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阅读
一句话,却如同刀割一般,割在自己的身上,割在自己的心里
船队,粮船六十号。
粮船,顾名思义,是船队的给养中心。这艘编号为六十号的粮船,是给养船里最大的一艘了,长约八十尺,宽三十四尺。船上各类主食都有,大米,面粉,小米等尽堆于船舱,包括淡水。
自从分配上船以来,郭承昂意见一直就很大,铁友秦航分在帅船,邓孝明分在了坐船,上官琦和赵盛郅他们分在了战船。秦航自不用说,如今是块香饽饽,邓孝明在坐船上听说也轻松混的风生水起,战船就更甭提,那好歹也是作战单位,唯独自己被分在了粮船上。虽说粮船是船队根本所在,是最需要保护的地方。因为没有粮食,船队就意味着要挨饿,故而在粮船上的人都说自己是处于船队的心脏位置。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但那也只是说说而已,船上人少粮多,连交流的人都没几个,更别说遇上上司了。哪个上司有空没空往粮船上跑?
好在郭承昂在私塾里混过几年,认识几个字,没被分在底舱做水手之类的活,反而被管事每天派去记账,查数。每日里便是统计今日消耗多少多少粮食,多少多少水,明日里哪艘船又超支了等等之类。自己以前在私塾的时候记账都没这么用功过,如今算盘倒是打得蹭蹭响,恐怕家中那位做小本生意的老父亲都赶不上自己了吧!
嘿嘿!郭承昂心里正恨一阵美一阵的,一个熟悉的声音又传过来了。“承昂,晚上干完活别急着回去,等下有事。”
郭承昂撇嘴道:“彪子哥,就你能折腾,晚上还能有什么事,别耽误我睡觉!”
那叫彪子的汉子道:“叫你别回去就别回去,肯定是有好事了,你先忙完,等下我来找你。”说完关上房门便不知跑哪去了。
郭承昂坐在椅上,又随手在那簿子上记了一笔,边记便自语道:“三百号坐船最近怎么老是超标?真是一船饭桶,净知道吃,唉”
傍晚时分。
郭承昂放下手中的毛笔,收拾好账簿,正要回寝房,忽然想到日间彪子有约,便没急着走,走到舱门外等候。
“这个死小子,神神秘秘的不知道要干嘛,晚上还能有屁事。”郭承昂嘴里嘀嘀咕咕个不停,却没有打算要回去的意思。
这个彪子在第二次航海的时候便在船队中了,职司是库存看守。按常理讲是老兵,平日里爱开玩笑,贪玩贪吃,是郭承昂在这粮船上掰开五指头都能数得清的为数不多的‘损友’之一,郭尊称其为‘彪子哥’。
约莫盏茶功夫过后,彪子出现在舱外,他四处张望着,生怕被人发现般,见到郭承昂后,直接拉着他就走。
“哎,彪子哥,你拉我去哪啊?”郭承昂边走边急问道。
彪子道:“当然是去库存房了。”
郭承昂道:“去那干嘛?”
彪子伸出食指放在自己嘴前,嘘道:“你小声点,被人听到了就麻烦了。”说罢又特意望了望四周,在确定没被人看到的情况下快速的往库存房走去,一路上蹑手蹑脚,倒有点像夜行者一般。
郭承昂不解道:“去干嘛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搞的跟去逛窑子一样。”
彪子道:“你想的倒美,我还想去逛呢,可船上有这配套设施么?咱们是去拿点东西。”
郭承昂奇道:“拿东西?拿什么东西,那里面还有什么宝贝东西?”
彪子压低声音道:“我白日听管事说帅船那边今日钦点了一盘扬州杏仁酥点心,明日要送过去,咱们今晚先尝尝鲜,白日里我已踩过点,库房的钥匙我已带好,也就是你小子运气,跟着我今晚有口福了,这事我还没找第二个人,如何?彪子哥够义气吧。”
郭承昂惊得张大了嘴巴,急道:“什么拿东西?你这叫偷,被管事知晓,不死亦得褪层皮,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事呢,原来是鸡鸣狗盗之事,我断然不去!”说罢已停下了脚步,脸上怒容难耐。
彪子道:“你小点声行不行,什么叫偷?咱好歹也上过私塾,读书人的事,能叫偷么?再说帅船那边只要一盘,库存里多呢,咱们尝一点又不打紧,你听说过扬州杏仁酥么?那滋味,那酥爽,真的是让人欲罢不已。这简直就是白给我们吃的。我今日若是不能一尝芳香,天理都不容!算哥哥求你了,下次来山珍海味咱也不过问了,行么?”
郭承昂道:“你就知道吃!你可知道私吞公物是要打军棍的,万一被发现,咱们就完了!”
彪子道:“哥哥又不是第一次干这事,何时出过差错?你放心,跟着哥哥,保你没事。再说来都来了,空手回去亦说不过去。咱们哥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只要你不说,咱就没事。走走走,再晚待巡逻卫士换完岗就来不及了。”说罢,硬拉着郭承昂往库存房门跑去。
郭承昂此时已经不由自主地跟着过去,也罢,大不了打一顿板子,也就那么回事。看来自己上了这贼船,怕是下不来了。
彪子小心翼翼地从腰带里摸出了钥匙,轻轻插入锁中,钥匙已用布包好,防止相互碰撞时发出声响,只见他轻轻一拧,推开房门,拉着郭承昂便走了进去,然后又轻轻把门带上,甚至连锁头都弄成和刚进来时一样。看着彪子那轻车熟路的套式,郭承昂心想他还真不是第一次干这事。
彪子迅速走上前去,在一个朱色檀木盒子前面脚步便再也不动分毫,这檀木盒子做工如此精巧,此刻虽是夜晚,但仍是油亮!可想而知里面装的亦绝非凡品!他打开木盒,望着盒中各式点心,脸上露出了难以掩盖的兴奋表情,一把抓过一些,直接塞入嘴中,“香,真香!承昂,快来尝尝,简直是人间美味啊。”
郭承昂看着他那欲仙欲死的表情,已忍不住走上前去,右手抓了两个酥饼,便大吃了起来。他们此刻真的是浑身忘了天下事。也许谁也不会想到,在这么一个夜晚,在别人尽皆入睡之际,会有这么两个胆大包天的小子在粮船的库存房中,偷吃着‘贡品’。
郭承昂始初还不肯来,此刻在这顿‘饕餮’大餐面前,之前的豪情壮言都不知道抛到哪座岛屿去了。
彪子边吃边兴奋道:“味道如何?是否感觉不虚此行?就算此刻挨棍子,我也是心甘情愿了。”
郭承昂亦附和道:“嗯,好吃,美极了!没白来,就算打板子我也认了。想不到扬州杏仁酥如此美味,回去我一定要多去尝尝。”边吃边抹了抹嘴巴。
正当郭承昂要把这盒中之物全部填入腹中之时,彪子拦住了他,道:“你还真想死啊,你全吃光了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这东西被偷吃过了么?只要顺势一查就能查到是接触过钥匙的人捣的鬼。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你懂不懂?赶紧把这动乱了的点心摆放整齐,不要让人看出有被移动过的迹象,明白么?”
郭承昂点头称是,道:“哦,对,还是你想的周到,我就纳闷了,你怎么能想的那么周全呢?你上辈子是时迁投胎过来的吧?”
彪子道:“那自然要想周全些,若不细心,早失手了。实不相瞒兄弟,哥哥以前在应天府干得就是这营生。只是后来随船队出海,没时间。今晚也算是重操了一回旧业吧。嘿嘿,吃饱喝足了咱就撤。快点儿。”
郭承昂把余下的收拾整齐后,又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那檀木盒子,喉咙管子里恨不得再伸出一双手把它‘消灭’。
彪子却在一旁催道:“别不舍得了,赶紧走吧。”
郭承昂对着檀木盒子挥了挥手,小声念道:“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了挥手,没带走一块酥饼。”说罢与彪子轻声拉开了房门,锁好门锁。片刻功夫,两人已消失在夜色中。
翌日。
费信拿着一张告示,贴在了底舱的木墙上。并召集了舱中各人员,指着那告示对大家伙道:“诸位兄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船亦有船规。如木墙张贴所示,这就是你们在船上今后的规矩,谁要是犯了规矩,本管事丑话说在前头,一律严惩!举报有功,包庇必罚!都过来好好看看,时刻要将这其中干系牢记心头,大伙儿可清楚?”
“清楚!”众人齐声道。
费管事说完左右看了看,问道:“秦航为何不在?”
司马尚游出来答道:“依照排期,秦航今日要等到戌时替换,眼下这个时辰,应该在寝房。”
费信道:“既是如此,替换时你与他说一声,真要坏了规矩,莫怪本管事没提及。”也不看众人反应,径自走了出去。
司马尚游同一些新手便凑上前去,盯着木墙上的那张贴纸,人群中有几个边看边念道:“凡我船队随行人员须当谨记如下规矩:叛国通敌者,斩首;不听号令者,一百棍;畏缩不前者,一百棍;私自逃生者,一百棍;顶撞犯上者,一百棍;离间关系者,一百棍此上规矩诸君务必遵守,胆敢犯者,决不轻饶”而后贴纸上还注有几个因犯了规矩而上榜的人员,粮船上的郭承昂和彪子昨夜因偷吃贡品光荣的上了榜,各自罚了一百棍。
人群中咿咿呀呀早已议论纷纷,“倒同军规似的,如此严格,今后要小心些”“那是,无规矩不成方圆,然则也太严了些”“你小子懂个屁啊,棒打出孝子,使君这番是良苦用心”“莫吵莫吵,总之今后在这船上夹着尾巴做事就行”。
一旁的老手们见这些个新来的家伙们如此不安分,顿时看不下去了,纷纷出言道:“看完该干活干活,哪来那么多废话!”
在老手面前,新手们亦不敢太造次,嘟囔两句一下子就散开了。司马尚游看完后一言不发,向工头招呼了一句便往寝房走去。
秦航此时在在木床上打坐练功,忽听得门外脚步声渐近,忙调好内息,问道:“何人?”
司马尚游道:“打扰秦兄了,小弟司马尚游。”秦航一听声音,立舒了一口气,平日里自己都是独自练功,从未让外人瞧见过,即便是每日呆在一艘船的弟兄亦未曾知晓。倒不是自己不够光明正大,只是昔日那位授艺前辈交代过,不得在外人面前练功习艺,是以秦航一听司马尚游声音便即收心。
他跳下木床,打开房门,将司马尚游迎进了房内。秦航虽与司马尚游每日呆在一起,但寝房却不在同一间,不过二人平日里走的很近,来回穿梭于各自寝房倒犹如家常便饭一般。“司马兄,你今日不是负责掌舵么?此刻怎么有时间来寝房?”
司马尚游拍了拍身上灰尘,往木床一坐,道:“今日费管事贴出了我们船舱的规矩条了。”说罢给秦航讲了一遍告示中的所有内容,像司马尚游这种聪明才智之士,自然能将这十几条繁文儒规瞬间倒背如流。
秦航一字一字地听着,表情倒没有多大变化,听完只是淡淡的表达了一句“知道了,多谢你传话。”
司马尚游见秦航无精打采般,倒也略感惊讶,在他的印象中秦航可不是个颓废之人。但他何其聪明!转眼间已知其理。司马尚游道:“从昨日以来,你一直闷闷不乐,秦兄能否告知小弟是何事如此让秦兄在怀?”
秦航无力地摇了摇头,道:“没什么事,有劳司马兄挂念了。”说罢浅尔一笑,但神情中的丝丝无奈却是如何也遮掩不了。如此神情,岂是无事?
司马尚游正视着秦航,目光却是那么的柔和,他慢慢道“可是昨日费管事说了你两句,你心中积有怨言?”
秦航叹了一口气,道:“我哪敢有什么怨言,费管事所言,句句在理,是我自身问题。”言下脸色僵硬,宛如死灰般。
司马尚游又道:“你既然都说费管事言之有理,可我看的出你心里并没有释怀。一世人,两兄弟。你心中有何想法,不妨畅所一谈,我司马尚游愿以心倾听。”神色间却是诚恳无比。
秦航看着这个同龄少年,心下一暖,在这艘帅船上,平日里确实是司马尚游与自己最谈的来。但他心里此刻亦是柔肠难转,不知该如何开口。只是一味的苦笑道:“呵呵,我不怪费管事。我只怨自己,平日里把什么都看得很简单,以为这世上之事,稍加用脑,便能揣测,稍加动手,便能化解。可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却总是一无用处。我也不知晓为何有这毛病,司马兄,你能理解么?”
司马尚游听着秦航的肺腑之言,脸上却没有一丝嘲讽,相反他认为眼前这个少年敢于说出自身烦恼,清醒认识到自身问题,比之大多数人要强的多了。
他安慰道:“每个人都有缺陷,我也有。时至今日我都没能认清自己自身缺陷到底在那。我从小历经大难,家人短时间内皆离我而去,这些经历告诉我,以后没有人能够帮你,凡事都得靠自己。故而,我苦练本事,勤修技艺。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有用武之地。万幸的是,我加入水师船队,同你,同千千万万个有志少年走到了一起。但是我明白,这只是第一步,是万千苦难的开始。今后的道路会怎样,会走到何处,我不知晓。我只知道,会这么一直走下去,因为离开这里,我发觉已找不到自己。所以秦航,今日我们能呆在这里,是天赐奇缘,一定要珍惜。不必理会那些闲言碎语,你看,每日里我们将所学都奉献给了这支船队,奉献给了这项使命,还要什么比这更崇高?世上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而我们却偏偏占到了这十之一二,此生还有何求?”
司马尚游的话语是那么的平凡,而寓意却又是那么的不平凡,仿佛在霎那间给沉思中的秦航注入了丝丝灵魂。那寥寥的几句话语,却如当头棒喝,重新又燃起了秦航心中的那股热火,那股最原始的热火!此时此刻,司马尚游就好似一位多年消失的老友,在重逢时诉说着那些年
简短的言语使得秦航精神为之一震,他抬了抬头,道:“司马兄,你的想法很值得小弟去深思。也许你说的对,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即便今日在此处碰不上,来日在他处也要碰上。我秦航往日自问技艺出众,为人不羁,家庭和睦,无所牵绊。正因为此,很多时刻一遇到些许挫折,就会迷失自己。而现在我明白,技艺再好,为人再洒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只要我心坚定,任尔东西南北风!”
司马尚游会心一笑,忽地二人同时伸出右手,在这小小的寝房之中,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船队,三百号坐船。
天有些阴,风速偏中,方向偏西南。
这是船队中的一艘坐船,长约六十八尺,宽约二十七尺。坐船属于大型护航主力战舰,亦是分遣护航航队中指挥之船,船上多为军士,有一定作战能力。这艘编号为三百号的坐船在船队中前后左右四营皆可巡游,是离帅船最近的船舰,指挥使是名将马欢(亦是此次出使的副使)。邓孝明作为为数不多的水手被分在这艘船上可以说是幸运至极。较之于郑和的帅字号宝船,坐船要小的多了,人数也较少,因此平常活也轻松。
邓孝明没有在舱底摇橹掌舵,按照他的说法,好钢都是用在刀刃上。自己是块好钢啊,怎能天天呆在舱底?此刻他正站在船头,刚把头帆稍降了些许,正想坐下歇息会儿。
燕伯却如幽灵般出现在他身后,轻踢了一下邓孝明那即将坐地的屁股,道:“又想偷懒了?”
邓孝明听到声音,立马控制住了那即将坐地的屁股,顺手摸了两下,叫道:“燕伯,你轻点行吗?每次都这么暴力,真拿水手不当干部啊。”
燕伯笑道:“哎哟哟,你小子人小官瘾还不小哦,自己一个候补水手,还真敢往自己脸上贴金啊,真美的你了。”
邓孝明正色道:“什么候补,上次不是转正了么?我现在是大明水师船队西洋使者郑正使马副使座下三百号坐船之上的正规水手,编号九五二八,老伯,以后您客气着点啊。”说罢昂首挺胸,一副正气凛然模样。
燕伯听完邓孝明那罗里吧嗦的一长串陈腔滥调后,只是淡定的说了一句:“你还是先喘口气吧。”
“啊,这都被你发现了,太失败了。”说罢左手扶着那船头桅杆,嘴里“哼哈哼哈”地不住喘气,显然适才那一长串说辞让这个家伙一口气没转过来。
看着邓孝明那上气不接下气的模样,燕伯亦失声大笑,道:“哈哈哈哈,叫你小子瞎吹,活该。”邓孝明略调语气,左手已离开桅杆,忽而间又恢复如初。
其实每日和燕伯耍耍嘴皮,日子过得倒也充实,这一老一少在这军士林立的坐船之上,倒也平添了一道特色风景。
燕伯抬起头,看着那船头风帆,顿时骂道:“孝明,我叫你降帆,你这就叫降帆?窑子里的娘们脱个裤头距离也比你这落差大,你是昨天没吃饭么?”
邓孝明镇定答道:“燕伯,看不出来您老这么为老不尊,连窑子里的娘们脱裤头您都见过?真是大大颠覆了平日里您在我们晚辈当中的正面形象,如此为人,我孝明亦深以为耻!咦,燕伯,那窑子里的娘们一般都穿什么色彩的裤头啊?哎哟!哎哟!”
未及邓孝明躲闪,脑门上已受了燕伯两记敲打,只痛的叫苦不迭“别打了,燕伯,我错了。这次我是真的错了!您还是说说这降帆之事。”
燕伯收了收手,怒道:“小小年纪,如此油舌,该打!叫你降帆,是因为海风马上要变大,你却降那么一点,和不降有何区别?”说罢已停下了手上击打动作。
邓孝明摸了摸脑门,显然刚刚两记敲打分量不轻,不过最近都习惯了,爷俩打打闹闹也不是第一次了,但仍心有余悸地道:“您怎知海风要变大了?我看现在风速很匀啊,匀得就好比**般的玉手在轻抚,轻抚我那受伤的额头。海风啊,你真是太温柔了!我要你继续温柔,温柔抚摸,抚摸我那受伤的额头”
“还有完没完了?看到你这油嘴滑舌的样,就知你欠打!前辈们的经验,你听还是不听啊?”
邓孝明放下了那继续抚摸着额头的右手,放下了那欲醉欲仙的表情,咽了一口唾沫,忙道:“听,当然听。只是您凭什么断定海风会变大?再说海风越大,咱们该升帆船才跑得快啊,哪有不升反降之理?”
燕伯又拍了拍邓孝明的脑门,不过这次倒真是在抚摸他那受伤的额头了,边拍边道:“你这个脑袋啊,怎么老是不开窍哦?你看此刻,天空阴沉,海鸥都见不到一只,海面都不见鱼儿浅游,可见不仅风要变大,这简直就是暴风雨之前奏啊。再者,我们船队是向西南航行,而此刻风向却是由西南吹来,这是逆风啊,如此大的逆风,你要是升帆的话船还能跑么?”邓孝明一字一句的听着燕伯的话,又特意看了一下海面,果然以前时不时的还有一些海鱼在船边浅游,现下却都不见了踪影。人家说老姜弥辣,当真不假!一番话下来,邓孝明已然用半信半疑的眼光看待燕伯了。二话不说,又重新解开了帆绳,使劲地往下拉。
此时海风果真越变越大,呼呼啸啸地刮,邓孝明迎着海风,脑门生冷。此时他心中恨不得大喊“风啊,你可不要再‘抚摸’我那受伤的额头了,再抚摸下去,可真要受伤了!”
想归想,手上动作却没有丝毫停顿,他拼命的下拉着风帆,这时,燕伯已跑到船尾去降帆了。邓孝明已累得满头大汗,别看这风帆就这么一块布轻重,可遇上大风,下坠阻力之大,远超常人想象。
邓孝明双腿盘在挂帆的桅杆上,以此来固定身板,紧咬牙关,双手反复的上下运动。如若再不抓紧时间把帆降下,海风可以连帆带杆一起吹断,后果不堪设想!
邓孝明深知情况危急,匆忙间大声喊道:“兄弟们快来帮忙啊!”几个军士也早已看到这边情形,纷纷跑了过来,搭手的搭手,按腿的按腿,忙了个手忙脚乱。
此时天色更加阴沉,狂风依然大作!突然,一道闪电划过长空,看得众人心惊胆颤!顷刻间声声惊雷传来,雷声大作,轰轰作响!一阵暴雨倾盆而至!好一场暴风雨!电闪夹杂着雷鸣,狂风夹着暴雨!雨水如瓢,如豆,淋湿着船上众人。似乎要让他们知难而退!但那又怎样?
船上众人依旧没有退缩分毫,他们紧紧的围在一起!他们紧紧地围住帆绳这个中心点,有几个军士更是直接压上一起拉扯帆绳。一点,一点,再拉下一点,快了,快了‘围点打援’,这个中国兵家最常见的战术,此刻竟被几个军士水手,运用在如此环境之下!
雨水,打湿了他们全身,惊雷,刺激着他们的听觉,闪电,刺激着他们的视觉,他们身体中唯一还剩下的,就只有感觉!一种在风雨中完成自身使命的感觉!一种在危难中挺身而出的感觉!一种在天地间共同奋斗的感觉!
苍天啊,你只看到他们身上的雨水,却没看到他们身上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他们却有他们的选择!你可以否定他们的存在,但是他们,却决定着未来!你可以嘲笑他们太儍,你可以嘲笑他们太执着,但是他们用行动证明,这是属于谁的时代!水手,注定是艰难的航行,路上少不了风雨和阻挡。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只是因为,他们是水手!是大海中的水手!
“再来一点,用力一点,好,一点就够了”就这么一点一点,白帆一下一下,而他们没喊一声苦,没喊一声痛!即使,风,刮破了他们的脸皮,刮迷糊了他们的眼睛,但帆绳终归会有长度,而意志却只有厚度!在帆绳和意志的斗争中,厚度最终还是胜了长度!
白帆落地的时候,邓孝明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了。
没有武林高手的匪夷所思的招式,没有用之不竭的超强内力,没有那八步登天的轻功,他们,用的只是最普通的,意志,就是这么普通的意志,在此刻,却胜过了时间任何样式的内力轻功招式!
邓孝明瘫坐在船板,他望向船尾,船尾的燕伯此时也比他好不到哪去,全身湿透,气喘吁吁,但仍一步一步地慢慢走向过来。邓孝明微笑的摆了摆手,向燕伯打招呼。燕伯看着风雨中那只勒痕醒目的红手,点了点头,然后走到孝明身旁一齐坐下。
风还在刮,雨,还在下,只是他们却丝毫没有要回舱的意思。
“不回舱么?”燕伯问道。
“不回了,外边风雨正好,卧看天地一色,不也快活?”邓孝明理了理乱发,笑道。
“好,小伙子有你燕伯年轻时候的风采。”
“燕伯,你身体要是吃不消就回舱,我能理解的。”
“胡说八道,你燕伯身体老当益壮,区区一场风雨何足道哉?”
“那您此刻说说,我适才降这风帆与那窑子里的娘们脱的裤头距离相比,孰长孰短?”
“你赢了”
“这还差不多,燕伯,顺便再问您一句,窑子里的娘们穿的裤头一般都什么色彩的?”
“去你的!看我不再敲死你!死小子。”
“啊,啊”
第八章 异国风情梦 故乡夜月浓
船队,帅船。
天明海阔,风小,微浪。郑和站在帅船顶层,负手挺立。环绕四处,风帆林立,绵延数里。他望着前方,前方海浪依旧。翻腾,波涌。船队通航正常,却不知前方何处尽头。
郑和就这么望着,他想起第一,二次出海时,首达占城,再向爪哇。平东西爪哇内乱,折服西王。剿“翻江倒海”陈祖义,扬大明威德于四方。刻石于古里,永示万世。这一切旧事,如昨日般依稀可见。今次目的何方,他年往事是否重现?此刻心里都没底,前路漫漫啊!然则路虽漫漫其修远兮,吾必将上下而求索,大丈夫有使命如此,今生何求?郑和心里这样想着,脸上神情却是坚毅无比,有些人,使命是生来就注定了的!不是么?
旁边一个使者模样的中年汉子此时走上前来,禀道:“正使大人,再有三个时辰,就可到满剌加。此下风和日丽,船队是否提速前行?”言语间神色恭谨之极。
郑和看了一眼身旁来人,也没现出任何神情,只道:“景弘,你我同僚多年,又跟着本使数次出海,可说彼此间信任至极。有些事本使想听听你的看法。”
那叫景弘的使者姓王,是船队的副使,日前是在邓孝明坐船上,通俗点说就是船队‘二把手’。他跟着郑和多年,却也不明此时郑和所指。但他心思缜密,脸色间虽显惊疑端倪,嘴上却道:“正使所指所为何事?”
郑和似乎没有打算与这位副使绕弯,直道:“吾等奉圣上天命,率领船队,出使西洋,其旨在于宣威德于化外,弘明望于四海。然则圣上却还有他命,以你之精明,亦能猜出。对于此事,你如何看待?”
王景弘听罢,心下惊诧万分。郑和所言,他当然知晓是为何事。前几次出海,船队在西洋宣德扬威之际,平日间却还“另有所图”,动静虽隐秘,但他身为副使,焉能不知?至于这所图何事,自然亦能猜晓得出。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无关之人几乎都不知情,自己亦是凭借多年官场经验才略知一二。尽管如此,但平日里还是不敢显露分毫,因为他深知此事甚至能带来灭身之祸。故而听得郑和突然有此一问,王景弘心下惶恐之极,他极力想着如何应答,以确保祸不及己。
但郑和既然问到自己,想来彼此间都很清楚,他微一思索,便道:“正使所问,景弘本应知无不言,然有些事为人臣者,不该妄言揣测。只是圣上既已交待,臣等尽力去办就是。”这番话却仍是没有明言。
郑和似是知晓他会有这番话语,并没有生气,继续道:“我知你为人谨慎,有些事不敢明言,怕祸从口出。但今日只我二人于此,说些掏心窝的话,你认为今后青史会如何书写这段壮史?是会说我们万古流芳,或是写我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王景弘再次一惊!想不到郑和竟会如此直接!但话又说回,此次既然是二人私下讨论,凭他对郑和为人了解,应该不会是故意套话。但他仍然谨慎,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
王景弘叹了口气,道:“无论如何,此番壮举必会铭记青史。至于其中干系,后人自会有评。是非公论,本就难分,悠悠众口,更是难堵。愚以为,我等恪守本分,问心无愧便是。”
郑和干笑了两句,道:“呵呵,你倒是滑头,也罢,功过让后人去说吧。从今往后,做好本分便是,加速航行,目的地满剌加!”言下豪气顿生,放眼一指前方。
王景弘抱拳一揖道:“遵令!”说罢向船上的旗语兵下了一个全速前进的命令,便随着郑和走下船去。那旗语兵得令后,双手挥动两面小旗,做了几个动作后,前方的船只顶层旗语兵亦挥旗呼应。只消得片刻间,百舸争流,竞相齐发,扬帆斩浪,驶向前去。
秦航与司马尚游正在船底掌舵,忽听得费管事走下舱来命令道:“大家伙听好了,前方就要到满剌加,摇橹踏车人员加快速度,跟上前方船只,不得有误!”舱中人员齐声相应。秦航与司马尚游对望一眼,两人都从各自眼神间看出彼此的兴奋不已,心下都道“航行了这么些个时候,总算要到陆地了。”神情间欣喜万分,各自加快了速度。
秦航向一旁的小震子问道:“震子哥,满剌加是何地?我听说化外之人都长着比海还蓝的眼睛,毛发比黄金还黄,比棉花还卷,鼻子又高又大,可是如此么?”小震子上次跟随船队出过一次海,因此平日里秦航都向这位“前辈”探听沿途各事。
小震子听见秦航如此相问,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道:“你以为外国人都是妖怪化身的,哪有那么夸张?满剌加地方不大,听说还未建国,臣属于暹罗国,同我们华夏子孙肤色都大差不差的。蓝眼金发之说更是瞎扯,并非所有夷人都高鼻大耳,你们没文化,真可怕,今次就让你们长长见识!省得以后说出去之话丢人现眼。”
秦航被小震子一损,心里倒没不快,只是不住地点头,道:“哦,是这样啊,又长了一番见识。多谢震子哥了。”小震子见秦航这么虚心,倒是始料不及,以前若是相损,他不反唇相讥才怪,不料如今却是如此听话。他拧了拧自己右耳,倒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司马尚游在一旁看着,对秦航微笑不已。
秦航又继续讨教道:“震子哥,以你以往经验看,我们船队在这样的小地方要呆多久呢?”
小震子见秦航确实是诚恳之极,不似作伪。便道:“这就说不准的了,呆多久是正使大人说的算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以以往来说,只要不出意外,一般小地方也就呆个三五天,大点的地方也就十天半月。如有意外,那可就不好说了。”言语间倒也客气了许多。
秦航又道:“待船靠岸,震子哥,你可要带着我们上去领略领略这化外风光。长途航海,好歹要上岸去,留些个纪念。”
小震子微笑道:“你以为想上岸就能上岸?我们只是普通水手,就算船靠岸,亦只能呆在这船中。上次船队去过那么多地儿,我都没上岸去过呢。你呀,就别净想些美事了,顶多让你上去船头,看一下风景就算不错的了。”秦航一听,顿时失望之极。本想着还能上岸,去找些个奇花异石,带回去给若纯瞧瞧,或是留下个‘秦航到此一游’之凭证,以了心愿。不曾想却还有这么些个规规矩矩。怎不教人失望!
司马尚游将秦航的神色都一一看在眼里,他安慰道:“秦兄莫要悲观,说不定去求求费管事或许还有机会。此刻还是加把劲,先跟上前方船只吧。”秦航心下一想,倒也不错,还可以去求费管事,他总归要上岸。向司马尚游投去一个感谢眼神,两人会心一笑,便继续打舵。
满剌加,港口。
永乐七年十一月,大明水师船队经数十天航行,终于顺利到达满剌加港口。当是时,满剌加隶属暹罗,闻得大明朝水师船队三次造访,举国欢迎,酋长拜里迷书刺率领王公贵族,大臣百姓,军士仪仗等列队相迎。
早在永乐三年,拜里迷书刺便随同使者尹庆前往北平朝见过大明成祖皇帝朱棣,当时郑和在旁陪谈。是以今次熟人再见,分外亲切。拜里迷书刺国字正脸,长发短须,身子骨英气勃勃,倒极像中原北方燕赵豪迈之士。
只见郑和手持使者杖节,从宝船之上,正步而来。酋长快步迎上前去,右手齐胸,俯身一拜,朗声道:“满剌加全体臣民,恭迎天朝大使。愿天朝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身后臣民亦齐声附道。洪亮声音,震于港口。
郑和亦走上前去,右手齐胸,也作拜状,道:“大明皇帝陛下座下西洋使者郑和率领水师船队万里来到贵邦,有打搅之处,还望酋长见谅。鄙使此来,带来我皇帝陛下钦赐银印袍服,以及茶叶,陶瓷,铁器,罗琦,布帛等物,望与贵邦结为睦邻,修万年之好!”
酋长神色大喜,道:“感谢大明皇帝陛下圣恩,我满剌加愿与大明结为友邻,从此永为天朝附属,流长万年!”
郑和挺直身板,将杖节交与一旁的王景弘。又从费信手中拿过双台银印和金色袍服,双手奉到拜里迷书刺面前,道:“酋长大人,这是吾皇钦赐的银印和袍服,你且接下。挂上这银印,穿上这袍服,从此你满剌加就独立于暹罗之外,是我大明属国了!”
拜里迷书刺双手接过银印和袍服,恭声道:“谢天朝皇帝圣恩!”臣民亦自再次朗声相附道。
郑和笑道:“从此我该称您为国王陛下了。哈哈哈哈!”拜里迷书刺亦自一笑,道:“哈哈,尊使客气了,今后就是一家人,就不说这种客套话了。来来来,我带您进城。自从上次你们带来了种子,铁器还有丝绢等物,如今我满剌加城已是变化巨大,说来要非常感谢你们啊。”说着便拉着郑和往车上走去。
郑和随着拜里迷书刺一同坐上车驾,亦开心不已,和这位化外国王不住地交谈,看来两人关系亲密。其后的副使,军士,工匠,通事等人亦在满剌加臣民的拥戴下一同走入城内。
帅船上的秦航,司马尚游,小震子等人站在船头上,望着这盛大的迎接仪式,心中自豪万分。小震子倒还罢了,毕竟上次已经领略过,而秦航和司马尚游这些个新来的水手们几时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上次在刘家港郑和回航的时候虽说也是成千上万( 大明水手 http://www.xlawen.org/kan/2766/ )
船队,粮船六十号。
粮船,顾名思义,是船队的给养中心。这艘编号为六十号的粮船,是给养船里最大的一艘了,长约八十尺,宽三十四尺。船上各类主食都有,大米,面粉,小米等尽堆于船舱,包括淡水。
自从分配上船以来,郭承昂意见一直就很大,铁友秦航分在帅船,邓孝明分在了坐船,上官琦和赵盛郅他们分在了战船。秦航自不用说,如今是块香饽饽,邓孝明在坐船上听说也轻松混的风生水起,战船就更甭提,那好歹也是作战单位,唯独自己被分在了粮船上。虽说粮船是船队根本所在,是最需要保护的地方。因为没有粮食,船队就意味着要挨饿,故而在粮船上的人都说自己是处于船队的心脏位置。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但那也只是说说而已,船上人少粮多,连交流的人都没几个,更别说遇上上司了。哪个上司有空没空往粮船上跑?
好在郭承昂在私塾里混过几年,认识几个字,没被分在底舱做水手之类的活,反而被管事每天派去记账,查数。每日里便是统计今日消耗多少多少粮食,多少多少水,明日里哪艘船又超支了等等之类。自己以前在私塾的时候记账都没这么用功过,如今算盘倒是打得蹭蹭响,恐怕家中那位做小本生意的老父亲都赶不上自己了吧!
嘿嘿!郭承昂心里正恨一阵美一阵的,一个熟悉的声音又传过来了。“承昂,晚上干完活别急着回去,等下有事。”
郭承昂撇嘴道:“彪子哥,就你能折腾,晚上还能有什么事,别耽误我睡觉!”
那叫彪子的汉子道:“叫你别回去就别回去,肯定是有好事了,你先忙完,等下我来找你。”说完关上房门便不知跑哪去了。
郭承昂坐在椅上,又随手在那簿子上记了一笔,边记便自语道:“三百号坐船最近怎么老是超标?真是一船饭桶,净知道吃,唉”
傍晚时分。
郭承昂放下手中的毛笔,收拾好账簿,正要回寝房,忽然想到日间彪子有约,便没急着走,走到舱门外等候。
“这个死小子,神神秘秘的不知道要干嘛,晚上还能有屁事。”郭承昂嘴里嘀嘀咕咕个不停,却没有打算要回去的意思。
这个彪子在第二次航海的时候便在船队中了,职司是库存看守。按常理讲是老兵,平日里爱开玩笑,贪玩贪吃,是郭承昂在这粮船上掰开五指头都能数得清的为数不多的‘损友’之一,郭尊称其为‘彪子哥’。
约莫盏茶功夫过后,彪子出现在舱外,他四处张望着,生怕被人发现般,见到郭承昂后,直接拉着他就走。
“哎,彪子哥,你拉我去哪啊?”郭承昂边走边急问道。
彪子道:“当然是去库存房了。”
郭承昂道:“去那干嘛?”
彪子伸出食指放在自己嘴前,嘘道:“你小声点,被人听到了就麻烦了。”说罢又特意望了望四周,在确定没被人看到的情况下快速的往库存房走去,一路上蹑手蹑脚,倒有点像夜行者一般。
郭承昂不解道:“去干嘛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搞的跟去逛窑子一样。”
彪子道:“你想的倒美,我还想去逛呢,可船上有这配套设施么?咱们是去拿点东西。”
郭承昂奇道:“拿东西?拿什么东西,那里面还有什么宝贝东西?”
彪子压低声音道:“我白日听管事说帅船那边今日钦点了一盘扬州杏仁酥点心,明日要送过去,咱们今晚先尝尝鲜,白日里我已踩过点,库房的钥匙我已带好,也就是你小子运气,跟着我今晚有口福了,这事我还没找第二个人,如何?彪子哥够义气吧。”
郭承昂惊得张大了嘴巴,急道:“什么拿东西?你这叫偷,被管事知晓,不死亦得褪层皮,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事呢,原来是鸡鸣狗盗之事,我断然不去!”说罢已停下了脚步,脸上怒容难耐。
彪子道:“你小点声行不行,什么叫偷?咱好歹也上过私塾,读书人的事,能叫偷么?再说帅船那边只要一盘,库存里多呢,咱们尝一点又不打紧,你听说过扬州杏仁酥么?那滋味,那酥爽,真的是让人欲罢不已。这简直就是白给我们吃的。我今日若是不能一尝芳香,天理都不容!算哥哥求你了,下次来山珍海味咱也不过问了,行么?”
郭承昂道:“你就知道吃!你可知道私吞公物是要打军棍的,万一被发现,咱们就完了!”
彪子道:“哥哥又不是第一次干这事,何时出过差错?你放心,跟着哥哥,保你没事。再说来都来了,空手回去亦说不过去。咱们哥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只要你不说,咱就没事。走走走,再晚待巡逻卫士换完岗就来不及了。”说罢,硬拉着郭承昂往库存房门跑去。
郭承昂此时已经不由自主地跟着过去,也罢,大不了打一顿板子,也就那么回事。看来自己上了这贼船,怕是下不来了。
彪子小心翼翼地从腰带里摸出了钥匙,轻轻插入锁中,钥匙已用布包好,防止相互碰撞时发出声响,只见他轻轻一拧,推开房门,拉着郭承昂便走了进去,然后又轻轻把门带上,甚至连锁头都弄成和刚进来时一样。看着彪子那轻车熟路的套式,郭承昂心想他还真不是第一次干这事。
彪子迅速走上前去,在一个朱色檀木盒子前面脚步便再也不动分毫,这檀木盒子做工如此精巧,此刻虽是夜晚,但仍是油亮!可想而知里面装的亦绝非凡品!他打开木盒,望着盒中各式点心,脸上露出了难以掩盖的兴奋表情,一把抓过一些,直接塞入嘴中,“香,真香!承昂,快来尝尝,简直是人间美味啊。”
郭承昂看着他那欲仙欲死的表情,已忍不住走上前去,右手抓了两个酥饼,便大吃了起来。他们此刻真的是浑身忘了天下事。也许谁也不会想到,在这么一个夜晚,在别人尽皆入睡之际,会有这么两个胆大包天的小子在粮船的库存房中,偷吃着‘贡品’。
郭承昂始初还不肯来,此刻在这顿‘饕餮’大餐面前,之前的豪情壮言都不知道抛到哪座岛屿去了。
彪子边吃边兴奋道:“味道如何?是否感觉不虚此行?就算此刻挨棍子,我也是心甘情愿了。”
郭承昂亦附和道:“嗯,好吃,美极了!没白来,就算打板子我也认了。想不到扬州杏仁酥如此美味,回去我一定要多去尝尝。”边吃边抹了抹嘴巴。
正当郭承昂要把这盒中之物全部填入腹中之时,彪子拦住了他,道:“你还真想死啊,你全吃光了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这东西被偷吃过了么?只要顺势一查就能查到是接触过钥匙的人捣的鬼。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你懂不懂?赶紧把这动乱了的点心摆放整齐,不要让人看出有被移动过的迹象,明白么?”
郭承昂点头称是,道:“哦,对,还是你想的周到,我就纳闷了,你怎么能想的那么周全呢?你上辈子是时迁投胎过来的吧?”
彪子道:“那自然要想周全些,若不细心,早失手了。实不相瞒兄弟,哥哥以前在应天府干得就是这营生。只是后来随船队出海,没时间。今晚也算是重操了一回旧业吧。嘿嘿,吃饱喝足了咱就撤。快点儿。”
郭承昂把余下的收拾整齐后,又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那檀木盒子,喉咙管子里恨不得再伸出一双手把它‘消灭’。
彪子却在一旁催道:“别不舍得了,赶紧走吧。”
郭承昂对着檀木盒子挥了挥手,小声念道:“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了挥手,没带走一块酥饼。”说罢与彪子轻声拉开了房门,锁好门锁。片刻功夫,两人已消失在夜色中。
翌日。
费信拿着一张告示,贴在了底舱的木墙上。并召集了舱中各人员,指着那告示对大家伙道:“诸位兄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船亦有船规。如木墙张贴所示,这就是你们在船上今后的规矩,谁要是犯了规矩,本管事丑话说在前头,一律严惩!举报有功,包庇必罚!都过来好好看看,时刻要将这其中干系牢记心头,大伙儿可清楚?”
“清楚!”众人齐声道。
费管事说完左右看了看,问道:“秦航为何不在?”
司马尚游出来答道:“依照排期,秦航今日要等到戌时替换,眼下这个时辰,应该在寝房。”
费信道:“既是如此,替换时你与他说一声,真要坏了规矩,莫怪本管事没提及。”也不看众人反应,径自走了出去。
司马尚游同一些新手便凑上前去,盯着木墙上的那张贴纸,人群中有几个边看边念道:“凡我船队随行人员须当谨记如下规矩:叛国通敌者,斩首;不听号令者,一百棍;畏缩不前者,一百棍;私自逃生者,一百棍;顶撞犯上者,一百棍;离间关系者,一百棍此上规矩诸君务必遵守,胆敢犯者,决不轻饶”而后贴纸上还注有几个因犯了规矩而上榜的人员,粮船上的郭承昂和彪子昨夜因偷吃贡品光荣的上了榜,各自罚了一百棍。
人群中咿咿呀呀早已议论纷纷,“倒同军规似的,如此严格,今后要小心些”“那是,无规矩不成方圆,然则也太严了些”“你小子懂个屁啊,棒打出孝子,使君这番是良苦用心”“莫吵莫吵,总之今后在这船上夹着尾巴做事就行”。
一旁的老手们见这些个新来的家伙们如此不安分,顿时看不下去了,纷纷出言道:“看完该干活干活,哪来那么多废话!”
在老手面前,新手们亦不敢太造次,嘟囔两句一下子就散开了。司马尚游看完后一言不发,向工头招呼了一句便往寝房走去。
秦航此时在在木床上打坐练功,忽听得门外脚步声渐近,忙调好内息,问道:“何人?”
司马尚游道:“打扰秦兄了,小弟司马尚游。”秦航一听声音,立舒了一口气,平日里自己都是独自练功,从未让外人瞧见过,即便是每日呆在一艘船的弟兄亦未曾知晓。倒不是自己不够光明正大,只是昔日那位授艺前辈交代过,不得在外人面前练功习艺,是以秦航一听司马尚游声音便即收心。
他跳下木床,打开房门,将司马尚游迎进了房内。秦航虽与司马尚游每日呆在一起,但寝房却不在同一间,不过二人平日里走的很近,来回穿梭于各自寝房倒犹如家常便饭一般。“司马兄,你今日不是负责掌舵么?此刻怎么有时间来寝房?”
司马尚游拍了拍身上灰尘,往木床一坐,道:“今日费管事贴出了我们船舱的规矩条了。”说罢给秦航讲了一遍告示中的所有内容,像司马尚游这种聪明才智之士,自然能将这十几条繁文儒规瞬间倒背如流。
秦航一字一字地听着,表情倒没有多大变化,听完只是淡淡的表达了一句“知道了,多谢你传话。”
司马尚游见秦航无精打采般,倒也略感惊讶,在他的印象中秦航可不是个颓废之人。但他何其聪明!转眼间已知其理。司马尚游道:“从昨日以来,你一直闷闷不乐,秦兄能否告知小弟是何事如此让秦兄在怀?”
秦航无力地摇了摇头,道:“没什么事,有劳司马兄挂念了。”说罢浅尔一笑,但神情中的丝丝无奈却是如何也遮掩不了。如此神情,岂是无事?
司马尚游正视着秦航,目光却是那么的柔和,他慢慢道“可是昨日费管事说了你两句,你心中积有怨言?”
秦航叹了一口气,道:“我哪敢有什么怨言,费管事所言,句句在理,是我自身问题。”言下脸色僵硬,宛如死灰般。
司马尚游又道:“你既然都说费管事言之有理,可我看的出你心里并没有释怀。一世人,两兄弟。你心中有何想法,不妨畅所一谈,我司马尚游愿以心倾听。”神色间却是诚恳无比。
秦航看着这个同龄少年,心下一暖,在这艘帅船上,平日里确实是司马尚游与自己最谈的来。但他心里此刻亦是柔肠难转,不知该如何开口。只是一味的苦笑道:“呵呵,我不怪费管事。我只怨自己,平日里把什么都看得很简单,以为这世上之事,稍加用脑,便能揣测,稍加动手,便能化解。可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却总是一无用处。我也不知晓为何有这毛病,司马兄,你能理解么?”
司马尚游听着秦航的肺腑之言,脸上却没有一丝嘲讽,相反他认为眼前这个少年敢于说出自身烦恼,清醒认识到自身问题,比之大多数人要强的多了。
他安慰道:“每个人都有缺陷,我也有。时至今日我都没能认清自己自身缺陷到底在那。我从小历经大难,家人短时间内皆离我而去,这些经历告诉我,以后没有人能够帮你,凡事都得靠自己。故而,我苦练本事,勤修技艺。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有用武之地。万幸的是,我加入水师船队,同你,同千千万万个有志少年走到了一起。但是我明白,这只是第一步,是万千苦难的开始。今后的道路会怎样,会走到何处,我不知晓。我只知道,会这么一直走下去,因为离开这里,我发觉已找不到自己。所以秦航,今日我们能呆在这里,是天赐奇缘,一定要珍惜。不必理会那些闲言碎语,你看,每日里我们将所学都奉献给了这支船队,奉献给了这项使命,还要什么比这更崇高?世上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而我们却偏偏占到了这十之一二,此生还有何求?”
司马尚游的话语是那么的平凡,而寓意却又是那么的不平凡,仿佛在霎那间给沉思中的秦航注入了丝丝灵魂。那寥寥的几句话语,却如当头棒喝,重新又燃起了秦航心中的那股热火,那股最原始的热火!此时此刻,司马尚游就好似一位多年消失的老友,在重逢时诉说着那些年
简短的言语使得秦航精神为之一震,他抬了抬头,道:“司马兄,你的想法很值得小弟去深思。也许你说的对,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即便今日在此处碰不上,来日在他处也要碰上。我秦航往日自问技艺出众,为人不羁,家庭和睦,无所牵绊。正因为此,很多时刻一遇到些许挫折,就会迷失自己。而现在我明白,技艺再好,为人再洒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只要我心坚定,任尔东西南北风!”
司马尚游会心一笑,忽地二人同时伸出右手,在这小小的寝房之中,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船队,三百号坐船。
天有些阴,风速偏中,方向偏西南。
这是船队中的一艘坐船,长约六十八尺,宽约二十七尺。坐船属于大型护航主力战舰,亦是分遣护航航队中指挥之船,船上多为军士,有一定作战能力。这艘编号为三百号的坐船在船队中前后左右四营皆可巡游,是离帅船最近的船舰,指挥使是名将马欢(亦是此次出使的副使)。邓孝明作为为数不多的水手被分在这艘船上可以说是幸运至极。较之于郑和的帅字号宝船,坐船要小的多了,人数也较少,因此平常活也轻松。
邓孝明没有在舱底摇橹掌舵,按照他的说法,好钢都是用在刀刃上。自己是块好钢啊,怎能天天呆在舱底?此刻他正站在船头,刚把头帆稍降了些许,正想坐下歇息会儿。
燕伯却如幽灵般出现在他身后,轻踢了一下邓孝明那即将坐地的屁股,道:“又想偷懒了?”
邓孝明听到声音,立马控制住了那即将坐地的屁股,顺手摸了两下,叫道:“燕伯,你轻点行吗?每次都这么暴力,真拿水手不当干部啊。”
燕伯笑道:“哎哟哟,你小子人小官瘾还不小哦,自己一个候补水手,还真敢往自己脸上贴金啊,真美的你了。”
邓孝明正色道:“什么候补,上次不是转正了么?我现在是大明水师船队西洋使者郑正使马副使座下三百号坐船之上的正规水手,编号九五二八,老伯,以后您客气着点啊。”说罢昂首挺胸,一副正气凛然模样。
燕伯听完邓孝明那罗里吧嗦的一长串陈腔滥调后,只是淡定的说了一句:“你还是先喘口气吧。”
“啊,这都被你发现了,太失败了。”说罢左手扶着那船头桅杆,嘴里“哼哈哼哈”地不住喘气,显然适才那一长串说辞让这个家伙一口气没转过来。
看着邓孝明那上气不接下气的模样,燕伯亦失声大笑,道:“哈哈哈哈,叫你小子瞎吹,活该。”邓孝明略调语气,左手已离开桅杆,忽而间又恢复如初。
其实每日和燕伯耍耍嘴皮,日子过得倒也充实,这一老一少在这军士林立的坐船之上,倒也平添了一道特色风景。
燕伯抬起头,看着那船头风帆,顿时骂道:“孝明,我叫你降帆,你这就叫降帆?窑子里的娘们脱个裤头距离也比你这落差大,你是昨天没吃饭么?”
邓孝明镇定答道:“燕伯,看不出来您老这么为老不尊,连窑子里的娘们脱裤头您都见过?真是大大颠覆了平日里您在我们晚辈当中的正面形象,如此为人,我孝明亦深以为耻!咦,燕伯,那窑子里的娘们一般都穿什么色彩的裤头啊?哎哟!哎哟!”
未及邓孝明躲闪,脑门上已受了燕伯两记敲打,只痛的叫苦不迭“别打了,燕伯,我错了。这次我是真的错了!您还是说说这降帆之事。”
燕伯收了收手,怒道:“小小年纪,如此油舌,该打!叫你降帆,是因为海风马上要变大,你却降那么一点,和不降有何区别?”说罢已停下了手上击打动作。
邓孝明摸了摸脑门,显然刚刚两记敲打分量不轻,不过最近都习惯了,爷俩打打闹闹也不是第一次了,但仍心有余悸地道:“您怎知海风要变大了?我看现在风速很匀啊,匀得就好比**般的玉手在轻抚,轻抚我那受伤的额头。海风啊,你真是太温柔了!我要你继续温柔,温柔抚摸,抚摸我那受伤的额头”
“还有完没完了?看到你这油嘴滑舌的样,就知你欠打!前辈们的经验,你听还是不听啊?”
邓孝明放下了那继续抚摸着额头的右手,放下了那欲醉欲仙的表情,咽了一口唾沫,忙道:“听,当然听。只是您凭什么断定海风会变大?再说海风越大,咱们该升帆船才跑得快啊,哪有不升反降之理?”
燕伯又拍了拍邓孝明的脑门,不过这次倒真是在抚摸他那受伤的额头了,边拍边道:“你这个脑袋啊,怎么老是不开窍哦?你看此刻,天空阴沉,海鸥都见不到一只,海面都不见鱼儿浅游,可见不仅风要变大,这简直就是暴风雨之前奏啊。再者,我们船队是向西南航行,而此刻风向却是由西南吹来,这是逆风啊,如此大的逆风,你要是升帆的话船还能跑么?”邓孝明一字一句的听着燕伯的话,又特意看了一下海面,果然以前时不时的还有一些海鱼在船边浅游,现下却都不见了踪影。人家说老姜弥辣,当真不假!一番话下来,邓孝明已然用半信半疑的眼光看待燕伯了。二话不说,又重新解开了帆绳,使劲地往下拉。
此时海风果真越变越大,呼呼啸啸地刮,邓孝明迎着海风,脑门生冷。此时他心中恨不得大喊“风啊,你可不要再‘抚摸’我那受伤的额头了,再抚摸下去,可真要受伤了!”
想归想,手上动作却没有丝毫停顿,他拼命的下拉着风帆,这时,燕伯已跑到船尾去降帆了。邓孝明已累得满头大汗,别看这风帆就这么一块布轻重,可遇上大风,下坠阻力之大,远超常人想象。
邓孝明双腿盘在挂帆的桅杆上,以此来固定身板,紧咬牙关,双手反复的上下运动。如若再不抓紧时间把帆降下,海风可以连帆带杆一起吹断,后果不堪设想!
邓孝明深知情况危急,匆忙间大声喊道:“兄弟们快来帮忙啊!”几个军士也早已看到这边情形,纷纷跑了过来,搭手的搭手,按腿的按腿,忙了个手忙脚乱。
此时天色更加阴沉,狂风依然大作!突然,一道闪电划过长空,看得众人心惊胆颤!顷刻间声声惊雷传来,雷声大作,轰轰作响!一阵暴雨倾盆而至!好一场暴风雨!电闪夹杂着雷鸣,狂风夹着暴雨!雨水如瓢,如豆,淋湿着船上众人。似乎要让他们知难而退!但那又怎样?
船上众人依旧没有退缩分毫,他们紧紧的围在一起!他们紧紧地围住帆绳这个中心点,有几个军士更是直接压上一起拉扯帆绳。一点,一点,再拉下一点,快了,快了‘围点打援’,这个中国兵家最常见的战术,此刻竟被几个军士水手,运用在如此环境之下!
雨水,打湿了他们全身,惊雷,刺激着他们的听觉,闪电,刺激着他们的视觉,他们身体中唯一还剩下的,就只有感觉!一种在风雨中完成自身使命的感觉!一种在危难中挺身而出的感觉!一种在天地间共同奋斗的感觉!
苍天啊,你只看到他们身上的雨水,却没看到他们身上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他们却有他们的选择!你可以否定他们的存在,但是他们,却决定着未来!你可以嘲笑他们太儍,你可以嘲笑他们太执着,但是他们用行动证明,这是属于谁的时代!水手,注定是艰难的航行,路上少不了风雨和阻挡。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只是因为,他们是水手!是大海中的水手!
“再来一点,用力一点,好,一点就够了”就这么一点一点,白帆一下一下,而他们没喊一声苦,没喊一声痛!即使,风,刮破了他们的脸皮,刮迷糊了他们的眼睛,但帆绳终归会有长度,而意志却只有厚度!在帆绳和意志的斗争中,厚度最终还是胜了长度!
白帆落地的时候,邓孝明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了。
没有武林高手的匪夷所思的招式,没有用之不竭的超强内力,没有那八步登天的轻功,他们,用的只是最普通的,意志,就是这么普通的意志,在此刻,却胜过了时间任何样式的内力轻功招式!
邓孝明瘫坐在船板,他望向船尾,船尾的燕伯此时也比他好不到哪去,全身湿透,气喘吁吁,但仍一步一步地慢慢走向过来。邓孝明微笑的摆了摆手,向燕伯打招呼。燕伯看着风雨中那只勒痕醒目的红手,点了点头,然后走到孝明身旁一齐坐下。
风还在刮,雨,还在下,只是他们却丝毫没有要回舱的意思。
“不回舱么?”燕伯问道。
“不回了,外边风雨正好,卧看天地一色,不也快活?”邓孝明理了理乱发,笑道。
“好,小伙子有你燕伯年轻时候的风采。”
“燕伯,你身体要是吃不消就回舱,我能理解的。”
“胡说八道,你燕伯身体老当益壮,区区一场风雨何足道哉?”
“那您此刻说说,我适才降这风帆与那窑子里的娘们脱的裤头距离相比,孰长孰短?”
“你赢了”
“这还差不多,燕伯,顺便再问您一句,窑子里的娘们穿的裤头一般都什么色彩的?”
“去你的!看我不再敲死你!死小子。”
“啊,啊”
第八章 异国风情梦 故乡夜月浓
船队,帅船。
天明海阔,风小,微浪。郑和站在帅船顶层,负手挺立。环绕四处,风帆林立,绵延数里。他望着前方,前方海浪依旧。翻腾,波涌。船队通航正常,却不知前方何处尽头。
郑和就这么望着,他想起第一,二次出海时,首达占城,再向爪哇。平东西爪哇内乱,折服西王。剿“翻江倒海”陈祖义,扬大明威德于四方。刻石于古里,永示万世。这一切旧事,如昨日般依稀可见。今次目的何方,他年往事是否重现?此刻心里都没底,前路漫漫啊!然则路虽漫漫其修远兮,吾必将上下而求索,大丈夫有使命如此,今生何求?郑和心里这样想着,脸上神情却是坚毅无比,有些人,使命是生来就注定了的!不是么?
旁边一个使者模样的中年汉子此时走上前来,禀道:“正使大人,再有三个时辰,就可到满剌加。此下风和日丽,船队是否提速前行?”言语间神色恭谨之极。
郑和看了一眼身旁来人,也没现出任何神情,只道:“景弘,你我同僚多年,又跟着本使数次出海,可说彼此间信任至极。有些事本使想听听你的看法。”
那叫景弘的使者姓王,是船队的副使,日前是在邓孝明坐船上,通俗点说就是船队‘二把手’。他跟着郑和多年,却也不明此时郑和所指。但他心思缜密,脸色间虽显惊疑端倪,嘴上却道:“正使所指所为何事?”
郑和似乎没有打算与这位副使绕弯,直道:“吾等奉圣上天命,率领船队,出使西洋,其旨在于宣威德于化外,弘明望于四海。然则圣上却还有他命,以你之精明,亦能猜出。对于此事,你如何看待?”
王景弘听罢,心下惊诧万分。郑和所言,他当然知晓是为何事。前几次出海,船队在西洋宣德扬威之际,平日间却还“另有所图”,动静虽隐秘,但他身为副使,焉能不知?至于这所图何事,自然亦能猜晓得出。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无关之人几乎都不知情,自己亦是凭借多年官场经验才略知一二。尽管如此,但平日里还是不敢显露分毫,因为他深知此事甚至能带来灭身之祸。故而听得郑和突然有此一问,王景弘心下惶恐之极,他极力想着如何应答,以确保祸不及己。
但郑和既然问到自己,想来彼此间都很清楚,他微一思索,便道:“正使所问,景弘本应知无不言,然有些事为人臣者,不该妄言揣测。只是圣上既已交待,臣等尽力去办就是。”这番话却仍是没有明言。
郑和似是知晓他会有这番话语,并没有生气,继续道:“我知你为人谨慎,有些事不敢明言,怕祸从口出。但今日只我二人于此,说些掏心窝的话,你认为今后青史会如何书写这段壮史?是会说我们万古流芳,或是写我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王景弘再次一惊!想不到郑和竟会如此直接!但话又说回,此次既然是二人私下讨论,凭他对郑和为人了解,应该不会是故意套话。但他仍然谨慎,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
王景弘叹了口气,道:“无论如何,此番壮举必会铭记青史。至于其中干系,后人自会有评。是非公论,本就难分,悠悠众口,更是难堵。愚以为,我等恪守本分,问心无愧便是。”
郑和干笑了两句,道:“呵呵,你倒是滑头,也罢,功过让后人去说吧。从今往后,做好本分便是,加速航行,目的地满剌加!”言下豪气顿生,放眼一指前方。
王景弘抱拳一揖道:“遵令!”说罢向船上的旗语兵下了一个全速前进的命令,便随着郑和走下船去。那旗语兵得令后,双手挥动两面小旗,做了几个动作后,前方的船只顶层旗语兵亦挥旗呼应。只消得片刻间,百舸争流,竞相齐发,扬帆斩浪,驶向前去。
秦航与司马尚游正在船底掌舵,忽听得费管事走下舱来命令道:“大家伙听好了,前方就要到满剌加,摇橹踏车人员加快速度,跟上前方船只,不得有误!”舱中人员齐声相应。秦航与司马尚游对望一眼,两人都从各自眼神间看出彼此的兴奋不已,心下都道“航行了这么些个时候,总算要到陆地了。”神情间欣喜万分,各自加快了速度。
秦航向一旁的小震子问道:“震子哥,满剌加是何地?我听说化外之人都长着比海还蓝的眼睛,毛发比黄金还黄,比棉花还卷,鼻子又高又大,可是如此么?”小震子上次跟随船队出过一次海,因此平日里秦航都向这位“前辈”探听沿途各事。
小震子听见秦航如此相问,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道:“你以为外国人都是妖怪化身的,哪有那么夸张?满剌加地方不大,听说还未建国,臣属于暹罗国,同我们华夏子孙肤色都大差不差的。蓝眼金发之说更是瞎扯,并非所有夷人都高鼻大耳,你们没文化,真可怕,今次就让你们长长见识!省得以后说出去之话丢人现眼。”
秦航被小震子一损,心里倒没不快,只是不住地点头,道:“哦,是这样啊,又长了一番见识。多谢震子哥了。”小震子见秦航这么虚心,倒是始料不及,以前若是相损,他不反唇相讥才怪,不料如今却是如此听话。他拧了拧自己右耳,倒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司马尚游在一旁看着,对秦航微笑不已。
秦航又继续讨教道:“震子哥,以你以往经验看,我们船队在这样的小地方要呆多久呢?”
小震子见秦航确实是诚恳之极,不似作伪。便道:“这就说不准的了,呆多久是正使大人说的算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以以往来说,只要不出意外,一般小地方也就呆个三五天,大点的地方也就十天半月。如有意外,那可就不好说了。”言语间倒也客气了许多。
秦航又道:“待船靠岸,震子哥,你可要带着我们上去领略领略这化外风光。长途航海,好歹要上岸去,留些个纪念。”
小震子微笑道:“你以为想上岸就能上岸?我们只是普通水手,就算船靠岸,亦只能呆在这船中。上次船队去过那么多地儿,我都没上岸去过呢。你呀,就别净想些美事了,顶多让你上去船头,看一下风景就算不错的了。”秦航一听,顿时失望之极。本想着还能上岸,去找些个奇花异石,带回去给若纯瞧瞧,或是留下个‘秦航到此一游’之凭证,以了心愿。不曾想却还有这么些个规规矩矩。怎不教人失望!
司马尚游将秦航的神色都一一看在眼里,他安慰道:“秦兄莫要悲观,说不定去求求费管事或许还有机会。此刻还是加把劲,先跟上前方船只吧。”秦航心下一想,倒也不错,还可以去求费管事,他总归要上岸。向司马尚游投去一个感谢眼神,两人会心一笑,便继续打舵。
满剌加,港口。
永乐七年十一月,大明水师船队经数十天航行,终于顺利到达满剌加港口。当是时,满剌加隶属暹罗,闻得大明朝水师船队三次造访,举国欢迎,酋长拜里迷书刺率领王公贵族,大臣百姓,军士仪仗等列队相迎。
早在永乐三年,拜里迷书刺便随同使者尹庆前往北平朝见过大明成祖皇帝朱棣,当时郑和在旁陪谈。是以今次熟人再见,分外亲切。拜里迷书刺国字正脸,长发短须,身子骨英气勃勃,倒极像中原北方燕赵豪迈之士。
只见郑和手持使者杖节,从宝船之上,正步而来。酋长快步迎上前去,右手齐胸,俯身一拜,朗声道:“满剌加全体臣民,恭迎天朝大使。愿天朝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身后臣民亦齐声附道。洪亮声音,震于港口。
郑和亦走上前去,右手齐胸,也作拜状,道:“大明皇帝陛下座下西洋使者郑和率领水师船队万里来到贵邦,有打搅之处,还望酋长见谅。鄙使此来,带来我皇帝陛下钦赐银印袍服,以及茶叶,陶瓷,铁器,罗琦,布帛等物,望与贵邦结为睦邻,修万年之好!”
酋长神色大喜,道:“感谢大明皇帝陛下圣恩,我满剌加愿与大明结为友邻,从此永为天朝附属,流长万年!”
郑和挺直身板,将杖节交与一旁的王景弘。又从费信手中拿过双台银印和金色袍服,双手奉到拜里迷书刺面前,道:“酋长大人,这是吾皇钦赐的银印和袍服,你且接下。挂上这银印,穿上这袍服,从此你满剌加就独立于暹罗之外,是我大明属国了!”
拜里迷书刺双手接过银印和袍服,恭声道:“谢天朝皇帝圣恩!”臣民亦自再次朗声相附道。
郑和笑道:“从此我该称您为国王陛下了。哈哈哈哈!”拜里迷书刺亦自一笑,道:“哈哈,尊使客气了,今后就是一家人,就不说这种客套话了。来来来,我带您进城。自从上次你们带来了种子,铁器还有丝绢等物,如今我满剌加城已是变化巨大,说来要非常感谢你们啊。”说着便拉着郑和往车上走去。
郑和随着拜里迷书刺一同坐上车驾,亦开心不已,和这位化外国王不住地交谈,看来两人关系亲密。其后的副使,军士,工匠,通事等人亦在满剌加臣民的拥戴下一同走入城内。
帅船上的秦航,司马尚游,小震子等人站在船头上,望着这盛大的迎接仪式,心中自豪万分。小震子倒还罢了,毕竟上次已经领略过,而秦航和司马尚游这些个新来的水手们几时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上次在刘家港郑和回航的时候虽说也是成千上万( 大明水手 http://www.xlawen.org/kan/27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