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御前疯子 > 御前疯子 第 17 部分阅读

第 17 部分阅读

    卿做的手脚?”

    “他是最有可能的人。”他顿了顿,略略迟疑道,“还有就是……在豫王的遗体边上,发现了湘王府的信物。”

    “……!”

    她再次惊愕,闻言蹙眉,却是思索不出这其中的联系。在他们回京之后,湘王也很快从藩地归来。关于丘城遇袭一事,景帝曾派人去慰问过,而对方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应。

    谁人都知道这大理寺卿是被湘王提拔上来的,6子期能注意到这其中的不对劲,想必朝中也有其他人察觉出了,那么抓捕寺卿与湘王便成了迟早的事。

    傅茗渊赶到御书房时,百官正在外面商讨对策,道是寺卿于中一早前来负荆请罪,恳请景帝莫要责罚大理寺的其余官员,豫王之死的责任由他一人承担。

    此言一出,众官哗然,所有人都毫无意外地联想到了湘王,却又皆是有所迟疑。

    一人扬眉示意:湘王往朝上一站,指不定就有人跪下叫“陛下”了,何必做这么麻烦的事啊!

    另一人挤了挤眼:如果说是陷害,那这寺卿大人要如何解释?他可是早就跟在湘王后面了啊!

    又一人抖了抖裤腿:湘王是何人,怎么可能留下这么蠢的线索?

    ……

    他们的肢体语言越来越丰富,聊八卦聊久了全都心灵相通了起来,又不敢当着景帝的面讲。尽管是个人都知道这其中有猫腻,但眼下证据确凿,须得与湘王对峙。

    景帝与傅茗渊对视了一眼,一想到要去捉拿湘王就腿软,百官更是躲得老远,年轻的说老了,年老的说快死了,竟是一个都不愿去。

    最后,这个担子落在了刚刚上任不久的状元李诉身上。

    在吏部呆了将近一年,李诉头一回领到这么大的任务,兴冲冲地前来接旨,当仁不让地去了湘王府,随即傻眼了,在外面徘徊了一天,愣是没敢进去,又跑回景帝这里哭。

    景帝无奈,让傅茗渊在次日陪他去壮胆。二人同去,李诉仍不敢进门,一副要踏进鬼门关的模样。

    傅茗渊颇为嫌弃地望着他:“你……是怎么考上状元的?”

    李诉抹着一把辛酸泪:“我考的是科举,又不是试胆大会!”

    “噢,也是……”

    二人就在门外杵了一阵,连湘王府上的侍卫都受不了了,看着当朝首辅与新科状元互相抛圣旨互相推卸责任,于是万般无奈地将湘王请了出来。

    朝中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湘王大约也早就知道了,对于他们的来到并不惊讶,仍旧是初见时的不怒自威之色。

    傅茗渊吓得整个人都绷直了,将李诉推上前去宣旨。死到临头了,李诉大义凛然地上前迈了一步,扯着嗓子将圣旨念完,还与傅茗渊小声道:“有圣旨在,他不敢抗旨罢?”

    谁知,湘王只是冷冷扫了他们一眼,像看猴子一般,不屑地转身回去了。傅茗渊指着他的背影与李诉道:“你去把刚才那句话和他说。”

    “……谁敢啊!”

    再回头一看,随行的宫人几乎全都躲到了对面一条街。

    ……豁出去了,上!

    李诉手握圣旨,一咬牙向着湘王的方向追了过去,中途却看见一人悠闲地从旁边走了出来,奇怪道:“矮子,你们在作甚?”

    二人立即回头望去,只见夏笙寒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傅茗渊身后,大约方才就站在这儿了,只是一直没出声,一边吃花生一边饶有兴致地左看右看。

    傅茗渊与李诉同像看见救星似的奔了过去,向他交代了大致的情况,看湘王是否能看在兄弟的面子上大发慈悲。

    夏笙寒点点头,走到湘王身边道:“王兄,去见陛下吧,他那里有糖吃。”

    傅茗渊欲哭无泪:她怎就相信了这个疯子!

    她与李诉同是豁出去了,决定霸王硬上弓。难不成光天化日之下这些亲卫敢与陛下的人马打起来啊!难不成他还敢公然抗旨啊!难不成天底下没王法了啊!

    这番心理暗示果然很奏效,顷刻振奋了士气。李诉握拳上前,然而湘王却慢慢回过头,面无表情地应道:“好。”

    新科状元终于承受不住,头一歪昏了过去。

    52「被捕」

    湘王被捕的消息令百官同时震了三震,眼皮跳了三跳。一时间,李诉忽然从受气包变成了一干年轻官员中的楷模,天天都有人上他家门口询问他是如何制服湘王的。

    他是这么回答的:慧王出来了,说陛下那里有糖吃,他说好,然后就同意去了。

    大家都笑了。

    状元郎你还是这么幽默。

    李诉大哭:我没有幽默啊!

    随后,湘王便被“请”到了大理寺,由景帝亲自审理,可他无论是面对大理寺卿的指控,或是面对那个湘王府的令牌,始终保持沉默。

    景帝虽然怕他怕得紧,但到底晓得豫王叛乱一事不可怠慢,遂道:“朕也不信六皇叔会做这么愚蠢的事,但这王府的腰牌是属于你的亲卫之一,普通人不可能拿到手。皇叔对此,是否应该给朕一个解释?”

    因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太过巧合,甚至有人怀疑湘王与豫王本来就是一伙的,让齐军去攻打丘城也不过只是障眼法,否则身在丘城的湘王又怎么可能安然无恙。

    这个猜测一传十十传百,竟有不少人认同了,一致认为这次谋反的背后是湘王在下很大一盘棋;豫王死无对证,这便是最好的借口。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湘王傲然凝视着他,冷笑道,“人心难测这个道理,陛下不会不懂,外面那么多人都想抓本王入狱,陛下又何须再审理此案?”

    这句话说得明明白白,将景帝噎得说不出话来。的确,若在平时他断然不敢这么快就与湘王对峙,可无奈曾经与湘王有过过节的官员都给他施压,而湘王一派的人却又不发表意见。所有人都盯着他,做皇帝还真累啊……

    他想了想,最终还是看向了傅茗渊,却见她沉思一阵,问道:“湘王殿下可知,谁人会想要陷害你?”

    此话一出,在场的汤丞相幽幽看向了她,目光琢磨不透。

    “这话倒是问得巧,看上去是信了湘王,仔细想想又根本不信。”他身旁的柳尚书笑道,“傅大人入朝这么久,也学得精明了啊。”

    汤淳英看了看他:“陛下这次是下定决心不会放湘王走的了,柳尚书怎么还如此悠闲?”

    柳尚书眯眼笑道:“做官嘛,没个起起伏伏反而没乐趣了不是?”他的视线忽然凝聚于景帝的身上,声音沉了下来,“再者,陛下若真是如此昏庸,殿下也不会坐以待毙的。”

    “光是这句话就足以把你也抓进牢里了。”

    “丞相大人不会这么做的吧?”柳尚书故作害怕的样子,正欲续说什么,忽闻湘王开口了。

    “陷害?那可真是有趣。”他的唇角微微一扬,看向傅茗渊道,“本王可想不出究竟是谁会陷害我。”

    旁边一个小吏很是吃惊:我觉得只要是站在陛下这边的都会想这么做吧。

    傅茗渊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沉着到有些可怕:“既然如此,湘王殿下谋杀豫王证据确凿,即刻关入大理寺。”她顿了顿,“陛下没有意见罢?”

    百官之中一阵骚动,谁也没想到她会真的提出这么个建议。要知道在朝中,连先帝当年都不敢明目张胆地动湘王,这罪证虽然确凿,但显然是故意的,傅大人当真心急到这个份上?

    景帝扶了扶额,沉声道:“豫王遇害一案有待更多的证据,仵作的报告尚未呈上。暂时将湘王收押大理寺,日后审理。”

    一言毕,众官哗然,连柳尚书都未再露出笑容,神色很是不好。湘王却没有反抗,任人将他带进大理寺中,半途恰好遇见被押走的大理寺卿,方才开了口:“我本以为,你与他们不一样。”

    寺卿有些失措地望了望他,惶恐地别过脸去没有应答。傅茗渊紧跟其后,目送湘王进入天牢,待人都散开,才上前问道:“不知殿下口中的‘他们’,是指谁?”

    湘王慢悠悠地坐定下来,不答她的话:“本王这辈子第一次进天牢,看来条件也不是特别差。”他露出一丝不可察觉的笑容,“傅大人如此着急,可是找到能扳倒本王的把柄了?”

    “不。”傅茗渊摇摇头,走近他道,“臣想向王爷讨一样的东西。”

    他有些不可思议:“什么东西?”

    “韵太妃留给你的东西。”

    “……”湘王愣了一瞬,忽而笑了,“你若是把这个消息说出去,他们便可怀疑韵太妃是为我所害,这样豫王谋反一事也串联上了,治我的罪不就更加容易了?”

    傅茗渊没有理会他的挑衅,续问:“臣想知道,为何王爷不愿将这东西拿出来?”

    他亦沉默片刻,摇头道:“还不是时候。”

    “那何时才是时候?”

    “傅大人何必来问我?”

    “……”

    谈话终止在了狱卒折回来的那一刻,傅茗渊与他行礼道别,前来接她的殷哲叹了口气,问:“傅大人,你们捉了湘王殿下,他若是真的谋反了怎么办?”

    她摊手笑道:“到时候再说呗。”

    “……”殷哲抓了抓脑袋,不懂她在想什么,“那为何他会这么轻易就同意进天牢?”

    傅茗渊停下了步伐,转身眺望着远方那巍峨的宫城,琼楼玉宇,矗立于茫茫秋景之中,淡声道:“因为——他在给陛下一个机会。”

    ***

    自从湘王入狱之后,爱操心的太傅生怕景帝心软,日日夜夜都要来念叨:“陛下啊,湘王可放不得啊!多少年了才有办法把他给关进去,千万不能放虎归山啊嘤嘤嘤……”

    景帝不理他,换了个姿势看书。

    “陛下啊,老臣知道你心慈手软,但湘王的本事老臣最清楚了啊,他要是出来了必定会报复你的啊……”

    景帝不耐烦地转头看了看他,叹了口气,忽然大哭起来:“呜呜呜这都是老师决定的事,你要是有什么意见直接去找他好了,朕管不了啊呜呜呜……”

    太傅见状,一颗玻璃心简直要碎成渣渣:杀千刀的傅茗渊,居然独占大权到了这个地步!他的陛下,他看着长大的陛下,怎么这么可怜!

    于是,正在前往御书房的傅茗渊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待人一走,景帝顷刻又恢复了原本的神采,打了个哈欠继续看书。

    那边的太傅本是气势汹汹地要找傅茗渊报仇去,一拍脑袋想起忘了正事,遂又折回去道:“陛下,立后一事你思考得如何了?”

    景帝斜眼瞟他:“你怎么又回来了?”

    “不立后立个妃也行啊!”

    便在太傅苦苦哀求之时,那边的傅茗渊恰好进来,亦是点头道:“太傅大人说的有理啊。”

    太傅听得这一言,对她的仇恨值顷刻没了,颇为感激地投去崇拜的目光,景帝却是心烦意乱地将两人同时撵走。

    太傅老来无子,傅茗渊实在不想与这个话唠独处,当即溜去了辛公公那里,不解道:“上回不是都选出五十个嫔妃来了么,怎么一个人都不见了踪影?”

    辛公公苦着脸道:“陛下把她们都给送回老家了。”

    “他又折腾了?”傅茗渊不可思议道,“这些个姑娘个个文采好气质好,不都是他喜欢的么?”

    一提到这个,辛公公便更加忧伤,一脸苦大仇深:“谁知道啊,大概就从韵太妃仙逝之后,陛下没事就会去武场看看,跟中了邪似的。”

    “武场?”她忽然像想起什么似的,在辛公公耳边说了几句话。对方一脸不可置信,但又想着既是她说出来的,自然有分量,遂点点头办事去了。

    雅馨啊……

    傅茗渊自顾自地笑了笑,却不禁想到了云沐,有些无奈:所以说啊,那些早早定了喜欢什么样子的,到头来一个比一个崩。

    血的教训。

    次日,景帝发出新的诏令,湘王府被查封,龙羽等人也被困其中。胆小的宫人总怕此举会逼湘王谋反,前来进谏之时全被太傅斥了回去:走走走!要是把人放了你们能保证再捉回来一次么?

    随后,但凡有人来劝,无论是劝放还是劝不放,景帝一律哭,道是傅茗渊逼他这么做的,他也没有办法。

    没过多久,这些人便天天造访博书斋,语重心长地告知她关于此事的严重性。她命殷哲守在门口,谁敢进来就打谁,管伤不管治;官员纷纷不敢来了,6子期倒是突然造访。

    许是早就料到他会前来,傅茗渊懒洋洋地笑道:“6大人,这里代理寺卿做的如何?”

    “别和老子打马虎眼!”6子期愤然指着她,“湘王除了第一天在牢里,后来人就不见了!他姥姥的上次殷哲就是这么被你给弄出去的吧,你当我大理寺是开着玩儿的么?!”

    傅茗渊朝他摊开手,故作讶道:“我可没有本事动大理寺,这都是陛下的意思。”

    6子期平静下来,狐疑地望着她:“陛下什么都不懂,说是你逼他的。”

    “爱信不信。”

    “死佞臣,老子还以为你变好了!”

    他说着便要冲上来,傅茗渊则是后退一步,叫道:“关门,放公主!”

    听得这句话,6子期顷刻顿了一下。这招屡试不爽,她正得意笑的时候,却听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女声:“傅大人找本宫有何事?”

    她整个人都僵了。

    呃……玩大了。

    ***

    次日,湘王从大理寺消失的消息又是轰动了朝野,百官纷纷感到生无可恋:他或许是真的要反了。

    景帝慢悠悠地放出了诏令:湘王已经逃窜,全力捉拿其人及同党,即刻执行。

    此令一下,满城搜捕,百官皆掳起袖子扬言要捉拿湘王归案。一时间,连出城都是极为困难,傅茗渊收到消息后,于半夜出行前往城郊附近,静待良久,终于等来了一辆马车。

    车夫见到她时,讶然不已,当即停马,而车内之人却许久未出声。

    “恭候多时了。”她微笑着行礼,“潭王殿下。”

    53「真相」

    晚风寂静,树影婆娑,细碎的拂动声令四周显得分外空灵。城内的灯火依稀映照出傅茗渊的身影,一袭绣以云鹤的的大袖紫袍额外端庄肃穆。

    车内之人沉默良久,忽而笑笑:“这么晚了,傅大人来寻本王,有何要事?”

    话音刚落,车帘被缓缓揭开,恰是潭王探出身子,半倚在车壁上。

    “不知潭王殿下为何这么晚还要出城?”傅茗渊恭敬答道,“微臣奉陛下之命在城中搜捕逆贼,恰好遇上殿下,特地前来问候。”

    潭王的神色依旧温和,目光却是琢磨不透:“六王兄在大理寺被捕不过是陛下的权宜之计,这种戏码对豫王或许有用,难道大人认为本王也会识你那一套么?”

    “既然殿下开门见山,那就好办了。”她的眼神渐渐凌厉起来,从怀中取出夏笙寒先前交给她的信,“殿下教唆豫王谋反,证据确凿;与楚国勾结,私运苗疆术士,图谋不轨。传陛下口谕,即刻押入大理寺受审。”

    她一字一顿,坚定不移,而后方显然还藏匿了什么人,正等待她一声令下前去捉拿。车夫闻言吓得胆都要没了,而潭王却是面不改色,笑容和善:“陛下还真是长大了,借捉拿湘王的名义封城,其实要抓的是我,傅大人果真教导的好啊。”

    “多谢殿下夸奖。”傅茗渊神色一凝,瞧他如此从容,心里总有些发慌,“韵太妃以及豫王的死想必也是殿下做的手脚,但微臣没有证据,不能将其算在罪名之中,委实可惜。”

    “那还真是有点可惜。”潭王面带疑惑地望着她,“傅大人是何时开始怀疑的?”

    傅茗渊答道:“楚国使节前来的那一次,微臣的马被人做了手脚,那时候从刺客身上偷来一块腰牌,虽然没有名字,但他却是殿□边的人。”

    “噢……那个窝囊废啊。”潭王侧着脑袋想了想,似乎毫无动摇,又看向她的身后,“不知傅大人带了多少人来捉本王?”

    傅茗渊微声不应,有些警惕地退了两步。

    不明真相的禁军尚在城中搜捕湘王的下落,她只带了景帝钦点的二十余名前来。潭王的亲卫在他们动手之前就被控制住,但其暗卫究竟有多少人她却是不知晓。

    他如此从容,是在虚张声势,还是……另有目的?

    潭王似乎没有继续追问的意思,往皇城的方向看了看,漫不经心道:“傅大人认为,抓了我,慧王还有救么?”

    傅茗渊一惊,不可思议地抬头望他:“你说什么?”

    听得此言,潭王倒是讶了,颇为好奇地“咦”了一声:“你竟不知道?哈哈,真是有趣,怎么我遇到的人都愿意为你不要命。老首辅当年也是,连临死之前都要将你的举荐状交给陛下。慧王没告诉你,我让他来杀你才能换取解药么?”

    “……!”她难以置信地却步,怔然摇头道,“你……”

    她低声促吸一口气,竟一时说不出话来。

    夏笙寒他……真的中毒了?

    她原本是怀疑的,但因他不止一次在她面前装病撒娇,她遂轻信了他其实平安无事。可是、可是……老首辅又是怎么回事?

    霎时间心乱如麻,傅茗渊知道这是潭王扰乱她的计策,立即平定心绪,“先师逝世之前,微臣一直伴随在左右,并未看见潭王殿下,你是如何知晓他的事的?”

    “噢,他死的时候我的确不在。”潭王若无其事地笑道,“不过给他喂毒,看着他挣扎的时候,我就在旁边。”

    “你……”傅茗渊闻言,脸色顷刻变得煞白,“你胡说!先师分明是寿终正寝,太医也说他的死并无异常……”

    “太医不是也说,韵太妃没有中毒么?”潭王打断了她的话,耸耸肩道,“他的确是寿终正寝,本王不过是帮了他一把。傅大人在涂首辅身边跟了这么久,丝毫没察觉出异常么?”

    傅茗渊垂着头,攥紧双拳,顿了许久,才缓缓伸出手:“解药给我。”

    “什么解药?”

    “慧王的解药。”

    潭王悟了一悟,笑意不减,目光却是凝定在她的脸上,一字字道:“你若是死在这里,我就把解药给他。”

    “为什么?”她强忍着内心的愤怒,厉声道,“殿下三番两次想取我性命,是为何?”

    “这个原因,你自己应当清楚。”

    “……”

    傅茗渊不再与他多费唇舌,扬手命令身后的亲卫道:“——禁军听令,立即捉拿叛贼!”

    话音刚落,隐蔽于树林中的亲卫即刻出动,霎时间拔剑而来,剑芒在月光之下闪烁着银辉,几乎是须臾夺身奔向马车的方向。车夫惊魂未定,而潭王却是沉着地一笑。

    便在这时,傅茗渊像察觉到什么似的回头一看,竟有一人将剑直直地刺向了她。她惊然后退一步,然而却避让不及,眼看就要中剑,手臂却被忽地一拉,继而撞进了一个人的怀里。

    抬头一看,清冷的月光映照着夏笙寒的侧脸,竟是比白日显得更加苍白,冰雕似的脸庞不复平时的玩笑之色,一手将她护在怀里,一手握着长剑,直视着眼前的一干人。

    半数亲卫亦是不明情况,迟疑之时,却被身后的同僚斩杀,鲜血四溅,一命呜呼。

    “他早就买通了陛□边的亲卫。”夏笙寒低声肃穆道,“这些人……大约从文烨儿时起就藏匿在他身边了。”

    “……”傅茗渊不可置信地望着那些人,愕然到发不出声。

    竟然……从那么久以前就开始布局了?

    不对,之前前去通州之时,这些亲卫一直跟随在她的左右,直至回京都全无异状。难道说……就连去捉拿豫王,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你……”她抬手指向了那悠闲自若的潭王,“你谋害先师,杀害韵太妃,还想要杀我,到底谋划了什么?!”

    潭王并不回答她的话,只是扬手命令亲卫杀掉他二人。执剑的亲卫向他们步步逼来,手中的银刀额外晃眼。夏笙寒仓促解决掉前方的几人,而援军却迟迟没有赶到,回首望向皇城,寂静如死。

    “其他人呢?!”心知他中毒不是一天两天,傅茗渊大惊失色,焦急地左右张望。

    “城内有多处失火,想必也是他的计划之一。”夏笙寒不动声色地将她推向后方,沉声道,“出事的是闹市区,必须立即救火,阿哲已经带人去了。”

    “……”

    见她惶然失措的样子,潭王终是笑出了声:“傅大人,反被算计的感觉如何?你今日若是不带人来抓我,就可以舒舒服服地死在家里,而不是在此地曝尸荒野。”他再次转向夏笙寒,“王弟的情谊可真是让本王感动,让你杀了陛下你不肯,让你杀傅大人你也不肯,就这么急着死么?”

    夏笙寒不作声地冷笑,向傅茗渊做了个手势,示意她退后躲好,声音轻微到不可察觉:“别怕。”言罢,他仗剑而去,顷刻斩下一名亲卫的头颅,白衣沐浴着血光,仿佛周身绽放出数不清的血蝶,令人感到恐惧与血腥。

    不怕,不怕……

    她拼命地点头,捂着嘴巴躲在草丛里,脑海里却有一个影子与夏笙寒的背影重叠,埋藏心底的记忆顿时浮现在眼前,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她甚至不敢往前方看,朦胧之中听见身后有什么人走来,下意识地一惊,以为是潭王的援手,正想拿出匕首拼死一搏,出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高大健壮的身影,肩上的红缨显得那般耀眼,还特意将披风取下,盖在她的身上。

    云沐并未与她说话,而是径直奔向了夏笙寒所在的位置,与他一道解决剩下的亲卫,但潭王的马车却早已不知所踪。

    在他赶到之时,夏笙寒已是周身沐血,连动作也有些滞缓,分不清身上的究竟是敌人的血还是他自己的血。

    云沐看的出他神色不对,却没有多问,捉住两个活的,可那两人却毅然决然地自尽;不过片刻,所有的亲卫都已然毙命,不留下任何线索。

    “——阿寒!”

    听得这一声,云沐讶然回眸望去,只见傅茗渊猛地从后方冲了出来,焦急地打量着体力不支的夏笙寒,惊慌到连话也说不完整:“你的伤……还有毒,为什么、为什么不告诉我?!”

    夏笙寒撑着剑抬眼望她,目光中带着几分欣喜,想要抬手摸一摸她的脸,但在看见手上的鲜血之时,还是垂下了手臂。傅茗渊却是忽然握住他的手,固执地放在她的脸颊,自己身上也红了一片,瞪着他道:“骗我很有意思么?!”

    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她拼命撑住他的身体,却是不知所措地颤抖。

    “矮子,不要哭啊。”夏笙寒将脑袋歪在她耳边,轻声道,“我没受伤,这些不是我的血。”言罢他还在她耳畔哈了一口气,往常的傅茗渊一定会将他推开再大骂一顿,怒吼他耍流氓,而她此时却是将他抱得更紧。

    他有些讶然,随后暖暖一笑,眉如弯月,笑似春光。

    云沐凝视着那相拥的二人,不知为何别开了目光,而他的人马也在这时赶来。他望了一眼车痕消失的方向,命令道:“——追!”

    下属即刻出动,剩下的人则是留下处理林中的一片狼藉。傅茗渊定了定神,一把抹干眼泪,扶着夏笙寒从林中退了出去,云沐想上前搭把手,却还是停在了原地。

    夏笙寒的确没有受伤,但因方才的交战耗费了不少体力,他几乎是整个人压在了傅茗渊的身上。

    曾经,在他装睡或是装醉的时候,她也曾这样搀扶着他。那时被他调戏,她还发了脾气,而现在却巴不得他有力气对她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不许睡。”她咬咬牙道,“不管什么毒都给你治好。”

    “好。”他笑容明媚,“那宝宝呢?”

    “行,什么都行。”

    他笑得愈发欢愉,直到出了树林,忽然见得一名传信的亲卫向他们奔来,恰是白天便守在城中的。

    傅茗渊问:“追到潭王了?”

    “没有,潭王殿下的马车在半途消失了。”士兵摇摇头,神色极为不好,“陛下让我来告诉大人,连城大长公主……被人劫持了。”

    “……!”不止是傅茗渊,连夏笙寒都惊了,忙问:“王姐现在如何?”

    “不确定,公主殿下本是要去寺庙上香,可她的马车停在半路,里面一个人都没有,连随行的侍女也不见了。”士兵惶然答道,“陛下已下令满城搜寻,但是目前没有任何线索。”

    傅茗渊紧皱着眉,心知此事与潭王脱不了干系,想将夏笙寒先送回去再处理此事,然而他却执意要与她同去。二人相视一眼,火速赶向潭王府的位置,老远便瞧见一排排的火把将王府包围,整条街都显得灯火通明。

    她有些不解,不知发生了何事,恰好遇上一同赶去的太傅,便上前问道:“公主殿下如何了?”

    太傅揉着眉心,大约也是刚接到消息,叹气道:“傅大人,老臣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一个?”

    “……”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说这个!

    尽管怒意不消,她却是疲惫到发不出火,硬生生地答道:“好消息。”

    “好消息就是,连城公主的侍女被找回来了,说公主暂时无恙,只是不知究竟被关在哪里。”

    傅茗渊松了口气,又问:“那坏消息呢?”

    “坏消息就是——”太傅顿了顿,摊开手道,“6少卿方才带人包围了潭王府,已经准备好火药要把王府给炸了。”

    54「中计」

    傅茗渊闻言一惊,保不准6子期会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来,忙不迭冲了过去。身旁的夏笙寒似乎休息好了,一听“火药”二字,神采奕奕地跑向潭王府,隔着老远招呼道:“6大人,我们一起来放鞭……”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傅茗渊揪着耳朵拽了回来:“——放你个大头鬼!”

    对面的6子期站在一片火光之中,神情竟是说不出的严肃,幽幽望了二人一眼,问:“傅大人,潭王抓到了么?”

    傅茗渊微微颔首,摇头道:“让他跑了……不过陛下已经下令封城,抓到他只是时间问题。”

    这个回答并没有令他的面色缓和,转身从一个侍卫手里取过火把,一步一步地迈向了王府的方向,念道:“炸吧。”

    侍卫们迟疑了一瞬,傅茗渊却是一把将他的火把夺了过来:“都给我停下!亲卫已经被押走,里面都没人了,你炸了有什么用?”

    她扶额叹气,余光却瞥见夏笙寒蹲在旁边做什么,转头一看,竟是他不知从哪儿掏出一串鞭炮来,专心致志地准备点燃。

    他他他……他随身带着的么?!

    “——给我!”傅茗渊顿时感到苍老了十岁,也不顾身上还沾着血,走到那些侍卫面前问,“这是丞相府的人马?”

    6子期点点头,似乎有些难以启齿:“我去求汤丞相借给我的。”

    尽管与汤丞相并不熟悉,她却是了解这舅甥二人之间关系不佳,不然朝中知道他们关系的官员不会少到这个地步。6子期从前虽然鲁莽,但到底是书香门第出身,不会没脑子到这个地步,八成是有什么隐情。

    “你炸了潭王府也不一定能找到公主。”她环视四周,沉声道,“不如让你的人马去城内搜,他们跑不掉。”

    6子期沉默了一会儿,像下定什么决心似的猛地抬头,立即带着人风风火火地走了。夏笙寒上前问一个小侍卫道:“王府里搜过了?”

    “搜过了。”侍卫点头答道,“没有密道,也没有暗阁,里面一个人也没有,公主殿下也不在此处。”

    他沉思一阵,随即拽着傅茗渊的袖子往城里去。瞧他精神抖擞的模样,她不由怀疑先前的中毒其实是装出来的,但又担心他不过是在硬撑。

    男子的背影是那般颀长好看,可白衣之上却是斑斓的血迹,早已转为了暗红,更加令人感到触目惊心。

    “你……中毒多久了?”她随着他的步伐越跑越快,不由自主地握紧了他的手。

    夏笙寒并不回头,只是反手与她十指相扣:“没多久,别担心。”

    “怎么可能不担心?!”她厉声反问道,“你应该是在通州中的毒,我那时就应该发现的,为什么到现在也解不了?找太医不行就去找苗疆术士,他们总不可能都束手无策吧!”

    她一激动声音便有些颤抖,说到最后已然带着哭腔。夏笙寒闻声停步,转身摸了摸她的脸颊,微微发白的脸上绽放出一丝笑容:“你担心我,真好。像刚才一样喊我名字吧,以后都这么喊。”

    傅茗渊愣了一下,转而想起她方才在树林中脱口而出的那一声呼唤,面庞突突蹿红,紧紧闭上嘴巴,死活不肯出声。

    见她整个人都因羞赧而僵直了,夏笙寒与她温和一笑,再次拉起她的手:“反正你不许抵赖,以后都这么喊。我们先去找王姐。”

    “……谁答应你了!”她没好气地吼了一句,然而心底的却漾起了一丝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禁军在一更时就封了城,为了寻找连城公主已经开始满城搜寻。闹市中的大火是由火线引燃的,一时没有办法完全熄灭,只好先令禁军疏散人群。

    这一夜,整个京城都仿佛难以入眠,直至三更都是一片灯火通明。不明情况的百姓只知景帝原是要抓湘王,后来不知怎的变成了抓潭王,再后来又变成了找公主,纷纷感叹道:这群姓夏的还真是活跃啊……

    云沐的人马从东市搜到了西市,凡是能藏人的地方都去翻过了,却丝毫没有连城公主的消息。傅茗渊皱着眉,不由怀疑会不会公主早就被困在潭王的那辆马车里,心里竟是惶惶不安了起来。

    不……他做这么多事,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出城,然而既然亲卫之中有眼线,在其他军队中自然也有传递消息的人。分明可以在此时引起皇城大乱,可潭王……竟是仅仅要出城罢了?

    她愈发想不通透,茫然地看向了夏笙寒,而他却是陷入沉思:“而今陛下已经封城,他分明可以威胁你或是劫持你,但却只字未提此事。要么就是他的目标并非出城,要么就是……就算封城了他也不怕。”

    傅茗渊听得这一分析,飞快地在脑海里搜寻着什么,恍然大悟地叫道:“是水路!禁军暂时还没到码头,一定是那里!”

    夏笙寒与她相视一眼,即刻命人赶向各个码头,自己则是前往城中最大的一座。平时这一带到了晚上早已没什么人,但由于今日京中大火,渔夫们纷纷以为皇城大乱,都守在船边随时准备逃走。

    放眼望去,数十盏灯笼倒映在江水之中,并排的小船串联成了一条弧线,几乎每一艘大船都能找到主人,唯独被拴在角落的一艘至今无人认领。

    傅茗渊快步奔了过去,立即上船,哪知她跑得太快,险些站不稳跌下。手忙脚乱之时,一只手从后方扶住了她,是夏笙寒紧跟在她的后面,结实的手臂将她圈在怀里,令她不自觉地有些脸红。

    站定之后,她立即轻轻将他推开,带人下至船舱,终于在几个木箱的后面发现了昏迷不醒的连城公主,而潭王却是不见踪影。

    公主并无外伤,大约只是中了迷魂香,睡得很沉。众人皆是松了口气,然而傅茗渊却是再次冲上了岸,四处费力张望,但始终不见她要找的人。

    “搜过没有!潭王呢?”她厉声问身边一个亲卫。

    那亲卫摇了摇头,苦着脸道:“都搜过了,也问过码头的管事,从傍晚开始就没有船只离开,也没有人看见潭王殿下。”

    “……!”

    她一个怔忪,愕然站在原地,恍惚间明白了什么,恨不得捶胸顿足,忿忿握起了拳。

    肩头被人轻轻拍了一下,转头一看,只见夏笙寒与她点点头,神色同是疲惫与困倦。她的眼眶红了,像坚持不住似的,泪水又开始往下掉:“阿寒,中计了……”

    ***

    那日之后,潭王像是在京城凭空消失了一般,彻底没了踪迹。景帝不由猜测他其实并未出城,可随即禁军却在城外发现了他当天乘坐的马车。

    他究竟是怎么出城的,至今无人清楚;亲卫全数被关押,藩地也从此被景帝掌控,计划了这么大的一个局,却偏偏在此刻逃出城,不由令人感到疑惑。

    傅茗渊被他算计了两次,心里总感觉要出大事,可百官却一个比一个乐天,当天搓起了麻将:“陛下真是英明啊,如今潭王只剩下一个人了,想谋反也没用了。”

    “可不是么,抓了公主也不晓得是为了干什么,估计就是脑子发热了吧。”

    “……”

    他们所言不假。自从豫王被杀之后,其余藩王一个比一个乖巧,纷纷往城内送兵送钱送美( 御前疯子 http://www.xlawen.org/kan/243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