轿帘上绣着金花。那队人马经过这间客栈时,为首的军官朝里面看了一眼,眉宇间似是不太满意,便一挥手带着人马继续沿街向前缓缓走去。
爱棠皱皱眉头,心道这些金人果然骄横的很,却不理他,继续想着自己的心事。这两日来自己一直沿路打听,居然没有一点杨霖的消息。师兄是在幽州回来的路上失踪,有千万种可能,没有一点头绪,如何查起?“叮铃铃——”腰间挂着的铃铛又一次响起,爱棠取下银铃,上面的血迹似乎淡了些,爱棠自言自语道:“铃儿啊铃儿,你要是真的有灵性,就开口告诉我师兄到底在哪里好不好?”
“听说那是金国公主呢。”耳边传来低低的声音,爱棠禁不住朝隔壁桌望去,只见两个商贩模样的人,戴着皮帽,身穿暖袄,话音出自一个长着两撇胡子的黑脸瘦子嘴里,他继续道:“据说是送到西夏和亲的。”
“哟,他们两个国家不是在打仗吗?怎么又和起来了呢?”旁边一个膀大腰圆,模样憨厚的人用东北腔问。
“现在说要联合对宋,你还不知道呢。”瘦子道。
“什么?刚刚平息,照你说又要打起来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你那消息哪里来的,到底准不准呢?”
“开玩笑,我常年往来这几国,和边防的官爷关系都好的很,千真万确呢。”瘦子道。
“那你说那金国公主漂亮么?”东北人说完嘿嘿的笑着。
“你个傻子,不漂亮能送去和亲吗?”瘦子拍了一下东北人的脑袋,“送你个丑妮,你能要哇?”
“嘿嘿。”东北人挠挠脑袋笑了起来,“要能看上眼就好了。”
“你有几个脑袋敢惹他们?”瘦子又说。
两个人在那里叽里咕噜的低声聊了一阵,都被爱棠听在耳里。“什么金国公主,反正不干我的事。”想罢爱棠起身拿起一张杨霖的画像,将小二招过来,问道:“兄弟,你见过这个人没有?”小二瞧了一眼,道:“这来来往往的人太多了,哪里记得住呢。您可以去这周围问问。”
爱棠正待收回画像,那瘦子却在旁边斜斜瞟了一眼,道:“这个人……我好似在哪里见过呢。”
“真的。在哪里?”爱棠心里一喜,连忙问道。
瘦子看到她急切的样子,眼睛咕噜转了一圈,道:“咱们是做买卖的,你看这……”说着伸出手来,爱棠随手摸出一锭银子,忙道:“快说。”
瘦子笑嘻嘻的捏着银子,不紧不慢的说:“前两日,我去西夏的路上,看到有人被西夏兵给逮着了,好像就是这个人呢。”
“真的?那他们带他去了哪里?”爱棠忙问。
“这个我就不知道咯,但是那路却是通向西夏都城兴庆府的。”瘦子缓缓道,眼神却有些闪烁。
“还有呢?就知道这么多吗?”
瘦子抹了抹小胡子,掂掂手上的银子,笑道:“银子就这么多,我就说这么多咯。”
“你?”爱棠有些恼火,怎么这人如此市侩。她无奈,又掏出一锭银子丢给他。
“兄弟真大方。嘿嘿。”瘦子笑道。
“那逮人的兵马我却认得,看样子应该是西夏王爷家的。”说罢拉拉那东北人的手说:“好啦,我知道的都讲完了,先走一步。”一揖手便同东北人出了客栈。
刚出店门,东北人说:“大哥,我记得你前两日没去西夏国,跟我在一块呢。”瘦子一把捂住他的嘴将他拉了出来,到了街角小声道:“别让那傻瓜听到了,我看他穿那么贵的裘皮衣,肯定是有钱人,年纪又轻,骗他的银子还不是手到擒来,嘿嘿。”话音未落,瘦子整个便从街角飞了出去,只见他脸上一道脚印,口里流血,嘴里含糊地叫着:“我……我的门牙……”
“我叫你骗人。”爱棠插着腰凶狠狠的说,“早就看你眼神不对了,把我当三岁小孩耍啊,把我的银子还回来。”
那瘦子战战兢兢的把银子递给他,东北人连忙扶起瘦子:“兄弟,以后还是别骗人的好,挣那钱也不踏实啊。”又对着爱棠说:“兄弟你高抬贵手,饶了他一回吧,我们在这边境上做点小买卖,日子也不好过,这年头银子难挣。我们下次不敢了。”瘦子面有愧色的低下头。爱棠本待再教训他一顿,看他这副样子,却也不好出手,将一锭银子还丢还给他,说:“我出手重了点,这个就当你医药费吧。”说罢转身便走。
“兄弟留步——”,那瘦子叫道,爱棠转过身来,瘦子诚恳的说;“我看兄弟也是个重义气的人,虽然刚才我说的话有几分掺假,不过我前些时候确实听到个消息,说不定对你有用,前些时日,有人看到西夏人逮着个宋人,军官模样的,说不准就是你要找的人呢。”
“多谢了。”爱棠感激的作了个揖。围观的人还以为有好戏看,哪知道才踢一脚就没戏了。“切——”围观的人纷纷走开,一个白色的身影从爱棠身边晃过,爱棠心里一惊,这个身影好熟,不会是他吧?不可能,他应该在京城才对,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一定是太累了,精神恍惚的,爱棠揉揉眼睛,回了客栈。
入夜,爱棠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心想着西夏这么大,要怎么去找呢?突然房顶上一声异响,她竖起耳朵,好像屋顶上有动静,难道有贼?她带了兵器,出了门去,轻轻一纵,上了屋顶,她弯身伏下,眼睛骨碌碌的到处转。天上有一轮圆月,房顶上还有一些残雪,视野倒也清晰。
人影果然出现了,爱棠轻轻的跃起,跟了过去。只见那黑影在一个屋顶上停了下来,他趴在屋顶之上,轻轻揭开几片瓦,拿出一个吹筒来,吹出一阵白烟。
“不知道他在打什么坏主意?”爱棠心想,她手里紧紧握着一枚金钱镖,随时准备发出去。那人揭开几片瓦,俨然一个洞口,他轻轻纵了下去。
“他要干嘛?”爱棠正准备上前,还未抬步,那黑衣人已经又从那个洞口上来,只是身后还背着一个人,好像是个女子。
“咦?莫非是采花贼?”爱棠心里大惊。“喂,站住。”她喝了一声。那人回头看了她一眼,只见他面上蒙着黑巾,身材魁梧。黑衣人转身一跃,打算逃跑。“你等等……”爱棠跟了上去,此人的轻功真的不错,身上负了一个人,居然还可以那样轻灵。黑衣人动作很快,转眼间就下了房檐,到了后面的一个树林子,这林子很幽深,黑影憧憧,一阵风刮过来,发出阵阵怪声。
“你到底是什么人?”爱棠大叫一声。
黑衣人放下背上的人,转过身来道:“你不要多管闲事。”声音低沉,有点嘶哑。
“放了那个女子,我就放你走。”爱棠道。
“哦,你有这个本事吗?”说着黑衣人手中飞出一把刀来,刀来的好快,只见银光一闪,爱棠腾空跃起,将手里的金钱镖“哗哗哗”撒了出去。那人将手一伸,左右手各接住一枚。爱棠大惊,这人接暗器的功夫真的很不错。
黑衣人又拔出腰刀,飞速闪身到爱棠的面前,“铿”“锵”……他的刀好快,爱棠连忙用剑来隔。突然黑衣人将面上黑巾一揭,爱棠惊道:“是你?”话音未落,那黑衣人迅速从怀里掏出一只短筒对着她一吹,一阵白烟扑面而来,爱棠突然觉得天昏地暗,眼前一阵发黑,软软的向后倒去。
第二十六章 一见如故
“好冷……”,爱棠打了个寒战,睁开了眼睛,脸上冰凉凉的,爱棠一摸,全都是冷水,眼前站了一个负手而立的白衣人。脸上的水一定是他泼的。
“喂,你干嘛泼我?”爱棠气愤的叫道,“寒冬腊月的,你这不是等于谋杀吗?”
那白衣人转过身来,微微冷笑,“你中了迷香,你想一直睡在这里吗?”
“竹若凡?”爱棠张大了嘴巴,“你真的在这里?你……你不是来抓我的吧?”原来下午在街边看到的白衣背影真的是他。
竹若凡嘴角微微翘起:“如果我想抓你,你还会在这里吗?我一路跟踪你到这里来,却看到你被人放倒了。”
爱棠一惊,对了,那个黑衣人?她往身边一瞧,正躺着一个人,睁着恐惧的双眼仰面躺着,颈上一道血痕,显然丧命于一把锋利的宝剑,而且是一招致命。怎么会是他?白天的那个东北人,看起来样子那么憨厚老实。
“江湖上人称‘九尾貂’,赫赫有名的采花大盗,善于伪装,实际无恶不作,居然躲到边境上来了。哼。”朱若凡一脸不屑的样子,“杀这种人我都嫌脏了我的剑。”
“嗬,你什么时候开始有正义感起来?”爱棠道,“你今天放过我,难道你就不怕张太尉知道?”
竹若凡沉默了,半晌道:“你姐姐好吗?”
“嗯?”爱棠一愣,接着说:“她去京城了,皇上召见她。”
竹若凡微微皱了皱眉头,冷冷道:“那个女子你自己带回去。”
“喂,你不要走啊,我一个人怎么搬哪?”爱棠叫道,她都忘了还有一个活人躺在自己旁边。
朱若凡不理她,正准备离开,又顿了顿,回过头道:“那个人在西夏西平王府。不过……以你的素质,能不能活着回来是个问题,我看你还是别去送死了。”说完,飞身一纵,便不见了踪影。
“那个人?说的是师兄吗?他怎么知道的?西平王府?和那个瘦子说的倒是对的上呢。这个家伙,敢小瞧我,什么送死?我偏要去一趟。”爱棠一边想一边扶起那个女子,只见她十六七岁,身披一件貂皮长袄,头上许多发辫,发辫上缠着金丝,眉目非常的艳丽秀美,仍旧昏迷着。
“不像宋人呢,到像金人的打扮。喂,醒醒,你住哪里?我送你回去。”爱棠拍着她的脸,拍了好一会,这女子苏醒过来,睁开了双眼,那是一双漂亮的眼睛,如同湖水一般清澈。那女子吓了一跳,一把推开她,叫道:“你是什么人?你带我来这里做什么?”说罢紧紧捂住自己的衣服。
“你不要误会,我没有做什么。你刚才被一个采花贼抓到这里来,我来救你的。”爱棠慌忙解释道。
“你……,你不要过来,不然我要大叫了。”女子一脸的慌乱。
“唉”,爱棠叹了一口气,“你怎么就不相信我呢?实话告诉你,我也是女子。”
“什么?你不要胡说?”女子一脸诧异,显出不相信的样子。爱棠没奈何,将她的手抓住伸到自己胸前,那女子触电似的缩回了手,问道:“你真的是女子?”
“你终于肯相信我了。我送你回去吧?你住哪间客栈?”爱棠问道。
那女子低下头,沉默不语。
“你住哪里?我送你回去呀。”爱棠又问。
那女子才抬起头,对她说:“你是宋人,但是我知道你是好人。即使是我们金人,也有很多不好的人。”
爱棠坐到她的身边,问道:“你不想回去吗?”
那女子点点头,她抬头望着天边的月亮,轻轻说:“我的生活,就像这天上的月亮,很多人羡慕,觉得遥不可及,可是月亮孤单单的在空中,有多寂寞,又有几个人知道?每个人都羡慕王侯之家,又有几个人知道我们这些出生在王侯之家的人有怎样的命运呢?”
“莫非你就是那个金国公主?”爱棠突然想起白天听到的传言。
“什么金国公主?”女子冷笑,“只是金国八王爷的侧妃生下的女儿,我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在家里没有地位,没有宠爱。皇上舍不得送她的宝贝女儿到西夏和亲,便将我册封为‘金璧公主’,只不过是个工具。有时候我会恨,如果我家里很穷,爹就不会娶那么多妻子,我就不用过得那么委屈,不用代替公主嫁去敌国了。如果可以,我宁愿不出生在王侯之家。”说着说着,泪珠不住的从她眼中流出来,梨花带雨的样子依旧楚楚动人。
“那你有地方可以去吗?”爱棠同情的看着她。
女子摇摇头,她对爱棠说:“你将我从采花贼手里救出来,你一定是传说中行走江湖的侠女吧?我可以跟着你吗?”
“啊?”爱棠大吃一惊,“不行不行。你贵为公主,从小娇生惯养,怎么可能行走江湖?江湖上多么凶险,你哪里知道?”
女子眼神一黯,心知自己的想法有些不切实际,道:“我曾经梦想自由,但是我知道,那个梦想真的好遥远。”爱棠望着她,虽然她珠翠满头衣食无忧,但如同笼中鸟一样没有自由,即使贵为金国公主,也还是很可怜。
“唉。”爱棠叹了口气,“我也很想帮你,可是……”
女子望着爱棠,眼里散发出兴奋的光芒:“你真的想帮我?那我们做姐妹吧?虽然我没办法闯荡江湖,但是如果我有一个这样的姐妹,我的心意也满足了,我叫完颜璧,玉璧的璧,十六岁,腊月十五生的。”
“咦?我们真的很有缘呢,我也是十六岁,腊月十五出生。我叫葛爱棠。”爱棠笑道。
“难怪我觉得和你一见如故呢。我是子时。”完颜璧道。
“我是卯时。我还要叫你一声姐姐呢。”爱棠笑道。
“呵呵……,是啊。”完颜璧笑得很开心,脸上如同绽放的春花一般。
“爱棠妹妹,你打算去哪边呢?”完颜璧问道。
“我要去西夏找我师兄。听说他被西平王府的人抓了,我要去救他。不过西夏我还不知道怎么进去呢。”爱棠道。
“真的?你也要去西夏?那我们岂不是可以同行了。我有一个主意,保证可以让你进入西夏。”说罢,完颜璧在爱棠耳边唧唧咕咕的说起来。
天大亮了,也该启程去西夏国了,作为这一次和亲的送亲大将军,完颜彦博责任重大,公主能否安全到达关系到两国之间的战与和,不能出一点点差错。完颜彦博梳洗完毕,站在公主门前,正准备敲门,“咯吱”一声门开了,探出一个脑袋,是一张清秀的脸,浓眉秀目,满头的辫子,穿着一件浅粉色锦袍,可是这个丫头怎么这么眼生?完颜彦博一把拉住她:“你是什么人?在公主房间里做什么?”
“喂?你放开我。”爱棠挣扎着。
“不得无礼。”完颜璧大声叫道,“她是我的丫头。”
“可是,公主,这个人来历不明。”完颜彦博一头雾水,怎么就一晚上,平白无故的多出了一个人来?
完颜彦博斜着眼打量着这个丫头,看起来不大,一双眼睛骨碌碌乱转,很不老实的样子。
爱棠也打量着这个牢牢抓住自己手臂的人,他身材高大匀称,一看便知道是练武之人,二十五六岁,古铜肤色,国字方脸,眉目俊朗,眼神中透出刚毅精明之色,应该是个将军吧,爱棠心道,要不是装丫环,我早就打得你满地找牙了。
“喂?你放开我。”爱棠被他捏得龇牙咧嘴。
完颜璧又道:“我昨日在客栈里看到她可怜就收她做了丫环,她也是我们金国人,叫做完颜爱棠。快点放开她,我的话你也不听吗?”
完颜彦博无可奈何的放开爱棠,道:“公主,千万要小心一些宵小之辈。”说完斜眼看了看她。
“什么?宵小之辈?你当我是贼啊?”爱棠心里骂道,“臭小子,你给我等着。”
“公主,我们该启程了。”
“好吧,爱棠,我们走吧。”说罢拉着爱棠的手走了出去,爱棠心里得意的笑着,回过头来对着完颜彦博做了一个鬼脸,只见他的脸是铁青色的。
太开心了,爱棠心里乐歪了,嘿嘿,气死你。
第二十七章 来者不善
怜棠心里隐隐有些不安,自她来到京中,皇上一直龙体不适,也无暇召见她。九王爷一番诚意将她留在王爷的府邸中,她盛情难却,只好住了下来。仲轩到京之后,似收到什么消息,急急回了杭州,要一个月之后才回来。
“怜棠,你还习惯吗?”赵瑞见她站在院中。怜棠微微一笑:“怎么会不习惯,王爷府中富丽堂皇,雕梁画栋,怜棠长这么大也没有住过这么舒适的地方。”
“为何我看你眉目之间有些不乐?”赵瑞看着她。
“哦,刚刚离开甘州,有些挂念而已。再说皇上一直龙体不适,我怎么开心的起来呢?”怜棠道。
“说起来,过两天倒是有件喜庆的事情呢。张太尉六十大寿,大发请帖,这不,请帖都发到我这里来了。”赵瑞手持一个红帖,怜棠看时,果然就是张太尉的描金寿帖。
怜棠心中一动,沉吟了一下,抬眼看着赵瑞道:“王爷,我可以去吗?”
赵瑞面露喜色:“怜棠,你是说你要和我一起去吗?好,当然可以。”
转眼之间,张太尉的寿辰便到了。王爷府中,怜棠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镜子,细细的描着眉毛,王爷已经替她准备了好几套贺寿的衣服,她站起身来,挑了一件最艳丽的换上,在镜子前面转了一圈,满意的点点头。
“怜棠,要走了。”门外,九王爷亲自来叫她。怜棠开门时,只见赵瑞身着一件鹅黄描金锦袍,腰缠玉带,头戴碧玉金冠,气宇轩昂,越发显得高贵俊雅。
怜棠出了门,赵瑞愣了一下,不同于平日的素装淡扫,今日怜棠特地打扮了一番,果然是娇艳如同盛开的牡丹一般,穿着一袭粉红绣金长裙,披着薄纱披肩,走起路来摇曳生姿,真是绝色倾城。
怜棠抿嘴一笑:“好了,走吧。”
轿子来到太尉府外,门外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怜棠坐在轿中,心里有一些紧张,她绞着丝帕,咬了咬牙,走下轿来。赵瑞已经站在轿外,体贴的将她扶下轿来。
“九王爷到——”只听见里面有人大声传道。人群慌忙闪开一条道,赵瑞扶着怜棠从那人群中过去。
“哦——”人群中有人低声惊叹,“好美啊——”
赵瑞得意的翘着嘴角,怜棠却一脸庄重,目不斜视。
未走几步,张太尉便亲自迎出府来,他穿着深紫色官袍,满脸堆笑的说:“不敢劳驾王爷,王爷驾到真是蓬荜生辉呀。这位是?”张太尉捋捋胡须,狐疑的望着怜棠。虽则张太尉派人四处抓爱棠,却的确没有见过怜棠。他得到消息只知道甘州来的那女子会随九王爷一起进京,倒不曾预料会来给他拜寿。
赵瑞道:“这是在府上小住的朋友,怜棠姑娘。知道您今日大寿,特地来祝贺。”
怜棠弯身作了个揖,祝道:“祝太尉大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张太尉看时,真个眉目如画,顾盼生姿。
“起来起来,您是王爷的朋友,我如何担待的起?”张太尉慌忙说道,“王爷、怜棠姑娘里面请。”
张太尉将王爷和怜棠让上上坐,怜棠刚坐定,抬起头来,便对上了一双炯炯的黑眸,怜棠微微一愣,早已料到会遇到他。竹若凡伺立在张太尉身边,他刚刚去过西夏,完成太尉的使命归来,听爱棠说她已经来到京城,没想到这么快就见面了。怜棠别开脸,那黑眸依然冷冽,却闪过一丝讶异,一丝疑惑,还有一丝忧愁,他会为我忧愁吗?
怜棠的眼神扫到太尉的另一边,有一个人正坐在那里,张大嘴巴干瞪着她。张仲兴,正是他。怜棠心跳陡然加速起来,我找的就是你。她的手紧握着丝帕,手心微微冒出汗来。
不一会,堂上已经坐满了高官贵胄,大家纷纷上前向张太尉贺寿。堂中摆了几十张酒席。张太尉朗声道:“今天小老儿的生辰,真是劳烦各位了。今天真是贵客盈门,小老儿以此薄酒敬各位一杯。”说罢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又道:“小老儿略备了些酒菜,请各位自便,不要客气。”
怜棠走上前去,道:“难得大家今日如此高兴,怜棠愿意弹奏曲一首,为大人祝兴。”
“哦?”张太尉露出一丝惊喜,“好好好,难得怜棠姑娘有心。来人,拿琴过来。”
“不必,我自带有琴。”说罢叫身边的丫环去轿中取了琴来。赵瑞面露疑色,为何怜棠对张太尉的事情如此热忱,本以为她只是来凑凑热闹罢了,哪晓得她竟有备而来。
怜棠坐在堂中,轻抚琴弦,悠扬的琴声便如同流水叮咚一般倾泻而出,时而清脆悦耳,时而荡气回肠。一曲终了,众人纷纷鼓掌,赞不绝口。
张太尉道:“没想到怜棠姑娘琴技不同凡响,还请赐教曲名。”
怜棠微笑着缓缓道:“此曲名叫《风入松》,因出自楚地,世人也称为‘南音’。说起来,这琴也是呢,此琴用楚地之丝、楚地之材、楚地之弦所制。怜棠乃是楚人,所以常持此琴,以表对故地、先人的怀念。我们楚地的诗人屈原在他的诗词《九章》里曾写到:‘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怜棠弹此曲也正是此意。”
张太尉听得此言,脸色微变,碍于王爷的面子却不好发作。旁边的张仲兴早已脸上青一块,白一块,他料到怜棠今日来是故意报复,只是碍于王爷不好说什么,现在居然看到她在爹的寿筵上居然大谈“死”啊“丘”的,再也按奈不住,叫道:“你好大的胆子,你以为这是什么地方,容你在这里胡说八道?”
怜棠忙道:“恐怕公子误会了。古语有言:百行孝为先。本朝历来提倡孝道,怜棠只是睹物思人,看到这古琴,缅怀一下故乡和先人,难道这也有错吗?”
张仲兴正待要说些什么,张太尉按住他的肩膀,笑着对怜棠说:“姑娘请坐,难得姑娘奏曲为老夫贺寿,曲音高妙,难得一闻,还请上坐。”怜棠轻轻一笑,作了一揖,回到座位上。
张太尉心道:她所说的话似乎别有用意,这女子柔中带刚,言中带刺,恐怕是个对头。如何跟王爷这么熟?难道?是甘州的那个女子?想到这里,他心头一动,又仔细打量了怜棠一番,只见她正轻言巧笑同九王爷在那里谈天,言辞举动都随意的很。王爷向来骄傲的很,这个女子若不是有些手段,如何这样讨得王爷的欢心,来者不善,倒是要小心了。
寿宴之中,张仲兴在张太尉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两人来到后堂,张仲兴坐在轮椅上道:“爹,仇家找上门来了。”张太尉一惊:“你说的是谁?”“就是那个葛怜棠,她仗着有王爷撑腰,想趁爹的寿辰给您来一个下马威。爹,您知道吗?让我这腿残的,就是她妹妹,她们都是一伙的。”张太尉面色一变,怒道:“你是咎由自取,我早就找如雪问过了,当初要不是你去招惹她们,怎么会导致今天的局面?现在整个皇室之内,九王爷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今皇上病重在床,又无皇子,如果有什么事情,你知不知道,九王爷就可能是将来的皇帝。要是万一,那个葛姑娘成了嫔妃甚至皇后,这里岂有我们的活路?”
“爹,祸都已经闯了,何况你还害了她们的舅舅呢。我的仇你就不帮我报了吗?九王爷再厉害,能斗得过您吗?”张仲兴道。
“这件事情要从长计议,有九王爷在中间,我们就要小心行事了,狗急跳墙,先不要轻举妄动,我们静观其变。”张太尉将手放在儿子肩上,语重心长的道:“我就你这么个儿子,谁害了你,谁就要付出代价。”
出了太尉府,赵瑞骑在马上,心里纳闷:怜棠一向说话很知道分寸的,今日说话怎就不怕得罪张太尉?又好似( 棠花劫 http://www.xlawen.org/kan/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