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部分阅读
爱莲对妮莎说:“说起来,他是个好人,我们应该感谢他。他对我们是有恩的。”
“是的,妈妈,我知道。”妮莎说。
38。五十五(1)
袁萧然把李长庚从医院接出來,李长庚的意识并不清醒,没有自理能力,生活无人照顾。***没有办法,她只能把李长庚接回自己家中,由自己伺候他了。刚开始的几天,因为脑部神经压迫,李长庚时常说梦话。李长庚要是光说点梦话还不打紧,关键是,他的意识模糊,神经系统紊乱,大小便失禁,这可让袁萧然非常难为。
月月能够体谅到母亲的为难,她对袁萧然说:“妈妈,我干脆去北村把保国叫回来。”
“算了,你李伯伯刚出院,病不稳,过两天就好了。”袁萧然说。这一周时间,可把袁萧然折腾得够呛,她每天都得给李长庚洗刷内衣内裤、床单被套,那气味大的,甚至连月月都熏得受不了,袁萧然却没一句牢骚话。她既不怒,也不抱怨,就这么默默地干着,细心地照顾着。
袁萧然的这种耐心和细致,让女儿月月都难以想象。有时候她甚至还以为李伯伯就是自己的父亲呢,毕竟她对自己的父亲没啥印象。小梁去世的时候,月月还是个不到两岁的孩子,没一点记忆。所以,打小月月得到的所谓的父爱,估计就是李长庚的关爱了。不过李长庚是保国的爸爸,她从小就叫李伯伯,不可能是自己的父亲,月月心里清楚。可是现在,她心里就有些不清楚了,有时候就犯起了糊涂,她也不好问妈妈,因为妈妈太辛苦了。再说了,她咋好问呢?又问什么呢。所以她就干脆不问了,疑惑暂时存在心里。不过月月心里基本确认了一件事,那些传闻可能是真的,妈妈确实喜欢李伯伯。后来,袁萧然突奇想,每天给李长庚做俄罗斯菜汤。她想用“苏波”唤回他的记忆。
没有想到,李长庚慢慢有了些意识,嘴里不时喊着爱莲的名字,还有凡凡和莎莎。
“李伯伯,这是我家,他们不在。”月月说。
袁萧然赶快摆摆手,阻止了月月。袁萧然轻声说:“月月,就让他说吧,他的头脑不清醒,你说也没用。”
再后来,李长庚模模糊糊喊莎莎时,月月就回应他,用俄语喊他爸爸。有时候,李长庚也含含糊糊的答应。袁萧然觉得有些希望,就鼓励月月跟他多对话。
后来一次,袁萧然正在给李长庚擦脸时,李长庚突然把她抱住,嘴里喊着:“爱莲,这么久了,你去了哪里,都是我不好,让你受罪了……”
袁萧然想推开他,无奈,他抱得太紧了,推不开。袁萧然推不开也就不推了,就让他抱着。
迷糊中的李长庚抱住袁萧然痛哭流涕,他把袁萧然完全当成妻子爱莲了。李长庚一边哭,一边诉说,语不清,袁萧然一句也听不明白。
后来,袁萧然也痛哭起来,为李长庚,为爱莲,也为自己。是啊,这么多年来,他李长庚还是第一次抱自己,还是在迷糊状态下。想起这些,袁萧然心里不免有些伤感。
这时候月月恰好进来,看到了这一幕,她非常吃惊,悄悄离开了。
李长庚和袁萧然两个人抱在一起哭了一阵。奇怪的事生了,李长庚居然慢慢清醒过来,恍惚有了记忆。
有一个细节估计袁萧然当时也没注意到,但是月月注意到了。
那天月月进去的时候,现李长庚抱着自己的妈妈,收音机里正好放着苏联歌曲《喀秋莎》。月月很害羞,赶紧转身离去。
后来月月想,李伯伯怎么突然就醒过来了?是不是因为听了《喀秋莎》苏醒过来的?她不知道,也没敢问李伯伯,更不敢问妈妈。或许,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伯伯已经醒过来了。
当清醒过来的李长庚现自己竟然在袁萧然家里,觉得很不好意思,怕别人说三道四的。
袁萧然苦笑了一下说:“嗨,都这样了,你还想那些干吗。再说了,我们又不是外人,生生死死的,这么久了,还在乎别人说三道四吗。现在最主要的,是你尽管养好病,养好身体,等你的身体恢复好了,一切就好了。”
“嗨,太辛苦你了!”李长庚叹了口气。
李长庚得知凡凡去了北村农副业基地,他默默点点头,什么话也没有说。李长庚在袁萧然家养了一些日子,身体算是缓过来了,可以下地走路了。不过,他已经明显不灵便了,反应缓慢,动作呆板,有时候说话也有些颤,已经不像正常人了。
39。五十五(2)
他的头脑虽然有了些记忆,但不透彻,也是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不过,这样倒好,工作组和造反派的人,看他这副样子,早把他当做病猫了。这样一个废人已经没啥威胁了。秦经理却被下放到偏远的农村,蹲牛棚,住马圈,劳动改造,洗心革面。据说后来得了重病,被送回湖南老家,再也没有回来。
李长庚的身体恢复的好了些后就要回到自己家,袁萧然也拦不住,因为现在他能走能动,只能让他回去了。
刚开始,袁萧然每天让月月把饭给他送过去。后来,李长庚说自己弄,袁萧然也就不好多说了。不过,袁萧然就让月月隔三差五的过去一趟,送些吃的,也顺便看看,免得李长庚孤独。
那时候,保国一直在北村。月月跟妈妈开玩笑说:“你那么放心不下,干脆就跟李伯伯住在一起得了。”
袁萧然骂道:“你个傻丫头,懂个啥。”说着话儿,脸就红了。
“嘿,我早看出来了,你一直喜欢李伯伯,要是保国妈妈回不来,你们两个还真合适。”月月笑着说。
“打你的小臭嘴,当心保国听到了生你的气,你李伯伯听了也不高兴。”袁萧然心里有些紧张了,说起话来也有些哆嗦。
“看看,我猜中了吧。”月月嘿嘿嘿笑起来。
袁萧然瞪了女儿一眼,没有再说话。
其实,这些事,不要说自己女儿看出来了,就是邻居们、朋友们,心里也跟明镜似的。有人议论说,这个袁萧然又年轻又漂亮,非要染上一个半身不遂的,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也有人说,这个老李实在可怜,英雄了一辈子,居然落得如此下场。也有人抱不平。关于这些,袁萧然都知道。后来,袁萧然自己跟人说:
“嗨,我跟爱莲是姐妹,我家小梁活着的时候就跟李长庚称兄道弟,他们是兄弟。现在人家遭了难,病成那样了,爱莲又不在,我能不管吗?我要是现在不管不问,那还是人吗。”
也有朋友劝说袁萧然,说你们两个干脆结婚得了,免得人们指指戳戳,也免得那些人再找事端。袁萧然说,我问心无愧,别人爱怎么说就说去,我不管,也管不着。
这年冬天,袁萧然出去到市场上买菜,在路上不小心滑了一跤,左手手腕骨折,李长庚带她到医院检查,打石膏。回家后,李长庚让月月请假照顾几天,袁萧然说不用了,自己能行。月月就跟李长庚开玩笑说:“李伯伯,你生病的时候,我妈妈没日没夜地伺候你那么长时间。现在她手腕骨折了,该你还人了。”
“死丫头,怎么跟你伯伯乱开玩笑。”袁萧然骂道。
“是。”
李长庚憨憨地笑着,脸上很不好意思。
“那丫头都是从小惯的,说话没大没小的。”袁萧然不好意思地说。
“月月说的在理,以后买菜做饭的事我来做。”李长庚说。
“那怎么成,让你这个大处长给我们做饭,价儿太贵了。”袁萧然笑了起来。
月月给李长庚打个眼色,慢慢悠悠地说:“放心吧,李伯伯,月月不会袖手旁观的,该帮忙的时候我一定会帮忙的。嗨嗨。”
袁萧然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在心里乐着。
后来,月月跟李长庚神秘兮兮地说:“李伯伯,你以后可要对我妈妈好一些,要一辈子照顾好她。”
月月说着就笑起来,李长庚也笑了。
月月跟莎莎同岁。事实上,莎莎跟爱莲走后,李长庚可能就把月月当莎莎了,他对月月的疼爱强过保国,因为月月活泼可爱,喜欢撒娇,喜欢开玩笑,什么时候都是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样子,讨人喜欢。
李长庚刚从医院出来的时候,就是个瘫子,还没有意识。后来清醒过来,他非常难为,多亏月月每天跟他说话,让他轻松了许多。否则的话,他和袁萧然说话可能会很尴尬的。尤其是后来,他知道了自己大小便失禁的事后,更是难为。是啊,人家袁萧然一直照顾自己,别说人家是小梁的妻子,就是自己的妻子也难受,人家遭受了多大的罪啊。嗨,李长庚非常惭愧,也非常后悔。但是,他现在是空有一腔的抱负,英雄气短,也没办法。好在有月月在,月月就像自己的女儿,月月从来没把他当外人,见了面就跟他说说笑笑,还跟他撒娇,李长庚的心自然好多了,他的身体恢复得很快,跟这有很大关系。袁萧然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她真没想过和李长庚长久地在一起吗?不知道,谁也不知道。
40。五十五(3)
但是,只要李长庚有什么事,她就前去帮助。在她心中,李长庚到底占个什么位置,她不知道,好像也没仔细想过,只是觉得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难道仅仅因为他是英雄吗?难道仅仅因为自己曾经爱过他吗?难道仅仅因为他是丈夫小梁的领导加兄长吗?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现在可怜吗?
……
其实,袁萧然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都不是,或许这些因素都有一些,难以说得清。
人啊,真的很复杂,尤其感世界,绝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轻易说得明白透彻的。要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的,那就不是感,也或者说不是真正的感。
人世间真正的感,清雅而瑰丽,稠密而芬芳。
李长庚又是怎么想的,不清楚。
人们说,女人的心,海底的针,比喻隐藏很深。
而李长庚,这个男人的城府太深,这个男人的世界太深,袁萧然一直没搞明白,也搞不明白。
如果说,袁萧然对小梁的感,是因为她现与李长庚的不可能而绝望之时,小梁的英勇表现让她获得了一种安慰或补偿,所以她义无反顾地爱上小梁,她要从小梁身上找到李长庚的感觉,也或者是用小梁来刺激李长庚。她当时的心很复杂,只是李长庚一点没在意。因为,他深深地爱着爱莲,他没想过别的女人。
不过,凭良心说,袁萧然没有做过对不起小梁的事。她爱小梁是真的,她爱李长庚也是真的,只是方式不同,时间和程度都不一样。或许,李长庚在她心中留下的影响太深了,她心中始终给他留着一块位置,或者说,她把爱的位置都留给了他,不管他知道不知道,也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反正她就留了,谁也管不着,谁也没办法。因为,那份爱的愫她只想留给心中最钟爱的人,那纯粹是她自己的事,那是真正的**,可以说是狭隘的,也可以说是伟大的。
有时,狭隘和伟大只差半步,狭隘的爱和伟大的爱,有时候不差分毫,因为,它们都是人间的极品。
41。五十六(1)
保国被炼油厂招工的那年,月月中学毕业,要去北村接受再教育。***
月月找到保国,非常生气地说:“看看,都是你,当年要是跟你一起下北村,现在就不需要去那里接受再教育了。”
“现在去也一样呀。”保国笑着说。
“一样你个鬼大头。哼,现在你在炼厂,我在北村,哪儿一样了?”月月生气地说。
“别怕,要不了两年就回来了。”
“真的?”
“那是。”
“你放心去吧,北村的古丽阿姨是个好人,她会照顾你的。”保国兴冲冲地说。
月月听了心里好生喜欢,高高兴兴地走了。
保国在炼油厂蒸馏装置做了一年学徒就顶岗当操作工了。装置上有位姓张的老师傅以前在基建工程部工作过,他对李长庚的为人非常佩服,对他的遭遇也非常愤慨。不过,他就是个一般工人,也只能愤慨一下而已,其他也无能为力。得知保国是李长庚的儿子,张师傅非常感慨,也非常高兴。张师傅对保国说:“保国,你知道吗,现在炼油厂的大半装置都是你爸当年建的。李主任当年带领几千人的建设队伍,建成了中国最大的炼油厂,当年我们都以此为荣啊。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想到他会遭此磨难。”
保国默不作声,他心里非常难受。
“保国,你记住,这套蒸馏装置就是在你爸当年亲自建的。后来,七十年代,在老装置基础上又进行了改造。你一定要好好学技术,为你爸爸争口气。”
保国看着张师傅,默默点点头。
这么长时间以来,李保国好像第一次听说,炼油厂的一大半儿都是爸爸建设的,他有些不敢相信。可是,人家张师傅不会骗自己的,也没那个必要啊。保国非常兴奋,为爸爸感到骄傲。同时,心头也产生了一个想法,一定要成为一名最优秀的操作工。也许从那天起,他就开始努力了,并且暗暗给自己许下一个心愿。
李保国先后在加热炉、分馏塔、泵房等岗位上学习,用了两年时间掌握了常压和减压系统的所有岗位操作,应该算是车间唯一一个全岗位操作手。这年夏天,赵金凤回家探亲,来看望保国。一见面,赵金凤就劈头盖脸地质问:“保国,我写了那么多信,你为什么不给我回?”
“我实在是工作太忙……”保国支支吾吾找推辞。
赵金凤心里明白,她非常伤心。
这个赵金凤,对保国确实是一往深。当年保国退学去了北村农副业基地,赵金凤也想去,她爹赵有才当然不答应了。中学毕业后,原本赵金凤要和月月一起到北村的,可她爹却给她谋了个好机会。她爹赵有才对她说,你不是喜欢文艺,正好部队来招文艺兵,机会难得,我给你争取了一个名额。赵金凤高兴极了,她跟月月一说,让月月羡慕的要死。赵金凤还想要她爹争取一个名额,说是给月月的,其实她想给保国。她爹不答应,赵金凤死磨硬缠,她爹说,月月她妈袁萧然作风不正,影响不好,政审过不了关。
赵金凤到部队后,几乎每周都给保国写过信。不过,保国一封也没回,这让月月非常高兴。赵金凤写信问月月到底出什么事了,月月说保国爸爸被批斗,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他不想跟任何人联系。赵金凤当然知道月月和保国关系好,有时候她就恨自己没有决心,当时不该当文艺兵。
可是,她确实喜欢文艺,现在,她更是放不下。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么放下心爱的文艺兵,回到黄土山跟保国在一起。要么继续当文艺兵,跟保国分手。金凤实在难以割舍。
这次探亲,她就是来做个了断的。之前,金凤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想办法说服保国,要他等自己几年,等自己复员回家就结婚。甚至,她还想做她爹赵有才的工作,想让他爹想办法把保国也调到省城里去。赵有才骂道:“你个死丫头,死心眼,非要找那个李保国干什么,他爹妈的问题还没结果,你想要整死我呀。”
“求求你了,爹爹,我真的喜欢他,你就慈悲帮帮我吧。”赵金凤哀求道。
42。五十六(2)
赵有才心里骂道:“我他娘的真是作孽,自己拼命整他老子,女儿却拼命往人家儿子那里贴,还常常帮人家说好话,时时处处护着人家。妈的,这父子俩,真他妈的邪乎,怎么这么会招女人。妈的,他们到底哪儿好了?”赵有才对李长庚更加忌恨。好你个李长庚,跟我来这一手,让你儿子来勾引我的女儿,够阴险狠毒的。走着瞧。
这一回,赵有才不但不帮赵金凤,还把她一顿臭骂。赵金凤知道她爹是指望不上了,只有靠自己了。
赵金凤来到保国家,李长庚跟袁萧然出去了,家里只有保国一个人。赵金凤给保国买了一身新衣服,还给李伯伯买了许多营养品。
赵金凤说:“保国,其实我知道,我爹跟你爹势不两立,他们的事我也管不了。但是,我对你是真心的,在学校的时候,我哥那个混蛋戏弄你,我就护着你,甚至你打他我都站在你这边,我一直把你当做最可亲的人。”
“金凤,这些我都知道,我也不是傻子,还能分不清好坏吗?那时候我爹和袁阿姨被批斗的时候,我和月月没饭吃,是你从你们家偷偷拿出鸡蛋。还有你妈妈,她很善良,她也悄悄帮助过我们,这些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保国说。
赵金凤一听高兴了。“嗯,你忌恨我爹我哥都可以,但是,不能把我和他们混在一起,我始终是和你站在一起的。”
“这个我明白,谢谢你这些年来对我的帮助。”
“那你为什么不同意和我确定关系?”
“我现在还不准备考虑个人问题。”
“你是不是已经和月月私订终身了?”
“没有,你别瞎猜?”
“我跟月月一直都是好朋友,也是敌。在这件事上,我不会让步的。我什么都可以丢弃,但是不能丢弃你,因为我爱你。”
说着,赵金凤扑上来抱住保国哭起来。保国安慰道:“金凤,世界上的好男人多的是,我李保国算什么,要啥没啥……”
“我就喜欢你,我就喜欢你。”赵金凤一边哭一边解开了自己的上衣,露出鲜艳的粉红色内衣……
这景被突然闯入的月月逮了个正着。
这些年来,月月出入保国家就跟自家一样,非常随便,已经没有敲门的习惯了。月月跑过来原本是想跟保国商量晚上请金凤一起看电影的事。突然看到这一幕,月月非常吃惊,非常气愤,也非常伤心,她尖叫了一声,摔上门就跑了。
这下把两个人都吓坏了。“月月,你别误会,听我解释。”保国一边喊一边追了出去。
赵金凤满脸羞愧,穿好衣服哭着跑回家去。
赵金凤回部队后,前思后想,觉得应该给月月写封信,告诉她真实况,这不但是保国的清白,也是自己的清白。她觉得不应该用这件事为难保国,也不能用这种方式欺骗朋友,玷污友谊。赵金凤在信中对月月说:既然上帝让我们同时爱上了一个优秀男人,那么,我们两个人就应该公平竞争,看谁最终赢得这场爱……
月月接到赵金凤的信,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自己错怪保国了。月月主动找保国赔礼道歉。月月笑嘻嘻地说:“保国,其实金凤是个好女孩,她跟她爹她哥确实不一样。那些年她哥赵金虎经常欺负你,她宁愿跟她哥闹翻也要护着你,我很佩服她的。”
“这一点,我心里当然清楚,她的确跟她们家人不一样。”保国说。
“人家现在是文艺兵,人长得又漂亮,条件又好,你不动心吗?”月月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含脉脉地看着保国。
“那你的意思呢?”保国也故意做出难断的样子,卖了个关子。
“要是你真心喜欢她的话,我也不会有意见的。”月月慢吞吞地说。
“你说哪里话呢。我跟她不合适,不需要考虑。”
听保国这么一说,月月放心了,开心地笑起来。
“你呀,就会伤人家姑娘的心。要是金凤听到了一定会难过的。”月月有些伤感地说。
“那么,我就跟她好得了?”保国看着月月笑嘻嘻地说。
43。五十六(3)
“你敢。***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月月嗔怒道。
保国搂着月月,轻轻吻了她。这是他们第一次亲吻。
月月很害羞,心里却非常高兴,甚至有点心花怒放。不过,她还是轻轻打了保国一把,说:“哼,当心别人看见。”
“我就是要让全世界的人知道。”
月月笑着跑开了。
保国参加工作以来,始终觉得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很欠缺,一直想上石油学校深造一下。
这年春天,在车间的推荐下,他准备参加考试。再有几个月就要考试了,车间领导说,保国啊,要是手头工作不忙,这段时间你就加紧复习,不要错过了这次机会。保国知道机会难得,经常复习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考上了。
保国能够顺利考上中专,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得益于月月的支持。保国到北村去接受再教育的时候,初中上了一半,复习起来是很困难的。保国虽然参加了夜校补习班,每天晚上上课,不过主要还是靠自学,有不懂的问题就找月月。月月在学校一直成绩优秀,功课学得很好,月月每天给他补课。这样一来,学习进度快了,进步也很大。月月常常表扬保国是个好学生,也让保国信心倍增。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学习效果非常好。
那年秋天,保国和月月双双中榜,李长庚和袁萧然非常高兴。
日子过得飞快,月月毕业后分配到后勤单位,保国毕业回到车间担任技术员,后来就提升为车间副主任。他们就在这一年结了婚。人们都说他们是青梅竹马,而月月却跟朋友们开玩笑说自己跟保国是从小定的娃娃亲,惹得朋友们捧腹大笑。
赵金凤后来对月月说,都是她爸把她和保国给掰开了,否则的话她肯定会先嫁给保国的。金凤说得非常真诚也非常伤感,微笑的眼睛里噙着泪花。那次金凤回来,约保国见面,保国告诉了月月,月月说,你去吧,好好安慰安慰人家。两个人在一家小饭馆吃了饭,喝了酒,据说金凤喝得有些醉了,是保国送她回去的。不过,月月一直没有过问他们谈话的细节,保国也没说。金凤跟月月和保国的关系一直很好,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事。
44。五十七(1)
李长庚身体恢复以后,时间也已进入“文革”末期了。
他现在不用上班,也不需要操心,整天无事可做。然而,要是他还处在意识模糊的状态,那倒还好。而现在,他的意识非常清楚,他把周围看到清清楚楚,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反而忧心忡忡,老的更快,白苍苍。
“文革”结束后,肖总工程师等一批老干部陆续恢复了工作。
有人传来好消息,说赵有才被停职了。后来又说调走了,调到一个新开的什么油田去了,他的几个爪牙也一起走了。姚大炮被撤职查办,判了刑。李长庚长舒了一口气,他顿时感觉矿区阳光明媚,空气也新鲜了许多。事实上,矿区也生了许多变化,所谓的矿务局已经撤销,全部移交给黄土山石化公司,地方上成立了区政府,矿区已经变成了一个遥远的历史记忆。随矿务局一起撤销的,还有钻井处等机构。钻井处已经变成水资源公司,原钻井处下属的30多个钻井队,先后派去支援克拉玛依、大庆等油田建设,仅只留下一个钻井队负责打水井,保障黄土山生产生活用水。
一天,杨学刚的突然造访让李长庚非常意外。他们也是多年未见面了。前些年,杨学刚随钻井处支援青疙瘩油田建设。年初刚调回黄土山,任黄土山石化公司总经理。
杨学刚新官上任,压力很大,总感觉十年“文革”,黄土山的生产展滞后了。他跟肖总工程师聊天,谈未来的展之路。杨学刚说,当年秦经理说要建中国最大的炼油厂,我们拼搏了三年,1960年就实现了。十多年后,国内炼油化工展很快,我们已经落伍了,再不展,就会被时间淘汰。现在,得想办法展。
肖总工程师说,现在就是要提高炼油的二次加工能力,先上催化裂化,再上酮苯脱蜡,然后上烷基化……
逐步提高精细加工能力,把原料吃干榨尽,让每一滴原油都要挥出最佳效益。
肖总工程师一口气谈了一系列设想。杨学刚一边听一边思索,他不住地点头,看得出,他对肖总工程师的观点非常赞同,在他心里,对黄土山下一步的展已经有了方向。
杨学刚把新建催化裂化装置,加快炼油扩建步伐的建议在领导班子会上一说,班子成员议论纷纷。大家议论的主题集中在两个方案上:一是建一套床层流化催化裂化,这套工艺在国内其他炼油厂应用成熟,设备易购,建设起来比较容易,风险也小;二是建分子筛提升管催化裂化,这种工艺属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建设起来困难大,风险也大。大家对第一套方案支持率较高,认为稳妥展为好,第二套方案难度大,太冒风险,不合适。
杨学刚最后说,改革是有风险的,展要敢于冒险。其实也不完全是冒险,对于我们来讲,只是困难较大而已。黄土山几十年的展证明,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趟不出的烂泥滩。当年在青疙瘩山打井,苏联专家认为不可能的事,我们一样干成了。大跃进那会儿,我们人拉肩扛也把炼油厂扩建到了120万吨,那可是货真价实的新中国第一座百万吨炼油厂啊!我们必须有那么一股子拼劲,扬艰苦奋斗精神,要自力更生,不能等靠要,越等时间越晚,越靠思想越懒,越要志气越短。就是那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党委会做出“大干快上建催化”的决定后,杨学刚想让肖总工程师挂帅抓建设,肖总说:“现成的大将你为什么不启用?”
杨学刚愣了一下。
“你说是李长庚,对呀,他现在怎么样了,怎么把他给忘了。”
“他可是最佳人选啊,除了他谁还能担此重任呢?”
“听说他的身体不太好,那个干起工作就不要命的家伙,我怕把他累坏了啊。”
“他现在很好,就是闲着没事干,等着你给他派任务呢。”
“那我立即派人去把他叫过来。”
肖总笑了笑,说:“最好你亲自去一趟。”
杨学刚一拍大腿:“对对对,多年不见了,我要亲自去见见这位老伙计。”
45。五十七(2)
就这样,杨学刚亲自来到李长庚家,请他出山。***
杨学刚第一句话就说:“嗨,老伙计,你窝了十年了,该修养好了吧,现在需要你出力气了。”
李长庚看到杨学刚,愣了一下,吃惊地说:“老领导,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在青疙瘩油田了吗?”
“我回来了。怎么,不欢迎吗?”
“哪里,哪里。”
“哎呀,长庚呐,我知道,这些年委屈你了,也受了许多罪。”
“老领导,那是什么话。”
“现在炼油厂扩建,你出山吧,到扩建工程指挥部来,你担任常务副总指挥,帮我这个总指挥分担些担子,如何?”
“老领导,我,能行吗?”李长庚看着杨学刚,不敢相信地说。
“能行。你的能耐我知道。”杨学刚肯定地说。
李长庚有些激动了,“可是,我的历史问题,还没有结论。”
“那些事,后面会有结果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上下都在抓展。现在,催化项目箭在弦上,等不得。”
“要是有人告状,会连累你的。”
“我杨学刚相信党,也信得过你李长庚,你就大胆地干吧,有什么问题我杨学刚来担。”
“老伙计,记不记得当年秦经理的话,新中国的第一座百万吨炼油厂可是你的一大功劳啊。可是现在,我们已经落后了,必须迎头赶上去。
“老领导,别说了,再大的困难也一样能够克服。”
两个老战友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李长庚激动的老泪纵横。
杨学刚对李长庚讲,据可靠消息,秦经理已经平反了,在老家离休了。李长庚心里十分宽慰,他用力拍了拍杨学刚的背,杨学刚也用力拍了拍李长庚的背,那种感觉,那其中的意味,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够体会。
这天下午,李长庚就像是换了个人,精神抖擞,兴奋不已,他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袁萧然。
李长庚高高兴兴地敲开了袁萧然的门,这也是近一年来他第一次亲自登门。
保国和月月结婚后,为了照顾李长庚,袁萧然就让保国和月月跟李长庚一起过,自己一个人过。这件事对保国和月月来讲,也是非常为难的,好在袁萧然身体一直不错,自己照顾自己没有一点问题。再说,他们两家的住宅离的也不远,有个什么事随时可要互相照料。
李长庚见到袁萧然,激动的满脸涨红。“萧然,我恢复工作了。”
袁萧然先是一惊,以为他老病又犯了。这些年来,李长庚的病时好时坏,时不时就犯迷糊,因为他脑袋里的弹片没有始终取出来,时常折磨他,他心里的病痛更是煎熬,袁萧然也已经习惯了。
现在,看到李长庚满面红光,兴奋的跟孩子似的,一点也不像犯老病的样子。袁萧然也高兴起来。“真的。那太好了。”
李长庚把杨学刚的话给袁萧然说了一遍。袁萧然说:“是啊,秦经理平反了,肖总工程师也平反了,也该你出來了。”
袁萧然突然想问爱莲的事,话到嘴边,又没说出口,她怕这时候会刺激李长庚,通到他的伤心处。
李长庚见袁萧然沉思的样子,也不知该说什么了,转身准备回家,恰好月月走了进来。月月看到李长庚,有些吃惊地说:“爸爸,你,怎么过来了?”袁萧然急忙说:“月月,高兴的事儿,你李伯伯落实工作了,现在是炼油扩建工程指挥部的常务副总指挥了。”
“真的,爸爸,太为你高兴了。”
李长庚反倒有些不自然起来,笑了笑说:“也是刚才接到的通知。”
月月说:“走,妈妈,一块儿过去,这事得好好庆贺庆贺。”
袁萧然也不推辞,便跟李长庚和月月一起过来,两家人热热闹闹地为李长庚的恢复工作进行庆贺。
这天晚上,李长庚喝了许多酒,袁萧然劝他少喝一点,保国说:“阿姨,就让我爸喝吧,痛痛快快醉一次,把那些不高兴的事全忘掉。”
李长庚说:“我今天真的很开心。”
保国说:“爸,现在全厂上下都在谈展的事,大家都很开心。其实早该展了。”
46。五十七(3)
李长庚说:“保国啊,当年你秦伯伯就说过把炼油厂展壮大的事,嗨,一晃就是二十年啊。”
保国说:“爸,你就放心吧,现在有你们在,后面还有我们,将来啊,我们的下一代也会继续的。”
李长庚脸上露出宽慰的笑容。
他主动跟儿子碰了一杯,又跟袁萧然和月月碰了一杯,他真的太高兴了。这么长时间来,他第一次喝这么多酒,他确实喝得有些多了,有些醉了。后来,他突然叹了口气说:“唉,要是爱莲回来该多好啊。”
一提起爱莲,一家人都沉默了。
是啊,她现在怎么样了?
李长庚迷迷糊糊睡着了。
47。五十八(1)
第二天一大早,李长庚就到炼油扩建工程指挥部,与指挥部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项目计划,摆在眼前的困难确实让他大吃一惊,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设备、材料问题,包括施工队伍等方面都存在困难,让李长庚没有想到的是,现在的基建工程部只有百十号人,施工力量与二十年前他领导那支队伍简直无法相提并论。李长庚认真分析后,根据多年的经验,他立即安排人员制定了一幅工作计划图,将工作条块分割,分头落实。
两周后,问题逐一暴露出來。供应处反应,当前最大的困难还是设备方面,许多设备找不到货,尤其是催化裂化的关键设备d800…32主风机,国内没有现货,在沈阳厂家订货,三年以后才能生产出来。
订货要三年?公司党委提出的目标是,两年内建成催化装置。现在,主风机就变成了卡脖子项目,怎么办?不解决主风机,催化装置两年建成的梦想难以实现。李长庚跟指挥部领导及技术专家研究后,叫来了炼油厂和机械厂的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大家一起讨论,决定派炼油厂、机械厂相关技术人员分赴沈阳、上海、南京、徐州等地,搞图纸,找材料,订部件,预处理,最后全部拉回黄土山进行精加工,要求在规定期限内装配完。
李长庚请肖总工程师全面负责此项工作。李长庚说:“老领导,这个工作就交给你了,要什么条件你尽管提,不过,半年内要把它拿下,否则我只有把自己绑起来给全矿人民负荆请罪了。”
“嗬,李长庚,好家伙,我向杨总建议你来抓建设,没想到你倒把我先推到火线上,还下了责任状。”肖总笑着说。
“岂敢,岂敢。只是这活技术难度最大,关系到催化的成败,非您老人家出马不可。”李长庚连忙解释道。
“好好好,李大指挥,我领命就是。”肖总笑哈哈地说道。
“谢( 荒原之恋(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1801/ )
“是的,妈妈,我知道。”妮莎说。
38。五十五(1)
袁萧然把李长庚从医院接出來,李长庚的意识并不清醒,没有自理能力,生活无人照顾。***没有办法,她只能把李长庚接回自己家中,由自己伺候他了。刚开始的几天,因为脑部神经压迫,李长庚时常说梦话。李长庚要是光说点梦话还不打紧,关键是,他的意识模糊,神经系统紊乱,大小便失禁,这可让袁萧然非常难为。
月月能够体谅到母亲的为难,她对袁萧然说:“妈妈,我干脆去北村把保国叫回来。”
“算了,你李伯伯刚出院,病不稳,过两天就好了。”袁萧然说。这一周时间,可把袁萧然折腾得够呛,她每天都得给李长庚洗刷内衣内裤、床单被套,那气味大的,甚至连月月都熏得受不了,袁萧然却没一句牢骚话。她既不怒,也不抱怨,就这么默默地干着,细心地照顾着。
袁萧然的这种耐心和细致,让女儿月月都难以想象。有时候她甚至还以为李伯伯就是自己的父亲呢,毕竟她对自己的父亲没啥印象。小梁去世的时候,月月还是个不到两岁的孩子,没一点记忆。所以,打小月月得到的所谓的父爱,估计就是李长庚的关爱了。不过李长庚是保国的爸爸,她从小就叫李伯伯,不可能是自己的父亲,月月心里清楚。可是现在,她心里就有些不清楚了,有时候就犯起了糊涂,她也不好问妈妈,因为妈妈太辛苦了。再说了,她咋好问呢?又问什么呢。所以她就干脆不问了,疑惑暂时存在心里。不过月月心里基本确认了一件事,那些传闻可能是真的,妈妈确实喜欢李伯伯。后来,袁萧然突奇想,每天给李长庚做俄罗斯菜汤。她想用“苏波”唤回他的记忆。
没有想到,李长庚慢慢有了些意识,嘴里不时喊着爱莲的名字,还有凡凡和莎莎。
“李伯伯,这是我家,他们不在。”月月说。
袁萧然赶快摆摆手,阻止了月月。袁萧然轻声说:“月月,就让他说吧,他的头脑不清醒,你说也没用。”
再后来,李长庚模模糊糊喊莎莎时,月月就回应他,用俄语喊他爸爸。有时候,李长庚也含含糊糊的答应。袁萧然觉得有些希望,就鼓励月月跟他多对话。
后来一次,袁萧然正在给李长庚擦脸时,李长庚突然把她抱住,嘴里喊着:“爱莲,这么久了,你去了哪里,都是我不好,让你受罪了……”
袁萧然想推开他,无奈,他抱得太紧了,推不开。袁萧然推不开也就不推了,就让他抱着。
迷糊中的李长庚抱住袁萧然痛哭流涕,他把袁萧然完全当成妻子爱莲了。李长庚一边哭,一边诉说,语不清,袁萧然一句也听不明白。
后来,袁萧然也痛哭起来,为李长庚,为爱莲,也为自己。是啊,这么多年来,他李长庚还是第一次抱自己,还是在迷糊状态下。想起这些,袁萧然心里不免有些伤感。
这时候月月恰好进来,看到了这一幕,她非常吃惊,悄悄离开了。
李长庚和袁萧然两个人抱在一起哭了一阵。奇怪的事生了,李长庚居然慢慢清醒过来,恍惚有了记忆。
有一个细节估计袁萧然当时也没注意到,但是月月注意到了。
那天月月进去的时候,现李长庚抱着自己的妈妈,收音机里正好放着苏联歌曲《喀秋莎》。月月很害羞,赶紧转身离去。
后来月月想,李伯伯怎么突然就醒过来了?是不是因为听了《喀秋莎》苏醒过来的?她不知道,也没敢问李伯伯,更不敢问妈妈。或许,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伯伯已经醒过来了。
当清醒过来的李长庚现自己竟然在袁萧然家里,觉得很不好意思,怕别人说三道四的。
袁萧然苦笑了一下说:“嗨,都这样了,你还想那些干吗。再说了,我们又不是外人,生生死死的,这么久了,还在乎别人说三道四吗。现在最主要的,是你尽管养好病,养好身体,等你的身体恢复好了,一切就好了。”
“嗨,太辛苦你了!”李长庚叹了口气。
李长庚得知凡凡去了北村农副业基地,他默默点点头,什么话也没有说。李长庚在袁萧然家养了一些日子,身体算是缓过来了,可以下地走路了。不过,他已经明显不灵便了,反应缓慢,动作呆板,有时候说话也有些颤,已经不像正常人了。
39。五十五(2)
他的头脑虽然有了些记忆,但不透彻,也是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不过,这样倒好,工作组和造反派的人,看他这副样子,早把他当做病猫了。这样一个废人已经没啥威胁了。秦经理却被下放到偏远的农村,蹲牛棚,住马圈,劳动改造,洗心革面。据说后来得了重病,被送回湖南老家,再也没有回来。
李长庚的身体恢复的好了些后就要回到自己家,袁萧然也拦不住,因为现在他能走能动,只能让他回去了。
刚开始,袁萧然每天让月月把饭给他送过去。后来,李长庚说自己弄,袁萧然也就不好多说了。不过,袁萧然就让月月隔三差五的过去一趟,送些吃的,也顺便看看,免得李长庚孤独。
那时候,保国一直在北村。月月跟妈妈开玩笑说:“你那么放心不下,干脆就跟李伯伯住在一起得了。”
袁萧然骂道:“你个傻丫头,懂个啥。”说着话儿,脸就红了。
“嘿,我早看出来了,你一直喜欢李伯伯,要是保国妈妈回不来,你们两个还真合适。”月月笑着说。
“打你的小臭嘴,当心保国听到了生你的气,你李伯伯听了也不高兴。”袁萧然心里有些紧张了,说起话来也有些哆嗦。
“看看,我猜中了吧。”月月嘿嘿嘿笑起来。
袁萧然瞪了女儿一眼,没有再说话。
其实,这些事,不要说自己女儿看出来了,就是邻居们、朋友们,心里也跟明镜似的。有人议论说,这个袁萧然又年轻又漂亮,非要染上一个半身不遂的,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也有人说,这个老李实在可怜,英雄了一辈子,居然落得如此下场。也有人抱不平。关于这些,袁萧然都知道。后来,袁萧然自己跟人说:
“嗨,我跟爱莲是姐妹,我家小梁活着的时候就跟李长庚称兄道弟,他们是兄弟。现在人家遭了难,病成那样了,爱莲又不在,我能不管吗?我要是现在不管不问,那还是人吗。”
也有朋友劝说袁萧然,说你们两个干脆结婚得了,免得人们指指戳戳,也免得那些人再找事端。袁萧然说,我问心无愧,别人爱怎么说就说去,我不管,也管不着。
这年冬天,袁萧然出去到市场上买菜,在路上不小心滑了一跤,左手手腕骨折,李长庚带她到医院检查,打石膏。回家后,李长庚让月月请假照顾几天,袁萧然说不用了,自己能行。月月就跟李长庚开玩笑说:“李伯伯,你生病的时候,我妈妈没日没夜地伺候你那么长时间。现在她手腕骨折了,该你还人了。”
“死丫头,怎么跟你伯伯乱开玩笑。”袁萧然骂道。
“是。”
李长庚憨憨地笑着,脸上很不好意思。
“那丫头都是从小惯的,说话没大没小的。”袁萧然不好意思地说。
“月月说的在理,以后买菜做饭的事我来做。”李长庚说。
“那怎么成,让你这个大处长给我们做饭,价儿太贵了。”袁萧然笑了起来。
月月给李长庚打个眼色,慢慢悠悠地说:“放心吧,李伯伯,月月不会袖手旁观的,该帮忙的时候我一定会帮忙的。嗨嗨。”
袁萧然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在心里乐着。
后来,月月跟李长庚神秘兮兮地说:“李伯伯,你以后可要对我妈妈好一些,要一辈子照顾好她。”
月月说着就笑起来,李长庚也笑了。
月月跟莎莎同岁。事实上,莎莎跟爱莲走后,李长庚可能就把月月当莎莎了,他对月月的疼爱强过保国,因为月月活泼可爱,喜欢撒娇,喜欢开玩笑,什么时候都是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样子,讨人喜欢。
李长庚刚从医院出来的时候,就是个瘫子,还没有意识。后来清醒过来,他非常难为,多亏月月每天跟他说话,让他轻松了许多。否则的话,他和袁萧然说话可能会很尴尬的。尤其是后来,他知道了自己大小便失禁的事后,更是难为。是啊,人家袁萧然一直照顾自己,别说人家是小梁的妻子,就是自己的妻子也难受,人家遭受了多大的罪啊。嗨,李长庚非常惭愧,也非常后悔。但是,他现在是空有一腔的抱负,英雄气短,也没办法。好在有月月在,月月就像自己的女儿,月月从来没把他当外人,见了面就跟他说说笑笑,还跟他撒娇,李长庚的心自然好多了,他的身体恢复得很快,跟这有很大关系。袁萧然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她真没想过和李长庚长久地在一起吗?不知道,谁也不知道。
40。五十五(3)
但是,只要李长庚有什么事,她就前去帮助。在她心中,李长庚到底占个什么位置,她不知道,好像也没仔细想过,只是觉得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难道仅仅因为他是英雄吗?难道仅仅因为自己曾经爱过他吗?难道仅仅因为他是丈夫小梁的领导加兄长吗?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现在可怜吗?
……
其实,袁萧然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都不是,或许这些因素都有一些,难以说得清。
人啊,真的很复杂,尤其感世界,绝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轻易说得明白透彻的。要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的,那就不是感,也或者说不是真正的感。
人世间真正的感,清雅而瑰丽,稠密而芬芳。
李长庚又是怎么想的,不清楚。
人们说,女人的心,海底的针,比喻隐藏很深。
而李长庚,这个男人的城府太深,这个男人的世界太深,袁萧然一直没搞明白,也搞不明白。
如果说,袁萧然对小梁的感,是因为她现与李长庚的不可能而绝望之时,小梁的英勇表现让她获得了一种安慰或补偿,所以她义无反顾地爱上小梁,她要从小梁身上找到李长庚的感觉,也或者是用小梁来刺激李长庚。她当时的心很复杂,只是李长庚一点没在意。因为,他深深地爱着爱莲,他没想过别的女人。
不过,凭良心说,袁萧然没有做过对不起小梁的事。她爱小梁是真的,她爱李长庚也是真的,只是方式不同,时间和程度都不一样。或许,李长庚在她心中留下的影响太深了,她心中始终给他留着一块位置,或者说,她把爱的位置都留给了他,不管他知道不知道,也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反正她就留了,谁也管不着,谁也没办法。因为,那份爱的愫她只想留给心中最钟爱的人,那纯粹是她自己的事,那是真正的**,可以说是狭隘的,也可以说是伟大的。
有时,狭隘和伟大只差半步,狭隘的爱和伟大的爱,有时候不差分毫,因为,它们都是人间的极品。
41。五十六(1)
保国被炼油厂招工的那年,月月中学毕业,要去北村接受再教育。***
月月找到保国,非常生气地说:“看看,都是你,当年要是跟你一起下北村,现在就不需要去那里接受再教育了。”
“现在去也一样呀。”保国笑着说。
“一样你个鬼大头。哼,现在你在炼厂,我在北村,哪儿一样了?”月月生气地说。
“别怕,要不了两年就回来了。”
“真的?”
“那是。”
“你放心去吧,北村的古丽阿姨是个好人,她会照顾你的。”保国兴冲冲地说。
月月听了心里好生喜欢,高高兴兴地走了。
保国在炼油厂蒸馏装置做了一年学徒就顶岗当操作工了。装置上有位姓张的老师傅以前在基建工程部工作过,他对李长庚的为人非常佩服,对他的遭遇也非常愤慨。不过,他就是个一般工人,也只能愤慨一下而已,其他也无能为力。得知保国是李长庚的儿子,张师傅非常感慨,也非常高兴。张师傅对保国说:“保国,你知道吗,现在炼油厂的大半装置都是你爸当年建的。李主任当年带领几千人的建设队伍,建成了中国最大的炼油厂,当年我们都以此为荣啊。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想到他会遭此磨难。”
保国默不作声,他心里非常难受。
“保国,你记住,这套蒸馏装置就是在你爸当年亲自建的。后来,七十年代,在老装置基础上又进行了改造。你一定要好好学技术,为你爸爸争口气。”
保国看着张师傅,默默点点头。
这么长时间以来,李保国好像第一次听说,炼油厂的一大半儿都是爸爸建设的,他有些不敢相信。可是,人家张师傅不会骗自己的,也没那个必要啊。保国非常兴奋,为爸爸感到骄傲。同时,心头也产生了一个想法,一定要成为一名最优秀的操作工。也许从那天起,他就开始努力了,并且暗暗给自己许下一个心愿。
李保国先后在加热炉、分馏塔、泵房等岗位上学习,用了两年时间掌握了常压和减压系统的所有岗位操作,应该算是车间唯一一个全岗位操作手。这年夏天,赵金凤回家探亲,来看望保国。一见面,赵金凤就劈头盖脸地质问:“保国,我写了那么多信,你为什么不给我回?”
“我实在是工作太忙……”保国支支吾吾找推辞。
赵金凤心里明白,她非常伤心。
这个赵金凤,对保国确实是一往深。当年保国退学去了北村农副业基地,赵金凤也想去,她爹赵有才当然不答应了。中学毕业后,原本赵金凤要和月月一起到北村的,可她爹却给她谋了个好机会。她爹赵有才对她说,你不是喜欢文艺,正好部队来招文艺兵,机会难得,我给你争取了一个名额。赵金凤高兴极了,她跟月月一说,让月月羡慕的要死。赵金凤还想要她爹争取一个名额,说是给月月的,其实她想给保国。她爹不答应,赵金凤死磨硬缠,她爹说,月月她妈袁萧然作风不正,影响不好,政审过不了关。
赵金凤到部队后,几乎每周都给保国写过信。不过,保国一封也没回,这让月月非常高兴。赵金凤写信问月月到底出什么事了,月月说保国爸爸被批斗,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他不想跟任何人联系。赵金凤当然知道月月和保国关系好,有时候她就恨自己没有决心,当时不该当文艺兵。
可是,她确实喜欢文艺,现在,她更是放不下。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么放下心爱的文艺兵,回到黄土山跟保国在一起。要么继续当文艺兵,跟保国分手。金凤实在难以割舍。
这次探亲,她就是来做个了断的。之前,金凤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想办法说服保国,要他等自己几年,等自己复员回家就结婚。甚至,她还想做她爹赵有才的工作,想让他爹想办法把保国也调到省城里去。赵有才骂道:“你个死丫头,死心眼,非要找那个李保国干什么,他爹妈的问题还没结果,你想要整死我呀。”
“求求你了,爹爹,我真的喜欢他,你就慈悲帮帮我吧。”赵金凤哀求道。
42。五十六(2)
赵有才心里骂道:“我他娘的真是作孽,自己拼命整他老子,女儿却拼命往人家儿子那里贴,还常常帮人家说好话,时时处处护着人家。妈的,这父子俩,真他妈的邪乎,怎么这么会招女人。妈的,他们到底哪儿好了?”赵有才对李长庚更加忌恨。好你个李长庚,跟我来这一手,让你儿子来勾引我的女儿,够阴险狠毒的。走着瞧。
这一回,赵有才不但不帮赵金凤,还把她一顿臭骂。赵金凤知道她爹是指望不上了,只有靠自己了。
赵金凤来到保国家,李长庚跟袁萧然出去了,家里只有保国一个人。赵金凤给保国买了一身新衣服,还给李伯伯买了许多营养品。
赵金凤说:“保国,其实我知道,我爹跟你爹势不两立,他们的事我也管不了。但是,我对你是真心的,在学校的时候,我哥那个混蛋戏弄你,我就护着你,甚至你打他我都站在你这边,我一直把你当做最可亲的人。”
“金凤,这些我都知道,我也不是傻子,还能分不清好坏吗?那时候我爹和袁阿姨被批斗的时候,我和月月没饭吃,是你从你们家偷偷拿出鸡蛋。还有你妈妈,她很善良,她也悄悄帮助过我们,这些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保国说。
赵金凤一听高兴了。“嗯,你忌恨我爹我哥都可以,但是,不能把我和他们混在一起,我始终是和你站在一起的。”
“这个我明白,谢谢你这些年来对我的帮助。”
“那你为什么不同意和我确定关系?”
“我现在还不准备考虑个人问题。”
“你是不是已经和月月私订终身了?”
“没有,你别瞎猜?”
“我跟月月一直都是好朋友,也是敌。在这件事上,我不会让步的。我什么都可以丢弃,但是不能丢弃你,因为我爱你。”
说着,赵金凤扑上来抱住保国哭起来。保国安慰道:“金凤,世界上的好男人多的是,我李保国算什么,要啥没啥……”
“我就喜欢你,我就喜欢你。”赵金凤一边哭一边解开了自己的上衣,露出鲜艳的粉红色内衣……
这景被突然闯入的月月逮了个正着。
这些年来,月月出入保国家就跟自家一样,非常随便,已经没有敲门的习惯了。月月跑过来原本是想跟保国商量晚上请金凤一起看电影的事。突然看到这一幕,月月非常吃惊,非常气愤,也非常伤心,她尖叫了一声,摔上门就跑了。
这下把两个人都吓坏了。“月月,你别误会,听我解释。”保国一边喊一边追了出去。
赵金凤满脸羞愧,穿好衣服哭着跑回家去。
赵金凤回部队后,前思后想,觉得应该给月月写封信,告诉她真实况,这不但是保国的清白,也是自己的清白。她觉得不应该用这件事为难保国,也不能用这种方式欺骗朋友,玷污友谊。赵金凤在信中对月月说:既然上帝让我们同时爱上了一个优秀男人,那么,我们两个人就应该公平竞争,看谁最终赢得这场爱……
月月接到赵金凤的信,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自己错怪保国了。月月主动找保国赔礼道歉。月月笑嘻嘻地说:“保国,其实金凤是个好女孩,她跟她爹她哥确实不一样。那些年她哥赵金虎经常欺负你,她宁愿跟她哥闹翻也要护着你,我很佩服她的。”
“这一点,我心里当然清楚,她的确跟她们家人不一样。”保国说。
“人家现在是文艺兵,人长得又漂亮,条件又好,你不动心吗?”月月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含脉脉地看着保国。
“那你的意思呢?”保国也故意做出难断的样子,卖了个关子。
“要是你真心喜欢她的话,我也不会有意见的。”月月慢吞吞地说。
“你说哪里话呢。我跟她不合适,不需要考虑。”
听保国这么一说,月月放心了,开心地笑起来。
“你呀,就会伤人家姑娘的心。要是金凤听到了一定会难过的。”月月有些伤感地说。
“那么,我就跟她好得了?”保国看着月月笑嘻嘻地说。
43。五十六(3)
“你敢。***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月月嗔怒道。
保国搂着月月,轻轻吻了她。这是他们第一次亲吻。
月月很害羞,心里却非常高兴,甚至有点心花怒放。不过,她还是轻轻打了保国一把,说:“哼,当心别人看见。”
“我就是要让全世界的人知道。”
月月笑着跑开了。
保国参加工作以来,始终觉得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很欠缺,一直想上石油学校深造一下。
这年春天,在车间的推荐下,他准备参加考试。再有几个月就要考试了,车间领导说,保国啊,要是手头工作不忙,这段时间你就加紧复习,不要错过了这次机会。保国知道机会难得,经常复习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考上了。
保国能够顺利考上中专,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得益于月月的支持。保国到北村去接受再教育的时候,初中上了一半,复习起来是很困难的。保国虽然参加了夜校补习班,每天晚上上课,不过主要还是靠自学,有不懂的问题就找月月。月月在学校一直成绩优秀,功课学得很好,月月每天给他补课。这样一来,学习进度快了,进步也很大。月月常常表扬保国是个好学生,也让保国信心倍增。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学习效果非常好。
那年秋天,保国和月月双双中榜,李长庚和袁萧然非常高兴。
日子过得飞快,月月毕业后分配到后勤单位,保国毕业回到车间担任技术员,后来就提升为车间副主任。他们就在这一年结了婚。人们都说他们是青梅竹马,而月月却跟朋友们开玩笑说自己跟保国是从小定的娃娃亲,惹得朋友们捧腹大笑。
赵金凤后来对月月说,都是她爸把她和保国给掰开了,否则的话她肯定会先嫁给保国的。金凤说得非常真诚也非常伤感,微笑的眼睛里噙着泪花。那次金凤回来,约保国见面,保国告诉了月月,月月说,你去吧,好好安慰安慰人家。两个人在一家小饭馆吃了饭,喝了酒,据说金凤喝得有些醉了,是保国送她回去的。不过,月月一直没有过问他们谈话的细节,保国也没说。金凤跟月月和保国的关系一直很好,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事。
44。五十七(1)
李长庚身体恢复以后,时间也已进入“文革”末期了。
他现在不用上班,也不需要操心,整天无事可做。然而,要是他还处在意识模糊的状态,那倒还好。而现在,他的意识非常清楚,他把周围看到清清楚楚,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反而忧心忡忡,老的更快,白苍苍。
“文革”结束后,肖总工程师等一批老干部陆续恢复了工作。
有人传来好消息,说赵有才被停职了。后来又说调走了,调到一个新开的什么油田去了,他的几个爪牙也一起走了。姚大炮被撤职查办,判了刑。李长庚长舒了一口气,他顿时感觉矿区阳光明媚,空气也新鲜了许多。事实上,矿区也生了许多变化,所谓的矿务局已经撤销,全部移交给黄土山石化公司,地方上成立了区政府,矿区已经变成了一个遥远的历史记忆。随矿务局一起撤销的,还有钻井处等机构。钻井处已经变成水资源公司,原钻井处下属的30多个钻井队,先后派去支援克拉玛依、大庆等油田建设,仅只留下一个钻井队负责打水井,保障黄土山生产生活用水。
一天,杨学刚的突然造访让李长庚非常意外。他们也是多年未见面了。前些年,杨学刚随钻井处支援青疙瘩油田建设。年初刚调回黄土山,任黄土山石化公司总经理。
杨学刚新官上任,压力很大,总感觉十年“文革”,黄土山的生产展滞后了。他跟肖总工程师聊天,谈未来的展之路。杨学刚说,当年秦经理说要建中国最大的炼油厂,我们拼搏了三年,1960年就实现了。十多年后,国内炼油化工展很快,我们已经落伍了,再不展,就会被时间淘汰。现在,得想办法展。
肖总工程师说,现在就是要提高炼油的二次加工能力,先上催化裂化,再上酮苯脱蜡,然后上烷基化……
逐步提高精细加工能力,把原料吃干榨尽,让每一滴原油都要挥出最佳效益。
肖总工程师一口气谈了一系列设想。杨学刚一边听一边思索,他不住地点头,看得出,他对肖总工程师的观点非常赞同,在他心里,对黄土山下一步的展已经有了方向。
杨学刚把新建催化裂化装置,加快炼油扩建步伐的建议在领导班子会上一说,班子成员议论纷纷。大家议论的主题集中在两个方案上:一是建一套床层流化催化裂化,这套工艺在国内其他炼油厂应用成熟,设备易购,建设起来比较容易,风险也小;二是建分子筛提升管催化裂化,这种工艺属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建设起来困难大,风险也大。大家对第一套方案支持率较高,认为稳妥展为好,第二套方案难度大,太冒风险,不合适。
杨学刚最后说,改革是有风险的,展要敢于冒险。其实也不完全是冒险,对于我们来讲,只是困难较大而已。黄土山几十年的展证明,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趟不出的烂泥滩。当年在青疙瘩山打井,苏联专家认为不可能的事,我们一样干成了。大跃进那会儿,我们人拉肩扛也把炼油厂扩建到了120万吨,那可是货真价实的新中国第一座百万吨炼油厂啊!我们必须有那么一股子拼劲,扬艰苦奋斗精神,要自力更生,不能等靠要,越等时间越晚,越靠思想越懒,越要志气越短。就是那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党委会做出“大干快上建催化”的决定后,杨学刚想让肖总工程师挂帅抓建设,肖总说:“现成的大将你为什么不启用?”
杨学刚愣了一下。
“你说是李长庚,对呀,他现在怎么样了,怎么把他给忘了。”
“他可是最佳人选啊,除了他谁还能担此重任呢?”
“听说他的身体不太好,那个干起工作就不要命的家伙,我怕把他累坏了啊。”
“他现在很好,就是闲着没事干,等着你给他派任务呢。”
“那我立即派人去把他叫过来。”
肖总笑了笑,说:“最好你亲自去一趟。”
杨学刚一拍大腿:“对对对,多年不见了,我要亲自去见见这位老伙计。”
45。五十七(2)
就这样,杨学刚亲自来到李长庚家,请他出山。***
杨学刚第一句话就说:“嗨,老伙计,你窝了十年了,该修养好了吧,现在需要你出力气了。”
李长庚看到杨学刚,愣了一下,吃惊地说:“老领导,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在青疙瘩油田了吗?”
“我回来了。怎么,不欢迎吗?”
“哪里,哪里。”
“哎呀,长庚呐,我知道,这些年委屈你了,也受了许多罪。”
“老领导,那是什么话。”
“现在炼油厂扩建,你出山吧,到扩建工程指挥部来,你担任常务副总指挥,帮我这个总指挥分担些担子,如何?”
“老领导,我,能行吗?”李长庚看着杨学刚,不敢相信地说。
“能行。你的能耐我知道。”杨学刚肯定地说。
李长庚有些激动了,“可是,我的历史问题,还没有结论。”
“那些事,后面会有结果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上下都在抓展。现在,催化项目箭在弦上,等不得。”
“要是有人告状,会连累你的。”
“我杨学刚相信党,也信得过你李长庚,你就大胆地干吧,有什么问题我杨学刚来担。”
“老伙计,记不记得当年秦经理的话,新中国的第一座百万吨炼油厂可是你的一大功劳啊。可是现在,我们已经落后了,必须迎头赶上去。
“老领导,别说了,再大的困难也一样能够克服。”
两个老战友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李长庚激动的老泪纵横。
杨学刚对李长庚讲,据可靠消息,秦经理已经平反了,在老家离休了。李长庚心里十分宽慰,他用力拍了拍杨学刚的背,杨学刚也用力拍了拍李长庚的背,那种感觉,那其中的意味,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够体会。
这天下午,李长庚就像是换了个人,精神抖擞,兴奋不已,他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袁萧然。
李长庚高高兴兴地敲开了袁萧然的门,这也是近一年来他第一次亲自登门。
保国和月月结婚后,为了照顾李长庚,袁萧然就让保国和月月跟李长庚一起过,自己一个人过。这件事对保国和月月来讲,也是非常为难的,好在袁萧然身体一直不错,自己照顾自己没有一点问题。再说,他们两家的住宅离的也不远,有个什么事随时可要互相照料。
李长庚见到袁萧然,激动的满脸涨红。“萧然,我恢复工作了。”
袁萧然先是一惊,以为他老病又犯了。这些年来,李长庚的病时好时坏,时不时就犯迷糊,因为他脑袋里的弹片没有始终取出来,时常折磨他,他心里的病痛更是煎熬,袁萧然也已经习惯了。
现在,看到李长庚满面红光,兴奋的跟孩子似的,一点也不像犯老病的样子。袁萧然也高兴起来。“真的。那太好了。”
李长庚把杨学刚的话给袁萧然说了一遍。袁萧然说:“是啊,秦经理平反了,肖总工程师也平反了,也该你出來了。”
袁萧然突然想问爱莲的事,话到嘴边,又没说出口,她怕这时候会刺激李长庚,通到他的伤心处。
李长庚见袁萧然沉思的样子,也不知该说什么了,转身准备回家,恰好月月走了进来。月月看到李长庚,有些吃惊地说:“爸爸,你,怎么过来了?”袁萧然急忙说:“月月,高兴的事儿,你李伯伯落实工作了,现在是炼油扩建工程指挥部的常务副总指挥了。”
“真的,爸爸,太为你高兴了。”
李长庚反倒有些不自然起来,笑了笑说:“也是刚才接到的通知。”
月月说:“走,妈妈,一块儿过去,这事得好好庆贺庆贺。”
袁萧然也不推辞,便跟李长庚和月月一起过来,两家人热热闹闹地为李长庚的恢复工作进行庆贺。
这天晚上,李长庚喝了许多酒,袁萧然劝他少喝一点,保国说:“阿姨,就让我爸喝吧,痛痛快快醉一次,把那些不高兴的事全忘掉。”
李长庚说:“我今天真的很开心。”
保国说:“爸,现在全厂上下都在谈展的事,大家都很开心。其实早该展了。”
46。五十七(3)
李长庚说:“保国啊,当年你秦伯伯就说过把炼油厂展壮大的事,嗨,一晃就是二十年啊。”
保国说:“爸,你就放心吧,现在有你们在,后面还有我们,将来啊,我们的下一代也会继续的。”
李长庚脸上露出宽慰的笑容。
他主动跟儿子碰了一杯,又跟袁萧然和月月碰了一杯,他真的太高兴了。这么长时间来,他第一次喝这么多酒,他确实喝得有些多了,有些醉了。后来,他突然叹了口气说:“唉,要是爱莲回来该多好啊。”
一提起爱莲,一家人都沉默了。
是啊,她现在怎么样了?
李长庚迷迷糊糊睡着了。
47。五十八(1)
第二天一大早,李长庚就到炼油扩建工程指挥部,与指挥部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项目计划,摆在眼前的困难确实让他大吃一惊,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设备、材料问题,包括施工队伍等方面都存在困难,让李长庚没有想到的是,现在的基建工程部只有百十号人,施工力量与二十年前他领导那支队伍简直无法相提并论。李长庚认真分析后,根据多年的经验,他立即安排人员制定了一幅工作计划图,将工作条块分割,分头落实。
两周后,问题逐一暴露出來。供应处反应,当前最大的困难还是设备方面,许多设备找不到货,尤其是催化裂化的关键设备d800…32主风机,国内没有现货,在沈阳厂家订货,三年以后才能生产出来。
订货要三年?公司党委提出的目标是,两年内建成催化装置。现在,主风机就变成了卡脖子项目,怎么办?不解决主风机,催化装置两年建成的梦想难以实现。李长庚跟指挥部领导及技术专家研究后,叫来了炼油厂和机械厂的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大家一起讨论,决定派炼油厂、机械厂相关技术人员分赴沈阳、上海、南京、徐州等地,搞图纸,找材料,订部件,预处理,最后全部拉回黄土山进行精加工,要求在规定期限内装配完。
李长庚请肖总工程师全面负责此项工作。李长庚说:“老领导,这个工作就交给你了,要什么条件你尽管提,不过,半年内要把它拿下,否则我只有把自己绑起来给全矿人民负荆请罪了。”
“嗬,李长庚,好家伙,我向杨总建议你来抓建设,没想到你倒把我先推到火线上,还下了责任状。”肖总笑着说。
“岂敢,岂敢。只是这活技术难度最大,关系到催化的成败,非您老人家出马不可。”李长庚连忙解释道。
“好好好,李大指挥,我领命就是。”肖总笑哈哈地说道。
“谢( 荒原之恋(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1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