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阅读
母可没让你在艰苦的训练中学习音技巧,至少不是你所熟知的那种练习。你父母没把你锁在屋内,每天逼着你练三小时,也没让你上课。你只是自然而然地在学习说话。音乐家若是明白这些的话可是会受益颇多。
“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我们认为必须要一心一意地学习些什么才能取得成功。幻想着把自己锁在一座深林中的小木屋里练习。我们一遍一遍地练习音阶、调式、技巧,直到这些已成为习惯;我们认为这是唯一能成为音乐大师的方法。但是,我有一条不同的途径。”
他弯下腰去,用手在木炭上扇了扇。等他再站起来的时候,那些草就烧着了。我顿时瞪大了眼睛,他却没什么反应。
“你一定要聚精会神才能说英语吗?”他问我,“你演奏最得心应手的时候,是全身心地都在想着弹奏吗?你把任何事做好的时候,都是全神贯注在上面的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我的弦绷得挺紧的,可是他似乎还是很轻松。我努力地一边看他做事,一边听他讲话。一分神,我就完全落后了。他又开始说话的时候,我不得不再次聚精会神地听。
“如果有一个警察现在走到你跟前,要求你走直线,你可能一开始的时候也会走不好,这是为什么呢?”他站起身,好像在表演走钢丝,“因为你的精力一直放在该怎么把这件事做对上面。”
他好像失去了平衡,扑通摔倒在地。然后抬起头看着我说:“你根本不用专注地走路。所以在你试着去专注的时候,你的身体就开始抗拒它了,然后你就失去了平衡。如果你在这个警察面前走的话,你可能最终会入狱了。这就是我们在弹奏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我们被自己思想的牢笼束缚了。”他紧握拳头,就好像被关押的犯人在抓着监狱的铁栏杆儿一样。
“我们有的时候需要专注,有的时候需要不专注,”他说,“专注,就如同拿一把放大镜将太阳光线集中在一点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产生极大的热量。你小的时候经常玩这个游戏吧?”
我笑了笑没有回答。当然,他说得没错。我回想起小时候玩火的那几次。那时,我总是喜欢用放大镜点火,因为我觉得能够把太阳光线集中到一点上十分有趣。我还想过用人的意志说不定也可以点着火。
这时,迈克盘腿坐下,打断了我对儿时的追忆:“要想实现你的想法或愿望,专心或专注是十分重要的。就是说,除了要做的那件事之外,你要将所有其他事全都关在心门之外。”
他把手放在膝上,手掌向上,拇指指尖与中指指尖相触,闭上眼睛,继续说:“像这样集中精力,可以创造奇迹,但是要注意控制。如果使用的办法或技巧得当,思想产生的能量要比放大镜产生的热量更强大,但是这也要看具体况。在有些况下,这样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的思想。”
“在需要接收信息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开思想。”他特意睁开了眼睛来强调这一点。“利用思想的力量,让它接受和处理所有外在的信息。但是除非你能对每一个技巧都驾轻就熟,否则你是不能真正开出思想的全部潜力的。弹贝司时,如果你不想集中精神的话,那么你也就不用集中精神。”
25.第四小节技巧(3)
我本应该自己意识到这点的。***我以前就讨厌为了演奏音乐而刻意地去集中精神的感觉。我知道其实每次我挥出最好水平时,并不是全神贯注,我只是在“状态”上。想起以前努力地去全神贯注的形,我不禁有些沮丧。于是我继续保持沉默,听他讲下去。
“孩子们凭直觉做事,可是大部分成|人在无意间扼杀了孩子身上这种美好的天性。孩子们大多数况下要比大人学得快,因为他们的思想是开放的。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但是因为思想向所有可能的信息开放,所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无限的,因此潜力也是无限的。聚精会神是不会把想象力吸引过来的。”
迈克也很像个孩子,他很少老实地坐着。从坐下起他就一直挥舞着双臂打手势,然后摘下帽子对着微弱的炭火扇风,好像在传递烟火信号。现在,他挥舞着帽子继续说:“就像这股烟一样,知识也是在空气中的。所有已知或未知的知识都在这儿了:就在此时此地。如果你能调到正确的频率,就能获得任何你想要的信息。我们通常认为大脑创造了知识,但我要告诉你,大脑什么也不能创造。大脑只能接受,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是在现而不是在创造。世间万物来自大脑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的,大脑只不过是葡萄柚大小、像果冻一样的东西,它可以接受信息,然后使用信息。但要说创造信息?绝不可能!”他低下头,来回摇着。
他把手指伸入烟雾中摆了摆,这时,烟开始盘旋,如同一条扭动的蛇。那烟漫舞着飘向我。我向后躲,想象着它的芯子在品尝空气的味道,也在感觉着我。
烟蛇消散后,他把那顶探险帽整个地扣在了炭火上,帽子开始冒起烟了。他的这一系列举动又一次让我感到迷惑不解。他享受着我困惑的表,面带微笑,继续说:“音乐确实是从收音机里播放出来的,但是能说音乐就在那个盒子里吗?当然不行!音乐在空气中。可以将收音机调到正确的频率,搜寻想听的音乐,但是它并不创造音乐。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收音机同时播放所有音乐的话,其结果只能是混乱。除非把它‘调到’我们想要接收的频道,否则它根本就不能正常播放。很多人也正是因为那样做而失去了对人生的把握。他们对‘所有事物’都持开放姿态,从不会适当加以控制就接受所有信息。他们不做准备,结果当然也是一片混乱。要记住,所有的知识都在空气中,所以说既然你呼吸空气,那么知识也在你的身体中。收音机就可以证明我的观点。”
他自顾自地讲完了这些话后,就把那顶还冒着烟的帽子又扣回到头上,这样看起来就好像他的头在着火。他盘腿坐着,自鸣得意地笑了。我再次为他的孩子气而惊讶。我感觉到他告诉我的那些道理也是他通过调节自己的大脑频率才获取的。他看起来像个疯子,根本不像是能自己想出这些道理的人。
我也能用这个技巧。没必要让所有知识都时时刻刻在我的头脑里待着,这当然是太好了。我想我的脑袋也在冒烟了。
我突然联想到自己平时学习方法中的一些东西。通常,为了让新信息进入我的大脑,我的大脑通常会把其他杂事拒之门外。但好像鲜有成效。我那被塞满的大脑,经常会把新信息原封不动地赶出去。我都能想象出来我大脑的那扇门上贴着“此处无空位”的标语。已满,新信息请勿入。
迈克问道:“这跟技术怎么又联系起来呢?”
“我想我知道。”我答道。
迈克这时把他那顶还冒着烟的帽子扣到了我头上。
“现在,”他引导着我,“不要想你知道什么或不知道什么。把你知道的告诉我。”
“嗯,每次我弹得最好时,都是心无旁骛的,什么都没想。我是在‘状态’上。音乐如同从我指间流出一般,但是有时一个错误就会中断那种流淌的乐声。而那些错误通常会引起我的挫败感,犯错误会让我感到灰心丧气。大多数况下,蹩脚的演奏技巧是问题的根源,它让我不能自由地表达。我心里知道我想演奏什么,我甚至能听见我想演奏出的音乐,可是却没办法把它真正地释放出来。”
26.第四小节技巧(4)
我继续说道:“现在,为了能够自如地弹奏,我需要掌握演奏技巧,但我不想在演奏音乐时还想着技巧,就像我不想在说话时还要想着嘴一样。***所以练习时,我利用‘专注’来学习技巧。然后用‘不专注’娴熟地运用那些技巧。若是能既专注又不专注,我就能将技巧运用自如。”
我自己都吃了一惊。不管怎样,最终我还是懂了。我不知道这信息是从哪儿来的,它好像就游走在我的体内,自然地就从嘴里出来了。我不打算停下来。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我继续说了下去。
“如果‘不专注’是我想要达到的目标,那么我就需要把它加到日常练习中。把‘专注’与‘不专注’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圆。这就像阴和阳。要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两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知道怎么样专注,也知道怎么样做到集中精力,但我们知道怎么样做到‘不专注’吗?我得想一想,把那个圆补充完整。”
“你该怎么练习‘不专注’呢?”迈克一边问我,一边从我头上拿走了那顶还冒着烟的帽子。
“电视。”我答道。这个很方便。
“你认为电视会有帮助吗?”
“当然了,”我答道,“如果我在练习技巧时看电视,那么就会激活我大脑的另一部分。这就相当于在弹奏音乐时‘不专注’。”
“可是我觉得电视是一件消极的东西。”迈克挑着眉毛说道。
“那好吧,不过那是你的想法。”我充满自信地说道。我不知道这股自信来自哪儿,但它就是出现了,而且我想顺从它。我坐了下来,试图形成我自己的莲花坐姿。但我的腿却因此咯咯作响,疼得不得了,“不许笑!”听到迈克笑出声来,我决定放弃这种坐姿了,转念决定用语来给自己打气。
“电视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取决于你怎么用,”我接着说道,“就像一位禅宗大师曾经说过,‘万事不分好坏,除非’……呃……‘我们觉得它们是有好坏之分的’,或者是,‘除非你认为它们是有好坏之分的’。差不多就这个意思吧。”终于轮到我慷慨陈词了,我却成功地搞砸了这个机会。“无论怎样,如果我们要看电视的话,为什么不把它为我所用呢?而且那也不是唯一的方式。白天做梦、晚上做梦、在大自然中静坐、冥神凝思,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都能有助于我们学习‘不专注’,学会了‘不专注’,我们就能投入更多的时间来感知音乐了。如果我们一直都在关注技巧以及乐器,那么我们永远也不能演奏出有价值的音乐。如果一个人要挥他最大的潜力,那么在这之前,就要能够既做到专注又能做到不专注。如果电视能助我一臂之力的话,我就会好好利用。当然,如果不愿用电视,你可以选其他的东西。”我抱着手臂,点了点头。
“真知灼见!”迈克这么评论道,并向我大鞠一躬,“教我吧!你愿意教我吗,老师?”
“不!我什么都教不了你。”我拍了拍他的头,答道。
对于我的长篇大论,我们笑了很久。看起来迈克很喜欢我说的那些话。而我却对自己刚说的那些话以及我表现出的自信震惊极了,因为我不知道它是从哪儿来的。我知道我说的话是对的,但我从未有过这样的自信。
突然他迅速地跳了起来,捡起三根短木棒,玩起了杂耍,连续把它们抛向空中又接住。他太了不起了!然而他接下来做的事更加让我吃惊。他走到了车前面,在车前盖上,用那几根短木棒敲出具有节奏的声响——但他同时也没有停止杂耍。
“真不错!”我赞叹道。
“我这鼓敲得怎么样?”他问。
“太棒了!”
“闭上眼睛,然后认真地听。”
于是我闭上了眼睛,然后近距离地去聆听。这时,我现他的鼓敲得根本不怎么样。虽然他那套杂耍动作做得不错,可是节奏不稳,还十分单调。
“被我的表现糊弄了吧。”他边说着边把那些短棒全数接到一只手上。
“好像是。”
27.第四小节技巧(5)
“视觉上的精彩有时会让人忽略听觉上的缺憾。***”
“我知道了。”
“技巧往往就是这样,”他接着说道,“花哨的技巧会让观众把注意力全放到‘看’上,而忽略了听。在某些时候,这是个很有用的方法。但问题就是,更多的时候,忽略了听的人是演奏家自己,而不是听众。这是不应该出现的况。可现在越来越多的贝司手先学的就是那些花哨的技巧。”不知为什么,他说这话时手指正好指向我。“其实,在这之前,他们应该先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技巧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扎实地学好技巧后再学着去炫人眼目吧。”
我知道他在说我,所以我决定反驳他。“以前,我也总看你使用那些花哨的技巧。”
“是的,我确实用过,但当你闭上眼睛时,你听到了什么呢?你听到的仍然是悦耳的音乐。你不通过视觉也能享受它。我很确定,即使是最花哨的技巧,我也没有脱离音乐的本质去使用它。但我不敢说所有的乐手都能做到这点。”
我实在想反驳他,但我真的是哑口无了,所以我保持了沉默,继续听下去。
“这就是区别,”他继续说道,“我并不是为了炫耀才用这些技巧的,它们是随着我心中听到的音乐而从我的指间自然展现出来的。通常,如果我专注于音乐本身的话,技巧就会自动出现了。你要记住,跟说话一样,技巧只是方式,并不是最终结果。”
我赞同地点了点头,并尽量掩饰我的不安。迈克看起来并没关注到我的心理状态,他继续说道:“音乐家本来应该专注于音乐本身,这才是成为大师之道,可是太多的音乐家都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技巧上。他们当中很多人衡量成功的标准是看是否掌握了某些技巧。而那点对我来说,就像是你为自己能把舌头卷两圈或三圈而自豪一样。那很好,没什么问题,也许你应该感到自豪,我在这儿不是要指指点点什么,我只是觉得如果我们是在讨论音乐的话,也许这些音乐家们应该调整自己的关注点。”
我正要开口说话,他就伸出一个手指阻止了我。我坐在汽车前盖上,咽下了要说的话,继续听下去。
“对于一个真正的演奏家而,技巧只不过是帮助他演奏的方法而已。我们只需花些时间找到最为有效的方法就够了。之后,我们就会把注意力转到音乐上。我们感受到的音乐越多,就能越快地应用那些技巧。我认识一些演奏家,他们很多年来一直都在研究技巧方面的东西,可是音乐水平却没什么进步。”说到这儿,他摇摇头,“原因就在于这些年他们的关注点是技巧,而不是音乐。那样做是不对的。”
“在这之前,我还没听你把什么东西称做是错的呢。”我说道。
“我说这是错的,只是相对你想达到的结果而。如果现在的主要关注点是音乐,那么把数年的时间都花在技巧上就是一个错误,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
我劝自己:他是在跟我讲这些东西,但并不是针对我。但好像总是感觉自己过去很长时间都在做无用功,把时间都花在了技巧的练习上;光是说说我就觉得沮丧极了。如果迈克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我就再向他举一次白旗。
“我一直想像你那样用拇指代替拨片,”我上下移动手指向他示意,“我都学了很长时间了。”
“你那是把它想成一种新的技巧了,所以你很难做到。”他解释道,“如果你把它想成是吉他手们已经用了几十年的技巧的话,就容易多了。你被自己的想法困住了。”
他又开始装成囚犯,假装握住并用力摇晃着监狱铁栏杆,让我想起他之前和我说过的话。
“你必须要告诉自己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已经能够使用那些技巧了,”他继续说道,“一旦你这么做了,那么即使你还没开始演奏,你就已经向前迈了两大步。最后一步就是你得让你的双手也知道,它们该怎么做。”他看着自己的双手,就好像在跟它们讲话。然后他抬头看我,并问了个问题。
28.第四小节技巧(6)
“如果你每天练二十小时这个技巧,整整练一周,你觉得可不可以掌握呢?”
“当然可以了。”
“那为什么还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学习那些一周内就能完成的事呢?”
“我……啊……好吧……如果我……嗯……”我答不出来,所以迈克继续说了下去。
“那一周过后,你会有什么变化呢?你的拇指、手或者胳膊上的肌肉会变强壮吗?你双手的皮肤会变厚吗?一周后,你会有什么不同呢?是何种变化使你做成了以前做不到的事?”
“嗯——”我在回答之前想了一下,“我觉得我的肌肉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它们可能会疼,但不会变强壮。我想最主要的不同可能是协调性。是的,在那周结束后,我的协调性会变好。”
“好的,协调性,”他咕哝着说,“那么什么是协调性呢?”
他不解地看着我,这让我感到很纳闷儿。我双手托头,试图理出个头绪来。这是第一次有人问我那个问题。我沉默地坐在那儿,不知该怎么回答。
“协调性不就是一种说服别人的方式吗?”他张开双手,耸着肩问我。
“什么?”
“除了说服外,协调还有什么作用呢?”他又一次问道。
“你是什么意思?”
“通过反复练习,你不就是在说服自己的肌肉和大脑,让它们相信它们实际上会这种弹奏方式?可能这是练习的要功能!”
“也许可以吧。”我答道。
他用长长的食指指着我,继续说:“现在,在你试图开始练习时,如果你先把自己说服了,你觉得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换句话说,就是在你开始练习之前,要说服你自己,你已经能够运用那些技巧了。然后会生什么呢?我马上就告诉你。根据你说服自己的程度不同,你可以把练习时间减少。若是利用思想的全部潜力,就不需要练习了。无论我选什么乐器,我都会弹,对这点你是怎么看的呢?你是不是觉得我一直都在练习呢?一位像神一般的老师在会弹贝司前还得练习,你能想象这种事生吗?”
他挺着肚子,假装弹起一个空气做的贝司。那景象看起来好笑极了,但我没时间观赏他这种滑稽的行为。我必须先把弹贝司的这位神仙放在一边。因为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我觉得那个观点很有趣,甚至是很有道理,但这是自欺欺人而已,不是吗?它不是真的。我可不敢想象真的去那么做。我是说我就能这样骗自己然后就不练习了吗?”
“你能吗?”他学我的样子反问道。
“别再这样了!”我用惯常的口吻回道,“只要告诉我是不是真的就行。”
“真的?什么是真的?这都是你说了算的,别人不能替你决定。如果你告诉自己学某个东西会花很长时间,那么它就会花很长时间。如果你把自己放在终点的位置上,那么你就会真的在终点处回头看起点。这都取决于你自己。”
他看起来信心十足,我却半信半疑。他指指我继续说道:“但你要知道:你骗不了你自己。你不能犹豫不决地告诉自己你能做某事,然后以为你就能做了。你必须要诚实面对自己。你在心里要十分清楚自己说的是什么。如果你想要练习什么,练习你知道的那些,这样你就能全心全意地进行。不要练习你相信的事,练习你知道的!”
“那这样的话,我应该怎样才能做到呢?”
“你应该怎样才能做到呢?”他挑起一边的眉毛,然后就不说话了。
我讨厌这种方式,他总是用我的问题来回答我的提问,而且他还是故意的。我想他肯定觉得那么容易就将我的挫败感勾出来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知道我回答不了,他才又开始接着说——应该说是接着打击我:
“有一百万零二种方法可供选择,哪个是你要的呢?”
我感到十分受挫,就给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答案。“我只想要第八百四十二个。”
“噢,那个啊。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能运用得了那个。”他低下了头,好像真的在考虑那种方法。我能看到他在笑,这真把我惹恼了。
29.第四小节技巧(7)
“别再逗我玩了!”我大叫了起来,再也不能保持我那酷酷的样子了,“你告诉我该怎样学着去摆脱联系,现在你又吊我的胃口。***教我点儿有用的东西!”
迈克用一种怪异的口吻说道:“在你准备好要练习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去练习了,不早不晚,正好在那个时候。”
“那又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只是觉得那听起来还不错,就像是尤达大师说的话一样,所以我想我应该也说说看。我喜欢尤达大师,难道你不喜欢吗?我记得当我第一次看《星球大战》时——”
这次,我打断了他,抬起手捂住了他的脸。
“够了,够了!别再逗我了,赶紧回到正题吧。告诉我怎么样我才能学得更快。我不需要完全摆脱练习。我只想学快点儿。你是否能给我个具体的方法呢?”
他意识到了我绪上的变化,知道我严肃起来了,但他并没准备好不跟我开玩笑。
“好的,好的,严肃,”他笑着说,“我知道了。”
“迈克!”我喊了起来。“够了!”我从车盖上跳下来,作势要走。但我自己很清楚我不能让人信服,所以我又转了回去,像孩子一样跺着脚,这惹得他大笑不已,但却让我更恼怒了。“别玩儿了,赶紧帮我吧!”我请求道。
“好吧,”他终于让步了,但还是微笑着,“我会严肃起来的,但就一会儿。”
“谢谢。”我有点儿获胜的感觉了。
“如果你问自己一个问题,问到足够多次后,答案就会自己出现,”迈克答道,“既然你人还不错,我就帮帮你吧。”
“你也该帮帮我了。”我咕哝着。
迈克走近了一步,把一只手放在我肩膀上。他看着我的眼睛,说:“我们知道,好的技巧是必要的,但是大多数人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来学习技巧。我已经把你需要知道的大部分东西都告诉你了。”他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假装要走开。他确实比我更让人信服。我不得不佩服他。
“等等!别走!你已经告诉我了?你是什么意思?”我问他,尽量压制我的挫败感以便记住他刚说的话。
他在地上坐了下来,接着把他的靴子穿上。
“记住,”他说,“要在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已经能使用那些技巧。不是相信,而是知道。要‘专注’地集中精力,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要适当地‘不专注’,这都是很重要的。这样会让你的头脑可以向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开放。你必须知道怎样以及何时利用这两种方法达到最大的成功。你现在知道了,不是吗?”
“不。”我仍然感到有些困惑。
他连鞋带都没系,就站了起来,向我走近一步。当他说话时,把速度放得很慢,显示出了一种圣者般的耐心:“如果我有想弹的乐章,但是还没有掌握需要使用的技巧,我会花时间练习那个技巧,但只要我掌握了最恰当的方式,我就会停止练习。这个过程通常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然后我会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之中。换句话说,在学会了要使用的技巧之后,我会试着顺其自然,甚至是忘掉技巧。可是一旦这么做了之后,技巧通常就会无意识地飞快进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就再花些时间在技巧上。关键在于:我从不会忘记我真正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要创作音乐。如同谈话时一样,我很少考虑音技巧;我只是谈话而已。”
“终于觉得有些懂了。”我松了口气,说道,也让他知道他说的大部分话都让人困惑不解。
“试试这种方法吧,”他建议道,“下次决定学什么东西时,在刚开始学的时候要让自己感觉已经学会了。你可以问问你自己,‘如果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技巧,那么弹出来的音乐听起来会是什么样的?’之后就去做!如果进展顺利的话,那么你可能不需要从头开始学,可以跳过几步。”
“跳过几步可以吗?”我问,“可是这样不会错过什么吗?”
“跳过几步并不是说就完完全全的不学那些东西,但是越善于学会用脑,就会学到越多的知识,即使跳过几步也没有关系。只要你一直都在听,就没有问题。”
30.第四小节技巧(8)
他又向我走近了一步,鼻子几乎碰到了我的鼻子上。***他那双棕色眼睛中流露出的力量提醒着我他下面要说的话的重要性。他的声音低如耳语,语中散着一阵寒意:“无论我们讨论的是音乐还是人生,好的技巧都很重要。你要知道只学技巧是不够的。你必须选择一条路,而且这个选择要是清醒的。因为这条路无论是好是坏,都将是狭窄的,狭窄到你无法转弯回头。
“你应该知道思想的力量是强大的,而且这股力量作用于你时既能是积极的,也能是消极的。应该注意从两个方面运用这种力量。这样,技巧、目标以及注意力都会挥他们的作用。很多人就是被困在了思想的黑洞中,再也出不来。”
说完那些话后,他坐进汽车里,关上了车门。然后他指着窗户外面,给了我最后的指示:“别忘了把火灭掉,包括草地上的和你头脑里的。”
我转身看身后的那片草地,它被炭点着了。
“这个应该是比较容易扑灭的。”我自自语道。然后我听到他的车里传来咯咯的笑声。
我到处跳着,跺着脚踩灭那些火苗,同时脑海中在想着他刚告诉我的那些话。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那些话听起来就像是一位老师在警告自己的学生。
但是警告什么呢?
31.第五小节情感(1)
一个弹空气吉他的孩子从不会弹错音符。
燃烧着的杉木散出好闻的味道,充满了整个车厢。那种香味,就像檀香一样,让我的神经放松了下来,并且解除了我思想的束缚,让我很快地就融入到这个由轮胎与钢材构成的空间里,聆听他的教诲。通常,开车时是我的最佳思考时间。尽管车启动后我们就一路无语了,但我仍然还在消化之前他说的所有的话。还剩二十多英里的路程时,我的求知欲又在蠢蠢欲动,我想再多知道点儿。感受到了自己的这种绪,我再一次提出了有关音乐元素的问题。
“我们说过要讨论十个元素,”迈克答道,“我们已经说了其中的三个。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好吗?我们已经讨论了十二个音符;你应该不会再对它们感到恐惧了。通过兰草音乐和追踪,你已经能够找到那些住在音符里的世界了。这能够被划分到音长的范畴中。通过点火,我们讨论了技巧。那么你觉得下一个音乐元素是什么呢?”
我已经想出来了:“对于这些元素,在山丘上你讲到要学会感受美好。我们刚说了,感觉可能会是元素之一,而且我觉得感觉与感是相关的。所以说感是不是在我们的元素单子里呢?你能谈谈这个吗?”
“感(emotion)是一股十分强大的力量,”迈克说,“e指的是‘能量’,motion指的是‘运动’。所以说感就可以被看做是‘运动着的能量’或‘活跃的能量’。如果追溯词源的话,运动(motion)指的是‘振动之母’。现在,你可以看到这个词蕴涵的力量之大。所以说,感无论是在音乐中,还是在人生中,都是一个关键因素。”
迈克又开始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了。但我知道他不会不顾虑我的感受的,过一会儿他就会给我讲清楚。所以,我继续听他讲,耐心地等着他说一些我能懂的东西。
“如果正确引导的话,感是威力无穷的。即使是一个平凡的演奏家,只凭感也可以打动所有的听众。你要记住,这十个元素中的任何一个,只要被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面上,即使这个演奏家对其他九个元素运用得不太好,这个事实也会被掩盖。
“一个弹空气吉他的孩子不知道任何技巧或任何音乐理论,而且可能根本就没有一把真正的吉他,可是他从不会弹错音符。那种单纯的享受会让他所有的缺点都黯然失色。这就是运动着的感。”
迈克继续说道:“蓝调演奏家也有相同的特质,在技巧上讲,他们可能不是最棒的演奏家;他们通常都自学成才,熟知的和弦也不够多,但是他们心灵是饱满的,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走进任何一家真正的蓝调酒吧,你能马上感受到他们的感。这是他们的音乐先传达出来的东西。听众感受到的是演奏家们传达出的那份‘真实的感觉’。
“盲人演奏家也一样。你注意到了吗?所有的盲人演奏家在演奏时感都极为丰富——注意,不是有些,是所有。而且,你想一想,为什么当那些盲人演奏家受到众人追捧时,他们还能够保持自己的乐风?”
他闭上眼睛,坐在椅子上前后摇摆着,然后,他继续说道:“他们的音乐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无论年龄与性别,一个好的盲人演奏家的音乐可能同时会成为你的父母和孩子们的选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音乐中充满着真实的感,那是他们传达的东西。”
我从没想到过那点,但我知道他说的关于盲人演奏家的那些话是对的。每当想要深思或深刻地感受某个事物时,我通常都会闭上眼睛。有时,我闭上眼睛是想更好地聆听。有的时候闭上眼睛,食物的味道甚至都会不一样。而且,我在包里摸索钥匙时,闭上眼睛也会提高我双手的敏感度。我突然意识到闭上眼睛是我过去常常都会使用的方法,尽管是无意的。
我想起了那些曾经和我同台演奏过的盲人演奏家。迈克是对的,他们每个人演奏时都是饱含感的,没有谁会用花哨的技巧。甚至从高中时候起,我的一位盲人同学就能用自然的感觉弹钢琴。过去每个人都喜欢听他演奏。而且,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每个盲人演奏家唱歌也都很好。我在想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32.第五小节情感(2)
终于,我能听懂迈克说的话了。那一刻,我只想闭上眼睛,那样就能更好地听他讲,但鉴于我正开着车,所以也就只能想想而已。但我闭上了嘴,只是睁着眼、打开我的心,继续听他讲下去。
“现在,所有的蓝调音乐家通常唱的都是他们生活中不如意的事,而大部分听众都会联想到他们自己的故事,所以,心中的感就会被触动。听众们的感和演奏者的感交织在一起,也就出现了我说的感交融。
“感交融是两个人相爱时会出现的状态。同时也是心理学家用来知道你在想什么的方法,或者是政客们用来把自己的意志加之于公众的方法。两个人或更多的人把他们积极的感融合到一起,就会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反之亦然。也就是两个人或更多的人把消极的感混到一起,就会导致悲剧的生,小到疾病,大到世界大战。”说这些话时,迈克一直板着个脸,可是我却禁不住笑了起来。
“放任自流的感会让一个人失控。通常,我们都意识不到那种感,等意识到时就晚了。通常,这种感出现在音乐家的音乐中之前,可能已经在音乐家的人生中初见端倪。你知道那个音乐家是属于这一类吗?”
“我当然知道。”我至少能脱口而出十多个符合我们描述的音乐家,他们中有些是专业人士、有些是和我私交甚好的朋友,不过无一例外都是令人惊叹的天才演奏家。其中一些著名的大师甚至改变了我们对音乐的看法。但是,因为某种原因,他们看似都有些失控。你甚至能在有些人的音乐中听出他们内心的挣扎,而在另外一些人的音乐中,这种绪却无迹可循。这是为什么呢?是化学上的不平衡,是天生的心理特质,抑或是染上毒瘾的后果?或者是像迈克说的那样?只是感失控了?
迈克继续说道:“一名政客是不能在公众场合过于绪化的,他所要做的就是抛砖引玉,给公众一些微妙的暗示,逐渐激公众的感。一旦足够的人被同一种绪所感染,那么这位政客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去引导公众的思想。恐慌也是经常被这么使用的一种绪。一位聪明的政客很清楚这一点,那就是如果他能在足够的人中制造一种恐慌绪,那些人就会放弃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而被这位政客牵着鼻子走。
“牧师们通常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他们一般会采取相反的方法,使用的技巧也稍有不同。如果要成为教众心中的好牧师,他们就必须表现出丰富的感。感是真是假都没有关系,重要( 生命休止符(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2367/ )
“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我们认为必须要一心一意地学习些什么才能取得成功。幻想着把自己锁在一座深林中的小木屋里练习。我们一遍一遍地练习音阶、调式、技巧,直到这些已成为习惯;我们认为这是唯一能成为音乐大师的方法。但是,我有一条不同的途径。”
他弯下腰去,用手在木炭上扇了扇。等他再站起来的时候,那些草就烧着了。我顿时瞪大了眼睛,他却没什么反应。
“你一定要聚精会神才能说英语吗?”他问我,“你演奏最得心应手的时候,是全身心地都在想着弹奏吗?你把任何事做好的时候,都是全神贯注在上面的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我的弦绷得挺紧的,可是他似乎还是很轻松。我努力地一边看他做事,一边听他讲话。一分神,我就完全落后了。他又开始说话的时候,我不得不再次聚精会神地听。
“如果有一个警察现在走到你跟前,要求你走直线,你可能一开始的时候也会走不好,这是为什么呢?”他站起身,好像在表演走钢丝,“因为你的精力一直放在该怎么把这件事做对上面。”
他好像失去了平衡,扑通摔倒在地。然后抬起头看着我说:“你根本不用专注地走路。所以在你试着去专注的时候,你的身体就开始抗拒它了,然后你就失去了平衡。如果你在这个警察面前走的话,你可能最终会入狱了。这就是我们在弹奏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我们被自己思想的牢笼束缚了。”他紧握拳头,就好像被关押的犯人在抓着监狱的铁栏杆儿一样。
“我们有的时候需要专注,有的时候需要不专注,”他说,“专注,就如同拿一把放大镜将太阳光线集中在一点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产生极大的热量。你小的时候经常玩这个游戏吧?”
我笑了笑没有回答。当然,他说得没错。我回想起小时候玩火的那几次。那时,我总是喜欢用放大镜点火,因为我觉得能够把太阳光线集中到一点上十分有趣。我还想过用人的意志说不定也可以点着火。
这时,迈克盘腿坐下,打断了我对儿时的追忆:“要想实现你的想法或愿望,专心或专注是十分重要的。就是说,除了要做的那件事之外,你要将所有其他事全都关在心门之外。”
他把手放在膝上,手掌向上,拇指指尖与中指指尖相触,闭上眼睛,继续说:“像这样集中精力,可以创造奇迹,但是要注意控制。如果使用的办法或技巧得当,思想产生的能量要比放大镜产生的热量更强大,但是这也要看具体况。在有些况下,这样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的思想。”
“在需要接收信息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开思想。”他特意睁开了眼睛来强调这一点。“利用思想的力量,让它接受和处理所有外在的信息。但是除非你能对每一个技巧都驾轻就熟,否则你是不能真正开出思想的全部潜力的。弹贝司时,如果你不想集中精神的话,那么你也就不用集中精神。”
25.第四小节技巧(3)
我本应该自己意识到这点的。***我以前就讨厌为了演奏音乐而刻意地去集中精神的感觉。我知道其实每次我挥出最好水平时,并不是全神贯注,我只是在“状态”上。想起以前努力地去全神贯注的形,我不禁有些沮丧。于是我继续保持沉默,听他讲下去。
“孩子们凭直觉做事,可是大部分成|人在无意间扼杀了孩子身上这种美好的天性。孩子们大多数况下要比大人学得快,因为他们的思想是开放的。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但是因为思想向所有可能的信息开放,所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无限的,因此潜力也是无限的。聚精会神是不会把想象力吸引过来的。”
迈克也很像个孩子,他很少老实地坐着。从坐下起他就一直挥舞着双臂打手势,然后摘下帽子对着微弱的炭火扇风,好像在传递烟火信号。现在,他挥舞着帽子继续说:“就像这股烟一样,知识也是在空气中的。所有已知或未知的知识都在这儿了:就在此时此地。如果你能调到正确的频率,就能获得任何你想要的信息。我们通常认为大脑创造了知识,但我要告诉你,大脑什么也不能创造。大脑只能接受,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是在现而不是在创造。世间万物来自大脑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的,大脑只不过是葡萄柚大小、像果冻一样的东西,它可以接受信息,然后使用信息。但要说创造信息?绝不可能!”他低下头,来回摇着。
他把手指伸入烟雾中摆了摆,这时,烟开始盘旋,如同一条扭动的蛇。那烟漫舞着飘向我。我向后躲,想象着它的芯子在品尝空气的味道,也在感觉着我。
烟蛇消散后,他把那顶探险帽整个地扣在了炭火上,帽子开始冒起烟了。他的这一系列举动又一次让我感到迷惑不解。他享受着我困惑的表,面带微笑,继续说:“音乐确实是从收音机里播放出来的,但是能说音乐就在那个盒子里吗?当然不行!音乐在空气中。可以将收音机调到正确的频率,搜寻想听的音乐,但是它并不创造音乐。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收音机同时播放所有音乐的话,其结果只能是混乱。除非把它‘调到’我们想要接收的频道,否则它根本就不能正常播放。很多人也正是因为那样做而失去了对人生的把握。他们对‘所有事物’都持开放姿态,从不会适当加以控制就接受所有信息。他们不做准备,结果当然也是一片混乱。要记住,所有的知识都在空气中,所以说既然你呼吸空气,那么知识也在你的身体中。收音机就可以证明我的观点。”
他自顾自地讲完了这些话后,就把那顶还冒着烟的帽子又扣回到头上,这样看起来就好像他的头在着火。他盘腿坐着,自鸣得意地笑了。我再次为他的孩子气而惊讶。我感觉到他告诉我的那些道理也是他通过调节自己的大脑频率才获取的。他看起来像个疯子,根本不像是能自己想出这些道理的人。
我也能用这个技巧。没必要让所有知识都时时刻刻在我的头脑里待着,这当然是太好了。我想我的脑袋也在冒烟了。
我突然联想到自己平时学习方法中的一些东西。通常,为了让新信息进入我的大脑,我的大脑通常会把其他杂事拒之门外。但好像鲜有成效。我那被塞满的大脑,经常会把新信息原封不动地赶出去。我都能想象出来我大脑的那扇门上贴着“此处无空位”的标语。已满,新信息请勿入。
迈克问道:“这跟技术怎么又联系起来呢?”
“我想我知道。”我答道。
迈克这时把他那顶还冒着烟的帽子扣到了我头上。
“现在,”他引导着我,“不要想你知道什么或不知道什么。把你知道的告诉我。”
“嗯,每次我弹得最好时,都是心无旁骛的,什么都没想。我是在‘状态’上。音乐如同从我指间流出一般,但是有时一个错误就会中断那种流淌的乐声。而那些错误通常会引起我的挫败感,犯错误会让我感到灰心丧气。大多数况下,蹩脚的演奏技巧是问题的根源,它让我不能自由地表达。我心里知道我想演奏什么,我甚至能听见我想演奏出的音乐,可是却没办法把它真正地释放出来。”
26.第四小节技巧(4)
我继续说道:“现在,为了能够自如地弹奏,我需要掌握演奏技巧,但我不想在演奏音乐时还想着技巧,就像我不想在说话时还要想着嘴一样。***所以练习时,我利用‘专注’来学习技巧。然后用‘不专注’娴熟地运用那些技巧。若是能既专注又不专注,我就能将技巧运用自如。”
我自己都吃了一惊。不管怎样,最终我还是懂了。我不知道这信息是从哪儿来的,它好像就游走在我的体内,自然地就从嘴里出来了。我不打算停下来。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我继续说了下去。
“如果‘不专注’是我想要达到的目标,那么我就需要把它加到日常练习中。把‘专注’与‘不专注’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圆。这就像阴和阳。要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两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知道怎么样专注,也知道怎么样做到集中精力,但我们知道怎么样做到‘不专注’吗?我得想一想,把那个圆补充完整。”
“你该怎么练习‘不专注’呢?”迈克一边问我,一边从我头上拿走了那顶还冒着烟的帽子。
“电视。”我答道。这个很方便。
“你认为电视会有帮助吗?”
“当然了,”我答道,“如果我在练习技巧时看电视,那么就会激活我大脑的另一部分。这就相当于在弹奏音乐时‘不专注’。”
“可是我觉得电视是一件消极的东西。”迈克挑着眉毛说道。
“那好吧,不过那是你的想法。”我充满自信地说道。我不知道这股自信来自哪儿,但它就是出现了,而且我想顺从它。我坐了下来,试图形成我自己的莲花坐姿。但我的腿却因此咯咯作响,疼得不得了,“不许笑!”听到迈克笑出声来,我决定放弃这种坐姿了,转念决定用语来给自己打气。
“电视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取决于你怎么用,”我接着说道,“就像一位禅宗大师曾经说过,‘万事不分好坏,除非’……呃……‘我们觉得它们是有好坏之分的’,或者是,‘除非你认为它们是有好坏之分的’。差不多就这个意思吧。”终于轮到我慷慨陈词了,我却成功地搞砸了这个机会。“无论怎样,如果我们要看电视的话,为什么不把它为我所用呢?而且那也不是唯一的方式。白天做梦、晚上做梦、在大自然中静坐、冥神凝思,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都能有助于我们学习‘不专注’,学会了‘不专注’,我们就能投入更多的时间来感知音乐了。如果我们一直都在关注技巧以及乐器,那么我们永远也不能演奏出有价值的音乐。如果一个人要挥他最大的潜力,那么在这之前,就要能够既做到专注又能做到不专注。如果电视能助我一臂之力的话,我就会好好利用。当然,如果不愿用电视,你可以选其他的东西。”我抱着手臂,点了点头。
“真知灼见!”迈克这么评论道,并向我大鞠一躬,“教我吧!你愿意教我吗,老师?”
“不!我什么都教不了你。”我拍了拍他的头,答道。
对于我的长篇大论,我们笑了很久。看起来迈克很喜欢我说的那些话。而我却对自己刚说的那些话以及我表现出的自信震惊极了,因为我不知道它是从哪儿来的。我知道我说的话是对的,但我从未有过这样的自信。
突然他迅速地跳了起来,捡起三根短木棒,玩起了杂耍,连续把它们抛向空中又接住。他太了不起了!然而他接下来做的事更加让我吃惊。他走到了车前面,在车前盖上,用那几根短木棒敲出具有节奏的声响——但他同时也没有停止杂耍。
“真不错!”我赞叹道。
“我这鼓敲得怎么样?”他问。
“太棒了!”
“闭上眼睛,然后认真地听。”
于是我闭上了眼睛,然后近距离地去聆听。这时,我现他的鼓敲得根本不怎么样。虽然他那套杂耍动作做得不错,可是节奏不稳,还十分单调。
“被我的表现糊弄了吧。”他边说着边把那些短棒全数接到一只手上。
“好像是。”
27.第四小节技巧(5)
“视觉上的精彩有时会让人忽略听觉上的缺憾。***”
“我知道了。”
“技巧往往就是这样,”他接着说道,“花哨的技巧会让观众把注意力全放到‘看’上,而忽略了听。在某些时候,这是个很有用的方法。但问题就是,更多的时候,忽略了听的人是演奏家自己,而不是听众。这是不应该出现的况。可现在越来越多的贝司手先学的就是那些花哨的技巧。”不知为什么,他说这话时手指正好指向我。“其实,在这之前,他们应该先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技巧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扎实地学好技巧后再学着去炫人眼目吧。”
我知道他在说我,所以我决定反驳他。“以前,我也总看你使用那些花哨的技巧。”
“是的,我确实用过,但当你闭上眼睛时,你听到了什么呢?你听到的仍然是悦耳的音乐。你不通过视觉也能享受它。我很确定,即使是最花哨的技巧,我也没有脱离音乐的本质去使用它。但我不敢说所有的乐手都能做到这点。”
我实在想反驳他,但我真的是哑口无了,所以我保持了沉默,继续听下去。
“这就是区别,”他继续说道,“我并不是为了炫耀才用这些技巧的,它们是随着我心中听到的音乐而从我的指间自然展现出来的。通常,如果我专注于音乐本身的话,技巧就会自动出现了。你要记住,跟说话一样,技巧只是方式,并不是最终结果。”
我赞同地点了点头,并尽量掩饰我的不安。迈克看起来并没关注到我的心理状态,他继续说道:“音乐家本来应该专注于音乐本身,这才是成为大师之道,可是太多的音乐家都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技巧上。他们当中很多人衡量成功的标准是看是否掌握了某些技巧。而那点对我来说,就像是你为自己能把舌头卷两圈或三圈而自豪一样。那很好,没什么问题,也许你应该感到自豪,我在这儿不是要指指点点什么,我只是觉得如果我们是在讨论音乐的话,也许这些音乐家们应该调整自己的关注点。”
我正要开口说话,他就伸出一个手指阻止了我。我坐在汽车前盖上,咽下了要说的话,继续听下去。
“对于一个真正的演奏家而,技巧只不过是帮助他演奏的方法而已。我们只需花些时间找到最为有效的方法就够了。之后,我们就会把注意力转到音乐上。我们感受到的音乐越多,就能越快地应用那些技巧。我认识一些演奏家,他们很多年来一直都在研究技巧方面的东西,可是音乐水平却没什么进步。”说到这儿,他摇摇头,“原因就在于这些年他们的关注点是技巧,而不是音乐。那样做是不对的。”
“在这之前,我还没听你把什么东西称做是错的呢。”我说道。
“我说这是错的,只是相对你想达到的结果而。如果现在的主要关注点是音乐,那么把数年的时间都花在技巧上就是一个错误,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
我劝自己:他是在跟我讲这些东西,但并不是针对我。但好像总是感觉自己过去很长时间都在做无用功,把时间都花在了技巧的练习上;光是说说我就觉得沮丧极了。如果迈克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我就再向他举一次白旗。
“我一直想像你那样用拇指代替拨片,”我上下移动手指向他示意,“我都学了很长时间了。”
“你那是把它想成一种新的技巧了,所以你很难做到。”他解释道,“如果你把它想成是吉他手们已经用了几十年的技巧的话,就容易多了。你被自己的想法困住了。”
他又开始装成囚犯,假装握住并用力摇晃着监狱铁栏杆,让我想起他之前和我说过的话。
“你必须要告诉自己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已经能够使用那些技巧了,”他继续说道,“一旦你这么做了,那么即使你还没开始演奏,你就已经向前迈了两大步。最后一步就是你得让你的双手也知道,它们该怎么做。”他看着自己的双手,就好像在跟它们讲话。然后他抬头看我,并问了个问题。
28.第四小节技巧(6)
“如果你每天练二十小时这个技巧,整整练一周,你觉得可不可以掌握呢?”
“当然可以了。”
“那为什么还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学习那些一周内就能完成的事呢?”
“我……啊……好吧……如果我……嗯……”我答不出来,所以迈克继续说了下去。
“那一周过后,你会有什么变化呢?你的拇指、手或者胳膊上的肌肉会变强壮吗?你双手的皮肤会变厚吗?一周后,你会有什么不同呢?是何种变化使你做成了以前做不到的事?”
“嗯——”我在回答之前想了一下,“我觉得我的肌肉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它们可能会疼,但不会变强壮。我想最主要的不同可能是协调性。是的,在那周结束后,我的协调性会变好。”
“好的,协调性,”他咕哝着说,“那么什么是协调性呢?”
他不解地看着我,这让我感到很纳闷儿。我双手托头,试图理出个头绪来。这是第一次有人问我那个问题。我沉默地坐在那儿,不知该怎么回答。
“协调性不就是一种说服别人的方式吗?”他张开双手,耸着肩问我。
“什么?”
“除了说服外,协调还有什么作用呢?”他又一次问道。
“你是什么意思?”
“通过反复练习,你不就是在说服自己的肌肉和大脑,让它们相信它们实际上会这种弹奏方式?可能这是练习的要功能!”
“也许可以吧。”我答道。
他用长长的食指指着我,继续说:“现在,在你试图开始练习时,如果你先把自己说服了,你觉得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换句话说,就是在你开始练习之前,要说服你自己,你已经能够运用那些技巧了。然后会生什么呢?我马上就告诉你。根据你说服自己的程度不同,你可以把练习时间减少。若是利用思想的全部潜力,就不需要练习了。无论我选什么乐器,我都会弹,对这点你是怎么看的呢?你是不是觉得我一直都在练习呢?一位像神一般的老师在会弹贝司前还得练习,你能想象这种事生吗?”
他挺着肚子,假装弹起一个空气做的贝司。那景象看起来好笑极了,但我没时间观赏他这种滑稽的行为。我必须先把弹贝司的这位神仙放在一边。因为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我觉得那个观点很有趣,甚至是很有道理,但这是自欺欺人而已,不是吗?它不是真的。我可不敢想象真的去那么做。我是说我就能这样骗自己然后就不练习了吗?”
“你能吗?”他学我的样子反问道。
“别再这样了!”我用惯常的口吻回道,“只要告诉我是不是真的就行。”
“真的?什么是真的?这都是你说了算的,别人不能替你决定。如果你告诉自己学某个东西会花很长时间,那么它就会花很长时间。如果你把自己放在终点的位置上,那么你就会真的在终点处回头看起点。这都取决于你自己。”
他看起来信心十足,我却半信半疑。他指指我继续说道:“但你要知道:你骗不了你自己。你不能犹豫不决地告诉自己你能做某事,然后以为你就能做了。你必须要诚实面对自己。你在心里要十分清楚自己说的是什么。如果你想要练习什么,练习你知道的那些,这样你就能全心全意地进行。不要练习你相信的事,练习你知道的!”
“那这样的话,我应该怎样才能做到呢?”
“你应该怎样才能做到呢?”他挑起一边的眉毛,然后就不说话了。
我讨厌这种方式,他总是用我的问题来回答我的提问,而且他还是故意的。我想他肯定觉得那么容易就将我的挫败感勾出来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知道我回答不了,他才又开始接着说——应该说是接着打击我:
“有一百万零二种方法可供选择,哪个是你要的呢?”
我感到十分受挫,就给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答案。“我只想要第八百四十二个。”
“噢,那个啊。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能运用得了那个。”他低下了头,好像真的在考虑那种方法。我能看到他在笑,这真把我惹恼了。
29.第四小节技巧(7)
“别再逗我玩了!”我大叫了起来,再也不能保持我那酷酷的样子了,“你告诉我该怎样学着去摆脱联系,现在你又吊我的胃口。***教我点儿有用的东西!”
迈克用一种怪异的口吻说道:“在你准备好要练习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去练习了,不早不晚,正好在那个时候。”
“那又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只是觉得那听起来还不错,就像是尤达大师说的话一样,所以我想我应该也说说看。我喜欢尤达大师,难道你不喜欢吗?我记得当我第一次看《星球大战》时——”
这次,我打断了他,抬起手捂住了他的脸。
“够了,够了!别再逗我了,赶紧回到正题吧。告诉我怎么样我才能学得更快。我不需要完全摆脱练习。我只想学快点儿。你是否能给我个具体的方法呢?”
他意识到了我绪上的变化,知道我严肃起来了,但他并没准备好不跟我开玩笑。
“好的,好的,严肃,”他笑着说,“我知道了。”
“迈克!”我喊了起来。“够了!”我从车盖上跳下来,作势要走。但我自己很清楚我不能让人信服,所以我又转了回去,像孩子一样跺着脚,这惹得他大笑不已,但却让我更恼怒了。“别玩儿了,赶紧帮我吧!”我请求道。
“好吧,”他终于让步了,但还是微笑着,“我会严肃起来的,但就一会儿。”
“谢谢。”我有点儿获胜的感觉了。
“如果你问自己一个问题,问到足够多次后,答案就会自己出现,”迈克答道,“既然你人还不错,我就帮帮你吧。”
“你也该帮帮我了。”我咕哝着。
迈克走近了一步,把一只手放在我肩膀上。他看着我的眼睛,说:“我们知道,好的技巧是必要的,但是大多数人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来学习技巧。我已经把你需要知道的大部分东西都告诉你了。”他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假装要走开。他确实比我更让人信服。我不得不佩服他。
“等等!别走!你已经告诉我了?你是什么意思?”我问他,尽量压制我的挫败感以便记住他刚说的话。
他在地上坐了下来,接着把他的靴子穿上。
“记住,”他说,“要在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已经能使用那些技巧。不是相信,而是知道。要‘专注’地集中精力,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要适当地‘不专注’,这都是很重要的。这样会让你的头脑可以向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开放。你必须知道怎样以及何时利用这两种方法达到最大的成功。你现在知道了,不是吗?”
“不。”我仍然感到有些困惑。
他连鞋带都没系,就站了起来,向我走近一步。当他说话时,把速度放得很慢,显示出了一种圣者般的耐心:“如果我有想弹的乐章,但是还没有掌握需要使用的技巧,我会花时间练习那个技巧,但只要我掌握了最恰当的方式,我就会停止练习。这个过程通常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然后我会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之中。换句话说,在学会了要使用的技巧之后,我会试着顺其自然,甚至是忘掉技巧。可是一旦这么做了之后,技巧通常就会无意识地飞快进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就再花些时间在技巧上。关键在于:我从不会忘记我真正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要创作音乐。如同谈话时一样,我很少考虑音技巧;我只是谈话而已。”
“终于觉得有些懂了。”我松了口气,说道,也让他知道他说的大部分话都让人困惑不解。
“试试这种方法吧,”他建议道,“下次决定学什么东西时,在刚开始学的时候要让自己感觉已经学会了。你可以问问你自己,‘如果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技巧,那么弹出来的音乐听起来会是什么样的?’之后就去做!如果进展顺利的话,那么你可能不需要从头开始学,可以跳过几步。”
“跳过几步可以吗?”我问,“可是这样不会错过什么吗?”
“跳过几步并不是说就完完全全的不学那些东西,但是越善于学会用脑,就会学到越多的知识,即使跳过几步也没有关系。只要你一直都在听,就没有问题。”
30.第四小节技巧(8)
他又向我走近了一步,鼻子几乎碰到了我的鼻子上。***他那双棕色眼睛中流露出的力量提醒着我他下面要说的话的重要性。他的声音低如耳语,语中散着一阵寒意:“无论我们讨论的是音乐还是人生,好的技巧都很重要。你要知道只学技巧是不够的。你必须选择一条路,而且这个选择要是清醒的。因为这条路无论是好是坏,都将是狭窄的,狭窄到你无法转弯回头。
“你应该知道思想的力量是强大的,而且这股力量作用于你时既能是积极的,也能是消极的。应该注意从两个方面运用这种力量。这样,技巧、目标以及注意力都会挥他们的作用。很多人就是被困在了思想的黑洞中,再也出不来。”
说完那些话后,他坐进汽车里,关上了车门。然后他指着窗户外面,给了我最后的指示:“别忘了把火灭掉,包括草地上的和你头脑里的。”
我转身看身后的那片草地,它被炭点着了。
“这个应该是比较容易扑灭的。”我自自语道。然后我听到他的车里传来咯咯的笑声。
我到处跳着,跺着脚踩灭那些火苗,同时脑海中在想着他刚告诉我的那些话。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那些话听起来就像是一位老师在警告自己的学生。
但是警告什么呢?
31.第五小节情感(1)
一个弹空气吉他的孩子从不会弹错音符。
燃烧着的杉木散出好闻的味道,充满了整个车厢。那种香味,就像檀香一样,让我的神经放松了下来,并且解除了我思想的束缚,让我很快地就融入到这个由轮胎与钢材构成的空间里,聆听他的教诲。通常,开车时是我的最佳思考时间。尽管车启动后我们就一路无语了,但我仍然还在消化之前他说的所有的话。还剩二十多英里的路程时,我的求知欲又在蠢蠢欲动,我想再多知道点儿。感受到了自己的这种绪,我再一次提出了有关音乐元素的问题。
“我们说过要讨论十个元素,”迈克答道,“我们已经说了其中的三个。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好吗?我们已经讨论了十二个音符;你应该不会再对它们感到恐惧了。通过兰草音乐和追踪,你已经能够找到那些住在音符里的世界了。这能够被划分到音长的范畴中。通过点火,我们讨论了技巧。那么你觉得下一个音乐元素是什么呢?”
我已经想出来了:“对于这些元素,在山丘上你讲到要学会感受美好。我们刚说了,感觉可能会是元素之一,而且我觉得感觉与感是相关的。所以说感是不是在我们的元素单子里呢?你能谈谈这个吗?”
“感(emotion)是一股十分强大的力量,”迈克说,“e指的是‘能量’,motion指的是‘运动’。所以说感就可以被看做是‘运动着的能量’或‘活跃的能量’。如果追溯词源的话,运动(motion)指的是‘振动之母’。现在,你可以看到这个词蕴涵的力量之大。所以说,感无论是在音乐中,还是在人生中,都是一个关键因素。”
迈克又开始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了。但我知道他不会不顾虑我的感受的,过一会儿他就会给我讲清楚。所以,我继续听他讲,耐心地等着他说一些我能懂的东西。
“如果正确引导的话,感是威力无穷的。即使是一个平凡的演奏家,只凭感也可以打动所有的听众。你要记住,这十个元素中的任何一个,只要被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面上,即使这个演奏家对其他九个元素运用得不太好,这个事实也会被掩盖。
“一个弹空气吉他的孩子不知道任何技巧或任何音乐理论,而且可能根本就没有一把真正的吉他,可是他从不会弹错音符。那种单纯的享受会让他所有的缺点都黯然失色。这就是运动着的感。”
迈克继续说道:“蓝调演奏家也有相同的特质,在技巧上讲,他们可能不是最棒的演奏家;他们通常都自学成才,熟知的和弦也不够多,但是他们心灵是饱满的,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走进任何一家真正的蓝调酒吧,你能马上感受到他们的感。这是他们的音乐先传达出来的东西。听众感受到的是演奏家们传达出的那份‘真实的感觉’。
“盲人演奏家也一样。你注意到了吗?所有的盲人演奏家在演奏时感都极为丰富——注意,不是有些,是所有。而且,你想一想,为什么当那些盲人演奏家受到众人追捧时,他们还能够保持自己的乐风?”
他闭上眼睛,坐在椅子上前后摇摆着,然后,他继续说道:“他们的音乐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无论年龄与性别,一个好的盲人演奏家的音乐可能同时会成为你的父母和孩子们的选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音乐中充满着真实的感,那是他们传达的东西。”
我从没想到过那点,但我知道他说的关于盲人演奏家的那些话是对的。每当想要深思或深刻地感受某个事物时,我通常都会闭上眼睛。有时,我闭上眼睛是想更好地聆听。有的时候闭上眼睛,食物的味道甚至都会不一样。而且,我在包里摸索钥匙时,闭上眼睛也会提高我双手的敏感度。我突然意识到闭上眼睛是我过去常常都会使用的方法,尽管是无意的。
我想起了那些曾经和我同台演奏过的盲人演奏家。迈克是对的,他们每个人演奏时都是饱含感的,没有谁会用花哨的技巧。甚至从高中时候起,我的一位盲人同学就能用自然的感觉弹钢琴。过去每个人都喜欢听他演奏。而且,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每个盲人演奏家唱歌也都很好。我在想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32.第五小节情感(2)
终于,我能听懂迈克说的话了。那一刻,我只想闭上眼睛,那样就能更好地听他讲,但鉴于我正开着车,所以也就只能想想而已。但我闭上了嘴,只是睁着眼、打开我的心,继续听他讲下去。
“现在,所有的蓝调音乐家通常唱的都是他们生活中不如意的事,而大部分听众都会联想到他们自己的故事,所以,心中的感就会被触动。听众们的感和演奏者的感交织在一起,也就出现了我说的感交融。
“感交融是两个人相爱时会出现的状态。同时也是心理学家用来知道你在想什么的方法,或者是政客们用来把自己的意志加之于公众的方法。两个人或更多的人把他们积极的感融合到一起,就会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反之亦然。也就是两个人或更多的人把消极的感混到一起,就会导致悲剧的生,小到疾病,大到世界大战。”说这些话时,迈克一直板着个脸,可是我却禁不住笑了起来。
“放任自流的感会让一个人失控。通常,我们都意识不到那种感,等意识到时就晚了。通常,这种感出现在音乐家的音乐中之前,可能已经在音乐家的人生中初见端倪。你知道那个音乐家是属于这一类吗?”
“我当然知道。”我至少能脱口而出十多个符合我们描述的音乐家,他们中有些是专业人士、有些是和我私交甚好的朋友,不过无一例外都是令人惊叹的天才演奏家。其中一些著名的大师甚至改变了我们对音乐的看法。但是,因为某种原因,他们看似都有些失控。你甚至能在有些人的音乐中听出他们内心的挣扎,而在另外一些人的音乐中,这种绪却无迹可循。这是为什么呢?是化学上的不平衡,是天生的心理特质,抑或是染上毒瘾的后果?或者是像迈克说的那样?只是感失控了?
迈克继续说道:“一名政客是不能在公众场合过于绪化的,他所要做的就是抛砖引玉,给公众一些微妙的暗示,逐渐激公众的感。一旦足够的人被同一种绪所感染,那么这位政客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去引导公众的思想。恐慌也是经常被这么使用的一种绪。一位聪明的政客很清楚这一点,那就是如果他能在足够的人中制造一种恐慌绪,那些人就会放弃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而被这位政客牵着鼻子走。
“牧师们通常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他们一般会采取相反的方法,使用的技巧也稍有不同。如果要成为教众心中的好牧师,他们就必须表现出丰富的感。感是真是假都没有关系,重要( 生命休止符(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2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