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部分阅读
人,就差没来抱景帝的大腿;而今潭王孤立无援,看上去的确什么都做不了。
潭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她完全猜不透,但莫名感到并不是皇位。倘若亲卫当真在景帝身边伴随了十余年,杀掉他易如反掌,纵然有湘王挡路,有亲卫在也好解决,犯不着落得被举国通缉的下场。
傅茗渊想得头皮发麻,便前去给老首辅上一炷香。以往在她心烦意乱时总是会坐在这里,而今面对老师的灵位,心里却是说不出的酸楚。
“他要杀我就杀我便罢,老师何必把自己搭进去?”她喃喃地念了一句,眼前却模糊了一片,鼻尖涩得几乎要掉下来,回忆起了往事,又哭又笑,“你这个讨人厌的老爷爷……”
她不知一个人哭了多久,朦胧之中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以为是阿尘来了,也没多在意,直到有人吻上她的眼时,才惊得差点跳起来。
夏笙寒却不给她逃脱的机会,将她紧紧搂在怀里。他从前与她处得好歹是相敬如宾,时不时还会搭云沐一把手,可自从那次生日过后就开始肆无忌惮了起来。
傅茗渊强行将他拉了出去,脸却憋得通红,小声道:“别闹,会被人看见。”
夏笙寒笑如春风,满不在意道:“不要紧,外面的人都说我们有染咧!”
“……你这好高兴的样子是怎么回事!”她恨不得一个巴掌抽上去,却忽然听他咳嗽了两声,竟是恍然间心疼了起来,忙问,“最近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有。”他诚恳地点头,不经意地用袖子抹了下嘴角,颇为失落地垂下脑袋,“你答应我的事都忘了。”
傅茗渊愣了愣,一时没想起来究竟答应过他什么,没准是在他发疯时随口应下的,遂问:“什么事?先说好,我可不陪你放鞭炮。”
他摇了摇头,薄唇缓缓张成一个大大的弧度:“宝……”
“这件事也不行!”傅茗渊立即反应过来,连忙打断了他的话,谁知夏笙寒却是将食指抵在她的唇上,指腹还轻轻点了一点。
小书童们见状立即撤退,纷纷感到这个国家应该命不久矣了。
傅茗渊的嘴唇被他触碰着,脸红得像个柿子,听得门口有人通报,立即拍了夏笙寒一掌:“放开,有人来了!”
她正要转身,余光却瞥见那人若无其事地走了进来,在他们面前顿住了步伐。夏笙寒不应,像个树袋熊似的抱着她的胳膊,与她一同回头望去,恰见一个身形修长的男子凝眸注视着他们,相貌俊朗,但面无表情,一身绛色的宽袖曲裾,手里似乎还拿着什么东西。
两个人同时惊了,像一尊连体雕像般定格。
湘王似乎没有看到二人那僵住的表情,只是低低叹了一声,面不改色道:“……男大不中留。”
“……”
55「昭雪」
博书斋中一时鸦雀无声。湘王从袖中取出一叠书信来,想要递去却又收回了手,注视着面前两个依然僵住的人。
安珞跑过来见到这一幕,看到湘王时立即想撤退,却被对方叫住:“他们怎么了?”
“回……回殿下,石……石化了。”
夏笙寒愣了一会儿,随即将傅茗渊护在身后,笑道:“王兄,你怎么来了?”
湘王举起手里的一叠书信,放在安珞的手上:“这是傅大人先前想要的东西,对我来说已经没用了。”
傅茗渊闻言回过神来,想要伸手去拿却又不太敢,只好缩在夏笙寒的后面,扯着嗓子道:“湘王殿下,招……招待不周,请、请你……去偏厅喝茶吧。”
“不必了。”他摆摆手,目光中似乎露出几分疑惑,径直出了门,问守在外边的龙羽道:“我……很可怕么?”
“当然不!”龙羽立即昂首答道,“那个傅大人还有李大人是出了名的胆子比猫小,殿下莫要与这些鼠辈一般见识!”
坐在博书斋里的傅茗渊终是松了口气,方才与夏笙寒拉拉扯扯,唯恐火眼金睛的湘王看出什么,可罪魁祸首的那厢却笑得很是欢愉,令她更加气不打一处来,遂将人撵了出去。
她叹了叹,有些好奇湘王给她送来的究竟是什么,拆开一看后,神色微变,当即奔去宫中找景帝。
信正是韵太妃所写,讲述了当年唐王密谋造反一事。边关发生暴动之时,恰是夏笙寒回秣陵祭拜母亲的那一年。这暴动本就是唐王制造的,为了杀掉慧王,嫁祸给允帝,挑起他与湘王之间的矛盾,从而坐收渔翁之利。
却不想,当年夏笙寒的护卫军乃是殷家军,随行的殷大公子智勇双全,将他早早藏了起来,自己却是不明真相地死在了“百姓”的刀下。
随后为了解释此行遇到的刺客,唐王遂买通一些官员,让他们传出殷家军才是密谋造反之人。允帝当年本就对夏笙寒有所忌惮,尽管知晓殷家军不可能造反,却没有查明真相的意思。
韵太妃后来得知真相,感到无比愧疚,遂潜心吃斋念佛,为的就是给儿子赎罪。后来要给殷哲说亲也是出于愧疚,望景帝能看在她的面子上重新重用殷家军。在傅茗渊来找过她之后,潭王同样通过眼线知晓了此事;韵太妃自知命不久矣,遂将证据交给了湘王,这样才不会被人夺走,也算是她所能做的最后一点补偿。
傅茗渊本是不想将这些证据公之于众,毕竟事关允帝的声誉,况且那次谋反的当事人皆已不在人世,往事成风,只要景帝将殷家军恢复原职便是皆大欢喜。而景帝却执意将这几封信公布出去,斩钉截铁道:“老师不是说过,‘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么?父皇当年草草结案,是为大错,让人知晓又有何不妥?”
她有些惊讶,随后更多的是欣慰。
这件事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殷储便被传回朝中复职。傅茗渊说动了景帝,要将殷哲纳入右军,暂时先封个六品将军,可他本人却是不乐意,执意要去前线打仗,请求调往边关。
她最终还是被殷哲说服了,决定在入冬之前将其编入楚国边境的那支军队。送行那天,她与夏笙寒一同去了。二人有些舍不得,毕竟这少年他们身边呆了两载有余;殷储只道儿子终于有出息了,回头便在屋子里抹眼泪。
夏笙寒笑笑道:“边关的日子不好过,照顾好自己。”
殷哲点点头,瞧见傅茗渊从袖子里掏出一块令牌来,有些讶然道:“傅大人,这是什么?”
“是我向陛下讨来的,拿着这个可以随时回京。”傅茗渊将令牌塞在他手上,“先别说不要,万一以后有用。”
殷哲本是想要推辞,但听她这般说了,还是将东西收下了。傅茗渊满意地点头,余光瞥见门后面正躲着什么人,绕过去一看才知是信阳公主和几名侍女藏在后面。
小公主哭得稀里哗啦,却死活不肯走出来。傅茗渊瞧着心疼,上前安慰道:“不去送行么?”
信阳公主瞅了她一眼,嗅了嗅鼻子,拼命地摇头:“不去。”
傅茗渊也知晓她不肯去的理由,微微叹了声:“以后可能一年都见不到一回了,别后悔。”
小公主抹干了眼泪,想了想还是跑了出去,谁知冲得太快又没看清方向,不慎踩到了裙子,差点撞到殷哲的马上,却被一只手扶住了。
她迷迷糊糊地抬起眼,对上了少年的眸子,有些脸红地退了一步,谁知又踩到了长裙的后摆,眼看着仰面便要栽下去,殷哲只好哭笑不得地将她整个人抱起来。
侍女们纷纷捂起嘴偷笑,同傅茗渊一道躲在门边看,夏笙寒则是不知从何处拾来一把花生,坐在树上看。
“下来!”她急道。
“不要,这里位置好。”
“……”
傅茗渊无奈,知道他一旦上了树就下不来,只好跑去柴房搬梯子。这边的信阳公主还在紧张之中,仓促退了一步,憋了好半天才道:“臭小子,要经常回京!”
殷哲的笑容有些无奈,摇头道:“公主殿下,打仗不是儿戏,在真正能为国效力之前我不会回来。这或许是五年,又或许是十年。殿下千金之躯,万不可将时间耗费在我身上,还是早日出嫁为妥。”
小公主突然愣住了,不可置信地退了两步。殷哲握了握拳,但不再多言,翻身上马,一柄银枪在阳光之下显得那般耀眼,最后望了她一眼,策马而去。
信阳公主始终没有说话,眼眸里泪水打转。侍女们心疼不已,纷纷骂娘,正要上前安慰,却见她突然拎起裙子跑了出去,冲着殷哲的背影大叫道:“——臭小子!还记得我们之前一起放的河灯么?你走了之后我追到下游看了,它一直都没有沉下去!”
远处的殷哲闻声停马,讶然回头,凝视着那个小小的身影。
“所以,”小公主鼓足了气,抹干眼泪大叫道,“——我等你回来!”
***
是夜,傅茗渊难得起了雅兴,捎些几本书坐在庭院里喝茶。很快便要入冬了,再过不久天气便又会开始寒冷起来,届时城中大约又是一片白雪皑皑之景,她也要准备不少暖炉了。
她安静地坐了一会儿,取出韵太妃的那几封信看了看,总是会思考这是对方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写的,又是怀着怎样的勇气。
潭王的事令她有些心绪不宁,与阿尘支会了一声便上街散步,不知不觉走到了慧王府外。连她自己都有些吃惊,没想到会下意识地来到这里,想了想,还是推门走了进去。
“你来啦。”仿佛早就料到她会前来,夏笙寒似乎并不惊讶,一边喝酒一边笑道,“你来选名字的?”
“——没门!”傅茗渊棱了他一眼,“我是想来问问,当初你是怎么从先帝那里保下殷家军的?”
夏笙寒想了想,“我跟他说,他要是不放了殷将军我就哭给他看,他就同意了。”
“……”
傅茗渊咂了咂嘴,“你不说实话我就不选名字。”
“你居然威胁我。”他故作委屈,然而眼底却是笑容无尽。
殷家军出事的那年,他不过束发,这队人马曾担任过他的护卫工作,后来便一直在他身边呆着。允帝知晓其人忠心,却熬不过身边宫人嚼舌根,道是慧王迟早要利用这支军队造反,遂决定不去调查真相。
夏笙寒入宫的那日恰逢冬至,长安城内白雪簌簌,寒风割面。他在飞雪之中疾步走过,径直去了允帝所在的地方,冷声道:“他们没有造反。”
对于他的到来,允帝没有表现出吃惊,漫不经心地回道:“凡事讲究证据。”
“证据?”他笑得有些可悲,“证据不就是你对我有所忌惮么?纵观朝中上下,对朝廷真正忠心的有多少?你谁都不信,却为何信了谗言?”
允帝因身体不好而面色枯黄,抬眸望他,目光琢磨不透。
“如此……我与你做一个交易可好?”夏笙寒走向了其中一个侍卫,猛地拔出一把长刀。其余人以为他要弑帝,纷纷警惕起来。
“你放了殷家军,我自断一臂。”他将刀悬在臂上,面色沉定,目光无惧,“他们不会让一个残废当皇帝,你就少了一个威胁。”
允帝抬手示意亲卫莫动,心知他是来真的,在僵持片刻之后,最终摇了摇手:“罢了,朕要你的手臂有何用?你只要答应朕一件事,朕便不再追究殷家军的事。”
“何事?”
“朕知道朕活不了多少年了,文烨尚不懂事,就算登基了也难免被人夺去皇位。”允帝顿了顿,犀利的目光凝聚在夏笙寒的身上,“朕要你助文烨登基,助他保住皇位,直到他能彻底独当一面;纵然要夺位的是湘王,你也只能与他反目。”
他丝毫没有犹豫:“好。”
……
夏笙寒收回思绪,有些不知该如何说起,一转头却发现傅茗渊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两手抱在胸前,身子像婴儿似的蜷了起来。他连忙脱下外衣给她盖上,这时严吉走来,问:“可要通知博书斋那边,将傅大人接回去?”
“不用,让她睡吧。”他甚是轻柔地抚摸着她的侧脸,“发生了这么多事,她一定很累了。”
他刚一说完,忽觉喉咙里一阵腥味,竟是猝然咳出一口血来。严吉见状大骇,连忙给他服下一枚药丸,心酸不已:“老奴去潭王府搜过了,根本没有解药,连苗疆那边的人都说无药可解,这该如何是好……”
“无妨,继续去找人,总归有办法。”夏笙寒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将嘴角的血抹去,低头注视着傅茗渊,“不许告诉她。”
严吉捂着眼,含泪点头。
***
傅茗渊转醒之时,发觉自己正躺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惊然坐了起来,才想起这是慧王府。
昨夜她有些犯困,与夏笙寒聊着聊着就睡着了,连忙低头看看自己的衣服,还是完好的,这才松了口气。
她起床整理好头发,这时夏笙寒正端着什么进屋,与她笑道:“矮子你醒啦,这是严吉刚做好的早饭。”
傅茗渊点头应下,瞧他神色不佳,便问:“你……没睡好?”
“嗯。”他粲然点头,“因为一直抱着你睡的。”
“……!”她整个人都惊了,像见鬼似的退了两步,抱住双臂,“你你你……你做了什么?!”
夏笙寒故作天真地歪着脑袋:“这样的事那样的事如此这般的事都做了。”
“……”
傅茗渊恨不得以头抢地,转瞬间羞得面红耳赤,死咬着嘴唇,“到……到底做了什么?!”
见她如此窘迫,夏笙寒忍不住笑了,乐道:“没做什么,就是把你抱到床上,给你盖了被子。”
“……”她扶着额头喘着粗气,知晓这个疯子越来越得寸进尺了,心里却不知怎的感到暖洋洋的,遂将他手里的盘子接了过来,坐下吃了一小口。
夏笙寒坐在她对面,专心致志地凝视着她,看得她都有些不好意思再吃了。
“看我作甚?”
“没。”他笑着摇手,“要是一直这样多好。”
“……”
傅茗渊总觉得他今日有些奇怪,但又说不上来,正要询问,却见安珞急匆匆地跑了过来,面色惨白如鬼,断断续续道:“大……大人,出事了!方……方才陛下派人来宣你即刻入宫!”
她有些不解:“何事这么着急?”
“今晨有一人拿着一封涂首辅写的书信呈给了陛下,说你当年是冒名顶替成为帝师。”安珞慌张得有些发抖,“现在朝堂上下都在讨论此事,大理寺那边已经开始调查了!”
56「信函」
这日的早朝比以往哪一日都要凝重,原因便是暂代大理寺卿的6子期天还未亮就收到了一封信,正是涂首辅当年所写,举荐了他的学生傅连锦为下一任帝师。
他震惊不已,唯恐是恶作剧,连忙取来老首辅当年的字迹进行比对,发现竟是一模一样,才知出了大事,将信函送入宫中。
不少官员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在上朝之前就议论纷纷。景帝一大早被辛公公拖起来,一脸不情愿,直到那封信交到他手上时,才猛地清醒过来。
老首辅在去世前给他留下了一封信,注明了傅茗渊的名字,但当时夏笙寒却让他不要将此信公之于众。那时的他并不理解,只是宣了一道圣旨赐傅茗渊以帝师一职,未提及此事。
而今这两封信都在他的手上,几乎是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字迹,同样的落款,连官印都是一模一样,必定是同一人所写,唯独举荐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辛公公见他愁眉苦脸,遂提议道:“陛下,或许是涂大人当年改了主意也不一定,你瞧瞧哪封信在后,大约就是他最后的主意。”
“那就更加糟糕了。”景帝扶额叹了口气,“老师的这封信已经有些年头了,6少卿刚送来的那封才是较新的。”
“……”辛公公一惊,“涂大人的字迹不可能伪造;那陛下的意思是,傅大人他……真的隐瞒了此事?”
“朕也不知道。”景帝一抬头瞧见天色微亮,心知到了早朝,遂拿起两封信出了宫殿,“不管是不是真的,但这个人早不拿晚不拿偏偏在这个时候拿出来……倒是让人觉得蹊跷。”
早朝开始不久,傅茗渊很快被景帝召入朝中。百官之中有不少人都想要捉她的把柄,得知此事后一个比一个激动。她心中有些惶惶不安,眼前熟悉的同僚们竟莫名令她感到压抑。
她飞快地扫视着四周,不见夏笙寒的身影,拳头捏得更紧。然而在这时,却有人拍了一下她的肩。
傅茗渊一惊,转头一看,恰好对上了云沐的双眼,霍然不知该说什么好,而他也同样一愣,目光有些复杂,顿了许久才开口问:“你真的……”
“云大人不必安慰我。”她小声打断他,“若是让人以为我们勾结,他们也会在陛下面前参你一本。”
云沐张了张口,似乎想要反驳,但最终只能望着她的背影,缓缓踏进那个不属于她的朝堂。
她不该出现在这里,她怎么就不明白。
他咬咬牙,立即跟了进去。
“傅爱卿,这封举荐信的事想必你已经听说了。”景帝拿起手中的两封信,目光沉定,与三年前那个动不动就闹事的小皇帝判若两人,“当年涂首辅是否有一名弟子,名唤‘傅连锦’?”
百官闻言面面相觑,似乎都不识得这个名字,但也有几人保持沉默,等待着傅茗渊的回答。
“是。”她一字一顿地开口,“微臣手里有先师当年留下的几本卷宗,确定其人是先师的弟子之一。”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谁也没想到她会答得这么干脆。景帝皱了皱眉,又问:“当年涂首辅去世之时,与你交代了什么?”
傅茗渊咽了咽嗓子,深吸一口气道:“先师让微臣担任陛下的老师。”
“他可有提及关于傅连锦的事?”
“没有。”
景帝的神色渐缓,然而一旁的汤丞相却是侧首望了望她,忽而开口:“傅大人,请问涂大人仙逝之时,身边除了你,还有谁?”
傅茗渊愣了一下,知道这个问题代表了什么,却还是道:“没有,只有微臣一人。”
百官再次哗然。
没有其他人在场,就代表没人能证明她说的是真话。两封信难辨真假,又同是老首辅的学生,一时叫人难以分辨。
“今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景帝摆摆手道,“此事朕会仔细调查再做定夺,禁军会暂时驻守博书斋,望傅爱卿近日莫要作出城的打算。”
傅茗渊攥紧双手:“是。”
***
出了这么大的事,景帝不做些什么,百官断不会满意。博书斋的禁军看似是驻守,实则是将她软禁其中。
傅茗渊心知回去了就暂时出不来了,遂当天跟去了御书房。景帝有些讶然道:“老师不应该跟来这里。”
她点点头,却不回避:“当年陛下宣旨时曾说,先师并未交代微臣的名字,那这封信又是从何而来?”
“呃……其实这封信当时就在朕手上了。”景帝耸耸肩,有些尴尬道,“是小皇叔让朕暂时不要公布出去的。”
“是……夏笙寒?”傅茗渊一怔,“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景帝摇摇头,示意自己并不知晓;而她也没有追问,只道:“微臣有一个请求。”她镇定地凝视着他,“我想见见那个傅公子。”
***
傅茗渊前往大理寺时,始终没有看到夏笙寒出现。自从今早从王府出来,她连平时经常在宫里转悠的严吉也没瞧见。上一回来大理寺还是为了湘王的案子,却不想这回竟是轮到她自己头上。
6子期在寺卿被捕后暂代其职,应景帝的要求,将这次会面安排在了其中一间二堂。傅茗渊进屋之时,恰好看见一个戴着斗笠的男子正坐在里边等她,闻声转头,还冲她笑了一下。
这男子大约三十多岁,右眼绑着个眼罩,不论是喝茶还是起身,始终用的是左手,似乎另一只手动弹不得。
傅茗渊一眼便认出了对方是谁,却没有惊讶,只道:“先前我还在想,为何这封信不在我刚上任时就拿出来,原来是因为潭王离京,公子被人抛下了?”
她话中带讽,而那男子并不生气,只是笑笑:“傅大人为谋权势不择手段,不仅偷了我的官位,还戳瞎我一只眼睛,断我一条手臂……这罪责可不小。”
傅茗渊闻言蹙眉,冷冷地望着他:“上回在马场是第一次见到你,我手上还有你的腰牌,想要污蔑本官也不找点好的借口?”
“大人可真是健忘啊,马场那回……可不止是第一次见了罢?”男子低声凑近她,将眼罩缓缓揭开,露出一道陈年疤痕,然而那张脸却令傅茗渊倏地僵住。
他的面容有些枯槁,形容憔悴,肤色是不自然的偏黄,眼眶周围是黑黑的一圈,右眼似乎是被什么利器扎瞎了,尽管是旧伤,但仅是看一眼便令人感到触目惊心。更可怕的是——这是她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一张脸。
傅茗渊几乎整个人都颤栗起来,两手死死地攥住木椅的把手,甚至能听到骨头在“咯咯”作响,双眼瞪大,连呼吸也急促起来,许久都未能作出反应。
瞧见她这般模样,男子满意地将眼罩重又戴上,笑容诡异:“命硬的死小子,果然是想起来了啊。”
“是……你……”她的嗓子干哑到发不出声。
“是啊,我就是回来拿走属于我的东西。”男子不由大笑出声,“我的名字你应该早早看到了,怎么就没想过,为何我会同你一样姓‘傅’?”
傅茗渊定了定神,强忍住内心的愤怒,却抑制不住双手的颤抖:“这里是大理寺……我随时可以让人抓你。”
“抓我?我现在是被你陷害而身败名裂的可怜人。”傅连锦故作无辜地摊开手,目光中贪婪无尽,低声道,“所有的事都只有你的一面之词,谁有办法抓我?”
她似乎有些忍不住了,猛地一拍桌子,令门外的侍卫都惊了一惊,纷纷探着脑袋往里看,却又不知二人在商谈什么。
“潭王还说你不好对付,真是高估你这个灾星了。”傅连锦向她挑了挑眉,“就为了保护你这么个臭小子,那个小姑娘死得还真是不值啊……”
他话音未落,忽闻“嘭”的一声,竟是傅茗渊猛地站了起来,还将椅子给撞倒了。她怒不可遏,再也无法保持冷静,猛地将手举起,似乎掌心还攥着什么,想也不想地向着对方刺了过去。
霎时间,她的手被人从后方握住,再以飞快的速度收回怀中。傅茗渊愕然转头,竟是夏笙寒突然出现在她身后,用袖子遮住她掌心那亮银色的匕首,俯身在她耳边道:“不要做傻事;这里是大理寺,杀了他你就完了。”
傅茗渊即刻回神,不动声色地将匕首藏在怀里,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夏笙寒瞧出她的不寻常,紧紧跟在她后边,唤道:“矮子,别跑那么快……”
她像没听见似的,寻了匹马径直奔回了博书斋。守在外面的禁军望着突然间冲进来的两人,面面相觑。
她猛地将书房的门关上,而他却在关门的那一瞬抵住了门,望着她惊慌失措的样子,酸涩道:“别怕,我在这里。没有人会怀疑你是冒名顶替的,没有。”
听到这句话,傅茗渊错愕地抬头望他,像是感觉不到泪水正缓缓淌过她的脸颊,最终松开了抵着屋门的手,被他张臂拥入怀中,失声痛哭。
“铁证面前,没有人会信我的一面之词……”
“我信。”夏笙寒摁着她的脑袋,不假思索地回道,“我信就行了。”
她嗅了嗅鼻子,在他怀里破涕为笑:“你都疯了,你信有什么用?”
“告诉你我信就行了。”他话声带笑,这般没头没脑的话,竟令她感到很是安心,“所以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
57「刺客」
傅茗渊微怔,才发觉她就这么抱着他哭了好一阵了,当即下意识地退开,警惕道:“你……你今天不太正常。”
夏笙寒讶道:“我怎么不正常了?”
“就是太正常了,所以不正常。”她撇撇嘴,往桌子后边一躲,唯恐他突然扑过来,“我……冷静下来了,你可以走了。”
夏笙寒默了默,委屈道:“你都抱过我了,就这么抛弃我了么?”
“谁抛弃你了,你还亲过……”她说到一半突然愣住,脸庞霎时红了一片,立即捂住嘴巴,“总之……还不到时候。等这件事结束,我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你……想一个人解决掉所有的事?”他的目光有些琢磨不透,抬眸凝视着她,“这般逞强,不太像你啊。”
傅茗渊垂着脑袋,走到他身后,缓缓抬手将他推向门边,声音低沉:“在遇到老师之前,我被人追杀过,还有一个姐姐保护我惨死。如今我能告诉你的只有这么多,别再多问了罢。”
夏笙寒闻言并未出声,却像松口气似的笑了笑。
她愿意告诉他,于他而言,便是足够了。
望着他徐徐走向门外的背影,傅茗渊心知这几天大约都出不去了,正想去捎几本书来看一看,谁知刚一走到案前,目光却倏地定住。
“……”
听见了她急促的呼吸声,夏笙寒不解地转头,只见她的书案正中放着一块玉佩似的东西,比起美玉更像是信物,孤零零地置在那里,似乎摆放得很小心。
“快……”
“什么?”
傅茗渊的脸色忽而变得煞白,拾起那块玉揣进怀里,飞快地奔到门口,焦急道:“——快回大理寺!”
夏笙寒不甚理解,但仍是跟在她身后。门口的禁军见她又要出门,当即阻拦,但见慧王跟在其后,踌躇一番只好放行,要她在天黑之前回来。
此时的傅茗渊哪里管得了那么多,翻身上马,却又像想起什么似的,回头向夏笙寒伸出了手:“上来!”
他点了点头,随她一同上马,问:“我们去大理寺作甚?”
“去找阿尘。”傅茗渊一边策马一边答道,“没时间与你解释了,赶紧去大理寺,在她动手之前拦住她!”
夏笙寒微声应下,隐约猜到了什么,从后方探出手来,握着她的双手,低低笑道:“马术熟练了不少,但还是不行啊。”
言罢他目光一凝,顷刻向着大理寺飞奔而去,然而到时才知,傅连锦在与她会面之后便离开了,兴许是回了家。
傅茗渊急道:“他住哪里?!”
那小吏见她风风火火地走,又风风火火地来,完全不知发生了什么,摇头道:“回大人,我就是一看门的,我也不知道他住哪儿,要不你去问问6……”
不等她说完,傅茗渊即刻冲进去寻找6子期,一问才知,傅连锦出现得很突然,在京城并无居所,被暂时安排在了一间官驿,方才刚刚回去。
打听到具体位置之后,二人即刻前去;6子期觉出其中的不寻常,拦住他们道:“出了什么事么,傅大人可需人手?”
“不。”她站定下来,却并不回头,话声带笑,“没出什么事。”
***
官驿坐落于城中的西南角,素来是这些官员安排闲杂人等的地方。守门的两个侍卫大多时候是守着一座空阁,每天除了打哈欠就是唠嗑,连管他们的人都懒得前来看看。
傅茗渊赶到之时,那二人正在畅谈今晚去哪里喝酒,一见慧王与首辅大人同时来了,吓得魂都要没了。
这这这……王爷发疯发到官驿来了?!
二人立即站得笔直,齐声喊道:“参见——”
“傅连锦呢?回来没有?”
不等二人说完,傅茗渊便急急打断了他们的话。守卫相视一眼,拼命点头,赔笑道:“刚刚才进去,好像是从大理寺回来的。”
她听罢便想直接闯进去,但而今此事在朝中传得沸沸扬扬,小吏也知道她应该避嫌,万一她冲进去把人给杀了,他们的脑袋才真是要保不住了。
“傅大人……这这这,陛下交代要保护好里边的人,你贸然冲进去……不妥啊。”
傅茗渊像没听见似的,执意要闯,而夏笙寒却及时拦住了她,将她拉到一边,双手摁在她的肩膀上:“你今天……怎么这么不冷静?”
“阿尘要杀人了,我冷静得下来么?!”
话音未落,夏笙寒猛地将她一拉,目光警惕地凝视着不远处。她不解地抬头,恰见一袭黑影闪过官驿后方的小道,想必正是奔其中一间屋子而去。由于只是一眼,她看得不甚清楚,但从轮廓看来,的的确确是个女子。
“快……不能让别人抓到她。”傅茗渊几乎是下意识地喊了出来,惊慌失措道,“驿站里还有守卫,不能让她动手!”
夏笙寒点头示意她放心,霍然明白她带他前来便是因为她不懂武功;尽管不确定究竟发生了何事,但她不复往日的冷静,此中理由必定不简单。
官驿之中只有寥寥几个侍卫在巡逻,本来里边是没有人的,大约是景帝受不了一些官员的聒噪,遂临时安排了人手。
夏笙寒本是想让她在外等候,自己进入官驿,而她却只是紧紧抓着他的衣角,紧紧咬着嘴唇,示意她要跟上。
她似乎……很害怕一个人躲在后方。
他轻轻握了下她的手,从侧门溜了进去,正想寻找傅连锦的所在,却倏然注意到一阵骚动,恰是从对面不远处传来。
二人心中一紧,当即奔去一看,果然是先前的黑衣刺客与驿站内的守卫打了起来,而傅连锦则是躲在后方,手里还拿着一个空药瓶,大约是遭遇偷袭时有了警觉,及时唤来了守卫,才没有当场一命呜呼。
刺客的身手没有方才敏捷了,大概是中了什么迷香,面对十几名守卫的围攻,有些力不从心。傅茗渊见状,当即跑出去牵马,而夏笙寒则是退至侧门旁的一棵树下。
光影交错,刺客心知无力一拼,正想向侧门方向撤退,哪知却被其中一名侍卫刺中了腰部,尽管刺得不深,却显然是令她的行动更加迟缓,整个人脱力似的飞了出去,摔进了树丛之中。
“还不快抓人!”见侍卫们愣了,傅连锦惊然大叫,连忙与他们一道冲了过去,却什么也没有看见,所有人都像见了鬼似的瞪大双眼。
……人呢?!
***
傅连锦在官驿中遇刺的消息很快在宫中传开,尽管刺客没有抓到,但百官心里都认为是傅茗渊下的手。
很快,老首辅的死因被彻查了一遍,那两封信也被仔细比对过,她手里的卷宗亦是被大理寺讨了过去,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一种可能:当年傅茗渊为了夺取首辅之位,陷害了比她入门更早的傅连锦,还在老首辅身上做了手脚,更有可能还谋害了她另一位师兄,只是至今尚无证据。
三日后,大理寺确定所有证据属实,即刻要将傅茗渊宣入寺中受审,而景帝却说不急,要等新任首辅上任之后再审理此案。
朝中一片哗然。
“陛下,傅大人他还尸骨未……哦呸,他的官职还没有正式撤除,这么快就要换个人来当帝师了?”
“这是涂首辅的愿望,朕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景帝拍了拍胸口,叹息道,“老师好歹伴朕三载,念在师徒情谊上,宽限他几日,延后受审罢。”
众官纷纷表示理解。
官印被收去的那日,博书斋中的禁军又多了一队人马,连小书童们的进出都受到了限制。安珞红着眼道:“陛下怎就这么不明事理?倘若这是真的,为何这封信偏偏是在这个时候拿出来?”
傅茗渊却是不怎么在意,在厨房熬了一碗药,若无其事地端进了屋子。近来她总是这般清闲,还钻研起了稀奇古怪的东西,与阿尘相处的时间多了很多。七嘴八舌的官员纷纷道他大约是干脆不要好了,见被人揭穿了索性研究起房中术了,简直丧尽天良。
门一推,屋中的药香沁人心脾,她徐徐走到床边,低声道:“喝吧。”
阿尘躺在床上,腰上的伤尚未痊愈,却是不肯张口,蹙着眉头道:“为什么要救我?”
傅茗渊耸耸肩,“没有为什么。”
阿尘死死地盯着她,咬着唇道:“你知不知道……为了你不拖累你,我已经作好了一旦被发现就毁去面容准备,你为何还要把我带回来,多一份威胁?”
“我身边能相信的人本就不多,不想平白失去一个。”傅茗渊平静地望着她,舀起一勺汤药送到她嘴边,“你与我说过,等你要去报仇的时候,会留下那个玉佩,只是我没想到……会这么快。”
不知不觉已经八年过去,她自始至终都知道阿尘前来博书斋的目的是为了复仇,可究竟是为什么,报仇的对象又是谁,她却从来( 御前疯子 http://www.xlawen.org/kan/2432/ )
潭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她完全猜不透,但莫名感到并不是皇位。倘若亲卫当真在景帝身边伴随了十余年,杀掉他易如反掌,纵然有湘王挡路,有亲卫在也好解决,犯不着落得被举国通缉的下场。
傅茗渊想得头皮发麻,便前去给老首辅上一炷香。以往在她心烦意乱时总是会坐在这里,而今面对老师的灵位,心里却是说不出的酸楚。
“他要杀我就杀我便罢,老师何必把自己搭进去?”她喃喃地念了一句,眼前却模糊了一片,鼻尖涩得几乎要掉下来,回忆起了往事,又哭又笑,“你这个讨人厌的老爷爷……”
她不知一个人哭了多久,朦胧之中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以为是阿尘来了,也没多在意,直到有人吻上她的眼时,才惊得差点跳起来。
夏笙寒却不给她逃脱的机会,将她紧紧搂在怀里。他从前与她处得好歹是相敬如宾,时不时还会搭云沐一把手,可自从那次生日过后就开始肆无忌惮了起来。
傅茗渊强行将他拉了出去,脸却憋得通红,小声道:“别闹,会被人看见。”
夏笙寒笑如春风,满不在意道:“不要紧,外面的人都说我们有染咧!”
“……你这好高兴的样子是怎么回事!”她恨不得一个巴掌抽上去,却忽然听他咳嗽了两声,竟是恍然间心疼了起来,忙问,“最近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有。”他诚恳地点头,不经意地用袖子抹了下嘴角,颇为失落地垂下脑袋,“你答应我的事都忘了。”
傅茗渊愣了愣,一时没想起来究竟答应过他什么,没准是在他发疯时随口应下的,遂问:“什么事?先说好,我可不陪你放鞭炮。”
他摇了摇头,薄唇缓缓张成一个大大的弧度:“宝……”
“这件事也不行!”傅茗渊立即反应过来,连忙打断了他的话,谁知夏笙寒却是将食指抵在她的唇上,指腹还轻轻点了一点。
小书童们见状立即撤退,纷纷感到这个国家应该命不久矣了。
傅茗渊的嘴唇被他触碰着,脸红得像个柿子,听得门口有人通报,立即拍了夏笙寒一掌:“放开,有人来了!”
她正要转身,余光却瞥见那人若无其事地走了进来,在他们面前顿住了步伐。夏笙寒不应,像个树袋熊似的抱着她的胳膊,与她一同回头望去,恰见一个身形修长的男子凝眸注视着他们,相貌俊朗,但面无表情,一身绛色的宽袖曲裾,手里似乎还拿着什么东西。
两个人同时惊了,像一尊连体雕像般定格。
湘王似乎没有看到二人那僵住的表情,只是低低叹了一声,面不改色道:“……男大不中留。”
“……”
55「昭雪」
博书斋中一时鸦雀无声。湘王从袖中取出一叠书信来,想要递去却又收回了手,注视着面前两个依然僵住的人。
安珞跑过来见到这一幕,看到湘王时立即想撤退,却被对方叫住:“他们怎么了?”
“回……回殿下,石……石化了。”
夏笙寒愣了一会儿,随即将傅茗渊护在身后,笑道:“王兄,你怎么来了?”
湘王举起手里的一叠书信,放在安珞的手上:“这是傅大人先前想要的东西,对我来说已经没用了。”
傅茗渊闻言回过神来,想要伸手去拿却又不太敢,只好缩在夏笙寒的后面,扯着嗓子道:“湘王殿下,招……招待不周,请、请你……去偏厅喝茶吧。”
“不必了。”他摆摆手,目光中似乎露出几分疑惑,径直出了门,问守在外边的龙羽道:“我……很可怕么?”
“当然不!”龙羽立即昂首答道,“那个傅大人还有李大人是出了名的胆子比猫小,殿下莫要与这些鼠辈一般见识!”
坐在博书斋里的傅茗渊终是松了口气,方才与夏笙寒拉拉扯扯,唯恐火眼金睛的湘王看出什么,可罪魁祸首的那厢却笑得很是欢愉,令她更加气不打一处来,遂将人撵了出去。
她叹了叹,有些好奇湘王给她送来的究竟是什么,拆开一看后,神色微变,当即奔去宫中找景帝。
信正是韵太妃所写,讲述了当年唐王密谋造反一事。边关发生暴动之时,恰是夏笙寒回秣陵祭拜母亲的那一年。这暴动本就是唐王制造的,为了杀掉慧王,嫁祸给允帝,挑起他与湘王之间的矛盾,从而坐收渔翁之利。
却不想,当年夏笙寒的护卫军乃是殷家军,随行的殷大公子智勇双全,将他早早藏了起来,自己却是不明真相地死在了“百姓”的刀下。
随后为了解释此行遇到的刺客,唐王遂买通一些官员,让他们传出殷家军才是密谋造反之人。允帝当年本就对夏笙寒有所忌惮,尽管知晓殷家军不可能造反,却没有查明真相的意思。
韵太妃后来得知真相,感到无比愧疚,遂潜心吃斋念佛,为的就是给儿子赎罪。后来要给殷哲说亲也是出于愧疚,望景帝能看在她的面子上重新重用殷家军。在傅茗渊来找过她之后,潭王同样通过眼线知晓了此事;韵太妃自知命不久矣,遂将证据交给了湘王,这样才不会被人夺走,也算是她所能做的最后一点补偿。
傅茗渊本是不想将这些证据公之于众,毕竟事关允帝的声誉,况且那次谋反的当事人皆已不在人世,往事成风,只要景帝将殷家军恢复原职便是皆大欢喜。而景帝却执意将这几封信公布出去,斩钉截铁道:“老师不是说过,‘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么?父皇当年草草结案,是为大错,让人知晓又有何不妥?”
她有些惊讶,随后更多的是欣慰。
这件事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殷储便被传回朝中复职。傅茗渊说动了景帝,要将殷哲纳入右军,暂时先封个六品将军,可他本人却是不乐意,执意要去前线打仗,请求调往边关。
她最终还是被殷哲说服了,决定在入冬之前将其编入楚国边境的那支军队。送行那天,她与夏笙寒一同去了。二人有些舍不得,毕竟这少年他们身边呆了两载有余;殷储只道儿子终于有出息了,回头便在屋子里抹眼泪。
夏笙寒笑笑道:“边关的日子不好过,照顾好自己。”
殷哲点点头,瞧见傅茗渊从袖子里掏出一块令牌来,有些讶然道:“傅大人,这是什么?”
“是我向陛下讨来的,拿着这个可以随时回京。”傅茗渊将令牌塞在他手上,“先别说不要,万一以后有用。”
殷哲本是想要推辞,但听她这般说了,还是将东西收下了。傅茗渊满意地点头,余光瞥见门后面正躲着什么人,绕过去一看才知是信阳公主和几名侍女藏在后面。
小公主哭得稀里哗啦,却死活不肯走出来。傅茗渊瞧着心疼,上前安慰道:“不去送行么?”
信阳公主瞅了她一眼,嗅了嗅鼻子,拼命地摇头:“不去。”
傅茗渊也知晓她不肯去的理由,微微叹了声:“以后可能一年都见不到一回了,别后悔。”
小公主抹干了眼泪,想了想还是跑了出去,谁知冲得太快又没看清方向,不慎踩到了裙子,差点撞到殷哲的马上,却被一只手扶住了。
她迷迷糊糊地抬起眼,对上了少年的眸子,有些脸红地退了一步,谁知又踩到了长裙的后摆,眼看着仰面便要栽下去,殷哲只好哭笑不得地将她整个人抱起来。
侍女们纷纷捂起嘴偷笑,同傅茗渊一道躲在门边看,夏笙寒则是不知从何处拾来一把花生,坐在树上看。
“下来!”她急道。
“不要,这里位置好。”
“……”
傅茗渊无奈,知道他一旦上了树就下不来,只好跑去柴房搬梯子。这边的信阳公主还在紧张之中,仓促退了一步,憋了好半天才道:“臭小子,要经常回京!”
殷哲的笑容有些无奈,摇头道:“公主殿下,打仗不是儿戏,在真正能为国效力之前我不会回来。这或许是五年,又或许是十年。殿下千金之躯,万不可将时间耗费在我身上,还是早日出嫁为妥。”
小公主突然愣住了,不可置信地退了两步。殷哲握了握拳,但不再多言,翻身上马,一柄银枪在阳光之下显得那般耀眼,最后望了她一眼,策马而去。
信阳公主始终没有说话,眼眸里泪水打转。侍女们心疼不已,纷纷骂娘,正要上前安慰,却见她突然拎起裙子跑了出去,冲着殷哲的背影大叫道:“——臭小子!还记得我们之前一起放的河灯么?你走了之后我追到下游看了,它一直都没有沉下去!”
远处的殷哲闻声停马,讶然回头,凝视着那个小小的身影。
“所以,”小公主鼓足了气,抹干眼泪大叫道,“——我等你回来!”
***
是夜,傅茗渊难得起了雅兴,捎些几本书坐在庭院里喝茶。很快便要入冬了,再过不久天气便又会开始寒冷起来,届时城中大约又是一片白雪皑皑之景,她也要准备不少暖炉了。
她安静地坐了一会儿,取出韵太妃的那几封信看了看,总是会思考这是对方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写的,又是怀着怎样的勇气。
潭王的事令她有些心绪不宁,与阿尘支会了一声便上街散步,不知不觉走到了慧王府外。连她自己都有些吃惊,没想到会下意识地来到这里,想了想,还是推门走了进去。
“你来啦。”仿佛早就料到她会前来,夏笙寒似乎并不惊讶,一边喝酒一边笑道,“你来选名字的?”
“——没门!”傅茗渊棱了他一眼,“我是想来问问,当初你是怎么从先帝那里保下殷家军的?”
夏笙寒想了想,“我跟他说,他要是不放了殷将军我就哭给他看,他就同意了。”
“……”
傅茗渊咂了咂嘴,“你不说实话我就不选名字。”
“你居然威胁我。”他故作委屈,然而眼底却是笑容无尽。
殷家军出事的那年,他不过束发,这队人马曾担任过他的护卫工作,后来便一直在他身边呆着。允帝知晓其人忠心,却熬不过身边宫人嚼舌根,道是慧王迟早要利用这支军队造反,遂决定不去调查真相。
夏笙寒入宫的那日恰逢冬至,长安城内白雪簌簌,寒风割面。他在飞雪之中疾步走过,径直去了允帝所在的地方,冷声道:“他们没有造反。”
对于他的到来,允帝没有表现出吃惊,漫不经心地回道:“凡事讲究证据。”
“证据?”他笑得有些可悲,“证据不就是你对我有所忌惮么?纵观朝中上下,对朝廷真正忠心的有多少?你谁都不信,却为何信了谗言?”
允帝因身体不好而面色枯黄,抬眸望他,目光琢磨不透。
“如此……我与你做一个交易可好?”夏笙寒走向了其中一个侍卫,猛地拔出一把长刀。其余人以为他要弑帝,纷纷警惕起来。
“你放了殷家军,我自断一臂。”他将刀悬在臂上,面色沉定,目光无惧,“他们不会让一个残废当皇帝,你就少了一个威胁。”
允帝抬手示意亲卫莫动,心知他是来真的,在僵持片刻之后,最终摇了摇手:“罢了,朕要你的手臂有何用?你只要答应朕一件事,朕便不再追究殷家军的事。”
“何事?”
“朕知道朕活不了多少年了,文烨尚不懂事,就算登基了也难免被人夺去皇位。”允帝顿了顿,犀利的目光凝聚在夏笙寒的身上,“朕要你助文烨登基,助他保住皇位,直到他能彻底独当一面;纵然要夺位的是湘王,你也只能与他反目。”
他丝毫没有犹豫:“好。”
……
夏笙寒收回思绪,有些不知该如何说起,一转头却发现傅茗渊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两手抱在胸前,身子像婴儿似的蜷了起来。他连忙脱下外衣给她盖上,这时严吉走来,问:“可要通知博书斋那边,将傅大人接回去?”
“不用,让她睡吧。”他甚是轻柔地抚摸着她的侧脸,“发生了这么多事,她一定很累了。”
他刚一说完,忽觉喉咙里一阵腥味,竟是猝然咳出一口血来。严吉见状大骇,连忙给他服下一枚药丸,心酸不已:“老奴去潭王府搜过了,根本没有解药,连苗疆那边的人都说无药可解,这该如何是好……”
“无妨,继续去找人,总归有办法。”夏笙寒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将嘴角的血抹去,低头注视着傅茗渊,“不许告诉她。”
严吉捂着眼,含泪点头。
***
傅茗渊转醒之时,发觉自己正躺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惊然坐了起来,才想起这是慧王府。
昨夜她有些犯困,与夏笙寒聊着聊着就睡着了,连忙低头看看自己的衣服,还是完好的,这才松了口气。
她起床整理好头发,这时夏笙寒正端着什么进屋,与她笑道:“矮子你醒啦,这是严吉刚做好的早饭。”
傅茗渊点头应下,瞧他神色不佳,便问:“你……没睡好?”
“嗯。”他粲然点头,“因为一直抱着你睡的。”
“……!”她整个人都惊了,像见鬼似的退了两步,抱住双臂,“你你你……你做了什么?!”
夏笙寒故作天真地歪着脑袋:“这样的事那样的事如此这般的事都做了。”
“……”
傅茗渊恨不得以头抢地,转瞬间羞得面红耳赤,死咬着嘴唇,“到……到底做了什么?!”
见她如此窘迫,夏笙寒忍不住笑了,乐道:“没做什么,就是把你抱到床上,给你盖了被子。”
“……”她扶着额头喘着粗气,知晓这个疯子越来越得寸进尺了,心里却不知怎的感到暖洋洋的,遂将他手里的盘子接了过来,坐下吃了一小口。
夏笙寒坐在她对面,专心致志地凝视着她,看得她都有些不好意思再吃了。
“看我作甚?”
“没。”他笑着摇手,“要是一直这样多好。”
“……”
傅茗渊总觉得他今日有些奇怪,但又说不上来,正要询问,却见安珞急匆匆地跑了过来,面色惨白如鬼,断断续续道:“大……大人,出事了!方……方才陛下派人来宣你即刻入宫!”
她有些不解:“何事这么着急?”
“今晨有一人拿着一封涂首辅写的书信呈给了陛下,说你当年是冒名顶替成为帝师。”安珞慌张得有些发抖,“现在朝堂上下都在讨论此事,大理寺那边已经开始调查了!”
56「信函」
这日的早朝比以往哪一日都要凝重,原因便是暂代大理寺卿的6子期天还未亮就收到了一封信,正是涂首辅当年所写,举荐了他的学生傅连锦为下一任帝师。
他震惊不已,唯恐是恶作剧,连忙取来老首辅当年的字迹进行比对,发现竟是一模一样,才知出了大事,将信函送入宫中。
不少官员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在上朝之前就议论纷纷。景帝一大早被辛公公拖起来,一脸不情愿,直到那封信交到他手上时,才猛地清醒过来。
老首辅在去世前给他留下了一封信,注明了傅茗渊的名字,但当时夏笙寒却让他不要将此信公之于众。那时的他并不理解,只是宣了一道圣旨赐傅茗渊以帝师一职,未提及此事。
而今这两封信都在他的手上,几乎是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字迹,同样的落款,连官印都是一模一样,必定是同一人所写,唯独举荐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辛公公见他愁眉苦脸,遂提议道:“陛下,或许是涂大人当年改了主意也不一定,你瞧瞧哪封信在后,大约就是他最后的主意。”
“那就更加糟糕了。”景帝扶额叹了口气,“老师的这封信已经有些年头了,6少卿刚送来的那封才是较新的。”
“……”辛公公一惊,“涂大人的字迹不可能伪造;那陛下的意思是,傅大人他……真的隐瞒了此事?”
“朕也不知道。”景帝一抬头瞧见天色微亮,心知到了早朝,遂拿起两封信出了宫殿,“不管是不是真的,但这个人早不拿晚不拿偏偏在这个时候拿出来……倒是让人觉得蹊跷。”
早朝开始不久,傅茗渊很快被景帝召入朝中。百官之中有不少人都想要捉她的把柄,得知此事后一个比一个激动。她心中有些惶惶不安,眼前熟悉的同僚们竟莫名令她感到压抑。
她飞快地扫视着四周,不见夏笙寒的身影,拳头捏得更紧。然而在这时,却有人拍了一下她的肩。
傅茗渊一惊,转头一看,恰好对上了云沐的双眼,霍然不知该说什么好,而他也同样一愣,目光有些复杂,顿了许久才开口问:“你真的……”
“云大人不必安慰我。”她小声打断他,“若是让人以为我们勾结,他们也会在陛下面前参你一本。”
云沐张了张口,似乎想要反驳,但最终只能望着她的背影,缓缓踏进那个不属于她的朝堂。
她不该出现在这里,她怎么就不明白。
他咬咬牙,立即跟了进去。
“傅爱卿,这封举荐信的事想必你已经听说了。”景帝拿起手中的两封信,目光沉定,与三年前那个动不动就闹事的小皇帝判若两人,“当年涂首辅是否有一名弟子,名唤‘傅连锦’?”
百官闻言面面相觑,似乎都不识得这个名字,但也有几人保持沉默,等待着傅茗渊的回答。
“是。”她一字一顿地开口,“微臣手里有先师当年留下的几本卷宗,确定其人是先师的弟子之一。”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谁也没想到她会答得这么干脆。景帝皱了皱眉,又问:“当年涂首辅去世之时,与你交代了什么?”
傅茗渊咽了咽嗓子,深吸一口气道:“先师让微臣担任陛下的老师。”
“他可有提及关于傅连锦的事?”
“没有。”
景帝的神色渐缓,然而一旁的汤丞相却是侧首望了望她,忽而开口:“傅大人,请问涂大人仙逝之时,身边除了你,还有谁?”
傅茗渊愣了一下,知道这个问题代表了什么,却还是道:“没有,只有微臣一人。”
百官再次哗然。
没有其他人在场,就代表没人能证明她说的是真话。两封信难辨真假,又同是老首辅的学生,一时叫人难以分辨。
“今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景帝摆摆手道,“此事朕会仔细调查再做定夺,禁军会暂时驻守博书斋,望傅爱卿近日莫要作出城的打算。”
傅茗渊攥紧双手:“是。”
***
出了这么大的事,景帝不做些什么,百官断不会满意。博书斋的禁军看似是驻守,实则是将她软禁其中。
傅茗渊心知回去了就暂时出不来了,遂当天跟去了御书房。景帝有些讶然道:“老师不应该跟来这里。”
她点点头,却不回避:“当年陛下宣旨时曾说,先师并未交代微臣的名字,那这封信又是从何而来?”
“呃……其实这封信当时就在朕手上了。”景帝耸耸肩,有些尴尬道,“是小皇叔让朕暂时不要公布出去的。”
“是……夏笙寒?”傅茗渊一怔,“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景帝摇摇头,示意自己并不知晓;而她也没有追问,只道:“微臣有一个请求。”她镇定地凝视着他,“我想见见那个傅公子。”
***
傅茗渊前往大理寺时,始终没有看到夏笙寒出现。自从今早从王府出来,她连平时经常在宫里转悠的严吉也没瞧见。上一回来大理寺还是为了湘王的案子,却不想这回竟是轮到她自己头上。
6子期在寺卿被捕后暂代其职,应景帝的要求,将这次会面安排在了其中一间二堂。傅茗渊进屋之时,恰好看见一个戴着斗笠的男子正坐在里边等她,闻声转头,还冲她笑了一下。
这男子大约三十多岁,右眼绑着个眼罩,不论是喝茶还是起身,始终用的是左手,似乎另一只手动弹不得。
傅茗渊一眼便认出了对方是谁,却没有惊讶,只道:“先前我还在想,为何这封信不在我刚上任时就拿出来,原来是因为潭王离京,公子被人抛下了?”
她话中带讽,而那男子并不生气,只是笑笑:“傅大人为谋权势不择手段,不仅偷了我的官位,还戳瞎我一只眼睛,断我一条手臂……这罪责可不小。”
傅茗渊闻言蹙眉,冷冷地望着他:“上回在马场是第一次见到你,我手上还有你的腰牌,想要污蔑本官也不找点好的借口?”
“大人可真是健忘啊,马场那回……可不止是第一次见了罢?”男子低声凑近她,将眼罩缓缓揭开,露出一道陈年疤痕,然而那张脸却令傅茗渊倏地僵住。
他的面容有些枯槁,形容憔悴,肤色是不自然的偏黄,眼眶周围是黑黑的一圈,右眼似乎是被什么利器扎瞎了,尽管是旧伤,但仅是看一眼便令人感到触目惊心。更可怕的是——这是她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一张脸。
傅茗渊几乎整个人都颤栗起来,两手死死地攥住木椅的把手,甚至能听到骨头在“咯咯”作响,双眼瞪大,连呼吸也急促起来,许久都未能作出反应。
瞧见她这般模样,男子满意地将眼罩重又戴上,笑容诡异:“命硬的死小子,果然是想起来了啊。”
“是……你……”她的嗓子干哑到发不出声。
“是啊,我就是回来拿走属于我的东西。”男子不由大笑出声,“我的名字你应该早早看到了,怎么就没想过,为何我会同你一样姓‘傅’?”
傅茗渊定了定神,强忍住内心的愤怒,却抑制不住双手的颤抖:“这里是大理寺……我随时可以让人抓你。”
“抓我?我现在是被你陷害而身败名裂的可怜人。”傅连锦故作无辜地摊开手,目光中贪婪无尽,低声道,“所有的事都只有你的一面之词,谁有办法抓我?”
她似乎有些忍不住了,猛地一拍桌子,令门外的侍卫都惊了一惊,纷纷探着脑袋往里看,却又不知二人在商谈什么。
“潭王还说你不好对付,真是高估你这个灾星了。”傅连锦向她挑了挑眉,“就为了保护你这么个臭小子,那个小姑娘死得还真是不值啊……”
他话音未落,忽闻“嘭”的一声,竟是傅茗渊猛地站了起来,还将椅子给撞倒了。她怒不可遏,再也无法保持冷静,猛地将手举起,似乎掌心还攥着什么,想也不想地向着对方刺了过去。
霎时间,她的手被人从后方握住,再以飞快的速度收回怀中。傅茗渊愕然转头,竟是夏笙寒突然出现在她身后,用袖子遮住她掌心那亮银色的匕首,俯身在她耳边道:“不要做傻事;这里是大理寺,杀了他你就完了。”
傅茗渊即刻回神,不动声色地将匕首藏在怀里,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夏笙寒瞧出她的不寻常,紧紧跟在她后边,唤道:“矮子,别跑那么快……”
她像没听见似的,寻了匹马径直奔回了博书斋。守在外面的禁军望着突然间冲进来的两人,面面相觑。
她猛地将书房的门关上,而他却在关门的那一瞬抵住了门,望着她惊慌失措的样子,酸涩道:“别怕,我在这里。没有人会怀疑你是冒名顶替的,没有。”
听到这句话,傅茗渊错愕地抬头望他,像是感觉不到泪水正缓缓淌过她的脸颊,最终松开了抵着屋门的手,被他张臂拥入怀中,失声痛哭。
“铁证面前,没有人会信我的一面之词……”
“我信。”夏笙寒摁着她的脑袋,不假思索地回道,“我信就行了。”
她嗅了嗅鼻子,在他怀里破涕为笑:“你都疯了,你信有什么用?”
“告诉你我信就行了。”他话声带笑,这般没头没脑的话,竟令她感到很是安心,“所以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
57「刺客」
傅茗渊微怔,才发觉她就这么抱着他哭了好一阵了,当即下意识地退开,警惕道:“你……你今天不太正常。”
夏笙寒讶道:“我怎么不正常了?”
“就是太正常了,所以不正常。”她撇撇嘴,往桌子后边一躲,唯恐他突然扑过来,“我……冷静下来了,你可以走了。”
夏笙寒默了默,委屈道:“你都抱过我了,就这么抛弃我了么?”
“谁抛弃你了,你还亲过……”她说到一半突然愣住,脸庞霎时红了一片,立即捂住嘴巴,“总之……还不到时候。等这件事结束,我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你……想一个人解决掉所有的事?”他的目光有些琢磨不透,抬眸凝视着她,“这般逞强,不太像你啊。”
傅茗渊垂着脑袋,走到他身后,缓缓抬手将他推向门边,声音低沉:“在遇到老师之前,我被人追杀过,还有一个姐姐保护我惨死。如今我能告诉你的只有这么多,别再多问了罢。”
夏笙寒闻言并未出声,却像松口气似的笑了笑。
她愿意告诉他,于他而言,便是足够了。
望着他徐徐走向门外的背影,傅茗渊心知这几天大约都出不去了,正想去捎几本书来看一看,谁知刚一走到案前,目光却倏地定住。
“……”
听见了她急促的呼吸声,夏笙寒不解地转头,只见她的书案正中放着一块玉佩似的东西,比起美玉更像是信物,孤零零地置在那里,似乎摆放得很小心。
“快……”
“什么?”
傅茗渊的脸色忽而变得煞白,拾起那块玉揣进怀里,飞快地奔到门口,焦急道:“——快回大理寺!”
夏笙寒不甚理解,但仍是跟在她身后。门口的禁军见她又要出门,当即阻拦,但见慧王跟在其后,踌躇一番只好放行,要她在天黑之前回来。
此时的傅茗渊哪里管得了那么多,翻身上马,却又像想起什么似的,回头向夏笙寒伸出了手:“上来!”
他点了点头,随她一同上马,问:“我们去大理寺作甚?”
“去找阿尘。”傅茗渊一边策马一边答道,“没时间与你解释了,赶紧去大理寺,在她动手之前拦住她!”
夏笙寒微声应下,隐约猜到了什么,从后方探出手来,握着她的双手,低低笑道:“马术熟练了不少,但还是不行啊。”
言罢他目光一凝,顷刻向着大理寺飞奔而去,然而到时才知,傅连锦在与她会面之后便离开了,兴许是回了家。
傅茗渊急道:“他住哪里?!”
那小吏见她风风火火地走,又风风火火地来,完全不知发生了什么,摇头道:“回大人,我就是一看门的,我也不知道他住哪儿,要不你去问问6……”
不等她说完,傅茗渊即刻冲进去寻找6子期,一问才知,傅连锦出现得很突然,在京城并无居所,被暂时安排在了一间官驿,方才刚刚回去。
打听到具体位置之后,二人即刻前去;6子期觉出其中的不寻常,拦住他们道:“出了什么事么,傅大人可需人手?”
“不。”她站定下来,却并不回头,话声带笑,“没出什么事。”
***
官驿坐落于城中的西南角,素来是这些官员安排闲杂人等的地方。守门的两个侍卫大多时候是守着一座空阁,每天除了打哈欠就是唠嗑,连管他们的人都懒得前来看看。
傅茗渊赶到之时,那二人正在畅谈今晚去哪里喝酒,一见慧王与首辅大人同时来了,吓得魂都要没了。
这这这……王爷发疯发到官驿来了?!
二人立即站得笔直,齐声喊道:“参见——”
“傅连锦呢?回来没有?”
不等二人说完,傅茗渊便急急打断了他们的话。守卫相视一眼,拼命点头,赔笑道:“刚刚才进去,好像是从大理寺回来的。”
她听罢便想直接闯进去,但而今此事在朝中传得沸沸扬扬,小吏也知道她应该避嫌,万一她冲进去把人给杀了,他们的脑袋才真是要保不住了。
“傅大人……这这这,陛下交代要保护好里边的人,你贸然冲进去……不妥啊。”
傅茗渊像没听见似的,执意要闯,而夏笙寒却及时拦住了她,将她拉到一边,双手摁在她的肩膀上:“你今天……怎么这么不冷静?”
“阿尘要杀人了,我冷静得下来么?!”
话音未落,夏笙寒猛地将她一拉,目光警惕地凝视着不远处。她不解地抬头,恰见一袭黑影闪过官驿后方的小道,想必正是奔其中一间屋子而去。由于只是一眼,她看得不甚清楚,但从轮廓看来,的的确确是个女子。
“快……不能让别人抓到她。”傅茗渊几乎是下意识地喊了出来,惊慌失措道,“驿站里还有守卫,不能让她动手!”
夏笙寒点头示意她放心,霍然明白她带他前来便是因为她不懂武功;尽管不确定究竟发生了何事,但她不复往日的冷静,此中理由必定不简单。
官驿之中只有寥寥几个侍卫在巡逻,本来里边是没有人的,大约是景帝受不了一些官员的聒噪,遂临时安排了人手。
夏笙寒本是想让她在外等候,自己进入官驿,而她却只是紧紧抓着他的衣角,紧紧咬着嘴唇,示意她要跟上。
她似乎……很害怕一个人躲在后方。
他轻轻握了下她的手,从侧门溜了进去,正想寻找傅连锦的所在,却倏然注意到一阵骚动,恰是从对面不远处传来。
二人心中一紧,当即奔去一看,果然是先前的黑衣刺客与驿站内的守卫打了起来,而傅连锦则是躲在后方,手里还拿着一个空药瓶,大约是遭遇偷袭时有了警觉,及时唤来了守卫,才没有当场一命呜呼。
刺客的身手没有方才敏捷了,大概是中了什么迷香,面对十几名守卫的围攻,有些力不从心。傅茗渊见状,当即跑出去牵马,而夏笙寒则是退至侧门旁的一棵树下。
光影交错,刺客心知无力一拼,正想向侧门方向撤退,哪知却被其中一名侍卫刺中了腰部,尽管刺得不深,却显然是令她的行动更加迟缓,整个人脱力似的飞了出去,摔进了树丛之中。
“还不快抓人!”见侍卫们愣了,傅连锦惊然大叫,连忙与他们一道冲了过去,却什么也没有看见,所有人都像见了鬼似的瞪大双眼。
……人呢?!
***
傅连锦在官驿中遇刺的消息很快在宫中传开,尽管刺客没有抓到,但百官心里都认为是傅茗渊下的手。
很快,老首辅的死因被彻查了一遍,那两封信也被仔细比对过,她手里的卷宗亦是被大理寺讨了过去,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一种可能:当年傅茗渊为了夺取首辅之位,陷害了比她入门更早的傅连锦,还在老首辅身上做了手脚,更有可能还谋害了她另一位师兄,只是至今尚无证据。
三日后,大理寺确定所有证据属实,即刻要将傅茗渊宣入寺中受审,而景帝却说不急,要等新任首辅上任之后再审理此案。
朝中一片哗然。
“陛下,傅大人他还尸骨未……哦呸,他的官职还没有正式撤除,这么快就要换个人来当帝师了?”
“这是涂首辅的愿望,朕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景帝拍了拍胸口,叹息道,“老师好歹伴朕三载,念在师徒情谊上,宽限他几日,延后受审罢。”
众官纷纷表示理解。
官印被收去的那日,博书斋中的禁军又多了一队人马,连小书童们的进出都受到了限制。安珞红着眼道:“陛下怎就这么不明事理?倘若这是真的,为何这封信偏偏是在这个时候拿出来?”
傅茗渊却是不怎么在意,在厨房熬了一碗药,若无其事地端进了屋子。近来她总是这般清闲,还钻研起了稀奇古怪的东西,与阿尘相处的时间多了很多。七嘴八舌的官员纷纷道他大约是干脆不要好了,见被人揭穿了索性研究起房中术了,简直丧尽天良。
门一推,屋中的药香沁人心脾,她徐徐走到床边,低声道:“喝吧。”
阿尘躺在床上,腰上的伤尚未痊愈,却是不肯张口,蹙着眉头道:“为什么要救我?”
傅茗渊耸耸肩,“没有为什么。”
阿尘死死地盯着她,咬着唇道:“你知不知道……为了你不拖累你,我已经作好了一旦被发现就毁去面容准备,你为何还要把我带回来,多一份威胁?”
“我身边能相信的人本就不多,不想平白失去一个。”傅茗渊平静地望着她,舀起一勺汤药送到她嘴边,“你与我说过,等你要去报仇的时候,会留下那个玉佩,只是我没想到……会这么快。”
不知不觉已经八年过去,她自始至终都知道阿尘前来博书斋的目的是为了复仇,可究竟是为什么,报仇的对象又是谁,她却从来( 御前疯子 http://www.xlawen.org/kan/2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