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重生成了吴应熊 > 重生成了吴应熊 第 62 部分阅读

第 62 部分阅读

    “将军!该上船了!”他的亲卫队长杨林小声提醒。

    胡国柱提起大刀,毅然道:“上吧!”就要抬脚,满含歉意送行的马宝唇抖动:“胡将军保重!”胡国柱无言地盯一眼,转身而走。

    远处奔来一人,一名军士半跪下:“禀将军!从叙州城过来几人要求见您!”

    马宝不耐问:“都是什么人?有多少?”

    军士道:“来人自称是世子,有十来人,但没人敢确定,特来禀报!”

    “什么?世子?”马宝惊讶得眼凸眉横,正往前走的胡国柱闻言也立刻停下,心激动得跳盆。

    “快快有请!快快有请!”马宝颤声道,接着向胡国柱叫道:“胡将军暂且停下,待见过世子再说!”

    那名军士踌躇着,期期艾艾道:“将、将军!人还没有确定是否是世子呢!”

    马宝不耐烦道:“不管是不是,快把人带上来!”他话未说完,自己已往前走了,胡国柱把大刀递给亲兵队长杨林也快步跟上。

    一座大营外,齐良神态自若地安闲等着,但刘德祥等侍卫们却已怒火烧脸了,这些有眼无珠的家伙,竟敢如此怠慢世子,连营帐都不准进!他们也不想想他们现在这个样子,胡子拉碴,油头垢脸,一副平民装扮,谁识得他们?何况又没有信物,人家岂能轻信?

    马宝与胡国柱三步并着两步快步过来,两人均忐忑不安,看真实了,胡国柱激动道:“真是世子!”

    齐良笑意欣然:“胡将军可好?”

    胡国柱马上躬身行礼:“参见世子!”马宝紧接其后:“卑职见过世子!”

    齐良道:“两位将军免礼!”接着问:“看军营戒备森严,里里外外忙碌一片,可是要打仗?”

    胡国柱道:“我军正在强渡石柳河!”

    齐良大惊:“强渡石柳河?”

    马宝道:“正是,世子困于大劳山久无消息,我们正在强攻清军以解救世子,不曾想世子竟——”

    齐良道:“本王已回来,可否令攻击停下来?”

    胡国柱道:“恐是来不及了,已有两万部队过了石柳河!”瞅一眼马宝,有点怪对方不听自己劝告,要是能多等一天多好啊!

    齐良吃惊:“这不是一场血战?如此强攻,不知要损失多少弟兄!”喟然长叹:“你们上清贼的当了,他们就是要引诱你们如此强攻,好消耗我方兵力!”

    马宝无奈道:“为了救世子,明知是清军的圈套,我们也只能闭上眼跳。”

    齐良惭愧,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啊!

    胡国柱问:“世子!这一段日子都发生了什么事?你怎么又突然从后方出现了呢?”

    齐良阻止道:“这些事容后再说,我们进帐营研究一下战局,该怎样把损失降到最低!”

    三人进入大帐,齐良迫不及待地问:“前面战事到底如何?”

    胡国柱道:“情况相当不妙,虽送上岸的部队有二万,但目前活着的只有七千不到,卑职正想过河增援呢!”

    齐良想都不想即摇头:“如此增援不行,有多少损多少,再多也填不满那黑窟窿。”凝眉沉思片刻问:“可否把那七千人撤回来?”

    胡国柱摇头:“不可能!我上岸部队已与清军成胶着状态,想要安恙撤退根本不可能,且我方运力不够,不能一次性运回那么多士兵!”

    齐良不解问:“强渡之前难道你们都没有造出足够的船只、排筏?”

    胡国柱道:“我们是造了足够的船只与排筏的,可许多又都被清军毁了!”

    想想也是,这既然是清军设的一个局,又怎会没有一整套对策呢?

    在旁一直未说话的马宝坚定道:“想救出那七千部队的唯一办法就是继续增兵北岸,某亲自过去!”

    齐良毫不犹豫否定:“绝对不行!”

    马宝皱着眉问:“为何不行?”

    齐良苦笑,缓缓道:“两位将军想过清顺承郡王勒尔锦没有?”

    马宝与胡国柱不解地望着齐良,马宝问:“那勒尔锦恶贼怎么了?”他与勒尔锦是老对手,两人对仗多次互有胜负。

    齐良道:“本王从贵州转道回来的时候,在川黔边境看到勒尔锦大军!”

    马宝惊问:“勒尔锦不是南下遵义了吗?”

    齐良摇头:“南下的只是另一路清军——安西大将军贝勒尚善的军队!”

    马宝疑惑问:“勒尔锦在川黔边境踟躇不前他想干什么?”

    齐良有意味地反问:“两位将军说呢?”

    马宝与胡国柱失色同声道:“入川?”

    齐良叹道:“除了此解释还有什么更合理的解释?”

    胡国柱喃喃出神:“若是我大军渡过石柳河被图海部纠缠不脱,而勒尔锦部突然入川,不仅叙州城不保,我军还有被围歼的可能。如此,整个大西南我军都无力量存在矣,四川要丢,贵州要丢,云南也要丢了!”长长叹息:“好庞大的计策,清军歹毒啊!”

    两人再不敢提过江增援之事,胡国柱苦恼问:“现在该怎么办?”

    齐良问:“我军还剩多少部队?”

    胡国柱道:“叙州城有五千军,南岸还有三万部队!”

    齐良默算一下,奇怪问:“不是只过河两万部队吗?怎会只剩三万部队?”

    胡国柱道:“忘了告诉世子,之前为了解救世子,我军已有一万部队先期偷渡过石柳河了。”

    齐良惊讶,既然有一万先遣部队策应,怎么仗还打成这样呢?

    胡国柱接着又道:“世子的部属——桂明也统两千军过了石柳河!”

    齐良更惊:“桂明也来了?”他既惊又喜。

    本书首发。

    第二百三十二章 挂起旗号

    不能再增兵过河,难道七千弟兄就这样放弃了?那可都是自己所熟悉的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啊!马宝十分后悔没有再多等一天,既然无计可施,他坚持道:“世子!还是让卑职过去吧,是我让他们过去的,我有责任把他们带回来!”

    齐良踱着步不作声,他一身百姓装在两位银光闪闪的将军面前晃来晃去显得十分不协调,他脸上还沾着黄黄的灰尘,嘴唇干裂。几个来回之后,他倏地止步,指着马宝道:“不!由我上去!”

    马宝与胡国柱惊愕失色,胡国柱立刻摇头,连连否定:“不行!不行!绝对不行,谁去也不能让世子去!”本就是为了救他脱险,岂能刚回来又让他再涉险?

    马宝还带着点气:“世子也应该为下面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想想!”

    齐良歉意道:“两位将军误解了,本王非要登陆只是呆在船上!”

    胡国柱狐疑:“卑职等愚钝,还请世子详解!”

    齐良道:“本王在战场上大张旗鼓的露面,是想向敌我双方的将士们宣布一件事——清军的围困失败了,本王回来了!这可大大地打击清军气势,相反又可极大地鼓舞我军士气,而后再——”

    胡国柱追问:“而后如何?”就是呆在船上也是相当危险的啊!现在吴军并没有取得水上的完全优势。

    齐良道:“而后再令岸上部队伺机突围,时间最好选在晚上,之后像其它前期部队一样暂且在石柳河北岸游击。”

    胡国柱沉思片刻,点头:“此计可行!”

    马宝担心突围的可能性有几分?但又无他法,也只有默认同意。

    齐良瞅着脸愁得像一团麻花的马宝,出声宽慰道:“人马总是要损失一些的,只要作好充分准备,瞧准时机,成功突围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马宝信心缺缺:“但愿如此!”接着十分忧虑问:“若是清顺承郡王勒尔锦真的来攻怎么办?”

    齐良道:“有剩下的三万军队,再加上叙州城的五千守军,足可应对清勒尔锦部。”接着十分无奈道:“只是贵州我们便只能暂且弃之不顾了。”

    胡国柱接着问:“若是图海部也渡河来攻呢?两面夹击,我军如何能挡?”

    齐良道:“石柳河北岸不是有我万余游击部队吗?图海部不足为虑,由他们拖着图海部,图海无力南渡!不过,这有一个前提条件!”

    一万对五万,马宝不认为己方游击部队能拖住图海部,欠缺信心问:“什么前提条件?”

    齐良郑重道:“北岸游击部队必须交由鲁辉湘或桂明统一指挥!”

    马宝一怔,复杂地瞟一眼,他又想起了周王那份密令!难道世子真有篡位谋权之意?现在就迫不及待地抢兵夺权了?他手捏得紧紧,冲动着就想拿了齐良。

    胡国柱就不会想那么多了,点头:“可以!”过河的部队并非全都是马宝部队,也有他的部队,还有苗仁宁的部队,且苗仁宁还亲率部队过了河。

    马宝既不同意也不否定,技巧地问:“如何拖住图海部?”

    齐良道:“游击!破其道路,坏其后勤,不仅能拖住图海部,久之图海部必败!”

    胡国柱道:“世子是游击战的高手,鲁辉湘与桂明深得世子精髓,他们一定能完全任务!”

    马宝犹豫着,思虑半晌道:“若是战事不那么紧了,北岸部队还是回到南岸来吧!”

    齐良默然,失望地吐出两字:“也好!”

    稍稍准备一下,齐良连脸都未洗一把,即在马宝与胡国柱的陪同下到了河边。到了河边,齐良才发现场面有多么的乱,到处是木板、树枝、竹子、兵器,还有马匹、粮草等等,若是有清军发起火攻就全完了。

    上了船,齐良产生疑惑,问胡国柱:“石柳河水并不很急,为何不采取舟桥方式渡河?”

    胡国柱迷惑:“舟桥方式?”他陪齐良一同前往,而马宝则留在岸上调度指挥。

    齐良困惑,难道这个时代之前还没有出现过舟桥方式?可后世电视剧里在三国时代就出现了啊!或只是马宝与胡国柱两人不知晓而已?

    “舟桥就是在河面上用船与木桥连接在一起架设浮桥!”齐良解释,“这样不是比用船来渡士兵快得多吗?”

    胡国柱恍然:“世子所说的是浮桥啊!我们曾试过,可由于有清军水军冲撞及火攻,一直未能建成!”此次为了保障齐良的安全,所有舟船都没有载援兵,全是水面作战部队,还特别增加了火箭。

    原来这舟桥渡河方式还是有的,倒是自己自以为是地想得太简单了。

    船驶到河心,又见清军来攻,在缺乏专业水军又缺乏远程攻击武器的情况下,双方使用最多的还是火箭,箭头上扎着布条沾着桐油的火箭飞来飞去就像在放烟花一样。一些船只开始着火,都无法救火,敢露头就被射成刺猬,等着大火蔓延全船后,士兵们唯一的选择只有跳河。

    齐良的大船被围在中央,与清军船只远远隔着,水面作战吴军占有优,齐良不需担忧,只是催促着加快向对岸驶去。

    岸上登陆滩头场面十分凄惨,尸首堆积如山,旌旗千穿百孔,齐良悲怆地扫视,吩咐:“挂起本王的旗号吧!”

    顿时,一杆大旗冉冉升起,高高飘扬!齐良的大船没有靠岸,部分小舟则冲上了岸,他们为岸上部队送上急需的补给,并把部分重伤员运回。

    “看!世子的旗帜!”有人发现了变化。

    马上有人叫道:“世子回来了哦!世子回来了哦!”接着这叫声传遍整个战场,吴军士气大振,清军茫然不知所措。

    一些箭只集中向齐良大船射来,齐良夷然不惧地走上船头,挥臂大声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本书首发。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阵心寒

    河风掠过,齐良临风而站,刚毅而威严,透着强大的气势。立刻欢呼其归来的叫声换成了政治口号,由身旁的卫兵开始,到整艘船,再传至整个战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呼声响彻云霄。

    船由北往向南行驶一段,既是做一个巡视也是为了调头,卫兵们担心齐良安全把他拥下了船头,齐良平抚激昂心情,向一旁问:“都办好了吗?”

    胡国柱道:“世子放心,东西都已送上,传达命令的将领也已上岸,世子可以放心回了!”

    齐良望向岸上,不敢接触那些信赖与渴望的目光,他深深愧疚,同时又十发奇怪,问:“为何岸上弟兄们能坚持到现在?”他不认为这只是单纯英勇的问题。

    胡国柱道:“其中应该有清军未尽全力的原因,还有一点原因则是多亏了世子留下的那十门火炮!”

    齐良惊问:“那些火炮也运过河了?”

    胡国柱可惜道:“只是今晚突围之时,那十门火炮就得抛弃了。”

    齐良道:“弃了就弃了吧,只要部队能成功突围就行!”在他的眼里,人的生命才是第一位的。

    亥时,在石柳河上游的另一渡口,吴军正大张旗鼓地开辟另一个登陆场,清军匆匆忙忙调兵前往阻击,可这个地方的吴军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只听见呐喊声,只看见利箭飞梭,就是不见上岸。恰在这时,下游北岸的吴军开始突围了。声东击西,趁着夜色突围,这就是齐良突施的突围计策。

    这次突围到底能有多少人活着出去?齐良不知道,但这次登陆战死了上万人却全都是为了他一个人,一连好几天他都深深埋在自责中。

    北岸有部队陆续回来,但一直没有桂明部的消息,齐良担心着,魏士安进来禀报:“世子!马将军请您去议事!”

    虽齐良是世子,但现在大多数的部队都是马宝部下,许多事都得经过他,所以议事也在他的营帐。

    帐营里只有马宝与胡国柱两人,两人见过礼后,马宝直截了当道:“世子!卑职与胡将军商议要回叙州城!”

    齐良蹙眉:“为何?”

    胡国柱道:“贵州清勒尔锦部动了,我们需有所防范!”

    齐良问:“这边如何处置?”指的是石柳河对岸的图海部。

    胡国柱道:“留一万军驻守,顺便接应回归的将士们。”

    齐良道:“我留在这里,你们回叙州城吧!”

    马宝马上道:“不可!世子万不能再涉险,这里生活艰苦,世子千金之躯应该跟我们回叙州城!”

    齐良大力挥手:“我没那么嫩贵,桂明还没有回来,我得等着他回来!”

    马宝道:“天朔府有二千军士在这里等他还不够吗?”他指的是桂明留下来的二千常规预备部队。

    齐良狐疑望一眼一脸峻相的马宝,胡国柱跟着劝道:“世子跟着我们回叙州城吧,不然卑职等怎能放心得下?”

    齐良仍在犹豫,胡国柱又道:“这里离叙州城不过百里之遥,桂兄弟若有消息,还不就是几个时辰的事?”

    齐良点头:“好吧!”

    下午,齐良随马宝与胡国柱率大军回叙州城,石柳河畔留下一万军驻守,其中包括天朔府的二千常规预备部队。为了方便上下联系,齐良留刘德祥于军中指挥。

    终于可以安闲歇息了,回到叙州城齐良舒服地想了一个懒觉,直到日上三杆时才爬起。一个多月的野外作战,吃的是野菜粗粮,睡的是山洞枯草,生活异常艰苦,最磨人的是每日提着脑袋过日子,精神高度紧张,但也特别锻练人,齐良心志从来没有如此清明,意志从来没有如此坚强。

    回来后,齐良也慢慢搞清楚了自己被困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他没有想到发生了那么多的事,听叙说后又是一番感叹,也更笃定的认为这整个事件完全就是清军设下的一个套圈。谁能有这么惊人的的韬略?谁能有这么宏大的计策?他认为只有周培公。

    周培公!齐良默默地念着这个此次害得他吃尽了苦头,且差点要了他性命的人的名字,还是忽视了这个历史人物啊!他走到雕花门口,正见魏士安走来,魏士安行礼道:“世子!”

    齐良回复神,问:“士安有何事?”

    魏士安恭敬道:“禀世子!兄弟们想让世子派人去找鲁指挥使与张参军他们!”刘德祥不在,现在由他负责齐良的安全。

    齐良摇头:“昆明卫流动作战怎可能找得着?倒是应该派人回昆明向刘长史与陈部长他们通知一声,免得他们挂念!”

    魏士安应声:“是!”

    齐良吩咐:“士安去安排吧!”

    可不到半个时辰,魏士安又回来了,他向齐良道:“世子!城防军不让出城,说是为了防奸细!”

    齐良道:“没有说是天朔府的人吗?”

    魏士安道:“说了,可他们说谁的人也不行。后来,此事闹到了马将军那!”

    “马宝将军怎么说?”齐良问。

    魏士安道:“马将军倒还客气,可他也不同意让我们的人出城,说是世子回归的消息早已分别传送衡州大元帅营及昆明周王府与天朔府了,不用再派人传了。”

    齐良蹙眉沉思,魏士安走近又小声道:“世子!属下发现有不对!”

    齐良侧首问:“有什么不对?”

    魏士安道:“世子没有发现我们周边的卫兵多了吗?”

    齐良惊问:“我们被软禁了?”他马上走到门口往外望,外面有卫兵站岗,平常认为很正常的事,这会却觉得一阵心寒。

    齐良仍不愿相信:“可能只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呢?”

    魏士安躬身:“是与不是,世子试试不就知道了吗?”

    本书首发。

    第二百三十四章 静静发呆

    齐良踱步至窗前凝眉深思,难怪那日马宝坚持要自己回叙州城了,现在回想起来其中有许多蹊跷之处,为何让自己与天朔府二千常规预备部队分开?为何旁边总是有一大群的卫兵?开始还以为是为自己的安全着想呢!自己还是缺乏敏锐性和警惕性啊!

    又来救自己,又要软禁自己!齐良想到已迟暮垂垂的吴三桂,还真是矛盾啊!马宝应该是奉了密令的,那么胡国柱呢?

    “世子!”望着陷入沉思中的齐良,魏士安小声唤一声,齐良临窗而站不知不觉已有一刻钟了。

    齐良转过身异常严峻道:“士安!不要去试,就当什么事都没有一样,像往常一样该怎样就怎样!”

    魏士安迷惑不解,齐良继续道:“也不要告诉齐侍卫长及其它侍卫们!”

    魏士安遵令:“是!”

    齐良眉头一扬,吩咐:“招呼弟兄们一声,我们出府逛街去!”

    外面传来娇脆的声音:“要上街吗?我也要去!”

    不用瞧齐良也知道是齐惜音来了,展颜笑道:“当然少不了你的份!”

    齐惜音明眸瞟一眼,甜甜一笑就呆在门外等待,连门也不进了。

    听说逛街侍卫们都兴高采烈,齐惜音如一朵盛开的牡丹在一堆男人中特别娇艳,所有侍卫们都色魂与授,但齐良此时没有心思欣赏齐惜音这平时他百看不厌越看越骚动的美,他留意着院子外的卫兵,应该有一支百人队吧!

    十人出府时没有人阻挡,到了街上也没有人跟踪监视,都令人怀疑魏士安所言真假了!但齐良知道魏士安所言绝对是真的。

    叙州城现在是一座军事城,到处都是士兵,戒备森严,安全不成问题,但少了寻常百姓也就少了许多乐趣。街上寥寥几家开门的商铺柜架上摆的东西也少得可怜,本是兴致勃勃的齐惜音走了几百米便兴趣索然了,而齐良则无一丝心思他一直在思索着被禁之事,就若一具行尸走肉在走着,齐惜音几次问他,他都答非所问,惹得齐惜音娇声哼哼,美眸直瞪。

    穿透南北通道到了北城门口,齐惜音扯着齐良的衣裳嚷嚷:“世子!我们出城去玩玩!”确实,看外面的花草比逛这寂寥的大街有意思多了。

    齐良迟疑着,魏士安踏前一步问:“世子!要出城吗?”他还是想试试,印证一下自己的猜测对不对。

    齐良望着戒备森严的城门口,那里没有一个人进也没有一个人出,突然间他感到特别讨厌也特别害怕这座门,这座门就像一扇自由的大门,限制了他的自由。

    齐良迈开大步直冲城门,魏士安又惊又喜,叫道:“世子!世子!”他紧紧跟上。

    “站住!”一名旗令站出喝止。

    齐良就像没有听见一样,还直愣往前冲,城门口士兵纷纷抽刀端枪,旗令再度喝道:“站住!闲杂人等禁止出入!”

    几名侍卫快步跑到齐良前面,魏士安抢在最前大喝一声:“大胆!世子在此,谁敢阻拦!”并出示身份腰牌。

    士兵们惊悸,纷纷跪下:“叩见世子!”

    魏士安威厉道:“世子要出城!”

    旗令不亢不卑道:“禀世子!马将军有令,现在是军事戒备期,任何人不得随便出入!”

    魏士安怒喝一声:“大胆!世子是任何人吗?”

    旗令低下头,但夷然不惧:“这是马将军的命令!”

    魏士安勃然大怒:“世子要听马将军的吗?”

    旗令道:“卑职也是为世子着想,城外强盗兵匪成群很不安全,请世子不要出城!”

    魏士安还待再说,齐良已清明过来,阻止道:“旗令说得有理,士安我们回吧!”可以看出,马宝对自己实施的是内松外紧的政策,在叙州城内随便怎么走都可以,但就是不准出城。

    十人悻悻而归,回到府里,齐良抱歉地对齐惜音道:“齐姐!对不起,不能带你出城外玩!”

    齐惜音勉励一笑,反问:“世子不是早知不能出城吗?”

    齐良讶然,齐惜音怜悯地望着齐良,突伸出玉手抱住齐良的头,柔声道:“不管发生什么事,惜音都陪着你!”

    齐良抱紧齐惜音,满眶泪珠莹莹,原来齐惜音什么都知道。

    虽无性命之忧,但齐良绝不想过这种软禁的生活,不说这次川南叙州府军事危机能否安然渡过,便是侥幸渡过了,吴三桂政权也迟早要垮台的,他不想给吴氏集团陪葬!现在他要细细考虑怎样逃出去的问题了。马宝几万军队,叙州城戒备森严,己方只有十人怎能逃得出去?唯一的希望只在胡国柱!

    接下来几天,齐良都老实地呆在居住的院子里哪里也没去,马宝与胡国柱有时过来坐,他也没有流露出丝毫情绪。只有齐良一个人呆时,他才愁眉苦脸,颓废沮丧,焦虑万分,有时还莫名地流泪,齐惜音知道这一切,看着转过脸又在自己面前强颜欢笑的齐良,她心都碎了。可她没有丝毫办法,只是更体贴更温柔地服侍齐良。

    风,柔柔的,太阳,暖暖的,万里晴空。院里花儿开得正盛,粉红色的花朵挨挨挤挤,开得不留一点儿逢隙,远看像一片云霞。齐良搬一张椅面对着大门静静地坐着发呆,齐惜音在门后偷偷瞧了几次就偷偷流了几次泪。

    院外魏士子安进来,平平常常地向齐良禀道:“世子!昆明送来十五门火炮!”虽不能管什么事,但齐良吩咐他不管具细军中发生什么事都一一禀报,这方面军中也没有对齐良一方隐瞒。

    十五门火炮应该是天朔府增援上来的,齐良失神地应一声:“知道了。”突又惊问:“什么啊?火炮?”倏地站起,喜道:“好!有办法了!”

    本书首发。

    第二百三十五章 北城门口

    魏士安惊疑望着齐良,实在感到莫名其妙。齐良正愁没有借口找胡国柱呢,现在有了!迈步出门,向魏士安招手:“去见胡将军!”

    里面齐惜音听见齐良欢声,快步奔出,也不知齐良因何而高兴,但只要齐良高兴她便高兴。

    魏士安招呼着左右剑兄弟等几个侍卫跟上,出院时,那些卫兵依然笔直站着,对齐良等人的离去不闻不问。

    胡国柱与齐良住同一座府里,这府第其实就是叙州府衙,但马宝没有住这里。通过一条幽长的过廊,转几个弯到了另一座庭院,胡国柱正在大厅里办公,见齐良突然到来十分意外,忙迎出道:“不知世子大驾观临,卑职有失远迎!”

    齐良漾着笑意:“胡将军多礼了!”

    “世子里面请!”胡国柱侧退一旁。

    齐良也不客气,迈步向前,边走边说:“听闻来了几门火炮!”

    胡国柱毫不隐瞒:“正是从昆明运来的火炮,有十五门,这还得多谢世子呢,那些火炮都是出自天朔府。”他对世子回到昆明就能生产出火炮钦佩得紧。

    齐良道:“都是为了抗击清贼,还分什么你我?”

    胡国柱陪着齐良坐下,下人们奉上香茗后,齐良轻轻茗一口,问:“那些火炮都试过没有?可有问题?”

    胡国柱摇头:“还未曾试过呢!”

    齐良提醒:“一定要试,只有试过后才知道能不能用,战时才不至于出问题。”

    胡国柱不以为然,应付着:“世子说的是!”

    齐良睃一眼,侃道:“胡将军有所不知,虽然火炮都是以球形弹丸装入炮口发射的,但天朔府的火炮与清廷的火炮有很大不同!”

    “欧!”胡国柱表示惊讶。

    齐良道:“胡将军不见清廷火炮炮管长,体积大,管壁厚吗?”

    胡国柱感兴趣问:“哪个火炮好呢?”

    齐良笑道:“各有所长,清廷的红夷大炮大则重,但射程远!天朔府火炮小则轻,威力小!”

    胡国柱不免失望:“就是不如清贼火炮了!”

    齐良道:“不能如此说,虽红夷火炮射程远,但体重则移动不便,而天朔府火炮虽射程近,但轻巧易于移动!”

    身经百战的胡国柱当然知道野战时移动的重要性,齐良接着道:“其实这都是敌我双方的战略目的不同而造成的,清廷因实力雄厚,目前占据优势,他们侧重攻城,所以需要射程远,威力大的火炮;而我军势弱,处于劣势,侧重于野战,所以需要轻便易于运输携带的火炮。”

    胡国柱点头,齐良瞅一眼听得入神的胡国柱,抿嘴一笑问:“胡将军可知怎样发射火炮?”

    胡国柱理所当然道:“不就是把弹丸放入炮管,然后点火就行了吗?”

    齐良笑而摇头:“胡将军!发射火炮是很讲究技术的,要调节射角、射程和精度,不然是击不中目标的,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啊!”

    胡国柱听说过,但没有具体操作过,有意思地问:“看世子很在行的样子,可是知道怎么操作?”

    齐良在昆明时特别研究过火炮,从容道:“调射角,只需动炮身重心两侧的圆柱型炮耳;调节射程只需控制火药用量;调准精度,就必须计算了,火炮上都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可计算出弹道,击中目标。”

    胡国柱很惊讶齐良如此在行,其中齐良说了一些后世的专业术语,他根本听不懂,比如抛物线。

    齐良轻轻叹道:“发炮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不按规则操作,或是火炮技术不成熟,弹药质量不过关,都有可能酿成事故。几百年前,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位国王就因为点炮时发生爆炸死于非命!”齐良所指的是公元1460年的苏格兰国王约翰二世。

    胡国柱无暇探究世子为何知道遥远西方的事,只是惊于火炮的危险程度,惊悸问:“这么说火炮很危险了?”

    齐良郑重点头:“所以火炮在使用之前要试射嘛!”

    胡国柱频频点头,齐良建议:“那十五门火炮从昆明运来,一路颠簸折腾,也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没有,胡将军应该把它们全都拉到城外去试试!”

    胡国柱果断道:“明日就拉到城外试炮!”齐良很随意接口:“我陪胡将军去!”

    胡国柱躬身:“多谢世子!”齐良暗喜。

    回来后,齐良对所有侍卫吩咐:“大家做好准备,明日我们离开叙州城!”

    齐惜音听了,兴奋道:“我这就去收拾东西!”

    齐良笑骂:“明日还早着呢!你急什么?”接着郑重提醒:“大家什么都不要收拾,只带上兵器就行了,一切保持原样,为免引起它人怀疑!”现在所侍卫都早已知大家被软禁了。

    第二日上午,胡国柱带着千余人拖着十五门火炮准备出城,齐良与他并骑走在一起,后面跟着齐惜音、魏士安等人,他们除了一身装备什么也没有带。

    同样还是北门,同样还是那名年轻的旗令大胆上前询问:“世子!将军!敢问您们这是准备去哪?”

    胡国柱喝问:“本将军要去哪是你小小旗令可以问的吗?”

    齐良从不轻视普通人,这与他出身普通有关,温和道:“我们要出城试炮,还请旗令打开城门让个道!”

    旗令沉稳问:“可有大将军令?”

    胡国柱暴呵:“大胆!本将军出城要什么大将军令?”他本身就是大将军,而且这叙州城还是他的驻地呢,他才是主人。

    旗令刚而不卑道:“没大将军令,谁也不准出城!”

    胡国柱大怒,大手一挥:“出城!”亲卫队长杨林带人飞快扑上,把旗令等城防军逼到了城墙角。

    齐良倒是很欣赏那名旗令,不亢不卑,忠于职守。

    大军出城后,旗令长长舒出一口气,命令:“速去通知大将军!”

    本书首发。

    第二百三十六章 没人追赶

    出城四里,大队人马在一块宽阔的草地停下,胡国柱吆喝着士兵们把十五门火炮一字排开,一切就绪后准备试炮,可这时不见了齐良的身影。他左右瞧瞧问:“世子呢?”

    亲卫队长杨林不能确定地回答:“世子在北边吧!”

    胡国柱一直与齐良并骑在一起,大队停下之时,胡国柱忙于指挥布置,齐良则悄然后退了。“把世子找来!”他吩咐。

    片刻回报,谁也没有看见世子身影,胡国柱这时才发现世子的侍卫齐惜音、魏士安等也不见了。“有谁看见了世子?”他大声喝问。

    许多人都摇头,一名士兵挤出来怯懦地回答:“禀将军!小的看见世子往北方向走了。”

    胡国柱问:“什么时候的事?”

    士兵道:“就大队刚停下之时。”

    “有多少人?”

    “还有世子的侍卫们。”

    杨林疑惑,世子为何不辞而别呢?抬头道:“将军!可要去追回?”

    胡国柱望着北方,蹙眉沉思,喃喃:“让他走吧!这样或许还好些!我也只能帮到这份上了。”原来他也早察觉到了叙州城内的异常,也知道世子要他出城试炮是为借机出逃。

    他振振精神,大声道:“世子有要事去办,我们不要去管他,我们试炮!”

    背后传来隆隆炮声,连续十五响。魏士安策马赶上齐良:“世子!后面试炮了。”

    齐良勒马停下,回望南方,还可见朗朗晴空飘散的烟雾,齐惜音则焦虑道:“世子!我们还是赶快走吧,他们发现我们不见了马上就会追来。”他们十骑悄然离开,而后为免被追赶一直快马加鞭。

    齐良摇头:“齐姐不用担心,胡将军不会追来。”

    齐惜音不解问:“为何?”

    齐良道:“因为胡将军试炮了!”接着还现出感激神情:“刚那十五声炮响是为我们奏响的送行礼曲!”大呼一声:“我们走!”他不担心胡国柱,但还担心着马宝,若是马宝来追,也仅是半盏之事。

    叙州城一座宽大的宅院内,守城旗令半跪在地上,急切道:“禀将军!世子出城了!”

    马宝惊闻而起:“什么啊?”跨步上前,抓住旗令责问:“为何不拦住他?”对齐良语多有不敬。

    旗令怛然道:“是、是胡将军陪着世子一起出城的,小的们挡不了。”旗令仍马宝亲信,还是其一名远房亲戚。

    马宝愕然:“到底怎么一回事?”

    旗令道:“胡将军率一千士兵拖着十五门火炮说是出去试炮,世子便也陪着一起出去了。”

    如此便怪不了下面的人,马宝松开旗令缓缓转回,旗令突改变称呼:“叔爷!可要派人追回?”

    马宝心事重重坐下,望向年轻旗令的目光柔和许多,旗令小心翼翼提醒:“若是现在去追,还来得及。”

    马宝眼神一亮:“子军认为世子会去哪个方向?”

    旗令名叫马子军,马子军恭敬道:“子军认为世子会向北方去。”

    马宝注视着马子军:“为何?”

    马子军回答:“世子一定会去石柳河与自己的部队会合。”

    马宝不以为然:“子军怎敢如此肯定?”

    马子军挺胸,露出敬仰的目光:“因为世子是一个重义之人,他一定会去救回桂明部。”

    马宝赞赏地点点头,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自己这孙侄后辈是个可造之材。

    马子军再次问:“叔爷要去追吗?子军保证一定赶在世子之前赶到石柳河军营。”

    马宝沉默不语,马子军催道:“叔爷!再不追就来不及了。”

    马宝瞟一眼,叹道:“算了,让他去吧!”若是真要留下世子,他又岂能算不到世子会利用胡国柱呢?一段时间以来,胡国柱一直在与马宝说世子,面对当前吴军颓势,马宝也一直在思考未来。

    匆匆赶到石柳河畔,齐惜音问:“世子!我们去( 重生成了吴应熊 http://www.xlawen.org/kan/1448/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