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部分阅读
“爸爸也会这么做的,我完全是从工作角度出的,不是为了私利和私人感。企业是国家的,不是我们自家的,我们要为国家负责任。”保国说。
“好好好,李大主任,现在你当大干部了,站得高,看得远,理论水平高,思想境界高,我们层次低,目光短浅,思想落后,拖你后腿了。”
“看看看,又来了,骂人也不打底稿,张口就来。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我那点理论都是你辅导的,你一直都是我的老师呀!”保国笑着说。
“得了吧你,现在我可辅导不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月月咯咯咯笑起来。
“好好好,我知错了,请批评指正。”保国也笑了起来。
关于赵金虎的事还没消停,风波未平,有些人却不依不饶。再说,保国这么年轻就担任车间主任,一些人很不服气。有人私下里议论,说保国没啥真本事,是全凭他父亲的功劳上去的。这话传到月月耳朵里,月月非常生气,回家跟保国说起此事。保国郑重其事地说:“其实,领导找我谈话时就说到过父亲的事。”
“领导怎么说的?”月月着急地问。
“领导跟我说,你父亲是你父亲,你是你,你父亲的功劳不是你的,你的成绩是自己干出来的,要继续努力。”
“可是,现在外面传的很难听,真烦人。”
“就让他们去说吧。再说老爸现在病成这样了,他也听不见。”
“要是爸爸现在听见了,估计会受不了。”
针对月月和保国的一番谈话,袁萧然也非常气愤,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要盯上这对父子呢?李长庚辛辛苦苦一辈子,立了那么多功劳,打井,修装置,建催化,最终落下了什么,妻子女儿生死不明,个人得了脑出血,丧失记忆力。儿子凭自己的本事干出了点工作成绩,刚刚提升就被人眼热上了。袁萧然毕竟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她知道人可畏,要缄默行。她更知道,真诚之重要。
袁萧然说:“保国,别人越是这么说,你越是要保持沉默。现在厂里的大学生很多,许多年轻人都是很有能力的,你要谦虚谨慎,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你千万不要跟他们去争辩,也不要管那么多,你就踏踏实实地干,要比以前干得更好,成绩要更突出,让他们无话可说。”
57。六十二(2)
袁萧然后来对保国说,仔细想想,你父亲几十年来,干了那么多成绩,却总是遭人忌恨,除了那个时代的问题和那些人心地险恶之外,也与他过于争强好胜的性格有关。***平常时候,你说话做事,不注意就得罪了人,树了敌,人家怀恨在心,找机会就报复你。人家在暗处,你在明处,你以工作为主,人家以整垮你为主。比如说赵有才,这个人平常看起来和颜悦色的,心底里却阴险,就属于那种笑面虎,是绝对不能得罪的那种人,一旦得罪了他,或者影响到了他的利益,他就会像疯狗似的咬你,不择手段地报复,置你于死地。你爸爸当年就是得罪了这号人。像秦经理、杨学刚总经理这样的领导,都是正直的好领导,即便是跟他在工作上有些争执,人家也不会计较,所以你爸爸跟他们的关系始终很好。现在,虽然政治清明了许多,不再搞运动了,但是,人与人之间,始终存在着竞争,工作岗位上的权力之争也伴随着利益的争夺……
袁萧然的话虽然缺乏理论,简单直接,有些概念表达的不是很清楚,但是道理却是对的。
是的,社会就是个大舞台,竞争有时候非常激烈,也非常残酷,非常公平,也非常无。要有一颗真诚之心,还要把握时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应该说,袁萧然的这番话,对保国影响很大。
赵金虎和保国,除正常工作之外,私底下的关系也非常好。
赵金虎后来跟保国深入地聊过一次。赵金虎说:“保国,你顶着那么大的压力用我,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你也别想那么多,我想用你,是因为你的专业和能力,是为企业管理的需要和长远展考虑的,并非为了我自己。”
“保国,与你和李伯伯比起来,我们父子真是惭愧啊。”金虎说这话非常真诚,他确实是自内心的。
“看看,又来了,我不是说别再想那些事了吗。”保国笑了笑说。
“其实我一直在想,我父亲那个人,确实是自私自利,非常可恶,也很可悲。不过,他也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金虎说。
保国叹了口气:“是啊,我父亲的遭遇是时代的不幸,你父亲是自找的,或许也是一种惩罚。不过都过去了。”
“是的,我母亲始终说,我父亲是着了魔了。”
“那个时代,许多人都着了魔。只是现在,我们要认清是非曲直,避免重蹈覆辙,这才是最重要的。”
赵金虎点点头。后来他问保国:“你妈妈,一直没有消息吗?”
保国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赵金虎知道,这是保国一家人最大的伤心事,谁都不愿意提及。现在,他突然内疚起来,责怪自己太冒失了。赵金虎内疚地说:“对不起保国,我不是故意惹你伤感的。”
“没关系。都那么多年了。”保国说。
“保国你放心,我一定全力配合你做好工作。”
保国笑了笑说:“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干出成绩的。”
听了保国的话,赵金虎满怀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赵金虎确实没有辜负保国的希望,也没有辜负车间员工对他的信任,他抓设备管理确实有一套,各项工作抓得有条不紊。仅仅半年功夫,车间设备管理大有起色。“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一时间,车间的设备管理成为全厂的样板,一年后就被部里推广到整个行业。
当时车间还总结出了一个设备管理的顺口溜:设备管理三本账,设备台账清去向,备件台账不慌张,计量台账有保障。还有一些,比如,设备管理新思路,日常检查靠班组,责任落实靠干部,专业诊断靠专家。等等,这些“口诀”,将设备管理原则方法和日常经验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符合实际的管理经验,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便于记忆,非常实用。应该说,在那个时代,这些顺口溜还是挥了许多作用的。
当然了,赵金虎一切成绩的取得,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也跟保国协调和其他专业管理干部的配合工作分不开。
58。六十二(3)
保国是个非常负责任的人,为了增强班子的凝聚力,他主动找党支部书记、车间副主任谈话,消除彼此的隔阂,希望大家改变对新任命的设备副主任赵金虎的看法。保国说,要相信大多数人,群众的眼睛是敞亮的。只要对企业展有利的事我们就应该支持,消除个人偏见和感因素,一切从大局出,一切从企业长远展出,这样我们才能展,才能进步。
保国的话非常诚恳,也非常振奋,让大家感到温暖,也看到了希望。车间领导班子自地团结起来,各专业口互相配合,党工团青妇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车间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保国担任车间主任这几年,车间年年实现安全生产,专业管理水平在全厂始终名列前茅,管理工作有声有色,成绩非常突出,成为全厂的学习样板。这年秋天,保国被提升为副总工程师,很突然,也在意料之中。这一次,没有他提任车间主任时那么多的疑问了。因为保国的工作确实非常出色,提拔他是应该的。
59。六十三(1)
保国升为副总工程师,李长庚却还是记忆不清楚。有人问他:“李指挥,你儿子保国当副总工程师了。”
李长庚哈哈一笑:“当副总工程师好,当副总工程师好。”
别人问:“李指挥,是不是你给杨总建议的?”
李长庚骂道:“屁话,哪个杨总建议的,都是屁话。”
有人怀疑,李长庚现在脑子是清醒的,别人问他的话让他摸不着边,他说的话也让别人摸不着边,到底是谁清醒谁糊涂,谁自个儿知道。
后来又有人问:“李指挥,你儿子可是比你能干啊。”
李长庚哈哈一笑:“能干好,能干好。”
这些年来,李长庚意识不清醒,身体每况愈下,全凭袁萧然全面照顾。李长庚对袁萧然也非常依赖,每天不见她过来,就会到她家门口转一圈。李长庚过去,自然是一边走,一边自自语。熟悉的人总会跟他说话,他说话嗓门还是那么大,袁萧然自然听得到。袁萧然听到李长庚过来了,就出来,带着他走一走,然后到家里做饭。现在的李长庚,其实就是个孩子了。因为这样,矿区的人对袁萧然一直坚持照顾李长庚,生出几分敬佩,都认为袁萧然确实不错。当然,也有个别闲话,而李长庚已经是个半呆痴了,同的更多一些,那些个闲话又算得了什么呢。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石油工业突飞猛进。黄土山这些年来又建了许多新装置,三蒸馏、二催化、酮苯脱蜡、重整加氢等装置,炼油厂年原油加工能力达到500万吨。然而,国内已经出现了多家千万吨炼油厂,黄土山的辉煌已成为历史,这让老一代石油工人心里非常难受,新一代石油人,包括保国他们这一代土生土长的黄土山人,他们是有一股干劲的。
这年秋天,黄土山新上一套14万吨乙烯项目获得国家批准,这条爆炸性消息,让整个矿区兴奋不已。毫无疑问,这是黄土山有史以来最重大的建设项目。随即,施工建设的序幕全面拉开,施工设计,设备采购,人员培训,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保国全方位参与了乙烯项目建设,整天忙忙碌碌,他父亲李长庚,全凭丈母娘袁萧然照顾。袁萧然不但照顾他爹李长庚,也照顾他儿子李小凡和女儿李小莲。小凡10岁,白白净净,眼仁有一点黄,已经看不出一点俄罗斯模样了。不像他爹保国,脸相上有点俄罗斯特征,红脸、高鼻、头微卷,也难怪人家说他二毛子呢。不过现在可没人再敢说了。而小凡就更没人说了,因为他脸上一点儿也看不出俄罗斯味道了,要是没有人提说他身上的俄罗斯血统,谁能知道呢。
再说了,现在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思想解放的时代,展的时代,海外关系已经变成一种资源和资本了,是个香饽饽,稀罕物,奢侈品,人们的看法已经大变,对于有这层关系的人,人们反而会刮目相看,甚至会羡慕。哪还敢小视揶揄取笑,巴结还来不及呢。
还别说,7岁的小莲确实遗传了爱莲美丽的基因和天赋,她身上从小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高贵气质,她从小就喜欢音乐舞蹈,嗓音极好,舞蹈也是有模有样的。她的行动作,包括她看人的眼神和表,都非常像爱莲,这是袁萧然现的。
有一天,她看爱莲年轻时候的照片,她一下看出了小莲和爱莲,两张轮廓相似的脸,美的重合,她吃惊极了,似乎觉得爱莲突然来到身边,对她笑着。后来,她仔细端详了外孙女小莲,的确,她们真的很像。他想把这个现告诉李长庚,但转念一想,告诉他又有什么用。后来,她跟女儿月月说了,月月说,那是优秀基因的遗传,是好事。月月还跟保国说起过,保国笑的非常开心。
说起来,小凡的名字还是袁萧然给取的。那年,月月生了个大胖小子,保国非常高兴,李长庚也非常高兴,保国就让爸爸给取个名字,李长庚说就叫建设吧,袁萧然说,现在时代不同了,干脆就叫小凡吧,大名李小凡。袁萧然的意思是,保国原来的名字叫凡凡、李凡,后来因为形势所迫,是自己做主给改成保国的。
60。六十三(2)
其实,袁萧然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出來。***因为凡凡,李凡,伊凡,这个名字就是爱莲取的。现在,保国的儿子取名小凡,李小凡,也是对爱莲的一种纪念。
小莲出生后,保国对月月说,女儿的名字就由你来取吧。月月问她妈袁萧然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袁萧然看了看李长庚说,那还是你说吧。李长庚未加思索就说,叫小莲吧,莲花的莲。
好。一家人都说这个名字好听。只有袁萧然心里有些别样的滋味儿,她默默念叨着:李爱莲,李小莲。后来她再没有说话。
小凡的出生让李长庚非常高兴,虽然那时候他还没被平反,但是,他已经自由了,经常抱着孙子四处转悠。等到小莲出生的时候,李长庚忙着建催化,确实没有顾上。谁想到,一年后他就突脑出血,彻底失忆了。他这一失忆可好,许多的事都忘记了,对孙子孙女的记忆自然也不深了,似乎没有爷爷孙子那股子亲热劲儿了。孩子们小的时候,觉得爷爷怪兮兮的,他们只喜欢外婆袁萧然。不过,孩子们懂事后,对爷爷非常的好,李长庚独自出门的时候,小凡和小莲时常也做他的拐杖。也算是人生一种难得的温暖和幸福吧。
这些年来,李长庚的器官已经开始衰竭,尽管家人细心照顾,终是难抗天命。就在乙烯项目建设紧张之时,李长庚带着遗憾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个中国汉子,在山东老家,种地练武,打伤地主少爷,不得已闯关东,挖过煤,淘过金,从过匪,打过日本鬼子。误入苏境,在西伯利亚修过铁路,伐过木,逃往莫斯科,参加卫国战争,立过功,负过伤,赢得俄罗斯姑娘的芳心。回到中国,在黄土山打井采油,建设炼厂。在政治运动中,被审讯,被批斗,被游街,被毒打,关关押,扫大街,遭受非人折磨。改革开放后被平反,在炼油建设中突脑出血,一生经历坎坷,命运起起伏伏,感纠纠结结。在国外,他始终期盼着回国,远方的父母牵挂着他;回国后,始终怀着一颗为国家采石油的梦想,为国争光的愿望激励着他;现实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羁绊着他;“文革”中,被错划为敌特分子,身心遭受无尽的打击,挤压着他;身体上,日本鬼子的枪伤和德国鬼子的弹片,折磨着他;他心中,始终有爱妻爱莲诺娃的爱纠结着他;他晚年,身边始终有他的崇拜者袁萧然,无私地照顾着他;远方的妻子和女儿,依然思念着他,挂念着他。而他却就这样走了,无声无息地走了……
关于李长庚和袁萧然,还有一些事需要交代。
多年以前,月月就和保国商量过她妈袁萧然和他爹李长庚的事,小两口的意见是,只要两位老人愿意,他们就赞同,主要是想让他们的晚年过得幸福,他们一辈子实在太辛苦了。
月月曾经问过妈妈想不想跟李伯伯结婚的事。袁萧然说,这事儿呀,有点难。我这儿是单身,容易。他那儿,还有放不下的心事,不能勉强。再说,保国妈妈爱莲在那边的况到底怎么样,一点信儿也没有。万一人家回来了,大家都不好办了。
那时候李长庚清醒着,月月也问过他想不想和她妈妈袁萧然在一起生活的事,李长庚长叹一口气,什么话也没说。
李长庚脑出血失忆后,对于这个问题,月月和保国都没再提。事实上,那时候,李长庚的衣食住行,基本上都是袁萧然操持的,除了没住在一起之外。袁萧然好像是他李长庚的保姆,哪里找这么好的保姆去啊!可惜李长庚不清醒。他若是清醒着,该多么感动啊。可是,若是他真的清醒着,估计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事事让袁萧然这么管着。不过,也不一定。因为事总是在展着的,尤其感这东西,谁也难说的清楚。
直到李长庚去世后,月月问过妈妈是否后悔没能跟李伯伯结合的事。袁萧然说:“其实,结婚就是个形式,几十年了,我们互相照应,已经很满足了。”
是的,在俗人眼里,结婚就是两间房子搬在一起变成一间房子,就是两张床搬在一起变成一张床,就是两个人住进一间屋子里,睡在一张床上,两个器官合在一起,造出一个新生命,俗一点的称作婚姻的产物,雅一点的称作爱的结晶。其实都一样,就是儿女。
而袁萧然和李长庚呢,他们仅仅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生活在一起而已。他们的精神和灵魂早已经维系在一起了。他们追求的,或许就是精神之恋吧。至少袁萧然是这样的。
61。六十四(1)
妮莎和蒂克洛斯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取名伊莉莲诺娃。***这孩子,能歌善舞,活泼可爱,简直就是爱莲小时候的翻版,实在太像了,不但模样儿长得像,皮肤,眉毛,眼睛,语动作都像。爱莲非常高兴,整天教她歌曲舞蹈,小伊莉莲诺娃学得有模有样,让一家人非常开心。爱莲呢,因为有伊莉莲诺娃这个宝贝疙瘩,快乐极了。
伊莉莲诺娃上学后,爱莲身边突然空落落的,一下子适应不了,她经常在学校门口等候,小伊莉莲诺娃一出校门,她就匆匆忙忙迎上去,一边喊着一边拽上她的手。学校离她们家还有一段路程,妮莎怕母亲路上有个闪失,不让她去接,可是,爱莲坚决要去,妮莎没有办法,后来只好每天陪着妈妈去学校接小依莉莲诺娃。
这些年来,社会主义苏联在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了问题。政治上的问题,小民百姓也够不着。但经济上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百姓的生活。
是啊,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困难重重的国内局势,决心改革以求展。是的,必须进行改革。
拿凯文的话说,十月革命并非教科书上所说的“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爱莲跟妮莎住在一起后,每隔上一两个礼拜就要聚一次,前面的时候都是妮莎和蒂克洛斯带着孩子过去,爱莲不愿意同往,妮莎有些不放心。后来,凯文夫妇就主动过来,慢慢也就习惯了。凯文跟爱莲在一起聊天时,凯文时不时就说起这些政治话题。也只有在家里,他才可以自由地谈论,不需要考虑被那帮坏蛋盯上的问题了。其实,现在已经没有他们的市场了。
凯文说,二战之后,高度集中和集权的“斯大林模式”,让苏联很快成为世界第二强国,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种体制严重背离了现代经济的展规律。勃列日列夫时代穷兵黩武,军费开支激增,经济严重失衡,国内矛盾加剧。现在,另一个问题日益凸显,那就是官僚**问题。特权阶层集团内部,儿女联姻,官官相护,贪污渎职,形成了一个个“关系网”、“利益团”,国家财富被官僚氏族集团鲸吞……
一说起这些事,凯文就非常激动,也非常愤怒。现在的凯文已经不是以前的凯文了,现在的苏联也早已经不是以前的苏联了。
凯文感慨地说,现在的苏联面临的危机比二战前差不了多少,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时候,全国各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现在,执政者与民众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民心丧尽。再加上加盟共和国问题、民族问题,等等,一系列积留问题,已经是积重难返了。
说到改革,凯文话题一转对爱莲说,现在,中国的改革非常成功,经济快速展,国力蒸蒸日上,相信要不了多少年,中国就会成为强国。
听到中国的事,爱莲一阵欣喜,眼里充满了希望的光芒。
凯文叹了口气说,唉,不知道李长庚现在的况怎样了,应该很好吧!一提起长庚,爱莲的心就揪了起来,一阵疼痛。这么多年来,一点音讯也没有,他还在世吗?他和伊凡还好吗?
爱莲轻叹一声,陷入沉思。
坏消息很快就传来。戈氏改革失利,也在预料之中。
“8。19”事件后,随着叶利钦的上台,社会主义苏维埃的历史命运结束了。
第二年,即1992年春天,苏联解体。这一切让人们措手不及,许多人非常的盲目,不知道该怎么办。紧跟着,就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在,老百姓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物资匮乏。
妮莎失业了,蒂克洛斯也被政府裁员,夫妻俩相继丢了工作,给家庭生活造成极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蒂克洛斯到一家外贸公司去应聘,他的英文水平高,很快就当上了一个部门的主管,他负责的业务展很快,这与刚刚解体急需恢复的俄罗斯经济需求有一定关系,也与世界经济浪潮的推进大趋势有一定关系。
一年多来,蒂克洛斯先后到美国、英国、法国,甚至到达过中国香港,仅差半步就进入中国大陆了。蒂克洛斯回来跟爱莲讲中国的事,比他们在电视上看到的要真实许多。在中国香港,蒂克洛斯切实感受到了中国的展。他突然有个想法,想到中国寻找展机会。其实,他们经常听到来自边贸的消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通关,两边的贸易火热,俄罗斯人、哈萨克斯坦人、中国人,都在财。俄罗斯的钢材、军用物资(其实绝大部分都是淘汰货),什么皮鞋、大衣、皮毛、手表、望远镜、军刀等等,一大卡车一大卡车地往中国运,然后兑换中国的人民币,或者采购轻纺产品日用品,运回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
62。六十四(2)
蒂克洛斯的想法非常好。可是,爱莲的身体却出现了问题。一段时间,她始终胸闷气短,她没当回事。妮莎和蒂克洛斯几次要带她去医院检查,她都不愿意去,说没啥大事,休息休息就好了。
初秋的时候,她的咳嗽越厉害了,妮莎带着她去了医院,医生诊断是肺癌,妮莎当场就蒙了,立刻给蒂克洛斯打电话。
蒂克洛斯赶到医院,安排住院,后来进一步确诊,确实是肺癌,晚期,已经回天无力了。妮莎不敢当着母亲的面流泪,怕母亲伤心。妮莎强装笑脸对母亲说,妈妈,您放宽心,住一段时间院就好了。爱莲微笑着安慰女儿说,没事的,没事的。
妮莎走到洗手间,放声痛哭,她非常后悔没有及时给母亲检查身体,现在,一切都晚了。
在医院这段时间,爱莲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妮莎和蒂克洛斯一直服侍她,伊莉莲诺娃也常常陪伴。
凯文夫妇过来探望过几次。凯文看着面容憔悴的爱莲,这个曾经的恋人,儿媳妇的母亲,自己的亲家。
哦,这位曾经的校花,美丽的天使,现在已经是昨日黄花,满头白,皮肤褶皱失去光泽,两眼木呆失神,病痛、忧思、衰老击打着她,她怎么能受得了啊。
看到爱莲这副凄凉景象,怎么不令人心痛伤感。凯文忍着内心的伤感,尽力说些快乐的事,比如,他们曾经在校园里的趣事,他想让爱莲尽量开心些,度过美好的最后时刻。
而爱莲,却想起了拳击台,想起了拳击台上的李长庚,想起了远在中国黄土山油矿的丈夫和儿子。此时,她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想着,默默流着泪水。她真的放不下啊。
后来一天,爱莲在医院遇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竟然是雅科夫斯基,他们对视了好久才互相认出来。真是非常的意外,几十年了,在莫斯科,突然相遇,他们都非常惊奇,好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爱莲惊奇不已:“啊,雅科夫,怎么是你?”
雅科夫斯基几乎惊呆了,他张大着眼睛不敢相信地说:“爱莲,爱莲诺娃,是你吗?真的是你吗?天呐!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就像是找回了几十年的岁月一样。天呐!雅科夫斯基非常的感慨。
“你怎么一个人?李长庚在哪儿?”雅科夫斯基问道。
爱莲痛苦地摇摇头,眼泪止不住地流淌。
爱莲简单地跟雅科夫斯基谈了一些自己的况,还有李长庚的况,雅科夫斯基自自语,你回国后,为什么没跟我联系啊。爱莲没有应答。他又自自语地说,唉,那时候谁也找不到谁!
雅科夫斯基深深地叹了口气,安慰爱莲说,没事的,都过去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后来,雅科夫斯基跟爱莲聊起当年回国的事。雅科夫斯基说,专家们回国后,被分派到全国各地油田、工厂,有些人也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据说沙德罗夫和希利先科两位老专家先后被审查过,因为有人告密说他们给中方泄露了技术资料。
其实雅科夫斯基自己也被审查过,不过,这些事,他没跟爱莲说。
雅科夫斯基回国后,跟母亲朋友的女儿结了婚,生了一儿一女,都已经参加工作。几年前,妻子因意外车祸身亡,他没有再结婚,一直独自生活着。看得出来,他的病也很重,他的儿子女儿一直陪着他。
这些天来,雅科夫斯基几乎每天都要来看望爱莲,他们在一起就像是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遥远的中国,他们共同回忆在黄土山的工作和生活。他们还聊起了一起登黄土山的境。那时候他们多么年轻啊,美丽的萨伊拉姑娘,甜甜的微笑,黝黑的大眼睛,多么迷人。
是啊,那时候她们俩亲密得跟姐妹一样,可惜萨伊拉妹妹那么年轻就走了。爱莲还记得萨伊拉的名字是她阿达取的,萨伊拉,在哈萨克语中是闪耀的意思。美丽的萨伊拉,就像流星一样,一闪即逝。
难道是一句谶语?
不会的。爱莲心里一阵悲凉。
63。六十四(3)
唉,谁不是流星呢!父亲恰尔科夫先生,一个著名的青年教授,因为肃反运动被镇压,被流放,病逝他乡。母亲莫妮娜,这位美丽的天鹅公主也受到牵连,流放,遭受折磨。还有袁萧然的丈夫小梁,多好的一个人,跟李长庚兄弟一样,也意外丧命。还有小娜娜,来到世间才一个月,就被一场水灾夺走了……
哦,茫茫人海,茫茫宇宙,一个人,二十年,三十年,一百年,都不过是一滴尘埃,不过是沧海一粟……
想起萨伊拉,雅科夫斯基心里一阵疼痛,看得出来,他一直深爱着那个中国姑娘。
萨伊拉在天堂一定是幸福的,因为有雅科夫斯基深深的爱。
相信吧,黄土山矿区那么多人依然记得她。一定记得!
雅科夫斯基动手术的前一天来看望爱莲。那天,他很开心,一个劲儿地安慰爱莲,让她高高兴兴地治疗,开开心心地生活。他说,相信吧,一切都会好的。
那天,爱莲也非常高兴。不过她也有些隐忧,只是当时没反应过来,或者是没有说出来。
后来,雅科夫斯基就没有再来,爱莲知道,老朋友走了。是的,雅科夫斯基上了手术台就没有下来。
爱莲住了一个月院也走了。
那天早上,爱莲非常精神,比往常都要精神,她要妮莎帮她端来洗脸水,她自己洗了脸,妮莎帮她梳了头,带好卡。伊莉莲诺娃还要给她一点淡妆,她也同意了。然后穿了一身干净衣服。
后来,她拿出老照片来,仔仔细细地端详,丈夫李长庚、儿子伊凡,看着看着就落起泪来。妮莎并没有注意到有什么特别的,劝妈妈别伤心,病好了会见到他们的,爱莲摇摇头。
再后来,爱莲就开始交代后事了,妮莎这时候才紧张起来,爱莲让她坐下来。爱莲断断续续重复了一生的经历,告诉她父亲李长庚的事,要她以后一定要见到他,还有哥哥伊凡。最后,爱莲不再说什么了,用手轻轻抚摸着伊莉莲诺娃的头,摸着摸着,手轻轻地滑落,头轻轻一歪就走了,悄无声息去寻找她的父母了。
事实上,她的丈夫李长庚在一年前已经去世了,她自然会在天国见到他的。
但愿吧,让我们为美丽善良而祈祷。
64。六十五(1)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黄土山的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3年,随着**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同志访问哈萨克斯坦,中哈两国就能源合作签署协议。根据双方协议,两国共同铺设一条中哈输油管道,从里海北岸的阿特劳出,穿过肯基亚克、库姆科尔、阿塔苏,经阿拉山口进入中国,末站就是黄土山。
有人说,中哈石油合作,让黄土山跨上了新世纪的快车道。
有了充足的石油资源,黄土山炼化事业加快展步伐的美梦成真。
这年夏天,李小凡随公司相关领导和专家前往哈萨克斯坦,就具体况进行洽谈。李小凡在大学里学的专业就是石油储运,他在炼油厂实习一年后,调到原油公司工作。李小凡在原油公司很快成为原油储运方面的技术骨干,青年专家,这次随公司领导到哈萨克斯坦考察,他也是考察组成员。
考察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在他们准备归国的那天,哈萨克斯坦方面的翻译小姐突然向李小凡问了一个问题。那位漂亮的女翻译说:“请问李先生,您知道一个叫李长庚的老人吗?”
李小凡看着这位年轻漂亮的俄罗斯小姐,一脸疑惑。事实上,考察的这些天,这位小姐好像始终都很注意他。刚开始,他还有些不好意思,每次他看到她的时候,她那双迷人的大眼睛正在看着他,他们对视时,她微笑一下,转过视线。他当时想,这位俄罗斯小姐估计是怀疑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考察组里,李小凡是最年轻的,他甚至比中方的翻译还要年轻。李小凡就这么疑惑了一下,也不便多问。现在,人家突然问上门来了,李小凡没有想到她会突然问起自己早已过世多年的爷爷。
李小凡非常吃惊,她怎么突然问起爷爷的名字?他疑疑惑惑地看着她,向她点了点头。“知道。”
没想到,这位漂亮的女翻译一听李小凡说知道,立马心花怒放,美丽的眼睛放射出清泉一般明亮的光芒来。
“您真的知道他吗?他现在哪儿?他还好吗?”
这一连串的问题,让李小凡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了,他有些语无伦次地说:“是的,我知道,他现在,在……”
李小凡突然停住了,他实在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说下去。
“请问,他现在在哪儿?”
女翻译一双焦急的眼睛始终顶着他,看上去,她却是非常着急,她催促似的继续追问。
“他,已经去世许多年了。”李小凡缓缓地说。
女翻译怔了一下,脸色紧张起来,表很难受的样子。后来她又问:“那您知道伊凡吗?”
“伊凡?”李小凡摇摇头。
“他叫李凡。”女翻译说。
“李凡?”
李小凡非常吃惊,自己叫李小凡,还有个叫李凡的?他心里疑惑着,又摇了摇头。
“李凡,李长庚的儿子李凡。”女翻译有些着急地说。
什么?什么?爷爷的儿子,李凡。李小凡心里一惊,只知道爸爸是爷爷唯一的儿子,怎么又冒出一个叫李凡的儿子来了。
李小凡越听越糊涂了,他摇摇头:“小姐,对不起,估计您说的李长庚不是我知道的李长庚,他们不是同一个人,抱歉。”
李小凡说完,转身准备离开。
那位女翻译急了,急忙说:“他是不是有位俄罗斯妻子?”
“您说的是谁?”李小凡愣住了。
“李长庚先生。”
“是啊。”李小凡点点头,一脸吃惊地问:“您是怎么知道的?”
“对了,这就对了。”女翻译一下兴奋起来。
“噢,这下好了,妮莎可以见到爸爸了。”女翻译自自语地说。
这下,反而把李小凡给弄糊涂了。他问道:“您说的妮莎是谁?”
“李长庚的女儿。”女翻译笑了笑说。
李小凡大吃一惊,“那您是?”
“我叫伊莉莲诺娃,是妮莎的女儿。”女翻译笑了笑说。
李小凡也兴奋起来,看着伊莉莲诺娃说:“是啊,还真有点像。”
伊莉莲诺娃忙问:“您说我像妮莎?”
65。六十五(2)
“不。是另一个人。”李小凡说。
“谁?您说我像谁?”伊莉莲诺娃惊奇地问。
“我是说我的奶奶,爱莲诺娃。”李小凡说。
“你的奶奶,爱莲诺娃?”
伊莉莲诺娃非常激动,用俄语不住地念叨着:“巴布氏卡,巴布氏卡。”
“是的。”李小凡说。
“这么说,您是李长庚先生的孙子?”伊莉莲诺娃高兴地说。
伊莉莲诺娃说的“孙子”是俄语,“吾努科”。李小凡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伊莉莲诺娃着急地问:“您爸爸是?”
李小凡突然想起来,记得袁奶奶曾经说过爸爸以前有个俄罗斯名字,好像叫伊凡。对,爸爸的小名叫凡凡,李凡,伊凡,就是爸爸。
“是的,我爸爸的名字叫凡凡,现在叫李保国。”李小凡说。
伊莉莲诺娃上来,拉着李小凡的手说:“布拉特(哥哥),布拉特(哥哥)。”说着,一下抱着李小凡,伤心地哭起来。
李小凡明白“布拉特”就是哥哥的意思,他也明白了眼前抱着他痛哭的,就是妮莎姑姑的女儿,自己的表妹。
伊莉莲诺娃一边哭,?( 荒原之恋(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1801/ )
“好好好,李大主任,现在你当大干部了,站得高,看得远,理论水平高,思想境界高,我们层次低,目光短浅,思想落后,拖你后腿了。”
“看看看,又来了,骂人也不打底稿,张口就来。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我那点理论都是你辅导的,你一直都是我的老师呀!”保国笑着说。
“得了吧你,现在我可辅导不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月月咯咯咯笑起来。
“好好好,我知错了,请批评指正。”保国也笑了起来。
关于赵金虎的事还没消停,风波未平,有些人却不依不饶。再说,保国这么年轻就担任车间主任,一些人很不服气。有人私下里议论,说保国没啥真本事,是全凭他父亲的功劳上去的。这话传到月月耳朵里,月月非常生气,回家跟保国说起此事。保国郑重其事地说:“其实,领导找我谈话时就说到过父亲的事。”
“领导怎么说的?”月月着急地问。
“领导跟我说,你父亲是你父亲,你是你,你父亲的功劳不是你的,你的成绩是自己干出来的,要继续努力。”
“可是,现在外面传的很难听,真烦人。”
“就让他们去说吧。再说老爸现在病成这样了,他也听不见。”
“要是爸爸现在听见了,估计会受不了。”
针对月月和保国的一番谈话,袁萧然也非常气愤,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要盯上这对父子呢?李长庚辛辛苦苦一辈子,立了那么多功劳,打井,修装置,建催化,最终落下了什么,妻子女儿生死不明,个人得了脑出血,丧失记忆力。儿子凭自己的本事干出了点工作成绩,刚刚提升就被人眼热上了。袁萧然毕竟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她知道人可畏,要缄默行。她更知道,真诚之重要。
袁萧然说:“保国,别人越是这么说,你越是要保持沉默。现在厂里的大学生很多,许多年轻人都是很有能力的,你要谦虚谨慎,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你千万不要跟他们去争辩,也不要管那么多,你就踏踏实实地干,要比以前干得更好,成绩要更突出,让他们无话可说。”
57。六十二(2)
袁萧然后来对保国说,仔细想想,你父亲几十年来,干了那么多成绩,却总是遭人忌恨,除了那个时代的问题和那些人心地险恶之外,也与他过于争强好胜的性格有关。***平常时候,你说话做事,不注意就得罪了人,树了敌,人家怀恨在心,找机会就报复你。人家在暗处,你在明处,你以工作为主,人家以整垮你为主。比如说赵有才,这个人平常看起来和颜悦色的,心底里却阴险,就属于那种笑面虎,是绝对不能得罪的那种人,一旦得罪了他,或者影响到了他的利益,他就会像疯狗似的咬你,不择手段地报复,置你于死地。你爸爸当年就是得罪了这号人。像秦经理、杨学刚总经理这样的领导,都是正直的好领导,即便是跟他在工作上有些争执,人家也不会计较,所以你爸爸跟他们的关系始终很好。现在,虽然政治清明了许多,不再搞运动了,但是,人与人之间,始终存在着竞争,工作岗位上的权力之争也伴随着利益的争夺……
袁萧然的话虽然缺乏理论,简单直接,有些概念表达的不是很清楚,但是道理却是对的。
是的,社会就是个大舞台,竞争有时候非常激烈,也非常残酷,非常公平,也非常无。要有一颗真诚之心,还要把握时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应该说,袁萧然的这番话,对保国影响很大。
赵金虎和保国,除正常工作之外,私底下的关系也非常好。
赵金虎后来跟保国深入地聊过一次。赵金虎说:“保国,你顶着那么大的压力用我,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你也别想那么多,我想用你,是因为你的专业和能力,是为企业管理的需要和长远展考虑的,并非为了我自己。”
“保国,与你和李伯伯比起来,我们父子真是惭愧啊。”金虎说这话非常真诚,他确实是自内心的。
“看看,又来了,我不是说别再想那些事了吗。”保国笑了笑说。
“其实我一直在想,我父亲那个人,确实是自私自利,非常可恶,也很可悲。不过,他也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金虎说。
保国叹了口气:“是啊,我父亲的遭遇是时代的不幸,你父亲是自找的,或许也是一种惩罚。不过都过去了。”
“是的,我母亲始终说,我父亲是着了魔了。”
“那个时代,许多人都着了魔。只是现在,我们要认清是非曲直,避免重蹈覆辙,这才是最重要的。”
赵金虎点点头。后来他问保国:“你妈妈,一直没有消息吗?”
保国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赵金虎知道,这是保国一家人最大的伤心事,谁都不愿意提及。现在,他突然内疚起来,责怪自己太冒失了。赵金虎内疚地说:“对不起保国,我不是故意惹你伤感的。”
“没关系。都那么多年了。”保国说。
“保国你放心,我一定全力配合你做好工作。”
保国笑了笑说:“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干出成绩的。”
听了保国的话,赵金虎满怀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赵金虎确实没有辜负保国的希望,也没有辜负车间员工对他的信任,他抓设备管理确实有一套,各项工作抓得有条不紊。仅仅半年功夫,车间设备管理大有起色。“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一时间,车间的设备管理成为全厂的样板,一年后就被部里推广到整个行业。
当时车间还总结出了一个设备管理的顺口溜:设备管理三本账,设备台账清去向,备件台账不慌张,计量台账有保障。还有一些,比如,设备管理新思路,日常检查靠班组,责任落实靠干部,专业诊断靠专家。等等,这些“口诀”,将设备管理原则方法和日常经验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符合实际的管理经验,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便于记忆,非常实用。应该说,在那个时代,这些顺口溜还是挥了许多作用的。
当然了,赵金虎一切成绩的取得,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也跟保国协调和其他专业管理干部的配合工作分不开。
58。六十二(3)
保国是个非常负责任的人,为了增强班子的凝聚力,他主动找党支部书记、车间副主任谈话,消除彼此的隔阂,希望大家改变对新任命的设备副主任赵金虎的看法。保国说,要相信大多数人,群众的眼睛是敞亮的。只要对企业展有利的事我们就应该支持,消除个人偏见和感因素,一切从大局出,一切从企业长远展出,这样我们才能展,才能进步。
保国的话非常诚恳,也非常振奋,让大家感到温暖,也看到了希望。车间领导班子自地团结起来,各专业口互相配合,党工团青妇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车间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保国担任车间主任这几年,车间年年实现安全生产,专业管理水平在全厂始终名列前茅,管理工作有声有色,成绩非常突出,成为全厂的学习样板。这年秋天,保国被提升为副总工程师,很突然,也在意料之中。这一次,没有他提任车间主任时那么多的疑问了。因为保国的工作确实非常出色,提拔他是应该的。
59。六十三(1)
保国升为副总工程师,李长庚却还是记忆不清楚。有人问他:“李指挥,你儿子保国当副总工程师了。”
李长庚哈哈一笑:“当副总工程师好,当副总工程师好。”
别人问:“李指挥,是不是你给杨总建议的?”
李长庚骂道:“屁话,哪个杨总建议的,都是屁话。”
有人怀疑,李长庚现在脑子是清醒的,别人问他的话让他摸不着边,他说的话也让别人摸不着边,到底是谁清醒谁糊涂,谁自个儿知道。
后来又有人问:“李指挥,你儿子可是比你能干啊。”
李长庚哈哈一笑:“能干好,能干好。”
这些年来,李长庚意识不清醒,身体每况愈下,全凭袁萧然全面照顾。李长庚对袁萧然也非常依赖,每天不见她过来,就会到她家门口转一圈。李长庚过去,自然是一边走,一边自自语。熟悉的人总会跟他说话,他说话嗓门还是那么大,袁萧然自然听得到。袁萧然听到李长庚过来了,就出来,带着他走一走,然后到家里做饭。现在的李长庚,其实就是个孩子了。因为这样,矿区的人对袁萧然一直坚持照顾李长庚,生出几分敬佩,都认为袁萧然确实不错。当然,也有个别闲话,而李长庚已经是个半呆痴了,同的更多一些,那些个闲话又算得了什么呢。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石油工业突飞猛进。黄土山这些年来又建了许多新装置,三蒸馏、二催化、酮苯脱蜡、重整加氢等装置,炼油厂年原油加工能力达到500万吨。然而,国内已经出现了多家千万吨炼油厂,黄土山的辉煌已成为历史,这让老一代石油工人心里非常难受,新一代石油人,包括保国他们这一代土生土长的黄土山人,他们是有一股干劲的。
这年秋天,黄土山新上一套14万吨乙烯项目获得国家批准,这条爆炸性消息,让整个矿区兴奋不已。毫无疑问,这是黄土山有史以来最重大的建设项目。随即,施工建设的序幕全面拉开,施工设计,设备采购,人员培训,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保国全方位参与了乙烯项目建设,整天忙忙碌碌,他父亲李长庚,全凭丈母娘袁萧然照顾。袁萧然不但照顾他爹李长庚,也照顾他儿子李小凡和女儿李小莲。小凡10岁,白白净净,眼仁有一点黄,已经看不出一点俄罗斯模样了。不像他爹保国,脸相上有点俄罗斯特征,红脸、高鼻、头微卷,也难怪人家说他二毛子呢。不过现在可没人再敢说了。而小凡就更没人说了,因为他脸上一点儿也看不出俄罗斯味道了,要是没有人提说他身上的俄罗斯血统,谁能知道呢。
再说了,现在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思想解放的时代,展的时代,海外关系已经变成一种资源和资本了,是个香饽饽,稀罕物,奢侈品,人们的看法已经大变,对于有这层关系的人,人们反而会刮目相看,甚至会羡慕。哪还敢小视揶揄取笑,巴结还来不及呢。
还别说,7岁的小莲确实遗传了爱莲美丽的基因和天赋,她身上从小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高贵气质,她从小就喜欢音乐舞蹈,嗓音极好,舞蹈也是有模有样的。她的行动作,包括她看人的眼神和表,都非常像爱莲,这是袁萧然现的。
有一天,她看爱莲年轻时候的照片,她一下看出了小莲和爱莲,两张轮廓相似的脸,美的重合,她吃惊极了,似乎觉得爱莲突然来到身边,对她笑着。后来,她仔细端详了外孙女小莲,的确,她们真的很像。他想把这个现告诉李长庚,但转念一想,告诉他又有什么用。后来,她跟女儿月月说了,月月说,那是优秀基因的遗传,是好事。月月还跟保国说起过,保国笑的非常开心。
说起来,小凡的名字还是袁萧然给取的。那年,月月生了个大胖小子,保国非常高兴,李长庚也非常高兴,保国就让爸爸给取个名字,李长庚说就叫建设吧,袁萧然说,现在时代不同了,干脆就叫小凡吧,大名李小凡。袁萧然的意思是,保国原来的名字叫凡凡、李凡,后来因为形势所迫,是自己做主给改成保国的。
60。六十三(2)
其实,袁萧然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出來。***因为凡凡,李凡,伊凡,这个名字就是爱莲取的。现在,保国的儿子取名小凡,李小凡,也是对爱莲的一种纪念。
小莲出生后,保国对月月说,女儿的名字就由你来取吧。月月问她妈袁萧然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袁萧然看了看李长庚说,那还是你说吧。李长庚未加思索就说,叫小莲吧,莲花的莲。
好。一家人都说这个名字好听。只有袁萧然心里有些别样的滋味儿,她默默念叨着:李爱莲,李小莲。后来她再没有说话。
小凡的出生让李长庚非常高兴,虽然那时候他还没被平反,但是,他已经自由了,经常抱着孙子四处转悠。等到小莲出生的时候,李长庚忙着建催化,确实没有顾上。谁想到,一年后他就突脑出血,彻底失忆了。他这一失忆可好,许多的事都忘记了,对孙子孙女的记忆自然也不深了,似乎没有爷爷孙子那股子亲热劲儿了。孩子们小的时候,觉得爷爷怪兮兮的,他们只喜欢外婆袁萧然。不过,孩子们懂事后,对爷爷非常的好,李长庚独自出门的时候,小凡和小莲时常也做他的拐杖。也算是人生一种难得的温暖和幸福吧。
这些年来,李长庚的器官已经开始衰竭,尽管家人细心照顾,终是难抗天命。就在乙烯项目建设紧张之时,李长庚带着遗憾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个中国汉子,在山东老家,种地练武,打伤地主少爷,不得已闯关东,挖过煤,淘过金,从过匪,打过日本鬼子。误入苏境,在西伯利亚修过铁路,伐过木,逃往莫斯科,参加卫国战争,立过功,负过伤,赢得俄罗斯姑娘的芳心。回到中国,在黄土山打井采油,建设炼厂。在政治运动中,被审讯,被批斗,被游街,被毒打,关关押,扫大街,遭受非人折磨。改革开放后被平反,在炼油建设中突脑出血,一生经历坎坷,命运起起伏伏,感纠纠结结。在国外,他始终期盼着回国,远方的父母牵挂着他;回国后,始终怀着一颗为国家采石油的梦想,为国争光的愿望激励着他;现实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羁绊着他;“文革”中,被错划为敌特分子,身心遭受无尽的打击,挤压着他;身体上,日本鬼子的枪伤和德国鬼子的弹片,折磨着他;他心中,始终有爱妻爱莲诺娃的爱纠结着他;他晚年,身边始终有他的崇拜者袁萧然,无私地照顾着他;远方的妻子和女儿,依然思念着他,挂念着他。而他却就这样走了,无声无息地走了……
关于李长庚和袁萧然,还有一些事需要交代。
多年以前,月月就和保国商量过她妈袁萧然和他爹李长庚的事,小两口的意见是,只要两位老人愿意,他们就赞同,主要是想让他们的晚年过得幸福,他们一辈子实在太辛苦了。
月月曾经问过妈妈想不想跟李伯伯结婚的事。袁萧然说,这事儿呀,有点难。我这儿是单身,容易。他那儿,还有放不下的心事,不能勉强。再说,保国妈妈爱莲在那边的况到底怎么样,一点信儿也没有。万一人家回来了,大家都不好办了。
那时候李长庚清醒着,月月也问过他想不想和她妈妈袁萧然在一起生活的事,李长庚长叹一口气,什么话也没说。
李长庚脑出血失忆后,对于这个问题,月月和保国都没再提。事实上,那时候,李长庚的衣食住行,基本上都是袁萧然操持的,除了没住在一起之外。袁萧然好像是他李长庚的保姆,哪里找这么好的保姆去啊!可惜李长庚不清醒。他若是清醒着,该多么感动啊。可是,若是他真的清醒着,估计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事事让袁萧然这么管着。不过,也不一定。因为事总是在展着的,尤其感这东西,谁也难说的清楚。
直到李长庚去世后,月月问过妈妈是否后悔没能跟李伯伯结合的事。袁萧然说:“其实,结婚就是个形式,几十年了,我们互相照应,已经很满足了。”
是的,在俗人眼里,结婚就是两间房子搬在一起变成一间房子,就是两张床搬在一起变成一张床,就是两个人住进一间屋子里,睡在一张床上,两个器官合在一起,造出一个新生命,俗一点的称作婚姻的产物,雅一点的称作爱的结晶。其实都一样,就是儿女。
而袁萧然和李长庚呢,他们仅仅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生活在一起而已。他们的精神和灵魂早已经维系在一起了。他们追求的,或许就是精神之恋吧。至少袁萧然是这样的。
61。六十四(1)
妮莎和蒂克洛斯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取名伊莉莲诺娃。***这孩子,能歌善舞,活泼可爱,简直就是爱莲小时候的翻版,实在太像了,不但模样儿长得像,皮肤,眉毛,眼睛,语动作都像。爱莲非常高兴,整天教她歌曲舞蹈,小伊莉莲诺娃学得有模有样,让一家人非常开心。爱莲呢,因为有伊莉莲诺娃这个宝贝疙瘩,快乐极了。
伊莉莲诺娃上学后,爱莲身边突然空落落的,一下子适应不了,她经常在学校门口等候,小伊莉莲诺娃一出校门,她就匆匆忙忙迎上去,一边喊着一边拽上她的手。学校离她们家还有一段路程,妮莎怕母亲路上有个闪失,不让她去接,可是,爱莲坚决要去,妮莎没有办法,后来只好每天陪着妈妈去学校接小依莉莲诺娃。
这些年来,社会主义苏联在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了问题。政治上的问题,小民百姓也够不着。但经济上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百姓的生活。
是啊,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困难重重的国内局势,决心改革以求展。是的,必须进行改革。
拿凯文的话说,十月革命并非教科书上所说的“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爱莲跟妮莎住在一起后,每隔上一两个礼拜就要聚一次,前面的时候都是妮莎和蒂克洛斯带着孩子过去,爱莲不愿意同往,妮莎有些不放心。后来,凯文夫妇就主动过来,慢慢也就习惯了。凯文跟爱莲在一起聊天时,凯文时不时就说起这些政治话题。也只有在家里,他才可以自由地谈论,不需要考虑被那帮坏蛋盯上的问题了。其实,现在已经没有他们的市场了。
凯文说,二战之后,高度集中和集权的“斯大林模式”,让苏联很快成为世界第二强国,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种体制严重背离了现代经济的展规律。勃列日列夫时代穷兵黩武,军费开支激增,经济严重失衡,国内矛盾加剧。现在,另一个问题日益凸显,那就是官僚**问题。特权阶层集团内部,儿女联姻,官官相护,贪污渎职,形成了一个个“关系网”、“利益团”,国家财富被官僚氏族集团鲸吞……
一说起这些事,凯文就非常激动,也非常愤怒。现在的凯文已经不是以前的凯文了,现在的苏联也早已经不是以前的苏联了。
凯文感慨地说,现在的苏联面临的危机比二战前差不了多少,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时候,全国各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现在,执政者与民众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民心丧尽。再加上加盟共和国问题、民族问题,等等,一系列积留问题,已经是积重难返了。
说到改革,凯文话题一转对爱莲说,现在,中国的改革非常成功,经济快速展,国力蒸蒸日上,相信要不了多少年,中国就会成为强国。
听到中国的事,爱莲一阵欣喜,眼里充满了希望的光芒。
凯文叹了口气说,唉,不知道李长庚现在的况怎样了,应该很好吧!一提起长庚,爱莲的心就揪了起来,一阵疼痛。这么多年来,一点音讯也没有,他还在世吗?他和伊凡还好吗?
爱莲轻叹一声,陷入沉思。
坏消息很快就传来。戈氏改革失利,也在预料之中。
“8。19”事件后,随着叶利钦的上台,社会主义苏维埃的历史命运结束了。
第二年,即1992年春天,苏联解体。这一切让人们措手不及,许多人非常的盲目,不知道该怎么办。紧跟着,就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在,老百姓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物资匮乏。
妮莎失业了,蒂克洛斯也被政府裁员,夫妻俩相继丢了工作,给家庭生活造成极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蒂克洛斯到一家外贸公司去应聘,他的英文水平高,很快就当上了一个部门的主管,他负责的业务展很快,这与刚刚解体急需恢复的俄罗斯经济需求有一定关系,也与世界经济浪潮的推进大趋势有一定关系。
一年多来,蒂克洛斯先后到美国、英国、法国,甚至到达过中国香港,仅差半步就进入中国大陆了。蒂克洛斯回来跟爱莲讲中国的事,比他们在电视上看到的要真实许多。在中国香港,蒂克洛斯切实感受到了中国的展。他突然有个想法,想到中国寻找展机会。其实,他们经常听到来自边贸的消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通关,两边的贸易火热,俄罗斯人、哈萨克斯坦人、中国人,都在财。俄罗斯的钢材、军用物资(其实绝大部分都是淘汰货),什么皮鞋、大衣、皮毛、手表、望远镜、军刀等等,一大卡车一大卡车地往中国运,然后兑换中国的人民币,或者采购轻纺产品日用品,运回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
62。六十四(2)
蒂克洛斯的想法非常好。可是,爱莲的身体却出现了问题。一段时间,她始终胸闷气短,她没当回事。妮莎和蒂克洛斯几次要带她去医院检查,她都不愿意去,说没啥大事,休息休息就好了。
初秋的时候,她的咳嗽越厉害了,妮莎带着她去了医院,医生诊断是肺癌,妮莎当场就蒙了,立刻给蒂克洛斯打电话。
蒂克洛斯赶到医院,安排住院,后来进一步确诊,确实是肺癌,晚期,已经回天无力了。妮莎不敢当着母亲的面流泪,怕母亲伤心。妮莎强装笑脸对母亲说,妈妈,您放宽心,住一段时间院就好了。爱莲微笑着安慰女儿说,没事的,没事的。
妮莎走到洗手间,放声痛哭,她非常后悔没有及时给母亲检查身体,现在,一切都晚了。
在医院这段时间,爱莲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妮莎和蒂克洛斯一直服侍她,伊莉莲诺娃也常常陪伴。
凯文夫妇过来探望过几次。凯文看着面容憔悴的爱莲,这个曾经的恋人,儿媳妇的母亲,自己的亲家。
哦,这位曾经的校花,美丽的天使,现在已经是昨日黄花,满头白,皮肤褶皱失去光泽,两眼木呆失神,病痛、忧思、衰老击打着她,她怎么能受得了啊。
看到爱莲这副凄凉景象,怎么不令人心痛伤感。凯文忍着内心的伤感,尽力说些快乐的事,比如,他们曾经在校园里的趣事,他想让爱莲尽量开心些,度过美好的最后时刻。
而爱莲,却想起了拳击台,想起了拳击台上的李长庚,想起了远在中国黄土山油矿的丈夫和儿子。此时,她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想着,默默流着泪水。她真的放不下啊。
后来一天,爱莲在医院遇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竟然是雅科夫斯基,他们对视了好久才互相认出来。真是非常的意外,几十年了,在莫斯科,突然相遇,他们都非常惊奇,好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爱莲惊奇不已:“啊,雅科夫,怎么是你?”
雅科夫斯基几乎惊呆了,他张大着眼睛不敢相信地说:“爱莲,爱莲诺娃,是你吗?真的是你吗?天呐!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就像是找回了几十年的岁月一样。天呐!雅科夫斯基非常的感慨。
“你怎么一个人?李长庚在哪儿?”雅科夫斯基问道。
爱莲痛苦地摇摇头,眼泪止不住地流淌。
爱莲简单地跟雅科夫斯基谈了一些自己的况,还有李长庚的况,雅科夫斯基自自语,你回国后,为什么没跟我联系啊。爱莲没有应答。他又自自语地说,唉,那时候谁也找不到谁!
雅科夫斯基深深地叹了口气,安慰爱莲说,没事的,都过去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后来,雅科夫斯基跟爱莲聊起当年回国的事。雅科夫斯基说,专家们回国后,被分派到全国各地油田、工厂,有些人也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据说沙德罗夫和希利先科两位老专家先后被审查过,因为有人告密说他们给中方泄露了技术资料。
其实雅科夫斯基自己也被审查过,不过,这些事,他没跟爱莲说。
雅科夫斯基回国后,跟母亲朋友的女儿结了婚,生了一儿一女,都已经参加工作。几年前,妻子因意外车祸身亡,他没有再结婚,一直独自生活着。看得出来,他的病也很重,他的儿子女儿一直陪着他。
这些天来,雅科夫斯基几乎每天都要来看望爱莲,他们在一起就像是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遥远的中国,他们共同回忆在黄土山的工作和生活。他们还聊起了一起登黄土山的境。那时候他们多么年轻啊,美丽的萨伊拉姑娘,甜甜的微笑,黝黑的大眼睛,多么迷人。
是啊,那时候她们俩亲密得跟姐妹一样,可惜萨伊拉妹妹那么年轻就走了。爱莲还记得萨伊拉的名字是她阿达取的,萨伊拉,在哈萨克语中是闪耀的意思。美丽的萨伊拉,就像流星一样,一闪即逝。
难道是一句谶语?
不会的。爱莲心里一阵悲凉。
63。六十四(3)
唉,谁不是流星呢!父亲恰尔科夫先生,一个著名的青年教授,因为肃反运动被镇压,被流放,病逝他乡。母亲莫妮娜,这位美丽的天鹅公主也受到牵连,流放,遭受折磨。还有袁萧然的丈夫小梁,多好的一个人,跟李长庚兄弟一样,也意外丧命。还有小娜娜,来到世间才一个月,就被一场水灾夺走了……
哦,茫茫人海,茫茫宇宙,一个人,二十年,三十年,一百年,都不过是一滴尘埃,不过是沧海一粟……
想起萨伊拉,雅科夫斯基心里一阵疼痛,看得出来,他一直深爱着那个中国姑娘。
萨伊拉在天堂一定是幸福的,因为有雅科夫斯基深深的爱。
相信吧,黄土山矿区那么多人依然记得她。一定记得!
雅科夫斯基动手术的前一天来看望爱莲。那天,他很开心,一个劲儿地安慰爱莲,让她高高兴兴地治疗,开开心心地生活。他说,相信吧,一切都会好的。
那天,爱莲也非常高兴。不过她也有些隐忧,只是当时没反应过来,或者是没有说出来。
后来,雅科夫斯基就没有再来,爱莲知道,老朋友走了。是的,雅科夫斯基上了手术台就没有下来。
爱莲住了一个月院也走了。
那天早上,爱莲非常精神,比往常都要精神,她要妮莎帮她端来洗脸水,她自己洗了脸,妮莎帮她梳了头,带好卡。伊莉莲诺娃还要给她一点淡妆,她也同意了。然后穿了一身干净衣服。
后来,她拿出老照片来,仔仔细细地端详,丈夫李长庚、儿子伊凡,看着看着就落起泪来。妮莎并没有注意到有什么特别的,劝妈妈别伤心,病好了会见到他们的,爱莲摇摇头。
再后来,爱莲就开始交代后事了,妮莎这时候才紧张起来,爱莲让她坐下来。爱莲断断续续重复了一生的经历,告诉她父亲李长庚的事,要她以后一定要见到他,还有哥哥伊凡。最后,爱莲不再说什么了,用手轻轻抚摸着伊莉莲诺娃的头,摸着摸着,手轻轻地滑落,头轻轻一歪就走了,悄无声息去寻找她的父母了。
事实上,她的丈夫李长庚在一年前已经去世了,她自然会在天国见到他的。
但愿吧,让我们为美丽善良而祈祷。
64。六十五(1)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黄土山的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3年,随着**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同志访问哈萨克斯坦,中哈两国就能源合作签署协议。根据双方协议,两国共同铺设一条中哈输油管道,从里海北岸的阿特劳出,穿过肯基亚克、库姆科尔、阿塔苏,经阿拉山口进入中国,末站就是黄土山。
有人说,中哈石油合作,让黄土山跨上了新世纪的快车道。
有了充足的石油资源,黄土山炼化事业加快展步伐的美梦成真。
这年夏天,李小凡随公司相关领导和专家前往哈萨克斯坦,就具体况进行洽谈。李小凡在大学里学的专业就是石油储运,他在炼油厂实习一年后,调到原油公司工作。李小凡在原油公司很快成为原油储运方面的技术骨干,青年专家,这次随公司领导到哈萨克斯坦考察,他也是考察组成员。
考察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在他们准备归国的那天,哈萨克斯坦方面的翻译小姐突然向李小凡问了一个问题。那位漂亮的女翻译说:“请问李先生,您知道一个叫李长庚的老人吗?”
李小凡看着这位年轻漂亮的俄罗斯小姐,一脸疑惑。事实上,考察的这些天,这位小姐好像始终都很注意他。刚开始,他还有些不好意思,每次他看到她的时候,她那双迷人的大眼睛正在看着他,他们对视时,她微笑一下,转过视线。他当时想,这位俄罗斯小姐估计是怀疑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考察组里,李小凡是最年轻的,他甚至比中方的翻译还要年轻。李小凡就这么疑惑了一下,也不便多问。现在,人家突然问上门来了,李小凡没有想到她会突然问起自己早已过世多年的爷爷。
李小凡非常吃惊,她怎么突然问起爷爷的名字?他疑疑惑惑地看着她,向她点了点头。“知道。”
没想到,这位漂亮的女翻译一听李小凡说知道,立马心花怒放,美丽的眼睛放射出清泉一般明亮的光芒来。
“您真的知道他吗?他现在哪儿?他还好吗?”
这一连串的问题,让李小凡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了,他有些语无伦次地说:“是的,我知道,他现在,在……”
李小凡突然停住了,他实在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说下去。
“请问,他现在在哪儿?”
女翻译一双焦急的眼睛始终顶着他,看上去,她却是非常着急,她催促似的继续追问。
“他,已经去世许多年了。”李小凡缓缓地说。
女翻译怔了一下,脸色紧张起来,表很难受的样子。后来她又问:“那您知道伊凡吗?”
“伊凡?”李小凡摇摇头。
“他叫李凡。”女翻译说。
“李凡?”
李小凡非常吃惊,自己叫李小凡,还有个叫李凡的?他心里疑惑着,又摇了摇头。
“李凡,李长庚的儿子李凡。”女翻译有些着急地说。
什么?什么?爷爷的儿子,李凡。李小凡心里一惊,只知道爸爸是爷爷唯一的儿子,怎么又冒出一个叫李凡的儿子来了。
李小凡越听越糊涂了,他摇摇头:“小姐,对不起,估计您说的李长庚不是我知道的李长庚,他们不是同一个人,抱歉。”
李小凡说完,转身准备离开。
那位女翻译急了,急忙说:“他是不是有位俄罗斯妻子?”
“您说的是谁?”李小凡愣住了。
“李长庚先生。”
“是啊。”李小凡点点头,一脸吃惊地问:“您是怎么知道的?”
“对了,这就对了。”女翻译一下兴奋起来。
“噢,这下好了,妮莎可以见到爸爸了。”女翻译自自语地说。
这下,反而把李小凡给弄糊涂了。他问道:“您说的妮莎是谁?”
“李长庚的女儿。”女翻译笑了笑说。
李小凡大吃一惊,“那您是?”
“我叫伊莉莲诺娃,是妮莎的女儿。”女翻译笑了笑说。
李小凡也兴奋起来,看着伊莉莲诺娃说:“是啊,还真有点像。”
伊莉莲诺娃忙问:“您说我像妮莎?”
65。六十五(2)
“不。是另一个人。”李小凡说。
“谁?您说我像谁?”伊莉莲诺娃惊奇地问。
“我是说我的奶奶,爱莲诺娃。”李小凡说。
“你的奶奶,爱莲诺娃?”
伊莉莲诺娃非常激动,用俄语不住地念叨着:“巴布氏卡,巴布氏卡。”
“是的。”李小凡说。
“这么说,您是李长庚先生的孙子?”伊莉莲诺娃高兴地说。
伊莉莲诺娃说的“孙子”是俄语,“吾努科”。李小凡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伊莉莲诺娃着急地问:“您爸爸是?”
李小凡突然想起来,记得袁奶奶曾经说过爸爸以前有个俄罗斯名字,好像叫伊凡。对,爸爸的小名叫凡凡,李凡,伊凡,就是爸爸。
“是的,我爸爸的名字叫凡凡,现在叫李保国。”李小凡说。
伊莉莲诺娃上来,拉着李小凡的手说:“布拉特(哥哥),布拉特(哥哥)。”说着,一下抱着李小凡,伤心地哭起来。
李小凡明白“布拉特”就是哥哥的意思,他也明白了眼前抱着他痛哭的,就是妮莎姑姑的女儿,自己的表妹。
伊莉莲诺娃一边哭,?( 荒原之恋(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1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