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部分阅读
敌人忽然紧密的站在一起,也不知总共有多少横排,只看得出来每一排约莫百人左右,人人脸上忽然泛起一股宁死不屈的表情。他们手中的刀紧紧的指着我方,盾亦牢牢的放在身前。
他们就这样,一步一步缓缓的逼近我军。在接近之前,他们不会有任何别的动作,甚至连我方的刀剑矛箭石的攻击都置之不理。但,在接近的瞬间,却是一阵早已忘怀生死的肉搏冲杀。用血肉,夹住我军士兵的刀枪;用躯体,抵挡我军战士的盾击。
前面的人倒下了,立刻就有后面的人补上。前面一排人倒下了,立刻就有后面更多几排的人冲上。到了最后,甚至是后面的人干脆执着前面人的尸体前进,以战友的遗体为挡箭牌。
那些早已失去了生命的躯体,此时已是千创百孔,不成模样了。但就算已经死去,手中却仍紧握着刀剑长矛,绝不放松。
见了如此骇异的景象,没有几个人不悚然动容的。
我方士兵有些迟疑了,虽然并没有后退,手上的武器却禁不住有些松懈。最前面,肉搏已经开始了。
有人的手开始发抖,脚开始震颤,忍不住就要丢下武器逃跑。只是,他们并没来得及跑,就已经被敌人手中明晃晃的刀夺去了性命。
我军前部的缺口已经很明显了。
“将军,前面顶不住了。”
其实,此刻梵。维特伏尔脱自然也看出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从在拉姆斯特因城下一战,他就已经表现出了其不好嗜杀的一面。
“将军,早下决断啊,不能再迟疑了。”
眼看梵。维特伏尔脱陷入苦思,难以抉择的样子,他的亲兵又一次规劝道。
“把情况报告给阿史那大人吧。”梵。维特伏尔脱终于做了决定,“还有,前军暂时后退,用投石车猛轰,让他们知道厉害,自己后退。”
确实,此时假如梵。维特伏尔脱换一个更有决断性的方式,不管是否会杀死多少敌人,而只是命令部下血腥杀戮的话,敌人是不会有机会的。
但他的这个决定却差点造成了我军的崩溃。
一看有人开始后退了,我方的士兵就跟着开始朝后面蜂拥,甚至有人喊着“失败了”“逃跑啊”这样的话。
士兵后退的速度更快了。
敌人自然跟着掩杀而上。
我方前面的部队拼命朝后面跑,这一来,梵。维特伏尔脱的计划自然也无法实施了,那些准备投车的士兵也被自己人给冲乱了。
维军阵脚已经大乱。
“跟我来!”梵。维特伏尔脱当然不会后退,他带着一支亲兵约五千人左右,在乱军中向前冲锋,企图挽回败局。
而另一方面,我已得到了进攻西门的我军战况变化。
“怎么办,大人亲自过去?”柏肯道夫伯爵问道。
我也觉得这不是件容易处理的事。第一,我虽然并不十分了解梵。维特伏尔脱的性情,却也约略清楚他的一些个性,尽管他是一名好战的将军,却绝对不是噬杀之人。面对这样前仆后继的敌人,可能不忍大肆杀戮。第二,我又不能眼看着那边的阵线被突破。
但这边,我也同样不敢轻易离开。
谁也不知道,那狡猾的威尔逊公爵会什么时候忽然发起攻击。
“要是宗尹在就好了……”我不禁有些伤神。
“大人说什么?”伯爵有些迷惑,似乎没听清楚我的话。
“哦,没什么。这样吧,伯爵你帮我看住这边,假如敌人发起冲锋,尽量不要被他们冲破了,与他们耗就行了。我把那边一稳定了就过来。”不得已,我只好做了这样的决定。
这却刚好落入了威尔逊的圈套。
原来,就在南门这边稍微停战的时候,他就纵马飞驰,悄悄的到达了东门阵营。正是他的到来,使部队的布置出现了这样的变化。这当然不是由于他有什么先见之明,而实在是他早已研究了我军这几个月来每次战斗中各位主要将领的习惯,几乎可以说就是看穿了梵。维特伏尔脱的某些弱点。这个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妇人之仁”。
显然,他已通过侦察兵知道了我军两路主将的分配。
于是,他先以精兵抵挡住了我军正面的攻击,使双方陷入暂时的纠缠中。他自己则趁机腾出手来,跑到东路进行指挥。
他的算盘打得很精,要么一鼓冲散我军东门攻击部队,要么就使得我来回奔跑疲于奔命,而他自己则好趁乱击溃我军。
当战事结束后,从一位投降过来的威尔逊公爵的亲兵口中得知了详情,我也只能说一声可惜,可惜我军没有什么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
带着几名亲侍,我很快到达了东门战场。
此刻的这里,已是一片混乱,敌我不分了。
千总以上的部队将领很快就被找了过来,每人都跑得气喘吁吁。
“梵。维特伏尔脱将军呢?”
“先前我们看见他带着五千人马杀过去了,现在就不知道了。”有人回答。
“好,很好,临阵脱逃,抛弃主帅……”我冷笑着,呼的就是一剑,砍飞了那人的头颅。“退是死,不退可能会活,你们以为如何?”
“愿追随大人,为国杀敌。”见了我这样的手段,就算心中不服嘴上也服了。
“那就带着你们的士兵,跟我去吧,”我忽然提高了声音,“众军听着,杀死一个敌人,赏银百两。”
听到我在战阵之上忽然夸下这样的赏格,战士们颓唐的表情蓦地一扫而光,泛起了兴奋的神情。
我出身平民,自然知道一百两银子对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带着瞬间纠集起来的三万将士,我杀进了稳步推进中的敌阵。
其实,对付这种人墙战术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无情的杀戮。战场之上,战士们可以往来冲突的砍杀,但不见得敢于直接面对这种就算遭遇刀剑攻击也不闪不避走近前的对手。敌人的这个阵势就是如此,排成横列的士兵无畏的向我军走来,无论是弓箭还是投石,甚或刀枪的刺杀,只要没有完全走到对手面前,他们手中的武器不会有丝毫动静,盾牌也绝不会提起来遮挡。
仅仅是这种走来的气势,就足以令人胆颤。
就在这疏忽之中,他们就已冲破了梵。维特伏尔脱军的阵线,走到了士兵们身前。此刻,敌人手中的武器就不再是摆设,而立即变为杀人的利器。
因此,面对如此阵势,只能以“无情”对。当战士们对面前敌人的形态无所谓,也不为他们遭受攻击时的不抵抗所动,只保留一个念头:“这是敌人,敌人就要一律消灭。”就可以了。
部队在我这样的鼓励中,挥舞着手中的武器,疯狂的跑向敌人源源不绝涌来的人墙。
近了,近了,再近了。
战士们干脆闭上了眼睛,只任凭手上的武器裹带着自己的身体,在人群中胡乱的砍杀。
人墙起先还是不做反抗,似乎要以无穷的人流疲惫我军战士们的杀戮。敌人在等待,等待战士们被自己心中的恶魔所吞噬。
那个时候,就是他们反击的机会。此前,他们只是无畏的朝着我军走来,以“走”的方式逐渐蚕食我军的阵地。
刀砍缺了,砍卷了,砍折了,却没有人停止。矛,刺断了,刺钝了,甚至嵌在了敌人的身体里。
没有了武器,可以用盾牌砸,用拳头打,用牙齿咬。
没有一个人不是浑身浴血,没有一个人穿着完整的铠甲。
这是一支比野兽还要疯狂的军队。
终于,战士们勇敢的睁开眼,直面敌人。敌人从他们的眼中看到的,除了疯狂还是疯狂。
敌人骤然明白过来,这已不是刚才那支有着“人心”的部队,而已经是一支“兽性”之军。
敌人失去了镇静,开始挥舞着武器与我军肉搏。
常常都是这样,你刺过来一枪,我亦不躲闪,只让它嵌在我身体的骨骼之间;我砍过来的钢刀,你也不闪避,只让它留在你的身体之内。于是,最后剩下的武器,就只有了上天赐予的拳头。
战斗没有持续多久,战场上就几乎已没有了一具完整的人体。
许多人,苦胆被打破了,胆汁也吐了出来,却仍然没有停留的意思,紧握的拳头继续挥舞锤击着对手。
战士的铠甲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拳头的印记,有的清晰到几乎连手背的纹路都可以看出来。
我在战阵中奔跑,只想快一点找到敌人的主将。我只希望尽快结束东门的战斗,让战士们从这失去理智的战斗中解脱出来。
三个黄|色的影子忽然挡住了我的视线。
这是三名黄金武士。金色的斗气,以黑色铠甲为背景反射着太阳的余辉,那一圈一圈泛着七彩的光晕足以使人眼花缭乱。
一个人忽然从他们背后蹿出,看情形正是传闻中的威尔逊公爵。
“不要走!”
我高叫一声,就欲追去。
可惜,我面前的三名黄金武士绝对不像空气一样透明。
我只能眼睁睁看着公爵朝南门的方向跑去。
这是一个阴谋,我忽然明白了。
“凌大哥――”我逼出一口长气,啸叫道。此刻,他的那边应该已经差不多控制了局势了吧,更何况,也只有他才有那样的实力可以在这样的战斗中帮助我。
无论此刻凌玄发在战场的哪个位置,他一定可以听到,就算那里离这里有好几公里远。
虽然这几名黄金武士我并不怕,但我需要时间,那就需要有实力相若的人帮助。
“喊人也没有用。”
三人中间的一个冷冷说道。
“以为我怕你们?”我也不多废话,身周忽然泛出五色的光芒。
“白金武士?”左边人一脸惊异。
“报名吧。”我只说道。
空气有些凝滞。
第四章 武威决战3
左边人先说了:“帝国三杰之狼牙。”
“虎牙。”右手人接道。
“龙牙。”中间人说。“废话少说,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一声猛龙的怒喝,人已扑到我面前。
我却在这瞬间明白了什么,对方真实目的不是在这一战的胜败,而在我的死活。当然,只要我死了,这一切都会结束,北地自然会再落入象牙帝国手中。
却就在这失神之间,金色的龙爪已经罩向我的头部。
无论怎么躲,都是闪不开这一击的了。
那就硬拼。
“嗨――”
长声喊叫中,我面上神光大盛,是当初“上神”赐予我的力量。就在这瞬间,神圣光芒已将我全身笼罩其中。
“神”的力量,也就是创世之初的“混沌”。借着神光暴涨的牵引,我体内蓄积的混沌力量也跟着爆发而出,大部集中在头顶,形成一个五色的光圈。
这一切,都发生在任何时间概念都不能清晰描述的时刻。
拖着长长的爪痕,那纯以斗气凝成的龙爪猛的压上了我的头顶。
我头顶的混沌光圈微微凹陷,继而又轻轻弹出。
龙牙攻击斗气不减,爪势愈益凶狠,几乎一击撕裂我的斗气。只要头顶斗气一破,自然我的头颅也就跟着被撕碎了。此刻,我头顶的斗气顶住了他的攻击,却也仍然可以感觉一阵阴寒的爪气拂过我的面目。
“虎鞭!”
“狼奔!”
一直站在后面的另两人也跟着出手了。
看来,三人是各有绝技,而且都以斗气作为攻击武器。
三人之中,狼的速度最快。就在他喊出之时,狼形的攻击斗气就已冲到我面前。
假如我想往右边避,则肯定遭遇虎牙之“虎鞭”攻击。
一股凌厉的刚风将我卷了进去。风势之强,我可以感觉自己身上的金属铠甲正在破碎、剥离。虽然由于我自身斗气的保护,一时虎鞭之风还无法伤及我的身体,却使我身上只剩下了几片内衣遮挂。
如此狼狈,使我除了愤怒还是愤怒。
“万个太阳!”
此时,我体内的能量蓄势与重组已经完成。我要进入攻击状态。
这是我第一次在白金实力的状态下使用这一招。
超过地面上看去的万倍太阳的亮度,更超过地面所接受的万倍太阳的热度。
火,无穷的火焰,在一瞬间从那个凝聚的光球中爆炸着洒向四方。此刻的我在周围人看来,大概就是一个浑身着火的人,又像那传说中太阳神的标记――火焰流光中包裹的一头三足乌鸦。
这一乍然骤现的太阳,在那瞬间将整个武威城西门外照得雪亮,比传说中最亮的北方极地冻原上的极昼还要耀眼。
最少有两万人在瞬间感觉眼前猛烈一亮,就永远的失去了光明。
措不及防下的三名敌人,被强烈的光压逼得不住倒退。
三个人,每人头上都冒着青烟,散发出一股难闻的焦臭味。
哐当几声轻响,几件重物掉落地面的声音将大家带回了现实。
原来,在刚才我骤然爆发出来的力量烘烤之下,三人本来气体状的攻击招式,居然瞬间被固化、硬化,变成了三件实体的龙爪、虎鞭、饿狼。
虽然这明明就是三人体内发出来的元素实体,却没有人可以吸收实体化的元素。自然,通常人们吸收的都是游离的气态元素。
只一秒钟,三件物体又一次化为气体,消散在空气中。三人这才把部分力量收了回去。
看得出来,三人脸色都有些惨白。
他们明白,只这一招之间,他们与我的差距就明显的露了出来。
对于是否还能完成狙击任务,三人不再像先前般的胸有成竹。
“上!”龙牙高喊一声,既壮自己的胆,又壮他人之胆,就要跟着冲上来。
另外两人,却很有自知之明,不但不响应他的话,反而头也不回的扭头就走。
“你先走吧,我来对付他。”
是凌玄发。看来,他刚才听到了我的喊声,并快马加鞭立即从他所在的东门战场冲了过来。他既然可以这样快就毫无顾忌的跑过来,也可以想像那边的局势已经完全被他所稳定了,说不定此刻他的军队已经攻进了城内。
西门的战斗也已经结束了。我只大略扫了一眼战场,就清楚了形势。
“小心!”
我叮嘱一句,就往南走去。
在我的召唤之下,逐月冲了过来。
骑着逐月,我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南门。
威尔逊公爵的部队,正展开最后的攻击,企图在我返回之前击溃我的部队。
只可惜,他没想到他留下的三名黄金武士不仅没有搞定我,连缠住我多一会都不能。
刚托。戈尔茨的弟子,那名黄金法师正借助秋风的肃杀,将南门之外变为一个冰雪永冻的世界。
我方的战士,在这骤然严寒的袭击之下,冻死冻伤了一大片。
“伯爵,”我向柏肯道夫伯爵吩咐道,“把后面的部队全部调上来,全军突击,把敌人挡回去。我去把那个法师赶走。”
不等伯爵的回答,我跨马冲向敌阵。
那名法师,就在敌阵的后面。在他旁边指挥军队的,正是刚才在东门走掉的威尔逊公爵。
“风雪之怒!”
这次,我并没有使出多少自身力量,只稍微将对方使出的法术引导了一下,那些冰与雪立刻改变了方向,迅速聚集成一个巨大的雪团。雪团越转越大,越旋越快,终于发生了爆炸。
雪弹化做了无数雪火箭,朝着四周的敌人打去,主要的火箭团则直射向那名法师与旁边的威尔逊公爵。
公爵的实力也不弱,虽然不轻松,却还是接下了那些雪火箭。
“快走!”他一边挡着我的火箭,一边拉着法师就走,分别跨上一匹骏马,头也不回的朝城内跑了。
见主将开始逃跑了,其余士兵再没有了战斗的动力。
威尔逊公爵苦心营造起来的战术计划,就这样迅速崩溃了。
由于最初我就没有打算要抓住威尔逊的意思,所以也就没有在他必走的北门外布下埋伏。这使得他的逃跑比较顺利。
我军追杀着冲进了城,这一次,敌人多数比较明智,跑不掉的干脆放下了武器,就地投降。至于那些在绝望中怀着必死之心抵抗的敌人,我军自然也不会令他们失望,以无情的刀剑劈开了他们的盔甲,夺去了他们那已毫无希望的生命。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被无数星星点点火把照亮的整个武威城浸染在一片血泊之中,当然,由于有了前面攻占拉姆斯特因城时的教训,这次我已经事先吩咐,入城之后只能追击残余敌军,绝对禁止骚扰民居,否则格杀勿论。这样一来,这次的纪律好了许多,多数将士们在这最后一战中都表现出了一种光复失地时的热情,对己方老百姓热情,同时也是对敌人那些宁死不降的败兵的残忍。
战斗一直持续着,直到次日黎明。绝望中的敌军筑起了高大的街垒,使得我方将士在入城之后每进一步都需要付出代价。
当次日清晨的阳光照彻大地时候,这城中的每一条街道的石板路面都渗透着污血的色彩,每一条阴沟里都倒着敌人的尸体,每一滴井水里都漂染着血液。
最后统计,武威城之战,我军伤亡四万多,敌军三十万人则只有一千多人回到了祖国。被我军俘虏的,就达到了二十万以上。这些人,全数被罚作官奴,并卖给了北方平原上那些领主们。这笔收入,不仅足够支付在西门战场外我对士兵们许下的奖赏,还多少补充了一点军费开支。
第五章 班师回朝1
第五章班师回朝1
红云历1842年11月1日,在收复北方所有失地并迅速做了一些安抚工作之后,我与凌玄发先带着丝丝、沙儿、烟儿、素玉以及五十余亲兵奉命踏上了返回京都喀土穆的路途。至于新招募的兵丁,则在几位都统制官、统制官的协作下,将他们正式编入了“绝地”军团与“镇北军”,以补充两军这些日子来的损失。而由于那道奇怪的旨意,我只能在稍事安排之后就将部队全数留在了北地。
事实上,此刻的北地应该说是不会有外患之忧的,象牙帝国的精锐本来就已投入侵略我国的战事,在我的扫北战役中尽数被歼。就算该国有人不服,短期内也不可能发动新的侵略战争。
如此一来,北地除了原来的“镇北军”需要继续留守之外,“绝地”军团其实已没有了再驻扎当地的必要。
但自那道圣旨之后,却再没有新的命令,比如关于军队的处置,调防等等。
当然,我还是根据旨意“便宜行事”而做出了一项新的任命。那就是关于“镇北将军”,原本是阿布杜拉。哈米德盖兹,但他自己固然年老,实权更早已操诸其长子阿加耶夫。哈米德巴夏。但此刻我与那位巴夏已生嫌隙,势不可弥补,出于私人的原因,我干脆就把这位巴夏及其老父软禁起来,好吃好喝的,而另外委任哈米德家族的次子铁奥胡利为新的“镇北将军”。本来自认毫无继承可能的铁奥胡利。哈米德,此前虽心有不甘,多有野心,却又其奈无何,此时骤然被我提拔为“镇北将军”,自然是感激涕零。
这次回京,表面上是志得意满,至少部分实现了封妻荫子的功利目标。实际上,我却更觉得一无所获。我寄予厚望的宗尹战死了,凌玄发再过三年也要返回他的世界了,而我对师父的国家却有了更深的责任感。我都有些不知道,到了那个时候,我还能凭借什么去再度经营师父的国家。
是的,师父的国家,我则继承了师父的遗志。
许多使命与责任都是这样来的,不是完全出于本身,但也不是完全出于外加,在几种不同力量的牵引之下,我就进入了这些对我来说实在过于沉重的责任中,不自觉的卷入了命运的轮轴。
就连我的被创造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为了帮助凌大哥返回他的世界。这是神给予的使命。
我能够在三年之内,在凌大哥的协助下,帮助着新的皇帝,师父嫡亲的侄子,尽力经营这个经历了战乱与多年乱政的国家,使它再度强盛起来吗?到了三年之期,我又能不能顺利帮助凌大哥进入“虚空之门”,返回他的世界?
一行人中,除了我与凌大哥表情都有些若有所思之外,大家都很高兴,有若干的兴奋。特别是素玉,虽说要离开父母到那么远的地方,这又是她第一次出远门,但听着沙儿对京师的繁华一再夸耀之后,也有些向往了。至于丝丝与烟儿,听着那些新奇古怪的事情,也被沙儿的表情语气所感染了。
所有亲兵都不怀疑,只要回到京城,新的皇帝陛下,过去的太子、十三亲王殿下,肯定会对大家进行重赏。帝国素重军功,只要是军队将佐有功必重赏,加官晋爵是少不了的。
这是一个兴高采烈的小队伍。
尽管我一路上都心事重重,却每当他们向我说话,开玩笑,讲新鲜事时,我都笑脸以答。我不希望大家看出我的心事。
由于是轻装简回,大家一路上多有建议,尽管有上面的旨意,却也游山玩水的说说笑笑的行路。
来时穿过云梦密林,只用了两天。返回时既然已经没有了当初那急切的军情,自然也就选择了走大路,则用了整整十天。
11月10日,我们一行共六十人终于到了京都城门之外。
“哇,门好大,好高!”一声惊叫,原来是素玉。这也难怪,虽说她家所在的乾耀城也是一座大城,但比起仅城市人口就达到千万以上的皇都喀土穆来说,还是差得太远。要知道,素来号称帝国第一大城市的京城,方圆百余里的城墙,那城墙的长度在大陆也是排得上号的。同时,为了方便民众与军队的进出,城墙四面共有四个大门,每处大门都分别由三个拱门组成。这些拱门,每一个就有五十米宽,二十米高。
“人好多,好热闹!”她又是一声惊喝,这次幸好大家已有了准备,只是微笑着回应。
想来,北地战争结束的消息早已传回京城,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当然,这其中可能还有新帝正位,即将登极的原因。毕竟帝国四十年没有正式皇帝,对于人心的稳定有极大的影响。
此刻,平民们做小买卖的信心都比往常大多了。自然,街上的人流大大超过了从前。
早有手下亲兵先行入城汇报,皇帝应该知道我今天到达。
果然,正徘徊间,一连串警戒的锣声远远的传来。应该是有人来迎接吧,但是谁,我却猜不到。
一彪剽悍的人马挟着一阵初冬的凉风急驰而来,顿时,城门内外两边的人群都在皮鞭的驱赶下退了开去,腾出了宽阔的中央大道。从这条道入城,再经一个内城门可以抵达皇宫面前的广场。
当先一人在离我十几米外就下了马,自己步行着走上前来。
“公爵大人,小人等特为前驱前来奉迎,皇帝陛下将亲自前来恭贺大人班师回朝。”
“什么,皇帝陛下要亲自前来?”这样高规格的礼遇,却出乎我的意料,我本以为最多派出哪位王爷就差不多了。
远远的,锣声不断传来,原来那正是皇帝出行的警跸。
惊讶之后,我立刻说道:“不,请你立刻回去禀告皇上,在下当不起,请皇上回宫稍候,我将立时前去觐见。”
“这……”他有些迟疑,显然没想到我会这样推辞,更不知道如何回答我的话,毕竟他只是一名禁军统制官。
“去吧,去向皇帝陛下转达我的谢罪之意。”我坚持道。
他没办法了,只好转身嘱咐部下暂时留在这里,他自己亲自回去禀告。
我们也停了下来,在路边静候。
不一会,那人回来了,从他的脸色看得出来,挨了训斥。
“大人,皇上,皇上,”他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又怕说错了话,又怕不能完成上面的任务,“陛下坚持要来迎接大人,他已经从宫里出发了,还有许多王公大臣。”
话已至此,我知道事成定局,我在推辞不但是矫情,也令这位前驱的统制官太难做了。
“好吧,我只好在此恭候。”
转身,我命令道:“大家做好准备,皇上要亲自前来。”
显然,我随行的这些亲兵都没想到跟着我居然有如此荣誉,都满脸兴奋。只有凌大哥,却脸色愈加沉重。
“凌大哥,怎么,有什么不妥?”我把他拉到一边,悄声问道。
“其实也没什么。希望我多虑了。”他只叹叹气,并不继续说。
我却觉得不寻常。
“不,你一定是觉得有什么,想到了什么,还请告诉小弟。”
见我一再坚持,他终于小声说道:“抬得越高,跌得越重。”
第五章 班师回朝2
不等我细思其意何指,却听一长串的喊声纷至沓来。
皇帝陛下已经到了,虽然说是他来迎我,实际此刻却是我要迎他。
我立即率着众人恭谨的站在道旁,候皇上驾临。
不一会,皇帝的乘舆到了。虽然过去了一千多年,现在各国君主出行的仪仗还是与当时大汉帝国礼仪差不多,区别大概就在各个国家所尚之色彩与圣兽上。
紫色的麒麟,紫色的钩挂,甚至连车驾木梁都是紫色的,这自然是马赫迪帝国皇帝的专用色彩。车宽九尺,深五尺,暗合九五之数。上面饰以无数的奇珍异宝,想来此刻四周围观的平民是大饱眼福了。驾车的,是六名雄壮的武士,从其服饰的纹路看来,是五白银一黄金级,其中那名黄金武士为主驾,五名白银武士分列两旁以为侧副。拉车的,则是八匹通体纯白的骏马。
无论是车驾前后,都有许多精壮的武士,个个鲜衣怒马,十分精神。
“臣恭迎皇帝陛下。”不待车驾停稳,我就抢先领着从人单膝跪于道旁。
皇帝踩着木级步下车来,见我如此,立即抢上几步,一定要扶我起身,口中还连连说道:“卿乃功臣,朕当亲迎,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臣遵旨。”我站了起来。
此刻我才发现,那些王公大臣也都已到了,此刻纷纷赶上前来,无数谀词,一时也听不进那么多。给我印象最强烈的,是当今的皇帝过去的十三亲王,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已在朝中建立起了个人的权威,此时朝中重臣清一色都是这段时间之内由他超擢提拔起来的。
可以想象,如今的他,是将帝国已经牢牢掌握在手中了。
当然,唯一的例外,是我这个“扫北大将军”,虽本由他提拔而起,但今日却是战功赫赫,实在不知是否已经有了功高震主之嫌?不过,我自问自己对皇帝从过去到以后都是尊敬切听命的,更不会因为些须功劳而忘了自己的身份,而致得意忘形予人以柄。
实在说来,我虽有权力的野心,但更多时却是追念师父,只一心想要为师父经营好这个业已有些衰落的帝国。而名位,却并不一定要达到那人间的至极。
只希望皇帝明白我的这些心意。
这一瞬间,我们两人的目光碰撞在一起。
我发现,大概是连日操劳国事,他清瘦了许多,却也更显精干。而那眼神中令任何见了都不由得生起敬拜冲动的威压,也更甚当日。
我不知道在那瞬间他是否窥破了我的心事,亦或从我眼光中捕捉到了些什么,总之我立刻垂下了头,装做很恭顺且又不敢再次抬头的样子。
“陛下知遇之恩,超擢之情,臣自当效死以报。所谓功劳云云,不过余人夸大其辞,实则全赖主上英明,敌人自然望风披靡。”
轻轻一句话,既表现我的谨小慎微,也说明自己不敢居功之意。
实在说来,我并不希望与他起正面冲突。经过这次战争,我忽然觉得,有时候不一定要成为名义上的“老大”,关键在于实际的作为。而我亦日渐发现,要为师父经营好他的国家,安定是必要的,而真正办事的人也是必要的。
就让我去做这样一个办事的人吧。
却不知道那隐藏灵魂深处的另一半知晓了我现在的想法,与前面的想法对比一下,会做何想?
这且不理“他”,我只希望现在的皇帝能够明白我的部分想法。
我忽然又想到了凌玄发刚才的那句话,却又有些徜徉。
“很好,卿有功而不自傲……好了,想来卿路途劳顿,此时可先回府第,晚来再做庆功之宴。”
皇帝的乘舆已先返回了,众多王公大臣此时才移步上前来,与我详细交谈。
这些人其实我多半不认识,但既然大家此刻已看出我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且又煌煌武功,岂有不主动前来与我交谈之理。大概,在人们心中,只要可以与我说上一两句话,让我记住他的名字,这都是一种光荣,而后来的前途自也不可限量。
虽然我并不擅长这种场合,却还是勉强与他们应答着。就算有些人话说得十分露骨,我却也颇照顾对方的面子,并不与他难堪。想来,平民出身的我使我拥有一种平和心态,而师父的教诲又使我识得世故人情,而不似通常人暴得大名而变得跋扈。
终于,在许多人的挟裹之下,回到了皇帝御赐的府第。大门之上本来蒙着一块白色的麒麟条幅,在我们走近之后,才由人拉开,现出四个金色大字:“卫国公府”。这几个字古意昂然,想来定出自那位书法名家之手。
此刻正是午时。府内的厨子早已做好了酒席,大概他们也猜到今日会有一番盛宴。
由于晚上还有皇帝的赐宴,大家不敢多喝酒,酒宴并没有耗费多少时间。
在斛笥交错中,我却也得到了不少这段时间京内的传闻杂感。
其中真正令我动心的,是朗月公主即将外嫁的消息。此前,虽然我早有心理准备,知道在新皇登极之日,就是她即将远赴异国之时。长期以来,我只能把心中的情绪愈益深埋,在羁旅行程与血腥战斗中忘怀,甚至干脆就用别的女人来消解。
但现在战争既已结束,我又回到了京城,那些本已淡忘的东西忽然又一次清晰的浮了出来。
怎么做?
凭借我的军功向皇帝求情,以求公主下嫁?普通人大概会这样做,但我却知道不可能,徒惹侍宠而骄的朝议罢了。
眼睁睁的看着公主远嫁?看来这是我唯一可以做的了。甚至,就算想要看最后一面,也几乎是不可能。
公主未来的夫婿,鹰嘴帝国手握重权的七王子已经在上个月前来京都喀土穆。这个国家,与我国只有海路相同,并无陆地毗连,与我国直线距离大约有五千公里。该国正好在大陆南部海边一个半岛之上,以其形而得名。这显然是一桩政治联姻,当初献议之人大概是本着“远交近攻”思路而向当时的摄政王即公主的母亲提出了这个建议。事实上,该国国土虽不太大,但却有强大的陆海军事实力,尤其可算是南大陆的海洋霸主,海上贸易极端发达。
这次,那位七王子就是带着一个两万多人的半民间半官方的舰队前来我国的。据说,其最大的海船有两百多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这也可见其海事事业的发达了。
至于为什么他会来得这么巧,此来是否负有什么特殊使命,则人多猜测,确论实无。只是,这位七王子,据说是该国下任皇位的最有力竞争者。至于为什么称“竞争者”而不是皇储或太子这类称呼,想来是该国国情在这些方面与我国有很大差异。
另外,果然在这段时间内,新皇对帝国这四十年来的许多陈规进行了革除,对帝国的军队也做了许多改革,接下来就会对前些时间在作战而无暇顾及的“绝地”军团与“镇北军”作出类似的变动了。通过这一系列的变革,新皇已把帝国从地方到中央、从民政到军事的各项权力再次高度集中到了他的手中。
以前在摄政王时期的那些浮滥、固习,暂时被扫除一清。
目前,全国上下都望着这位新的皇上,指望他能做出一番励精图治、重振国威的举动。
我的胜利,更加强了人们对他的信心。同样的,许多人也把眼光放到了我身上,想看看在少年皇帝领导下的少年大臣会如何辅助皇上。
听了这么多,想了这么多,我决定还是先再睡一觉,晚上才有精力去皇宫觐见陛下。
第五章 班师回朝3
这晚,皇帝亲赐御宴于万寿宫。
感觉就像赶集,人很多,很热闹,酒是好酒,席是好席。
其时,不断有许多认识或不认识的王公大臣前来向我道贺,敬酒。对于这样的好意,我自然完全不能推辞,只能一一的敬领,一杯接一杯的喝。他们那些无数的阿谀之语,在这样酒酣耳热之时听来确实舒服,只是我却全然记不清楚了。有多少人当场道贺,我还得到了多少丰厚的赏赐,这些也统统都记不起来了?( 虚空之门(完整版) http://www.xlawen.org/kan/856/ )
他们就这样,一步一步缓缓的逼近我军。在接近之前,他们不会有任何别的动作,甚至连我方的刀剑矛箭石的攻击都置之不理。但,在接近的瞬间,却是一阵早已忘怀生死的肉搏冲杀。用血肉,夹住我军士兵的刀枪;用躯体,抵挡我军战士的盾击。
前面的人倒下了,立刻就有后面的人补上。前面一排人倒下了,立刻就有后面更多几排的人冲上。到了最后,甚至是后面的人干脆执着前面人的尸体前进,以战友的遗体为挡箭牌。
那些早已失去了生命的躯体,此时已是千创百孔,不成模样了。但就算已经死去,手中却仍紧握着刀剑长矛,绝不放松。
见了如此骇异的景象,没有几个人不悚然动容的。
我方士兵有些迟疑了,虽然并没有后退,手上的武器却禁不住有些松懈。最前面,肉搏已经开始了。
有人的手开始发抖,脚开始震颤,忍不住就要丢下武器逃跑。只是,他们并没来得及跑,就已经被敌人手中明晃晃的刀夺去了性命。
我军前部的缺口已经很明显了。
“将军,前面顶不住了。”
其实,此刻梵。维特伏尔脱自然也看出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从在拉姆斯特因城下一战,他就已经表现出了其不好嗜杀的一面。
“将军,早下决断啊,不能再迟疑了。”
眼看梵。维特伏尔脱陷入苦思,难以抉择的样子,他的亲兵又一次规劝道。
“把情况报告给阿史那大人吧。”梵。维特伏尔脱终于做了决定,“还有,前军暂时后退,用投石车猛轰,让他们知道厉害,自己后退。”
确实,此时假如梵。维特伏尔脱换一个更有决断性的方式,不管是否会杀死多少敌人,而只是命令部下血腥杀戮的话,敌人是不会有机会的。
但他的这个决定却差点造成了我军的崩溃。
一看有人开始后退了,我方的士兵就跟着开始朝后面蜂拥,甚至有人喊着“失败了”“逃跑啊”这样的话。
士兵后退的速度更快了。
敌人自然跟着掩杀而上。
我方前面的部队拼命朝后面跑,这一来,梵。维特伏尔脱的计划自然也无法实施了,那些准备投车的士兵也被自己人给冲乱了。
维军阵脚已经大乱。
“跟我来!”梵。维特伏尔脱当然不会后退,他带着一支亲兵约五千人左右,在乱军中向前冲锋,企图挽回败局。
而另一方面,我已得到了进攻西门的我军战况变化。
“怎么办,大人亲自过去?”柏肯道夫伯爵问道。
我也觉得这不是件容易处理的事。第一,我虽然并不十分了解梵。维特伏尔脱的性情,却也约略清楚他的一些个性,尽管他是一名好战的将军,却绝对不是噬杀之人。面对这样前仆后继的敌人,可能不忍大肆杀戮。第二,我又不能眼看着那边的阵线被突破。
但这边,我也同样不敢轻易离开。
谁也不知道,那狡猾的威尔逊公爵会什么时候忽然发起攻击。
“要是宗尹在就好了……”我不禁有些伤神。
“大人说什么?”伯爵有些迷惑,似乎没听清楚我的话。
“哦,没什么。这样吧,伯爵你帮我看住这边,假如敌人发起冲锋,尽量不要被他们冲破了,与他们耗就行了。我把那边一稳定了就过来。”不得已,我只好做了这样的决定。
这却刚好落入了威尔逊的圈套。
原来,就在南门这边稍微停战的时候,他就纵马飞驰,悄悄的到达了东门阵营。正是他的到来,使部队的布置出现了这样的变化。这当然不是由于他有什么先见之明,而实在是他早已研究了我军这几个月来每次战斗中各位主要将领的习惯,几乎可以说就是看穿了梵。维特伏尔脱的某些弱点。这个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妇人之仁”。
显然,他已通过侦察兵知道了我军两路主将的分配。
于是,他先以精兵抵挡住了我军正面的攻击,使双方陷入暂时的纠缠中。他自己则趁机腾出手来,跑到东路进行指挥。
他的算盘打得很精,要么一鼓冲散我军东门攻击部队,要么就使得我来回奔跑疲于奔命,而他自己则好趁乱击溃我军。
当战事结束后,从一位投降过来的威尔逊公爵的亲兵口中得知了详情,我也只能说一声可惜,可惜我军没有什么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
带着几名亲侍,我很快到达了东门战场。
此刻的这里,已是一片混乱,敌我不分了。
千总以上的部队将领很快就被找了过来,每人都跑得气喘吁吁。
“梵。维特伏尔脱将军呢?”
“先前我们看见他带着五千人马杀过去了,现在就不知道了。”有人回答。
“好,很好,临阵脱逃,抛弃主帅……”我冷笑着,呼的就是一剑,砍飞了那人的头颅。“退是死,不退可能会活,你们以为如何?”
“愿追随大人,为国杀敌。”见了我这样的手段,就算心中不服嘴上也服了。
“那就带着你们的士兵,跟我去吧,”我忽然提高了声音,“众军听着,杀死一个敌人,赏银百两。”
听到我在战阵之上忽然夸下这样的赏格,战士们颓唐的表情蓦地一扫而光,泛起了兴奋的神情。
我出身平民,自然知道一百两银子对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带着瞬间纠集起来的三万将士,我杀进了稳步推进中的敌阵。
其实,对付这种人墙战术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无情的杀戮。战场之上,战士们可以往来冲突的砍杀,但不见得敢于直接面对这种就算遭遇刀剑攻击也不闪不避走近前的对手。敌人的这个阵势就是如此,排成横列的士兵无畏的向我军走来,无论是弓箭还是投石,甚或刀枪的刺杀,只要没有完全走到对手面前,他们手中的武器不会有丝毫动静,盾牌也绝不会提起来遮挡。
仅仅是这种走来的气势,就足以令人胆颤。
就在这疏忽之中,他们就已冲破了梵。维特伏尔脱军的阵线,走到了士兵们身前。此刻,敌人手中的武器就不再是摆设,而立即变为杀人的利器。
因此,面对如此阵势,只能以“无情”对。当战士们对面前敌人的形态无所谓,也不为他们遭受攻击时的不抵抗所动,只保留一个念头:“这是敌人,敌人就要一律消灭。”就可以了。
部队在我这样的鼓励中,挥舞着手中的武器,疯狂的跑向敌人源源不绝涌来的人墙。
近了,近了,再近了。
战士们干脆闭上了眼睛,只任凭手上的武器裹带着自己的身体,在人群中胡乱的砍杀。
人墙起先还是不做反抗,似乎要以无穷的人流疲惫我军战士们的杀戮。敌人在等待,等待战士们被自己心中的恶魔所吞噬。
那个时候,就是他们反击的机会。此前,他们只是无畏的朝着我军走来,以“走”的方式逐渐蚕食我军的阵地。
刀砍缺了,砍卷了,砍折了,却没有人停止。矛,刺断了,刺钝了,甚至嵌在了敌人的身体里。
没有了武器,可以用盾牌砸,用拳头打,用牙齿咬。
没有一个人不是浑身浴血,没有一个人穿着完整的铠甲。
这是一支比野兽还要疯狂的军队。
终于,战士们勇敢的睁开眼,直面敌人。敌人从他们的眼中看到的,除了疯狂还是疯狂。
敌人骤然明白过来,这已不是刚才那支有着“人心”的部队,而已经是一支“兽性”之军。
敌人失去了镇静,开始挥舞着武器与我军肉搏。
常常都是这样,你刺过来一枪,我亦不躲闪,只让它嵌在我身体的骨骼之间;我砍过来的钢刀,你也不闪避,只让它留在你的身体之内。于是,最后剩下的武器,就只有了上天赐予的拳头。
战斗没有持续多久,战场上就几乎已没有了一具完整的人体。
许多人,苦胆被打破了,胆汁也吐了出来,却仍然没有停留的意思,紧握的拳头继续挥舞锤击着对手。
战士的铠甲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拳头的印记,有的清晰到几乎连手背的纹路都可以看出来。
我在战阵中奔跑,只想快一点找到敌人的主将。我只希望尽快结束东门的战斗,让战士们从这失去理智的战斗中解脱出来。
三个黄|色的影子忽然挡住了我的视线。
这是三名黄金武士。金色的斗气,以黑色铠甲为背景反射着太阳的余辉,那一圈一圈泛着七彩的光晕足以使人眼花缭乱。
一个人忽然从他们背后蹿出,看情形正是传闻中的威尔逊公爵。
“不要走!”
我高叫一声,就欲追去。
可惜,我面前的三名黄金武士绝对不像空气一样透明。
我只能眼睁睁看着公爵朝南门的方向跑去。
这是一个阴谋,我忽然明白了。
“凌大哥――”我逼出一口长气,啸叫道。此刻,他的那边应该已经差不多控制了局势了吧,更何况,也只有他才有那样的实力可以在这样的战斗中帮助我。
无论此刻凌玄发在战场的哪个位置,他一定可以听到,就算那里离这里有好几公里远。
虽然这几名黄金武士我并不怕,但我需要时间,那就需要有实力相若的人帮助。
“喊人也没有用。”
三人中间的一个冷冷说道。
“以为我怕你们?”我也不多废话,身周忽然泛出五色的光芒。
“白金武士?”左边人一脸惊异。
“报名吧。”我只说道。
空气有些凝滞。
第四章 武威决战3
左边人先说了:“帝国三杰之狼牙。”
“虎牙。”右手人接道。
“龙牙。”中间人说。“废话少说,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一声猛龙的怒喝,人已扑到我面前。
我却在这瞬间明白了什么,对方真实目的不是在这一战的胜败,而在我的死活。当然,只要我死了,这一切都会结束,北地自然会再落入象牙帝国手中。
却就在这失神之间,金色的龙爪已经罩向我的头部。
无论怎么躲,都是闪不开这一击的了。
那就硬拼。
“嗨――”
长声喊叫中,我面上神光大盛,是当初“上神”赐予我的力量。就在这瞬间,神圣光芒已将我全身笼罩其中。
“神”的力量,也就是创世之初的“混沌”。借着神光暴涨的牵引,我体内蓄积的混沌力量也跟着爆发而出,大部集中在头顶,形成一个五色的光圈。
这一切,都发生在任何时间概念都不能清晰描述的时刻。
拖着长长的爪痕,那纯以斗气凝成的龙爪猛的压上了我的头顶。
我头顶的混沌光圈微微凹陷,继而又轻轻弹出。
龙牙攻击斗气不减,爪势愈益凶狠,几乎一击撕裂我的斗气。只要头顶斗气一破,自然我的头颅也就跟着被撕碎了。此刻,我头顶的斗气顶住了他的攻击,却也仍然可以感觉一阵阴寒的爪气拂过我的面目。
“虎鞭!”
“狼奔!”
一直站在后面的另两人也跟着出手了。
看来,三人是各有绝技,而且都以斗气作为攻击武器。
三人之中,狼的速度最快。就在他喊出之时,狼形的攻击斗气就已冲到我面前。
假如我想往右边避,则肯定遭遇虎牙之“虎鞭”攻击。
一股凌厉的刚风将我卷了进去。风势之强,我可以感觉自己身上的金属铠甲正在破碎、剥离。虽然由于我自身斗气的保护,一时虎鞭之风还无法伤及我的身体,却使我身上只剩下了几片内衣遮挂。
如此狼狈,使我除了愤怒还是愤怒。
“万个太阳!”
此时,我体内的能量蓄势与重组已经完成。我要进入攻击状态。
这是我第一次在白金实力的状态下使用这一招。
超过地面上看去的万倍太阳的亮度,更超过地面所接受的万倍太阳的热度。
火,无穷的火焰,在一瞬间从那个凝聚的光球中爆炸着洒向四方。此刻的我在周围人看来,大概就是一个浑身着火的人,又像那传说中太阳神的标记――火焰流光中包裹的一头三足乌鸦。
这一乍然骤现的太阳,在那瞬间将整个武威城西门外照得雪亮,比传说中最亮的北方极地冻原上的极昼还要耀眼。
最少有两万人在瞬间感觉眼前猛烈一亮,就永远的失去了光明。
措不及防下的三名敌人,被强烈的光压逼得不住倒退。
三个人,每人头上都冒着青烟,散发出一股难闻的焦臭味。
哐当几声轻响,几件重物掉落地面的声音将大家带回了现实。
原来,在刚才我骤然爆发出来的力量烘烤之下,三人本来气体状的攻击招式,居然瞬间被固化、硬化,变成了三件实体的龙爪、虎鞭、饿狼。
虽然这明明就是三人体内发出来的元素实体,却没有人可以吸收实体化的元素。自然,通常人们吸收的都是游离的气态元素。
只一秒钟,三件物体又一次化为气体,消散在空气中。三人这才把部分力量收了回去。
看得出来,三人脸色都有些惨白。
他们明白,只这一招之间,他们与我的差距就明显的露了出来。
对于是否还能完成狙击任务,三人不再像先前般的胸有成竹。
“上!”龙牙高喊一声,既壮自己的胆,又壮他人之胆,就要跟着冲上来。
另外两人,却很有自知之明,不但不响应他的话,反而头也不回的扭头就走。
“你先走吧,我来对付他。”
是凌玄发。看来,他刚才听到了我的喊声,并快马加鞭立即从他所在的东门战场冲了过来。他既然可以这样快就毫无顾忌的跑过来,也可以想像那边的局势已经完全被他所稳定了,说不定此刻他的军队已经攻进了城内。
西门的战斗也已经结束了。我只大略扫了一眼战场,就清楚了形势。
“小心!”
我叮嘱一句,就往南走去。
在我的召唤之下,逐月冲了过来。
骑着逐月,我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南门。
威尔逊公爵的部队,正展开最后的攻击,企图在我返回之前击溃我的部队。
只可惜,他没想到他留下的三名黄金武士不仅没有搞定我,连缠住我多一会都不能。
刚托。戈尔茨的弟子,那名黄金法师正借助秋风的肃杀,将南门之外变为一个冰雪永冻的世界。
我方的战士,在这骤然严寒的袭击之下,冻死冻伤了一大片。
“伯爵,”我向柏肯道夫伯爵吩咐道,“把后面的部队全部调上来,全军突击,把敌人挡回去。我去把那个法师赶走。”
不等伯爵的回答,我跨马冲向敌阵。
那名法师,就在敌阵的后面。在他旁边指挥军队的,正是刚才在东门走掉的威尔逊公爵。
“风雪之怒!”
这次,我并没有使出多少自身力量,只稍微将对方使出的法术引导了一下,那些冰与雪立刻改变了方向,迅速聚集成一个巨大的雪团。雪团越转越大,越旋越快,终于发生了爆炸。
雪弹化做了无数雪火箭,朝着四周的敌人打去,主要的火箭团则直射向那名法师与旁边的威尔逊公爵。
公爵的实力也不弱,虽然不轻松,却还是接下了那些雪火箭。
“快走!”他一边挡着我的火箭,一边拉着法师就走,分别跨上一匹骏马,头也不回的朝城内跑了。
见主将开始逃跑了,其余士兵再没有了战斗的动力。
威尔逊公爵苦心营造起来的战术计划,就这样迅速崩溃了。
由于最初我就没有打算要抓住威尔逊的意思,所以也就没有在他必走的北门外布下埋伏。这使得他的逃跑比较顺利。
我军追杀着冲进了城,这一次,敌人多数比较明智,跑不掉的干脆放下了武器,就地投降。至于那些在绝望中怀着必死之心抵抗的敌人,我军自然也不会令他们失望,以无情的刀剑劈开了他们的盔甲,夺去了他们那已毫无希望的生命。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被无数星星点点火把照亮的整个武威城浸染在一片血泊之中,当然,由于有了前面攻占拉姆斯特因城时的教训,这次我已经事先吩咐,入城之后只能追击残余敌军,绝对禁止骚扰民居,否则格杀勿论。这样一来,这次的纪律好了许多,多数将士们在这最后一战中都表现出了一种光复失地时的热情,对己方老百姓热情,同时也是对敌人那些宁死不降的败兵的残忍。
战斗一直持续着,直到次日黎明。绝望中的敌军筑起了高大的街垒,使得我方将士在入城之后每进一步都需要付出代价。
当次日清晨的阳光照彻大地时候,这城中的每一条街道的石板路面都渗透着污血的色彩,每一条阴沟里都倒着敌人的尸体,每一滴井水里都漂染着血液。
最后统计,武威城之战,我军伤亡四万多,敌军三十万人则只有一千多人回到了祖国。被我军俘虏的,就达到了二十万以上。这些人,全数被罚作官奴,并卖给了北方平原上那些领主们。这笔收入,不仅足够支付在西门战场外我对士兵们许下的奖赏,还多少补充了一点军费开支。
第五章 班师回朝1
第五章班师回朝1
红云历1842年11月1日,在收复北方所有失地并迅速做了一些安抚工作之后,我与凌玄发先带着丝丝、沙儿、烟儿、素玉以及五十余亲兵奉命踏上了返回京都喀土穆的路途。至于新招募的兵丁,则在几位都统制官、统制官的协作下,将他们正式编入了“绝地”军团与“镇北军”,以补充两军这些日子来的损失。而由于那道奇怪的旨意,我只能在稍事安排之后就将部队全数留在了北地。
事实上,此刻的北地应该说是不会有外患之忧的,象牙帝国的精锐本来就已投入侵略我国的战事,在我的扫北战役中尽数被歼。就算该国有人不服,短期内也不可能发动新的侵略战争。
如此一来,北地除了原来的“镇北军”需要继续留守之外,“绝地”军团其实已没有了再驻扎当地的必要。
但自那道圣旨之后,却再没有新的命令,比如关于军队的处置,调防等等。
当然,我还是根据旨意“便宜行事”而做出了一项新的任命。那就是关于“镇北将军”,原本是阿布杜拉。哈米德盖兹,但他自己固然年老,实权更早已操诸其长子阿加耶夫。哈米德巴夏。但此刻我与那位巴夏已生嫌隙,势不可弥补,出于私人的原因,我干脆就把这位巴夏及其老父软禁起来,好吃好喝的,而另外委任哈米德家族的次子铁奥胡利为新的“镇北将军”。本来自认毫无继承可能的铁奥胡利。哈米德,此前虽心有不甘,多有野心,却又其奈无何,此时骤然被我提拔为“镇北将军”,自然是感激涕零。
这次回京,表面上是志得意满,至少部分实现了封妻荫子的功利目标。实际上,我却更觉得一无所获。我寄予厚望的宗尹战死了,凌玄发再过三年也要返回他的世界了,而我对师父的国家却有了更深的责任感。我都有些不知道,到了那个时候,我还能凭借什么去再度经营师父的国家。
是的,师父的国家,我则继承了师父的遗志。
许多使命与责任都是这样来的,不是完全出于本身,但也不是完全出于外加,在几种不同力量的牵引之下,我就进入了这些对我来说实在过于沉重的责任中,不自觉的卷入了命运的轮轴。
就连我的被创造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为了帮助凌大哥返回他的世界。这是神给予的使命。
我能够在三年之内,在凌大哥的协助下,帮助着新的皇帝,师父嫡亲的侄子,尽力经营这个经历了战乱与多年乱政的国家,使它再度强盛起来吗?到了三年之期,我又能不能顺利帮助凌大哥进入“虚空之门”,返回他的世界?
一行人中,除了我与凌大哥表情都有些若有所思之外,大家都很高兴,有若干的兴奋。特别是素玉,虽说要离开父母到那么远的地方,这又是她第一次出远门,但听着沙儿对京师的繁华一再夸耀之后,也有些向往了。至于丝丝与烟儿,听着那些新奇古怪的事情,也被沙儿的表情语气所感染了。
所有亲兵都不怀疑,只要回到京城,新的皇帝陛下,过去的太子、十三亲王殿下,肯定会对大家进行重赏。帝国素重军功,只要是军队将佐有功必重赏,加官晋爵是少不了的。
这是一个兴高采烈的小队伍。
尽管我一路上都心事重重,却每当他们向我说话,开玩笑,讲新鲜事时,我都笑脸以答。我不希望大家看出我的心事。
由于是轻装简回,大家一路上多有建议,尽管有上面的旨意,却也游山玩水的说说笑笑的行路。
来时穿过云梦密林,只用了两天。返回时既然已经没有了当初那急切的军情,自然也就选择了走大路,则用了整整十天。
11月10日,我们一行共六十人终于到了京都城门之外。
“哇,门好大,好高!”一声惊叫,原来是素玉。这也难怪,虽说她家所在的乾耀城也是一座大城,但比起仅城市人口就达到千万以上的皇都喀土穆来说,还是差得太远。要知道,素来号称帝国第一大城市的京城,方圆百余里的城墙,那城墙的长度在大陆也是排得上号的。同时,为了方便民众与军队的进出,城墙四面共有四个大门,每处大门都分别由三个拱门组成。这些拱门,每一个就有五十米宽,二十米高。
“人好多,好热闹!”她又是一声惊喝,这次幸好大家已有了准备,只是微笑着回应。
想来,北地战争结束的消息早已传回京城,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当然,这其中可能还有新帝正位,即将登极的原因。毕竟帝国四十年没有正式皇帝,对于人心的稳定有极大的影响。
此刻,平民们做小买卖的信心都比往常大多了。自然,街上的人流大大超过了从前。
早有手下亲兵先行入城汇报,皇帝应该知道我今天到达。
果然,正徘徊间,一连串警戒的锣声远远的传来。应该是有人来迎接吧,但是谁,我却猜不到。
一彪剽悍的人马挟着一阵初冬的凉风急驰而来,顿时,城门内外两边的人群都在皮鞭的驱赶下退了开去,腾出了宽阔的中央大道。从这条道入城,再经一个内城门可以抵达皇宫面前的广场。
当先一人在离我十几米外就下了马,自己步行着走上前来。
“公爵大人,小人等特为前驱前来奉迎,皇帝陛下将亲自前来恭贺大人班师回朝。”
“什么,皇帝陛下要亲自前来?”这样高规格的礼遇,却出乎我的意料,我本以为最多派出哪位王爷就差不多了。
远远的,锣声不断传来,原来那正是皇帝出行的警跸。
惊讶之后,我立刻说道:“不,请你立刻回去禀告皇上,在下当不起,请皇上回宫稍候,我将立时前去觐见。”
“这……”他有些迟疑,显然没想到我会这样推辞,更不知道如何回答我的话,毕竟他只是一名禁军统制官。
“去吧,去向皇帝陛下转达我的谢罪之意。”我坚持道。
他没办法了,只好转身嘱咐部下暂时留在这里,他自己亲自回去禀告。
我们也停了下来,在路边静候。
不一会,那人回来了,从他的脸色看得出来,挨了训斥。
“大人,皇上,皇上,”他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又怕说错了话,又怕不能完成上面的任务,“陛下坚持要来迎接大人,他已经从宫里出发了,还有许多王公大臣。”
话已至此,我知道事成定局,我在推辞不但是矫情,也令这位前驱的统制官太难做了。
“好吧,我只好在此恭候。”
转身,我命令道:“大家做好准备,皇上要亲自前来。”
显然,我随行的这些亲兵都没想到跟着我居然有如此荣誉,都满脸兴奋。只有凌大哥,却脸色愈加沉重。
“凌大哥,怎么,有什么不妥?”我把他拉到一边,悄声问道。
“其实也没什么。希望我多虑了。”他只叹叹气,并不继续说。
我却觉得不寻常。
“不,你一定是觉得有什么,想到了什么,还请告诉小弟。”
见我一再坚持,他终于小声说道:“抬得越高,跌得越重。”
第五章 班师回朝2
不等我细思其意何指,却听一长串的喊声纷至沓来。
皇帝陛下已经到了,虽然说是他来迎我,实际此刻却是我要迎他。
我立即率着众人恭谨的站在道旁,候皇上驾临。
不一会,皇帝的乘舆到了。虽然过去了一千多年,现在各国君主出行的仪仗还是与当时大汉帝国礼仪差不多,区别大概就在各个国家所尚之色彩与圣兽上。
紫色的麒麟,紫色的钩挂,甚至连车驾木梁都是紫色的,这自然是马赫迪帝国皇帝的专用色彩。车宽九尺,深五尺,暗合九五之数。上面饰以无数的奇珍异宝,想来此刻四周围观的平民是大饱眼福了。驾车的,是六名雄壮的武士,从其服饰的纹路看来,是五白银一黄金级,其中那名黄金武士为主驾,五名白银武士分列两旁以为侧副。拉车的,则是八匹通体纯白的骏马。
无论是车驾前后,都有许多精壮的武士,个个鲜衣怒马,十分精神。
“臣恭迎皇帝陛下。”不待车驾停稳,我就抢先领着从人单膝跪于道旁。
皇帝踩着木级步下车来,见我如此,立即抢上几步,一定要扶我起身,口中还连连说道:“卿乃功臣,朕当亲迎,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臣遵旨。”我站了起来。
此刻我才发现,那些王公大臣也都已到了,此刻纷纷赶上前来,无数谀词,一时也听不进那么多。给我印象最强烈的,是当今的皇帝过去的十三亲王,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已在朝中建立起了个人的权威,此时朝中重臣清一色都是这段时间之内由他超擢提拔起来的。
可以想象,如今的他,是将帝国已经牢牢掌握在手中了。
当然,唯一的例外,是我这个“扫北大将军”,虽本由他提拔而起,但今日却是战功赫赫,实在不知是否已经有了功高震主之嫌?不过,我自问自己对皇帝从过去到以后都是尊敬切听命的,更不会因为些须功劳而忘了自己的身份,而致得意忘形予人以柄。
实在说来,我虽有权力的野心,但更多时却是追念师父,只一心想要为师父经营好这个业已有些衰落的帝国。而名位,却并不一定要达到那人间的至极。
只希望皇帝明白我的这些心意。
这一瞬间,我们两人的目光碰撞在一起。
我发现,大概是连日操劳国事,他清瘦了许多,却也更显精干。而那眼神中令任何见了都不由得生起敬拜冲动的威压,也更甚当日。
我不知道在那瞬间他是否窥破了我的心事,亦或从我眼光中捕捉到了些什么,总之我立刻垂下了头,装做很恭顺且又不敢再次抬头的样子。
“陛下知遇之恩,超擢之情,臣自当效死以报。所谓功劳云云,不过余人夸大其辞,实则全赖主上英明,敌人自然望风披靡。”
轻轻一句话,既表现我的谨小慎微,也说明自己不敢居功之意。
实在说来,我并不希望与他起正面冲突。经过这次战争,我忽然觉得,有时候不一定要成为名义上的“老大”,关键在于实际的作为。而我亦日渐发现,要为师父经营好他的国家,安定是必要的,而真正办事的人也是必要的。
就让我去做这样一个办事的人吧。
却不知道那隐藏灵魂深处的另一半知晓了我现在的想法,与前面的想法对比一下,会做何想?
这且不理“他”,我只希望现在的皇帝能够明白我的部分想法。
我忽然又想到了凌玄发刚才的那句话,却又有些徜徉。
“很好,卿有功而不自傲……好了,想来卿路途劳顿,此时可先回府第,晚来再做庆功之宴。”
皇帝的乘舆已先返回了,众多王公大臣此时才移步上前来,与我详细交谈。
这些人其实我多半不认识,但既然大家此刻已看出我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且又煌煌武功,岂有不主动前来与我交谈之理。大概,在人们心中,只要可以与我说上一两句话,让我记住他的名字,这都是一种光荣,而后来的前途自也不可限量。
虽然我并不擅长这种场合,却还是勉强与他们应答着。就算有些人话说得十分露骨,我却也颇照顾对方的面子,并不与他难堪。想来,平民出身的我使我拥有一种平和心态,而师父的教诲又使我识得世故人情,而不似通常人暴得大名而变得跋扈。
终于,在许多人的挟裹之下,回到了皇帝御赐的府第。大门之上本来蒙着一块白色的麒麟条幅,在我们走近之后,才由人拉开,现出四个金色大字:“卫国公府”。这几个字古意昂然,想来定出自那位书法名家之手。
此刻正是午时。府内的厨子早已做好了酒席,大概他们也猜到今日会有一番盛宴。
由于晚上还有皇帝的赐宴,大家不敢多喝酒,酒宴并没有耗费多少时间。
在斛笥交错中,我却也得到了不少这段时间京内的传闻杂感。
其中真正令我动心的,是朗月公主即将外嫁的消息。此前,虽然我早有心理准备,知道在新皇登极之日,就是她即将远赴异国之时。长期以来,我只能把心中的情绪愈益深埋,在羁旅行程与血腥战斗中忘怀,甚至干脆就用别的女人来消解。
但现在战争既已结束,我又回到了京城,那些本已淡忘的东西忽然又一次清晰的浮了出来。
怎么做?
凭借我的军功向皇帝求情,以求公主下嫁?普通人大概会这样做,但我却知道不可能,徒惹侍宠而骄的朝议罢了。
眼睁睁的看着公主远嫁?看来这是我唯一可以做的了。甚至,就算想要看最后一面,也几乎是不可能。
公主未来的夫婿,鹰嘴帝国手握重权的七王子已经在上个月前来京都喀土穆。这个国家,与我国只有海路相同,并无陆地毗连,与我国直线距离大约有五千公里。该国正好在大陆南部海边一个半岛之上,以其形而得名。这显然是一桩政治联姻,当初献议之人大概是本着“远交近攻”思路而向当时的摄政王即公主的母亲提出了这个建议。事实上,该国国土虽不太大,但却有强大的陆海军事实力,尤其可算是南大陆的海洋霸主,海上贸易极端发达。
这次,那位七王子就是带着一个两万多人的半民间半官方的舰队前来我国的。据说,其最大的海船有两百多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这也可见其海事事业的发达了。
至于为什么他会来得这么巧,此来是否负有什么特殊使命,则人多猜测,确论实无。只是,这位七王子,据说是该国下任皇位的最有力竞争者。至于为什么称“竞争者”而不是皇储或太子这类称呼,想来是该国国情在这些方面与我国有很大差异。
另外,果然在这段时间内,新皇对帝国这四十年来的许多陈规进行了革除,对帝国的军队也做了许多改革,接下来就会对前些时间在作战而无暇顾及的“绝地”军团与“镇北军”作出类似的变动了。通过这一系列的变革,新皇已把帝国从地方到中央、从民政到军事的各项权力再次高度集中到了他的手中。
以前在摄政王时期的那些浮滥、固习,暂时被扫除一清。
目前,全国上下都望着这位新的皇上,指望他能做出一番励精图治、重振国威的举动。
我的胜利,更加强了人们对他的信心。同样的,许多人也把眼光放到了我身上,想看看在少年皇帝领导下的少年大臣会如何辅助皇上。
听了这么多,想了这么多,我决定还是先再睡一觉,晚上才有精力去皇宫觐见陛下。
第五章 班师回朝3
这晚,皇帝亲赐御宴于万寿宫。
感觉就像赶集,人很多,很热闹,酒是好酒,席是好席。
其时,不断有许多认识或不认识的王公大臣前来向我道贺,敬酒。对于这样的好意,我自然完全不能推辞,只能一一的敬领,一杯接一杯的喝。他们那些无数的阿谀之语,在这样酒酣耳热之时听来确实舒服,只是我却全然记不清楚了。有多少人当场道贺,我还得到了多少丰厚的赏赐,这些也统统都记不起来了?( 虚空之门(完整版) http://www.xlawen.org/kan/8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