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部分阅读
了她的去路。他拿出四张票据在老大妈的眼前晃了晃,微微鞠个躬说:“请您仔细检查,曹爱国的欠帐已经全部结清。”
顾不上看清这突如其来的高大身影是谁,老大妈急着抢过票据仔细地看了看,不错,是曹爱国的交费收据,她从衣兜里掏出曹爱国的解放勋章,放在桌上,转身刚要离去。
高大身影说:“请您把票据也放在桌上。恕不远送。再见!”
老大妈听到此话,慌忙跑回,丢下票据,捧头鼠窜。
高大身影躬身从地上捡起票据,弹了弹票据上的灰尘,大步走进屋内。
一盏白炽灯下,曹爱国用疑惑的目光,打量着来者。想想刚才的一幕,他的理智无法接受这种前所未闻,令人难以相信的,不可思议的事。
高大身影取下墨镜,双手作揖,微笑着说:“曹伯伯,我是王大海,给您拜年。”
曹爱国仔细地上下打量着,再也不容置疑了,走上前,与王大海激动地握着手。曹爱国用手摸了一下自己的额头,他觉得这似乎是在梦中。
王大海把从地上捡起来的票据折叠好,交给曹爱国说:“曹伯伯,这四张票据,自己要保管好。”
曹爱国接过票据,抬起激动得微微颤动的手,拉着王大海坐了下来,他又仔细看了一会王大海说:“你怎么突然从天而降?”
“喜事往往让人猝不及防,不过,我觉得还是来得迟了一点。”
“无功不受禄,我怎么能拿你的钱呢?”
“您没有拿我的钱,您看一看,这是谁的钱。”王大海从提包里拿出三个厚厚的信封,放在桌上,推到曹爱国的眼前。还是原来曹爱国在王大海家困难时送钱的信封,里面的钱是王大海按他母亲吩咐的数额放进去的。
“这又是怎么回事?”曹爱国更加怀疑,王大海刚刚把企业搞运转,从哪个旁门左道发了财,这么出手大方。
“您仔细辨认一下这信封。”王大海把旧信封的封面指给老书记看。
曹爱国看着这熟悉的信封,是过去受捐助儿童写给他回信的信封,上面有歪歪斜斜地写着曹爱国爷爷收的字迹。他的双眼热泪盈眶,抚摸着信封上稚嫩的笔迹说:“那时你们家人口多,吃了上顿没下餐。送钱时我是随意找个空信封装的,没有想到,你们还把这破信封保存这么长时间。”
“保存的不仅仅是这个信封,而是这个信封里的一片心,时间越长,感觉越亲。我母亲记录着您帮助我家的每一笔帐。曹伯伯,您现在该知道这钱是谁的了吧。”
“都是国家给我的钱,我用不了,就拿出来帮助你们家的困难,你们家没有困难了,那就帮助别人家的困难。”
“国家给您的钱是让您安享晚年,您却咬紧牙关,急人所难,现在自己却是家徒四壁,物力维艰。”
“想想当年牺牲的战友,我已经很幸福。”
“曹伯伯是个乐观的革命者,您们当初拼命打下来的天下,到如今,无自己立足之地。”
“也不是无立足之地,当年组织上安排我从这平房搬到配套楼房,我说房子住长了,跟人相处一样,有了感情,虽然用水上厕不太方便,习惯成自然。把新房让给需要的同志。坏就坏在苏跃富。当年,看着蜂拥而上的敌人冲锋眼都不眨,如今,面对突击强拆却束手无策。”
“报应有早晚,福祸自不错。做人应该向曹伯伯学习,尽其所力,乐善好施,面对一颗高贵的心,菩萨都会感动保佑的。”
曹爱国翻起自己的肩膀,指给王大海看。脑海里浮现,在欢呼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从枪林弹雨中幸存下来的战友们抱在一起,喜极而泣地说,从此,我们的身上再也不会有新的刀疤弹孔了。想到此,曹爱国气愤得脸红脖子粗地对王大海说:“苏跃富的所做所为,我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坚持用实名举报下去,直到那个狼心狗肺的吸血鬼得到法律制裁。”
“曹伯伯说得好,小民大海第一个为您鼓掌!”王大海站起来,鼓着掌,在房间里转了一圈,看看不多的几件家具说,“曹伯伯,您那新房还不知是猴年马月,先搬到我公司的宿舍住,当公司的顾问。房间已经给您粉刷了一遍,最起码您不要担心钻风漏雨大雪压塌屋顶,更不用担心老大妈来骚扰您了。”
“好,我去。”曹爱国看着王大海出落得更加英俊和成熟的脸庞,自信地说,“从小就看好你。”
第四十六章 蓝血人病
从江边码头看完发往江海制药的一船货后,王大海往德豪公司赶。
公司大门口,一排人跪在门前的马路中间,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年长者,头发雪白,几个月大的婴儿,看样子像是在喝着奶瓶,爬在一个蒲团上。中间一位坐在蒲团上的是皮肤发蓝的女孩。
一排人哭声一片,把德豪公司工厂的大门,堵得水泄不通,运输货物的车辆无法进出,围观的群众里,还夹杂着公司里上下班的员工,人们看着那个皮肤发蓝的女孩,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互相打探着关于这一家人的情况。少数人还用手对着一排人指指点点。
交通中断,生产不能正常运行,杨民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他指挥着保卫科人员,与病者的家属拉拉扯扯,强行从边门打开一条通道,暂时让少数员工进出。杨民生看着人员缓慢进出,能保持流动,又急着去搀扶病者的母亲,她是德豪公司的一名员工,杨民生靠近她,想要做一做她的思想工作,孩子的病,大家都很同情,这么一闹大家都感觉到厌烦。不能因为一名员工孩子的病,搞得工厂停产,一千多人都没有饭吃。再说,大家都没有饭吃,更谈不上拿钱给你的孩子看病。让她撤出所有人员,有什么事坐下来慢慢商量着解决。
病者的母亲,没有人理会她时,哭声要小一点。杨民生上前一劝,反而哭得更凶,哀嚎声更加响亮。保卫科人员看着杨民生劝说得没有多少效果,又拉着几位热心肠而又胆子大的女员工,增援杨民生。病者的母亲,看着自己熟悉的同事来到身边,哇哇地叫天唤地起来,一位她同班组的姐妹,受到场面哀伤气氛的感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也呜咽着,哭出了声,并且,自己泪流满面地掏出手绢,硬是塞给病者母亲擦。
手绢一擦,不但没有减轻病者母亲的痛苦,她反而整个人往地上一躺,打起了滚,撕心裂肺地大叫起来,衣服扯得没有一点形,头发十分的凌乱,双眼红彤彤的,如一头凶狠的母狮,像是谁要夺走她的亲生骨肉,拚命地用手脚拍着地面,拍得山门响,拍得围观的人群,一阵阵地往上揪心。
病者的父亲,站在一旁,呆呆地着自己的老婆在发疯,他也不上去劝阻,虎目圆睁,一脸怒气,用手指着围观的人群,慢慢地转了一圈,大叫着:“你们都看到了,如果我老婆出了什么事。”接着用手指点着在地面跪着的白头发老人们说,“德豪公司要一个个地给他们养老送终。”
三位白头发的老人,开始是面对工厂区里面跪着,看到自己的女儿或者媳妇,伤心得悲痛欲绝,都转身跪向他们的女儿或者媳妇。口中不停地唠叨着:“这是遭了哪门子孽哟。”
喝奶的婴儿此时倒是很安静,没有一个大人理会他,用自己的一根小指头,插在嘴里吮吸得有滋有味,两腿翘在空中,悠闲地摇摆着。皮肤发蓝的女孩坐在蒲团上,始终低着头,保持着一种姿势,睁着大大的眼睛,静静地看着地面上的蚂蚁,排着队在辛勤地搬运一片小树叶。
被病者父亲一阵恶毒地谩骂,场面上,一时安静下来。病者的母亲,感觉刚才的苦相没有赢得人们支持的声音,没有听到一句,要德豪公司掏钱看病的话语。她想是该豁出去的时候,刚平静一会的身子,顿时,像是被电击一样,先是小幅度抖动起来,接着,雷霆大作,孤注一掷的,竭尽全力的,整个人身平躺着地面跳起来,时而,像是一条刚上岸的鲤鱼,狂蹦乱跳。时而,又像在跳一种贴着地面打滚的街舞。
大家都不敢上前,杨民生看没有办法做自己女员工的思想工作,只好转个方向,找病者的父亲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劝说,病者的父亲却对杨民生说:“你那是白骨精开口--不讲人话。”
病者的母亲蹦跳一会,臀部以上停息下来,躺在地面,两脚在痉挛性抖动,头偏向一侧,口吐白沫,舌头被乱咬,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如果不立即进行急救,可能危及生命。
病者的父亲冷漠地把头偏向一边,双手抱在自己的胸前,像个没事人一样。三位白发老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敢上前,年龄大了,骨头都是脆的,不小心被碰撞一下,真的把命送掉。
正在这时,小陶从人群里冲上去,对几位女员工说:“不要拍,这是羊癫疯,一会儿就好了。你们赶快把她的手脚抓紧,不能让她动荡,我来掐住她两颊,不能让她咬伤舌头。”
几位女员工,还是叽里咕噜地不敢伸手,杨民生蹲下来,按住一只脚,并对几位女员工说:“羊癫疯不传染,大家赶快来控制住她。”
小陶没有说自己在监狱里学的这一招,他熟练而敏捷地给病者的母亲,按按人中,掐掐虎||穴,揪揪脚后筋。十分钟的时间,病者的母亲,缓过神来,睁着大眼睛问:“刚才发生了什么,是不是我的病又发作了。”
王大海来到边门,正准备找保卫科的值班员工,问一下是什么情况。一位年龄大约在40岁上下的男子,病者的父亲指着王大海大声说:“他是董事长吧。”
还没有等王大海反应过来,王小六从身后抱拄王大海,用力将王大海推进边门,回过头对病者的父亲说:“他不是董事长。”
王大海往前没有走两步路,感觉不对,在自己的公司,不敢站出来承认自己是董事长,那不是窝囊到底了。王大海推开硬拦着他的王小六,从边门走出来,对那位要找他的男子,病者的父亲严肃地说:“你就是有天大的理,也要立即把你的人全部撤走,派两名说话算数的人到我办公室来谈。限时三分钟,如果到时不撤,公司的护厂队,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他们可是不长眼睛的。”
说完,王大海走向办公楼,王小六跟在后面,俩人先后走进董事长办公室,王小六关上门,从怀里掏出一张请柬给王大海看。
“这张邀请苏跃富的请柬,怎么落到他的手中。”
“我与那位男子周旋中,知道他是苏跃富公司的员工,私下里苏跃富唆使他来堵门要钱的。他还说德豪公司又是发红包又是请员工吃饭,现在有钱,叫他赶快来闹事。”
“真是痴人说梦,一派胡言乱语。上面有规定,供养直系亲属看病,应该以男方单位为主,女方单位只能按照已经发生的手术费和药费,准许报销百分之二十五。”
“苏跃富这个王八蛋,真是头顶生疮,脚底化脓--坏透了,这么一个阴招也想得出来。”
“他是癞蛤蟆腚上插鸡毛--不是一个真鸟。”
王大海把堵门时,半天不见人影的牛强,以及杨民生、顾长贵,还有顾问曹爱国,都召集到自己的办公室。大家在一起商量女员工女儿治病的问题。
这名女员工十岁的女儿,得了一种怪病,十分罕见,跟紫绀症相似,发病时,呼吸困难,皮肤发紫,嗓子像有一千条虫在爬,头疼得像有两个钢铁夹板在用力的夹,严重时,可致器官缺氧受损,致智力受影响等后遗症。经国内各大医院诊治无法治愈,服用维生素c控制病情。医学上叫蓝血人病,即正铁血红蛋白血症,主要由于近亲结婚遗传变异因素或是药物中毒引起。只有香港科技大学在这方面研究得深入,并研发了治疗药物。
为了表示对该名女员工的重视,王大海决定,大家共同接待他们。
刚才,病者的父亲,从王大海鹤立鸡群的形像,气壮山河的话语,不同流俗的举止,整个人一下子被懵住,仔细地望着王大海陌生的面孔,似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不曾相识,却捕捉到有可以依靠的品质。他马上安排家里的老老小小,在老婆的带领下,全部回家。自己一个人来到王大海的办公室。
“看你的本事大得很,公司的主要领导都来接待你。”王大海不动声色地说。
“请董事长消消气,我也是狗急跳墙,养了这么一个女儿,要把我搞得倾家荡产。”病者的父亲要下跪,给王大海磕头。曹爱国一把拉起了那位男子,并把他引到沙发上坐下。病者父亲坐下去后,又马上往起一站,自己打自己的耳光,接着说,“我对不起德豪公司,对不起各位领导,我不是人。”
“你打得还不够重,只有打痛了心才知道,脑袋是长在自己的肩膀上,而不能放在别人的胳膊上,是你信任的人害了你。你女儿的治疗问题,应该找你的单位。我们会按规定,一分不少的给你报销。”
“谢谢董事长,我也是受骗上当,有人说把德豪公司堵停产后,就会给钱。”
“那你怎么不去抢银行。我绝不可能,为你一人,而丢掉公司一千人的饭碗。”王大海义正言辞,没有给他一点面子,接着说,“下面请公司顾问曹老书记,说说对你女儿的事怎么去支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子女看病药费报销,国家有明文规定。谁敢违反。除了按规定报销以外,我们也会做到慷慨解囊,雪中送炭。第一个方面,已经从董事长开始,个人自愿,量力而行地进行募捐。三天后,募捐的钱送到你老婆的手中。第二个方面,鉴于你女儿的病极其稀少罕见,我代表德豪公司帮你老婆向市卫生局,甚至向市长汇报,也向媒体进行宣传,取得全社会的支持,人多力量大。”曹老书记一条条地对病者的父亲说着。
病者的父亲,乘人不备,扑通一声,双膝跪地,磕了三个响头,抬起脸来时,已经泪流满面。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四十七章 偷税风波
在曹爱国一些老部下的热心帮助下,公司一位员工重病的孩子,被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列为重点关爱对象,王大海与曹爱国带着孩子,还有孩子的父母一起,到市关工委与各位领导见面,并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
孩子的父母激动得热泪盈眶,不知道说什么好,孩子的父亲紧紧地握住王大海的手说:“董事长和曹老书记都是好人,公司如果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一定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还有更好的消息,市卫生局领导说了,尽快与香港科技大学联系上,争取他们的支持,把你的孩子作为市立医院一个医学研究攻关课题,给予科研经费的支持。”王大海也愉快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孩子的父亲。
曹爱国把德豪公司员工捐赠的一万多元钱,用一大信封装好,送到孩子母亲的手中。并对孩子的父母说:“这可是广大员工的一片爱心,一定要用好这笔钱,有不少家庭其实也很困难,都是从自己的牙缝里省出来的钱,你们要格外的珍惜。”
孩子的父亲托人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真诚地拜谢德豪公司的全体员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用毛笔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一张大红纸上,张贴在大门口,人来人往,无不点头称赞。
王大海回到办公室,在椅子上还没有坐热。桌上的电话铃声响起来,他拿起话筒。
“报告,董事长,税务局的人来了。”门卫说话明显有点慌张。
“请他们进来。”王大海皱了皱眉头,对于税务局的人找上门,他显得有些意外,但是,还是保持了平静。
“你就是王大海嘛?”当几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走进办公室,其中一位穿着制服的带头人,面无表情地看着王大海问道。
“是。”王大海立即站起来,看着那几位工作人员,礼貌地说道,“请坐。”
王大海准备给他们泡茶,他们都从自己的包里拿出杯子,放在茶几上,打开茶杯盖,让王大海给各个杯子加满开水,有一位工作人员掏出自己的香烟,准备抽,王大海说:“对不起大家,办公室里不准抽烟。”
“好,我们忍住不抽烟,遵守王大海的制度。”那位穿着制服的带头人不高兴地说。
“这不是王大海的制度,是血的教训。一年前的一个晚上,食堂里一位新来的师傅,准备给夜班的员工做夜餐,走到灶间外的一处废料池,他闻到一股强烈的液化石油气刺鼻的臭味,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泄漏出来的,伸手不见五指,掏出自己口袋里的打火机,手指轻轻地往下一按,突然,他眼前发出“砰”地一声,空中瞬间燃起巨大的火焰。值班人员听到响亮的爆炸声和飘在空中红色的火团,立即拿着灭火器,赶到废料池旁,强行扑灭了火种。”王大海给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解释全厂禁烟的起因。
“哎呀,怪吓人的,那位师傅后来怎么样?”一位女工作人员发出一声尖叫。打断王大海的叙述问。
“火势不大,值班人员迅速扑灭。检查发现是中班的师傅,在废料池里倒的一罐液化石油气的残渣,新来的师傅不明真相。不过他的手背和脸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烧伤,病情不是很重。”王大海继续补充事情经过。
“后来呢?”一位女工作人员还在好奇地追问。
“新来的师傅在医院接受治疗。消防队来人,进行了三不放过整改,即:事故原因不查明不放过,事故根源不杜绝不放过,员工不受教育不放过。自此全厂禁烟。”王大海看了一眼穿制服的带头人,接着说:“不是王大海的制度,是消防队的安全制度。”
“你不要桅子花茉莉花的,绕来绕去。你可明白,我们今天来是干什么?”
“不明白。”
“那我就告诉你吧,有人举报德豪公司有偷税行为。你现在赶快安排人员,把帐本送上来,我们要核查帐目。”
“我敢保证德豪公司没有偷税行为,我们一直是诚实经营,按章纳税。”
“说的比唱的还要好听,不要在这里花言巧语。把帐本子端上来。我们用事实来说话。”穿制服的带头人,起身向会议室里走去,其他的工作人员紧随其后,他们进去后,把门关得严严实实,只允许顾长贵一人送帐本,可以进出。顾长贵向王大海报告说,要做好思想准备,他们好像在一起交头接耳,这次来,一定要给王大海一个下马威,还没有干几天的董事长,就有点趾高气扬,不知天高地厚了。
王大海心想,这位带头人,年前吃饭没有请到他,可能心中有一股怨气。有些时候,偷税这种事情就看你做得是否到位,有一种说法叫合理避税,可是一旦有人要捏你,什么叫合理,什么叫偷税,那就不是你说了算的。就像那位富婆巨星一样,一旦与国家的法律扯上了瓜葛,谁都保不了你。
查了一上午,翻过的记帐凭证,堆了满满一桌,他们没有找到自己想要找到的东西,临近中午的时候,把顾长贵叫进了会议室,给他下这次检查的结论意见。
顾长贵慌慌张张地拿着自己的笔记本,来到王大海办公室进行汇报。他有点气愤地说:“他们抓到两点偷税的地方,要开十万元的罚款单。”
“他们是有备而来的。罚单的依据所在。”
“一点是请员工吃饭不能算作招待费用。”
“你没有跟他们说,我们的招待费用有结余吗?”
“说过了,他们说,打酱油的钱不能拿去买米。招待费只能用作招待客户。怎么能招待内部员工。这笔发生的费用,算作利润,偷漏掉企业所得税。”
“他们这是闭着眼睛说瞎话,还有一点呢。”
“年终发红包不能算作工资进入成本,而是,算作年终的奖金,偷漏掉企业所得税。”
“这不是,只准州官点火,不准百姓点灯嘛。机关里发得十三个月的工资,我们能不能也可以在年终的时候给员工多发一个月的工资。”
“说过了,他们说,企业里发十三个月的工资没有看到这个文件。”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顾长贵心里在想,不会是老董事长的历史重演吧。担心王大海的火爆脾气,硬顶盲撞,较真起来,那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跟他们较死劲,简直是自己找别扭。那位女工作人员跟顾长贵透了一点风,有位副局长进口三手车想卖掉,换一部新的,如果能接下来,罚一万元,这件事也就算了结。对于这件事,顾长贵在王大海面前,吞吞吐吐,几次欲言又止。
“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出来。”王大海看出顾长贵有事情想说,但是,又不敢轻易说出口。
“我想公司里没有一部小车,什么事办起来都不太方便,有一部进口三手的丰田商务车,跑了有二十多万公里,发动机还能用,卖五万元。建议董事长把车买下来。”
“现在查帐,你提买车的事干嘛。”
“是一个巧合,如果把这部车子买下来,罚款就从十万降至一万。”
王大海才弄明白这次查帐里的弯弯绕,他心里咽不下这口气,为什么有事相求,不直接对你说,而是,从你这里找出一些无事生非的事情来,打压你,让你屈服。王大海说:“如果不买呢。”
“那肯定要罚税款十万元。他们说这是底线。”
“如果我们不认罚呢。”
“可能要曝光,查封帐户,甚至对董事长采取强制措施。”
这个事情曝光又能够怎么样,曝光了也不过是让王大海的名气更加大一点而已,本身也没有什么样的损失。曝光了也好,总有一些社会正义力量会发出呼吁,一个企业究竟怎样来激励员工。王大海想到此,对顾长贵说:“你什么字都不要签,他们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但是,你要把他们的处罚决定书,复印一份给我。”
王大海有一股子牛劲,从税务局搞不通,他就与曹老书记一起,找到市长,没有想到市长平易近人,王大海壮着胆子说:“他们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硬说我们有意偷税漏税,不顾我们再三解释,开出罚款单,我认为他们这是挟私报复。”
“你能告诉我,刚才讲的话,和给员工带来的福利实惠属实吗?如果属实的话,就请你们先回去,市政府会派人调查的,既然你曾经坐过牢,更应该知道法的严肃性,对应该交的税款,不管是多少,就该及时地计提和缴纳,在这件事情上可是千万马虎不得的呀。”
“谢谢市长主持公道,德豪公司可要抱市长的大腿。”
“不是抱我的大腿,而是抱政策的大腿。像安置刑释解教人员,占员工总数百分之三十以上,三年内免交所得税。这个好政策德豪公司就可以好好的利用。”
市长说话算数,第二天就派人与税务局的领导一同下来调查,肯定了王大海的做法,这些在南方城市已经不新鲜。还要王大海在两劳人员回归创业就业上闯出一条路子。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四十八章 精神感冒
在处理好税务检查帐目后,利用休息日的时间,王大海与刘春花坐公交车到市精神病院,手牵手地走下车,看望在这里住院的朱兆有夫人。
大门外,风刮得很努力,疯狂而执着,医院的不远处,一条漂亮的红丝巾挂在一棵大树粗壮的枝干上,像旗帜一样飘扬,许多破塑料袋,壮阳传单,烂布条,脏绳子,也挂在树干上和红丝巾一起飘扬。
“你看,多漂亮的一条红丝巾,太可惜。”刘春花伤感地对王大海说。
“我看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即使跌落凡尘,依然出众。”王大海把刘春花娇小的肩膀往自己的怀里紧紧地搂了一下,笑着说。然后,他掏出随身携带的两只口罩,先帮着刘春花戴好后,自己的一只挂在胸前。
往医院里面走,就能看到铁栅栏的门,跟牢房一样,不时听到阴森恐怖的歌声、尖叫声、悲嚎声。
惨白的太阳射进一两束到床边,白晃晃的,同时,阳光透过病房的窗户把庭院中的树影映照进室内,白色的墙壁上洒满了摇晃的叶影,能清晰地听到床上入睡的病人发出微微的鼾声。
躺在床上睡觉的人就是朱夫人,王大海走进去,闻到床单上一股陈旧的带点腥臊的气味,他皱皱眉头,其实不只是床单,整个房间,包括墙上水渍的痕迹,墙角拖把留下的水印,还都弥漫着喷洒来苏尔消毒水后,所散发出的煤焦油和醋酸的药臭气。刘春花站在门外,隔着口罩,感觉到这难闻的气味,简直要把自己熏晕过去,忍不住小声咳嗽了几下。
王大海静静地站在朱夫人的病床边,看着她穿着一套病号服,在发皱的已经看到梅花状肮脏斑点的白床单上继续呼呼睡着,不知是衣服小还是人发福了,那是一条丰满而迷人的曲线。忽然,她翻了一个身,把两只安静的大白兔压在胸下,翘起高高的臀股,如此天真烂漫的姿势,王大海看到这情形,笑了一下,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风韵犹存。
“在这么悲惨的地方,你还好意思笑得出来。”刘春花拉出王大海,严肃地警告他。
“真是一个睡美人,想像着朱兆有当年有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王大海解释自己忍不住笑出声的原因。
“那你更不应该笑出来,给别人感觉,是幸灾乐祸的样子,多不好。走,我们赶快去找医生。”刘春花说着,拉着王大海到医生的办公室。
从表情冷漠的医生那里知道,朱兆有的夫人在朱兆有坐牢后,精神上没有了依靠。经债权人的人身侮辱和女儿在美国遭遇车祸死亡的刺激,精神重度抑郁。想跟这个女患者接触,他们化了好多次时间,才能坐下来交谈,因为她整日生活在恐惧担忧之中,不相信任何人。绝对不能提及工厂的事情,只要一提及她肯定会发病。刚刚跟她谈的当前的事情,转过背就忘了,但是,对过去的记忆片断,谈起来犹如在眼前发生的事情一样。
朱夫人在医院住了很久,她的重度抑郁症必须吃很多药。吃很多药才能睡得着,有时醒了,她就两手抱在头上,蹲在墙角,面对阴暗的墙角,一蹲一整天,一脸严肃认真的表情,医生、护士怎么跟她说话,她都不理睬。她常常很沉默,不能有任何声响。她害怕惊动靠近的人,她甚至害怕停在窗前的小鸟,一只纵身跳下的猫,害怕它们的尖尖的喙子,害怕它们的利爪,连一只飞过的苍蝇她都要避让,从不会去伤害它。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不管从生理结构,还是天生的敏感心性,都注定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受到伤害。
没事的时候,王大海就陪她坐着,有时刘春花没有时间,他就一个人来。从侧面看着朱夫人白纸一样的脸。目光对视会引起她的焦虑,大幅度的动作被她当作攻击性的表现,如果笑多了她又以为这里面会有什么危险的信号。王大海只有主动找些话题跟她聊天,虽然她一句话不说,但至少也没有驱赶的意思,就这样陪坐五次,五十次。她似乎渐渐开始发现王大海的存在,有一次还冲王大海笑,王大海觉得很高兴,总算没有白白陪做,心想,至少她承认接纳了王大海。
一天,朱夫人心情不错的时候,从她蹲着的墙角,回过头,对王大海嫣然一笑,说:“你哪不认识我啊!”
在房间里回荡着的是一种清脆的女声,尖尖细细的高音,王大海很高兴她终于开口了,而且以这么优美动听的声音,他压抑着自己激动的心情,怕不恰当的方式刺激到她,平静地回答:“认识。”
朱夫人又回过头,对王大海接着笑问:“你哪不认识我老公啊!”
她的语速快而短,王大海平静地回答:“认识。”
“你哪不认识我女儿啊!”朱夫人又重复着刚才一样的语气和动作表情。
“认识。”王大海平静地回答,接着又问,“你在想他们吧!”
“不想,你看,我天天在听他们讲话呢。”朱夫人指着她经常蹲着看的,漆着绿色油漆的墙裙中,她自己的影子说。
王大海观察着朱夫人的表情突然兴奋起来,可她高兴的样子,看了让人感觉有点别扭,两眼无光。他继续问:“都说些什么呢?”
“他告诉我别害怕。”
“还有吗?”
“他告诉我会在我的身边。”
“是在做梦还是亲眼看见。”
“亲眼看见。”朱夫人很干脆地回答王大海的提问。她还是蹲在漆着绿色油漆的水泥墙裙前,照着自己的影子,一只枯干的白兰花别在胸前的纽扣眼里,她不时地拿下发夹,用两个手指梳理着额角的几缕发丝,又重新夹上发夹。
有人说精神病人是活在自我之中,朱夫人看起来的确无比快乐,其实,对于每一个人而言,何况不是,只要我们相信幸福,相信别人对我们的爱,那么,幸福就像空气一样围绕在我们的身边。
王大海心里想,朱夫人虽然受尽磨难,面前的世界坍塌了,她的心中依然守护着属于自己曾经的幸福的爱的天空。可这又能守护多久呢?监狱里最多把你打伤打残打死,人的活动受到局限,可人的精神还是自由的。但在这种地方,你是死不了的,或是让你精神彻底失常,或是让你生不如死,让时间在静静地吞噬掉你的机体和思维。
王大海回忆起曾看过的一部叫《简爱》的小说,书中男主人公的妻子是一个疯癫,被关在他家的一间密室里,一个暴风雨的夜晚,疯女人放了火,疯女人被烧死,男主人公为了救她,烧瞎了眼睛,砸伤了一只手。王大海分析,对于男主人公而言,如果不把疯女人关在密室,让她有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当然,如果这样,疯女人有时可能做出危险的事情,这个姑且不论,就是正常人有时也会发毛,做出极端的事情。第二,如果男主人公不与家庭女教师发生恋情,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男主人公如果不放弃自己的爱,用心灵去拯救疯妻,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悲剧。
通过在医院里的观察,王大海发现病人发病是有时间性的,一般春季发病的多,或是在其他时间受到刺激时发病,平时跟正常人差距不大。有说有笑,思维也看不出有什么不正常。
经过与主治医生的多次沟通,医生也无奈地摇头,要想彻底根治精神方面的疾病没有这方面的先例,只能讲是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控制病人不让其发病或者是减少发病的次数。同时,王大海利用公司出差各大城市的机会,跑了十几家有影响的大精神病院,治疗方法大同小异,主要靠药物控制,长期使用,正常人也要变成痴呆。
经过多方打听,王大海终于找到一位治疗精神方面疾病的有名老中医,在查看病者资料和把脉,掌握朱夫人的病情后,老中医说:“她得的是精神感冒,抑郁症我们称之为精神上的感冒。”
“精神感冒,那就是说朱夫人的病有救的希望。”王大海听到“感冒”这两个字,顿时,把对抑郁症的理解,一下子从神秘的迷雾中走出来,重新树立起根治的信心。
“在中医上叫做“痰迷心窍”一口痰堵住了心窍,把人的灵光给堵住。”
“怎么能把一口痰疏通掉呢?”
“让精神病人远离事发地或者事发时的心路,只要坚持培养一个人的毅力,每天不少于一万米的跑步,当然,就朱夫人目前身体状况而言,不能跑也得快走,使她在汗流浃背、吐故纳新的过程中,慢慢地康复自己的心智。”
“用狂奔治病,就这么简单吗?”
“当然,还要到我这里来,采取中药配合心理治疗,调理情绪,醒脑开窍,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做些平衡阴阳的医疗工作。”
“我跑了不少地方,也找过不少专家,今天,听您老说得有科学道理。有句名言不是说,生命在于运动。”
“记住,要想有一个好的结果,首先必须要熬过艰苦的过程。”
“永远记住。”王大海紧紧地握住老中医的双手说。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四十九章 非常奔跑
为了让朱夫人有一个好的治病休养环境,王大海在风景优美的石塘湖边,买下一栋当地农民的二层楼房,( 最沧海 http://www.xlawen.org/kan/2742/ )
顾不上看清这突如其来的高大身影是谁,老大妈急着抢过票据仔细地看了看,不错,是曹爱国的交费收据,她从衣兜里掏出曹爱国的解放勋章,放在桌上,转身刚要离去。
高大身影说:“请您把票据也放在桌上。恕不远送。再见!”
老大妈听到此话,慌忙跑回,丢下票据,捧头鼠窜。
高大身影躬身从地上捡起票据,弹了弹票据上的灰尘,大步走进屋内。
一盏白炽灯下,曹爱国用疑惑的目光,打量着来者。想想刚才的一幕,他的理智无法接受这种前所未闻,令人难以相信的,不可思议的事。
高大身影取下墨镜,双手作揖,微笑着说:“曹伯伯,我是王大海,给您拜年。”
曹爱国仔细地上下打量着,再也不容置疑了,走上前,与王大海激动地握着手。曹爱国用手摸了一下自己的额头,他觉得这似乎是在梦中。
王大海把从地上捡起来的票据折叠好,交给曹爱国说:“曹伯伯,这四张票据,自己要保管好。”
曹爱国接过票据,抬起激动得微微颤动的手,拉着王大海坐了下来,他又仔细看了一会王大海说:“你怎么突然从天而降?”
“喜事往往让人猝不及防,不过,我觉得还是来得迟了一点。”
“无功不受禄,我怎么能拿你的钱呢?”
“您没有拿我的钱,您看一看,这是谁的钱。”王大海从提包里拿出三个厚厚的信封,放在桌上,推到曹爱国的眼前。还是原来曹爱国在王大海家困难时送钱的信封,里面的钱是王大海按他母亲吩咐的数额放进去的。
“这又是怎么回事?”曹爱国更加怀疑,王大海刚刚把企业搞运转,从哪个旁门左道发了财,这么出手大方。
“您仔细辨认一下这信封。”王大海把旧信封的封面指给老书记看。
曹爱国看着这熟悉的信封,是过去受捐助儿童写给他回信的信封,上面有歪歪斜斜地写着曹爱国爷爷收的字迹。他的双眼热泪盈眶,抚摸着信封上稚嫩的笔迹说:“那时你们家人口多,吃了上顿没下餐。送钱时我是随意找个空信封装的,没有想到,你们还把这破信封保存这么长时间。”
“保存的不仅仅是这个信封,而是这个信封里的一片心,时间越长,感觉越亲。我母亲记录着您帮助我家的每一笔帐。曹伯伯,您现在该知道这钱是谁的了吧。”
“都是国家给我的钱,我用不了,就拿出来帮助你们家的困难,你们家没有困难了,那就帮助别人家的困难。”
“国家给您的钱是让您安享晚年,您却咬紧牙关,急人所难,现在自己却是家徒四壁,物力维艰。”
“想想当年牺牲的战友,我已经很幸福。”
“曹伯伯是个乐观的革命者,您们当初拼命打下来的天下,到如今,无自己立足之地。”
“也不是无立足之地,当年组织上安排我从这平房搬到配套楼房,我说房子住长了,跟人相处一样,有了感情,虽然用水上厕不太方便,习惯成自然。把新房让给需要的同志。坏就坏在苏跃富。当年,看着蜂拥而上的敌人冲锋眼都不眨,如今,面对突击强拆却束手无策。”
“报应有早晚,福祸自不错。做人应该向曹伯伯学习,尽其所力,乐善好施,面对一颗高贵的心,菩萨都会感动保佑的。”
曹爱国翻起自己的肩膀,指给王大海看。脑海里浮现,在欢呼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从枪林弹雨中幸存下来的战友们抱在一起,喜极而泣地说,从此,我们的身上再也不会有新的刀疤弹孔了。想到此,曹爱国气愤得脸红脖子粗地对王大海说:“苏跃富的所做所为,我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坚持用实名举报下去,直到那个狼心狗肺的吸血鬼得到法律制裁。”
“曹伯伯说得好,小民大海第一个为您鼓掌!”王大海站起来,鼓着掌,在房间里转了一圈,看看不多的几件家具说,“曹伯伯,您那新房还不知是猴年马月,先搬到我公司的宿舍住,当公司的顾问。房间已经给您粉刷了一遍,最起码您不要担心钻风漏雨大雪压塌屋顶,更不用担心老大妈来骚扰您了。”
“好,我去。”曹爱国看着王大海出落得更加英俊和成熟的脸庞,自信地说,“从小就看好你。”
第四十六章 蓝血人病
从江边码头看完发往江海制药的一船货后,王大海往德豪公司赶。
公司大门口,一排人跪在门前的马路中间,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年长者,头发雪白,几个月大的婴儿,看样子像是在喝着奶瓶,爬在一个蒲团上。中间一位坐在蒲团上的是皮肤发蓝的女孩。
一排人哭声一片,把德豪公司工厂的大门,堵得水泄不通,运输货物的车辆无法进出,围观的群众里,还夹杂着公司里上下班的员工,人们看着那个皮肤发蓝的女孩,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互相打探着关于这一家人的情况。少数人还用手对着一排人指指点点。
交通中断,生产不能正常运行,杨民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他指挥着保卫科人员,与病者的家属拉拉扯扯,强行从边门打开一条通道,暂时让少数员工进出。杨民生看着人员缓慢进出,能保持流动,又急着去搀扶病者的母亲,她是德豪公司的一名员工,杨民生靠近她,想要做一做她的思想工作,孩子的病,大家都很同情,这么一闹大家都感觉到厌烦。不能因为一名员工孩子的病,搞得工厂停产,一千多人都没有饭吃。再说,大家都没有饭吃,更谈不上拿钱给你的孩子看病。让她撤出所有人员,有什么事坐下来慢慢商量着解决。
病者的母亲,没有人理会她时,哭声要小一点。杨民生上前一劝,反而哭得更凶,哀嚎声更加响亮。保卫科人员看着杨民生劝说得没有多少效果,又拉着几位热心肠而又胆子大的女员工,增援杨民生。病者的母亲,看着自己熟悉的同事来到身边,哇哇地叫天唤地起来,一位她同班组的姐妹,受到场面哀伤气氛的感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也呜咽着,哭出了声,并且,自己泪流满面地掏出手绢,硬是塞给病者母亲擦。
手绢一擦,不但没有减轻病者母亲的痛苦,她反而整个人往地上一躺,打起了滚,撕心裂肺地大叫起来,衣服扯得没有一点形,头发十分的凌乱,双眼红彤彤的,如一头凶狠的母狮,像是谁要夺走她的亲生骨肉,拚命地用手脚拍着地面,拍得山门响,拍得围观的人群,一阵阵地往上揪心。
病者的父亲,站在一旁,呆呆地着自己的老婆在发疯,他也不上去劝阻,虎目圆睁,一脸怒气,用手指着围观的人群,慢慢地转了一圈,大叫着:“你们都看到了,如果我老婆出了什么事。”接着用手指点着在地面跪着的白头发老人们说,“德豪公司要一个个地给他们养老送终。”
三位白头发的老人,开始是面对工厂区里面跪着,看到自己的女儿或者媳妇,伤心得悲痛欲绝,都转身跪向他们的女儿或者媳妇。口中不停地唠叨着:“这是遭了哪门子孽哟。”
喝奶的婴儿此时倒是很安静,没有一个大人理会他,用自己的一根小指头,插在嘴里吮吸得有滋有味,两腿翘在空中,悠闲地摇摆着。皮肤发蓝的女孩坐在蒲团上,始终低着头,保持着一种姿势,睁着大大的眼睛,静静地看着地面上的蚂蚁,排着队在辛勤地搬运一片小树叶。
被病者父亲一阵恶毒地谩骂,场面上,一时安静下来。病者的母亲,感觉刚才的苦相没有赢得人们支持的声音,没有听到一句,要德豪公司掏钱看病的话语。她想是该豁出去的时候,刚平静一会的身子,顿时,像是被电击一样,先是小幅度抖动起来,接着,雷霆大作,孤注一掷的,竭尽全力的,整个人身平躺着地面跳起来,时而,像是一条刚上岸的鲤鱼,狂蹦乱跳。时而,又像在跳一种贴着地面打滚的街舞。
大家都不敢上前,杨民生看没有办法做自己女员工的思想工作,只好转个方向,找病者的父亲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劝说,病者的父亲却对杨民生说:“你那是白骨精开口--不讲人话。”
病者的母亲蹦跳一会,臀部以上停息下来,躺在地面,两脚在痉挛性抖动,头偏向一侧,口吐白沫,舌头被乱咬,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如果不立即进行急救,可能危及生命。
病者的父亲冷漠地把头偏向一边,双手抱在自己的胸前,像个没事人一样。三位白发老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敢上前,年龄大了,骨头都是脆的,不小心被碰撞一下,真的把命送掉。
正在这时,小陶从人群里冲上去,对几位女员工说:“不要拍,这是羊癫疯,一会儿就好了。你们赶快把她的手脚抓紧,不能让她动荡,我来掐住她两颊,不能让她咬伤舌头。”
几位女员工,还是叽里咕噜地不敢伸手,杨民生蹲下来,按住一只脚,并对几位女员工说:“羊癫疯不传染,大家赶快来控制住她。”
小陶没有说自己在监狱里学的这一招,他熟练而敏捷地给病者的母亲,按按人中,掐掐虎||穴,揪揪脚后筋。十分钟的时间,病者的母亲,缓过神来,睁着大眼睛问:“刚才发生了什么,是不是我的病又发作了。”
王大海来到边门,正准备找保卫科的值班员工,问一下是什么情况。一位年龄大约在40岁上下的男子,病者的父亲指着王大海大声说:“他是董事长吧。”
还没有等王大海反应过来,王小六从身后抱拄王大海,用力将王大海推进边门,回过头对病者的父亲说:“他不是董事长。”
王大海往前没有走两步路,感觉不对,在自己的公司,不敢站出来承认自己是董事长,那不是窝囊到底了。王大海推开硬拦着他的王小六,从边门走出来,对那位要找他的男子,病者的父亲严肃地说:“你就是有天大的理,也要立即把你的人全部撤走,派两名说话算数的人到我办公室来谈。限时三分钟,如果到时不撤,公司的护厂队,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他们可是不长眼睛的。”
说完,王大海走向办公楼,王小六跟在后面,俩人先后走进董事长办公室,王小六关上门,从怀里掏出一张请柬给王大海看。
“这张邀请苏跃富的请柬,怎么落到他的手中。”
“我与那位男子周旋中,知道他是苏跃富公司的员工,私下里苏跃富唆使他来堵门要钱的。他还说德豪公司又是发红包又是请员工吃饭,现在有钱,叫他赶快来闹事。”
“真是痴人说梦,一派胡言乱语。上面有规定,供养直系亲属看病,应该以男方单位为主,女方单位只能按照已经发生的手术费和药费,准许报销百分之二十五。”
“苏跃富这个王八蛋,真是头顶生疮,脚底化脓--坏透了,这么一个阴招也想得出来。”
“他是癞蛤蟆腚上插鸡毛--不是一个真鸟。”
王大海把堵门时,半天不见人影的牛强,以及杨民生、顾长贵,还有顾问曹爱国,都召集到自己的办公室。大家在一起商量女员工女儿治病的问题。
这名女员工十岁的女儿,得了一种怪病,十分罕见,跟紫绀症相似,发病时,呼吸困难,皮肤发紫,嗓子像有一千条虫在爬,头疼得像有两个钢铁夹板在用力的夹,严重时,可致器官缺氧受损,致智力受影响等后遗症。经国内各大医院诊治无法治愈,服用维生素c控制病情。医学上叫蓝血人病,即正铁血红蛋白血症,主要由于近亲结婚遗传变异因素或是药物中毒引起。只有香港科技大学在这方面研究得深入,并研发了治疗药物。
为了表示对该名女员工的重视,王大海决定,大家共同接待他们。
刚才,病者的父亲,从王大海鹤立鸡群的形像,气壮山河的话语,不同流俗的举止,整个人一下子被懵住,仔细地望着王大海陌生的面孔,似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不曾相识,却捕捉到有可以依靠的品质。他马上安排家里的老老小小,在老婆的带领下,全部回家。自己一个人来到王大海的办公室。
“看你的本事大得很,公司的主要领导都来接待你。”王大海不动声色地说。
“请董事长消消气,我也是狗急跳墙,养了这么一个女儿,要把我搞得倾家荡产。”病者的父亲要下跪,给王大海磕头。曹爱国一把拉起了那位男子,并把他引到沙发上坐下。病者父亲坐下去后,又马上往起一站,自己打自己的耳光,接着说,“我对不起德豪公司,对不起各位领导,我不是人。”
“你打得还不够重,只有打痛了心才知道,脑袋是长在自己的肩膀上,而不能放在别人的胳膊上,是你信任的人害了你。你女儿的治疗问题,应该找你的单位。我们会按规定,一分不少的给你报销。”
“谢谢董事长,我也是受骗上当,有人说把德豪公司堵停产后,就会给钱。”
“那你怎么不去抢银行。我绝不可能,为你一人,而丢掉公司一千人的饭碗。”王大海义正言辞,没有给他一点面子,接着说,“下面请公司顾问曹老书记,说说对你女儿的事怎么去支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子女看病药费报销,国家有明文规定。谁敢违反。除了按规定报销以外,我们也会做到慷慨解囊,雪中送炭。第一个方面,已经从董事长开始,个人自愿,量力而行地进行募捐。三天后,募捐的钱送到你老婆的手中。第二个方面,鉴于你女儿的病极其稀少罕见,我代表德豪公司帮你老婆向市卫生局,甚至向市长汇报,也向媒体进行宣传,取得全社会的支持,人多力量大。”曹老书记一条条地对病者的父亲说着。
病者的父亲,乘人不备,扑通一声,双膝跪地,磕了三个响头,抬起脸来时,已经泪流满面。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四十七章 偷税风波
在曹爱国一些老部下的热心帮助下,公司一位员工重病的孩子,被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列为重点关爱对象,王大海与曹爱国带着孩子,还有孩子的父母一起,到市关工委与各位领导见面,并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
孩子的父母激动得热泪盈眶,不知道说什么好,孩子的父亲紧紧地握住王大海的手说:“董事长和曹老书记都是好人,公司如果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一定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还有更好的消息,市卫生局领导说了,尽快与香港科技大学联系上,争取他们的支持,把你的孩子作为市立医院一个医学研究攻关课题,给予科研经费的支持。”王大海也愉快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孩子的父亲。
曹爱国把德豪公司员工捐赠的一万多元钱,用一大信封装好,送到孩子母亲的手中。并对孩子的父母说:“这可是广大员工的一片爱心,一定要用好这笔钱,有不少家庭其实也很困难,都是从自己的牙缝里省出来的钱,你们要格外的珍惜。”
孩子的父亲托人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真诚地拜谢德豪公司的全体员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用毛笔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一张大红纸上,张贴在大门口,人来人往,无不点头称赞。
王大海回到办公室,在椅子上还没有坐热。桌上的电话铃声响起来,他拿起话筒。
“报告,董事长,税务局的人来了。”门卫说话明显有点慌张。
“请他们进来。”王大海皱了皱眉头,对于税务局的人找上门,他显得有些意外,但是,还是保持了平静。
“你就是王大海嘛?”当几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走进办公室,其中一位穿着制服的带头人,面无表情地看着王大海问道。
“是。”王大海立即站起来,看着那几位工作人员,礼貌地说道,“请坐。”
王大海准备给他们泡茶,他们都从自己的包里拿出杯子,放在茶几上,打开茶杯盖,让王大海给各个杯子加满开水,有一位工作人员掏出自己的香烟,准备抽,王大海说:“对不起大家,办公室里不准抽烟。”
“好,我们忍住不抽烟,遵守王大海的制度。”那位穿着制服的带头人不高兴地说。
“这不是王大海的制度,是血的教训。一年前的一个晚上,食堂里一位新来的师傅,准备给夜班的员工做夜餐,走到灶间外的一处废料池,他闻到一股强烈的液化石油气刺鼻的臭味,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泄漏出来的,伸手不见五指,掏出自己口袋里的打火机,手指轻轻地往下一按,突然,他眼前发出“砰”地一声,空中瞬间燃起巨大的火焰。值班人员听到响亮的爆炸声和飘在空中红色的火团,立即拿着灭火器,赶到废料池旁,强行扑灭了火种。”王大海给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解释全厂禁烟的起因。
“哎呀,怪吓人的,那位师傅后来怎么样?”一位女工作人员发出一声尖叫。打断王大海的叙述问。
“火势不大,值班人员迅速扑灭。检查发现是中班的师傅,在废料池里倒的一罐液化石油气的残渣,新来的师傅不明真相。不过他的手背和脸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烧伤,病情不是很重。”王大海继续补充事情经过。
“后来呢?”一位女工作人员还在好奇地追问。
“新来的师傅在医院接受治疗。消防队来人,进行了三不放过整改,即:事故原因不查明不放过,事故根源不杜绝不放过,员工不受教育不放过。自此全厂禁烟。”王大海看了一眼穿制服的带头人,接着说:“不是王大海的制度,是消防队的安全制度。”
“你不要桅子花茉莉花的,绕来绕去。你可明白,我们今天来是干什么?”
“不明白。”
“那我就告诉你吧,有人举报德豪公司有偷税行为。你现在赶快安排人员,把帐本送上来,我们要核查帐目。”
“我敢保证德豪公司没有偷税行为,我们一直是诚实经营,按章纳税。”
“说的比唱的还要好听,不要在这里花言巧语。把帐本子端上来。我们用事实来说话。”穿制服的带头人,起身向会议室里走去,其他的工作人员紧随其后,他们进去后,把门关得严严实实,只允许顾长贵一人送帐本,可以进出。顾长贵向王大海报告说,要做好思想准备,他们好像在一起交头接耳,这次来,一定要给王大海一个下马威,还没有干几天的董事长,就有点趾高气扬,不知天高地厚了。
王大海心想,这位带头人,年前吃饭没有请到他,可能心中有一股怨气。有些时候,偷税这种事情就看你做得是否到位,有一种说法叫合理避税,可是一旦有人要捏你,什么叫合理,什么叫偷税,那就不是你说了算的。就像那位富婆巨星一样,一旦与国家的法律扯上了瓜葛,谁都保不了你。
查了一上午,翻过的记帐凭证,堆了满满一桌,他们没有找到自己想要找到的东西,临近中午的时候,把顾长贵叫进了会议室,给他下这次检查的结论意见。
顾长贵慌慌张张地拿着自己的笔记本,来到王大海办公室进行汇报。他有点气愤地说:“他们抓到两点偷税的地方,要开十万元的罚款单。”
“他们是有备而来的。罚单的依据所在。”
“一点是请员工吃饭不能算作招待费用。”
“你没有跟他们说,我们的招待费用有结余吗?”
“说过了,他们说,打酱油的钱不能拿去买米。招待费只能用作招待客户。怎么能招待内部员工。这笔发生的费用,算作利润,偷漏掉企业所得税。”
“他们这是闭着眼睛说瞎话,还有一点呢。”
“年终发红包不能算作工资进入成本,而是,算作年终的奖金,偷漏掉企业所得税。”
“这不是,只准州官点火,不准百姓点灯嘛。机关里发得十三个月的工资,我们能不能也可以在年终的时候给员工多发一个月的工资。”
“说过了,他们说,企业里发十三个月的工资没有看到这个文件。”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顾长贵心里在想,不会是老董事长的历史重演吧。担心王大海的火爆脾气,硬顶盲撞,较真起来,那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跟他们较死劲,简直是自己找别扭。那位女工作人员跟顾长贵透了一点风,有位副局长进口三手车想卖掉,换一部新的,如果能接下来,罚一万元,这件事也就算了结。对于这件事,顾长贵在王大海面前,吞吞吐吐,几次欲言又止。
“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出来。”王大海看出顾长贵有事情想说,但是,又不敢轻易说出口。
“我想公司里没有一部小车,什么事办起来都不太方便,有一部进口三手的丰田商务车,跑了有二十多万公里,发动机还能用,卖五万元。建议董事长把车买下来。”
“现在查帐,你提买车的事干嘛。”
“是一个巧合,如果把这部车子买下来,罚款就从十万降至一万。”
王大海才弄明白这次查帐里的弯弯绕,他心里咽不下这口气,为什么有事相求,不直接对你说,而是,从你这里找出一些无事生非的事情来,打压你,让你屈服。王大海说:“如果不买呢。”
“那肯定要罚税款十万元。他们说这是底线。”
“如果我们不认罚呢。”
“可能要曝光,查封帐户,甚至对董事长采取强制措施。”
这个事情曝光又能够怎么样,曝光了也不过是让王大海的名气更加大一点而已,本身也没有什么样的损失。曝光了也好,总有一些社会正义力量会发出呼吁,一个企业究竟怎样来激励员工。王大海想到此,对顾长贵说:“你什么字都不要签,他们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但是,你要把他们的处罚决定书,复印一份给我。”
王大海有一股子牛劲,从税务局搞不通,他就与曹老书记一起,找到市长,没有想到市长平易近人,王大海壮着胆子说:“他们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硬说我们有意偷税漏税,不顾我们再三解释,开出罚款单,我认为他们这是挟私报复。”
“你能告诉我,刚才讲的话,和给员工带来的福利实惠属实吗?如果属实的话,就请你们先回去,市政府会派人调查的,既然你曾经坐过牢,更应该知道法的严肃性,对应该交的税款,不管是多少,就该及时地计提和缴纳,在这件事情上可是千万马虎不得的呀。”
“谢谢市长主持公道,德豪公司可要抱市长的大腿。”
“不是抱我的大腿,而是抱政策的大腿。像安置刑释解教人员,占员工总数百分之三十以上,三年内免交所得税。这个好政策德豪公司就可以好好的利用。”
市长说话算数,第二天就派人与税务局的领导一同下来调查,肯定了王大海的做法,这些在南方城市已经不新鲜。还要王大海在两劳人员回归创业就业上闯出一条路子。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四十八章 精神感冒
在处理好税务检查帐目后,利用休息日的时间,王大海与刘春花坐公交车到市精神病院,手牵手地走下车,看望在这里住院的朱兆有夫人。
大门外,风刮得很努力,疯狂而执着,医院的不远处,一条漂亮的红丝巾挂在一棵大树粗壮的枝干上,像旗帜一样飘扬,许多破塑料袋,壮阳传单,烂布条,脏绳子,也挂在树干上和红丝巾一起飘扬。
“你看,多漂亮的一条红丝巾,太可惜。”刘春花伤感地对王大海说。
“我看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即使跌落凡尘,依然出众。”王大海把刘春花娇小的肩膀往自己的怀里紧紧地搂了一下,笑着说。然后,他掏出随身携带的两只口罩,先帮着刘春花戴好后,自己的一只挂在胸前。
往医院里面走,就能看到铁栅栏的门,跟牢房一样,不时听到阴森恐怖的歌声、尖叫声、悲嚎声。
惨白的太阳射进一两束到床边,白晃晃的,同时,阳光透过病房的窗户把庭院中的树影映照进室内,白色的墙壁上洒满了摇晃的叶影,能清晰地听到床上入睡的病人发出微微的鼾声。
躺在床上睡觉的人就是朱夫人,王大海走进去,闻到床单上一股陈旧的带点腥臊的气味,他皱皱眉头,其实不只是床单,整个房间,包括墙上水渍的痕迹,墙角拖把留下的水印,还都弥漫着喷洒来苏尔消毒水后,所散发出的煤焦油和醋酸的药臭气。刘春花站在门外,隔着口罩,感觉到这难闻的气味,简直要把自己熏晕过去,忍不住小声咳嗽了几下。
王大海静静地站在朱夫人的病床边,看着她穿着一套病号服,在发皱的已经看到梅花状肮脏斑点的白床单上继续呼呼睡着,不知是衣服小还是人发福了,那是一条丰满而迷人的曲线。忽然,她翻了一个身,把两只安静的大白兔压在胸下,翘起高高的臀股,如此天真烂漫的姿势,王大海看到这情形,笑了一下,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风韵犹存。
“在这么悲惨的地方,你还好意思笑得出来。”刘春花拉出王大海,严肃地警告他。
“真是一个睡美人,想像着朱兆有当年有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王大海解释自己忍不住笑出声的原因。
“那你更不应该笑出来,给别人感觉,是幸灾乐祸的样子,多不好。走,我们赶快去找医生。”刘春花说着,拉着王大海到医生的办公室。
从表情冷漠的医生那里知道,朱兆有的夫人在朱兆有坐牢后,精神上没有了依靠。经债权人的人身侮辱和女儿在美国遭遇车祸死亡的刺激,精神重度抑郁。想跟这个女患者接触,他们化了好多次时间,才能坐下来交谈,因为她整日生活在恐惧担忧之中,不相信任何人。绝对不能提及工厂的事情,只要一提及她肯定会发病。刚刚跟她谈的当前的事情,转过背就忘了,但是,对过去的记忆片断,谈起来犹如在眼前发生的事情一样。
朱夫人在医院住了很久,她的重度抑郁症必须吃很多药。吃很多药才能睡得着,有时醒了,她就两手抱在头上,蹲在墙角,面对阴暗的墙角,一蹲一整天,一脸严肃认真的表情,医生、护士怎么跟她说话,她都不理睬。她常常很沉默,不能有任何声响。她害怕惊动靠近的人,她甚至害怕停在窗前的小鸟,一只纵身跳下的猫,害怕它们的尖尖的喙子,害怕它们的利爪,连一只飞过的苍蝇她都要避让,从不会去伤害它。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不管从生理结构,还是天生的敏感心性,都注定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受到伤害。
没事的时候,王大海就陪她坐着,有时刘春花没有时间,他就一个人来。从侧面看着朱夫人白纸一样的脸。目光对视会引起她的焦虑,大幅度的动作被她当作攻击性的表现,如果笑多了她又以为这里面会有什么危险的信号。王大海只有主动找些话题跟她聊天,虽然她一句话不说,但至少也没有驱赶的意思,就这样陪坐五次,五十次。她似乎渐渐开始发现王大海的存在,有一次还冲王大海笑,王大海觉得很高兴,总算没有白白陪做,心想,至少她承认接纳了王大海。
一天,朱夫人心情不错的时候,从她蹲着的墙角,回过头,对王大海嫣然一笑,说:“你哪不认识我啊!”
在房间里回荡着的是一种清脆的女声,尖尖细细的高音,王大海很高兴她终于开口了,而且以这么优美动听的声音,他压抑着自己激动的心情,怕不恰当的方式刺激到她,平静地回答:“认识。”
朱夫人又回过头,对王大海接着笑问:“你哪不认识我老公啊!”
她的语速快而短,王大海平静地回答:“认识。”
“你哪不认识我女儿啊!”朱夫人又重复着刚才一样的语气和动作表情。
“认识。”王大海平静地回答,接着又问,“你在想他们吧!”
“不想,你看,我天天在听他们讲话呢。”朱夫人指着她经常蹲着看的,漆着绿色油漆的墙裙中,她自己的影子说。
王大海观察着朱夫人的表情突然兴奋起来,可她高兴的样子,看了让人感觉有点别扭,两眼无光。他继续问:“都说些什么呢?”
“他告诉我别害怕。”
“还有吗?”
“他告诉我会在我的身边。”
“是在做梦还是亲眼看见。”
“亲眼看见。”朱夫人很干脆地回答王大海的提问。她还是蹲在漆着绿色油漆的水泥墙裙前,照着自己的影子,一只枯干的白兰花别在胸前的纽扣眼里,她不时地拿下发夹,用两个手指梳理着额角的几缕发丝,又重新夹上发夹。
有人说精神病人是活在自我之中,朱夫人看起来的确无比快乐,其实,对于每一个人而言,何况不是,只要我们相信幸福,相信别人对我们的爱,那么,幸福就像空气一样围绕在我们的身边。
王大海心里想,朱夫人虽然受尽磨难,面前的世界坍塌了,她的心中依然守护着属于自己曾经的幸福的爱的天空。可这又能守护多久呢?监狱里最多把你打伤打残打死,人的活动受到局限,可人的精神还是自由的。但在这种地方,你是死不了的,或是让你精神彻底失常,或是让你生不如死,让时间在静静地吞噬掉你的机体和思维。
王大海回忆起曾看过的一部叫《简爱》的小说,书中男主人公的妻子是一个疯癫,被关在他家的一间密室里,一个暴风雨的夜晚,疯女人放了火,疯女人被烧死,男主人公为了救她,烧瞎了眼睛,砸伤了一只手。王大海分析,对于男主人公而言,如果不把疯女人关在密室,让她有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当然,如果这样,疯女人有时可能做出危险的事情,这个姑且不论,就是正常人有时也会发毛,做出极端的事情。第二,如果男主人公不与家庭女教师发生恋情,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男主人公如果不放弃自己的爱,用心灵去拯救疯妻,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悲剧。
通过在医院里的观察,王大海发现病人发病是有时间性的,一般春季发病的多,或是在其他时间受到刺激时发病,平时跟正常人差距不大。有说有笑,思维也看不出有什么不正常。
经过与主治医生的多次沟通,医生也无奈地摇头,要想彻底根治精神方面的疾病没有这方面的先例,只能讲是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控制病人不让其发病或者是减少发病的次数。同时,王大海利用公司出差各大城市的机会,跑了十几家有影响的大精神病院,治疗方法大同小异,主要靠药物控制,长期使用,正常人也要变成痴呆。
经过多方打听,王大海终于找到一位治疗精神方面疾病的有名老中医,在查看病者资料和把脉,掌握朱夫人的病情后,老中医说:“她得的是精神感冒,抑郁症我们称之为精神上的感冒。”
“精神感冒,那就是说朱夫人的病有救的希望。”王大海听到“感冒”这两个字,顿时,把对抑郁症的理解,一下子从神秘的迷雾中走出来,重新树立起根治的信心。
“在中医上叫做“痰迷心窍”一口痰堵住了心窍,把人的灵光给堵住。”
“怎么能把一口痰疏通掉呢?”
“让精神病人远离事发地或者事发时的心路,只要坚持培养一个人的毅力,每天不少于一万米的跑步,当然,就朱夫人目前身体状况而言,不能跑也得快走,使她在汗流浃背、吐故纳新的过程中,慢慢地康复自己的心智。”
“用狂奔治病,就这么简单吗?”
“当然,还要到我这里来,采取中药配合心理治疗,调理情绪,醒脑开窍,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做些平衡阴阳的医疗工作。”
“我跑了不少地方,也找过不少专家,今天,听您老说得有科学道理。有句名言不是说,生命在于运动。”
“记住,要想有一个好的结果,首先必须要熬过艰苦的过程。”
“永远记住。”王大海紧紧地握住老中医的双手说。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四十九章 非常奔跑
为了让朱夫人有一个好的治病休养环境,王大海在风景优美的石塘湖边,买下一栋当地农民的二层楼房,( 最沧海 http://www.xlawen.org/kan/27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