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6 部分阅读
一面是对对南明的恐惧,另一面是对满清与顶头上司的不满,两相叠加之下,于是乎战争史上最奇葩的一幕发生了。先是遇袭部的几名士卒反了,跟着相邻的几支军队迅速响应,而后整个前面还在冲锋的汉军、绿营倒卷而去。上万大军迅速将后方督战的两千两白旗骑兵卷了进去,而后整个关隘开始沸腾起来。
紧跟着又一出闹剧上演了,张姓大旗刚刚树立起来没多久,便被一名白袍将领领着八十号家丁冲上来砍翻。白袍将没等喘口气,另一伙精锐家丁簇拥着猛张飞杀了过来。于是乎城头变幻大王旗,多则一刻,少则三五分钟。与此同时,无数单骑插着旗号,嚷嚷着投降飞奔过来。指着墙头的旗号说自家将军早就心慕孙督多时,只待孙督一到立马反正云云。
当然,这其中发生了不少尴尬的事儿。有夸功的指着身后的城头,说自家刘将军如何如何出力多,宰杀了多少鞑子。转头一瞧脸色立马就黑了,只见片刻的功夫旗号已经换成了宋。这时候,旁边早就憋闷半晌的一个家伙催马上来,大声嚷嚷‘我家宋将军如何如何’……
更有甚者干脆提着从前主将的脑袋来邀功。一拨拨的人,眼花缭乱,目接不暇。广武军上下过了新鲜劲头,一个个开始心里头恹恹的。这他**叫什么事儿?一发校准弹打赢了一场攻坚战。恐怕这会儿大多数广武军士兵的心思,都跟正准备提马上枪骤然发现胯下女子突然来了月事一样。可能比那更让人扫兴!
不费吹灰之力拿下盐场关,这让发誓要与武毅军一较短长的广武军很憋闷。甚至负责通讯的下级军官都不知道该如何向南京发这封战报。
满面风霜的督师孙传庭显得很淡然,只是在招待纳降使者之余头不抬眼不睁地说了一嘴:“午时遇敌,激战两个时辰有余。当面毙敌三千,余者尽降。溃逃者寥寥……”
他孙传庭需要这场胜利,武毅军上下需要这场胜利,东线胶着的战局同样需要这场胜利来刺激。尽管战报语焉不详,但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大胜。设在南京的电报局第一时间将战报翻译出来,而后飞报入宫。就在战报入宫,大胖子造粪机器尚且不得知的情况下,稍早一些时候南京四下已经将战报的内容传得人尽皆知。
但凡是京城都透着一股子邪性,宫里宫外,朝堂上有什么大事小情,总会在第一时间传得人尽皆知。也可能跟这年头娱乐匮乏有关,胭脂气太浓的秦淮河普通百姓逛不起,澳洲人新造的电影院老百姓更不能总去。所以照理来说这年头的老百姓比后世的人还要八卦一些。以至于有识之士迅速完善了简略的战报,翌日间茶馆酒肆里便有说书的来讲十二回的孙督师大战多尔衮。
而孙传庭与马士英南渡第一名臣之争早就愈演愈烈。刻下遥遥以孙督为首的在野党们心里头十分舒畅,就等着瞧瞧马首辅吃瘪的神情。可让他们意外的是马士英对此根本就不在意,老马第一时间为孙传庭请功,有个不开眼的手下还说要派人验证云云,跟着便被老马一个狠辣的眼神给吓得退了回去。再之后只是给东线的武毅军去了一封措辞并不强烈的电文,言西线连战连捷,东线当不输其后。
暂且不说东线各军,且说刚刚出四川的孙传庭的广武军。督师为广武军上下请功,这在投降过来的家伙来看很正常。当然,按照以往的明军习气来看,这根本就不算什么。敌人自乱阵脚,广武军摘桃子。总比杀良冒功之类的要强多了。
让人意外的是广武军上下根本就不领情!
头天晚上还好好的,第二天清早那些居留在广武军营地内的使者吓了个半死。大清早的,打开帐篷一瞧,但见无数的广武军士兵在官佐的带领下,标杆一般钉在孙传庭的帅帐之前。这他娘的是要兵变啊!
更让人吃惊的一幕来了,十几名中下级军官选出一个代表,大声表达了对督师孙传庭的不满。那意思是,广武军苦练数年,十年磨一剑,已成国之利器。当奔赴最危险的战场,消灭最强大的敌人。广武军不屑于受这种嗟来之食,他们有能力亲手摘下多尔衮的脑袋……
有稍稍要点脸皮的使者当时就觉着脸面烧得慌。合着在这些南蛮子兵眼里自己个连个屁都不是!好家伙,这得狂成什么样,白来的军功都不要!
请愿的军官戳在帅帐门口足足小半个时辰,孙传庭这才慢悠悠阴着脸走了出来。站定一手带出来的军队面前,孙传庭不怒自威地道:“既然知廉耻,不是嗟来之食,那便当奋勇向前。休待日后沦为笑柄!传令,拔帐,兵发汉中!”
571 朱由菘的用处(上)
公元1649年11月19日,汉中城外西门之外不出两里,先是一道铁丝网组成的封锁线,百米之后连着三道步兵战壕对着铁丝网预留的缺口,出发阵地上满满的挤着手持m1644,枪口闪烁着刺刀寒芒的广武军士兵初冬的季节里,那土黄|色的军装与光秃秃的大地连成一体,站在城墙上远远望过去根本就看不清战壕里到底拥挤着多少打算雪耻的广武军
士兵们一个个沉默着,军官们略有些不安地四下观望着,等待进攻的信号时而打开怀表看看时间,时而扶扶因为紧张而有些潮湿的军帽,间或偶尔的目光对视,两人总会重重地点头出发阵地的侧方,十二门主攻的120mm拿破仑与二十余门口径不一的迫击炮所组成炮兵阵地上,指示旗已经高高聚齐,炮手们只需要一松手或者猛地拉绳,就会将一枚枚的炮弹喷吐出去,砸向旌旗杂乱的汉中城战前的肃穆气氛压抑在每个人的心头,只待着进攻发起,张嘴声嘶力竭的嘶吼,将之全部发泄出去
侧后方的指挥部里,孙传庭正顺着梯子从高台爬下来两名军士生怕主帅发生意外,过来小心地搀扶,却被孙传庭挥退副官双手捧着接过孙传庭丢过来的望远镜,傲然却又小意地说:“大帅,我部此番出兵第一场胜仗已经注定了侦察部队传来消息,周边没有发现满清骑兵部队多尔衮不过如此,困守汉中,我部只要弹药充足堆也堆死这些八旗大屁股了!”
孙传庭没搭腔脸色如常地朝着指挥部走,在他看来汉中本就是囊中之物到嘴的熟鸭子,他可不想让其飞掉从莫名其妙的被澳洲人搭救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年七年的时间,足以让孙传庭对澳洲的作战方式有了一个比较深的了解对付满清这种尚且处于冷兵器阶段的强盗,只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小心推进保证补给线安全,就不存在失败的可能
巨大的武器代差优势,让广武军即便面对十倍的满清骑兵,在正面作战的情况下,依托着防御工事打赢是十拿九稳的事儿从盐场关到汉中并不远,孙传庭的广武军之所以走了这么多天,完全是为了后方补给线的安全当然,这些天孙传庭也狠狠的恶心了一把满清
对于那些投诚的汉军与绿营孙传庭允诺,每伙斩获一级八旗人头,全伙免罪,过往不究每多一级斩首则赏银三十两全军半数以上伙免责,主将免罪当然,想要继续当兵吃粮是不可能了不过孙传庭也没说死,只说有表现优异者,士选为新军,军官推荐入黄埔军校即便是这样,也让投诚的家伙们喜出望外要是依着武毅军的规矩他们这些家伙不死也得脱层皮这么看来,孙传庭果然与马士英不睦
而最让这些家伙高兴的是孙传庭居然没有逼着他们去攻打牢不可破的汉中,而是让他们自行拟定进攻计划得了这条命令,这些投诚的家伙一哄而散或者瞄准了某处富庶八旗兵驻防薄弱的县城,或者伙同三五好友几支军队合二为一朝着一处大城急吼吼的杀过去满清是靠不住了,南明重新鼎定天下已成定居继续当兵吃粮?据说不论是武毅军还是新军都没有喝兵血的规矩,更不能纵兵抢掠与其如此,莫不如趁着机会大捞一笔日后置办上个庄子也是一桩美事儿
所以当广武军抵达汉中城下的时候,整个陕甘已经四处烽火不断盐场关的倒戈,便如同炸窝的马蜂一般叛逃的汉军与绿营倒戈相向,将整个陕甘都席卷了进去处在西安的清军本来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先去救援多尔衮,汉中可是陕甘门户,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知道现在好了,面对雪片一般飞来的告急文书,西安的清军哪儿还有精力去救援多尔衮?
正所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个人顾个人吧!
“大帅,澳洲人发来消息,说是满清已经成规模的造了一批火枪,威力巨大,不得不防卑职以为……”
没等副官说完,孙传庭摆了摆手:“抬枪?那东西会在京畿遇到,会在山东遇到,会在西安遇到,但肯定不会在汉中遇到”理由不用多说,全天下人都知道八旗内部已然分裂豪格绝对会阻止将新式抬枪装配给多尔衮
孙传庭的话一说完,周遭立刻传来军官们会意的哄笑声笑声过后,一名参谋装作委屈样说道:“前几日首辅大人的嘉奖文书里,反复强调我广武军的西线当以稳守为主今日攻克汉中,想必首辅大人的脸色一定很黑”亲爹养的武毅军还在原地打转,甚至只有半数过了淮河,而后娘养的广武军已经要取下汉中了,相信这一结果一定会让某些家伙脸色难看
又是一阵笑声看了看腕表,孙传庭冲着副官点点头后者立刻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小跑着传达命令:“攻击……开始!”
只是片刻之后,连绵的轰鸣声中,整个炮兵阵地已经被硝烟所笼罩而远处的汉中城,时不时的会在城头升起一团烟柱,某面倒霉的旗号被冲击波撕碎,如同败絮一般从空中飘荡着坠落
于此同时,澳洲海军第三舰队第一分舰队遇到了麻烦远处仁川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小渔村,三艘混合动力战舰硕大的身影已经引得岸上的朝鲜人发生了崩利远镜里,朝鲜人如同蚂蚁搬家一般,用脑袋顶着包裹,汇聚成小溪沿着道路朝着内陆奔逃逃亡的人中,间或能从服饰看出来这家伙曾经是一名士兵确切的说,一个小时前他们还是士兵,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守卫仁川,防备倭寇很显然,澳洲战舰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畴所以他们认为这已经不属于他们的职责范围,然后混在老百姓里逃了
陆军少蓄立仁吹了个口哨,戏谑地道:“看起来三百年前的棒子跟三百年后的棒子没什么区别,永远都是咋呼得热闹,就是不动手恭喜第一分舰队,你们占领了仁川”
海军上尉吴世超皱了皱眉:“这似乎超出我们的任务目标了……”不管怎么说,胜利总是让人心情愉悦,于是他又高兴起来,舒展了眉头:“不过……谢谢我相信我们已经给了朝鲜一个巨大的威慑”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乐观,外交部派驻的联络官唐纬苦着脸问:“问题是任务该怎么办?我们总不能上岸抓个还没逃走的朝鲜官员递交国书吧?”
572 朱由菘的用处(下)
迷航一六四二572朱由菘的用处(下)┏_s
唐纬遇到了大麻烦身为外交部重点培养的外交官,唐纬曾经负责过南洋诸国打开国门的谈判,两个月前还承邓澳洲与日本幕府的新一轮军事合作谈判依靠着优秀的外交官素养以及身后澳洲的船坚炮利,唐纬每一次都会所向披靡这么些年下来,不论是外交辞令还是条约中不引人注目的小漏洞,这家伙已经玩儿的炉火纯青
但现一个棘手的问题摆了他的面前……他此番从江户会同第三舰队先到北海道海军基地,休整几日便直扑距离汉城最近的港口仁川,图的就是尽快逼迫朝鲜隔断与满清的一切联系当然,顺带着打开国门,为澳洲商品开辟一块新的市场也是好的可要命的是,唐纬站第三舰队第一分舰队的旗舰上足足等了一个钟头了,望远镜里岸上的朝鲜姓已经逃得没了影,港口那处小码头孤零零地停靠着几艘疑似朝鲜军舰的木头船,除此之外便什么都没了
没有紧张兮兮的朝鲜海军,没有打着白旗的谈判使者,总之什么都没有!而参谋长联席会议授权给联合指挥部的公文里明确指出了自己要用最短的时间搞定朝鲜人联合指挥部最高指挥官傅白尘将军更干脆,直接给了三天的期限如果三天之内没有让朝鲜人妥协,那么最近脾气暴涨的傅白尘很可能提兵直接从仁川登陆进而进逼汉城
当然,这可以理解毕竟国会原本就不同意这次行动,如果不是傅白尘打了包票,南明的北伐根本就不关澳洲什么事儿所以现傅白尘将军身上的压力很大而根据小道消息的说法,说是傅白尘将军的直系长辈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所以傅白尘本人对棒子们十分的厌恶厌恶到什么程?估摸着只要不妨碍计划,傅白尘不介意顺手把朝鲜给灭了……
朝鲜人的死活唐纬毫不关心,他意的是国会对其工作的评价他唐纬作为一颗政治新星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给不知情的家伙留下个无能的印象所以他很烦躁,烦躁的情绪半个小时后变成了暴躁因为澳洲派驻广武军的随军观察员发来电报孙传庭只用了六个小时就夺取了汉中多尔衮略做抵抗便带着骑兵跑了,留个孙传庭一座四处冒火星的汉中
这是好事,占领汉中等于彻底割裂了吴三桂势力与满清的联系被明朝认为是古今第一汉奸的吴三桂已经是瓮中之鳖,除了垂死挣扎之外似乎没别的选择了而西线进攻顺利,势必会牵扯满清更多的兵力,这会让东线进攻更加容易……前提是徐世程与国姓爷能尽快整合好全国各地不同体系的杂牌军目前看来问题不大,起码从近日大使馆发布的消息来看,徐世程与朱成功这俩人成功地砍掉了多颗脑袋,恐怕那些杂牌军宁愿跟满清死磕也不愿意再落这二位手下吃苦受罪了
但这样一来,更多的压力担了唐纬身上所以他只是迟疑了一下,便同意了杨立仁的建议,登陆仁川
三艘战舰放下舢板,身穿花白色冬季作战服的陆军士兵顺着格攀下战舰,乘坐着小舢板朝着仁川进发船上的双联座火炮毫无意义的指着登陆超预防着看起来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敌人整个登陆行动一帆风顺,只用了两个小时,整整一个营的陆军完全占领了仁川再之后侦察部队开始展开朝着可能出现敌人的方向前进
好消息终于来了,就唐纬犹豫着要不要直扑汉城跟朝鲜王朝来个城下之盟之类的时候,一支侦察分队通过无线电报告,汉城方向发现疑似使者的目标而当侦察分队将那个哭丧脸的倒霉蛋押送到海滩的时候,距离第一分舰队出现仁川港外已经整整过了八个小时
曾经棒子国旅游过的吴世超狠狠地鄙视了一下朝鲜人的工作效率,要知道计程车从仁川到汉城顶多需要一个小时,而乘坐地铁也许都用不了一刻钟这些朝鲜人居然用了整整八个小时!这种效率难怪被野猪皮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
事实上没有吴世超说的那么夸张,这年头仁川到汉城快马也得一个多时辰,再加上朝鲜国王要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以及眼前哭丧脸的倒霉蛋故意拖延八个小时出现他们面前已经不错了
573 不做雷锋
ps:
重感冒,还好不是禽流感
看着朝鲜使者哆哆嗦嗦地努力挺直身子,神色间感性的惶恐与理性的慷慨赴难交替浮现,唐纬愣了愣,然后说出一句让在场几位高级军官十分错愕的话:“想要大明诏书?好呀,且等着,我去给你写一个……”
先是错愕,继而似曾相识以及内心的恶趣味接踵而来以至于杨吴二人看向唐纬的眼神里满是戏谑如果头发留长点,刮掉胡子,再换上飞鱼龙服,这一刻的唐纬简直就是厂公附体而哭笑不得的唐纬恍惚间四下环顾,找寻着随后可能来的刺客
阳光沙滩连绵的兵营,高塔上安置的新式加特林边缘发火弹机枪在两名士兵的操纵下缓缓转动着枪口,不要说刺客了,只要澳洲人愿意,就是一支老鼠都钻不进来唐纬摇了摇头,收回胡乱的思绪,摆手让秘书真去给朝鲜人写了一封大明的诏书
虽然花费的时间久了一些,仁川与南京的联络,通过已经前进设置在淮河流域的中转站,时断时续地往来不断足足用了两个小时,一封文采飞扬却毫无意义,只是最后几句要求番邦朝鲜当应允澳洲人之需求,共同御敌云云
根据明澳之间的外事协定,必要的时候澳洲可以与明朝鸿胪寺协商,代为拟写与周边国之条款这等于是澳洲人差一点就掌控了明朝的外交权照理来说有见识的明朝人应该可以看出个中弊端,大骂澳洲人狼子野心可问题是,这年头的明朝人根本就没这个意识!更有甚者,变相把外交权移交给澳洲人,鸿胪寺上下乃至于大胖子朱由菘都觉着这是一件好事
番邦觐见,万国来朝大家伙都喜欢问题是这玩意虽然很涨面子,却很丢里子一个蕞尔小邦上供南洋象牙,鸿胪寺就得拿出其价值的十倍以上厚增该邦倘若是富员期也就罢了,而今的大明还要靠借贷澳洲过日哪儿还有什么心思搞大亏里子的万国来朝?
再者说了,现在可是北伐的关键时期,以马士英为首的明朝政府迫切消澳洲人重复五年前的举动,出兵向北,干脆就把鞑虏灭了如此之期,甭说是这点小要求就算澳洲人要揍一顿朱由菘,马士英都不介意
闲言少叙,当秘交给朝鲜使者的时候,对方整个人都斯巴达了这算怎么回事?说写就真写了一个,合着大明朝是你们家开的?矫诏!朝鲜人一口咬死了这东西是假的谈判又陷入了僵持状态精痞竭的唐纬,有那么一会儿甚至开始支持两名军官的提议,准备用大炮撬开朝鲜国门了
正这个光景某个被唐纬等人早就忘到爪哇岛的家伙,穿着一身绿袍子,干笑一声,表示其有办法解决难题来者本是工部主事律香川,当初见识了澳洲人的种种奇淫技巧,律香川便一门心思督促自己的手下,开始复制澳洲人的火器
律香川是个聪明人,智商甚至高于某些穿越众但巨大的知识断层让他的工作很不顺利隔三差五不是炸房子就是烧树,让顶头上司烦透了而后找了个错,干脆把这家伙打发到了鸿胪寺做吏员
于是乎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当律香川这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出现的时候,桀骜的朝鲜使者在确认其的确是大明官员之后,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仰慕盼望,到最后这厮老泪纵横,用半生不熟的凤阳腔询问王师何日北上,小国寡民当倾力以注
某些人或许以为朝鲜人这是在吹牛皮,可事实上朝鲜人早就打算这么干了!
1627年与1636年后金两次攻朝鲜,朝鲜王朝损失惨重不说,自诩小中华的朝鲜人更看不上后金的野蛮作风年的战争,朝鲜人干脆称呼为丙子虏乱也就是在这一时间,当今朝鲜王与其兄长被关押到了沈阳,作为质子
到了1644年,尚且未发生大胜关之战,满清觉着是时候了,于是将昭显世子放了回去多尔衮为了显示自身的权威,居然让朝鲜王出城迎接自己的儿子于是可怜的昭显世子没几天便暴毙了到了1645年,满清受挫,而朝鲜老国王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于是将李
放了回去
其人在后金做了十年人质,心里头早就恨透了满清年其父过世,李
即位为王其时因为澳洲人的蝴蝶效应,满清不但没放松,反而变本加厉地开始盘剥朝鲜当时的李朝上下皆视清朝为犬羊夷狄,私下称清帝为“胡皇”,称清使为“虏使”除对清朝的公文贺表之外,一切内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庙文庙祭享祝文,仍用崇祯年号朱由菘登基,朝鲜又改年号为弘光
从李
继任伊始,朝鲜人便密谋着联系一切力量反抗满清暴政因为澳洲人的出现,南明不但没灭亡,反倒比从前的大明更为强大这也愈发坚定了朝鲜人的信心他们今年秘密派了一波使者,从朝鲜偷偷到日本,走琉球而后北上南京如果第一分舰队一周后再来拜访,估计能收到后方传来碰到朝鲜秘使的消息
很明显,唐纬等人将之忘记的律香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朝鲜使者很信服地回去报信了,这次回来的更快一些凌晨之前朝鲜与澳洲就敲定了一些很明确的协议,比如对付满清至于经济之类的,后期可以慢慢谈
先遣营除了留下必要的守卫,超过两个连的陆军士兵开始整装,他们要趁着消息还没传到发起突然袭击,歼灭总数过千人的这部正红旗可没等他们出发呢,杨立仁就得到了最新消息该部清军入暮十分开始整装,侦骑四处,驱赶朝鲜军,继而消失在夜幕中
满清八旗不是傻子,虽然大部分朝鲜人痛恨他们,可总会有些败类收了好处会向着他们澳洲人的船队出现在仁川,正红旗将领在连续收到十几个间谍众口一词的情报好,很光棍地玩儿了个金蝉脱壳
愤怒的杨立仁直发电报给联合参谋部,询问是否准许追击十分钟后,陆军中将傅白尘回电:“严禁追击,我澳洲陆军不是来做雷锋的”
574 郁闷的朝鲜人
朝鲜的问题解决了,当然,这只是对澳洲人来说事实上后续的问题一点都不少根据唐纬与朝鲜签订的条约,澳洲租用仁川一部分为军事基地,并协助朝鲜王朝清除汉城附近的满清残敌至于汉城区域范围之外的,对不起,澳洲军方兵力有限,这事儿只能靠你们朝鲜人自己解决了
什么?的自己武力过于弱锌来来来,我们来商谈一下武器销售合作的可能有了澳洲的先进武器,哪怕是一群训练有素的猴子都可以击败野猪皮
一场由一个排职业士兵所演示的火力展示之后,朝鲜君臣很兴奋尤其是当手下大臣将靶子拖过来,李
亲眼瞧见双层铠甲被m1644穿透,而后子弹把包裹着的草席搅了个稀巴烂的时候,在沈阳当了十年质子的朝鲜国王整个人彻底疯狂了如果不是大臣们拦着,这家伙一定会花光国库里的最后一个铜板,组建一支澳式军队,一直打到沈阳,将满清曾经给予自己的屈辱全盘加倍奉还
虽然对于李
在最后时刻濒理智,没有花光最后一个铜板很是遗憾,而且满清这些年对于朝鲜的搜刮实在是太过分了,以至于朝鲜人东拼西凑购买的武器总量甚至还不如对面岛上日本人一个月的消耗,但唐纬已经很满意了甭管怎么说,他这也算出色完成了任务
武器销售条款的达成除了给澳洲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更多的则给朝鲜人带来了信心历史上,李
做了朝鲜国王,曾经密谋着组建骑兵大军,而后联络日本台湾郑家等等一切反清力量,打算为大明复仇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奉行闭关锁国的日本幕府懒得搭理朝鲜,台湾郑家乃至后来的三藩全都认为朝鲜人不靠谱,而最要命的是朝鲜人的确不靠谱他们打算组建一支两万人左右的步兵以及一千人的骑兵,计划执行了三十年,直到最后台湾被满清给灭了朝鲜人也没完成该计划
现在不一样了,犀利的澳洲火器,比什么昂贵的骑兵以及不靠谱的肉搏步兵靠谱多了咬咬牙,狠狠心,组建一支两千人的新式军队,就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待形势缓和,兵锋直取盛京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让朝鲜君臣兴奋的可不止是看起来十分美好的澳洲武器,更直接的影响则来自于时断时续的电报――朝鲜重新与宗主大明联系上了!
听闻澳洲人有奇技,可万里传书,与南京朝廷,甚至是皇帝朱由菘本人直接联系,朝鲜君臣一个个激动得跟抖筛糠一般第一份半信半疑的电文过去,一个时辰过去,大明首辅马士英宽慰的电文就来了瞧着澳洲陆军的通讯兵将鬼画符变成缺胳膊少腿的文字,然后那个叫律香川的天官再将之重新誊写成胼四骈六的诏书,朝鲜人傻眼了
当然朝鲜人也在怀疑,这东西是不是叫律香川的家伙临时发挥所以某些比较有心眼的官员合计一番,在第二封电文里加了一些骗子不可能知道的问题比如万历某年,朝鲜朝贡贡品中,某样东西如何如何再比如曾在天启年间去过大明,拜访过某位大臣的朝鲜名士,询问该大臣现状云云
于是乎电文就这么一封封的往来不绝当然,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朝鲜人的好奇心电报系统给朝鲜人带来的冲击力,远远超过马总山寨oicq给中国网民带来的冲击当然,我们也得理解马士英政府的心态此时正值北伐之际,事先被确定为稳守的西线愣是被孙传庭给打得精彩纷呈;而此前被视为重中之重的东线,刻下也未曾传来捷报,再加上有心人推波助澜,说马士英打压广武军云云,这一段时间老马颇有些焦头烂额重新联络上朝鲜?这可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尽管这中间大明没怎么出力,尽管即便收复了朝鲜这个属邦对于战局乃至大势都几无影响,但这绝对是转移公众注意力的绝好方法
尽管马士英对于澳洲人的那些说法,什么政府公信力,舆论引导之类的不甚了了,但这并不妨碍马士英无师自通因为老马可是极其出色的政客
所以朝鲜属国的光复不是一件小事,是一件值得大的大事!虽然朝鲜那帮土包子有些唧唧歪歪,甚至墨迹到让人讨厌,但只要能转移公众注意力就好
于是乎隔着千多公里,明朝与朝鲜聊得热火朝天便仿佛血气方刚的和尚碰到孀居一年的少妇,西门庆遇到潘金莲,凌晨一点开微信摇一摇发现一百米内某异性也在摇一摇……总而言之,简直就是干柴烈火,一触即然
这种热络持续了三天,当第三舰队将傅白尘将军以及所属陆军运抵仁川后,肿着手指头的通讯官直接将一张在朝鲜人看起来是天文数字的通讯费清单砸了过去,然后这种热络迅速被扑灭在核算了购买维护成本之后,朝鲜人迅速变得惜字如金三天工夫聊出去一个连的武器装备,再这么聊下去朝鲜就得破产!
让朝鲜人烦心的还不止这些,澳洲人承诺保护其首都圈,明朝承诺要赏赐这个忠心耿耿的小弟,这些都太远了刻下,那支曾经驻扎在汉城附近的满清正红旗军队,正化身为强盗,四处杀人放火,一路悠哉悠哉地朝着朝鲜边境运动
各地报急的文书蜂拥而至,逼得李
一咬牙派出了精锐的禁卫军前去讨伐悲催的是,六百骑只追击了两天,便被对方来了个回马枪,只逃回来不足二百号最后朝鲜人甚至想要重新商谈一下条约,霞将保护范围从首都圈变成全境,结果自然是无疾而终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千多人的正红旗在境内肆虐,自己则毫无作为
澳洲人可不是冤大头,现阶段又穷又没资源,且碍于其民族天性使得澳洲放弃从朝鲜移民,至于北部的放射性矿产八百十年估计用不上,实在想不出澳洲凭什么要对朝鲜尽心尽力对于澳洲来说,朝鲜仁川只是一个合格的跳板,这使得澳洲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威胁辽东与京畿
575 拓三土三千里
7拓土三千里
当推移到1649年1月的时候,从上海乘船出发的近两万白杆兵抵达了仁川。这些天生的山地步兵将会在仁川接受短暂的澳式军事训练,配发澳洲武器,然后以朝鲜北部为依托,朝着辽西做出威逼姿态。这会让联合参谋部的计划变得更灵活,目前主流的登陆策略已经从金州湾变成了塘沽口。
很显然,领军作战的傅白尘中将试图将澳洲陆军的角色从看客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主角。澳洲国会对此很忧心,保守派占据绝大多数的国会认为,傅白尘中将的极端民族主义思维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对战局的把握能力,损害到了澳洲利益。为大明盟友提供一定的支援,这一点谁都不会反对。但为了大明而让澳洲倾家荡产,凭?澳洲为南明做的已经足够多了,南明政府不可能永远像个孩子一样需要澳洲的看护才能存在。澳洲需要的是一个能有效控制疆域,镇压域内反抗势力,亲善澳洲的大明。而不是一个植物人一般,处处都需要澳洲出面的大明!
所以国会迅速做出了决议,总理兼三军总司令亲自下令傅白尘……鉴于北中国战局尚处于僵持阶段,大明主攻之东线未动,派遣军此时介入战局并不恰当……”
特战部队司令长官张力平少将的私人电报中也略略提醒……弟处朝鲜之远,当戒骄戒躁,万事以澳洲利益为本……”
于是乎,热闹的朝鲜半岛陡然便沉寂了下来。派遣军似乎打算把仁川修成一个永久的军事基地——事实也差不多,根据两国协议,朝鲜划出四十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澳洲军事基地,时效九十九年——从上海、北海道乃至澳洲本土而来的舰艇,源源不绝的将物资倾泻在正在修建的仁川码头。
而澳洲派遣军的沉寂,也让整个南京松了口气。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很不可思议?不论是以马士英为代表的执政党,还是复社在野党,他们都很清楚大明现阶段的国力是个水平。所以他们一早就清楚,这一场北伐,如果没有澳洲人的援手,那最终就会变成一场徒劳无益空、耗国力的笑话!所以他们需要澳洲援手,但这不等于他们乐意看着澳洲人变成这场战争的主角。
好端端的北伐,主角明军雷声大雨点小,主要工作都让帮手澳洲人给完成了,这叫事儿?年轻的复社会觉着很丢脸,而老辣的马士英则会进退失措。毕竟,老马北伐的本意,可是为了统一大明。至于能不能灭掉满清,根本不在老马的考虑当中。
瞧着澳洲人在极端的内轻而易举的将兵力投掷在了满清的腹背,除了惊叹于澳洲人越来越夸张的投运能力,老马不得不开始加快的脚步。于是乎西线战局开始平稳下来。占据汉中之后的十天里,孙传庭开始了极其冒险的追击行动。无后方保障,无补给安全。心急的孙传庭似乎想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多尔衮。
而多尔衮显然明白孙传庭想的是,所以两白旗连续逃窜极力避战。迫不得已,会瘦身丢出一些诱饵。这种攻击在数日前不得不停下来,然后广武军开始缓慢有序地朝着汉中方向收缩,从进攻姿态转而进入防御姿态。原因很简单,粮食的也就罢了,广武军的弹药储存量已经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忧心的后勤军官写给南京的电文中表示,如果再遭遇一次汉中战役,很可能战事进行到一半,广武军就不得不提着变成烧火棍的步枪与鞑子搏命了。
西线战线平稳让马士英如释重负,孙传庭意犹未尽,多尔衮长出口气,但有个家伙就没那么轻松了。这家伙是谁?自然就是蜗在成都的吴三桂。
这些日子里,吴三桂悲哀的,随着战事中广武军如潮的攻势,孙传庭孙大人对于谈判的兴趣越来越淡,最近似乎已经到了可有可无的程度。自从汉中陷落,那些说客陡然玩儿起了变脸,愣是从礼贤下士变成了桀骜不驯。让吴三桂恼怒的是,他已经过了最佳的出兵时机,此时再出兵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而汉中的陷落,彻底切断了他与满清之间的一切联系。再加上因为他犹豫不决导致如今局面从而引起中下层关宁军的不满,这些日子以来吴三桂简直就是如坐针毡。然后吴三桂真的果敢了一回!这一回让半个地球为之目瞪口呆!
公元1649年1月6日,吴三桂于成都集合所部近三万兵马,征发民夫无数。与大校场前声泪俱下宣读认罪归附书。言称:‘罪将本明之重镇也。世膺爵秩,藩封外疆,烈皇帝之于将军,可谓甚厚。讵意国遭不造,闯贼肆恶,突入我京城,殄灭我社稷,逼死我先帝,杀戮我人民。将军志兴楚国,饮泣秦庭,缟素誓师,提兵问罪,当日之本衷,原未泯也。’
‘奈何凭借虏清,狐假虎威,外施复仇之虚名……福王迎立,第思高皇帝栉风沐雨之天下,天佑大明中兴。内有马公、孙公殚精竭虑,外有奥援不绝……将军自以为智,而适成其愚;自以为厚,而反党其薄。奕而后,史有传,书有载,当以将军为何如人也!’
‘……今罪将盼重附大明,不期王侯将相,但求为汉家一小民……为表赤诚之心,罪将兵出金川,誓为大明拓土三千里……倘得与太平草木,同霑雨露于圣朝!’
声泪俱下,中间昏厥三回,吴三桂总算读完了。之后这家伙大手一挥,当先一骑领着三万关宁军兵出成都,直扑小金川。小金川在哪儿?那可是青藏地界!
等这份文书两天后以电报的形式明发天下,半个地球都目瞪口呆。好家伙,吴三桂真绝啊。你不是不打算让我投降么?那我干脆领着部队跑路,满清惹不起,大明更惹不起,咱们去青藏那边溜达溜达。还可以美其名曰,为大明拓土三千里。以大明那些官僚爱面子的性情,这( 迷航一六四二 http://www.xlawen.org/kan/1682/ )
紧跟着又一出闹剧上演了,张姓大旗刚刚树立起来没多久,便被一名白袍将领领着八十号家丁冲上来砍翻。白袍将没等喘口气,另一伙精锐家丁簇拥着猛张飞杀了过来。于是乎城头变幻大王旗,多则一刻,少则三五分钟。与此同时,无数单骑插着旗号,嚷嚷着投降飞奔过来。指着墙头的旗号说自家将军早就心慕孙督多时,只待孙督一到立马反正云云。
当然,这其中发生了不少尴尬的事儿。有夸功的指着身后的城头,说自家刘将军如何如何出力多,宰杀了多少鞑子。转头一瞧脸色立马就黑了,只见片刻的功夫旗号已经换成了宋。这时候,旁边早就憋闷半晌的一个家伙催马上来,大声嚷嚷‘我家宋将军如何如何’……
更有甚者干脆提着从前主将的脑袋来邀功。一拨拨的人,眼花缭乱,目接不暇。广武军上下过了新鲜劲头,一个个开始心里头恹恹的。这他**叫什么事儿?一发校准弹打赢了一场攻坚战。恐怕这会儿大多数广武军士兵的心思,都跟正准备提马上枪骤然发现胯下女子突然来了月事一样。可能比那更让人扫兴!
不费吹灰之力拿下盐场关,这让发誓要与武毅军一较短长的广武军很憋闷。甚至负责通讯的下级军官都不知道该如何向南京发这封战报。
满面风霜的督师孙传庭显得很淡然,只是在招待纳降使者之余头不抬眼不睁地说了一嘴:“午时遇敌,激战两个时辰有余。当面毙敌三千,余者尽降。溃逃者寥寥……”
他孙传庭需要这场胜利,武毅军上下需要这场胜利,东线胶着的战局同样需要这场胜利来刺激。尽管战报语焉不详,但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大胜。设在南京的电报局第一时间将战报翻译出来,而后飞报入宫。就在战报入宫,大胖子造粪机器尚且不得知的情况下,稍早一些时候南京四下已经将战报的内容传得人尽皆知。
但凡是京城都透着一股子邪性,宫里宫外,朝堂上有什么大事小情,总会在第一时间传得人尽皆知。也可能跟这年头娱乐匮乏有关,胭脂气太浓的秦淮河普通百姓逛不起,澳洲人新造的电影院老百姓更不能总去。所以照理来说这年头的老百姓比后世的人还要八卦一些。以至于有识之士迅速完善了简略的战报,翌日间茶馆酒肆里便有说书的来讲十二回的孙督师大战多尔衮。
而孙传庭与马士英南渡第一名臣之争早就愈演愈烈。刻下遥遥以孙督为首的在野党们心里头十分舒畅,就等着瞧瞧马首辅吃瘪的神情。可让他们意外的是马士英对此根本就不在意,老马第一时间为孙传庭请功,有个不开眼的手下还说要派人验证云云,跟着便被老马一个狠辣的眼神给吓得退了回去。再之后只是给东线的武毅军去了一封措辞并不强烈的电文,言西线连战连捷,东线当不输其后。
暂且不说东线各军,且说刚刚出四川的孙传庭的广武军。督师为广武军上下请功,这在投降过来的家伙来看很正常。当然,按照以往的明军习气来看,这根本就不算什么。敌人自乱阵脚,广武军摘桃子。总比杀良冒功之类的要强多了。
让人意外的是广武军上下根本就不领情!
头天晚上还好好的,第二天清早那些居留在广武军营地内的使者吓了个半死。大清早的,打开帐篷一瞧,但见无数的广武军士兵在官佐的带领下,标杆一般钉在孙传庭的帅帐之前。这他娘的是要兵变啊!
更让人吃惊的一幕来了,十几名中下级军官选出一个代表,大声表达了对督师孙传庭的不满。那意思是,广武军苦练数年,十年磨一剑,已成国之利器。当奔赴最危险的战场,消灭最强大的敌人。广武军不屑于受这种嗟来之食,他们有能力亲手摘下多尔衮的脑袋……
有稍稍要点脸皮的使者当时就觉着脸面烧得慌。合着在这些南蛮子兵眼里自己个连个屁都不是!好家伙,这得狂成什么样,白来的军功都不要!
请愿的军官戳在帅帐门口足足小半个时辰,孙传庭这才慢悠悠阴着脸走了出来。站定一手带出来的军队面前,孙传庭不怒自威地道:“既然知廉耻,不是嗟来之食,那便当奋勇向前。休待日后沦为笑柄!传令,拔帐,兵发汉中!”
571 朱由菘的用处(上)
公元1649年11月19日,汉中城外西门之外不出两里,先是一道铁丝网组成的封锁线,百米之后连着三道步兵战壕对着铁丝网预留的缺口,出发阵地上满满的挤着手持m1644,枪口闪烁着刺刀寒芒的广武军士兵初冬的季节里,那土黄|色的军装与光秃秃的大地连成一体,站在城墙上远远望过去根本就看不清战壕里到底拥挤着多少打算雪耻的广武军
士兵们一个个沉默着,军官们略有些不安地四下观望着,等待进攻的信号时而打开怀表看看时间,时而扶扶因为紧张而有些潮湿的军帽,间或偶尔的目光对视,两人总会重重地点头出发阵地的侧方,十二门主攻的120mm拿破仑与二十余门口径不一的迫击炮所组成炮兵阵地上,指示旗已经高高聚齐,炮手们只需要一松手或者猛地拉绳,就会将一枚枚的炮弹喷吐出去,砸向旌旗杂乱的汉中城战前的肃穆气氛压抑在每个人的心头,只待着进攻发起,张嘴声嘶力竭的嘶吼,将之全部发泄出去
侧后方的指挥部里,孙传庭正顺着梯子从高台爬下来两名军士生怕主帅发生意外,过来小心地搀扶,却被孙传庭挥退副官双手捧着接过孙传庭丢过来的望远镜,傲然却又小意地说:“大帅,我部此番出兵第一场胜仗已经注定了侦察部队传来消息,周边没有发现满清骑兵部队多尔衮不过如此,困守汉中,我部只要弹药充足堆也堆死这些八旗大屁股了!”
孙传庭没搭腔脸色如常地朝着指挥部走,在他看来汉中本就是囊中之物到嘴的熟鸭子,他可不想让其飞掉从莫名其妙的被澳洲人搭救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年七年的时间,足以让孙传庭对澳洲的作战方式有了一个比较深的了解对付满清这种尚且处于冷兵器阶段的强盗,只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小心推进保证补给线安全,就不存在失败的可能
巨大的武器代差优势,让广武军即便面对十倍的满清骑兵,在正面作战的情况下,依托着防御工事打赢是十拿九稳的事儿从盐场关到汉中并不远,孙传庭的广武军之所以走了这么多天,完全是为了后方补给线的安全当然,这些天孙传庭也狠狠的恶心了一把满清
对于那些投诚的汉军与绿营孙传庭允诺,每伙斩获一级八旗人头,全伙免罪,过往不究每多一级斩首则赏银三十两全军半数以上伙免责,主将免罪当然,想要继续当兵吃粮是不可能了不过孙传庭也没说死,只说有表现优异者,士选为新军,军官推荐入黄埔军校即便是这样,也让投诚的家伙们喜出望外要是依着武毅军的规矩他们这些家伙不死也得脱层皮这么看来,孙传庭果然与马士英不睦
而最让这些家伙高兴的是孙传庭居然没有逼着他们去攻打牢不可破的汉中,而是让他们自行拟定进攻计划得了这条命令,这些投诚的家伙一哄而散或者瞄准了某处富庶八旗兵驻防薄弱的县城,或者伙同三五好友几支军队合二为一朝着一处大城急吼吼的杀过去满清是靠不住了,南明重新鼎定天下已成定居继续当兵吃粮?据说不论是武毅军还是新军都没有喝兵血的规矩,更不能纵兵抢掠与其如此,莫不如趁着机会大捞一笔日后置办上个庄子也是一桩美事儿
所以当广武军抵达汉中城下的时候,整个陕甘已经四处烽火不断盐场关的倒戈,便如同炸窝的马蜂一般叛逃的汉军与绿营倒戈相向,将整个陕甘都席卷了进去处在西安的清军本来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先去救援多尔衮,汉中可是陕甘门户,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知道现在好了,面对雪片一般飞来的告急文书,西安的清军哪儿还有精力去救援多尔衮?
正所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个人顾个人吧!
“大帅,澳洲人发来消息,说是满清已经成规模的造了一批火枪,威力巨大,不得不防卑职以为……”
没等副官说完,孙传庭摆了摆手:“抬枪?那东西会在京畿遇到,会在山东遇到,会在西安遇到,但肯定不会在汉中遇到”理由不用多说,全天下人都知道八旗内部已然分裂豪格绝对会阻止将新式抬枪装配给多尔衮
孙传庭的话一说完,周遭立刻传来军官们会意的哄笑声笑声过后,一名参谋装作委屈样说道:“前几日首辅大人的嘉奖文书里,反复强调我广武军的西线当以稳守为主今日攻克汉中,想必首辅大人的脸色一定很黑”亲爹养的武毅军还在原地打转,甚至只有半数过了淮河,而后娘养的广武军已经要取下汉中了,相信这一结果一定会让某些家伙脸色难看
又是一阵笑声看了看腕表,孙传庭冲着副官点点头后者立刻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小跑着传达命令:“攻击……开始!”
只是片刻之后,连绵的轰鸣声中,整个炮兵阵地已经被硝烟所笼罩而远处的汉中城,时不时的会在城头升起一团烟柱,某面倒霉的旗号被冲击波撕碎,如同败絮一般从空中飘荡着坠落
于此同时,澳洲海军第三舰队第一分舰队遇到了麻烦远处仁川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小渔村,三艘混合动力战舰硕大的身影已经引得岸上的朝鲜人发生了崩利远镜里,朝鲜人如同蚂蚁搬家一般,用脑袋顶着包裹,汇聚成小溪沿着道路朝着内陆奔逃逃亡的人中,间或能从服饰看出来这家伙曾经是一名士兵确切的说,一个小时前他们还是士兵,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守卫仁川,防备倭寇很显然,澳洲战舰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畴所以他们认为这已经不属于他们的职责范围,然后混在老百姓里逃了
陆军少蓄立仁吹了个口哨,戏谑地道:“看起来三百年前的棒子跟三百年后的棒子没什么区别,永远都是咋呼得热闹,就是不动手恭喜第一分舰队,你们占领了仁川”
海军上尉吴世超皱了皱眉:“这似乎超出我们的任务目标了……”不管怎么说,胜利总是让人心情愉悦,于是他又高兴起来,舒展了眉头:“不过……谢谢我相信我们已经给了朝鲜一个巨大的威慑”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乐观,外交部派驻的联络官唐纬苦着脸问:“问题是任务该怎么办?我们总不能上岸抓个还没逃走的朝鲜官员递交国书吧?”
572 朱由菘的用处(下)
迷航一六四二572朱由菘的用处(下)┏_s
唐纬遇到了大麻烦身为外交部重点培养的外交官,唐纬曾经负责过南洋诸国打开国门的谈判,两个月前还承邓澳洲与日本幕府的新一轮军事合作谈判依靠着优秀的外交官素养以及身后澳洲的船坚炮利,唐纬每一次都会所向披靡这么些年下来,不论是外交辞令还是条约中不引人注目的小漏洞,这家伙已经玩儿的炉火纯青
但现一个棘手的问题摆了他的面前……他此番从江户会同第三舰队先到北海道海军基地,休整几日便直扑距离汉城最近的港口仁川,图的就是尽快逼迫朝鲜隔断与满清的一切联系当然,顺带着打开国门,为澳洲商品开辟一块新的市场也是好的可要命的是,唐纬站第三舰队第一分舰队的旗舰上足足等了一个钟头了,望远镜里岸上的朝鲜姓已经逃得没了影,港口那处小码头孤零零地停靠着几艘疑似朝鲜军舰的木头船,除此之外便什么都没了
没有紧张兮兮的朝鲜海军,没有打着白旗的谈判使者,总之什么都没有!而参谋长联席会议授权给联合指挥部的公文里明确指出了自己要用最短的时间搞定朝鲜人联合指挥部最高指挥官傅白尘将军更干脆,直接给了三天的期限如果三天之内没有让朝鲜人妥协,那么最近脾气暴涨的傅白尘很可能提兵直接从仁川登陆进而进逼汉城
当然,这可以理解毕竟国会原本就不同意这次行动,如果不是傅白尘打了包票,南明的北伐根本就不关澳洲什么事儿所以现傅白尘将军身上的压力很大而根据小道消息的说法,说是傅白尘将军的直系长辈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所以傅白尘本人对棒子们十分的厌恶厌恶到什么程?估摸着只要不妨碍计划,傅白尘不介意顺手把朝鲜给灭了……
朝鲜人的死活唐纬毫不关心,他意的是国会对其工作的评价他唐纬作为一颗政治新星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给不知情的家伙留下个无能的印象所以他很烦躁,烦躁的情绪半个小时后变成了暴躁因为澳洲派驻广武军的随军观察员发来电报孙传庭只用了六个小时就夺取了汉中多尔衮略做抵抗便带着骑兵跑了,留个孙传庭一座四处冒火星的汉中
这是好事,占领汉中等于彻底割裂了吴三桂势力与满清的联系被明朝认为是古今第一汉奸的吴三桂已经是瓮中之鳖,除了垂死挣扎之外似乎没别的选择了而西线进攻顺利,势必会牵扯满清更多的兵力,这会让东线进攻更加容易……前提是徐世程与国姓爷能尽快整合好全国各地不同体系的杂牌军目前看来问题不大,起码从近日大使馆发布的消息来看,徐世程与朱成功这俩人成功地砍掉了多颗脑袋,恐怕那些杂牌军宁愿跟满清死磕也不愿意再落这二位手下吃苦受罪了
但这样一来,更多的压力担了唐纬身上所以他只是迟疑了一下,便同意了杨立仁的建议,登陆仁川
三艘战舰放下舢板,身穿花白色冬季作战服的陆军士兵顺着格攀下战舰,乘坐着小舢板朝着仁川进发船上的双联座火炮毫无意义的指着登陆超预防着看起来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敌人整个登陆行动一帆风顺,只用了两个小时,整整一个营的陆军完全占领了仁川再之后侦察部队开始展开朝着可能出现敌人的方向前进
好消息终于来了,就唐纬犹豫着要不要直扑汉城跟朝鲜王朝来个城下之盟之类的时候,一支侦察分队通过无线电报告,汉城方向发现疑似使者的目标而当侦察分队将那个哭丧脸的倒霉蛋押送到海滩的时候,距离第一分舰队出现仁川港外已经整整过了八个小时
曾经棒子国旅游过的吴世超狠狠地鄙视了一下朝鲜人的工作效率,要知道计程车从仁川到汉城顶多需要一个小时,而乘坐地铁也许都用不了一刻钟这些朝鲜人居然用了整整八个小时!这种效率难怪被野猪皮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
事实上没有吴世超说的那么夸张,这年头仁川到汉城快马也得一个多时辰,再加上朝鲜国王要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以及眼前哭丧脸的倒霉蛋故意拖延八个小时出现他们面前已经不错了
573 不做雷锋
ps:
重感冒,还好不是禽流感
看着朝鲜使者哆哆嗦嗦地努力挺直身子,神色间感性的惶恐与理性的慷慨赴难交替浮现,唐纬愣了愣,然后说出一句让在场几位高级军官十分错愕的话:“想要大明诏书?好呀,且等着,我去给你写一个……”
先是错愕,继而似曾相识以及内心的恶趣味接踵而来以至于杨吴二人看向唐纬的眼神里满是戏谑如果头发留长点,刮掉胡子,再换上飞鱼龙服,这一刻的唐纬简直就是厂公附体而哭笑不得的唐纬恍惚间四下环顾,找寻着随后可能来的刺客
阳光沙滩连绵的兵营,高塔上安置的新式加特林边缘发火弹机枪在两名士兵的操纵下缓缓转动着枪口,不要说刺客了,只要澳洲人愿意,就是一支老鼠都钻不进来唐纬摇了摇头,收回胡乱的思绪,摆手让秘书真去给朝鲜人写了一封大明的诏书
虽然花费的时间久了一些,仁川与南京的联络,通过已经前进设置在淮河流域的中转站,时断时续地往来不断足足用了两个小时,一封文采飞扬却毫无意义,只是最后几句要求番邦朝鲜当应允澳洲人之需求,共同御敌云云
根据明澳之间的外事协定,必要的时候澳洲可以与明朝鸿胪寺协商,代为拟写与周边国之条款这等于是澳洲人差一点就掌控了明朝的外交权照理来说有见识的明朝人应该可以看出个中弊端,大骂澳洲人狼子野心可问题是,这年头的明朝人根本就没这个意识!更有甚者,变相把外交权移交给澳洲人,鸿胪寺上下乃至于大胖子朱由菘都觉着这是一件好事
番邦觐见,万国来朝大家伙都喜欢问题是这玩意虽然很涨面子,却很丢里子一个蕞尔小邦上供南洋象牙,鸿胪寺就得拿出其价值的十倍以上厚增该邦倘若是富员期也就罢了,而今的大明还要靠借贷澳洲过日哪儿还有什么心思搞大亏里子的万国来朝?
再者说了,现在可是北伐的关键时期,以马士英为首的明朝政府迫切消澳洲人重复五年前的举动,出兵向北,干脆就把鞑虏灭了如此之期,甭说是这点小要求就算澳洲人要揍一顿朱由菘,马士英都不介意
闲言少叙,当秘交给朝鲜使者的时候,对方整个人都斯巴达了这算怎么回事?说写就真写了一个,合着大明朝是你们家开的?矫诏!朝鲜人一口咬死了这东西是假的谈判又陷入了僵持状态精痞竭的唐纬,有那么一会儿甚至开始支持两名军官的提议,准备用大炮撬开朝鲜国门了
正这个光景某个被唐纬等人早就忘到爪哇岛的家伙,穿着一身绿袍子,干笑一声,表示其有办法解决难题来者本是工部主事律香川,当初见识了澳洲人的种种奇淫技巧,律香川便一门心思督促自己的手下,开始复制澳洲人的火器
律香川是个聪明人,智商甚至高于某些穿越众但巨大的知识断层让他的工作很不顺利隔三差五不是炸房子就是烧树,让顶头上司烦透了而后找了个错,干脆把这家伙打发到了鸿胪寺做吏员
于是乎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当律香川这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出现的时候,桀骜的朝鲜使者在确认其的确是大明官员之后,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仰慕盼望,到最后这厮老泪纵横,用半生不熟的凤阳腔询问王师何日北上,小国寡民当倾力以注
某些人或许以为朝鲜人这是在吹牛皮,可事实上朝鲜人早就打算这么干了!
1627年与1636年后金两次攻朝鲜,朝鲜王朝损失惨重不说,自诩小中华的朝鲜人更看不上后金的野蛮作风年的战争,朝鲜人干脆称呼为丙子虏乱也就是在这一时间,当今朝鲜王与其兄长被关押到了沈阳,作为质子
到了1644年,尚且未发生大胜关之战,满清觉着是时候了,于是将昭显世子放了回去多尔衮为了显示自身的权威,居然让朝鲜王出城迎接自己的儿子于是可怜的昭显世子没几天便暴毙了到了1645年,满清受挫,而朝鲜老国王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于是将李
放了回去
其人在后金做了十年人质,心里头早就恨透了满清年其父过世,李
即位为王其时因为澳洲人的蝴蝶效应,满清不但没放松,反而变本加厉地开始盘剥朝鲜当时的李朝上下皆视清朝为犬羊夷狄,私下称清帝为“胡皇”,称清使为“虏使”除对清朝的公文贺表之外,一切内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庙文庙祭享祝文,仍用崇祯年号朱由菘登基,朝鲜又改年号为弘光
从李
继任伊始,朝鲜人便密谋着联系一切力量反抗满清暴政因为澳洲人的出现,南明不但没灭亡,反倒比从前的大明更为强大这也愈发坚定了朝鲜人的信心他们今年秘密派了一波使者,从朝鲜偷偷到日本,走琉球而后北上南京如果第一分舰队一周后再来拜访,估计能收到后方传来碰到朝鲜秘使的消息
很明显,唐纬等人将之忘记的律香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朝鲜使者很信服地回去报信了,这次回来的更快一些凌晨之前朝鲜与澳洲就敲定了一些很明确的协议,比如对付满清至于经济之类的,后期可以慢慢谈
先遣营除了留下必要的守卫,超过两个连的陆军士兵开始整装,他们要趁着消息还没传到发起突然袭击,歼灭总数过千人的这部正红旗可没等他们出发呢,杨立仁就得到了最新消息该部清军入暮十分开始整装,侦骑四处,驱赶朝鲜军,继而消失在夜幕中
满清八旗不是傻子,虽然大部分朝鲜人痛恨他们,可总会有些败类收了好处会向着他们澳洲人的船队出现在仁川,正红旗将领在连续收到十几个间谍众口一词的情报好,很光棍地玩儿了个金蝉脱壳
愤怒的杨立仁直发电报给联合参谋部,询问是否准许追击十分钟后,陆军中将傅白尘回电:“严禁追击,我澳洲陆军不是来做雷锋的”
574 郁闷的朝鲜人
朝鲜的问题解决了,当然,这只是对澳洲人来说事实上后续的问题一点都不少根据唐纬与朝鲜签订的条约,澳洲租用仁川一部分为军事基地,并协助朝鲜王朝清除汉城附近的满清残敌至于汉城区域范围之外的,对不起,澳洲军方兵力有限,这事儿只能靠你们朝鲜人自己解决了
什么?的自己武力过于弱锌来来来,我们来商谈一下武器销售合作的可能有了澳洲的先进武器,哪怕是一群训练有素的猴子都可以击败野猪皮
一场由一个排职业士兵所演示的火力展示之后,朝鲜君臣很兴奋尤其是当手下大臣将靶子拖过来,李
亲眼瞧见双层铠甲被m1644穿透,而后子弹把包裹着的草席搅了个稀巴烂的时候,在沈阳当了十年质子的朝鲜国王整个人彻底疯狂了如果不是大臣们拦着,这家伙一定会花光国库里的最后一个铜板,组建一支澳式军队,一直打到沈阳,将满清曾经给予自己的屈辱全盘加倍奉还
虽然对于李
在最后时刻濒理智,没有花光最后一个铜板很是遗憾,而且满清这些年对于朝鲜的搜刮实在是太过分了,以至于朝鲜人东拼西凑购买的武器总量甚至还不如对面岛上日本人一个月的消耗,但唐纬已经很满意了甭管怎么说,他这也算出色完成了任务
武器销售条款的达成除了给澳洲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更多的则给朝鲜人带来了信心历史上,李
做了朝鲜国王,曾经密谋着组建骑兵大军,而后联络日本台湾郑家等等一切反清力量,打算为大明复仇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奉行闭关锁国的日本幕府懒得搭理朝鲜,台湾郑家乃至后来的三藩全都认为朝鲜人不靠谱,而最要命的是朝鲜人的确不靠谱他们打算组建一支两万人左右的步兵以及一千人的骑兵,计划执行了三十年,直到最后台湾被满清给灭了朝鲜人也没完成该计划
现在不一样了,犀利的澳洲火器,比什么昂贵的骑兵以及不靠谱的肉搏步兵靠谱多了咬咬牙,狠狠心,组建一支两千人的新式军队,就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待形势缓和,兵锋直取盛京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让朝鲜君臣兴奋的可不止是看起来十分美好的澳洲武器,更直接的影响则来自于时断时续的电报――朝鲜重新与宗主大明联系上了!
听闻澳洲人有奇技,可万里传书,与南京朝廷,甚至是皇帝朱由菘本人直接联系,朝鲜君臣一个个激动得跟抖筛糠一般第一份半信半疑的电文过去,一个时辰过去,大明首辅马士英宽慰的电文就来了瞧着澳洲陆军的通讯兵将鬼画符变成缺胳膊少腿的文字,然后那个叫律香川的天官再将之重新誊写成胼四骈六的诏书,朝鲜人傻眼了
当然朝鲜人也在怀疑,这东西是不是叫律香川的家伙临时发挥所以某些比较有心眼的官员合计一番,在第二封电文里加了一些骗子不可能知道的问题比如万历某年,朝鲜朝贡贡品中,某样东西如何如何再比如曾在天启年间去过大明,拜访过某位大臣的朝鲜名士,询问该大臣现状云云
于是乎电文就这么一封封的往来不绝当然,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朝鲜人的好奇心电报系统给朝鲜人带来的冲击力,远远超过马总山寨oicq给中国网民带来的冲击当然,我们也得理解马士英政府的心态此时正值北伐之际,事先被确定为稳守的西线愣是被孙传庭给打得精彩纷呈;而此前被视为重中之重的东线,刻下也未曾传来捷报,再加上有心人推波助澜,说马士英打压广武军云云,这一段时间老马颇有些焦头烂额重新联络上朝鲜?这可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尽管这中间大明没怎么出力,尽管即便收复了朝鲜这个属邦对于战局乃至大势都几无影响,但这绝对是转移公众注意力的绝好方法
尽管马士英对于澳洲人的那些说法,什么政府公信力,舆论引导之类的不甚了了,但这并不妨碍马士英无师自通因为老马可是极其出色的政客
所以朝鲜属国的光复不是一件小事,是一件值得大的大事!虽然朝鲜那帮土包子有些唧唧歪歪,甚至墨迹到让人讨厌,但只要能转移公众注意力就好
于是乎隔着千多公里,明朝与朝鲜聊得热火朝天便仿佛血气方刚的和尚碰到孀居一年的少妇,西门庆遇到潘金莲,凌晨一点开微信摇一摇发现一百米内某异性也在摇一摇……总而言之,简直就是干柴烈火,一触即然
这种热络持续了三天,当第三舰队将傅白尘将军以及所属陆军运抵仁川后,肿着手指头的通讯官直接将一张在朝鲜人看起来是天文数字的通讯费清单砸了过去,然后这种热络迅速被扑灭在核算了购买维护成本之后,朝鲜人迅速变得惜字如金三天工夫聊出去一个连的武器装备,再这么聊下去朝鲜就得破产!
让朝鲜人烦心的还不止这些,澳洲人承诺保护其首都圈,明朝承诺要赏赐这个忠心耿耿的小弟,这些都太远了刻下,那支曾经驻扎在汉城附近的满清正红旗军队,正化身为强盗,四处杀人放火,一路悠哉悠哉地朝着朝鲜边境运动
各地报急的文书蜂拥而至,逼得李
一咬牙派出了精锐的禁卫军前去讨伐悲催的是,六百骑只追击了两天,便被对方来了个回马枪,只逃回来不足二百号最后朝鲜人甚至想要重新商谈一下条约,霞将保护范围从首都圈变成全境,结果自然是无疾而终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千多人的正红旗在境内肆虐,自己则毫无作为
澳洲人可不是冤大头,现阶段又穷又没资源,且碍于其民族天性使得澳洲放弃从朝鲜移民,至于北部的放射性矿产八百十年估计用不上,实在想不出澳洲凭什么要对朝鲜尽心尽力对于澳洲来说,朝鲜仁川只是一个合格的跳板,这使得澳洲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威胁辽东与京畿
575 拓三土三千里
7拓土三千里
当推移到1649年1月的时候,从上海乘船出发的近两万白杆兵抵达了仁川。这些天生的山地步兵将会在仁川接受短暂的澳式军事训练,配发澳洲武器,然后以朝鲜北部为依托,朝着辽西做出威逼姿态。这会让联合参谋部的计划变得更灵活,目前主流的登陆策略已经从金州湾变成了塘沽口。
很显然,领军作战的傅白尘中将试图将澳洲陆军的角色从看客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主角。澳洲国会对此很忧心,保守派占据绝大多数的国会认为,傅白尘中将的极端民族主义思维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对战局的把握能力,损害到了澳洲利益。为大明盟友提供一定的支援,这一点谁都不会反对。但为了大明而让澳洲倾家荡产,凭?澳洲为南明做的已经足够多了,南明政府不可能永远像个孩子一样需要澳洲的看护才能存在。澳洲需要的是一个能有效控制疆域,镇压域内反抗势力,亲善澳洲的大明。而不是一个植物人一般,处处都需要澳洲出面的大明!
所以国会迅速做出了决议,总理兼三军总司令亲自下令傅白尘……鉴于北中国战局尚处于僵持阶段,大明主攻之东线未动,派遣军此时介入战局并不恰当……”
特战部队司令长官张力平少将的私人电报中也略略提醒……弟处朝鲜之远,当戒骄戒躁,万事以澳洲利益为本……”
于是乎,热闹的朝鲜半岛陡然便沉寂了下来。派遣军似乎打算把仁川修成一个永久的军事基地——事实也差不多,根据两国协议,朝鲜划出四十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澳洲军事基地,时效九十九年——从上海、北海道乃至澳洲本土而来的舰艇,源源不绝的将物资倾泻在正在修建的仁川码头。
而澳洲派遣军的沉寂,也让整个南京松了口气。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很不可思议?不论是以马士英为代表的执政党,还是复社在野党,他们都很清楚大明现阶段的国力是个水平。所以他们一早就清楚,这一场北伐,如果没有澳洲人的援手,那最终就会变成一场徒劳无益空、耗国力的笑话!所以他们需要澳洲援手,但这不等于他们乐意看着澳洲人变成这场战争的主角。
好端端的北伐,主角明军雷声大雨点小,主要工作都让帮手澳洲人给完成了,这叫事儿?年轻的复社会觉着很丢脸,而老辣的马士英则会进退失措。毕竟,老马北伐的本意,可是为了统一大明。至于能不能灭掉满清,根本不在老马的考虑当中。
瞧着澳洲人在极端的内轻而易举的将兵力投掷在了满清的腹背,除了惊叹于澳洲人越来越夸张的投运能力,老马不得不开始加快的脚步。于是乎西线战局开始平稳下来。占据汉中之后的十天里,孙传庭开始了极其冒险的追击行动。无后方保障,无补给安全。心急的孙传庭似乎想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多尔衮。
而多尔衮显然明白孙传庭想的是,所以两白旗连续逃窜极力避战。迫不得已,会瘦身丢出一些诱饵。这种攻击在数日前不得不停下来,然后广武军开始缓慢有序地朝着汉中方向收缩,从进攻姿态转而进入防御姿态。原因很简单,粮食的也就罢了,广武军的弹药储存量已经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忧心的后勤军官写给南京的电文中表示,如果再遭遇一次汉中战役,很可能战事进行到一半,广武军就不得不提着变成烧火棍的步枪与鞑子搏命了。
西线战线平稳让马士英如释重负,孙传庭意犹未尽,多尔衮长出口气,但有个家伙就没那么轻松了。这家伙是谁?自然就是蜗在成都的吴三桂。
这些日子里,吴三桂悲哀的,随着战事中广武军如潮的攻势,孙传庭孙大人对于谈判的兴趣越来越淡,最近似乎已经到了可有可无的程度。自从汉中陷落,那些说客陡然玩儿起了变脸,愣是从礼贤下士变成了桀骜不驯。让吴三桂恼怒的是,他已经过了最佳的出兵时机,此时再出兵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而汉中的陷落,彻底切断了他与满清之间的一切联系。再加上因为他犹豫不决导致如今局面从而引起中下层关宁军的不满,这些日子以来吴三桂简直就是如坐针毡。然后吴三桂真的果敢了一回!这一回让半个地球为之目瞪口呆!
公元1649年1月6日,吴三桂于成都集合所部近三万兵马,征发民夫无数。与大校场前声泪俱下宣读认罪归附书。言称:‘罪将本明之重镇也。世膺爵秩,藩封外疆,烈皇帝之于将军,可谓甚厚。讵意国遭不造,闯贼肆恶,突入我京城,殄灭我社稷,逼死我先帝,杀戮我人民。将军志兴楚国,饮泣秦庭,缟素誓师,提兵问罪,当日之本衷,原未泯也。’
‘奈何凭借虏清,狐假虎威,外施复仇之虚名……福王迎立,第思高皇帝栉风沐雨之天下,天佑大明中兴。内有马公、孙公殚精竭虑,外有奥援不绝……将军自以为智,而适成其愚;自以为厚,而反党其薄。奕而后,史有传,书有载,当以将军为何如人也!’
‘……今罪将盼重附大明,不期王侯将相,但求为汉家一小民……为表赤诚之心,罪将兵出金川,誓为大明拓土三千里……倘得与太平草木,同霑雨露于圣朝!’
声泪俱下,中间昏厥三回,吴三桂总算读完了。之后这家伙大手一挥,当先一骑领着三万关宁军兵出成都,直扑小金川。小金川在哪儿?那可是青藏地界!
等这份文书两天后以电报的形式明发天下,半个地球都目瞪口呆。好家伙,吴三桂真绝啊。你不是不打算让我投降么?那我干脆领着部队跑路,满清惹不起,大明更惹不起,咱们去青藏那边溜达溜达。还可以美其名曰,为大明拓土三千里。以大明那些官僚爱面子的性情,这( 迷航一六四二 http://www.xlawen.org/kan/16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