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部分阅读
的买路钱财!”一对水灵灵的眸子,盯住岳平的行囊。
岳平心道:里面是一口袋板栗,孝敬我师父的,你怎的错认是钱财?
文秉才看了看二女子,有十分可人之处,暗自寻思:两个妙龄绝色女子,何以在此落草为寇?则抱拳道:“二位寨主,在下二人有公务在身,途经宝地,只因行时匆忙,没带许多银两,还望寨主开恩,借一条道吧。”
红袄女子道:“你这肥羊,说得倒也轻巧,把你们的行囊包袱留下,本姑娘便借道与你。”
文秉才道:“在下要是不情愿呢?”
红袄女子道:“休想过得此岭!”
文秉才不再多话,亮出长剑,左手捏住剑诀,右手剑微微一抖,一招“仙人指路”,当胸刺去,呼道:“看剑!”红袄女子腰肢款动,“腾蛟起凤”,拆招进招,短剑斫来。文秉才剑招未老,从短剑下滑出,一招“苍龙摆尾”,向她的右臂平推,出手迅捷,如同电光石火。
红袄女子心头一怔,疾回剑自护,左跨一步,剑走偏锋,甩手一剑,向对方胁下点去,身法轻灵之极。文秉才叫声:“好剑法!”长剑横递,剑锋已搭上短剑,一翻手腕,硬是将短剑压下,左手骈指如戟,去点那女子腰际。红袄女子叫道:“好身手!”斜飘三尺,急忙避过。
文秉才心道:若打发不了这妮子,今天怎能过得此岭?展开武当派的滚珠剑法,剑光闪动,呼呼生风,风中夹着滚珠碰击之声,如掣电惊雷,龙吟虎啸,将红袄女子罩在一片剑光珠声之中。
红袄女子轻灵小巧,身法奇快,短剑挥舞柔中带刚,门户封得严严的,守中有攻,时不时还上一招两式。文秉才一柄长剑舞起,变幻无定,神鬼莫测,强攻兼守,忽走中路,忽走偏锋,点斫刺撩,威势逼人,一招紧似一招,三十招后,已占上风。
红袄女子终是气力不济,在文秉才辛辣凌厉的攻势下,已然香汗沁沁,芳喘吁吁。
在一旁观战的蓝袄女子,情知不妙,喊道:“三姐休慌,五妹来也。”挥剑急上,与那红袄女子双战文秉才。两柄短剑对一柄长剑,红蓝相间,围绕文秉才游动,即便如此,也只是堪堪打个平手。
岳平见状,岂能袖手旁观?长剑一挽,欺身直上,嚷道:“休得以多凌少!”向蓝袄女子点去。蓝袄女子身形陡转,回手一剑“玉女穿梭”,直刺岳平咽喉梗嗓。岳平一矮身,短剑走空,长剑向上一撩,一招“后羿射日”,点向她前胸。蓝袄女子剑招使老,已是抽不回来,只得脚尖点地,向右纵出;此招虽是让过了,剑锋却贴身而过,不禁惊叫道:“好险!”
蓝袄女子身轻如燕,腾空跃起,一招“落日晚霞”,剑披岳平左肩。岳平口叫:“利害!”脚下毫不迟缓,一个盘龙绕步,欺至那女子左侧,剑舞长虹,向其背心斫去。蓝袄女子好身法,身形半旋,剑举过顶,一个“横架金梁”,“呛啷”声响,火花四溅。岳平这九华剑法,虽只学了五天,功夫尚浅,但与蓝袄女子相斗,却能略占先机,足见九华剑法之奥妙。
那红袄女子与文秉才又过了一二十招,眼看已是不支,疲惫急喘,但见她面如雨后桃花,芳露欲滴,目似霜前秋水,烟雾笼罩,端的是弱柳迎风,弯弯将折,短剑缓舞,险象环生。
忽然,她腾地纵出圈外,剑交左手,娇声道:“喂,你是武当门人么?”
文秉才亦住剑道:“不错。你的衡山剑使得还算可以。”
红袄女子道:“我送你一件东西看看,不知你认识不认识?”一扬手,一方罗帕飘然而至。
文秉才怕是暗器,不敢用手去接,挥剑一格,奇香异常,沁人肺腑,但觉头晕目眩,物景纵横,叫声:“惭愧!”,跌倒在地。
岳平与那蓝袄女子正在酣斗之际,忽见文秉才跌地,心头一怔,剑式走缓,那蓝袄女子盈盈笑道:“这位小哥,你也吃我一帕。”一方罗帕飘至面门,岳平叫道:“不好!”也学了他文大哥模样。
等到文、岳二人醒来之时,已被绑在大厅的木柱上。二人睁眼观看,只见上方锦垫交椅上,端坐着红、蓝两个女子,秋波清澈,笑容可人。
那红袄女子柔声问道:“敢问二位壮士高姓大名?”
文秉才怒道:“要杀便杀,何必费话!”
红袄女子笑中带嗔道:“哟,看你被人捆了,还逞英雄?本姑娘刀下不死无名之鬼!”
岳平心道:她们与我们无冤无仇,只不过要劫钱财,把行囊包袱留下也就罢了,总不至于伤害性命;若是弄恼了她,当真送了性命,却也不够合算。于是说道:“他叫文秉才,我叫岳平。”
红袄女子瞟了岳平一眼,道:“还是这位小壮士知趣。”又转向文秉才道:“你不是说‘有公务在身,途经宝地’么?你死了谁给你去办那未了的公务?”
文秉才心念一怔,寻思:对呀,谁给我去办那未了的公务?唉,得低头处且低头。举目看那女子一眼,道:“未请教二位姑娘贵姓芳名?”
红袄女子嫣然笑道:“你瞧瞧,还未请教二位姑娘的贵姓芳名,就去做刀下之鬼,岂不冤煞人哉?”继而娇声道:“我叫何三姑,她是我妹妹何五姑。”说话时脸微微一红。
文秉才正色道:“你们衡山派也是九大门派之一,何以专做为非作歹之事?”
何三姑微嗔道:“文壮士,说我衡山派,‘专做为非作歹之事’,有何凭据?”
文秉才道:“衡山派弟子有许多投身于南京锦衣卫,勾结倭寇,残害忠良,难道不是为非作歹么?现下二位姑娘,正当妙龄,不在闺中绣花绘画,却在这双姑岭上占山为王,拦劫商旅,难道不是为非作歹么?”
何三姑面容惨淡,戚然涕下,凝思良久,徐徐说道:“文壮士虽英雄了得,但却不能尽知世间之事,待我说与你听。我家原住浙江杭州,父亲是衡山派掌门人的师侄,以开生药铺为生,前年,南京锦衣卫指挥徐公公听说我姐妹年轻貌美,欲娶之为妾。你想与人做妾,父亲怎能愿意?况且是与太监做妾,岂不是天大的笑话!是以父亲一口回绝,并命我姐妹外出逃避。
“徐公公权倾江南,说出话来,谁敢不依?竟碰了我父亲这个硬钉子,他焉能善罢甘休?于是捏造罪名,说父亲私通倭寇,差锦衣卫虎狼之众,将我一家捕去,俱惨死狱中。最可恨的,领头捕我父亲之人,却是他的师弟锦衣卫桩头李尘。李尘的武功在我父亲之下,父亲所以被捕,是中了那贼子的奸计。
“我姐妹若去南京报仇,自忖人单势孤,只能是送羊入虎口;报仇无门,生计无着,便来此处占山立寨,拦路抢劫。此山本来无名,我姐妹来后,始被人称之为双姑岭。我姐妹占据双姑岭,聚集了一些穷途末路之人,专劫贪官污吏,奸巧商贾,从不扰及百姓,何由言‘为非作歹’?”
文秉才听了她的叙述,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俱是身怀大仇未报,不自禁生怜惜之心,但觉她言语中似有不近情理之处,遂道:“何三姑娘家门遭遇不幸,所言挚诚,不由得人不信,然则在下尚有二事不明,还望赐教。”
何三姑道:“文壮士但说无妨。”
文秉才道:“其一,何三姑娘适才说,为避徐阉,外逃避祸。二位姑娘在此南直隶、浙江要道上占山立寨,自是声名远播,锦衣卫虎狼之众再至,未审二位姑娘如何应付?”
何三姑道:“我姐妹不能去南京报仇,缘因南京是一个大都市,驻有重兵,锦衣卫指挥府自是高手如云,行刺是极难之事。而在此占山立寨,可进可退,若锦衣卫一般卫士前来,我们有三百喽罗,若调遣大队官兵前来,我们可一走了之;我在南北要道上派有探子,可随时报告情况。其实我姐妹则盼望李尘那贼子带人攻山,这样便大仇可报;只有这样,报仇才有一线希望,即使我姐妹身遭残害,也是再所不惜的。文壮士,其二呢?”
文秉才道:“二位姑娘的计虑,实在令人钦佩。至于其二,何三姑娘适才说,专劫贪官污吏,奸巧商贾,在下与岳兄弟既非贪官污吏,又非奸巧商贾,何以却要拦劫?”
何三姑道:“我姐妹在此占山立寨已近两年,远近的贪官污吏、奸巧商贾实有所顾忌。他们知我姐妹不扰百姓,往往乔装潜行,故此不能不防。”
岳平叫嚷道:“何三姑娘,我们的行囊包袱料你也看了,不过是一袋板栗及少许零碎物事,此时仍将我兄弟捆绑于厅柱之上,受这绳索之苦,姑娘却端坐锦垫交椅,侃侃而谈,时悲时乐,是何道理?”
何五姑笑道:“你急什么?我姐姐还有话没问完呢。”岳平注视着何五姑的面孔,但觉与她姐姐一般模样,只是略带一些稚气,更显得娇嫩可爱,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何三姑道:“适才文壮士说‘有公务在身,途经宝地’,不知有何公务,前往何处,能否见告?”
文秉才略一凝思,料想她二人决非歹徒,遂道:“我二人有要事去福建禀告戚继光将军,二位姑娘却将我们羁縻于此,岂不误事!”
何五姑道:“此刻就更不能放二位走了。”
文秉才惊诧道:“为什么!难道欲加害我等么?”
何三姑郑重道:“文壮士不必多虑,只是要二位答应一件事。”
文秉才道:“什么事?不妨说出来听听。”
何三姑眨了眨杏眼,水灵灵的眸子转了两转,娇声道:“你们先答应了,我才说呢。”
文秉才道:“谁上你的圈套?我们要是先答应了,却办不到,还不是白搭!”
何三姑笑道:“包管你们办得到。”
文秉才随口道:“那就答应你好了。”
何三姑顿时粉脸飞红,春挂眉梢,低语柔声道:“二位如无妻室,我姐妹欲招二位为婿。”
突如其来,文秉才头脑为之一懵,问道:“你待怎讲?”
何三姑道:“我姐妹欲招二位为婿。你已答应了,怎的反悔?”
岳平在一旁嚷道:“文大哥答应了,我可没有答应呀!”
何五姑急道:“小冤家,我姐姐说是‘要你们答应一件事’,并不是说‘要你答应一件事’呀,难道‘你们’不包括你?文大哥答应之时,你无有异议,此时还有什么好说的?”
岳平如斗败的鹌鹑,喃喃道:“说的是呀,此时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又道:“不过刻下不能成亲,我师父二十四岁还没成亲,我才十七岁,怎的就成亲?”
何五姑含笑道:“看你这愣小子,谁说刻下跟你成亲?只是要把亲事定下来。”
岳平道:“那就好。”
文秉才道:“我们既然答应了,你们也得答应我一件事。”
何三姑道:“啥事体呀?”
文秉才道:“你们须遣散喽罗,随我兄弟去杀倭寇。”
何三姑道:“嫁夫随夫,那是自然。我以为多大的事,吓我一跳。”
岳平道:“且慢!还得答应我一件事。”
何五姑佯嗔道:“就你烦,你们答应我们一件事,我姐姐也答应了你们一件事,你们怎的一件事要换两件事?”
岳平笑道:“文大哥答应你姐姐一件事,你姐姐也答应他一件事,是一件对一件。我答应你一件事,你也该答应我一件事呀。”
何五姑小嘴一噘,道:“那你说吧。”
岳平装腔作势道:“小娘子,你既然招我为婿,怎的仍把夫婿捆在这里,还不快快松绑!”何氏姐妹扑嗤一笑,忙下来给二人松绑。
何五姑走至岳平跟前,边解绳索边道:“你这愣小子怪有趣的。”
岳平俏皮道:“适才三姐说我‘知趣’,如今五妹说我‘有趣’,不是‘有趣’,你这般水灵灵的俊俏姑娘哪肯嫁我?”
何五姑举手作态道:“看我打你这烂舌头。”
岳平故作惊恐道:“三姐,你看她现时就要打我,我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何三姑向文秉才媚然一笑,道:“文大哥,我看你得好好管管你这难弟。”
岳平作了一个鬼脸,道:“文大哥,媳妇还没过门,你可不能袒护小姨子呀!”说得众人呵呵大笑起来。
何氏姐妹命喽罗摆上酒宴,为二位姑爷压惊。宴上,四人皆喜上眉梢,忻意盎然。二位姑娘为找到这样有出息的夫婿而欢心,两个汉子为得到如此清秀艳丽的佳偶而畅快,一时樽杯交错,笑语不绝。户外虽落叶沙沙,寒风呼啸,厅内却屏壁生辉,尽是春色。
忽而,何五姑停杯住筷斜视岳平,道:“刚才岳大哥说你师父二十四岁,看你武功如此了得,大约你师父十几岁就收你做徒弟了。”
岳平道:“若是我师父早收我做徒弟可就好了,他才教我五天功夫呢。”
何三姑惊讶道:“那你师父一定是当今武林一流高手,武功高得出奇!”
岳平炫耀道:“那还用说么?他只一抖手,四头金钱豹的脑袋便开了花!”将吕亭毙豹事说了。文秉才也将仙槎相救事说了。何氏姐妹惊叹不已。
第二天晌午,何氏姐妹正在收拾行装,忽然有一喽罗来报:“启禀寨主,寨门外有一个麻脸大汉,自称是福建泉州万隆珠宝店的大掌柜,欲求见二位寨主。”
何三姑自语道:“我们并没有劫过他珠宝店的财物,他来此作甚?”
文秉才道:“这万隆珠宝店是倭寇在福建泉州的暗桩,这麻脸大汉便是在江西仙槎小店暗算我的乌南国,他系东洋倭人,倭名东乡太郎,人称‘东海巨鲨’。我与岳兄弟且避他一避,看他到底来干些什么。”说罢与岳平离开大厅,何三姑即命喽罗传麻脸大汉进来。
麻脸大汉走至大厅,向端坐锦垫交椅的何氏姐妹施礼道:“在下乌南国,在福建便闻得二位寨主芳名,久欲一睹,未能如愿;现下有幸瞻仰娇容,果然天姿国色,艳丽照人。在下三十有余,尚未娶妻,欲与二位寨主结为秦晋之好,共享荣华富贵,不知二位能见允否?”
何三姑道:“我姐妹已许字与人,乌掌柜请另择丽姝。”
乌南国狞笑道:“寨主何推诿耳?就是嫁了人尚可退婚,何况仅许字呢?”
何三姑何曾受过这等侮辱,大怒道:“厚颜无耻之徒,给我滚!”
乌南国嘻皮笑脸走上前来,伸手便拉,何三姑亮出短剑,迎面斫去。乌南国倒退两步,抽出倭刀,一招“力劈华山”,连肩带臂砍至,何三姑身形右移,一招“秋风扫落叶”,短剑绕向对方腰际。乌南国倭刀飞舞,刀刀带着劲风,何三姑剑走轻灵,剑剑宛若游蛇,两下里刀剑缠绕,战在一处。
转眼间战了五六十合,何三姑香汗淋漓,背心湿透,面颊绯红,腰肢颤抖,活脱脱宛如出水芙蓉,迎风摆动,益发显得娇美。乌南国麻脸涨紫,色眼游视,直勾勾盯着何三姑,仿佛野兽攫摄羔羊,一口吞了为快,狰狞笑道:“这小妮子着实美艳可餐,让我抱一抱蛮腰,亲一亲素口,就是三日不吃饭,也不觉得饥馑。我看你还是依了吧,免得徒送了小命,叫人怪心疼的。”秽言亵语,不堪入耳。
何三姑战乌南国不过,数次欲取香罗帕袭他,苦于为对方倭刀所制,腾不出手来,只是干着急而毫无办法。何五姑见状,拔剑便上。
忽的,文秉才飞身而出,叫道:“五妹,让我来!”一招“仙人指路”,长剑封喉刺向乌南国。
乌南国偏头躲开,举目而视,叫声:“好小子,原来是你!”
文秉才剑锋颤动,一招“晴蜓点水”,连刺他前身五处**道,喝道:“今天叫你这倭狗横尸双姑岭!”
乌南国左跃一步,避开剑锋,道:“小子一路跟踪大爷,现又横里跳出作梗,实在可恶,看刀!”一招“秋水横渡”,刀斩对方右臂,文秉才手腕外翻,格击来刀,“锵”的一声响,火星四射。
二人斗有三五十招,乌南国败象已露,一个进招,逼退文秉才,转身纵出厅外。突然间迎面飞来一弹,正中乌南国的左眼,乌南国杀猪也似地怪叫,手捂鲜血淋淋的眼睛,逃下岭去。
岳平从前庭假山石后跳出来,惋惜道:“便宜了这小子一条狗命。”
何五姑拍手赞许道:“岳大哥的弹弓准头极好。这下他不能称‘东海巨鲨’,要更名为‘独眼龙’了。”
岳平笑道:“我岳平人称‘金弹子’,还掺得了假么?”
何五姑莞尔一笑道:“还没夸你两句,你就自吹自擂起来了。”
岳平做了一个鬼脸,连道:“岂敢,岂敢!”
何氏姐妹收拾好行装,将三百喽罗召集起来,每人发给银两,令其散伙回家。
众喽罗道:“寨主叫小的们归于何处?浙江屡遭倭寇侵扰,小的们早已家破人亡了。望二位寨主、姑爷见怜,带小的们一道去杀倭寇。”
何三姑目视文秉才,意思是要他拿主张。文秉才喜道:“众兄弟欲杀倭寇,情实可嘉。我这里写下书信一封,由王头领带上,众兄弟可五七人一组,分散前往福建,以免惊扰地方。众兄弟至福建,在约定地点会合,径投戚将军大营可也。”众喽罗欢天喜地,拜谢而去。
何氏姐妹打发了众喽罗,随着文秉才、岳平,往南而行。正是:
双姑落难占山岭,
巧遇天缘如意君。
报国随夫诛海寇,
投奔福建戚家军。
第八章 深山狐精(上)
文秉才一行四人一路南行。wWw.这一日行至浙南洞宫山区,眼前展现一片树林,何三姑道:“文大哥,岳兄弟,你们在前面山口等着,我与五妹方便一下即来。”言罢二人钻进树林深处。
何氏姐妹方便毕,走出树林,奔向山口,游目四顾,哪里还有文、岳二人的踪影?不禁惶恐起来。
何五姑道:“三姐,他们是否嫌我姐妹曾为山寇,故此有意撇下我们而去?”
何三姑眉头微颦道:“观他二人品行,不至于此。就是躲掉和尚,也躲不掉寺呀!”
何五姑道:“人心叵测,你知道他们是否真的在戚继光麾下?他们所以受招,是迫于我们的刀剑!”
何三姑道:“若他们真的因山寇而嫌弃我姐妹,便是正人君子之属;正人君子岂会使诈说谎?那我们就更要设法找到他们。若他们确是使诈说谎的鼠辈,即是逃了也不足惜。我看多半是出了什么事情,且到前面看看再说。”
何氏姐妹走在浙闽官道上,一刬正南,左边是绵延二百里的洞宫山,浙闽官道从山脚下向南伸去。严冬的寒风呼呼作响,吹得树上的枯叶簌簌落下,给人以凄凉况味,只有几径古松依然耸立,傲视着这冷寞的四周荒野。
何氏姐妹进了山口,一口气跑了三十余里,仍不见文秉才、岳平的踪迹,不免焦急起来。
二人奔上道旁的一个小山冈,向南眺望,隐约间看见一个村庄,何三姑道:“且至村庄打听一下。”
此时何五姑隐入了沉思,岳平那调皮的面庞,在她的脑海里不知出现过多少遍,她爱岳平那调皮而又天真憨厚的性格,想道:这冤家不至于骗我们吧?不会的。要骗只有那老于世故的文秉才,也不像。文大哥那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怕的大丈夫气概,正是姐姐所钟爱的。哪么他们到底去了何处?
何三姑见何五姑在那儿呆呆出神,笑道:“傻丫头,你在想些什么?我说话你听到了么?”何五姑这才蓦然惊觉,“啊”了一声,不由得粉脸微红。
何氏姐妹又跑了五六里,才到那个村庄。说是村庄,也不过七八户人家。二人刚至村头,见一个牧童跨牛归来。何三姑上前打话,那牧童惊叫一声,滚下牛背,爬起来飞也似地奔进村去。二人诧然不知其故,跟着走进村内,谁知家家闭户,挨个儿敲门,却是无人答话,只得怏怏走出村庄。
何五姑悻然道:“这村里人莫非患了癫痫病么?为何视我们如同妖魔!”
何三姑低头摇首道:“今日之事当真匪夷所思,匪夷所思!”
何氏姐妹在小村庄吃了闭门羹,复向南行,又行了六七里,遇到一个大些的村庄,坐落于道旁。村前场地上,有许多庄稼人围着一个老汉在那儿晒太阳。只见那老汉振振有词,看光景是在说今道古,人群中时不时发出訇然笑声。
二人走过去,何三姑柔声喝喏,哪知那群庄稼人均面带惊恐,一哄而散,奔回村里,各自关上门户。那老汉行走稍慢,何五姑一个箭步赶上去,抓住了他的手臂,喝道:“我姐妹既非猛兽,亦非妖魔,你们这些庄稼人为何见而避之?”
那老汉瞅了瞅她二人,疑道:“二位真的不是妖怪么?”
何五姑道:“若是妖怪,岂是你们关门能够避得了的?”
何三姑道:“五妹,松开手,不要惊吓了老丈,让他慢慢讲。”
老汉观她二人并无恶意,而且说话颇有一些道理,惊恐之色退了几分,说道:“敢问二位姑娘来敝村何事?”
何五姑见老汉恢复了常态,便松了手。何三姑道:“我姐妹与夫君并肩南行,在北头的山口失散了,想请问老丈一声,见到两个年轻男子路过此地么?”
老汉忽然失色道:“那可不得了了,八成有性命之忧。”
何三姑心头一怔,急问道:“老丈看见了么?”
老汉道:“没看见。”
何三姑又好气,又好笑,心想:难道这浙南山里人都是如此疯疯癫癫?遂笑道:“老丈既然没看见,何以得知他们有性命之忧?”
老汉道:“是我猜测的。”
何五姑也给惹笑了,说道:“请老丈说说猜测的缘由。”
老汉神色甫定,清了清嗓子道:“三年前,我们洞宫山出了一桩怪事,就是上柴采药的药农与砍柴的樵夫,往往去而不返,杳无音信,以至人心惶惶,不知何故。
“有两个胆大的汉子,意欲寻个究竟,结伴上山,满山里掩蔽搜索。一天,在一处山头上,发现垒垒白骨,又在山头下不远的地方找到一个山洞,于是二人悄悄的潜入洞内,哪知洞内竟别有天地。二人在洞内拐了几个弯,已至山洞深处,耳听得有男女调笑之声,虽然好奇心重,却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又悄悄地退了出来。
“二人到洞外细细商量,决定在稍远处的山石后守着,以便观察山洞的情况。一直等到第五天早晨,才见两个年轻女子走出洞来,都有沉鱼落雁、羞花蔽月的姿色,飘飘然有如天仙,匆匆地走下山去。待至午后,那两个女子背了两个汉子上山,返入洞内。二人在山石后屏住了呼吸,大气也不敢出,挨到天晚,才摸黑下山。
“二人回至家中,将山上所见告诉村人。村人认为二女是狐狸精变幻,于是洞宫山出狐狸精的事就这样传开了,从此再没人敢上山采药、砍柴。然而还是不断地有人家的汉子失踪,自是为狐狸精下山所掠。二位姑娘的夫婿既在山口失散,故而老汉猜测,莫不是给那两个狐狸精虏了去?”
何五姑道:“依老丈所言,一处山头发现垒垒白骨,可见那狐狸精虏人自然啖食罗,为何却专虏汉子,不虏妇人?”
老汉道:“相传狐狸精修炼须调节阴阳,或许是采阳补阴吧。”何五姑自觉问话唐突,不禁双颊飞红。
何氏姐妹在那老汉家借宿一晚,给了些零碎银子,买了些干粮等应须物品,问明那山洞的方位,再三致谢,别了老汉,离开村庄,登山而去。
洞宫山层崖叠巘,特多峻石危峰,天虽晴朗,山上仍是皑皑白雪;本来山路崎岖,加上覆以积雪难辨,登山更其艰难。好在山上有稀疏松柏及矮小灌木,可借以援手,何氏姐妹又是习武之人,行起路来,自非常人可比。
爬了两个山头,日已中天。何氏姐妹腹中饥饿,找两块山石,拂净积雪,取出干粮,坐在山石上吃起来;口渴难熬,以雪代水,倒也感到一阵清凉。
何五姑边吃干粮边道:“三姐,我看狐狸精之说,未必有据。这山上一片白雪,冷清荒凉,不用说人迹,就是兽迹也没见一个。文大哥他们或是回了戚继光大营,我们何苦在这里没头没脑地寻找?”
何三姑道:“我们入林方便不过片刻,若他们不辞南行,只有沿山脚一条官道,就是走出十里八里也看得见;给什么狐狸精掠去,很有可能。不管怎么说,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有个好歹,不要说已有夫妻名分,就是陌路同行,见人危难,也当援手,方是侠义道所为,五妹千万不能松懈意志。”
此刻文秉才那英雄气慨,特别是岳平那憨厚天真的面容,又浮现在何五姑的脑海里,她点了点头,道:“三姐说的是。”
何氏姐妹歇了一会,又登上对面山头。一下午寻了三个山头,仍毫不头绪。看看金乌西坠,玉兔东升,半轮月儿如同寒冰,洒下一片冷光,使人肌肤起栗。何三姑道:“五妹,我们寻一个栖身之处,明日再找吧。”
何氏姐妹寻了个把时辰,找到了一个狐狸洞**,即将洞**里的两大三小五只狐狸撵走。何五姑道:“三姐,是不是狐狸勾引的他们?”
何三姑摇摇头道:“傻丫头,那是能化为美女的狐狸!”
这狐狸洞**较浅,夜晚的寒风格外刺骨,二人捡了些干柴,在洞内生了一堆火借以驱寒。何三姑打开包裹,取出一只从老汉家买来的烫酒的锡壶,装满了雪,放在火堆上。好不容易烧沸了水,二人以开水就食干粮,胜过人间任何美味佳肴,身子慢慢暖起来。二人都不愿说话,各人想着自己的心思,但在雪山中跋涉了一天,疲倦之极,伴着火堆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第三天,何氏姐妹又翻了许多山头,一无所获。到了第四天,二人爬上一个山头,这山头一边坡度较大,一边陡峭,面临深谷。何三姑一个不小心,脚下滑行不止,跌入了深谷。
何五姑在山上大声叫喊,良久,似听见何三姑的隐隐回声,三姐还活着,放心了不少,但过了一会,又放声大哭起来。山谷不知有多深,如此陡峭,非人力能够爬上来的,何五姑无计可施,因此急得大哭,哭了许久,眼也红了,但她终于冷静下来,思索着营救何三姑之法。
何五姑想起上这个山头的时候,见山坡上有一片树林,树干挺拔,光秃无叶,但树上绕了许多滕蔓,自语道:“我何不伐些藤蔓,连起来权当绳索,三姐有所凭借,自然能爬上来。”于是转身下山。
何五姑到了山腰上那片树林,用剑采伐藤蔓,采了约百来斤,背上山顶,又下山去采,如是者七八次。忙了足有三个时辰,虽寒冬冷冽,也累得她大声喘息,汗流浃背。
申牌时分,日头偏西,天色向晚,不容少时歇息。何五姑把堆放在山头上的藤蔓,一根一根扣结起来,结了有一个时辰,总算结完了,嘘了一口气。看日已西沉,不敢待慢,何五姑将藤蔓的一头拴在一块突出的山石上,再把另一头慢慢地放下山谷。
却说何三姑跌下山谷,虽然岩壁陡峭,所幸山谷积雪甚厚,只被尖石划破了皮肉,筋骨未曾受伤。她忍住伤口疼痛,试着攀登绝岩,岩壁又陡又滑,毫无着脚之处,故而屡屡失败,她向上呼叫,也曾听见上面何五姑的声音,便坐下来吃些干粮,养精蓄锐,以待五妹救援。
日头过了中天,渐渐西移,至斜日欲坠,夜色将临,上面仍没有一丝儿动静。此时愁肠饥火,两相煎熬,何三姑有些绝望了,忖道:五妹要是翻越无数山头,去就近的村舍寻找绳索,再折回来,最快得明天晌午,我在这山谷里呆一夜,不饿死也得冻死。神情不禁凄厉,叹道:“唉,我才十九年华,希冀做一番事业,难道就埋葬在这无名山谷不成?”
正当自哎自叹之际,何三姑忽听到绝岩上传来窸窸响声,仰首望去,见一条细长若蛇般的藤索缓缓垂下,自言道:“五妹到底聪颖敏慧!”
又过盏茶时光,藤索不动了,想是已经放完,但离谷底尚有四丈。以何三姑的功力,无法腾跃四丈,要抓着那根滕索,还需要在地、索间寻找一个落脚点。
何三姑看到绝岩虽然陡峭如削,但系怪状青石,经年久风吹雨打,间或有些许缝隙。她发现谷底至岩壁约两丈处,有一个较大的缝隙,于是提气运轻身功夫,向上一纵,脚尖正好踏到那缝隙;借一踏之力,再提气上纵,恰恰抓住了藤索,她手抓藤索,脚蹬岩壁,不断地向上移动,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抵达山顶。
何五姑把藤索放完,静观一会,没有动静,想道:大约是藤索不够长,未达谷底,欲下山再伐滕蔓,忽见藤索拉直吃上了力,兴奋异常,大叫道:“三姐有救了,三姐有救了!”过了约半个时辰,听到下面有喘息之声,知何三姑离山顶不远,遂叫道:“三姐,加劲!三姐,加劲!”,一瞬间,见到何三姑的一只手,忙伸手将她拉上来。
何三姑已然筋疲力尽,躺在山顶上一动不动,急急地喘着粗气,好大一会才说道:“见到五妹,如同隔世。”何五姑悲喜交集,潸然泪下。
何三姑安慰道:“五妹莫哭,我不是上来了么?”
何五姑拭了拭眼泪,道:“三姐,找了四天也没个影儿,我们还是去戚继光大营找吧。”
何三姑道:“这片山头所剩不多,不找遍岂能甘心?”
第七天中午,何氏姐妹在一个山头附近,发现几堆白骨;本来白骨为积雪所盖,想是山风吹去了积雪,显露出来了。她们发现的白骨,一如那老汉所叙,颓废的精神突然兴奋起来。环视四境,西北角有一树林隐约可见,就是她们与文、岳二人失散的所在,情知走了许多冤枉路,不管怎样说,总算有了线索。
何氏姐妹自白骨堆处绕山头搜索,在山头下东南方向一里处,发现一个洞**。何五姑道:“依那老丈之言,狐狸精无疑就在这个山洞内。”
何三姑道“我们且小心点儿,以防不测。”
二人仗剑进入洞**,但见洞内一片漆黑,只得摸索缓行。拐了好几个弯,到了洞**开阔处,眼前豁然明亮,桌椅用具井然,像是一个厅堂,随即止步,贴向洞壁,侧耳细听动静。须臾间,听到从左右传来男女浪谑之语及异样声息,不禁耳热。定睛一看,原来在左右各有一个小山洞,声音是自小山洞发出的,何三姑以手势示意何五姑,一人走向一个洞口,取出衡山派的独门熏香,吹将进去。
且说文秉才、岳平行至洞宫山口,在道旁的石头上坐下,等候入林方便的何氏姐妹。忽觉一阵异香随风飘来,二人正诧异时,已然如醉如痴,昏倦不知所以。
许久,文秉才悠悠醒来,睁眼而视,自己却躺在牙床罗帐之中,身上盖一条薄薄的红缎锦被。他坐起身来,游目四顾,但见离床不远处摆着一个精美的刻花梳妆台,台上置一个金兽香炉,兽嘴正喷吐着袅袅青烟,幽香扑鼻;在梳妆台对面有一张小圆桌,桌上置一对青瓷花瓶,瓶内插了几枝红梅,桌边放了两把椅子,当下寻思道:噫,这是什么所在?是一个女子的闺房!我怎的到了这个地方?
文秉才再看屋内四壁,俱是岩石,并在左墙上有一个磨盘大的光圈。寻光圈来处,却是从屋顶的一个小孔射进来的阳光,这才注意到,屋顶与地面也是岩石。他终于明白了:这哪里是什么房屋,原来竟是一个山洞!难怪乎严冬时节却温暖如春。他不禁思想下去;这是神仙的洞府么?抑或是鬼魅的巢**?他忽然想到:不好!岳兄弟呢?
想到这儿,文秉才用手臂支撑着床沿,欲下床去,却是两腿无力,抬不起来,只好依然坐靠床上
就在此时,房门开处,环佩丁当,走进一个宫装妖绕少女,丰姿冶丽,绝世无双,秋波斜睨灵动,有勾魂摄魄之态。只见她格格笑道:“刘郎醒来了么?”
文秉才道:“这是什么地方?我那岳兄弟呢?”
那少女已走至床前,仍然娇语道:“此处是洞宫山桃源洞。你问阮郎么?无须担心,有我小妹陪着哩。”
文秉才道:“姑娘是谁,芳名可否赐告?”
那少女道:“我闺名大胡,妹妹叫小胡,在深山修炼不啻两千年,记得是商纣王选美之时,与妹妹一起逃出来的。”
文秉才惊诧道:“呀,算起来已有两千六百年了,仙姑还是这般年轻貌美!”
大胡妩媚一笑道:“是么?”
文秉才此时心( 金丝鸳鸯坠 http://www.xlawen.org/kan/2767/ )
岳平心道:里面是一口袋板栗,孝敬我师父的,你怎的错认是钱财?
文秉才看了看二女子,有十分可人之处,暗自寻思:两个妙龄绝色女子,何以在此落草为寇?则抱拳道:“二位寨主,在下二人有公务在身,途经宝地,只因行时匆忙,没带许多银两,还望寨主开恩,借一条道吧。”
红袄女子道:“你这肥羊,说得倒也轻巧,把你们的行囊包袱留下,本姑娘便借道与你。”
文秉才道:“在下要是不情愿呢?”
红袄女子道:“休想过得此岭!”
文秉才不再多话,亮出长剑,左手捏住剑诀,右手剑微微一抖,一招“仙人指路”,当胸刺去,呼道:“看剑!”红袄女子腰肢款动,“腾蛟起凤”,拆招进招,短剑斫来。文秉才剑招未老,从短剑下滑出,一招“苍龙摆尾”,向她的右臂平推,出手迅捷,如同电光石火。
红袄女子心头一怔,疾回剑自护,左跨一步,剑走偏锋,甩手一剑,向对方胁下点去,身法轻灵之极。文秉才叫声:“好剑法!”长剑横递,剑锋已搭上短剑,一翻手腕,硬是将短剑压下,左手骈指如戟,去点那女子腰际。红袄女子叫道:“好身手!”斜飘三尺,急忙避过。
文秉才心道:若打发不了这妮子,今天怎能过得此岭?展开武当派的滚珠剑法,剑光闪动,呼呼生风,风中夹着滚珠碰击之声,如掣电惊雷,龙吟虎啸,将红袄女子罩在一片剑光珠声之中。
红袄女子轻灵小巧,身法奇快,短剑挥舞柔中带刚,门户封得严严的,守中有攻,时不时还上一招两式。文秉才一柄长剑舞起,变幻无定,神鬼莫测,强攻兼守,忽走中路,忽走偏锋,点斫刺撩,威势逼人,一招紧似一招,三十招后,已占上风。
红袄女子终是气力不济,在文秉才辛辣凌厉的攻势下,已然香汗沁沁,芳喘吁吁。
在一旁观战的蓝袄女子,情知不妙,喊道:“三姐休慌,五妹来也。”挥剑急上,与那红袄女子双战文秉才。两柄短剑对一柄长剑,红蓝相间,围绕文秉才游动,即便如此,也只是堪堪打个平手。
岳平见状,岂能袖手旁观?长剑一挽,欺身直上,嚷道:“休得以多凌少!”向蓝袄女子点去。蓝袄女子身形陡转,回手一剑“玉女穿梭”,直刺岳平咽喉梗嗓。岳平一矮身,短剑走空,长剑向上一撩,一招“后羿射日”,点向她前胸。蓝袄女子剑招使老,已是抽不回来,只得脚尖点地,向右纵出;此招虽是让过了,剑锋却贴身而过,不禁惊叫道:“好险!”
蓝袄女子身轻如燕,腾空跃起,一招“落日晚霞”,剑披岳平左肩。岳平口叫:“利害!”脚下毫不迟缓,一个盘龙绕步,欺至那女子左侧,剑舞长虹,向其背心斫去。蓝袄女子好身法,身形半旋,剑举过顶,一个“横架金梁”,“呛啷”声响,火花四溅。岳平这九华剑法,虽只学了五天,功夫尚浅,但与蓝袄女子相斗,却能略占先机,足见九华剑法之奥妙。
那红袄女子与文秉才又过了一二十招,眼看已是不支,疲惫急喘,但见她面如雨后桃花,芳露欲滴,目似霜前秋水,烟雾笼罩,端的是弱柳迎风,弯弯将折,短剑缓舞,险象环生。
忽然,她腾地纵出圈外,剑交左手,娇声道:“喂,你是武当门人么?”
文秉才亦住剑道:“不错。你的衡山剑使得还算可以。”
红袄女子道:“我送你一件东西看看,不知你认识不认识?”一扬手,一方罗帕飘然而至。
文秉才怕是暗器,不敢用手去接,挥剑一格,奇香异常,沁人肺腑,但觉头晕目眩,物景纵横,叫声:“惭愧!”,跌倒在地。
岳平与那蓝袄女子正在酣斗之际,忽见文秉才跌地,心头一怔,剑式走缓,那蓝袄女子盈盈笑道:“这位小哥,你也吃我一帕。”一方罗帕飘至面门,岳平叫道:“不好!”也学了他文大哥模样。
等到文、岳二人醒来之时,已被绑在大厅的木柱上。二人睁眼观看,只见上方锦垫交椅上,端坐着红、蓝两个女子,秋波清澈,笑容可人。
那红袄女子柔声问道:“敢问二位壮士高姓大名?”
文秉才怒道:“要杀便杀,何必费话!”
红袄女子笑中带嗔道:“哟,看你被人捆了,还逞英雄?本姑娘刀下不死无名之鬼!”
岳平心道:她们与我们无冤无仇,只不过要劫钱财,把行囊包袱留下也就罢了,总不至于伤害性命;若是弄恼了她,当真送了性命,却也不够合算。于是说道:“他叫文秉才,我叫岳平。”
红袄女子瞟了岳平一眼,道:“还是这位小壮士知趣。”又转向文秉才道:“你不是说‘有公务在身,途经宝地’么?你死了谁给你去办那未了的公务?”
文秉才心念一怔,寻思:对呀,谁给我去办那未了的公务?唉,得低头处且低头。举目看那女子一眼,道:“未请教二位姑娘贵姓芳名?”
红袄女子嫣然笑道:“你瞧瞧,还未请教二位姑娘的贵姓芳名,就去做刀下之鬼,岂不冤煞人哉?”继而娇声道:“我叫何三姑,她是我妹妹何五姑。”说话时脸微微一红。
文秉才正色道:“你们衡山派也是九大门派之一,何以专做为非作歹之事?”
何三姑微嗔道:“文壮士,说我衡山派,‘专做为非作歹之事’,有何凭据?”
文秉才道:“衡山派弟子有许多投身于南京锦衣卫,勾结倭寇,残害忠良,难道不是为非作歹么?现下二位姑娘,正当妙龄,不在闺中绣花绘画,却在这双姑岭上占山为王,拦劫商旅,难道不是为非作歹么?”
何三姑面容惨淡,戚然涕下,凝思良久,徐徐说道:“文壮士虽英雄了得,但却不能尽知世间之事,待我说与你听。我家原住浙江杭州,父亲是衡山派掌门人的师侄,以开生药铺为生,前年,南京锦衣卫指挥徐公公听说我姐妹年轻貌美,欲娶之为妾。你想与人做妾,父亲怎能愿意?况且是与太监做妾,岂不是天大的笑话!是以父亲一口回绝,并命我姐妹外出逃避。
“徐公公权倾江南,说出话来,谁敢不依?竟碰了我父亲这个硬钉子,他焉能善罢甘休?于是捏造罪名,说父亲私通倭寇,差锦衣卫虎狼之众,将我一家捕去,俱惨死狱中。最可恨的,领头捕我父亲之人,却是他的师弟锦衣卫桩头李尘。李尘的武功在我父亲之下,父亲所以被捕,是中了那贼子的奸计。
“我姐妹若去南京报仇,自忖人单势孤,只能是送羊入虎口;报仇无门,生计无着,便来此处占山立寨,拦路抢劫。此山本来无名,我姐妹来后,始被人称之为双姑岭。我姐妹占据双姑岭,聚集了一些穷途末路之人,专劫贪官污吏,奸巧商贾,从不扰及百姓,何由言‘为非作歹’?”
文秉才听了她的叙述,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俱是身怀大仇未报,不自禁生怜惜之心,但觉她言语中似有不近情理之处,遂道:“何三姑娘家门遭遇不幸,所言挚诚,不由得人不信,然则在下尚有二事不明,还望赐教。”
何三姑道:“文壮士但说无妨。”
文秉才道:“其一,何三姑娘适才说,为避徐阉,外逃避祸。二位姑娘在此南直隶、浙江要道上占山立寨,自是声名远播,锦衣卫虎狼之众再至,未审二位姑娘如何应付?”
何三姑道:“我姐妹不能去南京报仇,缘因南京是一个大都市,驻有重兵,锦衣卫指挥府自是高手如云,行刺是极难之事。而在此占山立寨,可进可退,若锦衣卫一般卫士前来,我们有三百喽罗,若调遣大队官兵前来,我们可一走了之;我在南北要道上派有探子,可随时报告情况。其实我姐妹则盼望李尘那贼子带人攻山,这样便大仇可报;只有这样,报仇才有一线希望,即使我姐妹身遭残害,也是再所不惜的。文壮士,其二呢?”
文秉才道:“二位姑娘的计虑,实在令人钦佩。至于其二,何三姑娘适才说,专劫贪官污吏,奸巧商贾,在下与岳兄弟既非贪官污吏,又非奸巧商贾,何以却要拦劫?”
何三姑道:“我姐妹在此占山立寨已近两年,远近的贪官污吏、奸巧商贾实有所顾忌。他们知我姐妹不扰百姓,往往乔装潜行,故此不能不防。”
岳平叫嚷道:“何三姑娘,我们的行囊包袱料你也看了,不过是一袋板栗及少许零碎物事,此时仍将我兄弟捆绑于厅柱之上,受这绳索之苦,姑娘却端坐锦垫交椅,侃侃而谈,时悲时乐,是何道理?”
何五姑笑道:“你急什么?我姐姐还有话没问完呢。”岳平注视着何五姑的面孔,但觉与她姐姐一般模样,只是略带一些稚气,更显得娇嫩可爱,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何三姑道:“适才文壮士说‘有公务在身,途经宝地’,不知有何公务,前往何处,能否见告?”
文秉才略一凝思,料想她二人决非歹徒,遂道:“我二人有要事去福建禀告戚继光将军,二位姑娘却将我们羁縻于此,岂不误事!”
何五姑道:“此刻就更不能放二位走了。”
文秉才惊诧道:“为什么!难道欲加害我等么?”
何三姑郑重道:“文壮士不必多虑,只是要二位答应一件事。”
文秉才道:“什么事?不妨说出来听听。”
何三姑眨了眨杏眼,水灵灵的眸子转了两转,娇声道:“你们先答应了,我才说呢。”
文秉才道:“谁上你的圈套?我们要是先答应了,却办不到,还不是白搭!”
何三姑笑道:“包管你们办得到。”
文秉才随口道:“那就答应你好了。”
何三姑顿时粉脸飞红,春挂眉梢,低语柔声道:“二位如无妻室,我姐妹欲招二位为婿。”
突如其来,文秉才头脑为之一懵,问道:“你待怎讲?”
何三姑道:“我姐妹欲招二位为婿。你已答应了,怎的反悔?”
岳平在一旁嚷道:“文大哥答应了,我可没有答应呀!”
何五姑急道:“小冤家,我姐姐说是‘要你们答应一件事’,并不是说‘要你答应一件事’呀,难道‘你们’不包括你?文大哥答应之时,你无有异议,此时还有什么好说的?”
岳平如斗败的鹌鹑,喃喃道:“说的是呀,此时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又道:“不过刻下不能成亲,我师父二十四岁还没成亲,我才十七岁,怎的就成亲?”
何五姑含笑道:“看你这愣小子,谁说刻下跟你成亲?只是要把亲事定下来。”
岳平道:“那就好。”
文秉才道:“我们既然答应了,你们也得答应我一件事。”
何三姑道:“啥事体呀?”
文秉才道:“你们须遣散喽罗,随我兄弟去杀倭寇。”
何三姑道:“嫁夫随夫,那是自然。我以为多大的事,吓我一跳。”
岳平道:“且慢!还得答应我一件事。”
何五姑佯嗔道:“就你烦,你们答应我们一件事,我姐姐也答应了你们一件事,你们怎的一件事要换两件事?”
岳平笑道:“文大哥答应你姐姐一件事,你姐姐也答应他一件事,是一件对一件。我答应你一件事,你也该答应我一件事呀。”
何五姑小嘴一噘,道:“那你说吧。”
岳平装腔作势道:“小娘子,你既然招我为婿,怎的仍把夫婿捆在这里,还不快快松绑!”何氏姐妹扑嗤一笑,忙下来给二人松绑。
何五姑走至岳平跟前,边解绳索边道:“你这愣小子怪有趣的。”
岳平俏皮道:“适才三姐说我‘知趣’,如今五妹说我‘有趣’,不是‘有趣’,你这般水灵灵的俊俏姑娘哪肯嫁我?”
何五姑举手作态道:“看我打你这烂舌头。”
岳平故作惊恐道:“三姐,你看她现时就要打我,我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何三姑向文秉才媚然一笑,道:“文大哥,我看你得好好管管你这难弟。”
岳平作了一个鬼脸,道:“文大哥,媳妇还没过门,你可不能袒护小姨子呀!”说得众人呵呵大笑起来。
何氏姐妹命喽罗摆上酒宴,为二位姑爷压惊。宴上,四人皆喜上眉梢,忻意盎然。二位姑娘为找到这样有出息的夫婿而欢心,两个汉子为得到如此清秀艳丽的佳偶而畅快,一时樽杯交错,笑语不绝。户外虽落叶沙沙,寒风呼啸,厅内却屏壁生辉,尽是春色。
忽而,何五姑停杯住筷斜视岳平,道:“刚才岳大哥说你师父二十四岁,看你武功如此了得,大约你师父十几岁就收你做徒弟了。”
岳平道:“若是我师父早收我做徒弟可就好了,他才教我五天功夫呢。”
何三姑惊讶道:“那你师父一定是当今武林一流高手,武功高得出奇!”
岳平炫耀道:“那还用说么?他只一抖手,四头金钱豹的脑袋便开了花!”将吕亭毙豹事说了。文秉才也将仙槎相救事说了。何氏姐妹惊叹不已。
第二天晌午,何氏姐妹正在收拾行装,忽然有一喽罗来报:“启禀寨主,寨门外有一个麻脸大汉,自称是福建泉州万隆珠宝店的大掌柜,欲求见二位寨主。”
何三姑自语道:“我们并没有劫过他珠宝店的财物,他来此作甚?”
文秉才道:“这万隆珠宝店是倭寇在福建泉州的暗桩,这麻脸大汉便是在江西仙槎小店暗算我的乌南国,他系东洋倭人,倭名东乡太郎,人称‘东海巨鲨’。我与岳兄弟且避他一避,看他到底来干些什么。”说罢与岳平离开大厅,何三姑即命喽罗传麻脸大汉进来。
麻脸大汉走至大厅,向端坐锦垫交椅的何氏姐妹施礼道:“在下乌南国,在福建便闻得二位寨主芳名,久欲一睹,未能如愿;现下有幸瞻仰娇容,果然天姿国色,艳丽照人。在下三十有余,尚未娶妻,欲与二位寨主结为秦晋之好,共享荣华富贵,不知二位能见允否?”
何三姑道:“我姐妹已许字与人,乌掌柜请另择丽姝。”
乌南国狞笑道:“寨主何推诿耳?就是嫁了人尚可退婚,何况仅许字呢?”
何三姑何曾受过这等侮辱,大怒道:“厚颜无耻之徒,给我滚!”
乌南国嘻皮笑脸走上前来,伸手便拉,何三姑亮出短剑,迎面斫去。乌南国倒退两步,抽出倭刀,一招“力劈华山”,连肩带臂砍至,何三姑身形右移,一招“秋风扫落叶”,短剑绕向对方腰际。乌南国倭刀飞舞,刀刀带着劲风,何三姑剑走轻灵,剑剑宛若游蛇,两下里刀剑缠绕,战在一处。
转眼间战了五六十合,何三姑香汗淋漓,背心湿透,面颊绯红,腰肢颤抖,活脱脱宛如出水芙蓉,迎风摆动,益发显得娇美。乌南国麻脸涨紫,色眼游视,直勾勾盯着何三姑,仿佛野兽攫摄羔羊,一口吞了为快,狰狞笑道:“这小妮子着实美艳可餐,让我抱一抱蛮腰,亲一亲素口,就是三日不吃饭,也不觉得饥馑。我看你还是依了吧,免得徒送了小命,叫人怪心疼的。”秽言亵语,不堪入耳。
何三姑战乌南国不过,数次欲取香罗帕袭他,苦于为对方倭刀所制,腾不出手来,只是干着急而毫无办法。何五姑见状,拔剑便上。
忽的,文秉才飞身而出,叫道:“五妹,让我来!”一招“仙人指路”,长剑封喉刺向乌南国。
乌南国偏头躲开,举目而视,叫声:“好小子,原来是你!”
文秉才剑锋颤动,一招“晴蜓点水”,连刺他前身五处**道,喝道:“今天叫你这倭狗横尸双姑岭!”
乌南国左跃一步,避开剑锋,道:“小子一路跟踪大爷,现又横里跳出作梗,实在可恶,看刀!”一招“秋水横渡”,刀斩对方右臂,文秉才手腕外翻,格击来刀,“锵”的一声响,火星四射。
二人斗有三五十招,乌南国败象已露,一个进招,逼退文秉才,转身纵出厅外。突然间迎面飞来一弹,正中乌南国的左眼,乌南国杀猪也似地怪叫,手捂鲜血淋淋的眼睛,逃下岭去。
岳平从前庭假山石后跳出来,惋惜道:“便宜了这小子一条狗命。”
何五姑拍手赞许道:“岳大哥的弹弓准头极好。这下他不能称‘东海巨鲨’,要更名为‘独眼龙’了。”
岳平笑道:“我岳平人称‘金弹子’,还掺得了假么?”
何五姑莞尔一笑道:“还没夸你两句,你就自吹自擂起来了。”
岳平做了一个鬼脸,连道:“岂敢,岂敢!”
何氏姐妹收拾好行装,将三百喽罗召集起来,每人发给银两,令其散伙回家。
众喽罗道:“寨主叫小的们归于何处?浙江屡遭倭寇侵扰,小的们早已家破人亡了。望二位寨主、姑爷见怜,带小的们一道去杀倭寇。”
何三姑目视文秉才,意思是要他拿主张。文秉才喜道:“众兄弟欲杀倭寇,情实可嘉。我这里写下书信一封,由王头领带上,众兄弟可五七人一组,分散前往福建,以免惊扰地方。众兄弟至福建,在约定地点会合,径投戚将军大营可也。”众喽罗欢天喜地,拜谢而去。
何氏姐妹打发了众喽罗,随着文秉才、岳平,往南而行。正是:
双姑落难占山岭,
巧遇天缘如意君。
报国随夫诛海寇,
投奔福建戚家军。
第八章 深山狐精(上)
文秉才一行四人一路南行。wWw.这一日行至浙南洞宫山区,眼前展现一片树林,何三姑道:“文大哥,岳兄弟,你们在前面山口等着,我与五妹方便一下即来。”言罢二人钻进树林深处。
何氏姐妹方便毕,走出树林,奔向山口,游目四顾,哪里还有文、岳二人的踪影?不禁惶恐起来。
何五姑道:“三姐,他们是否嫌我姐妹曾为山寇,故此有意撇下我们而去?”
何三姑眉头微颦道:“观他二人品行,不至于此。就是躲掉和尚,也躲不掉寺呀!”
何五姑道:“人心叵测,你知道他们是否真的在戚继光麾下?他们所以受招,是迫于我们的刀剑!”
何三姑道:“若他们真的因山寇而嫌弃我姐妹,便是正人君子之属;正人君子岂会使诈说谎?那我们就更要设法找到他们。若他们确是使诈说谎的鼠辈,即是逃了也不足惜。我看多半是出了什么事情,且到前面看看再说。”
何氏姐妹走在浙闽官道上,一刬正南,左边是绵延二百里的洞宫山,浙闽官道从山脚下向南伸去。严冬的寒风呼呼作响,吹得树上的枯叶簌簌落下,给人以凄凉况味,只有几径古松依然耸立,傲视着这冷寞的四周荒野。
何氏姐妹进了山口,一口气跑了三十余里,仍不见文秉才、岳平的踪迹,不免焦急起来。
二人奔上道旁的一个小山冈,向南眺望,隐约间看见一个村庄,何三姑道:“且至村庄打听一下。”
此时何五姑隐入了沉思,岳平那调皮的面庞,在她的脑海里不知出现过多少遍,她爱岳平那调皮而又天真憨厚的性格,想道:这冤家不至于骗我们吧?不会的。要骗只有那老于世故的文秉才,也不像。文大哥那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怕的大丈夫气概,正是姐姐所钟爱的。哪么他们到底去了何处?
何三姑见何五姑在那儿呆呆出神,笑道:“傻丫头,你在想些什么?我说话你听到了么?”何五姑这才蓦然惊觉,“啊”了一声,不由得粉脸微红。
何氏姐妹又跑了五六里,才到那个村庄。说是村庄,也不过七八户人家。二人刚至村头,见一个牧童跨牛归来。何三姑上前打话,那牧童惊叫一声,滚下牛背,爬起来飞也似地奔进村去。二人诧然不知其故,跟着走进村内,谁知家家闭户,挨个儿敲门,却是无人答话,只得怏怏走出村庄。
何五姑悻然道:“这村里人莫非患了癫痫病么?为何视我们如同妖魔!”
何三姑低头摇首道:“今日之事当真匪夷所思,匪夷所思!”
何氏姐妹在小村庄吃了闭门羹,复向南行,又行了六七里,遇到一个大些的村庄,坐落于道旁。村前场地上,有许多庄稼人围着一个老汉在那儿晒太阳。只见那老汉振振有词,看光景是在说今道古,人群中时不时发出訇然笑声。
二人走过去,何三姑柔声喝喏,哪知那群庄稼人均面带惊恐,一哄而散,奔回村里,各自关上门户。那老汉行走稍慢,何五姑一个箭步赶上去,抓住了他的手臂,喝道:“我姐妹既非猛兽,亦非妖魔,你们这些庄稼人为何见而避之?”
那老汉瞅了瞅她二人,疑道:“二位真的不是妖怪么?”
何五姑道:“若是妖怪,岂是你们关门能够避得了的?”
何三姑道:“五妹,松开手,不要惊吓了老丈,让他慢慢讲。”
老汉观她二人并无恶意,而且说话颇有一些道理,惊恐之色退了几分,说道:“敢问二位姑娘来敝村何事?”
何五姑见老汉恢复了常态,便松了手。何三姑道:“我姐妹与夫君并肩南行,在北头的山口失散了,想请问老丈一声,见到两个年轻男子路过此地么?”
老汉忽然失色道:“那可不得了了,八成有性命之忧。”
何三姑心头一怔,急问道:“老丈看见了么?”
老汉道:“没看见。”
何三姑又好气,又好笑,心想:难道这浙南山里人都是如此疯疯癫癫?遂笑道:“老丈既然没看见,何以得知他们有性命之忧?”
老汉道:“是我猜测的。”
何五姑也给惹笑了,说道:“请老丈说说猜测的缘由。”
老汉神色甫定,清了清嗓子道:“三年前,我们洞宫山出了一桩怪事,就是上柴采药的药农与砍柴的樵夫,往往去而不返,杳无音信,以至人心惶惶,不知何故。
“有两个胆大的汉子,意欲寻个究竟,结伴上山,满山里掩蔽搜索。一天,在一处山头上,发现垒垒白骨,又在山头下不远的地方找到一个山洞,于是二人悄悄的潜入洞内,哪知洞内竟别有天地。二人在洞内拐了几个弯,已至山洞深处,耳听得有男女调笑之声,虽然好奇心重,却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又悄悄地退了出来。
“二人到洞外细细商量,决定在稍远处的山石后守着,以便观察山洞的情况。一直等到第五天早晨,才见两个年轻女子走出洞来,都有沉鱼落雁、羞花蔽月的姿色,飘飘然有如天仙,匆匆地走下山去。待至午后,那两个女子背了两个汉子上山,返入洞内。二人在山石后屏住了呼吸,大气也不敢出,挨到天晚,才摸黑下山。
“二人回至家中,将山上所见告诉村人。村人认为二女是狐狸精变幻,于是洞宫山出狐狸精的事就这样传开了,从此再没人敢上山采药、砍柴。然而还是不断地有人家的汉子失踪,自是为狐狸精下山所掠。二位姑娘的夫婿既在山口失散,故而老汉猜测,莫不是给那两个狐狸精虏了去?”
何五姑道:“依老丈所言,一处山头发现垒垒白骨,可见那狐狸精虏人自然啖食罗,为何却专虏汉子,不虏妇人?”
老汉道:“相传狐狸精修炼须调节阴阳,或许是采阳补阴吧。”何五姑自觉问话唐突,不禁双颊飞红。
何氏姐妹在那老汉家借宿一晚,给了些零碎银子,买了些干粮等应须物品,问明那山洞的方位,再三致谢,别了老汉,离开村庄,登山而去。
洞宫山层崖叠巘,特多峻石危峰,天虽晴朗,山上仍是皑皑白雪;本来山路崎岖,加上覆以积雪难辨,登山更其艰难。好在山上有稀疏松柏及矮小灌木,可借以援手,何氏姐妹又是习武之人,行起路来,自非常人可比。
爬了两个山头,日已中天。何氏姐妹腹中饥饿,找两块山石,拂净积雪,取出干粮,坐在山石上吃起来;口渴难熬,以雪代水,倒也感到一阵清凉。
何五姑边吃干粮边道:“三姐,我看狐狸精之说,未必有据。这山上一片白雪,冷清荒凉,不用说人迹,就是兽迹也没见一个。文大哥他们或是回了戚继光大营,我们何苦在这里没头没脑地寻找?”
何三姑道:“我们入林方便不过片刻,若他们不辞南行,只有沿山脚一条官道,就是走出十里八里也看得见;给什么狐狸精掠去,很有可能。不管怎么说,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有个好歹,不要说已有夫妻名分,就是陌路同行,见人危难,也当援手,方是侠义道所为,五妹千万不能松懈意志。”
此刻文秉才那英雄气慨,特别是岳平那憨厚天真的面容,又浮现在何五姑的脑海里,她点了点头,道:“三姐说的是。”
何氏姐妹歇了一会,又登上对面山头。一下午寻了三个山头,仍毫不头绪。看看金乌西坠,玉兔东升,半轮月儿如同寒冰,洒下一片冷光,使人肌肤起栗。何三姑道:“五妹,我们寻一个栖身之处,明日再找吧。”
何氏姐妹寻了个把时辰,找到了一个狐狸洞**,即将洞**里的两大三小五只狐狸撵走。何五姑道:“三姐,是不是狐狸勾引的他们?”
何三姑摇摇头道:“傻丫头,那是能化为美女的狐狸!”
这狐狸洞**较浅,夜晚的寒风格外刺骨,二人捡了些干柴,在洞内生了一堆火借以驱寒。何三姑打开包裹,取出一只从老汉家买来的烫酒的锡壶,装满了雪,放在火堆上。好不容易烧沸了水,二人以开水就食干粮,胜过人间任何美味佳肴,身子慢慢暖起来。二人都不愿说话,各人想着自己的心思,但在雪山中跋涉了一天,疲倦之极,伴着火堆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第三天,何氏姐妹又翻了许多山头,一无所获。到了第四天,二人爬上一个山头,这山头一边坡度较大,一边陡峭,面临深谷。何三姑一个不小心,脚下滑行不止,跌入了深谷。
何五姑在山上大声叫喊,良久,似听见何三姑的隐隐回声,三姐还活着,放心了不少,但过了一会,又放声大哭起来。山谷不知有多深,如此陡峭,非人力能够爬上来的,何五姑无计可施,因此急得大哭,哭了许久,眼也红了,但她终于冷静下来,思索着营救何三姑之法。
何五姑想起上这个山头的时候,见山坡上有一片树林,树干挺拔,光秃无叶,但树上绕了许多滕蔓,自语道:“我何不伐些藤蔓,连起来权当绳索,三姐有所凭借,自然能爬上来。”于是转身下山。
何五姑到了山腰上那片树林,用剑采伐藤蔓,采了约百来斤,背上山顶,又下山去采,如是者七八次。忙了足有三个时辰,虽寒冬冷冽,也累得她大声喘息,汗流浃背。
申牌时分,日头偏西,天色向晚,不容少时歇息。何五姑把堆放在山头上的藤蔓,一根一根扣结起来,结了有一个时辰,总算结完了,嘘了一口气。看日已西沉,不敢待慢,何五姑将藤蔓的一头拴在一块突出的山石上,再把另一头慢慢地放下山谷。
却说何三姑跌下山谷,虽然岩壁陡峭,所幸山谷积雪甚厚,只被尖石划破了皮肉,筋骨未曾受伤。她忍住伤口疼痛,试着攀登绝岩,岩壁又陡又滑,毫无着脚之处,故而屡屡失败,她向上呼叫,也曾听见上面何五姑的声音,便坐下来吃些干粮,养精蓄锐,以待五妹救援。
日头过了中天,渐渐西移,至斜日欲坠,夜色将临,上面仍没有一丝儿动静。此时愁肠饥火,两相煎熬,何三姑有些绝望了,忖道:五妹要是翻越无数山头,去就近的村舍寻找绳索,再折回来,最快得明天晌午,我在这山谷里呆一夜,不饿死也得冻死。神情不禁凄厉,叹道:“唉,我才十九年华,希冀做一番事业,难道就埋葬在这无名山谷不成?”
正当自哎自叹之际,何三姑忽听到绝岩上传来窸窸响声,仰首望去,见一条细长若蛇般的藤索缓缓垂下,自言道:“五妹到底聪颖敏慧!”
又过盏茶时光,藤索不动了,想是已经放完,但离谷底尚有四丈。以何三姑的功力,无法腾跃四丈,要抓着那根滕索,还需要在地、索间寻找一个落脚点。
何三姑看到绝岩虽然陡峭如削,但系怪状青石,经年久风吹雨打,间或有些许缝隙。她发现谷底至岩壁约两丈处,有一个较大的缝隙,于是提气运轻身功夫,向上一纵,脚尖正好踏到那缝隙;借一踏之力,再提气上纵,恰恰抓住了藤索,她手抓藤索,脚蹬岩壁,不断地向上移动,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抵达山顶。
何五姑把藤索放完,静观一会,没有动静,想道:大约是藤索不够长,未达谷底,欲下山再伐滕蔓,忽见藤索拉直吃上了力,兴奋异常,大叫道:“三姐有救了,三姐有救了!”过了约半个时辰,听到下面有喘息之声,知何三姑离山顶不远,遂叫道:“三姐,加劲!三姐,加劲!”,一瞬间,见到何三姑的一只手,忙伸手将她拉上来。
何三姑已然筋疲力尽,躺在山顶上一动不动,急急地喘着粗气,好大一会才说道:“见到五妹,如同隔世。”何五姑悲喜交集,潸然泪下。
何三姑安慰道:“五妹莫哭,我不是上来了么?”
何五姑拭了拭眼泪,道:“三姐,找了四天也没个影儿,我们还是去戚继光大营找吧。”
何三姑道:“这片山头所剩不多,不找遍岂能甘心?”
第七天中午,何氏姐妹在一个山头附近,发现几堆白骨;本来白骨为积雪所盖,想是山风吹去了积雪,显露出来了。她们发现的白骨,一如那老汉所叙,颓废的精神突然兴奋起来。环视四境,西北角有一树林隐约可见,就是她们与文、岳二人失散的所在,情知走了许多冤枉路,不管怎样说,总算有了线索。
何氏姐妹自白骨堆处绕山头搜索,在山头下东南方向一里处,发现一个洞**。何五姑道:“依那老丈之言,狐狸精无疑就在这个山洞内。”
何三姑道“我们且小心点儿,以防不测。”
二人仗剑进入洞**,但见洞内一片漆黑,只得摸索缓行。拐了好几个弯,到了洞**开阔处,眼前豁然明亮,桌椅用具井然,像是一个厅堂,随即止步,贴向洞壁,侧耳细听动静。须臾间,听到从左右传来男女浪谑之语及异样声息,不禁耳热。定睛一看,原来在左右各有一个小山洞,声音是自小山洞发出的,何三姑以手势示意何五姑,一人走向一个洞口,取出衡山派的独门熏香,吹将进去。
且说文秉才、岳平行至洞宫山口,在道旁的石头上坐下,等候入林方便的何氏姐妹。忽觉一阵异香随风飘来,二人正诧异时,已然如醉如痴,昏倦不知所以。
许久,文秉才悠悠醒来,睁眼而视,自己却躺在牙床罗帐之中,身上盖一条薄薄的红缎锦被。他坐起身来,游目四顾,但见离床不远处摆着一个精美的刻花梳妆台,台上置一个金兽香炉,兽嘴正喷吐着袅袅青烟,幽香扑鼻;在梳妆台对面有一张小圆桌,桌上置一对青瓷花瓶,瓶内插了几枝红梅,桌边放了两把椅子,当下寻思道:噫,这是什么所在?是一个女子的闺房!我怎的到了这个地方?
文秉才再看屋内四壁,俱是岩石,并在左墙上有一个磨盘大的光圈。寻光圈来处,却是从屋顶的一个小孔射进来的阳光,这才注意到,屋顶与地面也是岩石。他终于明白了:这哪里是什么房屋,原来竟是一个山洞!难怪乎严冬时节却温暖如春。他不禁思想下去;这是神仙的洞府么?抑或是鬼魅的巢**?他忽然想到:不好!岳兄弟呢?
想到这儿,文秉才用手臂支撑着床沿,欲下床去,却是两腿无力,抬不起来,只好依然坐靠床上
就在此时,房门开处,环佩丁当,走进一个宫装妖绕少女,丰姿冶丽,绝世无双,秋波斜睨灵动,有勾魂摄魄之态。只见她格格笑道:“刘郎醒来了么?”
文秉才道:“这是什么地方?我那岳兄弟呢?”
那少女已走至床前,仍然娇语道:“此处是洞宫山桃源洞。你问阮郎么?无须担心,有我小妹陪着哩。”
文秉才道:“姑娘是谁,芳名可否赐告?”
那少女道:“我闺名大胡,妹妹叫小胡,在深山修炼不啻两千年,记得是商纣王选美之时,与妹妹一起逃出来的。”
文秉才惊诧道:“呀,算起来已有两千六百年了,仙姑还是这般年轻貌美!”
大胡妩媚一笑道:“是么?”
文秉才此时心( 金丝鸳鸯坠 http://www.xlawen.org/kan/2767/ )