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部分阅读
路东张西望,走到王大海的办公室,刚跨进门,就双手作揖,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小陶说:“老大!我投奔你来了。”
王大海立即把小陶拉起来,引到沙发上坐下,泡上一杯新茶,端给他说:“这是工厂,不是寺庙,不能再搞这俗套。快说说你一年来的情况。”
小陶是王大海在监狱里的牢友,云贵人,在里面跟边疆人阿不力孜关系不错,俩人的年龄不相上下,都是贩卖毒品进去的。小陶说:“老大,你前脚释放出来,我后脚也跟着出来了,原准备回到老家后,安稳过日子,可是,四处寻找,找不到儿时的伙伴,对那里的一切感觉十分的陌生,也难怪,自己在外漂泊了十几年,那里已经不属于我了。”
小陶想抽烟,四处看看,没有找到香烟,也没有看到烟灰缸,他就从自己的身上拿出一盒香烟,抽出一只,递给王大海,王大海用手,向小陶摇一摇。小掏把香烟放在自己的口中,准备点火。王大海马上制止了小陶,并说:“安全管理规定,这里不准抽烟。”
小陶只好无奈地收起香烟和打火机。他突然起身,一个立正姿势,口中喊到:“报告政府,我要小便。”
俩人顿时都开心地笑起来,王大海用拳头轻轻地抵了一下小陶的胸口说:“小老弟!你是在讽刺我,这里像监狱吗?”
“你是不是把监狱里面的方法搬过来管理工厂?”小陶一脸认真地看着王大海,严肃地说,“你的门卫真厉害,谁能挡得住我小陶呢?不瞒你说,我进机关大院门,都没有你这的门难进。好说话的,撒个小谎,就放进去了。碰到不好说话的。我就在大门口吹胡子瞪眼,张牙舞爪一番,他还是放我进去了。可你的门卫,真是不得了,软硬不吃呀,不事先预约好,不给进工厂大门。”
“监狱里,小陶还是有办法能抽到烟。”王大海一脸认真,接着追问,“怎么,门卫欺负你了。”
“不是的,敢动手就好办。伸手不打笑脸人吗。门卫耐心地跟你说,你要是进去了,他就得下岗回家,他主动帮来宾联系要找的人,搞得你就不好意思硬闯。”小陶端起茶杯,张开嘴,喝了几口,接着说,“还有更不好意思的,我在门口把一个烟头丢在地上,门卫用手把烟头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然后到我的面前跟我说,对不起,事先没有告之,这里不准乱扔杂物。的确不一样,在大城市里,一些老大妈跟在行人后面,瞅着行人,盼着行人落地的一口痰或一截烟头,揪着行人,塞罚款单,那才叫人怄气,臊面子。”
王大海仔细地听着小陶动情的描述,一年没见,他脸刀削似地消瘦了一圈,面色青黄,心想,他干什么事,混成这副模样。王大海说:“小老弟,你怎么学会阿谀奉承,这可不是你的性格呀。”
“我是有感而发,你可不要冤枉好人。”小陶说着话,忍不住打起了哈欠。
“你真是一个瘾君子,这么一会儿不抽烟就死人啦。”王大海看着小陶烟瘾发作时痛苦的样子,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包555牌香烟,对小陶说:“走,到吸烟室,让你好好地过足瘾。”
小陶在吸烟室里连抽三只香烟,喝了两杯茶水,精神振奋地又来到王大海的办公室,进门后,反锁门闩,走到王大海办公桌前,趴在桌面上,神秘地对王大海说:“老大,这次来是想请你做来钱快的大买卖。”
王大海靠在椅背上,问道:“什么大买卖?”
小陶回答:“揽货。”
“跑物流吗?”
“是也不是,我还是跟你直说了吧,通过你与医药企业的业务关系,搞一些杜冷丁、吗啡什么的。南边需求量大得很。”
王大海心里一惊,怪不得自己第一眼看到小陶,感觉他是已经变了个人似的。王大海气愤地站起来,一把抓住小陶的领口,剑眉紧锁,凝目注视着他说:“小老弟,你也是老大不小的。不能再进宫了,搞不好还要打头的。”
小陶也提高嗓门,瞪着王大海说:“我是打算再进去蹲几年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老大啊!没有办法,我也不想这样,我是飞来的鸟,在城里没有可栖的林子,没有你这样的好运当头。”
松开小陶的领口,王大海走到窗前,看着窗外说:“偏门的事不能再沾了,你被咬过,还不知道痛吗?”
不能再让小陶走老路,王大海痛苦地回想起在里面的日子,临近释放出狱的犯人都有一种焦虑的心里,出去以后社会能接纳吗,人们戴着有色眼睛看你,不是说人人都当面反对,至少在内心深处有一种防范或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就让出来的犯人难以适应社会。由于有这种社会现象左右着犯人的心里,所以,有二进宫的犯人就教唆一种“要起富,走老路。”的混世哲学。王大海走回到桌前,对小陶说,“你那揽货生意,害人损已一定要收手。你干脆还是到我这里来,顶一个岗位,端一碗安稳饭吃。”
看到王大海对揽货生意一幅拒之千里的态度,小陶的精神头像泄气的皮球,立即瘪下去,他无精打采地说:“我自由贯了,心也野了,哪受得住你公司那么多的规矩。”接着,小陶带着几乎恳求的语气追着王大海说,“老大,只做一单,我保证就收手。”
“半单也不行,既然你不愿回老家,安安心心地在我这里落脚,工厂里有一千多工人,看上去,黑压压的一大片,他们都能做得下来,难道就你一个人不行。”
“我也跑了不少工厂,好像总是用三只眼看人,心里隔着一层,很难靠近。”
“在我这里还要怕吗?”
“要好一点。”
“先要把自己的饭碗端稳了,能填饱肚皮,再去做一点美梦。”
“我不走了,后辈子,要做美梦,也在老大这里。”
“希望你不要做冬天的大葱--皮干叶烂心不死。我有个计划,随着生产的扩大,本着自愿的原则,可能要逐步招收一些两劳回归人员,只要能把他们管好,个个都是宝。还能享受到不少优惠政策。减免到不少的税收。”
“阿不力孜可能快要出来了,他是不是也要到这里来。”
“阿不力孜肯定是要过来的,还有,张胖子最近可能要带吴兵,也要过来,张胖子已经决定在滨江投资兴业发展,让吴兵担任滨江的分公司经理,进行前期的调研策划。”
“老大,看你这阵势大得很呢。”
“阵势大,要有得力的人去冲锋陷阵,像你刚才还在犹豫不决,信心不足。”
“我不是信心不足,心想,老大你漂白了,怕我来了以后,又给你脸上抹黑。”
“漂白,那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像美国的迈克尔·杰克逊,世界级的音乐天王巨星,他杰出的音乐天才,让我们永远记住了他。但是,他整容却一直让人们嘲笑和讽刺,漂白肤色,对他的争议人生,让人们唾弃。杰克逊也为此付出一生悔恨的代价。”
“我是五体投地地膜拜老大的勇气,做人就应该这样,保持本色,不要伪装自己。过去不能代表未来,一个人好,就好一辈子,一直好到土里去,哪有这个道理,是人都有个七情六欲的,即使是一台最先进的机器,不认真保养加油,也会出毛病的。”
“开始我有点遮遮掩掩的,后来想到朱兆有说的,有时候解释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仇人不信你的解释,朋友无须你的解释,船到桥头自然直。”
王大海心里很高兴,小陶留了下来,他拿起电话,拨通杨民生办公室的电话,对他说:“我有一位老友,想加盟德豪公司,请你考察后,如没有问题就接收,他的集资款在我的工资中扣除。”
“好,请他到我的办公室来。”杨民生在电话里说。
“还有在江边,部分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你是怎么考虑答复的。”王大海在电话里,继续追问。
“我认为可以考虑员工的建议。”杨民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接着说,“我到董事长的办公室去一趟。”
“不用来,待会我让办公室通知召开董事会研究。”王大海在电话里对杨民生说。
第四十三章 摆一百桌
民以食为天。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软叮当。国人碰到面,第一句话就问,你吃了吗?说明人的第一要务,革命的首要工作是解决吃饭的问题。只有吃饱饭,才能精神焕发干好事。
既然,员工想要开开心心地吃上一回,痛痛快快地过一把嘴瘾。公司去年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可以满足员工的愿望。董事会决定,在腊月二十八的晚上,请全体员工和他们的家属吃一餐饭,下次发大财了,还要请全市人民吃一餐饭。让人碰到面,再问一句,你吃了吗?被问的人,用手抹着油腻腻的红嘴唇,打着饱嗝着说,吃过了,刚刚在德豪公司美美地吃了一餐,你看这不是沾了许多油水,还没有干呢。接着拍拍鼓起的肚皮,你听听这肚子硬邦邦的声音,这里面可都是大鱼大肉的硬通货。随后,扬长而去。
德豪公司有九百九十名员工,一桌十人,要摆九十九桌,干脆就摆上一百桌,加上一桌,凑一个整数,“百”字多吉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能小富即安,就可以望着天了,革命尚未成功,员工更需努力,还要加快发展。这加的一桌,就把曹老书记、王行长、李建国、苏跃富还有肉厂留守处主任都请过来,一起与民同乐。
要摆上一百桌,地点就设在进公司大门广阔的马路上,有二十米宽,一百米长,绰绰有余,一眼望去,既有排场又很气派。从隔壁的为民饭店,租借一百张带转盘的大圆桌,员工可以拖家带口,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地吃上一桌饭。席位每位员工只限定一个,一家人可以轮着坐上去吃,只准吃,不允带。尽着肚皮装,装不下,怪自己不争气,可不能讲公司小气。
杨民生把钱袋子拎在手上,到菜市场去批发,各种荤素菜的准备,由各科室负责,分工包干,如何全心全意地为员工服务,这是在关键时刻。
技术科和生产科两个科室,男同志多,胆子大,就负责杀鸡宰鸭,每个人二十只,从宰杀到拨毛,再到开膛破肚,要弄得干干净净,不能放过一根未拨的毛,不然,影响到员工的食欲,干扰他们大口撕咬时高兴的情绪,丝毫不能打断他们咀嚼着肉时的美好感受。拿起一根大鸡腿,光滑滑的,带着撩惹人**的肉香,一下子插进满满张开的大口中,唾液像小溪,喷涌着丰富的涎水,收缩口唇,将两排锋利的牙齿,一下一下,咬进油滋滋、滑润润的嫩肉里,舌尖不停地搅拌,让他们舒服得超现实,让他们快活得忘乎所以,让他们痛痛快快地过足了嘴瘾。
质检科,女员工多,就负责素菜,小白菜一定是要准备,大鱼大肉干下去多,就想要小白菜,看着清爽,吃下去不油腻,开始,没有强烈的吃欲,但是,在不断地细嚼慢咽里,那丝丝青茎绿叶磨出诱人的清香,让人静静地回味无穷。芹菜能治高血压的,炒上一大盘。韭菜补肾暖膝腰,也来一盘。番茄补血助容颜,加上鸡蛋,红红黄黄的,端上一盘。冬瓜消肿又利尿,不能忘记上了。
办公室里的人也没有闲着,拿出生产车间夏天防暑降温用的大茶叶桶,清洗干净,装满散装酒,放在大门口显著的位置,喜欢喝酒的员工,拿自己吃饭的碗,水龙头一扭,白酒就香喷喷地流到大碗里,每人准备了一碗酒的量。香烟呢,肯定是要准备的,每人两只,分发到每人座位旁的桌面上。办公室里的人还真用心,想到文明工厂,不能像是一个土匪窝,吃饱喝足,伸出自己的脏手掌,在油脏乎乎的嘴上一抹,嘴是干净了,可是裤兜和褂角就沾油水了。为了让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给每位员工准备一条小花手帕,擦完嘴可以带回家,常备在身常擦嘴。这个小花手帕,让各位老婆着实高兴得合不拢嘴,得了一个意外之财,捡到一个天大的便宜,激动得三天睡不着觉。
保卫科的人也不是吃干饭的,首先在摆宴席的三方拉起了警戒线,只有一方连着厕所,防止有阶级敌人趁机搞破坏活动。还准备了两辆厂里倒运货物的板车,如果哪位员工喝大了,或者激动过了头,或者是酒壮狗熊胆,粗口骂起自己的娘们,对不起,就请这些员工睡到板车上,让他再舒服一会,送到该送的地方去。
杨民生干完菜买的活后,到生产车间,负责照看宴席时的正常生产。牛强应酬第一百桌上的各位来宾,刘春花做为准家属被邀请参加宴席,并坐在王大海的位置上,牛强坐在刘春花的对面,并主持宴席,宣布开始,科室人员,男男女女,从食堂里走出来,端着菜盘,从各个通道,同时走向每张大圆桌。
宴席场上,立即人头攒动,哪能不动呢。平民百姓的生活,一个月吃一次肉,一年才吃到一次鸡,一家四五口的人,轮番着坐上自己的席位,夹起一块肉,还没有含到口中,后面的人就抿着嘴,急着要拽你下来,叫谁后一个上去,能不着急吗,迟一脚,盘中的腿子没了,迟一步,盘中的肉块没了,如果等一会儿再上去,可能只剩下有营养价值的肉汤,还有整盘的素菜等着你。
牛强走到宴席的中间,拿着一把纸板糊的纸筒喇叭,大声叫着:“全体起立,请董事长致辞。”
王大海站在牛总的身后,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密集的高高矮矮人头,像是庄稼地的稻穗,随着风左摇右晃,有的人把脖颈子伸得像是长颈鹿,想看个明白,董事长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
王大海用慢动作,挥舞着右手臂,向各个宴席上的人致意。然后,用清脆的高音说:“员工们好!”
“董事长好!”员工们整齐划一地回答,嘹亮的声音回荡在工厂的上空。
“员工们辛苦了!”
“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排除万难,去争取更高产量。”
“祝员工们幸福!”
“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欢度新春佳节。”
“不忘计划生育。”
在王大海与员工们互动的时候,牛总跑到第一百桌上,请一位领导给全体员工作指示,都相互推辞谦虚着,最后,牛总一把拽过王行长,硬是推着王行长,走到王大海站着的位置前,又竖起纸筒喇叭,大声地叫着:“下面,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王行长讲话。”
“哗啦”雷鸣般的掌声,像潮水一样爆发,宴席场面上沸腾起来。员工们太需要掌声,好久没有这样激动地拍过掌,生活需要鼓掌,能使生活成为一个七色板,一次鼓掌可以说是举手之劳,是为了对王行长的尊敬,同时,也是为了美丽的生活,在给自己鼓掌。
王行长用双手向大家示意,等了好一会儿,场面才平息下来,王行长说:“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大家不要误解‘吓一跳’这个词,是被你们训练有素的纪律,激|情满怀的斗志,吓了一跳,我在这里向大家表态,只要德豪公司发展需要,我行愿意继续深入合作。”
“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王行长对德豪公司的大力支持。”牛强再次拿起纸筒喇叭大声说。
宴席开场活动结束,王大海陪同王行长到一百桌就坐,王行长看王大海站在刘春花的身后,对王大海说:“今天,你应该坐在这个位置。”
“行长,你刚才讲话看不见,现在回过头看一看,今天宴席上都是贤内助坐得多。”
“你说得有道理,想干一番事业,没有坚强的后盾可不行。”
“我与她经常是十五的月亮,她在看,我也看,忙得没有时间坐在一起看。这军功章,有她的一半功劳。”
“董事长不坐下,我们怎么好端杯动筷呢。”
“我站着好走到你们身边,给各位去敬酒。”
曹爱国首先把筷子夹起一块红烧肉说:“新事新办,王行长,我们开始吧。”
第一百桌上,除了曹爱国、王行长还有一位分管工业的副区长,税务局的一位科长,肉厂留守处主任。李建国没有来,派了一位姓胡的办公室干部来参加,送给苏跃富的请柬,石沉大海。
王大海拉着刘春花,俩人一起,王大海喝的是酒,刘春花喝的是汽水,给各位领导一一敬酒,感谢给予德豪公司以及王大海本人的厚爱和支持。
牛强把自己的老婆孩子安排到员工的桌子上,自己可以在这个桌子放开手脚,潇洒走一回,他一手拿着杯子,一手拿着酒瓶,站起来说:“我现在步董事长后尘,敬一圈,为了表达诚意,每一杯都斟十分满。”
当牛强敬酒到曹爱国时,曹爱国爽快地,把一杯酒喝干了,情绪有点激动起来,他动情地说:“我们那时冒着枪林弹雨,为的什么,是为了老百姓有一口安稳饭吃。现在,时代不同了,走南闯北的拚搏市场,还是要为着老百姓有一口安稳饭吃呀。”
“曹老书记说得精辟,我们来敬您老一杯酒。”王行长站起来,热情地要敬曹爱国的酒。
“我们来共同敬他们,辛苦的纳税人。”曹爱国话没有说,在坐的来宾都共同举起酒杯,迎向王大海和牛强。
第四十四章 开门红包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如星的红点一颗颗炸裂开来,舞动着欢快的步伐。大门两侧“不管是白猫黑猫,会捉老鼠是好猫。”的红对联,在蓝灰色烟雾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德豪公司开门鞭在大年初一八点正放响,新的日子开始了。
小陶夹在人群里,他准备到住的宿舍,几个人已经约好牌局,早已经人在曹营心在汉,今天休息,正准备离开。
“小陶,今天可不能跑呀。”王小六身穿崭新的呢子中山装,手中夹着一支香烟,对小陶说。
“你当然不跑了,去年江海的生意那么好,真是小狗掉到茅坑里--享饱了福。”小陶虽然到德豪公司的时间不长,但是,他知道江海是优质市场,那里的业务员是一个肥差。
“我是说大家都要到公司来,今年上班的第一天,董事长要亲自给每一名员工发红包。在滨江还是史无前例,不要说在德豪公司了。”王小六带着神秘的表情,生怕泄漏了天机似的,轻轻地对着小陶耳边说。
“我知道小孩子在家里,大人要给压岁钱,你这公司的开门红包是什么意思呢?”小陶不解地问。
“开门第一天,发红包,就是寓意开门红,样样红,好彩头,公司今年生意兴隆。”王小六一年来在江海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解释得头头是道。
“像我这样,到公司的时间不长,也有红包?”小陶继续在追问。
“有,只要今天是德豪公司的员工,就能收到一个红包。”王小六其实知道发红包的底细,他还参与红包的制作过程。
“我知道了,发个红包,图的是一种吉利,一种喜悦。”小陶虽然没有见识过开门红包的场面,但是,心中想着应该是这么回事。他看着越来越多的员工,向公司大门聚集,接着问王小六,“就在这里等红包吗?”
“我们就在这里等董事长。”王小六肯定地对小陶说。
王大海与牛强俩人高兴地来到大门口,顾长贵领着财务科人员抬着一个大纸箱,紧跟在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身后,把纸箱放到保卫科值班室,门前放一张办公桌。牛强与保卫科的人员在组织员工有秩序地排队。王大海看着大家都在盼望着拿红包的幸福时刻,他回想自己一星期来的一幕幕。
开门派发红包,在南方的城市,逐渐时兴,而在滨江没有听到一点风声,这让王大海费了不少脑子,他在毛爷爷的书里,找到一句话,是这样说:“节日问候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我们无产阶级也要搞一搞。”王大海心想,“也要搞一搞。”说明可以搞。给每一位员工发一个红包,能让员工感受到德豪的温暖和融洽,包上个十八元,红包不算特别大,这其中包含着更多的是祝福和团结。
说干就干,王大海在离春节还有一星期的时间,把牛强与顾长贵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商量发放红包的事。
“董事长,滨江还没有一家企业发红包,我们有必要第一个吃螃蟹吗?”牛强有点担心,办企业这么多年,第一次发钱没有个手续,过去发一点年终奖,那是先做表,个人签字,或是按手印,再可以领钱。
“南方的企业开始时兴起来,在滨江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总要有人勇敢地带个头,吃了以后,不仅能发现螃蟹的鲜美,更能改变滨江企业激励员工的方式,引领一股新潮流。”王大海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
“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今年试试看,员工对开门红包的态度怎么样。”牛强知道,王大海认准的事,那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每人十八元,一次性要拿出近二万,又是临近年关,怕银行能不能给我们拿出来这么多的现金。”顾长贵拿着笔纸,伏在王大海的办公桌边测算,每个红包里,一张十元的工农兵大团结,一张五元的炼钢工人,三张一元的女拖拉机手。总计要拿出大团结一千张,炼钢工人一千张,女拖拉机手三千张。
“柜台不给拿,你就直接去找王行长批一下,对我们这个大户要优惠支持一点。不要我出面了吧。”王大海心里不耐烦地说。他想的不是钱能不能拿得出来的问题,是在考虑,公司这么多的员工,红包发下去,在滨江可能要出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到时,眼红的管理部门,是不是会来一个枪打出头鸟。
“那是,董事长不能再为取钱的事操心。”顾长贵取下老花眼镜,赔着不是说。
“从哪里找到这么多的红包呀。”牛强又提出新的问题。
“买三十张红纸,一瓶浆糊,自己做红包,再找一位毛笔字写得好的员工,在红包上写上一句祝福语。”王大海感叹,想搞点新鲜事物,还真难,不就是发一个红包嘛,冒出许多的事。他突然从自己母亲糊火柴盒中,得到启发,用红纸做红包,算了一下,一张红纸,按三十二开裁,也就是一张纸裁成三十二个红包,三十张红纸做红包的材料,绰绰有余。
王大海、牛强、顾长贵三人相对而视,王大海看大家没有言语,问:“看一看,你们还有什么困难?”
“我是不好意思再烦董事长,但是,不烦不行。”牛强抬起头,手中的笔还落在笔记本上,没有移开,接着说,“最后一项,请董事长说一下祝福语。”
“就写四个字,纳福迎祥,你们看看,含义怎么样,主要是企业和员工都图个吉利。”王大海用征询的口吻说。
牛强记下“纳福迎祥”四个字,呈到王大海的面前说:“请董事长审查一下。我想把市场部的王小六抽上来帮忙二天,大门的对联是他写的,红包上的字还是要他来写。”
“队伍已经排好,请董事长开始派发。”牛强走到王大海的身边,向他报告的声音,打断了王大海的回忆。
王大海两手捉着红包一头,双脚并拢,微微向前倾着上身,第一位员工兴奋地跑到王大海的面前,好像要张开口,想说出自己要感谢的话语,由于心情激动,加上小步跑得有点快,气喘吁吁的,用手捂着自己的脸面,“嘿……嘿嘿”地笑个不停。
“祝你新年快乐!”王大海热情而又亲切地说着祝福语。
“哎呀,这怎么了得,我应该祝董事长新年快乐。”第一位员工,拿着红包,向王大海不断地作揖,点头鞠躬,心中还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
“搞快一点,后面还有很多人。”牛强看第一位员接着红包,一时半会没有下来,他走上前说。
“好!我马上就好。”第一位员工头也不回地答着牛强的话,紧紧握住王大海的一只手,接着说:“谢谢!谢谢董事长!”直到牛强安排第二位员工走到王大海的面前,第一位员工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还没有走出五六步远,只听“哇噻。”地叫着,看样子可能是他的老婆孩子,一下子将他围住,围上来的还有新春拜年的路人,他们也伸着头,看第一位员工的老婆,用手指沾着口水在数着,一张大团结,一张炼钢工人,三张女拖拉机手的钞票。
“这是一家外资企业?”新春拜年的路人不明真相地问。
“好事都是外国的,外国的月亮真的比中国圆吗?”第一位拿到红包的员工自豪地说。
员工们井井有条地排着队环绕着厂房,排着有两圈人的队伍,基本上都是站在那里,很有耐心地一个个地往前走,王大海在发红包,说着新春快乐的间隙,抬头看到路沿的树下,有女员工一手插着自己的腰,另一只手扶在树干上,斜撑着整个身体。王大海对身边的牛强说:“你去看一看,那树下的员工是怎么回事。”
“是一名怀孕的女员工。”牛强去了解情况后,回来向王大海说。
“让怀孕的女员工优先拿红包。我还真是没有考虑周全。”王大海自我检讨地说。
“怀孕的不只是一名员工,还有好多。”牛强认为已经排好的队伍,如果谁不按顺序拿红包,可能有人反对,甚至起哄。
“不管多少,让她们全部过来,都优先拿红包。如果太多,就在原来的队伍旁边,重新再排一个队伍。”王大海不容分说,要牛强赶快安排。
牛强从队伍的头走到尾,吆喝着是孕妇的站出来,结果是,孕妇重新排起一个有三十多人的队伍。这支队伍立刻吸引住人们的眼球,只见挺着大肚小肚的孕妇,站在那里,蔚为壮观。有刚怀孕的妇女,因为自己还看不出来有突出的肚子,在队伍里站了一会,不好意思地自己撤出来,最后,还是被她的姐妹们,硬是给推到孕妇的队伍中。
太阳爬上屋顶,王大海已经派出九百八十五份红包,还剩下牛强、顾长贵、王小六、小陶和杨民生等五个人,小陶听着王大海有点沙哑的嗓音,对王大海说:“我的一份红包,自己拿吧,不要说‘新春快乐’了。”
“不行,你也要说,牛总、杨总我都要说。”王大海坚持宁少一村,不漏一户。
“我们天天在一起,还要分为你我。”半响没有出声的杨民生插话说。
“这一上午讲了九百八十五次‘新春快乐’也是个不轻的体力活。”王大海笑着看看他们说:“你们在现场管理,比我还要辛苦,我提议一起说,算是我们的一个团拜。”
“新春快乐!”大家由衷地说着,欢快的拜年声,悠扬地在德豪公司的大门上空飘荡。
第四十五章 心碎时分
曹爱国今年春节没有过好。
大年初八,晚上,居委会的大妈第三次找上门来,人还未进门,声音先像炸鞭炮一样噼里啪啦地传来:“哎呀呀!真是不好意思,我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您看看,您是一个离休的大干部,政府给您的钞票哗啦啦的响,何必欠我们老百姓那一丁点儿。”
曹爱国让到门边,老大妈如一阵旋风般刮进房内,顿时,安静的小屋里喧闹开来。曹爱国把她引到椅子坐下,泡了一杯茶,端上前说:“真是不好意思,耽误你的时间。”
老大妈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哎哟一声,刚泡的茶,开水烫得她的嘴直甩,两片薄唇不停地上下扒拉着溅口水,竖起八字眉,对曹爱国翻着白眼,大声嚷嚷:“这个老革命,成心把我烫死呀。”
曹爱国感觉老大妈的话很刺耳戳心,人退茶凉,物是人非,不留一点面子。但他转念一想,基层工作也确实不容易,是自己没有及时付租金,给她们的工作增添了麻烦,迅即自我化解心中的不快,心平气和地跟老大妈说。“你不要太急,钱肯定是要给你的,一分不少。”
听到曹爱国说要给钱,老大妈心情顿时阴转晴,态度有所缓和地说:“真是把我急死了,就你老革命麻烦事多。你哪不知道,这个钱也不是进我私人腰包,可是居委会二十几号工作人员的工资,个个家里满屋子人等着吃饭、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的钱。”
“政府对你们的工资肯定是要保证的。”曹爱国回想自己当年在位时,财政的钱首要的是保证按时发放各级人员的工资。
“是官刁似民,唉,也不知道是哪个头头,出了这么个馊主意。靠创收发工资。这今后还叫我们怎么干事。老革命,年一过,眼看着孩子们要开学,我求求您老,高抬贵手。您们把江山打下来,还不是为了让我们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老大妈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曹爱国的身旁,热情地抓住曹爱国的手,用激动的语气地说。
“我手头上一时也拿不出钱来,你这租金,规定是开发商苏跃富付的。哪知道这个老赖不讲信誉,只顾强拆,不想付款。”曹爱国本不想说这些,但看到老大妈心里迫切的样子,也只有把自己的实际情况解释给她听。
老大妈听到钱又没有着落的话,一蹦八丈高,拍着桌子大叫:“老革命,你不要跟我叫穷。你离休在家什么事不做,到时间,一个月有二千块钱。我们呢!一天到晚喊破嗓、跑断腿、累弯腰,一个月不到你的十分之一。”
正如老大妈所说,曹爱国的工资在这一带住户中算是最高的,离休后,他没有什么嗜好,一个老人,也吃不掉几个钱。儿子条件也很好,在部队当干部,逢年过节还给他寄钱。本应该阔绰有余,却在钱的事情上出了问题。这问题呢,就是捐资助学惹的祸,已经不以曹爱国的想法为转移,只能往前进,不能后退,也就是捐的人在不断往上增,捐的钱年年往上加,儿子给的钱全贴上还不够用。本是发挥余热,现在却是骑虎难下。
曹爱国离休前后,常常在报纸电台里看到或听到一些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儿童,总是牵动着他的心扉,感叹自己一生没读到书,小时候,家里穷,交不起学费,只能背着猪粪框在私塾馆的窗外偷听,捡根小树枝在地上划字。所以见不得小孩读不起书的事,开始了捐资助学,十多年来,资助了失学儿童有二百多人和一些困难家庭,共花去大概有三十多万元。最近有九个小学生来信说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临近春节,赶快把钱寄给他们,弄得自己正常生活都有点困难。
看着老大妈烦躁的样子,曹爱国手里没钱,他只好笑着跟她解释:“计划赶不上变化,”你那里的钱,是苏跃富保证给的。没想到给你们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不要提那个滚刀肉。冤有头债有主,棚屋是你住,我就找你。丑话说在前,不管你今天有钱无钱,都得想办法把欠的钱交齐。否则,就先搬值钱的东西抵帐,再不行就断电断水,直到扫地出门。”老大妈这次来是下了决心的,步步进逼,丝毫没有退让的心理。她找到水瓶,自斟自饮一杯后,准备动手在曹爱国的房间里翻箱倒柜。
怎么办呢?曹爱国听不得孩子交不起学费,不能上学的事,突然眼睛一亮,对老大妈说:“你看这样好不好,我把自己获得的解放勋章拿出来,拍卖的钱用于补交欠款。”
“这个破章能值几个钱?不要糊弄我,快说,你把钱都藏到哪儿去了?”老大妈突然转过背,怒目冷对着曹爱国,“我要是在你家搜出来,你就完蛋了。”
曹爱国打了一个寒颤,恍恍惚惚中,回想到五十多年前,年少的自己从躲藏的草堆里被鬼子兵一把拎出来,叽里呱啦地两巴掌,扇得自己眼冒金星,头重脚轻,胖子翻译揪着耳朵说,不要糊弄皇军,快说,你把八路都藏到哪儿去了?皇军要是在你家搜出来,你就完蛋了,赶快说出八路的去向。
老大妈找了几个地方,一无所获,看见曹爱国站在房子中间茫然若失的样子,用她肉滚滚的手掌,摇扇子似的,在曹爱国眼前来回摇了几下说:“老革命,没事吧。身体上要是有三高病什么的,你可不能在我手上出事。”她那肉滚滚的手掌,接着落在曹爱国的肩上,拍了几下,“你不但自己遭罪,还要连累我们受苦。”
在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后,老大妈失望地拿起放在桌上的解放勋章,对曹爱国说:“老革命,说也说不出来钱来。我不能把你家挖地三尺。这枚勋章我先揣着,拿它找政府要钱,怎么办呢?不能把小老百姓的嘴给缝起来,不给饭吃吧。”
老大妈正准备跨出曹爱国家的大门,一个高大的身影迎面走了过来,挡( 最沧海 http://www.xlawen.org/kan/2742/ )
王大海立即把小陶拉起来,引到沙发上坐下,泡上一杯新茶,端给他说:“这是工厂,不是寺庙,不能再搞这俗套。快说说你一年来的情况。”
小陶是王大海在监狱里的牢友,云贵人,在里面跟边疆人阿不力孜关系不错,俩人的年龄不相上下,都是贩卖毒品进去的。小陶说:“老大,你前脚释放出来,我后脚也跟着出来了,原准备回到老家后,安稳过日子,可是,四处寻找,找不到儿时的伙伴,对那里的一切感觉十分的陌生,也难怪,自己在外漂泊了十几年,那里已经不属于我了。”
小陶想抽烟,四处看看,没有找到香烟,也没有看到烟灰缸,他就从自己的身上拿出一盒香烟,抽出一只,递给王大海,王大海用手,向小陶摇一摇。小掏把香烟放在自己的口中,准备点火。王大海马上制止了小陶,并说:“安全管理规定,这里不准抽烟。”
小陶只好无奈地收起香烟和打火机。他突然起身,一个立正姿势,口中喊到:“报告政府,我要小便。”
俩人顿时都开心地笑起来,王大海用拳头轻轻地抵了一下小陶的胸口说:“小老弟!你是在讽刺我,这里像监狱吗?”
“你是不是把监狱里面的方法搬过来管理工厂?”小陶一脸认真地看着王大海,严肃地说,“你的门卫真厉害,谁能挡得住我小陶呢?不瞒你说,我进机关大院门,都没有你这的门难进。好说话的,撒个小谎,就放进去了。碰到不好说话的。我就在大门口吹胡子瞪眼,张牙舞爪一番,他还是放我进去了。可你的门卫,真是不得了,软硬不吃呀,不事先预约好,不给进工厂大门。”
“监狱里,小陶还是有办法能抽到烟。”王大海一脸认真,接着追问,“怎么,门卫欺负你了。”
“不是的,敢动手就好办。伸手不打笑脸人吗。门卫耐心地跟你说,你要是进去了,他就得下岗回家,他主动帮来宾联系要找的人,搞得你就不好意思硬闯。”小陶端起茶杯,张开嘴,喝了几口,接着说,“还有更不好意思的,我在门口把一个烟头丢在地上,门卫用手把烟头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然后到我的面前跟我说,对不起,事先没有告之,这里不准乱扔杂物。的确不一样,在大城市里,一些老大妈跟在行人后面,瞅着行人,盼着行人落地的一口痰或一截烟头,揪着行人,塞罚款单,那才叫人怄气,臊面子。”
王大海仔细地听着小陶动情的描述,一年没见,他脸刀削似地消瘦了一圈,面色青黄,心想,他干什么事,混成这副模样。王大海说:“小老弟,你怎么学会阿谀奉承,这可不是你的性格呀。”
“我是有感而发,你可不要冤枉好人。”小陶说着话,忍不住打起了哈欠。
“你真是一个瘾君子,这么一会儿不抽烟就死人啦。”王大海看着小陶烟瘾发作时痛苦的样子,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包555牌香烟,对小陶说:“走,到吸烟室,让你好好地过足瘾。”
小陶在吸烟室里连抽三只香烟,喝了两杯茶水,精神振奋地又来到王大海的办公室,进门后,反锁门闩,走到王大海办公桌前,趴在桌面上,神秘地对王大海说:“老大,这次来是想请你做来钱快的大买卖。”
王大海靠在椅背上,问道:“什么大买卖?”
小陶回答:“揽货。”
“跑物流吗?”
“是也不是,我还是跟你直说了吧,通过你与医药企业的业务关系,搞一些杜冷丁、吗啡什么的。南边需求量大得很。”
王大海心里一惊,怪不得自己第一眼看到小陶,感觉他是已经变了个人似的。王大海气愤地站起来,一把抓住小陶的领口,剑眉紧锁,凝目注视着他说:“小老弟,你也是老大不小的。不能再进宫了,搞不好还要打头的。”
小陶也提高嗓门,瞪着王大海说:“我是打算再进去蹲几年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老大啊!没有办法,我也不想这样,我是飞来的鸟,在城里没有可栖的林子,没有你这样的好运当头。”
松开小陶的领口,王大海走到窗前,看着窗外说:“偏门的事不能再沾了,你被咬过,还不知道痛吗?”
不能再让小陶走老路,王大海痛苦地回想起在里面的日子,临近释放出狱的犯人都有一种焦虑的心里,出去以后社会能接纳吗,人们戴着有色眼睛看你,不是说人人都当面反对,至少在内心深处有一种防范或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就让出来的犯人难以适应社会。由于有这种社会现象左右着犯人的心里,所以,有二进宫的犯人就教唆一种“要起富,走老路。”的混世哲学。王大海走回到桌前,对小陶说,“你那揽货生意,害人损已一定要收手。你干脆还是到我这里来,顶一个岗位,端一碗安稳饭吃。”
看到王大海对揽货生意一幅拒之千里的态度,小陶的精神头像泄气的皮球,立即瘪下去,他无精打采地说:“我自由贯了,心也野了,哪受得住你公司那么多的规矩。”接着,小陶带着几乎恳求的语气追着王大海说,“老大,只做一单,我保证就收手。”
“半单也不行,既然你不愿回老家,安安心心地在我这里落脚,工厂里有一千多工人,看上去,黑压压的一大片,他们都能做得下来,难道就你一个人不行。”
“我也跑了不少工厂,好像总是用三只眼看人,心里隔着一层,很难靠近。”
“在我这里还要怕吗?”
“要好一点。”
“先要把自己的饭碗端稳了,能填饱肚皮,再去做一点美梦。”
“我不走了,后辈子,要做美梦,也在老大这里。”
“希望你不要做冬天的大葱--皮干叶烂心不死。我有个计划,随着生产的扩大,本着自愿的原则,可能要逐步招收一些两劳回归人员,只要能把他们管好,个个都是宝。还能享受到不少优惠政策。减免到不少的税收。”
“阿不力孜可能快要出来了,他是不是也要到这里来。”
“阿不力孜肯定是要过来的,还有,张胖子最近可能要带吴兵,也要过来,张胖子已经决定在滨江投资兴业发展,让吴兵担任滨江的分公司经理,进行前期的调研策划。”
“老大,看你这阵势大得很呢。”
“阵势大,要有得力的人去冲锋陷阵,像你刚才还在犹豫不决,信心不足。”
“我不是信心不足,心想,老大你漂白了,怕我来了以后,又给你脸上抹黑。”
“漂白,那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像美国的迈克尔·杰克逊,世界级的音乐天王巨星,他杰出的音乐天才,让我们永远记住了他。但是,他整容却一直让人们嘲笑和讽刺,漂白肤色,对他的争议人生,让人们唾弃。杰克逊也为此付出一生悔恨的代价。”
“我是五体投地地膜拜老大的勇气,做人就应该这样,保持本色,不要伪装自己。过去不能代表未来,一个人好,就好一辈子,一直好到土里去,哪有这个道理,是人都有个七情六欲的,即使是一台最先进的机器,不认真保养加油,也会出毛病的。”
“开始我有点遮遮掩掩的,后来想到朱兆有说的,有时候解释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仇人不信你的解释,朋友无须你的解释,船到桥头自然直。”
王大海心里很高兴,小陶留了下来,他拿起电话,拨通杨民生办公室的电话,对他说:“我有一位老友,想加盟德豪公司,请你考察后,如没有问题就接收,他的集资款在我的工资中扣除。”
“好,请他到我的办公室来。”杨民生在电话里说。
“还有在江边,部分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你是怎么考虑答复的。”王大海在电话里,继续追问。
“我认为可以考虑员工的建议。”杨民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接着说,“我到董事长的办公室去一趟。”
“不用来,待会我让办公室通知召开董事会研究。”王大海在电话里对杨民生说。
第四十三章 摆一百桌
民以食为天。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软叮当。国人碰到面,第一句话就问,你吃了吗?说明人的第一要务,革命的首要工作是解决吃饭的问题。只有吃饱饭,才能精神焕发干好事。
既然,员工想要开开心心地吃上一回,痛痛快快地过一把嘴瘾。公司去年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可以满足员工的愿望。董事会决定,在腊月二十八的晚上,请全体员工和他们的家属吃一餐饭,下次发大财了,还要请全市人民吃一餐饭。让人碰到面,再问一句,你吃了吗?被问的人,用手抹着油腻腻的红嘴唇,打着饱嗝着说,吃过了,刚刚在德豪公司美美地吃了一餐,你看这不是沾了许多油水,还没有干呢。接着拍拍鼓起的肚皮,你听听这肚子硬邦邦的声音,这里面可都是大鱼大肉的硬通货。随后,扬长而去。
德豪公司有九百九十名员工,一桌十人,要摆九十九桌,干脆就摆上一百桌,加上一桌,凑一个整数,“百”字多吉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能小富即安,就可以望着天了,革命尚未成功,员工更需努力,还要加快发展。这加的一桌,就把曹老书记、王行长、李建国、苏跃富还有肉厂留守处主任都请过来,一起与民同乐。
要摆上一百桌,地点就设在进公司大门广阔的马路上,有二十米宽,一百米长,绰绰有余,一眼望去,既有排场又很气派。从隔壁的为民饭店,租借一百张带转盘的大圆桌,员工可以拖家带口,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地吃上一桌饭。席位每位员工只限定一个,一家人可以轮着坐上去吃,只准吃,不允带。尽着肚皮装,装不下,怪自己不争气,可不能讲公司小气。
杨民生把钱袋子拎在手上,到菜市场去批发,各种荤素菜的准备,由各科室负责,分工包干,如何全心全意地为员工服务,这是在关键时刻。
技术科和生产科两个科室,男同志多,胆子大,就负责杀鸡宰鸭,每个人二十只,从宰杀到拨毛,再到开膛破肚,要弄得干干净净,不能放过一根未拨的毛,不然,影响到员工的食欲,干扰他们大口撕咬时高兴的情绪,丝毫不能打断他们咀嚼着肉时的美好感受。拿起一根大鸡腿,光滑滑的,带着撩惹人**的肉香,一下子插进满满张开的大口中,唾液像小溪,喷涌着丰富的涎水,收缩口唇,将两排锋利的牙齿,一下一下,咬进油滋滋、滑润润的嫩肉里,舌尖不停地搅拌,让他们舒服得超现实,让他们快活得忘乎所以,让他们痛痛快快地过足了嘴瘾。
质检科,女员工多,就负责素菜,小白菜一定是要准备,大鱼大肉干下去多,就想要小白菜,看着清爽,吃下去不油腻,开始,没有强烈的吃欲,但是,在不断地细嚼慢咽里,那丝丝青茎绿叶磨出诱人的清香,让人静静地回味无穷。芹菜能治高血压的,炒上一大盘。韭菜补肾暖膝腰,也来一盘。番茄补血助容颜,加上鸡蛋,红红黄黄的,端上一盘。冬瓜消肿又利尿,不能忘记上了。
办公室里的人也没有闲着,拿出生产车间夏天防暑降温用的大茶叶桶,清洗干净,装满散装酒,放在大门口显著的位置,喜欢喝酒的员工,拿自己吃饭的碗,水龙头一扭,白酒就香喷喷地流到大碗里,每人准备了一碗酒的量。香烟呢,肯定是要准备的,每人两只,分发到每人座位旁的桌面上。办公室里的人还真用心,想到文明工厂,不能像是一个土匪窝,吃饱喝足,伸出自己的脏手掌,在油脏乎乎的嘴上一抹,嘴是干净了,可是裤兜和褂角就沾油水了。为了让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给每位员工准备一条小花手帕,擦完嘴可以带回家,常备在身常擦嘴。这个小花手帕,让各位老婆着实高兴得合不拢嘴,得了一个意外之财,捡到一个天大的便宜,激动得三天睡不着觉。
保卫科的人也不是吃干饭的,首先在摆宴席的三方拉起了警戒线,只有一方连着厕所,防止有阶级敌人趁机搞破坏活动。还准备了两辆厂里倒运货物的板车,如果哪位员工喝大了,或者激动过了头,或者是酒壮狗熊胆,粗口骂起自己的娘们,对不起,就请这些员工睡到板车上,让他再舒服一会,送到该送的地方去。
杨民生干完菜买的活后,到生产车间,负责照看宴席时的正常生产。牛强应酬第一百桌上的各位来宾,刘春花做为准家属被邀请参加宴席,并坐在王大海的位置上,牛强坐在刘春花的对面,并主持宴席,宣布开始,科室人员,男男女女,从食堂里走出来,端着菜盘,从各个通道,同时走向每张大圆桌。
宴席场上,立即人头攒动,哪能不动呢。平民百姓的生活,一个月吃一次肉,一年才吃到一次鸡,一家四五口的人,轮番着坐上自己的席位,夹起一块肉,还没有含到口中,后面的人就抿着嘴,急着要拽你下来,叫谁后一个上去,能不着急吗,迟一脚,盘中的腿子没了,迟一步,盘中的肉块没了,如果等一会儿再上去,可能只剩下有营养价值的肉汤,还有整盘的素菜等着你。
牛强走到宴席的中间,拿着一把纸板糊的纸筒喇叭,大声叫着:“全体起立,请董事长致辞。”
王大海站在牛总的身后,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密集的高高矮矮人头,像是庄稼地的稻穗,随着风左摇右晃,有的人把脖颈子伸得像是长颈鹿,想看个明白,董事长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
王大海用慢动作,挥舞着右手臂,向各个宴席上的人致意。然后,用清脆的高音说:“员工们好!”
“董事长好!”员工们整齐划一地回答,嘹亮的声音回荡在工厂的上空。
“员工们辛苦了!”
“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排除万难,去争取更高产量。”
“祝员工们幸福!”
“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欢度新春佳节。”
“不忘计划生育。”
在王大海与员工们互动的时候,牛总跑到第一百桌上,请一位领导给全体员工作指示,都相互推辞谦虚着,最后,牛总一把拽过王行长,硬是推着王行长,走到王大海站着的位置前,又竖起纸筒喇叭,大声地叫着:“下面,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王行长讲话。”
“哗啦”雷鸣般的掌声,像潮水一样爆发,宴席场面上沸腾起来。员工们太需要掌声,好久没有这样激动地拍过掌,生活需要鼓掌,能使生活成为一个七色板,一次鼓掌可以说是举手之劳,是为了对王行长的尊敬,同时,也是为了美丽的生活,在给自己鼓掌。
王行长用双手向大家示意,等了好一会儿,场面才平息下来,王行长说:“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大家不要误解‘吓一跳’这个词,是被你们训练有素的纪律,激|情满怀的斗志,吓了一跳,我在这里向大家表态,只要德豪公司发展需要,我行愿意继续深入合作。”
“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王行长对德豪公司的大力支持。”牛强再次拿起纸筒喇叭大声说。
宴席开场活动结束,王大海陪同王行长到一百桌就坐,王行长看王大海站在刘春花的身后,对王大海说:“今天,你应该坐在这个位置。”
“行长,你刚才讲话看不见,现在回过头看一看,今天宴席上都是贤内助坐得多。”
“你说得有道理,想干一番事业,没有坚强的后盾可不行。”
“我与她经常是十五的月亮,她在看,我也看,忙得没有时间坐在一起看。这军功章,有她的一半功劳。”
“董事长不坐下,我们怎么好端杯动筷呢。”
“我站着好走到你们身边,给各位去敬酒。”
曹爱国首先把筷子夹起一块红烧肉说:“新事新办,王行长,我们开始吧。”
第一百桌上,除了曹爱国、王行长还有一位分管工业的副区长,税务局的一位科长,肉厂留守处主任。李建国没有来,派了一位姓胡的办公室干部来参加,送给苏跃富的请柬,石沉大海。
王大海拉着刘春花,俩人一起,王大海喝的是酒,刘春花喝的是汽水,给各位领导一一敬酒,感谢给予德豪公司以及王大海本人的厚爱和支持。
牛强把自己的老婆孩子安排到员工的桌子上,自己可以在这个桌子放开手脚,潇洒走一回,他一手拿着杯子,一手拿着酒瓶,站起来说:“我现在步董事长后尘,敬一圈,为了表达诚意,每一杯都斟十分满。”
当牛强敬酒到曹爱国时,曹爱国爽快地,把一杯酒喝干了,情绪有点激动起来,他动情地说:“我们那时冒着枪林弹雨,为的什么,是为了老百姓有一口安稳饭吃。现在,时代不同了,走南闯北的拚搏市场,还是要为着老百姓有一口安稳饭吃呀。”
“曹老书记说得精辟,我们来敬您老一杯酒。”王行长站起来,热情地要敬曹爱国的酒。
“我们来共同敬他们,辛苦的纳税人。”曹爱国话没有说,在坐的来宾都共同举起酒杯,迎向王大海和牛强。
第四十四章 开门红包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如星的红点一颗颗炸裂开来,舞动着欢快的步伐。大门两侧“不管是白猫黑猫,会捉老鼠是好猫。”的红对联,在蓝灰色烟雾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德豪公司开门鞭在大年初一八点正放响,新的日子开始了。
小陶夹在人群里,他准备到住的宿舍,几个人已经约好牌局,早已经人在曹营心在汉,今天休息,正准备离开。
“小陶,今天可不能跑呀。”王小六身穿崭新的呢子中山装,手中夹着一支香烟,对小陶说。
“你当然不跑了,去年江海的生意那么好,真是小狗掉到茅坑里--享饱了福。”小陶虽然到德豪公司的时间不长,但是,他知道江海是优质市场,那里的业务员是一个肥差。
“我是说大家都要到公司来,今年上班的第一天,董事长要亲自给每一名员工发红包。在滨江还是史无前例,不要说在德豪公司了。”王小六带着神秘的表情,生怕泄漏了天机似的,轻轻地对着小陶耳边说。
“我知道小孩子在家里,大人要给压岁钱,你这公司的开门红包是什么意思呢?”小陶不解地问。
“开门第一天,发红包,就是寓意开门红,样样红,好彩头,公司今年生意兴隆。”王小六一年来在江海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解释得头头是道。
“像我这样,到公司的时间不长,也有红包?”小陶继续在追问。
“有,只要今天是德豪公司的员工,就能收到一个红包。”王小六其实知道发红包的底细,他还参与红包的制作过程。
“我知道了,发个红包,图的是一种吉利,一种喜悦。”小陶虽然没有见识过开门红包的场面,但是,心中想着应该是这么回事。他看着越来越多的员工,向公司大门聚集,接着问王小六,“就在这里等红包吗?”
“我们就在这里等董事长。”王小六肯定地对小陶说。
王大海与牛强俩人高兴地来到大门口,顾长贵领着财务科人员抬着一个大纸箱,紧跟在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身后,把纸箱放到保卫科值班室,门前放一张办公桌。牛强与保卫科的人员在组织员工有秩序地排队。王大海看着大家都在盼望着拿红包的幸福时刻,他回想自己一星期来的一幕幕。
开门派发红包,在南方的城市,逐渐时兴,而在滨江没有听到一点风声,这让王大海费了不少脑子,他在毛爷爷的书里,找到一句话,是这样说:“节日问候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我们无产阶级也要搞一搞。”王大海心想,“也要搞一搞。”说明可以搞。给每一位员工发一个红包,能让员工感受到德豪的温暖和融洽,包上个十八元,红包不算特别大,这其中包含着更多的是祝福和团结。
说干就干,王大海在离春节还有一星期的时间,把牛强与顾长贵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商量发放红包的事。
“董事长,滨江还没有一家企业发红包,我们有必要第一个吃螃蟹吗?”牛强有点担心,办企业这么多年,第一次发钱没有个手续,过去发一点年终奖,那是先做表,个人签字,或是按手印,再可以领钱。
“南方的企业开始时兴起来,在滨江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总要有人勇敢地带个头,吃了以后,不仅能发现螃蟹的鲜美,更能改变滨江企业激励员工的方式,引领一股新潮流。”王大海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
“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今年试试看,员工对开门红包的态度怎么样。”牛强知道,王大海认准的事,那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每人十八元,一次性要拿出近二万,又是临近年关,怕银行能不能给我们拿出来这么多的现金。”顾长贵拿着笔纸,伏在王大海的办公桌边测算,每个红包里,一张十元的工农兵大团结,一张五元的炼钢工人,三张一元的女拖拉机手。总计要拿出大团结一千张,炼钢工人一千张,女拖拉机手三千张。
“柜台不给拿,你就直接去找王行长批一下,对我们这个大户要优惠支持一点。不要我出面了吧。”王大海心里不耐烦地说。他想的不是钱能不能拿得出来的问题,是在考虑,公司这么多的员工,红包发下去,在滨江可能要出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到时,眼红的管理部门,是不是会来一个枪打出头鸟。
“那是,董事长不能再为取钱的事操心。”顾长贵取下老花眼镜,赔着不是说。
“从哪里找到这么多的红包呀。”牛强又提出新的问题。
“买三十张红纸,一瓶浆糊,自己做红包,再找一位毛笔字写得好的员工,在红包上写上一句祝福语。”王大海感叹,想搞点新鲜事物,还真难,不就是发一个红包嘛,冒出许多的事。他突然从自己母亲糊火柴盒中,得到启发,用红纸做红包,算了一下,一张红纸,按三十二开裁,也就是一张纸裁成三十二个红包,三十张红纸做红包的材料,绰绰有余。
王大海、牛强、顾长贵三人相对而视,王大海看大家没有言语,问:“看一看,你们还有什么困难?”
“我是不好意思再烦董事长,但是,不烦不行。”牛强抬起头,手中的笔还落在笔记本上,没有移开,接着说,“最后一项,请董事长说一下祝福语。”
“就写四个字,纳福迎祥,你们看看,含义怎么样,主要是企业和员工都图个吉利。”王大海用征询的口吻说。
牛强记下“纳福迎祥”四个字,呈到王大海的面前说:“请董事长审查一下。我想把市场部的王小六抽上来帮忙二天,大门的对联是他写的,红包上的字还是要他来写。”
“队伍已经排好,请董事长开始派发。”牛强走到王大海的身边,向他报告的声音,打断了王大海的回忆。
王大海两手捉着红包一头,双脚并拢,微微向前倾着上身,第一位员工兴奋地跑到王大海的面前,好像要张开口,想说出自己要感谢的话语,由于心情激动,加上小步跑得有点快,气喘吁吁的,用手捂着自己的脸面,“嘿……嘿嘿”地笑个不停。
“祝你新年快乐!”王大海热情而又亲切地说着祝福语。
“哎呀,这怎么了得,我应该祝董事长新年快乐。”第一位员工,拿着红包,向王大海不断地作揖,点头鞠躬,心中还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
“搞快一点,后面还有很多人。”牛强看第一位员接着红包,一时半会没有下来,他走上前说。
“好!我马上就好。”第一位员工头也不回地答着牛强的话,紧紧握住王大海的一只手,接着说:“谢谢!谢谢董事长!”直到牛强安排第二位员工走到王大海的面前,第一位员工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还没有走出五六步远,只听“哇噻。”地叫着,看样子可能是他的老婆孩子,一下子将他围住,围上来的还有新春拜年的路人,他们也伸着头,看第一位员工的老婆,用手指沾着口水在数着,一张大团结,一张炼钢工人,三张女拖拉机手的钞票。
“这是一家外资企业?”新春拜年的路人不明真相地问。
“好事都是外国的,外国的月亮真的比中国圆吗?”第一位拿到红包的员工自豪地说。
员工们井井有条地排着队环绕着厂房,排着有两圈人的队伍,基本上都是站在那里,很有耐心地一个个地往前走,王大海在发红包,说着新春快乐的间隙,抬头看到路沿的树下,有女员工一手插着自己的腰,另一只手扶在树干上,斜撑着整个身体。王大海对身边的牛强说:“你去看一看,那树下的员工是怎么回事。”
“是一名怀孕的女员工。”牛强去了解情况后,回来向王大海说。
“让怀孕的女员工优先拿红包。我还真是没有考虑周全。”王大海自我检讨地说。
“怀孕的不只是一名员工,还有好多。”牛强认为已经排好的队伍,如果谁不按顺序拿红包,可能有人反对,甚至起哄。
“不管多少,让她们全部过来,都优先拿红包。如果太多,就在原来的队伍旁边,重新再排一个队伍。”王大海不容分说,要牛强赶快安排。
牛强从队伍的头走到尾,吆喝着是孕妇的站出来,结果是,孕妇重新排起一个有三十多人的队伍。这支队伍立刻吸引住人们的眼球,只见挺着大肚小肚的孕妇,站在那里,蔚为壮观。有刚怀孕的妇女,因为自己还看不出来有突出的肚子,在队伍里站了一会,不好意思地自己撤出来,最后,还是被她的姐妹们,硬是给推到孕妇的队伍中。
太阳爬上屋顶,王大海已经派出九百八十五份红包,还剩下牛强、顾长贵、王小六、小陶和杨民生等五个人,小陶听着王大海有点沙哑的嗓音,对王大海说:“我的一份红包,自己拿吧,不要说‘新春快乐’了。”
“不行,你也要说,牛总、杨总我都要说。”王大海坚持宁少一村,不漏一户。
“我们天天在一起,还要分为你我。”半响没有出声的杨民生插话说。
“这一上午讲了九百八十五次‘新春快乐’也是个不轻的体力活。”王大海笑着看看他们说:“你们在现场管理,比我还要辛苦,我提议一起说,算是我们的一个团拜。”
“新春快乐!”大家由衷地说着,欢快的拜年声,悠扬地在德豪公司的大门上空飘荡。
第四十五章 心碎时分
曹爱国今年春节没有过好。
大年初八,晚上,居委会的大妈第三次找上门来,人还未进门,声音先像炸鞭炮一样噼里啪啦地传来:“哎呀呀!真是不好意思,我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您看看,您是一个离休的大干部,政府给您的钞票哗啦啦的响,何必欠我们老百姓那一丁点儿。”
曹爱国让到门边,老大妈如一阵旋风般刮进房内,顿时,安静的小屋里喧闹开来。曹爱国把她引到椅子坐下,泡了一杯茶,端上前说:“真是不好意思,耽误你的时间。”
老大妈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哎哟一声,刚泡的茶,开水烫得她的嘴直甩,两片薄唇不停地上下扒拉着溅口水,竖起八字眉,对曹爱国翻着白眼,大声嚷嚷:“这个老革命,成心把我烫死呀。”
曹爱国感觉老大妈的话很刺耳戳心,人退茶凉,物是人非,不留一点面子。但他转念一想,基层工作也确实不容易,是自己没有及时付租金,给她们的工作增添了麻烦,迅即自我化解心中的不快,心平气和地跟老大妈说。“你不要太急,钱肯定是要给你的,一分不少。”
听到曹爱国说要给钱,老大妈心情顿时阴转晴,态度有所缓和地说:“真是把我急死了,就你老革命麻烦事多。你哪不知道,这个钱也不是进我私人腰包,可是居委会二十几号工作人员的工资,个个家里满屋子人等着吃饭、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的钱。”
“政府对你们的工资肯定是要保证的。”曹爱国回想自己当年在位时,财政的钱首要的是保证按时发放各级人员的工资。
“是官刁似民,唉,也不知道是哪个头头,出了这么个馊主意。靠创收发工资。这今后还叫我们怎么干事。老革命,年一过,眼看着孩子们要开学,我求求您老,高抬贵手。您们把江山打下来,还不是为了让我们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老大妈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曹爱国的身旁,热情地抓住曹爱国的手,用激动的语气地说。
“我手头上一时也拿不出钱来,你这租金,规定是开发商苏跃富付的。哪知道这个老赖不讲信誉,只顾强拆,不想付款。”曹爱国本不想说这些,但看到老大妈心里迫切的样子,也只有把自己的实际情况解释给她听。
老大妈听到钱又没有着落的话,一蹦八丈高,拍着桌子大叫:“老革命,你不要跟我叫穷。你离休在家什么事不做,到时间,一个月有二千块钱。我们呢!一天到晚喊破嗓、跑断腿、累弯腰,一个月不到你的十分之一。”
正如老大妈所说,曹爱国的工资在这一带住户中算是最高的,离休后,他没有什么嗜好,一个老人,也吃不掉几个钱。儿子条件也很好,在部队当干部,逢年过节还给他寄钱。本应该阔绰有余,却在钱的事情上出了问题。这问题呢,就是捐资助学惹的祸,已经不以曹爱国的想法为转移,只能往前进,不能后退,也就是捐的人在不断往上增,捐的钱年年往上加,儿子给的钱全贴上还不够用。本是发挥余热,现在却是骑虎难下。
曹爱国离休前后,常常在报纸电台里看到或听到一些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儿童,总是牵动着他的心扉,感叹自己一生没读到书,小时候,家里穷,交不起学费,只能背着猪粪框在私塾馆的窗外偷听,捡根小树枝在地上划字。所以见不得小孩读不起书的事,开始了捐资助学,十多年来,资助了失学儿童有二百多人和一些困难家庭,共花去大概有三十多万元。最近有九个小学生来信说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临近春节,赶快把钱寄给他们,弄得自己正常生活都有点困难。
看着老大妈烦躁的样子,曹爱国手里没钱,他只好笑着跟她解释:“计划赶不上变化,”你那里的钱,是苏跃富保证给的。没想到给你们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不要提那个滚刀肉。冤有头债有主,棚屋是你住,我就找你。丑话说在前,不管你今天有钱无钱,都得想办法把欠的钱交齐。否则,就先搬值钱的东西抵帐,再不行就断电断水,直到扫地出门。”老大妈这次来是下了决心的,步步进逼,丝毫没有退让的心理。她找到水瓶,自斟自饮一杯后,准备动手在曹爱国的房间里翻箱倒柜。
怎么办呢?曹爱国听不得孩子交不起学费,不能上学的事,突然眼睛一亮,对老大妈说:“你看这样好不好,我把自己获得的解放勋章拿出来,拍卖的钱用于补交欠款。”
“这个破章能值几个钱?不要糊弄我,快说,你把钱都藏到哪儿去了?”老大妈突然转过背,怒目冷对着曹爱国,“我要是在你家搜出来,你就完蛋了。”
曹爱国打了一个寒颤,恍恍惚惚中,回想到五十多年前,年少的自己从躲藏的草堆里被鬼子兵一把拎出来,叽里呱啦地两巴掌,扇得自己眼冒金星,头重脚轻,胖子翻译揪着耳朵说,不要糊弄皇军,快说,你把八路都藏到哪儿去了?皇军要是在你家搜出来,你就完蛋了,赶快说出八路的去向。
老大妈找了几个地方,一无所获,看见曹爱国站在房子中间茫然若失的样子,用她肉滚滚的手掌,摇扇子似的,在曹爱国眼前来回摇了几下说:“老革命,没事吧。身体上要是有三高病什么的,你可不能在我手上出事。”她那肉滚滚的手掌,接着落在曹爱国的肩上,拍了几下,“你不但自己遭罪,还要连累我们受苦。”
在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后,老大妈失望地拿起放在桌上的解放勋章,对曹爱国说:“老革命,说也说不出来钱来。我不能把你家挖地三尺。这枚勋章我先揣着,拿它找政府要钱,怎么办呢?不能把小老百姓的嘴给缝起来,不给饭吃吧。”
老大妈正准备跨出曹爱国家的大门,一个高大的身影迎面走了过来,挡( 最沧海 http://www.xlawen.org/kan/27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