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阅读
我听这老爷子的话,确实也不过分,就一口答应下来了。我满心欢喜的喝下最后一口酒,接过陆雅青递过来的一碗大米饭对老爷子说:“大爷,您老慢慢喝,我先吃饭了。”“喝好你就吃吧,我还要喝两口。”老爷子看样子还要喝。
等我吃完饭,看天sè不早了,我等老爷子喝完酒,我就站起身来,就要往外走,“你先等等,你先不要着急走,我还有话对你说,你回去以后,告诉你父母,就说我说不上哪一天就去你们家,我还没有看你们家是个什么样呢。”
“那好吧,我欢迎大爷早ri去我家,具体ri子能告诉我吗?我好准备一下。”“不用准备,我哪一天去也没准,就得赶方便车了,看你四姐夫能不能给我找到方便车。”“那好吧,我就先回去了。”说完,我戴上帽子手套,出门就骑上自行车,披着夕阳的余晖,飞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到家以后,我把老爷子的话跟父母说了,父母也表示赞同,我们早早地准备了酒菜,就等老爷子的到来。
还真准,不几天,老爷子和陆雅青果真来我家里了。我们热情招待,开始,老爷子和我父亲说的还算很投机,可是。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两个人不知道为什么发起火来,老爷子气呼呼地穿上鞋,下地就往外走,嘴里一直在说:“没见过这样的人家,没见过这样的人家。走,回家!”
陆雅青这时也不知说什么才好,她想劝一劝老爷子,一看老爷子确实很生气,也就不敢再说什么,就跟在老爷子身后走出了我家门,我的天哪,大冬天的,又没有车,我家到县城要有二十几里的路程,就是骑自行车走,也得一小时,何况走着走。我上前去挽留,没好使:“你这是什么家庭,你不是说向我打包票了吗?怎么你爸就说不行呢?”我回头看我父亲,他已经喝多了,他喝不过老爷子,他也不知道是那一句话得罪了老爷子,我母亲上前去挽留也是无济于事,最后,他们父女二人还是踏上了回家的路,当时天还没黑,太阳刚刚下山,我送他们到村头。
当我回到屋里,我刚想问个究竟,父亲根本就没喝多,父亲对我说:“他跟我要什么家具,我就说我家有一个大碗架子,是我家的传家物件儿,我家也就有这一样东西能拿出手了,你看行不行?结果他就跟我急眼了,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听着父亲的叙述,一想也是,我家真就有这么一样东西能够拿出手了,要什么家具呀?搬起家来怪费事的,我也劝父亲说:“没有关系,他们走就走吧,走了咱们家也就清静了,要不然还得招待他们。”母亲在一旁说了一句:“天这么冷,你大爷又那么大年记了,走了,心里真不得劲儿。”
“那老头脾气可真不小,说翻脸就翻脸,我看大哥你结婚以后咋整。”老妹在一旁说了一句。“老头心地不赖,他是刀子嘴豆腐心,心直口快,等走到家就忘了,你明天和他说话还一如既往,我都试过了。”
第二十三章 蛤莫人
忙忙活活的又过了一年,今年过年我家还杀了一口小肥猪,自己家吃了半拉半猪肉,剩下的都卖掉了,我还给她家送去十几斤,当我去那天,她父亲果真是忘记了以前所发生的事,或许是由于我送猪肉给他家的缘故吧。那一天,她告诉我说:他们一路走,一路唠嗑,当太阳全部落山后,他们才遇见一辆马车,他们搭乘了一段儿马车之后,马车到家了,他们不得不下了马车,又继续往前走了接近一个小时时间,才到家,到家时都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当时把她老妹可气坏了,她老妹说我家没有人味儿,都这么晚了还让客人走,后来我向她解释了缘由,她说她也知道了为什么。
我在那天答应了在结婚那天有家具,不过,只是一对木制的箱子,还得找人先做,因为箱子搬起家来很是方便,当时她也同意了,就这样,我在她家吃完了饭又骑车回家了。到了开学的时候,我们两个人想要去丰山中学,可是,张校长不同意我们两个人走,原因是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不能半道就走,得给人家找英语老师的时间,这样我们又得在本校干上一段时间,那就得在暑期去丰山中学了。在这段时间里,张校长为了不让我们走,还给我们出招:让我们办理合同制干部,当时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办理合同制干部,也找不到人,一晃半年的时间就快要过去了,在这期间,她有个表姐夫,在学校当主任了,原来是教语文的,她表姐夫对音乐也非常擅长,是县里的音乐理事,她表姐夫还擅长书法,对书法很有研究,她表姐夫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瘦瘦的身材,尖尖的鼻子,眼镜片后藏着一双单眼皮的小眼睛。
她表姐夫的弟弟很有意思,是一个天生的残疾人,两条腿不到一尺长,不能走路,天生的小儿麻痹症。但是,他会拉一手好二胡,陆雅青的二胡就是跟他学会的,你看他人不大,可是会的东西却不少,他会刻手戳,修理手表,拉二胡,吹喇叭,样样娴熟,还教会了几个徒弟,出出进进的都是他的徒弟来回背着走,人们都说:别人骑马,可他却骑人。他妻子是一个健全人,是他表姐夫的弟弟在一次去哈尔滨的过程中,回来的路上突发感冒,正好路过他徒弟的家乡,在他徒弟的家里,她表姐夫的弟弟由于很有钱,就出手大方,每次都是拿出十元钱,给他徒弟的妹妹出去买东西吃,他徒弟的妹妹看他很有钱,又是很有才学,为人也憨厚,就是长相难看了点儿,生活不能自理,可她是一个健全的人啊,她能照顾他,最后她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就嫁给了他,这段爱情故事还上县城的报纸了呢。
一天晚上,她领着我去了她表姐夫弟弟的家中,让我见识见识她师傅的真功夫,我就随她去了,一进屋,吓了我一跳,炕上坐着一位不太高的蛤蟆人儿,大大的眼珠向外凸起,大大的嘴巴,一笑,嘴角快要到耳朵边儿了,趴趴的鼻子,看不到鼻梁骨,高起的前胸上面,托着一个大大的脑袋,因为看不到脖子,他一看见我来了,很是热情,由于行动不便,看我时,还要大转身。只是坐在那里,用嘴指使他妻子给我们端茶倒水,他的家里应有尽有,听陆雅青说,他家的房子都是雇人建造的,他把钱摆在桌子上,谁给他家干完活,当场拿钱走人,不赊不欠,就这样,一幢全砖房就建成了,人们都说那是用钱堆起来的房子,一个健全人干不过一个残疾人。
一通客气话过后,言归正传,陆雅青开口说话了:“老哥,你能给我们拉一段儿二胡吗?”她管他叫老哥,因为他在家里是老疙瘩。
“行啊,那就拉一段吧。”他顺手拿起二胡来便问道:“想听哪一段儿?尽管说。”“那就拉一段儿《赛马》吧。”说毕,二胡声起,在一幢崭新的全砖房里,悠扬欢快的二胡声是那么的悦耳,我简直被那琴声迷倒了,我一边听一边暗想:这哪是人哪?这简直是一个神仙,是一个会弹凑人间乐器的神仙!
拉完了几首二胡曲子后,他要去厕所,老嫂过去抱他,就在老嫂抱起他那一瞬间,我看见了他的小短腿儿,软软的,两只脚上还穿着一双小皮鞋,当时我就对他产生了好奇,我对自己说:明天有时间我一定亲自来一趟,和他唠一唠,想到这里,我心里有了事儿,出于礼貌,我没有过多的提出其他的疑问,坐了一会儿我们两个人就走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问陆雅青:“他的事情你知道多少啊?”“差不多都知道,咋的?你还想知道一些啥?”她反我一句。“求美女给我讲一讲呗。”“你想听那一段儿?”她问。“读书,他是怎样上学的?”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他家原本不在本镇,是外地来的,他父亲嗜酒如命,所以就生下他这么一个小侏儒,可是他身残志不残,他在上学的年龄时,他哥哥背他上学,在他上厕所时,同学帮助他,他把小学,初中都读完了,可是没有考什么学校,而是为了生存,他就下来学会了修手表,刻手戳,来赚钱,他修的手表可以随便更换零部件儿,自己可以组装手表,组装完了以后,就卖新手表,一年下来正好几万元钱。”
“那他的二胡又是跟谁学的呀?”“是自学的,他在很小的时候,也就是出生不久,自己坐在炕上,看着别人在地上ziyou的来回走动,他就哭喊着要什么东西玩儿,他爸爸一看也没什么好玩儿的东西,就给他一根高粱秆儿,在高粱秆儿的半当腰,破开一道缝,在破开的一道缝里,又插进一根细高梁杆儿,这样,他就坐在炕上不哭了,他一拉就是一小天,ri复一ri地拉,等他长大一点儿以后,他父亲就给他买了一把京胡,他就开始了拉京胡,不断的拉,一来二去就拉出了调,慢慢的熟能生巧,京胡拉完以后,他又在此基础之上,学会了拉二胡,他还会吹喇叭,吹唢呐,都是无人能比。”
我听着听着,不禁使我对他心生敬意,我心想:一个残疾人,都能做到学业有成,自学成才,可我这一个健全人,只是学会了一点儿英语,还是一知半解,我不仅有些自愧不如。
“你是怎么跟他学会拉二胡的呀?”我又好奇地问道。
“他在年轻的时候,被一个县剧院招去了,他在县剧院里上班,可是他嫌弃工资太低,行动又不方便,就退掉了公职,回来自己单干了,他在单干期间也招收学员,我就报名跟他学起拉二胡来,他教我们很严格,我们对他也很照顾,帮他洗衣服,做饭,什么都干,后来我上班教学了,就停止拉二胡了。”“太可惜了。”我说。
“那可不,我大哥说我长相不算太好看,搞文艺工作的人大都是长相突出才有出路,另外,我大哥又说:搞文艺的人是吃张口饭的,不好,所以就不让我学了。”等我回到了学校,我的脑海中总是蛤蟆人的影子。
又有一天,我买了一些礼物去他家,因为他家里有一个小孩儿,也和他一样,也是一个蛤蟆人儿,我就给孩子买了一些礼物。在他家里我主动请求他给我讲他的故事,他还真爽快:“我和你嫂子是缘分,千里有缘来相会,对面无缘不相逢。这句话你可能早就听说过,我在当时差一点儿没见阎王爷,重感冒,发高烧,头痛得厉害,我以为回不了家了,幸亏他哥哥把我安顿在他家里,由他妹妹,也就是你现在的嫂子来照顾我,给我端屎端尿,经常在我身旁,帮我吃药,又帮我买东西,整整是一个多月的时间,我的病终于好转了,渐渐的,你嫂子对我产生了好感,当时我有一些担心,她是一个好的女孩儿,又是一个健全的人,可我怎么能配得上她呢,我向她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她都不怕,她说她就是喜欢我。”
“你别臭美了,你忘了当时你看我时的那眼神儿,都快要淌出口水了。”嫂子在一旁打断了他的叙述说道。“你别打岔,你去做你的饭去吧,多炒几个菜。”接着他又开始了他的爱情故事:“你嫂子的家人说什么也不同意我们的婚事,说什么:如果我们俩在一起,就和你嫂子断绝关系,你嫂子也不怕断绝关系,就一心和我来了,就是这么一回事儿,让你见笑了。”他说完张开大嘴笑了一笑。我看着这对夫妻是那么的恩爱,生活是那么的幸福,唯一缺憾的是他的儿子,也是遗传,在那呀呀学语的孩子和他父亲一样,我望着这一老一小,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将来还会有像嫂子这样的姑娘吗?
第二十章 四个条件
又是一个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的ri子。我们两个人骑着自行车一路东行,这是我从没有去过的地方,我们处处都觉得陌生,事事都觉得新鲜;我们东张西望,我们你追我赶,路旁的树木越来越多了,我一边走一边高呼:“山北,山北,北面的的大山,要是我曾经住过的大山该有多好呀!山脚下的诺敏河水静静的流淌,大山里的黄花菜,山钉子,山里红,野鸡豆子,咯牙的榛子,山梨,没把的山梨,是黑瞎子粪,有把的山梨才能吃呀。”
“你们老家那里真好,什么时候有机会去一次,看一看,走一走,我还从来没有看过大山呢。”陆雅青饶有兴趣地对我说道。“那是自然,一旦有机会我们一定能去,那可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啊”我走出伦河镇,不远处就是一个小村庄,坐落在沙石路南,我问她:“那是什么村呀?”“东伦。”她回答说。
又走了一段路,大约有三四里的路程,在路北侧又出现一个小村庄,她告诉我说:“那也是东伦。”紧靠路边的人家,刚刚喂猪的妇女大着嗓子:“来来来”的叫猪声,随着一声声的“来来”声,鸡鸭鹅也跟着欢叫起来。一时间小村庄的早晨沸腾了,我们两个人脚下开始用力,想早一点儿远离这吵闹的村庄,好继续进行我们的交谈。路上的沙粒儿在车轮下“沙沙”作响,不时有一颗石子儿“嘣”的一声,被车轮轧得飞出老远,落在了路边的壕沟里,田野里刨茬子的人们,三三两两,有的脱掉上衣,“擦擦”的刨茬子掀有规律的挥舞着,脚步也是有规律的像跳舞一样,一步一错地在地垄沟里,前进着,有的用四轮拖拉机拉着铁犁杖把茬子豁开,后面再用人捡起扔在一堆,她看着人们干得是那么的起劲儿,她不由自主的脱口说道:“等咱们来到这里,咱们也能分几亩地儿,到时候咱们也能种上庄稼,到秋天了,咱们也能收获粮食,蔬菜,那该有多好呀。”
“到那时,咱们也生出几个小孩儿,“叽叽喳喳”地闹个不停。”我插上一句说道。她听我说要生一大堆孩子,就瞪了我一眼:“谁跟你生那么多孩子,要两个就行了。”我一听她还当真了,还要两个,就马上说:“一儿一女一枝花,多儿多女多冤家,这可是古人留下的名言,咱就要一个,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儿。”“那可不行,一个孩子孤单,两个孩子好有个伴儿。”“什么伴儿不伴儿的,和别人家的孩子玩儿,不也是伴儿吗?”我们说话间来到了山北乡地界-----山太村。山太村坐落在公路两侧,公路是在村zhongyāng穿过,鸡鸭鹅狗猪在公路上横行,我骑的自行车差一点儿没把鸭子轧上,我大声一吼,吓的鸭子“呱呱”地跑开了。过了山太村,山北乡zhèngfu就出现在眼前了。
我们两个人没有直接去乡zhèngfu,而是去了山北中学,想先看一看中学的校址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绕开乡zhèngfu,一路打听,过了乡zhèngfu,不远处就是山北中学了,山北中学大门是朝南开的,一进大门,正对着大门的是三间食堂和老师值宿住的地方。三间房两侧一边儿有十几间房子,都是一面清的(前面是砖的,后面是土的)。看样子是教室,因为里面传出阵阵读书声。校园的西北角,有一幢全砖的十几间校舍,是县城里农业中专的校址,后院的东侧,是老师的办公室,校长室等。校园里的四周都是高高的白杨树,每棵白杨树都有十几米高,看样子,每棵树的树龄都超过十年左右。
我们看了一下每幢房屋,没有我们老师长期的住宿的地方,看来我们要是想来此地,必须得结婚了,要不然,还真是没地方住。我们两个人在校园外面看了一会儿,便调转自行车直奔乡zhèngfu而来,到了乡zhèngfu,经过打听,找到了乡党委书记的办公室,正好书记在,他看我们的到来很是高兴,便马上派人前去中学找一二把手来乡党委开会,我们环顾四周,各种规章制度,挂满墙壁,条幅标语,琳琅满目,乡zhèngfu虽然不是什么高楼大厦,可是四周的树木,花坛,井然有序,室内室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进进出出的人们,也都是面带微笑,说话时点头哈腰,显得是那么的有礼貌。
给我的第一认象,就是这里的人们,他们很憨厚,他们很朴实,他们待人很真诚,说话打招呼时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得出来,主管教育的副乡长是一个大嘴男人,说话更是干脆利落,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从不拖泥带水。
不一会儿走进两个人来,走在前头的是一位年纪较大的,看上去足有五十大多,长长的嘴唇,还有些发紫,后来我们都叫他:“大嘴唇子”。厚厚的上眼皮,向下堆着,下眼袋高高的鼓起,黑黑的皮肤,瘦瘦的脸上,毫无光泽,高高的个头,略有些驼背,长长的牙齿,牙根还露在外边,稀疏的牙齿,被烟熏得发黄。
后面进来的是一位白白的皮肤,也是瘦瘦的脸庞,薄薄的单眼皮儿,还总是眯缝着,细细的脖子,两侧的血管儿,看得清清楚楚,高高的鼻梁子下面有两个明显的窟窿,他是天生的鼻子露孔,后来我们叫他“鼻子窟窿”。黑眼珠略显的发黄,头上戴一顶蓝sè的一侧带沿儿的帽子,乡党委书记和两个人打完招呼之后,两个人雅言落座,“这就是学校的老校长张皓甫,这是副校长王惠誉,这两位是伦河中学的外语老师,情况我跟你们介绍过了,他们今天来是想和咱们谈一谈条件问题。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在当面儿,不要客气。”
老校长张皓甫对我们俩笑了一下,他明知道我们两个人是乡党委书记介绍来的,就点头哈腰地说着奉承话:“来的好啊,正是及时雨一般哪,我们举双手欢迎,我们派人去省城去找英语老师了,可是都没有找到,今天书记大人给学校做了一件积德行善的大事,为我们子孙后代造福啊,我们要牢记心间书记的大恩大德呀。”这一阵臭脚捧得我差一点儿吐出来,有那么严重吗?举手之劳的一点小事儿,看让他说的,再夸大其词也没有这样的啊。
那个副校长王惠誉倒是显得很稳重,他也是因为他是二把手,所以话语要少,不能比一把手多,动作幅度要小,不能超过一把手,但是,面部表情要丰富,一会儿微笑,一会儿讪笑,他笑的时候也很有特点,一呲牙,就是一次笑,一把手张皓甫说话声有一些粗,也低沉,而二把手说话声是那么的尖细,有一点儿像太监,两个人的最大特点是,都没有胡须,那位二把手也年过四十有余,眼角处布满了思考问题时留下的鱼尾纹。
“来吧,有什么困难跟我们提出来,我们尽力解决。”那位副乡长看着乡党委书记的脸说道。陆雅青看了看我,她开口说话了:“书记对我们俩说过,要给我们四个好处,一是解决住房问题,这里住房问题能否解决呀?”“没问题,就在学校的前院,放心吧,住房的费用,由学校来拿,一间半房,够你们两个人住的了,太大也发旷,也费烧火柴。”副乡长说。
“那第二个问题是民办正的问题,是否能落实到位呀?”陆雅青又接着问道。“那也没问题,现在就有一个民办证,等再过一段时间,或者我和书记去教育局给你们要一个,那都好说。”张皓甫校长说的钢棒铁牢,使你无法不相信他的话,他说的事儿,就好像他嘴边儿的菜,一张嘴就能吃到嘴一样。“第三个条件是工资问题,······”没登陆呀请把话说完,张皓甫就打断说:“那是差不了,书记咋说就咋办,一切按照书记大人说法办,给他们每个月开多少?”他转向书记问道。
“每个月给他们按照大学本科的标准开工资,我不都跟你们说了吗?”乡党委书记一本正经地说。“是啊,说过了,你看我这记xing,王校长,你听说了吗?”张校长又把脸转向王惠誉副校长问。王惠誉校长只是一笑,便轻轻地点了一下头。陆雅青把目光投向了我,她的意思让我也说上几句儿,我仗着胆子说了最后一个问题:“第四个事情就是我们的户口问题,看看什么时候能给解决。”那位主管教育的副乡长笑着说:“那更没有问题,什么时候都能办,只要是你们来了,一切都好说。”
“用不用立上字句呀?”陆雅青问道。“不用,我们马上召开党委会,到时候有秘书记录在案,这一点你就放心吧。”“那我们什么时候来呢?”“今年暑假期间来最好,我们首先成立一个英语培训班,有你们教,培训完了,再把他们放下去当老师,你们的担子很重啊。”张皓甫校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没什么事儿我们就回去了,具体来报到时间是······”“八月十号。来中学找我就行。”张校长马上说道。
第二十五章 吸烟风波
从山北乡zhèngfu出来,我们高高兴兴地骑上自行车,赶回学校上课,路上,她对我说:“咱们俩回去以后,是不是准备结婚呀?”我一听结婚就高兴地回答说:“那可不是,得准备了,要不,咋俩回去以后向领导请假吧,咋俩结婚,在哪结婚呀?在这里结婚还是回家结婚呢?”我一时无了主张。“依我看还是回你家结的好,等过了蜜月再回来上班,那样的话,你家好热闹热闹。”她深思熟虑地对我说道。“那好吧,等回到学校,我就请假回家准备。”
我们一边唠着,一边前行,不一会儿的工夫就回到了学校。当我们回到学校时已经快要放中午学了,教导主任说:“你们的课我都给你们安排在今天下午了,你们先休息一下,去那个学校了吗?怎么样啊?”“还行,给的优惠条件也不错,比这里强。”陆雅青回答说。教导主任是她表姐夫,所以对我们的事情也很关心。“啥时候去啊?”她表姐夫又问道。“下学期,这里也得结束啊。”我顺口答道。“也对,咱们这里也得找老师了。”她表姐夫自言自语地说道。
说话间,就听走廊里大吵大闹起来,听话音好像有一男一女的声音。“你吸烟,就应该出去吸,你在室内吸烟,就是害人!”“哪一条法律规定了?吸烟还得在外面吸,我就在室内吸烟了,咋的吧,看你能把我咋样!”这是女老师的声音。教导主任走出去了。“你们吵吵啥呀,不怕人笑话,有事慢慢说。”“让主任给评评这个理,是他的不是还是我的不是。”女老师硬气地说道。“说吧,我在听。”教导主任往上推了推眼镜。
“我在屋里吸烟,他不让,他说我应该去外面吸烟,哪一条法律规定的呀,他咋这么娇贵呀,真是。”女老师个子不高,说起话来声音不小。这位女老师今年二十七八岁了,大学毕业,在本校教美术课的,她长相很好,圆脸,小鼻子,不大不小的双眼,目光中充满智慧。她的年画还出版了呢。她和陆亚青关系很好。
陆雅青要出屋去劝解,被我拦住了:“回来算了,别装到得了了。人家哪一方都有理,你说谁的不是呀。”她听了我的话,没有出去,我们就在办公室里听着外面的动静。我知道那位女老师是陆雅青的好友,她们也是烟友,经常在一起吸烟,全学校就三名女老师吸烟,还都是大龄女青年,最大龄的都有三十多岁了,她们攻守同盟,还立下誓言:谁也不结婚,要是有人违背诺言,就把她开除三人小组,以后就不理她。陆雅青年纪最小,她第一个处对象了,已经被她们开除了,还要出去劝解,你说谁会听她的话呀?一见到她就来气,不见到她是一肚子气,一见到她就两肚子气了。
她也知道自己已经违背了三人帮规,但是,她总拿自己不当外人儿,总在想她还是她们的朋友。走廊里的吵吵声还在继续,“她吸烟很厉害,竟是旱烟,都呛嗓子,她吸烟以后,把烟吸进嘴里之后,就又喷出来,还向我的脸上吹烟,她这不是要杀我吗?她是犯有故意杀人罪,我要控告她!”那位男老师姓毛,是地理老师,他是哈师大毕业生,至今未婚,他很有个xing,和那位女老师坐对坐,中间就隔有两张办公桌,所以那位女老师一吸烟,毛老师就遭殃,他东躲,那一缕缕青烟就跟他到东,他xizàng,那一团团白雾就跟他到西。他无奈了,他要反抗,他要发怒,他终于爆发了。
“你咋不搬块豆饼照一照你自己,我还要害你,我哪来那闲功夫,你说我向你吹烟儿,那意思是说我看上你了呗,呸,你也不看一看你那个熊样。”女老师的话更加激怒毛老师,毛老师的脸sè发青,两条腿也直哆嗦,两只手也颤抖着,那位女老师倒是坦然自若,还掏出了烟口袋,又卷上一只旱烟卷,顺手又掏出火柴来,打开火柴盒,拿出一根火柴,在火柴盒的一侧“呲儿“的一声,划着了火柴,刚要点燃旱烟卷,只见毛老师“喷儿”的一下就把火给吹灭了,教导主任说;“你们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吸烟?”
“什么时候了,我也得抽烟,我犯烟隐了,没听说我抽烟还有人管我,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你骂谁是狗?你才是狗呢!”毛老师气的嘴唇也发紫了,毛老师梳着大背头,油光铮亮,脖子有一点儿向右歪,大鼻子,高鼻梁,大大的鼻孔,直往外喘粗气,两道黑眉毛快要倒竖起来了,眉宇间拧成一个川子,两个肩膀还一端一端的,两只大眼睛目光发直,死死地盯着对方,就是不许对方点火。
女老师是一位美术老师,她头发有一点儿发黄,可能是和皮肤白有关,她那张娃娃脸上,看不出她生气的样子,她不怕得罪那位男老师,她认为她没有错误,吸烟的事儿谁也管不着,想当年,那些伟人还吸烟呢。她自己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染上烟瘾的,还是大旱烟。
陆雅青跟我说过她吸烟的经历。那还是在她八岁时,她的爷爷就让她给他在灶坑里点烟袋锅子,每点一次烟袋锅子,就得抽上几口才能把烟袋锅子点着,久而久之,她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吸烟,烟瘾还很大,每一天都得吸上几支旱烟。有时我逗她说:“你咋不抽烟袋锅子呢?”
她说:“哪有大姑娘抽烟袋锅子呀,我妈在过去可是抽烟袋锅子,新中国了,就不抽烟袋锅子了,太丢人。”“那抽旱烟卷就不丢人了,大姑娘家抽烟就不雅观,另外对身体也不好啊。”我劝过她把烟戒掉。可她就是戒不了,她说:“让我不吃饭可以,可是要想让我不吸烟,那就得死。”我一听,妈呀,你可别死,死了,还不得怨我呀,算了,你抽就抽吧,为了以毒攻毒,我有时候也抽上几口,可是我抽的是香烟卷儿。我母亲说道:“嫌我和你爸抽烟,这一回咋样?找一个会抽烟的吧,挑来挑去,挑花了眼,这就是你的命啊,孩子,挣,挣不过命。”
我也认了,人哪有十全十美的,将就吧。走廊里的声音越来越小了,他们两个人被教导主任弄到校长室去了。看来他们还真要弄出个大头小因儿(结果的意思),我闲着无事,就偷着跑到校长室的门外进行偷听活动。校长室里传出两个人的争辩声:“校长啊,她要害我呀,你可得给我做主啊,我不能和她一个办公室了,我要求换办公室。”毛老师的声音有些凄惨,校长沉默半天不说话,那位女老师到开口了:“你愿意上哪就上哪,学校也不是给你们家开的,哈师大毕业的有什么了不起,哼。”“行了,行了,你不要说一些没有用的了,打盆儿论盆儿,打罐儿论罐儿,抽烟的事儿就说抽烟的事儿。”接下来,校长又对男老师说道:“你一个男同志,不要和女同志一样,斤斤计较,她抽烟时你就离开一会儿,能怎么的?有困难吗?你说给你调办公室,我上哪里给你调办公室呀,谁愿意被烟呛啊,凡事儿都别太较真儿了,睁一只眼儿,闭一只眼儿算了。”
毛老师气的大声喊道:“你算是什么校长,啊?你这是给我们解决事情吗?你这是和稀泥,你不够领导资格,你······你······”“你啥你,我不够领导资格,你够,你来当校长啊,教育局还信不过你呢,我不够领导资格,可是教育局却相信我,你说我是和稀泥,我不和稀泥怎么整,你说,你不吸烟,你就反对吸烟的,国家每年生产那么多香烟,都卖给谁去?你知道香烟每一年给国家创利税有多少吗?你一个人不吸烟,就让别人都不吸烟,有这个道理吗?我看你也是太偏激了。”
校长的一番话,说的毛老师闭口无言,他停了一会儿之后又说:“那她也不能对着我抽烟啊,还把烟吹向我,她是故意的。”“李老师,是像他说的那样吗?你把烟都吹向了他,有这事儿吗?”校长问那位女老师。“没有,他这是血口喷人,我要是那样,我不成了调戏他了吗?我哪有那么下流。”“是啊,她都那么大岁数了,还调戏你,那不可能。”校长的话差一点没让我们笑出声来。校长室的门外有我们好几个人在偷听。
“算了吧,回去吧,消消气儿,遇事常思己过。不要总是怨恨别人。”毛老师一看再也弄不出个甜酸儿,再呆下去也是白费,就“光当”一声把门关上之后,走出了校长室,嘴里不停地磨叽着:“真没地方说理,我离开这鬼地方,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毛老师走后半天,李老师才出来,她照样嘴里叼着一颗刚才在校长室里卷好的一只老旱烟,喷云吐雾地在我们面前走过,好象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她就是她,真有一套,定力太强了。
我们刚回到办公室里,放午学的钟声就敲响了。老师们有的小声议论着,有的用斜眼看李老师,毛老师气的也不回办公室了,他好像真的要走,他请假了,他回家办事儿去了。有的老师已经知道毛老师要调到县里公安局上班了,所以他不在乎校长,就敢和校长发脾气,李老师就不是那么火气大,她抽烟随便吐烟,无论是在哪里,她都是大口大口地吸,大口大口地吐,周围的人都烦她。
第二十六章 气死我也
毛老师一连几天都没来上班,有人说他一定是走了。我也没有时间看人家走与不走,马上请假回家筹备婚礼,临回家之前,陆亚青先是在单位通知她要结婚的消息,定于明天招待大家,没有宴席,只是简单地吃一些糖果,喝一点茶水,嗑一点儿瓜子儿,她原来在学校随过礼的老师都前来贺喜了,到了晚上,我和她按照人名对号,结果发现了一个秘密:前来贺喜的副校长竟然没有随礼,吃了一通就一拍屁股走人了!气的陆雅青直骂:“他nǎinǎi的,他家孩子结婚,我都去随礼了,三个孩子,我就随了三分儿礼,我还给他送过两条香烟呢,结果他来这里,来一个嘴巴子抹石灰:白吃。真是嗑瓜子嗑出一个臭虫,什么人都有。”
我在一旁劝她说:“算了吧,你知道什么叫做人走茶凉了吧,古人说什么,现实就有什么,你的随礼就当是救济穷人了,捐献给灾区了,把心放宽一些吧,别气坏了身子。”“滚一边儿去,我才不会像你所说的那样呢,我气坏身子,为他那样的人不值得,你回去以后,你家要准备酒席呀,我估计他也是没喝着我家酒才这么做的。”她也在自己找原因说。
第二天我回到家里,父亲问我:“你调转工作的事儿怎么定了?”“今年等过了暑假就去那里,条件我和陆雅青去过山北乡zhèngfu了,也和他们一把手洽谈过了,但是那里没有宿舍,我们无法住在一起,就得结婚了,五月一ri结婚,那一天正是国际劳动节,距离那一天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她让我回来筹备一下。”母亲在一旁叹气说:“没有到秋天,什么都没下来,钱也都花在种地上了,要想办事儿,就得出去借一些钱回来。”
“现在咱们家有多少钱哪?”我问母亲说。“就二百元钱了,留着这一大年花的。给你办完事儿,咱们家就得东挪西借了。”母亲要掏腰包,被我拦住了:“算了,妈,你就不要往外掏了,那几个钱也不管用,明天我去老姑家借去,今年年底我就还给他们。”
父亲接过我的话茬说了一句:“你老姑家也许有钱,你老姑父是挣现钱的,他家又没有什么花销,你自己去就行。”“那是,就看在我给她家背柴火,哄孩子的分上,她也应该慷慨解囊,帮我一把。”我满有把握地说道。“要不,明天我和你去你大姑家,然后再去你二姑家,回来后,你再去你老姑家,你大姑和你二姑都比你老姑强啊,你老姑是嘴甜心苦,见钱眼开的人,她和你老姑父结婚,还是我做的媒人呢,结婚时,我花了他几个钱,到现在还找我要呢。”父亲一时对我老姑失去了信心,他叹气对我说到。
“那咱就先去我大姑家吧,我还一次没有去过呢。放心吧,结完婚以后,我就把欠他们的钱还上。”“还不还那倒好说,关键是( 一张没有公开的婚纱照 http://www.xlawen.org/kan/1697/ )
等我吃完饭,看天sè不早了,我等老爷子喝完酒,我就站起身来,就要往外走,“你先等等,你先不要着急走,我还有话对你说,你回去以后,告诉你父母,就说我说不上哪一天就去你们家,我还没有看你们家是个什么样呢。”
“那好吧,我欢迎大爷早ri去我家,具体ri子能告诉我吗?我好准备一下。”“不用准备,我哪一天去也没准,就得赶方便车了,看你四姐夫能不能给我找到方便车。”“那好吧,我就先回去了。”说完,我戴上帽子手套,出门就骑上自行车,披着夕阳的余晖,飞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到家以后,我把老爷子的话跟父母说了,父母也表示赞同,我们早早地准备了酒菜,就等老爷子的到来。
还真准,不几天,老爷子和陆雅青果真来我家里了。我们热情招待,开始,老爷子和我父亲说的还算很投机,可是。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两个人不知道为什么发起火来,老爷子气呼呼地穿上鞋,下地就往外走,嘴里一直在说:“没见过这样的人家,没见过这样的人家。走,回家!”
陆雅青这时也不知说什么才好,她想劝一劝老爷子,一看老爷子确实很生气,也就不敢再说什么,就跟在老爷子身后走出了我家门,我的天哪,大冬天的,又没有车,我家到县城要有二十几里的路程,就是骑自行车走,也得一小时,何况走着走。我上前去挽留,没好使:“你这是什么家庭,你不是说向我打包票了吗?怎么你爸就说不行呢?”我回头看我父亲,他已经喝多了,他喝不过老爷子,他也不知道是那一句话得罪了老爷子,我母亲上前去挽留也是无济于事,最后,他们父女二人还是踏上了回家的路,当时天还没黑,太阳刚刚下山,我送他们到村头。
当我回到屋里,我刚想问个究竟,父亲根本就没喝多,父亲对我说:“他跟我要什么家具,我就说我家有一个大碗架子,是我家的传家物件儿,我家也就有这一样东西能拿出手了,你看行不行?结果他就跟我急眼了,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听着父亲的叙述,一想也是,我家真就有这么一样东西能够拿出手了,要什么家具呀?搬起家来怪费事的,我也劝父亲说:“没有关系,他们走就走吧,走了咱们家也就清静了,要不然还得招待他们。”母亲在一旁说了一句:“天这么冷,你大爷又那么大年记了,走了,心里真不得劲儿。”
“那老头脾气可真不小,说翻脸就翻脸,我看大哥你结婚以后咋整。”老妹在一旁说了一句。“老头心地不赖,他是刀子嘴豆腐心,心直口快,等走到家就忘了,你明天和他说话还一如既往,我都试过了。”
第二十三章 蛤莫人
忙忙活活的又过了一年,今年过年我家还杀了一口小肥猪,自己家吃了半拉半猪肉,剩下的都卖掉了,我还给她家送去十几斤,当我去那天,她父亲果真是忘记了以前所发生的事,或许是由于我送猪肉给他家的缘故吧。那一天,她告诉我说:他们一路走,一路唠嗑,当太阳全部落山后,他们才遇见一辆马车,他们搭乘了一段儿马车之后,马车到家了,他们不得不下了马车,又继续往前走了接近一个小时时间,才到家,到家时都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当时把她老妹可气坏了,她老妹说我家没有人味儿,都这么晚了还让客人走,后来我向她解释了缘由,她说她也知道了为什么。
我在那天答应了在结婚那天有家具,不过,只是一对木制的箱子,还得找人先做,因为箱子搬起家来很是方便,当时她也同意了,就这样,我在她家吃完了饭又骑车回家了。到了开学的时候,我们两个人想要去丰山中学,可是,张校长不同意我们两个人走,原因是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不能半道就走,得给人家找英语老师的时间,这样我们又得在本校干上一段时间,那就得在暑期去丰山中学了。在这段时间里,张校长为了不让我们走,还给我们出招:让我们办理合同制干部,当时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办理合同制干部,也找不到人,一晃半年的时间就快要过去了,在这期间,她有个表姐夫,在学校当主任了,原来是教语文的,她表姐夫对音乐也非常擅长,是县里的音乐理事,她表姐夫还擅长书法,对书法很有研究,她表姐夫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瘦瘦的身材,尖尖的鼻子,眼镜片后藏着一双单眼皮的小眼睛。
她表姐夫的弟弟很有意思,是一个天生的残疾人,两条腿不到一尺长,不能走路,天生的小儿麻痹症。但是,他会拉一手好二胡,陆雅青的二胡就是跟他学会的,你看他人不大,可是会的东西却不少,他会刻手戳,修理手表,拉二胡,吹喇叭,样样娴熟,还教会了几个徒弟,出出进进的都是他的徒弟来回背着走,人们都说:别人骑马,可他却骑人。他妻子是一个健全人,是他表姐夫的弟弟在一次去哈尔滨的过程中,回来的路上突发感冒,正好路过他徒弟的家乡,在他徒弟的家里,她表姐夫的弟弟由于很有钱,就出手大方,每次都是拿出十元钱,给他徒弟的妹妹出去买东西吃,他徒弟的妹妹看他很有钱,又是很有才学,为人也憨厚,就是长相难看了点儿,生活不能自理,可她是一个健全的人啊,她能照顾他,最后她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就嫁给了他,这段爱情故事还上县城的报纸了呢。
一天晚上,她领着我去了她表姐夫弟弟的家中,让我见识见识她师傅的真功夫,我就随她去了,一进屋,吓了我一跳,炕上坐着一位不太高的蛤蟆人儿,大大的眼珠向外凸起,大大的嘴巴,一笑,嘴角快要到耳朵边儿了,趴趴的鼻子,看不到鼻梁骨,高起的前胸上面,托着一个大大的脑袋,因为看不到脖子,他一看见我来了,很是热情,由于行动不便,看我时,还要大转身。只是坐在那里,用嘴指使他妻子给我们端茶倒水,他的家里应有尽有,听陆雅青说,他家的房子都是雇人建造的,他把钱摆在桌子上,谁给他家干完活,当场拿钱走人,不赊不欠,就这样,一幢全砖房就建成了,人们都说那是用钱堆起来的房子,一个健全人干不过一个残疾人。
一通客气话过后,言归正传,陆雅青开口说话了:“老哥,你能给我们拉一段儿二胡吗?”她管他叫老哥,因为他在家里是老疙瘩。
“行啊,那就拉一段吧。”他顺手拿起二胡来便问道:“想听哪一段儿?尽管说。”“那就拉一段儿《赛马》吧。”说毕,二胡声起,在一幢崭新的全砖房里,悠扬欢快的二胡声是那么的悦耳,我简直被那琴声迷倒了,我一边听一边暗想:这哪是人哪?这简直是一个神仙,是一个会弹凑人间乐器的神仙!
拉完了几首二胡曲子后,他要去厕所,老嫂过去抱他,就在老嫂抱起他那一瞬间,我看见了他的小短腿儿,软软的,两只脚上还穿着一双小皮鞋,当时我就对他产生了好奇,我对自己说:明天有时间我一定亲自来一趟,和他唠一唠,想到这里,我心里有了事儿,出于礼貌,我没有过多的提出其他的疑问,坐了一会儿我们两个人就走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问陆雅青:“他的事情你知道多少啊?”“差不多都知道,咋的?你还想知道一些啥?”她反我一句。“求美女给我讲一讲呗。”“你想听那一段儿?”她问。“读书,他是怎样上学的?”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他家原本不在本镇,是外地来的,他父亲嗜酒如命,所以就生下他这么一个小侏儒,可是他身残志不残,他在上学的年龄时,他哥哥背他上学,在他上厕所时,同学帮助他,他把小学,初中都读完了,可是没有考什么学校,而是为了生存,他就下来学会了修手表,刻手戳,来赚钱,他修的手表可以随便更换零部件儿,自己可以组装手表,组装完了以后,就卖新手表,一年下来正好几万元钱。”
“那他的二胡又是跟谁学的呀?”“是自学的,他在很小的时候,也就是出生不久,自己坐在炕上,看着别人在地上ziyou的来回走动,他就哭喊着要什么东西玩儿,他爸爸一看也没什么好玩儿的东西,就给他一根高粱秆儿,在高粱秆儿的半当腰,破开一道缝,在破开的一道缝里,又插进一根细高梁杆儿,这样,他就坐在炕上不哭了,他一拉就是一小天,ri复一ri地拉,等他长大一点儿以后,他父亲就给他买了一把京胡,他就开始了拉京胡,不断的拉,一来二去就拉出了调,慢慢的熟能生巧,京胡拉完以后,他又在此基础之上,学会了拉二胡,他还会吹喇叭,吹唢呐,都是无人能比。”
我听着听着,不禁使我对他心生敬意,我心想:一个残疾人,都能做到学业有成,自学成才,可我这一个健全人,只是学会了一点儿英语,还是一知半解,我不仅有些自愧不如。
“你是怎么跟他学会拉二胡的呀?”我又好奇地问道。
“他在年轻的时候,被一个县剧院招去了,他在县剧院里上班,可是他嫌弃工资太低,行动又不方便,就退掉了公职,回来自己单干了,他在单干期间也招收学员,我就报名跟他学起拉二胡来,他教我们很严格,我们对他也很照顾,帮他洗衣服,做饭,什么都干,后来我上班教学了,就停止拉二胡了。”“太可惜了。”我说。
“那可不,我大哥说我长相不算太好看,搞文艺工作的人大都是长相突出才有出路,另外,我大哥又说:搞文艺的人是吃张口饭的,不好,所以就不让我学了。”等我回到了学校,我的脑海中总是蛤蟆人的影子。
又有一天,我买了一些礼物去他家,因为他家里有一个小孩儿,也和他一样,也是一个蛤蟆人儿,我就给孩子买了一些礼物。在他家里我主动请求他给我讲他的故事,他还真爽快:“我和你嫂子是缘分,千里有缘来相会,对面无缘不相逢。这句话你可能早就听说过,我在当时差一点儿没见阎王爷,重感冒,发高烧,头痛得厉害,我以为回不了家了,幸亏他哥哥把我安顿在他家里,由他妹妹,也就是你现在的嫂子来照顾我,给我端屎端尿,经常在我身旁,帮我吃药,又帮我买东西,整整是一个多月的时间,我的病终于好转了,渐渐的,你嫂子对我产生了好感,当时我有一些担心,她是一个好的女孩儿,又是一个健全的人,可我怎么能配得上她呢,我向她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她都不怕,她说她就是喜欢我。”
“你别臭美了,你忘了当时你看我时的那眼神儿,都快要淌出口水了。”嫂子在一旁打断了他的叙述说道。“你别打岔,你去做你的饭去吧,多炒几个菜。”接着他又开始了他的爱情故事:“你嫂子的家人说什么也不同意我们的婚事,说什么:如果我们俩在一起,就和你嫂子断绝关系,你嫂子也不怕断绝关系,就一心和我来了,就是这么一回事儿,让你见笑了。”他说完张开大嘴笑了一笑。我看着这对夫妻是那么的恩爱,生活是那么的幸福,唯一缺憾的是他的儿子,也是遗传,在那呀呀学语的孩子和他父亲一样,我望着这一老一小,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将来还会有像嫂子这样的姑娘吗?
第二十章 四个条件
又是一个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的ri子。我们两个人骑着自行车一路东行,这是我从没有去过的地方,我们处处都觉得陌生,事事都觉得新鲜;我们东张西望,我们你追我赶,路旁的树木越来越多了,我一边走一边高呼:“山北,山北,北面的的大山,要是我曾经住过的大山该有多好呀!山脚下的诺敏河水静静的流淌,大山里的黄花菜,山钉子,山里红,野鸡豆子,咯牙的榛子,山梨,没把的山梨,是黑瞎子粪,有把的山梨才能吃呀。”
“你们老家那里真好,什么时候有机会去一次,看一看,走一走,我还从来没有看过大山呢。”陆雅青饶有兴趣地对我说道。“那是自然,一旦有机会我们一定能去,那可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啊”我走出伦河镇,不远处就是一个小村庄,坐落在沙石路南,我问她:“那是什么村呀?”“东伦。”她回答说。
又走了一段路,大约有三四里的路程,在路北侧又出现一个小村庄,她告诉我说:“那也是东伦。”紧靠路边的人家,刚刚喂猪的妇女大着嗓子:“来来来”的叫猪声,随着一声声的“来来”声,鸡鸭鹅也跟着欢叫起来。一时间小村庄的早晨沸腾了,我们两个人脚下开始用力,想早一点儿远离这吵闹的村庄,好继续进行我们的交谈。路上的沙粒儿在车轮下“沙沙”作响,不时有一颗石子儿“嘣”的一声,被车轮轧得飞出老远,落在了路边的壕沟里,田野里刨茬子的人们,三三两两,有的脱掉上衣,“擦擦”的刨茬子掀有规律的挥舞着,脚步也是有规律的像跳舞一样,一步一错地在地垄沟里,前进着,有的用四轮拖拉机拉着铁犁杖把茬子豁开,后面再用人捡起扔在一堆,她看着人们干得是那么的起劲儿,她不由自主的脱口说道:“等咱们来到这里,咱们也能分几亩地儿,到时候咱们也能种上庄稼,到秋天了,咱们也能收获粮食,蔬菜,那该有多好呀。”
“到那时,咱们也生出几个小孩儿,“叽叽喳喳”地闹个不停。”我插上一句说道。她听我说要生一大堆孩子,就瞪了我一眼:“谁跟你生那么多孩子,要两个就行了。”我一听她还当真了,还要两个,就马上说:“一儿一女一枝花,多儿多女多冤家,这可是古人留下的名言,咱就要一个,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儿。”“那可不行,一个孩子孤单,两个孩子好有个伴儿。”“什么伴儿不伴儿的,和别人家的孩子玩儿,不也是伴儿吗?”我们说话间来到了山北乡地界-----山太村。山太村坐落在公路两侧,公路是在村zhongyāng穿过,鸡鸭鹅狗猪在公路上横行,我骑的自行车差一点儿没把鸭子轧上,我大声一吼,吓的鸭子“呱呱”地跑开了。过了山太村,山北乡zhèngfu就出现在眼前了。
我们两个人没有直接去乡zhèngfu,而是去了山北中学,想先看一看中学的校址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绕开乡zhèngfu,一路打听,过了乡zhèngfu,不远处就是山北中学了,山北中学大门是朝南开的,一进大门,正对着大门的是三间食堂和老师值宿住的地方。三间房两侧一边儿有十几间房子,都是一面清的(前面是砖的,后面是土的)。看样子是教室,因为里面传出阵阵读书声。校园的西北角,有一幢全砖的十几间校舍,是县城里农业中专的校址,后院的东侧,是老师的办公室,校长室等。校园里的四周都是高高的白杨树,每棵白杨树都有十几米高,看样子,每棵树的树龄都超过十年左右。
我们看了一下每幢房屋,没有我们老师长期的住宿的地方,看来我们要是想来此地,必须得结婚了,要不然,还真是没地方住。我们两个人在校园外面看了一会儿,便调转自行车直奔乡zhèngfu而来,到了乡zhèngfu,经过打听,找到了乡党委书记的办公室,正好书记在,他看我们的到来很是高兴,便马上派人前去中学找一二把手来乡党委开会,我们环顾四周,各种规章制度,挂满墙壁,条幅标语,琳琅满目,乡zhèngfu虽然不是什么高楼大厦,可是四周的树木,花坛,井然有序,室内室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进进出出的人们,也都是面带微笑,说话时点头哈腰,显得是那么的有礼貌。
给我的第一认象,就是这里的人们,他们很憨厚,他们很朴实,他们待人很真诚,说话打招呼时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得出来,主管教育的副乡长是一个大嘴男人,说话更是干脆利落,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从不拖泥带水。
不一会儿走进两个人来,走在前头的是一位年纪较大的,看上去足有五十大多,长长的嘴唇,还有些发紫,后来我们都叫他:“大嘴唇子”。厚厚的上眼皮,向下堆着,下眼袋高高的鼓起,黑黑的皮肤,瘦瘦的脸上,毫无光泽,高高的个头,略有些驼背,长长的牙齿,牙根还露在外边,稀疏的牙齿,被烟熏得发黄。
后面进来的是一位白白的皮肤,也是瘦瘦的脸庞,薄薄的单眼皮儿,还总是眯缝着,细细的脖子,两侧的血管儿,看得清清楚楚,高高的鼻梁子下面有两个明显的窟窿,他是天生的鼻子露孔,后来我们叫他“鼻子窟窿”。黑眼珠略显的发黄,头上戴一顶蓝sè的一侧带沿儿的帽子,乡党委书记和两个人打完招呼之后,两个人雅言落座,“这就是学校的老校长张皓甫,这是副校长王惠誉,这两位是伦河中学的外语老师,情况我跟你们介绍过了,他们今天来是想和咱们谈一谈条件问题。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在当面儿,不要客气。”
老校长张皓甫对我们俩笑了一下,他明知道我们两个人是乡党委书记介绍来的,就点头哈腰地说着奉承话:“来的好啊,正是及时雨一般哪,我们举双手欢迎,我们派人去省城去找英语老师了,可是都没有找到,今天书记大人给学校做了一件积德行善的大事,为我们子孙后代造福啊,我们要牢记心间书记的大恩大德呀。”这一阵臭脚捧得我差一点儿吐出来,有那么严重吗?举手之劳的一点小事儿,看让他说的,再夸大其词也没有这样的啊。
那个副校长王惠誉倒是显得很稳重,他也是因为他是二把手,所以话语要少,不能比一把手多,动作幅度要小,不能超过一把手,但是,面部表情要丰富,一会儿微笑,一会儿讪笑,他笑的时候也很有特点,一呲牙,就是一次笑,一把手张皓甫说话声有一些粗,也低沉,而二把手说话声是那么的尖细,有一点儿像太监,两个人的最大特点是,都没有胡须,那位二把手也年过四十有余,眼角处布满了思考问题时留下的鱼尾纹。
“来吧,有什么困难跟我们提出来,我们尽力解决。”那位副乡长看着乡党委书记的脸说道。陆雅青看了看我,她开口说话了:“书记对我们俩说过,要给我们四个好处,一是解决住房问题,这里住房问题能否解决呀?”“没问题,就在学校的前院,放心吧,住房的费用,由学校来拿,一间半房,够你们两个人住的了,太大也发旷,也费烧火柴。”副乡长说。
“那第二个问题是民办正的问题,是否能落实到位呀?”陆雅青又接着问道。“那也没问题,现在就有一个民办证,等再过一段时间,或者我和书记去教育局给你们要一个,那都好说。”张皓甫校长说的钢棒铁牢,使你无法不相信他的话,他说的事儿,就好像他嘴边儿的菜,一张嘴就能吃到嘴一样。“第三个条件是工资问题,······”没登陆呀请把话说完,张皓甫就打断说:“那是差不了,书记咋说就咋办,一切按照书记大人说法办,给他们每个月开多少?”他转向书记问道。
“每个月给他们按照大学本科的标准开工资,我不都跟你们说了吗?”乡党委书记一本正经地说。“是啊,说过了,你看我这记xing,王校长,你听说了吗?”张校长又把脸转向王惠誉副校长问。王惠誉校长只是一笑,便轻轻地点了一下头。陆雅青把目光投向了我,她的意思让我也说上几句儿,我仗着胆子说了最后一个问题:“第四个事情就是我们的户口问题,看看什么时候能给解决。”那位主管教育的副乡长笑着说:“那更没有问题,什么时候都能办,只要是你们来了,一切都好说。”
“用不用立上字句呀?”陆雅青问道。“不用,我们马上召开党委会,到时候有秘书记录在案,这一点你就放心吧。”“那我们什么时候来呢?”“今年暑假期间来最好,我们首先成立一个英语培训班,有你们教,培训完了,再把他们放下去当老师,你们的担子很重啊。”张皓甫校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没什么事儿我们就回去了,具体来报到时间是······”“八月十号。来中学找我就行。”张校长马上说道。
第二十五章 吸烟风波
从山北乡zhèngfu出来,我们高高兴兴地骑上自行车,赶回学校上课,路上,她对我说:“咱们俩回去以后,是不是准备结婚呀?”我一听结婚就高兴地回答说:“那可不是,得准备了,要不,咋俩回去以后向领导请假吧,咋俩结婚,在哪结婚呀?在这里结婚还是回家结婚呢?”我一时无了主张。“依我看还是回你家结的好,等过了蜜月再回来上班,那样的话,你家好热闹热闹。”她深思熟虑地对我说道。“那好吧,等回到学校,我就请假回家准备。”
我们一边唠着,一边前行,不一会儿的工夫就回到了学校。当我们回到学校时已经快要放中午学了,教导主任说:“你们的课我都给你们安排在今天下午了,你们先休息一下,去那个学校了吗?怎么样啊?”“还行,给的优惠条件也不错,比这里强。”陆雅青回答说。教导主任是她表姐夫,所以对我们的事情也很关心。“啥时候去啊?”她表姐夫又问道。“下学期,这里也得结束啊。”我顺口答道。“也对,咱们这里也得找老师了。”她表姐夫自言自语地说道。
说话间,就听走廊里大吵大闹起来,听话音好像有一男一女的声音。“你吸烟,就应该出去吸,你在室内吸烟,就是害人!”“哪一条法律规定了?吸烟还得在外面吸,我就在室内吸烟了,咋的吧,看你能把我咋样!”这是女老师的声音。教导主任走出去了。“你们吵吵啥呀,不怕人笑话,有事慢慢说。”“让主任给评评这个理,是他的不是还是我的不是。”女老师硬气地说道。“说吧,我在听。”教导主任往上推了推眼镜。
“我在屋里吸烟,他不让,他说我应该去外面吸烟,哪一条法律规定的呀,他咋这么娇贵呀,真是。”女老师个子不高,说起话来声音不小。这位女老师今年二十七八岁了,大学毕业,在本校教美术课的,她长相很好,圆脸,小鼻子,不大不小的双眼,目光中充满智慧。她的年画还出版了呢。她和陆亚青关系很好。
陆雅青要出屋去劝解,被我拦住了:“回来算了,别装到得了了。人家哪一方都有理,你说谁的不是呀。”她听了我的话,没有出去,我们就在办公室里听着外面的动静。我知道那位女老师是陆雅青的好友,她们也是烟友,经常在一起吸烟,全学校就三名女老师吸烟,还都是大龄女青年,最大龄的都有三十多岁了,她们攻守同盟,还立下誓言:谁也不结婚,要是有人违背诺言,就把她开除三人小组,以后就不理她。陆雅青年纪最小,她第一个处对象了,已经被她们开除了,还要出去劝解,你说谁会听她的话呀?一见到她就来气,不见到她是一肚子气,一见到她就两肚子气了。
她也知道自己已经违背了三人帮规,但是,她总拿自己不当外人儿,总在想她还是她们的朋友。走廊里的吵吵声还在继续,“她吸烟很厉害,竟是旱烟,都呛嗓子,她吸烟以后,把烟吸进嘴里之后,就又喷出来,还向我的脸上吹烟,她这不是要杀我吗?她是犯有故意杀人罪,我要控告她!”那位男老师姓毛,是地理老师,他是哈师大毕业生,至今未婚,他很有个xing,和那位女老师坐对坐,中间就隔有两张办公桌,所以那位女老师一吸烟,毛老师就遭殃,他东躲,那一缕缕青烟就跟他到东,他xizàng,那一团团白雾就跟他到西。他无奈了,他要反抗,他要发怒,他终于爆发了。
“你咋不搬块豆饼照一照你自己,我还要害你,我哪来那闲功夫,你说我向你吹烟儿,那意思是说我看上你了呗,呸,你也不看一看你那个熊样。”女老师的话更加激怒毛老师,毛老师的脸sè发青,两条腿也直哆嗦,两只手也颤抖着,那位女老师倒是坦然自若,还掏出了烟口袋,又卷上一只旱烟卷,顺手又掏出火柴来,打开火柴盒,拿出一根火柴,在火柴盒的一侧“呲儿“的一声,划着了火柴,刚要点燃旱烟卷,只见毛老师“喷儿”的一下就把火给吹灭了,教导主任说;“你们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吸烟?”
“什么时候了,我也得抽烟,我犯烟隐了,没听说我抽烟还有人管我,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你骂谁是狗?你才是狗呢!”毛老师气的嘴唇也发紫了,毛老师梳着大背头,油光铮亮,脖子有一点儿向右歪,大鼻子,高鼻梁,大大的鼻孔,直往外喘粗气,两道黑眉毛快要倒竖起来了,眉宇间拧成一个川子,两个肩膀还一端一端的,两只大眼睛目光发直,死死地盯着对方,就是不许对方点火。
女老师是一位美术老师,她头发有一点儿发黄,可能是和皮肤白有关,她那张娃娃脸上,看不出她生气的样子,她不怕得罪那位男老师,她认为她没有错误,吸烟的事儿谁也管不着,想当年,那些伟人还吸烟呢。她自己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染上烟瘾的,还是大旱烟。
陆雅青跟我说过她吸烟的经历。那还是在她八岁时,她的爷爷就让她给他在灶坑里点烟袋锅子,每点一次烟袋锅子,就得抽上几口才能把烟袋锅子点着,久而久之,她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吸烟,烟瘾还很大,每一天都得吸上几支旱烟。有时我逗她说:“你咋不抽烟袋锅子呢?”
她说:“哪有大姑娘抽烟袋锅子呀,我妈在过去可是抽烟袋锅子,新中国了,就不抽烟袋锅子了,太丢人。”“那抽旱烟卷就不丢人了,大姑娘家抽烟就不雅观,另外对身体也不好啊。”我劝过她把烟戒掉。可她就是戒不了,她说:“让我不吃饭可以,可是要想让我不吸烟,那就得死。”我一听,妈呀,你可别死,死了,还不得怨我呀,算了,你抽就抽吧,为了以毒攻毒,我有时候也抽上几口,可是我抽的是香烟卷儿。我母亲说道:“嫌我和你爸抽烟,这一回咋样?找一个会抽烟的吧,挑来挑去,挑花了眼,这就是你的命啊,孩子,挣,挣不过命。”
我也认了,人哪有十全十美的,将就吧。走廊里的声音越来越小了,他们两个人被教导主任弄到校长室去了。看来他们还真要弄出个大头小因儿(结果的意思),我闲着无事,就偷着跑到校长室的门外进行偷听活动。校长室里传出两个人的争辩声:“校长啊,她要害我呀,你可得给我做主啊,我不能和她一个办公室了,我要求换办公室。”毛老师的声音有些凄惨,校长沉默半天不说话,那位女老师到开口了:“你愿意上哪就上哪,学校也不是给你们家开的,哈师大毕业的有什么了不起,哼。”“行了,行了,你不要说一些没有用的了,打盆儿论盆儿,打罐儿论罐儿,抽烟的事儿就说抽烟的事儿。”接下来,校长又对男老师说道:“你一个男同志,不要和女同志一样,斤斤计较,她抽烟时你就离开一会儿,能怎么的?有困难吗?你说给你调办公室,我上哪里给你调办公室呀,谁愿意被烟呛啊,凡事儿都别太较真儿了,睁一只眼儿,闭一只眼儿算了。”
毛老师气的大声喊道:“你算是什么校长,啊?你这是给我们解决事情吗?你这是和稀泥,你不够领导资格,你······你······”“你啥你,我不够领导资格,你够,你来当校长啊,教育局还信不过你呢,我不够领导资格,可是教育局却相信我,你说我是和稀泥,我不和稀泥怎么整,你说,你不吸烟,你就反对吸烟的,国家每年生产那么多香烟,都卖给谁去?你知道香烟每一年给国家创利税有多少吗?你一个人不吸烟,就让别人都不吸烟,有这个道理吗?我看你也是太偏激了。”
校长的一番话,说的毛老师闭口无言,他停了一会儿之后又说:“那她也不能对着我抽烟啊,还把烟吹向我,她是故意的。”“李老师,是像他说的那样吗?你把烟都吹向了他,有这事儿吗?”校长问那位女老师。“没有,他这是血口喷人,我要是那样,我不成了调戏他了吗?我哪有那么下流。”“是啊,她都那么大岁数了,还调戏你,那不可能。”校长的话差一点没让我们笑出声来。校长室的门外有我们好几个人在偷听。
“算了吧,回去吧,消消气儿,遇事常思己过。不要总是怨恨别人。”毛老师一看再也弄不出个甜酸儿,再呆下去也是白费,就“光当”一声把门关上之后,走出了校长室,嘴里不停地磨叽着:“真没地方说理,我离开这鬼地方,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毛老师走后半天,李老师才出来,她照样嘴里叼着一颗刚才在校长室里卷好的一只老旱烟,喷云吐雾地在我们面前走过,好象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她就是她,真有一套,定力太强了。
我们刚回到办公室里,放午学的钟声就敲响了。老师们有的小声议论着,有的用斜眼看李老师,毛老师气的也不回办公室了,他好像真的要走,他请假了,他回家办事儿去了。有的老师已经知道毛老师要调到县里公安局上班了,所以他不在乎校长,就敢和校长发脾气,李老师就不是那么火气大,她抽烟随便吐烟,无论是在哪里,她都是大口大口地吸,大口大口地吐,周围的人都烦她。
第二十六章 气死我也
毛老师一连几天都没来上班,有人说他一定是走了。我也没有时间看人家走与不走,马上请假回家筹备婚礼,临回家之前,陆亚青先是在单位通知她要结婚的消息,定于明天招待大家,没有宴席,只是简单地吃一些糖果,喝一点茶水,嗑一点儿瓜子儿,她原来在学校随过礼的老师都前来贺喜了,到了晚上,我和她按照人名对号,结果发现了一个秘密:前来贺喜的副校长竟然没有随礼,吃了一通就一拍屁股走人了!气的陆雅青直骂:“他nǎinǎi的,他家孩子结婚,我都去随礼了,三个孩子,我就随了三分儿礼,我还给他送过两条香烟呢,结果他来这里,来一个嘴巴子抹石灰:白吃。真是嗑瓜子嗑出一个臭虫,什么人都有。”
我在一旁劝她说:“算了吧,你知道什么叫做人走茶凉了吧,古人说什么,现实就有什么,你的随礼就当是救济穷人了,捐献给灾区了,把心放宽一些吧,别气坏了身子。”“滚一边儿去,我才不会像你所说的那样呢,我气坏身子,为他那样的人不值得,你回去以后,你家要准备酒席呀,我估计他也是没喝着我家酒才这么做的。”她也在自己找原因说。
第二天我回到家里,父亲问我:“你调转工作的事儿怎么定了?”“今年等过了暑假就去那里,条件我和陆雅青去过山北乡zhèngfu了,也和他们一把手洽谈过了,但是那里没有宿舍,我们无法住在一起,就得结婚了,五月一ri结婚,那一天正是国际劳动节,距离那一天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她让我回来筹备一下。”母亲在一旁叹气说:“没有到秋天,什么都没下来,钱也都花在种地上了,要想办事儿,就得出去借一些钱回来。”
“现在咱们家有多少钱哪?”我问母亲说。“就二百元钱了,留着这一大年花的。给你办完事儿,咱们家就得东挪西借了。”母亲要掏腰包,被我拦住了:“算了,妈,你就不要往外掏了,那几个钱也不管用,明天我去老姑家借去,今年年底我就还给他们。”
父亲接过我的话茬说了一句:“你老姑家也许有钱,你老姑父是挣现钱的,他家又没有什么花销,你自己去就行。”“那是,就看在我给她家背柴火,哄孩子的分上,她也应该慷慨解囊,帮我一把。”我满有把握地说道。“要不,明天我和你去你大姑家,然后再去你二姑家,回来后,你再去你老姑家,你大姑和你二姑都比你老姑强啊,你老姑是嘴甜心苦,见钱眼开的人,她和你老姑父结婚,还是我做的媒人呢,结婚时,我花了他几个钱,到现在还找我要呢。”父亲一时对我老姑失去了信心,他叹气对我说到。
“那咱就先去我大姑家吧,我还一次没有去过呢。放心吧,结完婚以后,我就把欠他们的钱还上。”“还不还那倒好说,关键是( 一张没有公开的婚纱照 http://www.xlawen.org/kan/16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